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2:39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1

[关键词]利得;损失;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

“利得”、“损失”,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直接与利润有关,又直接与所有者权益有关。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利得和损失概念的阐述发现,对于利得和损失的理解还是相当无序的。例如,美国FaSB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将利得、损失列为与收入、费用同等地位的会计要素;英国aSB则将利得扩展为包含收入的广义利得。损失扩展为包含费用的广义损失;而国际会计理事会(1aSB)则又将利得包含于“收益”要素中,损失包含于“费用”要素中,即“收益”包括了收入与利得。“费用”(广义费用)包括了费用(狭义费用)与损失;澳大利亚与iaSBro对利得和损失的理解相同。我国新准则中,利得和损失并不包括收入与费用,收入与费用也不包括利得与损失,但利得与损失又不是独立的会计要素。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与损失,进而如何区别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以及其他如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等重要概念,对于深化利得与损失概念的理论认识,解决企业会计实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得与损失――概念与特征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是我国新准则对于“利得”和“损失”概念所作出的表述。这一表述揭示出了利得与损失概念所具有的四大特征:①来自于非日常活动;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③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分配利润无关;④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之所以在会计要素中提出“利得”与“损失”之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使之能更好地提供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的盈利和现金流量信息。收入与费用主要来自于企业日常的(ordinary)、主要的(Drimary)、可持续(ongo’ing)的经营活动,认为是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与反馈价值的信息,而利得与损失则主要用来表示不具有预测与反馈价值或预测与反馈价值较低的那部分信息。从利得与损失的四大特征上看,所有者权益增(减)、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分配利润无关、经济利益流入(流出),均不能表示出利得与损失在信息质量――预测价值与反馈价值上的特征,因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仅仅阐述了利得与损失所形成的结果――增加与减少、流入与流出。或形成利得与损失的主体要求――非股东。也正因为如此,在iaSB看来,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利得与损失也就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会计要素了。在国际层面上,对利得与损失的界定更多地是注重于对形成利得、损失之活动的界定,一般用“peripheralorincidentaltransac-tions”(的或偶发的经济业务)来界定,或干脆用“除导致收入和所有者投资活动以外的经济事项”进行界定。基于活动或事项发生的性质、程度、频率,可以更好地预测由该活动产生的盈利和现金流量,因而基于活动的信息分类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我国新准则在定义利得与损失时采用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的分类。“日常活动”,可以理解为“经常性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活动。“非日常活动”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非活动”和“是活动,但非日常活动”。一方面。非企业活动当然更是非企业日常活动,例如,企业经济环境变化形成的利得(如公允价值变动增值),并非企业活动形成,而是来自于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企业活动但非企业日常活动,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可能形成企业利得,但处置固定资产的活动虽属于企业活动,却不属于企业日常活动。国际会计理事会(iaSB)颁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定义收入时采用了“日常活动”,在定义利得时强调了“可能是(may)”、也“可能不是(maynot)”来自“日常活动”,尽管没有直接使用“非日常活动”,但其含义通过举例方式已经隐含其中。我国新准则采用“非日常活动”来定义利得与损失。也没有将利得与损失定义为基本会计要素,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然而,企业活动是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划分的,除了从活动发生的性质上划分为“日常活动(ordinary)”和“非日常活动(extraordinary),'或“营业活动(op-erating)”和“非营业活动(nonoperat-ing)”外,还可以从活动发生的程度上,划分为“活动(peripheral)”和“核心或主要的活动(coreorprimary)”;从活动发生的频率上,划分为“经常性活动(frequent)”和“偶发性活动(inc’i-dental)”等。仅仅根据某一个方面的分类,有时并不能区别信息的预测和反馈价值。例如,在资本市场十分发达的今天,短期投资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活动应无异议。但其收益信息是属于“收入”还是“利得”?显然,仅仅依靠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的区别是无法区分所有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还必须辅之以活动的其他方面的分类。也正因为如此,iaSB并没有直接使用“非日常活动”来定义利得和损失,在界定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与弹性。这一点也是与我国准则关于利得与损失概念界定的不同之处。

二、利得(损失)与投资收益

按照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的概念界定,一项与股东投资活动无关的企业净权益变动,不是属于收入(费用),就是属于利得(损失),也就是说,损益表上的项目,要么是收入(费用),要么是利得(损失)。就我国损益表而言,营业收入(含商品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保险费收入等)属于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等属于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营业外收入(支出)都属于利得或损失。但如何理解我国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投资收益项目从净额反映这个角度,更多地像是利得(损失),但从业务发生的频率上看,企业投资活动又应该是属于日常活动。认定为收入(费用)也符合收入(费用)的定义。笔者认为。我国收益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是一个汇总的项目。既包括了某些收入(费用)、也包括了利得(损失)。根据我国新准则的规定,“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它们时实现的损益,也包括了长期投资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的相应部分和权益法核算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从国际惯例看,对于投资期间获得的利息、股息,应该属于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不属于利得;对于具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收益(损失),则通过合并报表相应地还原为收入与费用,以及利得与损失;对于不具有控制权但具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收益(损失),则一般称为“投资性收入(investmentRevenue)或投资性损失(investmentLoss)”。性质上应该属于利用净额表达的收入(费用);对于投资转让中获得的收益或损失(包括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则归属于利得或损失。由此看来,即便是收入(费用),也不总是用总流入(总流出)来表示,对于股利收入以及利息收入,事实上也难以区分总流入与净流入。美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理事会关于收入(费用)的定义。已经放弃了“总流入”与“总流出”的概念,而仅用“流入(inflow)”与“流出(outflow)”。但我国新准则却仍然采用总流入与总流出概念,显得与国际惯例有些不协调。

三、利得、损失与营业外收支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2

“如果把时间段拉长来看,就会发现中国的概念股不只是最近在下跌,而是整体上一直在下跌。期间虽然有小幅的上涨和波动,但是小变化改变不了大趋势。”脑库投资公司资深战略资本运营专家郑磊分析。

冰火两重天

7月24日,Ut斯达康股价大跌17.97%,7月26日截至记者发稿,Ut斯达康股价已经跌至3.8美元。尽管跌势起伏,但半个月前Ut斯达康的股价还维持在5美元/股的水平上。

由于Ut斯达康未能依据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及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特定报告和其它信息,也没能向受信托人提交遵守了相关要求的证明,按照此前签署的债券契约,可能会出现违约行为或违约事件。无奈的Ut斯达康之所以征求债券持有者的同意,希望他们放弃对特定违约行为要求赔偿的权力,就是为了预防出现上述情况。

Ut斯达康正在努力征求将于2008年到期的可转换次级债券持有者的同意,希望他们同意对发行债券时签署的契约进行修改,并放弃对特定违约行为要求赔偿的权力。但是显然,美国投资者不吃这一套。

难兄难弟还有网络先驱新浪、中国最大的户外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他们都相继推迟提交2006年财报,而激发了业界的猜测和投资者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分众传媒,正拟对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小组申请听证会而忙碌,分众传媒要提交一份国内调查审计委员会的报告,以回应应来自美国空头头寸投资者对其关联交易所提出的质疑信。

不同制度“惹祸”

而与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的“冷遇”相比,国内证券市场却是一片红火。随着加息、降印花税等利空因素的消化,沪深两市近期形成了超强走势。

在中国证券市场一片高涨的同时,而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却连连飘绿,原因何在?“实际上,和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的情况直接相关的就是中国企业的基本面,与中国证券市场没有必然联系。企业的成长性以及利润率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选择。”郑磊说。

据郑磊介绍,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两极性很明显。由于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准入门槛比较高,海外市场就成了这部分企业上市的捷径。很多在国内不能上市的企业就转移到了海外市场。再加上一些违规操作,如买壳上市,给市场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中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国外不一致也是使得中国概念股长期不受老外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郑磊说。

据了解,由于中外会计制度不同,国外投资者对运用中国会计制度计算出的上市公司净利润以及市场市盈率无法清晰解读,使得中国概念股门庭冷落。

另外,制度和政策上的不透明也使得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企业存在一定的误解。在香港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创业型企业。企业的规模小,与市场规模和投资者偏好不是很协调,这是业绩好也不受投资者垂怜的原因。”郑磊介绍。

企业上市选择市场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每个市场投资者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如纳斯达克这样的市场就与中国创业型的企业不太协调。”郑磊说。据了解,中国的很多企业在海外上市之前,并未对各个市场进行调查,而是在极度地渴求上市的状况下,通过一些广告宣传,随意选择了市场。上市之后和市场的投资者偏好出现偏差。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3

[论文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理论

一、会计要素的国际比较

(一)会计要素的划分

(二)会计要素的差异性分析

比较发现各国会计要素均可分为两大类:反映静态的财务状况要素和反映动态的经营成果要素;前者的内容基本一致,没有本质的差别。具体看来各国在会计要素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所有者权益的区别及原因分析

所有者权益又被称为权益或净资产,通常分为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两部分;我国则规定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我国之所以将部分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笔者认为,主要是处于我国目前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不够高的考虑,防止企业通过利得损失操纵利润。

2.收入、费用区别及原因分析

各国对收入和费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中国采用狭义的概念而国际会计准则、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则采用了广义的概念,统称为“收益”(或“利得”)和“损失”。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没有在会计要素中单独列示“利得”和“损失”要素,但在基本准则中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并列举了各自适应情况。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主要源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核算重点不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其各自包含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我国原来是将投资收益作为利得处理的,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外投资成为企业经济业务扩张的主要形式,因而投资收益成为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计入营业利润的计算。

3.利润要素的区别及原因分析

我国保留了利润要素,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美国虽然没有使用利润要素,但使用了与利润相似的全面收益概念,将全面收益界定为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相抵后的净额,仔细比较后不难发现,与我国利润要素相比,全面收益要素包含了我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那部分,涵盖了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之外的业主权益的所有变动。而其他准则并没有将利润或全面收益纳入会计要素,他们认为,利润要素可以通过其它要素计算得出,根据互斥性原则,不应该再将利润作为会计要素列示。

4.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

美国、英国、加拿大增加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要素用以揭示直接来自于业主之间的交易事项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而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将其包含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没有单独列示。由于美国、英国等国家资本市场十分发达,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更高,因而需要更为详细的会计要素,以得出更为完备的会计信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为全面详细的会计要素将会为更多决策制定者所接受。

二、我国会计要素的不足

我国现行准则吸收了iaSC和FaSB的一些长处,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基础,重新规定了各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的内涵,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要素的趋同。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要素的界定及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要素难以涵盖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细分,应全面揭示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而实际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六要素不能记录企业所有涉及资金运动的交易事项。一方面,三个动态会计要素仅仅揭示了企业经营活动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而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因素,如所有者投入、派给所有者款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动态因素直接计入了所有者权益这一静态要素中;另一方面,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的经济事项(营业外支出等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的经济事项)由于不符合收入费用确认标准,而不能包含在会计要素中。综上两点,笔者得出会计要素难以涵盖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结论。

(二)会计要素存在交叉

会计要素应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我国六个会计要素中,“利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要素。利润实际上是收入与费用、部分利得与损失的计算结果,一方面不能简单由收入费用相减得到,另一方面又涵盖收入费用,违反会计要素的互斥性原则。

(三)所有者权益要素内容混乱

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会计科目本来属于利润要素,却纳入损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的二级科目,从而导致了利润会计要素与损益会计科目的紊乱,违背了会计要素之间的互斥性原则。

(四)收入和费用要素的范围界定——狭义与广义的选择

我国以“流转过程收入理论”为依据,强调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的因果关系,选择了狭义的收入与费用要素概念。从实务中编制的报表来看,由于会计要素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报表结构本身出现诸多漏洞:我国收入的定义仅指营业收入;然而对于费用的实际处理中,将费用的内涵扩大了,将经济实质为损失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汇兑损益”等确认为费用,从而导致了收入与费用的口径不一,缺乏配比的基础。

(五)利润要素的取舍

国际会计准则没有采用利润要素,这是因为收益和费用都是广义概念,利润就是收益与费用的差额,所以没有必要将利润作为一个单独要素加以确认。而我国将利润定义为收入与费用、部分利得与损失相抵减后的净额,这样就使得利润要素与收入费用要素存在一定交叉但又没有完全互斥,逻辑上出现了矛盾的局面。

(六)利得和损失要素概念模糊,增加了实务操作难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遵循国际惯例提出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但没有将其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而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归入“所有者权益”要素,另一类归入“利润”要素。从定义上看,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上,但是何谓“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又缺乏明确的界定,目前只是通过举例加以区分,而且利得和损失涵盖了除收入、费用、所有者投入和支付所有者之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所有项目,既包括已实现的收益(投资收益等),也包括未实现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既包括列示于利润表的项目,又包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导致其概念模糊不清,增加了实务操作的难度。

(七)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亟待理顺

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然而目前我国会计科目类别、名称与会计要素之间关联性很差,形成对应关系。我国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前三类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划分一致,但是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科目与会计要素的划分却不能对应,损益类又包括收入和费用要素。这造成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脱节,在设置会计科目时,科目间逻辑关系不明晰,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其本质属于资产类,却以成本费用命名,降低了可理解性。

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满足资产负债的确定标准,尚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而是以表外附注的形式披露出来,然而,表外附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无法保证信息的质量。

三、我国会计要素的优化对策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会计要素及其优劣势,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选择资产、负债、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益、费用共六大会计要素。在原有基础上舍弃利润要素,并将原所有者权益要素分为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同时,收益费用要素采用广义要素概念。具体如下:

改动后的会计恒等式为:

资产=负债+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益-费用

等式左边表示资产的存在形式,等式右边表示资产的来源,其中包括负债融资、投资者(业主)净投入(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以及企业经营利润。资产、负债的设置保持不变,沿用原来的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4

【关键词】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产业静态集聚指数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西方标准的对外直接投资(fdi)理论在解释工业化国家跨国投资动因及其行为特征等方面,为研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系列重要依据。但是,这些理论基本上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厂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发展路径问题,而是一种以“企业选择”为重点的理论范式,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并没有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建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关系到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微观经济收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制定合理的产业选择方案,是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提高中国对外经济活动质量的必要理论前提。从深远意义说,中国fdi产业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对外开放总体发展战略的政策绩效,决定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江小涓(2005)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是中档加工组装制造业、纺织与服装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油田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聂名华(2001)总结了我国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并提出应将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同时要有选择地投资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宋伟良(2005)在分析与产业选择相关理论后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支持资源开发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另外赵春明(2002)、邢建国(2003)等学者也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定性研究,对于产业选择的依据和基准也只停留在理论表述,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提供可参考的指标体系,对于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也较少见到。

鉴于此,本文将以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等指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深入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潜力。

一、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

1、投资竞争力与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的提出

卢进勇(2003)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时,首次提到投资竞争力的概念。他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些企业竞争力或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基本上都没有考虑投资或对外投资问题,所下定义仅仅顾及了贸易或对外贸易方面,应当说,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方式日趋多样化,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定义是不全面的。

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际投资竞争力两个方面,正式提出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的概念。国际贸易竞争力类似于已有的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国际投资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过程中较其他投资者更强的投资决策、项目运作和企业管理能力。国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投资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的侧重点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力,后者则侧重在项目投融资、技术、管理和品牌竞争力等方面。但是卢进勇在界定概念后,没有在文章中对于国际投资竞争力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使用,无法领略到它更深层次的意义。

由于国际投资竞争力与国际贸易竞争力有相似之处,只是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可以模仿现有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指标,创造出国际投资竞争力的分析指标,对中国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更好地指导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为了方便进行产业选择,也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模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创设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revealedinvestmentadvantage,ria)进行分析,即:

riaia=(xia/xit)/(xwa/xwt)

式中,xia是国家i在a产业上的对外直接投资额,xwa是a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额,xit是国家i在t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xwt是世界市场上t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世界平均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相比而言的相对优势。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不同产业投资的相对优势。一般而言,若riaia<1,则该国在该产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若riaia>1,则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

2、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分析

(1)数据选取。中国各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来自于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年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数据是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数据,使用的是各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比例。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各产业数据使用的是《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并购(m&a)的销售总额和各产业的并购额,选择流量进行计算。由于中国产业统计口径在2006年以后基本一致,而这之前的数据产业划分不尽相同,本文进行了适当的整理,但仍有部分数据缺失。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分产业数据是在原数据基础上根据中国公布的产业分类进行了合并整理所得。另外世界投资报告中没有公布批发零售业的并购数据,虽然中国该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但无法计算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所以无法用该指标界定中国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2)指标分析。表1对数据基本齐全并且有实际意义的若干产业的ria指数进行了具体分析。

从各年度的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可以看出,在以上的各产业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农林渔业,ria值基本在12以上;具有一定优势产业的是商业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ria值在3—8之间;只具有微弱优势的产业是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ria值波动较大,投资竞争力不稳定;其他产业的投资竞争力不明显。

从各产业的年度变动来看,商业服务业和农林渔业的投资竞争力处于增长状态,采矿业和制造业有所下降,交通运输仓储业虽然指标值有波动,但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建筑与房地产业以及电力煤水生产和供应业指标值跨度大,趋势不明显,但也有下降的变动。

因此从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竞争力总体不强,优势产业仍集中在农林渔业和商业服务业,采矿业的优势也存在,但2007—2008年的产业投资竞争力与前几年比较起来已经明显下降,这与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制造业对外投资比例不高,只占总额的10%。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静态集聚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si表示投资国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静态集聚指数,ai表示对外投资国在i产业上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ai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总体规模,i=1,2,…n表示n个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该静态指数反映的是投资国在一个产业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全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比重,是衡量目前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产业分布的存量指标。其数值等于各产业投资额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率。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笔者依然选取2003—200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作为计算对象(数据选取来源同上),得出中国近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水平,如表2所示。

根据各年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情况看出,商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值最高,两者之和在50%左右,这种趋势在5年内都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商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势产业,虽然2007年两者所占的比例小于50%,但主要是因为有部分数据被分离出去单独计算,因此并不影响它的总体趋势变化。另外,近两年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已经远低于10%,总体水平连年下降,可以看出制造业优势产业的地位逐渐消失。制造业对外投资平均比例不高,只占总额的8.1%,而出口贸易的90%是工业制成品,其中近60%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产品,可见我国贸易投资行业一体化程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而言,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做后盾,如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就占有很大比重。与制造业相对比,最近几年交通运输与仓储业、采矿业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加,都超过10%。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度表示为:

其中di(0-t)为时间段(0-t)内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聚集指数。bi(0-t)为时间段(0-t)内投资国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bi(0-t)为投资国在时间段(0-t)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

若bi(0-t)>0,则表明时间段(0-t)内投资国对i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该产业为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性产业,若bi(0-t)<0则表明时间段(0-t)内投资国在i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不断减少,该产业为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缩性产业。

当i(0-t)>0,若di(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向i产业集聚,若di(0-t)<0,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i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若0<di(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i产业纵向比较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小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该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

当bi(0-t)<0时,若di(0-t)>0,则bi(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i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di(0-t)<0,则bi(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向i产业集聚。

与静态的集聚指数不同,动态的集聚指数是反映在一定时间内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集聚和转移的流量指标,体现了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间转移方向和速度。使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测量产业的集聚趋势和转移方向,体现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面的潜力。

根据计算公式,笔者依然选取2003—200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作为计算对象(数据选取来源同上),在表2数据的基础上,求出2004—2008年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与产业平均增长速度,最后得出15个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如表3所示。

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动态集聚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中国各产业多年来基本保持增长的趋势,连续四年产业平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2004年的平均增长率甚至高达46.7%;第二,从单个产业来说,每一年都基本体现出正的动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每个产业都能连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只有采矿业在2007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表明了明显的发散趋势;第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在2007—2008年向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以及农林渔业聚集,从纵向比较看,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以及农林渔业四大产业基本一直保持di(0-t)>1,出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第四,在采矿业出现转移的同时,制造业的di(0-t)由大于1转为小于1,这表明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不再明显,增速减缓,已经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发散的迹象;第五,金融业的增长从无到有,虽然与数据统计有关,但也可以看出金融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逐渐占有一定位置,增长的势头逐渐显现出来。

四、实证分析的结论总结

对于上述三个指标的计算结果,本文对于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和产业选择方向进行了总结,如表4所示。

第一,具有投资竞争力、在投资总额中占有较大份额并且具有一定产业集聚趋势的产业有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它们是中国较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保持了较高的投资优势,对中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外向型发展思路的实施起了很大作用,符合我国总体的发展战略方向,因此应当继续重点扶持和发展。

第二,具有一定的投资竞争力、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份额较小的产业有农林渔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它们有非常强的产业组合区位优势,有极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还没有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主流地位,因此国家应加大在农林渔业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上的支持力度,加快这些产业的跨国经营,更好地显现出它们所蕴含的竞争优势。

第三,不具有投资竞争力、但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份额仍较小的产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这些产业是中国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顺应国际分工趋势,寻求和培育产业要素优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选择,以后也应该着力发展,并逐渐培育各产业的投资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四,具有微弱投资竞争力或没有竞争力,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较大份额,具有产业分散发展趋势的产业如采矿业和制造业。我国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这些产业对国内产业的关联程度进行细化,引导两个产业选择合适的区位进行投资,获得“相对优势”,规避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壁垒,也必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8).

[3]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7).

[4]杨润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j].求实,2004(12).

[5]聂名华:论中国境外投资的行业选择[j].当代亚太,2001(8).

[6]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7]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8]张为付:国际直接投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大国经济有效资本理论思考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全球过剩资本输出趋于紧缩、本国垄断优势资本在总体上尚未形成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压力是双重的: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压力,即跨国性行业的形成,使得企业从根本上失去了在封闭的国内市场中培育垄断优势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地位随着其全球战略的实施而日益扩散。在这种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理念的更新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实现理念更新,笔者以为,不仅要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以认识,同时,还必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考虑。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基于“大国经济”开展

此处“大国经济”概念上是指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庞大的经济总量,对世界市场及至世界经济格局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与该国是否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无关,是一个总量概念。往往表现为该国人口众多、较大的经济规模、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大等特性。与此相对的概念是“小国经济”。对照我国现状,我国经济体可归于“大国经济”,只不过人均Gnp过低罢了。

大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这往往会给大国带来某种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如大国内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模式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这往往意味着该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市场机会。这种潜在的市场机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则表现为通过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动使产业成长期延长、衰退期后移。再如,各地区之间在生产模式上的差异,一方面说明各地生产发展主要是受区域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的,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各地区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不同生产模式在地区之间的相互转移和相互衔接,是支撑各产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此外,大国所存在的地区经济差异,还为改变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即利用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进入不同的分工体系,形成包括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在内的混合型分工体系,并逐步扩大在水平分工体系中的市场份额。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体可归于“大国经济”。同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具有“转型”和“多元”的特征:从纵向看,它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这个转型时期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并存的时期;从横向看,它处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中,这种“多元”状态是多元的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及技术结构并存的状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考虑,应该在“大国经济”这一特殊约束条件下,以“转型”和“多元”的现实状况为基础,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方面的资源,形成融发达国家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优势于一体的“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有效资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FDi输出的环境、条件及其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动。这表现在:①跨国公司优势形成机制根本性转变。在世界各国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下,并不存在一个专为本国资本培育垄断优势的封闭的国内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厂商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培育其跨国经营优势,跨国经营本身或许是内部化的垄断优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直接来源。如果说西方跨国公司在其早期扩张阶段存在着先培育内部化的垄断优势而后再开展FDi的机会,那么,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则部分地失去了这种机会,内部化的垄断优势培育与FDi输出已被合并为同一过程。②跨国竞争战略的重大变化。在以市场动态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中,合作已成为企业巩固其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基础。因此,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调整竞争战略,即从对抗性或排他性竞争转向相互依存的“合作竞争”。多家竞争对手联结而成的“网络式战略联盟”,将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主流竞争战略。

上述两个方面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厂商的垄断优势并不构成FDi输出的必要条件。构成FDi输出的必要条件是那些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相匹配的跨国产业增殖链的资本,即为FDi的“有效资本”。显然,“有效资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区位,资本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各不相同的。但要素整合能力、跨国性增殖链建构能力以及适应性反应能力,则是有效资本的最一般特征。具体来说:①要素整合能力。有效资本的FDi是以要素“集合包装”的形式来实现的。有效资本功能之一在于具备适应区位特征组织生产要素,开展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其以灵活的适应能力,按照区位特征配置生产要素,以进入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②跨国性增殖链建构能力。跨国产业增殖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在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建立双边或多边“共享产业”的过程。共享产业的选择具有两大基准:“优势要素互补性基准”与“需求偏好相似性基准”。优势要素是具有降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技术条件、人力资本和信息流转等。优势要素互补是产业共享的基础。③FDi主体对投资区位优势的适应能力。如前所述,共享产业是一个以需求偏好相似、优势生产要素互补为特征的产业,因而是一个典型的区位性概念。跨国性共享产业不仅具有要素供给结构优势互补“偏好”,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偏好”意味着东道国某种要素优势越明显,就越容易吸引共享产业资源的聚集。因此,有效资本型FDi注重的不仅仅是投资主体单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同时,更注重于投资主体优势与东道国优势的配搭能力。

笔者以为,有效资本的概念给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FDi的基本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中国企业FDi能力可在产业增殖链国际化的过程逐步培育;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培育企业对跨国经营环境的适应性,即企业通过适应性地整合生产要素,使国内有效资本转变为国际性有效资本。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形成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全球FDi输出的环境、条件及其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动,为我国国内有效资本进入FDi领域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FDi发展速度及其规模取决于有效资本供给能力的大小。

三、基于大国经济的有效资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构想也渐渐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要以母国的优势为依托,而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从局部看,其优势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整体看,其优势又具有“综合性”。可以以这种“差异性”和“综合性”的优势为依托,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的资源,形成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相匹配的跨国产业增值链的有效资本,开展“差异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构建“综合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框架。

1.投资主体的选择

鉴于我国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适合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投资方式,因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有力地提升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具有海外投资实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发挥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中小跨国公司,构建我国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的框架体系。特别地,要注重以产业为纽带形成企业集群,发挥集群经营的优势。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形成集群,既可以保持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和适应小规模市场的优势,又可以造成规模优势,因而同时具备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某些优势。

2.投资产业的选择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立足于大国经济的特点,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的资源,根据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确定跨国经营的产业目标。①首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调整为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尽管获取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是现阶段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因为像生产活动中的铁矿、石油和木材等资源在中国已变得日益短缺。但是,资源开发业毕竟属于低附加值的行业。而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效地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因而中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从以资源开发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为主,加大对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②其次,资源开发型产业可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我国是人均资源不充裕的国家,尤其是油田、矿山、森林资源不足。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将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显然是明智的。那些资源充裕的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等友好国家可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③此外,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强调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为此企业不得不重视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近年来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所占其销售额比重的不断提高就印证了这一事实。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升级,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3.投资区域的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是一个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企业,经济技术水平处在不同的层次,而且各地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都不相同。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应基于大国经济的特点,同时针对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及环境条件,结合产业选择的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巩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目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这是因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原则,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联系。同时这些国家正积极开放市场,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因而在这些国家投资有利于我国适用技术优势的发挥,降低投资成本,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扩大出口创汇。②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最广大的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健全,金融市场发达,是对外投资的理想场所。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达,企业竞争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与之对抗的能力,因此对发达国家投资,应以市场导向和综合效率导向型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选择对象,以逐步实现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对发达国家投资,可避开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贸易摩擦,还可通过技术回流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国内提供信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尧:构建大国综合优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2)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6

赴美上市吸引力降低

十年来,国内已有约300家企业赴美上市,其中不乏百度、新浪、搜狐这样的明星企业,可而今赴美上市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却在逐步下降。

今年一季度,神州租车、唯品会、易传媒、盛大文学四家企业先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四家企业的赴美上市之举,曾被业界看作中国概念股能否复苏的一个风向标。然而从神州租车和唯品会的遭遇看,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仍持谨慎态度。

“大环境不够理想。”神州租车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这确实是事实,自去年下半年,绝大部分中国概念股股价都在大幅下挫,破发者大有人在。

“中概股赴美上市遇冷,与美国经济大环境不无关系。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一直做境内和境外企业上市业务的北京律师王贺对《经济》杂志记者说,“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没有接过一个境外上市项目,可以说这个业务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我现在所忙的都是境内上市的项目。”

“中国和美国上市流程不一样。简单讲,国内是严进宽出,而国外是宽进严出。在美国上市,有高额的合规成本,很多国内企业深受其苦。”居住在美国的天使投资人唐滔对《经济》杂志记者说。

据他介绍,美国上市门槛低监管严,上市公司每年需支付的律师、会计师等费用往往高达百万美元。即使这样,很多公司仍被美国监管机构搞得焦头烂额。

上市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曾经管理一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很多年,饱受美国证监会、纳斯达克、审计师、股东等对上市公司的折磨,做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更是一件苦差事。以前,我的上市公司也是累坏了公司的财务和外审的审计师:每年四次财务报表,还要准备提交《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的报告,总是被弄得很紧张,很被动,因为每次做完一个季度的报表后,下一个季度和年审又来了,没完没了。最惨的还是第一家小审计事务所的两位合伙人,因承受不了监管部门的压力而辞职,公司要重复审计3年的项目,内部审计师几乎一整年每天每个周末都加班。(摘自唐滔的《天使投资》)

此外,美国投资者对多数中国企业缺乏了解,很难对已上市的公司给出高估值。盛大首席执行官陈天桥就曾说过,华尔街不懂盛大。

中概股被集体做空

今年的5月9日,由于市场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将削弱在线销售和广告市场的增长,当当网和新浪网的股票在交易中大跌,致使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指数跌至近四周以来最低值。

除了对经济的担忧致使股价下跌,国外做空投资者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是因为做空者抓住了中概股的小辫子。”唐滔对《经济》杂志记者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有1/3都被集体诉讼过,仅去年上半年就有25宗中概股被。华尔街有几百家借壳上市的公司或非主板上市的公司,大多数都存在问题。此外,有的企业上市,就是因为不断的烧钱而把上市当成没有选择的选择。就像优酷,是一家亏损惊人的公司,在风投和私募基金都无力再支撑下去的时候,只好上市融资。”

了解国内公司弱点的美国对冲基金从中嗅到了机会,不断卖空这些借壳上市或者ipo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还借着一些不断烧钱的公司和财务造假的中概股事件添油加醋,散步谣言进行打击,可怜的中国概念股股价集体大幅下挫。当当、奇虎360、人人、优酷、新浪、百度、搜狐等无一幸免,市值都大幅缩水。结果就是,中概股股东损失巨大,而这些对冲基金却赚的盆满钵满。

“目前中国概念股被做空的范围正在扩大,由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资本市场扩大到中国香港市场。”王贺律师对《经济》杂志记者说。

2011年7月1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了有关在香港上市的数个中国概念股公司治理情况的报告,并以插“红旗”预警的方式,对几十家在港上市公司的中资公司“亮起红灯”,致使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暴跌。

中概股面临诚信危机

中概股之所以被境外专业做空投资者抓住把柄,就是因为多家中概股频频爆出造假丑闻,出现信任危机。这是在《经济》杂志记者采访过程中,天使投资人唐滔和律师王贺重点提到的。

王贺对记者说:“在中概股造假丑闻中,大部分问题企业都被发现,其国内工商资料和纳税记录上的利税、资产、收入数据,与它们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财报数据存在巨大差距。由于中美财务准则的差距,财务数据上的略微不同是允许的,但相距甚远就会引起高度关注。”

采访中,王贺重点提到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清洁能源公司和陕西索昂生物公司。公司在国内当地税务机关后来开具的记录表明,从2008年至2010年的纳税记录为0。一部分境内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少缴税或不缴税,所以出现了企业明明发展很好,但账面上体现出来是亏损或盈利有限;或者直接会出现企业手里有几个账本,有给自己的,有给税务机关的,有给工商局的,有给审计的,结果出现了不同的机构手里的账目并不一样。而为了实现海外上市,部分公司不得不从上述账簿中选择一本对自己最有利的或者再重新编制一本新的账簿。

王贺认为,解决当前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明智之举便是,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培训考核境内企业高管,完善公司的财务与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扩大和加深跨国体制的监管。只有内因和外因结合,中外合作,才能使中国概念股摆脱困境,更好的走向世界。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7

关键词:国际投机资本;概念界定;测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1.7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国际资本流动以庞大的规模、惊人的速度和多样化的形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是国际资本流动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往往伴随着当事国资产价格和货币汇率的异常波动,甚至与区域性货币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密切关联。在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机资本问题逐步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到了2005年的汇改以后,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和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国际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内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对国际投机资本的讨论进一步升温,逐渐达到了高潮。

国内理论界对国际投机资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投机资本的概念与特征;(2)国际投机资本的触发机制与影响因素;(3)国际投机资本的结构、流动渠道与出入规模;(4)国际投机资本跨境流动的经济冲击效应;(5)趋利避害的有效监管机制。综观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在国际投机资本的问题上直到目前国内理论界仍然在许多层面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甚至在国际投机资本的具体称谓和概念界定上都没有达成一致。

国内文献中已出现的与“国际投机资本”可以相互替代或大同小异的概念,有热钱、国际热钱、国际游资、国际短期资本、国际金融资本、跨境短期资本、短期国际资本、投机性短期国际资本、燕子资本、逃避资本、外资潜入和非直接投资等等①,尽管这些概念在视角或侧重点上互有差异,但所指对象却是大抵相同的。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偏好,使用不同的称谓,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在其规模的统计口径和测算方法上也同样是各抒己见,各从其志。国际投机资本的概念界定与规模测算方法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以期对统一研讨平台的确立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二、国际投机资本的概念界定

中外文献对国际投机资本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可按视角的不同划分为以下四类:

(一)期限视角的概念界定

在早期的国外文献中,一般按照资本的期限将国际资本划分为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即借贷或投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资本,一年以上的为长期资本。imF在《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1977)及之前各版都沿用了这种传统的划分方法,并据此在国际收支平衡表(Bop表)内资本账户下设立了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科目。国内的文献有很多是严格遵循《国际收支手册》标准界定国际投机资本的。田宝良(2003)认为国际长期资本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国际资本;国际短期资本(即国际投机资本)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国际资本。冯菊平(2006)认为国际游资是实际发生周期在一年期以下的国际投资资金流动,包括没有明确投资期而流动性强、可变现的各种金融资产的跨境流动。

王国刚、余维彬(2010)认为“国际热钱属于短期国际资本,所谓‘短期’,按照国内外的标准,就是不超过一年”,“如果有一笔国际热钱流入中国,那么从流入之日起计算,它必须在一年内流出中国,否则就不是国际热钱,而一旦它流出了,中国境内(例如外汇储备的当年增加额或者外汇储备余额中)也就没有这笔热钱了”。但是,这种简单按照期限进行划分和界定的方法存在很多不足。第一,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长期和短期资本的界限日益模糊,期限较长的投资工具也往往有很高的流动性,即使在受到严格管制的市场上,长资短用或短资长用也并不鲜见。第二,这种划分的意义和必要性也倍受质疑。一笔期限为一年以上的长期资本,如果剩余期限不足一年,其实与真正短期资本的区别并不大。世界银行专家Claessens(1995)按传统的划分标准对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借贷期限长短不一的资本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相似的。imF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1993)中也特别强调,根据一年(或不足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合同期限,划分长短期资产和负债的传统做法,只适用于实际期限比较固定的贸易信贷、贷款、存款以及各种应收款和应付款等其他投资领域,而对于许多国内和国际易而言,除合同的实际执行期限固定的以外,这一界线已毫无意义。因此,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和第六版(2009)中,imF对原来的Bop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进行了较大调整,取消了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分类,将资本和金融项目改按投资类型、信用主体和投资主体进行划分。我国的Bop表已从1997年开始执行这一标准,联合国近些年来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也将资本期限的长短淡化了。

(二)动机视角的概念界定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8

[关键词]基本准则 韩国 概念框架 比较 借鉴

2003年12月4日,韩国会计研究院会计准则委员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韩国概念框架);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①。与英美相比,中韩两国的会计环境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因而,在会计准则基本理论问题的定位上,似乎应该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将对此进行考核,并试图研究中韩两国概念框架的差异及成因。

一、中韩两国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韩国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韩国概念框架由七章157个条款构成。主要包括引言、财务报告的目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从总体上看,韩国概念框架在名称、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等方面与iaSB概念框架比较相似。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概念框架相比,韩国概念框架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充实了财务报表要素的内容

在iaSB概念框架的“财务报表要素”一节,只界定了反映主体财务状况的三大要素——资产、负债和权益以及反映主体业绩的两大要素——收益和费用。但在韩国的概念框架第五章“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中,不仅界定了以上两类会计要素,而且还界定了权益变动表要素和现金流量表要素。其中权益变动表要素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对所有者的分配两项内容;现金流量表要素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要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要素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要素三项内容。另外,韩国概念框架还将“综合收益”界定为损益表的要素之一。我们知道,在iaSB概念框架中没有直接界定综合收益的概念,综合收益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中的一个损益表要素。在FaSB概念框架中,也界定了权益变动的两大要素: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可见,在财务报表要素这部分,韩国不仅借鉴了iaSB概念框架的做法,而且借鉴了FaSB概念框架的做法,同时还有新的补充。

2.增加了“财务报表”一章

在iaSB概念框架中,没有直接关于“财务报表”的专门章节,但在韩国概念框架的第四章专门界定了财务报表,内容涉及了财务报表的一般意义、财务报表的基础假设、财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所提供信息的特征和局限性。对于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性,韩国概念框架指出: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使用,可以对财务会计信息做出更有意义的解释。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特征和局限性,韩国概念框架指出:财务报表大部分反映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财务报表包括推定的估计值;财务报表提供特定会计主体的信息,并不提供关于整个产业或全面的经济信息。

3.重新归纳了会计计量属性

韩国概念框架第七章指出,企业可以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企业持有价值、账面净值、可变现净值和履行价值。这种表述与iaSB概念框架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表述显然有所不同②,韩国概念框架对当前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分类。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其特点表现在:(1)将公允价值和企业持有价值安排为会计计量基础,并以此取代了现行成本和现值计量属性。(2)将账面净值安排为一个独立的会计计量基础。在韩国概念框架里,企业持有价值被分别表述为资产的企业持有价值和负债的企业持有价值。资产的企业持有价值又称使用价值,是指随着资产的使用,在企业的立场上确认的现值。负债的企业持有价值是指因企业履行义务将来会流出企业的资源的现值。因此,企业持有价值在本质上就是现值的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和账面净值两个计量属性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早已流行,因此说,韩国概念框架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分类。

(二)中国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中国的基本准则共包括十一章50个条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基本准则与iaSB概念框架基本趋于一致。但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中国的基本准则仍表现出以下特征:1.在名称上,我国以基本准则取代了概念框架的称呼。众所周知,从基本准则的内容及其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实际上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流行的概念框架,但我国没有将其称为概念框架,而将其称为基本准则。2.在体例结构和表述上,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3.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4.增加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5.重新理顺了损益表要素。iaSB概念框架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益和费用。其中收益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收入以及利得;费用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费用以及损失。我国基本准则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安排的另一个重大特征是,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iaSB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只属于损益表要素。

二、中韩概念框架的重大差异剖析

中韩两国概念框架都是借鉴iaSB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因而,从本质上看,中韩两国概念框架应该大同小异。但仔细研究发现,中韩两国概念框架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差异。

(一)在体例结构及表述方面的差异

不论在体例结构安排还是在表述方式上,韩国概念框架都在较大程度上借鉴了iaSB概念框架的风格,因而,各部分内容的表述比较详尽,逻辑关系比较清晰。比如,韩国概念框架第一章指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第二章明确指出,其定位的会计目标是根据绝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出来的;在第三章又指出,概念框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设计及企业对它们的取舍应依据最大限度地达到财务报告目标的方向进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06年新的基本准则在称呼、体例安排和内容表述等方面,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1993年首次的基本准则的风格。由于中国的基本准则属于法规的范畴,其主要功能被定位在指导中国具体准则的制定,因而,从其表述的形式上看,更多地体现了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隐含着概念框架本身应该具有的内在一致性。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资源人力资本人力开发人力资源开发范畴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对象

人力,指所有年龄和性别的人类个体,包括婴幼儿和成年人,其特征包括健康状况、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种族以及文化背景等等。

人力开发(humandevelopment,hd),建立在比较广泛的基础上,包括人类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艾滋病预防、居住状况、家庭暴力、酒后驾车、安全饮水等。然而,人力开发,并不能等同于人力资源开发。两者所要做的事情和解决的问题,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都是不同的,至少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来看是这样的。

在管理文献中,找到了迄今惟一的关于“资源”的定义。greenhaus和powell(2006)指出:“所谓资源,是一种资产,一旦当我们需要用这种资产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时,这种资产可以被使用。”这个定义强调了资源的下述特征:(1)已经准备好、可以直接使用的;(2)可带来增值的;(3)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应对挑战的。

在学术文献中没有发现资源的其他定义,查询多种辞海,结果发现有关“资源”的所有定义都与上述提法相一致。例如,韦伯辞海对资源的定义:“供给的来源,支持,或帮助,尤其当需要时,能够立即得到。复数形式的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借以生产财富的手段。通常,指借助智力或个人的实际能力、可以使用的手段”。最新的“资源”条目,则提到资源是在“在处理一种情形或应对一系列困难时的能力”。其它辞海包括美国百科全书,对资源都有类似的解释。

综上,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资源是现实的,不是潜在的。资源在需要时,必须是已经准备好的、可以直接使用或可参与的,而不是潜在的可使用或可参与。

第二,资源一旦投入生产过程应具有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或者说它们能够作为一种手段用于创造财富和收入以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

第三,资源的内涵深化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技能层面。

按照以上标准,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不是潜在的,而是具有最基本智能和实际能力,是已经准备好的、可以直接参与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对人力资源的这种定义,排除了对于生产不可直接使用的、或者非增值的,或者不能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人群。

2命题:人力资源的标准

基于以上讨论,结合劳动经济学员工参与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proposition):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准备好的并可直接使用的、具有愿望并自动自发的、拥有体力和(或)智力及素质、掌握最低限度基本技能、合乎制度和法规的、具有生产能力的人。

这个命题揭示了几个关键性的标准,这些标准是界定人力资源范围的重要依据。

第一,准备好的和可以直接使用的。这个标准不仅排除了传统教育体制下全日制的在校学生,而且排除了未达到社会生产年龄的人群。也许这个人群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现在却不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这个人群不是准备就绪的,也不具有直接参与生产或服务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他们正处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是其终身学习的一部分,以备投入未来的生产性活动。如高中教育段学生和传统的全日制大学生。

第二,对生产活动的意愿性。要获得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可能很容易。但这个人对于社会生产和增值活动可能不情愿,也不乐意。比如,研究发现,在控制年龄和以往收入后,平均获得346,200美元遗产的个人,与平均获得7,700美元的人相比,很少有愿望并主动参与劳动生产活动。通常,这个获得大额遗产的人群,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作为雇员,已经属于组织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但如果他们没有愿望并自觉地执行特定的任务,绩效就会出现问题。

第三,体力及智力。对于社会生产活动来讲,一个14岁的少年,其体力和智力是不成熟的,也许少量的作为家庭小时工的保姆除外。因为年老退休或其他体力或智力等因素,也会限制一个人参与社会生产过程。因此,退休后住在养老院的人,不应该被作为人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尽管这个人群可能仍有愿望和积极性去投入工作,但其身体条件限制了其作为。这个标准不应与法律保护的残疾人相混淆。在特定的方面,个体可能是残疾的,但仍可能参与生产性活动。如果这些人士符合人力资源的其他标准,在与其相适应的环境中依然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

第四,最低限度的基本技能。作为人力资源,个体必须具备与其从事的工作任务水平相匹配的最基本的技能水平。缺乏经验的高中毕业生,在成人管理团队里,是不能被看作人力资源的,尽管他们可能在当地的咖啡店里属于合格的人力资源。当然,这个人群能够通过进入大学或研究所实现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或者通过参加在职培训获得额外的管理技巧和经验,从而在将来成为成年管理团队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人力资源的标准和范围,受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等影响。高中毕业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可能被看作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但在当代只能被看作较低技能水平的人群。与此类似,同样教育背景的人,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可能被当作高层次人力资源,在另一些发达国家可能则不然。

第五,合乎制度或法规。人类社会是在复杂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下运行的系统。尤其在国家背景下,制度也应被当作对人力资源界定的标准。非法移民可能符合上述讨论的所有标准,但这个人群在返回自己合法居住的国家前,或者获得所在移民地区和国家的合法地位前,同样不能被看作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同理,在监狱的服刑人员,由于法律体系限制了其行为,他们要被羁押在监,不能投入社会生产活动中。因此,服刑期间,这个人群也不能被看作人力资源。

总之,本命题提出的人力资源的内涵应该同时满足上述5项标准。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构建和研究中,如果忽视其中任何一条,都可能导致学科范围和边界的差异。

3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生命周期观

为了深化问题研究,有必要运用生命周期观的基本架构,对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作以综合分析。

图1呈现了一个典型的生命周期,它代表了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组合,包括了文献中常常混用或者滥用的大部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概念。如人力开发、人力资本投资、心理学、终身学习,同时也包括了特定和特殊的人类生命阶段,如早期幼儿教育、普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或劳动力开发、成人教育和老年学。

3.1长周期:人力资本投资,人力开发,心理学以及终身学习

ai线代表一个完整的覆盖4个概念的个体生命周期。它显示了相互交织并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人力开发、人力资本投资、心理学以及终身学习。

图1所示,人力资源开发只是人一生人力资本开发活动中的一个阶段。因此,从生命周期观来看,人力资源开发并不等同于人力资本投资,也不能涵盖同期的终生学习。换言之,在人类的生产性活动中,人力资源开发只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部分。

在组织层面,把人力资源等同于人力资本是确切的和适当的。首要的理由是,组织以报酬/利益、培训等形式对员工的所有投资,都要求员工对组织提供相应的增值回报。这与组织的任何新雇员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生产能力的命题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对员工进行投资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当前和未来对组织的生产能力。几乎没有那个组织会感兴趣于对新招聘的高中毕业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并把他们培养成高级的经理人员。

在国家层面,情形会变得更复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混乱的。集合性的概念“人类”,在国家层面通常是指人口。然而,根据前述命题,人口不应该等同于人力资源。但是,在国家背景下,人力和人口的概念可以被当作国家的人力资本。因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财力投资,绝大部分个体对于社会生产都是具有潜能的。反过来说,即使给予充分的时间,也并不是全部的国家人口都能对国民经济具有生产能力或者增值能力。

人力资源开发和成人教育文献中经常用到的“终身学习”的概念,是一个含糊其辞的术语。这是贯穿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学习过程,并且与同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开发相互重叠。它可以被当作自我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有意识的努力。然而,当提到组织终身学习的概念时,它确实是指“组织的”终身学习。大部分组织对于超越本组织岗位职责范围以外的个体学习,都不会有兴趣,原因很简单,组织只感兴趣于本组织直接需要的部分,对于属于“公共产品”部分的个人学习,则不愿意承担其成本,为他人作嫁衣裳。

从个人层面看,终身学习与人力开发(hd)及人力资本投资(hci)这两个概念在生命阶段上是一致的。毕竟,维续终身学习的过程,是对个体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为了避免混乱,针对基于个人的组织学习,通常不用“终身学习”的提法,而用“工作场所学习”来代替,这样更为准确、更为清晰。

3.2短周期:阶段性分析

早期孩童教育覆盖了0-6岁年龄段,在生命周期图表中,以ac来表示。这个生命阶段的概念有:人力资本投资、人力开发、心理学,以及终身学习。这个阶段的人群不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考虑之列。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不符合前述命题的任何一个标准。

同样地,普通教育,包括了高中前教育的人群以及传统的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生命阶段,涉及的概念有人力资本投资、人力开发,以及终身学习,图1中以bf来表示。在这个特定生命阶段的个体,一般都不符合人力资源的任何一个标准。因此,他们也不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和对象之列。然而,大学生是否属于人力资源的范围,可能是有争议的。简要地分析一下,可以认定大学生不符合人力资源“准备就绪的和可以直接参与的”标准。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正处于投资时间和财力以获得知识的阶段,以便成为将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准备就绪”和“可以直接参与的”人力资源。

只有在生命周期中处于dg阶段的人群,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及实践范围的人力资源。换言之,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开发这个人群,他们具备了完全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准备就绪的和可以直接参与的),而且是劳动力中活跃于社会生产性活动的人群(具有愿望的、自动自发的、具备最基本的技能、合乎法规的)。显然,这个阶段和人群,是值得研究和实践高度关注的阶段和人群。

人力资源开发与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learning)的概念有一定的重叠。但两者在内容、活动及其效果方面则是不同的。因为如果不注重绩效,工作场所学习可能只是信息传递性的或者拓宽视野性的,如果仅仅是这种目标性不强的学习,正如swanson的研究所揭示的:“这种情形并不总能导致绩效的改进。”

退休之后和生命旅程结束之前的一段时期,其典型代表是老年学。从人力开发的范围来看,这个学科旨在探究抗衰老及其相关人类行为和活动。由于处在这个生命阶段上的大部分人已经不再活跃于社会生产活动中,因此也不应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和实践的范围。另一方面,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学组成的成人教育阶段,关注于成人的终身学习,图1中以ei来表示。生命周期观,有效而清晰地区分了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各自研究的目标人群及领域。

图1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生命阶段可能存在少量的重叠,比较明显的如df和hg。这显示了个人生命阶段范围上的一些变更。例如,df可能表示了这么一种情形,即一个人可能在某教育阶段完成之前,已经从事了全职的社会生产活动,如工作后的再攻读mba学位。hg则意味着一个人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年龄段退休。与此同时,他们进入了老年学研究和实践的范围。然而,这些范围上的变更,并不影响我们对包括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生命周期所做的一般分析。

4结论

综上可知: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开发所有人群,而是开发其中同时满足以上所有标准的人群。这个结论对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和理论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确定学科边界的目的,在于区分出一个范围有限的、边界清晰的、独特的研究领域。明确统一的学科范围和边界,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沟通平台。(2)澄清文献中“人力资源”的概念,比起澄清“开发”的概念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becker,g.s.&lewis,h.g.(1973).ontheinteractionbetweenthequantityandqualityofchildre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1,s279-s288.

[2]cervellati,m.&sundeu.(2005).humancapital,lifeexpectancy,andtheprocessofdevelopment.americaneconomicreview,95(5),1653-1672.

[3]greenwood,m.(1975).researchoninternalmigrationintheunitedstates:asurvey.journalofeconomicliturature,13(2),397-433.

[4]jarvis,p.(2004).adulteducationandlifelonglearning:theoryandpractice(3rdeds).routledge.

[5]kalemli-ozcan,s.(2003).astochasticmodelofmortality,fertilityandhumancapitalinvestment.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62,103-118.

[6]lee,m.(2001).arefusaltodefinehrd.humanresourcedevelopmentinternational,4(3),327-341.

[7]mclean,g.(2004).nationalhumanresourcedevelopment:whatistheworldisit?advancesindevelopinghumanresources,6,3,269-275.

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篇10

作为12年前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登陆的互联网公司,10月5日,中华网(naSDaQ:CHina)投资集团(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华网更名为中华网投资集团,下称“CDC”)毫无征兆地宣布向美国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消息当日,CDC股价直线下跌逾50%至0.42美元,随即停牌至今。截至2011年6月30日,CDC集团资产总额为3.774亿美元,债务总额为2.502亿美元,所持现金约为9180万美元,上半年净亏损2.39亿美元。

在连带影响下,同样在纳斯达克上市的CDC子公司中华网软件(naSDaQ:CDCS)和在港上市的中华网科技公司(8006,HK)也被“破产保护”一事波及,股价相继跳水。

10月19日,CDC资深独立董事汪长禹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探讨通过“过渡性借贷(bridgeloan)”,或以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的方式,尽快偿还美国对冲基金evolutionCapitalmanagementLLC6540万美元的债务。

10月21日,中华网科技公司总经理高福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华网(中华网科技公司)和CDC是两个独立运营的公司,CDC申请破产保护以及偿债行为,不会对中华网的运营产生任何影响。”

高福祥称,“CDC只是中华网(中华网科技公司)的股东之一,在法律上,中华网(中华网科技公司)对CDC的债务没有帮忙偿还的义务。另外,CDC本身的资产足够应付债务,也不需要中华网(中华网科技公司)帮助偿还债务”。

在中华网坠落的同时,一些投资者对其他中资概念股“大势将去”的念头,正在蚕食市场。10月13日迅雷撤销赴美上市计划、17日盛大网络首次回购股份,10月中旬中资概念股集体跳水。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有36家已触及美国市场的退市标准,10家接近退市标准。

“这次事件为中概股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他们应该审慎看待企业的投资风险。”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兰说。

资本游戏祸根

“中华网在破产之前就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蛰伏。”张兰说。

公开资料显示,CDC集团1997年成立于香港,1999年,在雷曼兄弟的精心打造下,CDC头顶金光闪闪的中国概念迅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之初融资近1亿美元。此后,CDC接连分拆旗下企业上市,全面多元化发展。2000年1月,中华网再次发放新股,募资3亿美元;2000年3月,中华网分拆旗下的门户网站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资1.7亿美元。

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阴影已隐现,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已纷纷转战新闻、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等领域,而CDC却将“收购”当成企业发展的王牌,迷信手上雄厚的资金和纳斯达克市场上资本叠加的神话,丧失了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期争得广告、无线业务或者游戏等任一领域的先机。

2006年11月,为重组需要,CDC发行了一笔1.68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其12家买家之一便是日后与之纠缠不休的美国evolution基金公司。根据CDC公开文件,CDC与evolution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签订了一份协议,其内容为,若CDC集团旗下软件和游戏不能在2009年11月13日前完成ipo,债券持有者将有权按加上惩罚性年利率12.5%的赎回价格由CDC赎回债券。

当时,CDC手中拥有上千万美元现金资产,自恃实力雄厚的它认定了上市并非难事。然而世事难料,2009年8月,CDC软件在纳斯达克成功募资5760万美元,但CDC游戏却上市未果。

其实,仔细阅读CDC集团2006年至2010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在2006年前,CDC集团总资产达到2亿美元,每年以34%的增长率快速发展;但在2008年后,公司业务却停滞不前,年增长率骤降至17%左右的水平。此外,CDC年报显示,2007年至2009年,CDC集团的运营利润均为负值,亏损额在500~1200万美元之间,2009年依靠其他非运营上的收入才扭亏为盈。

“CDC纯依靠非核心业务才能创利,这已忽略了企业发展的根本,中华网远远不能和在它之后上市的新浪、搜狐等企业相比。”张兰认为。

2010年3月,evolutionCapital就以违反多条保密协议和无担保公司债券买卖协议、干涉公司业务关系的名义指控CDC,并向其索赔2.95亿美元。此后,前者又对CDC及其下属公司提讼、索赔超过6000万美元。

不过,尽管面临着破产保护的严峻情况,CDC集团并非无药可医。“CDC申请的是破产保护,这与破产在美国法律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要区别是企业能否继续运营。

宣布破产的公司,其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停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申请破产保护,公司可以继续运营,并通过迅速重组来获得生机。美国《破产法》中的破产保护,类似于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中的破产重整。”中华网总经理高福祥说。

“骄子”背后的大鳄

这不只是一个英雄迟暮的故事,中华网的陨落还是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

1999年,香港、深圳两地活跃着来自欧美二级市场各种资本掮客的身影。“他们惯有的做法是以低门槛准入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优厚条件吸引国内公司,并为后者提供国内、国际承销商、律所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国内公司上市。”一位曾多年在律师行、与海外二级市场打交道的市场人士透露。

“最常见的做法是海外投资机构帮助这类高科技公司营造上市概念-承接上市-海外对冲基金/风资-圈钱回国-再融资。”上述市场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在最初的一波(1999年)海外上市风潮中,接触中国企业的投资机构一般是有欧美等国背景的中介机构,或者是个别有金融背景的独立投资人,他们常常夸大赴美上市的好处,游说企业去美国上市融资。

实际上,这些中介往往将企业推荐在美国柜台交易板otCBB买壳挂牌,当企业在otCBB挂牌后,这些中介便利用其急不可待上市的心态,推荐其反向收购美上市公司,达到企业进入美国三大主板市场圈钱的目的。然而,由于缺乏监管和诚信,一部分去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出现了财务造假、资金周转的问题。此时,深谙其道的对冲基金公司以巨额投资等名义“相助”,偷偷换取中国公司的股份,操作其股价走势。

不少被“一夜致富”迷得晕头转向的中国企业,忘记了一直以来支持公司发展的核心业务,追随着花言巧语的华尔街老手们,开始了下一次的圈钱计划。这些企业忽略了,他们身后那些正蹑手蹑足逼近的资本大鳄。

2011年6月,一些中国在美上市企业的弱点被华尔街浑水公司攒在手中,进而被对冲基金做空,最后被铁面无情的美国监管者踢出了市场。此后,中国概念股被海外投资者们诟病,认为其“造假”。曾经依靠概念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看到金光闪闪的华尔街正以黑云压城之势,将他们围堵在资本高墙之内。

一时之间,中概股从人皆称赞的“骄子”变成了缩手缩脚“后进生”,在整个10月的前15天里,中概股股价跌幅之大,令投资者色变。

中概股突围

“这场打击的后续影响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由于中国概念股的整体形象都受到了影响,今后的上市之路会变得相对艰难。”为海外上市企业提供服务的上海矽亚投资副总裁张兰丁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张兰丁认为,这场打击的出现有其必然,从根本上来说是“东方思维和西方规则的一次直接碰撞”。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鱼龙混杂,只有经过一场洗礼才能分出优劣。遭遇做空潮暴露出相当一部分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不成熟。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中国企业的不成熟表现为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更没有经历过资本市场的考验;而企业家的不成熟则表现为契约精神的缺失――在国内,违约成本相对较低,一些企业家养成了逃避法律规则的习惯,如一些公司通过财务方法把经营业绩人为调高20%以上,但这种做法到了国外行不通。

一位财经评论人士也谈了这个问题:“在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是非常敏感的。”但过去4年来,绿诺公司换了3个审计师、4个首席财务官,并两次调整以往的财务报表数字,这难免引起空头的注意。虽然国内外的会计制度稍有差别,但在同期呈报却相差几十倍的财务数据无法自圆其说。

从出事企业的种类来看,张兰丁指出了两个特征:大部分属于轻资产型的,并且大部分走的是反向并购的上市道路。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大多属于重资产型,即实际资产规模往往以亿元计,轻资产型的企业难以进入审查的法眼。而美国市场并不介意这一点,美国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就给了一些轻资产型企业通过人为做高盈利数据闯关的机会。而反向并购的方式仅仅表明一个企业的短期财务能力,容易掩盖实际经营状况。而真正有实力在海外站得住脚的新浪、百度等企业,普遍是走了ipo的道路。

美国股市“宽进严出”的机制乃中国概念股遭围击的外部因素。不同于中国市场严格的审核制,美国市场的入场规则仅相当于注册制,监管靠市场,实力不济者后果自负。

张兰丁表示,对于已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概念股,如果有真正的实力,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应对才是良策,否则代价沉重――美国股市“市场自动监管”的含义之一就是沉重的后期索赔。张兰丁不主张遭遇质疑的企业转场,“如果在美国不受欢迎,到了香港、新加坡、加拿大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