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与审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49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1

(一)旅游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普通大众对于经济利益有了重新认识,对物质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缺少了意识形态对审美态度的制约,普通大众的审美态度和趣味开始转向了世俗化和感官享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日益发达,旅游审美文化也日益趋于大众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审美标准日趋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多元化。

(二)旅游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商品化

为满足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多元需求,旅游经营者几乎对所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作为审美文化商品而推向旅游市场。因此,无论是审美的主体,还是审美的内容与形式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况,使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商品化的特征。

(三)旅游审美的泛化

当代旅游审美远远超出了古代文人旅游“寄情山水”的范畴,审美的泛化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旅游过程中,既有对高雅、古典艺术的欣赏,也有对通俗、现代文艺的欣赏;既有对艺术的纯审美,也有生活化、娱乐化、实用化的宽泛审美活动。使得旅游审美活动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整个旅游活动呈现出“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的审美文化状况。

二、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已发展成为大众旅游,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传承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传统的古典园林审美活动都是建立在儒道等传统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于园林所蕴藏的美,赏析得深入而独到。然而,现今所呈现出的旅游审美文化,且不论这种旅游审美文化在自然审美、艺术审美上反应如何,单论它在古典园林这一类型景观审美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效果就远不如传统审美。就目前所看到的一些问题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旅游主体审美文化艺术修养的匮乏,使得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浮于表面,缺少对园林艺术深层次文化的审美追求。现今是一个大众旅游的时代,许多旅游者对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处于以“身临其境”为满足的“视觉”文化阶段。旅游者本身缺乏相关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感知能力、领悟力,审美趣味比较平庸单一,对于园林景观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大多只停留在娱乐和消遣上,没有注重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升华。

(二)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旅游经营者忽略了古典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特色,使得园林旅游设计缺乏历史深度、理性深度和审美深度。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当中,一些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期望的驱动下,利用普通大众旅游者对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向往,营造出一些“文明垃圾”的园林设计,追求视觉刺激,完全脱离了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本质与特色,曲解了园林所蕴含的文化。

(三)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中还存在一些负面因子。虽说当今旅游审美文化在三大主流旅游审美文化的影响之下不断发展演变,但在某些地区仍然还会存在一些不适应主流文化却有存在市场的其他形式的旅游审美文化,比如旅游审美文化的功利主义、过度实用主义、视觉文化等。在这些文化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旅游者或是旅游经营者都还不能自觉地协调与平衡旅游审美活动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较高艺术与审美水准的审美观念体系势在必行。

三、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塑造的应对策略

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对于旅游审美文化的引导和塑造,我们可以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导游和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

(一)旅游审美活动主体———旅游者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美的生活境域,它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核心,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而当今旅游者作为整个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想要深入园林之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必须注重自身旅游审美修养的培养。1.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面对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园林景观建筑,倘若旅游者没有一定的园林文化知识,贸然前去参观游览,难免会流于景观建筑表面现象,陷入“只看热闹”的旅游尴尬境地。因此,在旅游之前多阅读一些旅游地和旅游景点的知识,了解其所涉及到的文化事物现象,长久地潜移默化之下,文化素养必然会有所提升。另外,旅游园林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旅游景区服务中心设置相应的多媒体、宣传册,进行中国古典园林知识普及和园林景观建筑文化艺术旅游观赏指南。2.参与旅游审美实践活动,把握正确审美方法除了充实自身文化知识准备外,旅游者还必须在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掌握一些科学的审美方法,特别是在古典园林的欣赏过程中,把握好审美时机,选择好审美角度,保持好审美节奏,对于深入理解诗词楹联所蕴含的文学思想、亭台楼榭所体现的建筑艺术以及整个园林所体现的璀璨文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审美活动客体的提供者———旅游经营者

古典园林景观中作为旅游产品的那一部分是旅游审美的客体,也是旅游审美活动所关注的重点。现今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古典园林旅游审美意识本可以向着“百花齐放”的局面发展,然而有一些园林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市场效益,不顾及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脉络,忽略了园林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导致了园林景观的破坏,促使旅游审美文化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引导和塑造良好的园林旅游审美文化,对于园林旅游经营者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园林景观旅游资源开发上必须坚持园林的原真性,真实地反映它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必须坚持系统协调的原则,综合开发古典园林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但不要有意迎合大众的世俗需求而丢掉了园林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艺术。惟其如此,古典园林才可能会保持持久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旅游者才能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伊始就接触到最真实的古典园林景观。

(三)传播美的使者———导游

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活动中,导游员是旅游者审美的引导者和启示员,对旅游者所达到的审美境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园林的旅游观赏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过程,导游员不仅要将古典园林所具有的基本景观审美信息传达给旅游者,启发旅游者对景观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和意境的审美,还要依据旅游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旅游者的审美节奏和状态,引导旅游者的审美历程,从而使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能获得“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而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基于此,对导游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导游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之外,还应在注重培养自我审美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审美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注意研究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把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灵活运用旅游观赏原理,引导旅游者达到美的享受。

(四)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得审美意识与审美文化也在不断演进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2

关键词:旅游审美;游客受雇拍摄法;游客自愿拍摄法;景观偏好

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王柯平,2000),旅游体验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美的背景之中(曹诗图,2007)。但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虽然以景观照片评价为基础的景观偏好(1andscapepreference)研究在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开发规划曾经一度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静态的照片评价和动态的实景欣赏与体验仍有较大差别,其研究结论仍难以较准确地反映旅游活动中的审美问题,其结论也因此仍有争议。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游客受雇拍摄法”(Visitoremployedphotography,Vep)曾用于旅游形象测量与审美感知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租用相机成本太高等原因难以在旅游研究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数码相机的普及让旅游摄影不再是专业艺术审美的专利,也为窥视大众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创造机会。本研究拟通过了解大众旅游者旅游摄影选点等现象试图来分析了解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并将研究测量方法称之为“游客自愿拍摄法”(VisitorSelf-employedphotography,VSep),并将本研究结论与传统照片研究法中相关结论进行比较与检验。

1 西方学界以景观偏好(landscapepreference)为主的旅游审美研究

中文语意中的“审美”与西方词汇中的“aesthetic”表意并不完全相同。从词源来看,aesthetic由希腊文aisthesis转化而来,本意是感觉、感性认识,中文将其翻译为“美学”或“审美”,往往使人将aesthetic理解为“关于美的学问”,或以为审美活动仅限于美,然而审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却不只是“美”,而是包括美在内的一切能引起人们精神上各种愉悦、满足、激动甚至某些痛苦和哀愁的方面。显然,将西方文献中的aesthetic译为“审美”使其感性意义狭窄化了,且由于字面的关联而极易与“美”相混淆(曹俊峰,1983)。中文语意中的“旅游审美”强调对旅游景观之美的辨别和领会,因而与西方研究中的景观偏好(landseapepreference)更为接近。

是什么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国外学者并未直接回答,他们大多通过研究人们的景观偏好(landscapepreference),探索适当的旅游审美评估指标,如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特定组织身份或农民身份等)(Dearden,1984;Yu,1995;VandenBerg,Koole,2006)、居住环境(Yu,1995;VandenBerg,Koole,2006)、过往认知或对景观的熟悉程度(De~den,1984;Yu,1995;Hanley,Ready,etal.,2009)、个人性格(abeBo,Bemaldez,1986;Zuckerman,Ulrichetal.,1993)、环境态度(Kaltenbom,Bjerke,2002;Ribe,2002)、休闲动机(VandenBerg,Koole,2006)、文化背景(Yu,1995)、景观自身的特征(Dramstad,tveit,etal.,2006;ode,Fry,etal.,2009;Sevenant,antrop,2009)等。也有部分学者对其中个别指标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如Dearden(1984)发现在对荒野景观的评价方面,有无规划方面的专业训练对景观偏好并没有影响(Dearden,1984);Yu(1995)也认为对景观偏好有影响的是综合教育水平而非景观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验证了性别与大文化背景的影响力也并不明显(Yu,1995)。可见西方对于景观偏好的研究总体上仍可分为审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以主体研究为主。景观偏好主要受审美主体的个人特征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将主客体结合,提出景观偏好指标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的景观类型下指标可能有所不同(Yu,1995;Dramstad,tveit,etal.,2006;Sevenant,antrop,2010)。

然而,对于以景观评价为基础的量化研究,正如Dramstad和tveit所指出的,尽管大量的景观评估指标已经在使用中,真正关于景观美学的研究却一直被忽略了(Dramstad,tveit,etal.,2006)。景观偏好与旅游审美的联系非常紧密,但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景观偏好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评价,旅游审美则是一种动态的综合体验评价,旅游审美以景观偏好为基础,但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影响因素,景观偏好的评价指标对于旅游审美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在此基础上如何研究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 中国学界以美学研究为主的旅游审美研究

在国内,旅游审美被定义为“通过旅游来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黄艺农,1998),旅游学术界前些年对之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并将视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美学。美学本身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作为奠基于现代形而上学之上的一门科学,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是“行至真理的半途”“意味着对艺术和美的沉思”“是对与美相关的人的感受状态的思考;是在美与人的感受状态之关系这一范围内对美的思考”(范玉刚,2007)。旅游美学是将通俗化的美学与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学科,被称为一门“以主体在旅游过程中美感如何发生为核心并旁涉与此有关的方面,来研究人类在旅游生活中审美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的科学”(牧心,1996);一门“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方法和技巧的科学”(高曾伟,易向阳,2008),“带有高度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庄志民,1999)。然而,“旅游审美学”又与“旅游美学”有所区别。尽管两者都从美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旅游的规律与特征,但“旅游美学”立足于旅游业,着眼点是构成旅

游资源、服务和设施三大要素中的客体,侧重研究的是旅游审美资源中美的创造;而“旅游审美学”则是从旅游主体出发的,从美学角度立论的旅游理论思维视角,更侧重对美的欣赏(田连波,1997)。因此可以看到,现有的旅游美学教材大致有这样两类:一类着眼于审美客体,侧重描述和分析山水、园林、建筑、雕塑、书画、旅游纪念品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审美价值(乔修业,2000;仇学琴,2001);另一类将旅游审美的主体和客体均等对待,既考查资源的审美价值,又研究游客审美的心理过程、观赏技法、个体差异等(牧心,1996;王柯平,1997;陈鸣,2004)。

旅游审美的个体差异明显。旅游美学教材通常将旅游审美的个体差异笼统地概括为阳刚型、阴柔型、中间型(王柯平,1997;乔修业,2000)等类型,或者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总体特征(乔修业,2000),审美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也被普遍概括为先天(生理素质、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等)和后天(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氛围、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职业、爱好、情趣乃至经济条件等)因素(乔修业,2000;仇学琴,2001),但这些结论基本上都属于经验性的总结,缺乏深入的考证。前人研究中较常见的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古人的旅游审美,如通过剖析古代山水诗中表现出来的诗人旅游审美活动论述旅游审美心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周敏慧,陈荣富,2001),从古代文学中探索旅游地理与审美心理的关系(陈雁谷,1990),从古代旅游文学的表现题材中发现古人对自然的几种主要的审美倾向(夏太生,1998)等,都是从古代文学这一实体中提取旅游审美抽象概念。而对于现代人的旅游审美,研究的载体还很缺乏,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更鲜有提及。

和古代文学相似的是,现代人的摄影作品同样是人们心理的直观体现,两者的创作和完成过程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瞬间艺术,摄影者能否用镜头捕捉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瞬间,重点在于其是否具备独特的审美意识(隆,2004)。旅游摄影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过程(孙永亮,1995),因此通过旅游摄影研究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成为一个可能的途径。

3 研究方法

中国电子商会日前的《2009-2010年中国城市数码相机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力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的数码相机已占全球市场的八成左右,数码相机国内销售970万台,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码相机生产与消费大国①。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便利,使针对摄影者的照片研究更加便利,游客从旅游摄影中“窥视”世界,研究者们也常常透过照片来“窥视”拍摄者的内心世界,研究他们的心理行为,这样的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出现(戴光全,陈欣,2009)。实际上,在景观审美研究领域,照片、视频等摄影资料在国外已经成为学者用于评价人们景观偏好的重要工具(oku,Fukamachi,2006)。

通过摄影进行景观与审美研究方法的演进。早期利用摄影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展示摄影资料,使用预先制作好的评估量表或测量模型,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喜好对照片等资料评分,进而从分值高低来评估调查对象心中景观的美感度,也即其景观审美偏好(章海荣,2002)。该方法虽被广泛使用,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如调查脱离现实场景(oku,Fukamachi,2006)、回答受限于已有材料因此只能做被动选择(Garrod,2009),等等。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游客受雇拍摄”(Visitor-employedphotography,简称Vep)方法,Vep是一种用于衡量人们对自然环境感知状况的经验记录技术(experience-recordingtechnique)(Boulder,1995),最先由Cherem和traweek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Cherem和Driver(1983),Chenoweth(1984)等研究中得到发展(Garrod,2009);最初只用于提取目的地形象的属性,后来广泛应用于景观审美、户外娱乐体验和社区规划中。Vep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向调查对象发放相机请他们拍摄与调查目的有关的内容等。使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是由游客帮助拍摄的照片,在将照片的含义概括为目的地形象时需要辅以焦点小组(Focusgroups)的手段进行分析(李宏,2007)。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过程中被调查者被赋予了自主选择拍摄对象、角度等权利,不会受到研究者思维的过多限制,并且进行的是实地拍摄,因而能更好地表达游客的真实意愿(Garrod,2009);缺点是相机由研究者提供、成本高且相机遗失风险大,使其在推广使用中受到限制(Boulder,1995)。所以,尽管旅游体验与摄影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Vep还比较少被应用到旅游研究中(Garrod,2009)。

“游客自愿拍摄法”(VisitorSelf-employedphotography,VSep)。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现代旅游与摄影如同双胞胎,不带相机外出游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Haldrup,Larsen,2003),这样也使研究者不提供相机给被研究者成为可能。本研究尝试以游客受雇拍摄方法为基础,将Vep中的受雇拍摄调整为游客自愿拍摄(即自己带有相机的游客),由规定游客拍摄内容改为游客自由拍摄,并称之为VSep(VisitorSelf-employedphotography)研究方法,试图以此方法探索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并比较VSep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与以往研究中关于景观偏好影响因素结论的异同,以测量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问卷内容均为封闭式问题,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研究:(1)旅游摄影的普遍性;(2)旅游摄影的动机;(3)旅游摄影对象选择偏好;(4)摄影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常住地等;(5)摄影者的专业程度。

研究过程。研究人员于2008年7月在网上进行问卷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份,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对问卷做了适当修改和调整,并于2009年8月中旬由3队调研人员分别在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和河南嵩山3个景区内正式向游客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挑选的游客。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人均填写时间约3分钟。3个调研地总计发放问卷678份,回收有效问卷632份,有效率93.2%。

问卷情况。本次研究有效问卷具体构成为:九寨沟356份,张家界100份,嵩山176份。其中男性占55.9%,女性占44.1%,性别比例比较均衡。19~40岁的中青年人群占调查对象主体,为总数的65.5%。学历在专科和本科范围内居多,占62.3%。有76.7%的被调查者年均出游1~3次。在出游形式的偏好上,相比完全自助游和跟团旅游各占25%上下,半自助旅游比较受被调查者青睐,占总数的44.2%。采用Kruskm-wallisH检验3个调研地的样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均无显著差异,达到匹配样本要求,本研究将三地数据汇总进行分析。问卷数据的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主要使用了相关分析作为数据统计方法,最后对统计得出的数据再进行定性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结论。

4 研究发现

4.1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具备旅游审美研究基础

旅游摄影的普遍性与大众性。调查数据显示,93.6%的游客在旅游时必带相机,63.2%的游客认为自己每次出游拍的照片数量比较多,但他们中87.8%的人不具备专业的摄影知识与技能,只是普通的大众游客,可见摄影已经成为大众游客中的一项普及性活动,通过了解游客自愿拍摄的情况来测量游客的审美偏好具备基础条件。

旅游摄影者动机。摄影是现代旅游者最常见的、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者摄影的动机主要包括满足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证明、完成“自我叙述”(serfnarrative)与“自我认同”(serfidentity)(保继刚,刘丹萍,2006),依据这一理论,本研究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1表示“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测量游客的摄影动机,包括影像记忆(带走美景)、证明、自我叙述与自我认同(与亲友分享)、个人兴趣(艺术创作)和功能作用(资料收集)5项,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上述5项摄影动机都有较高认同度,其中“带走美景”动机的认同度最高,说明对美的记忆是游客最重要的旅游摄影动机,体现了游客对美的追求,因而游客的摄影偏好可以反映其审美偏好(见表1)。

4.2基于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的旅游者审美偏好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审美包括多个方面,本研究以游客“偏爱自然,还是更偏爱人文旅游地”为例进行测量,问卷中围绕审美偏好这一主题设定了“哪些类型景区更能激发您摄影的兴趣”、“对不同拍摄对象的喜欢程度”、“对开发程度不同的拍摄对象的偏好程度”3个相关问题(见表2),为了让SpSS的统计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分析中对原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后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游客对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都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或者较少人工化的选项,这表明受访者们似乎更爱自然美。横向比较3个问题的统计结果发现,游客偏爱自然,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拍摄,最后才是拍摄对象的自然性(见表2、表3)。

旅游者审美的影响因素。根据问卷统计中的游客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常住地、受教育程度、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对摄影的爱好程度和专业程度等潜在的旅游审美影响因素。分析游客审美的影响因素分两步进行:(1)创建新变量。创建一个新变量“旅游审美偏好”,取值为各样本中题1、题2、题3经如表2进行数据处理后的数值总和,表示游客“更偏爱自然,还是更偏爱人文”。从表2的说明可推算,新变量取值仍然满足数值越大表示对自然的审美偏好越强烈。(2)通过相关分析识别影响因素。将问卷第4、第5两部分得到的个人信息(包括如年龄、性别、常住地、摄影爱好程度与专业程度等等)与新变量“旅游审美偏好”进行相关分析,寻找与其显著相关的变量,即本问卷测量的旅游审美影响因素。表4显示,性别、常住地、年龄、摄影爱好程度等都是影响游客旅游审美的因素。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性别、常住地、年龄、摄影爱好程度等项都与旅游审美偏好显著相关,其中性别与旅游审美呈负相关关系,其余为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审美的相关关系值得注意,但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并不显著;而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和摄影方面的专业程度对游客的审美偏好则基本不造成影响(见表4)。

4.3VSep方法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对于景观偏好的研究,西方学者通过以图片评价为主的方法得出了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特定组织身份或农民身份等)、居住环境、过往认知或对景观的熟悉程度、个人性格、环境态度、休闲动机、文化背景、景观自身的特征等影响景观偏好的因素。而国内的旅游美学研究也将审美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经验性地概括为先天(生理素质、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等)和后天(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氛围、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职业、爱好、情趣乃至经济条件等)因素。与本研究结论相比较,影响游客景观偏好的因素如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等与影响旅游审美偏好的因素一致,而受教育程度与旅游经历的影响作用却并不明显。一方面,这表明,VSep研究方法有关旅游审美影响因素的结论得到了以往有关景观偏好的结论支持,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完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的变迁可能会影响部分结论变化。总结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见表5)。

(1)时代观念变化可能影响审美观变化。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受到如大众文化(傅守祥,2009)、消费文化(向怀林,2009)、传媒技术(欧阳友权,2009)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显示出新的特征。因此,研究旅游审美需要以变化的、动态的思维考查不同时代背景下旅游审美影响因素的差异。

(2)信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审美观变化。在以往的研究中,旅游经历是影响旅游审美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经历的不同会造成游客对景观的预期和评价的不同(Hanley,Readyetal.,2009)。但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作为旅游经历直观体现的出游频率与出游方式都不对游客的审美偏好产生影响。在普及的互联网传播下,“全世界的任何信息都可以组织成为电子空间中的信息资料库,而所有网民都可以直接面对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识”(田俐,2009),游客可以轻易获得旅游相关信息和知识,以及虚拟的旅游经验,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难度,缩小了个人知识和信息总量与其年龄的差距,因而减小了旅游经历对人们进行旅游审美的影响力度。

(3)研究测量方法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变化。尽管景观评价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旅游审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两者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图片评价法往往使人们应用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进行冷静的思考,对图片中静态的景观做出被动的评价,而忽略了旅游体验的影响。这也是传统的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一个弊端,即只重视旅游资源的形式美学价值,忽视景观的体验美学价值(王玉,2006)。从摄影视角研究旅游审美的进步之处在于,对审美的审察是在游客的旅游体验中进行的,游客摄影时的审美偏好与其身临其境的感知紧密相连,因而结论与现实情况更为相似。

另外,研究发现,尽管游客的摄影能力并不对其旅游审美造成明显影响,摄影爱好程度的影响却不可忽视。这是以摄影视角下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摄影爱好者对画面美感的刻意追求中得到解释。

5 结论与讨论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3

“行游”――行,走也;游,观赏,品味。旅游行游是指游客在景区中的游览活动,它主要是游客以风景景观的沟通与交流。游客通过与风景景观的沟通与交流获得旅游美体验。行游是一个完整的游赏审美活动。――游客对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的一次“观光活动”。这里所说的“观光”,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行游中对景观的“景框式”观照。

在水利旅游风景区中,水利工程景观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作为游客观光审美的“感性实体”,游客在行游中体验自然风景的魅力与人类创造的奇迹。所以,水利旅游行游对景区内的景观等级要求较高,水利旅游行游所追求的是旅游景观的冲击力。可以这样说,在景区内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看点”,就不能进行行游方式的旅游美利用。

一、水利风景区景点调查与评价

旅游景观评价的总体标准是“美”,因为,如果不美,那就成不了“景”,也就不足以“观”,所以,从词源上来说,所谓景观就是指值得观赏的可以成为景的物体。美的对象与人的感性知觉有着直接的适合关系,与人的心理情感有着结构的同构关系,与人的目的、理想有着内有的或显或隐的同一性。

旅游景观不同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景观,它不偏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具美学的性质。根据张法《美学导论》中“美的基本审美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审美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将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确定为:从美的类型的典型性利用性,美的质料价值的比较性,形态规模的大小及周期性三个方面作为考量。《旅游景观审美评价赋分表》①如下:

①陈昌茂《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月。

依据旅游景观单体评价总分,将旅游景观审美评价等级指标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30-44分。

以景区的基本特征和属性为背景,在普查资源的基础上把景点标识出来,并进行审美量化评价。根据评价分值,对一个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等级排序,这既是旅游景观评价本身必须的工作,也是进一步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美学依据。

二、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水利风景是一种复合景观,所以在建设水利风景区时,在工程设计上要考虑它的审美性,在建设上要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在旅游活动的组合上强化旅游美特征,这是我们所说的旅游美利用。

旅游地的物质结构主要由五个实体构成:山、水、林、气、筑。景观就是这五个实体独立的含义和状态或者变形;景观通过组合,而成为景点;景点经过“游线”的组合,结构地成为了景区。

旅游景观规划是按照旅游美体验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简言之,就是将能够吸引游客并具有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景物、景点,从游客的角度和开发的角度,即以游客审美和开发效益两者统一的角度来利用:四级、五级旅游景观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景观”,作为审美质料,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而利用;一、二、三级景观通常作为审美背景来利用。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在景区内游览观光,这就要求旅游开发和建设者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才不使景区显得单调无味。根据风景风景中景物评价,水利风景区要按主从关系进行设计――突出统一性与整体性。用中国美学的观点,就是“中和”。从形式美的角度来说,“中”以突出中心点来突显特点,“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和”就是针对如何处理主与从的关系来突出整体结构。

(一)以水文景观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要凸显文化特征,特别是水利风景区中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要满足视觉等感觉器官的需求――“文化景观化”,不能抽象地、学究式的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要按审美的要求,使文化转化成为审美对象――文化景观;其次,在设计上要结合自然,以地质地貌为根据,针对景点的观赏性,优化景点的布置与形式,尽量少建人工设施,以避免破坏自然的完整性。

(二)以水利工程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在设计上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为主,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审美元素,要融入美化环境、美化生态、美化家园、美化生活等现念。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不仅仅局限于防汛抗旱,还应该从审美的角度、从旅游的角度、从人居环境的角度等方面,用旅游美学理论指导建设,特别是强化旅游美的利用方式,创造旅游美的质料,充分体现工程与水体的和谐、工程与周围自然的和谐。

(三)以人造景观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要考虑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协调,与水体的结合。要考虑是否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水利深厚的水文化、地方文化与人造景观风格相结合。对于以人造景观为主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风景景观主题公园上,把握主题公园的设计与水利风景区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三、观光等于景观,避免水利风景区的破坏性建设

在建立风景型景观水利风景区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关键,即观光等于景观。观光就是观景,它的美以景观为承载对象,自然景观以自然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基础,要从景观的等级来决定是否开发观光游。不要把观光错位为度假。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4

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成为消费者寻求、购买、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基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特性,其内涵和外延必须突出审美因素,尤其是审美体验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包括更新旅游文化产业观念、拓展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和提升旅游文化产品的品质等,以满足消费者审美升华的需要和成为生命统一体的需要,切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

大审美经济;审美体验;旅游文化产业;顺德

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变革。在消费审美化的前提下,个人通过创意、技巧和才华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审美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在21世纪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谈到两种体验,一种是体验的优雅和强化形式,即艺术作品,另一种体验则普遍构成日常事件、活动及情感。艺术和审美体验隐含在每一个正常体验中,审美经验是一切经验所固有。随着审美体验进入经济领域,我们也步入了大审美经济时代。在市场原则和资本逻辑的全面渗透下,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联姻催生了“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将现代旅游的定义解释为:“人们处于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旅游融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为一体,具有综合性审美的特质:感遇古迹、建筑和文物者有之,膜拜庙宇、园林者有之,欣赏书法、绘画、篆刻者有之,观摩音乐、舞蹈者有之,体验美食、民情、风尚者有之,无论是涉及中国传统美学的阴柔、阳刚、秀美、绮丽、疏阔等审美范畴,还是西方美学崇高、自然、沉郁、悲壮等审美形态,人们在旅游当中满足了自己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1]。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属于审美文化产业的范畴。根据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的特点,如何凸显旅游中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是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复苏、转变经济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2]。

一、大审美经济下审美升华的需要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勃兴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首要策略”。所谓大审美经济,就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旅游审美指的就是围绕旅游和通过旅游来进行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并从中获得激发生命力的审美体验和美好情感。旅游活动的审美特征包括审美追求的精神性、审美活动的技巧性、审美对象的趣味性、审美感受的立体性、审美客体的可观赏性、审美功能的陶冶性。具体来说,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将自己融入美景美食,观赏、品位、领悟,抛开日常经验和现实世界,追求一种人生闲暇与精神享受。当然,一部分审美主体掌握方法、时间、距离、角度等鉴赏技巧,另一部分只是走马观花、凭栏望水,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皆可获得成为生命统一体的宝贵经验。审美过程趣味横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审美主体在审美情境中自然要调动所有的情感与知觉去体悟造化神奇、巧夺天工之妙。全方位、多方面观察和欣赏需要全身心投入,只有全然进入旅游胜地等审美情境的对象世界,才能达到“高峰体验”,满足审美主体审美升华的需要。旅游文化产业要创新观念、整合资源、精心规划、回归体验,满足消费者审美升华的需求以及成为生命统一体的需求。文化旅游产业的勃兴与人们的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密切相关,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体验和享受过程,也是消费者寻求、购买、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感受和体验审美氛围,包括当地的独特地形、人文历史、民俗风貌和民族信仰。人们来顺德,畅游清晖园、西山庙、陈村三字经公园、陈村花卉世界胜景,参观李小龙故居、碧江金楼、乐从陈家祠、678文化街、伦教周大福珠宝文化中心,领略顺峰山、大良南国丝都博物馆、顺德创意产业园、顺德华侨城风光,最后令人回味无穷的是岭南水乡、武术之乡、世界美食之都的民俗风情。

二、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内容层次更为丰富、综合性愈加明显,其关联度、带动力、辐射力更高、更强、更广,再加上旅游是无污染、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毫无悬念成为各国文化产业中大力发展的翘楚。旅游文化产业联动性高、竞争力强,融合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关联文化、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保、林业、气象、金融等部门。到2020年,我国将与法国、西班牙、美国、德国等一同被视为全球旅游业“巨头”,扮演主导全球旅游市场的角色。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统筹城乡、生态环保、服务贸易、对外交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公认的“无烟工业”“低碳经济”“绿色产业”,旅游活动将深度进入大众生活。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生活加速步入休闲享受阶段,带薪休假得到落实,假期增加,全民旅游意识增强,旅游产品和消费更加多元化。理念决定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3年,书记发出“发展新岭南文化、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号召。《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明确树立“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以文化论输赢的观念”,提出“发挥文化在佛山城市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力争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佛山重要的城市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创新创造活跃、岭南风韵突出、城乡服务均等、城市形象鲜明”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总体目标。城市竞争终究是文化软实力竞争。在新的形势下,顺德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以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科技资源为主要投入的文化产业,切实做到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不断提升顺德文化软实力。顺德是岭南文化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早在2010年,顺德区文体局会同上海社科院制定《顺德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顺德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环节、总体定位、具体要求、主导战略、核心产业、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和推进措施等作了具体规划,其主题口号为“阳光顺德,创意家园”,这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谋而合。就整体来看,《规划》指出顺德文化产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1)缺乏文化产业的全区定位和总体布局;(2)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扶持的举措;(3)缺乏政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机制;(4)缺乏辐射周边的平台和市场网络。如何突破顺德旅游发展瓶颈,如何实现顺德生态旅游,这就需要我们以国民旅游为出发点,重视审美主体体验,实现业态创新与融合。

三、重视审美体验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审美体验(aestheticexperience)是审美活动中主体感受、体验、创造、评价美的经验,是人在生活实践、审美实践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主客体的精神关系,是人的意识在多次反复的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审美特性在心理中的反映和印痕留存,是人生经验的特殊形态。“审美体验”一词频频出现在文化学、美学和文艺学中,也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审美体验即审美经验属于实用主义美学的范畴,是艺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属于文化产业时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3]。保罗•德曼曾说,美学的真正主体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4]。在现代社会,体验变得愈趋重要。旅游过程作为审美体验的重要场所,致力于非电子经验的重塑,旨在对人日常接触的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包围的“智慧化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反叛,希望逃离非人化控制,重新确认日常生活的经验,以补充传媒经验之不足。

(一)观念更新:审美体验多元整合的间性

特征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旅游是一种寻求差异的活动,艺术新模式和新观念的创造营造了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现代审美意识的两大法则一是多元化,二是美学与非美学的辩证关系。多元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最根本的样式。体验与体验之间不存在决然的裂痕,审美体验与日常的、道德的、宗教等其他经验类型的联系是密切而必要的。审美体验的不确定性、漂移性来源于它是一个主观的、笼统的、融合的、和谐的经验“完型”。因此,我们除了看到单个作品中的个人习语,也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整体之时,其范式深层多元整合的间性特征。艺术论内在的多元化应由单一概念性分析转为对艺术不同观念、类型、范式的分析,将其学科领域扩大至超越艺术的问题上来,譬如旅游文化带来的多元整合间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岭南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地,南越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先驱。江河大海滋养了南越先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想敢做、包容多元的海洋精神。宋元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省会广州的附邑,顺德得风气之先与地理之便,成为“民勤生而士务学”的“岭南壮县”。顺德美食天下闻名,顺德海内外厨师用他们精湛的技艺诠释“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美誉,2014年12月更如愿捧回了“世界美食之都”这块金字招牌,每年一届的“岭南美食文化节”已成为本地品牌盛会。在举办粤剧艺术节、武术文化节、美食节的过程中,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挖掘活动中审美体验的个体化、差异化和复合化。

1.主题体验融合性原则。

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不仅仅蕴藏在我们典型地视为艺术的人工制品之中,而且存在于感知和创造它们的动态过程中。以2015年顺德美食节为例,仅美食节主会场,展位就高达近200个,既有顺德美食展区,广东美食展区,又有国际美食展区,不仅能品尝到各式美食,游客也能亲眼看到食物制作过程,饱了眼福口福的同时还能一探究竟,趣味性十足。

2.整体体验性原则。

顺德创意产业园以“用大家的智慧、我们的认真,做最好的创意园区”为宗旨,目前进驻工业设计、创意设计、软件信息、动漫影视等150余家企业、机构和协会,不仅是工业设计基地、创意企业孵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孵化基地,而且良好的商业配套也让消费者能在参观、购物的同时体验科技人文的日新月异,有利于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

(二)内涵拓展:审美体验“现实的非现实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对环境的美化再造

我们通过购买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让所有生活内容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涉及到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以前现实是可以计数衡量的,现在,现实必须能够审美的表达,也就是“现实的非现实化”。譬如在旅行中,无论是人文景观、自然风物还是人造天堂,都敦促旅游者“扬弃”和背离当下,超越普遍的存在意义,让自由精神发挥到极致。就旅游这一行为来说,我们希望目的地带给我们“陌生感”、甚至“朝圣感”,希望每一次旅行都是真实生命的开端和延续——脱离日常生活的平凡、重复、单调甚至机械,以满足日常生活中难以填补的隐性的深层欲望,作为一个自由人而非“单向度的人”,开始所谓感性的行事、审美的行事。因此,必须从文化哲学等方面来思考如何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就城市中人最喜欢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为例,伦教678文化街满足了消费者居住、工作、娱乐和流通等各种需求,即所谓的“都市主义”环境。具体来说,678文化街是在旧建筑群的基础上改建的,总体保持青砖灰瓦的古建筑风格,街巷和建筑保留了岭南建筑的韵味:骑楼、锅耳式山墙、瓦脊、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保留50年代的大洲乡人民会堂、大洲卫生所、三洲粮仓等旧建筑。同时,这里也有香云纱展、岭南画派画展、珠宝瓷器展以及“欢姐伦教糕”等特色餐饮,充满“御波新韻”的文化情调。但是不难发现,678文化街的格局和成都的“宽窄巷子”、佛山的“岭南新天地”类似,是在保护建筑区里重建的商业消费天地,都是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而“678”的数字化命名明显来自北京“798”艺术区,有“旧瓶装新酒”之意,可见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需求,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在一个依附于经验的社会中,如果只是关注旅游环境,那么这种陶醉必然不能持久,必须要关注人的情感、人的经验和人的感受以及生活功能。其实仔细思考这些“都市主义”环境,都是“融合”概念的再生,包括艺术风格的融合、地域特色的融合,这些旅游区的功能是多样的、形式繁复,对于保持协调的建筑来说,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它象征着都市人的实际生活,因此把握现代人对现实的理解以及遵循“现实的非现实化”规律是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涵的关键。

(三)提升品质:审美体验“超越自身”的特性与旅游文化产品的情感性、审美性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能够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产品,包括具有文化性、艺术性或文化含量较高的文化载体和服务。国际文化经济学家大卫•斯洛斯比看到了文化价值与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密切相关,如果说文化价值蕴含人类所有的情、意、志及一切历史与未来象征的抽象价值,那么文化产品价值则包括情感、意志、志趣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娱乐价值[5]。待售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当代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对产品价值的感知和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做出决策的依据。由于旅游文化产品具有超前性,在提升产品质量之余,挖掘文化产品内涵和完善产品形象设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图像时代,视觉为先成为感知的一个重要原则,黑格尔认为“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6]。熔历史、社会、生活、政治等维度为一炉的旅游文化产品包含着情感依托和情境想象。旅游活动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平凡、重复与麻木,给予人们强烈的情感知觉、审美体验等深层次需求。在大审美经济时代,商品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情感体验等抽象符号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消费者的喜怒哀乐占据了旅游文化产品的中心位置。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认为,用“我需要所以我购买”的理性神话来解释需求和满足是天真的,当代社会“物品的变化-需求的变化”逻辑是欲望逻辑,永远不会有圆满的文化商品,也永远不会有需求的确定性,因此消费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体验,文化产品能否带来美的享受和高峰体验则是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传媒技术的新发展使得其他的感官也得到了重视,譬如听觉、触觉,感知重构与文化模式和需求的巨大变化相关。随着现代消费从注重实用到注重美感、从购买实物到购买梦想的转变,求新、求特、求精、求丽的文化产品才能实现审美体验与实际效用的统一。踏入凤城,清晖园不容错过。藏于大良老城区的清晖园为岭南园林代表,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宅邸,与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园。2015年9月23日,清晖园作为《乐享中国》的片头背景,正式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让世界认识中国,认识顺德。镜头俯瞰清晖,随后切入内景,一位名叫司徒伟的美国人在荷塘边泡茶饮茶,并与两位中国友人亲切交流。短短数秒,便把清晖园的古典与优雅展露无遗。同时,我们也难以忽略司徒伟的身份——他是一位来自美国迈阿密的“功夫迷”,因为崇拜李小龙,他选择留在了“武术之乡”的顺德。除了研习功夫,司徒伟还积极学习泡茶、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司徒伟透露,他的最大心愿是能开一所李小龙武术学校,向众多全球广大“功夫迷”传授功夫。《乐享中国》是庆祝联合国七十周年的项目之一,这组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循环播放,共有上千万人次观看。清晖园为何能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参与该策划拍摄方案的负责人叶中平告诉记者,清晖园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代表的是“城市绿洲”,历史与现代交汇;另一方面代表的是明代状元府邸,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的认可,从而很好地体现联合国七十周年的“共融”主题[7]。因此,陈村花卉世界、南国丝都文化主题公园、逢简水乡、长鹿农庄应集中展示岭南水乡风情,集文化传承、审美体验、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为一体,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区域人文地理为特色,在旅游规划与设计中彰显岭南精巧细美的美学风格。

作者:吴舒婷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光明日报[n],2010-03-21.

[3]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2.

[4]陈文育.体验经济与审美体验[J].艺术百家,2007(01).

[5]林赛•沃斯特.美学权威主义批判[m].昂智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3.

[6]汤晖,钟洁.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美育

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持续保持和现代科技的猛进,战后的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增长,国民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因之增多;同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及社会斗争、推进等原因,可供国民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加之交通条件现代化。这三大基本原因,使得旅游业兴旺发达,成为朝阳产业。发展至90年代,旅游已与石油、汽车业鼎足而立,成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演进。面对充裕的金钱、时间,文化素养高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乃以旅游为仅次于生存需求的人生第二需求。

何谓旅游美育?旅游美育即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美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广义的旅游美育,则不仅对旅游主体而言,其对象推广为一切与旅游相关的人,如:旅游媒体从业人员、旅游客体中的人们。本文谈的是狭义旅游美育。

由于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所以,人们每将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一、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

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本文姑将其拟为六个方面: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

(1)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雄美一般是就形体与气势而言。凡形体高大雄伟、气势豪壮磅礴者,皆谓雄美。雄伟的高山,喷薄的日出,参天的古树,凌云的雄鹰,无不给人雄壮的美感。雄美为阳刚,秀美为阴柔。险峻的瞿塘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辽宁千山五佛顶,都是险美的代表。奇美在于形象之非同一般,变化多端,离奇怪异,出人意表。典型的奇山异水,有大西南之岩溶地貌,青藏高原神奇的湖泊,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之海蚀柱、海蚀崖、海滩等。

(2)色彩美是大自然的杰作。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碧海、金沙、霜林、雪原、美草、百果、黄土地、红高粱、似锦繁花、五彩云霞、镶金的落晖、镀银的月华……大自然是绘就色彩美的最伟大的画师。

(3)形态美可分动态美与静态美两大类。动态美表现在流水、瀑布、海涛、潮汐、浮云、飘烟、流星、飞禽、走兽、游鱼等等。静态美是相对于动态美而言的,主要表现于山、石、树、花草、止水等。此外,尚有微动态,如涟漪之美。

(4)声音美无处不在。拍岸的惊涛,叮咚的山泉,淙淙的溪涧,哗哗的瀑布,苍莽的松涛,断肠的猿啼,雄壮的狮吼,呦呦的鹿鸣,婉啭的莺歌,呢喃的燕语,唧唧的秋虫,乃至雨打芭蕉、露滴清荷、风送秋叶……,无不表现出天籁之美。

(5)嗅觉美之最典型、最普遍者,是花香之美。唐皮日休咏牡丹之香是“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宋林逋为梅花的香气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千古名句。植物之香不惟花,叶亦香。元叶梅峤既赏荷花之香,又重荷叶之香:“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荷花辞》)茶叶的香味,已被世界上十多亿人认同,中国人更视茶为“国饮”。

(6)内美。我国传统审美观的“比德”说,即属本文所指的内美。“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为赋有伦理价值的意象。观赏松柏而思人之气节,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空谷幽兰之孤高:“芝兰之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二、产生旅游美育作用的人文美

亦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

(1)文物古迹美大而至万里长城、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小而至仰韶彩陶、殷墟酒尊、武威铜马(中国旅游标志)。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广袤一千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文物古迹魁首。

(2)建筑景观美,从性质上看,有造型美、气势美等不同类型;从时间上看,有古典美、时代美。建筑的造型美容易为人所认识,气势美则须作更深层次的把悟。如厦门集美海堤,硬是用花岗岩石从海中砌成,火车道、汽车道、人行

[1] [2] 

道并列,全长五千多米,宛如跨海凌波的水上长城,气势雄壮而灵动。

()探究民俗风情已成为近年世界各地旅游“热点”。它之所以成为“热点”,在于其具有独特之美。民俗风情之美的独特性,源于民族的或地域的差异性。因这种差异性而形成的吸引力,对旅游者来说便会产生一种美感。这种异于旅游者本地“风光”的民俗风情,对以猎奇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更是以之为美。从本质上说,民俗风情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长期沿袭的群体性共有行为方式。它的涵盖面很广泛,遍及每个家庭。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饮食美具有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多重美学属性。现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食、住、行、游、购、娱。可见,“食”之于旅游业之重要。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最能吸引海外游客的是三大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美食。中国饮食文化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之绝。

孙中山先生在其宏著《建国方略》中指出:“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饮食给予人的美感,不仅仅是生理科学上的味觉的美感。中国饮食之美,除味觉美之外,尚有嗅觉美、视觉美。譬如中国菜肴,八大菜系均讲究色、香、味、形,富有艺术性,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文学艺术、工艺美术给人的美感,从生理科学上看,有听觉美(音乐)、意觉美(文学)、视觉美(绘画、雕塑)等;从美学属性上看,纯粹是艺术美。举凡历史悠久或知名度大的自然景观,往往有优美的神话、传说与之相伴。不论自然景观抑人文景观,每有集书法、诗词、哲理、雕刻于一体的楹联、碑刻、匾额。神话、传说、故事、楹联、雕塑等等成为旅游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旅游者平添想象力、诗画美、梦幻美。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6

摘要:美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外,美学素养在其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其审美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成长和专业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美育的作用,阐明了美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特点,探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旅游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从事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旅游饭店管理与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外。美学素养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其审美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美育与大学生的成长

美育,即审美教育,狭义说来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陶冶和塑造的教育活动。广义来说是指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中一切美的形式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反映,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语言和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智慧的目的。审美教育对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构成大学生教育的整体,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育是大学生缓解自身主体焦虑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处于“成人前期”的心理阶段,面对来自学业、爱情、求职、人际、自我实现等诸多压力。从而表现为一种主体的焦虑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个体的精神崩溃,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造成自杀悲剧的发生。因此,为大学生找到一条缓解自身主体焦虑的途径尤为关键。审美教育,可以改变大学生固有的情感形式,净化不良情绪,培植健康人格等,能有效地提高年轻学子的生存智慧与生存能力,具备审美的处世态度与情怀,意识到人生除了功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健康和谐的心理。

第二,美育是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路径。由于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名利所扭曲,精神空虚、追求享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泛滥。美育,可以“以美储善”。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张用艺与乐的感染和熏陶来求得人格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当今社会,美育用正确的道德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塑造学生,不断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借助美的力量,以情感为媒介,促进外在道德的“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律”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他们为创造美好人生,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第三,美育是大学生智育发展的催化剂。许多科学发现都产生于刹那间美感冲动的启发。爱因斯坦一生醉心于物理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物理美的驱使,他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真、美—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育可以赋予其审美的感受,激发他们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

第四,美育是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能帮助大学生从以前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对人、自然、社会的欣赏等情感活动的体验来实现对人性美、自然美、和谐美的发现、认知和创造,实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能、以美健身、以美促劳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美育与旅游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美学家叶朗说过:“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无一不与美有关,无一不是审美的过程。

首先,旅游产品的设计离不开美育。旅游规划设计就是结合项目地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发现挖掘其独特性的过程;就是通过产品来传达和表现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社会美。规划设计人员自身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审美格调、美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德国美学家席勒早就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第二,旅游服务离不开美育。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游客购买并消费旅游产品,除了在餐饮和旅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游生活中消耗少量有形物质产品外,大量的是接待和导游服务的消费。服务具有无形性,游客对旅游经历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旅游从业人员通过自身的形式美(仪表、仪容)与内容美(精神、道德、情操)的协调统一来传达和引导游客的审美情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他们的审美素养影响着游客的审美感受。

第三,旅游管理的过程离不开美育。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其“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涉及到诸多行业和部门;同时,旅游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这些都要求管理者具有整体美、协调美的审美观,协调好各个部门、员工、环节等,确保游客的旅游活动顺利开展,保证游客通过旅游活动获得审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放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美感的培养途径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结构,由施教者、审美媒介、受教者三方构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实施必须根据其心理特征、专业特点等来开展。

第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美学修养。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教师只有首先具备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以美育人、寓美于教,用自身的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影响感染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第二,改进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管理、经济、计算机、旅游英语、旅游心理学等,旅游美学鲜有要求,或者只作为选修课处理。为此,要改变以前课程设置中的误区,提高美学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结合旅游规划策划、酒店餐饮服务、导游等专业知识,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把美学中的美德要素、美的理念、美的思维、美的表现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专业中发现美、创造美,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情趣、审美的手法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三,营造美育的校园环境。发掘校园的美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植具有美育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先进文化、高雅艺术、课外审美活动等途径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展美育的空间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促进了审美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延展了人的视听觉,跨越了文字的障碍,将抽象的美的概念转化为审美直观形象。强烈的视听觉的审美感知提高了学生审美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十分重要,审美信息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感染性,使学生能够以悦纳心理,从动态的声画相合中,顿悟与领会美的真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7

关键词:旅游管理;音乐鉴赏课程;必要性

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已不同于以往那些狭隘的、片面的及过分功利化的专业教育,它更加注重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教育类别,旨在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并统筹考虑现有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学生“才”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首先强调对“人”的培养,即人的品德、修养及内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品鉴音乐,有利于提高人才审美能力,开设音乐课程课程更加增加了大学生结合旅游知识的综合艺术能力。

一、音乐鉴赏课程资讯

根据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摘要:全国普通高校已经将公共艺术课程应用到各个专业本科生教学课程中,各中专高职院校也跟随实行。在全部课程教学中,需选定1到2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且通过考核;或者至少取得2个及以上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音乐艺术是一门多功能的学科,是一种作用于感情、精神、道德和灵魂的教育,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领域大门的钥匙。为培养现代国际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音乐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在对大学生综合审美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及打造多方位全才具有无可否认的作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以审美为主线,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艺术理论、品鉴欣赏国内外著名音乐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体验心得,举办参加画展、音乐节目等艺术类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思想,创新思维,艺术涵养。

二、旅游专业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必要性

古往今来,中外众多学者对音乐的教化作用有过诸多精炼的论述。柏拉图主张:“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孔子则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由此可见,音乐对于历练人的内在素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也不断提高,既要求专业人才基础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又要求德才兼备、品质优良,适应性强、道德修养、个性修养、文化修养及艺术修养都能达到一定境界,并能在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真正实现和谐美。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正是迎合整体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径。

(一)音乐文化与旅游息息相关。音乐文化与旅游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在众多人文景观中,音乐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还是作为附加旅游产品,音乐都能赋予旅游景观以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别样的文化韵味,更能带给游客无穷无尽的乐趣和独一无二的体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音乐文化资源已成为诸多景区扩大知名度的文化载体。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就是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游览体验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之一,例如,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西安鼓乐和京剧等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伴随着旅游不断被世人所熟知,走出乡土,奔向世界。

(二)丰富学生艺术人文知识。丰富多趣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多方位地吸收更多不同的知识,可以填充自身不足;音乐鉴赏课程的授课可以讲述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和乐器各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故事,而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音乐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不同的视角知识,如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文化所产生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在和平与战争年代、在现代与近代、在我国与外国等如何区分音乐文化特征,以便让学生体会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三)提高艺术修养,培养高尚情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审美主体。好的音乐是心灵的灵魂,是人类情感的高度升华。音乐艺术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修养,更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民族文化,而且通过艺术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影响,倾心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美,审美陶醉和情感的升华,思想也得到了一些灵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会自然发展。

(四)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我国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认为:“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更不用说什么旅游了,旅游涉及所有领域的美学和形式,旅游活动是审美活动。”无论什么样的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游历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添生活的乐趣。跟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音乐的欣赏越来越迫切。旅游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虽然不能用过于专业的音乐艺术教学手段开启学生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但是通过适当的接触及引导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音乐是对万物以一种音符形式进行的诠释,人们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会得到极大的调动、锻炼和提高。具体而言,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的能力、领悟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总结

音乐以独特的教育课程方式可在各高院校内开设,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中开设音乐鉴赏课,能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完善、和谐地全面发展,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审美能力,培养积极、鲜明的优秀个性,直至完善人格。因此应重视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营造一种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绪,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了解艺术,提高审美、语言艺术等,再由艺术审美活动激活其潜在的创造灵性,达到音乐审美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晓琳.音乐鉴赏课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教学,2008(9).

[2]李静,周艳.论音乐文化课程在旅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中的运用[J].文学与艺术,2011(5).

[3]崔丽君.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意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8

关键词:旅游美学;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40-03

一、旅游美学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繁荣和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我国旅游学科的发展偏向于“旅游经济”方面的内容,对旅游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另外,由于旅游美学是旅游学学科分支中诞生比较晚的一门,且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美学的基本内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方面依然有争议,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的情况下,一些院校对旅游美学这门新兴学科持观望态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对旅游美学不够重视,目前常见的旅游学科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个类别,大多数院校将旅游美学课程性质定位在专业选修课一栏,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郭倩倩[1]对国内20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调研表明,居前十位的现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分别是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旅游基础理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规划学、外语类、市场营销类、资源开发类和管理信息类,并没有旅游美学的一席之地。由此可见目前旅游美学这门学科在整个旅游学学科体系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基础理论教学不够深入

旅游美学的教学内容通常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以东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的旅游美学基础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围绕山景、水景、建筑等旅游审美对象展开的旅游美学实际应用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际应用部分,而对基础理论部分不够重视;而这种基础理论教育的弱化会直接导致学生对应用部分内容的掌握仅限于表面层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掌握,使最终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本身的理论基础就不够。王海利[2]对八所院校的旅游美学教学情况进行过调研,其中对教师的学科背景调查显示分别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史学这五个门类,这些学科基本上与哲学及心理学没有多少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教师本身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就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晦涩,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接受,甚至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学内容展开很困难,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意多讲基础理论的一个原因。

(三)教学内容结构有待调整

笔者认为现有旅游美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存在三大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重叠现象。现有的很多旅游美学教材的一些教学内容,如果单从本学科角度来看,其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从整个旅游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和其他学科有较明显的重叠现象。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旅游美学教材都有“旅游工作者的审美要求与修养”这一部分内容,其实这部分内容在导游业务课程中都有详细论述,内容大同小异;还有部分内容与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等学科有重复现象,这里就不再枚举。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冗余。一些旅游美学教材中,编者往往会在应用部分的内容安排中,在讲述相关审美特征和审美方法之后加入一段实例介绍;比如,在水景欣赏部分,加入九寨沟景观介绍;在建筑欣赏部分,加入故宫或天坛的景观介绍等等。笔者认为让很多根本没有去过九寨沟、故宫的学生对着这些文字去凭空想象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一些清晰、美观的景点图片或视频展示往往有更高的实效。

第三,教学内容偏重旅游审美的客体,忽略了旅游审美的主体。现有旅游美学的教学内容除了旅游美学基础理论外,主要是旅游美学的实际应用部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围绕山景、水景、建筑、园林等旅游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观赏方法乃至实例介绍等方面展开。这种教学内容安排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忽略了作为旅游美学研究基础部分的旅游审美主体。从实际旅游经验来说,旅游审美是主体在游览过程中的审美,是主体调动一切情感或技术手段来感知美体验美的过程;所以说审美主体是旅游美学研究的基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

旅游美学作为一门让学生理解美和欣赏美的学科,一些实景展示和欣赏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必须的,因此,多媒体技术普遍参与旅游美学的教学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的情况多有出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教师比较懒惰,依赖教材附送的多媒体课件。而实际上很多随教材附送的多媒体课件都比较简单,多是简单的理论内容,附加少部分的图片示意,远达不到多媒体的应有效果。其次,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视频选取和处理得不够精准。要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之美,必须将最美的地方向学生展示出来;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只是随意地从网络搜寻一些图片或视频放到课件中,没有经过筛选和处理加工,这就会导致两方面问题:第一,从内容上来说选取的材料并不准确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以视频欣赏为例:一般的旅游景点视频资料多是从科学、历史、文化、审美等多角度出发的综合体,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剪辑处理就起不到针对性的效果。第二,从形式上来说选取材料的美感程度不高,不够精致。以ppt中的图片为例:要么是图片分辨率比较低导致展现出来的画面比较模糊,要么是因为图片比例设置有误导致图片变形。这两方面的问题会使选取材料的质量大打折扣,这样不够精准的课件肯定不能达到很好的“审美”效果。

二、解决旅游美学教学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旅游美学课程的重视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明确指出:“审美教育也称美育,是培养人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完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一直认为美育对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提升国民基本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美学课程的开设作为培养和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予以重视。

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来看,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4]。王柯平认为“旅游观光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5]。可以看出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审美,那么掌握审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成为旅游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由此旅游专业必须重视旅游美学课程的建设,旅游美学课程也应该成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

(二)加强基础理论教学

基础理论教学对旅游美学课程整体学习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很多从事旅游美学教学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美学训练,因此,在开设课程之前要认真备课,首先将课本知识全面掌握,然后通过阅读一些美学、审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著作来扩充自己的理论储备――朱立元的《美学》、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其次,要尽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活学活用,将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适当打破正常教学顺序,将基础理论部分内容和后面的实际应用部分内容对应起来,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这些哲学、心理学理论如何指导我们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和体验美,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的掌握。

(三)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结构

基于现有旅游美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存在的三大问题,笔者认为要进行合理调整与规划,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尽量减少与其他学科的重叠。要做到这一点,编者要杜绝各自为政的行为,要从整个旅游专业的角度出发,认真参考其他专业学科的内容安排,并根据教学安排的先后顺序,重新调整旅游美学的教学内容,尽量减少与其他学科重叠的部分,突出本学科的主体内容。

第二,用多媒体信息取代冗余部分的内容。在教学技术已经全面现代化的今天,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来取代这些冗余部分的内容,将一些高清视频以及精美图片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第三,注重对旅游审美主体的研究。章海荣[6]曾提出“当人们面对自然与古迹时美感从何而来?”“主体动态美何以生成?”“生命动态与美感是怎样一种关系?”等一系列非常重要而富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并认为“我们不能舍弃或跳过这些问题来谈旅游美学,否则一切旅游美学或旅游审美的叙述都只能是隔靴搔痒”。这些问题都为我们指明了以后的研究方向,从这些方面着手,逐渐丰富旅游审美主体的研究内容,使整个学科的体系均衡发展。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要想在旅游美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对教学过程高度重视,课件最好亲自设计和制作。制作课件的过程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也是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丰富,甚至可以通过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发现新问题或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新看法。因此我们提倡教师亲自设计和制作课件。其次,要精准地选取和处理相关图片和视频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选取的图片或视频必须精确对应相关的教学内容。从实际操作来说:必须对相关图片或视频材料进行仔细的筛选,从中挑选出和教学内容最接近的一些材料,以保证精确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第二,对相关图片或视频材料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从实际操作来说:对图片材料可以根据课件实际的布局需要,通过“光影魔术”、“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适当调整图片的格式、分辨率、比例;对视频材料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和内容需要,通过“狸窝视频格式转换器”、“会声会影”、“premiere”等软件对视频进行格式转换、剪切和拼接;通过这些技术性手段的处理使选取的材料精准地符合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倩倩.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学学科体系探讨[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2]王海利.旅游美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3]陆梅林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61.

[4]叶朗.旅游离不开美学[n].中国旅游报,1988-1-20.

[5]王柯平.旅游美学(第3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6]章海荣.旅游美学研究对象辨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9

关键词:旅游交通;建设;美学

一般认为,行,即交通,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其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连接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纽带,另一方面它在景(区)点布局中还具有引导游览的功能,因为如此,决定了交通消费对于游客而言具有不可选择或选择余地很小的刚性,从而使交通业成为旅游产业中主要的创收方式之一。交通对于旅游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长期以来,旅游交通的研究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旅游交通的研究更有待深入。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1994—2009),输入关键词“旅游交通”,得期刊文章125篇,并对历年文章数统计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交通的研究2005年以后逐渐受到关注,但研究成果有限。www.133229.Com对于国内旅游交通的研究状况,卢松认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笔者认为较妥: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不同层面的区域旅游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区域旅游影响,作为吸引物的旅游交通。这四大类研究中,作为吸引物的旅游交通研究主要从景观的角度探讨了风景道的规划和评价,部分涉及到了旅游美学。笔者认为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旅游交通的建设,前人有了一定的开拓,但研究的空间还非常大,许多内容更值得深入探讨,因为旅游交通的美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景观上,还包括若干方面内容。

一、旅游交通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公共交通

交通,是人或物在空间上的一种位移现象。这种活动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交通线路、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交通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兴起后,还包括交通企业服务及交通管理等内容。也就是说,交通的内涵包含了两大方面因素,一是硬件方面的,包括交通线路、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一是软件方面的,包括企业服务和管理。

旅游交通,指为游客服务的交通或者主要为旅游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交通。旅游交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交通,所谓公共交通指服务对象和凭借该交通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广泛性。笔者在这里提出公共交通的概念,是因为目前较多的关于旅游交通的研究,实际是对公共交通的研究。公共交通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线路,二是网络,三是安全,四是经济,五是舒适。线路指实现人与物位移的充分条件,解决的是有无问题,网络则是多了选择的余地,这二者都主要解决的是通达的问题。安全、经济和舒适其实也是满足位移实现的基本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公共交通还不能称之为旅游交通。旅游交通,除满足前述一般公共交通之五条基本功能外,还有更高的要求,即旅游审美。

长期以来,我们讲“行”是旅游的要素之一,其实这样的观点一定程度将“旅”和“游”对立起来,也就造成了“旅长游短”、“旅苦游乐”的格局。俗话说,“旅游是自找罪受”,主要讲的就是交通环节的苦恼。在现在大多数人出行仍然选择汽车和火车的情况下,如不在交通环节加以改善,旅游企业将很难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

“行即是游”,“旅”“游”有机结合,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思路。也就是说,游客的良好体验和感受,不仅仅是在景区景点进行,还包括在整个行程之中。这就要求,旅游交通不能只满足一般位移上的功能和要求,它必须具有审美的特质,成为游客感受、体验和观赏的对象。由此,旅游交通相对一般公共交通而言就具有了其鲜明的个性,即它的审美性。

二、旅游交通建设应具有的美学意义

(一)旅游交通的美学内涵

旅游交通的美学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交通硬件方面,包括线路、设施和工具等内容,二是管理和服务,就前者而言其美学内涵是不仅是工程的产物,还应该是艺术品,就后者而言,交通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地以人为本,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纵观古今,许多工程品成为了艺术品,如李春修建之赵州桥,诗词中描绘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放近一点如许多造型独特线条优美的大桥,如厦门之海沧大桥,杭州之杭州湾大桥,重庆之菜园坝大桥、鹅公岩大桥、石门大桥等。游客购买旅游产品,试图通过对产品的消费体验美的感受,以人为本的交通管理和贴心的交通服务是他们整个旅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旅游满意度和旅游审美质量。

(二)旅游交通审美的必要性

1、满足游客的审美心理需求。审美是人的天性,也是游客出行的重要动机。传统观点认为,游客的审美主要在观赏景物时完成。而且更认为这个景物主要指景区(点)内的景观。这不免有失偏颇。实际,从旅游心理学角度来说,从行程开始的那一瞬间开始,游客即希望获得美的感受,这个美的感受除了观景,以及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等外,还包括行得舒服一点。舒服就是一种审美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看到的交通景观,也可能是正在体验的交通工具,以及感受优质的交通服务。总而言之,如能将行的问题解决好,使行本身变为一种游览,一种对美的体验,则旅游的内涵将大大丰富。

2、相对“缩短”“行程”。旅游交通大致可分为五类: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特种。其中,选择航空的舒适度最高,且在时间花费上最少,但价格昂贵,只能为少数经济支付较强的人选取。水运舒适度较高,也较经济,但花费时间太长,且其开展容易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特种交通主要为景区内交通,在此不予讨论。相比较之下,铁路和公路则是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交通方式,这一方面可能和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另一方面则主要是考虑节约旅游成本。但这样的选择,往往导致身心疲惫而感觉旅途“漫长”,因为相对而言,这两种交通方式,在其过程中,观景机会少,总体服务质量较差。这就是典型的行和游的对立。如果我们在进行旅游交通建设时,能够考虑到交通本身就是旅游审美的组成部分,则游客的满意度将大大提升。这样,从心理上来说,人们就会觉得“行程”、“缩短”了。

3、是旅游景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景区内的交通,不管是歩游道也好,还是公路、水运,或者特种交通,在起着连接景点,导引游客游览作用的同时,其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景观,而且这种景观和景区其他的景观是协调的,是整个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毋庸置疑的是,现在许多景区内的交通组织,仍然只发挥这些交通设施一般交通功能,即实现位移的转换,交通设施单调,生硬,与整个景区不协调。如一些自然景区内,大量使用不锈钢管建设歩游道旁的护栏,或者在开发景区交通后,许多生态久久不予恢复,这些都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整个景区的审美内涵。所以,旅游交通尤其是景区内的交通,在建设上应充分考虑设施、管理和服务的美学内涵

4、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势。交通,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帮助人和物实现空间上的位移,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交通还可以附加其他的作用,更认为交通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应考虑其文化性和美学意义。这一点已为现代交通建设者认同。正是因为对文化的重视,国家交通部于2006年成立了22个交通文化子课题组,组织相关人员较系统地从行业文化、系统文化、专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在实际的道路修建过程中,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也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交通的景观性、生态型和文化性,努力将一些合乎条件的交通设施打造成为风景线。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云南思小(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保腾(保山—腾冲)高速公路,陕西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等,这些公路都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较好地注意到了生态、景观和服务等方面,让人体验到了“行即是游”的理念。

三、旅游交通建设的美学原则

旅游审美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游客的感受、体验、理解、融汇和升华。从旅游交通来说,影响审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基本功能,交通景观和交通服务。所以,旅游交通审美原则也和这三者密切相关。

(一)交通规划树立“旅游意识”

旅游交通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公共交通,为凸显旅游交通的旅游功能,这就要求在交通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即规划上,要树立“旅游意识”,明确该项交通设施是为旅游业发展服务的。树立这样的意识要求业主和规划部门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舒适度和审美性。目前,在许多景区建设中,忽视旅游交通旅游功能的情况非常普遍,如通往景区的道路,只简单地把交通设施看作是实现位移的一种载体。一般情况,除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外,基本上没有景观建设。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也非常粗放,大量使用水泥浇铸的柱子,使用木板的地方,其造型也较单一。在这方面,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园林中对于园内道路的处理。但是,完成这些内容,首要的是,在道路规划之初就要对旅游交通有“旅游意识”。

(二)交通基本功能充分保证

这是旅游交通审美的前提。交通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人与物空间上的位移,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畅达,二是安全。很难想象,如果某一种旅游交通方式经常淤塞,或者安全事故频发,它给游客带来的负面心理效应有多大。这在一些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譬如,当旅游旺季到来,景区的停车场车满为患,无法满足停车需求,甚至一些地方在办旅游节时,其交通堵塞情况一直从景区沿着县内公路蔓延到高速公路上,使堵在路上的人苦不堪言,让想去的人望而生畏,极大地影响了办节效果。也使人无法对这样交通设施产生美感。

(三)旅游交通设施的美化

旅游交通设施的美化主要指旅游交通设施在视觉上给旅游者留下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交通设施外部形态方面。具体说来包括交通线形、构筑物形态、材料使用和生态等方面。交通线形指道路线条的美,这主要表现在景区内内交通的组织。传统园林中有“曲径通幽”之说,即是对交通线形美化的精确概括。构筑物的形态包括桥梁、涵洞、隧道和边坡护栏等,这些构筑物通过艺术的处理完全可以进行美化,譬如,隧道洞口的装饰以及洞内灯光设施的设计,另外,桥梁形态处理得好可以直接产生美感,如一些水乡古镇的桥梁等。材料对于旅游交通设施的美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表现在颜色方面,还体现在材料的使用要求与环境协调。另外,旅游交通设施的生态化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很大程度是人和自然的一种交流,旅游交通应该尽量创造自然的氛围。

(四)旅游交通设施的文化

旅游审美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旅游产品的灵魂,事实上,人们也越来越认同旅游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应尽量体现出文化含量和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将和这条道路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方性知识信息表现在交通设施的建设中,包括各种标识牌的处理和相关小品建设。也就是说,交通设施的建设已不单纯是工程上的问题,它应该体现出历史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目前,部分交通设施已注意到了这些要素性问题,重庆“南滨路”的打造,就较好的吸收了一些老重庆的文化元素,如“黄葛晚渡”和火锅特色。

(五)旅游交通服务的人文化

人们在论及旅游审美时,会主要关注可以实际感受的景观,然而,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审美对象。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在一次旅行中,也许我们看到的风景并不如期待的那样美好,但是由于一路有了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好的导游的陪伴和服务,我们同样觉得这次旅游是非常惬意的。据此而言,旅游交通建设除了硬件设施以外,理所当然还包括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交通服务应尽量做到人文化,即以游客为出发点和中心进行管理,提升服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目前,在相关交通服务人员中,空乘总体给人留下较好形象,其他形式的交通服务较差,应该予以改进。

总而言之,打造“美”的交通设施,需要具有“旅游意识”,要充分保证旅游交通的基本功能,要对旅游交通设施进行美化,并使其具有文化内涵,同时,要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这样旅游交通才会从旅游的一个环节变为旅游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吴攀升等.旅游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马莹.旅游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10月.

[3]崔莉.旅游交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4]赵瑜等.旅游交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6月.

[5]刘文杰.路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2月.

旅游文化与审美篇10

关键词:美术教育;旅游类;中职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119-02

一、美术教育是开启旅游专业学生心智的金钥匙

美术教育是提升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开启旅游专业学生心智的金钥匙。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我们知道,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术教育能影响人的心智成长,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能起到正面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画面美与丑、黑与白表现作者的心语,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利用艺术的感染力,感召力,观尽大千世界中的艺术精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美的本质,美的真谛。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地流露出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我们还能感觉到一种朴素、自然、纯真的人性情感透溢出来,表现出一种彻底挣脱宗教禁锢而苏醒了的人性与复活了的灵魂,体现出充满血肉情感的人本价值,从而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因此,美术课是艺术课又是引导学生教化学生的心理课,对学生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特别的是,旅游业本身具有传播美、生产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独特优势,美术教育能够结合旅游业相关的知识和旅游专业服务技能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起到独特的教育功效,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旅游业是为消费者提供“美的产品”和“美的服务”的产业

旅游业是向消费者提供美的产品,让消费者追求美、享受美的产业。其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需要工作人员的服务来实现。因此,服务人员除有更好的审美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制造美的作品、推销美的产品,引导消费者体验和享受美”的能力。

“美的产品”是旅游企业的重要吸引物和硬实力。为消费者提供的“吃、住、行、游、购、娱”产品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但每个产品处处都要需要体现产品美。所制造的产品美不美,对消费者是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成败的硬指标。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生产出来的食品不仅要营养、卫生,而且“色、香、味、形”都要美,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生产美的技术。

“美的管理”是优质旅游企业的保证和软实力。

然而,“美的服务”是现代旅游企业的致胜法宝和巧实力。旅游业是直接面对“人”的服务,游客是来体验和享受旅游的愉悦,企业员工的服务就要达到满足消费者“享受美的服务”的要求。因此,服务人员除有优美的服务外,还要有更好的审美能力,并创造性地将美的价值运用在服务中,引导消费者增强消费产品的意愿、提升体验美的能力,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为企业增加附加价值,让旅游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旅游职业教育应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人才

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旅游职业教育既然是为旅游业培养服务人才的专业教育,自然也必须根据旅游行业的特点和对美的需求,在每个专业都应设计相应的美育课程,并列为专业课程,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优秀人才。

同时,旅游职业教育的美育开展,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感知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表现美(生产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有创造性地运用在旅游服务中,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和附加价值的能力。

旅游专业的美术教育可根据“吃、住、行、游、购、娱”的特点,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构建与专业对应的美术模块化教学课程。比如旅游专业“游”的美术教育模块,可通过旅游实训课,在游山玩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构筑自然画面,构图认识自然、分析自然、欣赏自然、从而达到鉴赏自然的目的。也可在游玩的时拍摄自己喜欢的自然画面,在旅游的认知中习得审美技能。

烹饪专业“吃”的美术教育模块,可结合拼盘制作、雕刻、装盘以及各种创新中西面点、菜式的制作等等,开设美术创作与烹饪加工技术整合的一体化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生产技术。

综上所述,旅游职业学校应切实加强美术教育的建设,构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美术课程,美术教师要结合专业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希军,葛星主编.审美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