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02

有机化工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又是实用性较广的一门学科。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常常被如下问题困扰:一是学生来源较复杂,化学基础相去甚远,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消化不良”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有机化学涉及的范围较广,有些理论较抽象,大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忽视了“职业性”和“高等性”的特点。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值得探讨。

一、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依据有机化学在化工专业学生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专业教师的意见,编写出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实际相匹配的教材。新编的教材应注重体现知识层面的基础性,增进各学科的渗透性,体现职业教育内容上的实用性,并将实验内容的安排贯穿于理论教学中[1]。

二、激发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2]

1.联系化工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有机化学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且有助于新知识的接受。教师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专业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了解最新科技前沿性问题和当下的热点话题,找到它们与有机化学的联系,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实用性,从而喜欢上有机化学。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例如,讲解“醇的氧化”时,提到了依据醇的氧化制备了检测司机是否醉酒驾车的“呼吸分析仪”,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3],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

2.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课余学习时间较少,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的,因此注重课堂效率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有计划性地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目前,启发式教学比较受欢迎。启发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效果良好。例如,讲“酮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之前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通过启发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质和反应的特点,使其更好地掌握有机反应的本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积极主动,新知识易于接受与消化。在高职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通常还会使用类比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学习“甲苯和硝基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时,可通过比较定位规则的差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学手段多样化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板面画图、实物、球棍模型等手段将抽象难懂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生动直观地模拟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立体异构,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photoshop、VisualBasic等动画技术引入课堂,对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对映异构体、烯烃与炔烃的亲电加成、卤代烃的亲核取代、芳环的亲电取代与亲核取代、羰基的亲核加成进行动态模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机化学的世界里。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自然学科,其理论与实验并重。学生通过做实验,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一种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4]。对于实用性特别强的实验,例如“酯的合成”让学生先查阅文献自主探索,拟定最佳合成路线,列出反应的注意事项,最后经过大家的交流确定最佳合成路线。学校还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如,多让化工类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的磨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革传统评价学生的模式、改革考试模式

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但是,对于化工类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考核必不可少。在评价学生时,既要包含理论知识又要涵盖实践技能,不能仅从期末考试来评定学生成绩,在考核时应重视过程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改革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化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核方式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实验成绩,包含学生参加省级或者部级竞赛的获奖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包含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全面整体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激情。总而言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满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伍国云、申杨帆、肖腊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广州化工》2015年第16卷第42期,第256页。

[2]吴英华、吴玮琳:《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广州化工》2007年第4卷第15期,第667-669页。

[3]罗大为、张俊松、张英:《浅谈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广东化工》2011年第5卷第38期,第285-286页。

有机化工专业篇2

关键词:有机化学;环境工程;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74-02

有机化学是一门探讨有机分子结构性质、有机反应途径机理以及相关产物分离与结构鉴定的基础科学[1]。在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有机化学被列为学科基础课程,面向动力机械环境材料类学科(动力、机械、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暖通空调、材料科学等)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发展方向以及其交叉学科的热点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然而,虽然已经修过普通化学,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依然容易感到内容多、头绪乱,学习吃力。这除了与有机化学覆盖面广、知识繁杂、理论抽象的学科特点有关外,下述几个因素也不容忽视:(1)本课程的学时设置为32学时,课时较短。(2)为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有大幅度删减,仅保留了跟环境工程学习联系密切的部分,导致课程体系存在缺陷,知识环节容易脱节。(3)学生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过化学,跟不上课程正常进度;(4)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有机化学科目感到迷惑,觉得和专业相关较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了很大折扣。针对上述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有意识地在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知识复习和梳理等环节进行改善加强,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此,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以便更好地推进有机化学教学。

一、讲好绪论,正确引导

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的简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中的正式章节[2]。讲好绪论部分,阐明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积极主动地学好后续章节。在这一部分,教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发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重点和学科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对所学科目加强了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特意阐述了有机化学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涉及较浅,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通过11种农药“喂养”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斥室内外环境等生动的例子,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报道的各种环境污染和有机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二、改进教学环节,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学生则抱着课外书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改进:

1.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相应章节适当增加了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实验介绍和教师的部分实验室经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述德国化学家韦勒因一时疏漏而失去了发现化学元素钒的机会,教育学生工作学习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卤代烃章节中简述了化学家格利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鼓励学生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旋光异构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症的治疗药“左旋多巴”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镊子分开左旋和右旋晶体;芳香烃苄基氧化过程中,介绍实验室曾经滴加浓硫酸过快,反应物冲出瓶口,把一个学生吓得发誓以后再不做有机试验的经历等。通过插播类似“小广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试验技巧。

2.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中国“90后”大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自信张扬,逆反心理较强[3]。他们要求教师的授课角色顺应时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前和课间,教师都留下一些时间和单个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会让学生感觉被关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议。在课堂上,教师也努力改变“满堂灌”的做法,讲解时会经常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课后欢迎学生就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的课堂模式。“90后”大学生远远不满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们很喜欢尝试受教和参教两种角色。有机化学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简单图片,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而电子课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号召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课件插件制作。事实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画的结构式、机理示意图效果出众。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强了理解,学习兴趣大增。此外,教师也注意到这些电子课件虽然比起板书更形象直观,可以快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但也同时可能造成授课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等问题。而采取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注重复习梳理

有机化学表面上知识点众多,反应繁杂,机理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能归结到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容易死记书本上散落的知识点,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对交叉知识点反复提及和前后印证,如在绪论部分已经把有机化学中几种反应类型讲解清楚,课程以后涉及每个反应都会自动归类到基本反应类型中。又如介绍完Sn和e反应后,每次遇到一种底物,都会要求学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以期学生能熟练掌握;每次课和每章节都进行复习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本堂课和本章内容有效组织起来,整理成知识单元;而全部内容学完之后的总复习则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事实证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这不仅对本科目学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满腔的热情享受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陶传洲,刘玮炜,曹志凌,等.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78-78.

[2]殷焕顺,周杰,钱萍,等.有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07,(35):61-63.

有机化工专业篇3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对高级制药人才的需求。而有机化学作为制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要为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1]。加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制药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与学双方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师上课的基本指导依据,要根据课程本身和专业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改”。

(一)“增”增加一些与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的理论或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后续专业学习所必备的有机化学知识。

(二)“删”着力解决“拓宽知识面与减少课堂教学总学时”的矛盾。有机化学内容多而杂,但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理论课只有85学时,有必要适当删除一些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

(三)“改”修改一些实验内容。以性质验证为主的实验,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应适当减少,而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安排从简单的验证性的单元训练到组合式的综合性设计训练演进,做到实验原理和技术的统一[2]。

二、改革教学内容

(一)处理好“系统性与重点内容”的关系。在保证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调整教材内容和深度,重点突出与制药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凡与后续课程有关的内容要详讲,要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重点可放在一些没有学过的反应、有机物结构推测、合成上,这样既可以巩固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习药物的有机合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药物有无旋光性直接影响其生理活性和药效,因此对映异构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是教学难点。胺、酰胺、杂环化合物、生物碱、萜类、甾族化合物等内容都与后续课程密切相关,要详细讲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重理论阐述必须服务于知识应用,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手性药物的构型与生物活性;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脂类的生理作用等。在教学中要妥善解决好学时少与进度快、内容多的矛盾。在课程安排和课堂讲授中力求做到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合成和在制药上的应用等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授。尽量为前沿课题开设一些窗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以多种形式将有机化学前沿课题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教学,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诸多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准确、独创、严密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把教学分成4个主要环节,即:“读、讲、做、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科生起点较高,自学能力较强,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和课后复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二)“讲”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降低。教师应以启发、诱导、提问、释疑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快明白和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或者将各种边缘学科的精彩内容适当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周密思考、仔细观察、探索问题、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操作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课堂的边讲边练,课后的作业练习等等。此外,开展讨论、撰写小论文、专题讲座以及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讲概念和事实时,用讲述法;讲结构和反应时,则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对比法等[4]。灵活运用教学法的同时,适当配合各种模型教具、投影、教学课件、录像等,力求生动形象。如讲到环己烷的构象、杂环的结构、单糖的空间结构时,可以采用模型配合教学。根据教材制作同步的教学课件,增加课堂上信息的提供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掌握新的知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多媒体教学将

转贴于

有机化工专业篇4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echatronics;researchandanalysisof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25-04

0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2005年设立,现有在校学生780人,毕业生最高就业率98%,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该校毕业的学生在各个大中型企业中,成为了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2008年,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开始进行央财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2010年建成“专业适应广,校内一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同时也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购进先进完善的实训设备,提高了招生与就业工作水平,彰显了课程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成果;创新发展了“工学结合、厂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行了“双证书教育”,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办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根据企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确定专业发展方向;通过“特色凝炼,特色拓展,特色建设”的战略,紧扣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产业链,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群;通过强化内涵建设,突出主干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技术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本专业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为导向”完成训练任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校企共同教研项目、学生顶岗实习、全国高职技能大赛及市级技能竞赛等多项活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更真实地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丰富了技能大赛训练平台,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

学校积极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根据岗位操作标准,按照生产流程,组织教师与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特色鲜明的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课程改革与企业合作各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调研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推动示范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2015年8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领导带领相关专业老师,走访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图1、图2所示)

2.1调研对象

调研企业以京津冀地区企业为主,兼顾部分华东、华南企业。由于机电涉及的行业企业较多,因此调研企业类型既包括现代制造类企业,也包括机电服务类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的一线员工、基层主管、人力资源经理、管理部门负责人、总经理等。本次调研共对7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并走访了40家企业,其中环保服务企业15家,生产制造型企业24家,共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7.5%。

2.2调研内容

①企业基本信息;

②对不同层次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认知;

③机电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

④个人素质对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性;

⑤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不同层次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联系;

⑥机电企业用人基本考虑因素;

⑦专业技能证书与学生就业情况;

⑧机电专业课程重要性认知。

2.3调研目的

①通过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②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等。③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专门化方向等。

3调研结果与分析

据统计,在全国65万个相关企业中,机电工作人员220万;全包机电产业从业单位约3.5万家,其中年产值205万元以上的机电产业单位16000余家,机电产业从业人员约300万人,按年补充率6.5%计算,每年各行业企业和机电产业单位机电人才的需求量达19.5万人。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机电人才的需求进行的调研结果分析:

①从工作内容上看机电人才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二是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三是生产一线管理人才;四是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企业机电人才主要是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包括机电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运行维护人员、操作维修人员、工艺技术员、管理员等。机电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人才,能够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面向机电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服务于机电技术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因此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知识面较宽的技术技能人才。

②机电人才按等级来分,大致可分为高级机电人才、中级机电人才、初级机电人才和一般机电操作人员四类。高级机电人才位于企业的高层,主要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订,起着总指挥、主持大局的关键作用。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9%,招聘单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相当高。中级机电人才主要负责企业生产运行具体事宜的计划与指挥,一般的经理和主管属于中级机电人才,例如生产车间主任、营运主管等。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47%,招聘单位对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为5年左右。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人员属于执行层。他们负责具体操作。偏重于体力劳动。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的44%,招聘单位对于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1-3年。

3.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主要有:机电设备维修与改造、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和机电产品销售等。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高职毕业生在上述岗位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看出,本专业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机电类各岗位中,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比例较高。

3.2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分析

从图4、图5和图6可见,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有持续需求的企业占67.9%,需求量在20人以上的企业有35.4%,需求量在10-20人之间的企业有23.20%,需求量在5-10人之间的企业有34.45%,在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有较大需求的岗位方面,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人员需求面最广,有占25.2%的企业选择,其次是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有24.12%,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有21.4%的企业选择,而机电销售(5.20%)、技术服务(4.85%)和其他(11.31%)相关岗位就业面较窄。总体上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将有持续的较大量的需求,其中机电设备维护与操作在较多企业形成一定的需求。

3.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专业知识要求分析

被调查企业中有77.1%的企业在招聘与机电岗位人员时要求应聘者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的,且掌握与公司所处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有21.1%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可以是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但持有相关机电岗位的从业资格证书。

无论是第三方机电企业还是生产型企业,由于机电岗位是一个技术型较强的岗位,仅仅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往往还无法胜任工作。企业通常要求机电从业人员具备综合的知识背景,对其行业知识有了解。

3.4企业在录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时主要能力要求分析

图7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71.4%)看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外语能力(5.1%)、工作实践经历(33.20%)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20%),然而在专业知识(12.10%)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5.4%)方面大多数企业并不十分看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时,应该重能力轻知识、重实践轻证书,尤其要更注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并通过工学交替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

3.5企业对机电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或工作态度要求分析

图8表明:企业对机电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或工作态度方面,选择责任心强的占12.10%,选择团队精神的占4.45%、选择认真仔细的占33.20%、选择进取心的占4.45%、选择服从安排的占5.10%。说明企业最看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团队协作和认真仔细的精神也是企业很重视的方面。

4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通过这次调研,分析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多次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最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方向进行如下调整:

①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机电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服务于机电技术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机电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面向服务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②专业定位:以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的专业定位思想,毕业生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毕业时获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毕业证书,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书,电工安全技能证书;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③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现代制造业、服务行业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机电设备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单位。

5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意见

在毕业生座谈调研时,大家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比较多的课程有: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pLC应用技术、机电气一体化技术实训、电工综合技能实训等;同学们还反映一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过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如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等;一些课程如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理论和实际脱节,在企业实际中使用的生产设备,学校实训课上接触不到等,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教学进程有待整合与调整。

有机化工专业篇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今无论是发电装机总量还是年发电量在世界上均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人均装机量与人均年发电量都远远落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工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特高压的发展战略,并且提出构建智能型坚强电网的概念与目标,为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及相关的机械、材料工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潜力。[3]河南省在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电力输送能力。加快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城网的自动化水平”与“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电站辅机以及中高端电工专用设备,风能、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现如今,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电力工业必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事实表明,高质量的电能供应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河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有大量合格的电气工程师,而这正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根本使命与发展前景。因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专业紧密跟踪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的办学方向,力争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的电气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按二本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是面向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生产第一线,培养输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1年筹建,根据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科发展的水平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师资力量,编制了偏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的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数年的建设,并且与21世纪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相适应,于2008年对原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细分,新设置了自动化专业,并且该专业在师资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些都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电本色的回归,推动了对相应课程体系及专业定位的思考。虽然近几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专业基础与兄弟院校相比还很薄弱,实验条件与师资力量还很有限,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仍需且必须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电厂、电力设计单位、电气制造企业及各工矿企业从事与电气相关的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强,除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外,还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以后主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运行与管理等工作。应用型人才首先是一种创新人才,具有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的创新能力;其次也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而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不能仅靠一种专业知识,实践的创新多出现在学科边缘或者各学科的交叉处,因此应用型人才也是一种复合型创新人才。[4]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增减几门课就能做到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如何建立以强电课程为主,渗透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透彻理解相关的课程及经受实践的检验。

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电气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着重突出“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主要依据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强电特色,并且结合电力发展前景与现有师资力量,设置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二是紧密结合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保持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四年不断线;三是强化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保持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四是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注重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适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细分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需要,突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强电特色,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

1.课程体系的改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电气专业结合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内容,专业的特点为“强弱结合、适当偏弱”;新电气专业的特点转变为“强弱结合、强电为主”,专业课程的口径相对变窄。新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再是电气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区分,而是电气专业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方向的设立。由此考虑把原来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为更符合新电气专业特点的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的理论教学在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能够小于2500学时,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程内容的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在强电专业“宽口径”的前提下,突出“厚基础”的要求,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4%。在实现了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要求的基础上,[1]新课程体系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对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同时还突出了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更加突出强电特色,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按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两个特色显著的课程模块作为任选的必修环节。另外,按照“拓宽”与“加深”的原则,开设总数达到19门的二级学科选修课,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5~7门。按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了跨专业选修课与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修习约6门课程。

3.授课时序的调整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计算机教学、英语教学不断线,科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1)保持计算机教学不断线。计算机课程按照教学次序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机械制图CaD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业组态技术”、“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eDa技术”、“可视化程序”、“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2)保持英语教学不断线。建议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增开双语课程教学。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相关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电路”、“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3)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如第一、第二学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加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量;第四学年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考研等,学习效果下降,此时可以突出计算机与实践教学环节,利用课程的强实用性平抑学生的浮躁心态,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环节,是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包括实验条件的完善、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验教师的素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组成,组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由线到面、由基础到综合,分层次、全方位的内容体系。[5]

1.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包括电工电路、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C++语言、单片机原理、电气pLC原理等。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信息检索、相互合作,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主要由核心专业课程与部分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如“电机设计”、“电力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等的课程设计构成。

2.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由校内与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实习基地主要由校办工厂组成,完成金工实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性专业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包括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厂、贵州飞机制造厂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接受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教育,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课题多来自于工程实践。题目通常由导师自行拟定,或者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的某一模块,或者来自于导师熟悉的专业领域,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题目陈旧、知识面过窄、实验条件较差、学生支差应付、成果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现阶段可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期抽查考核,组织讨论,询问学生等;对学生加强考勤,不定期考查,组织中期检查与预答辩等。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范围内自由选题,激励他们选择来自于生活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三是创造条件允许学生到实习或工作单位做设计,聘请企业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除了以上基本的专业实践环节之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等全国大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制作,建设专业的开放型实验室,积极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

结束语

有机化工专业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41-02

我国教育领域目前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期,目标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人才成长立交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等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尚在探索中,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成为当前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部分,并为进一步与本科职业教育衔接创造条件。中职与高职衔接应是中高职院校间相关专业的衔接,主要是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集团化办学等方面进行衔接。能够衔接的相关专业应是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相同或相近,职业工作性质、工作过程相同或相近,专业课程体系重合度大而有层级梯度。

石油与化工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石化职业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培养石油与化工领域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化工过程装备技术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是面向石油与化工产业,培养化工设备制造、安装、维护、检修职业人才的专业,建立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一、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依据

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是专业衔接主要内容,是形成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课程基础。

(一)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的职业依据

中职和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都是面向石油与化工行业企业设备安装维修职业岗位群培养人才,对应的都是化工检修钳工等职业工种,只是培养的人才级别不同。因职业标准、工作对象、技术领域相同,使相同的工作项目、工作过程、技术规范等成为课程体系及课程衔接的可靠基础。

(二)专业教学标准为中职与高职专业课程衔接提供的依据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内容中有“接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项,中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化工过程装备技术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的接续专业是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性,对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起决定性作用。中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石油与化工等行业企业,从事设备安装、维护、使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化工设备安装维修必备的基本理论,具备化工设备安装、维护、修理等岗位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中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等,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化工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实习是其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化工检修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基于“化工机械设备安装维修过程”的课程体系重合度大而有明显的层级梯度,使课程衔接有教学标准方面的依据。[4]

(三)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的依据

尽管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点不同,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级不同,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比例有一定差别,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是相同的,这从总体上使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有相同的指向性,为课程衔接提供依据。

(四)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供的依据

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项目教学、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相同的课程教学模式为课程衔接以及中高职学分积累、学分转换提供依据。

二、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

(一)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目的

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的目的在于为中职毕业生在职接受高职学历教育提供条件,协调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便于实行中、高职学分积累和学分转换制度,利于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以及完成学业。

(二)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途径

高等职业学校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与实施,规范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时,为课程衔接提供条件和要求。中职、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分别遵照中职、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开设必修课程,确保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的衔接性,形成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成长课程通道,使之符合建立职教体系的需要。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岗或对口升入高职学习,学业考核应按分别在中职和高职所获得学分积累并进行学分转换的方式进行。

三、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衔接课程教材建设

职业教育的教材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的载体。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情况如何体现在教材上,教材建设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一)确定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衔接课程教材建设基本要求

由于现代职教体系尚处于建立时期,以及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时间短,中职与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衔接课程教材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故专业衔接课程教材建设应结合课程改革进行,选取对化工设备安装维修职业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进行建设,基本要求应为:必须满足本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符合衔接中职毕业生学历教育需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素质教育,便于自主学习;适应不同起点的生源(高中生、三校生),教材采用活页形式。

(二)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

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化工设备安装维修职业岗位开设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且与本专业中职同类课程衔接,包括“化工机械维修”“化工机械安装”“化工机器”“化工机械制造”等课程。以“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教材建设为例,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化工机械维修高技能人才需要,其编写内容选择化工泵、压缩机、换热器等典型化工机械维修施工项目为载体,融入行业、企业、产业、职业、实践要素,以化工机械维修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序化的参照系编写教材,培养具有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石油化工行业企业。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教材内包含的主要教学项目如下:项目一为化工检维修管理,教学内容包括:化工生产装置维修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设备检修制度;安全生产禁令与规定;检维修作业安全防火管理;检修施工管理。项目二为典型化工机械的日常维护,教学内容包括:设备使用、维护基本要求;生产装置主要设备完好标准;化工泵的日常维护;压缩机的日常维护;反应器的日常维护;换热器日常维护;塔设备的日常维护。项目三为典型化工机械检修,教学内容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设备的拆卸、清理与检验;机械零件的修理;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装配;化工泵的检修;压缩机的检修;反应器的检修;换热器的检修;塔设备的检修。

四、结束语

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与建材建设,对于促进中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协调发展,形成职业人才成长通道,满足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意义。专业课程衔接与教材建设也是提高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课程与教材建设将是专业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以保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岗位的实时准确对接。

【参考文献】

[1]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2]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Z].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生化与药品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

[4]霍骁象,赵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有机化工专业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评价机制;执行

2011年10月31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重庆市电力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建成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标准体系,公司标准化工作重点由建立标准体系转入标准全面实施、体系持续改进等常态化工作。2012年初,在公司开展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应用研究,建立标准化工作评价长效机制,推动公司标准体系全面有效运行,确保标准执行落地。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年度评价与常态评价、评价结果与奖惩评先相结合的原则,顶层设计,分层级、分专业建立起标准化工作评价机制,建立起“1+n”模式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定性、定量评价各层级标准化工作,增强标准化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标准执行落地,保持公司标准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主要做法

(一)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建立评价体系

1.综合评价

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重点对各级落实公司标准化通用性工作要求的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类。定量评价根据不同层级的标准化工作职责,设置不同评价指标;定性评价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标准化工作有关要求,评价标准化工作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效。

(1)定性评价内容

从健全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保持标准的协调统一性、培训和学习、标准的执行、监督与检查、评价与持续改进、信息系统应用、标准化工作成效等九个方面建立定性评价内容。

(2)定量评价内容

建立标准(季)年度制修订计划完成率、技术标准业务覆盖率、综合评价完成率等12项定量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定义,明确计算公式、统计方法。根据不同层级的评价要求,筛选细化定量评价指标。

2.专业评价

标准化工作专业评价是对各层级执行专业标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评价层级

(1)综合评价分公司、公司本部部门、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和班组共六个层级建立《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定量和定性评价各层级标准化常态工作。

(2)专业评价分公司本部部门、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和班组共五个层级建立《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评价不同层级执行专业标准的情况。

(3)公司、公司本部部门和基层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班组,按“1+n”模式的评价表(即1张综合评价表和n张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进行标准化工作评价。上一层级的评价内容包括下级评价内容。

(二)健全标准化工作评价机制

按“年度评价与常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健全标准化评价机制。

1.年度评价

年度评价是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公司、公司本部部门和基层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班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年度评价,年度评价应纳入各级年度工作计划。

(1)公司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公司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会同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分委会,对照《公司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公司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组织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分委会对照n张《部门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和n张《基层单位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专业评价。

(2)本部部门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各部门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部门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各部门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全部n张《部门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专业评价。

(3)基层单位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各单位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会同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专业工作小组,对照《基层单位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各单位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会同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专业工作小组,对照《基层单位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4)部室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各部室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部室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各部室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全部n张《部室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专业评价。

(5)业务实施机构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业务实施机构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业务实施机构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业务实施机构标准化工作分管负责人组织,对照全部n张《业务实施机构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专业评价。

(6)班组年度评价

综合评价由班组长组织,对照《班组标准化工作综合评价表》开展综合评价。

专业评价由班组长组织,对照全部n张《班组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专业评价。

2.常态评价

常态评价是各层级结合各专业工作组织开展的不定期评价,常态评价应结合专业工作开展。常态评价分公司本部部门、基层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和班组结合日常专业管理和专业检查,对照各级n张《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开展标准化工作常态评价。常态评价全年应包括全部n张《专业标准执行评价表》。

(三)结合运行示范工作验证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2012年9月7日,公司组织召开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汇报会,对运行示范工作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按照会议精神对公司《标准化工作评价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全面修订,同时制定公司《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实施细则》和《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评价细则》,融入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进一步细化、规范运行示范工作。

2012年底,公司将组织第一批示范单位(部门),依据《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评价细则》开展运行示范验收评价。通过各示范单位(部门)示范工作的深入开展及验收评价,验证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运行效果。

三、工作成效

(一)建立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

坚持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顶层设计,建立起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标准化工作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各层级标准化工作情况和专业标准执行情况,“1+n”模式的评价表明确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评价内容,增强了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健全标准化工作评价机制

坚持年度评价与常态评价相结合,建立公司、公司部门、单位、部室、业务实施机构、班组评价机制,各层级、各专业运用评价体系对应评价内容组织开展年度评价和常态评价,及时纠偏,形成评价实施、监督与考核、持续改进闭环管理,标准化工作常态化机制有效运转,有力促进标准执行落地。

参考文献:

[1]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2]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3]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有机化工专业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9-04

一、前言

优化设计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数学领域发展形成了以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数学规划理论,应用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形成了工程设计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随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优化设计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优化设计在农业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开设优化设计课程,学习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优化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化设计》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工学专业之一,其开设背景是2000年5月,根据昆明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西部开发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针对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经有关专家认真论证研究后,昆明理工大学于成立了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在学校领导下,农业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实验室建设、科研建设、对外联合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积极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作贡献。学院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理工大学综合办学条件下农业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现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园林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具有特色和优势。昆明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建设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昆明理工大学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科综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正是学校的一批优势学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能很好地汲取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使专业得到再生和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理工综合优势,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将形成有利条件。与从农业院校中成长起来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优化设计》课程正是突出专业理工特色和优势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优化设计》课程一直列为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理工优势和特色。

三、《优化设计》课程特点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优化设计》课程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强化基础,恰当拓宽,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向以“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转化。《优化设计》课程将“基本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思想”紧密结合,着重介绍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程序,使学生在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工程应用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常用工程软件的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了解优化设计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所以,学生应达到下列四个基本要求,一是树立工程优化设计和优化决策的思想;二是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三是了解常用工程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四是具有解决工程设计中一般优化设计问题的能力。优化设计的教学大都是基于机械优化设计的。因此,以优化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优化设计方法用于机械设计中,形成了机械优化设计,成为优化设计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内容。机械优化设计是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大多数机械类本科专业中,大都开设了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甚至也有很多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机械《优化设计》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学习。《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因此,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开展《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内容改革

有机化工专业篇9

关键词: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82-03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伊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培训机构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构建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而加快自身建设。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专业化趋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是机构自身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关于专业化

社会学家布朗德认为:专业是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主要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主要强调:专业是一个全日制的正式职业;专业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专业应该向他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专业强调从业人员的责任感、社会服务精神和工作的创造性。

弗德逊指出: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强调普通职业群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中的“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培养教育和训练,掌握了教师教育培训的专门知识和管理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活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师教育,促进社会和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包括组织机构专业化、管理者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

二、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构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提升教师培训的必由之路

教师为适应时展、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教师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习、要参加培训。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进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

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师培训环境以及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和培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领悟能力,促进教师真正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培训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时展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新挑战。

2.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使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随管教师培训实践的深入发展,教师培训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促进区域教师发展,服务区域教育。

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工作意见指出,将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对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和资格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要结合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和国家认证条件,加快机构自身专业化建设,提升机构核心能力,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

3.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调整加快,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寻求竞争优势。同样,教师教育的发展也要紧跟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使其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竞争的优势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国家将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选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培训途径、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性。这表明教师培训机构不再具有唯一性。同时,教师教育的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教师培训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显现,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专业化建设来寻求竞争优势,这是必然的选择。

4.提升品牌的需要

品牌的概念众说纷纭,科特勒认为,品牌是由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企业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提高和丰富,品牌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选择品牌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自觉行为。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同样迈入品牌化阶段,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的需求。教师培训机构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这也是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全方位服务于教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质量信誉,打造品牌培训机构。

三、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路径

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这对于培训专业化提出了强劲的要求,加强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是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专业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都设立在高等学校,要纠正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能当好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转变自身观念,克服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重工作经验、轻研究等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

2.专业化的组织机构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根据系统组织理论,任何组织结构变革都是内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中其内部结构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另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会促使组织机构发生变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教师培训机构在办学理念、培训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变革。

大多数教师培训是由各类高等学校承担的,其组织机构一般沿用大学的组织机构形式,基本采用职能式的科层制机构,管理层级多,机构僵化缺乏灵活性。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扁平化可以减少组织层次,更加灵活富有创造性。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机构内部的自我整合,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动组织机构的变革,实施项目牵动策略,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训‘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项目运行的工作机制,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以项目为单元,统筹各方资源,集中优势,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3.专业化的管理者

教师培训是专业,是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活动。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的运行管理以及培训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其科学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教师培训管理者具备专业道德、专业智能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教师培训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管理者依托专业组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形成一定的培训管理理念及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培训管理者的成长过程。

当前,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化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进程。表现为:一是缺乏良好的专业精神,具体为专业认同感、责任感不足,持续服务精神不够;二是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历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欠缺的是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能力结构的偏弱,如科研能力不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管理者专业化的资格认定没有建立,专业地位不高,导致管理队伍质索参差不齐,缺乏准入制度使得管理者的地位不能被认同;五是管理者专业化教育机构和培训课程极度欠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即没有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培训。

面对存在的问题,培训机构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带动管理者专业化的进程。第一,要提高对培训管理者专业化的认识。纠正只要有学科知识背景就能当好培训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想成为优秀的培训管理者,管理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管理者要强化自身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并使其成为一种长期的、自觉的行为。第二,完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业标准,逐步向专业化过渡。科学设置岗位及其标准,是管理者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管理者培养、培训和聘用的依据。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岗位专业化的要求有更明晰的认同,增强其岗位专业化的责任感。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其专业化、常规化,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智能和素养。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其进修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机构要为管理者参加进修和培训提供机会和途径,关心管理者的成长,并尽可能地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者学习和培训活动,如:聘请专家讲学;地区或校际交流;参加专业组织的培训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培养富有经验的专业化管理者。

4.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现代教师的职业被视为专门性职业,教师的权威性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上,应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当前,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种组成。专职师资队伍中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数量有限,教师专业分布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需求;二是专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能力不足,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中职教师培训时,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分布广,专业要求高,专职教师显得有心无力,造成师资相对“过剩”。

兼职教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力量,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著名校长等优秀教师组成。这些兼职教师在提高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机制;二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不能保证聘请到满意的兼职教师;三是过分依赖兼职教师,使得一些培训计划不能按时进行;四是名师名家聘请成本高,培训经费有限,每个培训项目不能大量聘请他们参与。

教师培训机构要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一是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其聘任和评价制度;加大其教学监控和效能的测评,优胜劣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专职教师研修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提升专职教师的学历及其学术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5.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工作

有机化工专业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31-03

所谓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指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出能够直接上岗的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素养、道德素养和基本的技能素养。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员工的素质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关注。很多机电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考查专业教育的背景,更注重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沟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敬岗爱业、吃苦耐劳、增强纪律性、责任心,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因此,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在经济发展地区知识经济和技术人才需求的大众化背景下的综合选择和大趋势,地方高职院校只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实际,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核心,坚持产、学、研的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开发和调整自身办学特色,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所在。

一、高职高专教育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定位及知识能力的要求

(一)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培养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技术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方向,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担负起领航导向的作用,应用型专门人才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社会需求和专门人才的就业率为改革培养模式的推动力,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机电一体化工程人才机电一体化工程型人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技术项目的设计、规划、决策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要求在宏观上适时发现和预测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主要在生产工作现场进行技术应用、现场实施与服务,要求在微观上做到具体针对性的技术工作,直接为生产提供有利的生产工具和方便人民的生活需要。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依靠操作技能从事为社会谋取利益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的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均属于这类人才。

(二)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现场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新技术。

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电工、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数控技术、CaD/Cam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综合应用等专业知识;具备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等。

能力培养方面,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口语表达能力、品德意志、人机对话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英语会话与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团结同志的协作能力、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2]。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气控制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能力,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专业问题的能力,并能及时调整与社会行业适应的技术能力。

二、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核心

机电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的中级直接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护,能够熟练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并能够对加工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和创新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和知识能力要求,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

(一)理论课程的设置

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应结合社会对合格技术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开设的专业课不能太注重理论而枯燥,也不能偏离学校自身的实践教学条件使学生凭空想象而不能动手操作。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不仅要考虑学习主题也要考虑教学的客体因素。中学和高职的过渡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主要包括有大学语文、英语和高等数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技术、数控编程、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器控制及pLC、计算机绘图(cad)、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CaD/Cam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讨新型校内实验教学的运行机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发挥人财物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实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4]。为了适应学生市场需求,应不断进行校内实验教学方案的改革、实验课程与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推进实践课程的辐射影响作用,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在社会人文道德方面的文化素养,需要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普通话、社交礼仪、美术鉴赏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中校外实践教学的设置

主干课程的理实一体授课方式只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引起其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远远不能达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要求,所以,培养模式的实践环节设置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更新而改变,需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就业领域来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就业分析

研究表明,机电一体化是一个适应范围广的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计算机技术、机械和控制技术、电子电工、检测技术等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参考各种职业证书和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充分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培养的特点。毕业生们可以进入工业较发达地区的工厂、公司和从事加工制造的企业工作,为家电维修、自动化管理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从事机床的数控改装等工作。

目前,工厂企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机电一体化控制等,机电产品性能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使用维修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可承担电子、机械、信息、及其交叉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工作。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经验借鉴与创新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强调市场需求,坚持开放性和技能性办学特点。应多与工厂、企业方面进行合作,在校企合作中要多组织勤工俭学的实践活动。另外,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主管或“能工巧匠”们到校园里进行演讲、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实验与工厂企业良好结合。增加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把所学应用在企业中,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对学生严格要求,以员工方式进行管理、培训,增强其实践能力,并支付佣金。这样“工”与“学”的方式进行结合和交替,促进企业和学生共同成长。

目前,我校与郑州日产、海马、开封的奇瑞汽车和江苏及天津的一些工厂企业建立了“订单式”顶岗培养合作关系,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专业教师不定期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同时与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企业与学校之间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创建校企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机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利益是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和良性运转的纽带。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体现的最直接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学校为企业“订制”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利益表现在:如何让企业重视职业教育,怎样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校资金筹备方面,能够形成资金的多元化,改善教学条件,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增强了解市场和行业适用人才最新动态和技术需求,不断促进专业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办学社会效益。

其次,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培养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利用便利的信息化通讯技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学校承担指导和管理学生与企业的合作,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解决,创建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以及评估信息反馈制度。首先要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学生指导老师不但要对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同时还要对其实习全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和成果评价。其次,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可以组成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参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和为企业的生产效益服务。

三、结论

对于机电一体化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人才层次中,高职高专以培养应用型专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从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和素质要求出发,通过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及当前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析,建立了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跟随时代前沿,紧随高新技术的发展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提高学生校内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保证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双赢”,也创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而稳定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高职教育培训司.中德机电一体化高职高专培训教程[m].2010.10

[2]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03):121-122.

[3]沈序康.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消费导刊,2010,(02):177-178.

[4]方沂.在机电一化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01):37-39.

[5]孙晓男.从素质教育的实施谈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6,(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