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4:40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交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5-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丽莉.中国传统礼仪的蕴意及现代价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111-112.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2

“礼让”和“文明”的含义。“明礼”不仅要求人们申明、倡明“礼”,更要求人们注重“礼”的实践。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明礼”,其中的“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涵盖了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与之相关,“礼”的内容体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规范。

”,狭义的“礼”指个人礼仪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对于个人礼仪而言,第一,要讲究仪表整洁、仪容大方。作为文明公民的外在形象,不能将穿着打扮简单视为个人的私事。美与善密切联系,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整洁得体的仪表,是社会文明对人的起码要求。第二,要注意语言文明。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出他的文化水平、思想感情和道德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说脏话,尽力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此外,还必须避免在公共场所中大喊大叫。第三,运作仪态要大方得体。那些粗俗的举止行为,不但不雅观,而且还可能导致误解,影响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此外,在公共场所中,男士应对女士礼让,年轻人应对年长者礼让,发生摩擦时要彼此宽容谅解,要注意不做违反社会规范和伤风败俗的事。

诚信的基本内涵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主要是指诚实、诚恳;“信”主要是指信用、信任。“诚信”的含义,主要是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只有积极倡导以“信”为美的社会风气,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际信任关系。

诚信是可贵的。从家庭来看,家人总是互相依赖,一起生活着的。假如,家庭中缺少信任,家庭还会和睦安详吗?因为有了诚信,我们才能更加畅快的与家长沟通。从而再也不会发生“你不了解”之类的话语。大家彼此相信,互相珍惜。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3

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和推广的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成为了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时期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成长和道德、素质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礼仪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结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给予学生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高尚道德素养的培育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外交礼仪等六大方面。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礼仪教育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强烈要求。目前,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包括接待礼仪、公共礼仪和个人礼仪等开展的,其中公共礼仪又包括会场礼仪、课堂礼仪、餐厅礼仪、宿舍礼仪、图书馆礼仪、自习室礼仪等,个人礼仪包含运动礼仪、网络礼仪、穿着礼仪、言行礼仪等一系列跟个人素养有关的礼仪,以上都是在高校中进行礼仪教育必须重视的内容。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学研究中就必须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打下基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必经阶段。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外在表现,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重视学生礼仪培养,使学生在高校时期接受专业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文明礼仪的整体水平,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生和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全面的发展,对素质文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礼仪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同时反映出了高校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高校能给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

第三,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礼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而礼仪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文明的一个标志,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将传统的文化以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应用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挖掘、去接受、去提高、去养成,让学生自然的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四,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动力。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是提高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重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掌握社交礼仪规范,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实施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中心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文化素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为了响应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国家也在不断的颁布通知和下发文件,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条件。

第六,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对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的调整改进。受以往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校礼仪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仍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礼仪教育仍停留在表面,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没有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自觉意识不强,日常的行为也缺乏必要的礼仪规范,重“仪”而轻“礼”,不利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中,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目前,尽管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重视度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很多院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实质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的技能水平而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是一个相互作用而互相独立的一个关系,专业知识是一个具象的东西,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技术性、记忆性和职业性,而文化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了文化素养的内涵,为文化素养的养成打下理论基础,而文化素养则是专业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的一个表现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专业知识是文化素养的一个基本基石,而文化素养是专业知识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礼是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乐文化是我国文明的核心思想。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礼一直作为其指导思想而存在。高校礼仪教育则是在认识到其重要性的过程中,将其继承和发扬,为弘扬名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铺垫。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

高校时期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一时期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高校礼仪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其核心的思想,是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下面就结合我国传统的文明,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目的,从德、仁、敬、信四个方面阐述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1)“德”是礼仪教育的重点。指人的本性、品德,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2)“仁”是礼仪教育的灵魂。是人际交往的应具备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有爱。

(3)“敬”是礼仪教育的核心。敬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要尊敬。

(4)“信”是礼仪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人要诚信,做事要诚实可靠,做人要诚信。

“德”、“仁”、“敬”、“信”是构建我国传统文明体系的桥梁,每一字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要善于把握这些民族文化,使其贯彻在整个礼仪教育中,让学生在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而在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过程中延伸出文化教育和品德休养。

2.行为气质的训练。礼仪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行为气质。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代表着其本身的素养与其所在高校的整体形象,个人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气质修养、神韵魅力都是包含在形象礼仪的教育中。因此,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应加强对学生行为气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整体的形象和气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训练教育和形象塑造教育。

(1)行为训练教育主要包括:站、坐、行、礼。站包括人的基本站姿(男士、女士),各种礼仪站姿及各种场合下人的站立姿势,还可延伸到规范得体的蹲姿内容的讲授;坐包括入座和离座的规范,以及各种场合下何种坐姿能更得体与优雅,以及职场中各种会议的排座礼仪;行走的基本形态,以及体现不同人精神气质的行姿,可延伸到如何陪同引领,上下楼梯,进入办公室、电梯等基本的职场礼仪内容的讲授;礼包括目光的运用、各国见面礼、介绍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以及职场中的握手礼、递交名片礼仪等商务礼仪规范。

(2)形象塑造教育主要包括形、神、雅、美的教育。形包括合适的发型和身形的塑造;神。包括化妆的技法和精神气质的塑造;雅包括日常服饰的搭配与职场着装规范,可延伸到色彩的教学及配饰的使用规范;美包括整体形象的和谐与统一。可分男士形象打造及女士形象塑造专题进行讲授。

3.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传递的一个核心手段。简单的来说,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为了人与人更好的交流,思想和情感更好的传递,而礼仪则是沟通过程中所运用的常用的“技能”,良好的礼仪,是沟通能给训练进行和基石。沟通的形式和内容都多样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现代职场中,沟通能力更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系,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方对这个人整体的印象和认知,同时也关系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德。所以,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素质,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具体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素质;其次,在日常交谈和交际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交流沟通技巧,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再次,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身内涵;最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结束语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4

[关键词]葬礼 德性 人格 信仰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134-05

葬礼是现代社会为数不多的尚受公众普遍尊崇的传统仪式。千百年来葬礼仪式能够跨越时空被世界诸多民族认同和践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以深厚的宗教学、人类学和伦理学内涵及发生机制浸染着身临其境的人们,使主体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并促使稳定的人格与秩序的形成。关于仪式(rituals)的含义,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解释为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是对神秘的(或非经验的)存在或力量的信仰,这些存在或力量被看作所有结果的第一位的和终极的原因。涂尔干认为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之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仪式是各种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神圣对象面前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举止。亚历山大(alexander,Bobby)认为仪式是传统的向日常生活展现终极实体或某种超越力量的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葬礼属于礼俗的范畴,葬礼仪式是指安葬亡者前后所举行的象征性的仪式与活动,就其结构而言既包括葬事中的器物、行为、语言、文字,又包含生命主体精神性的心灵感受。

一、敬畏――仪式信仰的内在源泉

敬畏感源于葬礼的神圣性。灵魂信仰是葬礼神圣的原初缘由。在早期人类特有的思维模式中,死亡只是肉体的结束,灵魂可以再生与复活,人的灵魂可以超越死亡在神圣空间里永恒存在。这种神圣意味着不朽和灵验,是一种与自然存在完全不同的精神存在,不容得任何人亵渎。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是葬礼神圣的后天理由。祖先崇拜是不同时期每个种族共同认可的规则,祖先崇拜比图腾崇拜有着更浓厚的内涵,它通过强调人与祖先神灵的感通,肯定祖灵具有降临灾祸与福佑子孙的能力。祖先崇拜既是对良心或感恩准则的强调,又是对社会伦常秩序的维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葬礼就经过人文观念的洗染,长期建构着民间社会的信仰体系,并获得了统治阶层的尊重。《礼记・曲礼》日:“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礼记・礼运》日:“夫礼,必本于天,骰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

敬畏感归因于人的脆弱和能力的有限。“只要你是人,你就会犯错;不管你多么确信自己的思维正常,你也会做出疯狂的事情;而且,你会死。”正如欧里庇得斯《酒神的女伴》中所言,捧得太高,那根本不是智慧高明;我们是人,短暂无常,那是我们的生命。即使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剔除正直、勇敢、正义的德性,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如赫克托的狂妄不敬、俄狄浦斯的傲慢骄横、克瑞翁的刚愎自用。相对于广袤的宇宙和未知领域,人类恰如沧海一粟,其认识能力、改造能力极为有限。任何生灵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对生命与死者的尊重成为各个种族不谋而合的选择。民间繁杂的葬礼仪式反映了人们对死亡与鬼魂的恐惧心理,将亡者经由仪式操作转换到另一个世界,除了表达人们死后重生的愿望外,还有不愿亡魂逗留人间作祟,防止亡者对生者的纠缠导致生存的不利。死亡之所以令人畏惧与迷惑,在于死亡万事皆休的毁灭性和无人知晓的未知性。而“仪式力图将人类存在之最核心的和最基本的窘境付诸行动并加以处理――连续性与稳定性,成长与生育力,死亡与不朽或超越”。一方面,仪式使人的依赖感有了精神支撑;另一方面,仪式使人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在诸如艺术和工艺、狩猎、收集块根植物以及采集果实等无生命危险的经济事务中,人并不需要巫术。只有在情感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才诉诸巫术礼仪。但恰恰是对这些仪式的履行给他以一种新的他自己的力量感――他的意志力和他的活力。

敬畏感是临终者的依赖感与生者的责任感。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一种莅临着死亡的存在,是已经在一种向死存在中存在着,向死存在本质上就是畏。对死亡的敬畏,是人逃避本真的不确定的向死存在。人类本真的畏死只有在良知中才能找到自己,良知的召唤揭示了更为优先的此在之被抛境况,领会被抛是对有限性的切身领会。海德格尔从生存论――本体论阐述了死亡概念:“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已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是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存在,存在于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死亡具有最本己的属我性与不可替代性,当临终的个体意识到生命是向着终结存在,今世的功业、亲情无不使其对此在世界顿生留恋之情。此外,葬礼仪式还通过共同的道德情感来强制生者服从社会尊崇的道德义务,这种制裁背后的力量就是人类集体的良知良能。中国传统社会“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生死信仰原则赋予仪式以神圣意义,使外在的道德义务与主体的尊崇态度融为一体,产生了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进而转化为个体行动中遵循的道德责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亲朋知道丧事而未吊丧,丧主可能与之绝交。葬礼中的哀悼不仅是个体情感的流露,也包含着群体强加的责任。敬畏感对统治阶层而言也不例外。《尚书・太甲中》伊尹申诰于王日:“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这就是说,要得到上天的眷顾、鬼神的福佑、人民的拥护,关键在于君王能否做到敬、仁、诚。对此孔子也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的言说。

敬畏感作为一种宗教力获得了道德人格的形式后,就借助仪式来表达人世的伦常亲情,葬礼也就成了此岸与彼岸情感沟通的路径。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为死者躯体周围撒红色赤铁矿粉末的习俗,被认为是某种灵魂信仰或祖先崇拜。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丧服表达了宗法观念、血缘姻缘关系,是亲情人伦责任的表征,彰显了人道的特质。《礼记・丧服四制》记载:“丧服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权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如涂尔干所言,概念和信仰被看作是宗教的基本要素,仪式是这些要素的外部表达。仪式同信仰一样,不能被归入两个截然相分的类别。不论宗教生活的外表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一元的和一体的。无论何时何处,它都对应于同一个需要,来源于同一种心态。不管宗教生活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信仰在表现中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则组织了这种生活,使之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此意义上,神灵与祖先都成为社会象征的表象,神灵与祖先的神圣性不在于其本身的属性,而只能从它们与人们的关系上的特点――象征关系――来理解、表达。

二、符号――理性与象征的表达

既然社会是行使道德权威(敬神或敬祖)的经验实体,所以社会便是产生崇敬态度的唯一本源,而这种崇敬态度附着于那些具有象征作用的事物之上,并通过符号来表达。葬礼仪式中许许多多的显圣物都是通过神圣实在的自我表征构成的,因而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象征与符号在英文中都可以用symbol表示,这个词由希腊语中的syn(在一起)和ballein(投射)两个词组成,指一个东西意味着或代表着另一个东西。“象征符号是概念的可感知的形式,是固化在可感觉的形式中的经验抽象,是思想、态度、判断、渴望或信仰的具体表现。”休谟认为印象先于与之相关的观念,可以无须任何引导而出现于人的脑海中,每个观念都来自于与它极为相似的某个印象,“当任何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它不但把心灵转移到和那个与它相关的一些观念之中,并且也把印象的一部分影响力和生动性传递给观念”。葬礼中人的话语、表情、动作,物的种类、繁简、方位,以及仪式过程都是特定的表象符号,人们内心激发的某种情感会自发地附加在代表这种东西的符号之上;透过这些符号,人们从感官经验空间进入文化构造空间,观察并领悟着符号所指涉的意义、概念。在葬礼仪式中,事物观念和符号观念具有同质性,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一方的情绪感染会扩展到另一方;同质性还会使群体意识到自身,也就形成了群体意识。这是因为,人们不可能把一种只能吃力而混乱地加以表现的抽象实体,看作自己强烈感情的来源,而是把符号作为来源,原因在于符号简单、确定而且易于表现,这样符号就代替了事物本身直接和情绪联系起来,随之成为集体意象的表达。

葬礼通常借助符号来表达经验世界的价值隐喻,呈现人类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实践、生活习惯或道德信仰,符号决定实际感觉到的态度和情绪并维护着共有的社会情感。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葬礼符号表达的主要是巫术和神灵观念,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葬礼逐渐被赋予权力、秩序、人伦、纲常等道德内涵。“所有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径直把所有人内心所指向的目的展现出来的手段,都是叙说、召唤和诱发他们所要实现愿望的手段。而这种需要不是属于哪一个时代的,也不依赖于哪一种特殊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类的需要。”古代中国葬礼中对“魂”、“魄”的安顿,对祖先以及天地山川的自然神的崇拜,都源于人性的使然。墓葬中的玉表示死者冰清玉洁、品格高尚;陪葬的食衣用品、生活用具、装饰用品表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仍然生活;丧服的款式、质料表明了死者与服丧者的关系;左右前后方位表明了尊卑等级秩序;哭踊表达了亲人悲痛欲绝。西方葬礼中黑色表示着悲哀和庄重;祈祷意在祝福死者的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弥撒是对复活和永恒生命的期待和渴望;十字架表示信奉基督,祛除邪恶。符号象征来源于原始人超强的感官能力,它把一切复杂的事实都看成了简单的感觉材料的积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这样实质上造成了人的先验感知、判断成为仪式价值的指涉,而无法看到仪式自身包含的原初意蕴。在经验感知世界里,葬礼空间是具体的、直观的,人伦秩序是符号及其意义所唯一共有的内在成分,因果关系是经验层面的联结纽带。

在葬礼仪式里,符号是人的实践理性的直观表达,演释着超越时空的意义体系。涂尔干认为,本质而言空间表现为感官经验材料最初达成的协调,空间本没有左右、上下、前后之分,各个地区不同的情感价值成为空间划分的来源。皮亚杰(Janepiaget)指出不要从动作的对象抽象,而是要从动作自身进行抽象,动作水平的协同动作是以后思想中的逻辑结构的基础。在古代中国,《周易》以“数”为基础,通过“数”的推演,借助卦象与事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象征对应的各类现象,这表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超越了具体性思维的原始阶段。在漫长的岁月中,葬礼中的仪式动作经过抽象、提取、内化演变为人的思维、逻辑观念系统,阐释着仪式本身的内涵。葬礼中的哭丧棒原指亲人痛苦过度,随手拿来以保持正常行走的木杖。而当木杖成为表征悲痛的符号之后,便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木杖成为表示亲人悲痛的外在符号。符号及其意义系统在共有的时空秩序中解释着仪式现象,展示体系内的相互关系,在极端情况下,符号还能够超越与意义系统相连的因果关系,而独立地自行繁殖衍生观念,成为一套完整的思维符号表达系统。比如丧书原本依附在葬礼仪式的语言系统之中,但也可以不受语言的限制而独立发展;葬礼中的悼词和音乐有时可以脱离实体自我组织生成新的观念模式,而人的感性抽象物甚至可能脱离意义系统,自行建构纯粹想象的理念世界。符号衍生的原因在于葬礼仪式空间的神圣性。葬礼营造的是一种宗教意义的时空,时间不仅仅是对我们过去生活部分或全部的纪念,还是抽象的和非个人的框架;时间既不是均质的也不是绵延不断的,而是可逆的,死亡被作为一种新的精神性存在的开始。早期社会土葬被认为与原始社会的灵魂信仰有关,将形骸回归于地,使其魂气得以归天,安住在另一个世界。

葬礼作为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只有借助庞大的符号体系才会成为可能。在葬礼中,逝者随着仪式进入未知世界,生者与死者可以进行精神交流,器物、语言、举止都成为富有意义感的显圣物呈现于人的外知觉,当仪式与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反复频现于人的脑海,痛苦、信仰等内知觉感受便随之生成。这是因为仪式符号具有特别指涉内涵,带有浓厚的意指性和象征性内容,表达着集体性约定俗成的道义或准则,在长期的重复与传播下便会催生与之相应的观念。而且,这些符号以其强烈的隐喻和涵摄能力在葬礼中宣示着世代传承的习俗信仰,唤起人们共同的道德情感。在此意义上卡西尔指出,神话、宗教是人类生活的符号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人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像、神话的符号和宗教的仪式之中,而不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及其文化活动都成为符号形式,符号被当作了实体本身。

三、情境――道德人格生成的动力场

感觉或意象总是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客体对象,表达某种特定意识的瞬间状况;对象的恒常结合是思想或信仰产生的根源,情境是观念符号与现存印象联结的场所,规范化情境能够强化社会认同的效果。葬礼仪式通过营造一种鲜活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人们知觉的强力和生动性构成了判断的最初活动,并成为因果关系的来源和判断推理的基础,给个体心灵灌注了强烈的影响力和活力,使仪式印象与个体的态度、情感、认知交互体认,进而在共同的交往实践中完善道德人格。就此而言,仪式中的个体只要对道德义务在情感上保持认同的态度,那么

指引他行动的规范就不再是外在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即被“注入”(introjected)以形成“超我”(superego),成为了个体人格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阈限与交融是仪式情境的主要形式。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提出,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结构是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的产物。范根纳普认为阈限是“通过仪式”的过渡领域,交融是重新并入新的阶段。维克多・特纳指出阈限是反结构的、创造性的,常常与死亡、受孕、隐形、黑暗等联系在一起。阈限类似于宗教修行阶段,信徒经过长期祷告和自我磨砺,渐渐地自身就发生了变化,进入了仪式制度化、固定化的状态之中。交融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人参与到其他作为整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中,是神圣的、圣洁的。交融逾越或化解了那些已经建构和制度化了的关系规范,伴随着地位的平衡,主体本能的力量、理性和意志力得到了释放。“对于个人和群体来说,社会生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其中涉及高位与低位、交融与结构、同质与异质、平等与不平等的承接过程……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之中都包含着对结构和交融及转换的交替性体验。”葬礼就是将个体或群体从原有的社会结构中分离出去,使其置身于一种新的情境,在此位置仪式成为一种规训,个体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意志品质得到锤炼。

情境是道德人格发生的基础和动力。情境可以理解为情感和境况。情感作为人际关系和人生活动的具体状态,被儒家看作是人道甚至天道之所生。郭店的“道由情出”和孟子的“恻隐之心”都将情作为某种根本或出发点;境况是主体身处其中的外在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特定社群。情境对人格的塑造主要是内化和规约,内化指外在的行为标准变成指引个体内在行为的过程,规约是外在条件或规范促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拓扑心理学创始人勒温(K・Lewin)的人格动力理论指出,个体行为表象后面的真正决定力量是个体整个的心理场,心理事件主要受历史因果链交织造成的现时情境影响。个人的心理经验是在一种心理生活空间发生的,个体在特定时间所体验的世界是其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包括人及其心理环境,即人当时感知的环境。勒温还用著名的B=f(p.e)函数式描述了心理场的运作规律,其中B指行为,f是函数,p指人,e指环境。个体的心态或情感及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可能会促使个体行为结构发生变化。葬礼提供了一个基于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的共同体之上的主体交互环境。共同的目标、意义、身份和行为催生了共同的道德情感和义务,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加深了彼此的道德认同,葬礼仪式实质成为了人类寻求经验的一致意义。

音乐是道德情感催化的特殊情境。仪式音乐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音量和音效层面,二者都作为表意符号并赋予象征意义,运用乐音、噪音和心音使人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和加强,从而达到物我合一、情从景生。《礼记-乐记》日:“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葬礼中的音乐时而低沉凄婉,时而激越悲怆,在回环往复中渲染着悲伤的气氛,激发着人的情感结构,使人的行为态度发生变化。清朝顺治年间英都地区开始用大鼓吹奏哀乐,一者表示隆重,二者期望感天恸地。西北乡村多用唢呐吹奏哀乐,高音唢呐的低音区略带沙沙声,发音厚实;中音区的音色则是刚健、明朗;高音区发音响亮,尖锐刺耳,极能彰显民间葬礼仪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alanp.merrian)通过对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中观念与行为的研究,把联觉与交感、身体行为和言语行为结合起来,断言“音乐是文化”,并创立了“声音一概念一行为”的研究模式。《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陈来教授解释为,礼所管辖的是人的外部行为、面貌、形式,使人文饰有度,礼并不能发生内在的感发作用;乐所要达到的作用是培养化育人的内在情感,使内在情感得到流露抒发。葬礼中的音乐对这种体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随着哀乐的鸣响,人们禁不住触景生情、潸然泪下。葬礼中的音乐还能够加深人们对“创伤”体验的思索。失去亲人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创伤”,尽管趋乐避苦是人之自然本性,但是经过困顿、灾难等“创伤”磨砺之后,人们将会对苦乐感乃至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获得更为深刻的体悟。

总的来说,任何个人都是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产物,个人的愿望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条件、时尚、习俗、思想和观念决定的。个体品德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历史文化的传承、共同体内部情感的积淀、价值概念的推演、意识形态的导向都会对个体人格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情感、音乐、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在其激发下导致的直觉和想像等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拓展人的道德认知。葬礼作为关乎个体价值评判而自身却无法见证的重大人生仪式,是分离的个体走向未知世界的最后注释。葬礼仪式既是民间传统信仰的乡土凝结,又是社群共同情感、心理、价值的交互纽带。它能够营造一个宽广深厚的文化动力场所,使个体人格在心理场、文化场、符号场和主体交互场的共同作用之下转换、生成、确证,并在交往实践的双向驱动中,使主体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各个民族不论其葬礼仪式的具体过程差别如何,其核心都是通过某种道德的普遍性来追思人类认同的最低限度的价值观念,维系特定种族、宗族、群体团结所依赖的共同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信奉的信仰体系和人格范式。可以说,揭示葬礼仪式内在的品德培育机制,解析道德品质形成的机理与行为结构,对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保罗・伍德拉夫.尊崇,一种被遗忘的美德[m].林斌,马红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5.

[2]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263.

[3][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9.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9.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81.

[6][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92.

[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2.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5

关键词:师范生礼仪问题礼仪教育思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美称。“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

一、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因此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从而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2.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

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对塑造师范生具备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都是极为有益的。

3.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标志。礼仪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通过社会公认的反映社会道德的具体行为规范,约束和规范无视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师范生礼仪缺失的突出表现

当前师范院校中,学生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首先,师生间存在礼仪缺失。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然而在“知书达礼”之人集中的师范院校,师生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在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见到。据了解,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已逐渐“淡”出课堂。眼下一些学校,“起立问好”成了稀奇事。偶尔有同学课上看见老师喊“起立”时,很多学生竟大感意外,常常要过上十几秒钟,才稀稀拉拉地站起来,很不“情愿”地问老师一声好。学生在课堂上起立向老师问好,其用意不只是提醒同学开始上课,也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应有尊重。

师生间的礼仪不仅是上课前的行礼问好,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相互尊重。现在大学课堂纪律远不及中小学,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报纸、看小说、接打手机、发短信、听耳机,有时学生相互间讲话,嘈杂声很大,特别是合班上课,杂音几乎淹盖教师的讲课声音。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已令人吃惊。

其次,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有的学生见面常常以脏话代替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拿别人的东西,少数学生甚至直接偷别人的财物,男生中有偷盗现象,女生中也大有人在。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有责任的一方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双方缺乏谦让,致使矛盾激化,有的甚至上升为刑事案件。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却不知道学会尊重别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也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例如有些家长远道为子女送钱送物,作为子女本应感恩,然而有的学生却对父母冷言相对,弄得父母很尴尬。有的学生平时很少和父母通信、通电话,只要通电话就是要钱。更有甚者骗父母的钱用于其他方面消费。

2.荣耻不分

一些师范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有些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看成是有“个性”;把结拜兄弟看成是够哥门意气。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网上欺骗等现象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三、师范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从古到今,中国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孤僻性格而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人际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礼貌有关,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礼仪缺失也是必然的。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德育忽视礼仪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传授多,而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得少。因此,尽管多数学生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知道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

(2)教师的自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现在高校里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了,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其教学任务,讲完课后就走人。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导致师生间的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的缺失。

其次,少数教师缺乏爱心。教师缺乏爱心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排扰解难。有些教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和打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动辄用处分、开除学籍吓唬学生。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师生间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难免不发生。

再次,个别教师自身仪表不整,精神怠倦。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具有示范性,一个气质文雅、衣着整洁的教师走向讲台,会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衣冠不整,形秽龌龊、精神怠倦的教师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印象。有些教师忙于家务或第二职业,常常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不仅影响课堂效果,可以说对学生也是一种折磨,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所当然。

四、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在要求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和有分寸。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礼仪的内在要求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

没有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如果对礼仪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这是解决礼仪缺失的首要问题。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体现了对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把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在礼仪规范中,蕴含了许多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思想内容,如为人民服务意识,说的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反映了一个人活着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生观。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师范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2.在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不能否定外在形式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是很不够的,礼仪和人的其他知识、能力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得到。如日本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仅微笑这一项就要训练长达半年之久,直到笑得亲切、自然、文雅才能获得登机服务得资格。当前师范院校对学生应加强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行为的训练,如开设“礼仪修养”选修课,让学生经过礼仪规则、礼仪态势和语言的学习、训练,习得高雅的礼节、礼仪,养成礼仪周全的交往风度,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和训练,无论是内在素质上,还是外在行为方式上,都与缺少这种训练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3.要以师范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强调知行的统一

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举止不出格,谈吐不失礼,交往不失态。因此师范院校要把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日常行为习惯既是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水平的体现,又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制订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师范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师范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

1.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才能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有些教师教学工作缺少责任心,对学生粗暴、冷漠,恰恰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滑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入手。

2.注重个人仪表

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和谐、合度、整洁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体现潇洒的风度,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和谐、自然,体现高雅的情调。教师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51~55.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6

关键词:武术礼文化武术礼仪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2―03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其技术的传承性、发展性,更在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的哲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学相交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的“礼文化”就是在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武术的一种礼节,更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武术的根本在于“武德”,“武德”之根本在于“礼”,而“礼”则形成于与武术不断碰撞交织的文化中,中华武术是其“术”与“德”的结合体,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术”仅仅被认为是一种技艺,会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而退出历史舞台。

1相关概念阐释

1.1“礼”的涵义

今天所见的“礼”是“”字的简化字,《集韵・荠韵》:“,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注笺《说文解字》说:“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汉书・荀爽传》: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之。推祸福之所应,知兴废之所由来也。《贾谊书・道德说篇》:人能修德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鬼神能与利害……故曰: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左转・文公十八年》载鲁国季文子语:“先君周公制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礼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2)祭祀过程涉及仪式仪节;(3)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制度法纪,来规范和维护统治王朝;(4)礼与德相关联。总而言之,在华夏“礼”不仅与祭祀有关,更作为一种制度,约束和规范封建等级关系。

1.2武术的“礼文化”

在硕士论文《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中,作者程世帅通过对“武术”和“礼仪”各自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由此提出“武术礼仪”的概念:“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者在武术群落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发展,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本文也认同这个观念,认为武术的“礼文化”具有武术礼仪概念的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表现习武者内在精神的礼仪文化。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国武术与中国礼仪文化的交叉和碰撞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要,随后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军事战争中不断运用和发展,并在唐代确定武举制,明确了武举选拔内容,进一步使武术精炼化,规范化。明清两代是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其历史背景的使然,民间武术的兴起,形成了武术发展的新阶段。

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从武术被运用于军事到武术的繁荣发展,武术始终脱离不了礼文化的制度规范。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儒家礼学被奉为皇权制度,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阶级统治,以及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机构,军事武术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遵守其实施的制度。明清武术逐渐脱离军事走向民间,但《朱子家礼》的问世,促使礼制的不断成熟,使明清两代的君王积极推行民间礼教,通过直接向民众灌输儒家的纲常伦理,以此来控制基层社会的稳定性。因此,民间的武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也遵循儒家礼学的思想,中国的武术与儒家的礼仪文化不断的磨合,最终促使武术特有的礼文化孕育而生。

2.2当代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武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武术礼仪的内容逐渐淡化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家在其师父言传身教下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以及流传下的古拳谱所记载的门规戒律在现代人的眼里却认为是古板、固执的。在现代人眼里,当代的武术礼仪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为大家所熟知。

2.2.1当代武术礼仪的基本内容

今天的“抱拳礼”是在1986年武术竞赛中统一制定并实行的,并在2007年出版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礼仪的抱拳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枪)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现代的武术礼仪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徒手礼:抱拳礼;注目礼。

(2)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礼;持枪礼。

(3)递械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

(4)接械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接枪礼。

现在武术“抱拳礼”行礼方式: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找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cm。

2.2.2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

随着新时代的改革以及学校的普及,以往的“师徒制”教学也逐渐被淡化了,学校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新的基地。武术的发展也不再是狭小“师徒制”的教学,同样被一些体育院校或者地方武校所替代。学校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的今天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在武术教学和竞赛中。

今天的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武术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首先是上下课时间学生会向老师行抱拳礼,上课期间学生之间的持、递、接器械礼,专业竞赛以及考级时运动员会对裁判行抱拳礼,武术家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只是抱拳礼。由于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礼仪的一些基本内容逐渐被一代一代的淡去,新的武术礼仪并没有成行,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学者对武术的抱拳礼加入了诸多的涵义,不仅仅作为一种礼节,更把古代武术的侠义之风、以和为贵等精神融入抱拳礼中,而真正习武者的日常行为、交流却无法表现其特有的武术礼节,可见当代的武术礼仪外在表现的缺失。

2.3传统武术礼仪及其外在表现

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这个概念对武术礼仪进行明确的定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未习武者所认可的;二是把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即“制度”。传统武术尤其进入明清以后,许许多多的拳种门派通过拳谱、戒约等形式,纷纷订立对传人的各项要求,通过各项武术礼节和门规来规范习武者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知,传统武术礼仪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还体现在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即“武德”。传统的武术礼仪是中国武术礼文化的具体见证。

2.3.1师徒传承礼

民间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师徒传承,师徒传承在古代武术传承中具有非常严格的礼节仪式。师父的弟子的选择一般先要通过两到三年的考察,对其弟子的道德品质以及今后的武术方面成就进行全方位的考评,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弟子,即所谓的“未习武,先习德”。(这里所谈的弟子为人室弟子)周伟良在他的“师徒论”中也谈到在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最终关注的是被择者的道德状况,提出“谈玄授道,贵乎择人”。

2.3.2日常训练礼节

由于明清封建君王统治过程中儒家礼学纲常伦理的影响,古代武术师徒传授过程中并不像现在课堂训练一样松散,封建礼教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地位、等级,纲常伦理更要求个人的仪态举止。站姿:习武人讲“站如松”,站立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双膝微松重心放两前脚掌上,目光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在体前交叉。坐姿:武人讲“坐如钟”,在训练场合古人一般席地而坐,两腿先交叉站立,然后盘腿坐下,含胸拔背,抬头收颌,目光平视,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抱拳鞠躬礼,古代师徒见面行抱拳鞠躬礼,也叫作揖礼。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在习武场合,约向前倾斜幅度以45度为宜。主要用于徒弟像师父的行礼。凹

2.3.3武术流派门规

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结构体系的完善和独特风格特点的形成,武术流派也随之产生了,流派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各派的门规戒律,《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中详细记载少林武术的习武戒律,包含“规条十二、十不许、十愿”的门规。陈正雷所著的《陈氏太极》,其中的《陈氏先辈门规纪律》包含“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戒章十二禁、律则二格、学拳须知”。形意、八卦、番子等拳种都有自己的门规。这些门规同样作为传统武术的礼仪内容,但与以上的礼节不同的是,门规戒律是中国礼文化另一种不同形式,它是作为儒学的礼来规范习武者日常行为,即“礼制”。

2.3.4尊师重道与侠义之风

古代武术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儒家思想的尊师重道在武术的师徒传承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相当于家长,徒弟相当于子女,师徒的关系也被血缘化、伦理化了。古代武术大多需要言传身教,以及派别间门规的限制,习武者作为一个门派的入室弟子,是不能再拜别的师父为师的,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师徒间的关系。明代的戚继光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是习武者能否有得的一大条件,他说:“敬习之道,先重师礼”。徒视师若父。遵师命,守师训,忠心耿耿,绝不能有三心二意”的古语同样反映了尊师重道。

谈起武术,大多数人会想起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大侠,“侠士”成为了古代武术的代名词。司马迁指出侠士具有的人格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城”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重义轻生、不爱其躯”的人格精神。侠义文化体现了礼仪中重信守诺,更突出了侠士的社会的责任感,民间正义的代表。

2.3.5武者以“礼”安身立命

武术流派的形成,使得民间武术家之间不断进行技艺的交流,民间拳师见面多行拱手礼以表尊敬(拱手礼,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并说某某师父好。各门派之间武术拳师之间的技艺交流氛围两种,一是打擂台,这种比试一般都有见证人,两拳师在擂台上先行拱手礼,然后开始交手,多以点到为止。另一种是闭门切磋,这种比试只有比试者自己知道输赢,不对外宣称。不论是哪一种技艺交流,都体现了武术的内在内涵,先礼后兵,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以和为贵等。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代武者在江湖上行走,过得多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小心哪一天就会遭人陷害。《礼记・曲礼》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清代的镖局生涯更好的反映了武者以礼安身立命。镖局在护送镖的过程中,常常会被盗匪盯上,可是在镖路上镖师与盗匪真正打起来的却很难见到,一般双方都会各退一步,礼让三分,镖师并会备份礼物送上,满足盗匪的欲望,使双方都得到目的。

3当代武术礼文化缺失的成因

3.1当代人对武术礼仪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在竞技体育影响下,人们更乐意追求武术的技术层面。各省的体育局乃至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层人员都把奖牌放到第一位,这将会是至高的荣誉,导致武术教练员把所有的训练课都追求队员的技术的提高,把武术礼仪作为一种形式,在这种训练模式的发展下,促使教练员更加注重学员技术发展,把武术礼仪作为以比赛环节中一个流程,忽视了武术礼仪的内在含义,更忽视了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播,导致武术礼文化的传播断层。

3.2当代武术礼仪的单一性、停滞性

在当代人的眼里,提起武术礼仪,大家不约而同的会说抱拳礼,即使专项运动员也只会额外加个器械礼,人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漩涡。

当代武术礼仪的严重缺失以及当代学者对武术礼仪的追求,促使了“抱拳礼”功能的多样化:(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也可表示先礼后兵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4)左掌右拳,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阴阳两极、尊师重道。这是当代武术学者给武术“抱拳礼”的冠名,更有甚者把武术的精神内涵加诸于“抱拳礼”的外在形式上,例如武术的“以和为贵”、“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的系统整体观”等等。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意义,武术的“抱拳礼”的确也反映了上述诸多涵义。但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总是不现实的,这样只是从表层解决武术现存的礼文化的缺失,现在的“抱拳礼”集武术的礼节、行为规范、武德与一身,只能欲盖弥彰,更加凸显当代武术礼文化的缺失,无法真正传承武术所蕴育的内涵。

3.3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当代的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礼仪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武当、少林、峨眉三大门派的礼仪各有不同,而学校与前三者又有不同,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导致武术礼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学校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除了参加比赛有一套相对标准的礼仪程序,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以及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中对教练员、教师、学生都没有具体规定的礼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普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方面无法使学生养成日常礼仪习惯,另一方面也无法提升自我的武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

[4]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7

【关键词】幼儿;礼仪习惯;环境;家庭

【中图分类号】G6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幼儿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规范与准则,是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当今,全社会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包含了学习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增强公民礼仪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各种社会规范形成的关键期,其可塑性大,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时期。

而幼儿礼仪,则指教师为了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文明礼仪行为的人,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幼儿进行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幼儿学会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从幼儿入园开始,他们便接受到了各种各样文明礼仪习惯教育的“必修课”,这些礼仪习惯的养成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二、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意义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家长的希望,是社会未来人口的组成部分,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培养幼儿拥有一个良好礼仪习惯对其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及其顺利实现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多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幼儿懂得许多生活常识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识。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儿童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

(二)有利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习惯的培养,幼儿可以学会尊重长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遵守公共场所的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道德自律能力,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岁孩儿定八十”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因为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是发展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深远。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如公共场所不得乱扔垃圾等,幼儿获得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礼仪习惯的培养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三、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有效途径

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在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等资源。并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了多种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

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教育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随时随地进行适宜的指导教育。生活中最常见的礼仪习惯主要包含有:1.进餐礼仪习惯,如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等待用餐时要排队、不挤不闹,吃饭时不讲悄悄话,要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以及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等等。2.仪容礼仪习惯,例如要养成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3.交往礼仪习惯,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等等。

(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师幼关系、周围同伴的行为、班级群体的心理气氛、以及教师的教养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时,我园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为幼儿营造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例如,我们通过利用墙面环境布置来进行文明礼仪的倡导,并定期更换墙面环境,不断增加礼仪习惯培养的内容。并且通过设计“我是礼仪文明好孩子”的评比表,提高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及长期坚持文明行为的兴趣。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家庭礼仪习惯指导

为了提高幼儿礼仪习惯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我园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的指导活动,帮助和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家庭礼仪习惯培养的方法,从而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如,每月组织家庭入园进行育儿经验交流会,选取典型事例,与家长和教师分享。并且每年都会在每个班级评选文明礼仪好习惯幼儿,召开表彰大会,向全园家长宣传典型事例。或与探索家长参与式活动方式,以家长为主体,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家长在感知、选择、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教育观,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汲取新经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开展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和礼仪习惯的培养,寻求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将会对幼儿产生一生的影响,进而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亚娟.“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8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1.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就称做是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

两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之后陆续有闪米特人、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两河流域继苏美尔人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就是由闪米特人汉穆拉比建立的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nile)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

印度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印度河与恒河(Ganges)流域。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终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爱琴文明:发源于希腊爱琴海地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诺斯文明发源于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岛(Crete),又称克里特文明,后被麦锡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发源于亚洲黄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证据)的夏文明据推测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奥尔梅克文明:发源于中美洲,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时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这段时期,许多文明进入繁盛时期,通常也被称做古典时期。

古希腊文明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达到鼎盛,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被传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中东

古罗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间达到辉煌,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时期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纪前后的笈多王朝。

玛雅文明的辉煌时期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间。

中华文明在大约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汉王朝时期,帝国达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只是传说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陆文明

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

2.关于文明出现的理论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但是所有的理论都还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统(或者称为水利系统)

卡尔·威特福格尔使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开始修建水坝。然后用来灌溉农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的资料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而且文献中记载,当时的灌溉系统是有神庙管理,而不是政府机构。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贸易网络

有种理论认为贸易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在生态多样化的地区,要获得稀少的资源,就需要贸易机构来组织贸易,这样就需要某种中央集权的形式。但是这种理论对于某些文明是正确的,对于另外一些文明却不正确。

环境与社会的限制

这是罗伯特·卡内罗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山脉、海洋对人类的阻隔,才产生了文明。由于人口增长而没有扩张的余地,从而开始争夺稀少的资源。这样就导致在内部出现了阶级,其中由统治者控制稀少的资源。对于外部就有了扩张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来严密组织。

这种理论认为对于文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带来的问题

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卫生问题。还有传染病的问题。此外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文明内部的斗争使战争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文明内部则还有一个阶级之间的冲突问题。

文明的解释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与思想知识;

物质文明包涵工艺性文物与无意识文物;

在此,我们当赞叹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识与无意识文物;

但是,东方文明的心性智慧与工艺性文物,却是人类的生存发展的————根。

读音:wénmíng

(1)[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一词在国外辞书中的含义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1978年,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指: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联邦德国出版的《大百科词典》认为“文明”一词从广义来说,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与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

说实际,对于旨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抛弃。自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这也是我这一组话题所要讨论的主要范畴。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9

关键词婚俗仪式传播维吾尔族

婚姻是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民族认同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民族生活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婚姻是作为社会的文明标志,是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婚俗仪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婚俗仪式传播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的存储器”和“记忆的识别物”。从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传统文化、都能在婚姻行为和婚俗仪式传播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展演的主要内容

1.求婚仪式。新疆维吾尔族历来非常重视婚姻,认为婚姻是终身大事。因此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婚配一般要经过许多的仪式,结婚程序比较复杂。

(1)派媒人。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记录了媒人即在联姻的双方之间来往传话的人。维吾尔族民间有这样的俗话:“媒人无过”“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人一般去女方家三次,第一次去主要是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并传达男方给女方提亲的愿望,女方父母表示与自家亲戚商量一下,第二次去女方家(大概一周之后)目的是争取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第三次去女方家,(大概在过十天之后)就是商量订婚日期。维吾尔族派媒人习俗有一定的规律,媒人去女方家次数一定为三次,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因为三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2)提亲。女方家表示同意后,商定男方家到女方家相亲或小定亲的时间。改革开放后,男女自由恋爱,双方父母基本上都同意婚事,提亲只是一种形式。

(3)小定亲。小伙子的母亲带着几块衣料、馕和一些糖果点心等礼品跟女亲戚和女邻居同到女方家,这叫小定亲。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布匹衣料外,还给女方送一枚戒指和一副耳环。

(4)订婚仪式。一般在婚前的一个星期,举行订婚仪式。男方父母带着按女方的要求买的彩礼,库玉恰等礼物,和亲朋好友到女方的迎客场所。这次小伙子的父亲和男亲戚也去女方会非常隆重的接待。

(5)领取结婚证。正式婚礼仪式之前一周,男女双方会一起去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

2.结婚仪式。(1)“尼卡”仪式。婚礼仪式从“尼卡”开始。举行婚礼的当天清晨,新郎的父亲带着伊玛木(宗教人士),男亲戚,新郎和伴郎到女方家。伴娘和新郎的知心朋友也参加这个仪式。尼卡仪式上伊玛木先看结婚证,然后念尼卡。

(2)男女青年的奥力图茹西。尼卡仪式完成后新娘跟伴娘和小伙子们一起进行娱乐活动。这分别叫伊格提奥力图茹西。

(3)男女两方的仪式。男方和女方家庭分别举行结婚庆典。婚礼前夕邻居和亲戚们都来帮忙,婚桌上摆好馕,点心和水果等。招待客人除了抓饭以外还有各种凉菜,库尔大克薄皮包子,帕尔木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宴会厅的普及,近年来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

(4)迎亲。新郎由亲友们蔟用着,跟迎亲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女方举行婚礼的地点迎亲。新郎一行带着新娘跟她的父母告别。这个情景非常动人,新娘和母亲流泪告别,父亲也含泪祝福。

(5)晚宴。把新娘接来后,男方的晚宴便开始。晚宴开始时,在赞美母亲的歌声中,新郎的母亲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揭开新娘的面纱,并给她戴上华丽的头巾,在右手的无名指上套戒指并吻她的额头,表示对她的欢迎和祝福。同时也吻儿子的额头祝他们相亲相爱,美美满满,白头到老。

婚礼仪式的整个过程要录像,然后做成VCD(DVD),这已成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个新内容。

(6)请安。婚礼第二天上午,女方家派去一些女士每个人带着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一种传统饮食到男方家去。这叫“伊斯克力克阿皮热西”,新娘跟伴娘也一起去男方家,这叫去请安。男方热情款待客人,并送儿媳一套新装,送伴娘和女方来客衣料。新郎也跟伴郎一起去女方家,这也叫去请安。

(7)齐拉克。婚后男女双方父母互请叫“齐拉克”。改革开放前双方分别请,用两天时间,现在基本上男女双方父母把客人请到一个宴会厅分别包桌,一天就办完,甚至一个晚上就办完。

二、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

在现代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不同需求与吸收,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服饰、场地、乐器、结婚时间、双方花费、婚礼持续时间和婚礼程序等方面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礼服饰。服饰是时代的象征,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首先体现在新郎、新娘的服饰上。在传统婚礼过程中,新娘和新郎都会穿着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新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艾德莱斯裙子和羊皮马夹,戴着小花帽,头上披着白纱做成的盖头,新郎则穿着绣有花边的袷袢、皮鞋,用布把头缠起来。而在现代的婚礼中,维吾尔族新娘多选择白色的婚纱及流行的皮鞋,头披白色的盖头,而新郎则身着西装,头戴小花帽。

2.婚礼场所。新疆维吾尔族在传统婚礼过程中,婚礼主要是在新郎家里、新娘家里和周边邻居家举行。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婚礼过程中虽然在新疆农村新郎家和新娘家也是举行婚礼的场所,但是婚礼重点已经移到饭店进行;在新疆城市维吾尔族的婚礼过程中,由于家庭房屋面积的限制,男女双方的家庭在婚礼举行的过程当中只发挥了很少的作用,而婚礼的大多数时间则花费在宴会厅、餐厅。包括举行麦西热甫和相应的民族歌舞的表演、吃酒席等。

3.婚庆舞蹈。以前婚礼仪式上主要跳维吾尔族舞蹈和交谊舞,改革开放后往往是先跳维吾尔族舞,后跳交谊舞,最后跳迪斯科。近20年来,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伴郎和伴娘也跳一曲交谊舞。新郎和新娘的亲朋好友、亲戚专门给他们带来表演节目(节目的内容有多种,有维吾尔舞,乌兹别克舞,街舞,魔术等等)。

4.举行婚礼的时间。笔者在多次参加亲朋好友、亲戚的婚礼当中发现,以前新疆维吾尔族举行婚礼的时间一般选择在隆重的宗教节日前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人开始将婚礼的时间定在国家法定节日诸如“五一”“十一”等大的假期和周六、周日等小假期。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准备要结婚的,他们希望很多朋友参加自己的婚礼,把结婚时间定在暑假、寒假期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被现代化进程打破,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冲击,工业化打破了原来的自然经济模式,人们不再困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中。许多人进入社会寻求工作,不少人还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人口的流动使婚俗的相对化成为必然。外出的当地居民通过与其他婚俗和对自身婚俗的对比,使自身婚俗发生相对化,这种相对化在婚姻民俗中表现为一种适应性变迁“即在不改变基本婚俗框架的前提下发生变迁”。另外,现代媒体的介入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当地婚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维吾尔族尤其是城镇居民基本家家都有电视,富裕的家庭还有电脑。他们在收听收看媒体中的各种中西式及汉族婚礼时,对维吾尔族传统婚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婚俗仪式传播的主要方式

婚俗仪式当中,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婚俗仪式是社会传播的体现,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结婚双方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尤其是提亲、小定亲等方面。青年双方和他们的父亲具有共同意义空间的情况下他们才能进行提亲、小定亲,这是结婚的前提条件。

施拉姆说:“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维吾尔婚俗仪式通过以下传播方式维系婚姻关系中的人、群体。

1.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自然发生在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间的一种传播方式。新疆维吾尔族通过婚礼这个形式确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以后,就自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即他们的家庭,男女双方的家庭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来维系。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联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二人谈话)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强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人际传播。维吾尔族婚礼的结婚程序都开始于人际传播,从派媒人去提亲、商量嫁妆、等事小定亲,都不能离开人际传播。比如,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这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人际传播。

3.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建立在人内传播的基础上。每个人自身的属性、所在的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人内传播的效果。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维吾尔族婚俗观念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与汉族的婚俗逐步融合,但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农村,千百年的习俗仍然捆绑着年轻人的思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先进的理念,建设适应新疆现代文化需求的婚姻文化。

四、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中的民族认同

“认同”意味着“身份”“同一”等含义,其指向“个体”及社会对某种意义的寻求和归属,意味着社会个体的自我定位和存在意义的确证。亨廷顿指出:“认同”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认同”之于人类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性本质,人类在意义的世界只有确定了自我的归属和边界才能够获得心灵的安宁。吉登斯指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人们只有确定了惯常的物质环境和意义情境,才能够获得这种“本体性安全”。一旦这种确定性被打破,人们所依赖的这种“本体性安全”就会丧失,人们也就随之陷入本体性焦虑状态,个体的无意义感和人生的失重感随之产生。

“认同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指导着人们的行动,也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行动的预测。”婚俗仪式从传播角度来看,一方面,婚俗仪式展演是信仰的群体传播形式。另一方面,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与信仰相关的人类交往仪式。

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是一次联络感情、沟通情况、协调关系的信息交流盛宴。这种仪式传播会促成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形成,为具体的日常传播行为创造了社会共通的意义空间。集体潜意识实际是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普遍的经验遗存,虽然不能被直接感知并描述出来,却内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种仪式传播承载着集体潜意识,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巩固那些共同的价值,显示出社会的一致性,使人们沐浴在这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内,达到对民族、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

社交礼仪的基本含义篇10

关键词:礼文化;儒家思想;《礼记》;解读

一、引言

我国的儒家文化对“礼”所做的整体阐述形成了中国的礼文化体系。通常来说,我国的礼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礼仪、礼义、礼节。其中礼仪指的是礼的具体行为表达和表现的仪式;礼义则是礼文化精神的统率和核心;要使礼得以实现需要达到行为的节制和规范,因此也就产生了礼节德目;且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均可证明,中国的和谐社会创建离不开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阐扬和实践。《礼记》这本书中阐释的礼文化内容无可厚非成为我国传统思想存留下的瑰宝。

二、《礼记》的内涵

自春秋后期我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很大转折的时期,而因社会结构变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变革成为必然,此次变革促使儒家理论的兴起。以《礼记》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重要的意识形态。《礼记》为由先秦时期至西汉时期中儒家思想的整体资料汇编。其主要记载的是礼的内容以及礼制的产生与变迁的历程和礼论等多个方面,蕴含非常丰富的传统哲学及伦理思想。

尤其为“孝”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儒家的中庸思想给我国文化史造成了深远影响。《礼记》的文章撰写的时间前后不一,作者大都为师从孔子。至西汉前,《礼记》中汇编文章的已有131篇,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范围广泛,非常需要进行统一整理修订。直至西汉,才由戴德与他的侄子戴圣最终完成《礼记》的修编工作。后来,不管是“四书五经”也好,还是“十三经”也好,都包括《礼记》或者其内有关内容。

三、《礼记中》礼文化中的观念

1.礼节

儒家对礼概述为,“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规定了礼制,并积极对礼展开实践,并遵守礼制,倡导礼节。这里说到的“节”是节制,调节的意思。在古代将“礼”和“节”结合为一个特殊的概念,注重节制才能明礼,这也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文化方面的主张。

孔子在谈到礼的时候,还大量使用“不”字,比如“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连续使用了两个“不”字,更突出了礼的重要性,而儒家学者的“不”,在进行否定时业已说出了“必须”的蕴义,表达了坚定的价值观念。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为:遵礼者,则必能诗乐。很多时候儒家的“不”,表达的是对不符合礼节的行为应持节律禁戒的态度。比如:“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或“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

2.礼仪

我国的礼文化包含了动态和静态的内容,礼节为静态的礼文化的,礼仪作为礼文化的“表达”和“仪式”,就成为礼的动态模式。而宜动宜静方能显出礼文化的全貌。

礼仪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涵盖了尊敬并崇拜神祇,还有敬重并爱戴祖先,表达对死者的哀叹,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客人的友好。我国礼文化中注重待客之道,自古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爱之道。

在我国古代的文明史中礼仪起到了沟通彼此的作用,不管是私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国家之间的往来,只要是彼此之间是心存善念,有宣誓结盟或者是示好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真诚礼仪来开展沟通和交流的。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还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能进行信息,来求得天下知;也能及时个人的想法,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礼仪具有教化方面的作用。教化有多种途径,既包含国家颁布的一些法律法令,还包含通过学习书本知识以及彼此间的言传身教,还有通过民间习俗的熏陶等。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一些国家还有采用“仪式”的方式来表达一种价值意识,使用“典礼”的方式来表达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儒家提倡的礼仪,是从对天的尊敬与对祖宗的崇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到此出现了国家等级方面礼仪行为,比如郊社的礼节。统治者强调使用圣人的礼节来治理国家,就能将国家治理好,使用礼来规范并约束百姓的日常行为,将他们的思想展示给“天”,为获得天的帮助,展示给祖先为的是获得祖宗佑护;展现给民众,为的则是民安民和。

四、礼文化传承与借鉴的问题

1.礼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礼文化体系是对儒家倡导的“礼”展开的系统性论述。儒家强调的“忠孝节义”等,都体现出儒家思想对“礼”极为重视的含义。在我国礼文化体系中,“礼”字也经常出现,这正从另外一个方面充分说明“礼”在整个儒家文化思想中具有的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被称为是“儒学”,“礼”与“和”,它们之间为体和用的关系,体现的是道德方式和社会目标间的关系,是采用现代话语体系来表述核心理性和工具理性间的关系。并且,还需要说明的是礼的思想地位非常重要。假如社会上不存在礼的话,人们的行为就很难起到节制作用,社会和谐的整体目标在短期内就会成为空话。所以,不知道礼是不行的。创建理想世界,是礼文化一直在追寻的终极社会目标。

2.中国礼文化与外来礼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由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中的各个宗教一般是能将这一民族独有的精神很好的展现出来,特别是对行为制度的建立、价值观的确定等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宗教和法律法联系紧密,成文法规制定之前宗教经常起到代行律法的效用。在律法颁布执行之后,宗教也是其执行的根据与依靠。因此,法律、法官或者是法院是一个民族拥有的法制行之于外的表现。而无形的宗教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法律”,能构建起和有形的法律一样的“道德”法庭。当前世界上的几大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在各国的文化中均具有类似的作用,当然我国的礼文化也概莫能外。

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择贤能,讲究信睦,因此人不独亲其亲,亦不独子其子,也就使其老可有所终,壮可有所用,幼可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都能有所养。另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同。

儒家对“大同”的社会做有关描述的时候,还对“小康社会”做了相关阐释。因此小康社会论应为儒家理想实现的较低端的纲领。在当前时代,我们所想为自己的亲友和财产。当今时代,兵革以立国,制度以治世是发展所最为需要的。我们的当今社会需要“礼”,要用礼,才能君臣得正、父子得笃、兄弟得睦、夫妇得和。

结语

概言之,《礼记》中谈到的礼文化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礼义、礼节和礼仪。礼义为礼文化精神的统率和核心;要使礼的观念得以实现,必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并且产生礼节,懂得礼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节制;同时,礼仪作为是礼外部的行为表现方式与仪式的表现形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时代条件方面的限制,礼文化目前仍旧留有很多历史糟粕,如等级思想和宗法观念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瑕不可掩瑜,我们必须坚持扬弃的基本原则,选择其中好的方面进行弘扬,对不好的方面,特别是与时展趋势、人们的审美价值相左的一些理念,坚决予以摈弃。(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礼记·礼运》

[2]《论语·学而》

[3]王倩薷.试论《礼记》伦理思想的内涵体现[J].青年文学家,2012年1月.[10《礼记·哀公问》

[4]陈丛兰.《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5月.

[5]《礼记·大学》

[6]《礼记·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