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38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1

一、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一)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也是激发教师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形成的桥梁。这些科学创造的关键要素,正是成为创新型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条件。此外,随着全国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出现了生源竞争、就职岗位竞争的严峻局面。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悠久的办学历史、抢手的学科专业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固然重要,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为重要,而拥有一批较高学术造诣的名师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开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强化基础、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所以,广泛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应该是新时代高校造就创新型师资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把教学工作纳入研究轨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选择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课题及方法进行探索,在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的同时强化研究意识,进而形成科学智慧和创造能力,造就一支高质量创新型师资队伍。

(二)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法和育人技巧,研究教学手段。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靠“纸上谈兵”,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摸索、潜心体会、勤于总结才能使之不断提高、升华和发展。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经常有新的发现和科研假说,便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现有书本知识进行审视,对现存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对即将到来的科学变革有所预见。同时在学生中间树立具体的学术榜样,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学能力的形成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在反复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来实现。

(三)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只有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体现创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自觉融入国家创新工程和创新环境之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而大学时代是青年人事业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初步奠定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思维方式。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着示范、熏陶作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所以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变书本知识为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可以形成最基本的科研感知认识,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厚积勃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具体形式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除实验安排常规内容之外,增加新的实验教学项目,尤其是与教师科研相关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具体实践,并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科研型研究生的医学实验教育存在的各种客观问题,并通过调查了解我校科研型研究生对医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真实需求,进一步阐明虚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及在医学高等院校建立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

1医学实验教育的现状

(1)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随着课改的进行,提倡减少上课时间以学生能动性学习为主,各门课的课时数都在减少,然而,在减少理论课课时的同时实验课的课时同样相应的减少,那么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减少的实验课的内容得不到学习,或者内容不减但匆匆了事学得不精。

(2)医学实验涉及的内容大都难于理解,比较抽象,例如eLiSa、pCR等现代医学常用技术,学生都是从微观水平理解其原理以进行分析,而学生在实验课中操作及观察结果则是宏观水平,即使得到实验结果,却不能深刻体会其反应原理,对于实验意义、适用范围的理解更是不充分。

(3)现有的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用有限的课时匆匆讲完所学的很多内容,上实验课时也是老师先讲解实验步骤,自己再一步一步做,与其说自己做实验不如说体会实验过程,学生在其中很少能够得到思考,只是机械地完成课程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更不会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学以致用。

(4)课堂实验开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有代表性、易操作、经济、常用的简单实验,对于那些需要昂贵仪器、比较耗时的实验大多并不开展。尤其是有些实验可能学生本身会很有兴趣,希望亲自感受而学校却并未开展的,这无疑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会起到消极作用。

(5)实验课的资源紧张:无论在哪门实验课中同学们经常会被要求分组,从而多人共做一次实验,而开展的实验大都较为简单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而且有时好不容易可以共同做一次复杂实验,还因为资源紧张而被要求做教学实验,没有锻炼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实验的理解。

(6)医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开展技术实验的落后:理论课上学生经常会了解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充分学习常用的实验技术,可是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面对的是过时淘汰的机器,甚至有的机器自己并没有上手调试的机会而仅仅是看,这样就会更加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自身产生懒惰、依赖心理。

2科研型研究生的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科研型研究生对医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通过理论课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其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确定自己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2)学生应该有独立动手的机会,可以体验实验中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即使出错也会找到原因进行纠正,这样才会不断的强化、深刻理解、从而可以应用自如。(3)无论是常规还是较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得到锻炼,并且对于一些耗时较长、不需要观察过程的实验可以忽略其过程而较快的观察结果,省时省力。

3虚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

3.1虚拟实验室(virtuallaboratory)的定义

虚拟实验室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是由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和用于运行虚拟实验的网络结构等构成的实验室。其核心虚拟实验是指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操作,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值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开展符合教学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3.2虚拟实验室的优点

(1)多感知性:虚拟实验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2)交互性:是指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操作。通过身体运动等自然技能,实现对环境中对象的操作;运用虚拟模拟技术计算机则根据学习者的身体运动等,来实时调整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这种交互性可以使医学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3)现实性:虚拟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实验,尽量创造其真实性,可以充分估计到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若未按要求放置,其可模拟出试管破坏,试剂损失的情景以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相关基本问题。

(4)开放性:实验者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虚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学生随时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这成为他们预习与复习实验的好帮手。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有效时数,提高了实验效率,对实现实验内容的远程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虚拟实验室在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优越性,但其也有自身的弊端。例如长期处于虚拟环境中难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验缺乏实物感,不能预期突发状况;长期处于理想环境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累经验同样产生影响;对于那些需要观察实验过程的实验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尽管如此,这些不足还是可以通过经常进入真正的实验室,切身感受实验过程而弥补。

4结束语

实验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实验的发展,虚拟实验室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与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虚拟实验快速、方便、简洁,比较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实验的过程,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可以操作实验,为科研型研究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培养科研型研究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接触现有条件不能开展的实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建设医学虚拟实验室符合当前高校的发展方向,将为实验教学开辟新天地,应该被各高校广泛应用,以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王志荣,黄一虹.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创意与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2] 陈源红,唐华英等.谈谈建设医学免疫学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

[3] 聂滨,曾照芳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实验室的构建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6.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3

一、管理研究需要科学

thomas(2006)在阐述管理研究的语言时写道,要进入各个学科的新的研究者都需要学习学科的语言以及研究方法,但是这对于从事管理研究工作的人而言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像其他领域,管理研究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其不仅涵盖了许多领域,更是拥有非常多的研究风格。关于研究语言的风格,陈春花和刘祯(2011)曾以“顾客导向”作为标准将已有管理研究的写作风格大致归为两类,一类侧重于面向科研人员,一类则侧重于面向管理实践者,尽管如此,作者却没有建议将其割裂为两类研究,差异也仅仅在于写作的风格,但风格又没有高低,风格迥异的研究同样都可以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当前人们似乎有意区分开两种研究,也就是管理学界中所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于两种不同的目的,基础研究的定义是指以通过更好的理解和解释组织来对科学知识做出贡献为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则被定义为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对现实世界做出贡献为目的的研究,前者被界定为纯粹的学术研究,后者被界定为实践性的研究(Veldeetal,2004)。本文不否定这两类研究的存在,只是分成两类研究并非是研究的目的,两类甚至更多的写作风格也并非目的,至少这都不是最重要和首要的,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也并非是分类,类别只是结果,管理因为本身的价值释放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存在,一百年前科学管理之所以诞生也是因为一个人的行动带来的各种改变(taylor,1911),泰勒做了细心的研究,并将其总结下来,至于今天我们如何归类泰勒,也仅仅是从自己关注的成果的角度来将其归类,认为泰勒的研究并不严谨的人可能仅仅认定其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但作为一个厂长泰勒却留下了已经产生百年影响的《科学管理原理》,这至少告诉我们,实践者和研究者、或者说实践者和写出理论的人可以是同一个人,这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事实上,泰勒当时潜心研究的目的非常单纯,单纯到让效率再高一些,让人们和社会的财富再更大一些,而这正是管理本身的价值,这也应该是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仍然是借助这部百年经典《科学管理原理》,我们会观察到其中的一个关键词“科学”,这正是后人给予泰勒管理的最高评价,事实上,泰勒管理的“科学”不仅仅是应用了精细的动作时间测量方法,而更在于其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成效,在取得成效之前,泰勒自己称自己要做到比以前的方法科学,在取得成效之后,人们开始承认并且评价泰勒的四点原理是科学的,如果不能取得成效,泰勒的“科学”显然就会失去生命力。沿着这一源头进行思维,可以发现可以评价一项管理研究的重要标准:科学,而这也正是管理学本身的重要属性。既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只是结果而非出发点,因此本文不建议刻意去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试图探寻他们作为管理研究可以拥有的共性,或者本该拥有而非刻意强加的部分,这一共性正是科学,正如Veldeetal(2004)所指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样,都应当科学。

二、科学的本质及管理研究中的科学

1.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致力于知识的贡献

探讨管理研究中的科学导向,首先需要去认识科学。科学家致力于回答他们自己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工作必须建立在能够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高水平的能力之上,而能够提出问题也是非常之关键,由此来看,科学家需要的是具备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的,科学本身的定义是:科学是一个为了获得对自然的更好理解而形成具体提问并找出答案的过程,科学是一个探寻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基于这一探寻的过程,许多工具和有用的产品才被创造出来,包括实验的设备、统计的程序、计算机、太空飞行、内服药、强力去污剂、甚至暴力的武器,但人们常常将科学的这些产品和工具与科学的本质混为一谈,科学的本质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提问和解答问题的逻辑(Graziano&Raulin,2000)。

基于科学的这一本质,对于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启示是:管理研究所讲的科学导向与管理研究所用的科学方法并非同一回事,是可以并需要加以区分的,即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研究尚不能划为等号,科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维,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并应用的工具,这也在启示我们,方法并非科学的核心本质,而我们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并非等于评价研究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应当是围绕问题为中心,是否有逻辑的提出并解答问题则是科学的根本标准,因此,在探讨和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时,问题要比方法更重要。从科学本身的内涵来看,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认识,跳出科学本身,从外延的角度,科学是拿来做什么的,或者说,科学所隶属的应当是什么。虽然是在谈科学,但科学本身并不能包罗万象、涵盖全部,正如在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之外,还需要评价其实践导向与创新导向一样(陈春花和刘祯,2011)。如表1所示(Graziano&Raulin,2000),科学隶属于人们获取知识的诸多方式的一种,从这个角度,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最终还要看其对管理知识的贡献如何,这是科学属性的本质要求。

2.可供参考的管理研究中的科学标准

Sekaran(2000)将“科学的研究”界定为:聚焦于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有逻辑、有组织、有方法的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并分析和得出有效的结论,并且指出了一项研究是否科学的八个指标:(1)目的明确,研究者要以一个具体的研究目标作为开端,例如一项聚焦于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的研究,如果能够将目的表达的更加明确,将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用离职率等更具体的概念表达,就更加科学;(2)严谨性,好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方法设计会增加研究的严谨性;(3)可检验性,即假设的可测试性;(4)可复制性,即成果是否能够在类似情况下继续有效;(5)准确性和可信性,准确性指研究结果与现实的接近程度,可信性指成果是正确的可能性;(6)客观性,指数据和材料是否客观,对于数据和材料的分析是否客观;(7)适用范围,一种组织环境下得到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其他环境中得到应用的范围,适用性越广,有用性和价值就越大,当然,研究并不绝对具有普适性;(8)简洁,在能够解决问题和解释现象的前提下,答案、变量和框架越简洁越好。

Veldeetal(2004)认为“科学的研究”有六个标准:(1)客观性,研究应当客观、可靠和准确,研究数据的收集应当与研究者的个人价值观保持独立;(2)可复制性,其他研究者应当能够重复该研究;(3)公开,这也是可重复性产生的一个要求,研究成果应该能够让其他的研究者接触到,这样他们才能去重复研究;(4)道德标准,研究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这意味着进行研究以及该研究的成果不能对各方的研究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攻击;(5)简单,使用最少量的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假说来进行研究;(6)概括性答案,研究提供了针对于研究问题的概括性答案。

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言(Drucker,1954),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德鲁克常常用医学术语来表达管理的内涵,部分或许因为其个人的出身环境,更重要的是医学和管理学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甚至病例和案例的本质是相同的,管理与组织被德鲁克形象的比喻为器官,事实上,这个假定正是德鲁克管理研究的前提,当管理研究者在面临这些器官的时候,就已经在充当医生,至少是医学研究者的角色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医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对这些器官的贡献,而管理研究的价值也在于此,除此之外,医学研究和管理学研究的相似之处还在于研究本身承载的巨大压力或者重任,既要实践先行,又要跟上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然而为了承载这些责任则自然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今天管理学界所做的努力,鉴于这些相似性,在评价管理研究时不妨借鉴医学研究的一些评价标准,如评价医学研究的三性: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单渊东,1997;方连举,2003;黎有文,2007),从本质上讲,这些与本文所倡导的科学导向、创新导向、实践导向是一致的。

就科学性而言,惠延年(1990)认为医学研究和论文的科学性,是指一项研究或论文报告的问题是否真正反映了疾病和健康的某些本质和规律,越接近真实,科学性越强,具体地说,研究和论文应具有:(1)真实性,即实事求是地反映、描述和评价;(2)准确性,即客观而精确地表达;(3)重复性,即反映的问题可由他人重复或为以后的实践再证实;(4)逻辑性,即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和结论合乎逻辑。黎有文(2007)认为医学论文的科学性是指研究者尊重事实和原始材料,恰如其分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说明和解决医学问题,具体而言又有四个标准:(1)基础材料可靠,包括文献资料、实验材料和临床材料;(2)统计数据可靠;(3)论证的逻辑性;(4)结论的简明性,医学论文的最终归结和升华在于结论的简明性。

在列举了上述诸多标准后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尽管可以给出各种“科学的”标准,但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是完美的,可以完全符合各种标准,甚至为了满足其中的某些标准可能会牺牲其中的某些标准,Veldeetal(2004)在给出科学的研究的六个标准后,特别指出:非常重要的是一项研究是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的,其很可能只能兼具两项要求,譬如,致力于为问题找出一个简单并且具有概括性的答案,在实际操作时为了同时达到这两项要求通常将会以牺牲其他要求为代价,概括的研究与具体的研究相对,简单的研究与复杂的研究相对,当一项研究能够很好的满足概括的和简单的标准时,很可能又会受到是否准确以及具体的质疑,对于“一个不具备灵活性和顾客导向的组织是无法生存”的结论,必定会产生“灵活在哪里?”以及“顾客是谁”的质疑,既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那么研究者应当根据情形和问题的本质来选择出致力于满足的标准并投入研究,当然,在研究中保持客观和尊重他人的理论和观点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3.小结管理研究中科学导向的特征

尽管从科学性上一项研究无法尽善尽美,但这不能否定对科学性的追求,更不能忽略对于科学性的评价,通过对科学本质、以及管理学界和医学界对于科学性具体标准的认识,本文将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总结为以下几个具体特征供研究和评价参考:(1)聚焦问题,即以问题为中心,由研究的问题决定其他安排,包括研究设计与方法等,譬如,是选择案例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法,这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方法特长、个人兴趣以及研究趋势,而是由研究问题本身的需要来决定,这一点是科学内涵的基本要求;(2)逻辑清晰,总体上研究通篇的设计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应当有清晰的逻辑,从这一点上来讲,科学并非仅仅是微观的,判断研究是否科学,首先要判断研究宏观逻辑上的科学性,这也是科学本身的重要要求;(3)真实有效,包含两个方面,真实是指研究材料、数据的真实以及研究方法本身做到正确,有效是指研究的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知识贡献,即对管理问题本质和规律的发现,效率则是指是否抓住重点进行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以及是否以简明的方式来对知识加以贡献,这也是科学的外延要求,同时,抓住重点也格外重要,科学不是面面俱到,而科学本身也无法做到完美,因此,是否将自己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重点关心的方面也是一种效率和科学的体现;(4)尊重差异,尊重首先体现了上述科学标准中的道德准则,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过程中,差异在所难免,既然差异不可避免,就应当力求获得差异的成效,这才是科学的心态,因此,写作中研究意图的表达、措辞的使用要避免对差异的恶意攻击或打击,能够通过尊重和欣赏发挥并获得差异的建设性,也是科学的体现。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二者具有统一性。分科性研究体现在整体性研究之中,整体性研究寓于分科性研究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五个二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载体。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与实践中问题综合性研究有着内在联系,以对问题的研究来推动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以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来拓展对问题的研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应把握好的基本关系。

注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内涵的认识,学者的看法并不一致。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载体·和切入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必须要明确的基本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以下三个关系。

一、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

关于这一关系的基本观点是:整体性研究并不排斥分科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建立在分科性基础上的。在强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时候,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只是注重分科性研究,而没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过去没有特别强调整体性研究,并不等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按照理论界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这三部分内容是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法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划分中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存在。这种状况在客观上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按照学科划分,分别在不同的学科中进行研究,没有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可以说,这是过去没有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学科划分上的原因。

但是,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不等于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所谓整体性研究,其实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果这样来把握整体性研究的话,那么,以往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例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就是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因为这里涉及的不仅仅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个部分,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这当然是可以看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说,有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不能完全从学科划分来看,不能因为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就得出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结论。

二是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不是两种互不相关的研究。严格地说,很难把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分为两种不同的研究。尽管分科性研究的内容明确地定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个方面,而整体性研究的内容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但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不同的只是研究的角度和涉及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主要应该看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融合在一起,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当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按学科划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内容,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学科中确立其学科地位,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身,区别的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既要有整体性研究,也要有分科性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分科性研究是整体性研究的基础,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就谈不上把这些理论综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研究。同样,没有整体性研究,分科性研究只能停留在某一个局部,就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出现。分科性研究体现在整体性研究之中,整体性研究寓于分科性研究之中,二者并不能截然分开。从根本上说,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二、整体性研究与各二级学科研究的关系

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不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构成部分来建立二级学科,而是从整体性研究角度来设置二级学科,五个二级学科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这就在学科设置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这一意义说,加强对五个二级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强化。

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性研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有一定的载体,五个二级学科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载体。这五个二级学科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涵盖了整体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二级学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上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是各学科基本理论的综合,是一个整体。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仅仅只是从某一个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能体现它的整体。如果说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对某一个学科的研究深度,那么,在注重整体性研究的条件下,不仅要求有对某一个学科的研究深度,而且还要求有对多学科研究的广度,要把研究的重心转向综合和整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和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个二级学科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重视不够,以至现在这一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队伍建设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的二级学科。加强对发展史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本身的需要。这是因为: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发展,对发展史的研究,揭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的历史,因而发展史涉及的内容是整体性的。其二,发展史研究是整体性研究的构成内容之一,可以说,没有对发展史的研究,对整体性的研究也是不完善的,整体性研究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它的理论发展过程和历史。因此,加强整体性研究,必须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整体,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体现在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之中的。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发展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的各个方面,因而是整体的发展。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研究,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是当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二级学科从世界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因而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都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注重整体性研究,是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特点。我们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应该了解和把握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状况,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二级学科的建设,深入研究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体现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统一,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把握。从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来看,理论研究的整体性是理论教育整体性的基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不仅体现在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反映在运用整体性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上的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教育实践意义。

总之,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应该重点落实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的研究和建设,离开了各二级学科的建设,整体性研究就会成为失去学科依托的空中楼阁。

三、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

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关系来看,现在提出加强整体性研究是和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实践中问题的认识直接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日益深化。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因而对问题也需要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正是实践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进行整体性研究。因此,加强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是对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客观要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才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认识的深化,导致了发展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反映了我们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同时也对研究发展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社会发展中综合性、整体性的问题。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

所以,整体性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发展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必须与对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结合起来。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结合,形成二者的相互促进,应该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以对问题的研究来推动理论的整体性研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实践中出现的和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是理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创新源泉。解决了实践中的综合性、整体性问题,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必须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对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推动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实现理论的创新。对问题的研究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对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就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结构

良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结构、形成规律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

教育的科学研究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各种素质的质的要求,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各种素质的集合体,它的作用是各种素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反映。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课题。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尽一致。从世界范围看,人们对于教师科学研究素质的关注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人们倡导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才有的事。应当说,重视教师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是近几年来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从传统上看,人们对教师素质的论述几乎都不涉及教师的科学研究素质,也就是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并不是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竞争的加剧,各国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显得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型的教师素质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的需求,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于是,国际社会纷纷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一些新概念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如“完整型教师”、“创造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等,并成为现代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新焦点。这些改革方案的核心就是倡导加强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研究与提高,以使教师素质实现完整化与科学化。

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的水平及实践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实施主体的素质。一般地讲,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等素质,规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具备了上述素质,可以保证他们在一定水平从事教育实践,并取得相应的效果。但要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不断超越现有的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真正做到“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仅靠教师的上述素质是难以达到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二、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内涵

对于教师具备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界定。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素质

1.基础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条件知识,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它对教育科学研究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没有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素养作前提,教育改革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也很难把教育科学研究推向深入,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可避免。

2.专门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形成为一门较为独立的学科。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专门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涉及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是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具体策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可以告诉广大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有哪些规律必须遵循。如果说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知识,那么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则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离开了这一知识素质保证,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相关理论。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求教师除了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须掌握与教育科学研究相关的其它学科理论。如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科学学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指把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恰当选题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应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亦即能选择有现实意义的、有预见、有创造性的、有可行性的问题。

2.查阅文献,进行设计的能力

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是影响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查找能力,即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能够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教师选定研究课题之后,必须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设计,如以哪些学生为被试,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表现等。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因此,教育科学研究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能力。

3.搜集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在教育科学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力求注重搜集资料的客观性;另外教师在资料收集时还应注意资料的全面性,不能仅仅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而不收集不利于证实自己假设的事实。

一般来讲,借助于查阅、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去发现和研究现象中不断重复的、稳定巩固的、同一的东西,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整理分析能力。整理分析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理能力,即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统计;二是指分析能力,即教师对整理后资料进行逻辑和统计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提示所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或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研究成果的作用,若没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行的。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对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特殊道德要求和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

1.坚持真理,勇于探索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十分艰苦,教师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经常要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而且这种劳动和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是难以相等的。只有不怕辛苦、不计得失、热爱真理、坚持真理,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才能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找到教育发展规律,完成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2.实事求是,严谨治学

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应当坚持科学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无论是课题的选择、论证,还是课题的实施、检查,教师都当实事求是,科学对待,如实反映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论据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科学性、解释的合理性等。

3.发扬民主,通力协作

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教育科学研究道德的重要内容。科学上有不同的学派,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实践上有不同的做法,这一切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民主、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系。要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科学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往往需要教师之间的彼此支持与协作,这既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科学研究素质本身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学校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之间彼此相互协作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通力协作,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才能保证研究的成功。

4.虚心好学,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所谓创新,就是运用已知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也可以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思维成果的物化状态。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就是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创造出新的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精神。那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传统教育运作方式,绝对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从这层意义上讲,教师的创新精神,不仅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需要创新,科学贵在创新,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三、增强科学研究意识,端正科学研究态度,探索提高科学研究素质

教育科研意识即对教育科学研究意义、地位的正确认识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和动机。教育科研意识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行为的内在动力。科研意识清晰且强烈,就能产生从事教育科研的决心和行动。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忽视科研的倾向,注意将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首先要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科研的相互关系上提高认识。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育实验。其次,要从教师成长与科研的关系上提高认识。教师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熟练驾驭、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素质的成熟上,而且体现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上。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研究教材、教学方法、提炼教学经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等。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它需要教师端正科研态度,树立严谨的作风,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还需要教师革新陈旧的教育模式,大胆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

(一)努力学习科学理论,认真借鉴众家之长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理论包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学习理论,教师可以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教育现象的洞察力。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的知识学习。一是中心层次知识的学习,即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知识的学习;二是周边层次知识的学习,即教育科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分清轻重缓急,先“中心”,后“”,以教育科研的专门知识为学习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当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制定自己的进修方案。虚心学习与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是提高科研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直接经验毕竟有限,通过学习与借鉴间接经验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而且还可以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教师科研素质的修养与提高,同样需要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教师的科研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二)参加科研实践,养成科研习惯

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自身研究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实践的一体化。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必须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去。为此,①勇于实践。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消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打破教师不能搞教育科研的思想束缚,敢于选择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研究;②勤于实践。要革除消极懒惰、坐等课题的思想,积极地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紧贴教育教学实际变化的脉搏;③善于实践。要尽快学会和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教育科研实践的有效性。

教师要养成科研的习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抽时间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从简单的、小的课题研究入手,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实现科研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m].台北:台北南宏图书公司,1990.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3-02

近年来,校本科研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科研进入了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希望通过校本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然而,怎样用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实施校本科研才能有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校因此陷入了误区,成为中小学校本科研发展的巨大障碍。破解这些难题对有效开展校本科研、提振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科研的信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现象代替问题

就是做研究时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不到真问题。现象是要研究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和联系,问题是要研究的事物表现出的“现象”的“原因”。现象是表层的非本质的,原因是深层的本质的,是问题所在。

笔者对阅读的53份课题设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研究问题不够清楚的占7成左右。这样的研究就等于没有起点更没有目标,结果也不会有终点。

陷入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是教师们问题意识淡薄,对科研的本质认识不够,选题和设计时对发现和筛选问题重视不足,二是分不清现象与原因。

2活动代替研究

就是把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当成了科研活动或者用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充凑科研活动。许多学校在研究报告中罗列了许多活动,但多是缺少“研究性”的一般教育教学活动。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不知道科研该做什么,二是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不会设计科研活动,三是追求政绩性、功利性科研。其中,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是主要问题。

3教研代替科研

科研与教研的主要区别是:从研究内容看,教研限于学科范围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而科研是涵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内容的全方位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教研一般采用普通的总结法、筛选法等,而科研采用的是系统科学方法,包括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微观的行动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从研究层次看,教研一般是技术层面的,是回答“是什么”的研究,是操作程序等变化的研究,推出的是经验总结层面的结果,而科研是规律层面的,是回答“为什么”的研究,一般是研究原因和方法体系的,推出的是成果层面的结果;从研究性质看,教研是普及性和规范性研究,比如实施新课程的指导性研究,新教学方式普及研究等,而科研是问题性、创新性和改革性研究,比如解决新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研究等。

科研与教研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的研究,相互替代或者偏重任何一面都会极大降低研究的有效性,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实践中就经常出现“科研活动实际上是教研活动”的现象,致使出现科研深入不下去、教研也做不好、最后拿不出成果的普遍现象。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对科研方法学习掌握得不够,不会做科研。

4管理代替规划

笔者在参加中小学校活动时发现,许多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都做得很好,却弄不清楚其现在研究的课题与之前的研究是否有联系、下一步研究重点想解决那些问题、将来想开展那些研究等重要问题。这是典型的以科研管理代替科研规划的现象。科研的一般管理(规划之外的管理)是使科研规划全面、有效地实施的保障,忽视规划的校本科研是盲目的,也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有效校本科研的基本策略

1增强科研规划意识,处理好管理与规划的关系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最重要的是制订校本科研规划。科研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学校研究的方向、重点、规模及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科研与教研、教学的关系及科研与学校短期建设与战略发展的关系。制订科研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学校现实的、主要的问题,同时,通过研究的方式帮助学校形成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要增强校本科研的有效性,首要的工作是科学制订校本科研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本科研,引领校本科研顺利开展。

一要开展调查研究,对学校的历史、现实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二要科学分析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愿景,追索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三要坚持立足学校条件、服务学校发展的原则,凸显规划的前沿性、引领性和高端性。

四要列出校本科研课题指南,为学校、各层次研究团队和教师指明校本科研方向,使学校的发展战略研究与现实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学校的主课题与教师的子课题研究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统筹开展。

2增强问题意识,实施以问题为核心的选题指导

为保证校本科研课题能够透过现象直指问题,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学校负责立项的部门必须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选题指导,使学校和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学会确立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和有价值的校本科研课题。

一要在选题立项中关注“现象”与“原因”的关系,加强区别现象与问题的指导。一般是通过分析与整合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处理,找到问题的原因而发现问题,筛选出真问题。

二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如何确立课题的指导。确立课题是以筛选问题为核心的判断过程,将能够左右要研究的事物性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筛选出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可研性,具备上述条件可确立为课题。问题不一定是课题,课题一定是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与分辨问题,明确主要问题,才能确立真课题。

3加强以“科研活动设计”为重点的科研方法指导与培训

科研活动是指具备科学研究的特点的活动或者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设计的活动。科研活动是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形式,校本科研要学会“设计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思维、科研的方式,围绕着课题和问题的解决,设计研究活动,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和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目的。

一要加强校本科研方法的培训与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研究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以往很多课题研究中,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掌握科研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为实现校本科研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在课题研究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运用调查研究法等实证性的科研方法,使教育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更有科研含量和学术价值。

二要学会科研活动设计。科研活动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为了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评价、提炼和主题学习培训等活动;为了验证、完善和提升假设成果而进行的实验等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成果进行的文献活动、学习活动、调研活动、验证活动、研讨活动、课例活动和推广活动等。

科研活动有典型科研活动和不典型科研活动的分类。具备明显科研特点的活动都是典型的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课题设计、验证设计、总结提炼以及成果应用和推广等活动。最典型的科研活动是课题开题活动,其作用主要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内容、假设成果和研究思路等进行再论证,对课题精神、方向、设计意图、研究路线和方法等内容进行统一思想,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等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进行培训,启动研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动员激励,明确研究工作的程序、任务和要求等。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设计的活动统称为不典型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培训活动、研讨活动等都是不典型的科研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解决研究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进行的,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活动。

4以课题课例为载体,建立科研引领教研的有效机制

必须改变以教研代替科研的做法,在学科教育中强化科研思维和科研设计,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校本科研的层次和成果水平。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7

2015年上海开始全面贯彻落实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当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的意见》,坚持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发展为首要,以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重大创新任务布局为抓手,谋划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政府加快了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组建了若干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前瞻布局,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步骤,相关部门开始谋划在国家科学中心内的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是一个正确的工作方向。

国家实验室作为部级科研机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为了迎合一个国家重大和紧迫的战略需求。国家实验室一般以明确的国家任务为目标,通过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寻求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解决有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实验室已成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机制。特别像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布鲁克海文、橡树岭、阿贡等大型国家实验室等,每个都汇集了数以千计的不同学科的高端研究人才,每年都投入亿计的研究资金,围绕国家重点的研究方向,依靠跨学科、大协作支持创新研究。德国、日本等国的国家实验室,也都是如此。

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集聚一大批高端科学研究人才,有利于国家对重大项目集中投入物力、财力,有利于根据国家的需要,完成一些长期性的基础研究,突破一些短期性的重大科研攻关课题。上海应大力推进在国家科学中心内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工作。

国家实验室类型

我国现有的部级实验室分为两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00多所,国家实验室(含筹建)19所,国家实验室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现有国家实验室仅5所: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建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建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建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建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其他列入筹建的国家实验室有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共14所。

从研究内容看,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同国外的国家实验室有相同之处,即:既包含基础性研究的,也有应用型研究为主的。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以美国大型国家实验室为比较对象:美国约有700多所国家实验室,其中大部分规模较小。但是也有规模很大的,分属国防部和能源部等。以其中能源部所属的10所大型国家实验室为例,如阿莫斯实验室,以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阿贡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应用数学、先进计算机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科研方向;橡树岭实验室,以核物理、加速器科学、等离子与聚变能源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地下环境科学、先进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地下环境科学、应用数学、先进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等。10家实验室中,除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研究方向较为集中外,其他都涉及多个学科,都属于综合性的实验室。

而从本文前述情况看,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多为单一型的,缺少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实验室有很多优点:搭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有利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相互激发创新思维;储备各学科的研究人才,便于根据研究项目需要组建不同学科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而我国单一型的国家实验室则明显不具有这样的优先性。因此从类型上来说,上海的国家科学中心如果建立国家实验室,建议应超越现有的国家实验室模式,设立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方向和重点

在未来上海的综合性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的确立上,科学的发展历史值得重视。

从以往的科学革命的发展历史看,新的、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之前必然会有一个科学革命作为先导。而能形成产业革命的科学革命,其主要成果必然是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由此引发全新产业的诞生和全新市场的形成。世界发达国家显然意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因此特别注重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中,有相当部分正是瞄准这类基础研究领域的。如上述美国能源部的大型实验室中,大部分实验室都集中在核物理、加速器科学、等离子与聚变能源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等探索物质更深层次结构的研究上。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8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高级科研机构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性,一体化的趋势,给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各种跨学科问题,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智慧,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大课题,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各种可能途径。

在新的科技形势下,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研究,是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封闭型、滞后性、空泛化的有效措施,是研究生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急迫课题。本文将从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阐述跨学科研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研究路径。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跨学科,学界也称作“交叉学科”。中文“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引进的。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此词,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一词由原来的多种理解已经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涵义。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涵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由此可见,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进行的科研活动。

(二)跨学科形成的模式

依据学术界一般分析,跨学科的形成有三种主要的模式:适应模式、前沿模式和问题模式。

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日趋紧密的关系和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适应模式的形成,科学与技术交叉、科学与经济交叉、技术与经济的交叉,便形成了诸如技术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学科。第二种模式称为前沿模式,其发生在学科交叉的场合。如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在三者交叉时则产生各自的前沿分支学科。这些学科的交叉有二交叉、三交叉、四交叉甚至更多的交叉。这些交叉,不但体现在自然科学之间,还体现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自的各个不同学科领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交叉、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各个层次交叉以及各类学科之间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甚至诸多学科间的综合交叉。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综合,大量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如20世纪40-70年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当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总计已经达到近万种。学科交叉是产生新概念、新定律、新理论、新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的生长点。第三种模式为问题模式,问题模式则产生于科学问题与前沿和适应学科交叉的环境下。

(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从跨学科形成的三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实现了多种知识,多种方法,多种研究手段的交叉与汇流。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无疑地,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与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1.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科学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把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精确的研究。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特别是当代重大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比如,环境问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科学、单一技术或单一行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对它提供完整的说明,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这样,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进而发展到跨学科。

2.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代各国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的复杂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单举青少年犯罪问题来说,已经从原来由单一学科法学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3.跨学科研究产生当代尖端科技项目。当代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宠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而完成的。如Dna分子结构解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的成功开发,都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协作攻关。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

4.多学科研究协同效应产生的不是知识的线性加和,而是新知识突变,产生的是协同放大的原理。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将使它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对此,学术界已经归纳出跨学科的四大发展特征:发展的速度上由缓慢增长转向加速拓展;发展的形态上由线性交叉转向立体网络交叉;发展的理论上由理论的综合转向综合性理论的建构;而跨学科的产生也由自然萌发转向了有组织的研究。我国的两弹一星的研发,载人飞船的研究和实施,正是跨学科研究显示出的巨大的生命力。哈佛人指出:哈佛的明天在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这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在高级科研、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重视、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等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和生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存在着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现实中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靠单一的学科去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现实了。有的问题从过去来看,完全可以由单一的学科去完成的,现在则必须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如要对一个待修建的水库进行论证,除了涉及水利学和电力学方面的学科以外,还会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利用。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只有很好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处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的发展来源于实践,跨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解决复杂问题。而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组织管理,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参与工作的人员则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和创造性的结果。多学科的杂交也会在学科界面形成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新科学,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对学科内涵的改造和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点是科学突破和产生的生长点。

(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其体制、结构、教学方法、科研,课程设置等,都以传统的科学和专业为准绳,培养的人才适应面极其有限,既难以适应其专业之外的工作和其它方面的需求,同时,也缺乏综合性思维方法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学科的知识和狭隘的专业化技能已经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多学科、尤其是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生的最重要特征是科学研究,综合研究能力是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围绕着培养科研能力这个中心的。我国培养的研究生,虽不乏发明创造者,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研究上,要革除这一弊端,必须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课题。然而,研究一旦涉及到科技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靠单枪匹马、一人打天下,是很难解决的。跨学科研究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四)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每一个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它分支的主动接触。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在美国,跨学科研究级的成员平均具有1.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在欧洲国家,他们平均具有1.2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而我国还相距甚远。

近年来,我国进行的高校结构调整,校际的合并,使得许多原来学科单一的学校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大学,一般地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具备有一定的规模。如何借助跨学科研究使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交叉渗透综合整体化发展相适应,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一个亟待重视和加强的课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从观念和认识上明确学科的综合和分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和创新,是综合和分化趋势的主要特征。因此,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二是要树立新的科学观、人才观和发展观,认识跨学科的可能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跨学科研究呼唤人才的知识组合,尽快抛弃僵化的培养机制,不断调整人才的智力结构,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具吸纳性、包容性、跨越性,更富有弹性、适用性的开放科研体系和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

(二)用整合的教育优势来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用更广泛的、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原有的课程和设置新的课程,研究生教育应该重视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建立包括教材资源、课堂资源、社会资源大统一的课程观,促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尖端研究统筹兼顾的研究体系,建立一种蕴含着无限的、多向度的动态研究进程和多可能性、多启发性、多达成度的研究目标,实现研究生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性和多回路反馈,多渠道对话的交互式培养机制。

(三)提倡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即所谓的“手工业式”或“个人培养制”。一般来说,导师具备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雄厚基础,具有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特长,但他不可能精通每门学科。这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常常只注意到一家之说,忽视了各家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闭目塞听、门户之见、学阀作风、规范失衡等,不能不归之于导师制的某种缺陷。采取教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由导师和相关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培养,可以使学生不局限于某一导师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了解并运用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

(四)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以及多学科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专业学科间的壁垒,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文理全然不通,这与学科的纵深发展,与学科的综合交叉、整体化发展极不匹配。在本科生中开设跨学科选修课,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至今仍未普及,加强跨学科选修课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将会弥补上述不足。如开设《新兴学科知识专题》,邀请其他院校、研究所的专家来讲学,开设一些校际、国际之间的学术会议,无疑可使学生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及前沿动态,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加强综合能力的实践。跨学科研究的活力之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现实生活不断地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城市交通问题、山区发展问题、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人的积极性调动问题、人才的造就和选择问题、转型期的就业机制、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革新、发展的关系等,都适合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谈到科学研究时,往往抱怨找不到课题。这反映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缺乏统观全局和综合考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只有面向社会实践才有所作为。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

(六)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制定合理的实施办法,让研究生更多地选修与专业相关学科,尽快使他们成为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制定一些激励机制,从组织机构到经费保证等,鼓励研究生跨学科组合课题,使跨学科研究成为风气,成为发展主流。

高等教育只有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才能促使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样,研究生教育也必须适应当今的大科学、高技术发展的态势,不断从这些领域汲取新的营养,使教育内容和方法交叉、综合,以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研究生培养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韦群,李克武,富有时代气息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8(1).

[2] 李余生,殷辉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4).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方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进行交叉,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与作用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

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分化,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学科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分化、整合,有的学科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分化为多个小的学科,而有的学科会依据彼此之间的联系整合成一门大的学科,即综合性学科与交叉学科。

学科之间由之前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科学、经济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实践,单一的学科研究已不足以应对。例如:社会科学学科就融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社会法学则是社会学与法学的结合。学科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交叉发展的现象,且在当今学科研究中被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研究员对其进行了归纳:首先,交叉学科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同时也打破了专业学科的垄断现象;其次,各门独立的学科的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这就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再次,创造了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实践问题的解决。

(二)学科交叉的作用

1.促进学科间的交融渗透

当今学科发展不断产生的新生长点主要源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目前,我国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百个,各学科为相应的模块所分割,致使学科很难出现交融互补的情形,而交叉学科的产生为其提供了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学科交叉有利于各学科中思维方式的发展,使以往只站在专业角度思考问题的情形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本学科领域之内,能够更准确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其次,不同的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充实了学科的内容,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结合已成为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2.促进学术团队优势互补

学术团队是学科交叉的直接载体。学术团队通常指一些具有相近学术兴趣点,为实现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集合体。传统的学科划分导致学术团队成员主要局限于本学科院系内,不同学科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而高质量的学术团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证,跨学科组建学术团队可以促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带动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的发展,促进人才的优势互补。

二、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方面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本学科专业内,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深入、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丰富、优化,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学术团队中不同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运用优化、综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方面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之间的交叉所产生的交叉学科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具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科研课题,促使研究生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产生创新性成果。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一般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术道路,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这种培养模式未能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扩展研究生的科学研究领域,主动进行课题的思索与选择,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研究生从学术团队中获取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构建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一)实行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

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变当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要针对每个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积极吸收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导师的优势,吸取各导师专业特长,使导师队伍在交流中增强活力,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导师共同带出新一代的、有完整知识结构的研究生,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二)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是思想碰撞的有效途径,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论坛对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从类型上说,学术交流主要有跨学科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两种,通过常规性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以及灵活多样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1.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必要性

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是适应我国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必须调整不合理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学科交流的平台,使研究生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启迪智慧,做出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

通过举办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撰写学术报告、敢于存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为促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提供平台,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使研究生能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学术水平。

2.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方法

学术论坛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各硕士点所在学院组织开展论文征集和学术交流,组织本学院的学生进行内部交流,通过筛选确定出参加学校报告会的学生。学校集中组织召开全校范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参赛人员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不同学科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各级重点学科方向,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少。为促进学科交叉合作,探寻学科新的增长点,可以定期举办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论坛可以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在研讨会举办前确定所要讨论的主题并选定当次论坛的主持人和论坛记录人员。由主持人对拟讨论的主题进行阐述,并组织参加论坛的人员围绕主题进行自由发言。讲座主要由各重点学科邀请国内外知名学科专家,就学科交叉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专题演讲,并就相关专题进行讨论。

通过举办学科交叉学术论坛,促进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流,使科研人员逐渐摆脱了僵化、保守的观念,逐步产出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能够对学科交叉融合起建设性作用的科研成果。

(三)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1.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必要性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历来比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属于知识灌输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科研单位在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推动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科学实验、自主研发和实践创新提供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同时,研究生在创新培养基地参与研发工作,还可以为就业双方双向选择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

2.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实践

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是基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依托方式。研究生在接受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后,对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进驻到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后,有机会进入到工程实践中,参与基地企业的具体项目,将在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水平提升的动力,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以及数据资料的积累,学术产出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需求。

同时,对进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采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将企业具有高水平、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聘为基地研究生兼职导师,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共同参与主要的研究生培养环节,如选课、教学实践、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进入论文阶段后,主要由企业导师负责制定具体研究方案,掌握进度,定期检查,保证经费来源。导师指导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实践表明,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环境和机会,将理论知识同研究、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四、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科交叉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构筑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春燕,闫子昌.浅谈学科平台建设在促进学科会聚与交叉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0,(5).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篇10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以下几个挑战[3]:(1)研究目标是探索未知领域;(2)研究对象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或者是人类社会,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3)研究组织越来越复杂,随着大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组织已由单一科研机构或科学家组成科学研究群体;(4)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例如,重大工程管理问题中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常因所研究的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或无法求解。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问题面前的“窘迫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单纯利用某一门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甚至不能够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两个有紧密关联而侧重点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交叉,主要指汇集,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集成”思想;融合,更强调相互渗透、合为一体,更多的是在化学层次、生命层次、质变层次上的结合,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综合”思想。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背后隐藏的是普遍性的哲学规律,即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的。在科学目标、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组织管理层次高度统一的“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层次以及基础和应用层次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划分,使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在方法论上实现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宏观问题,也包括微观问题;既包含结构性问题,也包含非结构性问题;既包含可定量的问题,也包含难以定量的定性问题;即使一个领域的同一类问题,也有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者学术偏好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只依一个理念、从一种角度、用一种方法、使一种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面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较为复杂,这就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与计算机相结合,并使这些结合相互渗透、合为一体,即形成“融合”,融合不仅能涌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能力,还能涌现出前所未有新的学科分支与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大量复杂性、跨领域性和综合性问题的不断涌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前瞻性探索时往往需要借鉴于其他相关科学领域。这种借鉴,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内,通常还会涉及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典型特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大力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单纯的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与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细化与准确度,进而提高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预见性和驾驭力,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边缘发现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已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思想中集成与综合,在集成之上综合,在综合之上集成,即运用综合集成思想。系统科学中的综合集成思想是我国以钱学森为首的系统科学家历经几十年探索提出的认识、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体现东方哲学智慧与文化特征的方法论。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充分运用综合集成思想,以“定性定量、科学实验、虚实结合、综合集成”为指导原则。当前,实现交叉与学科融合主要有两种途径:(1)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契机而将多种学科聚集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模式;(2)通过开设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课程来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高校交叉学科教育模式。

二、实践体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原则

自上世纪末,学者们在研究工作中就不断发现和体会到所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日趋复杂,如大范围环境治理问题、重大工程管理问题等都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常因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社会问题研究面前的“窘迫性”。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以复杂系统为基本理论,综合博弈论、运筹学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人工社会、元胞自动机、多主体系统、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基因等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实验方法开展对复杂社会系统多要素行为、宏微观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系统整体状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系统演化、公共管理、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管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多年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形成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从现代“大科学”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基于学科融合与交叉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科交叉与融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科领域看,它既涉及对社会系统与社会科学问题的科学认识,又关系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动力学机制,还关系到现代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设计等;从政策角度看,它涉及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又关系到相应的政策设计与落实,还关系到能充分体现这些战略与政策的具体规划与执行,更要创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和有利于多学科人才协同工作的文化氛围。

(2)要深刻认识到,在综合集成思想指导下,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并形成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包含着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还要求研究人员在方法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的“落地”,实现方法论到方法的转换,以及新的方法在解释现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等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应用,很难讲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是成功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其实质是关于科学哲学的多层次、整体性的反思和变革,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新技巧的采用。

(3)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科学问题的系统复杂性。正是这种系统复杂性,使得社会科学问题既有结构性又有半结构或无结构性、既有同构又有异构、既有同步又有异步、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稳势又有演化、既有物理又有事理还有人理,因此,必须要区分不同场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准确、更透彻、更精细地揭示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

(4)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不是个别问题的研究“技巧”,而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因此,需要有宏观上推动这一大趋势的战略思考与战略安排,以逐步形成促进、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大气候、大环境、大制度和大文化。

(5)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关键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有“大科学”理念外,还要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并掌握跨学科研究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仅仅接受传统的“文科”知识教育与训练,对文科之外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特别是对现代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他必然很难在一个复杂社会科学问题面前能够产生跨学科研究的联想,更无力运用多学科手段来分析、解决问题。应该说,目前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大学的社科人才培养还较严重地表现出学科割裂现象,相比而言,现在的理工科专业倒比较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反,人文社科专业很少开设理工知识课程,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加改变,大量年青的人文社科新生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上必然“先天不足”,一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就容易“心虚”与“乏力”,这一状况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6)应当建立若干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并不意味着任何单位、任何团队、任何个人在研究工作中都必须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这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但从整体上讲,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选择若干有基础、有能力、有经验的单位和部门,建立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让他们专注地、持续地开展相关研究是必要的,这些基地既能够成为我国跨学科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又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7)大力营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文化氛围。跨学科研究是一件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首先,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研究的难度。另外,跨学科又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整合,又有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然有较大的风险,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因此,如果研究价值观不科学、不辩证,在衡量科学成果的指标时唯论文数量、或过于短视或急功近利,都容易使人浮躁、逼人追求“捷径”,而使人不愿意作艰苦的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需要我们对研究人员的业绩考核、对研究成果的认定以及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败都要有更科学、辩证、宽容的态度,真正让跨学科创新文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以体现并蔚然成风。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