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59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1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乔仁毅、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副总裁桑迪・古普达、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平先后致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跨国公司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与社区治理、智慧应急产业、新技术在应急领域的应用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本次研讨会从城市及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将城市与社区安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研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城市或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与应急产业发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曲成义以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总监、国家技术官刘宁等专家报告指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应急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大家一致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与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通过对城市与社区的整体感知,增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全面、精确、实时地掌握各类风险动态,提前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实现人与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城市与社区的应急管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为国家与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机遇。智慧城市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适应了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智慧城市推动公共建设服务,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领域的智慧应用,带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产业创新,培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可穿戴装置、车联网等新兴网络信息消费。同时,这些产业又能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所用,形成了城市功能服务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有机结合的新业态,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发展,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而安全是公众的基本需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紧密结合智慧城市的优势,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体系设计,从而提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和途径。

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促进城市应急管理,使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能够有即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各部门统一协作标准化的紧急应对、无论何时何地畅通无阻的通讯、简便快捷地提高处理能力、对事件的预知、预警和预报以及更高效的协同工作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创新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到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中,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利用空间感知系统打击恐怖活动和预防犯罪,这样一些先进技术与最佳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推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需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国外经验做法本土化,促进自身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能力提升。

智慧城市面临的安全挑战

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是非常鲜明的,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一般指的智慧城市在国际上形成共识有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是加强城市的科学管理;第二是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三是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第四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四大目标也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求和产业提供的能力逐渐形成的共识。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这样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清晰的,最近这些年,社会各界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支撑。

如果智慧城市支撑环境构建良好,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有广阔的前景。一般构建智慧城市要做好两大支撑环境。第一是智慧城市的硬环境,比如说支撑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的提升。第二是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和信息管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也就是软环境。要做好对智慧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支撑,另外还要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关于城市发展中的稳定性、治安、交通、污染、能源、服务等的问题。做好这些环境领域的工作,智慧城市在信息化应用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且受惠广大的民众。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性的支持,抓住本地发展的特色和机遇,对不同的智慧城市进行差异化解决,要针对城市的特点、需求和现有的基础来强化智慧城市的作用,同时对于发展愿景和目标的准确定位也是很重要的。

提升城市的能力,包括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服务力等等这些方面,也是提升整个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谈论智慧城市一般都离不开四化,即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性,要实现这些智慧城市的良好愿景和明确目标,就要有一系列的保障安全挑战和对策。

发展智慧城市

保障安全应对对策

在这些共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挑战的情况下,既要个性化地针对中国当前的特色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情况,又要突出在中国发展智慧城市的特色化,这样的应用效果会更好。所以创新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应该是以发展为动力,以公民需求为核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构建现代的信息产业体系、突出智慧城市的运维管理,使社会服务人性化、精细化和服务化。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管理世纪论坛抗灾减灾应急机制

2011年5月26日,主题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常态防范与突发应对”的第十二届城市管理世纪论坛(夏季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环境科学院、外经贸集团、《上海城市管理》杂志等的专家学者纷纷就现代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从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新闻晨报、东方网、上海科技报等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论坛的演讲嘉宾就各自的研究专长,向与会者展示了大量的城市灾害的珍贵图片和相关成果,对综合城市各种灾害和诱因的减灾防灾,提出了科学管理、理性干预、及时预警等的防治策略。这次论坛聚焦城市的公共安全,对诸多城市被动应对灾害的状况,提出和突出了构建良性运行、常态防范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前瞻的理论探索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将城市的公共安全研究推向规避城市灾害的城市发展大背景中。归结起来,这次论坛嘉宾的演讲观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综合应急系统已导致严重的城市病,并成为城市发展的软肋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林伟明副总工程师在题为《现代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科学布局》的演讲中,归纳了当前特大城市所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诸如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建筑密集、道路交通堵塞、绿化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严重、防灾能力薄弱,提出了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等解决现代城市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并认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是城市防灾减灾的当务之急。对于应急避难场所,他指出,要根据灾害防治性质和城市综合因素,分长期、临时、紧急、特定等若干类型。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一般不低于2000平方米,其中Ⅰ类服务半径为5000米,Ⅱ类服务半径1000米,Ⅲ类服务半径500米。规划原则是均衡布局,就近安排;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平灾结合、综合利用。规划用地主要是绿地、学校操场、体育场及其他符合标准的开敞空地。连接Ⅰ类场所的应急疏散通道最少四条,Ⅱ、Ⅲ类场所的应急疏散通道最少两条。应急避难场所对物资储备、供水、供电、排水、医疗、消防、环卫、指示标志等设施均有严格的配置要求。对于上海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系统。林伟明还强调,由于上海市中心城的开敞空间资源匮乏,规划方案中所提供的人均面积属标准的低限,因此需要通过对体育馆、宾馆、学校等大型公共设施建筑结构的加固,把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补充。

上海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林卫青博士作了题为《上海饮用水水源地现状与安全保障的综合举措》的演讲。他以上海水源地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为例,分析了上海这一领域的现状,指出,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导致黄浦江、长江口水污染事故频繁,严重影响自来水水厂水质净化过程和水质净化成本,也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常态防范和突发应对。林卫青认为,上海水源地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三个:一是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湖流域下游,水上运输繁忙,船只众多,运输过程极易发生污染事件;二是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湖泊,但是,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频发,水质污染威胁到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安全;三是青草沙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严重影响自来水水厂水质净化过程和成本。为此林卫青提出,要借鉴水源地安全防范的国际经验:一是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是严格依法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是把水源安全纳入反恐体系;四是建立水源地水质预警系统(ewS),提供水中污染物的事先预警,识别低概率、高风险水源污染事件;五是采用先进的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包括常规指标在线监测、石油类自动在线监测、摄像监控,并配备生物报警系统、先进的化学分析仪器等。

上海市消防学校校长朱耀辉作了题为《国际化特大型城市消防趋势研判与受控策略》的演讲,就近十年上海各类火灾的走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上海各类火灾走势总体可控,但相对而言,市郊区域火灾多发,第三产业火灾比重较大,且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呈多元化、复杂化。朱耀辉认为,上海速度快、总量大、产业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使消防工作面临诸多现实考验,而人口规模大、密度高、老龄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又使诱发群死群伤性灾害事故的风险增大。朱耀辉还认为,城市的消防安全问题反映了城市灾害的多样性、复杂性、放大性,反映了灾害事故的处置难度及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后世博”、“后危机”时期上海消防的受控策略十分必要。具体策略可概括为九个方面:大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切实加强公共消防站建设;及时更新消防装备,包括执勤消防车辆、特种消防装备、水域消防装备、空勤消防装备等;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加强消防通道建设;加强建筑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消防信息化与科技建设;加强消防人文环境建设。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周雪梅副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大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的决策支持与系统技术》的演讲。她分析了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事件,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及大客流事件,并举例说明了这些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社会秩序与生活节奏的严重威胁。周雪梅还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研究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包括应急指挥平台、框架、流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二是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主要用于提高应急指挥水平,改善应急处置效果。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的研究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理论(指不可预知事件,包括提高站点、路网层面的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系统理论、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技术(即可预知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技术、不可预知城市客运交通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技术)。针对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周雪梅认为要制定完善的客运交通应急指挥对策:首先是构建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应急指挥目标、应急指挥原则、应急指挥任务、应急指挥流程;其次是科学构建不可预知事件的应急指挥对策、可预知事件的应急指挥对策,以使城市交通的安全运行得到最大保障。

上海市城科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提交了题为《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故与公共安全管理》的书面报告。他认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城市有效解决交通、防灾、市政、环保、能源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也使地下公共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如火灾、水灾、恐怖袭击、停电、空气污染、爆炸、施工事故、突发意外等,所有这些的发生,都有可能对不确定人群的生命财产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其中火灾是地下空间的第一大灾,约占到1/3以上,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最不容忽视的地下空间灾害,其发生次数是地面高层建筑的3-4倍,死亡人数是5-6倍,直接经济损失是1-3倍。此外,地下空间在防洪防汛方面处于“先天弱势”,所以水灾也是其公共安全的关注重点。地下空间另一公共安全关注重点是恐怖袭击,包括人为纵火、炸弹爆炸、投毒、使用核生化武器等,其中核生化武器,特别是“脏弹”已经成为世界恐怖袭击的新趋势。为此,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管理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搞好人、机、环境平衡协调的安全保障;二是建立高度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三是建章立制,完善法律法规;四是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与风险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强化演练,增强意识。

二、我国已开始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综合减灾防灾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刘霞教授在题为《现代城市应急联动体系构建的中外比较》的演讲中,详细论述了我国国家与城市应急联动体系、美国国土安全体制下的联邦与地方城市应急联动体系、英国应急事件分级的城市应急联动体系、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城市应急联动体系、日本大规模灾害综合应急联动体系、美英德日中五国城市应急联动体系的跨文化比较,以及多国比较之后的问题发现与借鉴启示等七方面内容。刘霞还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应急联动体系构建进行了比较分析。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由联邦政府层(国土安全部及派出机构)、州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这三个层次组成,因此美国应急管理体系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实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这既是一种全风险管理,也是一种全过程管理,能调动政府、市场、第三方的各种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相比较之下,英国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灾害处理过程中,一般灾害应对以地方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当发生较大规模的灾难或紧急事件时,中央政府根据需要提供协调和支持;重大灾害则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应急处置和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应急组织机构和运作流程,以及相配套的法规政策、物资储备和救援理念等。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政府体系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四个层次,而把应对突发事件分为两个层次,即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战争状态下的民事保护,16个州政府负责和平时期的灾难救助工作。2004年5月,联邦政府设立联邦民事保护与灾难救助局(简称BBK),作为中央一级负责民事保护、优先统筹所有相关任务及信息的机构,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以及与各州政府之间的合作。

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罗奇峰教授作了题为《城市防灾减灾常态管控的中外比较》的演讲。他认为,中外地震灾害管控的异同在于:中国重视地震预报基本烈度和一般抗震设防,日本重视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美国重视强震观测、抗震设计理论和地震保险。在我国“九五”时期,首都圈建立了一套数字强震台站组成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十五”时期在北京、天津、兰州、昆明、乌鲁木齐五个大都市建设以强震动观测台网为基础的地震强度速报系统;2004年金星等编制了一套实时地震速报软件,对网内地震,处理时间缩短到30-50s;2007年福建省地震局研制的实时速报系统能在震后1分钟内自动给出地震参数。目前中国建有数字强震动台网1160个,有398个台站在汶川地震主震中获得记录。因此建立地震预警系统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五大环节:一是数字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二是地震参数确定;三是潜在震害快速估计;四是预警决策及预警信息的;五是应急处置。罗奇峰还着重提到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全民运用问题,如地震预警信息的及时传播,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地震预警作用的充分认识,普通百姓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对地震预警系统的熟练运用。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董大旻副教授在论述《现代城市面临的恐怖隐患与防恐举措》的演讲中,针对恐怖袭击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暗渡陈仓、明枪暗箭、釜底抽薪的特征,提出建立规范化的城市应急处理机制,即防恐资源集约化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一元化应急体制建立。为此董大旻分析了城市各区域遭恐怖袭击的风险,认为可以表述为恐怖袭击的吸引力指标a与城市防恐脆弱性指标B的函数:R=F(a,B)。其中R——城市各区域遭恐怖袭击的风险;a——恐怖袭击的吸引力指标;B——城市防恐脆弱性指标。a的定义:区域作为恐怖袭击目标的吸引力指数;公式a=e×f×g×h×n,其中:e——区域的人口密度因子;f——区域的财产密度因子;g——区域的功能系统重要性因子;h——区域的政治意义重要性因子;n——人群心理因子。B的定义:城市防恐脆弱性指标;公式B=p×C,其中:p——恐怖事件发生的概率;C——恐怖事件造成的后果。p的定义:恐怖事件隐患率角度的脆弱性指标;公式为:p=F(a)=n/m,其中n为检查出来的恐怖事件隐患数(1:29:300),m为监督检查单位数。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童继生副总裁作了题为《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安全的常态防范与突发应对》的演讲。他通过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复杂经历,强调了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识别的问题,认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因此在不同国家总承包项目安全防范的对象与措施不尽相同。此外中外安全风险管理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重形式、重硬件建设、重个人技能、重教育、重领导亲自抓、重有形硬安全、重环境安全设置、重突击检查、重配置方案、重阶段安全、重各工种质量安全;国外重个人意识、重软件建设、重个人保护、重检处惩罚、重操作与管理人责任、重有形硬安全与无形软安全、重个人安全工具、重常态定期查抓、重上岗就业与职业操守、重全过程安全、重工地全面安全。因此要加强国际总承包项目可控安全风险的规避:一是建造全过程的生产操作安全风险规避(按中外安全规程操作);二是食品卫生安全风险规避(专人管控、完善硬件、保障食品从购、洗、烹、储等全过程安全);三是医疗保健安全风险规避(设立保健室、配备足够药品、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四是防火保卫安全风险规避(成立项目防火安全保卫小组、对施工现场和生活驻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五是生活环境安全风险规避(选择安全的工程地点、选择安全的生活区域)。同时要加强对国际总承包项目的不可控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一是自然灾害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对所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调查、提高设施抗灾能力、制定紧急预案、开展防范演练);二是恐怖袭击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做好各国恐怖袭击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对恐怖袭击多发国家进行标定和分级、尽量不涉足与承接恐怖袭击多发国家的项目);三是政府更迭、政治动荡、战乱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听从使馆安排、密切与国内总部联系、减少经济损失);四是其他突发事件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城市管理杂志主编王震国的书面交流题目是《现代城市地铁安全隐患及其防治的制度完善》。他论述了地铁隐患和灾害存在与发生的原因,其中30%左右来自机械故障、30%以上是由于恐怖袭击、30%左右在于管理不善。我国地铁虽然尚未真正遭受重大恐怖袭击,但恐怖袭扰的苗子已经出现;我国地铁机械故障虽然在总的比重上与国外相差不多,但深层次因素不是机械的自然老化、功能落后,而是管理缺失、操控不慎,所以完善体制、机制和技术,是我国地铁防范安全隐患、减少灾害发生的关键。王震国还分析了上海地铁管控的现状、制度以及存在的主要不足,如:有关体制机制,虽有法定而明确的规范要求,但未真正落到实处,实践中运行的体制机制与规定有较大位移,这中间既有不得已的善意创新,也有人治惯性思维下的违规;关于保障技术,规定不少,也很全面,但覆盖程度、实行力度还有待强化;关于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形式与内容不能说不新,但普及面、常态化、持续化尚嫌不足。为此,完善上海地铁未来安全隐患防治与管控的多元优化对策非常必要,必须关注四方面的优化:一是管控的体制优化——机构分列、职能分离、平动、前置沟通、横向协调;二是管控的机制优化——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标准预案、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规范、细化管理程序、实行目标问责、搞好多元保障;三是管控的技术优化——按需完善各类设施、适时更新各种设备、及时维修设施设备、科学进行设计布局、逐步提高管控标准、不断规范引导标识、日益精确调度驾驶、切实搞好现场管理;四是管控的宣教优化——大力普及地铁知识、认真抓好技能培训、经常开展各类演练、努力进行探究前瞻。

专家的分析和建言,让与会者共同感觉到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愈发明显,城市生命线可谓危机四伏,诸如城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城市各类交通事故、城市恐怖袭击的隐患等等。由于城市空间狭窄、道路纵横交错、人口高度集中,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会对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特殊的挑战,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城市生态环境。此外像突发性的地震、水灾、瘟疫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不可控的特大城市灾害。这一切都使得对城市灾害的综合研究、城市防灾减灾的制度完善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论坛闭幕式上,上海城市管理学院谢卫平院长作了耐人寻味的学术总结。他指出:人类对灾难的最大恐惧在于事先没有建立充分的防灾意识,因此在当今——灾害已成为全球问题的时代,树立全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城市抗灾消灾的应急机制、完成城市公共安全的常态管理,关系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福祉。当3・11东日本大地震成为人类共同的灾难时,本届“城市管理世纪论坛”可以说是赋予了未来任重道远的重要意义:

一是科学确立解决城市各类灾害问题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性减灾防灾思维,要尽可能地保障人及人所创造的财富在灾害中少受或不受损失,保障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3

关键词:城市安全空间区划应急空间区划

1.引言

城市安全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城市安全问题的解决一直以来都是以应急预案为指导,对突发事件以及威胁城市安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但现有的应急预案决策支持系统大都从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开发等方面展开[1-2],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研究方面对应急预案的动态以及城市安全问题研究的进展以及城市安全规划方案等进行研究[3-5]。然而在处理城市突发事件时,需要的是及时有效的行动决策方案,事实证明应急预案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高效性需求。

文章从城市空间角度,对已有城市地理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归纳,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阐述,提出城市应急空间区划。

2.城市应急空间区划

2.1应急空间区划的涵义

应急空间区划是针对城市安全问题,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对城市的安全区域进行的区划,通过应急空间区划模型的制定,对选择的评估因子进行评估判断,同时对城市安全空间进行梳理,从而得到的城市应急空间的区划。突发事件在城市的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空间特征,根据这种空间特征,在事件发生前对可能引起的灾害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以及危害等级划分,进而对应急空间进行区划。

2.2应急空间区划的特征

应急空间区划的划分是根据已有的城市空间格局以及城市危险源和综合管线的分布等进行,在空间上看有一定的空间特征。例如对于综合管线的分析,管线在城市空间上看呈现出带型特征,在应急空间区划时,对于危险区域的划分只沿管线的走向进行。城市突发事件发生时会有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因此在进行应急空间区划时,会对地理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安全区域进行划分。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具有危险区状态基本一致,抢险资源一致、组织管理一致的特点,在进行空间区划时根据以上特点,对区划范围进行合理、规范的空间区划。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时,应急预案在处理问题上起到组织指挥与管理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行动决策及救援方案上,应急预案满足不了高效性的需求。

2.3应急空间区划的现实意义

应急空间区划是在梳理城市地理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地域范围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归类、分析,并将其与地理信息结合,完成城市应急空间的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应急空间区划也可以看成是城市安全空间区划,在城市的应急事件管理、突发事件预防、灾后应急救援等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3.应急空间区划方法

3.1区划因子选取及流程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区划,所涉及的方面不仅包括对已有城市空间格局的梳理,还要建立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库,进而对威胁城市安全的危险因子进行选取,通过多方面、系统化的考虑,对城市空间格局进行评估,进而得出城市应急空间的区划。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流程见图1所示。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是对城市空间格局进行的一次再判断,是对城市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分析。城市应急空间区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在已有的城市规划资料中找出城市危险源的分布,再找出城市基础设施管线的分布图,通过管线的布置,分析其可能引起的灾害威胁。

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包括城市的气候、资源、人口、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在城市突发事件发生

之后能够应用已有的数据库以及应急处置方案等对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城市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字城市的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最主要的内容是对评估因子的选取,由于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从以下四个方面选取,这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四个方面。在这些因子的选取中也只能够将常见的提及到,罕见的或者不适合区域实情的因素暂不列入考虑范围。

3.2应急空间区划方法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是在城市空间的角度对城市安全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对城市应急空间的区划主要通过模型建立以及arcGiS软件的应用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功能,同时GiS也拥有良好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选择的各因子进行权重的赋值,对各种评价因子进行叠加,进而得到城市应急空间区划。GiS技术能够满足城市应急空间区划的技术要求,能够为城市应急空间区划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地理信息数据分析与管理功能,同时arcGiS软件自身带有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对城市的空间格局进行相应的因子叠加,进而得出一定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安全空间区划就是选取适当的评价因子(如图1所示),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线性加权叠加方法[6],综合分析叠加结果,进而得到城市应急空间区划图。具体的先行公式如下:

•••••••••••••••••••••••••••••••••••••••••••••••••(1)

式中e为叠加结果;Rn为权重值;Lij为第n个指标的栅格分析图层;i是一级指标,取值范围[1,4];j为二级指标,取值范围[1,18]。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需要区划指标计算表中关于因子权重的赋值,同时要需要一定比例尺的城市矢量图件与基础数据资料等。城市应急空间区划图是在以上条件都满足的基础上,通过对矢量图进行权重的赋值,在arcGiS软件中可通过因子叠加生成应急空间区划图,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来城市应急空间的区划。

4.应急空间区划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选址中的应用

城市是人口、建筑物、生命线网络工程密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复杂空间区域。城市化带来人口急剧膨胀,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事故发生频率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对人员进行疏散与应急安置的场所,它的规划建设也在城市安全的问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现阶段,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主要是以大型的开敞空间以及大型公建地下人防空间为主,但突发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与不可预知性,这就使得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置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城市应急空间区划对城市的安全区域以及危险区域进行了空间上的划分,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选址时,可以参考城市应急空间区划,对地域范围内的信息进行搜集与分析,考虑是否有必要布置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选址的合理性,这样就能够避免应急避难场所布置的随意性与不实用性,能够在事件发生时真正的保障百姓以及城市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4

【关键词】GiS物联网应急

一、引言

近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正如火如荼开展。随着城市面临发生越来越多的重大突发事件,城市应急平台正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同时,伴随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推广,城市应急物联网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都已为各级政府和业界所感知,但如何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物联网和GiS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物联网、GiS与应急的结合将给城市的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将传统意义上的应急引向可视化的“物联网+应急”的新应急概念。物联网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后恢复的全过程都能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利用前端感知、传感网络、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监测对象的智能化信息获取及管理,在GiS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和查询、定位、分析。同时,物联网在应急领域的应用成效,将带动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继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三、基于GiS的城市物联应急平台建设框架

基于GiS的城市物联应急平台将行业领域的RFiD、摄像头、GpS等接入应急物联网络,利用政务网、互联网以及传感网络等进行传输,在地理信息服务、应急资源物联服务基础上建成物联应急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向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服务。

3.1七个技术分层

1)感知层:信息采集获取的重要渠道,利用RFiD、GpS、传感器、移动终端等信息感知设备,通过智能的信息采集网络,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全天候获取。

2)传输层:提供感知层信息传输的网络途径。主要包括有线或4G等无线通信网、政务外网以及互联网。

3)基础支撑层:供平台所需要的主机、存储等硬件设施,无线、有线通信系统以及应急指挥场所、移动应急平台和综合保障系统。

4)数据层:对物联应急平台的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基础数据、物联数据、空间基础数据、案例知识数据、预案数据以及应急处置信息等,建设应急物联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分析挖掘和共享交换服务,对外提供与云计算服务接口。

5)服务层:为上层提供政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物联应用资源服务及对外的物联网公众服务支撑。另外,政务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各行业领域提供共享的政务地理空间服务。同时,与外部云计算服务实现对接。

4)应用层:主要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包括位于政务外网的城市物联应急指挥、物联监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以及互联网公共服务应用,可以城市电子地图为背景,实时、动态最新的事件信息。

5)访问渠道层:主要给用户使用应用系统提供多种访问途径。包括应急物联网的内、外网门户,指挥中心等大屏幕系统,电脑等显示终端,电话,传真,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

3.2两套保障体系

1)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可重点新制定应急领域物联网政策法规、设备编码、传感设备和网络支撑技术、信息共享交换规范、安全体系、网络建设规范等。

2)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物理设施、信息的安全以及容灾备份等。

3.3建设重点

1)传感器:传感器厂商研发各种智能化设备,进行编码、应用规范、数据传输和管理、应用开发模式研究等技术研究。2)传输网络:需充分利用4G等网络技术来保证物联数据的传输和质量。3)服务平台:以数据的统一管控、共享交换为核心,充分依托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建设应急物联网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和交换中枢,包括GiS、视频智能分析识别、传感信息融合分析以及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4)安全与认证:建立城市应急平台的安全标准与管控措施,包含传感器、通信链路、阅读器、中间件及用户的授权与认证安全体系,保证用户的合法性,确保共享数据的安全。

四、结语

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应急领域中应用,以二/三维GiS平台为基础,建立城市应急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化发现、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城市参与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保证城市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物联应急平台建设也能够带动城市的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继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RFiD与物联网:射频、中间件、解析与服务/宁焕生,张彦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5

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建造的多层房屋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其大部分未达到设计标准,房屋质量比较差;部分城镇还有为数不少的“三无”工程和违章建设,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形势不容乐观;各地的国有企业、校舍、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的安全隐患仍然很严重。

我国内地大多数城市在房屋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管理方面,长期处于一种僵化的机制,对房屋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维护管理意识较差,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严重,较落后的思想和较低的使用与维护管理专业技能,导致大量房屋除了维修水、电气等方面的简单问题外,很少在建筑工程的维护和正常使用等方面工作,从而造成大量的建筑工程使用时间仅20年到30年左右,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变成危房,没有真正发挥物业的价值和使用功能,促进物业保值增值,最终造成大量的国家资产损失。

二、房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

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其服役期的维护工作。根据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人、机、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对房屋建筑物的安全管理也涉及人、建筑物(设计原因、施工原因)、使用阶段的管理、周围的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建立房屋建筑物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体系的运作、预防、控制和处理危及房屋建筑物安全状况的各类灾害与事故,提高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和减轻损害的能力,改善公众的安全状况,提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性,使得城市与广大公众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关于房屋安全的灾害面前尽可能做到“临危不乱”和“处变不惊”。下面对体系的系统特征进行分析和定义。

1.房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要具有预见性与避免导向性

房屋建筑物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系统性、综合性、连锁性、衍生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态规模大、涉及面广、影响深、危害程度高。判断房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和有效,不仅要看它的应对和解决各类突发性安全事故问题的能力,还要看它的预见、监测和避免能力。因此,体系的建立、审核与改进应该以预见和避免为导向,而不能仅以应急处理为导向。

2.一元指挥与多元联动

涉及房屋建筑物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具有衍生性,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并协调多方资源。因此,在由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众多要素所构成的房屋建筑物安全管理体系中,必须强调一元指挥与多元联动。一元指挥是指组建高效、精干的常设领导机构,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行使紧急处置权力,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各方的应急行动,调配应急资源。多元联动是指不同部门或机构进入应急状态后必须保持相互联络与相互间的协调行动,同时更应该强调的是公众力量的动员。

3.程序化与灵活性

健全的房屋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体系不仅具有程序化特点,还应体现着一定的灵活性。程序化是指体系的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应急行动等均应按照既定的标准化程序(standardoperatingproeess,Sop)进行。灵活性则由于安全事故的突发,常会出现一些新的出人意料安全问题,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应灵活处理具体问题。

三、房屋建筑物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

1.指挥体系

(l)三种模式

应急机制的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设立应急指挥体系,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类指挥”,这由多数省(区、市)针对房屋安全的突发事件建立指挥体系,这是一种单一的、专项的应急指挥体系,主要依托专业行政部门建。

第二种模式“集中指挥”,是建立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处置各类突发共事件的应急体系,设有专门的组织、协调的执行机构。

第三种模式“综合指挥”,是综合了“集中指挥”模式与“分类指挥”模式的优势,更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指挥网络,组成多层次的指挥系。

(2)五个层次

指挥子系统包括五个层次:

第一级是现场处理系统(即现场处理指挥部),是第一线的事件处理系统,对定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处理,并向专业部门指挥中心和城市指挥中心提供反馈信息:

第二级是专业部门指挥中心,是根据属地原则和专业原则,接受上级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对事件进行二级处理;第三级是城市中心指挥系统,是城市指挥体系的核心系统,承担基本的指挥职能,于发生事故时当即成立,依城市应急预案或现时应急决策而组织实施各项防灾应变措施。指挥官由市长担任或者由市长指定;第四级是省级或地区指挥系统,对城市应急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并对城市的求助进行评估以

及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帮助,在必要时上报国家指挥中心;

第五级也是最高级,是国家指挥中心,受国务院领导,其主要职责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当出现重大事件时进行直接指挥。另外,单独拥有对于国家、省、地区、城市进入紧急状态的决策权和宣布权,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决定,并由国家主令予以宣布。紧急状态决定的内容包括:实行紧急状态的区域、期限、实施机构及其权限、应急措施、应急授权、监督办法和决定的生效时间、条件等等。

2.机构与职责

城镇房屋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即是城市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行政领导机构时,应当考虑关于房屋安全专项的一席之地。

四、结论

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影响房屋的安全因素也比较复杂,建立关于城市房屋建筑物安全管理与应急体系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6

__建设局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提高处置城市道路桥梁设施突发险情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构架,在城市道路桥梁突发险情时,有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指挥体系;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有信息共享、机制优化、防患未然的应急处置防范体系。实现全区城市道路桥梁突发险情应急处置领导一元化、指挥职能化、决策科学化、保障统筹化、防范系统化。1.2编制依据依据《__应急管理工作推进方案》、《__应急工作方法》和《__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区城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城市道路桥梁设施是指区管养范围内的道路和桥梁,突发险情事件是指:①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道路出现大面积空洞、发生大面积沉降,危及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②自然灾害使桥梁梁体出现明显裂缝、位移,跨中部位出现横向贯通裂缝;墩台倾斜、移位倾斜、防撞墙大面积受损失去作用;拱桥拱部出现明显裂缝,拱部出现横向贯通裂缝,拱部下沉或拱脚有明显位移;③其他人为因素造成城市道路桥梁不能安全运行等。1.4工作原则城市道路桥梁突发险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化管理为主”。区建设局负责全区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并负责和协同应对全区性的重大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市政所和相关街道负责本区域内的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运作高效。城市道路桥梁突发重大事件信息反馈及时、应急指挥反应快速、应急处置运作高效,使事态和局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道路桥梁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定期评估道路桥梁实际技术状况,编制预防性应急预备技术方案。依靠科技,减少危害。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1.5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行政区域内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的应对工作。2、组织机构与职责2.1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及工作机构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要求,设立__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全区突发城市道路桥梁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建设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分管城市道路桥梁管理的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科室、系统基层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全面负责全区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协调管理工作。其工作流程图如下:区建设局局长区建设局分管副局长区建设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科生产科市政所2.2专家组区建设局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道路桥梁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必要时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3、预测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1信息监测与预测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范围,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本辖区可能造成的城市道路桥梁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明确信息报送渠道、时限和程序,并按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对可能引发的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在2小时内上报区政府。4、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1信息报告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发生后,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立即报告区政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生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内容。4.2先期处置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发生后,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并将处置情况随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队伍,协助做好事发地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密切跟踪事件发展态势,及时传达市领导批示和要求,并做好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4.3应急响应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应根据城市道路桥梁事件的不同等级,启动相应预案处置相应事件。并通知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实行交通管制措施,以便开展现场抢险工作,做出应急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提出处置建议迅即向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报告,并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批准后实施。4.4应急结束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工作完成后,应急处置队伍应撤离现场,突发道路桥梁事件状态的解除,由领导小组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转入城市道路桥梁正常维护管理工作。发生城市道路桥梁事件的城市道路桥梁主管部门,事故责任单位要适时组织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调查材料报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区人民政府备案。5、恢复与重建5.1调查及评估在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时,领导小组会同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防止发生类似事件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形成书面报告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区政府。5.2恢复重建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损情况,要积极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6、应急保障6.1队伍及装备保障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应组建一支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抢险处置队伍,明确抢险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对抢险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人员调整和补充。应选择素质较高、技能优秀的人员进入应急处置队伍。应急处置队伍应根据不同的处置内容,配备足额、优良、适用的各种应急处置装备,并对应急处置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6.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__x副组长:__x成员:__x、__x、__x6.3物资保障区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应储备相应的各种应急处置物资,确保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时所需的物资供应。7、监督管理本预案经区政府审查同意,一经具有行政强制效力。领导小组处于启动状态时,全区所有从事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业队伍,均须无条件服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调度,参与有关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对拒不服从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对参加突发城市道路桥梁事件处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8、预案管理本预案经区政府审查同意并实施后,由区建设局负责具体解释与组织实施。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由区建设局修订完善。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7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黄以宽: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最关键的应该是以业务协同为中心。

茂名市信息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庞严冬:政府信息办要弥补以条为主时所欠缺的横向互联和业务协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培训处处长董国平:在投入资金以后,应探索如何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来的运作机制。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副主任王威:应急管理系统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先进越好。

广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志丹:任何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应急管理过程中要看成一个战役。

4月9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3人氟乙酰胺中毒,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调运解毒药品;

4月16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一煤矿透水,12人被困;

4月16日,紧急启动四级响应,应对四川严重风暴灾害;

4月16日,上海一工地发生食物中毒事件,62名工人被送往医院就诊;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

4月16日,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发生一起火车与小公共汽车相撞的交通事故,13人死亡,6人受伤;

……

这个世界并不太平,突发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

城市应急的问题是城市管理过程中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现代城市必须加强应急管理,而应急管理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4月18日,《中国计算机报》举办的城市应急管理圆桌论坛吸引了相关专家、企业和用户,围绕城市应急管理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1如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曾有一个电子政务培训班,希望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统一认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但效果很不理想。在总结的时候,大家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讲授的内容并没有和各位学员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其实反映了城市应急管理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能脱离个性谈共性。

没有任何两个应急事件是相同的,并且不同城市之间的应急需求也各有特色。因此,城市应急管理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某些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是为了保一方平安的,这种系统是综合性的,并且层次比较高。城市的应急中心或信息中心所建立的应急管理系统一般属于此类。即便是这种综合类的应急管理系统,在一些特殊区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更多地呈现出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些为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建立的应急管理系统,以及为奥运会、世博会等特定事件建立的应急管理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南宁市是我国较早建立应急管理系统的城市之一。据了解,去南宁参观学习应急管理系统的人已不下万人。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副主任王威总会向前往学习的人说,城市应急管理不能一概而论,应因城市的客观条件不同而不同,系统的方案设计要与各个城市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比如,100万人口的城市与1000万人口的城市之间,或者经济欠发达城市与经济发达城市之间,其应急管理系统的构架就会不一样。有的城市各个部门的子系统已经建立得非常完善了,为实现应急管理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量可能就不会大了。应急管理的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有的城市是由政府直接管,有的则委托给信息办或公安部门管理,还有的也可能会委托给公司来运营。

但是从信息系统的建设角度看,其实应急管理是有很多共性的。如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呢?答案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的方案设计中。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黄以宽认为,共性的实现要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联动以及统一的机制,推进业务协同,进而实现共性。为体现城市重大风险应急的共性与个性要求、避免预案间的孤立与冲突,可以将城市预案体系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单项预案。

2如何推进应急资源整合

对一个城市来讲,如果应急管理所需要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比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视频监控、800兆通信网和指挥车等都已建设完毕,是否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应急管理已经可以奏效了呢?

其实不然。这还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问题。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战略项目总经理潘迪认为,推进城市应急管理,并不在于缺少资源,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在整合资源方面,业务比技术更加复杂。充分挖掘、合理高效地配置现有资源,贯穿城市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以资源整合带动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是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的现实选择。

应急资源的整合是多方面的。在应急系统建立之前,首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资源整合,包括:组织机构、信息渠道、协调网络、救援队伍和保障系统等因素的整合,以便做到高度统一、有效指挥、紧密配合、快速反应,最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

现阶段,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生产事故应急、消防、交通安全、海上搜救、紧急医疗求援等力量,成为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但长期以来,应急救援机构的运作相对独立,这些部门的应急系统也一直处于分散管理、各自为战的状态。发生紧急事件后,各机构相互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也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协调、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机制。

这种协同困难难在什么地方?有关专家认为,归根结底是条块分割问题。这里面有“强龙”,也有“地头蛇”,要把“强龙”和“地头蛇”捆在一起,会遇到不少问题。如果希望所有的体制问题解决好了以后,再去建应急管理系统,那就等于陷入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两难选题。

这一组织机构难整合的问题体现了体制机制的问题。体制问题是推进应急管理的首要问题。加强城市应急资源整合,离不开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的保障。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不但能使应急管理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使政府及公众的应急行为更加自觉和有序,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战略项目高级业务发展经理张红芬给出的思路是,在现有体制机制下,要基于业务流程建立专业联盟。也就是,基于现有的权力分配结构,搭建一个最合适的、能够把各个部门调动起来的应急指挥体系。城市的综合应急管理平台要能够与卫生、交通、治安等专业的应急系统联动起来,并且综合应急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三者,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联盟。联盟生成之后,就要得到政府的授权,在发生突发事故时,执行相应的任务。比如:一个事件发生之后,联盟要启动预案,依据既定流程,对相应的人进行任务分配,每个人可以调动的资源都是有定义的,运用这些资源就可以执行相应的任务,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事情结束之后,联盟自动解散,当再次发生事情时,联盟再次自动生成。

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城市应急管理是跨部门的综合性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客观上要求整合应急信息资源,加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条强块弱,如何在条块建设不平衡的体系中,加强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是当前推进城市应急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电子政务条强块弱的一个表现就是每个政府部门都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孤岛林立。信息孤岛是否是应急管理过程中推进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合作的障碍呢?广东省茂名市信息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庞严冬认为,各个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然后才能更好地与其他部门建立共享与协同的合作关系。茂名市在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以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先后协调了40多个部门。

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完整的应急管理系统应将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火、防震、工商、税务、城管、救助等公共服务部门纳入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当城市出现新问题或事件时,系统如果不能通过增加数据和调整流程来适应新的业务,就会降低应急管理系统的综合业务支持能力,这对加强这些部门之间的应急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在建设应急指挥系统的过程中,就将分散在市属各委办局的信息、通信等应急资源加以利用,逐步建立起依托图像监控、无线调度、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综合保障等五大技术系统的市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具备了对社会面的监控、现场图像的无线传输、视频资源整合、无线通信指挥调度、有线通信集中指挥调度和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

3如何实现产业化运作城市应急事件可能并非是一些惊动各个方面的大事件,也可能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一些急需社会力量来救助的小事情。

对于诸多此类的应急需求,政府提供的应急服务很难全面照顾到,也缺少足够的资源,而社会力量则有其用武之地。据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曹宁川副所长介绍,我国把紧急救援分为社会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等四大类,政府有相关的部门负责这些应急事件。对于其他的一些应急事件,我国将探索用产业化的方式实施紧急救援。

国外已经在采用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实施紧急救援。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紧急救援产业化运作的论证与探索。据曹宁川介绍,他们现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种:建立紧急救灾物资产业园,促进紧急救灾物资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引导社会力量生产与存储救灾物资,实现救灾物资储藏于民,减轻政府的负担;面向老年人、农民工或其他困难群体,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救助卡,鼓励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参加联合救助体系;实施紧急救援的品牌管理,通过授牌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紧急救助。

目前,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正在规划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把加盟到紧急救援体系中的相关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社会紧急救援机制,促进紧急救援的产业化发展。

在推进应急产业化运作的过程中,运营和管理问题也是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到商业模式和投资回报。南宁在推动应急产业化发展方面采取了联盟的动作。为应对和满足国内急剧增长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产业化市场需求以及后期维护与服务,南宁软件园联合若干家公司成立了城市应急联动产业联盟,使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过程中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确,咨询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市场推广、项目监理、系统维护、用户培训等环节分别由联盟内相应的专业商家负责。产业联盟还整合资源,为联盟内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及其他软件工业化生产所需环境。

应急市场不仅体现为应急服务市场,也体现为应急产品市场。曾有数字预测,应急将会给中国的it业带来数千亿的市场。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如何实现以业务协同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是此次圆桌论坛的热点话题

4紧急与非紧急是否应该一体化

虽然应急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但并不是时常发生,在没有应急事件的时候,应急管理系统该如何发挥作用?

南宁市和茂名市在紧急和非紧急的应急管理问题上,有点不一样。

南宁市经历了先合后分再共享的过程。一开始运行的时候,南宁市把12345市长热线融合到应急管理系统里,但是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应急管理系统接收了大量非紧急事情的呼叫,占用了应急资源。于是,2004年南宁市把12345热线分离出去,成立政府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受理市民投诉、维权、城市管理、卫生等非紧急的求助电话,变成两套交换机,分出去以后,应急这块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如果有事件需要做紧急与非紧急互相转变的时候,就通过语音互联的方式进行相互转换。

后来,南宁对应急联动又分别建立了两个小的分项系统,其中一个是南宁市防洪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做出来以后,很多资源可以进行共享,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当洪水来的时候,可以给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在经过一系列分拆之后,现在用来实现应急管理的数字南宁指挥平台下面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指挥中心:一个是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用于处理紧急事务;第二个是便民指挥中心,就是12345热线,承担非紧急救助的便民服务;第三个是数字城管。这三个部分要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城管要对所有的井、路灯杆都编上号,到时候市民一报警,接警部门就可以马上确定非常精确的位置。南宁市甚至还打算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都实现共享,今后这三个中心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可能都是一拨人,政府的编制也不用增加了。

城市应急管理还要强调应用效益,充分发挥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功能。城市应急管理不是一种孤立的应用,要体现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注重应急信息管理和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战时强调应急指挥决策。

而茂名市一开始就强调紧急与非紧急要一体化。所谓“应急与非应急一体化”,是指在应急管理和非应急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应急管理系统与非应急管理系统的高度整合,无缝联接,并通过相应的协调机制,实现各种应急处置部门和非应急处理部门的一体化协同与联动。

庞严冬认为,紧急和非紧急,或者说应急和便民,在本质和目标上都是“便民”,服务对象都是民众,服务主体都是政府。并且紧急和非紧急所需要的资源都来自同一个信息资源管理平台,GiS系统统一提供给应急和便民的部门使用,政府网站体现的是应急和便民管理,其后台则是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分工,无论是应急还是非应急,都要接受监察部门的监察。茂名市信息化基础比较好,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成熟,基于诸多因素的分析,茂名市最后得出结论:紧急和非紧急是可以一体化的,也是需要一体化的,还必须是一体化的。

在茂名的做法里,应急管理平台要完成数据交换,应急与便民都是独立的系统,只不过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两者互联互通起来,彼此并没有混合在一起,也没有相互替代。各个系统原来该做什么事情,现在还做什么事情,不会出现110还要负责疏通下水道的问题,那是便民的事情。茂名应急与便民服务一体化,不仅体现在两个系统的整合,也体现在资源一体化、人员一体化和安全一体化,并且是整个政府统一协调指挥。

无论是南宁的做法,还是茂名的做法,其实最后都走向了共享,并在体制机制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的推动,弥补了机制的不足,逐步形成联动的机制。

这种基于资源整合而形成的紧急与非紧急一体化运作有什么好处呢?庞严冬认为,共享应急与非应急的各类信息,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非紧急事件恶化、扩大、升级之前控制事态的发展,及时化解矛盾,防止转化为紧急事件。此外,通过应急部门和非应急部门的联动机制,第一个接到指令的处警员发起其他部门的联合救助,使求救者同时获得所需要的全方位救助,从而减少城市公共安全危机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链接

应急管理与应急联动的区别

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构成一个闭环

应急联动建设的目标,是建设能支持应急响应的公共性联动平台,实现应急响应所需的通信调度、信息交换、业务整合和知识支撑。然而,“应急联动”的发展要求不止于简单的联动规模的扩大。“联动”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应该服从一个更大的业务目标――那就是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联动解决的是对突发事件的即时性响应和联合处置,而应急管理是有目的、周期性的管理活动,由应急预防(含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等四个阶段构成一个管理闭环。审视目前相对形成某些“模式”和一定范围“共识”的应急联动系统,其重点都在于对“应急响应”阶段指挥、调度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以及一些“准备”阶段的辅助;而对于“预防”和“恢复”两个重要阶段的支撑,以及用于形成管理闭环的反馈,都落在了“应急联动”的概念之外。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一个集约化的应急管理平台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办公厅的“总值班室”、“应急办”,还是“应急联动中心”,还是专业化的指挥中心;它们的支撑工作平台都要指向一个逻辑上一体、且能互相衔接的应急管理流程。也就是说,“应急管理”的逻辑应该成为政府的“大脑”,而各种形式的与应急相关的信息系统,则形成政府的“四肢”。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8

关键词: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创新

城市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的今天,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置各类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并变事后被动应对为事前积极预防、事中联动应对和事后可持续评估,推动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入良性发展的新常态,是广西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一)取得长足的进步

2006年国家出台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管理法制,即“一案三制”。2007年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2014年广西基本完成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工作,一些工作还走在了全国前列。

1.建立了各级应急委、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及应急管理办公室。至2010年,自治区、市、县三级应急委及应急管理办公室均已挂牌成立,成立了18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2013年所有乡镇、村均落实了领导分管应急工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2.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广西已基本构建起全区的预案体系。目前,广西自治区有1个总体预案、34个专项预案、86个部门预案,全区各级各类预案达26万多个。

3.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体系。2012年,广西全区建立了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自治区、市、县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水利、林业、国土、地震、卫生等部门建立的专业救援队伍达9支3万多人,此外还建立了700多人的专家队伍和以乡村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6万多人的基层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还有各级各部门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近20万人。

4.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采取部门为主、实物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总体能满足除巨灾以外的应急需要。

5.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相邻省区市之间均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广西还是泛珠9省区、西部12省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的发起者之一。

6.制定出台了系列法律政策措施。2011年,自治区人大全票通过《广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对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应急培训、应急工作绩效考核等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有力的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近些年来广西成功应对和处置了2008雨雪冰冻灾害和广维集团爆炸事件、2010西南大旱、2011年卡马水库险情、2012年初龙江污染、2014年以来系列偷渡案等重特大突发案(事)件。

(二)诸多问题尚待解决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整体水平提升的背景之下,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仍然让人无法忽视:突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意识和思维较薄弱;应急管理框架体系搭建起来后,资源配备不到位,实际运行效率低下;应急预案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应急管理联动主体较单一,各方应急联动沟通不畅;事后评估缺位;人员应急管理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总体上还是属于被动的事后处置,事前的监控预警机制、事中的联动处理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事后的u估机制和救助重建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不少欠缺。

二、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形势

在广西政治经济社会获得极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广西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严峻的形势。

(一)自然灾害方面

广西自然灾害分布广、种类多、频率高、危害大。近几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今后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珠西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两个建成”、“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同等量级的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有扩大趋势。

(二)事故灾难方面

广西安全生产基础差底子薄,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一港双高”(港口、高铁、高速公路)的快速推进,沿海重化工、核电等项目陆续投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

随着人口加速大量的流动,甲型H1n1等重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不时爆发,防控难度增大,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重视生命健康,关注点不断聚焦到与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上来。

(四)社会安全方面

广西改革发展渐入深水区,各方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显著增多,诱发的隐患不断攀升;同时,广西已成为偷越境重要通道,反恐防暴工作形势日益严峻。

三、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预警机制不完善

广西城市虽已建有应急管理专业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处理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反应速度,但效果并不太明显。因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连续性和技术性不高,要想通过动态分析和实时评估实现预控制,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还存在较大难度。

(二)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

目前广西城市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主要还是依赖政府和相关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体志愿者的联动合作很少,没有调动起巨大的非官方的应急管理潜力。并且跨部门临时组织起来的应急管理团队,通常很难实现高效的运转,因为相关应急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花时间与团队成员磨合,一方面还需要应付与现所在部门、原所在部门、现部门和原部门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内耗与低效。

(三)评估机制落实不到位

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评估机制,现有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工作多流于形式,既缺乏有力的法律保证,又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更缺乏专业细化的分析和总结,常常是形成一份评估报告后,没有进一步的反思和整改,未能形成对下一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预案。

四、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对策

针对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事前的监控预警机制、事中的联动处理机制、事后的评估机制三个方面,创新广西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促进其进入良性发展的新常态。

(一)构建有效的应急管理预警机制

1.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1)建立公共安全信息平台

公共安全信息平台是应急管理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及时、准确、全面、实时的信息,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预警功能,只有在对公共安全信息有效分析处理和科学使用的基础上,其他各项职能才能实现。在公共安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体系,切实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强化风险评估、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和具体应急管理事件处置评估等。

(2)建立全方位多技术的公共安全信息管理模式

要突破原有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旧模式,打造全社会联动的新模式,广泛借力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志愿者等社会和公众力量,广泛迅速及时的收集信息,真正提升信息监控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到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信息管理上,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真正让高精尖技术服务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2.建立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机制

(1)扩大和健全应急管理预警信息网络

除了建立专门的公共安全应急预警管理机构,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政府和机构的应急管理预警信息网络,还必须将网络扩大到更基层的社会单元,如社区、村庄、学校、车站、企事业单位等,真正形成广泛敏锐的预警信息网络,将整个社会纳入到应急管理预警信息网络之中,从而保证预警机制的全面及时有效的运行。

(2)及时有效传达预警信息

政府对收集到的信息要第一时间分析和处理,要及时、公开、透明地公布有关信息,照顾公众关系,密切关注舆情,防止小道消息影响公众判断,进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骚乱。关键信息和最新信息也要及时准确的传达到应急管理指挥协调机构和相关部门,帮助其科学迅速决策、准确研判形势和及时调配资源,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效果,防止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扩散。

3.建立预警决策分析系统

政府应急管理预警决策分析系统应具备信息储存、查询、统计分析、上报和功能、警戒级别判断功能、应急预案管理功能、自动预警功能和辅助决策功能等功能。确保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能及时获得全面准确的一手信息,同时自动关联调取相关信息,迅速判定警戒级别,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提供决策所需重要辅助信息,从而保障应急管理预警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预警管理资源库

要保证预警机制的科学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专门为预警决策服务的预警管理资源库。资源库应储存大量预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工具、技能技巧、经验数据等,并要保持及时的动态更新,将最前沿的理论、最尖端的技术、最实时的形势、最新的案例和经验、最完善的预案等,借助高新科技手段,及时共享传播,真正为预警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和支持。

(二)建立全面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1.优化应急联动综合协调机制

(1)多方全面联动

建立和完善由专业救援公司、红十字会、慈善团体、基金会、民间救援队等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甚至个人共同参与的全面联动机制,在构建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网络中,通过信息共享和有效互动,充分鼓励民众参与应急管理的决策和救援中来,既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法合理性,又能充分调动大量的有效社会资源,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同时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2)明确政府核心领导地位

在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往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集中调动一切资源力量,统一协调指挥,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政府在这方面,有着其他任何非政府组织不可替代和无法超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明确政府的核心领导地位,在政府主导之下,统筹协调参与应急管理和救援的各方力量,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相互配合,攻坚克难,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方能真正实现全面高效的应急联动。

(3)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

建立多方全面联动的应急机制,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协调联动各方高效的合作运转。在明确政府核心领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执行应急管理综合协调职能。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必须被赋予相应的权力,给予足够的支持,与应急管理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积累经验,为各方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完善应急联动信息沟通机制

(1)联动各方的信息沟通

应急联动的各方,涉及不同组织、机构、团体、部门甚至个人,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迅速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因此,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当一些突况出现时,不能再单纯依靠预案,就更需要联动各方迅速及时准确的交换信息、把握形势、商讨对策,从而保证应急行动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2)政府与公众间信息沟通

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当及时通过主流媒体、网络、报刊杂志等权威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发展、救援进度和下一步计划安排,防止公众因为缺乏足蛐畔⒉生恐慌甚至发生骚乱,也能防止谣言的传播。政府应当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履行好及时准确信息的义务,充分利用一切信息渠道,保持与公众的良好沟通,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应急联动资源共享机制

(1)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

资源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救援的基础保障。因此,政府各个部门间,应建立资源共享、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有效机制,不仅实现有形资源的共享,更要通过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无形资源的共享,从而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使用。

(2)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资源共享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资源种类、资源数量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时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通过立法规范、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有效而稳定的资源长期共享机制,对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应急联动水平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构建良性发展的应急管理评估机制

1.明确应急管理评估的内容

应急管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事发前的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和对风险隐患的管理排查等工作,到事发过程中的信息和沟通、避难场所的选择、应急资源的使用、应急预案的执行等工作,再到事后的影响评估、事件的反思和经验总结等工作,都需要全面详尽的进行评估总结。

2.厘清应急管理评估工作的主体责任

应急管理评估工作的主体责任应由各级政府承担,但在在评估过程中,应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同时完善评估监督和反馈工作。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由中央政府及其部门进行评估。地方政府部门则主要侧重于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评估。基层政府主要负责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进行评估。另外,媒体和一些中立组织,也会通过客观报道事件真相、深入分析事件原因等方式,形成独立的评估观点。

3.切实用好应急管理评估结果

首先,应树立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评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的理念;其次,应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执行;再次,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确保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长期稳定性;最后,定期开展检查,确保评估结果切实用于指导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并保持评估机制的动态优化,真正做到以评估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立.应急联动机制: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护网――以河南省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6(01).

[2]周汉.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的巨大挑战与战略应对――后世博时代上海城市管理的破题路径[J].上海城市管理,2015(06).

[3]刘园园,徐志花.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研究――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5(10).

[4]徐志胜,冯凯,徐亮,冯春莹.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06).

[5]张娟,苏敏.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组织结构――兼析SaRS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组织结构[J].湘南学院学报,2004(03).

[6]张宾,董华,涂爱民,佟少臣,李春娥.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08).

[7]池宏,祁明亮,计雷,赵红.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3)

[8]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9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了大多数高密度人口城市的选择。随着国务院对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的下放,全国各地轨道交通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随之带来运营人才的匮乏、居民对轨道交通安全的认识严重不足等安全问题。北京地铁5号线屏蔽门夹人事故、上海地铁7.23列车冲突事故,无不给地铁安全运营敲响警钟。因而,积极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质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要求,不仅有助于城市窗口形象的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更是对乘客生命安全高度重视的体现。因此,展开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稳健、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不难发现,人、车辆、线路及其他相关设备、外力因素、管理因素等是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员

员工:人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控制因素,特别是行车指挥和列车驾驶等关键岗位,由于人的安全意识麻痹、不安全行为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可能直接引起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乘客:安全乘车知识匮乏、自救能力欠缺。

二、设备

a)车辆。车辆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制动故障、车门故障等主要部件的损坏、系统控制失常、人为破坏等因素,可能造成列车脱轨、列车火灾、列车冲突等事故、并可能引发拥挤踩踏等次生灾害。

b)线路系统。线路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断轨、轨道胀轨变形、道岔伤损、道床病害等造成的列车延误、限速、停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列车脱轨等事故。

c)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牵引供电、接触网、动力供电系统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运营中断、火灾等。

d)通信信号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轨旁atp或车载atp故障、道岔控制故障、信号联锁系统故障、调度指挥系统中断,可能造成列车冲突、运营指挥失控、运营秩序紊乱等。

三、环境

e)a)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有恶劣天气、洪水、地震等,可能导致停运、设备故障、结构变形、基础设施破坏等。

b)运营环境。地铁车辆和车站空间相对封闭、狭小,且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事态扩散速度快,危险程度高,人员疏散困难,现场控制难度大。

c)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有乘客的不安全候、乘车行为,人为破坏和恐怖袭击等,可能导致运营设备损坏、运营中断及乘客伤亡等。

四、管理

管理方面的风险源是因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合理等影响运营及人员、设备、设施各方面的安全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在认真分析和充分了解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之后,广大城市轨道交通工作者们应坚持探索、不断实践,积极采取策略来有效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轨道交通应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安全体系、树立安全意识

以教育、培训为主,奖罚为辅的“一侧两翼”策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夯实安全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建立以决策层、管理层(监督层)和执行层为主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满足运营安全管理要求;二是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紧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各层级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例会等各项活动,全面实施过程管控;三是重视安全基层建设,建立员工个人安全教育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借助行业内的事故事件案例组织全员学习,提升安全意识与技能;四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行业及企业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建立安全体系主要工作有:一是积极开展危险源识别、评价工作,启动危险源管控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现场危险源管控;二是推进职业健康体系建设、环境体系建设,识别并收集相关律法规及标准,按规范要求做好检验检测,邀请行业专家对职业健康、环境体系进行工作指导,认真做好“三标”体系审核工作。

树立安全意识工作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树立全员安全意识。一是组织事故处理、故障分析、演练现场在内的“三个回头看”活动,针对运营事故事件、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回头看”活动,查找规章制度、人员技能、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三级培训,三级安全教育不合格不得上岗;三是随时、随地、随人的即时安全教育活动,督促现场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开展班前安全预想、周/月安全例会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安全绩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奖惩制度,对违章人员实施处罚。

(二)强化安全队伍培养,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按照现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现场需要既懂安全管理,又懂现场生产的新一代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应积极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制定安全管理人员准入机制、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准入门槛。可以制定措施,支持安全管理人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安全工程师),并通过创新安全条线队伍培训管理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安全条线队伍的培训,拓展安全管理视野,同时加强车间、班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创新安全培训教材,健全培训手段,跨部门、专业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经验座谈、现场观摩等互动活动,提高培训效果。

(二)强化乘客安全乘车教育,提升乘客应急自救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乘客因安全意识薄弱而引发乘车事故的不良现象,如某乘客在警报声后仍冲向地铁,导致其严重夹伤;又如上下班高峰期,乘客乘车过于拥挤,而踩踏摔倒人员的惨剧。基于此,必须坚持强化乘客安全教育,增强安全乘车的宣传力度,从而促进安全乘车意识的有效养成。例如,可通过持续循环播放有关安全乘车的宣传视频、在站台站厅内张贴上醒目、易懂的安全标识等声色传播,提升乘客的感官意识;通过不断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乘车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加强乘客与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互动;通过安全乘车现场活动,帮助乘客解疑答惑,倾听他们对地铁安全管理的建议;通过邀请乘客参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加强对轨道交通企业的了解;通过邀请乘客参与应急演练,切身体会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还可以通过在乘客中聘请“安全使者”、志愿者帮助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扩大乘客安全乘车宣传面。

(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是轨道交通事故事件能否得到及时、正确和妥善处理的重要保证。围绕着“预防、预备、响应以及恢复”的工作核心,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应急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培训,以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使企业的应急处置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

首先,认真组织危险源排查及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并精心制定实用、可行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其次,结合事故(事件)现场处置实际需求,建立接触网/高压、车辆脱轨/倾覆、通信或信号、轨道等专职救援抢险队伍,确保队伍稳定,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培训,保证应急救援能力。

按需配备应急处置专业设备、器材、通讯工具等装备、物资,制定应急物资装备检查、维护、清洁保养制度,定置、定人管理,确保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日常完备有效。

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四)持续提升技术与装备水平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装备,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正常性,显著降低突发事件、事故以及故障的发生概率。具体应用如表二所示。

表二先进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上的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安全运输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的作用将会越来愈大。为了充分确保行车安全与人身安全,广大轨道交通建设者们应积极寻求有效策略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输管理质量,从而推动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篇10

2003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抗击非典催生了我国现代应急管理,也催生了我国的应急管理教育事业。到2008年,河南理工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先后开展了应急管理本科教育。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教学培训呈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一些大学及科研机构纷纷成立了应急管理研究机构。2009年4月23日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院在暨南大学成立,全国综合性大学基本都成立了应急管理研究所、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或基地等。此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也都将应急管理作为党政干部培训的主干课程。回顾美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发展的历程,也不过20多年时间。1983年,北德克萨斯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应急管理专业,授理学学士学位,到1995年只有4所大学设立相关专业。从1995年开始,应急管理专业在美国大学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47个州的266所大学开设应急管理、国土安全等相关本科、专科专业或专业证书班,其中,62所大学开始应急管理全硕士授权专业,32所大学开始国土安全硕士授权专业,9所大学开设应急管理博士学位专业,3所大学开设国土安全博士学位专业。美国的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Fema)每年举办一次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大会,召集全美国高校(现在也有国外高校参加)应急管理相关专业的代表讨论应急管理的热点问题和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已经成为美国推动应急管理教育和培训的发动机。国内高校应急管理实验室有两大特点:一是着重防灾和应急技术手段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以航空、遥感等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如: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侧重自然致灾因子研究,针对不同致灾因子设置不同配套设备的实验室,分布于全国相关灾害易发地。二是着重应急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应急管理实验室,是在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优选法统筹法和经济数学研究会的支持下,开展以应急资源、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定位

1.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与发展城市应急管理的需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首次提出:北京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要按照“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具有强大危机应对能力的城市。虽然经过SaRS事件处置和奥运会承办工作,北京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但就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看,城市应急保障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理论和实操能力兼具的应急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城市应急管理发展速度。

2.专业学科发展的需要。当前我校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发展日益强化各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集中聚焦在城市运行管理决策平台上,突出城市应急管理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我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研究生培养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区域经济二级学科,我校信息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安全工程学院有安全工程相关本、硕专业。建设智慧化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测与评估管理实验系统有助于各个学科融合发展、共同提高,符合我校“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得到学校各方面的保障与大力支持。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向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从单纯课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向融入更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实验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我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任务与目标。面向城市的公共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必然要求实验室作为教学支撑。城市应急管理实验室将满足行政管理(含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含区域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诸专业本科学生、mpa、区域经济硕士以及北京市相关干部培训的迫切需要,成为首都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模拟演练的实训基地。

4.整合资源构建智慧城市管理教学研究平台的需要。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城市国际化、城乡一体化、都市圈、城市环境建设、政府监管与公共管理等研究平台,均有明确的和长期的研究方向,在教委的支持下,积累了大量世界主要城市统计数据、京津冀地区大城市统计数据、北京市各年代各专业层次规划图册。另外,已建设的数字城市实验室和其他科研项目还积累了一些设备。但由于数字城市实验室按常规学生上机机房式教室标准配置,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新要求,通过建设城市应急管理实验室整合上述数据和设备,建立一个以北京大都市区为模板的城市运行研究平台,可以实现最终建成满足城市管理决策、运行和危机应对三大功能的“智慧城市实验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

三、应急管理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特色

1.管理方法与地方实际相融合。利用应急仿真教学系统,可以搭建具有三维效果的当地路网图。同时可以输入当地实际的oD数据、流量数据、信号灯配时数据,紧贴城市布局和城市运行实际,具有动态仿真效果。

2.交互体验与动态演示相融合。应急仿真教学系统是构建全部关键环节的实操平台,教师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点击操作,制造各类应急事件;仿真后台可以对事件的进展与演变进行实时仿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各部门负责人有单独操作平台,也有信息传送、汇总、平台,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提问,并汇总学生传输的答案。

3.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融合。由于应急仿真教学系统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且能够进行跟踪记录,记录每一时刻的路网平均车速、主要路口等灯排队长度、道路流量等重要数据,所以应急管理实验中心既能开展应急管理教学,也能对日常管理措施调整、大型活动组织等开展仿真研究和教学工作。

4.学生主导与教师引导相融合。在应急管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各部门负责人单独操作,也有信息传送、汇总、平台,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理念。主要可以开展的教学项目:一是指导学生搭建路网、构建三维模型和图景,从而加深对现实路网的认识,熟悉应急地理信息,同时学生搭建的路网和三维模型可以储存下来,并入应急仿真教学系统,扩大应急演练教学的地理范围;二是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培训与教学、科研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设计、评价与优化。

5.虚拟仿真与实景展示相融合。应急仿真教学系统可以与实景沙盘实现互联互通,即通过改变系统中的交通流量、信号配时、LeD等数据信息实现对实景沙盘中相关信息的调整与控制。实验中心分为虚拟体验室和实景展示室,分别承担虚拟仿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和沙盘演练、实景展示应急管理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