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44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1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素质教育教师主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启发式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策略。然而,现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师一言堂”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从启发式教学鼻祖孔子的教学思想谈起,联系当今素质教育,进而探讨启发式教学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也是最早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学家。他的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季氏》)“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要求在形成“愤”“悱”的心里状态下进行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即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就不再教了。这正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反应了孔子教育过程中注意启发教育对象。教育对象要达到“愤”“悱”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积极地去思考。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很多,主要表现在教师主导方面。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重新审视

教师主导,就是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并对学生学习辅以适时引导,以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然而,当今教育过分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神圣化,特别是在“应试”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根据一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知识地灌输是硬性填鸭,很少考虑学生感受,课堂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了听众,这种局面有亟控制。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此问题做了精辟论述。第一,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孔子经常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启发引导,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回答学生提问。以子路问君子为例。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公冶长》)。在何谓君子的问题上,子路连问三次,孔子回答三次,他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孔子的这种思想与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相得益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学生学习特点给予适时指导,绝不能超出学生现有水平,把握好度,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深化,逐渐使学生掌握难点知识,切忌揠苗助长。

第二,教学手段多样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取一去不复返的流水为比喻说明人生光阴易逝。由此向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这是由生动的直觉到抽象思维,由己到人的思维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中小学生自制力差和意志力薄弱,学生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直观的活动,可以采用演示法、讨论法和示范法等。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既可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学校教育对知识传授多渠道、多元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技术,让学生视觉上受到冲击,听觉上受到刺激,进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他们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天空。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大多谈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几乎未涉及生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其局限性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私学教育造成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大力倡导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而且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合作学习变传统教学中的竞争学习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一起努力,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理想。合作型学习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共同参与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共同体的建立。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引导和运用学生共同体,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成绩,为社会培养合作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兼容并蓄和宽容大度的态度,对事不存偏见,能够接受自己的一切,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人劳动成果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一味地“授之以鱼”教育对象一味地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思考,致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教育对象自我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启发和诱导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并善于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以“授之以渔”代替“授之以鱼”,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17日。

[参考文献]

[1]黄白.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摘要[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2]傅国.邹议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1,6.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2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育涵义纲目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他就创造性地提出并笃实践行了启发式教育法。通过这种方法,他不仅亲自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才俊,比如在七十二贤士中,有德行高尚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有善于辞令的宰我、子贡,有擅长政事的冉有、季路,有通晓文献知识的子游、子夏,不一而足,而且对后世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综述,对这种教育法有关的基本问题做初步而较为系统的整理,以抛砖引玉。

一、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含义

《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育之道在于启发,启发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不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切不可草率告知;不到心知其意,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时,切不可轻易言明;已透彻讲解了四角亭子中的一个角,还不能去推演其余三个角,对此,切不可跳过去讲新的内容。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这一章的内容出发,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对其中始终想不通的问题,老师通过“启”而“开其意”;对其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无法找到精确的言语来表达意思,老师适时通过“发”而“达其辞”;而老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的时候,也不是把所有的道理都和盘托出,否则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了,所以老师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余,其他方面交给学生自己去领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启发式教育的根本思路与基本过程,而孔子是如何将这样教育方法付诸实施和得以体现,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总体结构与具体操作则很少涉及,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施启发式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把握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内涵,需要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教育法的精髓: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垂范、学生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式教育的模式是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超越;启发式教育的考核方法重在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启发式教育的特色是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师生一起做到干中学与学中干有机结合。贯穿这四个方面的主线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

由此,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体,以老师整体设计、适时启发为主导,按照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采取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评价的考核方法,以社会情境学习为教学特色,一以贯之地实现完善人格、提高能力的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教育法。

二、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纲目

1.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

《论语·子路》篇载: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孔子强调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对于学生来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最好的示范,自己不能做出好榜样,又怎么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呢?《论语·述而》篇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讲的是孔子闲居在家时的仪态与神情,肢体舒展,面带笑容,好一副雍容祥和的盛德气象。因为人在闲居无事时的行为、仪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德性高低。真君子的性情已达慎独之境界,举手投足无不中和自然;假道学在人前满口仁义道德,但他光说不练、言行不一,脱去伪装后必然原形毕露。这里依然强调孔子在慎独上的身体力行,弟子通过观察孔子闲暇无事时的情形,从而形成标杆学习的自觉动力。

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老师以身垂范,这意味着,其一,老师是道德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不然,怎么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何以服众?其二,老师是学风楷模,学习永无止境,老师应当具备优良学风,做到终身学习,这样老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深化学识才干,紧跟甚至引领教育发展潮流,学生才能从老师身上学到言语表达无法获取的优秀品质。其三,老师是实践楷模,要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并把这些实际经验带入课堂,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争鸣斗艳。

2.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观《论语》20篇、492章,其中有440章记载孔子与弟子或其他人物问答对话的话语,而且孔子的回答大多为启发之语、证明之辞,点到即止,强调学生自学自省自得。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论管理本质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实际上不仅仅管理是如此,学习的本质也是一种实践,学习的效果也要由实践来检验。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还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一堂课讲到头,也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不知道学生想学什么,不知道学生听懂没有。偶尔也会有提问、有互动,但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当主演,个别学生当配角,一些学生“跑龙套”,其他学生是观众。这种以教代学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容易导致学习主体的缺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与调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课堂所讲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当然会适当加一些案例,但总体上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不是对基本素养的培育、对实际能力的训练。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忽视了学习的实践本质,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切体悟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提问、老师启发、共同探讨、老师总结。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充分地自学、深入地思考、刻苦地探求,老师要有充分的上课准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3.注重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的考核方法

综观《论语》20篇,我们看不到孔子对弟子在诗书礼乐等知识识记上的要求或考核,对弟子的批评也是由于他们在理解上有误、行动上不当或者学习不努力。《论语·公冶长》篇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讲的是孔子发现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对他的言行不一致提出了批评,并得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考核办法,可见孔子对弟子的考核,重在看他的实际行动、行为能力,而不是考他的理论知识与演讲水平。

那么,孔子是怎样进行实际行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的呢?《论语·为政》篇载: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里孔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启发式教学的学业考核办法,即认识和鉴别人的方法由表及里分三个层次:一是视,即看他外在行为的善恶正邪;二是观,即弄清楚其行为的动机如何;三是察,即考察清楚他的兴趣爱好和心意满足的程度。运用以上三个层次的测评,就能明白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想隐藏也隐藏不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考核弟子的内容,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之后的行为表现、能力水平乃至内在素质的提高程度,这种考核方法是与启发式教学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相一致的。

4.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的教学特色

《论语·子路》篇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对《诗经》是推崇有加的,《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经的重要性:“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这里他却说,即便把《诗经》背得很熟,让他处理内部事务,却不会办理,让他做外部交往,却不能独立交涉,这样的书背得最多,又有什么用呢?可见,孔子眼中的学习,重在能力培养,而这种能力的获取与提高,仅靠理论知识的识记背诵是达不到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培养、训练方可得以提高。

《论语·子张》篇载: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既说明学习与实践的相关性,又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紧密性。干中学,可以干得更出色;学中干,可以学得更扎实。学习与实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两者谁也离不开谁,谁也缺不了谁。

为此,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孔子自己的从政实践,又有其弟子各自的从政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家相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就实现了课堂教育的社会化、教学内容的实战化。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获得启发,学到真本领;在开阔的社会上获得启发,拓宽新视野;在艰苦的环境中获得启发锻炼强意志,体现了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的启发式情景教学特色。这种教育特色的实质,是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S].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3

论文关键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旁征博引

孔子的教育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启发诱导”原则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由于孔子运用这一原则使其教育教学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该原则在教育教学中一直被沿用至今。在“启发诱导”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孔子在阐述“启发诱导”这一原则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启发诱导”的深刻内涵

在《论语》中,并未直接出现“启发”一词,而是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次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历来的解释都呈现出相同的含义。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郑玄的注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而后启发为说之”。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愤”、“悱”是何含义,但是从大意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他人交谈或者与人说教,必定要当人的心达到“愤愤”,说话达到“悱悱”的状态时,才能启发再说之。对于“愤”、“悱”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状态,也未做过多的解释。但是到了宋代,朱熹的解释可谓一语中的。朱熹认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而后,杨伯峻在《论语释注》中也沿用了朱熹的解释。心里想要明白的时候不能得到它的真谛视其为“愤”;嘴上想要说但是不知道如何说的称其为“悱”。当学生“不愤”、“不悱”时,不启不发;反之,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下时,则可以运用启发。而有关后一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熹说“物质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杨伯峻在《论语释注》中沿袭了朱熹的解释“交给他东西,他却不能由此推至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复”的解释有失偏颇。其实,只要对孔子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晓,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还包括了很多,其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是他教育思想中光辉的一面。如果单纯的把这句话理解为因为学生不能够举一反三,就不传授他知识的话,是不符合孔子的一贯作风的。所以说这里的“不复也”应理解为不再重复相同的方式启发学生。事物有很多面,当我们启发学生而他们并没能看到这个事物的其他方面时,我们就不能再用相同的手段去重复启发学生。反之,应该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启发学生。这样整句的解释才合情合理。

“愤”、“悱”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两种状态。只有学生“愤”和“悱”,教师才能采用启发教学。但问题是学生怎样才能处于以及何时处于“愤”、“悱”的状态是需要教师去诱导和观察的。其次,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也需要由教师来运用。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发挥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学生“愤”、“悱”的时机?教师在运用“启发诱导”原则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概述了“启发诱导”原则对教师的要求。具体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启发诱导”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可以说具有知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是向别人传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功底。而且,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时,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产生“愤”、“悱”的状态,另外是当学生达到这两种状态以后,还要能勉励或者引领着学生去探索新知。身为教师,如果不具备很广博的学识,启发是根本做不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孔子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明确提出了只有“温故而知新”的人才能够当教师。我们都知道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当下的知识,最后再整合这些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再吸收当下知识,再整合,如此循环往复。只有这样不断的复习旧的知识,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才能达到那种知识渊博的状态。其次,“学而不厌”。这句话既要求教师要“学”,同时还要求教师要“不厌”。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思考是没有用的,还要不断学习,学习是思考的前提。没有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就算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也是思考不出什么来的。教师更是应该如此。作为教师没有一定的学识不但不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不可能去启发学生,所以教师也需要学。另外,教师对于知识还应该持有不满足的态度,“厌”即满足的意思。只有不满足或者说对知识有渴求,才能促使教师去扩大自己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当教师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以后,才能具备足够的知识进而以此满足学生探索新知的要求和欲望。

2.教师要具有谦逊豁达的人格品质

“启发诱导”原则的运用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三”是哪些。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过分的自信,那么在教学中“启发诱导”根本就不可能开展,甚至教师会否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论断,慢慢地就变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所以唯有谦逊才能更好的“启发诱导”。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提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有《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及《论语·为政》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分别从为学的三个方面对教师谦逊品质的养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理解为向学生讨教,或者说向没有自己地位高但是某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启发诱导”原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启发的过程,教师启发学生,而学生也可能启发教师。《论语·八佾》中子夏问《诗经》里句子的意义,孔子如实解释,子夏通过解释联想到了礼乐,孔子被启发,最后说了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在启发子夏的同时也被子夏启发了。如果没有谦逊的品质,孔子是无论如何不会说出最后那句话的。其次,明智的教师还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不足不断自省以提醒自己不能出现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提高自己谦逊的品质。最后,就是不能不懂装懂。这对于教师来说尤为可怕。虽然说教师是教学生的,但是不能乱教。对于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部分要虚心求教。

身为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一个教师因为怕学生超过自己或者说亲疏有别的话。不要说不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恐怕连一个合格的教师都称不上。所以,教师还应该具有豁达的个人品质。《论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的学生陈亢怕孔子有私心,就故意去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平时都教他些什么。孔鲤如实回答,陈亢发现和教学生的没有任何差别,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篇》)。荀子《劝学》篇中曾提及“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他是强调学生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教师更厉害。而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更符合孔子的思想。弟子可以比教师厉害,教师也不一定非要胜过学生。只有具备了谦逊豁达的个人品质的教师才能够用心的对待学生,才能有心思去运用“启发诱导”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去教育学生。

3.教师要学会用多种手段启发教育学生

启发诱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启发应该慢慢来,教学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是有步骤的在启发着学生。使得学生想不学习都难。不单单是循序渐进的问题,而且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首先对学生而言,其次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在启发诱导过程中应当量力而行。在启发学生时就需要“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一名教师在启发自己的学生,而学生并不能举一反三的时候,不是不再教他,而是换一种启发的方式再次启发他。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的使用一种方法去启发学生,相反应该审时度势,随时变化启发的方式。

首先,要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启发学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后人把这种方法总结为“叩其两端”。当你不清楚某件事的含义时,可以从事物的两极着手,即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着手,进而推理出事物的真谛。

其次,教师要善于旁征博引。身为教师具体应该如何做到旁征博引,孔子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一是要学会联想。可以诱导学生从一件事联想到其他的事情,领悟更加深刻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篇》中说道,“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断粮弟子反问有知识的人也有穷困的时候一事,孔子联想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虽然有困顿的时候,但是仍就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小人则不同,小人一困顿则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无所作为。二是要举例说明。通过比喻的手法让学生更形象的领悟真理。《论语·卫灵公篇》中子贡问孔子怎么样去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他把培养仁德同工人做好工作等同起来。工人想要好好完成工作就要先准备好自己的工具。要培养仁德,我们就要在一个国家中敬奉那些贤官,与仁者结交。这样的启发更加易于学生去认识,更通俗易懂。

4.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4

一、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启发式就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历史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一些历史老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进行“启发式教学”。此做法,看似是“启发”,实质是“”。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一些历史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些孤立、零散、表面的问题,或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记忆的问题,只是为了设疑而设疑,搞形式。因此,学生不假思索或翻翻课本就可随口答出。对于这种当前历史课堂中最常见的“启发式”,实质上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达到“启发”的目的。

误区之二:“启发式教学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总结出正确答案。”常会见到一些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再由老师总结出正确答案。此做法,实际上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没有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达到总结历史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的目的。因而,名为“启发式教学”的环节,实则是“结论式教学”。

误区之三:“启发式就是通过启发,解决实际问题而得到正确答案。”如此实施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得到的仅仅是“金子”,而不是点石成金的“指头”。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即一个历史事件、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一种历史现象,老师早已分析过评价过,但下次出现同类问题时,学生评价它往往又无所适从,不能举一反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历史教师在回答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启发”只是就事论事,而没有用联系的方法从众多具体的历史史实中,经过科学抽象、升华出理性的认识,找出规律来;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举一反三。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举一反三,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启发是教师启发,诱导是教师诱导,与放任自流绝不相同。

孔子不仅在理论上探究了“启发式教学”,而且在实践上实行得极为自觉。《论语》中就记载孔子实行“启发式教学”的事例。当时子夏问孔子:“‘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接着问:“礼后乎?”孔子又回答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启发教学的前提是子夏自己先学《诗》,而不是孔子先教子夏《诗》。没有这一点,其余皆不需论。其次是子夏学《诗》,经过自己思考,在“素以为绚”这一句上愤愤悱悱,想不通,道不明。再次,孔子在子夏弄不懂的关键之点上加以启发点拨,一句“绘事后素”一下子点通子夏的思路。最后,子夏一点便透,立刻由“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一个人须有忠信之质然后可以学礼。礼好比女人的粉黛衣饰,忠信好比女人的巧笑美目。巧笑美目是天然素质,当然在先;粉黛衣饰是人工文饰,当然在后。子夏闻“绘事后素”而知“礼后”,是闻一而知二,举一而反三。

从以上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阐述以及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始终强调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隐藏在某种事物后面的问题。正是由于学生的“愤悱”得不到结果时,孔子才去“启发”,启发又“举一反三”。学生无学,教师的启发便无从谈起。孔子对教与学的关系的看法是辩证的,教与学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在他看来,矛盾的主要方面依时转移,不可一定。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以至心愤愤不能通,口悱悱不能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学。一旦学生把不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教师怎样启发点拨学生使之能举一反三成为关键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便转向教的一边。也就是说,在“启发式教学”中,就教学工作而言,教师与学生相比,教师起主导作用;就教与学的主要矛盾而言,既然是矛盾,其对立的双方必然相互转化,不能限定。这就是“启发式教学”中教与学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也是“启发式教学”中教与学的精髓所在。

三、走出误区的方法

认识“启发式教学”的内容及精髓,目的是使历史教师走出对“启发式教学”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对于第一个误区,其解决办法有:

1.针对“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名为“启发”,实为“”的“启发式教学”,不妨在上新课前,先让学生预习,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放映一些有关历史题材的录像、影片或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发现弄不懂的问题,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达到心愤愤不能通,口悱悱不能达的程度。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又为实施“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由老师提出问题”可以作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师也应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科学引导而提出。所谓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以达到激励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历史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就可改问“为什么戊戌变法在历史发展中有必然性”。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可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更重要的是所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要带有启发性。哪些问题内容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呢?一是历史课本中无现成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多章节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经过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来的问题;或是教材只提供了资料而没有结论的问题。二是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历史知识的纵横面之间,往返运动,进行联系分析、归纳对比、得出结论的问题。

何为科学引导而提出问题呢?与设计问题要注意内容本身的启发性相对应,笔者常采用的方法有:(1)“温故知新”。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要求学生找出知识之间或史论之间的联系的问题启发性较大。因此,在设计“启发式教学”过程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2)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从而激发兴趣,从感性到理性引出历史问题。历史知识都是过去的人和事,因而学生首先要碰到的障碍是“与己无关”的“陈年老帐”。要使他们感到历史与现实有关,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就需要历史教师会“启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现实生活讲起,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比如讲某一朝代的经济时,可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讲唐的对外交往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熟知的《西游记》和现在的中日交流;讲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讲讲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事情,等等。

面对“学生回答后,历史教师再直接总结出正确答案”的“启发式教学”的第二种误区,其解决办法是:教师不要代学生回答,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地方则帮助学生分析。分析的时候,应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特点。分析问题时,最好是不断设疑,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使最后得出的结论水到渠成。例如,在讲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有的历史教师指出“农民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故而不可能取得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对于这样的结论学生无法理解,其原因是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倘若历史教师先设疑:“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带有哪些局限性?”学生答:“农民是具有封建思想的小生产者,带有严重的狭隘性、保守性、分散性。”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农民的这些局限性又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讲有关太平天国的史实谈谈。”学生答:“天京事变领导集团的分裂,反映了农民狭隘的宗派主义思想;占领天京,不乘胜集中力量北伐,反映了保守的思想;不建立根据地而流动作战是分散主义的表现;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严格等级秩序,这是封建思想的表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正是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才导致了这场规模大、时间长、水平高的农民起义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而后来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有用科学理论即马列主义武装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通过这样的分析启发过程,学生就会认识到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5

关键词教育管理思想比较分析启示借鉴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

1教育管理思想概述

美国学者罗尔德.坎贝尔认为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把它作为专门的对象进行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管理实践,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教育管理的概念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背景下使用的。本文关于教育管理的理念来自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的《今日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即:“管理科学加教育。”

西方的苏格拉底和东方的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大师。他们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就提出了关于教育管理的思想并付诸实践。这些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文化遗产,对于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2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管理思想

2.1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早在二千多年前,他就对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了建构和实践。

(1)关于教育管理权:孔子提倡国家办学和私人办学相结合。在春秋战国末期,官府办学逐渐衰落,私学日益兴盛。孔子周游列国,创办私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当时教育是为政治和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管理的主体仍在官府;但孔子兴办私学,顺应了历史潮流,使教育的管理主体多元化,让国家和个体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管理者,具有教育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进步意义。

(2)关于教育管理对象:孔子生活的时期对于什么人可以读书和应该受教育没有特定的标准和概念。孔子根据“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基础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倡导从“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打破贵族阶级对于教育的垄断地位,并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具有教育管理民主化的启蒙意义。

(3)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孔子在教学的管理过程中,以“文、行、忠、信”四教为原则,德育和智育并重。同时,孔子提出教学过程包括“学、思、行”三个环节。这就是说,作为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使管理对象“学而知之”,再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孔子从培养治国安民的贤才和道德高尚的君子的目的出发,在教学内容的管理上,对古代先贤的典籍进行了补充与改造,实施全面的教育,尤其重视诗、礼、乐的教育。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倡导“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先进教学过程管理思想。

2.2苏格拉底的教育管理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管理思想一直影响世界至今。

(1)关于教育管理权。苏格拉底从政治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应该担负教育管理的责任,培养才智优异、道德完善的治国人才;从制度与管理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法令,规范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

(2)关于教育管理对象。苏格拉底的教育对象非常广泛,没有职业、年龄、身份的限制。他说:“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人性论的角度苏格拉底以全体公众为教育对象,认为“在承认人天生是有区别的同时,指出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同时进一步指出不管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相对差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

(3)苏格拉底“产婆术”。在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苏格拉底创造了“产婆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系列机智的问题,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从具体到抽象,从普遍到特殊最后使学生自然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个过程充满了技巧,智慧和艺术,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唤醒其求学意识,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4)倡导德智体全面教育的管理理念。苏格拉底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智慧即德行”的观点。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才,所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除了讲授思辨哲学之外,还强调算数、几何、天文等实用科目的学习。同时,苏格拉底认为体育非常重要,并积极推行体格锻炼。

3比较分析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这两位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管理思想,各自源于东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二者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孔子生活在战乱的春秋时期,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兴邦的人才,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孔子从中国古代先祖的思想中,吸取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中倡导办学主体合一,学思合一、知行合一、博约合一的观念。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中渗透着整体的,联系的,能动的辨证法观念。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那时社会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苏格拉底创造性的把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发展成“伦理哲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美德的教化,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强调广博知识的培养和强健体格的塑造。

4教育管理权和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比较

4.1教育管理权的比较

孔子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主要是各诸侯国自行办学并对其实施教育管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在思想上百家争鸣,私人办学应时而生,形成了国学和私学并存,国家和私人共同管理的局面。苏格拉底处于古希腊奴隶民主政治衰落的时期,对其城邦极为忠诚,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治国兴邦,所以极力推行国家办学。同时,苏格拉底受到古哲学和神学的影响,以略带神秘主义色彩的伦理哲学和理性主义为基础,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和法典。

4.2教育管理对象的比较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其弟子中有出身贫贱的颜渊、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也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南宫适。但是,孔子对于教育民主平等的改革并不彻底,认为下等民众和女子都无需受到教育。苏格拉底受古希腊自由主义影响,教育对象完全面向所有民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权的平等。苏格拉底甚至说:“我不仅不索取报酬,而且有人愿意听我讲,我还愿意倒付钱。”

5教育过程管理的模式比较

5.1自我管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广博知识、修炼德性。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着,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真诚无私的教育学生。师生间应形成互敬互爱,教学相长的和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品行影响学生。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教师要成为高尚美德的典范。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是各种美德的典型:智慧、谦逊、节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毅……不贪财、不追逐权利。苏格拉底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一个人――一个恬静的、虔诚的道德形象。”苏格拉底作为“众师之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用自己的言行和品格教诲他人。

5.2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管理

(1)关于教学内容。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孔子之前古人就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孔子对其加以整理完善,修订出“六经”,作为成文的教学用书。同时,孔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分为“六艺”,实行分科教学。而苏格拉底的时代成文的典籍较少,所以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是讲授伦理哲学和一些实用知识。

(2)关于教学形式。孔子的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孔子开始兴办私学,有供讲学的“堂”,有学生住宿的“内”,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方式。后来孔子开始游历四方,教学的形式也变的较为多样或在大树下讲授礼仪,或在空旷之处讲授射御之道,或在杏坛公开演讲。苏格拉底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在大街、集市、广场随处可讲。他讲学的主要方式是公开的演说和面对面的辩论。

(3)教学方法的管理。孔子对于教学方法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启发诱导的方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说,只有在学生真正进入思维模式后,教师才开始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在不合时宜时,勉强地进行教学。苏格拉底对于教学方法的管理则是著名的“产婆术”即:在问答和辩论的过程中,通过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引导学生受到启发,最终达成对真理的认识。

6两位古代先贤教育管理思想的启示借鉴意义

(1)对我国教育管理思想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启示。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管理思想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因子。从科学化的角度,我国的教育管理首先应该实现整体的优化管理。这既包括对教育内部各教育要素的职能进行管理;也涉及与教育外部环境实现有机的联系,从而真正使之成为“有效的管理”。从民主化的角度,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由国家、学校、个体三者共同组成。三者的职能各不相同;但在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地位上的民主平等。

(2)对我国教育过程管理控制的启示。现代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整体,连续循环的pDCa管理模式,运用到教育管理过程的控制中就是关于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决策的执行,教育效果的评价,教育影响的改造过程。对于教育过程管理的有效控制,孔子和苏格拉底虽然没有提升到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高度,但是在实践中诸如选择广泛的教育对象,细分科学的课程体系,施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等都对于今天教育过程的控制管理具有启发意义。

(3)对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管理模式建立的借鉴意义。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充满着挑战与机遇,通过对东西方两位教育先贤教育管理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首先,我国的教育管理主体应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国家办学为主体,辅以地方、集体、私人办学。同时,要加强教育制度和法规的制定完善。其次,我国要推进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如真正实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实现教育公平,和苏格拉底一样普及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最后,在教学的管理上,应该继承他们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启发诱导的教学观念。

(4)对教育系统本体发展的进步意义。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必然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同样对于教育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西方的教育管理思想从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的“轴心时代”和“元典时代”就开始发展,所以我们需要通晓古今,博采众长,从古代东西方教育圣哲的思想中吸取先进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不断完善时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从而促进我国当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何晓夏,高奇.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6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

。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

]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26):6.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7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创新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他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的有七十多人,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中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思想因素,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长达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一、教育思想的创新

教育思想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官学,可以说是一种贵族教育。他生活于春秋晚期,那个时候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被打乱了,“学在四夷”。孔子以“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感,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时以此为教本,创办私学。孔子的学生中既有鲁国的子路、伯牛、颜渊、仲弓、樊迟,又有卫国的子贡、陈国的陈子禽、吴国的子游;既有比孔子小4岁的秦商,又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既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渊,又有“以私车五乘从孔子”的公良孺;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总之,孔子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把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将贵族垄断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庶民百姓,使教育由贵族化走向了平民化。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虽说今日早已把“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但在2500年前,这一思想毫无疑问掀起滔天巨浪。这种敢于打破世俗独创教育思想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弟子众多,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孔子针对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具体情况可以由以下两则事例说明。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子路直率、胆大过人、自以为是,他行事处世比较鲁莽,容易犯冒进主义错误。冉有谦虚、懦弱,做事无主见,善退缩,胆小怕事。鉴于两人性格不同,孔子给子路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意见行动;给冉有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2.众弟子问仁。颜渊问仁,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教之;樊迟问仁,他以“爱人”答之;仲弓问仁,他以“己所不为,勿施于人”应之。孔子认为颜渊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樊迟天生愚钝;仲弓,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三人水平不一,三个答案深浅不同。

所以,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后来,朱熹在《论语注》中总结孔子一生“施教”理论,归纳出八个大字:“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高度概括出“因材施教”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孔子的这一思想传承至今,已经成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主动学习、实现各展所长的一剂良药,在当时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这就更说明孔子采用的启发式教学也具有创意意识,这与传统的生填硬灌式的教学方式有根本区别。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个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段话再次验证了孔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三)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虚怀若谷,善于从每个弟子身上吸取所长,弥补不足,“回之信”“赐之敏”“由之勇”“师之庄”“贤于丘”,做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这与以往的一味维护师道尊严有本质的区别,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同时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水平。

现行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8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校德育;对话德育模式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承担着专门的教育功能。而德育则是以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引导为指向的教育活动。所以,德育的有效开展对师生关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言谈,而且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精神交互性的承领。”[1]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道德的共识,师生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面对面的相遇,是一种“我―你”的关系。“我―你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是主体,来往是双向的,‘我’亦取亦予”[2]。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我―你”的对话关系,才能真正地帮助和引导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我―你”的对话关系中,教师能够理解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的所思所想,而学生也能够理解老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使二者作为不同的精神个体而沟通了,教育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因此就必须建立人际的理解关系,使教育与受教育者彼此相通。”[3]

师生之间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保证德育的有效开展与深入进行。“师生交往是学校范畴中最重要的交往形式,师生关系本身就蕴涵着无限的德育可能。”[4]那么在师生双向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呢。

一、因材施教

孔子了解学生,通常使用两种方法。一是“听其言”,即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谈话,有时个别谈,有时是多人聚集在一起谈,方式较为灵活,师生都能畅所欲言。他就是通过与几位弟子的自由交谈而了解了他们的志向的。二是“观其行”,即注意从学生的行为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正是因为对孔子对弟子们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弟子们的个性特征,他的教育教学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据《论语・颜渊》记载,对于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关于“仁”的请教,孔子就根据四位弟子不同的学业造诣和接受能力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不仅切合了每个弟子的思想实际,而且符合了“仁”的基本概念,使四人既获得了知识,又勉励了他们前进。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话交流和细心观察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道德修养层次和道德认知能力、学习的态度等,要在德育中有的放矢,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长善救失,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群体德育和个体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关怀奉献

德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师生双方在情感上全身心的投入。教师只有真正地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和尊敬。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互尊互爱的关系,才能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规范。

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深深地感化和影响了弟子们,这种关怀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弟子们愿意接近他,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愿意同他交流思想,学习知识,探讨学问。“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即“师爱”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这种爱是无私的爱,它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这种爱是感化人性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师生之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5]教师要真正地做到关爱学生,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权利,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尽力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与生活中的压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的关爱。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不会对德育产生偏见和逆反心理,只有学生们对教师敞开心扉,才会认同并且愿意接受教师对他们实施的德育。

三、启发诱导

道德的培养要以学生的自觉需要为重要前提,在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当学生在面对有关的道德问题时,能够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获得切实的领会,德育的效果才会可靠有效。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对弟子们的启发都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子路问孔子怎样算是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循序渐进地给出的这三个答案,体现了他把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子路进行讲解的过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渊作为孔门弟子中最优秀的人之一,他的好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是分不开的。

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运用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时,一是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们克服自身的缺点;二是要鼓励学生们勤思考,多问问题;三是及时肯定学生们的进步,“根据《论语》记载,孔子表扬学生共三十七次,计颜回十一次;子路五次;子贡四次;子夏南容各三次;冉求闵子骞各两次等。”[6]多发现学生们身上的优点并进行鼓励是启发式德育的重要环节。

四、求同存异

孔子与弟子们能够在探讨某一问题时互相得到启发;能够时而坐在一起谈论各自的理想;能够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基础上和谐相处。他们之间的这种和而不同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面对某些问题时能够求同存异的结果。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同时,充分地肯定对方,深入了解对方的角色和职责,增强对彼此的认同,从而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方式上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为德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丁・布伯著、陈维刚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金生f.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季爱民.关系中的人与德育[J].武汉:汉江论坛,2013.11.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9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中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却为后人熟知并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从两者的生活背景、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试图探讨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生活背景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479年,一个制度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西周实施的学在官府制度开始瓦解,私人讲学之风盛行于世,遂有民间诸子百家兴起,这就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的雅典,由于雅典在希波战役中起了关键作用,因而战后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这一同盟的建立使希腊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好的发展,雅典进入了黄金时期,苏格拉底就是在这样的黄金时期长大的。同时,伯利克里的统治更是使得雅典走向一个极盛的时期,民主制度进一步优化,可是民主制度达到顶点之后就会走向衰落。可以说,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由盛到衰的过程,正是这样的氛围为苏格拉底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过对两人生活背景的介绍发现他们都生活在动荡的年代,战争频繁,文化氛围活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孔子跟苏格拉底创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的对比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内容的对比

根据《论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是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道德、政事、天文学、占卜术、算术、宗教等。由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而施行的,所以德育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其次,“德即知识”。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提出了“德即知识”的命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是异常丰富的。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方面,尤其看重对人的道德教育,都力图去构建一个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只不过,苏氏重视“知识”,孔子重视“仁”。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的对比

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各个弟子的性格、志趣各有差别,孔子创造性的发明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通过谈论志向了解弟子的志趣。第二,启发式教学。孔子是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表达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勉强教下去。第三,循循善诱。孔子积极引导弟子潜心向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格拉底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

所以,如果孔子遇见苏格拉底,他们在教学的时候都会坚持启发式教学,或许,对于某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会产生共鸣,一起探讨如何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对象的对比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教学对象无一定对象,青年、老人、有钱人、穷人、手艺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而且他主动与人交谈,他的教学也没有固定地点。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果与孔子相比,孔子认为上智和下愚不可教也,而且苏格拉底从来不收取学费,可见苏格拉底的教学无类更加彻底。

(四)孔子与苏格拉底教学目的的对比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可是,两位圣贤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具体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他认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会更好的认识这个国家的体制和社会,认识雅典的城邦民主制,热爱智慧。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三、小结

东西方历史上这两位思想大家,在教育思想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两位都是在历史上站到思想界巅峰的人物,研究他们内的一系列思想,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依据国家、社会的要求设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坚持“有教无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等。

参考文献

[1]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4(1),

[2]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10

论文关键词:孔子;启发诱导;当代教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其前后有弟子三千余人,培养了不少博学多才的学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今天仍被大众广泛赞誉的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想。其中尤以启发诱导最为人称道。

一、孔子眼中的启发诱导

在孔子著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中,启发诱导处于重要的位置。“举一反三”,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先使他经过苦思冥想,如果想不明白,心中有疑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心中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这样,他所学的的知识才能巩固。孔子就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主张,“能近取譬”,即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能被理解的浅近事物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他主张多方设计情境,令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而知二”、“闻一而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而既能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刻苦钻研的学生,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使学生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历来为执教者所重。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试行,确实难能可贵。

而如何坚持启发诱导呢?

第一,努力尝试多种方法,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也就是说抓住良机适时教育。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论语·子罕》中有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第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当其可而教。就是说如果在旧的知识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就不再传授新的知识了。

第三,温故知新。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凡是照本宣科,不知道所教学科知识的重难点的老师都是不合格的。对于所教的要有创新,不仅把原有的东西教出新意来,而且观点要新,有自己新的见解。

第四,罕譬而喻,言近旨远。这是对老师表达能力的要求。意思是说比喻打的少道理却能让学生明白,说的是眼前的事情意义却深远。就是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来。正如《学记》中对于优秀教师的要求:“其言也,约也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言近旨远。”

第五,存疑问难。真正的启发让学生有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学了还想学。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使没有疑问的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并帮助他解决疑问,还要产生新的疑问。如此反复,螺旋上升。使发问和解疑节节逼近,相辅相成。换句话说,没有让学生产生疑问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二、孔子的启发诱导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我们目前的教育,家庭和学校都承担了一部分责任。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是否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掌握了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好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呢?回顾我们多年的教改实验以及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似乎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也在慢慢渗透中思考着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可取,是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经过数年的社会变革和对教育的重视演变,旨在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早已经精彩纷呈了。当代教学中,也有很多很有天分的教育者们在随即设计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新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在这方面可贵的探索中,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情境教学、人本观念、课堂讨论、师生对话、辩论演讲、角色感受等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许多家长也自觉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汲取新鲜的营养。但是这样的教师和家长在我们目前的教育领域为数极少。我们目前的教学还是大量存在着模式教学,把优秀的孩子教育成“模坯子”。家长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堪重负。当精神逻辑超负荷运转不灵的时候,很多孩子出现了心理障碍和扭曲的人格特征。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该怎么样运用好启发诱导的方法,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并努力构建和谐的符合孩子发展的现代教育情境呢?

1.适时引导,不愤不启

现在的教学,在倡导给孩子减压的同时,很多学校或者家长还给孩子布置很多作业。不是课堂的,就是课下的,或者家长找的社会上的诸多学习机构或者培训辅导班。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面对众多的题目和练习。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题海战术也许会短期内使孩子得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作业的量应该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当地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部分学生为标准的,因此,在孩子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学生不做同类的作业。尤其是家长额外给予的作业。逼迫孩子做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导致厌学情绪。少做同类重复的题目,可以把时间花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用一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更是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该有平和的心态,不把分数当做评价孩子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另外,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多动脑筋,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课堂、家庭聚会、饭桌、社区活动,甚至是购物、游乐场等场合。多种方式结合,适时教育。不同的孩子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速度不一,学习和理解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家长和教师该针对孩子给予适当的要求。给孩子营造宽松的环境,发挥孩子的优势,不盲目攀比。做有损孩子自信的比较。另外,家长和教师要知行统一,发挥表率作用。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盲目地拼凑各种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给孩子布置同类大量的习题,而是能够把握时机,在孩子能够有疑问的时候,把握住这个时机,给予引导。当孩子对于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时候,再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就是不悱不发的真正意义所在。要做到适时、有效的引导。所谓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教师就是要适时而不过度地予以启发、指点。[2]帮助孩子能够自己掌握和发现问题,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2.因人而异,不悱不发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不一,学习风格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因此要给孩子创造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在低年级的时候尤其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的关键时期。一旦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那么以后的学习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从中受益的。当然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孩子本身。孩子选择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我们周围的外在环境,同样也要注意“软环境”。比如,选择跟什么样的朋友交往,看什么样的书,接触什么样的游戏。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及时给予有建议性的指导,让孩子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有的孩子喜欢通过讨论强化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的孩子喜欢安静思考,像牛一样地把之前学过的东西再细细回味思考巩固。这样我们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该留意和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相应地给予讨论的氛围和安静的外部环境。比如说在巧记英语单词中,有的孩子就比较喜欢构词法,那就给他介绍或者提供相关构词的文章和书籍;有的孩子比较喜欢在阅读中记忆新单词,那就给他阅读材料。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孩子应被尊重,在适时监督和自我控制中找到平衡点,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给孩子支持,尊重孩子的喜好和不同的学习习惯。关注生活细节,适时辅助。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这就要求对于孩子的教育要能看清楚孩子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能够制定符合孩子自身成长和接受不同知识的不同时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

另外,有效的复习对于新旧知识的掌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前教师的备课,设计的一些复习环节,不管是以列表、图片、游戏、演讲、自我展示、活动或者角色扮演、互动的形式出现,都是一个良好的不可或缺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里,能够把握好的不仅成功复习和巩固了旧的知识;同时能够把新知识的一些重点以疑问的方式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把旧的东西教出讲出新意来。这就是成绩。在复习这样的环节里,家长的作用同样可贵。当孩子在家的时候,在饭桌上的闲谈,或者是睡前的小憩、谈心,都是复习旧知识良好的时机。让孩子说说今天上课上了哪些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某个故事的枝节,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或者关于某个生僻的字眼,跟孩子请教下怎么写;某个相对长的单词,怎么拼读。这些都是良好的复习环节的应用。教师和家长如果能掌握良好的方法,能够善于利用好“温故知新”这一教学原则,那么对孩子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3.因机设教,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