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十篇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十篇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1:03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1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崇尚探究精神

在物理实验中,探究精神应当始终贯穿其中。探究性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根据所学知识,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大胆的猜想,最后通过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2.个性化的实验设计

为了鼓励学生适合时宜地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试验提出相关的实验原理,就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实验,使学生真正掌握探究式实验的精髓。

3.科学的指导

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和领悟能力不是很高,所以,在学生对自己猜想的实验进行求证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的辅导,面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要进行悉心的指导。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全面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目前,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要培养,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激励体制就不可避免,只有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

2.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团结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同时,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做综合性复合式人才。

3.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实验从提出问题、猜想结论和大胆假设开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方法的具体分析

1.提出问题

实验探索是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有了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才有明确的方向。一个好的问题应该与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能引发他们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和利用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进而得出结论。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还会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是探究的新起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2.设计实验

首先,在了解实验目的、试验对象和试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找出实验对象所隐藏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试验方案。

其次,实验原理的正确运用。实验原理是整个探索过程中所依据的基础,一定要把握好原理的应用程度,确保实验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离开科学盲目行事。

最后,实验技术的巧妙应用,实验技术需要平时的积累。

3.分析和论证

利用收集来的各种证据归纳出证据中的隐含信息,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4.实验结果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的科学性、猜想和假设的证实、收集的证据的真实性等等,评估可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效率。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进方法

笔者观察发现,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诸如教师对实验演示认识不足、器材设备不足、操作不规范、可见度不高、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意味着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物理教师对演示实验的认识不足,在课堂实验演示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简单地操作演示一下,敷衍了事草草结束,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将其作为调动课堂气氛的“一味作料”,没有充分认识到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二是在不少初中学校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缺乏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设备,无法顺利完成演示实验教学;三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理论知识不足、物理实验水平不足,或者课前准备不足,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出现演示操作不规范或者实验失败的现象;四是有些物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不能满足班级所有学生观察,同时教师往往注重自身演示、学生观察,忽视了学生的直接动手参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

1.自制实验教具,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可以结合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就地取材,自制实验教学工具,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实验工具,丰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常用的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尺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尺子,比较两种情况下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特点,进而直观了解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再如学习浮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小纸船,让学生折一个类似的纸船,然后小纸船放在水面上,让学生也跟着自己的步骤操作,观察小船的漂浮情况,接着在小纸船上放置诸如小块橡皮之类的物体,观察小船此时的漂浮情况。学生们通过亲手实验操作和观察发现,小船上放置物体后,会出现下沉的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一起进行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浮力的知识,也能逐u培养学生对生活物理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2.规范演示操作,引导学生正确实验

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前,物理教师要做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的步骤、物理实验结果以及物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果物理演示实验没有做好,学生很难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中成功完成物理实验,甚至可能出现危险状况。因此,教师要规范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详情,引导学生正确实验。

例如,教师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时,首先要讲解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如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等等,实验的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实验开始前检查器材是否正常,然后演示实验操作步骤,提示学生观察: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让学生对实现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实验记录,演示实验结束后,把实验器材和实验设备整理妥当,保证演示实验桌面的整洁。

3.多媒体辅助演示,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受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环境的影响,有些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无法从实验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当前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教师可以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丰富演示实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规律时,可以在课前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操作课件。在课堂讲解中,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实验场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场景、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的实验场景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展示,掌握光的传播特点和折射规律。最后教师在对多媒体实验演示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到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自制实验教具,提高学生参与度;规范演示操作,引导学生正确实验;多媒体辅助演示,丰富实验教学形式。通过多种举措,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燕.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3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要研究的物理对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为了研究某一个因素对它的影响,只改变这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结果相同的前提下,把复杂、陌生的物理现象变成熟悉、简单的物理问题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有广泛地应用.

三、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物理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四、类比法

类比――指新事实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类似方面.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一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比较,从而推出它们的某些其它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法是人们所熟知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

五、放大法

科学探究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观察、测量,为提高观察清晰度和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放大方法,选用相应的测量装置将被测量进行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初中物理常用的放大法有累计放大法、机械放大法、光学放大法等.

六、科学推理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七、理想模型法

理想模型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抽象和简化,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的、本质的因素,建立各种易于研究的模型,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发生重要偏移,有利于解决抽象而又复杂的物理问题.

八、图象法

图象是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数学工具,物理探究中应用图象法,具有直观、简捷、形象等优点.是将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过程,既是新课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又是学生到高中继续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和工具.用图象可形象地显示物理规律,动态的描述物理过程,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依赖关系,对物理概念的形成掌握,物理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4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堂效率;创新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自然类科学。观察问题的现象,从而产生想法和提出疑问,再进而以实验的方法去得到验证,最后得到处结论后加以应用。这是一般的实验课的流程,是较其他的语文、数学等不太相同的方面。物理课的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初中,物理实验刚刚入门的阶段,加强这方面的实施能力能够将更多学生的兴趣带到物理知识上。

初中物理一般是采用“六步法”: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方案――方案研究――实验验证――结果交流――结论总结这六个环节。这其中的几个环节都设计到需要师生互动,锻炼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实验教学以下几点: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知识教学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特征

综合以上的教学流程的介绍,总结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思维。

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别的课程中的那种以书本为主的“啃书式”教学,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模式,在以实验的基础上来教学,创新了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更具有创造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思维。

2.民主自主。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是自己针对于问题得到的疑问,没有硬塞给学生的,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去验证问题的正确与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自主的被大家所更愿意接受的,最后这个道理被验证以后就是自己被自己说服的过程,这样的记忆也会一直停留在大脑中,保持着正确的概念。

3.实践求真。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所有的结论没有得到确定时,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将其验证,最后才会得到真理。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在物理的教学中应该得到最好的展示,学生们亲手操作,参与实践。例如,在比较水和石头的比热容的时候,将两种材料拿到太阳下面,给相同的时间和阳光,然后测定温度的变化,这样的简单实验只要走出教室就可以很快做到,这样学生会更加相信结论,因为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三、结合物理实验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

1.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课程的效率都是应该以兴趣为先的,如果课程的讲解无聊枯燥,爱学习的学生都不会太认真听,然而带动了学生的兴趣就不同了。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在讲课的时候讲个相关的物理趣闻,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跟学生用播放课本的故事的视频。兴趣上来了不怕效率低下。

2.师生互动,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

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一味地自顾自己的讲解,学生可能都没有听进去或者干脆打瞌睡,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讲的过程中多提问,多请学生上台一起解答问题或者改换角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紧上课时间的分秒,提高效率。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5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增加物理知识储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而言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平台,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物理实验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的主体印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习热情。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主体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由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改变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传统模式。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转变成吸引学生兴趣和专注力的物理趣味实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物理现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

1.探索式实验的教学方法。我国的教育深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形成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并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合者,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因此,长期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学不会自己动用大脑进行独立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目前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如果教师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转化为通过实验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根据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相关联的因素这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定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分组探讨的时间,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深度、密度、形状相关联的猜想,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内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物理课本上,有些物理实验甚至都没有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因此,教师可在教堂上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物理实验。拓展实验教学主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懂得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慢慢地将整个物理学体系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实验教学用到的物理器材非常多,教师可以用学校中实验室内的教学器材,也可以自备一些小的器材,更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巧妙地用来进行实验活动。事实证明,优秀的学生并不是靠自己的死记硬背来获得好成绩的,而是他们都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物理,是具有很强的突破性的;而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并不在于智力水平上的高低,而是在于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了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奇特的物理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提高实验教学的自主性,突出教学的新颖。在初中物理试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物理现象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要在一旁不时地加以指导或者给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就物理现象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的一些新颖的问题,更能体现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4.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根据初中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特点,教师不光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更要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的一大方面,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求新求异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了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事业,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物理实验现象从一种非常规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出物理现象的多面性,从而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催化剂。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试着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新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方面必须改变以往的用传统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转变成更为开放、自由的新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制定,通过使学生在全面地了解教学活动的环节和教学目标后,让学生对物理教学有了深刻的把握,并且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我国沉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也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作业,将部分课外作业转化为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同样是巩固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但在本质上却大不相同:课外作业多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且会造成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并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但是如果完全放弃布置课外作业,则会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部分课外作业当作物理实验课上的实验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失为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2.保证物理实验设备满足物理实验课上的需要。实验设备和工具是保证物理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只有符合数量、质量和规格的实验设备才能够用于物理实验,一方面是处于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实验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初中生正是处于接受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所以,为了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学校一定要在物理设备的购买和维护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所有的设备能够随时正常投入使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学校的实验室能够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就表明学生能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传统的实验室模式是由教师带领进行物理实验并且保持了实验室内的卫生整洁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却阻碍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脚步,对于学生中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和实验,传统的实验室模式并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削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日积月累会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很大的阻碍。相反,开放式的实验模式恰恰能弥补传统实验室模式的不足,所以,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有良好的帮助作用的。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6

第一,学生喜欢实验。但是同时他们认为物理分组实验却不是很重要,原因是对考分的影响与实验做的怎样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第三,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专业的实验教师更是没有,一般安排年龄大的教师挂个名,管管仪器室的钥匙而已;即使有实验室,也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必要的实验外,实验室一般不开门。

第四,实验室器材短缺,调查发现: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专门仪器没有,需教师自己组装;有的实验室的电池早已过了有效期等等。

第五,只动手不动脑。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中考实验又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于是在中考实验的前几天让学生盲目地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机械操作,更有部分学校预先印发实验报告让学生照“实验报告”逐条操作,填写数据。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有了一些积极的发现:

其一,从学校方面看,各初级中学对学生实验较已往重视多了,并加强了对学校教师实验开展的要求。

其二,绝大部分教师都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其三,下列实验多数学校都确实做过: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实验。

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技能,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分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因此,把握好分组实验课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自于实验。通过物理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和实验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分组实验课效率低,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实验内容,有时即使完成了,效率也很低。

在农村从教将近十年,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总结,现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实施方法归纳如下:

一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1)教师应在实验前两天给学生设计好实验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知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通过教材知道实验原理。

(2)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教师应按照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并且按好中差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对每个小组的4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3)针对实验教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选择科学探究的课题,既激发兴趣,又明确了目的,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后,如何解答问题?在物理上人们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呢?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装置,采取巧妙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二是指导学生在试验中恰当运用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观察实验过程,随时做好观察记录;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验中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把探究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体验。由于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因而对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样通过以上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不回避实验失误,找出失误的原因,不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三是提倡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由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的训练。由于现行教材对物理实验方法、过程、结果已全部告诉了学生,这样造成学生把实验结果早已知道,也就无心思进行猜想,从而也就失去了动脑设计实验的能力。所以实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能使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应有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四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许多教学仪器在实验室没有,即使有在当地根本无法使用,所以我结合当地的实际让同学们和我共同自制仪器。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7

关键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职业高中是为社会培养有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场所。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尽管如此,只要物理教学工作者肯下工夫,多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着想,物理实验教学即使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也能获得精彩。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职业高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厌学情况严重。而物理学又是各门文化基础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对物理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学习毫无积极性,上课聊天、玩手机、看闲书是普遍现象,教师也习以为常,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依然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实验教学能减则减,不挖掘物理学的内在美,不把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充分调动职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有物理知识和原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能使物理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易于职高学生的理解;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物理实验有效教学方法

1.让物理演示实验走进每一堂课。

在德国,人们认为一堂物理课没有实验是不可想象的。而反观我国,目前职高物理教学中除了大纲规定的几个重要实验必做外,其他小实验则能不做则不做,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设计合理巧妙,都能成为有效教学的补充。教师不能因为物理原理简单就一句带过,例如,自由落体中提到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它的前提条件是没有阻力,如何引出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把一张纸撕成相同的两半,将其中一半揉成一团,再让它们同时自由下落,结果显而易见,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纸片晃晃悠悠地落地,此时再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水到渠成。又如,讲重心的概念时,让学生侧身紧贴墙壁站立,令其抬起远离墙壁的一只脚时,人就会向外倾倒,可以体会到重心不稳的感受,如此,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教师再做恰当分析,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像这类小实验,教师可以随时“插播”,既不耽误教学进度,又能抓住学生的心,何乐而不为呢?

2.通过实验小组分工协作,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职高同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相差悬殊。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学习情绪低落,求知欲很低。通过实验小组的分工协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给小组里每人分配任务,如一个释放小球,一个观察并喊口令,一个负责掐表计时,一个计算结果等,使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相对简单的操作,后进生也会,久而久之其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再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看哪一组的数据更接近准确值,这样,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实验教学效果就大大增强了。

3.先做后学,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被激发出来,有效教学才能成为现实。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电容器的作用、电容的单位往往是学生感觉抽象难记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组装一些小器件,如焊接有RC振荡电路的LeD频闪器,给学生提供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使闪光频率不一样。当学生注意到这个现象时,引导学生注意电容器上的各种数字符号。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了。另外,组装微型收音机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过程,成功者会有成就感,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很多不常见的元器件,了解电路原理及有关无线电的知识。当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一个个作品时,他们的求知欲就得到了满足,情绪会步步高涨,兴趣会更浓厚,探究精神会逐渐增强。

4.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教育史上,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将“生活引进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是学有所用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在讲离心现象时,人们常举“离心式水泵”、“洗衣机脱水机”的例子,学生自然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记忆深刻,让教学效果更为有效。就地取材找一个矿泉水瓶,剪下几公分高的底部,在上面钻两个小孔,用一根细绳穿过小孔,倒上一些红墨水,就可以表演杂技“水流星”了。只见“一团红色”在竖直平面上、水平面上旋转翻飞,却滴水不漏。在学生惊讶之时,紧接着将瓶底钻几个小孔,里面放一块湿布,再拉绳子做圆周运动,结果水滴飞溅,湿布变干,一个脱水器立时呈现在眼前。至于离心式水泵,则可以更简化,找一根筷子粗细的软管,灌满水,一端插入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子里,另一端在高出瓶口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只见瓶水被不断吸出。教师再稍加分析点评,学生就会牢记这样一个原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足够的向心力,否则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必定很活跃,学生没有不被吸引的。只要教师有心,类似贴近生活的物理实验便唾手可得。同时,有些简单的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如有失败,则不妨当做典型案例分析。

5.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方式呆板。教师按照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到步骤、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地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得出数据就算完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没了,有效教学自然得不到落实。

职高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必追求数据的完美,只要原理正确,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让学生体验、享受实验过程更为重要。如测重力加速度,可以用自由落体法,也可以用单摆法。至于哪种方法更容易做、更准确,则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找出优缺点。这个过程远比得出几个数据更重要。

6.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扫清障碍。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物理实验教学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实际操作,慢慢地,学生会产生错误认识,以为物理实验是想象出来的,不过一个游戏而已,没有实际用处,学习劲头就会陡减。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滥用,只能在实物无法演示或演示稍纵即逝现象时作为参考。例如,演示机械波的运动时,把一根长绳子一端固定,用手在另一端水平拉直绳子,然后上下晃动,一个横波就会沿着绳子传出去。这时教师提问:绳上每个质点怎么运动的?看不清怎么办?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后,老师拿出一根红布条系在绳上,再重复上述动作,这样,就能看清绳上系着红布的这一点的运动情况了,然后我们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横波的传播,放慢速度后,波峰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就一清二楚了。另外如天体运动、电子绕核运动等物理现象,也只能用多媒体模拟演示,这样才能给学生逼真的感受,摆脱认识的障碍。

7.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职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从目前发达的互联网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在热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事先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人类认识热现象的曲折过程,进一步了解现代灶具的变化过程及它们的加热原理,从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移动电话能否使物体温度升高,让学生分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及决策计划,并实施工作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各小组间展示实验结果,并相互评价,教师仅起引导和点拨作用。这种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为将来在社会岗位上能独当一面、拥有创新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渐渐被提高到特别重要的程度。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分量比以往加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如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如何突破传统实验课堂的旧模式,走出新道路,是当前物理学科教研组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之策做简要论述,力求对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物理实验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同样受到重视,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有所不同。(1)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多半为教师是实验课程的主要操作人,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观察记录和总结,亲自动手的机会比较少。(2)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比重比起新课标要小很多。(3)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没有新课标的要求高。因此,新课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课程的量和课程的质三个方面做出的全新改革,使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课长期处于过渡困难期,如何按照新课标要求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课,如何加快对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适应,是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大难题。

2.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

这一问题其实还是因为处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模式下导致的,因为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课程的重点都放在了对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进度安排错乱,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合不紧密的现象。有些教学现象的出现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已经进行了整个学期进度的三分之二,但是实验课程只占用了两个课时,刚刚进展到第二个单元的学习,在整本教材的理论知识结束后,教师才开始突击实验环节,这种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更可能因为对之前知识的遗忘造成学生的混淆和困惑。

3.实验课程的实践性不够突出

这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即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环节,没有意识到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感知物理、接受物理、热爱物理的巨大促进作用,而是认为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考试时提高分数就可以了。在这种应试思想模式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践性、探索性特征,而是流于形式,成为纸上谈兵。比如,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都罗列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让每一节课来做实验的学生参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一步进行,最后以实验结果与黑板上的结果吻合为实现教学目的。该教师还将实验步骤中的重要考点用红色粉笔突出来,意在让学生背诵并在考试时写出正确答案,这种“做练习式实验课”“考卷模式实验课”对于实现物理实验课堂的真正教学目的,实现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方法探求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初中生,学生是实验课堂的主人,是实验课堂的主要操作者,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启发探索,综合指导。为了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区别,突出新课标物理课堂的探索性精神,教师应该以“自己动手、自主实践”的方式调解课堂气氛,使学生走进探究式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不必完全遵照课本,完全可以即兴发挥,以各种新奇的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实验课的主题,或让学生自己创制自己的实验主题,注意千万不要在学生试验失败之后批评打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2.积极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为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契机。教师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课堂需要和具体环境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演示法、情景法、模拟法等方式拉近学生与物理实验课堂的距离。

3.改变传统理念,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实现水平最终还要归因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新课堂驾驭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环节将成为未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提高实验教学教育能力,创新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发展。

作者:王军单位: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黄琅中学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9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物理老师;课堂效率

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物理虽然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但却需要引起我们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初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们老师必须要采取争取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将物理学得透透彻彻。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刚开始学习物理,物理本身是一门结构繁琐、难理解的学科,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对物理知识的接受水平是不相同的,所以,物理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了改变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我提倡将实验教学法融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以下是我对实验教学法的具体论述。

一、弄清实验教学法含义,明白实施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想实施实验教学法,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实验教学法的具体含义,所谓的实验教学法就是指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带领着学生,通过对实验器具的学习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学会基本的实验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在我们日常的物理课堂中,对物理现象的描述是利用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实验表现出来的,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涉及的物理定律以及原理与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本中物理知识的掌握。

物理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中自己独立动手完成实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占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中起到的是指导作用。通过对初中物理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可以更加直接生动形象地理解课本中的物理知识。

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激起学生的物理兴趣

实验演示教学法应该是发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之前的,这种教学方法是指物理老师在上物理课的时候,亲自为学生做实验来解释课本中所涉及的物理定义和定律。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帮着老师一起完成实验,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和结果的信任度,也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选取一名学生上台为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对该同学做简单的指导就可以。

举例说明一下实验演示教学法的实际操作,比如说我们物理老师在讲到“惯性”的时候,可以找两辆不同质量的小车,让他们在没有摩擦力或者可以不计摩擦力的平面上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保证他们的速度相同,运动一段时间后两辆车同时停止加速,观察最后两辆车的停止距离是否相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取几名同学上台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没有被选到上台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操作一下这个实验。通过这种演示实验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容易地学会课本中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

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我们的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物理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科,物理课本中很多知识只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无法将知识理解透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改革我们现有的物理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主人。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平均分成六组,分组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学号分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在一个组的同学,分组完成后,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我们的同学都按照这个分组来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具体方式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是指在上物理课的时候,线路连接是非常难理解、难明白的物理知识,这个时候我们物理老师就可以在物理课堂中开设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连接线路,在这个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在旁边对学生做一下简单的指导,但是所有的实验必须是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不能动手来做,更不能够替学生包办实验。再比如说,我们老师在讲“窗花”的时候,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到窗上的玻璃上观察一下“窗花”的具体形态,自己分析一下“窗花”的形成过程,最后老师总的讲述一下“窗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种方式,老师所讲的物理知识一定会在学生脑子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收获友谊。单纯的课堂教学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有很多知识不能够完全理解,物理课本中的很多知识本身理解起来就很难,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物理课堂效率低下。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每一种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哪一种实验教学方法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验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承担着普及和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被确立为初中生物学科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从本质上而言,实验不仅仅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其基本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新形势下要顺利推进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本文将在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内心自觉认识和接触知识的主动意识倾向,可以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本身对认知对象没有任何兴趣的话,必然会从内心消极被动应对学习,进而使学生觉得学习繁重且劳累,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而且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是体验式教学方法,而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十分典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其具有十分强烈的操作性和体验性,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并动手来做各种生物实验,从而在实验过程中亲身接触、观察和理解相关生物知识,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重视并倡导初中生物“自主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领悟生物科学本质,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取、分析和解决相关生物知识问题的能力。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和操作技巧,增强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物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其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生物学科本身学科特点,使得初中生物知识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从而使得许多初中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初中生物教师仅仅进行语言讲解的话,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且抽象的生物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借助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表现枯燥且抽象的生物知识,从而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形象的直观的认知。而实验作为一种理想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生物知识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再现,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观察,全面认识事物进而更为深刻和透彻地理解知识点。

二、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然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仍然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首先必须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错误认识,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从而给予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广阔的发挥空间,使他们可以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与此同时,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必须主动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目标,重新设计出更为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

2、增加实验教学经费

实验设备作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水平。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许多学校的生物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严重制约学校开展高质量的生物实验教学。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并不断增加初中实验教学经费,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保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其次,学校和教师自身也应坚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自制实验器材,从而更好地保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提高生物教师素质

应该说,高水平的初中生物实验教育主要依靠于一支高水平的生物教师队伍。因此,全面推进中学生物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之下,各种全新的教学知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不断引入生物教学课堂,现有的师资队伍素质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更应该重视并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应组织初中生物教师深入研修生物新课程标准,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其次,相关部门和学校应积极组织初中生物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教学培训和教研活动,从而提高生物教师的整体水平。最后,相关部门和学校应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生物教师专家队伍,实施“以老带新”培养制度,负责指导年轻教师,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4、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首先,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验的内容和目的,要求学生主动设计和开展探索,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初中生物教学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探究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生物实验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在课内开展,而应当扩展到课外去,不仅可以成为生物实验课堂的有效补充,而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

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承担着普及和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实验不仅仅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其基本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新形势下要顺利推进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本文将在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