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学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00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学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表现在: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2

关键词:财产权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3

关键词:财产权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4

关键词: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内容处理教育技术

由王永吉、吴春一主编的《经济法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破产法、合同法等。虽然要求为“基础”,但中职学校的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如下几点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对教材中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的处理

《经济法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目的有: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基础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为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教师应先熟悉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内容,然后结合本教材的教学目的,确定必学和选学内容的重点章节。确定必学内容应作为教学重点,因为本课程一共十四章必学内容就占了十二章。在对必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合同法”、“会计审计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作为重点章来学习。在对选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对“金融法律制度”一章进行重点学习。学生对以上这些重点章内容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见这些章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经济法的重中之重。

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随着教学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声、图、像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生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章节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结合电子教案,认真研究教材、收集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第八章合同法第八节违约责任”时,教师不仅要把知识点制成幻灯片,还要补充更多民事活动中违约的案例,以文、声、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课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回答复习思考题(有的题目答案在教材中没讲完整)、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重视对教材中“小资料”、“链接”和“想一想”的利用

在经济法的教材中,编者安排了一定量的“小资料”、“链接”和“想一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其的利用。“小资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对于“链接”知识,要把前面学过的知识与现在所学的新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至于“想一想”的知识,多数都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相近概念(或问题)的理解。现就以“第八章合同法的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为例:在本节讲到“自然人”这一知识点时,编者就安排了一个“小资料”(其内容是: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分为三类: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旨在学生自己阅读或者在教师讲解后,对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深刻的理解;在本节讲到“委托人”时,编者设计了一个“链接”(其内容是:关于“法人和法人制度”请同学们复习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第一节的相关内容;关于“委托人”请同学们复习第二章第四节“经济行为”。),旨在学生通过这一链接,对“法人和法人制度”、“经济法律关系”、“委托人”、“经济行为”这四个概念有更到位的理解;在本节讲到合同订立的程序的“要约”时,编者安排了一个“想一想”(其内容是:想一想两对相关概念的区别:“要约”与“要约邀请”;“要约撤回”与“要约撤销”),旨在学生通过“想一想”的思考,找出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在《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5

经济学基础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委员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经济学基础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内容,必须要科学的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实际应用能力。但是,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采取的僵死的教学模式对经济学基础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淡薄

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应用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了高职院校在进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旧沿袭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这就使得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主体性地位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独立的实践教学反而成为了理论教学工作的附属,并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2.学生基础比较差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经济学基础系统的教学,因此,其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差,如果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取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难以接受,难以达到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不仅体现在经济学基础方面,同样也表现在其它方面。从整体上看高职生的质量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并且学生的数学水平表现的普遍比较差。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并且公式图表曲线比较难也比较复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知识比较困难,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学习。此外,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主要是在低年级阶段设置的,加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功利性思想比较严重,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受到困难,进而影响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经济学基础研究的内容以及其研究的领域都在不断扩展,是对客观经济现象发展的理论总结。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具体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主动进行探索,积极进行自主建构,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教师通过设置与我国经济建设实际相一致的教学问题,能够将经济学知识教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经济学基础的理论性比较强,并且会涉及到图形以及数学分析,因此也是一门实用性和现实性比较强的学科。经济学理论知识中所阐述的很多知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有体现。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能够加强学生的关注,并可以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当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当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3.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糅合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从经济学基础的本质上来看,其并不是简单的教条和说教,而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显得更加重要。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获取新的知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合理的设置探究问题

首先,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上必须要保证研究问题来源的多元化。在探究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可以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经济问题的总结,可以是思辨性的理论问题,同样也可以是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其次,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在对探究问题的设计时,在保证了问题来源多样化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提炼,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可以使教学问题能够有比较好的延展性更加适合进行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最后,探究式教学只有学生经济参与进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

2.将探究式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起来

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经济学基础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3.设置合理的考核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需要由科学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根据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设置和实施合理的考核模式。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考核,特别是需要对学生在课下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实现将其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比较低。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文中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健.职高政治经济学探究式教学研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实践能力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教材、课堂、考试”为中心,强调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从实际教学来看,经济学基础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项目教法能够解决目前《经济学基础》中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项目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国内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项目教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之上,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摸索着不同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现。目前对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的研究的文献很少,可供查阅的资料中,仅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环境干部学院”的《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中,涉及了对“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设想,但只是在项目的选取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上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其研究并未涉及项目教学的具体方案、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评价体系等具体方面,更加缺乏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成果的评价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实践总结。因此,深入探讨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和实践,不仅是适应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其有助于完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职开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从理论上看,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职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能够丰富和充实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最大意义在于它的实践价值。《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能否顺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在于教学和实践等各个环节能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而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呈现出诸多的弊端,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提高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发,研究项目教学的模式和实践,在实施不同教学模块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结合,由课程的知识目标来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是否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来检验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以体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是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典型有效的项目为依托和载体,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为目标,以综合能力鉴定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开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发现和确定课程学习的主要驱动性问题,围绕问题拟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寻求和合理配置项目开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合作、调研、分析、总结等形式开展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具有价值的论文或报告,最终通过教师和同学对项目的进程和成果做出评定。通过“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模式研究和项目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社会能力、方法思维能力和职业意识。可见“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既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贴近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人的实践建构而成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个体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易于形成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五个要素:设置疑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动每个步骤所含的结果;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反证假设,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方法是否有效。这五个要素的实质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情境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有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和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两个流派。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建构的,建构知识与理解的关键是参与实践。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默会知识对新手的重要性,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外,还有“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隐形知识理论”等,项目教学正是从这些理论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

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内容,同时分析出项目教学的技术、资源支持、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以及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项目教学,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目标面向职业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研究假设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确定项目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知识能力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研究假设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整体模式设计上,应把握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实践能力。

研究假设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时,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调整设计内容。

(三)研究内容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优势与理论基础的研究。包括:与传统《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相比较项目教学的优势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二)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条件研究;项目教学的技术与资源支持研究;项目教学中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研究;项目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研究;项目教学小组分组原则与管理研究;项目教学“项目”的属性与规范研究;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项目教学的资源分配;项目教学任务的展开与控制;项目教学成果的准备与评价;项目教学的总结与反馈。

(四)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项目教学的问题研究;项目教学的对策研究;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

(四)研究创新之处

高等职业院校的项目教学科研工作从总体上看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教学模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有利于完善项目教学体系。根据目前可供查阅的资料显示,对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设计,探索其可行的项目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在国内尚属于领先研究;它是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研究的特点,结合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研究方法:其一,调查研究法。对高职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这门课程教学的现状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其二,讨论研究法。有针对性地定期召开会议,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及教学人员参加会议,就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其三,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分析研究,科学地设计和策划,边行动边反思,即采用“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模式,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总结经验,并对已有研究作及时反馈,边实践边调整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过程的高效性,以达到研究的具体目标。其四,实践检验法。将所设计好的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

综合运用以上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为研究规划阶段,对研究范围、研究重点、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规划;第二阶段为调查分析阶段,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广泛地调查,以便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第三阶段为构建形成阶段,完成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项目教学的体系,形成初步研究成果;第四阶段为实践评价阶段,将设计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对课程项目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完成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第五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进一步优化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五、《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实践总结

通过实施在《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创设了发展自我兴趣和开发个人潜能的机会,提供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学生在经济学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自主的检验自己最初的分析和判断,把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放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发现新问题,拓展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又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结果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7

关键词:经济学实践教学市场经济观念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学习经济类课程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基本经济理论知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和应用条件,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掌握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理解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在课程标准中强化实践教学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2、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

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尽管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由于课时和经费等原因,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是制约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加感性认识,拓宽视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经济思维、深化学生对经济社会的认识。

3、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高职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实效,实现校企对接的要求,通过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改为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规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开展实践课有很多困难。经济学实践方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其内容和特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1、案例式情景教学法

将情景涉及到案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思考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情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处理方案,不仅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激起其将经济理论运用于经济实践的尝试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案例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故事,例如对“第三个面包的效用”、“谷贱伤农”、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的讨论等。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学生在生活中会有相应体验,锻炼学生分析经济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对待经济现象的能力。

2、问题式角色模拟法

角色模拟就是给出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表演者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双方都通过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自主分析并做出决策,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的能力。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给相应的资金,每个小组按照资金情况分别选择商品,小组中的成员职责分开,最后在校园里成立市场,让学生分别模拟商贩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过程,体会买卖对“消费者剩余”的获取过程。

3、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就是给出一定的目标,由学生到市场、学院食堂中搜集相关信息资料交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数据资料收集、案例收集、利用网络收集、实地考察收集等。资料收集后应分析材料,并得出相应结论。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更强,是实践教学中的高级形式。例如在均衡价格一章课后布置调查项目:对学校食堂中某个菜档口菜品的需求状况、影响需求的因素进行调查等。

三、《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1、制度的保障

建立健全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制度涉及人员、设备、安全等诸多因素,建设完备科学的实践教学制度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2、经费的保障

要按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确保《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经费落实到位。所需经费应单独列入学院课改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要按照专业实训课的标准,按学时、生数划拨实践教学经费,核定教师工作量和发放课时津贴,以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正常进行。

3、师资力量的保障

配备与培训《经济学基础》实践课教师,把《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同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做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实践场所的保障

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结合课程社会实践需要,校内建立实训室,校外建设一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实践教学是《经济学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之一。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998年7月被教育部定位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如何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层次的院校,经济类各专业也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然而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过多等问题,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基础不扎实,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差。众多因素结合使得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差强人意。基于这种状况,改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迫在眉睫。

一、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恰当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一体的经济学课程。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统计学的知识。因此在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之前,必须开设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课程。但是因为教学体系安排的缘故,有些经济学专业在同一学期安排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候并没有足够的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另外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知识较差,讲授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老师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讲解的知识内容过少以及过于简单。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缺乏足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材选择不合理

当前国内大部分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强调理论方法和数学推导,课本内容注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理论介绍,对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说明甚少。另外虽然国外的计量经济学书籍内容体系完整,案例资料丰富,但是考虑到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较少,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并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恰当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包括经典计量学知识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知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知识主要以回归分析为主,现代计量经济学知识包括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和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等。独立学院教师上课时选择的教学内容偏少,只包含回归分析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不涉及任何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得学生对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基本一无所知,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讲授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简单,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对一些理论进行板书推导。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良性的师生互动,课堂的气氛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生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学的效果普遍较差。

(五)考核方式不全面

目前独立学院教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较为简单,期末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或者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或者60%。这样的考核方式单一,不全面。同时期末考试的试题主要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很难综合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最终得出的成绩很难综合评价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整体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独立学院计量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对应的建议:

(一)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根据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时间上,计量经济学适合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开设。课程上,提前安排微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上,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在讲解这些基础理论课程时,既要强调理论性,也要强调应用性,以帮助学生更快形成对经济学整体内容体系的认识,也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计量计量经济学打下良好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

(二)合理选择教材

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学好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教材选择不恰当,会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情况,一般不适合于选择国外的经典的计量经济学书籍作为教材。一般来说选择一些国内的专家编写,逻辑结构比较完整,应用资料相对丰富的计量经济学书籍作为教材比较合适。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庞皓编写的《计量经济学》。该教材逻辑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浅显易懂,很适合作为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即包括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也包括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教师在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过少,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较差的情况,可以以经典的回归分析的知识内容为主,辅以时间序列分析。在讲授内容的时候,以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为主,理论的证明推导为辅。讲授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

(四)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讲授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课件展示主体的教学内容,板书展示理论的演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多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教学。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关心的,并且了解的案例材料;讲解中注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框架体系。同时可以增加小组课程论文,并要求每组学生上讲台把自己组所做的论文详细的讲解给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并给与提问的学生适当的考核加分。

(五)创新考核方式

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校,那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这个大方向为基准,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出勤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的考核方式,首先,增加随堂作业,并规定完成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积极性。第二,增加小组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一个实际的经济问题,考核学生对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庞浩主编.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2014.

[2]李文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创新教育,2013(30).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能人才的使命。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大实践性教学,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产教深度融合。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具备对经济问题分析解决的初步能力,同时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打好基础。高职层次的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差、基础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出现学生学得难、教师教得更难的困境[1]。所以,进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调研情况。

笔者通过对新疆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得到以下信息:

1.刚开始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较高,但随后下降。通过与学生的访谈,学生刚开始对该课程有兴趣,是因为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由于刚进校对所有大学的事物及课程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经历高考填报志愿,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了重新定位,想好好学习掌握技能,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同时由于这门课是专业基础课,将为学好后续课程做准备,学习开始兴趣浓,也较为主动,但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体系严密,概念难理解,公式计算画图等逐渐增多,学习渐渐困难起来,随后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2]。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近一半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没有用,主要因为与今后的工作内容不直接相关,并且没有与学生报考的各种职业资格证挂钩。近一半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没有明确目标,还有近30%的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

3.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有待强化。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超过50%的学生都认为教师讲授该课程的方式需要改变,73.25%的学生认为教师侧重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和训练。通过学习,仅仅是记住了几个概念,会做几道计算题,不能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处理现实问题,解释经济现象。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背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的高级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强调其理论形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3]。目前高职《经济学基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背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教学过程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要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目前《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沿用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构架体系,理论性、技术性非常强,有很多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图表分析等,只不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压缩。而高职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欠缺,这些内容的讲授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低,降低对学习的兴趣[4]。

3.教学考核方式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教学倡导校企合作办学,以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经济学基础》考核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试卷进行考核,试卷内容也不外乎概念的记忆、公式计算、画图、难点辨析等。这种考核方式仅仅是对该课程内容理论知识的考核,最后得分并不能判定学生的真正能力。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使得一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用记忆和生搬硬套等方式轻松地通过考试,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了平时教学的难度。

三、《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而且要增加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使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科学思维、科学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企业、消费者、政府等行为作出合理分析,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地分析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教学过程要体现实践性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学科,其中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供求分析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用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角色由理论讲述转变为参与指导、提供帮助,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任务的探究和完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以往课堂讲授从概念到原理的内容体系,凸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要利用好现代化手段,运用网络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工作,利用校园网建立学生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开辟出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新领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桥梁,使学生更为直观、快捷、广泛地获取经济学课程知识,与此同时发挥图书馆和校园网络的作用,为高职学生打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资源。

3.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面对所有专业,采用的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但是在不同专业对经济学课程内容所要求掌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侧重宏观经济方面的货币政策、国际经济基本知识的讲授;而会计类专业,应侧重微观经济尤其是生产与成本理论的教学……总之,不能将高职《经济学基础》内容讲成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压缩版。对于《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思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直接与今后的工作内容对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5]。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某些高职院校对试卷有题型、分值等要求,这些刻板的出卷要求使老师们不得不将整个课程体系割裂开来,最后考查到的仅仅是对概念、原理等的记忆,而学生只需通过临时性的记忆和生搬硬套就能完成课程考核,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践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目前高职教育虽然提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但并没有与毕业证挂钩,也没有与所开课程联系,《经济学基础》可以为考取经济师资格证书奠定基础,但很少有学生考取该证书,导致《经济学基础》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相脱钩。所以,在《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中,一定要以考核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学过程的改变,鼓励企业参与考核,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突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侧重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廖波光,张慧敏.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2]朱沁夫.《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改革及其效果[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3]杨欣,李忠旭,王艳.《经济学基础》课程定位及教学改革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经济基础学知识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活动型作业;应用能力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对掌握经济学知识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学教学也因此繁荣[1]。然而。“经济学基础”内容庞杂而抽象,知识点多且综合性强,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考试”为中心,强调理论学习多于实践,忽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效果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以期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结合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高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课程内容设置不宜太难,有必要通过设计其能力范围内的活动、项目等,实施“成功教育”,增强自信心。此外,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女生居多,学生整体性格相对内向,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学内容时,组织相关活动,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学生餐厅、校园旁的奶茶店等作为教学案例,可降低学习难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国内外经济新闻的习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职业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外经贸英语的应用能力、商务函电处理与写作能力、贸易业务流程操作能力等[2]。“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因而除了传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与分析国内外经济新闻的习惯。学生整理每周的国内外经济新闻热点,通过网络课程讨论区共享,从而形成较好的经济新闻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经济新闻的习惯。

3.确立“动静结合”能力培养模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除了经济分析能力,经济调研等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将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要素等)设计成项目或活动载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研活动等,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形成“动静结合”能力培养模式。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一主多辅”的教学内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是杨洁《经济学基础》教材,涵盖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内容简明,叙述清晰有条理,循序渐进的教材内容安排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其不足在于对前沿的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涉及较少,提供的案例不多,不易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能力。相较而言,从国外引进的经济学相关教材,多采用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分析。然而,大部分案例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编写,很多案例并不适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学教学。因此,应设计“一主多辅”的教学内容。将杨洁版、方欣主编的《经济学基础》作为主要教材,方便学生系统学习基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知识,同时引入国内外最新的经济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另外,节选一些国外经济学教材作为补充读物,使学生的经济学知识与国际接轨。同时还可利用国外的经济新闻媒体,如《经济学人》(theeconomists)《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等,接轨国际经济时事,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分析经济新闻的习惯;鉴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还可推荐中译版的经济新闻网站。

2.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多元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教育的导向相违背[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通过导入案例、选择项目载体、利用微课视频等,由学生在课前自主获取教学内容,将课堂变成师生交流、共同探讨的场所。(1)导入案例。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主动学习过程。案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吻合: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知识储量后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共同探讨案例,学习相关知识点。如在讲授《弹性需求理论》章节时,教师要求学生提前自主查阅资料预先了解弹性系数和弹性需求理论等相关知识,将“谷贱伤农”的案例以文本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谷物丰收反而导致卖不出好价格;在讲授《效用论》章节时导入“三个和尚”案例;在讲授《均衡价格理论》章节时导入“情人节的玫瑰”案例,等等。(2)选择项目载体。项目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和依托,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分析获得相关知识,再通过课堂学习由教师总结和梳理项目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项目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一个好的项目载体应能覆盖一个或多个知识点,通过实践应用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且项目载体应具有一定时效性。如“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要素》《政府宏观调控》三个章节都选择社会热点关注的“保障性住房经济分析”项目载体,引导学生从消费者、房地产商、政府等多重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需求、房地产商的行为,以及政府如何通过保障性住房调节房地产市场。(3)利用微课视频。微课以其形象生动、简明直观的特性,成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录屏软件、ppt转化视频的功能或直接视频拍摄等,录制10~1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这类微课视频,一方面可确保教师完整地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另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度较高[4]。教师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上传至BB,moodle等网络课程平台,方便学生预先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知识点,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的学习材料,从空间和时间上延伸课堂教学。

3.课后作业“经济学基础”课程课后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多为完成一定的练习题,再由教师批改。然而,经济学本身并不是教条,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形成思路与过程[5]。因此,该课程的课后作业既应包括原理与知识点的练习,也应着重培养学生采用适当的经济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应用能力。(1)布置活动型作业。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师以调研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再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讲授《生产者行为》章节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如何影响生产时,由学生自由分组,3~5为人一个小组,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形式分析咖啡店、小餐馆等经营现状,改变生产要素的配比使其利润最大化。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型作业,自主研究和分析,最后在课堂上展现活动成果,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进行分析的能力。(2)教师及时反馈课后作业。无论是书面练习还是活动型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师生互动交流。一方面及时检验学生的作业情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学生的作业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4.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结合课后的书面练习和活动型作业成果,课堂考勤进行考核;期末考核采取“考教分离”的形式,由任课的老师抽签出卷,确保考核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保公正公平;同时以加分制的形式加入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结合课上踊跃参与度和课下网络课程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考核。“经济学基础”课程考核指标见表1。

5.教学改革成效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中进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改革取得一定成效。(1)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活动型作业的实践和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学生对经济热点讨论激烈,养成了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习惯。在活动型作业中,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经济分析,最后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学生不仅能对教师的经济热点各抒己见,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联想到类似的经济新闻,学生课后学时较教学改革前略有增长。(2)教学成绩总体提高,成绩分布更加合理。2015级、2016级学生期末平均成绩较教学改革前提高2.7%。从成绩分布看,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良好(80~90分),不及格学生人数明显减少,更加符合正态分布;从题型看,单选题得分率相差不大,但主观题得分率提高,这也说明学生对开放性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所提升。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载体的选择,应承载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用应协同教学资源与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校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栋强.“西方经济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86-87.

[2]黄林.市场需求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2(8):9-11.

[3]申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7):42-44.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