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08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1

关键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方法

G633.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勇于探索、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作为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采用“合作参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的方式”的培养程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能力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应根据循序渐进与分层递进的原则,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合作参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做”阶段标志的培养程序,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

1.以“合作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自觉的学习之路

初二学生刚学物理知识,对物理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并且喜欢动手做实验,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的实验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使他们体验到了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到了科学探究兴趣,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到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入学生走上学习之路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因此如何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本人创设了“趣味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趣味实验”系列: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如声现象中的“木条听诊器听心跳声”,“土电话传声”等等。

3.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的方式鼓励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让学生多动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比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让学生每人手拿一块玻璃并对玻璃呵气,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让学生多动脑,观察实验可以使w生了解物理世界丰富感性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指导他们的观察方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爱好和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敏锐性、深刻性、精确性,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

二、物理实验要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要害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会影响学生初中乃至高中物理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具体的形象思维,他们善于从具体事物中学习,而不善于学习抽象的内容,初中物理概念是进行物理思维和运用物理方法的基础,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抽象概括的产物,因此教学中要采用大量学生已具备的感性知识,对缺乏感性熟悉的则配备演试实验,并用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思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

三、从“学会”向“会学”的教育方式转变

现代教育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物理,而且会学物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如何解释各种物理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对实验现象与事先预想的不相符时,教师应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利于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能力。

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法的指导以实现创新

广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发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能根据典型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法”等,我们可以考虑设计用相似的目的、手段、过程、结果等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实现创新。

五、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创新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多媒体这种优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独具特色。

总之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创新,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不理解其中道理不肯罢休的求知欲,努力使物理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天地。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放在第一位的。可以说,培养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首要目标,我们必须通过教学措施落实“兴趣”目标。方式和手段是多样化的,实验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笔者在此想重点谈谈用实验引入的方法,如何做到激趣的同时又能引思,发挥实验的魅力,达成“兴趣”目标。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一课的引入课堂实录片段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这是一支‘圆珠笔’,这是一张百元纸币。下面呢,老师就用这支笔,先把这张百元纸币戳通!”(神秘状)

(学生发出唏嘘声,好奇)

(老师拿纸币出来,完好)

师:“这张纸币上应该有个洞吧!为什么没有呢?”(慢点讲)

(学生惊讶)

师:“等学了今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揭开这个秘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磁体与磁场》。”

案例二:《物质的比热容》一课的引入课堂实录片段

师:“上课前,老师想给大家玩一个点火游戏,大家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这里有2根筷子,一根是竹子做的,一根是金属筷子。我请一位同学来帮我一起完成这次点火。我用一个酒精灯来同时加热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的筷子。大家一起倒数15秒,好吗?”

(看现象,金属筷子将火柴点燃了,竹子筷子没有点燃火柴)

以上所举的两个案例都是笔者在新授课过程中创新的两个小实验,不是教材本身提供的,但是这两次引入的效果却超乎寻常的出彩。由此我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在我们身边其实随手可以拿来做实验的“道具”真的很多,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也不少,很多新、奇、特的物品都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比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的时候,我们可以拿一个有两个内胆的茶壶,内部分别倒上牛奶和咖啡,外表看上去很普通,老师引入时可以像变戏法一样的一会儿倒不出来,一会儿却能倒出牛奶来了,可是一会儿却又变成了倒咖啡,接着想倒一杯牛奶就牛奶,想倒咖啡就是咖啡……这些魔术道具也好,自制道具也罢,都可以用“情理之中”的原理来解释“意料之外”的现象,这就达到目的了。

用来引入的实验有什么要求吗?笔者认为应该满足这样几点要求才是合适的。

一、时间不宜过长,做到点到为止

以上笔者提供的案例时间都很短,一般在一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这堂课的重点内容的达成,还会让人怀疑指向学习主题的有效性不够。

二、有可观赏性,现象一定要明显

比如,在《平面镜》一课中,苏科版教材上有一幅图片“浇不灭的蜡烛”,教参配套的光盘上也有这个视频。但教师如果想亲自演示这个实验就会面临一个问题,直接在讲台上演示,学生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没有了观赏性和神秘感,这个引入就没什么价值了。如果就是看一下课本的图片,也没有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所以笔者进行了一个改进,取两支相同的短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一支,另一支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玻璃板后面,调整位置使烧杯中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用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对准玻璃板后面的烧杯和里面的蜡烛,正好把点燃的那支蜡烛也遮挡了起来(当然还要做好必要的遮挡和保护措施)。再通过教室里面讲台上的多媒体设备,用大屏幕投影给学生看,通过老师亲手表演的“浇不灭的蜡烛”,不仅现象很直观明显,而且比看图片或者视频更有观赏性,学生更喜欢。

三、激趣的同时要能引思

用来引入的实验,老师一般会选择趣味性比较强的魔术、游戏等活动,学生往往会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也往往会比较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会比较开放。这时教师一定要把有趣的活动有效地指向我们的学习主题,这就要我们教师所选的实验原理应单一,目标指向较为一致,但是要制造“意料之外”的现象。同时设计好你的引问和设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要研究的学习主题上,而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胡侃乱发散思维。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引言

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再现,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形成、发展和检验物理理论,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就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基本的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决定的,如果离开了物理实验,物理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中强调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学研究指出:“物理中规律性的知识都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重视观察和实验,对学好物理知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多半不善于观察。因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指导。

科学的观察在心理学中是指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利用感觉器官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感知。在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努力提高他们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做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时,注意两烧瓶中玻璃管液面高度的变化,然后按教学内容做演示实验,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认真地思考液柱产生高度变化的原因。围绕这个目的,学生观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是只顾看热闹。通过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液柱高度的变化,是由于煤油吸收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造成的。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再通过观察到的液柱上升的数据关系,分析推理得出定性结论――焦耳定律。由于实验前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所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于那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化小为大。如在做磁场实验时,我用投影器将细铁屑显示出条形、蹄形磁铁形成磁场的状况放大到银幕上,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这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有益的。

3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讲了长度的测量,可以带领学生测量学校内花池子的周长,大树、乒乓球的不同测量方法。利用星期天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百货楼观看哪些商品制做与物理知识有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玩具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学生的知识有用。特别是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学体会更深。同学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制作能力提高很快,并且对物理不再那么犯愁,分组实验也能较易于独立完成,大大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不再害怕实验,而是争先恐后地做实验,能亲自动手觉得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特别是有些后进生也能争做实验,物理实验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应给学生交代清楚,怎样观察实验现象,使用什么仪器,怎样操作,并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对演示实验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首先介绍本实验的过程,即让小车在不同的表面(毛内、棉、木板)在同一高度的斜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的运动路程,让同学思考小车为何在不同的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引导同学分析得出由于不同表面的光滑程度对小车运动阻碍也不同,再提出假设: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没有任何阻力小车会怎样?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防止学生把演示实验当做看把戏,养成不联系物理知识去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不良习惯。

分组实验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例如:实验前,让学生对仪器进行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如:在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在光具座上的仪器应保持共轴;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如天平位置变动、弹簧秤拉力方向改变,万用电表电阻挡量程变化等,都必须重新调整零点。

5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外去做。例如,对课本上的小实验“测自己的步行速度”,我不仅让学生按课本上写的方法去做,测了自己步行的速度(测出的结果要求学生记住,很有实验价值)。而且还组织学生用消毒后的废注射液瓶和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等自制了“滴水计时器”(滴水时间间隔调节为0.5秒),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一根木棍上。步行时用一只手拿着木棍不摆动,让水滴落在此手的正下方。通过测量落在地面上的水滴间隔,不但能算出步行速度,还能检查步行时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此,学生会很感兴趣。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丰富的、适合他们的活动,如:研究楼道开关,开展制作竟赛,组建兴趣小组等,由于活动以实验教学为主,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有实用性,大大调动了他们完成实验的兴趣。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4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堂效率;创新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自然类科学。观察问题的现象,从而产生想法和提出疑问,再进而以实验的方法去得到验证,最后得到处结论后加以应用。这是一般的实验课的流程,是较其他的语文、数学等不太相同的方面。物理课的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初中,物理实验刚刚入门的阶段,加强这方面的实施能力能够将更多学生的兴趣带到物理知识上。

初中物理一般是采用“六步法”: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方案――方案研究――实验验证――结果交流――结论总结这六个环节。这其中的几个环节都设计到需要师生互动,锻炼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实验教学以下几点: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知识教学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特征

综合以上的教学流程的介绍,总结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思维。

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别的课程中的那种以书本为主的“啃书式”教学,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模式,在以实验的基础上来教学,创新了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更具有创造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思维。

2.民主自主。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是自己针对于问题得到的疑问,没有硬塞给学生的,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去验证问题的正确与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自主的被大家所更愿意接受的,最后这个道理被验证以后就是自己被自己说服的过程,这样的记忆也会一直停留在大脑中,保持着正确的概念。

3.实践求真。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所有的结论没有得到确定时,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将其验证,最后才会得到真理。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在物理的教学中应该得到最好的展示,学生们亲手操作,参与实践。例如,在比较水和石头的比热容的时候,将两种材料拿到太阳下面,给相同的时间和阳光,然后测定温度的变化,这样的简单实验只要走出教室就可以很快做到,这样学生会更加相信结论,因为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三、结合物理实验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

1.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课程的效率都是应该以兴趣为先的,如果课程的讲解无聊枯燥,爱学习的学生都不会太认真听,然而带动了学生的兴趣就不同了。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在讲课的时候讲个相关的物理趣闻,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跟学生用播放课本的故事的视频。兴趣上来了不怕效率低下。

2.师生互动,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

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一味地自顾自己的讲解,学生可能都没有听进去或者干脆打瞌睡,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讲的过程中多提问,多请学生上台一起解答问题或者改换角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紧上课时间的分秒,提高效率。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5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增加物理知识储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而言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平台,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物理实验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的主体印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习热情。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主体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由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改变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传统模式。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转变成吸引学生兴趣和专注力的物理趣味实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物理现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

1.探索式实验的教学方法。我国的教育深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形成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并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合者,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因此,长期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学不会自己动用大脑进行独立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目前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如果教师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转化为通过实验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根据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相关联的因素这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定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分组探讨的时间,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深度、密度、形状相关联的猜想,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内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物理课本上,有些物理实验甚至都没有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因此,教师可在教堂上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物理实验。拓展实验教学主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懂得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慢慢地将整个物理学体系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实验教学用到的物理器材非常多,教师可以用学校中实验室内的教学器材,也可以自备一些小的器材,更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巧妙地用来进行实验活动。事实证明,优秀的学生并不是靠自己的死记硬背来获得好成绩的,而是他们都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物理,是具有很强的突破性的;而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并不在于智力水平上的高低,而是在于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了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奇特的物理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提高实验教学的自主性,突出教学的新颖。在初中物理试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物理现象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要在一旁不时地加以指导或者给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就物理现象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的一些新颖的问题,更能体现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4.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根据初中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特点,教师不光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更要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的一大方面,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求新求异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了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事业,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物理实验现象从一种非常规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出物理现象的多面性,从而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催化剂。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试着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新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方面必须改变以往的用传统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转变成更为开放、自由的新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制定,通过使学生在全面地了解教学活动的环节和教学目标后,让学生对物理教学有了深刻的把握,并且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我国沉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也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作业,将部分课外作业转化为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同样是巩固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但在本质上却大不相同:课外作业多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且会造成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并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但是如果完全放弃布置课外作业,则会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部分课外作业当作物理实验课上的实验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失为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2.保证物理实验设备满足物理实验课上的需要。实验设备和工具是保证物理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只有符合数量、质量和规格的实验设备才能够用于物理实验,一方面是处于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实验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初中生正是处于接受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所以,为了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学校一定要在物理设备的购买和维护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所有的设备能够随时正常投入使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学校的实验室能够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就表明学生能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传统的实验室模式是由教师带领进行物理实验并且保持了实验室内的卫生整洁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却阻碍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脚步,对于学生中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和实验,传统的实验室模式并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削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日积月累会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很大的阻碍。相反,开放式的实验模式恰恰能弥补传统实验室模式的不足,所以,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有良好的帮助作用的。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6

第一,学生喜欢实验。但是同时他们认为物理分组实验却不是很重要,原因是对考分的影响与实验做的怎样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第三,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专业的实验教师更是没有,一般安排年龄大的教师挂个名,管管仪器室的钥匙而已;即使有实验室,也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必要的实验外,实验室一般不开门。

第四,实验室器材短缺,调查发现: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专门仪器没有,需教师自己组装;有的实验室的电池早已过了有效期等等。

第五,只动手不动脑。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中考实验又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于是在中考实验的前几天让学生盲目地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机械操作,更有部分学校预先印发实验报告让学生照“实验报告”逐条操作,填写数据。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有了一些积极的发现:

其一,从学校方面看,各初级中学对学生实验较已往重视多了,并加强了对学校教师实验开展的要求。

其二,绝大部分教师都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其三,下列实验多数学校都确实做过: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实验。

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技能,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分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因此,把握好分组实验课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自于实验。通过物理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和实验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分组实验课效率低,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实验内容,有时即使完成了,效率也很低。

在农村从教将近十年,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总结,现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实施方法归纳如下:

一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1)教师应在实验前两天给学生设计好实验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知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通过教材知道实验原理。

(2)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教师应按照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并且按好中差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对每个小组的4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3)针对实验教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选择科学探究的课题,既激发兴趣,又明确了目的,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后,如何解答问题?在物理上人们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呢?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装置,采取巧妙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二是指导学生在试验中恰当运用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观察实验过程,随时做好观察记录;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验中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把探究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体验。由于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因而对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样通过以上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不回避实验失误,找出失误的原因,不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三是提倡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由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的训练。由于现行教材对物理实验方法、过程、结果已全部告诉了学生,这样造成学生把实验结果早已知道,也就无心思进行猜想,从而也就失去了动脑设计实验的能力。所以实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能使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应有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四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许多教学仪器在实验室没有,即使有在当地根本无法使用,所以我结合当地的实际让同学们和我共同自制仪器。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7

关键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职业高中是为社会培养有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场所。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尽管如此,只要物理教学工作者肯下工夫,多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着想,物理实验教学即使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也能获得精彩。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职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厌学情况严重。而物理学又是各门文化基础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对物理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学习毫无积极性,上课聊天、玩手机、看闲书是普遍现象,教师也习以为常,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依然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实验教学能减则减,不挖掘物理学的内在美,不把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充分调动职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有物理知识和原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能使物理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易于职高学生的理解;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物理实验有效教学方法

1.让物理演示实验走进每一堂课。

在德国,人们认为一堂物理课没有实验是不可想象的。而反观我国,目前职高物理教学中除了大纲规定的几个重要实验必做外,其他小实验则能不做则不做,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设计合理巧妙,都能成为有效教学的补充。教师不能因为物理原理简单就一句带过,例如,自由落体中提到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它的前提条件是没有阻力,如何引出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把一张纸撕成相同的两半,将其中一半揉成一团,再让它们同时自由下落,结果显而易见,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纸片晃晃悠悠地落地,此时再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水到渠成。又如,讲重心的概念时,让学生侧身紧贴墙壁站立,令其抬起远离墙壁的一只脚时,人就会向外倾倒,可以体会到重心不稳的感受,如此,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教师再做恰当分析,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像这类小实验,教师可以随时“插播”,既不耽误教学进度,又能抓住学生的心,何乐而不为呢?

2.通过实验小组分工协作,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职高同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相差悬殊。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学习情绪低落,求知欲很低。通过实验小组的分工协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给小组里每人分配任务,如一个释放小球,一个观察并喊口令,一个负责掐表计时,一个计算结果等,使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相对简单的操作,后进生也会,久而久之其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再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看哪一组的数据更接近准确值,这样,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实验教学效果就大大增强了。

3.先做后学,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被激发出来,有效教学才能成为现实。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电容器的作用、电容的单位往往是学生感觉抽象难记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组装一些小器件,如焊接有RC振荡电路的LeD频闪器,给学生提供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使闪光频率不一样。当学生注意到这个现象时,引导学生注意电容器上的各种数字符号。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了。另外,组装微型收音机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过程,成功者会有成就感,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很多不常见的元器件,了解电路原理及有关无线电的知识。当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一个个作品时,他们的求知欲就得到了满足,情绪会步步高涨,兴趣会更浓厚,探究精神会逐渐增强。

4.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教育史上,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将“生活引进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是学有所用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在讲离心现象时,人们常举“离心式水泵”、“洗衣机脱水机”的例子,学生自然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记忆深刻,让教学效果更为有效。就地取材找一个矿泉水瓶,剪下几公分高的底部,在上面钻两个小孔,用一根细绳穿过小孔,倒上一些红墨水,就可以表演杂技“水流星”了。只见“一团红色”在竖直平面上、水平面上旋转翻飞,却滴水不漏。在学生惊讶之时,紧接着将瓶底钻几个小孔,里面放一块湿布,再拉绳子做圆周运动,结果水滴飞溅,湿布变干,一个脱水器立时呈现在眼前。至于离心式水泵,则可以更简化,找一根筷子粗细的软管,灌满水,一端插入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子里,另一端在高出瓶口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只见瓶水被不断吸出。教师再稍加分析点评,学生就会牢记这样一个原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足够的向心力,否则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必定很活跃,学生没有不被吸引的。只要教师有心,类似贴近生活的物理实验便唾手可得。同时,有些简单的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如有失败,则不妨当做典型案例分析。

5.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方式呆板。教师按照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到步骤、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地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得出数据就算完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没了,有效教学自然得不到落实。

职高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必追求数据的完美,只要原理正确,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让学生体验、享受实验过程更为重要。如测重力加速度,可以用自由落体法,也可以用单摆法。至于哪种方法更容易做、更准确,则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找出优缺点。这个过程远比得出几个数据更重要。

6.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扫清障碍。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物理实验教学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实际操作,慢慢地,学生会产生错误认识,以为物理实验是想象出来的,不过一个游戏而已,没有实际用处,学习劲头就会陡减。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滥用,只能在实物无法演示或演示稍纵即逝现象时作为参考。例如,演示机械波的运动时,把一根长绳子一端固定,用手在另一端水平拉直绳子,然后上下晃动,一个横波就会沿着绳子传出去。这时教师提问:绳上每个质点怎么运动的?看不清怎么办?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后,老师拿出一根红布条系在绳上,再重复上述动作,这样,就能看清绳上系着红布的这一点的运动情况了,然后我们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横波的传播,放慢速度后,波峰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就一清二楚了。另外如天体运动、电子绕核运动等物理现象,也只能用多媒体模拟演示,这样才能给学生逼真的感受,摆脱认识的障碍。

7.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职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从目前发达的互联网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在热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事先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人类认识热现象的曲折过程,进一步了解现代灶具的变化过程及它们的加热原理,从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移动电话能否使物体温度升高,让学生分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及决策计划,并实施工作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各小组间展示实验结果,并相互评价,教师仅起引导和点拨作用。这种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为将来在社会岗位上能独当一面、拥有创新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渐渐被提高到特别重要的程度。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分量比以往加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如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如何突破传统实验课堂的旧模式,走出新道路,是当前物理学科教研组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之策做简要论述,力求对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物理实验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同样受到重视,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有所不同。(1)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多半为教师是实验课程的主要操作人,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观察记录和总结,亲自动手的机会比较少。(2)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比重比起新课标要小很多。(3)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没有新课标的要求高。因此,新课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课程的量和课程的质三个方面做出的全新改革,使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课长期处于过渡困难期,如何按照新课标要求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课,如何加快对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适应,是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大难题。

2.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

这一问题其实还是因为处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模式下导致的,因为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课程的重点都放在了对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进度安排错乱,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合不紧密的现象。有些教学现象的出现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已经进行了整个学期进度的三分之二,但是实验课程只占用了两个课时,刚刚进展到第二个单元的学习,在整本教材的理论知识结束后,教师才开始突击实验环节,这种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更可能因为对之前知识的遗忘造成学生的混淆和困惑。

3.实验课程的实践性不够突出

这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即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环节,没有意识到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感知物理、接受物理、热爱物理的巨大促进作用,而是认为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考试时提高分数就可以了。在这种应试思想模式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践性、探索性特征,而是流于形式,成为纸上谈兵。比如,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都罗列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让每一节课来做实验的学生参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一步进行,最后以实验结果与黑板上的结果吻合为实现教学目的。该教师还将实验步骤中的重要考点用红色粉笔突出来,意在让学生背诵并在考试时写出正确答案,这种“做练习式实验课”“考卷模式实验课”对于实现物理实验课堂的真正教学目的,实现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方法探求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初中生,学生是实验课堂的主人,是实验课堂的主要操作者,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启发探索,综合指导。为了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区别,突出新课标物理课堂的探索性精神,教师应该以“自己动手、自主实践”的方式调解课堂气氛,使学生走进探究式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不必完全遵照课本,完全可以即兴发挥,以各种新奇的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实验课的主题,或让学生自己创制自己的实验主题,注意千万不要在学生试验失败之后批评打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2.积极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为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契机。教师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课堂需要和具体环境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演示法、情景法、模拟法等方式拉近学生与物理实验课堂的距离。

3.改变传统理念,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实现水平最终还要归因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新课堂驾驭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环节将成为未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提高实验教学教育能力,创新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发展。

作者:王军单位: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黄琅中学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师实验水平学生实验兴趣实验观察效果

引言

无论是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还是作为一门教学学科,物理实验与物理的发展一直密切相关。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的一种实践表现,是物理学习与探索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物理教师的实验水平有限,物理实验器材不足,以及实验的可见度较小等问题,共同造就了实验教学成效不高的现状。因此,加强物理实验的正面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发挥已经成为当代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选择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关注教师实验水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水平对于教学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师是关键。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对物理结论进行验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物理实验的使用原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的实际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并不是全部达到教学要求,其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因此,中学要关注教师的实验水平。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监督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专业技能。学校还要加强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讲,要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影响,在工作之余,利用书目与网络等渠道不断丰富自己头脑。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杜绝在课堂上出错,以免课堂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物理都是要利用课前实验分析课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反应做出估计,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初中物理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物理专业理论水平与物理实验操作水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学生实验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不仅是对老师教学实力与专业水平的考验,更需要学生大力配合。因此,要想使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验对课堂成效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都是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物理实验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初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阶段,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将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转换成为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加强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促进作用的发挥。

比如在讲解《平面镜呈像》时,老师可以将一些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实验或者是物理现象的探究充满兴趣,能够主动提出实验证明现象。老师可以以照镜子为引入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每天出门之前都会照镜子,那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镜子前看到自己呢?一些爱美的学生,碰到玻璃都会照一样,整理发型,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玻璃上会有自己的图像呢?当学生被老师提出的这些生活现象或者是问题带入到一个物理情境之中时,学生会对其中的物理奥秘充满兴趣。学生也许会提问:老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一下其中的奥秘吗?在学生的迫切需要之下,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物理实验,对平面镜呈现的原理进行展现。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实验观察得更深入,对其理解得更加透彻,有利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

三、关注实验观察效果,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实验的展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观察,从而获得一些物理知识与物理学习的方法。而物理实验的观察效果与其学习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老师要设计不同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锻炼,又要使实验观察的效果得到强化。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过程与结果。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天平与温度计及游标卡尺等都是极常见的物理实验用具。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些仪器,使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进行亲手制作,可以加大学生对于实验器材的了解。在学生制作完成之后,老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实物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一些物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学生在座位上不能对其进行全面且正确的观察。这些情况可以在投影仪前进行实验,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与细节。只有物理实验的过程与成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对物理现象与知识有更加形象与直观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高。

结语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教育事业肩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使命。物理学科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进行物理知识的传递,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有效实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索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做小小实验家。笔者从三个不同角度,对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方面的作用与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加强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正确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必要性重要性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手段和模式应该随着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变化而不断改革和创新,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创新教育和改革物理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概念

(一)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是在物理知识的引导下,在教师知识教育的感知下完成的,探究式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中得到实验的乐趣,体会到科学的力量,还能够发散科学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够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获取物理知识和学习物理知识是改革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物理教学手段创新和完善的进步。

(二)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能够亲自发现物理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和探究不断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知识的体验,能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的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探究式的实验教学能够融合问题性和启发性,能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成就感,能够满足物理教学对学生整体的要求,能够为创新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做好先锋。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的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物理实验设备不够先进或者是师资力量不够,而且一些物理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思想、观念和理念上还是存在很严重的滞后性,初中物理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这种教学的状况,能够让学生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中体会到实验教学带给自身的乐趣和成就感,还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动手实践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质疑,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就能够针对问题做出实验,并且最后自己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探索的好奇心。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一)探究式的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探究式的实验教学都有教学的重点和实验的目的,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教学的重点和实验的目的就是成功,因此对于物理教学,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针对物理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安排探究式的实验,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自己试验找答案,也可以在试验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就是将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归正,将教学内容过程化。

(二)对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质疑

只有质疑才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观察又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的能力,在进行力学的研究和实验时,什么是动滑轮?什么是静滑轮?动静滑轮结合又会对力学产生什么效果,这些学生都能够通过实验自己找到答案,对内容质疑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答案深化的过程,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三)自主进行实验

自主实验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发散都能够达到有效,自主性和自发性对于实验的质量和效果来讲都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设计有了,教学设计的内容有质疑就会自己亲自去探索,学生在实验时,不能够依赖教材中实验的过程和步骤,要提前做好实验准备,要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要进行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做报表,然后根据实验真正的过程和结果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加深物理知识的印象。

四、结束语

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实验,学生能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科学的无穷魅力,体会到科学的神奇,能够提高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肯定,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还有科学态度,能够在不断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实验带给自身的乐趣,学生还能够在物理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建立.对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探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2009,06,02.

[2]张萍.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教育天地,2010,03,06.

[3]范建云.例谈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施途径[J].数理化研究,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