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4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1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必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42―03

法人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较完善的法人制度。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导致了实践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压抑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和生机。因此,要使经济繁荣并富有活力,就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笔者从法理和实践的视角透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从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最广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这种界定过于宽泛,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两个有区别的市场主体;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大部分已经异化为营利性企业了,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追求有了本质的不同。(2)广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除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各类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界定也是宽泛,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属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狭义的理解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各种类型的专业农业合作社,即指同类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界定过于狭窄,有另外的组织没有包括其中。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定义应先明确其特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下列特征:(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有相同业务或利害关系一致的人,自由结合的组织,亦即是由社员共同经营的团体。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都是想利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经营的业务,解决他个人力量不能解决,或能解决而极不经济的业务。(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成目的乃是帮助社员解决其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对社员提供经济方面的服务,而并非只为谋求利润。如果年终有了盈余,即按照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退还给社员,这就是各国合作制度中所说的(按交易额分红)的制度。(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行经济民主制度的组织,这也可以说是合作制度的本质。就是不论认股多少,每一个人有同等的表决权,亦就是在合作社可以充分发挥民主的精神。(4)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员人数及股金总额均可变动的团体。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可以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织起来的、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在生产、生活上谋求社员经济利益与生活改善、实行民主制度的自主性经济组织。

二、中国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规定

中国《宪法》第8条规定:“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显然,在中国《宪法》的上述规定中,“合作经济”是等同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国《民法通则》以《宪法》为根据,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确定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合作经济与农业集体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成分,有多方面的区别。《农业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农业法》的上述规定,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放在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列平行的地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为确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但由于中国《宪法》的前述规定,《农业法》的上述规定,实难发挥作用。通过《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可知,合作组织在中国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登记注册资格。与此同时,中国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也排斥合作社的登记。在上述的法律法规中有的法律法规只对其进行了笼统规定,但它们均没有关于合作组织主体地位的专门规范。

三、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必要性

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法律环境的制约日益突现出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管理体制上的混乱、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帮扶不力、以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松散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快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一)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法人地位不独立,不少企业因无法估量风险预期,不愿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交往,进而发展缓慢、畸形,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无法发挥;还有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时也经常会陷入两难境地。由于法人地位不明确很多农民经济组织不知是向民政部门注册登记还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于是他们选择了不注册,这样就无法取得单独法人地位,只能在没有法律保护的环境下运作。此外,由于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无法形成有效的资金融通机制,缺乏融资渠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从农村信用社中获取小额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其规模经营的需要。因此,根据实践的要求我们应尽快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

(二)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客观要求

因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是主体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直接影响着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是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主体的立法,将构建一个新的主体制度,承认其主体地位,赋予其职权,规范其组建、组织和运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法律拟制的主体,其主体身份首先需要法律的认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内容应当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成立、组织、经费、职权、责任等,法律对其主体地位的定位,直接影响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因此,

法律文件的统一性和事物间的相关性决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问题。

(三)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确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中国的合作经济已经与30多个国家的合作经济有经济往来,如果中国不尽快确立合作经济独立的法人地位将不利于中国的合作经济与国际接轨;不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经济友好往来和联合与合作;将制约中国合作经济在国际合作经济舞台上的活力和影响力。

四、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立法建议

(一)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

中国的合作社是否为法人,关键看它是否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四个构成条件。《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则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看,比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固定的场所,有自己的章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机构一般由社员人会或社员代表人会(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执行机构)和监事会(监督机构)组成,已完全形成了能够代表组织体实现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健全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一般来源于社员股金、积累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并以这些可支配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这些构成要件符合《民法通则》中法人的成立要件。因此,我们应尽快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其独立的法人地位。但有的学者认为,“对规模不大,组织程度较低并且承担职能比较单一的合作组织赋予其法人地位,容易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大和社会信用的泡沫化。”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一节中对其进行特别规定,对规模不大组织程度较低并且承担职能比较单一的合作组织实行最低资本金制度(该注册资本比一般的合作组织的注册资本要高);并且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对其财务监督,杜绝合作组织的财产与社员的财产发生混同;如果混同,该合作组织的社员就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多方位的规制就可以避免社会信用的泡沫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中国农业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建设;建议

时空差异演变是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中国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同时推动着智慧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进步,现代农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卫星遥感等现代化技术,对农业环境进行远程遥控与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视化分析,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意义

1.1符合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可以更好地抵抗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国家的政策性文件为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依据,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的进一步协调,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仍然是一项需要持续实施的重要问题,因此,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稳定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1.2树立良好农业形象,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中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经济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对开发与种植的农业产品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选择合适品种、匹配物联网技术,通过构建智能灌溉技术、环境及现场可视化监测等方法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高效性,创建农村淘宝+实体店相匹配的电商体系,同时全面打通整个农业生产供应链,紧抓农业生产过程,有效管控农业生产环节,突破现有孤立的农业生产市场营销模式的瓶颈,避免时空差异演变的风险,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开展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推广可追溯的平台监管等技术,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模式改善等一体化建设[3],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竞争优势,树立良好农业形象,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品牌,建立中国特色农业生产模式,打造农业产品品牌化生产与经营模式。

2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不断提高对农业时空差异演变研究及区域差异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开发力度,对于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不仅城镇基础设施得到网络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同样实现了基本的网络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网络与数字化条件。在政府主导下,企业全面配合中,全国开展的农业经济示范工程,引导并且激励农民投入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同时引入金融企业进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良性稳定发展,网络电商的发展让农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销售,从而为实现中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奠定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技术仍然需要完善,在农业生产、经营、营销的数据分析及信息的传递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另外,因为农村缺乏网络技术人才,导致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低效应用。

3发展优势

3.1农业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高

农耕机械化水平在不断上升,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创造了更大效益。信息技术自身高精度、高效率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合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尽管物联网技术并不是非常成熟,但很多技术已显现优势,例如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能力及水平,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而且在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阶段,利用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新方法实时监控采集农业生产环境要素,及时获取农业生产状况,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产量,提升了农业生产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

3.2农业生产资源高效节约

要使农业经济能够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农业生产创新理念,国家制定了通过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战略目标,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绿色发展理念。基于绿色理念,对农业资源的使用及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资源保护、高效节约用水、耕地轮休耕种等都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实施,为中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4]。目前,已建立的农业监测系统、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都是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效果,顺应了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3.3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对于农业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将农业经济发展成果应用到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应用到保障农产品安全与食品安全中去,这也是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新技术对食品的流通进行追溯,利用标签、条形码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数据传输,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公开化、可视化,进而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透明化,提高农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化。

4存在的问题

4.1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其重要的对象之一就是农民,要提高农民的能力,就必须开展目标明确的培训工作,这是保证时空差异下的现代农业全面实施的关键因素。在时空差异演变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距,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管理能力与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就现阶段农民能力的培训工作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手段与方法并不能完全符合当地实情,局限于对农民群体与返乡的农民进行培训工作,对于从事相关农业生产的大学生缺乏培训。

4.2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性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民的生计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普遍存在一定的兼职其他产业的现象。在对我国不同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培训工作中,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以及经营生产规模不同的农民[5],其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目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培训工作也基本是将基础性知识作为重点,很少针对不同农民群体制定相匹配的培训方案,缺乏科学生产实践性培训,落后地区的农民依然使用传统模式生产,导致农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导致时空差异演变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

4.3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完善人才培训体系作为基础。通过对时空差异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培训发展工作来看,政府部门培训工作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社会群体缺乏参与的热情。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主题与内容都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培训的教师力量也比较弱。此外,针对管理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与实践型培训存在交叉问题,导致二者的区分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进展,不利于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农业经济培训工作的开展,而要促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制定完善的制度必不可少,目前缺乏完善制度,不能积极引导企业、资金、高素质人员进入农业现代化生产进程。

5发展建议

5.1做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的准确定位

在时空差异背景下,农业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做好培训工作非常重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培训目标的主体。对于农业人才的目标群体做好定位,使用分层过滤的方式,加强对不同农业人才的筛选工作,确定好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培训目标与定位。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立足于全国农业发展现状,完善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群体接受现代化教育,针对不同农民群体,调研其实际需求,制定不同培训计划,从而准确把控农民培训目标,提高农民培训效果。

5.2创新农业发展培训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快,需要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培训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当前农业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需求,促使培训内容符合大众需要。其次,需要促进农业生产部门与科研单位相结合,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实际与现状融入全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更新与完善培训内容。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年龄段的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农民群体开展不同培训工作,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现代农业生产一线,在实践中依据农民需要即时培训,真正促进农民能力提升。

5.3完善相关培训机制

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在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根据现有的职业对农业进行产业与类别的划分,鼓励广大农民群体重视专业性水平的提升。通过完善的跟踪与反馈制度,让每一个农民都可以真正学习到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政府部门需要依托现有的教育机构,健全培训师资力量,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鼓励培训师资队伍提高自身水平与能力,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6结语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依托时空差异的实际情况,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与农民的生活质量。在时空差异演变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从传统生产模式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需要科学的谋划,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做到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农民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晨沛,李辉尚,曲春红.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1(7):103-114.

[2]胡晨沛,李辉尚,聂凤英.生产函数异质性与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3):201-211.

[3]尹朝静.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1-14.

[4]姚成胜,朱伟华,黄琳.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4):537-54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3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4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分层次;经济组织

2004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持起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5年,浙江省人大率先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浙江省各地都开始成立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制定,从法律上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笔者通过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分层次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当今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发展。在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加工总量的80%,由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等生产资料占农产品生产资料的44%,由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占农产品生产贷款的40%。在法国,由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中,牛奶和谷物分别占生产总量的50%以上和71%。法国食品出口中,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出口谷物的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在日本,市场销售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农协提供。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畜产品占51%、由农协提供的生产资料中肥料为92%、饲料为40%、农机为47%、农药为70%。虽然各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和途径各不相同。但依据其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专业合作社

此类合作社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非常强。通常以某种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如奶牛合作社、小麦合作社,或销售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合作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其本身就是经济实体,为了形成规模优势保障合作社利益,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逐步增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作社体系。

(二)综合性合作社

此类合作社的显著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通常根据社员的需要为社员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业经营指导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等。

(三)跨区域合作社

此类合作社的显著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通常合作社是以发展销售合作社为基础,继而扩大到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领域。

从总体来看,当前世界各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既体现了各国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不同的农业发展特点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模式差异,同时也体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经济结构层次化趋势下的重要地位。

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层次化特点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农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市场化层次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得农业生产按照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进行资源配置,使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农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同时市场层次发展的不均衡也带来了农产品在市场供应上相对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的新问题。其次,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使得市场的层次化差异更为明显。传统的以分散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是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所在,由于无法获得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导致农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过高。

在农业生产资料的组织和调度层次上,由于主要是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体,传统的农村经济仍停留在半自给自足的状态,使得分散农户难以成为农业经济的投资主体,加之在资本市场上,农业多元投资体系以及完整的市场财政调控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的资本投入相对不足。在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层次上,虽然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不断加大力度,但是由于在总体经济发展上形成的巨大区域差距以及历史原因,仍然使得农业基础设施在地域环境下存在巨大的层次差异。其次,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需求,加上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对农业科技的吸收、转换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科学技术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总体水平无法大幅提高,从而存在较大的层次差距。

由于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运行规则不健全,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得到确立,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使得诸多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农业经济在发展层次上的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层次差异问题。由于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参与到整个农产品的加工与流通领域。阻碍了农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而限制了各种其它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形成了制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鸿沟。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历史原因、地域原因、政策原因等形成的农业经济层次特点,加上分散农户小规模的生产与经营的制约,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出现在农户的分散以及非法人状态的经济属性上。

三、分层次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5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尤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农业合作关系,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是农民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自发性地广泛联合,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合起来,将资金、劳动、技术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入股,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互利的目的。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使得个体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业经济主体的合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市场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的一般特征。包括成员的自愿加入和退出、民主平等管理、互助共赢和利益共享等。

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协作经营。农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即经营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而农业经营的个体经济就是家庭经营经济,这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更带有社区性和综合性。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有较大难度。农业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分散经营,尤其是传统农业,其商品化率很低,农民的合作欲望和合作意识不高,这说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但由于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和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和信息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本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农业生产越专业化、商品化,就越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如果利用非经济手段强行地把不同的农户组合到一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各个农户之间,出现相当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阶段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完成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有合作的必要。

2.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分散的农户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骤增;农业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单家独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

3.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用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成熟或采摘以后,如果不进行储存或加工,就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就会腐烂,农户会因此蒙受损失。农业生产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生产资料具有专用性,若放弃该项经营的话,处理这些资产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农户也在寻求长期的合作。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一般来说,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单独采购生产资料难以获得价格优惠和运输上的经济实惠,单独出售农产品也难以卖得好价钱。在生产中单独使用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可能变得不经济。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寻求规模经济。

5.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合作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的扩张是农业合作制产生的土壤,而农业合作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为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发展农业市场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笔农产品的交易量日趋增大。分散的小农户也没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大市场。因此,发展农业市场,农民合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能够把农户的单体资源在合作框架下进行整合,改变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化解市场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开支,提高市场效率。国外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都存在合作经济组织,并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角色不仅表现在内部的双层经营和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上,而且还集中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合作社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瑞典约有75%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有1/3~1/2是由农业合作社的企业加工生产的。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大规模的农业市场前提下,在农业市场的大宗交易中,无论单个农户经营的规模有多大,其交易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强势主体对农民利益的侵占,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样既有利于让农民分享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的利润,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抵御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单个农户自愿结合起来,使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方式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便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设备,而且还便于实施先进的农业技术。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民主管理”,而且,将一些农户组织起来,共同生产、共同销售,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实施,从而获得规模收益,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水平。

三、我国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缺陷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完成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当时将分得土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生产合作社,以避免小农经济“两极分化”。第二阶段是实行集体化及高度集中的化。由于违背了自愿、民主的原则,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第三阶段,是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实施到现在的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规模较大、管理较好以及活动比较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万余个。然而,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和经营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许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不够规范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自愿组织在一起的民主组织形式,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协会。国际上公认的原则主要有七个:自愿与开放原则;互助合作性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一人一票原则;非赢利和社员参与分配原则;自主和不负债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以及社会性原则。然而,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不符合这七条原则。很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目标定位不明确、商业化程度较高、以赢得为目的、服务职能较差,这就使得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开放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被忽视,业务范围过于繁杂,从而影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及有序发展。

(二)多数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严重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小户的生产经营习惯形成了较强的“小农经济思想”。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村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不少农民素质较低,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就抵触,爱打个人的小算盘,不听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安排。从而使组织内的经营行为难以统一,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除了小农意识以外,很多人还会受到“大锅饭”时期思想的影响。认为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实施以前的“化”等“一大二公”的“大锅饭”体制。并且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而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政府支持不够

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许多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然而许多政策的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法律支持,如果不能从立法上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就得不到保证,进而会阻碍国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规范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常常和村委会、党支部混为一体,经常出现领导在三者之间相互兼职的状况。这就使得本来应该是为农民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相互混淆,职能不清。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应该明确管理责任,增强运营规范。要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围绕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而展开,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要加大政府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市场环境。各级政府应该做好组织领导、宣传协调等指导工作。要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另外,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完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行,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法可依。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中共十六大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增收问题,关键就是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解决好这一问题,2006—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指出了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支持和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然而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在很多地区还没有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分析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尤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农业合作关系,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是农民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自发性地广泛联合,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合起来,将资金、劳动、技术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入股,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互利的目的。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使得个体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业经济主体的合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市场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的一般特征。包括成员的自愿加入和退出、民主平等管理、互助共赢和利益共享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协作经营。农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即经营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而农业经营的个体经济就是家庭经营经济,这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更带有社区性和综合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有较大难度。农业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分散经营,尤其是传统农业,其商品化率很低,农民的合作欲望和合作意识不高,这说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但由于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和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和信息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本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农业生产越专业化、商品化,就越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如果利用非经济手段强行地把不同的农户组合到一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各个农户之间,出现相当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阶段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完成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有合作的必要。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分散的农户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骤增;农业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单家独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用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成熟或采摘以后,如果不进行储存或加工,就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就会腐烂,农户会因此蒙受损失。农业生产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生产资料具有专用性,若放弃该项经营的话,处理这些资产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农户也在寻求长期的合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一般来说,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单独采购生产资料难以获得价格优惠和运输上的经济实惠,单独出售农产品也难以卖得好价钱。在生产中单独使用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可能变得不经济。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寻求规模经济。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合作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的扩张是农业合作制产生的土壤,而农业合作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为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发展农业市场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笔农产品的交易量日趋增大。分散的小农户也没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大市场。因此,发展农业市场,农民合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能够把农户的单体资源在合作框架下进行整合,改变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化解市场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开支,提高市场效率。

国外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都存在合作经济组织,并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角色不仅表现在内部的双层经营和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上,而且还集中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合作社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瑞典约有75%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有1/3~1/2是由农业合作社的企业加工生产的。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大规模的农业市场前提下,在农业市场的大宗交易中,无论单个农户经营的规模有多大,其交易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强势主体对农民利益的侵占,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样既有利于让农民分享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的利润,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抵御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单个农户自愿结合起来,使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方式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便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设备,而且还便于实施先进的农业技术。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民主管理”,而且,将一些农户组织起来,共同生产、共同销售,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实施,从而获得规模收益,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水平。

三、我国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缺陷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完成土地改革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当时将分得土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生产合作社,以避免小农经济“两极分化”。第二阶段是实行集体化及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化。由于违背了自愿、民主的原则,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第三阶段,是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实施到现在的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规模较大、管理较好以及活动比较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万余个。然而,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和经营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转贴于

(一)许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不够规范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自愿组织在一起的民主组织形式,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协会。国际上公认的原则主要有七个:自愿与开放原则;互助合作性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一人一票原则;非赢利和社员参与分配原则;自主和不负债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以及社会性原则。然而,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不符合这七条原则。很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目标定位不明确、商业化程度较高、以赢得为目的、服务职能较差,这就使得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开放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被忽视,业务范围过于繁杂,从而影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及有序发展。

(二)多数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严重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小户的生产经营习惯形成了较强的“小农经济思想”。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村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不少农民素质较低,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就抵触,爱打个人的小算盘,不听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安排。从而使组织内的经营行为难以统一,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除了小农意识以外,很多人还会受到“大锅饭”时期思想的影响。认为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实施以前的“人民公社化”等“一大二公”的“大锅饭”体制。并且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而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政府支持不够

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许多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然而许多政策的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法律支持,如果不能从立法上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就得不到保证,进而会阻碍国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规范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常常和村委会、党支部混为一体,经常出现领导在三者之间相互兼职的状况。这就使得本来应该是为农民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相互混淆,职能不清。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应该明确管理责任,增强运营规范。要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围绕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而展开,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要加大政府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市场环境。各级政府应该做好组织领导、宣传协调等指导工作。要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另外,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完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行,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法可依。

(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政府除了在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给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支持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使农民早日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此外,还要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同过去人民公社有着本质的区别,纠正人们的认识偏见。只有从根本上解放思想,才能够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收入过低的问题。

[]

[1]程晓霖,方天堃.对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般性思考[J].南方农村,2005,(4):17-19.

蒋康穆,王学林.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关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44-48.

刘劲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体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73-276.

王海娟.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J].现代化农业,2008,(10):37-38.

巫肇胜.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44-48.

云南省盐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报告[R].200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7

内容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完善,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高外向联合驱动模式。并指出通过政府职能作用的合理定位;完善市场、强化市场的引导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开放经济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诱致性拉动作用,共同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双高外向联合驱动模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有学者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实行从国际经济大循环向国内经济大循环转变(贾根良),改变以往过于倚重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应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变为扩大国内内需,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实行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经济效益,改变农民在农产品市场的弱势地位,提高农业的成本效率和交易效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民的议价能力,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组织,改变以往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减少交易的频率,降低农民交易成本,将农产品市场从以往的完全竞争市场向区域的卖方垄断竞争市场转变,增加农民分享市场经济收益的份额。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杨永华,2007),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推动力,是促进农业增收增效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良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给予其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政策支持、立法保障和经济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外部发展环境仍不完善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合作经济思想起源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其三大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分别对合作经济思想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推动了合作化运动的实践。圣西门提出在合作中应该按照个人能力和贡献分配的思想;傅立叶构建了“法郎吉”和谐社会,充分肯定合作对生产力促进的作用,认为协作制度能使产量增加三倍。在欧文“新和谐公社”的理想社会中,他强调重视专业合作组织。马克思主义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合作是一种生产关系。在农业生产上的合作,马克思主要是把合作制作为改造农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是实现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一种手段(王庆,2008)。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在这些农业合作社中,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原则,必须“把各个农户联合为合作社,以便在这种合作社内愈来愈多地消除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并把这些合作社逐渐变成与全国大生产合作社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

西方学者对于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创新,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等新内容,从不同侧面论证了合作社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俄罗斯“社会农学”创始人恰亚诺夫主张家庭农场制,通过分析农民家庭结构对农民农场组织的影响,提出家庭结构决定了家庭经济活动规模的上限和下限,在数量和质量上影响农场的组织状况(恰亚诺夫,1996)。科斯、威廉姆森等的交易费用理论提出通过交易主体(农户)以合作组织形式降低交易成本,将交易成本内部化,提高交易效率。谢勒在贝恩(1959)的产业组织理论基本框架基础上提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SCp)。而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应该是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共同决定市场结构,三者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关系。以布坎南和奥尔林为代表提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如同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是基于集体行动的逻辑选择。纳什、夏普里等学者的“讨价还价”模型、Shapley值以及“核”概念拓展了合作博弈论,其指出成员决定是否加入合作社主要取决于合作社能为其带来多大的收益,并且这种合作组织只有提供与其他替代性的群体组织至少相当的收益时,才能保持稳定。泰勒尔将博弈论引入合作组织理论,认为组织行为不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还取决于组织对自己行为可能引致的其他组织反应行为的预期,应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紧密联系,通过组织内部结构调整来解决市场问题,实现瓦尔拉斯均衡(刘丽霞,2008)。Sexton(1986)利用存在核心解的n人博弈模型,提出如何在成员之间以及其他参与主体之间分配成本和收益对合作社的形成、稳定和效率至关重要。

(二)国内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有无依托主体的角度,分为依托型和无依托型(苑鹏,2001;郭红东,2002);二是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范围的角度,分为生产主体型、流通服务主体型和综合型的合作经济(刘劲松,2004)。现阶段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模式选择主要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社区农民协会模式和股份制合作模式等(向东梅、陈德,2006)。

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的途径,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分为市场自发式模式与政府主导式模式。认为市场自发式实际上就是在市场作用下自发形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而政府推动型与社会改造型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自下而上的农民自发组织形成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刑晓燕)。

制度创新理论提出了制度创新的模式大致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如国企改革。而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创新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创新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其主体是个体或者特定的组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对制度创新的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来看,只有当制度创新需求者新的要求与上层决策者的收益预期趋于一致时,制度创新的新均衡才会形成。一种制度创新是从一个可供挑选的制度创新集合中选出来的,从生产和交易费用两方面考虑,它将比这个制度创新集合中的其他制度创新更有效。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符合农民群体自身的利益要求。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源条件,在小规模农户占主导地位的农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相比,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反市场性,在一个完全遵从自由竞争机制的市场环境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处于市场机制失灵的边缘,对政府的扶持具有某种天然的倾向性(苑鹏,2001年)。

我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各有不同,东部地区主要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中部地区主要是能人牵头型、西部地区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模式(王新利、李世武,2007)。吴素芳(2008)对宁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中,提出政府推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专业大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股份合作的组织发展模式等。王大庆(2007)基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科技”CiS模式进行研究探索,通过对黑龙江省顺利村“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CiS模式)的实践探讨分析,提出通过市场把科技、产业和农村合作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我国各地实践探索经验看,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主要有:“农户+龙头企业+市场”模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模式;“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市场”模式和“农户+中介组织+市场”模式。

双高外向驱动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而目前我国更多的是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联合进入市场的合作行为模式,常见的是“公司+农户”模式,但该模式存在如下缺陷:多数契约为附和契约、买方垄断、企业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等。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可以分为能人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部门带动型等。按运行机制,可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大类型(黄祖辉、徐旭初,200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内外机制的共同推动,尤其是社会政策的支持是第一位的(杨团等,2007)。

双高外向驱动型模式综合考虑市场、政府以及对外开放经济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驱动作用,重点突出开放经济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诱致性拉动作用,通过市场驱动、政府推动和开放经济拉动联合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有效发展,是在二维度整合模型基础上拓展的三维度模型。李燕萍,涂乙冬(2009)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构建了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的二维度整合模型,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双低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双高驱动型。认为双低驱动型模式与经济发展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而市场驱动型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他们主张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二者的共同作用。

双高驱动模式是建立在市场制度比较完善以及政府职能高效的基础上的理想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从双低驱动模式向市场驱动型或者是政府推动型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双高驱动型模式,但是双高驱动型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很少。该模式结合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要求政府在各种税收、金融、土地流转、制度、法规上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足够的扶持力度和发展环境,加强对合作经营管理的监督。同时要求市场机制比较完善,通过价格杠杆诱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上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发展模式并遵循内部治理机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社员总福利达到最优。

双高外向联合驱动型模式(见图1)是在双高驱动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市场的开放程度,实行走出去的策略,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国内市场提高其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并逐步走出国内市场,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要实行引进来的策略,即通过不断开放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吸收国外知名企业加入组织,形成一个跨国跨区域的大型合作组织。通过引入外资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以及依靠其较高的国外市场占有率,拉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市场的占有率,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外向发展。各地可以考虑本地的客观实际,在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条件下,把产供销统一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社组织,利用其信息、组织和网络的优势,在竞争中寻求国际合作,在合作中壮大自己,同时坚持立足国内市场与放眼世界市场相结合。

结论和建议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应该与该区域的资源禀赋相匹配。资源禀赋不仅会影响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的组织的规范程度、结构的联结度,还会影响到组织的行为边界等方面。如果经济资源充裕、人力资源优良、市场规模较大,则倾向采用规范度高、结构紧密、统一实施管理与协调的实体性组织模式来运作经营;如果地区的经济资源约束较强、人力素质偏低、市场发育迟缓,则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的模式应采取灵活、规范度低、结构松散的、规模较小的组织类型;后者通过持续的发展和积累,在其经济能力和组织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存在向前者转化的组织行为动机。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资源禀赋、资产专用性等因素,更应走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既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也要增加市场的作用力,同时也有必要投身于国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政府应该加强对合作组织的立法建设、扶持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地区差别较大,统一的发展模式反而不利于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选择理性的发展模式,完善其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区域,应该选择政府驱动型模式,并逐步过度到“双高驱动模式”,从而进一步发展为“双高外向驱动模式”。而在外部环境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尤其是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该选择市场驱动型模式,达到“双高外向驱动模式”,充分利用外资优势,引入外资企业加盟,拓展国外市场。积极鼓励相邻地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打破区域的界限,促进规模经营的实现,拓宽组织的活动空间和服务功能。

(一)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政府不应过多的干预合作组织的内部经营管理,使其过度依赖于政府。农民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单纯行政关系。政府应该从微观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其功能应该定位于:维护公平、公正原则,提供符合市场经济运转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为农民组织的建设提供制度和政策服务(韩晓翠,2006)。政府的职责是构建一个市场体系,规定社会经济政策,通过法律和政策对于市场进行整合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公共交易设施、提供信息服务、加大财政信贷、提高金融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等。尤其是当前农村金融缺位,政府应该建立层次分明、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适应的信贷规模,可以采用集团信贷模式、混合信贷模式、单户信贷模式。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要通过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除了法律、金融支持、规范管理、税收优惠等措施外,政府应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明确土地产权,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分散于各个独立的农户家庭,而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土地产权不清晰,流转不规范,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应赋予农民对所承包经营的土地更多的权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的收益,从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政府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教育和培训可以缩短农民对新事物的认知时滞,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文化水平高低会影响到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程度,而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确了解和理解是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会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成本,合作组织制度变迁中预期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就会降低,同时合作组织运行中的管理和监督成本也越低。

(二)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合作组织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农产品,不能脱离市场。亚当•斯密(1996)论述了分工协作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在任何商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商人、运输者及其他许多劳动者的联合劳动。他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对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影响,认为市场的发育度是与某一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类型的选择是高度相关的,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越完善,经济个体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并相应地投入专用度更高的生产资本,而这直接导致治理的规范度提高。反过来说,市场发育滞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市场规模极为有限,专业化程度较低,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的公有资产的专用度较低,因而其组织形式缺乏规范化的内在动机。所以要不断完善市场结构,使其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规模经济理论,合作经济组织应达到适度的规模。虽然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出发,交易的次数越多交易成本越大,即组织的规模应该越大越好。但是规模越大,其内部管理成本增加,反而使其效率低下。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进一步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要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要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的联合和合作,帮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各方的决策者、专家和实践者共同参与,在经营管理上加强改革创新,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有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改善经营,提升管理质量和服务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竞争力,并最终演变为规模巨大、专业化水平很高,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的经济组织。其合作组织模式也需要适度的创新改革,可以考虑引入外资企业加入合作组织,既能获得外资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服务支持,同时又能通过外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增加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以便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实现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同时要加强国际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国内和国际项目在设计和资金使用上应加强协调,提高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2.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3.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燕萍,涂乙冬.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一个二维度整合模型.理论月刊,2009

5.王新利,李世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

6.韩俊.调查中国农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视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38-02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七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此次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放在城乡统筹发展上,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由农民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以发展专项产品产业化经营和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利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相关资源,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只有认识到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才会自觉地去推动其发展。而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通过宣传报道,让农民、基层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早日形成共识。

1.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国外而言,中国农民的合作意识其实比较淡薄,他们曾经历了合作化时期的“归大堆、浮夸风”伤害和大集体时期的“大锅饭、割尾巴”的苦痛,很多农民至今提起“合作”还心有余悸。再加之承包制实施以来,“分散式、单挑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也确实激发了农民的热情,发展了农村经济,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打破“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格局[1]。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只有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才能得到升华。如今,他们走了三十年的那条通过提高自己承包土地粮食单产来增加收入的路已是越走越窄,再加之加入wto以后境外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产品的涌入与竞争,单个农民的弱势、劣势已暴露的越来越充分。农民必须要走专业合作化道路才有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要大力的宣传合作思想,借助大众传媒和政府导向的新闻报道,通过报告会、培训班等形式,用树立典型、抓好试点等方式,从思想意识层面引导农民认识到合作的好处,推动农民自觉地实现由单干向合作的转变。

2.转变基层政府的执政理念。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强调:“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然而,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并没能很好的领会中央精神,他们对农民组织化依然存有疑虑,担心组织起来的农民力量增强后会给政府管理带来麻烦。其实,只要领导干部真正转变了自己的执政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变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为出谋划策、倾心服务。他们就会发现,农民组织的越好,政府与之对话的成本就越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越好,农民就越富裕,农村社会就越稳定。浙江省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较高的乡(镇)、村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确实起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民心的作用[2]。

3.提高社会力量的帮扶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时代,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显然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广大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甚至公民个人在这件事上都责无旁贷。首先,公司企业要处理好“义利”关系,主动与合作经济组织“联姻”,以便使部分资金、人才从城市回归农村。其次,事业单位要眼睛“向下看”,自觉为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如相关院校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各种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科研机构要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保险、医疗机构要主动上门服务等。最后,社会团体,包括各种协会、基金会、联合会等,要利用自身资源,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市场信息、专业培训和法律援助等[3]。

二、加快探索,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民这个最大弱势群体的自助经济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其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组织产权不清,治理混乱;粗放经营,效益低下;搭伙很快,散伙也快。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借鉴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和其他国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搞好组织自身建设。

1.理顺产权关系,搞好内部治理。首先,要调整股本结构,理顺产权关系。按照《合作社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精神,以真正体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思路,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入股的比重,控制单个成员认购的比例,以避免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严重倾斜。其次,要健全内部机构,明确责任到人。如合作社之类比较成熟的组织应成立监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其权利和责任,以避免独断专行;建立健全人事、劳动、财务、物资、营销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最后,要搞好利益分配,兼顾效率公平。对于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而言,其利润可以按照交易额进行分配,也可以将按交易额分配与按股分配结合起来。目前要注意改变过分突出按股分配的倾向,以避免组织异化,丢失了组织“交易的联合”这一本质特征。

2.抓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围绕自我服务,搞好营销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参加的农户搞好服务的同时,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如向农户收购农产品时要按质论价;为农户代存、代加工农产品,要酌情收取一定的代存、代加工费用;为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可收取部分手续费等。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合作经济组织和全体农民成员的共同利益。其次,要拓展经营领域,获取更多利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可以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自己创办经济实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加工,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实现农民多次利润的分配。

3.通过联合兼并,做大做强组织。首先,自觉与农业产业化有机联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可以选择以当地种、养、加工等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一定优势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为建立组织的依托,通过进行标准化生产改造和实施品牌化经营策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其质和量。其次,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如对于业务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可以引导他们遵循市场规律和本着自愿原则,实行联合与兼并,组建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以壮大其势力。最后,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资金问题,发展困难重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利好消息:“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资金互助,多方融资,为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互助互济和自我服务性组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视阈下看,这种组织具有经济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益者是弱势群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应加大扶持的力度。

1.加强法律保护。首先,要加大已有相关法律的宣传。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也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运作。2007年7月1日,我国已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紧接着又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全国意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它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要广泛宣传这部法律,以使广大农民能够运用它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自身的市场地位。同时,通过宣传活动,也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更加明确其职责,依法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工作。其次,要抓紧出台配套的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如要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以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更好实践;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条例和法规。如江苏省今年1月1日就开始实施《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黑龙江省也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4]。

2.加大政策优惠。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支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贷款贴息和教育培训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要求:“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其次,要提高税收优惠幅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销售自己的产品及加工品,要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放宽农产品出口政策限制,在增值税抵扣、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和生产经营用地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税收优惠。再次,要放宽信贷限制额度。政府要规定国有金融机构逐年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增加一定额度的低息贷款。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要在政策范围内降低信贷条件,简化信贷手续,增加信贷额度。最后,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依据或参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从简、从快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而且“办理登记不得收取费用”。

3.加强人员培训。首先,政府要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农民成员培训工程。要通过媒体、报纸、网络和举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合作经济的基本知识、农业标准化和市场营销知识,以及党和政府的农村经济政策等,提高农民的合作观念、市场经济观念,以及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培养一大批具有合作思想,并懂得如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管理人才。主要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和经营水平。最后,有关部门,如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等还可以利用自办或联办的大中专院校资源,对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营销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农村经纪人等开展相关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黄祖辉,赵兴泉,赵铁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胡卓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9

肇端于2007年春季的美国金融危机于2008年秋季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农村也深受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造成农村的失业问题。经济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的中间环节就是失业。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始于实体经济。中国的实体经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失业成为经济危机对中国影响的重要方面。金融危机中的失业问题是发生在我国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的背景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300多万其他人员需要等待就业安置。金融危机的冲击,无疑会给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两个群体。

2008年6月以来,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工厂倒闭,大量农民工待业或返乡。其主要原因是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尤其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后,企业贷款紧张等[1]。二是随着农民失业人数增加,农民预期收入减少,将可能出现农村中社会消费能力下降的问题。由于农民工现在的社会保障不健全和不规范,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因此,农民选择压制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而限制了农村社会的消费能力,延缓了从生存消费向耐用品消费过渡。劳动力廉价,尤其是农民工劳动力廉价一直以来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几个简单数字可一目了然地说明该问题:①改革开放30年来,GDp的年均增速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②1997-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资本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升至31.29%;③从小时最低工资看,我国平均是0.2美元,而欧美等国是25到30美元。如果我们再把央行报告中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不足5%考虑在内,中国消费不足的症结不言自明[2]。三是往往造成农村社会危机的发生。大批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二元制的社会结构将使他们重新回到农村。而农业又难以容纳如此众多的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二代他们已经适应城市的生存方式,回到农村,很难适应早已陌生的生活。

面对汹涌的经济危机大潮,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分析发生危机的原因。并进而发掘其与农村的关系,从而寻找出走出困境的途径。有学者认为[2],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中国制造”中的“劳动力廉价”比较优势。依靠这种成本优势的“中国模式”虽然创造了经济奇迹,但这种模式显然建立在“利润挤压工资”的畸形分配的基础上,由于收入太低致使居民购买力低下,从而导致消费不振。在外需旺盛的情况下,这种分配弊端不太显性,但当外需大幅度下滑时,通过“挤压居民工资创造竞争优势”的模式必然导致所谓的“产能过剩”。不可能产生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消费能力。很显然,解决的关键就是提高劳动报酬,提升居民的购买力。因此,不是因为工资高而导致中小企业的困境,而恰恰是工资太低才导致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内需无法激活。还有学者认为[3],金融危机中,中国与美国相比是明显不同的。美国发生的危机是由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而中国则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同样,中美两国在这场危机中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美国要解决的可能更多的是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规范,从长远来说可能还有货币体系改革、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危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不是金融危机。它的基本问题是当中国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如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现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各方面的关注热点。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解经济危机对农村的影响。例如,加大对回乡农民的培训,对农民的自主创业给予多方位扶持,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等。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经济危机对农村的影响产生了重要作用。化解危机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农村中的潜力,立足农村实际,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模式和结构形式,积极应对经济危机。而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次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初步显现出重要作用,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必将在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业生产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参照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和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的主要宗旨,以自愿、自治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原则建立起来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盈利、合作及互助为目标。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发展机制,鼓励以农民、专业大户为主体,通过科技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分散的农户聚集在领头人的群众组织周围,共同应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和农产品加工、营销及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多种方式获取收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初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15万个,农户成员3480万,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比200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4]。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质量提升,从技术互助、信息传播扩展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多方面的合作,从简单的购销环节合作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配套服务。不少合作社实现了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通过服务社会化,实施规模化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农业整体能力。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村、农业和农民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现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是以满足自身家庭或当地社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农民主要经营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农业风险主要来自国内。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生产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国际市场。无论是农业生产管理方式,还是农产品质量本身,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农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农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国内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化。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农民不再是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不是某个区域的封闭的生产和经营单位。他们现在已经与整个国际社会大背景紧密相连。农民所面对的风险不仅来自国内,国外社会经济的波动也会直接或间接波及到农业和农民的生活。农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和市场竞争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农业发展除了需要国家政策必要的保护和支持外,更需要农民自组织的帮助。农民的自组织形式很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特殊的理念、宗旨和组织形式,使其更适合中国农村实际,并迸发出蓬勃的活力。作为农村中重要组织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化解经济社会风险能力,变被动承受风险为主动应对,进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使农民联合走上产业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推动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中国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其发展速度更是迅猛。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体型、联合合作体型[5]。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办和工作形态十分灵活,在依托形态上:有农民主导型、中介主导型、社区组织主导型、供销社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科技部门、推广站、种子站主导型等;在业务内容上:有技术服务型、生产资料供给型、产品加工型、市场销售型、农工商一体型、区域联合型等;在所有制形态上:有协会制、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在经营体制上:采取了合同买卖、销售、储藏、加工、股金分配、按交易实物量返还利润等做法;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上:探索出了协会+农户、协会+基地+农户、专业社+农户、供销社+专业社+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既反映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态势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也反映出当前农业合作组织缺乏整合,尚处于合作组织的初级阶段。随着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各种合作组织将实现整合,一部分合作组织将脱颖而出。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轨迹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某项产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以某个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农户为组织基础,实现规模经营,开展标准化生产,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和现代终端市场等的发展需要,由于其发展形式多样化,适应能力强,能有效将市场与农民连接起来,克服了单个农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农户的全部经营收入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农户有较强烈的联合起来的意愿,并产生归属感,从而又进一步稳固和扩大了农合组织。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价值分析

伴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的步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是对农民自身生活的改变,还是对农业和农村的社会发展都会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独特价值初步显现,并引发人们对其价值的重新思考。

首先,拓宽就业渠道,就地解决危机中就业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大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到家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参与、加盟、合伙、入股等形式,取得较好的收入,有效吸纳了农村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现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为劳动密集型,例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需要大批劳动力。而这些打工回乡者,在长期的打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受过现代管理模式的训练,能很好适应生产需要,从而使农民不离开家乡,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以往也曾尝试通过乡镇企业来就地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大量破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村劳动力异地安置的社会问题凸现出来,无法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原来的城市中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解决就业,又能实现农民创业。因此,如何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就业问题值得思考。

其次,改变传统农村发展模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之一,提高了农民应对市场风险,有效化解各种危机的能力。在金融危机中,那些在区域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农合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信息、技术、资金优势,帮助农民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改革开放30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农村零散的生产组织方式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在农产品生产计划、产品定价、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急需一个合作组织来统一安排实施。而包括科技服务、生产流通、信贷、服务等在内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政策对农民自主性培养重视不够,对农村市场主体培养力度不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外大量的资金、科技密集型农副产品大量涌入,作为高风险产业的农业应时刻应对各种危机的挑战。

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冲击只是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农村分散的家庭经营由于无法吸纳新技术和社会投资,在市场竞争中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金融的支持、完整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畅通的市场营销渠道,从而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在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农民自助组织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农民自助组织,农民可以逐渐转变和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市场谈判力,在某些政府无法顾及的地方,农民自助组织有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体系效率的作用。否则,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难应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在国际社会进一步分工的过程中,中国农民会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

再次,充分挖掘各种本地资源,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掘本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打造特色龙头合作社。龙头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产业形成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多为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中蕴含着大量可待开发的资源,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单单依靠一家一户进行市场开拓,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工厂化和生产手段机械化,需要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以提高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而立足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立足本区域的资源,又能利用合作社组织形式去开发本区域资源,实现产品的市场化,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目前,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验证明,一旦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统一安排农民种植某种农作物或者养殖某种牲畜,并提供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定价,集中采购,使得农民有了固定的收益,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随着区域和部门型的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并形成规模后,能使农民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从而有效增强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最后,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对话渠道,化解农村社会危机。由于历史的、制度的等诸方面原因,农民文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的弱势地位不仅表现在收入少、生活水平低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农民自身维权意识的缺乏。所以,农民根本没有能力以市场主体的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农民话语权缺失成为一种常态。

农民需要自身利益的代言人,这种代言人不应该是学者、记者、律师等远离农村环境的人,而应该是具有相当高的素质的农民。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举办农村专业技能知识培训班,积极培养管理人才,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而且,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往往是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代表农民的话语权就会得到很大提升。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村发展道路的指引

内生与外生是两种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如何解决乡村地区的贫困问题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为了解决乡村地区衰弱的问题,最先产生的发展模式是外生型发展,这是一种由外来企业或委托政府开发援助来进行地区开发的方法。这种开发模式起源于追赶西欧现代化和美国文明,曾一度主导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特色是持续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并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开发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它不仅会导致丧失经济、文化独立性,而且会使地球环境和资源陷入危机。因此,近年来乡村发展模式逐渐摆脱追求经济增长的外生型发展,转向内生式发展模式[7]。内生式发展模式是利用乡土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依靠基层力量推动的发展模式。外生型开发以大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资本及地方政府为主体,而内生式的发展则以当地企业、乡村集体经济、非营利组织(npo)和非政府组织(nGo)为主体。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地方的内部生长力,同时保持和维护本地的生态环境。摆脱地方农村对外界资本的依赖,以当地人作为地区开发主体,使当地人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激发源自地方内部的生长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积极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

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外生型发展模式对农村的负面影响,单纯依赖城市和大企业来解决农民问题,往往造成“乡村—都市二元对立”。乡村的存在并不是牺牲自身的利益以维护城市的发展,乡村和城市之间应建立一种新的互相合作、协调的关系。过去20多年的农村改革与发展,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将那些集体资产的产权清晰地划分到户,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产业化和专业化的思路把农民纳入现代化的管理中,典型的方法是公司+农户。通过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等。这些发展思路尽管都有所成效,尤其在部分地区和部分项目上收效甚为明显,但是并没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没能遏制近年来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是重复西方农村发展道路,通过解决一些局部问题来发展农村,走的是外生型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迫切需要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走内生式的发展模式,使农民成为自身社会发展的主体。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篇10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以及发展目标

1、提出背景。所谓在农业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方针,保护好生态环境。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数量不断增多,用地矛盾出现,许多企业为了建设厂房大量占用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以及化学物质,使土地盐碱化加剧。这些问题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

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大量使用化肥等药物,也导致了土壤营养成分不断减少,再次降低了作物产量。致使农业发展陷入困境。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深入进行农业改革,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2、发展目标。通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的农业机制,实现农林牧副渔共同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加大农民收入,保护生态平衡。真正实现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保证我国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土地资源减少,产量降低。我国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大量砍伐木材、围湖造田,导致荒漠化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再加上人口增多,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发展,占有了大量农田,也造成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还有一些土地被污染无法进行作物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滞后性。2、农业技术相对落后,推广范围小。我国的农业技术不够先进,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一些种植技术也没有得到推广。与美国、西欧国家相比较存在很大差距。美国的农业主要以大农场的形式存在,且种植人员很少,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设备进行种植。而我国农业种植主要以集体形式存在,需要的人力比较多,使用的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较少。很多地区交通闭塞,当地经济发展落后,采用最初的种植方式,对一些先进的技术不了解。耕作方式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造成破坏。3、农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创新思想,片面的发展种植业。没有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进行调整。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农业产链的延伸,但很多地区生产模式仍旧很单一,无法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问题,是农民对市场的需求分析过于片面,造成某一农产品大量剩余,某一农产品严重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对农民进行补贴,但是其收入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比,差距更加明显。因此,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农业生产则留给老年人,他们虽然对农业生产的经验丰富,但不利于接受新的技术,导致我国农业技术传播出现滞后性。同时农民收入较低,使农民的积极性降低,更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长期下去很难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国家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的科研力度不够。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明显发现,我国农业主要以人力为主,其他国家农业主要以先进设备为主。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产品种植和收割上采用机器化,减少了人力劳动。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美国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监测,包括灌溉,除虫、除草等一系列农业活动都是机械化统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益,减少资源的浪赞。而我国,还是以手工劳作为主,农业技术环节薄弱。我国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代替农药的使用,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6、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很多地区的农民对社会发展变化了解较少,只重视种植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中的第三产业认识片面,不能将一、二、三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造成比例失调,也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在新技术传播时很难接受,导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较为缓慢。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拉动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加强,也会促进我国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同时,农业是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保护好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可持续发展农业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更好的保护土壤的营养成分,使土地得到长期使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林业的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减轻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存在的矛盾。3、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差距减小。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民的经济水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益大大提高,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是十分大的,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大大提升,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会进一步减少,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顺利实施。4、提升农产品,带动我国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增强。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农副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证食品的无公害性,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对农民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讲解,接受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其次要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实质性变化。深入体现,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1、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旧思想,接受新理念。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十分少,而近几年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现象严重,导致农业资源紧缺。很多农民认为没有重视到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对土地进行无限制开采。政府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大力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指导,既可以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减轻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地改变以前的小农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延伸产业链条,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发展。依靠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小模式化家庭经营转变为农业产品企业化经营。由粗放型生产转向集约型生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2、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并进行全面推广。研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首先,国家应该研发新技术提高土地单位产量,根据区域特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建立高效土地测量系统,对施肥后的土地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土地营养状况,并进行改进。还要进行有效的监控系统,对农业区进行卫星监测,及时了解农业区出现的变化,便于及时的就行补救。同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秸秆等进行有效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农业技术积极地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地区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自己的农田中,全面的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家新研究的农业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各地政府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免费知识培训,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运用到时间中,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3、建立完善的农业结构链条。每个地区应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发展自己的主导农业,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相关的副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以前的经营策略。同时,打造品牌意识,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竞争力。大力建设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由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方向转变,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培育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农产品生产群。提高农民总体收益。4、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民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对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大力培育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建设,在农村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培育新兴农民,提高农民创新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新农业技术的传播。5、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制。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业市场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现象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流畅,政府部门没有对农业每年的发展方向就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所以,应不断完善农村全面的服务机制,政府及时的对农产品市场变动进行分析,对农业种植进行指导,避免出现供求严重不合比例的现象。当地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的情况调整结构,大力指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6、政府要继续贯彻惠农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土地管理机制,推动农业经营规模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惠农政策还存在局限性问题,没有全面涉及。今后应继续发展惠农政策,争取早日在整个中国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