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10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1

《规划纲要》中的有关内容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国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配套政策》中的有关内容

(三十八)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若干关系国家竞争力和安全的战略科技领域,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改进和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三十九)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要重视和做好相关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科研基地建设综合绩效评估中,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

(四十)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企业招聘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吸引优秀人才不受户籍限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军工等特殊岗位的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

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十一)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对科技人员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予以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广大农民采用实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十二)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结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外籍杰出科技人才申请来华工作许可、在华永久居留的条件可适当放宽,在其居留证件有效期内可办理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制定保障具有永久居留资格的在华外籍高层次人才合法权益的办法。妥善解决好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来华)工作的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2

很高兴参加这次座谈会。会前,组织人事部给我看了会议材料。会议的12份交流材料,涉及县科协组织建设、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单位改革、表彰举荐人才、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等各个方面,总结得很好,为我们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参考。关于科协的组织人事工作,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

2010年有三个特点。一是规划年。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按照惯例,到了这个年头,我们要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就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印发了不少行业、产业和区域的规划,由国务院批准印发某一区域发展规划,这在过去是不多的。我们科协也围绕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并着手研究全民科学素质十二五规划和科协事业发展规划。二是世博会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它的意义和北京奥运会同样重要。世博会的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对我们的工作,包括科普工作、科技创新工作都有很好的启发。三是灾情年。继汶川地震后,最近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00多人遇难,形势非常严重,现在玉树灾区还下着雪,交通不便,给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今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大面积干旱,北方又遭遇持续的大面积低温,对按季种植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都对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形势可以谈很多,国际的、国内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这些今天我都不讲了,只介绍三个规划,并且主要谈三个规划的指导方针,这是我们做科协工作的同志应该了解的。

第一个规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个规划纲要已经执行了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个十六字方针实际上是对科技现在、未来发展的一种导向,重点是自主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这一步,如果没有创新,充其量只是一个生产大国。中央十分重视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放在了与改革开放并列的地位。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是科技发展的一体两翼,创新就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如果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支撑,自主创新很难。自主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昨天,中国科协和最高人民法院签署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备忘录,我们向最高人民法院推荐了11位院士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批特邀专家,为司法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技术咨询,协助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第二个规划是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纲要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关键词,我认为是“以用为本”。我来科协工作整整5年了。5年前,刚到科协协助邓楠同志主管组织人事部工作时,就对组织人事部的同志讲,组织人事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才要以用为主、以用为本,科协干部如此,科技工作者也是如此。中组部已经对这个规划有了明确的分工,中国科协承担了5项具体任务。

第三个规划是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纲要提出了二十字指导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在职教育,都是在讲“人”。育人为本是教育规划纲要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对政府、对社会的要求,也是对学校、对学生的要求。

为什么讲这三个《规划纲要》呢?因为它们的重点都落在“人”上,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每个行业的具体化。在科协工作的同志,无论是做组织人事工作还是做其他工作的同志,都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工作中去践行。

二、我们的任务

中国科协今年的工作在全委会上已经作了部署,各地科协也有详细安排,这里我就宏观的任务讲一讲。

对科协组织而言,所谓任务,就是中国科协这个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在社会上就“科协是做什么的”做个问卷调查,估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说,这个组织是干科普的。实际上,《中国科协章程》一开始就讲到,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既是我们这个组织的性质,也是我们的任务。2006年,我们把“三服务”,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写进了《中国科协章程》,从科协的工作定位上升为科协的宗旨,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三服务”最重要的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央书记处有关文件里多次提出,科协的基本职责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根本任务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评判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是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我觉得,我们离这个要求还差得远。不是说不干或少干科普,而是要强化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职能。我们的工作还是以“人”为出发点,比如表彰奖励,国家现行的科技奖励中只有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奖励人的,每年两个,其他都是奖励项目的,奖项目和奖人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我们表彰奖励干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特点。比如软科学研究,科协可不可以提出发展产业问题?可以,谁都可以提出,谁都可以研究,但这不是我们的强项。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人的角度来提,比如某个地区要发展产业,你从人的角度给党委、政府提出建议,这个产业人才情况国际怎么样,国内怎么样,本地区怎么样,从这个角度写报告,效果就不一样了。现在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就是所有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管理也好,技术也好,关键在人,人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

从组织人事工作来讲,更要从“人”入手。中国科协联系和服务的对象是5000多万科技工作者,在各级科协组织登记的会员就有1000多万。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抓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就是为“人”的成长营造环境。科协机关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关键也是“人”。组织人事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把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搞好。选个好班子是关键,有了好班子,队伍就不难带。要建好科协自身这个小“家”,为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这个大“家”提供基础和保障。前几天去中央档案馆参观学习,看到李瑞环同志给中央档案馆的题词,“档案工作要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句话对我们的工作也同样适用,就是“组织人事工作要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三、几项具体工作

一是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年中央将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动员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中国科协将召开科协系统人才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这个会议初步设想出台两个文件,一是《中国科协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意见》,对我们承担的5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提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二是研究制订《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中央要求各个部门根据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做出相关的规划,构成人才规划体系,现在我们正在着手起草相关文件。这两个文件将提交科协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实施。

二是关于评选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书记处要求科协以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抓手,做好科协的表彰奖励工作。中国科协表彰奖励项目虽然不少,但是没有形成像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妇联“三八红旗手”、共青团“五四青年奖章”那样叫得响的品牌。今年年初,中央批准我们两年表彰一次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对象应该涵盖了全体科技工作者,有搞研究、搞科普的,也有企业和农村的,还有其他不同行业的。我们还考虑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选出特别突出的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奖,至于是什么名称待进一步研究。评选工作可参照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时评选“五个10”的做法,使评选过程成为宣传教育的过程。比如,我们设3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奖,可先从优秀科协工作者中提出50名建议人选,将人选和事迹在网络媒体公布,请公众投票。表彰以精神奖励为主,颁奖时间放在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进行。组人部提出了一个评选表彰的办法,这次会上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现在还是初步设想,广泛征求意见,经中国科协书记处研究后提请科协常委会审议。超级秘书网

三是关于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科协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两个很好的品牌:一个是“全国科普日”,已经开展多年,是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平台,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每年都参加,社会效果很好;再一个是“中国科协年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从2005年转型为“大科普、综合交叉性、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后,影响越来越大。“12•15”中国科协会员日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搭建的平台,希望各级科协和学会重视和做好这项工作,努力把会员日打造成科协的又一个品牌,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是关于建设“部级科技思想库”。这几年各地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有一些地方做得很好,这是组织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的一种好方式。去年年底,中央书记处明确要求中国科协要打造部级科技思想库,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我们打算按“两库一规划”的思路建设这个思想库,“两库”就是专家库和项目库,“一规划”就是三年工作规划。希望各级科协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科协调宣部正在牵头研究提出具体意见,也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文件,指导我们做好这项工作。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实验室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延伸、拓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加强人才的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是规划学科的重要基础,学校是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规范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概况

金陵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自建校以来就开设了与该学科相关的建筑学、城镇建设与规划、城市景观等专业。随着学校发展、社会需求,该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注重“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在学科团队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科平台积极参加各类型层次的学科竞赛,获得多项省级和部级奖项,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

目前,该校城乡规划学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及校级重点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开展以城乡发展战略研究、城镇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课题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积极承担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任务,提高城乡规划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该校城乡规划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城乡统筹与乡镇可持续发展、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新型农村社区与乡镇规划设计、可持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3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要性

3.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城乡规划设计行业的调研,设计行业急需专业基础知识完善、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地方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建设。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依托现有的仪器设备,更好地开展科研服务,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需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与管理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创建自主学习平台,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导向培养模式。加强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创造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

3.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实践环节是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1]。该校城乡规划实验室已经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专业绘图教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节能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自身的特色,能够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

4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主要依托该校土木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主要针对课内实验、设计课程、毕业设计、学科竞赛提供实验场所。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应依托省级和校级学科优势,与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基地。

4.1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实验管理体系

各级财政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实行规划管理是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2]。受中央财政与省市财政支持,实验设备及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应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结合城乡规划专业特色,选择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保证课程设计、科研服务需求,将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补充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培养。依托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场地,加强实验室设备仪器的开放使用,通过现场实训、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如实行网上预约系统、实名注册登记、设备远程监控、实验远程指导等,提高实验管理人员长效管理。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实验项目,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材料、实验室准备,协助实验指导,随堂听课,填写实验日志。通过建立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4.2依托科研创新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及科技服务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保障[3]。城乡规划作为省级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为学科建设作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前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结合实际规划设计类项目,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得到实际运用。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设计课程需要,进行各专业技能操作,比如制作规划模型过程中,对各类仪器有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熟练运用各类仪器设备,熟练操作专业软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4.3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各项设备、仪器基本满足学生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竞赛需求,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该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教师开展科研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不仅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为实验室的有效运转作支撑。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完成在校学生的培养,同时长远建设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4]。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资源,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如CaD高级制图员,通过率较高。学生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强化训练专业所需软件,如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将所学专业技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培养是发展趋势,该专业学生将来可考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等,这些注册职业考试,将提升并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满足社会。

4.4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城乡规划专业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不仅仅考虑单纯的教学需要,还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对相关学科也应有所了解,如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聘请设计院或者同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同时对校内青年教师进行培养,让更多的实验教师参与规划设计类实践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设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依托校级、省级、部级竞赛,如斯维尔Bim建模大赛、中国环境学年奖、中联杯、蓝星杯等,激发学生创新设计,体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5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场所。科学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计划,明确实验室规划目标,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建设围绕职业技能鉴定,不断深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基地。

参考文献:

[1]杨大伟,安蕾.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4):41~44.

[2]冯敏侠,庄中华,劳静.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423~426.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4

(2017年9月26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前沿城市,一直是我委持续跟踪关注的标杆城市。最近两个月,围绕张书记“对标找差”的工作部署,我委在组织调研组赴**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对**2006年以来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的相关工作建议。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

创新不仅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牵引,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目前,**高科技企业超过3万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的创新力量可以概括为“4个90%”,即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在发挥市场驱动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围绕“需求链”积极构建“创新链”,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政府主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前瞻谋划、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环境打造、人才构建,使创新活动更有效率,创新成果更有质量,创新驱动更可持续。

从2006年初《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到2008年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第一阶段: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自主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此次大会掀起了各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序幕。**从破解自身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的实际出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于2006年初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四个配套政策文件(简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由此启动了从“速度**”向“效益**”“质量**”的升级转型。

作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外贸依存度高的沿海开放城市,**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比其他地区和城市更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科技发展曾处在“拿来主义”阶段,模仿式创新虽让**少走了一些弯路,却也存在诸多弊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实质性地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发展的新坐标。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将**列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当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之后,开始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这个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力图通过本规划的实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自2008年下半年起,**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型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行动纲领,聚焦推动创新城市建设中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发展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优势,开启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在发展方式创新方面,**在2010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和《**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开辟生态循环新路径,拓展多维发展新空间,突破资源制约瓶颈,实现发展方式的真转真变。

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为优化**的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城市,**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两类不同人才,分别出台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6”政策体系和“孔雀计划”“1+5”政策体系。

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自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科技创新地方性法规,从政策和规划层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于2008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自主创新“33条”)。该文件从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吸引人才力度,凝聚创新第一资源;继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土地资源供给,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创新环境,加速知识与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等六个方面明确了33条政策措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阶段的科技创新都是与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积极谋划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011年以后又陆续出台了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至2014年5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全部制定出台,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二)第二阶段: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自2006年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2011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506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这标志着**发展进入城市转型升级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2012年,**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占比来看,**明显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从创新资源来看,**研发人员占比明显超过了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与此同时,**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仍不完善,还未形成一个稳定、平衡、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薄弱,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科技人力资源短缺等,这都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因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单元,是国家、地方和高新区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先行区。2009

年下半年起,**多次向国家表达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强烈意愿,经过四年的申建努力,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明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是“五区”,即: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其核心是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

**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为397平方公里,相当于34.5个**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这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园区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的突破和发展,有利于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交融,有利于把创新渗透融合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还包括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力求形成综合创新的叠加效应。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2012年11月,**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1+10”政策文件(简称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联动,打破部门壁垒,运用“组合拳”,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形成指向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更大的政策效应,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在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继续在早已确立的自主创新主导战略框架下,与时俱进地出台一系列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规定,加强宏观部署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具体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大量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以及政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队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等一系列配套体系。

在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发挥政府杠杆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规定,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渐形成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接近世界第二韩国水平。通过不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领域产业化的投入,**逐步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

在全力打造创新载体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际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进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493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三是引进和培育华大基因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研究院、光启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化运作的发展速度快、创新成果多、产业化能力强的新型研究机构,助推**技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四是推进创新联盟建设,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形态。在基因、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超材料和新材料、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低碳生物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组建一批高水平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和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方面,编制出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人才特区”战略、人才国际化战略、人才市场化战略、人才区域合作战略、人才载体支撑战略等五大战略。

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方面,一是积极推动“深港创新圈”纳入国家战略,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在产品、资本“走出去”的基础上,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攻克核心技术的实效和水平。三是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深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四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稳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积极参与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国际基因组计划、国际植物组学研究等国际大科技计划。

在推动科技金融有效结合方面,**于2013年出台了《**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一揽子”计划,在银政企合作、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股权有偿资助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制定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标准创新奖励办法,大力实施“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

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方面,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经济特区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又一次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提出了财政性资金形成的技术成果转移新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2016年10月,《**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在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双创”政策体系,激发草根创新创业活力方面,2015年6月起,陆续出台了《**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2015-2017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设立3亿元创客基金,每年投入5亿元创客专项基金。

在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2016年3月起,连续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揽子”精准化组合型政策,共235条措施,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环境。其中,《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孔雀计划”进行拓展和深化,提出**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在原来5亿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自2013年起,**在前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加快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等未来产业发展,并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推出了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1+3”文件。之后,又细化落实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至2016年底,**未来产业总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元。目前,**已形成由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组成的产业梯队,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城市。

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方面,更加突出市场化导向,不断对科研管理体制、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进行改革探索,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各环节引入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在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中整合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起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创新资源和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

总体来看,**着力构建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仅重视技术创新,也注重金融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环境。**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了政、产、学、研、资、用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产业、市场等各类创新要素联动,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这种全方位创新的高度,有效地提升了**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高度。

(三)第三阶段: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向引领式创新和全面创新迈进

2016年,**GDp达到19492亿元,接近2万亿元,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着“三个不足”突出问题,即,创新引领推动力相对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新一波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5年1月,***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加快**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这是国家对**新时期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国家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战略选择。

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概念,强调未来要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2017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为配合“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一战略任务,**启动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实现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再突破,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十大行动计划”涵盖创新硬件、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空间载体、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从创新源头到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服务系统布局,将**的创新生态链打造的更加完整,并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切实落地,全面提升创新的软硬环境,打造全球创新生态圈。

为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国家战略,瞄准更高目标,2017年5月,**印发了《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

为贯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17年7月,**公布《**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这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举措。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牢固树立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的发展新理念,全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着力突出科技创新的全面引领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质量整体提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过不懈努力,**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效应不断显现,城市创新能级迅速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

深入分析,**的快速发展曾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但政策机遇并不常有,**的科技创新,源自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执著的创新追求,这保证了**总能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机遇中踏准节点,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性改革的超前引领。总体上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最鲜明特点是,清晰战略取向,坚持前瞻布局,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大胆先行先试,注重战略规划引领和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创新驱动,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城市样本。

一是突出政策创新,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打好“组合拳”,在操作层面组织实施一揽子科技计划。着力构建政策链,打造创新政策体系;着力优化服务链,搭建创新支撑平台;着力完善资金链,解决创新瓶颈制约;着力拓展生态链,培育创新生态体系。

二是突出能力创新,着力夯实创新基础。围绕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和交叉领域,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三是突出产业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经济体。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型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科技含量。

四是突出开放创新,着力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面向全球集聚创新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广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协作。

五是突出全面创新,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产学研资用紧密结合,推动大众创新蓬勃发展。

六是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主攻方向,推动“小科技”向“大创新”转变、推动科研设施从“小孤岛”成为“大资源”,以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

**的经验启示我们:创新不是少数地方的专利,只有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发展,“科学荒漠”也能变成“创新绿洲”;创新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只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草根创新也能实现逆袭。

三、相关工作建议

学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时俱进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南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强两高”具有重要意义。现建议如下:

一要更加注重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大创新制度供给,提高创新效率,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营造孕育和激发创新的软硬环境。结合落实精神,在我市“对标找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该规划立足5年,展望10年;着眼近期,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二要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深入推进“双创”,充分激活城市优质科教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在宁高校“两落地、一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加大南京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就地产业化力度。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大力吸引优秀年轻人才特别是南京高校毕业生留宁就业创业。

三要更加注重实现攀高突破。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依托江北新区、麒麟科学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像未来网络这样的部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南京,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全力打造部级江北新区创新高地,形成若干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四要更加注重引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发展。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集中支持事关全市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打造未来网络、智能制造、3D打印、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应用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形成创新制高点。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尽快突破2万亿元。积极培育包括人工智能、未来网络、3D打印、细胞治疗、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

五要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吸引。坚持培育本地人才和吸纳国际人才有机结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与国际对接,重点培养引进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六要更加注重整合创新发展要素。从整合政策、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平台入手,促进创新要素乘法联动,实现“倍增效应”。在整合政策上,系统梳理已的有关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推进“立、改、废”工作。在整合资源上,推进各区间创新资源协调联动,提升城市整体创新效能。全面开展紫金创业特别社区、创客空间、科创基地等资源整合。在整合资金上,聚焦市场化方式,面向全球,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争取在三年内,将我市现有的“双创”资金由现有的近百亿元的规模扩充到1000亿元的规模。在整合平台上,依托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国际性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

附件:**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附件

**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2006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于2006年初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特别是为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2006年4月,**出台了四个配套政策文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海关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配套措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意见》。上述文件被称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2年11月5日,**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适时把握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深发[2012]14号)等“1+10”政策文件。具体包括:《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发展的若干措施》、《**市促进科研机构发展行动计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以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形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十大行动计划”

2017年1月13日,**市第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同时,为配合这一任务提出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一、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足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力争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建设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数学、医学、脑科学、新材料、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谋划建设10个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等,强化创新的基础支撑。2017年启动4个研究机构建设。

三、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发挥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力争2017年新建2个以上。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00家以上。

四、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集中资源加大研发、产业化、应用等全链条支持力度,加快在石墨烯、微纳米、机器人、5G移动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个领域出台专项支持计划,抢占前沿技术产业化先机,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后劲。

五、是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着眼全球加大开放创新布局力度,出台专项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能量。2017年启动4个海外创新中心建设。

六、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机器人、3D打印、新型显示、精准医疗、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提升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能力水平。2017年启动3个创新中心建设。

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坚持科学规划、前瞻布局、联动发展,在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建设10个集聚区,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

八、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在创新设计、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打造10个重大平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5

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加强科技的集成攻关

围绕省政府2007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今年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集成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在重大专项的遴选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项目,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实施方案的论证,四是项目的过程管理,五是推广转化。

以推动政策落实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科技工作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宣传,要在管理上改变重项目、轻政策的现象,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一是加强开展对《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具体措施能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利用政策,促进创新;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和导向思想能被管理人员把握,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结合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积极与省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增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政策缺项,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的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四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国家、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调研起草《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促进科技进步。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省级科技计划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考核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确立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发展。重点推动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促进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构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以人才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将通过科技经费安排的调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干部培养计划的开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改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围绕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聚合和作用的发挥,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设立人才聚集专项经费,针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人才断层的现状,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科技厅在相关计划中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二是继续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四是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做好两院院士推荐工作,积极推荐我省专家能进入国家层面的专家库(我省已有7人进入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五是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通过科技管理培训、外派学习、JiCa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举办3-5个培训班,开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对县(市)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的培训,并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的实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以合作创新为途径,加快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7年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并通过共建创新资金、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实施,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对县(市)、行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一是继续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提炼,集成有效资源,整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力争我省的创新项目能融入到国家的计划中。二是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三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在黔南的整州推进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扩大在全省的试点范围,为完善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有益的探索。四是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施“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系统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有关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省喀斯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重点推进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发、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上取得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模式,也为地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储备一定的技术成果。五是在市(州、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园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集聚园区,并对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以计划改革为突破,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2007年,将围绕《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源、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思路,做好科技计划改革。省级科技计划按重大专项、基础计划、合作计划这3大块内容进行设计。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改变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率、重硬件轻团队的状况。制订和修改完善《贵州省重大科技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完善立项评审机制,开展科技项目共享数据库、专家咨询库和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启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监测体系,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测评”、“贵州省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组成的全省科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6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自19世纪的后25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了,这种干预活动是要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二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而“国家‘通过’干预对经济发展过程所作的持续性调整,是从抵御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的、危害制度的功能失调中产生的。”国家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干涉,也正是从体现政治主体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中产生的。

   1、现代科研活动需要国家与政府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协调,增强效率

   科学建制化形成之初而在国家政治干预之前,科技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组织协调,效率低下。当时,不仅各个研究实验室的效率不高和组织不完善,更严重的是不同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和各地科研工作者个人之间普遍缺乏协调。事实上,科技活动的全面组织工作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直处于相当低的原始水平,远不能适应当时科技活动巨大发展的需要。科技活动处于混乱状态。当时唯一担当组织作用的是17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科学学会,但它只是业余科学家自愿结合的协会,每个会员对自己的活动享有完全自由,只是为了相互启发及学术交流才聚合在一起。这种“由富裕悠闲的绅士们自愿组成协会的办法不再能满足现代科学组织的需要了。一切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很少大学、政府或企业的雇员”。作为人类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及管理者的国家与政府必须介入和组织,才能结束科技活动的混乱局面,整体上协调全社会的科技工作,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益。

   2、大科学时代,只有政府有计划地干预,才能有效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首先,大科学需要巨额科研经费,只有政治主体才能有效地调配。现代科技活动规模巨大,如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航天工程、海洋开发、极地考察、消除爱滋病等活动,即使有利可图,一般个人或企业都难以承担,只有借助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而且,各国为了追求科技投入的最大效益,都在不断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甚至把基础研究都纳入国家目标。科研经费的配置再不可能仅靠“看不见的手”,只有政府才能有效组织调节。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发展也靠政府介入和推动。市场体制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模式,但市场主导的科技活动也存在固有缺陷,需要政府恰当地介入。市场导向讲究内部成本利益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现代生活日益增多的公共物品及相关科技活动排斥这种局部个体的利益规律。某些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甚至军事设备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但都不可能完全由市场途径完成。许多重点社会工程及尖端武器的研究等都不是计较成本利润效益的。同时,市场运行本身需要政府的干预控制及国家法律的保护和规范。如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有关保证科技投入、科技合同执行、专利和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和技术监督等政令法规。

   第三,国家与政府对科技的干预还具有国家政治的意义。按西方学者n.j.维格的说法,这些意义大体有四个方面:(1)为了国家军事防卫;(2)为了国家政治权力和国家尊严;(3)为了国际经济竞争;(4)为了促进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保护自然环境。

  第四,当代重大科技成就既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也反映出政治干预的必要。“两弹一星”“信息高速公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当代科技的巨大工程及其成就,主要是靠政府直接推动的结果。尽管面对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西方再度兴起力图消除政府干预的分权运动和新自由主义思潮,但仍有很多西方学者对此持批判态度。

   3、科技发展孕育的巨大问题和负面作用,迫切要求政府干涉、控制和规范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出现强烈的“异化”现象,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危机、灭绝性战争的威胁等,在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为科技的负面作用,以至“科学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就像贫困和少年犯罪一样,人们想要‘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以一种新的方式对科学进行社会控制的问题”。而控制这类问题的有效力量只能是国家与政府等政治主体。

   现代技术产生正反两面的外部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发生巨大危害。社会需要作出判定:哪些技术需要控制,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它们,怎样控制它们。而n.j.维格和m.e.克莱福特认为:“可接受的社会风险或‘多少安全才能够安全?’的界定,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问题”。新基因科技革命也必须在它所提出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的限制下适当发展。某种程度上核武器是有可能得到控制的,而生物技术不可能受到控制。“人们不能控制dna的流动,它到处都是。由于技术不能完全禁止,因此重要的是讨论并决定各种技术中哪些允许盛行,哪些应该通过政府法令或社会及政治压力加以限制”。

   此外,对于日益严重的科研越轨行为,仅靠科技共同体内部的自我控制机制已难以奏效。必然需要非正式以至正式的外部社会控制,即政府机构的有效介入。比如,美国公共卫生局成立了研究廉政办公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了一个科学侦探室;美国国会还专门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研究廉政委员会”,成为防范科研中越轨行为的联邦机构。

   

 二、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涉   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干涉是通过一系列科技政策和法规体现的。实施科技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规划或计划。这里的“规划”或“计划”具有相近的意义,是指导、组织和规范科技活动的具体方案。它比通常讲的意义更广。按照巴伯的说法,进行科技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对科技活动进行控制,使科学的有利影响最大化,使其可能造成的损害最小。科学能被“规划”或“计划”吗?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贝尔纳和巴伯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和50年代初的《科学与社会秩序》中,都专门对此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讨论。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深入分析了科研活动中应有的规划关系,明确指出,不仅可以而且应当制订科学规划,从而确立发展科学的战略。乍看起来,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似乎是无法解决的,科学就是发现未知,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贝尔纳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实际上,除非在某种程度上对科学工作加以规划,科学工作就无法进展;虽然我们的确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现些什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到哪里去找寻;某些短期规划一直是科学研究所固有的,长期规划则含蓄地体现在科研人员的培训中。贝尔纳进一步指出,科学规划第一个要求是灵活性,要分析科学发展中的受阻地点,适时有所侧重地全线推进,扩大科学战线。他还对科学理论的更新修正以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平衡等问题提出了较具体的规划方法。

   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着重分析了美国政府科学中的“规划”情况。二战后的几年里,美国政府里集中了大约3万名来自物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的专家,其研究涉及面广泛,总统理事会的报告说,“联邦政府规划从根本上说允许探索每一门科学学科和子学科”。但巴伯推测,当时政府研究的最大部分是应用研究,也有部分基础研究。其中,农业科学、医学、军事科学的研究是美国政府科学中规划发展的重点,而这些规划或计划对于美国的科学成就和财富增长带来了巨大价值。

   巴伯还对科学规划或计划的涵义和内容作了相当明确的阐述。

   第一,当科学的“计划”指通常意义时,即完全由自己确定特定的目标并且尽最大可能设计方法以实现目标,这种科学计划就不存在多少冲突,就会非常成功。它的实施基于科学之特殊本性;但是科学中的“计划”有时想使或认为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合法的,“纯科学”将遭到背弃。

   第二,当“计划”包括科学目标问题时,就有可能有更多的冲突。“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有各自的目标,两者都必要,都具有社会合法性;但是科学中的“计划”有时想使或认为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合法的,“纯科学”将遭到背弃。

   第三,当科学“计划”目标存在冲突时,社会就须以某种切合实际的方式,使稀缺的科学社会资源在两个目标之间按比例配置。然而计划者对这个比例就不是轻易“可以觉察到的”,要做出“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各是多少的选择时易发生冲突。由于可替代社会目标的竞争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科学应该寻求使其自身目的的相对实现最大化,获取自己应有的资源配置。

   第四,“计划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预言科学发现之进程的能力。尽管波拉尼等人反对靠计划预测科学来分配资源,而贝尔纳认为某种程度的短期计划在科学研究中一直是内在固有的。就连原苏联科学院主席瓦维洛夫也说:“对‘不可预料的’科学成果和发现进行预见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真正的科学必须包括很大比例的有根据的预期和先见之明。”他举例说,对于原子核结构的知识,允许很大程度的自信去部署很多年的工作。

   第五,“计划”最后的一个含义表示适宜的科学社会组织。科学中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些在形式上是高度正式和科层化的,有些则突出表现为非正式。

 我们应当赞成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涉,应在上述范畴内展开。事实上,现代国家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预都有一定的弹性;既有直接的投资、法规等介入,也有间接的调节导向。

   当前,世界各国科技规划呈现日益强化的态势,近年来各种科技规划或计划纷呈,而且新出现的重大科技规划呈现出政府干预的新特点:

   一是各国纷纷出台新的科技规划或计划,突出国家目标,提高产业的国家竞争力。科技战略规划是国家意志在科技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对科技进行干涉的最具效率的方式。考察一下近年来国际上出台的科技战略规划就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涉及与国家整体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科技领域,或涉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如经济主导产业、国家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基础性或战略性研究等,都与科技的国家目标直接相关。

   二是围绕国家目标确定优先发展领域。综观国际上重大科技战略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类健康、能源、新材料、空间、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以及其他一些创新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是国际科技战略规划研究的“热点”和提高综合国力及科技竞争力的重大优先领域。

   三是强调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整体优势。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政治主体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恢复经济活力,就必须从发展科技入手,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国家创新体系,于是以创新为主旨的科技政策或计划纷纷出台。

   

 三、政府干涉科技活动的限度   政府对科技干涉的范围与科技自由活动空间的关系,被一些人比喻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资助和引导,甚至监督,但子女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父母不能过度干涉子女的言行,以免造成对子女的伤害。类似地,国家和政府为科技活动提供资金和良好环境,并进行一定的计划组织,但如果越过了积极干预的应有空间,必然给科技活动带来危害。因此,政府干预科技应当是有限干预。这就是说,政府介入科技活动,应当是立足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全局需要,根据财政能力和科技主体的能力,有选择、有侧重、有限度地进行;并且,对这部分活动的组织管理,也不能采取单一的高度集权的直接管理模式,应根据效益原则和具体领域的固有特点而灵活多样。同时,政府对科技的干预以确保科技内在的自主性为限制和前提,维护各类科技主体的活力。这就是说,一方面,在科研探索领域,即使是国家经费支持的项目除了不要的审计监督、机制创立等外部干预外,在科学内部问题上必须保持充分的自觉自治;另一方面,对无需国家经费支持或市场竞争更有效率的科技活动,政府干预更应仅限于从宏观上创立动力和约束机制,整体上以市场调节。

   科技计划本身固有的局限,必然指向政府干涉之外应有的科技活动空间。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学习过程。计划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计划本身不能消除科学研究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成本压力,科技计划常指向可预计或看得见的发展,存在着牺牲将来、换取眼前收益的危险;过分强调实用,可能会限制在某一特定的路线而放弃其他有前景的发展方向。这些表明,在对科技活动的政府干涉之外,适当保留应有的空间。

 由于科技发展是一个永远脱离不了社会氛围的过程。在科技的计划干涉之外,应有社会上众多小的发现和发明。占压倒多数的科学创新,都是极富想象力的结合,在新颖性方面也只有很小的进展。巴伯指出:“小的科学发现基本上以与大的科学发现同样的方式产生,在某种意义上,小的科学发现并不更次要,因为他们是一类科学元素,必要被归并到大发现之中去,大创新和小创新必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巴伯非常强调社会中自由产生的小发现和发明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一个发明的新颖程度通常显得比实际的要大,因为它包含来自文化遗产的构成前提条件。对于非专家等外行来说,发明只是成熟的创造物,所有缓慢的发展与进化过程都被目前的有用性与成功所掩盖。然而,发明与发现的本质就在于先前已有的科学元素的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新颖性发现,但如果考虑过去的遗产,这种新颖性或许就是相当小的。

   科技的自主性是政府干涉之外科技活动空间存在的又一依据。科学知识及其方法体系在任何时刻都是相对结构化的。这一结构并不是完全自动的演变,它还受政治等社会其他部分的影响。科技知识体系有其相对自主性,自主性与社会影响同时作用,产生了多种发现。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7

【关键词】专业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工结合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35-03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只注重专业数量的增加、轻视专业自身建设的现象,盲目求大,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得新专业的开办定位不准,办学基础条件薄弱,学科带头人以及师资后备力量缺乏,无法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1~2]在此背景下,探求专业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重庆交通大学该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该专业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从专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理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专业提升的策略。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1.专业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和城镇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设置的。该专业的设置对于解决人们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城乡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和平台。近年来,我国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也有显著增加,2010年统计表明全国共有165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学校类别包括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以及刚升本的地方学院。由于各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源流情况不同,各学校原来的相关专业情况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所以现有办学条件、专业规模、教学水平各异。因此,目前各个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途径和专长各不相同。除重点院校及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外,大多数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不明显,没有明显的专业方向。

目前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定位与发展等方面。如牛海鹏[3]系统分析了分散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完善以及实施过程;邓琳[4]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实践;高崇辉等[5]以广西某工科院校该专业的设置改革为例,探讨了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的问题;陈兴鹏等[6]以兰州大学为例,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原则、学分分配和课程安排措施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张利华等[7]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素质角度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何东进等[8]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剖析了该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专业交流平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评估体系等5个方面探讨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张仲伍等[9]采用网上调查、电话调查和典型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23所师范类院校该专业的发展状况,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机制;周秀慧等[10]认为应对接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定位,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基础课程,构建清晰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2.专业现状分析

重庆交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于2001年成立,设在河海学院,是学校在建设以工为主,经、管、理多学科协同发展综合性大学目标时所做出的重要举措,为学校第一个理学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地理学”2010年申报成功,校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会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最初的专业方向为环境保护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环境科学”专业(2004年)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6年)开设后,专业特色逐步转向为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目前已毕业学生6届共237人,在校生114人。

(1)专业发展特征。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①专业实施“班级指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制度,注重专业引导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共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国家一等奖、重庆市优秀班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②以重点核心课程建设为契机,初步建立了课内外一体、重技能、讲实效的实践体系。目前专业拥有部级双语示范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校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初步构建了实验教学、实习基地实训、学术与科研活动交流以及技能大赛等实践体系;③专业师资力量较雄厚,学历、职称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专业优势互补,学术水平较高;④建立了专业教学管理与督导制,实施“动、静”结合管理。

(2)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专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培养学生效果较显著,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目前该专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①专业特色及优势不明显,专业方向动荡游离;②学生实践技能较薄弱,缺乏创新能力,科技活动成果不突出,学生就业有待进一步拓展市场;③专业师资不足,团队成员年轻,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教学名师;④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部分课程不连贯,教学资源松散。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提升策略

根据目前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专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理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专业提升策略研究。

1.专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1)专业定位。该专业建设思路是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和城乡规划基础课建设,社会需求、专业实践、生产实习、技术技能课程和理论课程紧密结合,为地理科学类的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保障;以地理学一级硕士点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宽研究生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及其学术梯队建设,将地理科学建设成为市级重点学科,把专业建成同类院校相关学科中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

(2)专业办学方针。该专业办学方针为“抓基础、懂交叉、重实践、促创新”。即在培养中牢牢抓住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空间信息技术和城乡规划管理为主的专业基础;具有地理、资源环境、测绘、规划管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注重提升面向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工程实践及规划设计能力;用跨越式发展手段努力促进该专业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专业特色。根据该专业定位和办学方针,将专业特色凝练为: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以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为主,兼具生态环境规划。

(4)专业发展目标。通过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以及配套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形式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培育师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突出专业的“3S”技术应用背景和强化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特色,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城乡规划管理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专业特色与优势的进一步明确,使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2.理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1)坚持“加强基础、面向实践、突出能力”原则,突出学科交叉和实践环节,培养“宽广、复合、创新”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本科毕业生,并注重培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后备人才。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注重课程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宽广、复合、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突出学科交叉、实践性环节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教育,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本领域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2)利用学科竞赛、兴趣小组和科技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包括利用教师科研资源促进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实现学生课外科技兴趣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将其转化为开展学生创新活动的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现有科研成果之上进行技术或理论创新,并加强课外科技活动管理与指导的长效机制,分层次、有重点地建设普及性和专题性的工程实践与科技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方向成立多个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相应研究或参加各种竞赛,每个小组3~5人,配备相应指导老师;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并做好活动项目内容的继承性和积累性工作,使后续学生的工作开展更容易上手和创新出成绩;将活动小组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并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引发更多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实现专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3)注重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式,切实实施完全的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培养计划,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方向集中精力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特长培养;针对学生特点加强个性化培养;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参与实验室建设、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使得一大批有特色的学生脱颖而出。文理兼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理工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人文、经管和文体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身体素质,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4)加强产学研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寻求合作办学项目,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新模式,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

3.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

(1)以凝练学科和专业方向为切入点,打造具有特色的教研小组。确定教学团队建设引领人,按教研兴趣和课程特点以2~3人组成一个课程教研小组,定期与学校相关学科教师交流,吸取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学科交叉教学优势,不断凝练学科和专业方向;教学团队成员聘请校内外专家帮助寻找和把握教研水平的前沿,寻找创新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教研小组;以本专业教师为基础,聘请学校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根据学生科技活动的不同赛事特点,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从交叉学科领域中容易出成果的角度寻找创新点,为指导高水平创新型学生及成功参赛提供有利保障。

(2)加强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力度,转教师科研优势为团队教学资源。加强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坚持“突出素质、优化结构、注重形象、严格考核”的原则,注重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性,积极引进专业紧缺或瓶颈人才;鼓励现有教师队伍加强进修与不断学习,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合作,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将教师的科研资源及成果转化为教学和科技活动教学素材加以利用,或转化成不同层次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开发平台,并通过学术报告、课堂讲授、教材编著、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方式或途径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提升学生能力。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前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项目、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等,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通过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

4.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

(1)优化核心课程体系与选修课程体系,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根据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在充分保证学生核心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专业方向课程的数量,增加核心课程的课时数量,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理顺各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建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专业选修和通识课程为辅的课程培养体系。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组建以“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和“空间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核心课程群。通过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在保证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减少选修课的课程数量,压缩选修课的课时量;适当增加低年级的课程,为高年级的课程实践做准备。在拓展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通才”课程方面,增加英语和计算机及各种专业应用软件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科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增设一些短小课程提高学生科技文献查阅、科技论文写作、科技报告制作与讲解能力。

(2)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积极建设有专业特色的高水平教材保障体系。在理论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协调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各级精品课程及核心课程群的习题、试题库及网络资源建设;同时邀请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基于多学科交叉产生创新意识的系列讲座。在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共享,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习实验场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教师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源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编制的各类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素材进一步转化为提升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构建不同层次的数据处理、规划编制和系统开发与管理平台。积极建设一批反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关产业和领域新发展的教材,注重双语教材的选用及编写,设立专项配套资金,鼓励教师从教学、科研成果中提炼素材编写高质量教材,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保障体系。

(3)进一步理顺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以高质量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引导,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办法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反映学科及课程前沿的理论及案例及时更新,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老师的导向性与学生的求知性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采取教考分离方式,同时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尝试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把学生从应付考试而学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尤其要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加速课程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使之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课程考核要按教学计划规定进行,将平时和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考试内容重点放在考核学生的“三基”,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性质与特点科学设置考核内容比例;试题难度适当,既要反映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测试学生的学术水平,并不断实施多种形式的改革方式,降低高分低能的可能性。

三、结束语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专业口径过宽、学生就业难以及专业特色及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在分析专业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需要结合专业主要突出问题进行专业提升策略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专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理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进行专业提升的主要策略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68~69

2徐世浩.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3):103~105

3牛海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完善[J].高教论坛,2011(2):47~49

4邓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124~125

5高崇辉、蔡湘文、杨銮.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9):34~35

6陈兴鹏、焦文婷、张晓森.从就业看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9(3):83~86

7张利华、董玉森、彭红霞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4~57

8何东进、刘爱琴、吴承祯等.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1~85、92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8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和《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2号)精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2.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于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技创新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的主要手段。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不仅是推动地方高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促进区域内高校和谐发展,推进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地方各类高校的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培养特色;推进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地方高校结构、效益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实际,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4.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地方重点建设的211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要通过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培养和汇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以教学为主的高校,科技工作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结合科技服务工作培养各类专门人才。高职高专类学校要积极与企业结合,开展科技服务,以市场为导向,分类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务实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

5.加大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力度。各地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研究制定高校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地方主管部门主动调整、合作各方自主选择等方式,改变地方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彼此分割的格局,鼓励地方重点高校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增强高校科研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6.多渠道增加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国家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地方教育、科技行政部门要多渠道筹措经费设立创新基金,支持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逐步加大对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地方高校每年要从学校自筹经费中划出专款培育科技创新能力。

7.地方高校要加强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办学理念,注重培养特色。要深化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科研管理与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鼓励前沿、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支持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承担各种科研任务,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四、加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8.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杰出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继续向地方高校开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落实支持经费,加强所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地方科技行政部门在组织实施科技计划时要把培养、稳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考核高校承担科技项目绩效的重要指标。

9.地方高校要制定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到校工作或讲学,带动学科水平的提升。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五、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升科研基础条件

10.加强研究与开发平台建设。国家进一步加大和地方政府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力度,对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有条件的地方高校要根据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整合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方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地方新建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切实落实开放共享措施,提高投入效益。

11.进一步加强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和建设一批工程中心,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教育部、科技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申报军工科研生产基地。

12.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整合高校的数据资源形成主题数据库或科学数据中心(网)并实现共享。地方高校要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库、标本库等资源平台建设。对于社会有需求、已具备开放共享条件的高校科技资源平台,地方科技部门应予立项支持。

13.加强战略研究基地建设,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软科学研究机构和战略研究基地,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战略研究,积聚战略研究人才。教育部择优支持一批软科学研究基地。

六、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4.推动地方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地方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权和使用权。地方高校要积极申请和承担政府及企业的科技项目,特别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鼓励地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15.进一步完善技术转让、技术转移机制。地方高校要加强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技术转让与转移及产业化工作,形成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特色与优势。按照地方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有关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调动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七、积极推动地方高校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16.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之间要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基础性科技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开放和共享。支持地方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地方高校和其他高校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共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提倡教育部直属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17.鼓励地方高校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有条件的可以共同建立科研机构。支持地方高校参与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制定支持计划,鼓励地方高校教师在国际学术、技术组织中任(兼)职。

八、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18.进一步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宏观指导。国家通过有关项目、人才计划进行支持和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9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科技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20-0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持福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福建省要赶超如广东、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就必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一、福建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七大以来,福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本省实际,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在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与加快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对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迫切要求相比,福建科技管理当前还缺乏在重大战略决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支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福建省科技管理涉及部门较多,这些职能部门在创新活动中,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和协调,从而造成科技政策法规实施较困难,科研活动分散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科技、装备、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没有很好的实现有效共享,科技经费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科技资源无法优化配置。

2.重大战略需加强科技预测。“由于规划自身的战略性意义,在确定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时,都需要对未来发展方向、需求、能力及手段的预测和评估。”福建省没有专门进行科技预测的机构,缺乏高水平的科技预测人才,缺乏长期、系统而又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战略制定主要是采用多个部门、多个学科与行业的专家会商,最终达成共识。这样的规划因为缺乏广泛地调查咨询、缺乏前期参加专家平时研究积累和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等问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定规划时没有严格按照“预测―选择―规划”的程序进行,从而削弱了科技规划的科学性。

3.科技政策、法规缺乏评估与监督。科技政策法规是法治国家保障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实力及其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政策法规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及其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福建省有些科技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严密性;有些政策之间有重复、冲突;有些科技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实施缺乏必要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公正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也缺乏奖励和惩罚制度,从而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损害了政策和法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4.科技投入不足及不均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见表1),对科技的投入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和水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2)各市科

表12006―2009年全国与福建省(R&D)活动经费投入增长情况对比表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09)。

技投入差异较大。仅以2007年福建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为例,全省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821719万元,其中福州市支出293174万元,厦门支出236960万元,泉州支出100716万元,三市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76.77%。科技投入的巨大差异导致福建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其他地级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速度较为迟缓。

5.人才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科技自主创新,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福建专门召开人才的会议较少,其间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确立,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没有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制约了人才的引进。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较早地获得了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但由于福建的地理位置、两岸关系及政府发展思维等因素所限,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其他沿海省市,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是创新文化的软件建设都不能与上述这些省市相比,从而形成了人才积聚的洼地,失去了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2)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没有灵活的激励机制,福建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3)人才的分布不均衡。福建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其他地市科技人才数量较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科技人才较少,基层农村更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较少。

二、福建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前提与保障。为了加快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福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积极探索适合福建实际的科技发展模式,不断改革现有的科技组织关系和组织结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使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一)加强科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单靠某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推动和实施,必须从政府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

1.建立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福建省应在改革农科教结合协调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由省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各厅、局、委一把手为成员的福建省科学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跨部门、跨地区的创新活动实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决策。应围绕福建“十二五”规划和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结合福建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制定专门的区域创新规划或方案,切实加强对全省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

2.建立科技管理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在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政府办公会、部门联席会、专题协调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会商,加强信息沟通,着力解决创新资源分散、创新体系分割、创新后劲乏力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促进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实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协同创新。

3.建立区域外部合作与内部交流的组织合作机构。在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配下,成立由省外事、台办、科技厅合作交流处为基础的,负责国际、闽台、东西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内部及福建省各市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组织联络机构,实现信息、人才、资金、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间的顺畅流动。认真落实《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的各项内容,组织实施好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搭建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平台,使福建的科技创新呈现体系开放、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优势。

(二)加强科技预测的应用和研究

科技预测是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对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科技发展方向、变化的趋势,以及可能的机遇或危机作出基本判断和预见。科技预测是准确地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积极选择和重点突破技术与制定科技政策、法规、规划的基础。同时,通过科技预测工作的开展,扩大科技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与沟通,让更多的学者参与科技决策,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建立政府科技预测顾问委员会。面向海内外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金融界及各种社会组织公开招聘对福建科学发展有研究、有科技预测专长的专家学者,而后会同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厅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研究机构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为政府组织领导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论证、项目评估和问题诊断,加强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论证。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的科技预测公司、专家学者来闽授课,培养福建本土的科技预测机构和科技预测人才,设立科技预测专项研究基金,加强福建省的科技预测的研究工作。通过富有全局性、前瞻性、先进性的科学预测,为福建省未来科技发展找准方向,形成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快实现福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积极完善科技管理的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当前,福建省应该清理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科技管理的政策法规,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要进行废除或者进行修订,对于缺乏可操作性的科技政策法规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士进行细化,对于已经颁布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要对政策的执行和法规的实施进行评估和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加快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制定科技新的政策法规的立足点应放在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上,放在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上,放在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环境上。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信息化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实施减免税收、贴息贷款、专项资金等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依靠政府采购引导社会投资规模和方向,降低创新企业进入新兴技术及产业领域的风险。要加强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提高政策的配套性,不断健全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四)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针对福建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1.福建省各级政府应当严格按照《科技进步法》和《科技进步条例》的条款规定,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时,保证科技投入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缩小与全国科技投入的差距,建立稳定的长效支持机制。

2.在继续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海内外风险投资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投资福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

3.平衡地区科技投入和三项费用的差异。加强省内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数据、仪器设备、技术等资源共享的科技平台,节约科技开发的成本,同时还应加大对闽西、闽北地区科技投入的财政支持,实行山海协作,共同发展。

RD经费支出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其中基础研究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一般都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10%以上,瑞士和法国甚至超过24%以上。福建省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均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改变以往只重视实用性强的试验发展,忽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局面。

4.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环保等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重点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的公益类科技活动,集中科技经费,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克服以往经费重复投入,分散甚至浪费的弊端。

(五)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福建省科技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指导思想、战略任务、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认真学习领会福建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完善适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和研发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同时,福建各级政府要培养创新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处理好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加紧制定实施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设各类科技人才的梯队,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三、结语

除了上述的五个方面需要深化改革之外,还应大力推进福建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深化机构改革,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福建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只有创新福建科技管理机制,才能加快提升福建的科技实力,才能为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思一.从预见到选择――科学决策的基础[J].科技与发展,1995,(5):13-17.

[2]蔡德奇,陈奎.福建省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研究[eB/oL].华侨华人经济技术网.

[3]陈雅兰,贺建军,雷德森.推进福建科技自主创新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5,(12):1-8.

[4]周世举.关于福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战略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08-110.

[5]祝健,柴宇平.从国际视角看如何建立福建科技有效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47.

[6]陈朝宗,徐子青.福建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87-92.

[7]郗永勤.福建省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与相关技术中介作用的提升[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7.

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篇10

去年,全区47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459亿元;完成工业税收46亿元、增长7%,占全区入库税收一半以上。新兴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2.8亿元、增长14.8%。

加快新兴产业跃升计划实施

立足新兴产业升级,突出“引优育强、打造规模、提升品质”主题,扎实推进规模骨干型企业升级计划,加快培育科技领军型企业集群,着力做好对上争取和政策支持两篇文章,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该区科技系统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高企服务月”活动,采取多项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全区相关优势传统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研投入、转化科技成果、引进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合作,壮大了一批高新产业龙头企业。

加快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实施

将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主线,调整思路,紧紧围绕“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尤其是对照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信息利用、宣传培训及其知识产权的产出与效益等条件,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示范创建,为向上争取奠定扎实基础。深入企业开展专利工作宣讲、调研,对企业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受企业欢迎。

去年,全区完成专利申请超过95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43件、授权369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105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以上。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

加快人才集聚促进企业产业化

积极开展国内外“招才引智”活动,打造海外引才工作站等各类招引载体,举办全英学联创业大赛、国家“”人才滨湖行等活动。2012年,该区新引进各类人才74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44人、海外留学人员106人,累计引进国家“”17人、江苏省“双创”人才48人、无锡市“东方硅谷”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创新创业团队2个、无锡市“530”计划509人。全区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达23家、列全市第一;正常运行海外引才工作站6家。

同时,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关心好已引进的“东方硅谷”计划、“530”计划、国家“”、省“双创”落户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化、规模化的骨干企业;着力开展“科技服务周”、“蠡湖之光”集合信托计划、海归企业与民营企业“牵手”、科技保险等活动,推出金融保险、担保融资、法律援助、财务管理、项目申报、人才培训、专利申请等科技服务,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排忧解难,促其做大做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积极引导企业扩大以“7+1”政产学研为主的科技合作,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国家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四站一中心”合作建设,提升了滨湖企业竞争力,加速了滨湖产业升级。

特别是进一步发挥“7+1”院校优势,加强政府激励和引导,促进规模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机构有效合作,鼓励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进一步推进重大研发机构建设,全区累计落户清华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中科院软件所无锡分所、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等7家政产学研合作重大研发机构。

近年来,这批政产学研合作重大研发机构共为本地培养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311人,提供技术培训1086人次;孵化企业16个,年销售超过5个亿;引进企业33个,年销售超过1.2个亿。

加快科技招商技术交流合作

围绕新兴产业,加快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园区内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