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32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1

我们看到,在《民法通则》之前的法律、法规,包括《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等,从来没有使用过“债权”、“债务”、“债权人”、“债务人”等概念,而在《民法通则》之后的民事法律、法规,甚至公法性的法律、法规,广泛采用了“债权”、“债务”、“债权人”、“债务人”等概念。

《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已经十多年,应当说“债权”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1998年3月民法起草工作小组会议上,有个别学者建议取消“债权”概念,建议民法典不设“债权编”,理由是“债权”概念不通俗。当时就有学者反驳说,《民法通则》规定“债权”概念,十多年来已经为我们的人民、企业、律师和法官所接受,为什么要抛弃?有的学者指出,“债权”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基础性概念,一旦取消,必将导致民法概念体系的瓦解。有的学者说,如果取消“债权”概念,不仅破坏了逻辑体系,就连权利名称也将发生问题,总不能叫“不当得利权”、“侵权行为权”吧!

今年4月19日讨论民法典体例结构的民法典草案专家讨论会上,与会学者专家就民法典设总则、物权、债权总则、合同、侵权行为、婚姻家庭、继承、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等八编,达成一致意见。包括过去主张取消“债权总则”和“债权”概念的学者,也明确表示赞同民法典设“债权总则编”。但令人不解的是,法工委在专家学者起草的各编草案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中国民法典草案(2002年9月稿)》,却突然取消了“债权总则编”。

在9月16-25日法工委召开的讨论《中国民法典草案(2002年9月稿)的专家讨论会上,就中国民法典是否保留债权概念和设债权总则编,进行了激烈争论。会上主张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编”的学者所持理由,主要有四个:一是认为“债权”概念不通俗;二是认为我们不应迷信德国法的体系;三是认为债权总则实际是合同总则;四是认为侵权责任不是债或者主要不是债。在我看来,这四个理由都站不住。

先谈所谓“债权”概念不通俗。会上有学者认为民法上的“物权”、“债权”、“法律行为”三个概念最难懂。其实,民法上的概念,不通俗的岂止“法律行为”、“物权”和“债权”三者!“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宣告死亡”、“民事责任”,甚至“人”、“人格”、“人格权”等等,哪一个是通俗的?!我们制定民法典,绝不能够以所谓“通俗化”为目标。民法是一个具有严格逻辑性的行为规则体系和裁判规则体系。每一个概念均有特定的含义,概念相互之间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开办法学院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才需要职业化的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才需要建立专门的司法考试制度。再说,对中国人而言,“债”的概念是古已有之。唐律、明律都有“钱债”。老百姓说“杀人偿命,欠债换钱”。虽其文义有广狭,但其本质同一。是一方请求他方为某种行为的权利,即“请求权”。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债权”概念并非不通俗。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债权”概念已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并熟练运用,就是证明。

再谈所谓迷信德国法。有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迷信德国法的概念体系,不必套用“物权”、“债权”概念,不必设“债权总则编”。其实,“物权”、“债权”的明确区分,虽然是《德国民法典》首倡,但《法国民法典》就已经采用了“债权”概念。特别应注意的是,“债权”、“物权”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基础性概念,无论所谓大众化的法典如《魁北克民法典》,或者学者型的法典如新的《荷兰民法典》,都有“债权”概念,都有“债权编”或“债权总则编”。英美法系本无“物权”、“债权”之分,其合同概念,本来定义在“允诺”(promise),现在的英美法辞典和法律著作已经改用“债权”(obligation)来定义合同概念,即将“合同”定义为“产生债权债务的合意”。可以说英美法系也接受了“债权”概念。可见,采用“债权”概念,规定“债权总则编”,是民法典科学性和体系性的要求,与“迷信”不相干。退一步说,即使是“迷信”,我们可以“迷信”“物权”、“法律行为”、“时效”、“法人”、“人格权”等许多德国人创造的概念,为什么就不可以“迷信”“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

再谈所谓侵权不是债。有的学者认为,侵权的本质是“责任”而不是“债”,或者仅“损害赔偿”是“债”,特别提到“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不是“债”。但是,各校采用的民法教材,都说“债权”是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来没有限定所请求的“行为”必须具有金钱价值。因此,侵权行为的后果,不仅请求加害人支付赔偿金是“债”,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不为一定行为)、赔礼道歉(为一定行为)也当然是“债”!是谁把“债”限于支付金钱的?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在其《侵权行为法》第一册第132页指出:因名誉被侵害请求为恢复名誉之适当处分,“如刊登道歉启示,虽其内容不以金额为赔偿标的,但性质上仍属债权”。

有学者一再提到所谓“债权总则”实际大多是合同总则,现行合同法总则部分的大多数内容实际是“债权总则”的内容,因此认为民法典不必设“债权总则编”。应当看到,现行《合同法》把许多“债权总则”的内容纳入其中,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弥补《民法通则》关于“债权总则”的规定的不足。在《民法通则》专设“债权”一节并规定“债权”定义的基础上,《合同法》补充规定了许多本属于“债权总则”的内容,正好说明“债权总则”之必要性。质言之,《合同法》超越自己的范围去规定本属于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规则、规则和本属于“债权总则”的规则,是因为《民法通则》的规定太简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现在我们制定民法典,就应当按照逻辑和体系的要求,使现行《合同法》中属于“债权总则”的规定回归于“债权总则编”,属于民法总则的内容回归于“总则编”,将剔除了属于“债权总则”内容和属于民法总则内容后的合同法作为民法典的“合同编”。怎么能够因《合同法》规定了“债权总则”的内容而取消“债权总则编”?难道也因《合同法》规定了属于“总则编”的法律行为规则、规则,而取消民法典“总则编”吗?

我注意到有的学者主张取消“债权总则编”,并不主张取消“债权”概念。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不设“债权总则编”,而又保留“债权”概念,是否行得通?特别应指出的是,当时之所以能够将许多本属于“债权总则”的规定纳入《合同法》,是以《民法通则》专设“债权”一节并明文规定“债权”定义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民法通则》关于“债权”和“债权”定义的规定作为前提,《合同法》怎么能够规定“债权人代位权”、“债权人撤销权”、“债权让与”、“债务承担”等属于“债权总则”的制度?怎么能够将合同当事人称为“债权人”、“债务人”?《民法通则》之前的法律,如《经济合同法》,从未使用过“债权”、“债务”、“债权人”、“债务人”等概念,而《民法通则》之后的法律则广泛采用“债权”、“债务”、“债权人”、“债务人”等概念,原因即在此。

如果民法典不设“债权总则编”,“合同编”不可能规定“债权”定义,因为“合同编”如果规定“债权”定义,也就成了“债权编”而不是“合同编”。可见,取消“债权总则编”也就取消了“债权”概念。《合同法》现在的许多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债权人”、“债务人”尚可用“当事人”代替,就像当年的《经济合同法》那样,但“债权人代位权”、“债权人撤销权”,能改为“当事人撤销权”、“当事人代位权”吗?《合同法》的这许多规定,是以《民法通则》关于“债权”概念的规定为前提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没有“债权总则编”、没有“债权”概念,物权法上的“债权人”、“债务人”、“被担保债权”、“债权质押”等也将失去存在的前提。“物权优先于债权”这一基本原则也就失去了依据。能说“物权优先于合同”吗?能说“物权优先于侵权”吗?没有了“债权”概念,许多商事法律都要受到影响。如《公司法》关于“公司债”的规定,《票据法》关于“票据债权人”、“票据债务人”的规定。特别是破产法,“债权人申请破产”、“债务人申请破产”、“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按债权额比例分配”等制度,以及基于“物权优先于债权”原则的“取回权”制度,均将失去前提。甚至公法也要受到影响,如《税收征管法》第45条规定的“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能够改为“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合同”吗?应当指出,“债权”概念,绝不仅是民法财产法的基本概念,而且是整个民商法律的基础性概念,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性概念,一旦取消“债权总则编”和“债权”概念,必将导致国家整个法律体系、法律秩序的混乱。

还应当注意“债权”概念作为法律思维工具的重大价值。例如“物权优先于债权”、“债权平等”、“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区分、“可分债权”与“不可分债权”、“连带债权”与“连带债务”等等,是我们进行法律思维的工具。法官、律师正是靠这一系列建基于“债权”概念的原则,进行法律思维和办理案件的。如果废弃“债权”概念,我们的法官、律师将如何进行法律思维,如何分析案件和裁判案件?

有的学者对于制定一部具有严格逻辑性和体系性的中国民法典特别反感,他们口口声声说,人家英美法没有债权概念、没有债权总则,不是适用得好好的吗?英美法与大陆法的区别,犹如住帐篷的游牧民族与住房屋的定居民族的区别。凡住房屋的民族,即使盖一座简陋的房屋,也要预先设计房屋的结构,这是住帐篷的民族所不理解的。英美法系之所以不讲究法律的体系,不讲究法律的逻辑结构,因为他们是判例法,是不成文法,是法官造法,他们的法官裁判案件是采用“从判例到判例”的推理方法。我们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官只是适用法律而不能制定法律,我们的法官裁判案件是采用“从规则到事实”的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方法,因此我们的法律必须讲究逻辑性和体系性。因为法律愈有逻辑性和体系性,就愈能够保障裁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客观而论,英美法与大陆法,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但英美法我们学不了,因为我们属于与英美法完全不同的成文法国家,我们没有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传统,最关键的是我们培养不出英美法系那样的高水平的法官队伍。如果真的制定一部“松散式”、“邦联式”的,逻辑矛盾、体系混乱的民法典,叫我们平均文化水平未超过大专的22万法官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如何保障裁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最后还应当看到,“债权”概念不仅在法律体系和法律思维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债权”概念是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法律概念,“债权总则”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不仅“合同之债”是交易规则,“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侵权之债”也都是交易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合同之债”是市场交易的常态,“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侵权之债”是市场交易的变态。在计划经济条件之下,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均通过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和票证安排,因此没有“债权”概念存在的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也签订所谓“经济合同”,但这种合同的实质是“计划”而不是“债”。可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差异不在合同,而在“债权”,“债权”是民法与市场经济的“连接点”。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

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3

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清朝末年从德国民法继受过来的这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之久。现今中国法学院所采用的民法教材,它上面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都是德国式的。人民法院的法官裁判案件,不是采用英美法那样的从判例到判例的推理方法,而是采用德国式的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方法。中国的立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以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为典型,所……

我为什么不赞成“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

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清朝末年从德国民法继受过来的这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之久。现今中国法学院所采用的民法教材,它上面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都是德国式的。人民法院的法官裁判案件,不是采用英美法那样的从判例到判例的推理方法,而是采用德国式的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方法。中国的立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以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为典型,所使用的概念、所规定的原则和制度,诸如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行为、、时效、物权、债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代位权、撤销权等等,都是德国式的。可见,从德国民法继受而来的这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已经融入中国社会之中,成为立法、司法、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构成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基础。

有的学者反对德国民法的概念体系,大谈所谓“对德国民法说不”。但现在中国所面对的,绝不是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间,或者在大陆法系内部的德国法系与法国法系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一百年前,我们的前人已经替我们作出了选择。中国之属于德国法系已经是既成事实。你不可能抗拒、改变、背离或者抛弃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在中国历经百年所形成的法律传统面前,任何立法者和学者,都是渺小的。即使如某些学者所主张的“松散式、邦联式”方案,即使如现在提交审议并征求意见的“汇编式”的民法典草案,也并未真正背离德国民法的概念体系,只不过人为地把这一概念体系弄得支离破碎、逻辑混乱罢了。

中国属于成文法,与英美法不同。英美法国家有悠久的判例法传统,法律规则是法官创制的,主要依靠法官的产生机制、高素质的法官和陪审团制度,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和统一性。大陆法国家,法律规则是立法机关制定的,主要依靠法律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和统一性。法典愈有逻辑性和体系性,愈能保障审理同样案件的不同地区、不同法院的不同的法官,只能从法典找到同一个规则,得出同样的判决。尤其中国法官队伍人数众多,平均学历不超过大专,法律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不高,独立性不够,容易受法律外因素的影响。一部不讲究逻辑性和体系性的所谓“松散式”、“汇编式”民法典,使审理同样案件的不同地区、不同法院的不同的法官,可以从中找到完全不同的规则,得出截然相反的判决。这样的法典,不仅不利于保障裁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还会适得其反,使那些在法律外因素影响之下作出的不公正的判决“合法化”!这样的法典,不仅不利于遏制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和司法腐败,还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助长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和司法腐败。

有的学者不赞成制定一部具有严格逻辑性和体系性的民法典,他们说,人家英美法不是适用得好好的吗?须知英美法系之所以不讲究法律的体系,不讲究法律的逻辑结构,因为他们是判例法,是法官造法,他们的法官裁判案件是采用“从判例到判例”的方法。中国属于成文法,法律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官只是适用法律而不能制定法律,法官裁判案件是采用德国式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方法,因此,我们的法律必须讲究逻辑性和体系性。因为法律愈有逻辑性和体系性,就愈能够保障裁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法律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实则是法律的生命线。英美法我们学不了,是因为我们属于与英美法完全不同的成文法国家,我们没有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传统,最关键的是我们培养不出英美法系那样的高水平的法官队伍。

我为什么不赞成人格权单独设编

主张人格权单独设编的第一条理由是人格权的重要性。人格权关系到人的尊重、人格尊严和人权保护,其重要性并无人否认。但民法典的编排体例,绝不能以重要性为标准。人的尊重、人格尊严和人权保护,属于法典的进步性问题,应当体现在民法典的价值取向、规范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上。一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人格权和人权的保护,就具有进步性,至于该项制度在民法典上的安排和位置,是作为单独的一编,还是一章,是放在法典的前面还是后面,对其进步性不发生影响。法典结构体例、编章设置、法律制度的编排顺序,应当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并照顾到法官适用法律的方便。民法典的编纂体例,应当以逻辑性为标准,使民法规则构成一个有严格逻辑关系的规则体系,以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和统一性。

主张人格权单独设编的第二条理由是所谓创新。认为世界上迄今存在的民法典,人格权都是规定在自然人一章,还没有单独设编的,中国大陆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有所创新。我不反对创新,不反对中国民法典体现中国特色,但问题在于这种创新和特色,一定要符合公认的法理,至少在法理上说得通,有起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否则,就是故意标新立异。民法典是为民事生活制定准则,为市场经济和家庭生活设立行为规则,为法官裁判民事案件设立判断基准,绝不允许任意性和标新立异!

世界上的民法典和民法典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有三种模式:一是规定在侵权行为法之中,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896年的日本民法典、1881年的瑞士旧债务法等;二是规定在总则编或人法编的自然人一章,如1955年的法国民法典草案;三是在总则编或人法编的自然人一章规定人格权,同时在侵权行为法中规定侵害人格权的后果,如1959年的德国民法典修正草案。迄今没有将人格权单独设编的,其理论根据在于人格权的特殊本质,在于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差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主张人格权单独设编的第三个理由是所谓民法通则的成功经验。必须指出,当年制定民法通则,专设第五章对民事权利作列举性规定,其中第四节规定人格权,并不是出于理性的决定,而是出于不得已,绝不意味着将来制定民法典就一定要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民法通则之所以在国内外受到好评,是因为民法通则规定了比较充分的人格权,而绝不是因为将人格权单设一节。

人格权不应单独设编的基本理由,在于人格权的特殊本质。首先是人格权与人格的本质联系。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是人格的载体。因此,人格权与人格相终始,不可须臾分离,人格不消灭,人格权不消灭。世界上的民法典,均将人格权规定在自然人一章,其法理根据正在于此。其次,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还在于人格权是存在于主体自身的权利,不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权利。人格权就像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出生、死亡一样,属于主体自身的事项。只在人格权受侵害时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属于侵权责任关系,属于债权关系。这是人格权不应单独设编而与物权、债权、亲属、继承并立的法理根据。再者,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还在于,其他民事权利均可以根据权利人自己的意思,依法律行为而取得,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依法律行为而处分。而人格权因出生而当然发生,因死亡而当然消灭,其取得、发生与人的意思、行为无关,且人格权原则上不能处分,不能转让、赠与、抵销、抛弃。因此,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时效、期间、期日等制度,不能适用于人格权。人格权单独设编,混淆了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破坏了民法典内部的逻辑关系。相对于总则编而言,其余各编均属于分则,总则编的内容理所当然地应适用于其余各编。试问,总则编的法律行为、、诉讼时效、期日、期间等制度,将如何适用于人格权编?

我为什么不赞成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编

中国大陆民法学界主张取消“债权”概念的意见,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民法通则时就曾发生过争论。已故著名学者佟柔教授在《新中国民法学四十年》一文中说,有人主张中国民法“应摒弃债的概念。理由是:(1)中国人民所理解的债,与大陆法系国家自罗马法以来形成的债的概念大相径庭;(2)债本身是一个外来词,我们可以不用;(3)债的概念主要是概括合同制度,把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放在其中,并无科学性;(4)不用债的概念不会影响中国民法和民法学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民事法律关系的严肃性。”佟柔教授指出,“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民法和民法学应当使用债的概念”。根据大多数民法学者的意见,民法通则专设“债权”一节,并且明文规定了“债权”定义。

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已经十多年,应当说“债权”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1998年3月民法起草工作小组会议上,有的学者建议取消“债权”概念,建议民法典不设“债权编”,理由是“债权”概念不通俗。在2002年9月16日至25日召开的讨论民法典草案(9月稿)的专家讨论会上,就是否保留债权概念和设债权总则编发生激烈争论。主张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编”的学者所持理由,主要有四个:一是认为“债权”概念不通俗;二是认为我们不应迷信德国民法的体系;三是认为债权总则实际是合同总则;四是认为侵权责任不是债或者主要不是债。这四个理由都站不住。

有学者认为民法上的“物权”、“债权”、“法律行为”三个概念最难懂。其实,民法上的概念,不通俗的岂止“法律行为”、“物权”和“债权”三者!我们制定民法典,绝不能够以所谓“通俗化”为目标。民法是一个具有严格逻辑性的行为规则体系和裁判规则体系,每一个概念均有特定的含义,概念相互之间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开办法学院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才需要职业化的法官、律师和检察官,才需要建立专门的司法考试制度。再说,对中国人而言,“债”的概念是古已有之。唐律、明律都有“钱债”。老百姓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虽其文义有广狭,但其本质同一:是一方请求他方为某种行为的权利,即“请求权”。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债权”概念并非不通俗。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债权”概念已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并熟练运用,就是证明。

有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迷信德国民法的概念体系,不必套用“物权”、“债权”概念,不必设“债权总则编”。其实,“物权”、“债权”的明确区分,虽然是《德国民法典》首倡,但《法国民法典》就已经采用了“债权”概念。特别应注意的是,“债权”、“物权”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基础性概念,无论所谓大众化的法典如《魁北克民法典》,或者学者型的法典如新的《荷兰民法典》,都有“债权”概念,都有“债权编”或“债权总则编”。可见,采用“债权”概念,规定“债权总则编”,是民法典科学性和体系性的要求,与“迷信”不相干。退一步说,即使是“迷信”,我们可以“迷信”“物权”、“法律行为”、“时效”、“法人”、“人格权”等德国民法的概念,为什么就不可以“迷信”“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

有的学者认为,侵权的本质是“责任”而不是“债”,或者仅“损害赔偿”是“债”,特别提到“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不是“债”。但是,各校采用的民法教材,都说“债权”是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来没有限定所请求的“行为”必须具有金钱价值。因此,侵权行为的后果,不仅请求加害人支付赔偿金是“债”,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不为一定行为)、赔礼道歉(为一定行为)也当然是“债”。王泽鉴先生指出:因名誉被侵害请求为恢复名誉之适当处分,“如刊登道歉启事,虽其内容不以金额为赔偿标的,但性质上仍属债权”。

有学者认为,合同法总则部分的大多数内容实际是“债权总则”的内容,因此,民法典不必设“债权总则编”。应当看到,现行合同法超越自己的范围去规定本属于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规则、规则和本属于“债权总则”的规则,是因为民法通则的规定太简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现在我们制定民法典,就应当按照法律逻辑和体系的要求,使现行合同法中属于“债权总则”的规定回归于“债权总则编”,属于民法总则的内容回归于“总则编”,将剔除了属于“债权总则”内容和属于民法总则内容后的合同法作为民法典的“合同编”。怎么能够因合同法规定了“债权总则”的内容而取消“债权总则编”?难道也因合同法规定了属于“总则编”的法律行为规则、规则,而取消“总则编”吗?

没有“债权总则编”、没有“债权”概念,物权法上的“债权人”、“债务人”、“被担保债权”、“债权质押”等也将失去存在的前提。“物权优先于债权”这一基本原则也就失去了依据。能说“物权优先于合同”吗?能说“物权优先于侵权”吗?没有了“债权”概念,许多商事法律都要受到影响。如公司法关于“公司债”的规定,票据法关于“票据债权人”、“票据债务人”的规定。特别是破产法,“债权人申请破产”、“债务人申请破产”、“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按债权额比例分配”等制度,以及基于“物权优先于债权”原则的“取回权”制度,均将失去前提。甚至公法也要受到影响,如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能够改为“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合同”吗?应当指出,“债权”概念,绝不仅是民法财产法的基本概念,而且是整个民商事法律的基础性概念,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性概念,一旦取消“债权总则编”和“债权”概念,必将导致整个法律体系、法律秩序的混乱。

还应当注意“债权”概念作为法律思维工具的重大价值。例如,“物权优先于债权”、“债权平等”、“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区分、“可分债权”与“不可分债权”、“连带债权”与“连带债务”等等,是我们进行法律思维的工具。法官、律师正是靠这一系列建基于“债权”概念的原则,进行法律思维和办理案件的。如果废弃“债权”概念,我们的法官、律师将如何进行法律思维?如何分析案件和裁判案件?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4

一、关键变化

2008Sna与其他统计标准、手册的协调性高于1993Sna,强化了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首先,Sna与《国际收支平衡手册》的修订几乎同时开展,保证了2008Sna与《国际收支平衡手册》(第6版,Bpm6)的一致性;其次,2008Sna中价格与物量核算采纳了国际比较项目(iCp)和国际消费者与生产者价格指数手册的成果;第三,2008Sna与国际劳工统计标准保持一致;第四,2008Sna中环境账户与《国民核算手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修订版一致,后者有望成为国际标准;第五,2008Sna与主要分类体系最新标准《所有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第4版、《主产品分类》第2版是一致的;第六,《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已基于2008Sna进行改进,并于2008年出版;第七,《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m2001)与2008Sna的差异已作注释,以备新版的修订。相比1993Sna,2008Sna所做修订主要涉及六大方面:①对统计单位的进一步说明与机构部门分类的修订,包括对辅活动单位、非常住单位分支机构、多国经营企业常住地归属、特殊目的实体(Spe)、控股公司、总部办公室、金融服务的核算处理,以及非营利机构与金融公司部门次级部门划分问题的说明;②进一步阐明交易范围(包括生产边界),对研发活动、中央银行产出、非人寿保险服务、再保险、自产自用产品的处理做出了澄清与说明,改进了计算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间接测算方法(FiSim);③对资产、资本形成和固定资本消耗概念做出扩展和进一步说明,引入了经济所有权变化的概念,对资产边界与分类、知识产权产品、资产物量账户其他变化的项目分类进行了修订(刘伟,2010),对所有权转移成本、矿产勘查和评估、土地改良、固定资本消耗、水资源等方面的核算做了详细阐述;④进一步修订完善金融工具和资产的定义与核算处理,包括证券回购协议、职工股票期权、不良贷款、担保、指数联接债务证券、与外币联接的债务工具、未上市权益估值、未分配黄金账户、特别提款权(SDR)、租约和许可证、养老金权益等的处理方法,并调整了金融资产的分类;⑤有关政府与公共部门交易范围的进一步说明,澄清了私人/公共/政府部门的边界,对重组机构和政府签发许可证、公众公司用累积收入和资产出售所得作额外支付、政府向公众型准公司的额外支付、税收记录原则、税收减免、公共-私人伙伴关系固定资产所有权、保有收益征税的处理方法与原则等提出了详细指南;⑥有关Sna与Bpm6概念和分类的协调,例如,对个人常住地评判及个人常住地变更的资产所有权处理、货物送往国外加工与中介贸易①的处理做了澄清与说明。从文本上看,此轮修订并没有根本性的颠覆和改变,保持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原有基本框架,以实现由1993Sna(甚或1968Sna,其框架仍在不少国家使用)到2008Sna的平稳过渡(eurostat,2011)。但是,2008Sna几乎所有部分都有所变化,涉及统计单位和机构部门修订、交易范围、资产概念、资本形成和固定资本消耗、金融工具和资产的处理与定义等各个方面(Un等,2009;许涤龙、周光洪,2009)。归纳起来,2008Sna的关键变化主要体现在五大领域:资产、金融部门、全球化及相关问题、一般政府和公共部门、非正规部门(见表1)。

二、对中国核算体系的影响

(一)主要影响2008Sna的大多数修订是针对日益全球化的交易特点、金融工具创新、对私人和公共部门财富与债务来源等所做的反应(eurostat,2011)。实际上,在本轮修订的45个核心议题中有33个议题涉及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核算,可见有关资本核算方面的研究是核算界关注的一个中心(杨仲山、何强,2008)。总体来看,2008Sna所做修订对核算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主要涉及:①部分修订将影响Sna主要指标如GDp、储蓄和积累等的估算;②其他一些推荐涉及广泛的元素,包括定义和分类的澄清、说明,对核算方法、流程与结果都将产生巨大影响;③相比1993Sna,此次修订影响最大的领域包括养老金计划、资本服务成本、研发、军事支出、中间品等的核算处理。从对中国核算的影响来看,除上述三点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金融核算、国际收支核算、非正规与服务部门核算三个领域。首先,金融核算是2008Sna最主要的贡献之一,2008Sna框架下金融核算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调整了金融资产分类,部分主要总量指标的估算、金融服务产出的核算和金融资产/负债的处理将因此而改变(陈梦根,2011;许涤龙、周光洪,2009),若采用“公允价值”核算呆坏账以及用新的口径计算FiSim,可能会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资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发生相应变化。其次,根据2008Sna中海外加工货物的所有权原则和中介贸易的核算处理方法,中国对外贸易核算将发生显著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际收支数据(杨仲山、何强,2008),因为加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占比超过50%,采用新核算方法会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额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失衡的评估。再次,非正规部门与服务部门核算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例如,中国尚未正式建立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企业财务统计抽样调查制度,私营和外资道路运输业与水上运输业企业财务统计资料也处于空白状态(许宪春,2009),2008Sna对服务产出核算的要求更为细致、明确,对非正规部门核算的建议也更为全面、系统,采纳2008Sna对完善我国相关核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遇与挑战中国从1990年代初开始采用Sna体系,国家统计局先后颁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原则、分类、基本框架和核算内容进行规范,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架构,但在制度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统计局,2003),例如,季度GDp核算制度尚不成熟;地区GDp核算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环比核算与统计制度很不完善;服务业统计极不健全;机构部门账户存在众多不足;金融核算留有太多空白;等等。与先进国家核算水平、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以及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许宪春,2009)。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各种新现象不断涌现,如股票期权、非上市公司分红、基金公司运营、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等一些新情况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1993Sna的修订和2008Sna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迎头赶上国际核算最新发展的良机(杨仲山、何强,2008)。中国应充分利用实施2008Sna的契机,积极采纳新的概念、分类、标准与核算方法,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宏观经济核算制度。实施2008Sna代表了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整个统计体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实施2008Sna,重点应关注:①构筑适应2008Sna要求的统计制度,诸如完善与2008Sna要求相符的法律框架、发展统计系统的战略规划、统计与核算数据生产的科学流程等,这些构成了实施2008Sna的制度基础;②完善统计与核算基础设施,如企业注册和分类、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账户编制it工具等,促进我国核算工作与2008Sna概念、分类、方法与原则框架的一致性;③改进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如统计和行政数据来源、抽样框、原始数据到核算指标的转换机制等,2008Sna框架下许多方面如中央银行服务产出核算、非人寿保险服务产出核算、未上市权益估值等对基础数据要求更高,而且,改进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点之一;④改善2008Sna的实施环境,包括资源支持、组织环境、人力资源和管理方法、协调机制等;⑤编制国民账户部分特殊问题的处理,如发展中国家普遍较为薄弱的未观测经济、非正规部门和服务部门核算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2008Sna面临不少的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①在中国部门权力分割明显、统计部门较为弱势的情况下,谋求强大的支持是全面、顺利实施2008Sna的根本保障;②2008Sna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核算框架,在具体实施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有限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和财政支持)条件下将2008Sna的方法要求适应本国国情,提高和发展中国的核算水平与能力,这需要大力加强对2008Sna的研究、开发;③采纳新的核算框架需要更多、更强的统计资源支持,2008Sna对统计基础设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行2008Sna要求加大对统计基础设施的各项投入,增强统计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支持能力;④2008Sna对核算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Sna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imF的数据质量框架的协调性大大增强,对数据质量的各个维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核算数据质量是实施2008Sna时应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基于nSDS的实施战略

(一)nSDS与2008Sna实施作为经济统计国际新标准,中国采纳和执行2008Sna是提升统计能力与改进宏观经济统计的重要步骤,提升国民经济核算能力也是nSDS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者关系密切。

1.nSDS概念与Sna。nSDS旨在设计与实施一个发展统计的国家战略,以提高统计能力,改进统计体系的绩效。nSDS覆盖整个国家统计,遵循战略管理和公共统计的通用原则,为一国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指明了途径,是一国为发展统计所实施的未来4至5年的一整套战略举措和一系列行动计划(陈梦根2008)。Sna作为描述一国经济全貌的核心统计框架,为政策设计与评估、国际经济比较提供支持,在政府统计体系占据非常特殊的位置(Un等,2009)。面对Sna的最新修订,统计系统必须对概念标准化、分类变化、方法调整、信息可得性与执行时间表做出反应,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是nSDS题中应有之义。

2.nSDS评估和Sna。在nSDS统计能力评估阶段,实际也应包括针对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评估①,相关问题如:目前生产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有哪些;现行账户与2008Sna的差异;已有核算数据是否切合公众的优先需求;用户对核算数据的关注度如何及对所得数据是否满意;比照2008Sna要求,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编制和当中的管理、方法和过程是否有改进空间;等等。在nSDS框架下,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DQaF)被用于统计能力评估的基准(邱东,2008),也是核算数据的评估基准,评估结果可用于指导2008Sna执行。

3.nSDS设计与Sna。nSDS战略设计阶段的目标是对计划期行动方案做基本的选择,有关2008Sna实施的战略设计工作主要包括:①采用新的账户系列代替当前的账户系列;②评估战略规划期内是否签署特殊数据标准(SDDS);③2008Sna实施的资源支持方案;④当前核算产品供给和未来核算产品供给计划的协调,包括有待增加的部门账户与额外的数据生产;⑤国民账户编制的质量管理和账户修订政策,以及时间限制、方法和数据机制等;⑥新的账户编制工具的采用(如eReteS)或账户编制工具的升级与更新;⑦Sna与其他机构的伙伴关系和规划方案的协调,如iCp等。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好2008Sna实施与其他方案或行动的协调,动员更多资源支持核算发展,将2008Sna实施战略融入nSDS框架。

4.nSDS实施和Sna。nSDS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计划的时间表内将规划中对不同领域的调整措施付诸行动,并对行动进展和效果进行监控、评估(陈梦根,2008)。联合国、imF等机构倡导各国建立国民经济核算委员会,作为国家统计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2008Sna实施方案的制定、执行、监控与评估(eurostat,2011)。nSDS与2008Sna在实施时间上比较一致,一般都是4至5年左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nSDS的设计工作,形成了统计总体规划(Smp)的文本,但尚未正式实施,可以通过对规划文本做适当调整,将2008Sna实施战略纳入nSDS框架统筹安排。

(二)2008Sna实施战略框架为提高执行效率,2008Sna实施战略应高度重视过程管理。从流程上看,执行2008Sna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目标、组织、编制和(见图1),共同构成实施战略的基本框架。

1.目标。受数据来源可得性、统计能力、核算指图12008Sna实施战略框架标需求等因素制约,中国目前要完全实施2008Sna并不现实,不同时期对核算数据需求的优先次序也并不相同。因此,实施2008Sna可先设定一个4至5年战略规划期的实施目标。根据联合国等提出的准则,设定实施目标通常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国家统计能力现状,编制国民账户目前可得的数据源;②采用正规部门数据来源的可能性,以及按活动或机构部门将这些信息转换为核算指标的能力;③经济结构,主要是非正规部门的范围及核算能力;④实施和发展2008Sna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数量和知识水平(iSwGna,2011)。在1993Sna实施过程中,联合国提出了六阶段评估法和三个数据集方法用以评估各国实施情况(eurostat,2011;蒋萍,2007)。联合国200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72%的会员国实施了1993Sna,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转型经济体、西亚发展中国家、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国家都达到了第二个实施阶段。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iSwGna)指出,由于需要更及时信息以便做出适当的政策反应(如弥补金融危机和信息差距),编制季度国民户、开发预警和商业周期指标、高频率综合业务周期指标等的重要性上升,2008Sna要求对实施阶段和数据集的范围标准进行调整,例如,扩大最低要求数据集的范围,纳入按行业或支出构成计算的GDp名义值和物量值的季度账户,以及整个经济和世界其他地区直到借出净额的综合季度账户(iSwGna,2011)。经修订后的六阶段评估法和数据集方法可用于分解2008Sna实施目标和评估2008Sna执行状况,二者共同构成2008Sna执行目标结构与评估信息系统(分别见表2、表3)。按照联合国的方法,第一个数据集是最低要求数据集(mRDS),采纳1993Sna的国家已能覆盖;最二个数据集是建议数据集(RDS),建议所有国家都编制;第三个数据集是理想数据集(DDS),如有可能应当编制(eurostat,2011)。根据拟达到的实施阶段,实施2008Sna可设定不同的分解目标:①分行业按支出法和生产法估计GDp,主要结果是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的现价和不变价GDp及其构成、生产、中间消耗、行业增加值,此目标对应第一阶段,允许一国达到mRDS的部分要求;②估计国外账户的其他部分;③估计国民总收入和雇员报酬、混合收入、生产税等其他基本指标;④分行业就业数据、估计供给和使用表(SUts)、生产账户、按机构部门生成收入账户;⑤估计机构部门的所有账户序列、国外账户;⑥估计机构部门金融账户;⑦估计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实现某一实施阶段则能够生产与之对应的一组关键核算表,对应不同层次数据集,特定的实施结果反映了各国的核算能力差异,其中分解目标②、③④对应里程碑2,达到mRDS的要求(iSwGna,2011)。随着实施目标逐步增加,核算的复杂程度上升,第一个目标要求最少的数据,目标越复杂要求更多数据来编制核算账户,但是,复杂目标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国家发展提供更现实的描绘,更适合用于政策制定和分析目的。

2.组织。2008Sna的高效实施有赖于对相关工作和行动的良好组织,具体包括:①核算部门的组织,国民经济核算一般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核算部门应该设置在经济统计的核心部分,政府为2008Sna执行提供充足的经费保证与资源支持;②动员和发展人力资源,实施2008Sna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专业化要求高,核算部门应积极参加国际、地区组织的培训项目以及有关研讨会和工作小组;要任务与职责,如政府账户一般由财政部编制,金融账户一般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编制;④建立2008Sna执行的协调机制,实施2008Sna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统计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促进与国民账户数据的一体化(iSwGna,2011),中国实施2008Sna应特别注意加强和改进统计部门内部及与其他部门(包括行业统计、贸易、金融、农业、教育、医疗、价格等)间的协调与合作,从概念、分类、数据来源与收集数据、指标设计、统计口径等各个环节保证一致性,提升核算工作效率与数据质量。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5

民营是一个非国有国营的概念,即凡是非国有国营的都可以称为民营。民营不等于私营,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私营企业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该条例在界定了私营企业的概念后,同时描述了私营企业的特征,这包括:(1)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2)企业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有八人以上的雇工。(3)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工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

(来源:文章屋网)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6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在颁布第一部合同法19年之后,在实行改革开放20年之后,在即将迎来建国50周年的时候,终于有了一部统一的、现代化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合同法!我认为,统一合同法基本贯彻了立法方案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合同法,反映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要求,结束了三法并立的局面,实现了交易规则的统一。三个合同法是改革开放初期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牵头起草的,分别规范不同的合同关系,相互间缺乏协调一致。关于合同概念,两个法律使用经济合同概念,而技术合同法却没有使用经济合同概念,照理它应当叫技术经济合同法,这是概念不一致;关于违约责任,经济合同法采过错责任原则,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采严格责任原则,这是责任原则不一致;关于合同主体,经济合同法是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户,涉外经济合同法是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外国的个人,技术合同法是法人之间、法人和公民之间、公民之间,这是主体不一致;关于基本原则,经济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是“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原则,技术合同法是“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是基本原则不一致;关于合同订立的形式,经济合同法至少认可即时清结的合同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而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根本不认可口头形式,这是合同形式不一致;关于法律结构,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是大陆法风格,即采取“总则+分则的结构,而涉外经济合同法是英美法风格,只有总则没有分则,这是风格不一致。统一合同法抛弃了经济合同概念,不区分国内合同、涉外合同、商事合同和民事合同,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一切主体,调整范围涵盖一切合同关系,规定严格责任原则,实现了交易规则的统一。

(二)统一合同法,剔除了三个合同法反映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使法律规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要求。例如,经济合同概念,是从苏联拉普捷夫的现代经济法学派继受而来,本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80年代的经济法教科书还讲经济合同的特征,一是主体的特殊性,即经济合同主体只能是所谓“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二是所谓“计划性特征”,即经济合同是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签订的合同。这一概念正好体现国民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的本质特征。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今的中国经济,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市场经济,除国有企业外,有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私人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农户。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商品不超过10种,数万种商品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上,都完全由当事人自由缔结合同,不受国家计划管制。因此,经济合同概念在立法上已经失去意义。统一合同法抛弃了反映计划经济体制本质特征的经济合同概念,明文规定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立法目的,规定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合同自由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不规定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对合同的监督,不规定行政制裁措施,符合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应当在行政性法律法规中规定。

(三)统一合同法,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立法经验和判例学说,采纳现代合同法的各项新规则和新制度。例如,规定缔约过失责任和先契约义务(42条);规定附随义务(61条2款);规定后契约义务(92条);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66条)和不安抗辩权(68、69条);规定表见(49条)和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50条);规定无权处分行为(51条);详细规定了合同成立的要约承诺规则(13-35条);规定合同的成立以不要式为原则,以要式为例外(10条);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原则上有效,例外无效(53条);借鉴英美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拒绝履行立即发生解除权(94条2项)和违约责任(108条);规定强制实际履行规则(110条);规定合同的相对性原则(121条);规定违约责任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的竞合(122条);规定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124条);规定合同解释的方法和规则(125条);规定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转移原则(142-149条);规定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150条);承揽人的留置权(264条)和建设工程承包人的法定抵押权(286条)等制度。规定了各种新的合同,如赠与合同(11章)、融资租赁合同(14章)、委托合同(21章)、行纪合同(22章)、居间合同(23章)等;规定了法定解除权(94条)和约定解除权(93条)。

(四)统一合同法,在价值取向上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强调对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法律保护。既注重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又注重维护社会公益,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不允许靠损害国家、社会利益、消费者和劳动者牟利。统一合同法规定了对格式合同的管制手段(39-41条);规定免除人身伤害责任、免除故意和重大过失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53条);规定买卖不破租赁原则(292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承租人的先买权(230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承租人死亡后共同居住人的租赁权(234条);规定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买受人迟延支付达到全部价款1/5,出卖人才能行使解除权(167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或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受赠人可以请求强制执行(186条2款、188条)等制度。在设计和拟定法律条文时,凡涉及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均首先考虑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贯彻保护弱者原则。

(五)统一合同法,总结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经验和司法经验,凡民法通则、三个合同法经实践证明是正确、合理的制度和规则均予以保留,将司法实践中创设的合理的解释性规则和判例规则,上升为法律规定。例如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定义、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均以民法通则的规定为基础;合同分则以三个合同法及实施条例为基础;规定违约损害赔偿包括可得利益(113条),是采纳人民法院的司法经验;规定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53条),就是采纳天津法院关于工伤概不负责案判决所确立的裁判规则。

(六)统一合同法,针对我国转轨时期的特点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规定各种法律对策。例如,针对“三角债”问题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73条);针对债务人的赖帐行为规定债权人撤销权制度(74条);针对实务中因未办产权过户而认定买卖合同无效的错误做法,规定由出卖人负担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135条);针对建设工程质量低劣造成人身财产伤害的严重社会问题,规定建设工程合同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签订(271条),规定实现监理制(276条),明文禁止发包人将应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分包(272条1款),规定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272条3款),规定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由承包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82条);针对裁判实务中滥用诉讼法关于第三人的规定的倾向,规定合同相对性原则(121条)等。

(七)统一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虽然广泛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但并不是盲目照搬,而是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进行了比较、鉴别和取舍,并有所创造。例如第107条规定违约责任实行严格原则,虽说参考了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和商事合同通则规定,但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国内法上仍属于首创;第60条第1款规定的附随义务和第92条规定的后契约义务,是发达国家的法院创设的判例规则迄今未在法典上规定;第50条规定的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系针对实际生活中企业法人超越经营范围问题,在参考发达国家民法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崭新的制度;第282条规定的建筑物严格责任,系参考法国民法典新增直接请求权制度设计的,对于建筑物缺陷致损适用严格产品责任,体现了极大的首创精神。

就象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一样,统一合同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若干不足和遗憾。首先是许多应当规定的合同分则没有规定。例如,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他们与雇主(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靠缔结雇用合同、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来规定,单靠现行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则是规范不了的,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利益未受到应有的保护,各种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法院受理大量的雇用合同纠纷案件苦于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作为裁判基准。建议草案在广泛参考各国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经验基础上精心设计和拟定的雇用合同一章被删除,是最令人惋惜的。被删除的还有合伙合同、储蓄合同、结算合同、旅游合同等分则,使我们在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和完善上留下太多的遗憾。究其原因,并非立法机关认识不到这些合同分则的重要,而是担心一些行政部门的反对立场。

其次是若干应当规定的制度没有规定。立法方案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所设计的若干重要法律制度,后来补删去了。例如,针对一些由上级机关或党政领导促成的并非完全自愿的企业联合和合并,所设计的“不当影响”制度;针对风行的有奖销售、有奖储蓄、有奖球票等,所设计的“附获奖机会的合同”。还有从传统民法和发达国家法院创设的判例规则所借鉴而来的若干重要制度,如“第三人侵害债权”、“损益相抵”规则和“情事变更”原则,均有其针对性和必要性。按照草案,订立合同时就存在的显失公平,应适用第54条第1款规定的显失公平规则,合同成立后因与双方当事人无关的原因发生的显失公平,应适用情事变更原则。情事变更原则被删去后,合同成立后发生的显失公平失去解决途径,留下法律漏洞。另一方面,却规定了若干属于不言自明、没有必要规定的所谓无害条文,例如第67条和第109条。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1-0001-02

一、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科技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联系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不宜分价值高低。“高科技”是对当代世界前沿科学探索和在此基础上技术发明的概括,不应理解为各种科学探索价值的高低。这里的“高”表述的应是在当代科学发展中,不仅需要高级人才和多学科知识,还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强调高知识密集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国家加强对科技的宏观管理,集中资源,有重点地推进前沿科学探索和重大技术发明。

(二)高技术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发明的技术,是对国防和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技术,是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高技术赖以建立的现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知识密集度高的特征。高技术的使用往往带来经济超常规发展甚至是跨跃式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三)高技术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高技术产业的五个特征是:研究与开发(R&D)投入强度大,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产品和工艺老化快,资本投入大、风险高,R&D成果及其国际贸易具有高度国际合作与竞争性。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把高技术产业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创新速度快,由于增长能力强在将来拥有一定市场规模和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上述表述从定性角度说明了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在实际操作当中,国际上已将技术集约程度高低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依据。

根据上述思路,oeCD目前列出的高技术产业包括了制造业中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医药制造和科学仪器四类行业。

(四)高新技术产业

“新”是相对“旧”而言的,新技术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开发与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使用了自己认为新的技术就将其列入高新技术产业。依据开发或使用新技术划分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会很宽泛,这是一些地方划分出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制造业半数以上的原因。从国家角度讲,新技术产业是不存在的。考虑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比较的需要,我们应使用高技术产业分类,以能适应研究制订我国跨跃式发展战略的需求。

(五)高技术产品

高技术产品一般指符合高技术领域,运用尖端技术生产的产品。我国确定的高技术领域涉及了国民经济信息化、传统产业改造、发展新兴产业等诸多方面。在863计划中,涉及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七大领域。可以看出高技术产品比高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要宽泛。但由于技术领域分类与行业分类、产品分类不相衔接,在高技术产品统计的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六)新产品

新产品定义为应用新的原理、采用新的设计、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制造的全新产品,或是功能增加、性能提高的产品。新产品涉及的行业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制造业的所有行业。新产品开发是企业行为,在市场机制下,开发新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新产品开发能力并不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因为模仿别人的技术也能实现新产品的开发,在模仿占较大成分的情况下,新产品这一指标并不能很好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新产品开发密度不应成为划分企业进而划分高技术产业的一个技术标准。

二、高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不同概念涉及行业范围的差别

下表列出了与高技术产业有关的概念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范围的差别:

(二)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下表从划分标志、可操作性、分类特点、范围和可比性五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进行了对比:

三、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的区别

下表从划分标志、准确程度、时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五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品进行了对比:

通过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关概念的界定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不同的人群站在各自的角度对“高技术产业”存在不同的理解。统计部门应该坚持以技术资源密集程度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并积极研究以高技术产品划分高技术产业的可行性。

2.在现阶段应该坚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基础。这样做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优势:(1)可以进行量化界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统计调查资料,不仅能够测算当前国民经济各行业技术密集度,还可以跟踪各行业科技进步状况,动态反映产业技术密集度的变化情况;(2)容易操作。高技术产业涉及的行业较少,较易实施统计调查,并减少资料整理的工作量;(3)与新的国民经济行业标准相衔接,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行业的统计资料,从生产、科技、劳动、投资等方面,多方位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3.建立高技术产业统计要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的统计基础以及“入世”后进行国际比较的迫切需要,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高技术产业标准的建立要与国际标准衔接,做到既可以方便地进行国际比较,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地位及竞争能力,又能真实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满足地区间比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统计研究.

[2]何锦义.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及在我国存在的问题[J].统计研究.

[3]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8

[摘要]未观测经济规模的测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目前国外测算方法繁多,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外测算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的的测算。为此,本文对未观测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其概念和类别,提出了未观测经济估算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以其为找到适合中国的测算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未观测经济测算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法制法规不健全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未观测经济出现急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对未观测经济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其规模进行合理的测算迫在眉睫。

一、未观测经济的类别

未观测经济,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被测算或计量的经济活动量。这些未被观测的经济活动,本应包括在全社会的国民经济活动内,但由于多种原因,现实的国民经济核算却无法对其进行计量。国际上针对未观测经济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它概念的界定却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其经常被称作地下经济、非正规经济、黑色经济、隐性经济等。在我国,很多学者称将其称为不可观测经济。《未观测经济测算手册》中,将未观测生产分为五种,地下生产、非法生产、非正规部门生产、住户为自身最终使用的生产以及由于基础数据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遗漏的生产。

1.地下生产: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指出,为了逃避各种税收,避免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款,避免遵从各种行政程序而隐蔽从事的生产活动被界定为“地下生产”。地下生产又分为地下生产总额、未观测的地下生产、未计算的地下生产。地下生总额简称地下生产,指所有的地下生产,不论其是否已包括在GDp中;未观测的地下生产指未被记录在基础数据中的地下生产;未计算的地下生产指未包括在官方公布的GDp中的地下生产。

2.非法生产: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将非法生产分为两大类,一是法律禁止销售、分配或持有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二是生产活动通常合法,但生产者由未经许可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由于各个国家法律不同,因此,非法生产的种类也不完全一样。在分析非法生产时,可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的分类原则及各国法律规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非正规部门生产:通常情况下,非正规部门由主要目标为某些人创造就业岗位、取得收入而生产货物和服务的单位组成。非正规部门是经济活动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创造就业岗位、扩大生产范围、形成国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单位的组织水平低下,基本没有分工,规模较小,劳动关系大多是偶然就业、亲属或个人以及社会关系,而不签订正规的合同协议。

4.住户为自身最终使用的生产:为自身最终使用的住户生产属于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住户为自身最终使用的货物生产,包括农产品和家畜的生产、其他为自身消费的货物生产、自有固定资本形成;(2)自有住房服务;(3)有酬家庭服务,即有酬家庭雇员提供的服务。

5.由于基础数据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遗漏的生产:由于数据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遗漏的生产称为“统计原因的地下生产”。统计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统计时企业覆盖的不够全面,一些新成立的小企业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未进行统计,此外统计调查中,有些企业未作调查回答,或其回答的数据不准确,故意瞒报。

二、未观测经济的测算方法

1.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一般可分为简单现金比率法、货币交易法、.货币需求法等。李朝洪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中国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模式、尝试模拟出被未观测经济活动所吸收的货币量,再估计出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相乘可以大致估测其规模,为估测未观测经济规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2.调查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是通过直接的访问调查,取得某部门或某地区未观测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我国部分城乡地区可采用调查分析法直接估测当地未观测经济的规模。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居民自改革开放之初便以开展住户调查并持续至今,多数地区所具备的相关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的统计资料在年份上既无缺漏亦无弄虚作假的行为,只要工作量允许,可采用“居民家计调查法”间接估测当地未观测经济规模。

3.收支差异法:未观测经济中取得的收入可通过消费和储蓄等形式表现出来。立足于收支平衡,通过对收入和支出差异的分析,可估算出地下收入的规模。赫金斯曾经指出:“国民收入的收入角度测估值通常比支出测估值要小,这种差异从规范的意义上来讲主要反映了如下事实:尽管某些收入可能没有申报或申报不足,但由此引致的很多支出在官方统计中却都显示了出来。”现实统计中,从理论上来讲,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和支出法的估测值应该相等,实际不等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未观测经济的存在。收支差异法测度未观测经济规模的主要优点是,数据容易从官方统计中获取,且方法简便易行,我国很多学者尝试了使用该法对我国未观测经济规模的测度,例如王巧英等用收入支出差异法对我国的1999年的未观测经济规模成功进行了估测。

4.货运量估算模型:以全社会货运量和GDp为变量,拟合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回归模型估测GDp值。将此值减去实际观测GDp值,若差值为正,便可以认为其是相应年份的未观测经济增加值。采用此法的前提是很多地下经济的产出虽然未能被官方统计所观测到,但从事地下经济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与地下经济活动相关的货运量可以被官方统计,因此通过货运量来拟合GDp的理论值,与官方GDp进行比较可以估测未观测经济的规模。

5.税收测算法:该法基于抽样调查,对调查单位采用强硬的手段,使其严格服从调查者的要求。将被调查者上报的真实收入于此前自行申报的收入进行对比,从两者差值中测算出逃税漏税总金,从而估算未观测经济规模。

参考文献:

[1]蒋萍.未观测经济:概念框架与测算思路[J].统计研究,2009,26(3):70-75.

[2]李金华.未观测经济测定与核算理论的一个新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8):108-122.

[3]李朝洪,程黎黎.我国未观测经济估算方法新探[J].统计与决策,2008,(5):33-35.

[4]刘丹丹.未观测经济与相关概念辨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4):23-27.

[5]李朝洪,程黎黎.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方法新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3):32-37.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9

关键词:财务;概念;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326-01

在国外,早在1940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李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概论》一书中就明确要求建立由若干基本概念所形成的会计理论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tualFrameworkofFinacialacconunting,CF)专门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涵义》等三个文件中。

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解释,三概念框架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也就是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套把目标和有关联的基本概念联结起来的凝固体系,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我国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基本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开始生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带来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与变革,从以前的不知准则是何物到今天的深入人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确实给我国的财务界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形式上看,我国的企业基本准则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些相像,但是基本会计准则仅仅是对具体会计准则的一种简单的归纳,缺乏大量理论的支撑,所以它不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用起到“纲领和原则”的作用,其功能也远不如当年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005年4月,在我国厦门大学召开了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讨会。2005年6月,财政部了修订基本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以期指导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及满足会计国际化的客观需求。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06年讨论通过,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那么现阶段如何处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准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已经形成了三种观点:(1)“同一论”。即将《准则》认同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对之进行适当修改。(2)“并存论”,即在对《准则》进行适当修改的基础上,再构建一份概念框架,这样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就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基本前提概念、《准则》、具体会计准则。(3)“替代论”。即取消《准则》,重新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既准则与概念框架二者共存。

当然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学术界,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现阶段还不适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由有:(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不是“概念框架法”。(2)我国会计准则首先是“法律规则”而后是技术规范。(3)没有理论上的准备。(4)没有舆论上的强烈要求;(5)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期间,环境不稳定,若制定概念框架也不可能稳定。

但是就我个人来看,我们国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必需的。

第一,理论研究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但是,我国现今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仍然有很多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地方。特别是关于经济环境对概念框架的影响,尽管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具体怎样影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内外理论研究涉及的都很少。

第二,财务概念框架的重要理论地位。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基本准则类似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等。

自美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后,各国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建立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些业已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虽然从内容与结构上来看深受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没有较大的区别,但是由于各国所面对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这些会计环境是绝不可能相同的,已经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并不是完全照搬美国的样式,而多多少少带有各国自己研究总结的东西。例如,加拿大、英国与美国的会计环境十分相近:三国同属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繁荣,法制建设相对完善;三国同属于英美法系,由于历史及地理上的原因,三国间的文化十分相似。但是,即使是十分相似的环境下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具有各种区别。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表概念”公告,相当于加拿大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报表概念的目的是描述和指导建立和使用通用目的的会计原则概念。它所讨论的概念主要有财务报表目标、效益与成本约束、重大性、信息质量、财务报表要素、确认标准、计量、公认会计原则等。

而如果我们中国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还要与国际接轨,又要与国际准则协调。那么我们所要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当符合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际趋同

目前的国际会计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技进步,社会分工也正在逐步细化,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缩小了世界各国的空间距离;流行文化,商业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全球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趋同。所有这些都说明,各国环境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未来全球环境将会趋同。会计环境的趋同将会对会计准则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计环境的趋同客观上需求会计准则的趋同。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资本的全球流动进一步加快人们对统一的一套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各国不同的会计准则缺少可比性,将不利于信息的国际传递,势必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而有一套统一的、可比的、透明的会计准则,必然成为未来的趋势。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概念框架

以我们国家和美国进行对比的话,美国的财务概念框架又不可能完全照搬过来,因为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毕竟不同。

1闭治环境的不同。

就政治体制而言,我国宪法中明确表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美国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在宪法中规定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力,其承认私人财产的存在,并认为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种不同的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也必定不一致。

2本济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一,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从1978年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从经济体制来看,我国自1978以来经济体制进行了很大的变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篇10

用益物权,“系对他人所有物享有以使用收益为内容的他物权。”[1]用益物权制度在整个法律制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所有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一起构成了传统物权制度的三大基石。传统民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主要包括地上权、永佃权和役权。传统制度的基本理念和体系构造对后世立法的影响颇为深远。在现在的中国,要在尊重用益物权的平等和独立、以构建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为必需的外部环境、尊重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与实际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下,构建完备的、合理的并符合中国实际的用益物权制度是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尊重用益物权的平等和独立是建立现代用益物权制度的应有理念

在传统民法中,我们一直生活在所有权高于一切的物权理念下,按照所有权派生其他物权的理论,所有权的地位毫无疑问的高于其他定限物权,所有权被认为是其他物权的母权,其他的物权不仅时间有限、内容优先、效力有限,而且首先是为了所有权的利益而存在。例如在用益物权体系中的地上权,为双方所约定,至于土地所有权而言,这也不过是实现土地收益的一种方式,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地上权人以一定的对价实现土地的权利。这种理解成为构筑所有权与地上权关系的指导思想,不难发现,被认为是他物权中最绝对的地上权,依然是在所有权的光环笼罩之下,从无平等关系之说。同时,之余所有权而言,用益物权更无独立性可言,存在的只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财产所有权并不能容纳和解释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具体实现并不一定需要以所有权为前提,那么,所有权就没有理由凌驾于其他物权之上。因此,物权平等与独立的原则,是最基本的物权价值取向,也是将传统用益物权制度加以现代立法改造的逻辑起点。

(二)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并存的二元结构是建立现代用益物权制度所必需的外部环境

现代社会的财产问题,集中表现为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两大范畴。财产归属问题的解决能促使财产利用的顺利进行,而财产利用又是创造和取得新增财产的主要途径之一,产生了新的财产归属问题。归属和利用对于社会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传统物权制度中已然存在着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普遍适用性和同一完备性的财产归属制度,但传统物权理论与体系中的财产利用内容零碎散乱,缺乏整体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法理和原则,难以发挥其应尽之作用。财产利用关系性质不明、定位不清必然导致法律保护不力,从而难以保证财产利用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现代物权制度应涵盖独立的财产利用制度,使其与财产归属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二元结构体系。用益物权制度作为财产利用制度的一个支柱,再将传统加以现代化改造时也必然需要以财产归属与利用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的建立为其外部环境。

(三)“尊重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和实际需要,更要有中国特色”[2]

一国在其物权立法之初,必须根据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功能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尽可能详细的设计为其承认的物权类型,并至少就这些权利的基本内容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就我国的用益物权来看,它应着眼于物的使用价值,促进社会财富的充分利用,以此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用益物权制度设计,是指体现时代精神与实际需要,在继承原有物权种类及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更具有现实特色。

二、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行立法时的名称选择

用益物权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则具体表现为高度科学性、概括性、开放性和系统性,而科学性首先就体现在权利名称的规范上。

(一)土地使用权抑或是地上权

关于土地使用权和地上权的关系或选择,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我国现行立法和实践都采用了土地使用权的概念,这一概念在内容上不仅可以涵盖地上权,而且比地上权更具有灵活性,对使用人的保护更为充分,因此,不必单独规定地上权,可以沿用现行法上规定。观点二认为,土地使用权的概念本身是不明确的,因为使用中包括占有、使用和收益三项权能,过于宽泛,不宜采用。所以目前应以现行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造林权为基础,创设统一的地上权制度。观点三认为,地上权和土地使用权各有其适用的范围,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规定了土地使用权,也应规定地上权。

从我国的立法现状来看,使用权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不仅包括物权意义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包括债权意义上的土地租赁权;不仅具有所有权权能层面上的使用权还存在他物权意义上的使用权。我国现存的使用权概念是一个融合传统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等用益物权部分功能的权利集合体,内容过于宽泛,也正是这种宽泛性使其失去了作为特定用益物权种类所必要的准确性以及与其他用益物权的区别性。

因此,应在现行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对土地使用权制度更为合理的替代。有学者主张采用“基地使用权”[3]的概念,整合把他人土地作为建筑物或附着物的基地来使用的权利,既足以表示其内涵,又能与其他性质的土地上的使用权相区别。在此,笔者接受通说,主张将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予以拆分,借鉴传统民法上的地上权制度来规范现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而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分离出去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与地上权制度并立的另一用益物权。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佃权、用益权、农地使用权或农用权

以农业为目的(如为种植、养殖、畜牧等)而长期排他性地使用集体所有或者国有土地的权利,目前统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其中以设定于集体土地上的承包经营权最为典型。目前,学者对这一概念的采用有很大争议。

有学者主张应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概念[4],认为应该尊重中国的实践,并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早以深入人心,没有必要使用其他概念来代替。但是也有学者反对继续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认为“承包经营”、“承包经营权”等概念虽然具有应然意义上的物权性质,但在中国实践中确是典型的债法概念的范畴,不利于维护承包人的利益,不利于保护土地资源,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流转,应用其他概念来替代。如“永佃权”、“用役权”、“农用权”或“农地使用权”等。"以下分别介绍。

1.永佃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指“支付租金、长期或永久地使用、收益他人的不动产的权利。”[5]在后来的日本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中都沿用了这一概念。在我国,为农业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用益物权类似于传统民法上的永佃权,但仅仅是类似而已。首先,所有权性质不同。永佃权反映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下的租赁关系,而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的,二者截然不同。其次,从永佃权的概念表述中可以看出这是是一项永久性的权利,而我国为农业目的而设定的土地用益物权尽管期限应当足够长(例如50年)但不必规定为永久性的权利。况且,永佃权概念在中国废弃已久,再次采用也不妥。

2.用益权。也有学者主张用“用益权”的概念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他们认为“用益权是对物或权利不加变更的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并且这一概念有据可查,早在罗马法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这一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法系物权制度中的用益权是一种人益权,客体仅限于不动产。并且,瑞士法和法国法上的用益权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法国民法典上的规定:“用益权为对他人所有物,如自己所有,享有其使用和收益之权。”“用益权可以对各种动产或不动产设定”(第581条)“可以出租、出卖或无偿转让的”(第595条)可见这一概念的外延非常广阔内容也十分丰富。但在中国实践上,既无法国瑞士相同背景,且“用益物权”、“用益权”分属上下位概念,应用中极易混淆,故不宜采用。但是,又有学者主张将用益权制度加以引用和改造,并冠上“企业用益权”“自然资源用益权”等特定前称,用以规范我国现行的部分用益物权制度[6],笔者觉得有点意思,值得思考。

3.农地使用权或农用权。有学者提出以此概念来整合土地经营权制度(如社科院草案)。笔者较为赞成此观点。“农用权”或是“农地使用权”的概念来代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蕴含着一个农业土地使用权利从债权性质向物权性质演进的过程,在权利形式上表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地使用权演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加速了这一演化的进程。”[7]为立法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三)地役权或是邻地利用权

地役权制度源于罗马法,近代各国民法都继受了罗马法的地役权概念,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的财产法中,地役权也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权益,其内容与大陆法系各国民法所称地役权基本相同。我国现行立法(民法通则)中仅有“相邻关系”的规定,未承认地役权概念,但是,地役权是依当事人之间设定地役合同而发生,是于相邻关系之外一种更为广泛的权利义务的有偿调节,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土地效益,弥补相林关系的不足,在构建用益物权体系时应考虑到地役权独立而重要的地位。

但对这一制度名称的选择上学者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沿用“地役权”概念[8],有的主张采用“邻地利用权”概念[9],持后一观点的认为“地役权”中的“役”含有不得不被使用的意思,而“邻地利用权”中的“邻”既指邻接又指邻近,基本可以表达地役权的内涵,又能更好体现地役权认为自己土地的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意义,且更容易被实践所接受,所以,邻地使用权的概念应该被采用。但是,笔者对此观点不甚赞同,首先,地役权不以土地相毗邻为必要,这是各国立法和实践已达成一致了的,而邻地利用权中的“邻”最直观的解释即为毗邻,实践中可能引发争议,不符合物权立法应明确规范的宗旨。其次,地役权含积极地役权和消极地役权两种,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两种分别以作为和不作为为内容的地役权,而“邻地利用权”概念似乎只能涵盖积极地役权的内容,不能完全表达权利内容,故还是应该沿用传统民法之“地役权”概念再加以现代化改造更为稳妥。

三、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内容设计

构建完备的、合理的并符合中国实际的用益物权制度首先要求在现代立法时对传统制度加以改造,现将基本内容设计介绍如下:

(一)地上权(含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在建构现代用益物权制度时,应结合中国实际,借鉴传统民法上的地上权制度来整合现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并冠以“地上权”的名称。这里所指的地上权,是以在他人土地上建造并所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这里仅要求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造并使用建筑物或工作物的目的即可使用他人之土地,而并不要求以现有工作物为必要。所谓工作物,指建筑物、隧道、沟渠、桥梁、广告塔、纪念碑及地下铁等在地上或地下摄制的建筑物。于现行法对应,这里所指的地上权,即使指非农用集体土地之使用权和城镇够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用益物权制度,地上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地上权为以他人土地为标的物而成立的物权。2.是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的物权。3.是基于上述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定限物权。4.是使用他人土地的物权。地上权的设立,是创设用益物权的法律行为。在地上权设定之前,土地由其所有权人自为使用,或建立债的关系而由承租人或借用人使用。地上权创设后,即在所有人的土地上创设一种新的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力,据此权利,土地所有人将所有权中的所有权能和用益权能移转给地上权人,保留了处分权能;地上权人则取得了对土地的排他性权利。地上权可以在得以设定的土地上设立,不论土地形式表现为陆地或水面,也不论在地表或地表上下,因而,也可以以空间为标的物,设立“空间地上权”。地上权可以因行政划拨而设立、因合同而成立、因集体内部分配而设立、因出自而设立、也可以因法律直接规定而设立。地上权人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权、基于地上权而成立的物上请求权、地上权的出租和使用借贷以及相邻关系只适用。同时,地上权人应向所有权人履行地租支付的义务。

(二)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是指“农业经营者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养殖或者畜牧等农业活动的权利。”[10]它是对传统民法中的永佃权的改革,用以规范现行法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地使用权的主体为一切农业经营者,以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国家所有但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为客体,以在他人土地上为农业性质的耕作、养殖或畜牧的用益物权。农地使用权的农地,仅限于农用目的。农地使用权可以继承、出租、可限制分割,但是不得抵押、出卖或赠予。农地使用权可以因合同而设定也可以时效而去的。农地使用权人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权、发包权和物上请求权等。同时,农地使用权人应承担交付租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土地和维持地力的义务。但是这里的农地使用权不能等同于台湾民法上的农用权制度。在构建现代用益物权制度时,以“农地使用权”代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归物权的表现,要在农村率先建立农地使用权制度,要使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利用关系法制化\合理化,稳定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和农村中的社会秩序。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农民将获得更大的土地使用自利。

(三)地役权。地役权制度时为特定土地治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土地为不动产,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在所有人使用自己的土地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为使用土地的方便与利益而不得不使用他人土地的情形。为提高土地的效用,减少纠纷,地役权制度的设定时有必要,这一点,无论是在古罗马时期还是在现代中国,都是真理。地役权制度作为现代用益物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地役权人通常不是土地所有人,而是地上权人和农地使用权人。地役权为以限制供役地所有权为内容的他物权,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之用为设定目的。地役权的内容不得违反强行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立法上应对相邻关系和地役权分别规定,依物权公示原则,地役权之设定应以登记为对抗要件,即地役权以当事人之合意成立而生效,但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地役权可以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如直接设定或让雨,也可以因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如时效取得和继承取得。与地上权相同,在地役权中由于“空间”作为新兴客体,“空间地役权”也随之出现。空间地役权是指以他人土地指特定空间供自己土地或空间便利之用的权利。在构建现代用益物权制度时,应建立完善的地役权制度,使之与相邻关系相互补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节不动产利用之功能。

四、现行物权法草案以及专家建议稿之相关规定简析

(一)人民大学的物权法草案。这是以往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建议稿。在这份草案中,将用益物权规定在第三章,用七个小节分别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空间利用权和特许物权。此草案沿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概念。认为中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整套政策法律制度,取消承包经营权概念,就等于完全取消这一制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悲观也过于保守,任何一项改革都有除旧立新之处,只要是能往好的方面发展,能更好实现制度设计的本来目的,就应该坚持改革,并且,将农村土地承包权予以制度上的整合,也并不是完全取消了这一制度,名称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彻底覆灭的后果。此外,此草案中将宅基地使用权单独规定,原因在于其认为宅基地的取得方式不同,权利内容不同,主体身份也有限制,所以应单独规定。

(二)社科院的物权法草案。这是以梁慧星为首主持制定的专家建议稿。在这个草案中,并没有明确使用“用益物权”的概念,而是以土地使用权概念作为基础概念,在依使用权的不同目的,分别在第三、四、五章规定了基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和邻地利用权。基地使用权类似于传统民法上的地上权制度,农地使用权是对传统民法中的永佃权制度的改革,而邻地利用权是对传统地役权的取代。从整个法条的形式逻辑上来看,此草案最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并且在概念的设计和选用上力图追求语言风格的一致性,这是此草案的最大特点之一。

但是,笔者认为并无必要为了追求概念表达上的一致性而牺牲制度内容设计上的合理性,换言之,概念是为了内容而选用,首先应考虑内容设计的合理,其次才应该考虑概念的选用,当然,内容设计和概念选用二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三)人大法工委的物权草案(2004年10月15日委员长会议审议稿)。在此草案中,将用益物权规定在第三编。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分别规定了一般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和居住权。应该说,从制度内容设计来看,此草案的规定已十分完备。在一稿中,选用的是“邻地利用权”的概念,二稿选择的是“地役权”,在概念的选用上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此外在内容上,二稿增加了“典权”的内容,与一稿比较内容上似乎是完备了一些,这也反映了立法者的立法倾向。然而,二稿继续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似乎在此制度权利名称的选择上,采取的是和人民大学草案相同的保守的态度,笔者不甚赞同。

五、小结

总之,传统用益物权制度在现代立法时要尊重用益物权的平等和独立、以构建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为必需的外部环境、尊重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与实际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在名称的选择上应该符合科学性和明确性的要求,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盲目生造。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合理并符合国情。几个物权法草案各有特色,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的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内容设计如下:农地使用权制度(整合现行法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地上权制度(含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制度。

注释:

[1]陈小君:《论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其现实意义》,《法商研究》1995年第四期。

[2]杨立新:《漫议物权法的用益物权体系》,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2003年3月14日。

[3]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的起草》,《民商法学》2002年第2期。

[4]王利明:《物权法草案建议稿》,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年5月10日。

[5]周??:《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版,第414页。

[6]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9-7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