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资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51

科技成果资源篇1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效益

[中图分类号]F28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2-0030-03

[作者简介]饶莉,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重庆400067)

科技成果是人类在从事科研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具有深化认识或改造客观世界作用的成就或结果,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其他推动科技进步的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将具有价值和有待实现的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产生出倍增放大经济效益。从政府资源的角度看我国目前的成果转化,主要有两种情况:非政府资研发成果的成果转化、政府资成果的成果转化。这两类成果转化特点和性质有着根本的不同,非政府资研发成果的投资主体来自民间,其成果的产生没有消耗公共资源,自然注重投入产出效率,所以在成果的转化上遵循市场规律。本文所提出的成果转化问题,是特别针对利用政府投资所形成的成果及其转化而言的。在我国,政府目前仍然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体,在科技开发投入上还未能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虽然伴随着R&D总经费的上升,政府投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在2004年政府投入仍然占到26.6%,并且其中多数投向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另外,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也显示,在国内的大中型企业里,2003年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的比例只有0.75%,2/3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3/4的企业没有科研开发活动。而与此同时,在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广东省,2003年财政资金拉动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的系数是1∶18∶35。照此推算,广东省财政在R&D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仅为1.85%。这说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研发的投入、成果的获得,政府的主导作用依然显著,成果产生和应用的主体分离,且各自运行机制显著不同,再加上市场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这势必使得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成功应用,与企业急需通过技术创新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矛盾持续存在并不断加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成果转换的效率问题。在对我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要重点突破从科研立项到成果转化整个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包办,建立以科技成果这一生产要素与市场供求相对接为基础、政府进行宏观指导与保证监督的市场运行体制。

一、树立全面认识市场效益的观念

对市场效益的全面把握,需要从宏观绩效的层次来进行。即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作为成果的所有者因此而取得的内部经济效益;以及作为成果的需求方,有的虽然不是成果的购买者,但在别人对科技成果的运用中,自己可能产生对科技成果一定程度的吸收,并因此而获利,即外部效益。

这在技术进步领域里也称“溢出效应”,其含义是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表现。成果转化过程中外部效益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其二是来源于竞争,两者相辅相成。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的投资越多,产品售价越高,溢出的示范效应越强。为搭上瓜分市场利润的便车,当地企业势必加大模仿、学习的投资以增强其吸收溢出的能力。而技术先导者为维护其技术比较优势,被迫加大其对新成果的转化力度以恢复其市场份额和利润,结果导致新一轮的溢出-吸收效应,周而复始。可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受益方不仅是成果拥有者,实际上还包括成果学习者在内的整个行业和市场。所以,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发挥真正市场效益的理想产业组织是:不同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展开竞争,企业在科技信息和水平上的差异化程度足够大,使得能有企业利用技术信息的优势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生溢出――吸收效应。根据对技术成果产生的成本和运用的收益的博弈论认识,扮演示范者的技术先导企业通常为大企业,中小企业适合成为模仿者。

基于上述认识,科技行政部门在思考成果转化促进工作时,无论是在对以往成果转化的促进上还是在对未来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服务中,都应明确方向、制定新的行政工作重点,淡化成果转化的绩效目标,强化引导科技投入的环境目标。变对成果转化效果的静态管理为促进成果转化的动态服务。坚持和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激发民间和市场中各类主体投资技术进步的热情。政府的行政作为在具体方式上可采用对政府资研发项目进行招投标、并加大议标过程中对成果应用基础权重的设定;鼓励企业对技改项目招标,并对中标项目予以财政补贴;完善促进成果转化的地方法规,通过打造理想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如法规政策辅导、常设技术市场等方式实现或强化动态服务。

二、在成果转化的各类主体中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

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样,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市场机制起着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为实现科技成果在供求关系中的顺利对接,在成果的需求方已越来越表现出较为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思路和手段的今天,在科研机构或者是以研发为主要职能的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的完善经营机制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为增强发展后劲,也会存在有助于成果转化的新制度的潜在需求。这些制度需求集中表现为企业经营机制、成果获得机制两个方面。

1.企业经营机制。为促进成果转化,对创新的组织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战略创新。(1)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集中体现在首先要建立起最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制。其次,对研发项目或技术引进项目的管理采用合同制,合同内容充分体现市场需求。科技成果的经济评价指标作为研发或引进工作的最重要目的,要建立在市场对企业生产的数量、质量要求基础之上,对签订合同对方的权利与责任的规定也要充分体现对市场的尊重,例如人力资本。(2)规模型生产经营企业应创造条件建立研发机构,通过内部的专职人员以及与其他各类组织寻求各种类型的合作。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选题,紧密围绕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市场潜在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3)制定有利于技术引进、吸收和技术创新的经营战略。生产经营性企业都应进行技术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规模、市场地位、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战略。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如果又缺少资金,那么需要制定适合自己又合法的产品、人才、技术和市场的获取计划,争取打开和保持产品的销售局面;有一定研发能力、学习能力及资金实力的企业要尽量围绕自己的生产技术环节来展开创新,或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和改进,实现在技术竞争方面和本行业技术主导企业的差异化,或者完全依靠技术引进,做创新技术的跟随者和模仿者,通过其他环节的差异化参与竞争;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在满足自用的条件下,可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以资金、技术对外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多种层次的市场化经营。简而言之,面对市场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企业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整合内部资源,有效借力于外部资源,实现企业产出能力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2.成果获得机制。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企业获得成功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自始自终全力以赴地推行有效的技术发展战略。在技术生成与获得中,帮助企业实现创新与提高的手段主要有: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共同开发;收购拥有科技成果或研发实力的企业;在有技术与信息密集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机构;窃取先进技术等等。可见,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打造,不能只视为现有资源的线性函数,如能具有充分的市场意识与合作精神,技术能力是有可能获得几何级数般的增长速度的。

技术创新的方式或自主、或与人合作、或参与国家或国际科技发展规划,中小企业还可联合组建研究机构进行开发研究。在技术进步机制内容的建立上,须注意:(1)尽可能拓宽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包括内部员工、用户、销售网点、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并尽可能为先进技术的购买做出预算。(2)尽可能以企业为主体,采用灵活的研发组织形式。如以企业为龙头,有供应商和客户参加的合作;企业内部人员联合攻关;企业委托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发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技术;企业委派自己的研发人员带着合作项目参加国家的研究等。这里所指企业,可以是改制后的科研机构,也可以是生产经营性企业。强调应以企业为研发主体是为了保证在产出科技成果的资源整合中,尽量地使资金与人员集中在与成果商品化直接相关的领域。(3)重视中试环节。把它作为科技成果和生产之间的桥梁。(4)通过销售服务提高产品技术水平。随时根据用户的反馈改进技术与设计,使新技术不断成熟、完善。

可见,科技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合作精神,而需要合作的不仅仅是研发资源,更要强调的是供求双方不同市场主体的合作以及相应机制的融合。以上分析对科技行政部门的启示是:政府资助应向含有企业的研发项目倾斜,向校企合作项目倾斜,为杜绝通过虚假合作骗取政府立项资助的情况,应对研发主体的合作历史及合作成果的转化绩效进行核实与评估,并以此作为今后资助的依据。

三、建设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平台

成果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成果评价、技术转让、风险投资、售后技术服务、技术信息及管理咨询等。其正常运行,需要有完备的法规政策、信用机制、风险资本投资及退出机制、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交易平台的搭建,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以旺盛的供需为基础。而市场的扩大化和复杂性,又需要中介机构的串联和疏通。

1.刺激供需两旺。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角度看,科技行政机关需要在加大有效的市场供给和刺激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在增加成果的有效供给方面:(1)扩大研发经费来源和数量,在有计划地进行政府投入的同时,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鼓励本地企业对研发的投入,结合各地企业实际情况,降低对企业研发费用予以免税的优惠门槛,并对当年研发投资在计税时予以扣除。(2)在科研机构改制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产学研结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研发与合作联营,鼓励科研机构自行或技术入股、与人合伙投资进入成果应用环节,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为保证产学研合作所要求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在有适当的投入强度的同时,还要有合理的资金结构。可在用于科研事业的经费中拨专款设立成果转化促进基金,用于向产学研合作机构提供开办费、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贴息或风险补贴,该项基金还可与“项目后补贴”相结合,吸纳相关资金。(3)对于应用技术性研究项目,坚持以产学研结合为主、应用型企业申请优先的审批原则。

在刺激市场对成果的有效需求方面:(1)定期评选技术创新企业,根据成果转化水平,将政府资助项目赋予相应权重纳入评选指标,对当选企业予以税收减免优惠。(2)对成果应用企业的后续研发工作,实行政府资助方面的特别倾斜。(3)解决成果需求方的资金瓶颈,为鼓励金融机构对成果应用项目的贷款支持,允许其在债权与股权之间自行选择是否转换。(4)对科研单位的成果建立应用跟踪调查制度,根据其预期效益实现情况进行资信评级,定期向企业公布。(5)对技术中介机构实行信用评级,鼓励成果转让方与中介机构签订股权合约,并强制建立技术项目负责人制度,对成果转化项目实行“交钥匙工程”管理。

2.规范监督中介市场。为保证成果供求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防范市场风险,必须大力发展技术中介市场,目前很多地区的技术中介发育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机构主体缺乏市场经营机制,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缓慢,成果信息不够完备、技术经营机构不健全、技术经纪人才缺乏、配套法规不完善等。需要通过“制度先行”建立起中介机构与成果供求双方的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互信互利机制。

积极推进技术中介机构的改制工作。在明晰国有产权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中介机构在资产和人员方面与政府部门完全脱钩。

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实现风险资金在数量上和来源渠道上的扩充。鉴于国外风险投资行业取得的经验,发展初期的风险巨大,风险资本以冒险性最强的民间资本为主。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现状,要创建能促进以私人资本和公司资本为主要构成的公司制风险基金的制度环境。

加强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建设,使之发展成为具有提供技术商品供求信息、人才信息、以及评估论证、咨询、法律公证等多功能的信息市场。

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研究人员、企业建立技术经营机构,引进或在具有经济贸易素质的技术人员中自行培养技术经营人才,在研究人员和经营人才之间倡导共同激励机制。从科技三项费中拨出专款,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和具有中间试验和开发能力、技术孵化能力和技术集成配套、工程承包能力的大型企业建立技术经营机构,鼓励科研院所选择小企业联合发展试验性工厂,引导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结合国家支持的技术中心建设发展中试基地,并通过法规政策的完善,有效杜绝由此可能带来的技术泄密问题。

完善成果转化中介市场的法律规范,明确各法律主体及其合法权益,理顺法律关系,保护各方利益,防范道德风险。

总而言之,在思考包含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时,必须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梳理政府的各项调节、引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这样才能营造更加有利于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的环境,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我国企业实现拥有更多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科技成果资源篇2

论文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为实现这一目的,一般都应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予以保障。确保科技资源整合有效必须明确科技资源整合应追求的目标和原则。对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的配置性结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创新性成果目标。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至少应包括从实际出发、借鉴经验、自愿参加、积极推进、相关机构同时整合、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定期整合、保密、维护物权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等原则。

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开始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必须加快推进和实施的巨大系统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不仅需要连续不断地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而且也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对科技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

科技资源整合,主要指有关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积极的科技活动目的而对相应科技资源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性结构关系所进行的重新调整和配置。通常情况下,如果科技资源的存在或被利用已经很难产生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时,一般都可以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对科技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以下简称三大科技资源)三大科技资源的整合。这种对三大科技资源的整合,不仅有可能贯穿于对单一高新技术需求所进行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而且还有可能贯穿于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决策、整合的主体、整合的时间、整合的政策和整合的程序,而且还必然要涉及对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和整合的原则。对于我国来讲,在未来的实践中,应追求什么样的整合目标才能更有利于实现科技资源整合,应遵循什么样的整合原则才能更有利于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目标,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各种目标

1.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配置性结构目标

(1)科技人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最具能动性的支撑性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参加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且能承担或正在承担科学技术研究任务的人才。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能促进科技人员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更为合理;能确保具有科研能力的人都能有机会或有科研岗位从事科研活动;能确保把最优秀的科研人员留住或引进来;能创建出更多的杰出稳定的科研团队;能确保科研人员的有序流动;能有利于扩大科研人员在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能有良好的对科研人员进行培养或培训的机制;能有健全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且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2)科技财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财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多用途的支撑性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投入或正在被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对科技财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确保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投入能稳定增加,包括内部投入和外部投入的经费总额与增长率都能稳定增加;确保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预算更加合理,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及行业系统的预算都能更加合理;确保创新投入都能足额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

(3)科技物力资源整合目标

科技物力资源是科技资源中属于物质支撑性的科技资源,多指能直接被应用或正在被应用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厂房、设备或仪器等。对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至少应包括:应有的物力资源,应增加的物力资源,应更新的物力资源,应配套的物力资源。当科技物力资源需要以集成形式出现或存在时,应创建的供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使用的实验基地应该建立起来并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创新成果性目标

由于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目的不仅在于确保诸多具有密切关系的科技资源处于结构优化和可被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且还在于必须努力确保所有能被利用的科技资源都能产生良好的或有效的创新成果,因此,凡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对科技三大资源进行整合应追求的配置性结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创新成果性目标。

(1)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定量创新成果目标

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定量创新成果目标至少应包括:凡承担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的有关单位或承担者都应按时完成任务并通过鉴定;凡知识产权客体,都应通过一定的内部程序或外部程序确认为知识产权或自主知识产权;确保各种自主知识产权中的发明创造性知识产权或专利权所占有的比例能逐年增加;确保自主专利权中属于尖端技术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权所占有的比例能逐年增加;确保各种自主知识产权性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中形成产品的数量能逐年增加;确保已经产业化的产品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经济效益;确保已经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既能为国家上缴巨额税金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2)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定性创新成果目标

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追求的定性创新成果目标应包括:能确保各种科技计划按期完成;能确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增加在相应领域中的国际话语权;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二、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与借鉴经验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

为了实现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任何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主体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这是避免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脱离实际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原则。

对科技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应从科技资源整合主体可控或可利用的科技资源现状,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总量、结构、规模,特别是从可利用的现状、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影响出发,有时还应包括从未来发展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求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主体深入实际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有理有据的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与认识,以此作为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基础。

(2)借鉴经验原则

为实现一定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目标的科技资源整合,不仅应积累丰富的、成功的科技资源整合经验,而且还应积累很多失败的科技资源整合教训。遵循借鉴经验原则,就是相应科技资源整合主体在对可控和可利用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学习或把握具有借鉴性的国内外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经验,包括整合的时间、整合的政策、整合的方式等方面的正面经验,而且还要善于接受教训,包括失败原因、失败后果、失败影响等。这既可使有关社会主体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也有利于防止扩大整合成本。

从目前看,善于借鉴本国科技资源整合经验是绝对必要的,但还要善于借鉴国外科技资源整合的经验,包括应借鉴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科技资源整合经验,应不断加强或扩大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等。

2.自愿参加与积极推进原则

(1)自愿参加原则

对科技资源的整合,有的可能是相应社会主体对内部可控科技资源所进行的整合,有的可能会涉及很多对相应科技资源具有自的社会主体。遵循自愿原则,是指当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会涉及很多具有自的社会主体时,如涉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直接涉及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和重大公共利益,应尽量让有关的社会主体自愿参与。这既是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相应社会主体法定自的需要,也是确保科技资源整合行为合法化的需要。实践中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社会主体订立科技资源整合合同,应是坚持这一原则的可选方式。

(2)积极推进原则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积极推进的原则。当出现相应科技资源没有处于可利用状态或在被利用过程中不能产生积极效果,进而直接影响到与国家重大利益有关的科技创新成果时,有关方面就应尽快积极主动地推进相应科技资源的整合。这其中既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也包括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应包括县、区、市、省(自治区)对辖区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乃至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的积极推进整合。

在社会主体都根据需要推进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关单位内部的科技资源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整合、全国的科技资源整合都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和相互衔接,如果能做到同步对有密切关系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性整合,那不仅能确保不同单位或不同行业科技资源结构的优化,而且也能确保不同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结构的优化。遵循这一原则的有效途径应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技资源整合的水平进行评价,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以此供有关方面决策时参考。

3.相关机构同时整合与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

(1)相关机构同时整合原则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机构同时整合原则,在对最主要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应同时对与三大科技资源有关的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三大科技机构)进行整合。这不仅是因为三大科技机构与三大科技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因为只有对三大科技机构的同时整合才能确保对三大科技资源整合能取得预期的目标。

对三大科技机构的同时整合,最主要的是减少职责权限范围,对相应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进行重新的配置,如对科技管理机构的重新调整和对相应管理人员的重新配备等。无论怎样整合,其中最应追求的目标,就是既有利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优质服务。由于对三大科技资源和三大科技机构的整合,几乎都涉及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是否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对三大科技资源和三大科技机构进行整合时,一般还应超前或同步地对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

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目的之一是确保科技资源能有效地被利用。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原则,凡对科技资源所进行的整合,不仅应着重对科技资源当期或近期的整合,而且还应兼顾对科技资源未来或远期的整合。

4.定期整合与保密原则

(1)定期整合原则

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的时间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主体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很多选择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应遵循定期整合的原则,除非出现立即进行整合才能有利于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的情形。社会主体一般应坚持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单项或连续性的科技创新规律,这种时间选择既可以是科技资源配置后的两年、三年,也可以是科技资源被实际运用后或重新调整后的四年、五年。

(2)保密原则

在运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过程中,既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包括军事和技术等方面的绝密、机密和秘密事项等,也有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方面的商业秘密。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保密原则,是指有关社会主体在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过程中必须有效保护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这既是维护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主体利益的需要,也是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需要。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保密原则,有效的方式主要有:确定或认定需要保密的事项和秘密级别;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并让应当知道的人知道保密制度的内容;通过订立保密合同明确保密权利和义务等。

5.维护物权与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原则

(1)维护物权原则

通常情况下,科技资源中不仅会有动产和不动产,而且还会包括诸多的物权。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维护物权原则,凡参与科技资源整合的有关社会主体必须尊重或承认因动产和不动产而产生的物权。这既是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确保物权人合法利益的需要,也是确保科技资源整合产权明晰的需要。

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维护物权原则,最重要的是应承认有关社会主体围绕物权所具有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同时还应及时、公正、公平、合理地处理围绕物权所发生或存在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

科技成果资源篇3

一、几年来的科技工作总结

(一)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目的,提高科研立项水平和成果应用效益。

我省的国土资源机构设置有与各省市不一样的特点,国土环境资源一体,地矿、地勘等部门相对独立。我们在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工作时,根据其机构设置的特点,采用项目研究的立项选项和指导性工作相对集中,具体项目研究相对分散独立的方式进行。这些年,我们组织发动各相关单位科技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开展并完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海南生态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海南省乐东县抱伦及金矿普查评价”、“国土环境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研究”、“海南岛1:50万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海南)”等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海南生态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是我省生态省建设指导大纲性项目研究,在充分考察分析我省生态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和推断,提出了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一些指标体系,设定了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各阶段发展目标,为指导我省生态省建设、加强生态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作用。该项目在*年被海南省科技厅评为本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南省乐东县抱伦及金矿普查评价”课题研究按照“区划、区调、物化探、科研、矿产勘查”五统一的原则,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矿工程以及电子探针、同位素测定、流体包裹体测定等多种科研方法、手段,开展综合找矿。项目采用了国内高新技术,利用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技术,取得寻找隐伏金矿的重大突破,该金矿床为“九五”期间以来国内最大的富金矿床,并把勘查任务与研究及成果转化有机结合,在海南首次发现了国内罕见的铋—碲—金矿物组合的超大型规模的金矿床。项目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抱伦金矿从进入普查和研究工作不到二年的时间,就顺利进入开发阶段,从*年累计黄金生产产值为2.50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在*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研究”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业务管理为核心,采用计算机编程设计业务工作流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整合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空间资源信息,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结构化审批及海量数据的有效组织和高速存取,保证了信息集成化管理和动态更新,系统的图文一体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办事效率,简化了办事程序,为我省国土环境资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组织开展了《海南岛1:50万地质环境调查》、《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海南)》等地质调查项目研究,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在科研管理方面,我们着重在科技研究项目的选题立项上做文章,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如何强化科技研究项目的集成度和针对性,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提升项目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成果应用的综合效益,是我们科技研究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科技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我们针对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一些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省科技部门制定的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计划,对我系统的科研项目进行提炼和精选,确定出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优先考虑的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扶持,使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近几年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研项目,在课题立项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科研工作的进展,与科研经费的投入多少是分不开的。由于我省财政经费长年紧缺,对科技的资金投入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与省科技厅、省科协、省财政厅等单位加强勾通和联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增加科技研究项目的可操作性,扩大科学研究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这几年,在我厅的积极协调和努力下,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研经费投入得到不断的攀升,*年,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研经费就达到了716万元,较好的解决了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抓好日常科技工作的开展,大力推动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科技管理事业的发展。

在日常科技研究工作中,我们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在缺乏科技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科技管理部门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采用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办事原则,确定了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技工作重点。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项目立项研究并重,大型、花时间长、耗资金多的项目缓上,着重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和推广,使这几年来的科技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制定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通过科技成果登记、科技成果奖励等措施,肯定系统有关部门的科技研究成果和科技工作成绩,激励科技工作人员从事科技研究的积极性。积极向国土资源部推荐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青年骨干,使我省科技人才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增强了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国土环境资源科技工作的信心。

每年我们都与省教育厅和省科技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举行展览,对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表彰,极大的调动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加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这些年,我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展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多样,丰硕。

每年我厅都结合全国和我省科普活动周,围绕活动主题,积极与省科技厅、省科协、省教育厅等单位一起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普展览、科技成果展,新技术应用成果展和参观等科普活动,使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得到大众的认知,扩大了我们科技研究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路径,使科技成果的效益得到更好的显现。

(四)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科技人才结构趋于合理,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职称高学位的人才比例不断增多。

我厅根据海南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兴省、科技兴琼”战略布署,结合我厅科技人才现状,制定出了系统培养人才的计划和用人制度,并辅以相关政策积极实施,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这几年,我厅根据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工作需要和岗位设置的要求,制定出在职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大力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行政能力,同时,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博士、硕士和大学本科生充实到各个工作岗位,使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技人才结构趋于合理,我们还根据个别岗位的特殊技能需要,派出专人到德国、荷兰等国进行深造,培养了一些尖端的起带头作用的科技人才,为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省今年机构设置发生变化,有些市县国土环境资源机构要合并重组,人员变化较大,具体的各个层次的人才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还没有较为详细的统计出来,但从总体上来说,我省国土环境资源系统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不断壮大,高职称高学位的人才比例是不断增多的。

几年来,在有关单位和我厅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下,先后完成了一批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环境资源系统工作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研项目,其中有些科研项目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实际作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科研成果不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解决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上均有所突破,研究价值显著。

科技成果资源篇4

关键词:典型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模式;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科技电子商务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001-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20.001

1概述

为了保障“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的综合优势――集成服务能力的形成,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科技电子商务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选择西安及济南地区作为典型区域,集成各方科技资源,采取标准化、模块化的整合方式,搭建具有综合优势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为提供集成式的科技资源(云)服务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从西安及济南地区科技资源的现状出发,针对在“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科技资源集成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其实际应用的途径。

2区域性科技资源现状以及资源集成的特征

2.1区域性科技资源现状

2.1.1仪器设备资源。西安与济南地区拥有大量的仪器设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两市所在地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院校、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规模型企业中。两市建有的“西安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和“济南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都是以“共享”“协作”“服务”为宗旨,在推动两市仪器设备资源的集成整合、共享开放,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1.2国际工业分包资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西安中心(SpX西安中心)拥有国际工业分包服务平台,它整合全球供需资源,以供求信息,零部件选型,工业分包动态数据分析,企业能力提升和国际展会服务为基础,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合作机会,加速中国制造业进入国际循环。

2.1.3节能环保资源。西安市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从事相关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机构组成。联盟以面向市场,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联盟拥有“西安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网”。陕西华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是行业内知名的科技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产业服务商,建有“中国工业节能网”,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1.4技术转移资源。西安拥有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丰富的技术转移资源;济南拥有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平台由3个子平台组成:成果信息服务子平台,每年收集科技成果供求信息1.5万条,筛选后;产学研合作服务子平台,每年组织100多家科技成果资源供应单位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科技成果交流、对接;技术转移服务子平台,为技术转移交易提供配套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评估、产业化前景评价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济南示范基地也在2011年建成,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探索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2两市科技资源的特征

2.2.1总量配置――科技资源总量大:西安和济南两市是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为中国最具发展科技产业潜力的城市之一。

2.2.2结构配置――科技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两市大部分科技资源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对比较孤立,形成了条块分割,分享程度较低,更缺少将科技资源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企业家资源的有效条件。两市有较强的国防工业基础,尽管这些国防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较高,市场开发能力较强,但由于民的程度不高,他们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高,难以对两市的整体经济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

2.2.3区域配置――条块分割使得科技资源难以形成社会共享,影响发挥科技优势:大型仪器设备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工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上分属不同的国家部委;国际工业分包资源又分属于国际性行业部门;节能环保资源又隶属于西安市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转移平台资源又分属于高校及政府部门。人员、设备、技术等有限利用率不高,同时有效的科技投入分散使用、集成度低、同类产品重复开发较多,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2.3两市在科技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2.3.1共享范围小,共享程度低:目前,许多科技资源的拥有者,出于对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考虑,再加上共享后收益得不到保证,不愿意将其拥有的科技资源拿出来共享,导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2.3.2科技资源共享条件亟待改善:缺乏政府的宏观管理,监管力度不足,资金的投入较为分散,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

2.3.3共享服务意识缺乏,共享环境差:多数的科技资源的拥有者习惯性地把国家所有的科技资源视为单位或部门所有,科技资源共享的意识欠缺,共享环境较差。

3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模式

“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是从区域内外部多主体、多领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集成,包括国际工业分包订单匹配、企业基准测评及提升、零部件选型、大型仪器及检验检测设备、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需求、科技政策、科技金融、专利情报、技术转移等11种科技资源汇集,并根据集成服务的要求将汇集的资源进行标准化、模块化集成,以满足科技资源的服务。建设“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就是为科技资源集成搭建载体。集成模式应当根据科技资源属性、获取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判定,通过科学的集成方式组合使用。“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科技资源集成模式采用的是市场主导型集成模式,是在“自由、公平、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下,市场在科技资源集成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其运作方式是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进行的自愿交易和竞争。下文就详细地分析这四种模式:

3.1联盟模式

通过组建联盟的方式来获取科技资源。平台为了提供有效的集成服务,用简单的一次性合作方式难以保障资源的及时获取,对重要的科技资源应当通过组建联盟的方式进行获取,平台与资源提供者建立长期的合作与联盟关系,遇到外部问题时共同解决,平台在联合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向资源提供者进行学习,提升平台自身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经过长期合作,相互之间沟通顺畅,提高合作效率。另外,采用联盟方式获取科技资源通常是联合服务,便于双方获得更多的服务机会和长远收益。借助“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为纽带,使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西安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提供资源和服务,并分享资源共享带来的收益,具体做法如下:(1)为了实现两个典型区域在仪器设备方面的充分共享与有效利用,利用平台将大型仪器实现联网共享,通过在线查询及远程租赁功能,实现大型仪器跨区域开展共享合作,实现国际工业分包业务的异地复制,利用平台订单在线匹配及基准测评及提升在线数据比对功能,也得以实现国际工业分包业务的跨区域合作;(2)根据两个区域的优势与特色,实现专家资源的共享与开放以及专家在线咨询的跨地区合作,同时将两个地区具有特色的资源在典型区域范围内实现充分与有效的共享。

3.2签约方式

为了提供有效的集成服务,平台探索对部分资源通过契约方式转化为平台统一管理资源,以在契约与平台制度约束下统一调配与使用资源,以实现平台资源的规模效应与互补效应。“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与西安市科技大市场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进行专利情报、人才创业等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将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3.3购买方式

购买方式是获取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方式后续管理相对简单,需要耗费的管理成本与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少。目前,平台通过购买陕西华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的“中国工业节能平台”和西安高新区“西安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了节能环保行业的特色资源以及科技金融资源,为平台用户提供服务。

3.4资源池共享方式

为了减少科技资源的集成成本,部分科技资源采取资源池共享方式获得。在这种方式下,平台主要是提供资源汇集的场所,并对资源提供各方进行激励与控制,资源的提供方则通过提供更多资源获得更多共享权限,以进一步获取所需的科技资源,共享的资源并非平台提供,而是共享各方的资源以平台为媒介进行共享与互交,为了保证科技资源的长期供应与动态更新,平台要实现资源池资源的规模化,继续探索其运行机制,形成自身核心能力。“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服务平台”设立了专门的项目案例、订单信息、人才需求、成果展示、最新技术需求、动态论坛、用户交流区、企业自主广告宣传区等,鼓励了科技资源需求方与供给方提供有效信息,以实现联合建设与联合受益。

4结语

(1)应不断地出台新的制度,鼓励区域内闲散资源以及有价值的科技资源进入平台体系,为共享或联合提供服务;(2)对提供资源产生的收益应当及时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发挥激励作用;(3)制定有效的监控制度,以保证集成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庄越,万军康.区域资源整合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4,(3).

[2]杨艳红,陆红娟,陈琳,等.江苏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科技成果资源篇5

农业科技档案是指农、林、牧、副、渔、水利、电力、气象、环保、土地、土肥等涉农行业在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材料。它记载和反映了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1]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是针对本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科技档案中存贮的科学技术信息进行发掘,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工作,是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2]农业科技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其他各种信息资源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不仅对本单位有用,对其他单位、对社会也有用,不仅现在有用,将来也有用。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好农业科技档案,是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因此,做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科技档案的作用

(一)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知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科技经验、科技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科技活动过程及思想、经验的直接记载,是进行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申报、撰写学术论文、编写学术专著、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农业科研人员通过查阅借鉴、分析研究已有的农业科技档案,在科研课题申报、项目研究等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减少重复工作,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档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学研究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与前提,是进行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依据。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不管是科研部门制定科学研究的总体战略,还是科研群体以及个体确定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和目标,都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各方面信息作为依据。[3]对农业科技活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需要掌握和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档案材料,及时协调、指导农业科技工作,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农业科技档案是传递、交流科技信息的重要工具,对农业生产活动、科技成果推广具有指导、参考和借鉴作用。现代科技成果的物化周期不断缩短,在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展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使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及时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三、当前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档案收集与管理不规范。有的科技人员档案意识较薄弱,对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不注意积累科技项目档案,导致一些科技项目档案资料不齐全,不能反映科技项目的全貌;有的科技人员将在工作中积累的有价值的科技档案资料据为己有,不愿移交归档,致使部分档案资料流失;有些单位在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编目、归档等工作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影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二)档案信息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档案信息服务多为坐等上门服务,有人来查阅就提供档案,没人查阅就存放库房,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有些科技档案属于保密范围并设有查阅权限,但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碍于面子或保密意识不强,将未解密的档案提供给不具备查阅权限的人,造成科技档案信息泄密事件时有发生。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开发利用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有些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编目,信息采集多为手工进行。档案编研工作进行的较少,尤其是对已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档案,未及时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如基础数据统计、编制成果简介等,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四、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保管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完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夯实基础

1.规范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收集、整理和保管科技文件资料的简单过程,还应包括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和归档业务进行指导,对农业科技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对归档的农业科技档案进行再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农业科研院所应根据《档案法》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三纳入”(即把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科研工作程序,纳入科研计划,纳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四同步”(即档案管理与布置科研任务同步,与检查科研活动进度同步,与科技成果总结鉴定验收同步,与科技人员考核奖惩同步)、“三把关”(即把好鉴定验收关,把好上报成果关,把好科研人员业务考核关)为基本内容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科学地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维护农业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2.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农业科技档案业务知识,还要熟悉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程序,充分了解本单位科技活动种类、范围、程序、进度、规律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经常主动深入农业科技活动一线,掌握收集对象的形成、运转情况,抓住关键阶段、重要环节,做好收集工作。保证收集与管理的农业科技档案符合规范要求,为档案再利用提供物质保障。

3.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作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同时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适时参加有关科技档案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增强档案信息意识和信息组织能力。

(二)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要注重实效

1.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21世纪是信息时代,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树立信息观念、效益观念,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重保管轻利用,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深入科研活动第一线,主动了解农业科技生产与管理工作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及时开发科技档案信息,最大程度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要。

2.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注重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科技档案机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应遵守的重要原则。我国颁布的《档案法》、《科学技术保密条例》、《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农业科研工作出现了课题协作多样化、学术交流多元化、情报交流网络化的趋势,对农业科技档案资料的保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严重挑战[4]。因此,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中公开与保密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保护农业科技档案中需要保密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可根据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科技信息不同层次的需要,分别整理需要保密的关键性资料和可以公开传播推广的科技成果资料,并使后者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加强信息开发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1)编制农业科技档案检索工具,如农业科技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综合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或卡片、作者目录等,方便查询检索。

(2)根据客观需要,开展农业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纳、综合计算、分析、研究加工,把分散的原始信息加工成系统的、实用的编研成果,如科技成果简介、基础数据统计、专题汇编、科技图册、大事记、组织沿革、单位年鉴等。

(3)开展农业科技档案的多种服务,如借阅、复制、科技咨询、信息交流、以科技交流和成果转让为目的的陈列展览、以宣传教育为目的的陈列展览等等。

(三)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拓展工作领域

1.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要根据农业生产、科研活动的特点,配合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举办科技讲座、科普画展等一系列宣传工作,既满足了“三农”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同时又宣传和展示了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知名度。要积极引导农业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坚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原则,坚持科研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发展依赖于生产。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现有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力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2.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围绕关系党和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和专题编研等公益性开发利用工作,如科技基础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数据库等一批直接服务农业发展的重要专题数据库,为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方便、快捷传递,给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将采集、加工整理的农业科技信息、成果转化信息、先进管理经验等通过各级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各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站或同行业区域性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有效地进行传播,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4.建立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反馈制度。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使开发利用形式和内容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科技成果资源篇6

【关键词】江苏省;科技资源;集成

一、科技资源的理解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的集合。广义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4个方面,狭义的科技资源则限定在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上。科技资源具有高增值性和长效性两个突出的特征。

科技资源集成是指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4个方面的集成与整合及相互渗透,它包括国家、区域、地区等的科技资源集成,它是一个有形体系(又可称为硬件),也是一个无形体系(又可称为软件)以及宏观和微观的信息的流动。它包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资源集成,也包括研究机构向生产单位的资源集成等。

从江苏省科技资源的分布来看,各地科技资源的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多元性,一般都既有隶属于地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又有隶属于中央部委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有来自于政府的公共投入,又有来自于企业和其他私营部门的投入。如何充分利用市场和制度设计的使用,使得各种渠道、各个部分的科技资源充分整合起来,以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并进而使科技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系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二、江苏省进行科技资源集成的背景

国际上,在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下。国内,十二五规划就要出台,我们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地需要支柱产业,支柱产业需要科技资源集成。科技资源分布不均匀,需要集成,更需要市场,特别是支柱产业来检验。

当前,江苏省正处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发展的难度更大。因此,江苏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科技进步与科技资源的集成的支撑,需要自主创新的推动。由于任何地区(包括国家)都不可能具有其经济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和生产要素,所以,江苏省市县要通过科技资源整合与集成,使各类资源、知识、智力、技术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际和区域内进行直接的移动,以实现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江苏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导功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瓶颈问题,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把存量的资源转化为增长的优势,以科学技术的跨越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飞跃。

三、江苏省进行科技资源集成的现实基础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科技资源省市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5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总量占全国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3%,提高1.6个百分点。到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研发机构495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8.9万人;两院院士91人,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680亿元,点GDp比重达2%;企业研发投入560亿元,占全省的83%,占全国第一,本土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比例达64%;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7.4万件和8.7万件,其中企业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7.9万件和4.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21亿元;全省共有10662家企业与国内941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项目超过2万个,其中与中科院合作达1104个;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723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

2009年底,全省中国科学院院士4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8名。全省共有省属高校68所,部属高校10所,省属企业32家,部属参照正厅管理企业36家,部属参照副厅管理企业7家,中央金融系统所属企业20家,其他金融企业10家,省属科研院所2家,省属事业单位4家,部属事业单位、科研院所28家。“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测算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09年实现值达2.0%,人均GDp达到6475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30%;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更大力度推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重点的自主创新,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四、江苏省实施科技集成取得的初步成效

2009年及以前,全省认真实施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已取得很大的成绩。

1、全省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科技转化急需的技术基础设施

2009年,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与商品化前期的研究开发,向企业提供了一大批成熟的、系统配套的科技成果。全省科技第三产业迅速兴起,初步形成了促进技术流通的渠道和网络,建立了一批常设技术场所,组建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江苏省技术市场联合体。软科学事业走向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了发展科技咨询产业、开展应用型软科学研究和加强软科学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基本格局,软科学研究成果与许多重要决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采纳应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2、全省建立了与省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科技进步政策体系

到2009年,已先后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通知》等六个科技政策性文件,对推动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发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全省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攻关、火炬计划为重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点

南京开发区内建立了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欧洲科技工业园,探索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苏锡常火炬带为辐射走廊、其他地区不断培育新产业生长点的区带结合、点线结合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新格局。

4、全省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为重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2009年,全省工业主要行业中有70%产品升级换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20万台套,现有工业企业生产装备中三分之一以上达到了国家同类设备先进水平。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推进科研机构的改革,引导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全省推动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发展,围绕“增粮增棉、保供增收”目标发展科技

全省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推广服务相结合,到2009年已建立了六个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107个科技示范乡镇,初步形成了农业科研、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创汇农业的发展;已有37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称号,居全国前列。

6、全省重视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发展,拓展科技外事领域

全省重点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合作、国外智力的引进和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促进科技国际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9年,完成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直接找油气法的DipoG技术等国家、省级智力引进项目1200多项,引进国外专家1200多人次,建立了果树、蔬菜的智力引进示范园区。组织科技出访400多人次,举办境外科技培训班100期,培训国内学员1500多名,组织实施“计算机流动培训车”、“江苏计算机应用网络”等政府科技合作研究项目80项,获得国外资助1000多万美元。建立技术进出口体系促进科技与外贸结合,已有16个研究开发机构具有进出口自营权。

7、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得到强化

在省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路径与机制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科技计划立项、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以及企业知识产权

8、省科技厅对县(市管理与服务)科技拨款

省科技厅对各县(市)申报科技项目给予直接申批,减少中间环节,并给予积极拨款。

五、结束语

通过研究江苏省科技资源集成的现状,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提出提高江苏省科技资源集成的质量,增强支柱企业的经济效应,促进江苏省科技集成与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对策意见,可以为江苏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技资源上的保证,为增强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逸平.夯实基础设施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J].科技日报,2004(7).

[2]柳御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游雪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见成效[n].科技日报,2004(4).

[4]华鹰.技术创新成果的权利化与技术转移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

[5]蔡声霞,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科技成果资源篇7

关键词: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化

1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盘锦市的科技信息服务近年来的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技信息网络化已初步形成。市、县区科技局网以及企业孵化器网均连接到盘锦市科技局网,同时盘锦市科学技术局网还与全国多个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国多个省(市)信息中心进行了友情链接。从表面上看,似乎盘锦已形成了科技信息资源大共享的格局。但实际上,经过仔细地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盘锦市的科技信息服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具体表现:一是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造成条块分割,信息交流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二是科技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彼此缺乏沟通粘结和协调重组的能力;三是科技信息流通不畅,成果难以转化。高校、科研院所抱怨企业界没有人“慧眼”投资科研成果,企业抱怨研究开发部门钻到“象牙塔”中,没有“现实”眼光。

2构建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

2.1总体设计思路

将盘锦市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提高科技信息流通的效果与效率。本着构建小核心、大网络形式,一方面构建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内网信息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构建外网信息交互系统。通过内网信息服务系统、外网信息交互系统组成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加强产、学、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样化、全过程、一体化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开展各种科技信息服务奠定基础,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与作用。

2.2内网信息服务系统――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即是将多种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集合于一个系统中,以整合信息资源,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它主要包括3个子系统:公共信息资源系统、对接服务系统、咨询服务系统。

(1)公共信息资源系统

在这个信息资源系统中应建立一个包括科技文献资料、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政策法规以及各级科委和科技管理部门的政务信息等各种数据库,它囊括科研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相关信息资源系统,以此来保证各种服务的开展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在公共信息资源平台中,以网络为载体,建立全市公用科技信息提供中心,向全市包括中文科技期刊、重点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难题等公用科技信息资源;以网络为纽带,突出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塑料、新材料、农业等重点领域,联合全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构建虚拟科技数据中心,形成重点学科领域科技资源保障体系,同时加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立一批自主的有地方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环境。

(2)对接服务系统

在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系统的基础上开展需求征集、成果、项目筛选和推介、组织对接、协调签约和实施、反馈跟踪、区域协作等各个环节的集成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多样化服务。

(3)咨询服务系统

以公共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专家咨询、技术咨询、信息咨询、投资咨询、项目评价、市场调查与预测咨询服务,形成一体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咨询服务链。

2.3外网信息交互服务系统

外网信息交互服务系统是相对于内网信息服务系统而言的,与内网信息服务系统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区域性

根据区域性特点建立不同空间范围的科技信息服务协作。如:市、省等不同区域范围的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它的特点在于优化组合了某一区域内的科技信息资源,为发展经济与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综合性

将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区域范围内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区域范围内的科技信息服务功能。

(3)广泛性

不仅在某一区域内加强各个系统、不同部门各种类型科技信息服务之间的联系与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而且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使科技信息服务的范围更广泛,信息资源更丰富,服务功能将更强。

3盘锦区域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

结合现阶段盘锦区域的情况,认为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以盘锦市科技局为中心,在区域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基础上,构建“科技创新走廊”。即建立政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走廊。在市内建立区域性网络化、信息化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第二步,创造条件,与省内其它市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构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分布集中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流,跨区域科技项目对接,保证信息的针对性、高效性、集成性和及时性,真正为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扩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第三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科技信息交流与合作。将科技信息服务放在更高层次的一个大系统内协调发展,以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进行信息服务建设,发挥其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盘锦市科技年度报告.2006.

[2]盘锦市“十一五”发展纲要.2007.

科技成果资源篇8

[关键词]资源配置;市场经济规律;市场导向;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105-04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命题之一。党的十八届i中全会提出,中国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方向。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趋向不断增强和创新驱动作用日益显现的当今时代,要让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释放出更大的“正能量”,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重要节点。坚持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市场导向下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来展开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作为资源配置的两大方式,到底是以政府为主,还是以市场为主,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和分别发挥什么作用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可以说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逐步清晰。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然后逐步调整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作用”、“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定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起决定性作用。原因在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实现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和劳务的目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引导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要求,有利于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的局面,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要促进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在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共享度,进一步释放和扩大创新驱动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功能。但我们面临的事实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度不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在创新中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重大需求脱节严重、科技资源低效配置问题明显、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日趋凸显。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扩大,本源就在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失当和配置效率的低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和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在内的资源配置不能纯粹依靠政府配置的方式来解决。因为以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方式,通过层层行政审批甚至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的。而且,正是由于政府对资源进行过多直接配置,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条块分割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了现实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的诟病,形成科技资源自由流动的障碍,制约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的构建,甚至会出现科技资源寻租问题,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源浪费。因此,重新理顺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就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应该牢牢把握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重点是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二、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现实审视

(一)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地位失当

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科技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的功能主要是体现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平环境创建和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研发等方面,但现实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强于市场的作用,很多本应由市场发挥的功能却被政府所取代或者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市场配置功能发生扭曲,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虽然近年来科技资源建设经费有所增加,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过多、过细地干预,科技资源大量浪费与重复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科技资源力量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建设的效用与科技资金投入应有的效果存在差距。也就是因为政府过多地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进行直接配置,超越了其本应主要是宏观调控、重点推进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究资源配置的定位,限制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活力的形成,导致产生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供给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科技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现象也就由此产生。另外,由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所设置的制度壁垒导致部分民营企业高成本进人科技研发领域甚至是无法进入该领域。在政府主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把科技资金重点投向与相关主管部门附有特殊关系的机构或者部门,以及见效快、层次低的技术研发项目中,而对周期长但又确实需要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重视不足。

(二)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管理现象严重

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巾的错位造成的。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方政府通过科技资金投向、金融贷款方向、税收、科技研发技术标准、科技市场准入条件等各种制度壁垒来约束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尽可能地保留在本地市场,或者阻止外地资源进入本地市场,由此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顺畅流动,形成了在科技资源市场中各地方政府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局面,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具体表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都相互掌握着相应的科技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都分别受到相关部门、所有制分割及行政区域壁垒的限制,都在坚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严重地阻碍了科技创新合力的形成和区域整体科技资源优势的发挥。

(三)寻租现象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诟病

利用自有的科技资源或者相关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进行寻租是现实中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突出问题,这主要是由科技管理体制的缺陷引起的。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科研人员、科研管理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不是通过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和有效的管理或服务,在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获取资源和合理的利益,而是通过其他非正当手段来获取超额利润或社会回报。其主要体现在科研行贿、科研造假、科研滥造、科研项目转包、科研护租避租、科研中介行政化、科研课题或项目资助内部操控等方面,这不仅仅降低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科技决策偏差、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人力资源、破坏科研风气、损害社会诚信、降低政府威信等问题。

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市场配置对策

(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现实中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由市场与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失当及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造成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体,而且紧密联系、对立统一的。市场固有的自发性、趋利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决定了市场并不是万能和完美无缺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来说亦是如此。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既要确定市场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地位,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又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其本身并不能解决科技资源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问题,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市场的公平环境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功能来实现的,如果单纯由市场进行自发分配,还可能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化,甚至是两极分化。事实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忽视、否定,更不是放弃,而是强调两者在资源配置中要正确归位和强化两者的协调力与配合力。重点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引导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正确归位,明确两者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职能与分工,尤其是要弱化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微观方面的职能,坚决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还权于民、还权于市场、分权于社会。要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要建立符合科技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要能够实现优化配置,一个关键节点在于建立健全能充分发挥政府、研发机构等多方面作用的科技经济行为的运行机制。在这个运行机制中,调节主体是政府,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研发机构和企业,市场则是联系政府、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纽带。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究发展战略规划,协调好各地方政府之问,企业与企业之间,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通过引人竞争机制,重点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性课题研究、公共技术与基础性研究,进一步规范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中介组织的发展,创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微观层面的、面向主战场的大量研发活动则应交给市场调节来组织完成。

(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制度保障和市场环境是影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因素,现实中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市场配置中问题的出现与科技资源现代市场体系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毋庸置疑,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科技资源市场化取向相适应的市场服务体系。这既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本质要求,又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其一,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各地方、区域、部门之间的制度壁垒和铲除地方利益保护之根,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的功能,建立健全科技资源统筹法规体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资源配置规律的基础上,整合科技资源,从国家层面来推进科技资源的分配,提高科技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水平。其二,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增强各地之间科技政策的协调性,做到互联互通互用,最大限度减少各地科技资源政策壁垒的形成和冲突现象的发生。其三,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除特殊领域之外,应保证各类市场主体都拥有依法进入相关领域的平等性,防止和避免由于技术标准等制度的差异导致相关市场主体进入科技市场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其四,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统一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及时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科技资源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各种规定,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五,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成果共享机制建设。要加快建立以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所、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开发咨询中心、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为重点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市场的中介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效率。

科技成果资源篇9

【关键词】科技资源资源配置配置能力

【abstract】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isthe"firstresource"ofmoderneconomicdevelopment,whichplaysavitalrolein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strength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allocationcapabilitydominatestheinvestment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ources,anddirectlydeterminestheregionaleconomicoutput.atpresent,theexistingliteraturefocusesonthestudyoftheefficiencyandevalu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allocation,buttheresearchonthecapabil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allocationisrelativelyrare.thispapersummarizetheknowledge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allocationcapabilities,andanalyzetheproblemsofit.alloftheseresearchesindicatethedirectionforfutureresearch,andultimatelybenefit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Resourcesallocation;allocationcapability

科技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其优化配置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及潜力,它并不是单独某一种能力的体现,而是由几种能力合同作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科技成果。

1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

首先,有必要了解已有文献对于科技资源的界定。周寄中(1999)认为科技资源是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第一生产力”的要素,被称为“第一资源”[1]。丁厚德(2001)认为科技资源是投入科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以及组织的总和[2]。其实二人对于科技资源的定义有着共同之处,即认为科技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而参与到生产中,只是周寄中的观点更加偏重于强调科技的要素角色,而丁厚德的定义则更加具体化突出科技要素的组成部分。孙宝凤等(2004)对丁厚德的观点进一步完善,认为科技资源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科技进步,并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资源,同时将科技环境资源也列入其必要要素中[3]。

科技资源配置指的是各类科技资源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领域、过程、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和使用[4]。目前国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5-6],且侧重于方法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模拟[7]。而国内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8],即科技资源配置的含义、特点、作用机制的研究与分析,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相关研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的研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研究内容,衡量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能力。经济在达到均衡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预期的效果取决于人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把握[9]。因此,研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可以优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科技投入到经济产出的转变。

2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界定

从广义的角度看,周勇,李廉水(2006)认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区域内,结合实际,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为科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创造效益的能力[10]。徐建国(2002)把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定义为区域内能够高效率地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强度、结构、方式以及运行模式等要素的影响[11]。华瑶(2004)认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一个区域高效运用与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这个区域从宏观上讲可以是国家或地区,从微观上讲可以是某个单位或部门[12]。在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早的研究中,学者们基本上延续了徐建国(2002)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研究,直接引用其内涵或对其加以补充。

从狭义的角度看,李应博(2009)认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对科技资源的获取、使用和获得收益的能力[13]。吴家喜,彭洁(2010)对其定义为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在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定位科技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状况,有效整合和利用内外部科技资源的知识与技能。周伟,章仁俊(2012)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界定为,区域内,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文环境,使科技要素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合理分配与使用,确保科技成果高产出并高效地应用于社会生产,最终实现经济的高产出的一种能力[14]。

综上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研究,具有从笼统到具体,宏观到微观,广义到狭义的规律,这些规律越来越具体地对科技资源的高效化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正确地理解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各项指标的选取等具有指导意义,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实证分析等的研究形成理论支撑。

3中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内容上讲,现有的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主观解释。学者们在就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延伸研究时,一般都会对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基于自己的研究角度做出界定。如吴家喜,彭洁(2010)总结和探索了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特征、驱动因素等。第二类是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理论上的构建。如华瑶等(2004)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周伟,章仁俊(2012)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的BSC模型等,都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为定量衡量科学资源配置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类是结合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实证分析。目前在实证方面较为广泛的研究有三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针对国家广泛区域的宏观分析。主流的研究是对中国东、中、西部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评价。如杨艳萍,赵洪t(2007)[15]、杨艳萍(2007)[16]、李恒等(2013)都是基于模型基础上对国家的宏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分析[17]。

第二个方向是针对某个省市的中观分析,如毕娜等(2006)以宁波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18],陈呈频等(2007)立足于浙江省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19],范斐等(2013)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与城市化进程交互耦合的深层次机理[20],宗晓丽(2010)则根据山东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21]。

第三个方向是结合某个企业或单位的数据作实证研究,为其发展提供策略。如李志远(2012)研究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机理[22],单娜(2007)通过分析得到是科技资金和人力等要素得到最优配置[23]。雷彦斌(2012)认为行业研究所作为各个行业的科技前沿单位,科学地评价行业科研院所的效率水平[24]。

从研究的展开角度来看,早期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其内涵进行补充和扩展,如徐建国(2002)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强度、结构和效果深入和建立模型,在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沿用这种方式。但随着研究的进行,研究角度也在随着研究的转变规律而发生变化,在研究的展开角度上渐渐深入。如黄宇等(2011)从科技人力、财力资源两个测量维度展开模型探讨[25]。周伟,章仁俊(2012)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深入进行进一步研究。李恒等(2013)从人力、财力、物力、信息、配置效果角度深入研究。总体来说,研究角度越来越深入和多样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展学者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理解,更有利于扩展思路,使其更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中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有关的经济现象,解决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科技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华瑶等,2004),“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周勇,李廉水,2006),基于BSC的基本模型的方法(周伟,章仁俊,2012),耦合协调度模型(范斐等,2013)。

4结论探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看,国家的东、中、西部由于其历史或地域差异,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差别较大,因此资源配置的重点和方式也应当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东部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濒临沿海,拥有较好的资源配置的环境,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资源的投入、研发、以及成果的转化,注重配置效率。而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和吸收都较低,应当着重于科技成果的引进与应用。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可忽视。各地政府或企业单位应当首先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高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仅重视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加大科研教育院校与社会的交流,促进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从国际层面看,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已成为主流趋势,技术溢出效应为发展中国家加快科技发展提供可能。因此,我国要增强主体对内部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科技资源的获取能力,统筹协调,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资源配置能力。

总的来说,目前对于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当前国内外对科学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多侧重于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这种评价虽能对科技资源配置方向给予指导,但量化数值不够精确。其次,已有的文献偏重于实证研究,而对理论的探索没有很大的进展。事实上,只有理论层面不断提升,其付诸于应用才有可能。因此,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再次,微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不足。随着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加深,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必将削弱,而更多企业单位将会担起资源配置主体的重任。因此,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微观研究也将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36.

[3]孙宝凤,李建华,杨印生.运用Dea方法评价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52-53.

[4]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UweCantneR,anDReaSpYKa.Classifyingtechnologypolicyfromanevolutionaryperspective[J].Researchpolicy,2001(5):759-775.

[6]JoSepHpeYReFitte,JeFFBRiCeJR..productDiversificationandR&Dinvestment:anempiricalanalysisofCompetingHypotheses[J].organizationalanalysis,2004(4):379-394.

[7]卢山.运用因子分析与数据网络分析(Dea)的江苏沿海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研究[J].江苏商论,2014(4):77.

[8]范斐,杜德斌,李恒,游小B.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J].地理学报,2013(10):1331-1332.

[9]吴家喜,彭洁.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及驱动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103-107.

[10]周勇,李廉水.基于“非线性”主成分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4):27-34.

[11]徐建国.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9):98-100.

[12]华瑶,刘春波,朱林生.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2):42-43.

[13]李应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4]周伟,章仁俊.基于BSC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12(3):39-41.

[15]杨艳萍,赵洪t.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08-110.

[16]杨艳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6):68-70.

[17]李恒,范斐,王馨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4):162-167.

[18]毕娜,陈呈频,王亚良,施琪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与评价[J].高科技产业,2006(4):116-118.

[19]陈呈频,兰秀菊,毕娜.基于模糊评判机制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5):509-512.

[20]范斐,杜德斌,盛垒.长三角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耦合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7):69-75.

[21]宗晓丽.山东省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评价[J].经营管理者,2010.

[22]李志远.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3]单娜.大港油田公司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

[24]雷彦斌.中国行业科研院所的效率评价及科技资源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5]黄宇,王晓军,李战国.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杭州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19):52-54.

科技成果资源篇10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⒈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⒉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⒊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⒋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⒉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⒋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⒈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⒉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⒊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⒋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⒌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⒍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⒎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⒈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⒉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⒈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⒉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⒊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⒈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⒉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⒊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⒉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⒊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⒋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⒌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部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⒈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⒉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⒈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⒉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⒊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⒋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⒉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⒊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⒋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⒈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⒉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⒊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