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十篇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十篇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16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1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广东省坚持把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作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在2011年,开始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于2015年1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通知》(粤办发〔2015〕6号),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深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按照“三个一律”原则(凡是能够由企业自主完成的事项,一律交回由企业自行完成;凡是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政府一律取消许可;凡能够通过社会组织或市场调节来完成的事项,一律交由社会组织或市场调节来完成),推进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规范省、市、县安监部门行政审批的内容和程序,对外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实时接受电子监察,实现全程“阳光审批”。此外,加强对市、县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转得出、接得住、接得好”。

优化安全监管职能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转变方案(2014―2020年)》,明确了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在总结近年来简政放权、实施工矿领域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同步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主业”,推进“五个转变”(从注重政府监管责任向注重企业主体责任转变;从主要通过政府审批向借助第三方进行安全条件把关转变;从排查企业隐患向严格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转变,从突出追究政府监管责任向重点追究企业主体责任转变,从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注重省、市层面向县、镇两级基层倾斜转变),在加强“事前”监管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诚信管理等经济政策管理。把主要力量和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日常执法监督和治理攻坚战重大隐患问题上去。据统计,2015年,广东全省的执法监察查处次数、执法处罚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39%和47.84%。

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合力

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并报经广东省政府同意,于2015年6月18日印发了《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生产安全事故预警防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防控,推动建立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提升执法监察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相关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出台实施《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粤府办〔2015〕55号)。整合广东省3个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4个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力量,形成全省统一指挥、辐射各地的应急救援体系。

第三方作用不断显现

广东省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推动将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与项目核准、证券融资、银行贷款挂钩等工作,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建设,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探索建立和运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推动《广东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粤府令第215号)于2015年7月公布、当年10月1日起施行。试行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矿权申请、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评先评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基层基础领域两大亮点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广东的经济总量大,经济活动频繁,又是危险化学品大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工程项目在建,各类事故风险较高,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在安全监管人员力量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能不断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抓好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提高工作效能带来显著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原由广东省安监局实施的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转移后,使省安监局从过去大量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工作指导、加强立法、制定标准规范、开展执法监督等,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身份角色,以及集许可、监管于一身的弊端;同时,地级市局也能在原来实际履行行政许可的初审、现场核查的基础上实至名归地履行好许可审批业务,并权责一致地做好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可以说,从总体上促进了省市两级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安全监管效能得到提升。有的地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安全生产审批事项委托下放至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使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发证企业的安全监管更加到位,真正落实“谁审批、谁监管”和“属地监管”的责任,使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减少了生产经营单位和群众的办理事项和办理环节,大大节约办理成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如茂名市安全监管局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广泛推行“八公开”制度,即向社会公开保留事项的审批机关、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推行“八公开”制度,公开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规范了审批行为,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较大限度地减少了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推行镇(街)园区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制度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2

加强危险化学品综合管控

2012年底,上海已基本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区入园”,建立并实施了危险化学品区域化“目录清单”管理。在全国首创了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制度,对危险性较高而城市运行、产业发展不甚需要的危险化学品,明确在上海市或者部分区域不得生产、流通、使用,科研、教育等小规模的必备需求在定向管控的前提下按需流通、使用。2012年、2014年,上海市先后出台第一批、第二批《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第三批禁限控目录正在制定当中,也将于近期。

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集中的金山、奉贤以及上海化学工业区,启动危险化学品聚集区域安全生产“三区联动联控”工作。行政审批方面,实现化工区管委会对安全生产相关行政审批的“一口受理、一门办结”。执法检查方面,推动形成化工区及其联动发展区域内安全生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督检―查罚衔接”的联动机制。监督管理方面,试点推进危险物品运输“分时限控”“联控联动”的一体化城市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方面,推进联动发展区域内安全生产专家共享、预案共享和应急救援队伍共享。

此外,上海市还推进集中经营平台(市场)建设,4个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平台(市场)基本建成,通过平台掌握危险化学品经营上下游企业信息、运输、仓储情况信息,实现对危险化学品流向的全程监管。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按照《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要求,上海市基本建立了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纳入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体系,向街镇基层延伸,通过统一平台、集中分发、分工处置、跟踪督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网格内的单位和场所实施分类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上海市安委会办公室的组织、协调、督办作用,以市级督办事故隐患治理为抓手,跨部门执法协作,定期组织联合现场核查,推进隐患治理工作。目前,上海市基本建设完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已在部分区县及企业试点。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上海市安全监管局全面深化落实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已有36项审改措施列入了上海市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包括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可”等6项、调整行政审批项目30项。支持浦东新区自贸区试点,向浦东新区下放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等8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并健全了上海市安全监管局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对所有的行政权力均明确名称、实施主体、办理时限、法律依据、行使程序、权力内容、行使对象、收费情况等信息,做到“一项一表”。同时,结合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完善行政处罚指引,并对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行政过错责任行为进行清理,形成行政责任清单。

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停止实施的同时加强竣工验收过程中和结束后的监督管理;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许可取消后,指导上海市安全生产协会组建安全培训专业委员会,制定安全培训行业自律文件,加强安全培训行业自律。全面推进目录管理、业务手册、办事指南、行政审批电子化和信息化、数据共享、监督检查等“六位一体”的管理。目前,上海市行政审批事项已基本实现网上办理,进而实现全流程管控,通过“制度+科技”的手段保证“放而不乱”。

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上海市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实施意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和应用试行办法》《上海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登录办法》等8项信用制度规范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及其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标准》《安全评价机构不良行为记录标准》等4项信用标准。建成了“上海市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信用系统”,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职卫审批、隐患督办治理和事故调查处置等日常检查发现的相关信息实时录入系统,自动生成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形成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档案,并作为实施安全分类、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

此外,上海市安全生产信用系统还与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接,共享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等信息,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信息与企业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挂钩,强化了失信惩戒制度的联动效应。

强化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上海市制定了《关于推进本市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优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上海市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具备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双重资质,促进机构优化发展。目前,上海市已有10家具有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双重资质机构。建立了安全生产专家库,并由核心专家组建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制定、课题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评定等工作。委托社会第三方开展建设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审查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安全技术审查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审查单位,承担上海市建设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审查工作。

在加强监管方面,采取分类管理、定期盲审、结果公开、警示约谈等多种措施,督促技术服务机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建立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并正式上线,完善安全生产专家管理。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机制建设,从评价机构资质、评价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审查、日常监督检查等各环节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

编制安全生产责任网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3

【关键词】首件工程;认可制;应用

1、工程概况

六丙公路工程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境内,起于怒江州州府六库,止于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是云南省道S228线瓦贡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线路全长292公里,可研估算投资218亿元。工程拟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六库至新村)全长14.7km;二期工程(新村至碧福桥)全长约76km;三期工程(碧福桥至丙中洛)全长约200km。

先行启动的一期工程全长14.68Km,总投资6.73亿元,已于2010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2、首件工程认可制在六丙公路的做法

根据业主“质量创优,树精品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四保一创”、标准化施工管理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业主组织对“首件工程认可制”的工程范围和实施步骤、程序进行了细化,主要内容如下:

2.1成立首件工程认可制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总监办成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的首件工程领导小组,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控量测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在总监办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首件工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由总监办发文成立,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适时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驻地办,负责首件工程认可和评审等日常事务协调、组织。总监办负责a类首件工程的认可,负责组织召开现场会或邀请专家评审等措施来评价首件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或优良工程,其工艺技术是否可以推广。施工单位和监理应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施工和监理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由监理下达指令,开始批量生产。驻地办负责B类首件工程的认可,负责a类首件工程的初审。项目业主负责首件工程认可相关问题的协调、仲裁。负责检查考核首件工程认可制的落实情况。监理单位负责首件工程的方案审查、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监理责任人落实、过程督促、试验检测、评价报告编制、组织评审认定。施工单位作为施工主体,是首件工程认可的直接责任单位,对完成的首件工程自我评价,编写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指标、自检资料、质量保证措施、技术、质量及安全责任人。设计单位在a类首件工程认可中须对施工过程设计意图和相关工艺、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小组裁定。第三方检测、监控量测等相关单位在a类首件工程认可中均需完成各自的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小组裁定。

2.2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的工程范围

2.2.1.临建工程:炸药库*、材料库*、拌合站*、t梁场*、钢筋场*、油库、设备停放场、试验室*、项目部驻地、班组(劳务队)驻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变压器架设安装、三级配电)。

2.2.2.路基工程:河塘清淤回填*、软基处理*(常规处理及特殊处理,如碎石桩软基处理)、台背回填*、路基填筑*(普通及不同压实度标准、不同填料填筑)、新旧路基连接*、挖方边坡*(土、石)。

2.2.3.路面工程:底基层*、基层*、透层及下封层、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路缘石预制及安装*,中分带加填土。

2.2.4.桥涵工程:挖孔桩基础*、钻孔桩基础*、承台*、立柱(墩柱)*、墩(台)帽*、梁板预制*、梁板安装*、新旧梁板连接、上部结构现浇*、悬臂现浇*、体系转换*、桥面铺装*、施工缝凿毛、防水层、防撞护栏*、伸缩缝安装*、橡胶支座安装及更换、旧结构物加固补强、圆管涵*、盖板涵*、箱涵*、倒虹吸、通道的接长和新建、首次使用的模板、支架、运输安装设备设施等。

2.2.5.隧道工程:大管棚*、小导管(首个循环)*、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砂浆锚杆、中空锚杆*、格栅网架支护(首个10米)、工字钢支护(首个10米)、二次衬砌*、仰拱混凝土浇筑*、防水层、防火涂料*、电缆沟、装饰工程。

第十四条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防护栏栅*、波形梁*、防眩板

2.2.6.防护排水工程:挡墙(片石混凝土、浆砌片块石、锥坡)、护坡(喷射混凝土、植草、草灌、浆砌片石网格*、框格梁锚索*、框格梁锚杆*、三维植被网等)、抗滑桩、预制块制作及铺砌*、中分带绿化、截水沟、排水沟、边沟、盲沟、渗井。

2.2.7.房建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预制、管线预埋、水电安装*、防水*、装饰工程。

2.2.8.机电工程:管路埋设*、电缆(光纤)敷设、设备安装。

2.3首件工程认可制的实施步骤

2.3.1.编制清单:各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单位批准的项目划分和本办法“首件工程认可制”工程范围编制首件工程项目清单报总监办审批,审批后报项目业主备案。

2.3.2.选定:各施工单位根据审批的项目清单和施工时序在每一类型的分项工程中选定第一个施工的项目作为本单位的首件工程,编制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项目部会审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危险性较大、工艺复杂或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的首件工程,需要报母体单位或外请专家审查。

2.3.3.方案会审:监理单位收到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后,a类首件工程监理单位须组织相关单位会审,B类首件工程由监理单位内审,审查意见以正式意见批复。

2.3.4.方案交底: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单位审查批复意见后,编制培训课件资料,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a类首件工程须组织两级技术交底,两级技术交底原则上应由项目总工主持实施,除项目技术人员外,第二级交底应有施工队伍的技术负责人、操作工人参加。交底内容包括:

(1)工艺方法、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质量要求、施工技术安全、环保等;

(2)机械设备安排、操作规程;

(3)材料规格、数量、质量及使用要求;

(4)测量放样,尺寸、高程和施工过程控制;

(5)试验检测项目、标准、试验配比等。

2.3.5.方案实施: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准备、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后,向监理单位申请开工,监理单位须对安全技术措施、备用方案、作业环境、材料、设备、人员、测量、试验等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方案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达到条件后准许开工。实施过程中承包人要详细记录操作程序和有关数据,收集整理视频和图片资料并及时纠偏,监理单位需要全过程监督。

2.3.6.评价及认可:在首件工程(分项工程)完成以后,施工单位应对已完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并对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评意见,再由监理单位提出复评意见,评价意见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优良工程可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示范,合格工程予以试生产,不合格工程责令返工。其中a类首件工程评价认可须由监理单位组织成员单位代表现场验收和会议评价认可,并有评价认可报告或会议纪要,决定是否返工、试生产、批量生产或推广应用。B类首件工程由监理单位内审,审查意见以正式意见批复。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4

为加快推进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字〔2019〕43号),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放管服”改革的实施路径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宽进、快办、严管”意识,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投资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

二、改革内容。

(一)、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只少不多”原则对审批阶段进行简化。确定专人负责,牵头联络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阶段的审批流程优化工作,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二)、改革审批环节。清理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实行统一的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各审批环节不得擅自增加清单外审批事项。合并审查事项,整合同一审批阶段的多个审批、审查事项或实施的内容相近的审批、审查事项(如规划放线、验线可合并一起进行)。调整审批时序,落实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要求,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评价事项不作为项目审批或核准前置条件。推行告知承诺制(填报容缺承诺书,并取得批准),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三)、完善审批体系。充分发挥各科室职能的联动,深化“只进一个门”综合服务改革。“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清理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属于兜底性质的“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一律明确具体内容,不能明确且不会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一律取消。

(四)、强化监管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和参与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内容和方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实行“黑名单”制度,将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不良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管理,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在开发区信息平台增加中介服务市场,谋求搭建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对中介服务行为实行全过程监管。

三、具体实施。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5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控制;规范化

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规划组织一个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以单位工程、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单位工程或整个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指导组织施工的技术文件。编制与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单位实现科学化管理,保证最优完成施工任务的有效措施,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也能体现出一个承包单位的技术水平。对项目监理机构而言,组织对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是监理对工程项目施工实施前控制的关键工作和重要内容,审批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也是监理实施事中控制的重要依据。

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应签署全面、详细和规范的审批意见。一方面反映监理在把握该工程的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的评价,同时也体现了监理工作的高智能性;在进一步明确承包单位责任内容的同时,也能避免因监理审批意见不当引起工程纠纷。

1施工组织设计的申报

1.1施工组织设计申报时间

承包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的时间应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在现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专用条款”第三部分“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中,业主应与承包单位约定其提交施工组织设计的时间。提交时间应从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以及其他制约条件综合考虑,但要给监理有充分的审批时间,一般在开工前一周提交现场项目监理机构。

1.2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

承包单位申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填写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申报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完整,盖章齐全,编号、日期等签署正确。必须已通过其上级单位的审核,并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署。

1.3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管理、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方面内容。

2监理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了解建设单位意图,全面把握工程特点。监理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包括: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工程的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本工程的施工合同;所处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交通运输状况等。

3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是事前控制的重要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签认后应将审批意见报建设单位。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本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审查,同时也是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细则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的问题,应列为监理控制的重点。

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监理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项目机构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主动协调好这一工作。

对复杂、特殊、设计新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总监理工程师应建议业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审批意见。

4监理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

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前监理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文件等审批依据,全面把握工程特点。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审查。

审查编制依据时应仔细研究分析施工合同,合同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内容不能与合同发生冲突。使用的规范标准必须是现行标准,规范标准用错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部署,尤其是总、分包单位组织关系,应明确各自职责,除了总分包单位、人员的资质外,更要注重项目各级管理的协调、管理、联系的网络是否合理。施工段、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投入的人、机、料、法、环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这些都达到要求后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审查承包单位的总体进度计划,其工期目标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的约定;任务安排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关键节点的工期是否与总进度目标相适应;对照合同内容,其工作是否有遗漏。

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总平面图,主要从总体的合理性,临时设施布置是否满足和利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材料堆放和半成品仓库是否尽可能靠近使用地点;还应遵循劳动保护、技术安全、环保和防火要求。

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安全性;其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对于承包单位拟采用的将导致合同外费用的施工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监理更应细致审核,慎重签署监理意见。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照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作风,增强“人人都是投资软环境”的思想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从政行为,落实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等,以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营造一个尊商、亲商、重商、爱商的投资环境和快捷、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全面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统一部署,加强整治

为了进一步加强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投资软环境,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投资软环境整治活动方案》,开展整治活动。一是召集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投资软环境”动员会议,要求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把这次活动提高到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动员会精神,原创:全面落实“六个”制度,推行“六个一”服务态度,进一步规范安监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塑安监新形象。二是坚持每周一学习小时的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如何转变观念,在工作中如何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把执法人员的思想引导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上来,牢固执法为民的思想;学习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廉政勤政建设的政策法规,使执法人员充分认识建立规范、高效、廉洁机制的重要意义,增强执法责任意识,教育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克己奉公,不,公正廉洁,不:贪赃枉法,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熟悉行政执法程序和制度,通过结合执法实践,对开展各项工作的合法性进行对照检查,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使监督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办事程序和工作规则,全面提高安监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钻研业务,甘于奉献,大力倡导“一张笑脸相迎,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请坐,一杯清茶解渴,一腔热情办事,一句祝愿道别”的“六个一”机关工作作风,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衙门作风。三是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针对政令不畅、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为政不廉洁、工作纪律松、政务不透明等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个人从工作、思想、纪律、廉政、作风等方面进行查摆,重点检查公仆意识、服务态度、工作质量、法纪观念、工作管理、制度建设的情况以及承诺事项、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的贯彻执行情况等。通过对照检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毫无隐瞒地查摆出单位和个人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地挖掘问题的根源,为下一步整治工作奠定基础。四是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限期整治,全面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行为规范、工作管理、行政服务、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并予以全面贯彻实施。通过明查暗访或跟踪办事以及征求群众、投资者意见的方式,检查机关工作人员是否认真落实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各项制度,检查其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了解向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是否严格执行,企业、职工群众、投资者是否满意。对检查发现问题的,责令其“补课”,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一)针对目前安全生产执法监督体系尚未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刚刚起步,容易出现一些行政不合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我局健全了大工作制度并予以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投资软环境:

、实行首问负责制。凡是外来人员到我局办事或咨询有关问题等,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对方的询问。属本职责范围内的事,要一次性告知有关事项,必要时提供有关资料,并按规定时限及时办结;属本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应主动为对方联系有关股室和经办责任人,若有关责任人因公出差或开会一时联系不上,办事人又提出要求的,首问责任人应将办事人员的单位、姓名、联系电话及拟办事项等有关内容进行登记,并负责转交经办责任人。对责任不明确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不属于本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应耐心解释,并尽力给予帮助。

、实行一次告知制。外来人员到我局办事,接待人员要一次性告知对方需要找的具体承办人员及其联系电话,并帮助联系到相关人员。具体承办人员要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相关手续(资料),办理相关事项的必要程序和办理相关事项的时限。对不属本局职责范围的事,要一次性告知对方,并具体指导到相应部门去办理。局机关人员要熟悉办理本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行政审核手续、程序和时限,确保一次性告知制得以贯彻落实。

、实行限时办结承诺制。申办单位或个人按照规定提交有关合法、有效、完整的证件和资料后,在如下规定时间内办结有关事项的审核工作并予以上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的审核:对符合行政审核条件的,要在收齐有关资料之日起天内送至市安监局审:批发证,对不符合行政审核条件的,要在天内告知当事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行政审核:在申办人提交完整、有效的前置材料后,在天内对所有材料予以审核完毕,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出具初审合格意见,并于审核完毕之日起天之内送至市安监局审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在天内告知当事人;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初步设计的审核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审批,在天内予以办结。

、实行检查批准制。按照我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能,今后,凡需到基层或企业检查的,要提出检查报告,经局机关领导同意报县政府批准,并经县监察局备案后方可行之。不得随便下企业干扰或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确需安全检查的,要注意方式方法,态度要好,要从解决问题出发,不能借题发挥,给企业增加麻烦,不得接受受检单位或个人的宴请,更不得在处理违章行为时超标准处罚或以罚款为目的,以罚代管。对有关违反以上规定的人员,一律责令停止工作,并从严从重处理。

、实行审核程序简化制。局机关所涉及的以下三个行政审核项目的审核程序要依法逐项进行,在原来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并向社会公布,实行政务公开制。一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的审核程序简化如下:向市安监部门提出申请将有关材料送至县安监部门县安监部门收齐有关资料送至市安监部门审批。二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的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如下:在县工商部门进行工商营业登记在县国土资源部门取得《临时土地使用证》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在县国土部门取得《采矿许可证》在县公安部门取得《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在市安监部门取得各种特殊工种资格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县安监部门出具初审合格意见市安监部门审核自治区安监部门审批、签发安全生产批准证书在工商部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三是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程序简化如下:县安监局收齐文件资料受理组织验收审查会议审查提供的验收资料现场勘察会议讨论确定审查结果报送市安监部门审批反馈建设单位。

、实行行政零收费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审批事项、考核不收费,审查、验收不收费;在处理各种执法监督业务中:,也一律不收费;不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指定品牌或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其他产品。所以局机关任何工作人员不准擅自设立行政收费项目进行收费,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向企业或有关申办人收费或变相收费。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实行廉政制度,执行服务行为“十不准。”局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管理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区、市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认真执行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服务行为“十不准”,切实把加强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贯穿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对损害投资软环境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同时,认真做好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对在安全检查或专项整治等活动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要按照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协调、监督各相关的职能部门指导企业制定好整治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治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或问题,确保生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在公务接待活动中,严格要按照食宿接待标准,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和随同就餐人员。我局还实行“一票一单”报销制度:“一票”即是公务接待的发票;“一单”即是公务接待审批单。公务接待费用办理报销时,必须同时具备“一票一单”,经办人、证明人必须同时签字,经财务审核、领导签批后,在不超出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报销严把财务关。公务接待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定时定期向领导班子汇报。由于严格按照标准接待,我局没有奢侈浪费吃喝玩乐现象出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重大开支,都由领导及有关人员研究讨论,就连节日性开展活动经费划拨也要经集体讨论通过,局长签字后,财务才能给予开支,从不搞“暗箱操作”。此外,我局工作人员在下乡检查指导工作中,极少在乡镇用餐,确需用餐,原创:也尽量节:约开支,无大吃大喝、挥霍浪费公款现象。

同时,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对各单位、企业来信来访件以及上级批转的件,专人专门负责处理,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调查和处理,做好各方的调解工作,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今年以来,共处理来信件,处理举报案件起,接待来访人次。

四、加强监督,厉行责任追究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7

现就开展“提行政效能、优政府服务”活动制定如下方案:根据区委关于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简称“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

结合海曙实际,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精神。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深化政务公开,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

初步形成机构改革设想。对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1加强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将相似或相近的职能进行统一归类,对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出现或强化的职能以及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消失或弱化的职能进行重新界定,初步形成机构改革方案设想。2月底前完成

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总体要求,2精简整合。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借鉴中央、省、市及兄弟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经验,按照规定不突破行政机构限额,进一步完善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经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后,全面组织实施全区政府机构改革。9月底前基本完成

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不突破现有行政编制总数的前提下,3立足实际。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人员编制的余缺调剂,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及时加强对新“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201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注重长效管理机制,4注重长效。跟踪机构改革方案的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保持“三定”规定的相对稳定,将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深化职能归并改革。

切实理顺体制机制,1对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通知》文件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减少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批管分离”运行机制。3月底前完成

完成工商、公安、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6个部门职能归并改革,2扎实推进垂直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工作。具体进度安排将积极与市审管办联系确定。6月底前完成

将户籍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办理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2011年计划新增进驻行政审批事项25项以上,3提高部门、事项中心进驻率。进驻率达到85%以上。6月底前完成

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提高即办件比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把一些经常发生,4围绕行政审批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的要求。手续办理简单,流程成熟的承诺件转化为即办件,现有20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即办件事项数。二是压缩承诺件的办理时限,缩短每一个审批事项承诺时间。力争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天以内,所有事项的实际办理时限压缩到1.5天以下,比平均法定时限提速达78%以上。三是提高中心窗口直接签批办结率。做好新一轮窗口授权工作,使窗口授权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直接签批事项占发生事项总数的65%以上。6月底前完成即未纳入政府公告目录的行政事项不得开展审评工作,5探索试行行政审批目录制。不断规范行政审批权阳光运行;探索开展iso2000认证。6月底前完成可行性前期调研论证即资料审核、领导签批盖章等一律实行网上办理。12月底前完成6深化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全部实行网上审批。

2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创新。

宾馆业、金属加工业、机动车修理业、再生资源回收业、餐饮业、洗浴业、文化娱乐业等7个行业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1抓好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市审管办进度安排。使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完善“x+6并联审批运行机制,2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发挥其在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街道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3强化企业服务办公室力量。加强与81890企业服务平台对接,确保5分钟及时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推行“无午休”服务制度,4加大服务举措创新力度。实行“现场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服务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定期公布考评结果,1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以“四个率”即事项进驻率、网上审批纳入率、提前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区政府以及反馈至各个部门。3月底前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注册登记环节中企业归属和属地落户管理制度。

从审批业务、内部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强管理、检查、指导和考核,3加强对分中心和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指导。6月底前制定好分中心管理制度。促进分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6月底前完成相关试点工作,年底前出台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按照“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原则。以电子政务应用为导向,以构建统一的数字海曙平台为目标,加快区域内数字化资源整合步伐,全面推进“313工程,即基本建成三大数据库,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推进三大系统建设。

依托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1基本建成自然人库。以社区警务e超市为基础库。依靠制度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由公安分局牵头,区计生、民政、卫生、教育、劳动、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一个覆盖户籍、婚姻、计生、教育、健康、社保、住房等信息于一体的自然人库。2月底前完成

贸易、物业、安监、街道、公安、财政、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2基本建成法人库。由工商部门牵头。共同做好法人库建设。3月底前完成

全区统一采用测绘院开发的地图,3基本建成地理信息库。为避免重复建设以及系统之间的冲突。建设好地理信息库。同时,由区府办牵头,城管、教育、卫生、物业、贸易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扩充地理信息。4月底前完成

区府办、公安分局、工商分局配合,4搭建统一平台。由信息办牵头。进一步融合地理信息、自然人、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统筹数据资源,逐步构建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公共平台。

区府办、发改、审管、城管、公安、建设、财政、规划、环保等部门配合,5政府管理系统建设。今明两年主要做好“科技促廉”系统建设。由区纪委、信息办共同牵头。建立一个包含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资产(资金管理、请示督查办理等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及其电子监察和绩效评估系统。力争年底前完成请示督查办理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

进一步融合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设施,6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信息的采集、交换、存储和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综治维稳、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字城管”系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大数字城管项目的前期调研和项目方案。

相关职能部门配合,7社会服务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海曙e生活平台的建设。由区府办牵头。三维地理信息库基础上叠加政府部门、学校、医院、景点、公园、公交、影院、酒店以及人口、法人等信息。5月底前完成

加快政府信息录入更新速度,8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做好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4月底前完成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探索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1完善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力求以量化考核为主,1对考核内容进行归类整合。执行大部门考核。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力求考核程序简化,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加大对民生事业、人才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2调整完善部分考核内容。目标设置、内容确定上继续加强对区重点工作的考核。

体现类别层次差异性,3实行分类考核评优。按党群线、政府线等单位或工作相近度进行分类评优。更具针对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要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与单位个体考核优秀比例挂钩,考核优胜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可提高次年的个体考核优秀比例至20%安全生产、综治、计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以及目标管理考核中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单位,其个体考核优秀比例酌情减少。

2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5月底前完成

调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1合理分配评优资源。对区管干部和其他干部分层评选。强化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平时与定期相结合,2注重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公务员考核与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防止年度考核对实际不称职人员迁就照顾现象。

要求实行“五公开”考核程序公开,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考核指标条件公开,优秀等次名额公开,量化测评公开,考核结果公开确保基层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调整、工资调整的依据,提高公务员的自我完善能力。

三、工作保障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8

一、效果可圈可点

(一)优化了审批方式。从改善经济环境的目标出发,优化审批方式,规范审批行为,方便市场主体,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市政府强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将部门所有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该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项目进中心到位,审批权限授权到位,简化了审批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4%,比清理前承诺时限压缩了48%。审批要件减少289个,减少内部审批环节376个,绝大多数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个环节减少为3个。规范了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管理,实行集中征收。通过对市级政府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等项目进行清理,对保留下来的收费项目由市财政部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收费窗口集中征收,实现了窗口之外无收费。2013年,市级财政非税收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直接征收完成1.943亿元,比上年增收1500万元,增长7.7%。

(二)推行了联合审批。2013年11月,我市首次组织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地震等十几个部门,对丹阳路跨铁路立交桥建设工程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只用了四个工作日,即完成了该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按照过去正常的审批程序,即使是按各部门承诺的办理时限,至少也需要90多天的时间才能拿到项目立项批准手续。如果按法定办理时限还会更长。

(三)实行了阳光操作。过去,有关部门的审批权力之所以趋“商品化”,主要原因是审批工作没有透明度、暗箱操作。改革后,由于公开了审批内容、条件、程序、时限,实行“阳光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市环保局过去对建设项目审批没有实行公开制,出现过违规操作现象,建设单位意见比较大。推行审批制度改革后,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了“四公开”,即公开建设项目审批依据、审批工作制度、审批验收结果、违规处罚办法;建立了监督制约机制,采取聘用环保监督员、重大建设项目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利用新闻媒体对违规进行曝光、定期走访征求建设单位意见等办法,把审批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实现了“明明白白办事”的承诺。

但是,在调研中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个别企业给出了不满意票,主要反映办税窗口效率较低。对改革前后的变化,认为有明显改观的占66%,认为变化不大的占34%。关于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有25%的受访者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诉求。希望有的审批权限可以下放到县区一级,如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运输超限证等;运输超限证办理下放到市级后,固然方便了许多,但9天办理一次,过于频繁。有的反映,个别部门太苛刻、死板,要求提供的材料过于繁琐,有些没有必要的材料不必要提供。有的反映办事程序应该简化一些、办事效率再高一些,发改、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应该开展联合审批,减少办理审批的往来次数。

二、问题不容忽视

(一)明减暗不减。一些部门和地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表面文章,将审批改为核准、审核、事前备案,或者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无关联的合并,出现明减暗不减的问题,办事程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审批环节。比如:市工商局公布的行政审批事项只有“核发《营业执照》及相关许可”1项,但是实际工作中“相关许可”包含了40多项审批。

(二)明放暗不放。一些部门虽然取消了部分审批项目,但却又设置了前置条件,或把权力下放给下属单位或者有关联的企业,通过他们获取利益,可谓换汤不换药。开发区是先行、先试区,在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和管理上,各级政府都赋予其同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和审批权限,但实际运行当中,没有哪个政府部门愿意将审批权力真正交给开发区,区内企业很难如愿享受优质便捷服务。行政审批部门职能“越位”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还没有完全分离。比如,有的行政审批部门将本该由市场或中介组织承担的规划、建设等方案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以及专业性、技术性审图工作当作审批事项,或与审批捆绑在一起,让建设单位无法分辨哪些是政府应该办的事,哪些是技术服务机构应该办的事。致使很多政府部门做了一些不该管的事,也限制了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

(三)虚放实不放。受部门利益影响,“错放、空放、乱放”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只下放复杂的、管理责任大的,“含金量”较高的仍然留在手中;有的放权有水分,动辄上百项,但“干货”不多。我们对2013年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进行了筛选统计,发现涉及民生的较多、虚的较多、常年不发生业务的较多,而真正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制约权的,却牢牢把住,不肯取消、下放。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下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市水产局下放的“水域滩涂养殖许可证核发”等审批项目,都是多年没开展过业务。不少基层政府负责人反映:像类似地震设防这一类的审批项目,究竟有没有必要保留,地震安全性评价究竟有什么用,有没有必要都做。对此,我们查阅了有关条文、咨询了有关人员。得到的说法是:建设工程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竣工验收时要有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参与验收。而一些建设和设计部门的人却反映:他们从来都不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而是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标准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有企业负责人提出质疑:路东、路西两个同样的项目,甚至不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的建设工程都要做同样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不是重复评价、重复收费,是法规方面的缺陷,还是部门利益的驱使,不得而知。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我们知道,按照现行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是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不管大小项目都要做震评,能够做震评的目前只有一家,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中介组织,而是地震部门的下属单位。

(四)有人放无人接。有些审批项目,上面放下来,下面却没有能力承接,不知道怎样去接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制度建设不配套。原来的审批项目都是法律法规设定的,都有法定的办事程序。下放后,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修订,作为承接的一方,配套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无法开展工作。二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不具备。一些审批项目,不能单靠拍拍脑袋、看看表格就能决定,既要有严密的办事程序,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需要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调研中,我们针对性地对有承接下放审批权的政府部门进行了走访,发现有的部门负责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头雾水,竟然对承接的行政审批权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如何履行好职能,用好自己的审批权。

(五)审批收费不规范。有些部门费用收取标准宽泛,自由裁量权很大,造成了寻租行为,既延误企业发展,也使得一些干部走入了迷途。通过打点关系绕开一些行政审批门槛,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环境。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除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收费的以外,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由于原先部门规章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已对一些许可项目规定了收费标准,且有部分收费还需上缴。调研中,不少企业针对个别行业审批过滥、收费过多、重复收费等问题提出了质疑。有企业反映:“企业发展,必须重视消防安全,加大消防安全设施投入有必要。但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审批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高,企业不堪重负。表面上看消防投入增加了,实际上增加的是办手续的费用。就是消防设施的建设,也必须由消防部门下属的、相关联的、有利益关系的企业来设计、施工、提品。”有企业负责人直接提出:“消防支队目前是部队建制,并不属于政府机关,其审批、收费的主体资格是否具备,值得商榷。”一些企业反映:“土地测绘中有个项目叫勘测定界测绘,也叫报批测绘,到确权发证时还要测绘一次,同样的地块,同一个部门要收两次费”,“还是同一个地块,规划部门要测绘、出红线图、还要放验线,这些当然都要收费。而房产部门还要做规划审批后的房产测绘,当然也要收费”,“几个部门为了各自的收费,分别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可大地坐标系却只有一个”。同时,一些部门也反映,有些行政许可在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确实需要较大的费用,如须复制大量的资料,印制许可证件、送达、公告、组织专家论证、听证等等,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这些费用应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如何保障,如何编制合理的部门财政预算,还需要配套的财政政策来支持。

三、任务更加繁重

(一)要搞好顶层设计,打破审批怪圈。行政审批的设定都有部门的影子。部门利益取向不同,设定的审批就会附加许许多多的条件。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要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开工建设,才能办理税务登记、购买税票;办理工商登记,又需要安全评价、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环评、通过环评验收;要通过安评验收、环评验收,就必须试生产;试生产就会有产品,就得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要办理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就必须提供土地、安评、环评验收的诸多证件。这样循环审批,环环相扣,步步设置审批前置条件,形成了审批怪圈。先办哪个审批都不行,哪个部门找你麻烦都有理。诸如这些,就需要高位统筹、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联合审批制度,避免企业处处为难。

各级地方政府,要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服务。一是取消前置,最大限度消除制约项目前期审批工作进展的制度障碍。审批部门对设定互为审批前置条件的要进行清理、取消,避免后续审批事项以前置条件未完成为理由拖延审批。二是并联为主。通过流程再造,打破部门界限,同一阶段的审批事项同步进行。每一个阶段,各部门都要加强沟通,采取并联审查方式,实现部门间审批事项并联、项目主体单位前期工作并联、审批事项与前期工作并联。三是信息共享。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在各相关部门现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并联审批系统,实现审批信息实时共享、审批业务协同办理,减少公文往来耗时,提高审批效率。目前,房管部门与税务部门在收取税费方面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工商、税务、发改、规划、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也应尽快共享审批服务信息资料,切实为企业卸包袱。四是限时办结,双向约束。同一阶段,规定时限内,各部门必须办结,没有办结的,视为同意。

(二)要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紧密结合。一是通过清理核查,摸清真实底数,编制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应将核实后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已经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一并在媒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以及通过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审批事项予以取消或调整。对一个审批事项需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原则上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要求进行调整,该取消的予以取消。对基层可以实施的审批事项,按照方便申请人、便于监管的原则,下放管理层级。对确认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包括设定依据、申报条件、流转程序、法定时限以及申报时所需提供的材料等,并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特别重视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列入清理目录的要监督执行到位,严禁设置新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二是通过部门“三定”,明确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审批权限。在“三定”工作中,认真梳理部门报送的各类审批事项,查实法律法规根据,力求做到去伪存真、不留死角,编委审定后载入“三定”规定予以明确。

三是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责。部门“三定”中既要明确审批权限,还要明确监管职能和责任。要处理好简政放权和正确履行职能的关系,“放”和“管”两个轮子要一起转起来。减少审批事项后,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督,改进管理方式,有效履行职责,既不能越位管理,也要避免管理缺位,克服“一放就乱”的弊病。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上,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事务的管理,要从体制层面研究完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妥善解决好改革后谁来管、怎么管、如何管好管住的问题,形成权责明确、监管有力、公平公正的监管体系,构造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企业负责的市场监管格局。对已取消调整的审批项目,要制定替代管理措施,防止管理脱节;对改变管理方式的项目,要规范办事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对保留的审批项目,要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的责任,做到责权统一;对违法审批出现问题的,不但要追究批而不管的责任,也要追究应审批监管而未履行审批监管职能的责任。

(三)要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大扶持力度,着眼于培育和发展以外,还应该出台中介组织管理办法,明确中介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部分政府审批职能的过渡和转换创造良好条件。要推动政府部门取消或放宽市场准入,让中介机构有生存、生长的土壤。将原本由政府包揽的技术审查逐步推向市场,行政审批部门不再承担技术性审查工作,改由具备法定资质的专业中介机构依照国家规范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只根据专业中介机构的审查结果,签发格式化的审批意见书,也为下一步网上审批奠定基础。

(四)要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与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的模式。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是行政审批改革的实施机关,负责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的组织清理、规范实施、动态管理、编码以及《目录》的编制、更新、信息共享、考核评估等工作,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公布《目录》;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本级《目录》所列行政审批事项实施部门的职责审查工作,并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对职责任务和行政审批事项提出调整意见;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级《目录》所列行政审批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工作;监察机关负责本级《目录》所列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纳入集中受理、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相应配套服务事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二是研究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在清理核查的基础上,编制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纳入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行统一管理,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编码,确立唯一身份,并纳入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行政审批的实施、监督和公开等都应以《目录》为依据,未纳入《目录》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新增、减少,以及行政审批主体、依据、条件、程序等出现变化的都要到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办理登记、备案。实施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要定期梳理本部门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明确行使审批权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登记备案后,在政府网站集中公布。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9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工业领域的传统工业。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建筑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5部分、23条,就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建筑市场体系、质量安全管理、发展方式转变、组织和实施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诚可谓“言简意赅,有的放矢”,使我们了解了建筑业今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对建筑业的明天充满信心。

《意见》出台的背景

当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的产出基本上是依靠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成正比,科学技术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与国外先进建筑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更高产出的内涵式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建筑业又是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和外延式发展模式,建筑企业投资较少,装备简单,审批容易。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致使大量的农村包工队、建筑队和民营施工企业迅速发展并涌向城市,每座城市都集结着成百上千家建筑企业大军。这种现状导致建筑市场时而出现非理性,发生诸如国标串标、买标卖标、违法转包、违规挂靠等不规范和弄虚作假行为;部分没有实际管理和技术力量,无施工队伍的空壳企业,甚至以国标卖标作为自己的“主业”;同时,建筑业长期受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的影响,市场未形成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这些现象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建筑业当前的状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时度势,出台了《意见》。《意见》是及时雨、风向标,为建筑业指明了今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为我们共筑建筑业这座”大厦”绘制了蓝图。

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是”基础”

《意见》第二部分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就建筑市场、审批制度、招标投标监管、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工程监理、建设单位行为监管、工程造价体系七个方面对建立统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进行了叙述。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是建筑业这座“大厦”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建筑的大厦才会牢固。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在建立过程中,将给建筑业带来以下影响。

生存与消亡的选择。建筑企业在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大浪淘沙中的处境,可用沙士比亚《哈姆雷特》剧中的句名言“tobe,ornottobe(生存与消亡的选择)”来形容。建筑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是标新立异,脱颖而出,还是墨守成规,坐以待毙,将取决于建筑企业是否紧紧抓住发展和改革这条主线,是否牢牢把握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带来的机遇,是否在竞争中寻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建筑企业应借助《意见》这股东风,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克服企业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目标,与市场共生存,谋发展。否则,其结果必然是在改革的浪潮中消亡。

建筑市场步入规范。《意见》第三条指出严厉查处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予以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曝光。加上《意见》第六条的监管作用,将对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规范化的建筑市场中,可以促使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企业重新定位和调整方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企业做大做强。

建筑行业宽进严管。《意见》第四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主管部门将改革行政审批和监管制度,简政放权,强化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有数以千计的建筑企业,对建筑企业的审批简政放权,放宽准入限制,这是宽进;对建筑企业实行有效的审批后的动态监管,这是严管。在宽进严管的市场环境里,政府部门将会为优良企业入市和发展创造宽松的条件,同时,将会对在市场竞争、经营生产中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果断实行停、关、并、转的从严管理,并对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公开曝光,不给其留任何生存空间。《意见》第七条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将分类指导不同投资类型工程项目监理服务模式发展,调整强制监理工程范围,推动一批有能力的监理企业做大做强;第八条强化建设单位行为监管,将有效地约束建设单位的行为,给建筑业企业公正的待遇和公平的地位。这些条款将会给建筑市场的统开放提供保障,给建筑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

公平竞争做大做强。《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废除不利于全国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并提出规范备案管理,不得设置任何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的准入条件,不得强制外地企业参加培训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等具体措施。在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建筑企业将不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和约束,可以做大做强自己的主业,加大经营开发力度干口优化配置资源,不断调整和完善本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把经营开发和资本运营、多元经营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主业精做、适度多元做优做强的发展目标。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方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地方财政、本地企业,在地方财政作为一级政府的主要政绩之的今天,建筑市场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和约束,还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政绩观念的转变。

质量安全是”梁柱”

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质量安全等仍属于粗放型管理。企业在施工生产中随意性强,未形成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缺乏先进、实用的管理手段。建筑企业重视生产经营产值,忽视质量安全的状况还比较普遍,存在着些质量安全司题。《意见》第三部分就“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叙述。质量安全是建筑业这座”大厦”的”梁柱”,只有梁柱牢固了,建筑工程才不会出现“楼歪歪”“楼倒倒”等质量安全问题,建筑业“大厦”才会顶天立地,不歪不倒。《意见》第三部分就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叙述,其将会促进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建筑业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加快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意见》的第十三条“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门对质量管理、质量行为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考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叙述。通过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过程质量控制、推行样板引路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制度,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企业标准化考评的主要依据等办法来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推进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管理。第十四条”推动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和第十五条”强化施工安全监督”是更为具体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综述,具体到起重机械、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安装、使用等专业化管理及作业人员安全考核,将有效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使业内从业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起重机械和特种作业人员在质量安全标准化中的重要性。

笔者在工程建设企业工作多年,对此深有体会。起重机械和脚手架的安装质量与工程安全事故息息相关,这方面的教训比比皆是,业内必须引起重视。笔者曾参与2010年开工建设,2013年竣工投产的中国石化安庆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加强了对起重机械和脚手架的质量安全管理,同时加大脚手架安装费用和人力投入,仅脚手架的安装就投入几百万元,并通过专人对脚手架的安装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在起重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中,更是注意质量安全,该工程最大的一台设备重753t,由于做好了起重设备的安装、验收、起重方案的审批及吊装过程的监管,该设备整体吊装一次就位成功。由于重视和落实起重机械和脚手架的质量安全,整个工程历时3年多时间,安装2万多台设备,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监督。《意见》第十五条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如:完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动态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和考核机制等。首次提出以政府购买安全监督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作为安全监督机构,聘用专业化机构提供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等措施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风险管理。

《意见》第十二条就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程质量责任、工程质量检测3个方面进行叙述,其中就“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进行了专门叙述。强调落实工程质量检测责任、整顿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加大对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首次提出鼓励采取政府购买工程质量检测服务等方式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在大型工程建设当中,实行规范化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非常重要,上述工程在建设当中,花费相当大的一部分投资资金用以聘请专业检测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第三方、第四方检测,保证了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购买工程质量检测服务,实际上是购买了质量安全,物有所值。

《意见》提出的政府购买安全监督和工程质量检测这种服务方式,的确可以提高建筑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但问题是政府“买单”怎么买,企业出钱怎么出,由哪个部门具体操作和监管,有待今后具体办法和细则的出台和逐步推广。

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意见》提出的建筑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可以提升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企业中有许多质量安全事件是重复发生的,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针对重复发生的事件和以前质量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把推广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进行总结和升华,使之成为标准化管理。企业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以后,标准规范、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的质量安全方面可促进管理,使建筑企业管理从当前的粗放式管理逐步过渡到标准化管理,始终将质量和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质量好了,事故少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会得到提升。

信用诚信是“外墙”

《意见》与《条例》前呼后应。建筑企业的信用和诚信是建筑业这座“大厦”的“外墙”,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评判,“外墙”完美无瑕,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当前建筑企业的信用和诚信存在一些不良行为,这些瑕疵影响了建筑企业的信誉,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意见》第六条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建设是对此进行整治的一剂“良药”,提出建设全国工程建设相关信息数据库,建立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建筑市场信用环境,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等”药方”。相隔不到两个月,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意见》前呼后应,可见《意见》的前瞻性。《条例》就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在放宽准入限制的基础上,转变监管方式,从强化信用监管、促进协同监管等方面做出规定,设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并建立了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可以说《条例》是《意见》第六条这剂良药的药引子,使《意见a发挥更好的“疗效”。

加快建设诚信体系。一旦工程建设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及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建成,监管部门将根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建筑企业工程和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其信用和诚信进行监管。那些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的企业曝光后,可以使其受到公众的监督,迫使这些企业进行整顿和转型,促使建筑企业以诚信赢得市场、以管理获取效益,还建筑市场一个清洁无瑕的市场环境。

但对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化系统来说,关键是数据库的数据收集、更新和共享,构建容易,但数据及时更新和全国范围共享较难,为此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精诚合作,真正发挥个信息化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提高建筑企业的诚信度。

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审批意见篇10

一、基本情况

1、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全区建安企业完成建筑产值×亿元,上缴税收×万元,核发施工许可证×项,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工程造价×.×万元,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办理施工图备案×项,办理初步设计审查×项。完成×个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场、×个行政村垃圾整治省级验收工作。建筑领域招投标实现“零投诉”,建筑工程款实现“零拖欠”,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实现“零违规”,党风廉政建设实现“零案件”。

2、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市政府对审批项目前置条件进行进一步简化、合并的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个项目前置条件进行逐一梳理。对×个项目的审批前置条件进行优化,减少前置条件×个,调整前置条件×个,增加前置条件×个,取消许可职能×项。其中:(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免收中标通知书;有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的项目免收资金到位证明。(2)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成果审查备案:①将消防审核意见调整到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收取;②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村镇建设许可证调整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③将高边坡及深基坑工程设计审查方案调整为省、市专家对高边坡、深基坑设计专项论证,④增收立项批复;(3)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免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免收中标通知书;(×)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免收建设单位办理选址意见书申请报告;(×)村镇建设许可证审批:免收①人防审核意见,②消防审核意见,③有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项目免收施工图;增收立项批复或备案表(有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项目免收);(×)取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初审职能。此外,__区建设局还主动克服人手不足的难题,结合我区工程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调整监督分工,做到隐蔽工程全程监督,重点部位强化监督,同时实行预约办事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坚持“监、帮、促”相结合的方法对质量安全和施工工地实行文明监督、科学监督、严格监督,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和随叫随到的优质服务。截止目前,我局窗口对受理的建设审批事项,全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予以全部办理,没有存在违规办理拖延办理和超限办理等现象。

3、积极做好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工作。一是组织力量,抢修设施。一是取消所有假期;二是每天安排×名带班领导和×名值班人员坚持×小时值班;三是深入工地巡查;四是紧急启动局防汛应急预案,号召全局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把当前工作精力集中到防汛抗洪上来,坚守岗位,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五是对区属施工企业,区管在建工地下发文件,要求他们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切实加强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员;对在建工地逐一检查,逐一落实专人看管,落实防范措施和安全度汛方案。六是为尽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清除淤泥、疏通水道,抢修水毁基础设施等项工作。 ×月×日 至 ×月×日 ,我局公用站共投入抢险人员×人(次),投入抢险设备挖掘机一台,自卸翻斗车×辆,农用翻斗车×辆,共投入资金约×.×万元。 ×月×日 ,根据灾情需要,我局对各乡镇和个别社区紧急下拨了清淤、修复水毁基础设施专项经费×.×万元。二是调查核实,摸清灾情。为加快灾后重建工作进度,我局立即组织我区×家危房鉴定单位对全区农村因灾受损房屋进行评估,据统计,此次共评估×幢,投入资金×.×万元。随后,我局又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严重危房重建户审核小组,加班加点,全力做好灾后重建严重危房重建户审核工作,经审核,截止 ×月×日 ,全区确定集中重建点×个,集中重建户×户×人,其中安置×—×户的有×个,×—×户的有×个,×—×户的有×个,×户及以上的有×个;统规统建点×个,×户×人,统规自建点×个,×户×人;峡阳镇江汜、浪石×个点为厦门对口援建点。目前,拟取消夏道镇山后、炉下镇下岚×个集中重建点。三是规划引路,科学选址。一是开展集中重建点地形测绘×宗,投入资金×.×万元;二是开展建筑规划设计投入资金×.×万元;三是免费为受灾户提供地质灾害评估,免费为受灾户提供《__省农村住宅通用图集》×余本,《__省灾后重建施工图》×余套。四是做好服务,严格监管。一是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建工、质安等股室的技术人员,发扬“×加×,白加黑”的精神,深入×个灾后集中重建点,不间断地开展巡查工作。在

巡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做好灾后集中重建点的行政审批工作,召开灾后集中重建点建设管理业务培训,各股室负责人讲解我区灾后集中重建点建设工程的行政审批许可程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内容。三是做好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农民建筑工匠培训工作,近千名工匠参加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实际业务水平,解决了二十几个灾后集中重建点出现的“工荒”现象。

二、排点

1、在行政审批中,特别是在资质、资格审批和施工许可、“一书一证”等规划建设审批中,是否有违规违纪收受服务对象贿赂的行为;

2、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监管过程中是否有收受监管对象的贿赂以及接受假借各种名义的劳务费、信息费、顾问费、赞助费、外出考察等行为;

3、在机关办公用品采购、公务接待等机关事务管理活动中是否有商业贿赂行为;

4、在体制机制上制约发展的问题,在实行绩效管理、落实岗位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自查自纠,我局虽尚未发现有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但经过活动的洗礼,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了认识,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和警醒,精神得到了振奋,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三、存在问题

通过治庸治懒工作的开展,我局工作作风得到改进,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谋划和指导工作时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更多地习惯于行政手段推动,习惯于墨守陈规、循规蹈矩;当政策与实际工作中的困难问题不相适应时,虽然我们会有这样那样的设想,但缺乏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对破解市区体制障碍,协调市区关系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机关作风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仍需加强。

四、下阶段打算

1、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