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04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心理特征消费行为特征旅游动机

一、老年旅游市场的前景分析

根据最新公布的《2001年至2005年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上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人口的二分之一。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2020年为16.23%和11.30%,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时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间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面对1.3亿人的老年市场,专业人士称:“‘银潮’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有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中有30%的老人曾经先后出游,专家预言到2005年,这一比例还将增长20%。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博士预测: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老年旅游将会好戏连台,前景灿烂。

和中青年游客比较,老年旅游具有许多优势

1.时间充裕,具备旅游的闲暇时间

离退休的光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可以“拿起背包随时上战场”。闲暇时间是人们出游的必备条件之一。

2.经济基础雄厚

如今的老年人收入渠道多样:退休金,养老金,社会保障,儿女赞助,多年的积蓄等。因此手头颇为宽裕。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随着经济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人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长到8300多亿元,而到2030年将达到73000多亿元。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正逐步抛弃“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正成为老年人的时尚追求。这表明老龄化已经创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3.具有旅游的动机

现代老年人大都思想活跃,身体健康,具有消费欲望。这些老年人的主要特点是不甘寂寞参与意识强烈,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愿意出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

以上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都有外出的欲望。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根据老年群体的特征入手,加以正确的引导,最终会使他们的这种欲望变成一种旅游需求,产生旅游动机,导致旅游这一事件的发生。因此,老年群体特征问题是老年旅游市场开发者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老年旅游群体特征

根据统计学原理,选取55~75这一年龄段的人作为一个群体从他们的心里和消费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群体特征。尽管个体差异较大,但同一年龄段的旅游者特征则也具有群体相似性。

1.老年旅游群体心理特征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客观事物感知能力将逐渐下降,表现为对微弱刺激物的感觉失效,对刺激物之间差异的分辨能力日益下降。他们的听力和味觉减退,体能的下降,灵活性差,脑功能也趋向于衰退,表现为记忆力上。老年群体的选择性记忆表现为对新事物不甚敏感,甚至难以接受,对传统熟悉的事物则更为关注,主要为近时记忆减退,但远时记忆相对保持良好,即对近期所发生事情记忆力微弱,而对早期生活阶段记忆深刻,出现回归心理特征。

老年人往往情感脆弱,容易激动,情绪稳定性差。由于他们感知自己年劳力衰,对死亡产生恐惧等心理,导致焦虑压抑,孤独等消极情绪占优势。同时,他们的意志力薄弱,适应能力下降,依赖性强,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2.老年旅游群体消费行为特征

我们了解到老年旅游群体的潜在购买力是相当可观的。那么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征更有利于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性,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有明显的消费特征。比如,他们在衣着方面追求轻便保暖适用;在饮食方面,注重保健,吃易消化清淡的食品,避免“三高”食品等;在住的方面,一般要求清静,交通便利。总的来说,他们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求是求廉,以理性消费为主,看重服务质量,并且喜欢结伴而行。我们只有了解了老年人心理生理和消费行为特征,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品,开拓老年旅游市场。

三、老年旅游群体特征与旅游的关系

研究老年旅游群体的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特征的原因在于它们会对老年人的旅游活动带来重要的影响,是旅游企业做出相关旅游产品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么,老年群体的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旅游活动的呢?老年群体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表现为相应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爱,进而影响老年群体的旅游活动。

1.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发动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促使满足其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动机常以愿望,意图,兴趣,思想,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里现象。人们要旅游的动机对人们的旅游行为具有明显的预示作用。下面考察的是老年群体旅游动机的划分。参考陈传康对旅游活动行为的划分,根据动机强度和指向性差别,将老年群体旅游动机划分为基本,提高和专门三个层次。老年群体参加活动最普遍的动机是排遣寂寞,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寻求乐趣和弥补遗憾的需要,怀旧思乡和疗养健身属于专门层次。

2.旅游偏爱

旅游偏爱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态度影响行为,促使偏爱的形成。根据老年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基于心里特征和不同需要的老年群体旅游偏爱。从老年群体的心里特征可以分析总结出老年人的旅游需要有三大类:即安全性需要,参与性需要,体验性需要。一般而言,老年群体对旅游产品的安全性需要最强,体验性需求次之,参与性需求最弱。这也是由他们的身体机能决定的。总的来说,老年群体的旅游偏爱体现于:偏爱于安全感知强的成熟型旅游产品,偏爱于参与强度弱的旅游活动,偏爱于精神体验丰富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Supernaw,S.BattlefortheGraymarket[J].proceedingsoftheSixteenthannualConferenceofthetravelandtourismResearchassociation,1985,p287~290

[2]钱旋茹:银发旅游正当时.[n].温州日报,2004.04.21

[3]黎筱筱马晓龙:基于群体心里特征的老年旅游产品谱系构建[J].人文地理,2006.1

[4]马健民:旅游心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57

[5]Fleischera,pizama.tourismConstraintsamongisraeliSenior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1).106~123

[6]马健民:旅游心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26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3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初始阶段少有专门的老年旅行社,也未注意到老年旅游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直到21世纪初期才出现了专营或主营老年旅游业务的老年旅行社。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显示,目前老年旅游已占全国旅游市场总额的20%,并呈现出需求旺盛,不断攀升的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兴旺期,旅游企业也在迅速成长,旅行社的日趋成熟为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几年老年旅游初步形成规模化,正处于发展期,旅游企业也在逐渐关注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也不断地规范化。而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只有众多老年人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经常外出旅游。可见,老年旅游市场还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二、老年人旅游特征

(一)老年人旅游生理、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由于基础代谢率不断下降,各种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步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同时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力减退。因此,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更倾向于平和的路线,不需要充满刺激的探险活动。表现在心理方面,出现日益严重的怀旧情怀,渴望得到关怀与尊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称之为回归心理特征。表现结果就是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度下降,甚至难以接受。表现在旅游方面,老年人更趋向于传统的“观景式”的旅游产品。而对于诸如游乐园、主题公园类的旅游产品兴趣不大。老年人为社会贡献了大半生后,退休后最怕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更渴望与人交流。这样的心理特征体现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对行程规划的细节要求比较高,情绪波动比较大,依赖性较强。(二)老年人旅游行为特征总的来说,老年人出游的目的还是具有“传统旅游”的特征(以上海旅游为例,见图1),新奇的东西对他们有一定吸引力,但接受新奇的东西并参与其中还有一个过程,所以出游目的多以游览观光为主,购物活动少。(三)老年人旅游消费特征老年游客一般都退休在家,有一定的储蓄和财产,因此其潜在消费能力相当可观。了解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征是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必要要求,其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务实的消费需求。老年人有良好的社会阅历,并且大多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练,因此,老年人的消费习惯非常务实。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的消费对价格比较敏感,购买物品基本要求物美价廉,对新颖时尚物品的诉求基本没有。2.怀旧的消费心理。老年人怀旧性消费特征既是对以往的追忆,又是对新生活方式较少了解和难以接受的反映。表现在产品上,老年人更多的对传统怀旧的产品有浓厚的兴趣,而对于时尚潮流的产品兴趣不大。3.补偿性消费特征。老年人关注身心健康的程度远比中青年人高,老年人更加喜欢人际之间的交流,获取信任的心理补偿等。

三、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对老年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开发,导致供需失衡。旅行社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主体,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多以盈利为目的。受利益驱动和风险预期的影响,旅行社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多以中青年为服务对象,容易忽视老年旅游市场的调研和开发,缺乏针对老年人自身特征开发的旅游产品,而是把中、青年人市场的产品照搬到老年人市场上,致使当前老年旅游市场产品种类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导致供需失衡。

(二)旅游市场存在恶性竞争且产品和服务不够专门化由于旅游企业的不断增加,对于旅游市场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而目前的旅游市场还未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风险机制,导致旅游市场存在着恶性竞争。同时老年旅游市场不仅缺乏专门针对老年游客的旅游产品,而且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服务和产品都不够专门化和专业化,对于市场的细分程度不够。

(三)旅游产品以低价为主,忽视质量因素老年游客不同于其他游客,老年人在体力和饮食习惯都有其特殊性,看重的是旅游行程中的便利性,以及旅游过程中质量服务的体现。老年人旅游希望有一个轻松的、高质量的体验,过多的景点和过长的旅游周期会使体力透支,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有的旅行社为了赚取利润行程中会安排过多的购物点,低价的同时使行程紧迫,忽视旅游的质量,从而影响老年游客的心情及身体健康,进而使老年游客对旅游产生恐惧。

四、老年旅游线路设计原则及示例

(一)老年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由于老年人收入水平、消费理念、地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的不同,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成功的线路设计必须首先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市场为导向,预测市场需求的趋势和数量,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对原有旅游线路进行加工、完善、升级,开发出新的符合旅游者需要的旅游线路。(2)符合旅游者意愿和行为原则。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设计路线路时,必须以旅游者的意愿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线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者的体能和心理状况,并结合景观类型排序组合等,使旅游活动安排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遵循体验效果递进原则,把高质量的旅游景点放在后面,使旅游者兴奋度一层层上升,在核心景点达到高潮。当然,旅游线路的节奏安排还应注意游客的特点,对于老年人来说,相对舒适、节奏较慢的线路较为合适。(3)多样化原则。组成旅游线路的各项内容,如餐饮、住宿、交通、服务、旅游景点、旅游活动项目的类型和种类很多,可以组合成多种类型的旅游线路以供游客选择。旅行中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占很大的比重,在具体的旅游线路组合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旅游点和不同等级的宾馆,分别组合成不同档次的线路以供游客选择,以适应不同经济水平游客的需要。(4)时间合理原则。旅游线路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首先要看旅游线路上的各项活动所占的时间位置和间距是否恰当。其次,要在旅游者有限的旅游时间内,尽可能使用快捷的交通工具,缩短单纯的交通运行时间,以争取更多的游览时间,并减轻旅途的劳累。(5)主题突出原则。主题和特色可使旅游线路充满魅力,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旅游线路特色的形成主要依靠将形式或性质有内在联系的旅游点串联起来,并在食宿、交通、服务、娱乐、购物等方面选择与此相适应的的形式。(6)旅途安全原则。就旅游消费心理而言,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因而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常见的旅游事故包括交通事故、治安事故以及火灾、食物中毒等,因此在旅游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把旅客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二)以红色旅游为例的老年旅游线路设计

我们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消费特征与旅游关系的了解后,针对现有旅游市场的突出问题就能够有的放矢的解决。由于中老年游客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为其专门制定合理的线路,以达到老年游客的需求,因此本文仅以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为例,使大家对于量身定制有基本的认知。红色之旅:长沙--韶山—凤凰—长沙(见表1)整个旅游线路,以时间宽松,景点紧凑,交通便捷,安全舒适为特点,同时富有主题特色,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贯穿了人文历史景点,又有自然旅游的风光。在交通上,选择以高铁为主,体现了“安全、经济、舒适、快捷、高效”的原则。采用高铁作为交通方式,大大缩短了行程的交通时间,节省了老年人的体力和时间,为后面宽松的行程安排提供了可能。在饮食上,由于老年人的肠胃功能较弱,而湘菜口味偏咸、辣、酸,因此并未特意介绍当地特色菜,主要采用自理为主,为游客自主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住宿上,由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选择了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设施齐全,价格适中的三星酒店。在行程安排上,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身体及怀旧特征,所以安排了松紧合适、充满革命怀旧情怀且安全的景点,避免了刺激,危险的景点。在购物上,考虑到老年人购物活动较少以及务实、怀旧和补偿性的消费心理特征,所以采取了自主选择的方式,未刻意安排购物商店,但在晚饭后留出了一定的购物和娱乐时间。在娱乐上,有泛舟等闲适的娱乐方式,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娱乐特点。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可以有多种主题和类型的线路,比如生态游、保健游、亲子游、故乡游等等,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不同的选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一)做好老年旅游市场细分,开发富有老年特色的产品

开发富有老年特色的旅游产品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所具备的,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文化水平、职业、兴趣爱好等自然和人文特征对老年市场进行细分,结合细分市场的特点,开发富有老年特色的旅游产品。豪华观光休闲游,可以针对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游客,行程的设计侧重于观光,同时注重服务条件和质量,满足老年游客休闲放松的心态,给老年人一个轻松、愉悦的旅游环境。故地游、怀旧游,“叶落归根”的情结是每个中国人都割舍不下的,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寻根问祖的情结更加强烈。组织这种旅游不需带着游客四处奔波,只需把游客带到故乡,就可以让他们满意而归。生态疗养游,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山水风光且设备完善有利于疗养的景点,可以让游客心旷神怡,对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助疗效果。

(二)根据老年人生理特征设计完善高质量的旅游线路,提升人文服务质量

注重旅游人文关怀服务的六大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在旅游行程中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着六大要素来展开,所以对于老年市场,旅游服务也应从这六个方面着手。1.食,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牙齿不好,容易发生水土不服之类的问题,所以在吃的方面,应该以健康、清淡的食品为主。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容易导致过敏、腹泻的食物尽量不要安排,保证老年游客旅游途中的良好状态。2.住,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一般习惯早睡早起,他们不需要豪华的住宿环境,他们更需要一个卫生、整洁、安静、舒适的睡眠。行程上早上可以适当提前,但是晚上一定要保证老年人有充足睡眠。一个良好的睡眠是老年人整个行程的基本保障。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比如防滑、呼救等设施是否完善,这些细节也是需要关注的。3.行,拥挤的交通、喧闹的环境很容易引发疲劳。老年旅游应注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旅行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活动量不宜过大。4.游,在安排线路时,应尽量将游览参观的节奏放慢,时间安排充裕。在景点的选择上,选择老年人喜好的、不需要很多体力的景点。导游要配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老年心理和保健常识、表达能力强的中年人,便于拉近导游与老年游客的心理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旅游氛围。5.购,老年游客在其旅游消费支出中,购物所占比例很少。老年人消费讲究经济实惠,喜欢安静的购物环境,期望得到尊重和热情接待。在整个游程安排中,应尽量减少购物时间,在游客自愿要求的基础上提供货真价实、服务质量较高的购物场所。6.娱,老年人爱好绘画、书法、音乐、垂钓、太极拳等娱乐活动,注重文化内涵,喜好回忆,所以在旅游过程中应安排一些内涵丰富的娱乐活动,参加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相对平和,尽量避免场面太惊险、太沉闷以及喧闹嘈杂。

(三)创新老年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放眼现今旅游市场,为特定的旅游人群订制特定的旅游产品是一大趋势。如何进入老年旅游市场,开发老年市场,创新发展模式,赢取老年市场也是旅游企业应该重视的课题。针对老年游客,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都十分丰富,为老年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务之急是在价值链尽可能多的环节中开展创新,以每个环节的细小差异,塑造出整体上与其他旅行社不同的全新的旅游线路产品。比如,在旅游服务、保险产品(如旅游质量险)和金融支持(如银行提供小额的旅游融资或对旅游者的长期计划进行财务管理、理财建议)的结合上下功夫,从而使提供种类众多、量身定做、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的立体的旅游线路产品成为可能。同时也要重视老年游客对于旅游质量、服务和效益的需求,为老年人旅游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六、结语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4

一、特种旅游的界定

特种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这里所说的特种旅游,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根据特种旅游的开展及实际操作经验的性质判断,它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1、在旅游消费价值取向上,特种旅游者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而观光旅游侧重于对外在景观的感知,度假旅游侧重于休闲性和享受性。

2、特种旅游的体验方式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因素,旅游者在运动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险或面对全新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本身对行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特种旅游的手段和途径,是借助人力运作(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旅游)和自驾机动车运作(汽车、摩托车、其它机动运输工具)。

4.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是特种旅游的突出特征。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经过的地区通常是边(边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迹罕到之处)、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险(高山、峻岭、险地、恶水)、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旅游者具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

5.参与特种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险精神和耐受艰苦条件的体魄,一般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旅伴。其内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6.特种旅游的产品内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种旅游在开发时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和特点会逐渐显现。其内涵也因各国的条件而不同,如汽车旅游在欧洲相当普遍。

7、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种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规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时要经过非开放区,因此在政策上属于需要特别审批的产品。

特种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种旅游的范围。

二、特种旅游的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特种旅游则刚刚处于早期开发的阶段。从实际操作或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特种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项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

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的独特性,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纯自然原始状态保留得较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人文化模式的异文化;第三,是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特种旅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性、探险性。所谓新奇性,是指项目和线路设计,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的巧妙构思,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即使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类似的项目或线路,在设计上也要有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征相对集中的优势,而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安排独到、新颖之处上,使旅游者感觉到每天都有自己不曾料到的内容出现。所谓探险性,是指旅游项目和线路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物质上的享乐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但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种检验自己能力的满足感。探险性的项目和线路,要有较为充分的内容使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特种旅游许多项目和线路,都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交通通讯条件及吃住条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区。这里面有一个人类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对形式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探险、求异和征服欲,特别是对自然奥秘的探险、对自然界的征服欲表现最为强烈和普遍。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当然,无论是新奇性,还是探险性,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数,能够保证旅游者最大限度地体验到项目和线路所蕴含的冒险因素,又能在接待、导游和联络等操作上最大可能地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须相统一。

特种旅游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所设计的许多项目,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又留有许多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譬如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海外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对项目或线路提出增加或减少内容的要求;在项目和线路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内容,诸如自备交通工具、自备架拆帐篷、参与餐食准备、组织娱乐活动,甚至参与排除事先安排的“险情”或偶而出现的“危险”局势,以及提出更改某些具体内容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组织者要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有充分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旅游者在参加特种旅游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旅游者有一种感觉,即特种旅游是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在探险中得到体现的欣喜愉悦。特种旅游的上述三个特征内涵,构成了它区别于常规旅游的基本要素,也决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于常规旅游的诸多特征。

三、特种旅游的功能

如果说常规旅游产品是旅游超市中的大众商品,那么特种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超市中的专卖商品、新潮商品和精品。正是特种旅游这种专卖商品和精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开发,旅游者审美层次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特种旅游这种产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1.产品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的不断深化开发的产品系列过程,在观光产品大规模发展,度假产品开始占一席之地的基础上,特种旅游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特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可满足有特殊偏好的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与常规旅游产品不同,在产品开发系列上,特种旅游属于先导性产品,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中,旅游产品是连接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媒介,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实现消费愿望,旅游产品是提高旅游产业水平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特种旅游所具有的在产业结构中的先导性和牵引力,显示了它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大特种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力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2、经济功能。经营常规旅游虽然轻车熟路,但多属于买方型产品,团队利润较薄,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特种旅游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它的独占性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同样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可以给经营者、开发者以较高的回报。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行社参与竞争的有效手段,提高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加,刺激国家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对产品的独占程度比常规旅游产品高得多,它将成为特种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目前特种旅游的经济功能已为旅游界广泛注视。

3.引导功能。这里指的是在旅游观念上所起的展示和引导作用。特种旅游构成要素多,组织产品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家般的眼光,因此对其它常规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特种旅游的开展,有益于常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特种旅游消费特征特别强调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参与性,强烈的现场感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属于“消费者主导型”产品,而常规旅游尽管也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但本质上是“生产者主导型”产品。另一方面,特种旅游的消费特征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消费倾向和潜在需求,其组织方式、运作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组织常规旅游产品时有借鉴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种旅游对其它旅游活动可以发挥影响,其作用机制与赛车运动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开发更好的汽车技术是相似的。

4、宣传功能。相当部分的特种旅游活动,如跨越欧亚的汽车旅游或攀登高山峻岭的登山旅游,由于其艰巨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社会名流或政要也多参加此类活动的仪式,因此,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海外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特种旅游活动受公众瞩目,是舆论兴奋点,实际上为旅游业作了不花钱的广告。特别是一些特种旅游活动经过边远和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对于边远地区的宣传效益,即展示边远地区的文化,引起各界的关注,提供向当地人民导入旅游文化的机会,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从以上的角度出发,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是仅由其直接经济效益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旅游产品的完善功能、催化功能、引导功能、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功能决定的。在旅游业实现加速发展的战略中,应充分重视特种旅游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先导作用,使旅游业的形象更为丰满,对海内外旅游考更有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四、特种旅游的开发

对特种旅游的开发战略研究,涉及特种旅游的政策与决策、特种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种旅游项目与线路设计、特种旅游实施操作与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问题。在此就特种旅游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讨论。

1.线路的设计。特种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旅游对象的独特新奇性与旅游方式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首先,在旅游对象的选择上应有较大突破,而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上,不同地区的特种旅游发展,应该建立在该地区相应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等,都具有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但是,有资源基础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立即发展特种旅游。重要的是根据这个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种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那些凡是具有贴近自然、富有挑战特征的旅游方式均有尝试的价值,诸如徒步、登山、潜水、漂流、攀岩、探洞、滑雪、热气球旅行、骑自行车、自驾车船、乘伞滑翔等等。

2、行程的控制。由于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其旅游的相关环境及有关条件必然不同于常规旅游,因而在操作及旅游的实施控制上比常规旅游要复杂和困难,同时旅游风险性也比常规旅游大。这就要求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二,线路的安全性。由于特种旅游的性质所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搞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面临种种可能性。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第二,控制的严密性。由于特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旅游对象的奇特性,以及旅游中的配套服务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完善,因此必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特殊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应把握住各个环节,备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对行程的各个细节严密分析控制,从而使旅游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服务。

3.规范化管理。特种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点、特殊地域单元通过线路组合起来的综合性产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各点之间业务操作的衔接,均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为确保特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应逐渐地创造条件,使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逐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为此,第一,特种旅游的管理应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国家安全为前提,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特种旅游的管理细则,让从事特种旅游经营的各旅行社有章可循。第二,应为各从事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提供一个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审批的通道。第三,对已基本具备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考核,并授予特种旅游经营权,在短期内为全国旅行社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规范化作出科学、可行的样板,再推而广之。

4、协调机制。特种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种旅游的信心。

5、队伍的专业化。从事特种旅游作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完善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特种旅游产品的寿命。特种旅游接待不同于常规旅游接待就表现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操作规律和方式更具有专门性,这就需要经营者的产品开发部门与接待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待班子。从事特种旅游的相关人员如外联、计调、导游、司机等,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特种旅游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从事该项业务的旅行社,应培养和拥有一支自然、历史知识丰富,能吃苦耐劳,国家安全意识强,熟悉民俗民风,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有志于特种旅游的专业队伍。

总之,特种旅游的发展在全世界以及我国尚属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确立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我国极其丰富的特种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我国旅游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旅游从业者;旅游环境认知;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生态旅游

0引言

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杨桂华,等,2010)。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等热点问题逐渐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与旅游者、政府、社区居民以及旅游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等利益主体密切相关。包括旅游从业者在内的任何一个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旅游过程中都可能对旅游环境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是制约旅游行为的基本因素。旅游环境认知是指对旅游环境的认识和感知程度,在本文中仅指对旅游自然环境的认知,具体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旅游环境解说的认识、对旅游环境现状的感知以及对旅游环境管理倾向的态度4方面。旅游从业者作为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往往只单纯地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旅游环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受其自身潜在的环境认知水平的制约。因此探讨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景区从业者的环境管理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从业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参与旅游业的程度、旅游收入、流入动因和旅游影响认知等方面。tosun(2000)分析了限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Zhang和Lei(2012)从社区居民参与意向、环境知识,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四方面,构建了一个参与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式。nyaupane等(2006)研究发现,当地人参与旅游业的程度和游客数量或类型对旅游经济漏损、社区控制和社会经济的不公平性都有明显影响。徐建英等(2008)通过对旅游从业者的来源地、收入分布和职业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有效性。对于流入动因,edith和michael(1999)构建了旅游从业者流入动因量表,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其流入的动因。edith等(2003)、nicole和Rick(2007)分别对英国Somerset和Coventry以及加拿大Vancouverisland的旅游从业者流入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杨钊和陆林(2006)以九华山景区为例对旅游劳工职业转换的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旅游影响的认知研究,更多的研究是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来分析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andereck,Vogt,2000;ap,1992;Brunt,Courtney,1999;teye,etal.,2002),很少是从旅游从业者的角度来展开(程占红,等,2008)。目前尚未见关于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

芦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境内,

主要保护褐马鸡及其栖息的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汾河水文变化和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者也愈来愈多。本文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旅游从业者在旅游环境认知方面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对加强景区环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

2010年8月,项目组在山西省宁武县西马坊村、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旅游活动集中区域冰口洼一带,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旅游从业者的旅游环境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80%。问卷调查的原则是:首先,取样对象仅限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其次,从正在经营的旅游企业或者旅游经营个体户,每家随机抽取1名旅游从业者填写问卷。

因此1份问卷其实代表1个旅游经营实体。调查项目涉及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环境认知共37项指标,其中,旅游环境认知指标包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环境解说的认识、对旅游环境现状的认识以及对旅游环境管理倾向的认识四方面。1项指标代表1个旅游环境观点,分为5个等级,以同意程度来分级。

1.2研究方法

旅游从业者的属性特征指性别(sex,S)、年龄(age,a)、文化程度(theeducateddegree,eD)、工作性质(workattribute,wa)、工作年限(worktime,wt)、月收入(income,i)和收入来源结构(theincomeframework,iF),其计量方式见表1。对于37项指标表达的观点,回答项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5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5。

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是一种限定排序方法(张金屯,2004),其排序坐标值的计算不仅依赖于样本对旅游环境认知的数据,而且也依赖于样本的属性特征数据,因而其计算结果能反映各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能同时给出样本和属性特征的坐标值,这样样本和属性特征就可以同时表示在排序图中,结果直观简单,能够更好地表达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把64个样本的7个属性特征和对37项指标的调查值分别组成64×7维、64×37维的两组数据矩阵,在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indicatorSpeciesanalysis,twinSpan)对样本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利用CCa方法,研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2.1twinSpan分类

twinSpan作为一种等级分类方法,是以相互平均排序轴作为分类的基础(张金屯,2004),能够同时完成对样本和属性特征的分类。在本研究中,它把所有样本划分为5组(见图1),Ⅰ组包括样本3,4,6,7,8,9,11,12,13,16,17,21,25,27,29,34,42,45,51,54和58;Ⅱ组包括样本18,19,22,23,24,31,33,37,38,39,40,41,46,48,50,55,57和59;Ⅲ组包括样本1,2,5,14,32,35和36;Ⅳ组包括样本26,28,30,43,44,52,56和60;Ⅴ组包括样本10,15,20,47,49,53,61,62,63和64。在twinSpan划分中,指示因子对于识别样本特征极为重要。在本研究中,起关键指示作用的指标有1、2、3、6、15、17、18、20、21、23和25(见表2)。

图164个样本的twinSpan分类图

结合表2(5组类型样本对37项指标的认知)以及在每次划分中起关键指示作用的各指标的特征,可以总结各类型的相关特征。Ⅴ组属于严格保护型,他们关心自然,否定人类中心论,提倡限制性地旅游开发,担心和忧虑旅游环境发展现状,强调严格管理和自觉投入环保行动。Ⅰ组和Ⅱ组都认为旅游生态影响不严重,能够容忍各种旅游影响因素,积极倡导旅游开发,都属于开发型;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Ⅰ组持人类中心论,Ⅱ组持协调论,二者的积极性显然有所不同。因此,Ⅰ组是积极开发型,Ⅱ组是次积极开发型。有趣的是,Ⅱ组在思想上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论,但是对于旅游环境的管理,却不倡导分区开发和对相关旅游活动进行限制,自觉性也有待提高。由此推知,Ⅱ组所坚持的协调论不彻底,仅停留在表面,是偶尔协调型或者叫消极协调型。Ⅲ组在认知倾向上表现出两方面的矛盾性,其一,他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坚持人类中心论,但是在旅游发展上却倡导限制性地进行旅游开发;其二,他们对旅游环境发展现状较为忧虑,但在旅游环境管理上却反对限制旅游活动,不愿自觉投入环保行动中来。由此推知,Ⅲ组一方面坚持旅游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又坚持旅游开发,且不愿为环保付诸行动,兼有两面性,属于典型的偶尔保护型。Ⅳ组坚持人与自然协调论的观点,倡导旅游开发,能容忍各种旅游干扰因素,但同时也对旅游环境现状较为忧虑,主张限制相关旅游活动,强调较为严格的管理和自觉的环保行动。由此推知,Ⅳ组为了兼顾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愿意采取各种积极的协调行动,属于积极协调型。

2.2CCa排序

由图2可知,不仅5组类型的样本均集中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区域,而且7个属性特征因子在排序图中也都有自己的分布态势。其中,每个属性特征因子的箭头连线的长短表示样本类型的分布与该属性特征关系的大小,如文化程度对样本类型的影响明显大于收入水平。箭头连线与排序轴的角度表明与该属性特征与排序轴相关性的大小,比如,工作性质距第一排序轴(以下简称“第一轴”)近,说明它对第一轴的影响远大于对第二排序轴(以下简称“第二轴”)的影响,而文化程度与两个排序轴的角度接近,说明它对两个排序轴的作用近乎相等。箭头所处的象限,表示该属性特征与排序轴的正负相关性。由此可知,CCa排序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对于不同类型与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各属性特征与排序轴之间的典范系数和相关系数来表示(见表3)。由表3可知,第一轴与工作属性、收入来源结构和文化程度有较高的负相关性,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从左到右,旅游从业者在工作性质上逐步与旅游行业管理密切相关,即由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向出售地方特产的当地居民、旅游业经营者和景区行政管理者逐步过渡,在收入来源上趋于与旅游业的关系逐步紧密,在文化程度上则逐渐降低,在年龄上趋于增大。第二轴与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性别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从下到上,旅游从业者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性别趋于男性化。在各种属性特征的综合作用下,5组类型从右到左由积极开发型向次积极开发型、偶尔保护型、积极协调型和严格保护型逐步过渡。

图3是twinSpan分类中起指示作用的、衡量旅游环境认知的11个关键性指标的CCa排序图。可以看出,各关键性指标的空间分布与以其为指示特征的样本类型有高度的吻合性。例如,指标2、3、6位于排序图的右侧,代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资源开发而漠视环境的观点,这与积极开发型的Ⅰ组、次积极开发型的Ⅱ组和偶尔保护型的Ⅲ组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吻合性。指标15、18、20位于排序图左上侧,代表对自然环境的强烈关注,这与严格保护型的Ⅴ组和积极协调型的Ⅳ组的位置有很强的相似性。由此说明这些反映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

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

在方法上,CCa作为一种限定的排序方法,其关键在于能把样本对于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自身的属性特征紧密结合,因而在其结果图中能直观简单地以箭头连线的方式表达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etrendedCorrespondenceanalysis,DCa)所不及的。但是CCa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弓形效应”(张金屯,2004),这是因为它的第二排序轴往往是第一排序轴的二次变形,使得样本在第二排序轴上的坐标值受到影响,从而样本的分布就会产生“弓形”扭曲,例如,本研究中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分布就受到这一影响,因而近乎平行地分布于第一轴的两侧。

在案例地选择上,芦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山西的母亲河汾河的关键水源涵养地和部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褐马鸡的主要栖息地,其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本文选择芦芽山作为研究对象,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取样时排除了外来的旅游从业者,并且在每个旅游从业者单位中仅取一个样本,因而问卷调查的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因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规模和游客量不及其他传统旅游目的地大,旅游从业者的数量比其他成熟的旅游地要少

很多,取样已经涵盖了大部分本地旅游从业者

。从这一角度讲,本文其实是对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发展初期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详细分析,与其他的研究对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视角和代表意义。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机制。本文以当地的旅游从业者为例研究其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就是对社区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个检验,有其研究的代表性。对于旅游从业者的管理,结合研究结果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展开。

(1)加强教育培训。Ⅳ组从业者是自然保护区管理者追求的类型;Ⅴ组作为严格保护型,需要对其进行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能够积极支持生态旅游业;对于Ⅰ组、Ⅱ组和Ⅲ组从业者类型,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环境教育,使其牢固树立维持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旅游从业行为的基本前提的观念。

(2)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切实提高从业者的旅游经济效益。社区居民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强大动力,而经济利益则是促使其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为此,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措施,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为社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应规范旅游从业者的经营行为,维持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切实提高从业者的旅游经济效益。

(3)加强环境监管。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提倡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因此,对于各种包括旅游从业行为在内的人为活动,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条例。同时,鉴于Ⅰ组、Ⅱ组和Ⅲ组从业者的环境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对从业者从业行为和从业单位的环境监测和相应的环境评估,以便适时调控。

3.2结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twinSpan将所有样本分为积极开发型、次积极开发型、偶尔保护型、积极协调型和严格保护型5种类型;(2)CCa排序图能更直观地反映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第一轴主要反映工作属性、收入来源结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文化程度和性别的变化;(3)表征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1]程占红,牛莉芹,吴必虎.基于DCCa方法的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排序[J].地理研究,2008(3):715720.

[2]徐建英,吕一河,王克柱,刘洋.基于旅游从业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有效性分析:社区参与视角[J].生态学报,2008(12):61216129.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杨钊,陆林.旅游劳工职业转换动力实证分析――以九华山为例[J].旅游学刊,2006(2):7679.

[5]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andereckKL,VogtCa(2000).therelationshipbetween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andtourismdevelopmentop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39(1),2736.

[7]apJ(1992).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4),665690.

[8]Bruntp,Courtneyp(1999).Hostperceptionsof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3),493515.

[9]edithS,michaelRandDavida(2003).Labormobilityintotourismattractionandsatisfac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30(1),6476.

[10]edithS,michaelR(1999).tourismemploymentduringeconomictransi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4),747771.

[11]nicoleV,RickR(2007).mobilityintotourismrefugeemployer[J].annalsoftourismResearch,34(3),630648.

[12]nyaupaneGp,moraisDB,DowlerL(2006).theroleofcommunityinvolvementandnumber/typeofvisitorsontourismimpacts:acontrolledcomparisonofannapurna,nepalandnorthwestYunnan,China[J].tourismmanagement,27(6),13731385.

[13]teyeV,SǒlnmezSF,Sirakayae(2002).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9(3),668688.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文化旅游;创意旅游;旅游发展;旅游体验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3―0069―08

1引言

旅游与文化间的关系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过去30年内,文化旅游的增长和发展是国际旅游产业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并且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社会和经济复兴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已成为不同城市和区域提升竞争力、塑造独特形象的重要策略。但实践过程中,文化旅游市场开始出现重复生产与古根海姆化(mcGuggenheimization)等现象,同质化的文化旅游吸引物不断导致旅游者的消费倦怠。面对文化的重复生产和开发新的文化旅游产品的两难境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意转向(creativeturn)”日趋明显。国际上,旅游中的创意发展得到了新西兰、英国、南非、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等城市和地区的重视,创意旅游发展战略和实践相继得以实施。同时,创意旅游这一特殊的旅游发展形式亦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和欧盟旅行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创意产业的兴起,创意和创意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中也渐起波澜,愈益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前,国内对文化旅游的创意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但主要侧重于创意的旅游运用和产品创新,缺乏创意旅游过程的系统分析。已有学者的创意旅游研究也仅集中于概念辨析和特征总结等方面,总体上还处于初步的引介和探讨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分析创意旅游的兴起背景和意义,明晰创意与旅游,特别是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关系,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构建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以期推动我国的创意旅游研究和实践,促进我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2 创意与创意旅游

2、1从文化到创意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凸显。由此,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的模式,并逐渐认识到,社会、文化与制度等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开始希冀通过发挥文化的作用来抵消种种负面影响,文化转向(culturalturn)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重要趋向。文化被认为是后工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城市吸引力的源泉和地方塑造的主题要素,文化也日益成为城市和地区保存文化传统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文化主导的开发战略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众多城市推行经济重构、实现城市复兴的重要策略。面对经济重构和全球竞争,众多处于衰退中的城市力图通过形成基于城市文化和遗产资源的复兴方案,推动城市向象征经济转型,而许多乡村地区则将从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历史文化和乡村传统作为地区特征的关键要素,重塑地区消费空间。在激烈竞争的全球环境下,文化经济或文化战略成为塑造城市和区域独特形象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区域采用文化主导战略,文化吸引物的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并导致了文化重复生产、麦当劳化等现象出现。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单一的文化发展并不足以塑造地区独特性,特别是依托物质实体的文化战略在地方发展中面临着较多的争议和质疑。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和区域开始寻求新的替代模式,创意转向成为其中一种被较为广泛接受的方式。自1990年以来,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创意国家等概念相继出现,创意发展策略为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所采用。

尽管学者们对创意发展和营销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和分析,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形成关于“创意”的统一解释。《牛津英文大辞典》认为,创意是指“创造、想象的能力或者表现出的想象以及日常的能力”。佛罗里达(Florida)把“创意”解释为“对原有数据、感觉或者物质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新且有用的东西的能力”。而兰迪(Landy)则认为“创意是一种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极尽可能挖掘潜力,创造价值”,是“对一件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在给定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法”。尽管创意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通过对概念发展过程的回顾,可以认为创意首要的是形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或者将综合知识应用于新的问题领域。

创意是一个普遍而持续的过程,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创意不仅是消费,也是生产的重要部分。随着消费者控制权和对话权的获取及增多,创意阶层(creativeclass)、文化创意者(culturalcrcatives)等创意消费群体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祖金(zukin)就认为,在激烈的城市和区域竞争环境下,创意城市运用文化资本吸引创新型商业和服务以及流动性的创意消费群体将极为必要。与此同时,创意生产过程也能够吸引文化部门的企业和个人,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乘数效应,有助于增强城市和区域中创意生产区的无形价值。

总之,从文化转向到创意转向的演化和递进已经成为近10年全球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这一过程表明,文化是创意的基础与平台,是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文化提供创意所需素材,而创意是激发想象和形成创造的力量。与基于文化资源的发展战略相比,建立在创意基础上的再发展战略具有许多优势。作为一个创造的过程,创意可以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和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并促进文化经济发展。与创意相关联的创新也适应了动态和变化的形象需求。

2、2旅游发展中的创意转向

从生产或供给角度来看,文化主导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和区域中旅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文化导向的旅游开发在满足消费者需求、重塑城市和区域形象、提升其在全球化世界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理查德和威尔逊(Richards&wilson)划分了城市中4类文化导向旅游开发的全球模式:(1)重大标志性或旗舰项目,构建体现城市特性的象征性实体,如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2)大型事件,以提高城市知名度,成为被广泛采用的策略;(3)主题化,侧重于体育、艺术、娱乐等特殊主题的推广和营销;(4)遗产开发,试图通过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遗产的复兴进行再发展。尽管这些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度存在时空角度的差异,但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区域不断采用“拿来主义”思想,成功的文化导向旅游开发模式迅速被模仿和复制。不难发现,文化的重复生产现象日趋明显,旅游空间趋于同质化。在此背景下,城市和区域不得不面对创新产品与重塑独特形象的境地,创意旅游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适宜和可接受的新方式。

从动机和需求角度而言,旅游发展的创意转向也是旅游体验演化和推动的结果。大众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多数人将假期的休闲主要看作是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显示,是除实物之外的无形扩展。随着假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关注的中心开始转向“看什么”或“做什么”之上,西方学术界用旅游凝视(touristgaze)理论来分析其中的生产和消费现象。然而,伴随旅游消费的“标准化”、“商品化”以及重复性的出现,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形式和内容,对独特性和参与性的追寻逐渐成为旅游体验过程中“自我发展”的重要特征。根据旅游社会学中“存在主义真实性”理论,文化旅游中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加强调在目的地社区中的主观体验,希望借助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

旅游发展的创意转向是多种社会经济要素影响的结果,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旅游发展中的创意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1)体验性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当代人们在塑造各自话语权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决定权,特别是在休闲和旅游过程中人们追寻更多的原始的旅游体验;(2)创造性构建:这一过程涉及旅游目的地中绘画、烹饪、手工艺品等“物的创造”(creationofthings),而且这种“创造”融合了旅游者主动性的、智能化的参与,从而构建起一个基于个体体验的“自我感知”世界。正如克洛克(Cloke)所言,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将旅游体验的不同要素进行组合,产生新的创意体验。创意旅游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更加积极而持久的体验,对目的地而言,则可以打造根植于地方的体验,从而塑造和维持其竞争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而,创意的运用将给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变化。概括来看,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强化“真实的”旅游体验。通过自主的、合作性的消费与生产方式,旅游者、经营者以及旅游目的地其他要素共同营造相互交织的“旅游景观(tourismscapes),形成发展的背景环境,有助于塑造更为真实而深刻的旅游体验。丹尼尔(Daniel)通过对旅游舞蹈表演中原真性和创意之间的分析表明,自发性和创意使得舞蹈传统更具活力,阻止了程式化,为旅游者和地方居民等参与者提供了体验式的原真性。

(2)扩展“旅游凝视”理论至多感官体验和创意领域。创意有助于充分调动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多感官运用,推动传统的“观”感向味觉、嗅觉等传递,使游客获得全身心的旅游体验。

(3)塑造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创意是一个生产也是一个消费过程,因而创意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看待旅游产品和旅游过程的方式,模糊传统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界限,形成了“产消一体(prosumption)”的旅游发展新模式,旅游者既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而且,这亦对传统的旅游组织边界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3创意旅游的概念

“创意旅游(creativetouris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新西兰学者格雷・理查德(GreyRichards)与克里斯宾・雷蒙德(CrispinRaymond)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随后这一概念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兴趣,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neSCoCreativeCitiesnetwork)的进一步推动(表1)。最早将创意旅游系统付诸实践的是新西兰,即创意旅游新西兰项目(CreativetourismnewZealand,CtnZ)。近年来,新加坡、加拿大、南非等地的创意旅游发展呈现加速之势。

理查德与雷蒙德(Richards&Raymond)认为,创意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学习,激发自身创意潜能,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的旅游形式。游客的创意旅游行为“是积极而不是被动的,是学习式而不是观光式的,既是自我发展也是经济发展”,潜在地依赖于地方技能、技术、传统以及独特性。创意旅游新西兰的界定则从体验角度出发,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旅游形式,通过非正式的、亲自动手的工场参与和创意体验提供了解地方文化的真实感”。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在一份报告中也对创意旅游进行了界定: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的、可直接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并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在生活中体验文化。2008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该组织的倡议和推动下,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召开了创意旅游国际会议,对创意旅游发展和实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我国学者对创意旅游的关注晚于国外。厉无畏等认为,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模式。

分析以上概念,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更偏向于将创意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或旅游形式,我国学者则是基于产业或整个行业视角来认定,将创意旅游看作是一种行业发展的新路径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可以说是创意产业的衍生品。国内如“旅游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法亦源于此。

综合来看,创意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具有以下3点核心要素:

(1)文化是创意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资源是创意旅游的素材,对文化的消费和体验是创意旅游者的原动力。

(2)互动式学习与体验是创意旅游的实现路径和形式。创意旅游更加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包括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从业者的参与及互动。与大多数的文化旅游者相比,创意旅游者更加偏好交互式的体验过程,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动态的创造过程,与目的地的人与物产生互动,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体验。

(3)实现自我发展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创意旅游的目标所在。创意旅游应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激发旅游者各自的创意潜能,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塑造;二是实现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

从创意旅游的界定和基本要素来看,其与文化旅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以文化为依托。基于内容和特征分析,可以认为创意旅游的形成基于文化旅游,也是对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表2)。

但与传统文化旅游相比,创意旅游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

(1)创意旅游趋于个性化。创意具有稀缺性,一般认为创意是相对少数人所拥有的特质,然而文化却具有宽泛性,传统文化产品普遍存在。基于创意的旅游形式更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从而增加潜在价值。

(2)创意旅游具有高流动性。与有形文化产品相比,创意更具移动性。传统的文化资源如遗迹遗址、建筑设施,对该类文化旅游资源的消费依托于文化资源的集聚。然而,创意却可以脱离基础设施而移动,艺术表演以及艺术品的生产等无需大量的实体建筑。因此,创意旅游是一个高流动性旅游产品,受空间局限较小。但同时,这一特征也意味目的地在发展创意旅游是面临如何吸引这些可自由移动的创意资源的重大挑战。

(3)创意旅游具有可持续性。创意是一个过程,通常创意资源比有形文化产品更持久。然而,博物馆、纪念馆等物质实体文化资源随时间推移可能破损或衰败,但创意资源却可以无限地进行更新和发展。

(4)创意旅游能够形成创新竞争性。从旅游供给角度来看,创意能够使目的地相对迅速地创造新的产品,从而形成超越其他目的地的竞争优势。

(5)创意旅游具有高创造性。创意旅游的创意过程不仅是价值的创造(经济利益),也是个体价值观的塑造。

因而,创意旅游被认为比传统文化旅游更适于全球化时代的流动资本集聚机制,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创意旅游可以脱离或无需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依托,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意旅游是较容易实现的旅游形式。事实上,创意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旅游目的地创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更需要旅游者自身的创意生产与消费。

3 创意旅游的生产与消费

3、1创意旅游生产

3.1.1创意旅游的合作生产模式

从供给或生产角度来看,创意旅游是一个便于旅游者塑造自我的过程,其中的实现途径要么通过暂时的快乐感受,要么通过个体文化资本的增加。

创意旅游的供给对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概念提出了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生产与消费模式中,生产者提品,消费者(旅游者)使用。尽管生产与消费过程具有时空的不可分割性特征,但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却存在较明显的界限,总体而言,旅游者是旅游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形成的体验呈现类似性。如果说具有体验上的差异,也只是从被动的接受中所收获的知识的多少,并不能为旅游者塑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与此相反,创意旅游供给过程中的生产者不仅包括旅游目的地,而且更重要的是旅游者,即创意旅游的资源不仅要靠旅游目的地来提供,更要靠旅游者自己去创造,旅游者身担创意消费者和创意生产者两职。

因而,创意旅游生产的关键是对“旅游者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的理解与认识。创意旅游者在创意旅游生产过程中通过各自的文化资本、专业技术、体验、情感等形成自己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标准化旅游产品无论是在生产的概念上还是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供给过程中,创意旅游生产者不能“提供”标准化产品,需要做的只是“便利”旅游者塑造各自的旅游体验,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创意性的合作生产(creativeco-oroduction)”(图1)。

3.1.2创意旅游的发展形式

如前所述,创意旅游的发展需要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合作生产才能实现。作为创意旅游目的地,不仅需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提供体验环境,而且还要能够激发旅游者的创意行为,主动参与创意过程,并从所处环境中有所得,运用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中,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积极持久的旅游创意体验。从时间尺度、消费内容、参与特征等角度分析来看(表2),创意旅游的发展形式至少应包括以下两种:

(1)创意景观(creativespectacle)

此种发展形式是创意旅游中最初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旅游目的地通过表演、展示等方式,并在导游或其他导引系统的帮助下,向旅游者介绍各项创意活动或事物。各大艺术馆、博物馆,许多大型节庆、展览等是典型的创意景观,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迫使组织者不断地增加新的、创意性元素以吸引观众。这一过程中,旅游者主要是以被动式的参观为主,侧重于对当前展示的各项创意活动或事物的被动感受,对旅游者来说形成的创意体验是类似的。因而,以创意展览为主要特征的创意景观仍属于一种低层次的创意旅游,它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2)创意空间(creativespace)

创意旅游活动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并与地方特质和文化特征紧密相关,创意生产和消费的空间集聚是创意旅游发展的重要机制。创意空间是指能激发旅游者创意灵感,帮助旅游者发掘其创意潜能的一个空间界线明晰的“飞地”,是一些以创意为特征的空间范畴。由于其鲜明的创意性,这类空间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感觉上都极具诱惑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以伦敦的苏豪区(SoHo)为代表的创意旅游区(creativetouristdistricts,CtDs)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通常,创意空间的特征包括:非主题化、多功能性、动态弹性等。当然,这些特征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创意空间的非主题化是指主题是不确定的,为旅游者的再创造预留“空间”,以便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题公园等已经主题化了的旅游环境对创意旅游来说是无效的环境,一旦其内涵或主题已经确定,创意生产的大门也就随之关闭,也就谈不上旅游者的创意再生产。创意空间是多功能的象征,没有了既定的主题,任何一种解释都可以成为合理的解释,某个特定空间的代表意义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观念得到无限的丰富和扩张。与非主题化和多功能性相对应,创意空间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和动态性,可以满足包括地方居民和外来旅游者在内群体的不同需求,有助于形成个体的创意体验,从而打造“旅游者化吸引物(tourist-createdattraction)”。

从目的地管理的角度而言,创意旅游并不仅仅是为目的地生产的旅游产品增加一个创意元素,更重要的是通过目的地要素的创造性利用为旅游者提供发展和寻找自我的创意体验经历。因而,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何种形式的参与创意活动的特殊环境――创意环境(creativeenvironment)就显得极为必要。

3、2创意旅游消费

3.2.1创意旅游消费特征

(1)互动性

从创意旅游的概念和特征来看,互动性是创意旅游消费的首要特征。一方面,是指旅游者的自我互动(reflexiveinteraction),创意旅游消费过程中旅游者需要积极地融入“创意环境”中,通过自身创意活动的参与获得独特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地方居民(甚至是特殊的创意阶层)的互动,以创意旅游为媒介,改变了以往消费过程中旅游者与居民之间的被动、单向联系,这有助于形成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2)创造性

创意旅游消费过程中通过创意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等的互动,实现的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等利益的获取,更主要的是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呈现的是具有高附加值、高文化性的创意体验。从这一角度来看,高创造性是创意旅游消费过程的内在特质,可以说,没有高创造性的旅游消费很难达到自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同时,高创造性特质也对创意旅游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可能导致创意旅游“曲高和寡”。

(3)多样性

需求层面上,创意旅游消费的多样性特征是与“创造性”直接相关的。旅游者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参与,塑造了植根于个性化的消费形式、产品和体验。正是基于创意旅游消费的多样化特征,旅游者从中可以获取个体性的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也可以达到构建独特形象和品牌的目标,有助于避免文化重复生产与古根海姆化现象。同时,多样性特征也是旅游目的地多样化资源的反映,不同的资源条件所塑造的创意环境必定是多元性的。

3.2.2创意旅游者

尽管当前对“创意”的概念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创意活动和创意参与是人类生活中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因而,创意旅游中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具有异于传统旅游形式的要求,而且也对参与其中的旅游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意旅游者是创意旅游活动的行为者,是指以创意性旅游活动或事物为对象,且主要是出于体验、自我发展和提升等目的的旅游者。

创意旅游者是一类特殊的旅游群体,是原型化(prototypical)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结合了技能性生产和技能性消费。在旅游动机、旅游方式、行为模式、自身素质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化旅游者具有较明显区别(表3)。

自我发展需求是创意旅游者消费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创意旅游消费活动建立在内部刺激、旅游者自我技能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之上,并趋向于价值创造的下一阶段――转型。从这一角度来看,创意旅游属于更高层次的技能性消费,其创意活动内容及层次需求与自身技能、素质和知识水平紧密相关。创意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满意度取决于他们面临挑战的性质和自身应付挑战的技能,只有当二者呈现平衡状态时,才能达到“畅(flow)”的体验。

4 结语与讨论

全球化和形象竞争导致了文化吸引物的重复生产和商品化,引起了文化发展的“创意转向”。这一过程中,创意旅游也愈益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实践,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创意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是多种社会经济要素影响的结果,既源于客观条件下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的同质化和商业化,也来自旅游者主观体验需求和自我发展的推动。创意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当前,对创意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还未达成一致,存在研究视角、概念内涵与外延等方面的分歧。基于创意旅游的内容和特征分析,可以认为其与文化旅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文化为依托。创意旅游的形成基于文化旅游,更是对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综合来看,创意旅游这一概念至少应包括3点核心要素:文化是创意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对文化的消费和体验是创意旅游者的原动力;互动式学习与体验是创意旅游的实现路径和形式;实现自我发展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创意旅游的目标所在。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旅游者时空行为;多身份;领袖型;微信朋友圈;自媒体;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71-10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12

引言

从web2.0到“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阅读者,已经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变为主动创造信息,从而成为大数据的生产者和自媒体的主导者。尤其是通过论坛、微博等形式的信息交流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的形式自己的行程信息,这为利用网络来获取个人“数字足迹”提供了可能。国外学者Girardin认为,“数字足迹”就是人们在使用了互联网后在网络上或其他信息系统上留下的与其行为有关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用户的某些现象和规律[1]。

20世纪90年代国外研究者就已经开始探讨旅游者在目的地游览过程中时空动态变化的意义[2]。目前针对旅游者时空行为的研究,依据数据来源主要划分为三类:一是根据活动日志的调查。thornton等人已有通过时空活动日志调查的方法来研究旅游者决策过程与选择[3],黄潇婷通过问卷和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北京颐和园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进行了探讨[4]。二是通过GpS来获取游客空间动态信息。Shoval和isaacson2007年采用行为序列技术分析人类活动,2008年使用GpS追踪游客在阿克拉古城的流动过程[5-6],黄潇婷和马修军依据GpS数据对北京颐和园、香港海洋公园的游客时空路径等外显行为进行了解析[7-8],根据其的对比研究,与GpS法相比,传统的日志调查法获取的游客时空行为数据质量更高,同样时间获取的样本规模更大更真实,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9]。三是利用目前日益发达的网络社交媒体和手机自媒体等平台,获取游客的日志、照片信息,Girardin等人通过在Flickr社区上收集的4280名拍摄者在佛罗伦萨拍摄并公开分享的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利用地理可视化的方法揭示了游客的集中区域和时空流向[10]。随着各类基于位置服务(LBS)网络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游客分享的带地理信息的照片、文本日益增多,通过该方法所获取的游客数据,综合了日志调查和GpS调查的高质量、大数据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借助这些相对公开的数据来研究游客的时空行为。

然而陈晓磬和章海宏的综述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对于社交媒体的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1]。于海波、赵振斌和党娇等人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话题、文本信息分析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12-14];以新兴媒体作为信息来源的,如程萍和严艳、张妍妍和李君轶尝试利用微博、蚂蜂窝网页等获取文本或有地理标记的照片进行旅游者的空间特征分析[15-16],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者的外显行为特征研究。更进一步,张高军等人开始利用QQ群为例,探讨旅游者内在行为的特征[17];张子昂等人也利用微博数据探讨划分性别和地域属性的游客时空活动演变特征[18];戴光全和陈欣通过分析旅游照片研究旅游者的摄影心理[19]。早期的外国学者o’Connor和Zerger通过采集游客在景区的位置数据,利用个体为本模型(agentbasedmodeling,aBm)分析景区内游客的时空行为[20];Lew和mckercher通过分析旅游目的特征和影响游客决策的因素建立游客空间移动模型[21];近期开始注重对于个体的个性化特征研究,José等人通过旅游者在Flickr上的照片来分析摄影者的偏好特征[22];iris等人通过旅游照片分析游客的个性偏好特征[23]。

总的来看,国内外的研究趋势都倾向于由单纯的外显空间特征分析转向内在的个性分析,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学者多集中于短时间的游客群体特征研究,对于全年逐日较长时间的、个性化的旅游者偏好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以微信(weChat)作为数据来源,以从事旅游研究与规划工作的特殊“旅游者”w教授为例,通过解析其在“朋友圈”的动态信息来探究其时空行为和偏好特征。本研究有别于针对群体活动规律的研究,首次采用微信朋友圈的全年逐日时间序列数据,转而强调针对领袖型个体开展个性偏好特征研究,因为w教授也是从事旅游研究和规划群体的重要领袖和代表之一,以期“以小见大”,藉此管窥这类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分类与处理

本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文本记录数据,是其微信动态的主要内容,并可藉此判断其在动态时的情绪特征;其次是分类照片数据,包括照片数量、拍摄方式及内容等信息;第三是时空足迹数据,用以确定动态时所在的地点和整点时间。通过微信好友添加功能,获得w教授好友验证后,成功添加其为微信好友,进而收集其2014年每天在“朋友圈”的所有动态,最后利用excel将以上三类信息分别建库。

(1)文本、照片信息:通过文本分析获取其日常活动详情,提取情感词汇判断其情感态度,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表达喜、乐、感激、赞扬等的为积极类,表现为一些特征词汇如“赞”“祝贺”“感谢”和特征表情如“偷笑”“微笑”“害羞”“鬼脸”等以及一些以感叹词、感叹标点结尾的明显带有兴奋、搞怪等情感态度的短句。表达怒、哀、不满、批评等的为消极类,表现为一些特征词汇如“悲哀”“为何……?”以及一些以感叹词结尾的明显带有不满情绪的短句。其余没有特征的描述性语句归纳为中性类。筛选动态中的照片,按照图片来源分为转载图片、拍摄照片,按照片内容分为室内照片、室外照片、自然景观照、人物照等,按照拍摄性质分为自拍照片、他拍照片,其中转载图片均属于他拍照片,与他人的合影以及照片中凡出现了教授本人的第三人称视角照片属于他拍照片,其余的景观、人物等照片均归为自拍照:某些照片来源可能是教授之外的人拍摄的,但由于教授愿意在原创动态有限的照片数(最多9张)中,表达其对该照片的认可或爱好,同样可以反映其感知、偏好,与自拍意义相近,故统一归为自拍。

(2)时空足迹信息:详细记录每天动态时的整点时间;将显示位置信息的动态与其内容校核,对于没有位置信息显示的动态,根据动态内容和文本、照片所涉及的地点判断确定动态地点。

(3)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excel数据库,以2014年全年的日期为时间轴线记录动态条数、整点时刻、地点、活动事项、情感态度和各类照片数等信息。根据地点信息,通过Googleearth查询每个地点的经纬度坐标,当只有省、市等大区域位置信息时,利用其地理中心点坐标代表,建立excel数据库。在arcGiS中创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入excel数据库,依据全年每一天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生成不同位置的点,建立w教授2014年全年的活动足迹信息库,并可以在GiS数据库中查询对应足迹点的相关属性信息(日期、地点、情感和各类照片数等),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库。

1.2方法

(1)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w教授的文字及照片等进行内容分析,可研究其活动类型、情感变化和拍照偏好及影响因素等。

(2)GiS空间热点分析:热点分析工具可对数据集中的每一个要素计算Getis-ordGi*统计。通过得到的z得分和p值,可以知道高值或低值要素在空间上发生聚类的位置。此工具的工作方式为:查看邻近要素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高值要素往往容易引起注意,但可能不是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热点。要成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热点,要素应具有高值,且被其他同样具有高值的要素所包围。某个要素及其相邻要素的局部总和将与所有要素的总和进行比较;当局部总和与所预期的局部总和有很大差异,以至于无法成为随机产生的结果时,会产生一个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z得分。

(3)GiS追踪分析:arcGiS的trackinganalyst支持对时间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绘图直观地显示。为探索w教授全年足迹的时空特征,基于该工具,以足迹点的“日期”要素为时间字段创建追踪图层,然后以时间字段实现追踪分析,表示复杂的空间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同时显示出全年有记录的足迹时空变化轨迹。

2时间特征分析

2.1微信动态数时间特征

详细记录w教授每天动态时的整点时间、地点和活动详情,通过文本中的情感词汇判断并记录其情感态度。其在2014年全年动态的有335天,共1074条,平均每天约3条,其中原创并带图片的573条,原创纯文字的1条,转发他人信息的520条。

2.1.1逐日变化特征

图2所示为动态数量的全年逐日变化曲线,总体上看没有平滑的区段,全年呈现波动走低趋势,上半年较下半年波动剧烈。

2.1.2月、季度变化特征

统计每月的动态数,绘制月变化曲线、季度变化曲线如图3。月变化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在7月出现局部的小波峰,查询其7月活动地区,以江苏、四川、陕西、为主,主要是旅游观光,表明在盛夏旅游过程中,w教授偏好动态分享其行程。季度数量呈现“U”形曲线,大致表明冬、春两季为高值,秋季出现最低值。

2.1.3时刻特征

统计w教授2014年全年动态时间的整点时刻,记录频数,绘制图4。全年共1084条动态,平均每天约3条,其动态的时间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大致呈现一高一低的双峰模式:早晨8:00出现最高峰,远高于其他任何时刻;9:00―15:00间频数逐渐减小,但相对平稳;19:00―22:00间出现小高峰。总体呈现双峰形态,7:00―10:00为大高峰,动态内容以转发和发表观点为主,19:00―22:00为小高峰,动态内容多为总结一天的行程和活动内容。此外,1:00―5:00的动态包含不少其出国旅行途中的动态,这与时差有一定关系。

2.2照片数时间特征

筛选每条动态中的图片,按图片来源分为转载图片、拍摄照片,按照片拍摄地点分为室内照、室外照,按照片内容分为自然景观照、人文景观照,按拍摄性质分为自拍照、他拍照。获取全年图片数共2446张,其中拍摄的照片数1740张,占71.1%(拍摄照片中室内830张,室外910张),有1611张为自拍照,占拍摄照片数的92.6%,表明其自拍偏好强烈。

2.2.1逐日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各类照片全年逐日数量的变化(图5、图6),均表现为全年波动大,规律性不强的特点。总体而言,按景观和人物分类的照片数量波动性远远大于按照室内、室外和自拍、他拍分类的照片数量。聚焦6―9月,室外照数量波动强于室内照,自拍照数量远远大于他拍照数量,且波动更剧烈。

2.2.2逐月变化特征

将全年各月动态中的照片数分类统计,如图6。总体表现为拍摄照片数多于转发照片数。其中转发照片数前半年多于后半年,但全年各月波动较小,而拍摄照片数受其活动和意愿影响各月波动较大。特别是4月、11月和12月出现低谷,分析4月中的活动类型和情绪词汇发现,w教授在该月中表达不满情绪的次数占全年所有表达不满次数的41.2%,比例较高;11月、12月出现低谷是由于这两个月w教授的动态总量较少。由此可知,消极、不满情绪使得w教授拍摄照片的意愿降低。

2.2.3影响因素

(1)情绪的影响

将有明显情绪表达的记录挑选出来,分为三类:表达开心、快乐的为积极类;表达思考、期待、怀旧、祝福的为中性类;表达愤怒、不满的为消极类。统计全年各月的动态中各类情绪天数如图7。其中6月、7月为积极类的峰值,在4月、9月、12月出现低谷,分析其6月、7月微信中有明确提出活动事项的共54天,其中明确提出有观光活动的共21天,占38.89%;4月、9月、12月微信中明确提出活动事项的共54天,其中明确提出有观光活动的共3天(全部在9月),占5.56%。结合图7、图8,将6月、7月与4月、9月、12月对比,探讨积极类情绪在6月、7月出现峰值的原因,发现在这两组月份活动中,旅游观光这一项的差异较大,故得出参与旅游观光活动使得w教授心情愉悦。从图8看出,积极类情绪在1月、2月和7月、8月出现明显高峰,10月、11月出现阶段性峰值,与照片数量中1月、2月和7月、8月的峰值以及10月、11月出现的小峰值波动基本吻合,故推断积极类情绪对照片数量有积极影响。

(2)气温的影响

将全年逐月的室内照与室外照对比(图9),显示室外照片数的比例与我国东部月均温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在6月、7月、8月达到最高,在12月、1月左右最低,表明气温对w教授拍照取景有重要影响,气温升高时倾向于拍摄室外照,气温降低时倾向于拍摄室内照。

3空间特征分析

3.1足迹点分析

将所收集到的足迹信息在GiS中按经纬度进行空间显示(图1),可以发现其全年足迹点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重点集中在中国。

当坐标位置相同时会出现足迹点的重合,因此采用GiS的空间统计工具对足迹点进行收集,将足迹点数转换为加权点数并按照自然间断点来分级显示,点的大小对应着足迹数量的多少(图10)。

如图10所示,全年的足迹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少量分布。提取出在中国范围内的足迹点(图11),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北京地区,其活动范围也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尤其是沿海地区。通过GiS属性表查询发现位于胡焕庸线西北的足迹点基本均为观光考察,而东南部的足迹点显示,其活动则更为多样化。

3.2空间热点分析

利用GiS的Getis-ordGi*热点分析工具揭示其足迹点分布和每个足迹点处各类照片数的“热点区”“冷点区”。

3.2.1足迹点热点

以足迹点个数为输入字段,对收集后的w教授全球足迹点进行Getis-ordGi*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统计上的“热点区”或“冷点区”。

3.2.2照片拍摄地热点

鉴于w教授2014年全年活动足迹主要分布在中国,其余地区数据量较少且分散,所以选取中国部分的足迹点进行聚焦分析。分别以各个足迹点处的照片数(包括转发照片数和拍摄照片数)和拍摄照片数为输入字段进行Getis-ordGi*热点分析(图12)。

如图12a所示,在东南沿海如广东地区出现照片的热点区域,在新疆西北部有较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出现冷点区域。表明其在广东、新疆地区的动态中照片较多且集中,而在京津冀地区图片相对较少。

如图12b所示,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分布,新疆西北部仍然为较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仍然为冷点区域,而东南沿海地区却呈现出不显著的特征,同时在陕西、两地出现拍摄照片的较热点区。表明在新疆、陕西、等地,的动态中自己拍摄的照片数量较多且集中,而在京津冀地区拍摄的照片较少。

对比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分布,可以发现其在照片方面的一些空间特征:

(1)在历史、自然景观较为丰富的西部地区(陕西、、新疆等地),其行程目的多为旅游观光,更倾向于拍摄照片,因而在这些地区呈现出热点或较热点。

(2)查询GiS属性表可知,在广东地区以参加会议、报告等为主,情感态度形容词多为“思考”“对某事提出看法”等,因此自己拍摄照片较少,而多为转发他人照片。

(3)在京津冀地区,不论是照片总数还是拍摄照片数都呈现出冷点,通过查询GiS属性表分析发现,w教授全年在该地区的所有照片中,室内照共72张,室外照共12张,比例为6:1,然而统计其全年照片中室内照共830张,室外照共910张,比例约为0.9:1,两个比例数值反差巨大。因此相对于其他地区,w教授在京津冀地区的室内活动数量相对较多,而室外活动相对较少,表明室内活动对其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都有消极影响,同时京津冀地区也是其工作单位所在地,对于相对熟悉的环境拍照意愿会有所下降。

3.3足迹点时空轨迹分析

对于所有的足迹点,其属性表中有唯一标识字段“日期”。采用arcGiS追踪分析方法解析w教授全年足迹点的时空变动特征。

3.3.1全球足迹

基于arcGiS的trackinganalyst工具,以足迹点的“日期”要素为时间字段创建追踪图层,然后以时间字段实现追踪分析(图13a)。在大尺度的出行中,w教授的出行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观光旅行,出行地点和线路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任务性。因此其时空足迹并没有表现出一般大尺度旅游者追求环状路线,力求用环状路线将各个目的地联系起来的空间行为特征。

3.3.2国内足迹

国内足迹大致呈现放射式分布(图13b),以北京为中心向南辐射,足迹线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特征,目的地主要以东南沿海为主,特别是上海、江苏一带,这与图11中所显示的足迹点密度相吻合。

足迹线以单线为主,同时包含部分环状出行线路。表明研究对象全年的国内活动主要为单向节点式,即“北京―目的地―北京”的模式。同时也有部分是采用环状形式,即“北京―目的地1―目的地2……―北京”。

综合分析图13,w教授作为一个旅游研究与规划学者,在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同样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者出行特征,即大尺度出行力图追求环状路线,中小尺度出行以单节点线路为主。而在非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这与其出行的目的不同有关,包括观光旅行、自我宣传、学习交流等多重目的,带有一定的任务性,因此影响其出行线路的选择。

同时,作为日常出行十分频繁且多为跨省出行的w教授来讲,其空间尺度概念与一般旅游者存在差异:对于一般旅游者,省内出行可以看作是中小尺度的空间行为,省外出行作为大尺度的空间行为,受到距离和交通方式的影响;而w教授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以频繁跨境和以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行者,w教授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为其空间感知标尺。

4总结与讨论

4.1总结

本文基于从微信朋友圈这一相对私密的自媒体平台获取的研究数据,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w教授2014年全年逐日的时空行为特征作了探索性分析,得到以下初步认识:

(1)w教授全年逐日动态数量波动较大,但月和季度的数量表现出规律性:全年动态数量有按月递减的趋势;季度数量呈现“U”形态势,冬、春两季为高值,秋季出现最低值。其有稳定更新“朋友圈”的习惯,动态的时刻呈现双峰模式,早上7:00―10:00点为大高峰(8:00为顶峰),晚上7:00―10:00点为小高峰,其中早高峰内容以时事动态为主,多为转发加评论。

(2)其主动拍摄的照片数占照片总数的71.1%,其中自拍占拍摄照片数的92.6%,可见其拍照意愿强烈,且有自拍偏好,属于积极的自媒体代表。作为旅游研究者与规划专家,其出行目的多与学术交流、规划业务和自我宣传有关。

(3)其在旅游观光途中属于正常旅游者,大尺度旅游出行追求等级较高的景点并且倾向于采取环状路线。途中偏好于拍摄自然景观,2014年2月―4月、6月―10月为其高峰期,表明该年度其旅游出行活动相对较多。

(4)从照片的时间特征分析,其拍摄照片的意愿受到温度、空气质量、空间开阔度(室内和室外)、活动内容和心情的强烈影响。当温度升高、空气质量好转、心情愉悦时,拍照愿望较强,且倾向于外拍;同时,在旅游观光途中更喜欢拍照。

(5)从足迹的空间分布分析,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以中国和欧洲地区为主,南半球主要以澳洲为主。其中,在中国范围内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的人口稠密地区,尤以上海、江苏等地为主。

(6)通过Getis-ordGi*热点分析,分别识别其足迹点、照片总数、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和“冷点”区域,发现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区域呈现差异性。不同个体对于各类型的风景感知存在差异,因而照片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及展现形式就因人而异。受到景观类型、心情和活动空间的影响,w教授在历史、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区会出现拍摄照片的热点区域;在以室内活动为主或是在参加会议等地区会出现拍摄照片的冷点区域;在情感词以“思考”“对某事提出看法”等中性情绪的地区会出现照片(转发为主)的热点区域,体现其对于历史、自然风景的感知较强。

(7)通过arcGiS的追踪分析,发现w教授作为旅游研究者与规划专家的出行特征与大众游客空间行为特征存在差异,并没有表现出大尺度出行追求环形线路,中小尺度出行追求单节点式线路的特征,而是受到其出行任务影响。但是在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同样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者出行特征。

(8)w教授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以频繁跨境和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游者,这类“旅游者”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成为其空间感知标尺。

4.2讨论

(1)本文研究对象w教授是旅游研究与规划工作者,其活动空间较大,出行次数较多,但在出行过程中通常带有工作目的,因此其全年活动的时空行为特征与一般旅游者存在差异。

(2)较之微博等开放公共平台,微信朋友圈属于一个相对私密的自媒体空间,虽然真实度高,但必须添加好友后才能获取动态信息,这局限了信息来源的广度,同时微信好友的标签分组功能也使得所获信息可能较为片面,可能无法完整地反映全部日常活动。

(3)数据的完整性:理想研究对象最好有固定的微信“朋友圈”共享动态的习惯,才能确保可以获取到长时间序列的完整数据。此外,未来还应加强研究对象在其的旅游小视频、其负责的旅游公众号及其建立的旅游微信群等方面的分析工作。

(4)由于是在相对私密的空间所获取的数据,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公布方面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应当慎重。

本文首次采用微信作为数据来源,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体进行了个性化的偏好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此管窥个体所代表的一类群体的特征。今后的研究应顺应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的需求与特点,研究尺度从全数据、大数据聚焦到小数据甚至点数据,并注重不同尺度与来源数据间的整合互补,研究对象从大众化群体扩展至个性化代表,即作为群体领袖和代表的个体研究应当加强,研究内容可扩展至对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小视频以及微信与微博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abienG,JosepB,FrancescoC,etal.Digitalfoot-printing:Uncoveringtouristswithuser-generatedcontent[J].ieeepervasiveComputing,2008,7(4):36-43.

[2]Lewa,mcKercherB.tripdestinations,gatewaysanditineraries:theexampleofHongKong[J].tourismmanagement,2002,23(6):609-621.

[3]thorntonpR,williamsam,ShawG.Revisitingtime-spacediaries:anexploratorycasestudyoftouristbehaviorinCornwallengland[J].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7,29(10):1847-1867.

[4]HuangXiaoting.temporalandspatialbehaviorpatternsoftouristattractionsbasedontimegeography[J].tourismtribune,2009,24(6):82-87.[黄潇婷.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6):82-87.]

[5]Shovaln,isaacsonm.Sequencealignmentasamethodforhumanactivityanalysisinspaceandtime[J].annalsof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7,97(2):282-297.

[6]Shovaln.trackingtechnologiesandurbananalysis[J].Cities,2008,25(1):21-28.

[7]HuangXiaoting,maXiujun.ResearchontheactivityrhythmoftouristsbasedonGpSdata[J].tourismtribune,2011,26(12):26-29.[黄潇婷,马修军.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奏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12):26-29.]

[8]HuangXiaoting.Researchontheprocessofthetourismemotionexperiencebasedonthetimeandspaceroute:takeHongKongoceanparkasanexample[J].tourismtribune,2015,30(6):39-45.[黄潇婷.基于时空路径的旅游情感体验过程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6):39-45.]

[9]HuangXiaoting.ComparisonofspatialandtemporalbehaviordataqualityoftouristsbasedonGpSandlogsurvey[J].tourismtribune,2014,29(3):100-106.[黄潇婷.基于GpS与日志调查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对比[J].旅游学刊,2014,29(3):100-106.]

[10]GirardinF,FioreFD,RattiC,etal.Leveragingexplicitlydisclosedlocationinformationtounderstandtouristdynamics:acasestudy[J].JournalofLocationBasedServices,2008,2(1):41-56.

[11]ChenXiaoqing,ZhangHaihong.Researchstatusandreviewofsocialmedia’stourismapplication[J].tourismtribune,2015,30(8):35-43.[陈晓磬,章海宏.社交媒体的旅游应用研究现状及评述[J].旅游学刊,2015,30(8):35-43.]

[12]YuHaibo.theresearchmethodofnetworktopicasthesourceofqualitativedata:takingtourismmotivationresearchasanexample[J].tourismScience,2011,25(1):46-53.[于海波.网络话题作为定性数据来源的研究方法探讨――以旅游动机研究为例[J].旅游科学,2011,25(1):46-53.]

[13]ZhaoZhenbing,DangJiao.taibaimountainbackpackertourismbehaviorresearchbasedoninternettextcontentanalysis[J].HumanGeography,2011,26(1):134-139.[赵振斌,党娇.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11,26(1):134-139.]

[14]DangJiao,ZhaoZhenbing,ZhaoLi.taibaimountaintouristbehaviorresearchfromtheperspectiveoftourismresources[J].tourismresources,2011,27(6):555-558.[党娇,赵振斌,赵丽.太白山旅游者行为研究从博客分析视角[J].旅游资源,2011,27(6):555-558.]

[15]Chenping,Yanyan.Studyontheattractionofnewmediatotouristsintourism:Basedontheanalysisofthewebtext[J].tourismForum,2012,5(3):2226.[程萍,严艳.旅游微博新媒介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研究――基于对艺龙旅行网新浪微博的网络文本分析[J].旅游论坛,2012,5(3):2226.]

[16]ZhangYanyan,LiJunyi.ResearchonthestructureofXi'antourismflownetworkbasedonthetourismdigitalfootprint.[J].Humangeography,2014,29(4):111-118.[张妍妍,李君轶.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西安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4,29(4):111-118.]

[17]ZhangGaojun,LiJunyi,BiLi,etal.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informationinteractioninthevirtualcommunityoftourism:acasestudyoftheQQgroup[J].tourismForum,2013,28(2):119-126.[张高军,李君轶,毕丽,等.旅游同步虚拟社区信息交互特征探析――以QQ群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2):119-126.]

[18]ZhangZiang,HuangZhengFang,JinCheng,etal.Researchonthespatialandtemporalbehaviorofscenictouristactivitiesbasedonmicroblogsigndata:acasestudyofascenicareainnanjing[J].Geography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2015,31(4):121-126.[张子昂,黄震方,靳诚,等.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景区旅游活动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121-126.]

[19]DaiGuangquan,ChenXin.apreliminarystudyonthepsychologyoftourists:Contentanalysisbasedonphotos[J].tourismtribune,2009,24(7):71-77.[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24(7):71-77.]

[20]o’Connora,Zergera,itamiB.Geo-temporaltrackingandanalysisoftouristmovement[J].mathematicsandComputersinSimulation,2005,69(1-2):135-150.

[21]Lewa,mcKercherB.modelingtouristmovements:alocaldestinationanalysi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6,34(1):141-159.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8

研究”(项目编号:08CJY053)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是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不为所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并与一般制造业、其他服务产业的创新系统相比较,归纳出旅游创新系统的独特特征,最后阐述了构建旅游创新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创新系统概念特征构建意义

引言

创新是国家或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新的系统化范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建设创新系统已经被认为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旅游创新的系统化范式也广泛存在于旅游实践中。如广西省桂林市的“两江四湖”工程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木龙湖升船机是我国第一个载客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丽泽桥是我国第一个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等。这些都是规划、环保、地质、园林、水利等政府部门,法国、美国、日本、东南大学等海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企业和旅游者等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mattsson(2005)、Flagestad(2006)、Sundbo(2007)、丁焕峰(2002)、李剑(2007)、阎友兵(2009)等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目的,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学习机理、创新的扩散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尚未形成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基础理论。因此,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构建意义的研究成为旅游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便丰富旅游创新理论体系,为旅游创新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基于创新的交互模式,这一概念的核心特征是:国家经济产生创新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组织、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的表现,更取决于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胡明铭,2008)。随后,Cook(1992)最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Sundbo(1998)提出“服务创新系统”概念,首次将创新系统理论运用到服务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系统理论也被引入旅游中,以解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innovationSystem)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mattsson(2005)认为运用到旅游部门的创新系统的普遍性观念是一个比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更松散连接的系统,可以恰当的定义为“一个网络”,并认为基于吸引物的旅游创新系统的模式包括旅游吸引物开发中的某些步骤和因素。这些相关因素包括:吸引物、场景、场景制造者、场景接受者和场景制造与旅游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间的社会或合作网络。Sundbo(2007)认为旅游创新系统是旅游企业中影响学习和创新的经济结构的部分和某方面以及建立的制度。它可以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旅游企业的部门。丁焕峰、陈烈(2002)认为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是为了开发大城市边缘区的山地旅游,由各级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企业、旅游地居民、旅游科研机构和游客组成的,为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学者们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对概念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是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网络”,有的侧重于“制度”;二是对功能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是“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有的出自“学习和创新”视角;三是要素组成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旅游发展特点,结合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innovationSystem,即tiS)定义为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为促进旅游创新,相互协同作用而组成的网络系统。

(二)对旅游创新系统概念的理解

1.强调“区域”理念。将创新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中,必须具有“区域”理念。其原因在于:一是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旅游产业的泛化、融合化,旅游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单一的从产业角度来寻求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局限,以“旅游目的地”、“城市”、“块状经济”等区域理念来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二是许多旅游创新已经跨域了产业边界,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趋向于旅游流选址,必然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并存在的共生关系,同一空间范围内旅游创新系统的网络特征更为明显,更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因此,研究旅游的创新系统必须从区域视角来展开。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区域的规模可能相差甚大。一个城市、一个大的经济地带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看作一个区域。对其进行研究必须根据研究需要来探讨不同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

2.核心功能是“促进旅游创新”。旅游与创新是一对耦合体,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旅游创新系统是以促进旅游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系统。对“旅游创新”的理解存在两种视角:“旅游活动”或“旅游产业”的视角。“旅游产业”的视角只从旅游自身产业角度来探讨旅游创新,相对局限,不利于旅游创新理论的发展。旅游活动视角来研究旅游创新更应被推崇。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类企业或产业,只要服务于旅游(活动)的创新,都应被视为旅游创新。因此,旅游创新系统中的“旅游”只是强调创新系统的功能属性,并不是将创新系统限定在旅游产业范畴。换言之,只要是促进旅游创新的要素都应纳入系统中,不管它是否归属于旅游产业。如工业旅游中的工业企业并不能将其纳进旅游产业,但它确实参与了旅游创新,应当纳入旅游创新系统中来。

3.一个“网络系统”。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苗东升,1998)。旅游创新系统是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主体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正式的市场交易关系,非正式的血缘、地缘、学缘等关系,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旅游创新主体之间产生了交互作用,实现了知识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主体对知识的获取、创新以及应用,最终产生旅游创新。旅游创新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成为旅游创新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如果将旅游创新主体看作“结点”,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看成“联接”,旅游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简化形成的一个网络。因此,旅游创新系统应当被看成一个网络系统。

(三)旅游创新系统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辨析。旅游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实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在旅游业被确立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的,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带动创新系统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创新系统发展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创新系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和带动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存在差别。旅游创新系统侧重于旅游创新,其表现为服务创新,而创新系统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

2.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系统辨析。旅游系统就是运用系统论思想来研究旅游问题(郭长江等,2007)。旅游系统是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现有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三类: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李文亮等,2005)。在旅游发展研究中实际主要采用的是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是1972年Gunn最早提出,其后mill和morrison(1985)、吴必虎(1998)、王家骏(1999)、刘峰(1999)等做了相关研究。他们大多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主要在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

旅游系统与旅游创新系统的共同点在于都采用了系统思维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则在于:一是功能不同。旅游系统主要支持旅游活动的进行;旅游创新系统则侧重于特定区域内促进旅游创新。二是组成要素不同。旅游系统是在旅游活动的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系统则是特定区域内旅游创新活动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网络系统。三是范围不同。旅游系统由于涉及需求和供给,必然出现跨区域的空间范围,即包含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系统只侧重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

3.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辨析。旅游发展是以旅游增长为基础,以旅游结构优化为核心,带动整个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综合发展过程,并具有较强的扩大和发展的潜能。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资源禀赋、物质资本,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因此,旅游创新是实现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旅游创新系统正是促进旅游创新的系统,因而,旅游创新系统是实现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旅游创新系统的主要目的和结果。同时,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旅游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

4.旅游创新系统和旅游产业集群辨析。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产业集群都是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从研究视角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虽然具有旅游创新功能,但更强调空间集聚和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旅游创新系统不强调空间集聚,则关注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更侧重于旅游创新功能的实现,因此,旅游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空间范畴来说,在国家、省等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必然存在多个旅游产业集聚点,各旅游产业集聚点也较分散,因此在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存在多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在城市(镇),尤其旅游城市(镇)等中小尺度的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产业集聚点分布较为集中,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重叠,旅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旅游创新系统。大量的研究发现:空间集聚更有利于知识流动,产生创新。建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旅游创新系统,将更有利于旅游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旅游创新系统的特征

(一)与制造业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服务性特征强。旅游创新系统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创新主体,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还有企业等,大多都是服务性主体;二是旅游创新系统所产生的旅游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创新,属于服务创新。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的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其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2.网络结构松散。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企业之间较少有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更多的表现为虽然分工不同,却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横向关系;从联系纽带上来看,资产、契约、战略联盟等具有长期、稳定特征的紧密型关系相对缺乏,主要是建立在客源信息共享上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间歇性、松散的联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缺乏约束,随意性较大。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企业之间非常重要的和广泛的联系,而且以资产、外包性契约、战略联盟等紧密型联系为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相对稳定。

3.缺乏科技中介。科技中介机构是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在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制造业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及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等。

但是在旅游创新系统中缺乏专门的科技中介机构。其原因在于:一是旅游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加上技术含量少,各种企业或个体容易进入并进行创业;二是旅游创新从概念的产生到商业化的过程中,即使创新成果不成熟,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并在生产或服务中改进。但制造业如果这样做,会涉及生产设备的重新设计以及批量产品的报废,增加创新成本,因此一般都需要创新成果成熟化和孵化过程;三是企业进行旅游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知识咨询、投资基金等可以通过其他的服务企业或途径来实现,对专门的科技中介的依赖相对偏弱。如许多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地方政府直接采用招商引资来实现,可以不依赖于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

4.消费者参与性。旅游创新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旅游者。他们常常是旅游创新的合作者,因此是旅游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如许多城市的营销宣传口号或景区门票的设计方案都采用了民间征集的方式,让消费者广泛关注和参与。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企业常常关注下游的消费性企业,并与其互动合作,却较少将最终消费者,即消费个人纳入到创新系统中来。

(二)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主体综合性。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以及旅游内涵宽泛造成的旅游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旅游创新系统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所包含的旅游创新主体更为复杂,更具综合性。从系统包括的主体范围来看,除了通常所指旅游六要素企业外,还涉及许多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投入产出关系企业,如旅游装备生产企业,贸易交往服务企业,如广告企业,经济互动关联企业,如会展组织企业等。

2.营销共生性。“共生”主要是指两个以上独立主体共存的状态。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以营销网络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主要因为在旅游营销中,整体形象以及所形成的综合性产品,日益成为旅游营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承载体,而不再是单个或少数旅游企业的形象或产品。除此之外,营销网络也是供需双方的联接点或平台,营销网络成为旅游企业获取客源的重要途径。因而特定区域内的旅游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有意或无意中在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荣共衰”的共生关系,而其他服务创新系统通常较少具有这一特征。

3.天生外向性。旅游创新系统的天生外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跨区域进行的,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要获取客源,必须与旅游客源地的旅游企业保持合作,信息和知识的外部交流成为必然;二是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特征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主体非常关注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常常加入国际性旅游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旅游营销活动等;三是合作旅游创新是旅游创新的常见形式,旅游创新主体常常与本地以外的企业或机构共同来进行旅游创新活动。这些都表现出旅游创新系统天生所具有的外向性特征,它是其他服务创新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4.本土特色性。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都会根据本土文化特点、历史发展特点、旅游资源特点等因素,从发展战略、营销形象、产业规划等方面来强化其旅游特色,以形成差异化的营销形象和旅游产品体系,获得旅游市场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旅游创新活动也摆脱不了这种发展需求,常常也围绕本土的旅游特色展开,促使旅游的本土特色进一步强化,并形成了良性循环。旅游创新系统也烙上了本土特色的印记,而这一特征在其他服务创新系统中表现并不明显。

旅游创新系统构建的意义

(一)形成旅游竞争优势

过去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比较优势,然而现代经济学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其重点在于创新。旅游创新成为衡量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区域或企业已有的旅游竞争优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其他区域或企业的旅游竞争努力,会逐渐消弱,以至消失。任何区域或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旅游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旅游创新。因此,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产业结构更新升级

旅游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旅游创新主体的互动,持续地产生激励旅游创新的动力,激发根本性旅游创新的出现,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催生新的产业部门;加快旅游创新扩散,推动旅游创新从旅游企业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实现区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区域旅游发展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可以通过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旅游创新的成功经验,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提高区域的自主旅游创新能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旅游创新系统成为保证区域或企业持续旅游创新的重要途径。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胡明铭.创新系统:评价、发展模式与政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mattsson,J.,Sundbo,J.,Jensen,C.F..innovationSystemsintourism:theRolesofattractorandScene-takers[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5(3)

3.Sundbo,J.,orfila-Sintes,F.,Sorensen,F..theinnovativebehaviouroftourismfirms—comparativestudiesofDenmarkandSpain[J].Researchpolicy,2007

4.丁焕峰,陈烈.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初步研究[J].山地学报,2002(3)

5.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郭长江,崔晓奇,宋绿叶,韩军青.国内外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7.李文亮,翁瑾,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2)

8.millRC,amorrison.thetourismSystem[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5

9.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

10.王家骏.旅游系统: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

11.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作者简介: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9

关键词:欧美国家农业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发展大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相对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农业旅游仍呈现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如美国2003年有1800万人去农场度假,法国年农业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其全国年旅游收入的四分之一。农业旅游已成为欧美国家后工业时代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从起步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历经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农业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旅游景点经营的特征

私营化。欧美国家的农业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场主同时成为了旅游业经营者。这种发展历史导致了农业旅游经营方式的主体为家庭私营经营。这与我国当前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者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区别是极大的。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国家所有制结构体制所决定的,欧美国家的农业私有化由来已久,而我国农业至今还未彻底地推行经营的持续私营化,这主要表现在对土地不具有永久的独立可支配性使用权,这导致我国农业很少形成私营形式的农场,更谈不上独立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另外我国农业旅游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此时期农业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旅游项目更易成为首选的农业旅游目的地,而这些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旅游项目大多只有国家或集体才能拥有并经营。

小型化。以英国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为例,从面积上看,各农场面积有大有小,差别很大,但其中游客真正活动的空间不大;从雇佣人员上看,平均雇佣全日制职工大多在10名左右,而农场为开展旅游的投资平均也大多只有5万英磅左右,可见其经营规模之小。开展农业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既体现了农业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同时也恰好符合了市场需求的特点。现代的欧美农业旅游者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到农村去放松紧张的心理压力,寻觅一种自然、休闲、恬静的感受,而这些只有在小型化的“农家”才能找得到。而一旦追求规模建起大型旅馆、饭店、停车场、吸引来大量的人流,那么其所追求的目标就必然随之破灭,农业旅游休闲、绿色、自然的优点也就消耗殆尽,丧失了应有的个性特征。

兼营化。一方面农业旅游业大都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开展农业旅游也要依托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和农业生产是不可分的,即便农业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收入,从经济活动上来说已成为主业,农业生产需要一丝不苟、真真实实地进行,切忌将农业生产全部表演化,那样的结果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旅游效果进而损害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者来说更想了解体验的是原原本本的农业,因此农业旅游中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不能丢。

分散化。庞大的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分散化、多点式的发展格局。近年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业;意大利开展“绿色农业旅游”的农庄已有6500家,日本供大城市休闲的农园有4590个,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纽约有1500家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更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农业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农业旅游群体,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遭到破坏,这种小型化多点分散布局也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旅游者需求的动机

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是伴随着整个农业旅游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旅游形式,人们到农村、农场去旅游或多或少都有观光游的成分包含其中,但是这种观光在不同的农业旅游景点、不同的农业旅游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地位是不同的。以观赏景观活动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往往是农业旅游起步发展的初期阶段的主要旅游形式,此阶段人们更多的旅游目的动机是观赏农业、农村自然、人文景观,了解认识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特色传统性农业生产的一些基本状况,一旦进入了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观光游就退居次要地位,而休闲、度假、参与体验性旅游便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上来,成为市场追求的主要目标。目前,观光旅游已不是欧美国家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了,取而代之的是农业休闲、参与体验、度假等形式的旅游。

休闲旅游。在欧美国家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城市拥挤和喧闹,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混乱增强,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农村、农业旅游作为自己度过闲暇时间的主要目的地。享受农村的自然风光、恬静氛围,悠闲的生活和朴实的民风,以排解心理上的压力、放松身心,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以求获得全新的感受。这种旅游目的需求已成为目前欧美国家农业旅游者的主要动机。

度假旅游。在欧美国家度假旅游已成为主要旅游形式,度假旅游可选取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多样的。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消费心理的转变,使适应这种心理转变需求的农业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农村、农场成为重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其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心理及活动需求密切相关的场所。在农村、农场度假,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田园风光、享受淳朴的民俗民风、享受农村生活、享受恬静的氛围,使人们的度假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到农村、农场度假的旅游形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旅游形式必将得到推广。

参与旅游。欧美国家的人们到农场旅游已不甘于做农业生产的局外人,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各种农事活动当中,去体验农业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动机需求是近年来欧美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一种重要需求方式,特别是在日本已成为主要的动机需求。这种参与性旅游更加要求农场要在发展旅游同时保持农业生产持续下去,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只有实际农场才有条件发展这种旅游,旅游者更愿意选择实际农场而不是为旅游而另辟建的专门农场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品类型的形式

观光参与产品。到农村进行农业旅游观光有二层含义,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人文风光,体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二是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形式是绝大多数农村、农业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给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更好地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农场主有意地将一些生产活动呈现出来,并与旅游时间结合开展,如夏威夷农民就将咖啡加工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参与性农业旅游是近几年在市场需求下产生出来的重要产品形式。如日本的农业旅游就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在秋收季节、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便组织大量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活动,而有的城市居民到农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成为旅游者的田地看护人。针对此种需求,各农场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力所能及参与多种多样的农业活动,如动物家禽饲养、果实采摘、秋季收割、捕鱼生产等活动。

娱乐休闲产品。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于旅游者的各方面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有的农场举办诸如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更多的农场则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徙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推出玉米地迷宫,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然后开展活动。因场制宜地开展旅游休闲娱乐活动是各农场开展旅游时所尽力设计优化推出的产品形式,虽然从活动本身看有的已超出了农业旅游这一主题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农业旅游或农场开展旅游是十分有益的,且又可以充分利用农场资源。

住宿饮食服务产品。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的必需基本服务。而且提供住宿和饮食服务也是开展农业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也是能否接待旅游者,能接待多少旅游者的基本保证条件。这在各国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统计都以旅馆数为标准上都充分表明这一点,如意大利有6500间可住宿用农庄,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法国有16000户家庭旅馆等。当然这些旅馆同时还可提供餐饮服务。与小型化的经营模式相对应,这些旅馆的床位数也是很少的,有的就是已有农舍的改造,小规模的接待量更能体现出农业旅游的特色。

旅游商品。各农场开发旅游往往推出一些商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籍此推销农副产品,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商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特产,另外有的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纪念品。这些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往往成为全部农业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农业旅游产值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相对于同类产品来说,游人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如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农场现场加工的奶油、咖啡、农场酒窖中的葡萄酒等。

旅游市场取向的特点

本地化。农业旅游市场首要特征是旅游者当中属于本地的游客占七成以上,按英国统计2—3小时车程之内、西班牙统计为景区周边100-200公里范围内是主要市场。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景点众多,各地区广泛分布,人们在各地区内都可以有农业旅游景点供选择;二是农业旅游者对农业旅游景点的选择性不是很强,只要有相应环境、相应气氛、相应情境等就可以满足需求,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选择,这样就无需跨区旅游。

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欧美国家人口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是国家人口主体,也是国家旅游人口主体,更是农业旅游市场主体所在。农业旅游产品的市场也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日本的农业旅游景点称为“城市居民休闲农园”就充分表明了这层含义。

家庭化。据英国的一些农场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农业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大致达到40%左右,可见家庭游客比重之大。另外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的以家庭为组织形式自驾车旅游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农业旅游也不例外,特别是农业旅游的观光、休闲和参与特征更适合于家庭旅游。

学生化。学生是农业旅游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一原因主要是城市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因此学校或旅行社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农业旅游,农场也针对学生需求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如德国、法国等旅游农场中许多都设有农业课堂,而学生也有对农村环境认识上的新奇感觉,且学生由于出生在城市、生长于城市,对农村农业的完全陌生更增强其到农场去旅游需求的迫切性,因此学生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篇10

摘要:甘肃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近年来,甘肃会宁红色旅游业发展迅速,红色旅游发展给会宁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的解释,指出会宁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甘肃会宁红色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长征精神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为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旅游,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愉悦身心、增加知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形式。

红色旅游活动所凭借的旅游吸引物是历史上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二、甘肃会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由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桃花山)组成。为了开发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必须对红色旅游环境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实现甘肃会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资金来源有限,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会宁为部级贫困县,属西部欠发达地区。红色景区除财政拨款之外,收入主要以门票为主。由于没有门票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且门票价格普遍较低,所以景区多以被动发展为主,从整体上削弱了景区的竞争力。红色旅游景区都是高投入、低收益。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变成了“红色接待”,一类是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想方设法免去门票;一类是一些“特殊人物”,不仅免票,还要景区或地方政府安排吃住行。这样下去,非但不会给处于老少边区的红色旅游区增加经济收益,反而会增加财政负担。

会宁的可进入性较差,进入会宁方式单一,且交通不便。交通问题成为影响会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进入会宁旅游的交通方式仅限于公路交通,而铁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并未得到发展。

(二)游客单一,旅游消费水平低

会宁是个小地方,整个旅游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通常情况下,红色景区的游览安排以半日游或一日游为主,最多两日游。游客所购旅游商品多是书籍、光盘、像章、伟人像,以及当地的土特产品等,对景区及周边经济意义影响有限。目前的红色旅游活动多与政治学习相关,因而客源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区域结构有一定的局限,在文化程度上多大专以上的知识分子,少普通群众;在年龄上,多青壮年,少中老年及少年;在职业上,多事业单位的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少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在区域上,多省内,少省外,多城市,少农村。

(三)不重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会宁旅游资源本来匮乏,在很多旅游景区,特别是对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致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们利用这些景区客流量大的优势,在这些景点及其周围保护地带大力兴建招待所、饭店、娱乐场所、医疗机构、购物商店等,严重降低了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四)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低

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例如,会宁长征会师景园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三、发展甘肃会宁红色旅游的对策

(一)科学开发与保护会宁红色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关系。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旅游规划实际上就是以旅游发展为中心,对资源、人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的配置。要规划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资源开发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有组织的创建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系统工程。

(二)宣传长征精神,强化红色旅游主线

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加强长征历史长征精神的宣传,重温长征历史,讴歌和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崇尚革命精神、人人学习革命精神,为会宁红色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客源市场的拓展。可以利用旅游图片、平面广告及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宣传,以会宁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真正把会宁红色旅游做大做强,吸引国内外旅游者。

(三)创造其个性化的服务,将不利硬件条件转变为新型的旅游资源加以引导和开发。

游客选择来到会宁革命圣地,就是冲着长征精神而来的,并非是来奢侈享受的,那么我们可以为游客们提供类似于当年红军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吃住都充分体验会宁的特色,展现会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街头文化元素,比如说街头塑像,让游人进入会师园之前就能感觉得到“红色”的气息,让游客拥有一次与常规旅游所不同的旅游经历。

(四)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会宁应该抓住国家或甘肃省支持发展的机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会宁旅游的承载力和可进入性。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他有自己独特的涵义,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开发规律,面对甘肃会宁红色旅游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其必然选择。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的规划红色旅游资源,设计红色旅游线路,甘肃会宁的红色旅游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参考文献

[1]师守祥,李朝阳.甘肃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6):230-232

[2]尹晓颖.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