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资产调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51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1

关键词:森林资产;清查内容;方法

森林资产清查又是森林资产评估中的重要的工作环节,它是对评估范围内的待评估森林资产的实有数量、质量、分析状况等情况进行清理核对,并编写清查报告。森林资金产的清查较一般资产更为复杂和困难。森林资源的资源产业化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个飞跃,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使森林资源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经营的永续性、经营周期的较长性、结构的综合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困难性。

1森林资产清查的目的

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在依法保护现有森林、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的基础上,结合森工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森林资产是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结构,是各类自然资源性资产的一种,即以森林资源为财富的财产为森林资产。而森林资源是指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总称。森林资源是具有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可更新资源。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个业转型发展、职工转岗、强化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森林资产清查的内容和项目

2.1林地资产。林地资产是森林资金产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地资产清查的项目一般有:

林地资金产的位置、林地资产的面积(要求现地面积,小班资产清单上记载的面积与图面上色绘及记载的面积相符)、林地资产的种类。对林地资产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要求现地与记载相符、林地资产的生产力、地利等级等。在森林资产清查时必须对其进行专行专门的调查测定。

2.2林木资产

林木资产也是森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资产的清查项目有:树种组成、林分起源、林分结构、年龄、林分密度、林分蓄积、林分出材率、林种。清查项目要求资产清册上的记载必须与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档案的记载相一致。

2.3其它森林资产

其它森林资产主要有林区的野生动植物资产、林副产品资金产和森林环境资产。其中森林环境资产本身是一个有着多种物质结构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其主体是森林,在清查中重点是查这综合体上各种物质结构在保健、旅游、休息、观赏等级方面的价值以及它的地利等级。

3资源清查方法

森林资源清查的方法主要有全面清查、重点清查、抽样清查、分类清查四种,各种方法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情况。

3.1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即对待评估森林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核实。全面清查的工作量较大,通常在下列情况采用:

森林资产所有者无法提供准备的待评估资产清册,即森林资产的占用者在评估前未组织森林资源调查,并且没有经过更新后反映森林资现状的森林档案资料;待评估森林资金产的经济价值较高多数为立即采伐的近成熟林,评估后可能产生权的转移时;待评估的森林资产数据少,清查的工作量小时;在待评估森林资产的数量少时,由于其工作量较小,也可根据资产清册到现地进行全面现地核实,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可用二类调查,也可用三类调查。

3.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根据待评估森林资产的性质与作用将森林资产分为重占和一般两种类型,对重点资产进行重点清查,对一般资产只作为一般的掌握和了解,这种方法通常是在待评估的森林资产的经济价值相差较大,而且整体数量较多,全面清查又代价太大,资产的所有者又能提供了较多准确的待评估清册以及其它森林资产资料时采用。

3.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以待评估资产为总体,从中以概率统计的方法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地,通过样地的调查,掌握整个待评估资产的情况。抽样清查一般是在待评估的森林资产面积大、数量多,而且较为集中时使用,抽样的方法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也可用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在图面材料准备、小班界线清楚时,为节约清查的工作量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3.4分类清查

分类清查即将评估森林资金产按某一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森林的树种和龄组将待评估资产分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在每个龄组中再按树种细分为若干类型,在每个类型中典型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标准地进行详细清查,通过这些标准地来评估同类资产的状况。

4森林资金产清查报告的编写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森林资产清册如森林资产小班一览表、林业基本图、林权清册、林权图、林权证书、合同、协议书等森林资产使用权、所有权的有关文件。确认各小班森林资产的权属、对于权属不清的小班应剔除,要求委托方提供权属证书或证件,不能确定权属的,则不能作为资产的评估对象。清查报告书要求简名扼要、重点突出,其主要内容有:

4.1前言

要求简单论述清查的依据文件、目的要求、队伍组织、清查的基准日、清查的范围及提供的成果。

4.2森林资金产所在地区的概况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过去的经营条件的概况。

4.3清查方法

在本次清查中所采用的对林地、林木清查的方法。

4.4资产范围确定

按清查的成果分项论述林地资产、林木资产的不同权属的面积、蓄积生长量、单位面积产量、年龄结构及经营效益等。

4.5结语

结语是对整个清查工作总结性的文字描述,在结语中应说明清查结果的精度,可应用的范围以及清查工作中必须阐明的有关问题。

4.6附表编制、图面材料编制、附件材料编制

森林资产清查的附表主要有森林资产小班一览表和其它各种森林资金源资产的实物量统计表;森林资产清查的主要图面材料是基本图。在评估的面积大,范围广时,应根据被评估单位提供的基本图,通过外业核实、修订后,重新绘制成图。其方法与二类调查一致,在评估的面积很小时,必须提供小班位置图和面积实测图;森林资产清查的附件材料主要是调查的一些原始数据、计算过程、使用的表格、权属证明的复印件等。因此,在资产清查中附件主要是{查的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在编制中只要按规定的规格和要求,将这些材料整理清楚并装订成册,以供备查即可。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2

一、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的必要性

从以往国营林场的经营来看,其中有的国营林场目前的经济较为紧张,为了缓解自身经济方面的压力,早采和超采是常采用的手段,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缺失,加上检查、监督机构的不作为,甚至是相互包庇等,从而使国有森林资源消耗缺乏有效的约束,森林资源的消耗无法客观的反映给资产管理者,时常出现上述的多采少报,少造多报的现象出现。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通常都是通过人为在野外实地调查得出的,调查的结果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能够真正的反映出事实资产,但是由于地方局部利益存在,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时常受到人为的篡改,如为了将一部分国有森林资产占为己有,将调查的森林资产可以少报,又或是为了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又将森林资源的数字任意的加大,当得到国家投资后又将数据进行篡改,亦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荣誉、某种目的而修改资源数据等,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独立的森林资源审计机构,这种人为篡改森林资源数据的行为将难以遏制。

对于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国家一直在强调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所以森林培育一直是森林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为了鼓励培育森林行为,采用的是谁培育的森林面积越大则造林补助就越高,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原则,但是长期的仅考虑造成面积,造林面积越大,则当地的造林成绩就越大,得到的造林补助也就越高,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局面下,虚报面积的情况就时有出现。

从上述几点来看,我国的森林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无法做到实时的、客观的监督,而建立起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制度就是完善控制森林资源合理消耗机制,从而来约束国营森林企业能够产生一种约束力,同时通过独立的、权威的监督机构对当前森林资产的相关进行调查,反映出森林资产真实的消耗情况,确保实现国家的利益,可见森林资源审计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研究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相关事宜。

二、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的作用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森林资源短缺和国民经济建设这一矛盾越来越深,使得人们对于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的认识逐渐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来协调国有森林资产和森林经营单位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它主要通过的是计划、组织以及控制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时森林经营单位的各项活动科学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森林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森林企业的经验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中的审计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审计工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森林经营企业的经验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前森林资产的真实状况,判断出森林资产是否是增值还是减值,判断出当前森林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如果发现森林企业存在着违法或违规的行为,会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提出整改的建议,以补救曾经出现的错误,从而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确保国家的利益。此外森林资源审计工作具有间接控制森林资源管理的功能,能够直接的影响着森林企业的经营,主要是因为其监督的内容多样,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资源档案的建立、伐区验收、采伐许可发放、造林成效调查等,对森林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强的监督作用,对森林企业的经验其中极强的约束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和制度

森林资源的审计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经济监督,它必须具备独立的审计体系和审计制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进行严格监督。

(一)构建森林资源审计体系

一个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是明确体系中各人员的具体职责,森林资源审计机构的职责是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客观公正的监督和审查被审计对象当前的经营情况以及调查出当前森林资源的现状,得出科学的结论反馈给森林资产所有者,同时对监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督促被审计者落实,可见森林资源审计机构是森林资源审计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只有明确了审计机构的职责,才能够保证审计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所以需要在森林资产各级主管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内部设立其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并保证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区别于一般中央和地方部门。

在整个森林资源审计体系中,中央国有森林资源审计部门比上述提到的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职责更加重要,它在体系中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总体利益,对全国的国有林都有审计的权力,并指导各地方森林审计部门的指导工作,地方森林审计部门主要对当地的国有森林进行审计和监督,将审计和监督的结果上报给上一级的森林审计部门,最终所有的审计数据将会上报到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对所有上报的审计数据进行核实,从中提出建议,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二)构建森林资源审计制度

无论是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还是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所行使的审计权力都要遵循相关制度,让审计行为制度化。森林资源审计按时间划分有月审计和年度审计,按照功能划分有定期考核审计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审计,按照内容有单项审计和多项审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审计,我们都必须保证审计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审计工作的流程,如采用月度审计和年度审计方式,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就应该定期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月度资产和年度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调查,采用单项和多项审计方式则需要对被审计对象经营活动中的某一项或者多项进行深入的审计,审计出该项目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整改等,采用定期考核审计和经营管理水平审计则需要定期的对被审计对象经营的森林资产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来判断当前被审计对象的单位负责人在近期的政绩。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3

关键词:十二五湖南省森林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湖南省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34%,森林蓄积量达到4.29亿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79%,人均公共绿地8.76平方米。近年来湖南省林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2011年创造林业产业总产值1445亿元。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和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南岭、雪峰、武陵和罗霄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屏障;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油茶产业快速崛起,生态旅游日渐繁荣,林业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6%,造福了三湘林农。“十二五规划森林资源调查”的实施,湖南针对森林碳汇监测与计量、城市森林和绿地调查、重点生态区位和景点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及以县为单位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等内容为主线。通过完成近百个常规因子的调查,可以全面查清湖南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分布,综合分析和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状况,对林权改革、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森林资源调查的概念及作用

1.1概念。森林资源调查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域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应用现代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的成果,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绘,按山头地块进行的全面森林资源调查,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的需要。

1.2作用。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林地征占用定额、进行林业工程造林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全面掌握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并查清省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种类以及森林生态功能状况,科学经营林业。

1.3意义。森林资源调查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对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是评价林业建设成效等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对近几年来各地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检查各地政府几年来林业建设情况的重要参考。

2湖南省森林资源及其保护管理现状

2.1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日趋下降。目前普遍存在林木少批多采、林地逆转呈扩张之势,林地逆转、采伐日趋严重,可采资源锐减,森林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

2.2由于基层经济的不发达,林区群众经济落后,存在乱占林地和毁林开垦的现象,当地政府在制止工作方面因为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管理。

2.3超计划采伐、林地逆转还部分存在,受经济的影响,一些基层创业渠道不多,经济基础仍然以林木采伐为主业,对森林生态重要性认识不足,采伐林木方面不能规范采伐

2.4片面追求造林数量增加,忽视造林质量提高,加之经营不合理,致使造林成效难以巩固。虽然造林绿化面积看似很大,但森林覆盖率却增长甚微。一些地方在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时,忽视了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在主伐和抚育采伐中普遍存在“采大留小”、“采好留坏”等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致使珍贵树种、大径级林木日益减少,森林质量不断下降,生态功能日趋减弱。

2.5一些基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机构不稳定,队伍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执法手段落后;少数管理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人员甚至,执法犯法,需要切实加以调整、整治。

3湖南科学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长远规划湖南省森林生态资源布局。在城镇发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绿化的档次和水平,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大力引进适合我省发展的有市场前景的速生树种和榉木、红豆杉等高价珍贵树种及其他阔叶树种。适度平衡竹木和常规经济林的造林比重。加强森林的资源性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动态的监测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合理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这样才能为湖南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能源基础。

3.2借分类经营之力,优化湖南省林业产业经济结构。针对全省森林的特点,稳步实施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全面推行林业分类经营,实施结构优化调整战略。以经济林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带动经济林基地建设。突出抓好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兴农富民”工程,农民从发展特色林产业中,实现以林增收。

3.3立足湖南竹林资源优势,以高科技技术延伸林业产业链。人工速生林和竹材的综合利用可加快林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推动城市林业生态发展,对加大林业生物产业发展力度,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绿色核算体系,推动中国林业相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都有帮助,将现代木材加工技术注入到速生木材和竹材加工行业中去,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速生木材和竹材的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用改性后的低质木材和竹材制造结构材料,替代珍贵硬质木材,并逐步改变消费者在只使用天然珍贵木材的观念。

3.4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科学利用分类经营模式,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宣传和鼓励民众的森林生态意识,依托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整合发展湖南省的森林旅游食品产业,突破传统旅游食品的低价值,综合开发有机、环保、健康的旅游食品。建立森林生态休闲观光合作区,配合全省森林生态建设特点,加快全省森林生态旅游格局的形成,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3.5抓好森林资源监测,建立和完善综合监测体系。尽快建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主体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变化综合监测体系。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成果的管理科学、信息共享和准确高效。改进监测手段,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调查方法,完善监测的相关标准、规程、办法。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监测和二类调查的开展,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6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林、林有其利、利有其责,充分调动森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积极性。稳妥推进国有、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统一、管理科学的新体制,确保重点林区森林资源安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推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分区施策和分类指导,科学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研究制定商品林采伐管理办法,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条件。

3.7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林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林地管理的政策、法规。全面完成林权登记发证,特别是退耕还林地的确权发证,依法保障林权权益人的权利。尽快启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把林地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分清林地与耕地、林地与草地、林地与未利用地等界限。最好是由政府牵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耕地、林地、牧地、未利用地的范围,土地、林业、畜牧等部门地类划分要协调一致,使用一套资源数据,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扯皮。逐步建立各类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的总量控制体系和用地控制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林地和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措施,适当提高征占用林地补偿费标准,与土地补偿费接轨,控制林地流失速度,确保林地资源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湖南省林业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使湖南省林业产业的资源基础初步巩固,使可利用森林资源基本达到满足林业产业发展,促使高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的产业群基本成型。就必须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森林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程和政策,科学制定经营方案,加大科学经营力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廖洁周彰军莫峥周建梅.湖南“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启动.红网.2013.05.23

[2][1]李福祥,林文树.对可持续森林资源管理的探讨[J].森林工程,2012.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4

林业资源调查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为什么有许多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少见林,为什么大量荒山秃岭依然如故,为什么沙漠面积不仅没有控制住,而且仍在继续扩大,为什么要求人们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而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事情还屡见不鲜;为什么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始终没有制止住。虽然近年来,林业管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国营林场有所发展,但林业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森林覆盖率只有23.3%。而且森林分布不均,林种结构不合理,森林单位蓄积量低,每2m3/667m2左右。例如,某地区水源减少,全区40大片水源林区的364条中小河流中,有21条断流,103条流量减少一半,146条流量减少1/3。全区水土流失严重,据20世纪60年代的统计是1200000hm2,近10年来达到2133333.33hm2。全区平均每年流出区外的沙量3200万t,这些流走的表土所含的氮、磷、钾肥量共72万t。水库河道淤积,附近水电站建成运行后,1961~1979年共淤积1.24亿t,平均每年淤积650万t。多数河流上游有的地段河床抬高2m左右。从以上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林业生产和生态朝不利方向发展,这是值得严重注意的。要认真总结30年来正反二方面的经验,进行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包括荒山林地土壤普查、林业土地种类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林业经济调查和搞好林业区划,调整林业建设布局,这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是领导林业生产的基本功,需要认真对待。

二、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的主要任务分析

根据综合农业区划工作要点和县级综合农业区划的要求,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的主要任务是:查清林业土壤种类及其分布,林业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对自然、经济、生产技术等条件综合评价。提出林业分区划片的各区林业发展方向,森林覆盖率规划,林种、树种结构和布局,增产途径和关键性措施,达到充分利用林业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具体要求:在农业土壤普查中完成林地、荒山土壤普查任务,提出县级林业土壤分布图和土壤普查报告;在农业资源调查中,完成林业资源调查任务,提出森林分布图和林业资源调查报告(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专业、专题和林业经济等调查报告);在综合农业区划工作中完成林业区划任务,提出林业区划报告,绘制林业区划图。这是制订规划设计的基础材料,是调整林业生产建设布局的可靠依据。

三、开展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的程序

根据林业区划和县试点工作的要求,应把土壤普查———资源调查———专业区划统一串起来,由一个队伍负责完成较适宜。好处是:既分工又合作,一个整体,有利于搞好林业区划工作。整个程序大致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3.1成立林业专业调查组

在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统一领导下,按专业归口,任务到局,组成林业资源调查区划队,队伍要少而精,任务具体落实到专业组,一般可分为:林业土壤普查组,负责山地林地土壤普查任务;土地资源组,负责地貌、地类、土地资源类型调查;立地条件型组,负责荒山、林地立地条件型、林分类型的调查,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服务;森林资源动态组,负责调查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及其发展的趋势;林业经济组,负责调查各分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林业建设投资、经济收入分配,林业技术经济指标,林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林业区划组,负责各专业综合、专题调查,林业区划工作。

3.2搜集现有资料

搜集近年来各种林业资源调查、专业调查、专题调查资料,地形图、地质图、森林分布图、各种区划图,准备各种调查用具、表格、技术资料等等。并由县林业局抽调熟悉林业情况的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参加座谈讨论,提出一个粗线条的林业区划初步方案,拟定林业调查研究提纲。

3.3外业调查

按各专业组进行调查,尤其应注意生态经济、林种结构、林业优势等专题调查。例如要选择多林变少林、无林或少林、无林变多林的典型,调查其变迁史、原因、趋势、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林区气候、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度和危害程度,农林牧生产、生活水平、收入分配、人口变化、五业结构、农村景况;要调查各县的林业优势具体项目、产值、比重,林满、树种结构和布局,提出发展林业生产和如何发挥林业优势的建设性意见。

3.4内业工作

检查验收外业调查材料,分别计算、统计汇总、综合分析、研究林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修改林业区划初步方案。编写调查、区划报告,绘制专业图表。各专业组既协调又不完全协调的关系,各专业组各自编写报告提纲,阐述各自的条件、基础特点、分布规律,生产潜力,关键问题和措施,绘制各专业用图。

3.5调查区划的成果审议

由县林业区划队,提出初步成果,报请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专门学术会议审议,同时,征求干部、群众代表意见。农业区划提供森林资源条件、评价以及发展方向。

四、做好城市林业调查工作的建议

4.1要确保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工作的质量

建议各县选择好林地土壤普查、林业资源调查、林业经济、林业区划等专业组的组长,组长应该由技术水平较高、业务熟悉、责任心强、有组织管理和业务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城市林业调查是一项带有科研性质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学科、多专业。特别是编写林业区划初步方案的技术人员应该是由有多专业综合能力,对实际情况特别熟悉,又能写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4.2要研究最合适的森林覆盖率和最合理的林种结构

建议根据以下原则选择:树立生态平衡观点,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山地60%、丘陵40%、平原15%~20%的覆盖率是有可能实现的;树立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观点,选择最佳林种结构,增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比重;树立发挥地区特长的观点,发展有竞争能力的传统产品,例如八角、玉桂等;要有一树多用的观点,既是用材,又是水源、薪炭树种,搞好林种内部的优良树种结构。

4.3搞好专题调查

选择一、二个多林和少林的典型组,进行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森林多与少和无林区的自然地理景观、农林牧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灾害、气候变迁、水土流失、动植物资源等变化;总结经验,提出今后农林牧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每个县都应该树立一、二个如何扭转生态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典型。

五、结语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5

[关键词]GiS 森林资源管理 数据库

黑龙江省是我国林业大省,数字林业建设全面开展。GiS作为数字林业必备的重要技术手段,使森林资源综合管理的可操作性快捷、准确,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区域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分辨率、多层次、动态性描述森林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描绘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和探索森林资源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力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森林,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分类经营提供依据。

pGiS技术国内发晨现状

Ⅱ,,作为森林调查、数据管理的工具:主要特点是建立地理信息库,利用GiS绘制森林分布图及产生正规报表。GiS的应用主要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

1,2作为资源分析的工具:已不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而是以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分析工作为恃征,用于各种目标的分析和推导出新的信息。

!j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工具:主要在于建立各种模型和拟定经营方案等,直接用于决策过程。

2,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林业生产领域的管理决策人员面对着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既有空间数据又有属性数据,利用GiS方法却轻松自如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决策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常规的森林资源监测,从资源清查到数据整理成册,最后制定经营方案,需要漫长的时间,造成经营方案和现实情况不相符。这种滞后的现象势必出现管理方案的不合理。利用GiS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及有关因子的空间时序变化特征。在多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利用GiS技术的优势可表现在:2,1节省经费2,1,!节省二类调查经费,整理内业工作,从小班求积、清绘、注记、描色、数据分析、统计等都可以实现计算机化,利用GiS技术与人力相比,GB在总悸[可节省s倍左右的经费。2,1,2利用已有的地形林相图和数据,GiS可以随时制作任何林业专题图,如造林规划图、退耕还林图、森林分类经营图、防火分布图、经营抚育实施图、等,节省专题图制作费。节省伐区三类调查设计的内业经费。利用GpS+pDa+GiS外业调查更趋科学化。2,2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制图速度、缩短内业时间,利用GiS软件成图可提高劳动生产率6倍左右。提高二类调查、伐区三类调查、沙化调查、湿地调查及其他专题调查的效率。提高编制经营决策方案的效率。

3,GiS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3,1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3,1,1自然资源地图:如森林分布图、地形林相图、土壤分布图、森林资源产量、野生动植物分布图等。

3,1,2自然地理图:如地形图、地貌图、水系、流域分布图等。

3,1,3社会经济地图:如交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资源消耗分布图、居民点分布图、木材加工利用分布图等。

3,1,4森林经营地图:如林业区划图、造林规划图、资源预测图、调查样地分布图等。

3,1,5树木种源规划图、森林资源评价图、自然保护区规划图、森林公园规划图、土地利用图等。

3,2属性数据库建立:二类调查数据目前在我国都采用关系数据库,每个小班调查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和样地调查数据库。在数据库中:

3,2,1数据项:每项调查因子。为实现屑性库与图形库的联结,对应于图形库中的关键字,在小班数据库中增加了一个数据项m。

3,2,2记录:以小班记录或样地为单位:文件:以乡(镇)或林场为单位,文件以乡(镇)或林场名称命名。森林资源数据中,小班调查记录卡含小班编码、调查因子,不同的地区有相应的标准在二类调查的规程中有相应的说明。3,3森林资源分析的评价3,3,1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林业土地变化包括林地类型和林地面积。GiS借助于地面调查遥感图像数据,实现了地籍管理,将资源变化情况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利用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及时对森林资源时空序列、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过程作出反映,为科学地监测林地资源的变化、林地增减原因、掌握征占林地的用途和林地资源消长提供了依据。

3,3,2地理空间分布用GiS的数字地形模型(r)tm),地面模型,坡位、坡面模型可表现资源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利用栅格数据的融合、再分类和矢量图的加、区域和邻边分析等操作,产生各种地图显示和地理信息,用于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使用这些技术,研究各树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形式,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林种、树种、交通状况对现有资源实行全面规划,优化结构,确定空间利用能力。提高森林的商品价值,3,3,3森林结构调整:(])林种结构调整: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河岸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林区防火隔离带等公益林的规划,确定防护林的比例和相应的分布范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分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空间属性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林。

(2)龄组结构调整:一方面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分布特点、林木生长各个阶段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特点利用GiS和相关的技术确定合理的龄组结构;。3,4森林经营管理:3,4,1采伐借助于GiS,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确定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树种、林种、面积、蓄积、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制定采伐计划安排,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3。4,2抚育间伐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库功能,检索提取符合抚育间伐的小班,制作抚育间伐图并进行合理株数模拟预测。3,4,3造林规划GiS可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宜林地数据图表,适生优势树种和林种资料,运用坡位、坡面分析,按坡度、坡向划分的地貌类型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和规划林种,

3,5GiS技术的应用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

3,5,1改变以往的林业调查作业方式:由于GiS技术能快速、实时地获取地面三维信息,省去了以往图像繁重的校正工作及手工作图的作dk箱,作业周期缩短。哎本Q,痄降低。

3,5,2快速编制各种林业专题图件:利用GiS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影响,利用其获取的直接地学编码图像,直接输出包括地形在内的各种专业图件,编制时间大大缩短,精度也有了较高的保证。

3,5,3有利于与GpS、RS技术相结合,从而建立现代化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建立动态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从而克服传统监测体系的缺陷。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6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林业《决定》),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进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生态建设状况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特点和要求,现对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建立了以行政管理为主体、监督检查和综合监测为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强化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理念。特别是近五年来,认真贯彻“严管林”方针,全面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森林资源呈现出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上升为18.21%,活立木总蓄积达136.18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改善,是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状况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因素。

2.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地方过度依赖森林资源、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林地非法流失、超限额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机构队伍不稳定,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当前林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打赢相持阶段攻坚战,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3.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命根子。森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赋予森林资源管理核心地位,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赋予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地位,在林业行政执法中赋予森林资源管理主体地位。

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4.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林业《决定》为指导,以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准确把握相持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深入贯彻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建立健全以林地林权管理为核心、资源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监督执法为保障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为夺取相持阶段攻坚战的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5.总体目标和任务。到2010年,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逐步增强,主要林产品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分区管理的架构基本形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林产品供给率大幅度提高,产权管理规范、林地管理严格、资源利用高效、综合监测到位、监督执法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全面建成。

6.战略布局。对于“东扩”地区,要“支持、放活”,就是对经济林业、平原林业及林产品深加工业给予大力支持,对非规划林地上的造林和一定规模的工业原料林要充分满足其采伐限额,逐步放开经营。对于“西治”地区,要“强护、少砍”,就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减少木材的砍伐量。对于“南用”地区,要“规范、管好”,就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商品林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和低产林的改造,鼓励珍贵树种、大径级材和工业原料林的培育,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高效利用。对于“北休”地区,要“限产、管严”,就是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调减到森林资源合理的承载力之内,继续严格保护天然林,使森林得以休养生息。

三、依法加强森林资源监管

7.依法加强森林资源权属管理。要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权属明确并核发林权证的,要严肃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但尚未登记核发林权证的,要尽快依法登记发证;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抓紧明晰,限期做出争议调处意见,尽快登记发证。要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退耕造林验收合格后,及时核发林权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发证管理,及时掌握流转动态,制定有效措施,监管服务到位,确保登记手续完备、发证程序合法。要稳定国有和集体林场的森林资源权属。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按规定审批,否则不能实施流转,不予核发林权证。

8.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抓紧编制《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按照分类保护、分区管理的原则,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等级,制定分区域的林地主导用途和利用方向,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确保林地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进一步完善林地征用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征用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与服务,对征用占用林地选址情况、用地规模实行预先论证,确保工程建设不占或少占林地。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坚决遏制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行为,杜绝林地的非法流失。要把林地保护管理作为领导干部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林地消长、征用占用林地审核率、补偿到位率、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查处率等纳入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9.依法加强森林利用管理。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动摇,突出抓好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加大对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凭证采伐制度,切实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伐区调查、设计、拔交、验收等规定,严禁虚假设计和违规采伐,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现象的发生。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的作用,依法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通。要依法强化木材经营加工的监督管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准入条件,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服务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木材流通和违法经营加工木材的行为,为合法经营加工创造良好环境。要按照森林资源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的要求,抓紧修订和颁布实施森林采伐更新、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监管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程。

10.依法加强监测管理。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各级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促进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进一步增强监测的时效性和预见性。要强化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优化方法,扩展内容,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进一步搞好专项核(调)查,加强组织协调,整合核查资源,加大技术含量,提高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情况检查的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要加快二类调查步伐,实行地方负责、国家积极扶持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类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并及时建立和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构建较为完备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抓紧做好林业基础数表的检验和编制工作,建立健全监测技术标准、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对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报告编制、成果使用等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监测成果管理和信息制度。国家林业局负责对外公布全国和省级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各地需要对外使用的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必须以此为准。要进一步加强监测行业资质和从业资格管理,实行监测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做到监测单位按资质从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要全面引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强化现代测量、数据储存等仪器设备的应用,支持和鼓励监测单位、科研教学单位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展监测技术研发、创新和转化,积极推动建立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11.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法规体系,尽快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办法》,严格规范监督行为,把监督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各级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对驻在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各项工作实施全面监督。重点监督领导干部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林地非法流失、森林过量消耗和森林经营利用活动,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采取事前介入、事中检查与事后督促整改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四、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改革

12.创新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适时总结试点经验,扩大试验范围,探索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依法明确重点国有林区范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和有效监管幅度,建立健全国有林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起产权明晰、资企分开、权责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法严明、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13.稳定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总结三明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适时在集体林区推广。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方案,及时启动伊春国有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和颁布实施《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促进和规范森林资源产权流转,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14.深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改革。按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的要求,认真抓好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森林经营管理规范。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模式,全面提高森林经营管理的水平。对公益林,要严格管护、科学经营,促进其向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最佳状态发展;对人工商品林,要依法放活、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15.探索直接收购各种社会主体营造的非公有公益林。政府购买非公有公益林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手段将非公有公益林纳入公共产品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认真抓好贵州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的对象、范围和规模,研究形成一整套符合国情、运行规范、易于操作的收购办法和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公益林经营管理的新体制和林业资金投入的新机制,建设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服务市场。

16.积极推行综合监测。理顺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的关系,有效整合现有监测资源,建立以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国家、区域和地方监测队伍为保障,以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的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实时、动态、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完善森林资源监测组织体系,强化森林资源信息采集系统,构建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库平台,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健全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系统,提高综合评价和预测预警能力。要探索建立以森林资源监测成果为主要依据的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各级领导干部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价。

五、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17.加强基层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和林业工作站等是林业基层执法队伍。要合理调整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布局,积极探索流动巡查等新的检查方式,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检查的规章制度,制定和颁布实施《木材检查站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木材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公路“三乱”行为的发生。要大力加强林政稽查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林政稽查执法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工作站改革,实行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在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18.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建设。森林资源监督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高层次上的管理,承担着促进监督地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利用和保护管理,确保法律实施、政令畅通的重要职能。监督机构要加强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建设,认真建立制度完备、运转协调、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意识,增强监督能力,提高监督实效。各地也要根据实际,积极向重点林区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并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19.加强调查规划和监测机构建设。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着野外信息采集、监测数据处理、生态建设成效评价和林业发展规划编制等重要职能,在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的改制,明确其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性质,保证人员编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性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现代化监测能力。各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要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克服片面的任务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加快高新技术应用的步伐,着力提高调查、监测成果质量和水平。要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县统一协调的多级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机构。国家林业局设立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中心,进一步完善四个区域监测中心,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设立监测分中心,地、县林业主管部门设立监测站(点)有效开展多层次监测工作。

20.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国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肩负着贯彻党的林业方针政策,依法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和保护实施管理与监督的重大责任。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要以培养基层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造就一批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以岗位培训、在职学位学历培训为手段,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营造讲奉献、讲团结、比技能的良好氛围,努力造就一支全局观念强、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组织纪律严、工作作风硬的资源管理队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和加强资源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创造资源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良好环境。

六、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7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1-0206-01

1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资源评估管理体制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特殊性,我国的林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能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也都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管理色彩,林业分类经营在严管公益林的同时,商品林却还没有放活经营,林业企业和林农还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林地。

随着林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的整合,使得林业市场资金活跃,林业产业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林业资源评估也不单纯的像以前只为国家的战略大局做评估,而更多的是为产权主体服务,现行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模式。所以要求改善现在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提高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的自律能力。

1.2森林资源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虽然近些年森林资源的评估法律和相关体制在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国森林资源评估的法律相比其他国家是相当落后的,至今仍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只是简单的出台了一些很简单的法律文件,我国现有的资源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文件还不能满足和不符合现有经济发展的需要,森林资源的评估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森林资源的评估体系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1.3森林资源评估技术滞后

自1996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共同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以后,虽然2009年中评协组织起草了《资产评估准则——森林资源资产》,但至今还未正式。评估方法的衔接、评估参数的选择、林业数表的更新、林木生长模型的建立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十几年来,我国的资源评估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创新。

1.4对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的管理不规范

1997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的通知》,2006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森林资源评估工作由财政部、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管理和监督,但互相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不够。比如,由于利益的驱动,100万以上金额的森林资源抵押贷款项目,有的县银行只需要县级森林资源调查单位的咨询报告即可,也有出现某个银行指定一个评估机构或林业主管部门指定一个评估机构的现象,垄断导致评估质量不过关;又如中评协和大部分省级林业部门出台了评估服务收费标准,但两者收费相差较大,导致随意性大,有时重复收费,也易产生恶性竞争。相关的问题都影响了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

1.5对森林资源评估专家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森林资源的专业性,所以在进行森林资源的评估时,林业专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专家的认定意见不一,咨询人员考试、培训和后续教育机制不健全,我国对专家的管理相对欠缺,对违反法律和法规职业道德的专家缺少相应的惩戒机制,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的作用还是没有完全发挥,行业协会不能很好的代表企业的利益,专家的合法利益也不能得到充分维护。

1.6调查机构责任不到位

由于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造成森林资源的历史资料残缺不全。评估时理论上可以采用二类调查成果的数据,但实际上不少小班没有达到调查精度,四、五年以前的二类调查成果数据变化更大,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评估机构只得重新核查森林资源数据。由于不少调查机构还没有正在意义上的“脱钩”,为省事一些调查机构用核查的数据来代替调查数据,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没有精度控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也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2加强我国森林资源评估管理的对策研究

2.1加快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由于森林资源评估受行业内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和健全我国森林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要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建立合理有序的体系和模式。国外资产评估行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作为社会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既不能完全依赖于行业的自律管理,也不能由政府全权管理。从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状况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森林资产评估的行业的需要,我国的林业市场经济又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森林资源评估行业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行业主管部门应以强化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职能为主,把一些本应是自律管理职责授权给评估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监督下,建立完全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

2.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收费

随着我国林业资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必须制定更能适合当展需求的法律法规,更好地约束和规范评估行业的从业行为,及时建立和更新评估参数体系,提高评估质量。还应看到,除了法律制度的更新,还应使得收费更加合理。评估机构和调查机构进行评估业务,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的,但收费过低或重复收费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收费标准既要考虑资产评估的前期资源调查实际工作量、调查难易程度,又要根据评估值大小、潜在的风险程度,制定合理收费标准,以增强森林资源的评估行业的整体活力。

2.3加强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培训、管理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林业专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但是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屈指可数,有证的咨询人员也非常少,这对整个森林资源的评估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评估机构和评

估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每个县至少应该达到4个人以上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资格以此来适应未来评估市场的需求,并且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理论考核和思想素质考核,并且施行分级管理,加强后续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森林资产评估行业整体素质的目的,更好地为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经济服务。

3结束语

通过加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管理,改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职业环境,建立适合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秩序,使得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走上科学、规范、法治的轨道。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保护我国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及信息披露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09,11.

[2]姜文虎,赵邦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问题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8,02.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8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9302

1引言

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在林业生产之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当前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整个森林资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森林的面积、种类以及相关数据等。然后对林业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主要是合理的“分割”,规划具体的生产方案,进而保障林业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额开发与利用。目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意义

2.1有助于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也有所提升,但是仅仅具备一定的保护意识还不够,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要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掌握林业资源的基础信息是关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逐渐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林业调查规划对树木数量、树木种类、树木质量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信息的采集,为林业相关部门制定实践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有助于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1]。

2.2有助于林业生产科学合理的实施

林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林业生产涉及到各个行业,如造纸业、家居等,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木材。但是我国林业管理还不够规范,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基本保护,尤其是一些造林难度过大的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很多林地成为了荒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以科学的角度进行规划,对需要开发的林业地区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且做出综合的评估之后提出预见性规划。因此,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让林业生产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2]。

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调查问题

实地调查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基础,通过实地调查才能制定客观、科学、合理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关于实地调查,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导致没有将实地调查放在工作的首位,从而影响到实地调查的质量。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好,造成林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阻碍了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林业调查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长、消亡的动态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经营等条件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断提高其潜在生产力。为满足伐区设计、抚育采伐设计等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查,需要对林木的蓄积量和材种出材量要作出准确的测定和计算。在调查过程中,对采伐木要挂号,根据调查对象面积的大小和林分的同质程度,可采用全林实测或标准地调查方法。因此,林业调查必然会因时间因素、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而且部分特殊项目要求的时间都比较紧,任务重,势必会影响到实地调查的质量[3]。

3.2规划问题

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失去了正确的指导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当前林业调查规划的现状来分析,在林业规划业务建设、林业规划设计组织建设、林业规划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林业资源调查的过程中,开始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时,还没有对应的机制或者不够完善的机制给予保护,导致很多森林资源失去了基本的保护效益,从而影响到林业资源后期的开发与建设。由于规划方面的问题,林业调查设计工作难以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

3.3资金不足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需要充足的资金才能进一步保障各方面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需要对应的设备、专业人才等,无论是设备,还是专业人员的培训费用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目前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没有真正重视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在调查规划方面投入的资金并不足,从而导致工作具体开展时各种问题的发生。调查设备的齐全、先进程度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

3.4林业调查规划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最近几年,我国对森林建设的力度较大,对林业调查规划也比较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方面还没有具备对应的管理制度,或者对现有的制度没有切实的执行,尤其是关于林业调查规划制度当中一些有关技术规划的理解不够全面。我国部分林业部门在实际开展林业规划调查的过程中,没有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必要说明,没有从地区森林的实际情况入手,导致很多林业规划调查技术无法切实地开展[4]。

4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改革的具体对策

4.1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1)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总体设计需要不断的加强,若要提高森林调查的整体规划质量,首先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整个规划设计必须要合理,要让整个规划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使其能够落实到位,而整个管理环节必须要根据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来执行。这些都是必须建立在对森林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未来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国家林业部门、地区林业部门要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视力度,要明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对森林资源进行测量是基础工作,要加强实地调查的力度,结合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整个森林地区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林业调查规划管理内容要加强调查规划与设计之g的衔接与沟通,才能将设计落到实处。林业调查规划的相关设计人员要对调查部门实地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同时还需要结合森林建设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让林业生产能够完全按照林业规划的设计方案开展。

4.2提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林业调查规划是一项反复开展的技术性工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不一样,面对调查过程时间因素、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地调查工作开展之前,要对林区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好调查的方案,并且根据方案严格执行,尽量克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实地调查开展之前要明确本次调查的实际目标,同时还需要了解每一个调查项目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林业规划与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林业规划人员要全面认识林业生产活动,了解林业生产经济活动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对林业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林业设计人员要对调查规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从整体角度去分析调查规划,结合实际的情况设计好方案并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森林的开发面积要细分,要对具体的开发任务进行设计,设计要精确到开发与利用的步骤当中,才能让林业产生能够根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来严格开展。

4.3合理协调生态与林业生产发展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资源。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在保护好林业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推动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还有生态经济发展是两个无法分割的概念。我国大部分森林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重视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很多珍稀植物受到严重的损坏,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失去平衡。因此,要摒弃传统的理念,必须合理协调生态与林业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维护。这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必须永远重视的原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以保护为前提,以发展为辅。林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要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基本目标,才能进一步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4.4加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资金投入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来保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对投资投入的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满足林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资金需求。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要考虑到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长远意义,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设施设备与技术人员得到全面保障。其次,关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金问题,还应该从社会各个渠道入手,让国家、社会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意义,对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资金与物质进行对应的供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一旦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为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提供更多的机械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而且还能够建立较为稳定的投入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调查工作人员的在野外工作的生活条件,让林业调查规划中能够稳定的开展[5]。

5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在我国林业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调查规划直接影响到林业生产的活动。只有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才能对当前的林业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完善林业调查规划制度,国家林业部门要加

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与资金筹集,全面提高调查规划的整体水平,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于恒,柯文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6(17):247~248.

[2]郝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18):116,121.

[3]夏琦义.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2013(33):137~138.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9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又称为“二类调查”)是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1,2]。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有效的清查我国森林资源面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为相关法规政策的修改与制定提供可靠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从生产木材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的新形式赋予森林资源监测新要求和新任务[3-5]。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林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能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法存在问题

总体上,现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确保调查数据精准有效的基础上同时保证蓄积数据落实到小班,因此能够很好的用于森林资源的调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一些矿藏丰富和地势复杂多变的地区,该方法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指导思想有待更新

现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指导思想依然沿用过去的二类调查理念,以森林资源面积调查和蓄积量估算为工作重点。新形式下,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从生产木材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森林突显出的生态效益已然改变了人类以往对森林信息的简单需求。过去那种以“面积”和“蓄积量”为主的调查方法由于缺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监测,难以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做出综合评判,已不能满足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1.2时效性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更新周期为10a,更新时间跨度长,各地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和年度更新明显滞后,更新不及时。各地经常开展的一些经营活动(例如:采伐执行率、造林保存率考核、造林绩效考核、林地征用等)大都未纳入信息管理,不能为数据的及时更新提供可靠依据。

1.3新技术采用程度不够

现有的部分先进技术手段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虽然已经不同程度的运用到森林资源调查中,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些新技术与森林资源监测密切程度不够。新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卫星图片与实地位置匹配难,树木组成、优势树种、下木郁闭度等监测因子判读困难,数据精准度低等。日常工作中对森林生态状况和森林资源的综合监控技术的使用率偏低、对新技术的研究,开放及推广工作难度大,并存在规划整体性不足,技术力量欠缺,信息分析能力不够等问题。

1.4制约调查新技术的应用

为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法时需进行抽样控制,小班调查的蓄积量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区间范围之内,否则,需要对各抽样进行修正。在卫星拍片技术还没有解决大范围调查中测树因子精准度的情况下,利用卫星拍照等新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地区甚至还需采用大量野外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即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又浪费人力物力。

1.5基础建设依然薄弱

现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法落后,耗费时间长、耗费人力多,工作难度大,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加之,一线调查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难以满足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急需一批复合型、全功能性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现有的调查队伍中来。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法改进与对策

2.1切实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在工作过程中要结合现有情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尽快改变过去单资源的调查模式,应积极研究建立一套以森林资源、非木质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主的综合调查监测体系,走出一条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调查之路,以满足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2.2突出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地位

新时期应加强以“3S”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以“3S”技术为核心,利用遥感技术中获取信息,由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向导航、定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最终进行森林动态监测。充分利用“3S”技术,并结合工作中的专项调查、试验分析、数据处理,固定小班界限,提高监测度,加强对具体地块森林资源及当地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尽快将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到位,确保森林经营、资产评估和资源流转正常进行。

2.3完善技术标准,丰富和改进调查内容

在满足国家对森林资源调查要求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各地要从林地保护管理、林政资源管理、林业工程建设等多方出发逐步扩展调查内涵,逐步增加森林生态状况监测的内容,优化调查方法,强化林业调查,制定更加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

2.4改进抽查方法,降低任务因素

进几年的工作经验表明,抽样地设置过程中应采用稳中有变的方法,通过复查和新设并举的方法确保抽样地的合理有效,避免样地特殊对待问题。县级抽样地可采用临时新设的方法确定,也可以通过GpS技术进行样地确认,在减轻现行方法在新设样地引线定位上工作量,又可极大地提高样地的复位率。

2.5做好基础建设,促进监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做好基础数表的编制与修订,加快构建实物度量、效益计量和经营评价的林业数表体系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引进新设备和新仪器,改进数据采集和试验测定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能力。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并吸收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队伍,并通过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提高现有人员的综合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调查监测队伍。

2.6加快数据更新速度,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减轻数据处理的压力,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开展数据动态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日常工作开展森林资源年度变化调查,对每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更新。加强对森林资源监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探索森林资源预测预警机制,确保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总结

森林工作是事关我国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全球政治的重大议题,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森林资源的调查可确保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为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可靠的信息保障。本文针对森林资源二次调查方法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和准确率有十分鲜明的作用,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技术应用、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01):40-43.

[2]冉隆胜.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技术应用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14):103.

[3]刘勇.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谷万祥,葛林,刘思.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05(05):45-47.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篇10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为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商品材产量始终位居全国第2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东部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我省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在整个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更好保护、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建设美丽吉林、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应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建设稳定、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队伍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领导,定期组织检查指导。配备身体强壮、工作责任心强、有林业专业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术人员负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并且保持稳定的队伍,不能轻易调动。因为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对本责任区每个林班小班的各项因子详细掌握,如随意变动新的管理人员又需重新进行熟细和掌握,增加成本和工作量。如确需变动要作好交接登记记录和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积极采用新技术,使新技术、新设备在林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定期对基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提高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实施科技兴林的战略。结合林业的特点把现代技术、先进设备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去。

2.1应用先进设备,提高调查质量

加大GpS、航拍技术、计算机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及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中的应用,提高外业调查的质量和内业统计速度。

2.2组织开发林业生产中适用、高效的应用程序

如“营造林管理系统”、“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调查设计系统”、“林木采伐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等在实际工作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从业人员繁杂的统计计算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今后的实践中要加大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使资源管理向现代代、科技化要效率、创造价值。

3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培育优良树种、优化森林结构

在确保林地保有量和森林保有量的同时要保证森林的质量,要不断优化森林结构。

3.1做好种苗基地建设

鉴于我省的人工林所占比例大,针叶树种多的现状。要加大培育优良阔叶母树林的力度,在母树林采集优良种子,进而培育优质造林苗木。

3.2改变造林

以落叶松、红松、云杉等针叶树种为主的现状,造林时增加阔叶树种组成比例和面积。在采伐迹地营造红松阔叶混交林;在造林地直播核桃楸;在低洼地栽水曲柳。

3.3木材生产过程中保护培育珍贵阔叶树种

3.3.1在主伐的林分,清林是保留珍贵阔叶树种的幼树幼苗。

3.3.2天然次生林综合改造过程中保护珍贵阔叶树种。

3.3.3改造劣质林分成为同龄针阔混交林。

4培育多个经济增长点,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优势,改变独木支撑的格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培育多个经济增长点,优化林业经济结构理清思路、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林产工业。在森林为人们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这些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同时适应市需求,加工生产天然绿色环保的林产品如食用菌、山菜、野山参、木制品等,这是林业实现短期利益的有效途径。给予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增加国家和社会力量投资,统一产品技术标准,积极建立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管理、监督、协调作用,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和科技投入,充分利用薪炭林、枝桠柴、“三小”剩余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林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应用电子商务手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把林业产业建成够规模上档次的优势产业。

5建立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

为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快推进森林资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森林经营单位要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并鉴定责任状。

5.1确立培育目标

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协同相关部门制定符合实际、可完成的、符合当地生态需要的森林资源培育4项指标即森林资源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

5.2森林资源采伐管理

严格执行凭证采伐管理制度,森林资源年消耗量控制在年度采伐限额以内,做到不超计划采伐,保证森林采伐量和生长量的长期平衡稳定。实行对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防止林地逆转,严格执行使用林地审批制度,无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林地问题。

5.3森林防火

杜绝森林火灾,减少森林火警。发生火警后,要及时组织专业扑火队和当地群众扑火,并及时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5.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主要病虫害有效防治率在80%以上,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检测覆盖率达100%。组织开展辖区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应急处置。

5.5造林绿化

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造林绿化、迹地更新任务,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造林3年保存率达到80%以上。

5.6检查办法和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