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设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34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1

关键词:智能电网;方案研究;功能展示;概念解读;培训考核

作者简介:焦日升(196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吉林长春130062)乔焕伟(1981-),男,北京人,国网电科院科东公司,工程师。(北京100192)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202-03

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十二五”期间,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形成和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国家电网的生产力水平将实现质的提升,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和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加深对智能电网知识的理解,快速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对智能电网综合展示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级生产、营销、管理等岗位人员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起到技术引领、示范体验、概念解读、知识明晰和技术培训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对广大学生群体和社会民众认知智能电网的科普宣传作用。

一、原则和标准

1.原则

(1)实用性原则:系统实现以电力系统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应用对象,形象、准确、深入地解读和展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实用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层次、多范畴、多角度的培训内容。

(2)生动性原则:系统采用先进的展示技术、智能交互等手段,如交互动画系统、仿真技术、多媒体视频与影片制作、数字沙盘、动态展板、实物体验等,体现虚实结合、动静兼备,加强互动学习与体验环节,促进学员对知识、技能和理念的深度掌握、理解。

(3)一体化原则:系统实现厂网、调控运维、主配微网的一体化仿真,体现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将仿真培训和媒体展示有机结合,保障培训素材的准确一致和风格一致。

2.标准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遵循开放式国际标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接口符合poSiX及oSF标准;数据库接口符合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标准;人机界面基于windows2000和windowsXp;计算机通信支持iSo/oSi、tCp/ip协议。

二、展示方案

1.整体平面展示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在展示设计上将包含入口、序厅、宏观展示区、电网展示区、智能发电展示区、智能输电展示区、智能变电站展示区、智能配电展示区、智能调度展示区、微电网展示区、智能用电展示区、智能用电体验区、实训培训区、设备间区、出口等主体模块。通过从第一个展示区来引导、展示,让培训来宾(学员)按智能电网的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等六大环节进入每一个展示区,并且能进行完好的过渡。

宏观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电网建设目标、战略规划和指导思想、智能电网主要特征、技术内涵等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六大环节建设内容。

电网展示区展示主题:某区域电网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电力经济、电网结构发展的变化。

智能发电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电网发电部分从总体上把握智能电网环境下所接纳的各种电源的特点,形象地表现智能电网的接纳能力。

智能输电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输电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及发展。

讨论区展示主题:供参观人员停留下来休息和讨论智能电网的内容。

智能变电站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变电的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在智能电网中的角色及发展。

智能配电展示主题:智能配电基础知识、组成、特点及发展。

智能调度展示区展示主题:智能调度电网基础介绍、电网潮流、调度员调控、智能电网自愈展示以及智能调度的发展。

微电网展示区展示主题:展示微电网的背景、组成结构、微型电源、储能装置、微网结构、转换控制系统等内容。

智能用电展示区展示主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展示、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展示、清洁能源家庭接入方式展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展示、智能营业厅内容。

智能用电体验区展示主题:真实体验家居智能电体过程。

实训培训区主题:本培训区接待培训来宾(学员)对智能电网教学培训,建立面向智能电网运营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软硬件条件,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具备完善而灵活的网络培训组织模式。培训模式可分为独立培训、分组培训。

2.硬件架构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的每一个模块展示区采用基础装修、液晶电视设备展示、动态展板、数字沙盘、多媒体交互式展示、视频与影片制作、数字沙盘、设备模型等手段进行安装和展示,展示区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互联。硬件系统采用1台数据库服务器、若干台液晶电视、落地触控一体机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硬件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三、软件方案

1.软件架构

软件系统架构是由视频展示系统、交互式培训系统一体化设计构成智能电网综合展示软件系统。交互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解决了分布式仿真培训系统互操作性、分布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问题,具有良好的规模可伸缩性,能够满足各模块区域的展示和仿真互动培训的需要。软件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交互式可视化仿真支撑平台由可视化视频展示、组件化三维建模,数据库管理、人机交互界面等子系统以及模型库构成,为上层各应用提供公共的展示和培训基础服务。

同时软件系统还具有培训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培训业务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系统辅助管理。

2.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软件、智能电网交互式培训系统、培训管理系统。

3.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简体中文标准版及windowsXp简体中文专业版。

(2)开发工具:VisualStudio6.0及CompaqVisualFortran6.1。

4.应用软件

(1)智能电网交互式培训系统。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软件系统采用展示和培训一体化设计,建立交互式动画培训支撑平台。系统采用高层体系结构规范(ieee1516标准)和ieC61970标准。结合智能电网培训的特点形成视频展示和软件培训平台,包括展示支撑环境、培训环境、数据库管理及功能模块,为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的培训提供支撑。

互动化培训系统是以intranet网络为硬件平台;软件支撑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三层结构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开放式、交互式仿真培训软件开发平台。系统不但实现视频互动展示,还可以实现对培训人员专业的全面培训和管理。

1)智能电网视频展示系统。系统采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二维、三维动画及技术、配合文字及声音制作视频,内容包括智能电网展示、电网规划展示、智能发电展示、智能输电展示、智能变电站展示、智能配电展示、智能用电展示、智能调度展示、微电网展示。通过智能电网视频展示系统对上述展示内容进行整体介绍,同时介绍各自在智能电网中的角色及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功能、与传统的区别、意义等,快速了解智能电网的内涵。

2)智能电网交互式动画培训系统。智能电网交互式动画培训系统主要包括交互式智能发电、交互式智能输电、交互式智能变电、交互式智能配电、交互式微电网、交互式智能用电、交互式智能调度等动画培训系统。当参观者(培训人员)来到每个模块中,首先通过动画整体视频展示每个模块的总体情况、功能定位、与传统的区别、在智能电网中所处的角色和意义;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可以通过触摸一体机互动培训系统进一步更深层、更详细地了解本模块内容。在触摸一体机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和学习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触摸屏上不同按钮的方式学习本环节的全部内容。

5.培训管理系统软件

培训管理系统是一套提供培训综合管理的软件系统,包括培训业务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三方面内容,可实现电力培训全过程的数据配置、跟踪监控、管理、统计以及培训组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培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等功能,能够有效地统一、协同仿真子系统的培训方式,使培训的整体管理方式更加清晰、有效,使培训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系统功能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由展示系统、交互式培训系统、教员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构建智能电网综合培训室整体架构平台,实现展示参观、展示体验、互动培训、智能电网运营的教学培训、技能培训等功能。

1.展示参观/体验

通过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的构建可以接待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其他培训来宾(学员)参观和体验智能电网,理解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意义、当前态势、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战略规划和指导思想、智能电网主要特征、技术内涵等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智能电网的主要建设内容应涵盖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和智能调度等有机环节。

其目标是宣传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理念和路线,展示智能电网的基本知识、技术体系和应用功能,体验智能电网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民众生活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增强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教学培训

智能电网综合展示系统可对培训来宾(学员)进行智能电网教学培训,建立面向智能电网运营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软硬件条件,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具备完善而灵活的网络培训组织模式,培训模式可分为独立培训、分组培训。并可由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管理。

可实现自我互动学习培训、老师教学培训、六大环节相关专业培训、考核与鉴定功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的需求。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09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一特四大”的发展战略、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进入到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发展阶段,电力企业急需一大批既掌握先进的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同时,为了解决电力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无场地、无师资的培训难题。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省电力公司合作共建综合性继电保护实训基地,自2010年开始建设,历时近3年,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分析了当前继电保护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于2013年基本完成基地的建设。

1校企共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的意义

高职专科院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普遍存在着学生继电保护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现象。与此同时,广大电力企业急需一大批既掌握先进的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继电保护专业人才。校企共同建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与生产及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既能在学生培养、师资培训、员工培训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又能加强学校与企业间沟通,真正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此可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及功能

本专业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及院校进行调研,与相关的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实际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邀请电力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及在校学生的实践的需求,建立一个具有先进技术代表性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四川省电力公司投资、学院提供场地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建设。

2.1实训基地的构成

2.1.1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基地

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基地分别由llokV、220kV和500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室共3个实训室组成,由学院提供专门场地,总建筑面积约900余平米,实训基地现场主要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器具等完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Ⅲ级能力要求进行配置,共有保护屏152面,同步生产现场,功能完备。保护装置结合生产现场进行典型配置,覆盖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普遍采用的国内主流保护厂家如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电气、深圳南瑞等的典型保护设备。

2.1.2调度自动化子站实训基地

拟建设一个面积为245平方米的调度子站实训基地,可提供约40个工位,能够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Ⅲ级能力培训的标准。主要设备参照国网自动化竞赛设备和四川主流子站设备配置,工位及培训硬件和软件设施满足调度自动化子站专业岗位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技能调考、竞赛比武等要求。同时,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专业培训的的需求,配置智能变电站测控及监控系统。

2.1.2.1传统监控系统配置方案

按照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配置清单要求至少配置4套,并至少3家以上不同监控厂家的配置要求,结合自动化子站人员培训量的需求,配置国内主流厂家220kV传统监控系统6套。传统监控配置如下:南瑞科技2套,南瑞继保2套,深圳南瑞1套,国电南自1套。每套系统按照三面屏柜进行配置,第一面屏为测控单元屏,屏内设备为各种常用测控装置,包括220kV线路测控,主变高、低压测控,220kV母联及公用测控各一台;第二面为远动屏,屏内设备包括远动双机通过104、101通道与调度主站通信、GJpS装置、网络及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纵向加密设备);第三面为操作箱开关柜,设备包括所有专用操作箱及相应间隔的模拟开关刀闸,相关的遥信回路、遥控回路接人对应间隔操作箱。

2.1.2.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典型的220kv智能站配置,配置一个220kV线路间隔、一个220kV主变间隔和母联间隔对应的保护及测控单元,并配置相应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及操作模拟装置。配置智能站系统相应的通信、远动及监控系统设备。为满足培训多元化的需求以及智能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培训及科研等需求,考虑线路保护及测控、主变保护及测控、母线保护及测控,监控及通信等分别采用不同厂家设备。

2.1.3llokV校内实训智能变电站

llokV校内实训智能变电站由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电业局承建,采用2×31500kVa智能化主变;llokV采用内桥接线,半高型布置,一次设备全部智能化;lo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一段为中置式固定柜,另一段采用中置式手车柜,总路采用智能化设备,出线为常规设备,同时配置2×4008Kvar组架式电容器组、1×630kVa消弧线圈、2台室外布置站用变;二次设备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全站采用一体化电源。

7.2实训基地功能

2.2.1llokV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室

开展的实训项目包括35kV及以下电容器保护装置调试,llokV及以下线路保护装置调试(含电抗器llo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装置调试(含站用变),低周及低压减载调试,调阅故障录波报告和保护装置事故报告,一般二次回路故障处理等。

2.2.2220kV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室

开展的实训项目包括220kV线路保护装置调试及综合故障处理,220kV变压器保护装置调试及带负荷测试(220kV变压器保护装置调试),220kV母线及失灵保护装置调试及综合故障处理,备自投装置调试,继电保护简单事故分析,220kV二次回路审图等。

2.2.3500kV微机继电保护实训室

开展的实训项目包括500kV二次回路审图,500kV主变调试及综合故障处理,500kV线路调试及综合故障处理,500kV母线调试及综合故障处理,继电保护复杂事故分析等。

2.2.4调度自动化子站实训室

开展的实训项目包括厂站端遥信数据异常处理,后台监控系统检修,测控装置异常处理,远传数据处理装置异常处理,调度数据网络设备的调试及异常处理,站内监控系统通信调试与检修,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调试等。

2.2.5llokV校内实训智能变电站

开展的实训项目包括llo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保护装置调试,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调试,智能变电站站域控制单元调试,故障录波及网络分析仪现场调试,交换机及网络性能试验等。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的效果分析

3.1能实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设计上,能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咨询作用,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能使学生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归宿感,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缩短从学校到工作的磨合期的培养目标。

3.2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充分利用继电保护实训基地的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使学生专业技能有了普遍提高。将“双证书”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重视职业技能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实训基地可进行继电保护工种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工、技师培训与鉴定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可以获得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保汪了毕业生获取“双证书”比例达95%以上。

3.3为电力企业员工提供技能提升服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成投用以来,该实训基地先后举办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在职员工履职能力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国家电网公司新人职员工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共计31期,1100余人次,实施了2013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优秀技能人选拔和直流设备专业优秀技能人选拔工作,并举行了2013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

3.4有利于构建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让本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学习锻炼,与在电力企业聘请的继电保护或自动化专家参签订一年的师徒合同,参与电力企业在职员工的履职能力培训、职业鉴定等工作。专业教师在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后可以参加技能鉴定获得继电保护或自动化专业技师的技能等级证书,较大的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4结束语

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融合了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电网监控等专业方向的相关实训内容,建立一个具有先进技术代表性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践环境与企业生产现场相吻合。实训基地的功能集学生实践教学、员工培训和科研技术开发于一体。专业实训基地开发的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相一致。通过基地建设,既能在学生培养、教师科研、员工教育、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又能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共赢的目标,充挥发挥平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志.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卟教育与职业,2014,(15).

【2】周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3】丁怀民,樊哲民.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和实践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3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经验的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第三代、第四代移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为人们改进生产生活状态提供了科技保障。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无线移动、宽带传输、互联互通、智能互动、海量处理等独特技术优势,探索打造信息化条件下智慧农民数字工程(即:智慧农民工程),创新农民素质提升方式,改善农民素质提升的手段,更多更快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智慧农民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是为加强农民文化服务,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等手段为依托,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快捷高效地送到广大农村,可以多快好省解决农民培训问题,特别是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和信息智能终端可以有效地把基层农业从业人员、专家与管理人员连接在一起,形成移动互联、智能互动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网络。从而实现基层农技培训与服务手段的创新。

 

二、打造智慧农民工程的基础与条件

1.农广校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

广播资源不断扩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在“中国乡村之声”和“乡村大讲堂”每年播出节目365小时,在此基础上,又承办了“中国乡村之声”频率“三农早报”、“科技直通车”和“乡村大课堂”三档栏目,年录制广播节目943集,时长330小时。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数量达到12000个。

 

电视资源稳步增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开办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农业生产经营”栏目,年报送节目907期,时长365小时。 

 

网络资源全面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了面向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卫星通信专用网络,拥有600多个卫星远端站和4个省级直播分中心,可开展远程培训和举办视频会议,每天分4个频道各播出6小时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目。利用卫星网每月开展2~3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年培训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近60万人次;与《荷斯坦》杂志社合作开办“荷斯坦奶牛卫星大讲堂”,每月举办2~3期直播培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授课,利用目前流行的微信、3G视频回传等功能与奶牛场管理人员、奶业工人开展交流互动,培训形式新颖,培训效果明显。

 

2.农广校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除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传播手段,海量的数字化农业知识技能节目资源外,还拥有遍及全国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以及6.5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未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内容优势、媒体优势和体系优势合理整合,更好服务于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于农家书屋,必将大大促进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有效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

 

三、智慧农民工程实施内容

1.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智慧农民数字工程服务的条件和基础。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社会文化生活音视频资源点播,实现远程培训课堂进村,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传输和移动式传播,将搭建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配备互联网电视、卫星远端接收站和移动终端系统对全国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依托云服务平台的移动终端系统包括农民教育培训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农用智能手机、立式触摸屏和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互通移动终端产品。

 

2.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持续稳步推进智慧农民数字工程的重要内容支撑。为实现进一步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实现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服务形式,实现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存储传播的主阵地,将着力开展农家书屋传统媒体资源数字化、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文化生活、基础教育等多种类资源进书屋等工作,将教育培训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其中,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是指将中央农广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数字资源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农家书屋,进行传播共享,丰富农家书屋资源内容建设。

 

3.文化服务功能建设

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农惠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为实现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为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民教育提供学习的多种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文化功能服务。工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文化服务站点、远程培训课堂、基层教学站点和自助学习平台建设。

 

4.CCtV—7《农广天地》走进农家书屋

策划制作农业特色节目,丰富资源内容,通过CCtV—7《农广天地》电视栏目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场所、走进基层农民培训课堂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社会影响力,促进农家书屋有效使用。

 

5.职业农民手机报创办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农民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编辑“职业农民手机报”,及时准确发送到职业农民手机终端,让农民及时了解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4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用型;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8-0167-0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为适应社会需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以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提炼、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问题和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文就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近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实践,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中还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专业教师团队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导致本专业长期教学积累有限,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校外专家和行业专家指导,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与市场需求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新兴专业,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人才培养方案由团队教师制订,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能反映市场的最新动向,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得到行业和企业认可。

(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比重较大,实验实训类实践环节比例不高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应着重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恰当,受实践场地影响,实验实训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比较低。

(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缺乏,不能产教融合,影响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大多实践课程安排在校内或是演示教学,学生不能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需求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缺乏工程应用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方法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加大实践学时比例,校企共建实习单位,提高人才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

(一)抓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素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鼓励本专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参加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江苏省建(构)筑特种行业执业资格等行业资格认证考试,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与本专业相关专业教授、博士和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

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和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部级实验室参与企业科技攻关,进一步提高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聘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培训、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邀请“建筑智能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专家进行专业发展及专业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校企共同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开展实验、实践教学。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结合,高学位比例高,爱岗敬业,能满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二)以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到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就业指导体系中来。行业专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校企共同确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能力要求;由企业联合学校组建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专业突出工程应用,整合知识能力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行业特色,构建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和工程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理论课程学习,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培养比重,结合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训练,开展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根本的实践教学,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实践类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占比,并形成鲜明的工程技术特色。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工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科研创新及各类竞赛,将实际工程融入课程设计、工程实习中。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已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技能,在毕业时,基本能够胜任岗位需要。

(四)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实行学历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相结合

加强与行业主管机构、相关企业产学合作,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能力本位制的培养模式。联合相关企业,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广泛建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并共同建设了智能消防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楼宇电梯监控系统、暖通空调实训系统、信息化智能小区实训系统、系统集成实训系统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所特有的实验实训平台,这些实验实训平台为学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联合攻关,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施工中来,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指导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毕业时即拥有从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和光缆认证测试工程师(CFtt)证书,以及安防维保、消防维保等执业资格证书。

三、结论

通过近几年对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改革,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得到了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逐渐得到增强。从就业后收入水平来看,本专业人才就业薪水平均高于省内非211高校的平均月收入。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社会竞争力,与企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2]靳宏,陈虹,莫岳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12(12).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5

【关键词】铁道通信智能交通专业群

1.前言

随着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紧密对接铁道运输行业,面向普铁、高铁的列车调度、无线通信、数字传输、信息化、自动驾驶、智能行车、智能控制等技术领域,对接中国铁道运输行业工电供岗位集群及信息产业集群,建成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两个专业相结合的铁道通信专业群,实现优质资源库共享明显、职业培训特色鲜明、服务发展成效显著的专业群。

2.建设基础

2.1打造分层次、全方位、规范性的技能大赛教学、训练、培训和比赛体系。依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原则,建立了“分层次、规范性”的技能大赛教学、训练和比赛体系。一是组织校内技能大赛,依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设置竞赛项目,建章立制,保证学生参与率。二是组织学生参加行业技能大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部级技能大赛。

2.2打造混编团队,优化教师队伍。打造“混编”教学团队;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加快专任教师职业化;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抓细抓实教研室活动,让兼职教师和新任教师专业化,加强双师素质建设;创造教师学习和沟通的平台,使能力较强的教师具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让专业更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现场经验的人员作为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让专业紧贴企业;加大力度培养现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通过学校内部教师的培养和校外優秀现场人员的引入,彼此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提升,达到校内教师职业化,现场人员教学专业化,最终实现教书育人提觉悟、理实结合提素质的目的。

2.3打造先进性和有效性的教学资源。铁道通信专业群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和有效性。通过及时对接中国铁道运输行业工电供岗位集群及信息产业集群的技术发展和有效的推进“三教”改革。

3.组群逻辑

3.1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铁道通信专业群是以铁道通信现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铁道通信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铁道通信产业链为目标所确立建设的专业群。铁道通信专业群与铁道通信产业链的对接,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国家铁道经济发展的宗旨。铁道通信专业群顺应国家铁道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从教学、实验实训、师资、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着手建设,与铁道通信产业链对接,促进专业链群的协调发展。

3.2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

铁道通信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铁道通信产业链,以培养铁道通信类人才为主,其他衍生类人才为辅,培养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素养、具有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意识和技能与技术的专深型应用人才。

3.3群内专业的逻夹性

中国高铁进入智能运行时代,自动驾驶、智能行车、智能客运成为趋势.确定将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两个专业作为铁道通信专业群的重点建设专业。前者培养通信技术复合型人才,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技术基础;后者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高速铁路运输行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支撑。两个专业的就业去向均可面向铁路局,可以共享铁道通信系统实训演练基地。

4.建设内容

4.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三段培养模式:是指在教学实施上,遵循铁路电务人才成长规律的渐进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即初级工岗位课程——中级工岗位课程——高级工岗位课程。1+X培养模式:在参与标准制定、开发分级证书课程、建设相应的师资团队、面向社会开展证书培训、帮助学生获取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方面,系统开展工作。

4.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联动岗位的教学内容:铁道通信专业群的主要授课内容为普铁、高铁的列车调度、无线通信、数字传输、信息化、自动驾驶、智能行车、智能控制等技术领域知识。移动泛在的学习方式:使用信息化手段,在五年内将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的6门核心课程均建设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至少完成,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向信息化方向拓展;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有先进性和有效性的课程标准。

4.3教材与教法改革

活页式教材开发:根据课程的特点,逐渐的进行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在五年内至少开发2门课程的活页式教材。“三个课堂”的教学方法:即校内课堂十网上课堂十企业课堂。校内课堂主要传授基本知识,完成项目教学;网上课堂传授基本知识,促进拓展学习;企业课堂传授综合技能实训,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4.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双师素质,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分别从铁道通信和智能控制领域各引进1名技术大师,带动教师及专业的内涵发展;加大教师队伍的外出调研和培训工作,五年内每人至少进行2次企业现场调研,至少2次企业或部级先进技术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技能大赛,教师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鼓励并支持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支持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部级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4.5实践教学基地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6

(一)完善政策体系。

编制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立法调研;按照市政府要求,制定钢结构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推动出台装配式建筑招投标实施细则;研究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财税激励政策。

(二)开展工程示范。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突出钢结构推广应用,在国有投资或国有投资主导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投资的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等方面,启动一批示范工程。

(三)健全标准体系。

制定钢结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框架,加快编制钢结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人行天桥、城市立交、跨江大桥、停车楼等系列标准;继续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地方标准体系;出台装配式建筑系列技术导则、指南、图集。

(四)强化技术创新。

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路径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符合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部品构件配套产品体系,助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建科学技术委员会钢结构专委会,加强钢结构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推动本地企业加快形成技术优势。

(五)培育产业发展。

发挥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的作用,整合资源,支持本地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及配套部品构件生产等相关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市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个以上,鼓励申报部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鼓励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申办专业承包资质,支持相关企业资质升级;开展住宅部品认定,住宅部品认定目录。

(六)提升实施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培育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管理、技术和产业工人队伍;开展装配式建筑系列技术和标准培训,提高行业管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实施能力;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从业人员配备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技术工人培训教材,加强装配式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

(七)服务区县发展。

建立市区工作联动机制,积极支持区县城乡建委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鼓励区县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政策措施,推进装配式建筑监管创新;指导区县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培育相关产业,推进工程示范,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区县5个以上。

二、抓好工程建设标准化

(八)完善工作机制。

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修订规范性文件;组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专委会,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撑。

(九)健全标准体系。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及地下综合管廊、集约化停车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方面综合性和骨干性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编制;开展强制性标准的清理评估;推进先进技术、专利成果转化为标准,更加注重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指导建立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编制。

(十)强化标准实施。

建立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制度;加快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工作,继续开展标准员岗位培训和标准员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我市承担的住建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研究;开展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推动标准有效实施。

三、强化科技创新

(十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发挥建设科技委、行业企业、产业联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

(十二)推进重点领域创新。

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围绕新型城镇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互联网+城市”等重点开展研究攻关,推进城市设计、城市治理、开放式街区、工程质量保险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相关成果推广应用;积极争取住建部和市级重点研发项目对城乡建设事业的支持。

(十三)推广应用新技术。

健全建设领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机制,推进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设计、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智能家居等新技术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十四)开展试点示范。

启动建设领域创新型企业评价,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建设新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四、推动行业信息化

(十五)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建立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加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组织协调工作;对试点城市开展监督检查,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积极争取新增试点城市。

(十六)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应用。

编制城乡建设“互联网+”“十三五”规划,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建设管理服务融合;加快编制智慧地下管线、智慧小区等系列标准;开展智慧管网、智慧建筑、智慧建管等智慧城市专项试点;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提升小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十七)强化信息安全。

健全城乡建设领域信息系统、门户网站、信息数据的风险评估机制,落实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要求,提升行业信息安全水平。

(十八)整合信息资源。

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完善行业数据仓库,实现信息数据的科学分类和应用,促进行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协同推进委系统信息化系统集约化迁移顺利实施。

五、做好教育培训

(十九)完善工作机制。

修订建设行业教育培训相关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建设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修编专业人员考试题库,进一步扩大专业人员信息化考试岗位范围;探索建立有利于培养造就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训考核体系。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7

【关键词】“智慧校园”;创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36-02

【作者简介】1.杨轶,江苏省淮安市电化教育馆(江苏淮安,223299)馆长,高级教师;2.王祥,江苏省淮安市电化教育馆(江苏淮安,223299)副馆长,高级教师;3.胡宁晖,江苏省淮安市电化教育馆(江苏淮安,223299),高级教师。

为了加强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和助力智慧淮安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江苏省淮安市不仅把“智慧校园”创建看成是实施智慧教育的主要抓手,还把“智慧校园”创建当成是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就如何推进创建“智慧校园”,淮安市电化教育馆做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索尝试。

一、不断优化,以标准引领学校创建

标准是衡量创建工作成效的标杆,也是引领学校创建工作的旗帜。2015年是淮安市开展“智慧校园”创建的第一年,首先就是制定创建评估标准,引领创建学校与企业公司合作,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创建范式。为了准确把握“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淮安市电教馆搜集并研究了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依据学校类型和性质的差异,提出了淮安市“智慧校园”的总体需求,出台了《淮安市“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试行)》。从机制保障、融合应用和创新应用三个维度出发,设立组织领导、制度规划、队伍建设、管理应用、教学应用、应用成果等6项二级评估指标,22项具体评估标准,区分不同类别学校创建工作侧重点,强调信息技术创新特色应用。

2016年初,淮安市教育局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县(区)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重点部署、全力推进,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促使各地高度重视创建相关工作。通过调研,广泛征求各学校关于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淮安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突出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印发了《淮安市“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包括《淮安市高级中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试行)》《淮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试行)》《淮安市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试行)》。方案明晰创建实施步骤及建设标准,提升学校对创建工作的认识,鼓励创建学校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按照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智慧校园”,逐步探索教育新常态下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

二、立足关键,以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智慧校园”创建的关键之处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帮助教师逐步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在《评估标准》中设定具体要求,例如:学校校长每年主讲一次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相关内容讲座;主持两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公开课的点评活动;学校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专题培训,每学年教师培训20学时以上;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开通个人学习空间并熟练应用;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学习、交流等。这样,既明确了创建评估评分依据,又指引着学校具体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引入新思想、推介新做法,把培训工作与“智慧校园”创建结合起来,帮助学校开阔创建眼界、启迪创建智慧。一是组织领导参加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活动。自2015年以来,淮安市电教馆先后三次组织县(区)分管领导、创建学校校长,赴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聆听钟绍春、祝智庭等近20位专家学者的智慧教育讲座。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智慧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我们与淮阴工学院联手,借助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力量,先后培训10批教师共计5000人。培训活动坚持在学校机房内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创新采用“1+1>2”培训模式(即每班配两名专家,一名专家授课,另一名专家跟班听课并指导学员操作练习)和“翻转”培训模式(即把“翻转课堂”理念引入培训活动),增强培训效果。三是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对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分年度、分学科、分层次组织实施不少于50学时的专项培训。四是建立“淮安教育信息化培训”群,要求参培学员及创建学校教师全部加入,对培训中没掌握的模块,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群内提出来,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成员在线给予解答。

卓有成效的培训加大了学校管理、教学应用软实力的提升力度,提高了学校不断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新需要的能力,也更有利于创建学校探索出契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智慧校园”新模式。

三、突破难点,以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智慧校园”创建不仅需要学校和电教部门的努力,需要各县(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需要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相关企业公司的积极协助。

在实践中,创建学校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定位与企业公司合作,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有些农村学校,曾一度遭遇建设资金欠缺,创建工作几近搁置的状况。在积极寻求上级主管部门扶持时候,得到了中国电信的主动资助。电信公司不仅提供了成熟的门禁考勤系统,还提供了将校务办公、教务管理、课堂教学、教学资源等整合于一身的云教育平台。这样,学校既在合作中解决了难题,又帮助企业发现软硬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在合作中逐步完善自身,为进一步在教育行业中拓展业务打下了基础,校企合作实现了共赢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市、县电教部门做好协调、督查工作,对校企合作进行跟踪指导,对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确保学校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四、发挥优势,以团队助力学校创建

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在“智慧校园”创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淮安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成立于2014年,现有成员20名,其中2名是高校教授,中学高级教师有12名,中学中级教师6名,在历年的市教育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为提高全市教师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水平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印发了《关于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成员与创建学校之间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将专家团队成员分组安排到各个创建学校进行结对帮扶,要求成员定期到相关学校进行指导。同时聘请专家团队成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中期的创建督导,及时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加大专家团队、相关企业服务创建学校力度。

五、强化督查,以督导推动创建进程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8

1.1加紧实训教师培养、聘任工作目前,基地配备专兼职教师38人,其中40%为农业相关专业,35%为计算机相关专业,25%具有机电及复合型知识结构。实训基地建设师资是关键,学院狠抓实训基地的教师培养,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现代农业企业实践、考察,培养技师型教师,多次组织教师到区内外智能化农业技术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考察、调研,从企业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或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这些措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1.2校企合作开发现代农业技术课程体系学院按照项目建设方案,结合现代农业企业工作过程,抓紧组织项目相关教师制定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运作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目标,确定实训项目设置、运作和岗位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使课程、课件的相关内容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并根据生产实际要求,抓紧组织开发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农务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溯源等课程,并编写了《农务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教材,这两本教材同时还作为广西农垦岗位培训用书。

1.3校企合作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学院与合作企业单位组建服务广西农垦的甘蔗糖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信息数据处理与动态监控平台,直接为广西地方及农垦企业提供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甘蔗糖业农务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溯源、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服务,针对企业需要每年开出相关的企业培训项目,按照企业特点和要求选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承担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每年为企业员工开展农业职业资格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2建设成效

2.1推进校企合作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学院与广西农垦集团企业、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广西乐业县顾式茶有限公司、广西绿大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规律,学院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校企共同设计、实施“模拟承包+生产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无公害芒果生产技术规程等行业技术标准和高级果树园艺工、高级花卉园艺师、高级茶园园艺工等职业标准,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农产品质量溯源、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农务信息管理等课程。农产品检验室与广西三达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环保部门及企业提供的环境样品的分析检验,把农产品检验室作为他们的第二实验室(已挂牌),利用检验室的大型仪器如液相、气相色谱仪等承担部分样品的分析任务。自2009年来,依托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加强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企业共同承担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亚热带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蔬菜栽培基质次生盐渍化治理技术研究、广西高职农类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植物造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珍稀植物红皮糙果茶快速繁育技术及其园林应用的研究与示范等8项厅级教改立项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发表教改文章9篇。到位的仪器设备都已正常使用,各个实训室都正常开课。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每年承担了90多门课程约300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2.2充实了实训设备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学院农科实训条件从原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能化农业的转变。项目对原有的玻璃温室进行了改造,增加室内光、温、水的控制设备,实现了智能控制的功能;对原有生产茶园辅助设计节水灌溉设施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室外生产场所的远程监控;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整合、重新规划设计,进一步完善其设备功能,新建环境生态监测实训室、农务信息管理、质量溯源和农产品质检实训室,具备农产品质量检测、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分析监测、土壤检测、配方施肥、农务信息管理和质量溯源等功能。新增了环境监测仪、节水灌溉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气质联谱仪、农务专家系统、溯源系统、农业智能系统、数字化农业信息系统等成套大型设备13台套,仪器设备总值698万元。

2.3作为学院对外交流的窗口智能化农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作为学院对外交流的窗口,接待了许多相关单位的参观和指导,2011年共接待36批395人次的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许多同行对这一建设项目很感兴趣,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2.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项目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培训,每年安排6-8名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共培养了28名骨干教师,其中邓朝辉派到农业部参加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培训,廖旭辉、麻文胜老师参加了日本岛津公司在北京举办的气相——质谱联用仪的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到企业兼职的教师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社会服务,许多骨干教师提高了学术水平,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和较广泛的社会资源。

2.5拉动了招生近年,在农业类招生困难的大背景下,学院对农类专业进行了整合,实行农科大类招生,依托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共享和辐射作用,广泛发动宣传,搞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内涵建设,2008年专业大类招生164人,2009年招生182人,2010年招生196人,2011年招生252人,专业招生有了明显回升。5年来农业类专业就业率达到98.6%,就业对口率达到80%。

2.6提升了工学结合质量实施工学结合教学,依托智能化农业实训基地,教学中的大部分项目来源于真实的为企业承担的项目。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的学习和项目开发实践中得到职业能力的锻炼,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以作物生产任务为载体,第二、第三学期根据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从春季到冬季生长的季节周期性和管理要求,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个季节周期的“模拟承包”实训;第四、第五学期采用统一安排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到合作企业进行2次交替专业实训,每次1个月;在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具备职业岗位能力,与毕业后就业岗位对接。

2.7专业教育质量与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加强项目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基地得到充实、提升,扩大了实训功能。在完善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新增32个实训项目、356个工位,可以在实训基地完成智能化农业技术相关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实训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使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新技能与传统技能的比例、心智性专业技能与动作性专业技能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和国家职业技能比赛,在自治区级以上职业技能比赛中有6人获奖。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获“双证书”比例达100%。同时,为社会提供2000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2.8社会服务成绩利用智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的综合优势,为三农服务,使农民增收,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近年,学院与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合作申报了广西科技厅项目“甘蔗糖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示范”,获8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还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糖厂农务管理信息技术服务应用示范(2007BaD30B06)”,获国家专项经费支持315万元,目前项目已通过科技部结题验收。梁裕教授主持的广西科技厅项目“糖厂农务管理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桂科攻0895003-2-3)获广西科技厅专项支持40万元,项目已通过科技厅验收并完成成果鉴定。这些项目实施完成后,服务广西、云南等示范蔗区320万亩,惠及26家制糖企业、30多万蔗农,使原料蔗从砍蔗到入榨平均缩短10.6个小时,折合降低蔗糖分损失0.31%,示范区年新增甘蔗产值19800万元,增加工业产值37125万元,税金6326万元,得到合作企业及蔗农的好评。

学院参与完成农业部农垦司“广西农垦质量溯源建设项目”,与广西农垦局科研处合作建立了广西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中心,搭建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完成了广西农垦水果、生猪、茶叶农产品9个追溯试点,经农业部验收达到优秀等级。依托广西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中心,主持开发广西农垦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广西农垦企业单位远程生产数据填报及自动统计功能,在垦区92家企业推广使用,得到广西农垦科技产业处的好评。2008——2010年主要参与完成了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农产品质量追溯网络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已结题验收。2010开始与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开展芒果等特色果蔬质量溯源体系研究,共同联合申报课题,共同开发质量溯源系统。同时为农业企业开发茶叶新品种、改造生产工艺,为企业增收8778万元,桑茶技术创新使桑农每亩增收6000元,为桑蚕产业的发展和桑农的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为茶叶企业设计加工机械,使企业节能增效每年达到22.11~24.66万元;为食品企业研发新产品,企业技术转让每年获税利16万元。

3特色与示范

3.1整合专业资源服务现代农业本项目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体,集成学院财经类、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技术资源,优化涉农专业群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改革与建设,扩大学院服务“三农”的领域,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需要,为广西地方及农垦现代农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9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突显它的创新性和优势,把握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性、可持续、实效性,融入产业布局转型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培养高质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对智能制造背景下秀人才的培养上进行改革创新,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课程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一、制订和健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一)确立企业用工要求,精准定位优秀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在智能制造背景情况下,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性技能人才,要开展调查,剖析企业岗位及专业人才的转变,精准定位优秀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促使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达到企业的要求。

(二)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完成课程内容与具体要求相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与领域要求、产业链要求、企业发展趋势相对接,要在达到岗位能力的基本上超前发展。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高职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务必达到产业链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些新技术应用务必立即或超前地融进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持续推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升级速度更快,专业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院校与企业务必紧密联系才可以将企业所需及时融进人才培养中,才可以培养岗位融入能力强的职工。校企合作办学才可以使培养的优秀人才与企业不错位。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区域内加工制造业重点企业采用“订单培养,产教融合”,以订单培养为关键方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四)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充分运用企业主导地位,推行“敞开式”培养模式。由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教书育人过程,其教育目标既包含学员,还可以是企业职工。对学生来讲,入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实践,一部分时间在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要企业和学校专业制订相对应的人事部门现行政策开展适用。

二、改革创新课程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实际工作中岗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

(一)课程体系

面向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等领域,提倡“校企合作办学、工学更替”的人才培养方式,搭建“以岗促学、课证结合”课程体系,坚持“企业订单”的实践教学过程。老师为企业技术员进行技能培训、到企业锻炼、参加企业科研项目及关键产业建设项目,与企业协作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方式的教育改革。另外,与企业合作开发任务驱动的新项目化课程,撰写具备领域特点的专业化教材内容,按照岗位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指标,由企业权威专家与老师一同制订课程规范、实践内容、课程考核指标等。实际课程设计开发途径如下:领域、企业状况剖析和岗位分析→举办实践活动专家访谈会→获取工作目标→一体化课程转换→学习培训每日任务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计划编制→学习资料开发设计→资金投入执行。

(二)课堂教学构思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企业的每日任务或难题紧密结合,以探寻难题来正确引导和保持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观因素,建立真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上真正的每日任务进行学习培训。根据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性的指导方针,按照“专业知识的总产量不变,专业知识的排列方法产生变化”原则。紧紧围绕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多样化教学策略紧密结合,老师由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变成引领者,激发学生由被动学习培训变成独立思考。在开发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时,要引进岗位规范,院校在培养毕业生时遵循实际操作时的岗位规范,了解有关加工工艺标准,完成42课程内容与岗位规范衔接,教学环节与生产过程衔接。

(三)课程内容

1.岗位基本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包括了机械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每一技术行业所需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能力的培养,都依靠总数不一的专业理论课来进行。这些课程课程依据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间的联系来进行综合。如电工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电子电工仪表盘与精确测量均归属于电力技术课程,能够综合性为一门课程。电动机与变电器、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器与自动控制系统都归属于电气控制系统课程,可综合性为一门课程。2.关键技术课程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群技术领域,把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分成好多个关键技术,每一关键技术包括了一定范畴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要求,与岗位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与检修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个关键岗位,机、液、电一体化技术是该岗位的关键技术,综合性的内容有液压、气动式传动系统、pLC控制等的综合性运用,学好这门课程就可以担任机械设备的应用维护保养。

三、在综合实践课程基础上,建设生产性实践基地和数控车间,创建智能化工厂,推动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

(一)有效调节专业群构造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是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信誉的重要途径。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提高专业竞争能力,增强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结合,以融入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

(二)不断开展智能制造实践标准建设

学院完成了一定规模的实践性生产基地和数控车间的建设,完成了智能化运送堆垛服务中心、智能化安装服务中心、智能制造生产线及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完成图像识别技术、机器人智能安装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多轴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模拟仿真、智能机器人爪子快换、人机对战、智能机器人防撞击等技术的课堂教学。进行工业机器人安全性操作规范、智能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写、电机驱动和传感器控制、堆垛放置及捡取部位的步态分析、堆垛节奏优化、工业机器人对机床加工料运送的途径设计方案、工业机器人与机床相互配合的综合性程序编写、工业机器人电气设备基本原理的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认知、工业机器人外部设备控制程序编写与调节(pLC)等实训新项目的训练。健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课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在“政府引导、校企共建、多方共享”指导思想下,结合区域内对接机电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依照“基地建设集约化”和“综合实践课程生产制造化”标准。引企入校,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把学院的实训中心建设成具备公司文化深厚、职场气氛浓郁的校园内规模性实训基地。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要求,创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面向行业、对接产业,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用、共享、共赢”的运营机制,打造一个“内外结合、虚实互补、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产教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实现“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根据这种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措施,使学校和企业创建起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为学校将来探索进行双行为主体办学,奠定优良的基础。结束语为了更好地融入智能制造系统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深层次企业调查现阶段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所存在的问题的基本上,摆脱传统式的人才的培养意识,明确提出了塑造具备复合型的岗位群能力、可持续发展观的岗位能力及其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机电一体化优秀人才”的新思想。并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开展了探索,明确提出了培养计划、改革创新了课程内容、基本建设了智能制造系统实训管理中心、建立了转专业课堂教学精英团队,最后完成人性化、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才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路明,牛永生.大学创新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7(12):73-74.

[2]梁红霞.高职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

[3]楼懋恩.机电专业实训室有效管理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6):131-133.

智能化建设培训篇10

2017年,实训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战略目标,坚持“整体布局,分步推进;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狠抓常规,攻坚内涵;拓展功能,提升服务”的思路,努力把好实训室建设论证关、管理规范关和使用效率关,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持续加大实训投入,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着力完善实训教学体系。2017年实训管理处团队荣登校园先锋榜。

一、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教学保障

(一)提高建设起点,拉高基地标杆。根据《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省优势特色专业、市重点建设专业等建设任务,按照“对接产业、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利用高效”的建设原则,2017年总共安排实训室建设项目25项,新增教学仪器科研设备1415万元。9月22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浙教办高教〔2017〕64号),学校的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新技术实训基地、‘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智慧物流实训基地、湖州国际旅游学院综合实训基地获批省“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截至目前,学校的国家、省、市示范性实训基地数量(含立项)已达14个。学校获批“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项目,获教育部300万元软硬件资助。政校行企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研发于一体的湖州市电梯应用技术与培训基地正式运行。

(二)查找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水平。一是加大对实训条件相对薄弱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投入。2017年,安排了软件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市政管理、健身房等实训室建设项目,以满足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的基本需求。二是对部分教学楼教学环境进行基本改造。专门安排了350万元对3号教学楼所有多媒体教室的地面、墙面、窗帘、课桌和多媒体进行了更新,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三是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了氛围营造。根据创建示范性创业学院的要求,学校对创业学院大本营—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了总体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对创新工场的5个创新实验室和商贸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的3个创新创业班进行了整体设计、设施设备添置及创新创业文化宣传。

二、深化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运用信息手段,深化内涵建设。信息化是实训室建设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学校逐年加大对智慧教室、智慧实训室的投入,加快实训室信息化建设进度,营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2017年,在3号教学楼新建了7间智慧教室,为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互动教学等智慧教学创造了条件。新建了1间建筑VR实训室,将VR技术引进实训课堂,搭载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复杂知识原理的逼真VR效果展现。改建了2间公共机房,目前1号楼所有公共机房都得到了更新,基本满足了全校信息化教学需求。实训教学可视化资源管理平台正式启用,方便了实训室的开放管理,实现实训室使用数据的报表统计,为实训室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实训室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完成,预期系统的使用将有助于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修订了《实训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验实训耗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将生均耗材经费按专业不同下拨给二级学院,规范了实训耗材的采购报销流程。全面导入了6S现场管理,实训室整理、整顿、清扫工作落实到位,清洁、安全、素养工作有序推进,营造了舒适安全、服务高效的实验实训环境。建立了专任教师兼实训室负责人制度和实训室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实训室信息化管理和向学生开放机制,提高实训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

三、深化地校合作,强化社会服务

(一)地校共建基地,探索混合模式。湖州市电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湖州市电梯行业协会政校行企共同合作推进实施的服务地方重点项目。基地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学校和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双方投入资金共计1200万元,其中学校投入500万,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投入700万。基地拥有设备50余(台)套(其中培训井道13个、电气安装调试工位10套、二层二站客货梯13台、自动扶梯2台、理论教室2间)。基地可同时承担100人规模的电梯职业技能测试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能是面向电梯企业常年开设安装、维保、调试、检验等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取证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技能提升等。基地于2106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300人次;连续两年举办湖州市电梯维修技能操作竞赛,12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二)主动靠前对接,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社局、经信委、科技局、发改委等部门沟通,积极承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的各类培训项目。2017年,湖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共承担电工、钳工、汽车维修工、数控车、数控铣和物流师等工种技能鉴定及培训1万多人次。7月20日,由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湖州市职工数控职业技能大赛在湖州市公共实训中心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48名顶尖选手以及我校10名学生选手进行了同场较量,大赛共设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等3个竞赛工种。11月24-26日,学校第三次承担了浙江省高校招生机械类专业职业技能考试湖州片区的考点工作,完成了3天2个工种15场技能考试及评分工作,共有317名考生参加了考试。

2018年实训管理工作计划

2018年,实训管理工作将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契机,重点围绕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年”的年度工作主题,进一步狠抓实训内涵建设,提高实训管理能力;依托校地合作平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2018年实训管理处工作主要有以下七项。

——以学习贯彻精神为统领,促使实训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组织全处成员系统学习党的精神,理清思路,创新方法,真抓实干,强化举措,发挥党员示范先锋榜的示范作用,确保全年实训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具体做到三个起来:一是学起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完成处室成员每年40学时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创新学习方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二是干起来。要用精神的高标准、新时代的新方位来衡量工作,找出问题,围绕提供满意的实践教学条件,谋划2018年实训管理工作,用实践收获来检验学习成效。三是实起来。学习宣传贯彻精神要着眼于改进工作、取得实效,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

——以省“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提升学校实训室建设新高度。对照“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的申报方案,合理安排年度实训室建设经费投入,确保基地顺利通过终期验收。2018年,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所需岗位技能,按照教育部机器人应用中心的标准建设工业机器人人机互动工作站,满足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自动化类专业实训课程的要求;围绕吴兴高新区建设“中国物流谷”的总体目标,依托“中国物流谷”,根据现代物流技术人才所需的岗位技能,改建智慧物流实训室,新建云计算实训室和精益生产馆;按照建筑技术的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重点建设装配式工法、测量、市政桥梁和工程造价等实训室;根据外贸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内外贸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思路和产业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需求,新建阿里巴巴产学研实训基地、湖州老字号B2C实训室、移动商务实训室、地板oto实训室;按照“先进、高端、开放”的湖州国际旅游学院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从信息化、国际化、乡村旅游创业创新三个点出发,新建智慧旅游实训室、旅游VR实训室和3D模拟导游综合实训室。

——以校企双赢为目的,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新路子。一是积极推进电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一期建设,成立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主要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电梯基地新一期建设工作的指导,确保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选取南浔区5-8家典型电梯企业,召开电梯企业座谈会,全面掌握电梯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培训需求;学校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申报项目,争取获得市级重大项目立项;整合南浔区现有的部级(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省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省首批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基地、国家电梯质量检测中心(浙江)南浔基地)、省级(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平台资源,走合作之路,做大做强平台;完善一期项目的内部管理体系,着手制定新一期基地的建设方案。二是有序推进阿里巴巴校企合作体验实训基地建设。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校企合作体验实训基地建设协议,明确基地功能定位和双方的责权利。基地面积约400平方米,150个座席,可供600名学生进行实训,硬件设备主要由阿里巴巴投入,学校主要提供场地资源。在基地运行阶段,双方可探索混合所有制管理模式。双方共享课程、师资,共建专业、学生成长体系,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以校地合作为平台,进一步拓宽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渠道。成立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团队,整合高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各二级学院及各校级研发服务中心的力量,以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浙江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湖州市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基地等20余个品牌培训基地为支撑,立足湖州产业发展中高级能人才需求,主动承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搭建企业网上实训平台,实行线上乡下双轮驱动,有效整合中心内外资源,在中小企业与中心之间架起一座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沟通服务桥梁,不断完善面向企业、政府和政校企沟通的服务功能。按培训鉴定项目建设超市式培训包、学习包资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实训服务。在完善建设各培训资源的同时,持续做大培训鉴定规模,2018年各类人员培训总量达到15000人次,鉴定总量达到7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