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康复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45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1

【关键词】脑中风;瘫痪;护理与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45-01

脑中风的病理变化为脑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闭塞,从而造成该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称为“卒中”或“中风”。轻者经过3~6个月逐渐恢复,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从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需长期卧床,最终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本文我们对急性脑中风常见并发症之一瘫痪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康复探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150例脑中风瘫痪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9~78岁,平均67岁。均经Ct证实为急性脑中风病变,其中偏瘫患者85例,四肢瘫痪47例,球麻痹患者18例。

2护理干预

瘫痪是脑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的症状,正确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2.1偏瘫的护理根据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的情况制定护理等级,注意偏瘫侧肢体的正确,保持大关节和手的功能位。肌力在Ⅳ级左右的患者,可以在扶持下行走,给予一级护理扶持入厕,并注意预防摔跤。肌力在Ⅲ级以下的卧床患者需放置床档,以防患者自行翻身或坐起时坠床。对偏瘫侧肢体肌力Ⅲ级以下的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和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对意识清楚患者,每日协助保持坐位数次,如为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应训练左手使用餐具或练习写字。根据患者意识和肌力情况可在发病后数天后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一般应严格卧床2~4周,在发病1周左右,如病情允许,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对于合并失语的患者每日可进行简单的言语训练。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训练生活自理的能力[1]。

2.2四肢瘫痪的护理保持正确的,平卧时在肩部和髋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侧卧位时使上肢呈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和腕关节伸直的姿势,下肢稍屈髋、屈膝和踝关节背屈。每1~2小时翻身1次,定时对骨隆起部位皮肤进行按摩。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匀浆饮食,保证充足热量和水分的摄入。尿潴留或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每日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一次性尿袋2次。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注意头偏向一侧,做到定时扣背和吸痰,防止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每日上、下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各1次,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次活动时间10~20分钟。意识清楚的患者每日可进行坐位训练数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四肢瘫的早期康复训练[2]。

2.3球护理对于构音障碍者,应耐心听其表达意思,必要时请其用文字表达。对于呛咳者,应教会患者或其家属如何进食,如用吸管饮水,进食糊状食品,在坐位下饮水或进食。对于吞咽困难者,应留置胃管给药和进食;在恢复期训练进食。口腔和鼻咽部分泌物较多者,应及时协助吐出或吸出。每2~4周更换鼻饲管1次。

2.4褥疮的护理褥疮是脑中风患者因护理不当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易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和2~4周发生,可引起严重感染加重病情。因此防治褥疮对于护理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2.4.1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对于偏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严格执行1~2小时翻身1次的制度,做到动作轻柔,严禁在床上拖拉患者,以免发生皮肤擦伤。保持床整,做到无皱褶、无渣屑,及时更换被尿便污染的尿布或中单。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上下午背部护理1次,每周床上擦澡1~2次,在翻身时对骶尾部和骨隆起部位进行按摩。对于易受压部位或骨隆起部位可放置气枕或气圈,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或自动翻身床。

2.4.2褥疮的护理当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发红、肿胀变硬时,应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局部涂以2%的碘酒或0.5%的碘伏,每日数次。当皮肤发红区出现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液体,保持表皮完整贴敷,局部涂以的0.5%的碘伏,每日数次,保持创面干燥。当水泡部位出现表皮破损时,局部涂以0.5%的碘伏,每4小时1次;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皮贴敷,促进表皮愈合,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分钟。当表皮出现坏死,形成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并深达皮下组织时,局部给予3%双氧水去除腐烂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局部涂以0.5%的碘伏,保持创面干燥。每日换药1次,每次换药时用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当溃疡深达肌肉组织时,需做局部清创手术,术前对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创面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每日定时换药。

3讨论

急性脑中风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112/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应该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发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卧床咳痰无力或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患,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痰量增多,甚至脓痰或黄痰,肺部可闻及水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知道如何避免诱因,防止再次出血,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及突然用力,控制血压,使血管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以免血管再次破裂;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调整不良饮食习惯,教育病人戒烟戒酒,避免突然用力过猛;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可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我们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防止褥疮发生;病人及家人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等表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告诉病人家属若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如使病人保持镇定,松开紧身的衣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等[4]。所以急性脑中风病人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并且对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2]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2

 

关键词:  老年;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

为了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脑血管病患者52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男性32人,女性20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22例,偏瘫侧上、下肢肌力均0~2级以下;选择同期在我科住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48例,年龄在42~78岁,男性30人,女性18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20例,肌力0~2级以下。

       2方法

       2.1治疗方法: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康复治疗组予以康复治疗与护理。

       2.2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患者住院当天即由康复护士介入康复护理,采取仰卧与健侧卧位交替,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将整个瘫痪上肢置于一小枕头,肘稍屈曲,掌心向上,手指轻度弯曲,握成一卷绷带,防止手指屈曲挛缩。提倡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可以增加康复效果缩短病程[2],瘫痪下肢髋关节伸直,腿外侧放枕头防止下肢外旋位,膝关节伸直防屈曲畸形.足与小腿垂直角90度,用木板做成的脚架固定,足跟和两侧垫上毛巾,以防损伤皮肤,可防止足下垂和足内翻,随着体位的改变,下肢髋关节也需要交换成屈曲或伸直位。

       2.2.2被动运   协助瘫痪肢体被动活动,入院当天即帮助病人在床上活动患肢,为瘫痪下肢做被运动时,康复护士一手托住瘫痪肢体的踝部,另一手扶住患肢的膝关节,使髋关节做内收屈曲、伸展运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肩胛骨缓慢向上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关节,使肩关节做外展运动。腕关节被动运动时,护士一手放在患肢肘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使腕关节做背伸运动。被动运动每天至少做2~3次,每次15~30分钟,可同时配合按摩,按瘫痪肢体的各个肌群进行按摩,按摩时从远端向近端按摩。

       2.2.3主动运动:根据肌力不同,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肌群,患者可用健侧手握紧患侧手掌,抬过头部,尽量抬高手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反复屈伸肘关节。握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为坐起、站立、行走创造条件。

       2.2.4练习坐起:将床头摇高或使用靠背架,或者说背部垫被褥或枕头,如无头晕眼花,乏力不适,一周内便可坐起,一周后可坐稳。若能坐稳30~60分钟,便可以让患者坐在床边,两腿下垂练习下肢活动。

       2.2.5站立训练:躯干肌锻炼及患肢各大关节的活动,开始站立时,康复护士协助病人使用支撑物,如健康人辅助,最初由两人,然后一人,患者左右摆动身体,使身体重心在双脚。或用双拐,然后用单拐,若能站稳无心慌、出汗、再徒手站立。

 3结果

       经过1年的定期复查和随访,52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经康复训练后,其中30例患者上、下肢肌力功能完全恢复,肌力在4级以上,与对照组比较p<0.0l。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3

 

关键词:  老年;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

为了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年月~年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脑血管病患者例,年龄在~岁之间,男性人,女性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偏瘫侧上、下肢肌力均~级以下;选择同期在我科住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例,年龄在~岁,男性人,女性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例,肌力~级以下。

       方法

       .治疗方法: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康复治疗组予以康复治疗与护理。

       .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患者住院当天即由康复护士介入康复护理,采取仰卧与健侧卧位交替,每小时更换一次体位,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将整个瘫痪上肢置于一小枕头,肘稍屈曲,掌心向上,手指轻度弯曲,握成一卷绷带,防止手指屈曲挛缩。提倡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可以增加康复效果缩短病程,瘫痪下肢髋关节伸直,腿外侧放枕头防止下肢外旋位,膝关节伸直防屈曲畸形.足与小腿垂直角度,用木板做成的脚架固定,足跟和两侧垫上毛巾,以防损伤皮肤,可防止足下垂和足内翻,随着体位的改变,下肢髋关节也需要交换成屈曲或伸直位。

       ..被动运   协助瘫痪肢体被动活动,入院当天即帮助病人在床上活动患肢,为瘫痪下肢做被运动时,康复护士一手托住瘫痪肢体的踝部,另一手扶住患肢的膝关节,使髋关节做内收屈曲、伸展运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肩胛骨缓慢向上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关节,使肩关节做外展运动。腕关节被动运动时,护士一手放在患肢肘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使腕关节做背伸运动。被动运动每天至少做~次,每次~分钟,可同时配合按摩,按瘫痪肢体的各个肌群进行按摩,按摩时从远端向近端按摩。

       ..主动运动:根据肌力不同,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肌群,患者可用健侧手握紧患侧手掌,抬过头部,尽量抬高手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反复屈伸肘关节。握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为坐起、站立、行走创造条件。

       ..练习坐起:将床头摇高或使用靠背架,或者说背部垫被褥或枕头,如无头晕眼花,乏力不适,一周内便可坐起,一周后可坐稳。若能坐稳~分钟,便可以让患者坐在床边,两腿下垂练习下肢活动。

       ..站立训练:躯干肌锻炼及患肢各大关节的活动,开始站立时,康复护士协助病人使用支撑物,如健康人辅助,最初由两人,然后一人,患者左右摆动身体,使身体重心在双脚。或用双拐,然后用单拐,若能站稳无心慌、出汗、再徒手站立。

 结果

       经过年的定期复查和随访,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经康复训练后,其中例患者上、下肢肌力功能完全恢复,肌力在级以上,与对照组比较p<.l。

       体会

 &n

  

bsp;     .康复与护理的意义:对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肢体功能进行康复护理,被动和主动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正常代谢。早期介入康复与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足下垂或内翻等,为后期功能训练奠定基础,这是任何药物无法代替的。

       .康复治疗时间:对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我们在微创术后根据病人意识状况,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微创术虽可挽救病人生命,但生存的病人大多遗留不同度的瘫痪及失语等症状。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及言语公功能,物理及康复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主张只要可能应尽早进行,我们的观点是越早越好,有利于刺激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人担心脑出血的病人由于活动引起再度出血,不敢早期进康复治疗。事实上,早期康复引起再度出血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认为,只要血压平稳、动作不猛、就不会发生再次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在发病后的当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只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甚至可做运动强度较大的康复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与护理  调节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的态度,特别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恐惧、希望早日康复的心理,对此我们对患者要有耐心、爱心,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

       结论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脑血管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血管偏瘫多由于血管阻塞引起,患者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随病情的恶化,患者的肌体运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偏瘫。及时接受治疗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肌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配合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为研究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均于患者处于康复早期各个阶段实施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63例经我院确诊为脑血管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年龄37-76岁,平均(47±3.5)岁;女34例,年龄38-75岁,平均(49±3.5)岁。所有患者病程为5-9年,其中,急性脑梗死26例,脑出血37例。

1.2康复护理

1.2.1急性期的护理患者处于急性期阶段,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服务:①贴心的给予慰问,采用肢体语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告知我院医师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管理能促使病情得到缓解。②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按摩干预,针对患者已瘫痪的肢体部位进行按摩,力度保持适中,经护理人员规范按摩后,有利于患者已瘫痪的肢体部位淋巴循环、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局部皮肤与肌肉的营养支持,改善瘫痪部位的状况[1]。③护理中,被动运动的运用主要是在改善患者瘫痪肌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被动运用正确规范操作,采取“由上往下,由近至远”的被动运动形式引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四肢进行舒展,四肢重复弯曲、伸直等动作能改善瘫痪部位的状况。

1.2.2恢复期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恢复期护理阶段需着重于加强患者的肌体运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难度适中的运动,提高瘫痪部位对运动压力的敏感度,逐渐恢复肌体功能。患者积极参与护理人员为其制定的运动方案能有效恢复其神经功能与肌体功能,降低其残疾率。运动改善患者的肌体功能可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为及早出院重返家庭奠定保障。

1.2.3心理护理因绝大多数患者对脑血管偏瘫缺乏必要的认识,心理多表现为恐惧、紧张及焦虑等不利于治疗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开展知识讲座会,会上由我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惑。与此同时,我院护士长对患者普及护理管理在该疾病治疗上的应用价值,同时详细讲述我院护理管理实施的具体方案及患者需配合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护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积极配合护理的自信心,消除心中恐惧的情绪。

1.3观察指标分别对每位患者接受康复全程护理各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利用医学测定仪对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指数进行测定,同时记录患者运动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χ±s)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

2结果

2.1康复护理效果脑血管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期心理状态优于护理前,证实了对处于康复期的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护理能促进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效果分析从我院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经我院医护人员共同精心护理后,均获取了护理效果,加快其预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差异,护理前,患者恐惧、焦虑、紧张指数分别为77.1±23.2、83.2±31.7、79.6±12.5,护理后,患者的恐惧、焦虑以及紧张指数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2.4±14.6、67.1±13.3、66.3±10.4,因此,护理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血管偏瘫是不容忽视的重症,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严重者处于瘫痪状态,不仅制约了正常的日常生活,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诊断中,脑血管偏瘫的发病人群较为广阔,年龄38-76岁,因此,步入中年的男女应尤为注意对该疾病的预防。定期体格检查是最有利于预防脑血管偏瘫的措施,前往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能彻底了解自己的全身状况,为疾病治疗争取最佳时机,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2]。例如,常见疾病中风,该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的罪魁祸首,若及早发现该疾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中风完全可以预防,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

一旦确诊患者已患脑血管偏瘫,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期结束后,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管理能加快其身体机能恢复的进度,提高生活质量[3]。我院对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于护理前有所缓解,促进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加快了肌体功能改善的进度。

综上所述,我院对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获取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患者运动时间为(40.3±12.5)min,与护理前对比,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福.早期护理管理对脑血管偏瘫患者的应用分析[J].中国残疾杂志,2011,03(15):102-103.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5

关键词:中风 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中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大敌。由于该病致残率高,大部分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此,我院内科自2005年对中风患者入院后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运用主动和被动运动及刺激感觉法、穴位按摩、针灸等中医手法对30例中风偏瘫病人行康复护理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3月~2008年5月内科收治的30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并伴一侧肢体瘫痪和首次发病的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6.5岁。脑梗塞18例,脑出血12例。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和缺血性可逆性脑损害。全部患者神志清醒,检查合作,能配合康复治疗。

2、康复护理

2.1 情感护理 中风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重要的一个康复程序。因病情急,瞬间发生肢体瘫痪,患者难以接受,导致情绪急躁而易激动。我们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同时与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做好阶段性宣教工作。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使病人主动与我们配合。

2.2 刺激感觉法 ①对中经络者,发病3~5d,病情稳定,中脏腑者待意识恢复,病情稳定7~14d,采取用冷、热毛巾交替擦敷瘫肢,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②抓、捏瘫肢皮肤、肌肉,用手法按摩瘫侧上肢的曲池、合谷。术者拇指指腹按压病人合谷穴,食指或中指按压内关穴;另一手拇指按压病人曲池穴,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③取瘫痪下肢的内外膝眼、昆仑、照海、承山、涌泉穴。一手拇、食指分别捏压病人瘫侧双膝眼穴,另一手食或中指按压照海穴,拇指按压昆仑穴。接下来一手食、中指捏压承山穴,另一手拇指或示、中指捏压涌泉穴;④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时间为每个穴位5min,每天2次。

2.3 中医手法康复

2.3.1 瘫痪侧上肢穴位及手法 病人仰卧或坐位。取瘫侧上肢的曲池、少海、合谷、内关穴。术者立于病人瘫痪侧,一手虎口与病人虎口相交叉,术者拇指指腹按压病人合谷穴,食指或中指按压内关穴;另一手拇指按压病人曲池穴,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同时托住肘关节处,两手将上肢托起,在指压各个穴位的同时,在胧骨外旋的情况下,依次使肩关节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腕屈、内旋、外旋;指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拔伸等活动。每个动作各做50~100次。

2.3.2 瘫痪下肢穴位及手法 病人仰卧位。取瘫痪下肢的内外膝眼、昆仑、照海、承山、涌泉穴。术者站在病人瘫痪侧,①一手拇、示指分别捏压病人瘫侧双膝眼穴,另一手示或中指按压照海穴,拇指按压昆仑穴,双手用力抬起瘫痪下肢,使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各50~100次。②指压内外膝眼的手改为握住病人的小腿,同时示、中指捏压承山穴,而另一手改为拇指或食、中指捏压涌泉穴。双手用力使病人下肢屈膝、屈髋50~100次。③两手所压穴位不变,活动足趾关节,使其背屈、跖屈、左右旋转等。

2.4 被动运动 患者肢体尚不足以进行主动运动,主要进行各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如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伸展,拇指的外展与对掌,髓伸展与内旋。在被动运动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鼓励患者思想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即肢体可以活动。一旦患者有主动运动能力,即鼓励其进行积极的主动运动。

2.5 主动运动训练 动作由简单至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肌群。如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前臂旋前和旋后等。屈伸肘关节同时,并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等。鼓励患者在加强健侧肢体主动运动的同时,配合患肢活动。

2.6 坐、站、走等康复练习 坐卧练习。先抬高床头30°,再逐渐增大角度并延长时间,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帮助患者床边坐位,健手扶床栏,两腿下垂或椅坐位。增加脊椎骨和髋关节间的肌肉、韧带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起床动作宜慢,不宜过快;站立位练习,患者坐于床边,如无不适即试行站立。

2.7 增加患者对瘫肢的感觉和认知 让患者尽量多使用患肢,协助患者进食或与之交谈时,应站在患者的患侧,这样不但可有效地帮助患者,还可以增加对患肢的感觉,有助于刺激患者使用患肢的作用。

2.8 日常生活训练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和半自理,其中包括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及室外活动等。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

3、结果

经56天训练后,例患者均有步行能力,其中47例为实用步行(持杖步行加独立步行),19例为有助步行,42例可生活自理。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6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护理

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脑血管痉挛、破裂和阻塞而引起脑部血管供血、供氧突然中断,造成急剧发展的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以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的偏瘫,临床上将CVa称之为脑卒中(或中风)。常见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按照病理过程可以分为缺血性脑血管意外以及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等两类。

1脑卒中表现出的主要功能障碍分析

1.1精神创伤反应脑卒中后的情绪变化中,直接因脑损伤引起的情绪变化称为第一次精神障碍。间接引起的情绪变化称为第二次精神障碍。前者为器质性,后者为反应性或者是精神创伤。

1.2运动障碍

1.2.1偏瘫脑卒中引起的运动瘫痪中,偏瘫占多数。根据肌肉紧张异常状态,可分为松弛性瘫痪和痉挛性瘫痪。松弛性瘫痪是肌紧张程度呈降低状态的运动瘫痪,痉挛性瘫痪是肌紧张程度呈增强状态的运动瘫痪。

1.2.2联合反应联合反应是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产生肌肉张力而引起关节活动。多数表现为上肢屈曲时下肢屈曲,或下肢伸展时上肢伸展;少数表现为上肢屈曲时下肢伸展,或下肢伸展时上肢屈曲。

1.2.3共同运动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关节的分离活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活动。偏瘫患者的共同运动可分为屈曲型和伸展型,这两种类型上、下肢均可发生。

1.2.4异常的肌张力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的特点是上下肢表现不同。通常上肢表现在屈肌群、旋前肌肌张力增高;下肢表现在伸肌群、足内旋肌和大腿内收肌群张力增高;足部主要表现在足下垂合并足内翻。

1.3感觉障碍

1.3.1半身感觉迟钝麻木障碍的部位包括脸部、躯体、上下肢的各种感觉减退。上下肢的远端部位有加重障碍的倾向。

1.3.2假性神经根型感觉障碍多见于上肢,在上肢的桡侧呈长条带状分布。这些部位的感觉障碍要比其他部位更明显。

1.3.3掌口综合征围绕口周围的半侧部分和同侧手掌同时存在感觉障碍称为掌口综合征。出现这种综合征提示在顶叶后中央回下部以及丘脑后腹侧核有局限性病变。

1.3.4交叉性半身感觉障碍常见的脸部感觉迟钝和对侧上下肢的感觉迟钝称为交叉性半身感觉障碍。

2资料和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6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在选取的64例脑卒中患者中,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要求。64例患者中包括35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现将64例患者随机的分成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

2.2方法针对分组的两组患者,全部都按照常规的神经内科方法进行治疗,即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包括:抗凝、降纤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对患者进行的常规护理包括对病情的观察以及对口腔、皮肤的一般护理等。其中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2~10d开始接受康复训练的指导。

2.3康复训练针对32例为康复组的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程序是这样的:①采取抗痉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创伤的纠正;②循序渐进的为患者提高肌肉的活力,即神经肌肉易化技术;③对患者进行床上的动作训练:包括躯体运动以及翻身等;④对患者进行主动的转换训练,使患者能够达到三级的坐站平衡训练;⑤患者的能力训练:包括穿衣、吃饭以及移动等等,在训练是可以配置必要的辅助工具;⑥偏瘫肢体功能训练:主要是针对患侧的肢体部分进行功能训练;⑦对患者进行理疗;主要是通过中频、电疗、中药熏药等方法,对患者的肢体部分起到一个刺激的作用。以上的训练每天要进行40min以上,5次/w,1个疗程共4w。

2.4评价方法用Fm(Fugl-meyer)的评分方法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评价,利用aS的评分方法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评价,用Bi的评价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能力进行评价。在评价周期45d之内,分别进行康复前的第1d以及康复后的最后2次/d评价(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χ2检验,x±s表示均值±标准差,p

3结果

康复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Fm,aS和Bi的改善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在患者早期就介入康复护理无论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患者恢复肢体的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康复条件[1],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关节脱位以及肌肉萎缩的防病概率。

大脑的功能重组理论以及脑的可塑性是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体理论[2]。通过本文对64为患者的研究发现: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S和Bi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疾患有时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应积极给予治疗,加以重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3],降低患者残障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08(06).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一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作者通过对8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一2013年3月作者所在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共收治在门诊Ct确诊为脑梗死偏瘫患者83例,其中男患者57例,女患者26例,年龄51岁一78岁。

2具体实施方法

2.1心理护理:患脑梗死致患者偏瘫后,使其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以致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加之患者对该疾病缺乏认识,所以情绪不稳,在感情上难以承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这时就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多沟通,找到其情绪波动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进行fl,理疏导,给予讲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知识,通过言语的沟通,肢体语言的帮助,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慰鼓励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病人情绪激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偏瘫的护理:脑梗死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压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注意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做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轻轻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勤换衣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

2.3功能锻炼与功能: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加之长期卧床,最终将导致肌肉萎缩。为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早的为其做好肢体功能的锻炼。早期帮助病人活动瘫痪肢体、促进康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变换,如翻身,偏瘫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床上运动训练,以被动运动或按摩为主,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方法为: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锻炼,做好患肢的伸曲、抬高、内旋、外展等被动活动翻。每天至少1~2次,时间为每20―30min1次,也可视患者病情适当增减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即帮助病人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不活动时应使病人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软枕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o.,以防止足下垂,可让病人足顶在床或墙上或自制夹板。仰卧时头高30.为宜,不可过高。侧位时应尽可能采取瘫痪肢体在上的,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软枕,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2.4合理的饮食,加强营养:这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防止常见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虾皮等,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及r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进食时应摇起床头45.角,不能采取坐位的患者,可采取健侧卧位,防止食物误人气管导致危险。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少于30min,对吞咽反射功能迟钝的患者,可适当延长进食时间,利于患者吞咽。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对于意识障碍需行鼻饲饮食的患者,注意鼻饲量及灌注速度、温度,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长期鼻饲者应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不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可选用瘦肉、鱼类,禁用动物脂肪。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植物油,以降低胆固醇。另外,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易造成排便困难或便秘,故应进高纤维素饮食,如芹菜、油菜等,这样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保持大便通畅。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8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前言:脑性瘫痪患儿通常表现为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癫痫、智力低下及其肢体运动障碍等,且该疾病具有恢复慢、治疗周期长及其后遗症多等特点,对家庭生活及其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尽可能的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成为了目前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目前我院在开展救治过程中,对脑性瘫痪小儿实施了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治疗成效较满意,现在我们将具体介绍,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以80例2015.1.1.~2016.1.1.之间在我院治疗的脑性瘫痪小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包括了15例男性和25例女性,患儿的年龄在0~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0.1)岁,其中7例为混合型、10例为不随意运动型、15例为肌张力低下型、8例为痉挛型;后者包括了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患儿的年龄在0~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6)岁,其中8例为混合型、15例为不随意运动型、7例为肌张力低下型、10例为痉挛型,以上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的40例患儿实施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的手段包括了环境护理和生活护理,其中环境护理内容包括了保证住院环境的换气通风、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除此之外还要对病床加防护栏,避免发生坠件;而生活护理内容则是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的相关指导,并将自理技巧传授,将训练事件循序渐进的延长,促进小儿学习能力的增强,同时也将运动发育加快。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手段如下:

一是饮食护理干预,首先对患儿的营养情况进行评估,以患儿的皮下脂肪厚度及其体质量为依据,保证喂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将患儿的贫血及其营养不良情况尽早改善,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将辅食合理的添加,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营养供给的充足。与此同时,还要把我进食时间,即为了避免呕吐窒息,训练前1h禁食,且训练后进行适量的体液补充。在患儿半坐时背部靠直,髋关节屈曲,头部轻度前屈,避免吸入气管。二是按摩护理,即对患儿的全身肌肉进行按摩,将肌肉的营养供应增加,促进局部组织微循环的改善。三是坐姿护理,即将患儿双腿分开,伸展双侧膝关节,将患儿骨盆两侧用双手握住,促进患儿躯干挺直。四是语言训练,指导患儿练习鼓腮、嘟嘴等口腔运动,将构音器官的协调性与控制能力改善,对患儿进行目的性发声训练,从易到难,从短到长,从单音到多音,并对其进行说话诱导、字画和看书指导,促进患儿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增强。五是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与家长沟通,使其与护理人员一样耐心、细心的照顾患儿,使其将悲观、消极情绪消除,树立治疗的信心,将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促进患儿护理干预依从性的提升。六是排泻训练,训练患儿以手势或语言表达,并识别男女卫生间,或者是定时大小便,促进患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七是更衣训练,即指导患儿进行钮扣、系带、拉链式等穿衣指导,使患儿能够自行安全的脱穿衣物。八是洗漱训练,即对患儿进行沐浴、梳头、刷牙和洗脸的指导,同时在沐浴期间可将漂浮玩具放置,促使患儿抓握,促进其手部精细动作的提升。九是抱姿训练,将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双腿靠拢、身于正中、头部前倾接近胸部、屈曲髋关节,或者是将其抱于身体一侧或胸前,将异常姿势纠正;对于肌张力低下型患儿则蜷缩双腿,从一侧腋下穿过手,将患儿的臀部搂住,使其坐在前臂上,将更多双手主动活动的机会向患儿提供;对痉挛型患儿来说则屈髋屈膝、双臂伸直,一手抱身体,一手扶头,使护理者的颈部被患儿双臂围住,腰部被患儿分开的双腿环抱,以此来促进患儿躯干和头部控制能力的提升。十是家庭护理,即对家属进行精细化动作、语言、日常生活、肢体训练和各种姿势的训练指导,使家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康复护理干预中,进而将干预成效大大的提升。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成效。

评价标准:无效:治疗后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有效:治疗后语言理解、发音、精细运动、粗运动能力有所进步;显效:治疗后除了语言发音和精细运动稍显不足外,其它基本正常;基本治愈:治疗后已经与正常同龄儿童一样。治疗有效率=(总人数-无效人数)/该组总人数。

5.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借助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

二、结果

调查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无效、有效、显效和基本治愈人数上分别为3例、15例、12例和10例,而对照组则依次为13例、12例、12例和3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60%(27/40),可见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脑性瘫痪小儿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在治疗成效上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庆梅.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v.802:250-251.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9

【摘要】痉挛性瘫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痉挛性瘫痪状态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针灸治疗综述文献

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1]。常合并瘫痪、腱反射亢进、阵挛、Babinski征阳性等。是偏瘫、截瘫、脑外伤和脑瘫等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痉挛性瘫痪即控制主动协调运动的神经丧失功能[2],不能协调运动,其表现为肌张力升高,肌肉僵硬,抽搐性痉挛等。严重的痉挛常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限制患肢的随意运动能力,还可引起疼痛,使身体处于不舒服或/和不需要的姿势,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中医针灸和综合康复治疗瘫痪后痉挛状态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于脑卒中的后遗症如肢体痉挛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收集整理近10年来针灸以及结合其他方法治疗痉挛性瘫痪的文献,现综述如下:

1临床治疗进展

1.1单纯针刺疗法

1.1.1体针

李新红[3]等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将7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任秀[4]采用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50例,常规取穴针刺,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4%。

1.1.2腹针

周炜[5]等采用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将6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腹针组及体针组各30例,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腹针组患者痉挛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腹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1.3透刺

米建平[6]等运用患肢阴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29例,与常规针刺组(头针+体针)22例、药物治疗组(口服妙纳)27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肌张力降低明显;在降低肌张力、髋内收肌张力上与常规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1.1.4电针

魏冰等[7]采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32例,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shworth评级变化比较,评价电针臑会、天井穴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结果全部32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75%。结论:电针臑会、天井穴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治疗疗效满意。

1.1.5其他针刺法

王国书[8]采用颅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35例,取病灶侧颅骨缝的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为针刺部位;体针取患肢缺盆、肩髑、天井、手三里、三间、血海、足三里、太冲穴位。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5例患者,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9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1.43%。

1.2综合疗法

1.2.1针灸结合

申蕊等[9]采用针灸治疗颅脑外伤后遗症50例,主穴取百会透四神聪,风池透风府,通天透络却,头维,合谷,列缺,腕骨,太冲,太溪,照海,申脉,三阴交,绝骨,足三里。上肢瘫痪加极泉、少海、手三里、外关透内关,下肢瘫痪加梁、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常规针刺。结果50例中临床治愈22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6%。

1.2.2针药并用

任秀云[10]采用针刺与药栓植入疗法相结合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针刺运用“石氏醒脑开窍法”结合体针住院期间为患者治疗,能很好地为患者度过痿软期、痉挛期,使患者肌张力增强,恢复大脑及肢体功能。王联庆等[11]采用中药加针刺治疗脑外伤综合征,78例病人均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同时用针刺疗法,1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

1.2.3针刺配合康复

褚瑰翔[12]等采用电针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另加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上、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上肢肌张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

1.2.4针药结合康复

罗高频等[13]采用“靳三针”、推拿为主结合药物治疗7岁以下脑瘫患儿83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0.7%。在年龄方面,3岁以下患儿较3岁以上疗效好,且疗程越长,疗效越好;就脑瘫类型而言,痉挛型和肌张力低型较混合型和手足徐动型疗效好。

1.2.5针灸结合穴位注射

江克文等[14]采用a肉毒杆菌素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8例,随机分为3组,BtX组18例,针灸推拿组17例,综合组13例。结果BtX组总有效率44.4%,针灸推拿组总有效率为58.8%,综合组为92.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结语

痉挛性瘫痪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中风偏瘫、脑瘫、截瘫和脑外伤等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痉挛性瘫痪,这些疾病均系大脑或脊髓病变或损伤所致,均可出现局部组织出血、缺血、缺氧、水肿,进而出现一系列生化代谢方面的改变。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机制之一是增加了脑血流量,近几年研究表明,针刺能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使脑血管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增加,血糖及葡萄糖的供应增加,保护中枢神经元,减少缺血性神经元的凋亡[15]。瘫痪后肌肉牵张引起脊髓前角及运动神经元构成兴奋性突触,而同时大脑失去控制随意运动、反射和紧张性的能力可引起痉挛状态,也可能因抑制性神经介质如GaBa缺乏引起或加重痉挛状态。肌肉刺激(包括针刺),诱导促进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针刺可明显降低异常增高的海马兴奋性氨基酸(eaas)Glu,asp,Gly水平,从而预防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损伤[16]。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递质,外源性给予GaBa拟似物及其受体激动剂,均能减轻兴奋性毒性损伤[17-18]。电针可能通过增加脑内GaBa含量对脑缺血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38]。YuYH等[20]用电生理技术评价了针刺治疗肌痉挛的效果,发现针刺能明显延长H反射的恢复时间,可能是针刺缓解肢体痉挛的机制之一。

针灸是治疗痉挛性瘫痪的有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选方配穴,在此基础上,引用康复医学理论,作为选穴的指导原则。在临床中,针灸配合中药、康复治疗研究较多,疗效较好,应用普遍。针刺、中药的综合使用具有舒筋缓急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痉挛程度,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的痉挛状态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康复疗法在较好缓解痉挛的基础上,为分离运动的出现提供物质条件,因此运动功能恢复较优。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资料中发现,针灸治疗的研究方法尚存在不足之处,不能严格遵循随机、双盲、重复和对照原则,故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疗效标准,客观评价,进一步从中医学、针灸学、现代康复医学角度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和治法,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方法。为提高疗效,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作用机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67.

[2]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李新红,周君,李先果,等.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7.

[4]黄任秀.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1):20.

[5]周炜,王丽平.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757.

[6]米建平,张洪来,樊莉,等.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11.

[7]魏冰,李岩.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40-41.

[8]王国书,俞昌德.颅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

[9]申蕊,褚利华.针灸治疗颅脑外伤后遗症50例[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163.

[10]任秀云.针刺与药栓植入疗法相结合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案[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0):44.

[11]王联庆,宫丽莉,韩建香.中药加针刺治疗脑外伤综合征[J].四川中医,2004,22(4):81.

[12]褚瑰翔,易小琴.电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8):13-14.

[13]罗高频,李铁浪,刘海珠.“靳三针”、推拿为主结合药物治疗脑性瘫痪8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36.

[14]江克文,吕娟芬,水泉祥,等.a肉毒杆菌素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1):858.

[15]施静.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9,24(4):268.

[16]李平.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海马游离氨基酸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1998,23(4):257.

[17]LydenpD,HedgesB.protectiVeeffectofsynapticinhibitionduringcerebralischemiainratsandrabbits.Stroke,1992,23:1463.

[18]maddenKp.effectofaminobutyicacidmodulationonneurronischemiainrabbits.Stroke,1994,25:2271.

瘫痪患者康复护理篇10

关键词:康复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5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择的68例患者均为2010-2012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初次发作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全部病例临床诊断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但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危重患者(昏迷数天以上)以及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对临床疗效评定有影响的患者亦不参与本研究。68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按入院治疗的先后,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单数日期住院)和对照组(双数日期住院)。康复治疗组发病后距离康复治疗的时间为3~14d,平均为(6.4±4.7)d,康复治疗持续时间为18~72d,平均为(28±6.4)d。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偏瘫侧等)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或采用活血化淤、溶栓治疗,或适当应用止血药物等,有并发症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1.2.2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除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外,当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由专业医师或治疗师实施,并负责对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指导以便帮助训练患者。急性卧床阶段在神经内科病房中进行康复治疗,每天治疗1~2次,每次30~6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或陪伴员进行训练。一旦患者病情改善并能够下床或内科治疗结束后,坚持每天康复科治疗1次。康复治疗方法是基于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如Bobath技术,和Carr的运动再学习法的原理。实施康复治疗程序的要点:①急性期保持良肢位和加强变换;②肢体处于驰缓状态时进行被动运动,诱发运动,并让患者想象患肢的活动;或对拮抗肌进行辅助电刺激或触发式肌电刺激和肌电生物反馈等物理疗法;③按运动发育顺序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一般采取翻身—起坐—站—步行的顺序,其中起坐、站立及步行须按三级平衡训练要求;④采用拮抗肌肌腹加压、拍打以及关节、肌腱牵伸等操作手法对抗异常的痉挛模式或必要时辅以适当药物降低肢体过高的肌张力;⑤指导按正确的方式适当进行肌力增强训练和运动协调性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并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活动,如穿脱衣服与鞋袜、进食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⑥进行心理疏导或适当辅以抗抑郁药物提高患者自信心及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1.3康复评价方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价;而对照组在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和临床治疗结束后(出院前)进行康复评价,内容包括:

1.3.1下肢运动能力测量。下肢运动能力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strokescale,SSS)。Scandinavian量表分5级:0级为完全瘫痪;2级为能活动肢体但不能对抗重力(严重瘫痪);4级为能屈曲膝关节运动下肢(中度瘫痪);5级为能活动下肢,肌力较正常弱(轻度瘫痪);6级为正常肌力(无瘫痪);量表中无1和3级两项。

1.3.2下肢步行能力测量。下肢步行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按Barthel指数测量得分将步行能力分3个级别:无步行能力(Barthel得分为0或5分);在帮助下能步行(Barthel得分为10分);有独立的步行能力(Barthel得分为15分)。

1.4统计学处理。观察指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未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偏瘫侧下肢运动肌肌力变化脑血管意外后,经早期积极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偏瘫侧下肢运动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表2),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t=9.892,p

3讨论

现代脑损伤恢复理论认为瘫痪肢体反复进行随意运动训练可以引起与这个运动有关的神经回路的变化,接受训练的身体部位在皮层的支配区域也会扩大。传导兴奋的神经回路的传递效率明显提高,反之,随意运动训练减少,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康复训练有利于新的神经回路和正常运动程序的建立。也就是说,采取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突触建立起接近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网络,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新组合,同时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使其突触链处于受抑制的状态,从而改善患侧肢体的功能,对早期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还没有度过脑血管病急性期(约发病1周内)的病人康复护理应十分慎重,因为处在急性期的脑血管壁脆性高,发病部位尚未形成牢固而稳定的血栓栓塞,盲目的超早康复护理可能引起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及出血后的再出血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