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02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1

虽然我国的植保机械近些年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很落后。农药在叶片上的沉积率还不到40%,这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使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先进技术,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沉积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展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农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见,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投入,还会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农业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对于农业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丛生,而且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有关专家测算,一公顷耕地如果做到秸秆还田,可以相当于增加255kg的磷,255kg的氮,285kg的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抑制污染的双重效果。因此,真正做到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因大量焚烧秸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大力加强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3.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随着农业的大发展,许多新的生产资料大量运用于农业生产上,白色塑料薄膜(简称农膜)也大量使用于农业生产上,每年我国的使用量可达500多万t。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干净,往往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不仅造成地表的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土壤层内的污染。虽然有关科研机构正在研究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材料的可以自然降解的地膜和地膜回收机械,我们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做到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必须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回收地膜的机械,不仅可以高效回收,又可降低成本,避免地膜对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值得可喜的是我国把此项研究纳入国家“九五”研究计划,正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实施,随着技术的成型,一定会尽快得到推广。可以想象,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实践,农村地膜满天飞,白色垃圾到处是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农业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可以预见农业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机械现代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离开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将不会得到很好地发展,离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的农业,也是无法实现,既是一种空谈,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敢于面对现实的情况,切实解决好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才能够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带给农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农业环境能够松绑,能够真真正正做到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那种以破坏环境,破坏生态,消耗大量能源的发展方式将一去不复返。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20-66-1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功不可没,农业机械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业生产工作保质保量、有效稳定的完成,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说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3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物质,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是农业技术的载体,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结语

毋庸置疑,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未来农业的发展与繁荣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机械而存在,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必然会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2]王智才.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业机械学报.

[3]舒彩霞,廖庆喜.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模式探讨[J].农业装备技术,2003(03).

[4]吴冠军.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建立机械化农场[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5).

[5]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6]谈爱和自治区农机化局.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7]宋林.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机化[J].山西农机,2005(01).

[8]白人朴.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机化,2005(04).

[9]王硕,泉,王继先,李金才.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10]李成忠,陈玉娟,初杰.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意义[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11]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J].农业机械学报,2004(04).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3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就是把农业置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生物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搞不搞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业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对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后劲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

4.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机械化;高效型农业;规模经营

前言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地现状,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深远,随后指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和相应对策。

1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研究

长期以来,国家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重点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及农产品加工等农机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为我国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60年代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机械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上考察,农业机械化都是解放农区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最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仍然是真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领域,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因此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2.1劳动力转移困难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

2.2资金困难

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2.3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的发展为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工程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仅仅考虑高效、增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对环境的破坏,还要考虑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如何去补偿。要重视水、土、绿的利用伦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资源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正常循环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3农机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

3.1是节约高效型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节约型农业的发展体现在劳动力、耕作、水、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节约,发展节约型农业、节约型农村,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各种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力和畜力的投人,提供了更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将传统农业转变为高效农业,提高了种子、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为生产要素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提供了支援和保障,推动了节约型农业的发展。桔秆综合利用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还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人,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肥力,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规模效益

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用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农机化已进入了初级阶段后期,准备迈向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定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4以大中型农业机械化为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为主,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了,因此,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目前出现的农机跨地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其前途正无可限量。

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应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技术要求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高性能、大马力农机具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显突出,以往,因其价格昂贵而很少考虑其价值,缺乏推广应用的积极性。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大马力、大型农机具有效实现农艺技术的高性能,其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一般农机具,更适合大面积规模作业,是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方面。政策性补贴应集中在重点机具品种上,当前,应是大中型和高性能的农机具,如大中型拖拉机、深松免耕机、精量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秸秆综合利用机等。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参考文献

[1]颜九成.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20.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和市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农业机械化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我市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需要,与广大农民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装备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不够高、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较低、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当前,我市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机械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重要农时、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为动力,着力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装备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农机、农艺和农业经营方式协调融合,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协调推进,紧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坚持突出效益,先进实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坚持机制创新,科学发展,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调动各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管理,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42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以上,重点经济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到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63万千瓦左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5%以上,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等行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实现农业机械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初步建立起集农机购置、田间作业、维修保障和信息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三、明确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围绕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与水平,在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玉米精量播种机、玉米旋播机、喷药施肥机、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青贮机等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直播、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等技术,“十二五”末全市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92%以上。在水稻种植区普及推广育插秧、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围绕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以种植、收获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大葱、韭菜、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十二五”末全市大葱开沟、培土、收获三大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围绕蔬菜、林果、种苗、花卉等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广田园管理、电动卷帘等设施农业机械,加快发展生态植保、病虫监控、温度湿度控制、秸秆反应堆增肥等高科技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动设施农业向建设标准化、控制精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产业化迈进。

(二)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坚持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并举,耕、播、管、收、加各环节并重,稳定增加装备总量,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机械的比例,重点发展大型复式、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机械,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量效并重协调发展。引导农田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转变,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形成适应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机械化装备结构,提高不同作物生产质量效益的机械化技术结构。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做大做强农产品机械化粗加工、深加工产业,逐步引进蔬菜、果品、饲料、水产品等加工设备,大力推广粮食加工烘干、良种包衣、农产品冷藏、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设施,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三)积极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大力推广以深松深耕、免耕播种、联合收获为代表的机械化增产增收技术,以节水灌溉、精量播种为代表的机械化资源节约技术和以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机械化环保技术,加强与生产厂家、技术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机具,促进机械装备升级和技术改良,加快普及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制定适应不同作物的农艺标准、机械作业规范和技术路线,建立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大力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完善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协调配合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茬口、施肥和植保,提高农机化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各镇(街道)要结合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分别建立1-2处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创新示范基地,探索不同地区机械化发展的新模式。要着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深耕推进工程,制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和《土地深松深耕工程建设规划》,开展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深松深耕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我市保护性耕作支撑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35万亩以上,耕地全面深松深耕一遍。

(四)努力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农机服务产业,大力扶持农机大户等各类社会主体领办、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十二五”期间,全市每个镇(街道)至少建立2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辐射带动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快速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规划、用地、投入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建设一批农机服务大院,改善农机存放、保养条件。推广“企社共建”模式,协调支持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5个大型农机维修站,解决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维修难题。积极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四星、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4个。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农机销售、维修服务市场,积极开展跨区作业,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产加销“一条龙”等服务方式,逐步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五)大力加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信息宣传和安全监理等五大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为主要支撑,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农机科技推广力量,实施“5516”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工程(组建5个农机推广专家团队、50名的市、镇(街道)农机推广指导员队伍、近1000人的村级农机推广员队伍、6000户的农机推广示范户队伍),构建“农机专家—市、镇(街道)农机推广指导员—村(居)农机推广员—农机推广示范户”四支队伍,形成层次分明、四位一体、系统完整、覆盖全市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130万元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创建部级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示范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基地。市农机局成立农机质量监督站,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加强农机市场管理,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质量调查,抓好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要建立完善全市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机械合理有序利用。要高度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加快提高农机教育培训能力。扎实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重点打造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加大投入,加快建成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与培训、农机新机械展示演示与交易、大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于一体的农机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市农机化学校在农机培训中的“前沿阵地”作用,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深入开展农机管理、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每年培训农机管理、科技和实用技术等1200人以上,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加强牌证管理,提高农业机械挂牌率、年检率和驾驶员持证率,突出抓好重要农时季节的农机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建立农机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

四、建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要将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农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障活动经费,真正达到工作落实有专职队伍、办公场所有完善设施、干部工资有财政保障、服务能力有科技支撑,切实解决农机技术推广、生产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6

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1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的实质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和保护,其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的转化率以及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提高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建立现代农业就是要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农业。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机械作业不平衡,而该种状况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大力调整和优化配置农业机械资源,高效利用农机装备,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1.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是现代农业机械新技术以及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运用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进传统耕作的改革,为生态平衡建设做出贡献。保护性耕作能减少水土流失,减小风沙,培肥地力,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程序,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多年探索和农艺部门的配合,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二是随着农机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农机服务的领域拓宽,使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机械由种植业向运输业及加工领域拓展,由粮食作物机械化向林牧副渔业机械化拓展。农民可以通过经营农业机械致富。新机具的明显改善以及实用新技术、新的机具推广,使农业机械配套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为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具质量差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还存在发展相对落后、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应用范围小等问题。许多方面的机械生产还处于空白状态。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品质较差,品种不全,与国外的农机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机企业多数相对分散且规模小,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恶性竞争等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健康发展。

2.2成本偏高,效益低,投入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由于农业机械化使用成本增加,直接影响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机械的价格高于农民的收入水平,燃油价格升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农机产品的税收负担较重,中介服务滞后,农机服务组织程度低。农机服务站发展不稳定,信息服务落后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益,加之政府财政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与农民的现实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的1/10,同时标准化的农田与农机耕道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机械示范推广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农业机械新技术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3发展对策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7

一、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性行为,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意义;建议

1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1.1农业机械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1.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成本,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1.1.3农村村容村貌整洁的目标,需要农业机械化。机械化采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降低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2];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促进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1.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和转变,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的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1.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化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2.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十七”大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

2.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发挥农机作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3]。大力发展高效农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方向,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农业机械化示范点建设为引导,抓推广调结构,提水平增效益,保安全促发展,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不同县(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2.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以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支撑作用。

3.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农机服务水平。

4.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5.农机农艺结合,协调推进。将机械适应性作为制定农艺标准和作业规范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机和农艺技术协作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三)发展目标

到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6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5%。草食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年全市农机化水平进入中级发展阶段。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实施农业机械装备提升工程。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引导作用,着力优化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努力实现大中型机械和小型机械、动力机械和配套机械、粮食作业机械与其它农产品生产机械、川坝河谷和半山、高山区适用机械的协调持续增长。在徽成盆地和其它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加快推进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率先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三江一水”沿岸的川坝河谷地区重点发展旱作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和设施农业设备,加快推广旱作节水灌溉和抗旱设备,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高半山地区加快实施“以机代牛推进行动”,重点发展轻便耐用、经济低耗的小型农业机械,推进主要粮油作物机械化;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大力推进地方特色产业机械化,重点发展核桃、花椒、中药材、畜牧养殖、茶叶、油橄榄等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机械,力争实现特色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

(二)实施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工程。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不同层次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在徽成盆地确定1个市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区,力争示范面积每年达到1万亩。要坚持争取省上支持,市、县联办、多元投入的原则,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企业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玉米种植与收获、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油菜收获、水稻机械作业、中药材收获、设施农业、废膜捡拾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机械化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装备实力和产业化水平。

(三)实施农机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工程。大力推广实施“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油”机械化节能减排增效技术,积极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确定1个市级、3个县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区,示范区每年实施面积要达到3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养殖机械化,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加快废物循环利用。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促进节能环保型农机的推广应用。

(四)实施农业机械化人才培育工程。强化各县区农机学校职能,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科技人才培养,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机管理、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岗位轮训,强化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训,把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训纳入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全面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基本素质。每年培训农机实用人才12000人次以上。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广大农机手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实施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积极推进机耕道路、机修梯田、机具库棚、维修网点建设,切实改善农业机械化生产基础条件。按照农机管理、推广、监理、培训、质量监督等体系建设的需求,逐步改善农业机械化试验场地、办公场地、交通工具、设备仪器、试验示范装备等服务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装备先进、设施齐全、保障有力、服务完备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修造企业。

三、健全和完善支撑体系

(一)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发展力度,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促进机械、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优化整合,逐步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作业服务队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专业户为基础,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农机销售维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运行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从年开始争取每年扶持发展5个农机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作业经纪人(公司)等农机中介组织,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要加强农机作业、维修、销售市场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以农机推广装备建设、队伍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机推广条件,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切实加强县、乡农机推广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机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要求,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落实工作措施。

(三)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机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装备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理能力。加快农机安全检测线和农机事故处理设备建设,到年全市各县区基本配齐。持续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活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争取推行农业机械免费管理惠农政策。

(四)加强农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监管,规范农机销售、作业、维修服务行为,提高农机应用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网络建设,在各县区设立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投诉站,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农机、工商、质监部门联系机制,开展农机联合执法、打假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

(五)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机市场流通体系,制定全市农机流通市场建设规划,优化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络,提高农机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购机。建立农机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落实农机产品“三包”制度,规范服务程序,提高维修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县区政府要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支持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市、县区两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产品种类和范围,重点扶持适合陇南实际的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鼓励各县区财政实施农机具累加补贴,开展深松耕整地、保护性耕作、秸杆还田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

(二)完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按照科学、公开、公平、高效的原则,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合理确定补贴产品种类、及时公布年度实施方案和补贴资金等,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简化农机购置补贴审批程序,改进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严格经销商资格审查,将售后服务能力作为选择经销商的重要标准。加强监管,及时受理农民投诉,严禁农机管理单位通过成立公司等手段经销补贴产品,严肃查处倒卖补贴指标和补贴产品、套取补贴资金和乱涨价、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机保险制度,努力提高农业机械投保率,降低农机生产风险。

(三)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户的信贷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购机信贷规模,积极满足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为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

(四)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规定,继续免征农机机耕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继续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

五、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篇10

我国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1 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成分。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2 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物,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3 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二、建设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 实现业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条件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要实行产业化,向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就必须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农作物产出的诸多环节中,农业机械化都发挥出了先进生产力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良越来越重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又为结构调整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以农业机械化装各和技术为依托,将农作物产出的各个环节联结,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有着必然的要求。

2 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建设和谐农村,建立学科学、用科学、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素质与修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连接城乡互动的桥梁与纽带。在农村科学发展观又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健康、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逐步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迈进。

3 实现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村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农业用耕地、能源、水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发展节约型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就会实现农业的节地、节能和节水,提高利用率,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是强大的物质支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提高种养业的产出率的比重,农业机械化将为此提供技术和保障。农业机械化能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顺利实施;实现机械化作业的规模性、、规范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