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实验探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0:32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1

一、调整教材,创设问题情景,提前实验预习。

以往的实验教学,主要基本过程为大多教师按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先由老师讲解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实验,再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没有思考、探究。往往实验结束后,学生就把实验内容淡忘了。而现在的实验教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必要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例如So2性质实验中,教科书只有So2通过1%的品红溶液的演习实验,而讲授So2性质时,要求掌握So2与卤水反应,使卤水褪色,使酸性高量酸钾褪色,表现还原性,所以我增加So2与卤水反应,So2与酸性高盐酸钾反应,两个演示实验。

其次,教师尽可能把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编成学习问题,创设问题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意志,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思维活动,创设情境犹如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激活化学反应的分子一样激活学生内在情感。如学习醋酸的性质时,老师设置如下的学习情境,怎样检查醋酸的酸性。同学们经过思考后,想出以下方法:①用pH试纸检验醋酸酸性;②加入金属镁,观察是否能产生可燃性气体;③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能够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所以,每次实验课前,先不急于动手实验,而是先展示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比较,找出些疑惑和探索。老师适当做必要点评和补充,然后探讨学生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和原实验方案的相比的优劣等。例如实验室制取nH3实验时,有个别同学提出用硝酸铵和消石灰共热制取,个别同学提出用氯化钙干燥氨气,在实验前,我作了如下的点评:nH4no3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不用,氯化钙有与氨气发生反应,所以一般不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2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探究性;优化教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则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所以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化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探究性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我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探究性教学设计并在教学班进行实施,收集了多方面的反馈信息,经过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教学启示及教学建议:

1.明确实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引导和探究必备能力的培养。。3.探究实验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4.探究实验教学设计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条件,注重多方资源的整合。。5.探究性实验后的评价、交流、和反思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设计中不可忽视。。6.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问题的设计要科学,语言描述准确,问题要具备适应性、目标性和驱动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以下是我在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一个案例——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其实验教学设计如下:

1.以生活中的馒头、面包疏松多孔的原因引入二氧化碳的生成原理。通过对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碳酸钠和大理石的反应现象及操作性方面的考虑,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复习巩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对应的装置的选取,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需要考虑的因素。学生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的分析,以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密度的分析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考虑的因素:

a、产生的气体纯净、便于收集。B、装置简单操作容易。C、取材容易、安全无污染。从以下仪器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仪器并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从每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通过讨论、反思的形式组装出了如下反应装置:

(2)引导学生从取材途径、操作性等方面考虑,分别对以上a——F七组发生装置进行评价:

a装置简单易操作;B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D两套装置能随时控制梵音的发生和停止,但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且不易找到注射器这种材料;e装置一控制反应速率,但实验室的圆底烧瓶较少,不能满足分组实验的要求;F、G两套装置能很好地控制反应速率且所需器材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综合上述信息反馈,学生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最终确定选择如下两套发生装置和一套收集装置进行实验来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出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当的实验操作。(4)学生实验完毕后,总结出如下检验二氧化碳和对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4.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选择合理、可行的实验原理。(2)根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从而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制取气体。(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5.反馈练习:下边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右哪些错误?为什么?

6.成效与反思: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与学习,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优化了课堂结构,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我认为:本探究活动是成功的,一方面学生学会了如何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另一方面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以后的化学学习也充满了期望。以上案例是我在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性教育模式下的一个教学设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我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J].化学教育;2001年03期.

[2]刘英琦.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学科教育;2001年08期.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探究常识三维教学目标理论教学

实验探究是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近几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缺乏外部的实验教学条件;二是重视实验过程而忽略实验探究的方法。如何解决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式教学作为教与学的结合,是一个综合性的探究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备课时一般计划开展探究式教学,但是到了课堂上又变成了讲授式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强化探究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从情境的创设、提出猜想的方案、验证猜想到得出结论,每个实验环节都提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能遵从教师的意图,教学方案,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教师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要受到教师的控制,学生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根本没有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探究教学只是形式化,背离了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质。因此,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必须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主动进行探索,彻底改变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实验中问题的设计

课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构建知识。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虽然教师设计了一些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回答,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但是很多问题都很浅显,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从以下几点做出转变: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从方向上看,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思维的持久运行;从力度上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是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很浅显的问题。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对于那些有难度、有深度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化难为易、化整为零。而对于一些非常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当将其设计成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设计的问题要适宜。对于一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是仅仅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而又不能全部解决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认识冲突,而这种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动力,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而太难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

四、理论教学与实验探究有机结合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有一定的优越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前人的探索成果为基础,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得化学理论知识。但是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把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与目前的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整合成一种新型的“启发—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五、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强调知识的价值是首位的、本位的,而忽视了情感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教学可有可无的,过分强调学生要怎样接受,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探究和发现,导致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片面处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会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考虑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个人爱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主动探究而获得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切身体验了实验成果是如何形成的,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态度与情感。

六、把握好实验探究的时间,确保实验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由于实验操作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控制好时间。对于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要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完成设计方案,而在实验教学中只需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价,教师在选定了一个最佳实验设计方案后,再进行教授、解释、验证,最后进行拓展和小结。

七、结语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意识,以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辅,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

参考文献: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理念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优越性,教育界普遍认为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于化学这门基础学科而言,探究式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称得上化学学科的生命线。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社会的发展呼吁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干预过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亲身实践解决问题的机会,即缺少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所谓探究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亲身实践、总结出科学结论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社会人才。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切入点分析

1.提出问题。探究式实验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实践得出一定的结论,从而解释一些实验问题。提出问题是开展探究性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问题提得巧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要注意几点:首先是问题的难易度,过于简单,学生懒于思考,过于复杂,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要注意与旧知识、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学习需要温故而知新,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解释或者根本与已有的认知相矛盾或者问题本身就是学生无法解释的生活现象等,这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还有助于学生旧知识的激活。

2.提出猜想。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猜想原因,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步骤。很多学生在最初接触探究式教学时都不太适应,不敢提出猜想,不敢假设原因,害怕猜想错误遭到批评和嘲笑。作为教师,就要在此时发挥作用,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当学生提出五花八门的猜想时,教师要将这些想法一一罗列,然后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探究性实验进行探究。

3.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性实验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学生要在这种引导下整合现有的化学知识,针对提出的问题独创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在探究性实验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比较欠缺,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漏洞。作为教师,要预计到这种局面的出现,要以咨询者的身份出现,提供相关信息或资料,或指导学生如何查找相关资料。由于初中生的化学常识太少,如果没有教师的咨询,他们往往会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当各小组的方案设计好后,要指导他们进行比较与交流,并提交书面材料,由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修改后,再进行实验探究。

4.分组实验探究。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逻辑能力、动手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为一个学生单独完成整个过程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安排分组开展探究性实验。一般我们把2-6人分为一个小组,在实验前让他们共同探讨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这一方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交流、分析和分享同学的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

5.交流与评价。评价总结是实验的最后一步。完成探究性实验后,我们要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发动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最初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过程中有无失误?教师要善于从过程和方法上去评价,用充满鼓励的语言去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对于一些不主动参与过程与方法研究却想当然地写出结论或解释的现象要给予批评指正。

三、初中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细节分析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改进

一、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理论分析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方向是提升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使教学更加直观、丰富,使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形成科学素养,所以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注重简约、趣味、安全、科学的统一。在实际的化学课堂实验中,部分学生为达到实验目的,忽略实验本身的科学性,使自身对化学制剂性质的掌握混乱。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是对大量化学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化学教学不可能脱离化学实验而单独存在,随着化学教学资源的升级、化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在理论上应该从实验的方法、手段、过程、内容设计、程序步骤等多方面进行,学生不能为了达到教师的实验要求或盲目地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而忽视化学规律和化学操作的科学性,否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意义将会受到打击。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1.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实践操作的时长和位置得不到保C

在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没有更多的师生交流,且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一般比较漫长。教师若是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则可能一节课的时间只能做完一个化学实验,费时且费力。因此,教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一般都是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按照课本讲一遍,或者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某项化学实验,让学生根据课本步骤做实验,并省略了做实验之前的探讨研究的过程。因此,得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2.实验资源的品质好坏难以保障化学实验的重要位置

一方面由于学校资源建设有限,另一方面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化学实验室的中的设备和设施始终无法达到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标准。实验设备不能及时购买、缺乏材料影响实际教学展开,以及实验室设备的老龄化使学生的实验机会受到限定,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由于建设资金的影响,大量的实验设备跟不上实验的发展,更换过时设备缓慢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由于化学设备不完善,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课并不重要,因此对待化学实验的态度不认真、不严谨,经常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由此看出,实验资源严重缺乏是影响高中实验化学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1.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后者主要是依照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并参考课本教材已有的实验项目,开创形成具有新型环节内容、充满全新意境的实验环节。组织探究性实验应致力于充分激发学生核心潜能,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本着创新发展的目标,使学生们一改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发展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进而上升到更高的起点,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可利用实际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过程,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探究性化学实验有效地同书本教学内容融合,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组织丰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效的补充,特别是对理科课程来讲,课外活动价值更加明显。化学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深入化工工厂,掌握接触到生产制作重要化学试剂的环节、流程,并可在学校内部组织引导一些具备高能力水平的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竞赛或知识比赛,并将日常生活之中一些常见的难题利用化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令学生积极探索,掌握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丰富化学知识。

3.引入启发式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讲授氯水属性相关内容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即假设氯水同酚酞融合会形成怎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这时溶液成为红色,而后加入氯水,则红色渐渐消除。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原因,而后利用实验验证学生们提出的种种假设。再接下来,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氯水的属性构成,通过实验环节,学生们将较快明确:由于氯水之中含有次氯酸分子,因此体现了强大的氧化性,可令溶液退色,而氯水之中同样含有H+,因而可缩减碱浓度,令其最终褪色。通过该类方式,可训练学生从多层面视角了解问题,杜绝拘泥于某一类思维的不良习惯,透过主动思考,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教师还可对该实验做进一步延伸,首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打开自来水龙头,有时会问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其次,教师可继续发问: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来水中的氯水呢?学生在分组思考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大胆设计,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们得出了结论,即自来水中含有的氯水成分浓度较低,仅有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进行检测,因此自来水确实是通过氯水进行消毒的。而后,教师可继续延伸问题:自来水是否可直接养鱼呢?学生们经过了前一阶段的自主实验可很快得出结论:自来水中由于含有次氯酸成分,因此其强氧化性会影响鱼的生理结构。而如果将自来水放置几天,那么次氯酸则会逐步分解形成盐酸以及氧气并丧失强氧化性,这样便可以用来养鱼了。最终,教师可在课堂组织讨论交流后作总结性发言,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他们作进一步合理的指导与点拨。

四、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化学课程的实验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改革过程中化学实验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新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的关键点是在教师的有效启发和指引下,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来提高探索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能力,是自己更加适合新实际的发展,成为新世纪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文伟.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2):21.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策略;分析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内容,实验也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对于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要重视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为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学习创造条件。

一、创新课堂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很神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到观察、猜想、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利用相关化学原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这对于发展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课堂探究性实验开展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够进行相关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实验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比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开展“魔棒生烟”的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开展实验活动。再比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做“魔棒点灯”的实验,做“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联系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巩固消化吸收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为生活服务,这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下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设置家庭小实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验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2、实验要能够有效与生活内容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实验要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简单。只有这样的实验设计,才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发展。

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的组成元素、性质、以及蜡烛在倒扣玻璃杯中熄灭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选择药品及鸡蛋壳放在盛醋的玻璃杯中,并在杯中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等等。在新知识学习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分析思考探究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这对于有效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置课题,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能力

在化学领域,有一部分实验凭着个人的努力可以独立完成,但有些实验是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设置课题,在课题引导下,使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设置课题的方式有两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现,确立课题,几个人结合成兴趣小组,针对课题,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出探究的课题,需要大胆提出假设,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选择实验方案,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试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污染情况,需要对相关监测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当地水及河流的pH值,提出防治水污染的策略,学生需要开展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化学探究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对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设置,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大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学锋.谈谈怎样教好初中化学[J].学周刊.2011(30)

[2]林彰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

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在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促进探究性实验的合理设计,并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得出实验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中,一般都是教师对知识进行引导,根据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并对实验进行探究性设计,从而保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完成下,形成化学探究实验方案。在共同学习下,要明确实验研究对象,并确保实验的主要性质和结论的科学性,然后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从而获取更多的化学实验知识。在对化学实验进行具体设计期间,先要明确实验的问题和实验的实施目标,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从而保证问题探究具有更大的价值。

接着,推出实验设计假设,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并使学生在探究期间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思考、学会假设,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形成。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利用实验器具实施操作,不仅要对其仔细观察,还需要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其次,探究整体的学习规律,并保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的研究和讨论,学生不仅能掌握实验中存在的规律,还能理解化学实验的主要概念。最后,巩固化学实验结果,促进化学知识的扩展训练。在探究式化学实验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不仅能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利用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扩展。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利用多个操作实验来完成。本文将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作为教学实验案例进行设计,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充分提高。

1.教学思路

根据初中化学学科内容中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分析,利用学校中的相关资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探究式训练。在对其分析期间,可以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与氧气的制取方法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在对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期间,主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探究式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其次,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过程中,还能引导学生思考出新的制取方法和制取思路。

3.教学方法

因槌踔谢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所以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以及探究性实验方式来学习。

4.教学设备

每个小组在实验中可以准备不同的仪器,如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水槽、烧杯等仪器。

5.教学过程

首先,要导入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气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在化学实验中,要制取二氧化碳,可以观察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形成的反应。教师将该课题引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并利用自己准备好的设备仪器进行实验。

然后,回顾实验并相互讨论。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二氧化碳制取中,装置主要依据的是什么;了解双氧水在制取氧气期间,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后,学生设计环节。学生在小组组成过程中,可以设计出新的化学装置,并利用掌握的新知识对其进行验证,以使学生获得新的制取方法。

其次,相互交流。各个小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装置相互展示,并讨论自己对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然后根据其设计优势和劣势选择出合适的实验装置。

最后,反思与总结。各个小组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反思过程中对自身的设计措施进行完善。在总结期间,不仅要分析氧气制取以及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不同,还需要归纳出新的实验方法和新教学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在初中化学实践教学中,要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性,根据当前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对课堂进行设计,然后对实验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利用,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彩.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120-121.

[2]樊爱玲.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1):66-68.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8

【关键词】化学定量实验;教师;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决定着经济基础,因此教育也在不断在进行改革,学校在培育人才的方式上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高中是作为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人定性自己成形的最为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不仅要注重理论培养更多的还要注重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应试教育下大部门的学校注重的知识理论,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要求的不仅仅只是理论而是想要亲身实践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进行高中化学定量实验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中化学定量实验教学的背景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学校必须要让高中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的体验探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学生进行化学定量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其学习的态度和技能,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新时期的教育中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必须要多样化,不能过于死板要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能力。要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在后面追着学习,要多培养学生的兴趣。2007年北京开始第一批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培养的是学生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化学定量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引发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创新能力。新的课标改革就是没了突出实验的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以往学生死板的学习方式。

2.进行高中化学定量实验的问题

2.1高中化学课程关于实验的材料较少

如果认真翻阅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化学教材,你会发现我国化学教材关于定量实验的相关内容很少。再加上有些学校为了减少成本提高升学率对于实验课根本就不会上游或者是敷衍了事。这样就不能使得实验教学顺利完成,从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学纲也没有完成。

2.2在化学实验中老师演示过多

在进行化学定量实验时,老师担心学造成资源的浪费,有的学校仅仅只是老师给学生演示一边,又或者老师演示完以后几个人一组,每组只有那么一个人有机会去做实验,这样学生只看不做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更得不到锻炼。

2.3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不当

随便走入我国一堂高中化学定量实验,你会发现老师已经把关于这堂实验课的所有内容都在黑板上板书出来了,这样板书出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实验课就不需要再进行思考了,有些的学生甚至连实验也不做直接抄老师黑板上的结果。如果教师一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案那么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讨能力都是有弊的。还有就是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化学实验室是不对外开放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做老师规定的事,不能自己去探讨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也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2.4高中关于化学定量实验的制度的不完善

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于化学实验的制度限定在高二的毕业会考上面。特别是文理分科以后,理科更加注重理论,而文科基本与化学绝缘。在会考的时候国家只要求笔试内容及格即可,对于实际动手能力是没有多大要求的。因此,许多的学校和老师都不愿让学生去多做化学定量实验,减少实验次数,既可以减少学校成本,又可以增加升学率。

2.5高中教师对于化学定量实验不够重视

在教师的眼中,你只需要在化学考试中在卷子上能取得高分你就很优秀了,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高中老师就很容易忽略实验这一块,理论来自于实践,只要学生单独的学习理论他是否真的能记住,又或者真正掌握了呢。答案有肯定的否定的,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亲自去寻找答案的,自己动手不仅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为学校赢得良好的信誉。

2.6学生对于化学定量实验的恐惧心理

由于中国这样的教育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实验这门课有这误差和恐惧,他们认为实验课不重要,考试不需要考动手能力,只考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再加上高中老师根本就不看重实验课,导致学生在实验课时敷衍了事,动手能力不足,因为不会所以更加害怕做实验,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动手的能力就会下降,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差,最后导致中国教育的失败。

3.促进高中化学定量实验教学的措施

3.1加强老师在化学定量实验中的领导作用

不管实战理论课堂还是在实践课堂,老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老师只有正确的知道学生进行思考,观察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老师应意识到,教育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要想考的好兴趣也必然是青春期孩子们的必然选择。在化学定量实验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要提前告诉学生要观察的现象以及目的,要先让学生探索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诱导。这样学生自己也思考了,最后老师需要的效果了达到了。在学生的研究实验中,学生如果错了,老师要先让他自己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老师要适当的给予帮助,这样就会减少许多弯路,学生也不会因为烦躁而放弃,反而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养成严密思维的习惯。

3.2提高老师自身对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视度

中国的应试教育告诉老师,一个好老师就是需要有升学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死记硬背的人才。因此,作为高中化学老师就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为新中国培养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实验课上教室不能敷衍了事,要和学生多加的交流,要多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消除同学们的疑虑,解答心中的疑惑,消除对化学定量实验的恐惧。教师不能单纯的帮同学把实验的结果都板书出来,要同学们去假设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去证明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3加强学生对化学定量实验的信心

实验课是一门科学课,它可以求证你心中对于理论知识的不解。教师在进行化学定量实验的时候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学生也许在实验课上达不到教师心目中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会因为追求完美而去责罚学生。化学定量实

验课的开设本意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谁不是生来就会做实验的,可能第一次实验是失败的,没关系,教师应鼓励他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会。学生自己也应该找到自己的毛病,先思考自己这一次,哪里可能出现了问题,下一次要在哪里改进。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同时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不要让学生有自卑心理,因为害怕实验不成功而被同学笑话。

3.4消除学生对化学定量实验的恐惧心理

作为学生就要自己从自身出发来控制这种恐惧心理,不要害怕这只是一个实验而已,错了没有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老师在学生害怕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过于苛责,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能对学生有人格上的侮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定量实验在化学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为21世纪培育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化学教学系统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化学教学

引言

化学是一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和获得新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能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

1.创设探究性实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新课程中“,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由于实验探究是针对一定的“问题”所展开的活动,因此,能够发现和正确表达所要解决的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对于增强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设置实验问题情境,学生很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形成探究的兴趣,这种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的学习才会更有效。

1.2创设实验真实情境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的落实这一理念,就要求设置和创设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化学问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真实情境,既要求具有真实性,又要有应用性,它可以是“废旧电池对水质的污染”,也可是“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用碱溶液处理树叶制叶脉书签”“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液的危害”“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等等。通过实验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3创设实验探究情境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突破口,并大力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想落实这一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首要的环节就是创设探究情境。所谓实验探究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探究氛围的情境。因此只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只要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就可作为实验探究情境。

2.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

2.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探究,有效地发挥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化学实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会使学生产生极浓厚的探究兴趣。例如对充气包装中的气体为何种气体进行实验时,可能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比较哪种方案更简便、易行、可靠,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发散思维获得了训练,从而有利于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

2.2处理好探究性实验中的“放”与“扶”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等,但如果教师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全面或不系统。因而,在探究过程中,尤其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应当适时的扶一把,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解决实验时的障碍,做到“放扶适当”,从而有助于探究性实验学习的进行。

2.3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发现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打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打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打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幸丁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才民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发展了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2.4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整个实验体现了化学实验研究的步骤,给出实验题目,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纪录实验现象,由现象归纳出结论,使学生知道做科学实验应如何人手,而且整个过程都是在以学生为主和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从而逐渐培养了学生实验研究能力。新科程改革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特别强调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于探究性实验未完全局限教材内容,因此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5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影响学生探究热清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评价一个学生,切记不能“只以成败论优劣”,要设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多地得到教师的鼓励,而非否定。

3.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不足,学生由被动、机械地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在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除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需要教师创新思维,探索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金福华.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J].化学教育,2002.9.

化学的实验探究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探究能力操作能力

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好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种问题的存在越来越不适应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

1.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老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老师为中心的理念,先给学生以化学实验的结论,然后再讲述,并得出这种结论,化学实验课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

2.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尽管大部分化学任课老师认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一部分老师仍然对这一问题不重视,他们甚至认为化学实验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使得一些学生实验之前不认真预习,对基本理论知识缺乏了解,因而实验动手能力差,缺乏对实验的探究能力,难以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策略

为了应对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优化实验课程设计。

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注重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中所发生的的细微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例如,在如何鉴别二氧化碳这一实验当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实验前教师拿出一瓶透明的液体对学生说,我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往里面吹口气,里面的液体会立即变成牛奶。这时候,学生会被老师将要表演的魔术所吸引,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操作当中。接下来老师往石灰水里吹气,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使得液体的颜色变成“牛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对这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充满了渴望。

2.注重启发讲解,模仿实验设计。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然后让学生模仿实验设计,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例如,在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利用浓氨水、烧碱、生石灰、必要的仪器,如何制取少量氨气。学生讨论之后,提出两种方案:将浓氨水放在烧瓶中加热;将生石灰放在烧瓶中,再用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然后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一只圆底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胶管、一粒naoH固体、少量浓氨水、大烧杯、水,如何做成喷泉实验?由于学生学习过制取氨气和喷泉实验,具有一定的模仿基础,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模仿设计,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学会了氨气收集、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清楚实验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任课老师要对基本原理解释清楚,在实验的时候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学习铁燃烧这一基本内容后,学生知道燃烧之后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实验前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广口瓶底要加入适量的清水?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燃烧过程中会有黑色固体落到瓶底,并由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得知这是四氧化三铁,进而可以明白加水是为了防止广口瓶受热而发生爆裂现象。还可以提问:除清水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来防止广口瓶受热不均而出现破裂?通过提问,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采取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运用好教材中的开放性实验习题,强调探究途径的多样性,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层次、侧面、角度、范围得出不同结论。例如,利用三种方法鉴别KBr溶液、na2Co3溶液、盐酸,事实上方法远远不止这三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得出最佳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除了采取上述课程优化设计策略之外,任课老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探索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也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注重对实验的探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