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竞争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06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1

关键词: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37-02

城市是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成为竞争的主体。城市竞争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是指城市在其所属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受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宁越敏)。城市竞争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城市竞争力构成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等方面。许学强,程玉鸿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王发曾,吕金荣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陈岗,雷磊等对辽中南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时空演变分析与评价;喉光磊,王志敏等运用空间探索数据分析方法对东北经济区36个地级市2003-2005年竞争力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分析;李伟,杨国才利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四角”城市群进行了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本文以川东北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政府效率5个一级指标中选取32个二级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运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及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2006年1月,四川构建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决策出台。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等五市。幅员面积6.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近八分之一,2013年末总人口达到2091.6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区域。2014年GDp为4722.3亿元,占全省的17.9%。

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鉴于研究需要,选取2014年的统计数据。

(二)研究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是把反应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多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二、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评价

(一)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考虑到研究区域的特点,选取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5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包括32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二)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步骤

第一步:对选取的32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标准化方法处理,变换后,数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第二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无量纲化数据输入SpSS软件运算,求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1,…,λt所对应的第1、第2、…、第t(t≤p)个主成分。共选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100%,说明这4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几乎全部的信息(表三)。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成分矩阵中的因子载荷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可以得到特征向量矩阵。将得到的系数矩阵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出主成分得分。即:

Ft=a1tXx1+a2tZ2t…+aptZpt…+a32tx32

t=1,2,3,4p=1,2,3…32其中,F1表示第t个主成分,Sp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矩阵,Zpt表示第t个指标的标准化值。第三步:确定权重。公式为:

w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权重,λ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

第四步:计算综合得分。

F=w1y1+w2y2+…+wmym

其中,w为权重,y为主成分值。

由此计算出川东北经济区五大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并用同样的方法,对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科学技术和政府效率五个方面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排序(见表四,表五)。

由表四可以看出,F>0表明该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川东北区域城市竞争力平均水平之上,F

‘由表五可知:从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科学技术和政府效率五个方面的排名来看,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南充和达州,且南充无论从总的城市竞争力还是分指标的竞争力都位居第一,说明南充和达州是川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可以看到,广元、广安和巴中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较低,无论从总的竞争力还是分指标的竞争力几乎都为负值,低于平均水平。说明川东北经济区的总体竞争力水平较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2

关键词城市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湖南大湘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城市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和客观存在,它具有经济上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尤其是规模效益明显的中心城市,不仅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优势,更同时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以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自从亚当・斯密在1776年引入民族国家经济体间专业化和商品交换的概念,并论证其将给所参与者带来效率和更高物质生活水平后,竞争力这一概念就被运用到国家层面的经济活动中.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愈来愈重要,这使得城市竞争力研究也更加重要.比如:英国的paulCheshire立足于那些会降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问题的存在与否,仔细调查了欧洲城市的情况[2];在墨西哥,DanielHiernauxnicolas也进行了一项有关24个墨西哥城市竞争力的研究[3];在城市竞争力相关概念方面,也有不同的学者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定义.porter认为在国家水平上,有意义的竞争力概念是指国家的生产率,并且认为其建立的“钻石”模型同样适用于城市,因此,porter对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应该是城市的生产率[4];peter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生a,提供并获得产品和服务的能力[5];国内学者宁越敏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为了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获得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6];倪鹏飞把城市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7].

城市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主要的部分,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城市经济竞争力,但是目前对城市经济竞争力还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研究者更多地偏向于对某个区域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分析研究.纪向岚、郭金耀认为经济竞争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断增强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构建了评估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12个省会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8];任兆璋、范闽建立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广州等10个城市从1990年到2001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9];万蓉蓉对江西省13个地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重点是发现城市之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构建了一套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10];汪波分别在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经济潜力和城市经济竞争力3个方面各选取发展最快和最慢的3年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其发展较快和发展较慢的经验作为未来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借鉴[11];刘伟宏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对福建省9个城市2007年的经济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12];朱子明、郁鸿胜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4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13];苏明以湖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共性分析与个性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14];陈文俊、洪涛、贺正楚依据城市竞争力和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构建基于pSR框架的湖南省地级城市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横向比较分析了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竞争力情况,明确了现阶段影响湖南省各城市生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评价了各城市的现状及潜力以及各城市间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15];刘如海对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比较,并与当今世界公认的大都市进行了横向对比[16].

通过借鉴之前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各城市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大湘西地区包括娄底、怀化、邵阳、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共5个城市.

2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经济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它是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认为城市经济竞争力是指城市的经济体系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现实和潜在的能力.为了分析这种能力,本文将从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和市场消费能力3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构建原则

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同的学者在构建指标体系中采用了不同的构建原则,本文主要参考和借鉴张雅杰等提出的6点原则[17].

①针对性.城市经济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独立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指标的选择应以城市经济竞争力模型为指导,全面的反映城市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内涵.

②可操作性.即指标的数据必须易于搜集与计算,从而减少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

③可比性.要求指标对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时间的城市经济竞争力都适用,从而使评价结果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

④动态性.城市经济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所选指标应能反映现实状况.

⑤层次性.构成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要素较多,应按照其层次的高低进行细分.

⑥综合性.城市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所选指标应力求全面反映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

2.2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是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一种度量标准.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定量地表现城市竞争力及所包括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不同时期、不同城市的竞争力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分析评价湖南大湘西地区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本文参考陈振光等提出的评价体系[18],并综合考虑湖南大湘西地区的实际情况,m从综合经济实力(x1~x5)、经济结构(x6~x10)和市场消费能力(x11~x14)3个维度对湖南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4.3分析结果

从表2~5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大湘西地区各城市的单项竞争力以及综合经济竞争力情况.①娄底市在市场消费能力与综合经济实力上都是领先于其他城市的,尤其是在综合经济实力上,说明娄底市具有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年平均工资以及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这也与娄底作为湖南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息息相关.②张家界在市场消费能力得分上比居首位的娄底市稍低,同时比其他3个城市都高,说明张家界市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年末居民储蓄、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指标上领先于除娄底以外的其他城市,这也就说明张家界市在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的同时,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促使其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地提高.③在经济结构方面,怀化市是遥遥领先与其他城市的,这也就说明怀化市在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人均实际利用投资额指标上处于优势地位.随着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经济结构也逐渐成为评判一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5

在综合得分上,①娄底市排名第一,也就说明娄底市经济整体实力相对其他4个城市而言是居首位的,在经济领域内具有相对优势.②张家界市与怀化市得分相差不大,分别排名第二与第三,属于第二层次,也就说明其经济发展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为了更好的发展,可以借鉴位居首位的娄底市的经济发展经验.③湘西州与邵阳市属于第三层次,相对娄底市、张家界市与怀化市而言,其经济竞争力比较弱,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

5提升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

对策与建议

通过构建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得出各单项竞争力的得分,进而得出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大湘西地区各城市自身的经济状况,并对大湘西地区各城市之间进行了横向比较.通过五个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

第一,指标层中各指标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也即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引导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从单项竞争力看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市场消费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衡量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综合经济实力主要反映城市GDp等值,是衡量一个城市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综合经济实力越强,则越能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结构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城市的经济结构越合理,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带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作为大湘西地区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娄底市应该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拉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经济,张家界、怀化、湘西州、邵阳四个城市应该借鉴娄底市或是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资源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侧重经济竞争力的某一特色领域,并通过城市分工与协作,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让大湘西地区的城市经济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

总的来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湘西地区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市场消费能力来看,应制定相关政策刺激消费,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大湘西地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例如:提高对居民的各种补贴、减轻税负等来刺激消费.因为只要消费,才能提高对经济的需求,也带动了资金的流通,同时,消费可以刺激社会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是从综合经济实力看,应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评判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等,为了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设备完善、教育等事业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更能够吸引外来人才,使其投身于城市经济建设.从目前大湘西地区各城市来看,其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综合经济实力得分排名中处于最后的湘西州,更应该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经济竞争力.

三是从经济结构看,应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经济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大湘西地区各城市在经济结构上的得分均不高,也就说明大湘西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比如张家界,利用自身的地形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整个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城市间的合作.通过单项经济竞争力得分表,容易看出,在市场消费能力方面得分居首位的娄底市在经济结构上的排名很落后.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优势和劣势,因此大湘西地区各城市在制定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既要充分发挥本城市的优势,又要考虑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通过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符合本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文俊,杨恶恶,贺正楚,等.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中国中西部省会城市生态竞争力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4(5):151-163.

[2]Cheshirep,explainingtherecentperformanceoftheeuropeancommunity’smajorurbanregions[J].UrbanStudies,1990,27(3):311-333.

[3]teresaGutiérrezHaces,DanielHiernauxnicolas.economicchangesandtheneedforanewfederalism:lessonsfrommexico’snorthernstates[J].americanReviewofCanadianStudies,1996,26(2):233-244.

[4]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theinnercit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28(3):132.

[5]peterH.theworldcities[m].London:weidenfeldandnicholson,1966.

[6]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市政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纪向岚,郭金耀.西部城市经济竞争力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3):17-22.

[9]任兆璋,范闽.广州等十城市经济竞争力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8-12.

[10]万蓉蓉.江苏省城市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

[11]汪波.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厦门市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5.

[12]刘伟宏.福建省城市经济竞争力研究[J].2009(5):107-111.

[13]朱子明,郁鸿胜.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3(12):57-60.

[14]苏明.湖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09.

[15]文俊,洪涛,贺正楚.湖南省城市生态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数学,2016,33(2):34-45.

[16]刘如海.北京、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0(5):31:-33.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3

一、西安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我国首批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人文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96.9%,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自然景观资源也独具特色,在市辖9区4县,99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界限分明,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地貌。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西安独具城市魅力。

2、科技研发优势

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现有部级科研基地9个,两院院士44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各类科研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64家,中小企业3500多家,每年有3000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问世。2008年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9.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1%。科技强市逐渐使西安具备了经济强市的潜力。

3、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西安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07年为4.68:43.80:51.52,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化转变,目前已形成以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航空航天产品、重型载货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冷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食品饮料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此外,西安是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良好的产业基础奠定了西安城市竞争的实力。

4、交通物流便利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历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高铁时代,以西安为中心的“1小时生活圈”正在构建,将形成贯通关中及周边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关中城市群与周边省份将呈现出明显的“同城效应”。在公路方面,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物流的快捷便利为西安增添了流通物质的能力。

5、金融商业圈发展成熟

西安已建立起了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包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融资环境便利。同时,西安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健全,商业圈贸易发达。全市拥有各类贸易市场543个,销售过亿元的市场16个。活跃的融资市场和商品市场保持着城市经济的活力。

(二)劣势分析

西安地处内陆,开放程度不高,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为倒数第二。由于工业发展落后,城市GDp增长缺乏强大的拉动力,导致政府财力紧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尽管科研实力雄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使得西安的科研成果只能以较低水平贡献城市经济。此外,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周边没有形成强经济实力的城市群,难以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政策思考

(一)明确城市定位,发展低碳经济

按照“关天规划”,西安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核心城市,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科研、商贸、旅游、金融中心作用,这对西安的城市发展提出了多方位高标准的要求。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实行政事公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其次,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保障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供给;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的工业装备,加快产业升级,研发二氧化碳的回收、转化与固存技能,降低碳排量,延长产业链,提高废弃物再利用率,同时建立低碳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预算”制度,进一步探索“碳交易”模式,以低碳经济引导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发展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

在资源整合方面,“关天规划”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业优势,加强配套分工和优势产业基地构筑。对此,政府首先应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推进军民产业结合,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结合,全面推进城市工业发展进程;其次,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大力发展西安的优势产业,引导工业资源向专业化园区聚积,在园区培育产业的集聚效应,有重点有区别地指引企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第三,应在各级工业园区坚持贯彻错位发展的战略,克服各自“大而全”的局面,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工业发展带动GDp增长,扩大城市可调控和支配资本的能力。

(三)加大财政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研发方面,“关天规划”支持西安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从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环保六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正是西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由科技强市到经济强市的大好时机。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首先,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产业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流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其次,强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等机构的纽带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第三,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不断引入主导产业产品开发和产业建设之中,带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将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收益最大程度的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共享。

(四)加强对外开发,促进交流合作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4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产业国际竞争力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一、引言

正如波特教授所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都具有竞争优势,而应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因此培养和壮大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对于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建设导向机制、培育重点产业、构建产业集群等方面来展开的。例如,彭劲松(2005)提出加强区域产业导向机制和城镇规划的有机对接,与邻近城区联合构建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穆菁(2006)提出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张永庆和张冰(2005)认为需要加强政策的指导与法律法规的支持,规划协调好城市产业总体结构与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型产业;段进和张勇强(2002)提出按照架、轴、棱、片4个空间层进行规划;还有作者提出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课题组,2003);等等。在此,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背景出发,分析在此背景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性,将“政府”和“企业”因素同时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而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来展开案例分析。

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性

迄今为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有关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交换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比较优势概念及其原理的表述却反而只有“国家”?这种不合逻辑的背后隐含的是比较优势原理的假设基础:(1)国际分工是产业间的水平分工;(2)产业的边界在国家边界内,一种产品的完整生产环节在一国内部,因此只须关心产品的交换;(3)企业的边界也在国家边界内,即企业国际活动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而很少进行国际投资活动(刘林青、谭力文,2006)。应该说这些假设基础正是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时的现实状况,也在逻辑上形成从国家到产业再到企业的包含关系,“企业”也就在比较优势理论中被“国家”所替代。

进入21世纪后,这些假设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国际分工正从过去产业间完整的产品生产分工向产品内部部件生产、产品增值过程分工、产品生产环节分工和产品要素分工等复合分工方式发展。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是价值链,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结果(金芳,2003)。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形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大幅增加,结果是产业范围超越了国家边界。国家和企业都成为了全球价值链的行动者。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竞争的特征也越来越越明显,如国家与国家在吸引外资、获取战略性资源、协助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导致产业活动在全球地理和功能性上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也越发凸显国家的作用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这两个行动者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如本国企业、本国企业在外国投资公司、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公司等。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Kougt认为企业在实施全球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时应该同时考察国家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这两种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战略中两个关键问题的答案:一是价值增值链将在哪里突破国家边界?二是企业应该将它们的资源集中在那些功能活动上?换言之,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可区分为来自国家的和来自企业的(BruceKogut,1985)。为此,本研究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至少应分为产业国家竞争力和产业(民族)企业竞争力两个维度。

产业国家竞争力是指在全球价值链中,国家作为行动者参与竞争时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国家应像企业一样,介入到国际市场上的残酷竞争中,这似乎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同(张金昌,2001)。与要素禀赋理论不同,Kogut指出价值链中不同活动的要素特性不同,如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本密集的,基础制造则对劳动密集要求要高一些,等等;企业应该根据这种差异将不同的活动布局到具有该要素比较优势的国家去。这样的结果是,价值链的范围突破国家边界,不同的国家依据其要素禀赋汇集不同的价值增值活动而建立起弱连接。

产业(民族)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全球价值链中,一国的民族企业参与竞争时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且集中体现为该国领导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一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多种租金来源而获得,最终会反映在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两个方面;市场力量反映的是一国企业在与国际竞争对手竞争时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而领导力量反映的是一国企业在与供应商或购买者协调时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全球价值链中的行动者创造和获取各种租金赢得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种回报,如经济租金、控制权、在位权和社会就业等等。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表现为3种形式:在国内市场上同外国进口的产品进行间接竞争,与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直接竞争;通过出口产品同外国的企业进行间接竞争;到海外直接投资,进行生产销售,在国外市场上与外国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张其仔,2003)。

产业企业竞争力与产业国家竞争力有很强的交互性。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个和几个环节上,或包括所有的环节而实现垂直整合;也可以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将活动布局在不同的地点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同过去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不同,本研文将研究的焦点直接对准企业本身,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贡献和力量强弱。根据企业与所在国关系可以分为4类,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公司(i)、本国企业(ii)、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公司(iii)和外国企业。产业国家竞争力的焦点是国家边界以内的企业,即i和ii两部分;而产业(民族)企业竞争力的焦点是li和

iii两部分。

三、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性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一)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二维性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性实际上表明“企业”和“政府”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只不过,在过去是由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同时研究着,且相互很少往来(Griffiths,1998)。

1、战略管理与价值链整合的程度。战略管理理论认为经济协调以及决策制定由价值链整合(以管理层级为特点)完成或者由市场完成(低价值链整合)。其实,早在科斯分析企业的性质时就表明企业内部是管理层级协调,否则就是市场协调;中间组织(比如网络)的出现,将管理层级的概念拓展到了企业之间。钱德勒追溯工业企业产生、发展和成长时就强调价值链整合的重要性。他认为产业成功需要对3个领域进行投资:一是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生产设施;二是产品专有市场、分销系统以及采购系统;三是发展管理者和管理层级来控制前两种投资。价值链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其特点是企业(能够)运用管理层级有机地协调多个价值增值活动,能够将生产系统与组织能力有机结合。Griffiths(1998)等也认为价值链整合作为一种能力,是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变量;企业竞争力更多地来自其能够产生和利用机会的企业内部组合。价值链整合以管理层级协调为特色,与之相对的是市场协调。市场协调则表现为价值链环节的片段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价值链整合不是价值环节“量”的完整,而是价值链各环节之间高效率的无缝衔接;它既能表示单个企业可以使外部和内部价值活动实现无缝对接,同时能够对这些服务进行控制,并能不断地对其有效性与效率进行评估。显然,配套企业之间的价值链整合(产业链的整合)是单个企业价值链整合的土壤。

2、政治经济与政府影响程度。如前所述,政治经济学则围绕“政府”展开。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协调以及决策制定是通过政府参与完成或者由市场完成(低政府参与)。普遍地情况是,政府通过制定协调经济活动的机制来参与产业活动。在不确定环境下,政府的主要角色是通过塑造良好的氛围以帮助产业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DobbinandDowd,1997)。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应对产业变化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能力。Lazonick(1984)在分析台湾、韩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时指出,政府对管理市场的举措是东亚与西方社会的不同要素之一,但是这种政策并不能保证持续地成功。当政府能够在主动考虑产业的发展形势基础上,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提供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行为则表明政府对该产业的参与度高。甚至,政府会涉足产业重要团体(尤其是经济团体)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参与产业决策制定。

(二)城市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以价值链整合程度和政府影响程度这两个因素为变量,建立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矩阵。根据企业主导程度的强弱和政府影响程度的强弱组合,构建了5种城市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政策驱动模式、龙头带动模式、特色集群模式、创新驱动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其中,培育和扶植产业发展是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

1、政策驱动模式。政府通过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区域的基础优势,识别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驱动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的政策拉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优势在于,对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模式选择面临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政府相关制度供给高效率的前提下起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一旦出现政府的决策失误,则可能造成大的损失,形成长远的危机。

2、龙头带动模式。城市的一些地区内往往坐落着一些大型的企业,围绕这些企业的产业链的延伸、服务而形成了大量的产业机会。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大型企业的周边地带。这类城区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的市场优势和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这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明确定位、与所依托的企业协调发展,则可能会导致后劲不足。

3、创新驱动模式。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趋突出。城市的一些城区内聚集着高等院校、研发机构,而这些机构的投资及其科技成果扩散能够在周边地区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群。政府通过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要素的区域集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模式突破了城区资源、资本、区位的制约,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驱动区域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4、特色集群模式。城市的一些城区在历史的产业布局、历史文化、区位特色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借助城区的特色优势,通过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实现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以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缺点是,如果本地区的特色优势被替代,则会导致产业经济的快速萧条。

5、模仿创新模式。在产业竞争力弱的情况下,跟踪产业先进水平,通过模仿创新维持生存与发展,乃至形成“后发优势”。模仿创新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模仿创新提升产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投入低、风险小。但是也存在缺点,企业因为过于依赖模仿而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在面临重大技术变革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四、武汉市青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案例研究

根据其前面总结出的城市经济发展的5种典型模式,本文对武汉市青山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初步的总结,基本内容如下。

(一)青山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1、钢铁、石化、造船产业的大型企业云集。钢铁、石化、环保、船舶等主导产业在青山地区产业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而且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有利于集中力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使相关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

2、环保技术研发机构成果多、实力强。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示范园区位于青山区东北部,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105家,基本形成了以三大科研院所为技术主导,以大中型企业为市场依托,以环保骨干企业为支撑,以城市垃圾处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环保产品开发、环保工程建设

等领域为特色的环保产业体系。以青山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为主体,包括武汉华创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光大科技楼、青山环保火炬大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个专业服务机构,构成了青山环保产业孵化基地。研发机构的技术支撑和孵化基地的资源和环境支撑,为环保产业在青山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拥有独特的交通、产业等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随着天兴洲长江公铁两用大桥、阳逻长江大桥、罗家港大桥、京广高速客运专线武汉站四大交通工程的建设,青山地区将成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密集,辐射功能更强,区位格局将发生历史性变化。“桥、站、路”建设为科技引导青山现代服务业兴起,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带来难得的机遇。这将有利于青山地区进一步改善区位环境,为科技与制造业的开放发展、新型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青山区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内容

依托青山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应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实证研究青山区城区产业发展的3种主要模式。

1、以龙头辐射模式理念延伸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城区工业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青山作为制造业基地,发挥其比较优势――大企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立足现有产业,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近些年来,依托武钢、武石化的“三废资源”,青山区先后诞生了春笋集团、武钢粉末;台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固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企业,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依托大企业优势,根据“培育大市场、促进大流通、搞好大服务”发展思路,发展研发、物流、仓储、运输、会展等生产业,与武钢、石化等大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既服务了大企业,也促进青山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此,首先应不断巩固钢铁、石化产业的支柱地位,并充分利用钢铁、石化企业的集聚和拉动效应,引进更多的相关产业,推进武钢、武汉石化等重点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包括支持武钢把青山本部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和全国汽车板材生产基地;支持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改造、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打造化工产业基地;支持四六一、四七一厂、青山船厂等企业研发核心技术把握船舶工业快速成长的大好时机,发展船舶及成套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业,打造船舶生产出口基地。其次,应鼓励和引导武钢、武石化和青山船厂等龙头企业积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区域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再则,应以武钢、武石化和青山船厂为依托,建立生态产业园,在大工业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园区通过共享资源、延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实现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最后,应大力发展产业的循环经济,构建相互扣合的产业链和开放式的大循环圈,打造共赢共荣的价值链和与环境友好的生态链。延长产业上下游链条,建立和上下游企业的生产链网,开发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流程,实现生产资源的链式循环,形成不同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过程中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完成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

2、以创新驱动模式理念发展环保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全国环保产业核心基地的基础优势,以创新驱动模式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包括以政策创新做大循环产业项目,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产业创新构筑循环经济企业集群。

武钢、武汉石化等企业均为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原则。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企业作为构筑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环境友好、技术跨越相结合的原则,先节约、后开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理念改善生产流程,实现最优化生产、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要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要通过创新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循环经济,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特别要攻克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瓶颈,延长和拓展产品链,将污染物尽可能的在生产企业内转变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最后要完善循环经济产品链,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从各个环节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的产品链和产品网,用效益较大的产品收益来弥补收益小甚至没有净收益项目,整体上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从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看,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用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利用废弃物加工成产品的费用。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5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学者开始认识到保持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性[1,2]。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工作见之不多,且多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建筑、食品、林木等机电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缺乏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将节能减排纳入城市竞争优势范畴内,使其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从而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1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竞争优势理论①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②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③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增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下降,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②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3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系统性。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动态性。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其大小会变化,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相对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是可比的。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带动区域的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差异性。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模型中,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见表1。

6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Co2[6],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4-12,(23).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s,1990.

[4]internationalmanagementDevelopment(imD).the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Z).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6

在这份榜单中,济南排名第20位。另外,在此次一同的2016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济南排名第18位。而在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2015年榜单系列中,济南均榜上有名,且综合这些名次看出,济南是一座正在成长的“中流”城市。

对济南来说,短板也相当明显,多次被诟病为交通拥堵与空气质量差,让其宜居性打折。或许,这才是济南以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拐点”。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从何而来

最近,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港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香港、深圳、北京、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杭州及南京。

有关2016年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强芳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2016年香港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仍显现出比较优势,但社会内耗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香港经济增长的速度。此外,在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及绿色低碳等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GDp增速为8.7%,表现优异。

这份榜单一直在城市研究业内很权威。据了解,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于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较早涉足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2002年推出第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而2016年的榜单,桂强芳介绍说,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历时一年、对中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所使用的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h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6项三级指标构成。

到底什么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桂强芳认为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分配竞争及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济南以3794.89分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在涵盖众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排在第20位。

此外,济南还在城市成长竞争力榜单中得分725.29分,位列第18位。

据悉,城市成长竞争力指的是城市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潜能,不断完善城市的社会组织体制,展示其创新活力并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能力。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所使用的指标体系由实力指数、潜力指数、活力指数、能力指数这四大指标综合而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70项三级指标。

有媒体分析,济南“榜上有名”所言不虚。在2016年,济南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发展成绩单”。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461.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完成进出口总额485亿元,增长19.5%,增幅分别居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4位、第4位和第1位,创近年来最佳成绩。去年1至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11.4%,列全省首位;去年前三季度,新签省外项目总投资2453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去年1至10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项目、承包工程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境外工程带动出口四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这几个“全省第一”正是折射出了这座城市不断增长的竞争力和“成长力”。

济南的真正魅力是什么?

济南在中国城市分级里,一直处于二线城市的地位。最为骄傲的城市品格,是它的人文气质浓厚,敦厚温良,以好客与亲和扬名天下。但论时尚与知名度,可能离同省的青岛远了点,但“她”的魅力却远不止于此。

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历年榜单,济南都曾榜上有名。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2015中国十佳诚信政府》,济南排第6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济南排名第9;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济南位列第20名;2015中国城市“快乐指数”排行榜,济南排第16名;2015中国城市应酬指数报告出炉,济南位居榜单第4位;2015中国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排名,济南排17名。

从这些“榜上有名”可以看出,济南是一座住起来相对舒适的城市,而这恰恰不就是城市的存在意义吗?

去年5月,腾讯曾了“2016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基于其6亿多QQ用户的大数据,选取了6.4亿个16-35岁用户作为年轻群体区间,通过手机QQ的数据分析城市年轻人群的占比,及该城市年轻用户的新增率和流出率,加权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据这份报告,济南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年轻指数”排第15名。

这一排名对济南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反映出了当前中国的城市格局:北上广这三个城市生活成本较高,更多年轻人更乐于到二线城市创业。诸如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又是政治文化中心,“虹吸效应”明显,“节奏慢、生活成本低、竞争压力小,这都是济南吸引省内年轻人的地方。”

“城市越年轻活力越好,创新能力也强。”一位专家表示,这么多年轻人涌到济南,会让济南这座中流城市一直处于成长与青春期,“虹吸效应”会吸入更多的年轻人到济南创业扎根,“每年一大批年轻人来济南,再过几年就要买房结婚、买车、生育等,对济南经济都是拉动。”

城市要想发展,则要把短板处补齐

“济南要想留住更多年轻人,也需要补齐一些短板。”该专家说,济南城市环境方面差一些,比如交通和空气质量频频上“黑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的留恋感。

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也正是济南要想具有竞争力最急需补救的“短板”。在拥堵和空气质量两大指标上,2015年与2016年,济南都曾位居全国最拥堵城市榜首,空气质量倒数。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济南再次成为第一“堵城”。

据分析,济南早高峰拥堵程度仅次于哈尔滨,排名全国第二。从数据来看,哈尔滨年度早高峰拥堵指数高达2.1,全年早高峰拥堵第一,比第二名济南高出1.7%。济南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2.173,平均车速19.89公里/小时。“首堵”济南的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市中区和历下区,覆盖市中心的趵突泉、植物园、千佛山、奥体中心及众多高校园区。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7

关键词: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经济竞争力

abstract:thisarticletakesthenationalrelated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sforreference,andconnectswiththeHangzhouinnovationindex,evaluateandstudythe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ofthe15Vice-provinceCitiesthroughtheaspects:DynamicevaluationofCompetitiveness,analysisofthecoordinationbetween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andeconomyCompetitiveness,etc.thisstudywillprovidereferenceforDecisionmakingsoastopromoting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acceleratingtheeconomygrowth.

Keywords:CityScience&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indexSystemeconomyCompetitiveness

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资源与投入、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与潜力、产业科技竞争力形成的综合区域竞争优势体现。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科学技术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找出差距,认清自身的过程,有助于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提高科技竞争力。

杭州是国内较早开展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城市之一。从2001年始,课题组设立指标体系对杭州年度科技竞争力进行跟踪研究,至今该研究已持续了7年。2008年,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课题组对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研究对象确定为15个副省级城市。

本研究对2007年度深圳、广州、杭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以期为各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科技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指标体系设定

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参考科技部2003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监测体系和《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特别是实现和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衔接,课题组在沿用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对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指标进行了修正,主要是舍弃了科技论文指标,增加了科技活动人员、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出口指标。

2.城市科技竞争力动态评价

2.1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分析。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2004~2007年度15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

2.2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分析。以15城市2004~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各项指标年均增速反映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

对15城市各项指标2004~2007年年均增速打分,设年均增速列第1位的得15分,第2位得14分,第3位得13分……依次类推,第15位的得1分。最后以算术平均法得到各城市的指标年均增速综合得分。

统计显示,2004~2007年15城市科技进步得分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有宁波、武汉、济南、青岛、杭州、厦门,其中以宁波增长最为迅速,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将近30%。历年科技竞争力水平较低的济南、厦门年均增速较高,显示这些城市正在加大力度,加快发展。长春科技竞争力排名低,科技进步速度也排名落后,显示其科技竞争力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加快发展。深圳市、广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远超过其他副省级城市,属于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虽然靠后,但创新能力的增长量依然很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名在第3名,而科技进步速度竟能排名第5,实属难能可贵。从表3可以看出,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而杭州的杭州科技创新能力和增长速度都排名靠前,显示杭州既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数较大,同时还持续高速增长,科技竞争力提升空间极为广阔。

3.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3.12007年度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程度情况,课题组选取一些指标对15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在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借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中的做法,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商品总值、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四个方面的因素,定义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epi)如下:

epi=0.36×GDp指数+0.24×人均GDp指数+0.24×出口商品总额指数+0.16×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指数

根据这一公式,测算出2007年度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分组分类城市经济实力强 深圳、广州经济实力较强 宁波、杭州、青岛经济实力中等 厦门、大连、南京、沈阳经济实力较弱 武汉、济南、成都、哈尔滨经济实力弱 长春、西安3.215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角度来衡量,15城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描述为4种类型。

第一类,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型。如深圳、广州均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双强”城市,杭州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均为较强城市,这些城市的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科技对经济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科技与经济比翼齐飞,其发展前景与潜力也较为看好。

15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广州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排名一致,沈阳2指标均排名第9。一方面说明沈阳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另一方面则显示沈阳的科技经济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二类,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型。如南京、大连、武汉、成都,其中尤其以南京、武汉为典型。南京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第4,属科技竞争力较强之列,其科技人员、科技潜力更是遥遥领先,但经济竞争力却排名第8;武汉2007年科技竞争力排名第6,但经济实力却处较弱地位,说明其深厚的科技潜力与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其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

第三类,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型。如宁波、青岛、厦门,这些城市呈现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这几个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外资加工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科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个城市中,青岛的情况相对较好,而厦门与宁波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更为严重,这意味着,如果不解决科技发展问题,其长远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积累的雄厚财力基础,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发展科教事业,提升科技竞争力,在保证科技投入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类,科技与经济发展均呈弱势型。如济南、哈尔滨、西安、长春。这些城市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均有待提高,发展亟需加快。

4.结论

各个城市区域特点不同,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差别较大,但总体而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经济越发达,其科技竞争力也比较高,反之亦然。

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当然也有些城市竞争力和增长速度都不高。如何启动一个科技竞争力薄弱城市的科技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少内陆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研发实力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必要加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确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优势。

沿海外向型城市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元三.区域科技统计与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08-22:10~12

[3]赵顺娣、孔玉生.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1:75~77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8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控制和转化资源,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可以明确城市分工,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协作能力和发展水平,从而正确确定城市的定位和目标,达到城市和地区的长远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分工,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选用较为成熟的主成分分析法,并构建了代表性指标体系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我省主要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测算和比较,提出提高各城市竞争力的对策,从而能使核心城市更好发挥集聚与扩散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77-03

1引言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定义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边界范围之内,能够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就业以及收入的能力。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涵义并不相同,不同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也有很大差异。总体来说是从收入与就业能力入手,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利用自身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与别的城市相比较所形成的更强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可以适应当下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也是新时期区域以及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

当前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在这三种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也比较成熟,因此本文采取这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城市竞争力,并通过筛选,构建了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而进行城市竞争力研究,并通过比较分析河南省主要城市的竞争力,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竞争里的定量化水平有了清楚的认识,提出培育和提高河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得各主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能更好的发挥集聚-扩散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河南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数据处理

2.1指标的选取

河南,古代称为“中原”,简称“豫”。地处中国中东部,位于黄河中下游,省会郑州。四周毗邻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是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建设省份。河南省下辖有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县市。

本文选取了河南的17个地级市进行研究。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所具有的代表性,本文重点选取了16个三级指标哟on过来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这16个选取的指标分为两大类:(1)基础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详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主成分分析

由于选取的数据的量纲各异,在进行主成份分析之前,一般需要对所分析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来消除数据因为量纲不同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Z值无量纲化方法:

对指标数据进行完无量纲化处理,并进行主成份分析计算,得到河南省各个城市总体指标得分,之后便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竞争力。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的分析计算,选取主成份中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份,然后计算这几个主成份所占的指标权重,再进行加总,得出城市竞争力得分。

模型为:

式中:wi代表第i个主成份的权重,Zij为第j个区域第i个主成份,Vj为j城市的评价得分。

将各城市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带入模型后,可以得到17个城市竞争力的具体分类:郑州、洛阳、新乡城市综合得分均大于0,根据分类标准属于竞争力较强城市;南阳、开封、鹤壁、信阳、焦作、周口、商丘、驻马店、漯河、濮阳城市综合得分介于0—-0.3之间,根据标准属于竞争力适中城市;许昌、平顶山、安阳、三门峡城市综合得分均小于-0.3,根据分类标准属于竞争力相对较弱城市。在河南省行政区图上将不同竞争里城市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河南各个主要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分布状况以及规律。如图1:

图1中红色区域为城市竞争力强的三个城市:郑州、洛阳、新乡;黄色为竞争力适中的十个城市:南阳、开封、鹤壁、信阳、焦作、周口、商丘、驻马店、漯河、濮阳;绿色为竞争力比较弱的四个城市:许昌、平顶山、安阳、三门峡。

由图1不难看出:河南主要城市之间竞争力差异较大,各个城市的竞争力得分最高有郑州的2.84,最低为三门峡-0.4;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竞争力得分出现的负值没有实际意义,只代表城市竞争力相对强弱。

竞争力较强的城市:郑州、洛阳、新乡。其中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自古就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的美誉,京广线,陇海线交汇于郑州,具有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交通线,是沟通全国各个地区经济交流的交通枢纽,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这些优势使得郑州的城市竞争在河南省优势明显。洛阳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具有发达的工业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总量也在全省处于第二的位置,因此也具有较强的城市竞争力。

竞争力适中的城市整体比较均衡,发展潜力巨大。竞争力适中的10个城市:南阳、开封、鹤壁、信阳、焦作、周口、商丘、驻马店、漯河、濮阳。这10个城市的得分比较集中也比较接近,反应了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第二集团的整体性良好。

竞争力较差的城市为:许昌、平顶山、安阳、三门峡。因为这四个城市人口相对较多,工业基础也较差,地理位置上相对较为封闭,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反映出城市化的过程中资源往往过于侧重某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稳态水平,需要注重城市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高水平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互补。

3政策与建议

各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加上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的余,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差异。从主成分分析结果也可看出,除郑州城市竞争力比较突出外,大部分城市竞争力都不强,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中部崛起”是继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这给了河南省各城市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其能够凭借自身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实力,但如何运用自身优势来实现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各主要城市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河南省各主要城市应抓住这次机会,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充分利用资源,使自己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各城市应:

3.1坚持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

从整体上看,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其经济实力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越强。在基础竞争力方面,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非农人口的绝对数量,加快城市规模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加快经济发展,使GDp和人均GDp能够保持较高水平。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作为城市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应重点照顾,优先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郑州应科学规划不举,继续扩大城市规模,加强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扩大国际交流通道,调整产业结构,选择重点产业和领域作为开放的龙头,由国内贸易中心向国际贸易中心转变,进一步强化增长极辐射作用。根据不平衡增长理论,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或有潜力的区域,或通过发展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然后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或地区的投资,通过增长极的开发,带动整体区域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在总体上的增长。

3.2加强联动,进行点轴开发

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发展状况符合空间一体化过程中前期不平衡发展阶段的特征,而点轴开发是空间一体化过程中前期不平衡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而网络开发是空间一体化过程后期区域开发平衡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3]。河南省作为劳务大省,应积极调动内部劳务流动,将要素合理配置更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4],加快河南省铁路、公路、航空、通信建设,以缩短空间距离并节省时间。竞争力适中的城市需凭借已有发展优势,改变目前的局面,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力争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中心,与郑州一起带动河南省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例如:濮阳地区的可以以中原油田为依托,大力建设石油化工基地,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开封应依托自身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大早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3.3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第一产业吸收了河南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但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较少近年来,虽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总体看来,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生产效益较低,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河南工业门类齐全,但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比重很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大多数企业过渡依靠传统资源禀赋;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仍然落后。因此应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不力,进而影响城市竞争力,所以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个良好的举措。

参考文献:

(1)马瑞华。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9)。

(2)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J]。经济科学,1998(03)。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9

的战略意义与对策研究’”(12XSC-6-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B

内容摘要:随着沿海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高铁时代的到来,江苏徐州面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在江苏徐州与周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静态和动态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徐州城市竞争力,带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比较相对优势对策建议

研究路径与指标体系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截取江苏徐州与河南郑州、山东济南三个城市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静态比较;三是利用三个城市“十一五”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四是找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从中探寻未来提高徐州城市竞争力的途径。

结合徐州、郑州、济南的实际情况,选取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等8大要素44个指标构建成一套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静态比较

本文用因子分析法对三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是济南,其次是郑州,徐州位居第三。就影响因子来看,以F1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以F2表示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利用回归法得到F1、F2的得分,然后将旋转后的2个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从而得到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从经济综合实力来看,徐州除GDp增长率高于济南、郑州外,在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人均贷款等指标上都落后于济南、郑州。其中人均银行贷款余额为11826元,远低于济南的94542元和郑州的65446元,说明徐州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与济南、郑州差距较大;从产业竞争力来看,徐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高于济南,略低于郑州,但服务业增加值与两市差距很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是徐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涉外竞争力来看,徐州的旅游外汇收入为1.3亿美元,高于济南的0.93亿美元和郑州的1.23亿美元,但在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及国际旅客人数等方面与济南、郑州均有较大差距;从基础设施竞争力来看,徐州、济南、郑州总体水平相当,互有高低。徐州市明显高于济南、郑州的是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货运总量,在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百户拥有电话量上低于济南,高于郑州,明显低于两市的是每百户互联网用户数,说明徐州市在使用互联网方面与济南、郑州有一定差距;从生态环境竞争力来看,徐州、济南、郑州总体水平相当,徐州的财政支出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7.5亿元,低于郑州的9.6亿元,但高于济南的7.3亿元。而在工业污水处理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上三个城市水平相当,差距不大;从国民素质竞争力来看,在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千人医生数等指标上,徐州都明显低于济南、郑州,处于较低水平;从生活质量竞争力来看,徐州总体水平略低于济南、郑州,徐州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高于济南的32.8%与郑州的34.8%,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住房面积均低于济南、郑州;从科技竞争力来看,三个城市水平互有高低,徐州市研发经费支出31.78亿元,低于济南、郑州,专利申请数6898件,低于济南,高于郑州,拥有科技人员数24100人,低于济南、郑州。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一)综合经济实力动态比较

1.GDp总量和增长速度。2006年济南、郑州、徐州三市的GDp分别为2161.5亿元、2001.5亿元、1428.9亿元,2010年济南、郑州、徐州的GDp分别为3910.8亿元、4040.9亿元、2866.9亿元,徐州的GDp总量相比郑州和济南有较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徐州的GDp增速要分别高于济南和郑州并且有加速上升趋势,说明徐州的经济增长后劲较足,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见图1)。

2.人均GDp。2006年徐州、郑州、济南三市人均GDp分别为16258元、27965元、36002元,2010年三市人均GDp分别为30241.2元、46656.2元、64738元,徐州的人均GDp落后于济南和郑州,但从发展趋势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徐州与济南和郑州的差距在逐年缩小,这说明徐州的人力资源效率在不断提高(见图2)。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该指标2006年徐州、济南、郑州分别是753亿元、1016.8亿元、1031.9亿元,到2010年分别增长到2049亿元、1987亿元、275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徐州近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投资规模2010年超过济南,但与郑州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产业竞争力动态比较

1.产业专业化系数。该系数反映地区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化程度,该系数大于1表明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否则表明该产业的区域专业化不强,竞争力较弱。通过测算可以发现徐州的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从2005年的1.06上升到2010年的1.12,一直高于济南,与郑州基本持平。2010年徐州、济南、郑州的第三产业专业化系数分别为0.89、1.22、0.93,徐州的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一直低于济南和郑州,比济南低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专业化程度尚未超过全国水平,产业竞争力较弱(见图3)。

2.产业高度化程度。产业高度化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它标志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徐州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35.2%上升为2010年的38.3%,呈逐年上升趋势,济南是46.8%和52.6%,郑州是43.1%和40.1%。徐州与郑州相比,2005年相差7.9个百分点,2010年相差1.8个百分点,差距逐渐缩小,但徐州与济南相比,差距较大。

3.产业外向化程度。产业外向度是衡量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外部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产业竞争力越强。根据测算2010年徐州、济南、郑州的第二产业外向化系数分别为0.10、-0.12、0.17,徐州、济南、郑州的第三产业外向化系数分别为-0.12、0.18、-0.08,这表明徐州的第二产业外向化程度强于济南、落后于郑州,徐州和郑州近两年差距在逐渐缩小,济南水平较低;徐州的第三产业外向化程度较低,与济南存在较大差距,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弱。

(三)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动态比较

城市竞争软实力是指历史、文化、道德、教育和体制机制等因素所构成的竞争实力。本文选取居民可支配收入、专利申请数量、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对比分析其竞争软实力。

1.居民可支配收入。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徐州、济南、郑州分别为12837元、13910元、11822元,2010年徐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62元、济南为25321元、郑州为18897元,徐州和郑州水平不相上下,而与济南差距则呈扩大趋势。从农民纯收入来看,徐州略低于两市但差距不大。这说明徐州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还要继续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也要保证农民纯收入的稳步增长,为徐州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基础(见图4)。

2.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用以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0年徐州、济南、郑州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9927件、4487件、2401件,徐州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高于济南和郑州,这说明徐州比其他两市具有更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在创新型经济背景下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见图5)。

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05年徐州、济南、郑州的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7031元、17147元、20195元,2010年徐州、济南、郑州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11902元、31686元、33577元。“十一五”期间,徐州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较明显的增加。近三年,徐州与济南和郑州之间的差距还呈扩大趋势,这说明徐州的金融服务竞争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金融服务业是制约徐州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总体上看,徐州与济南、郑州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上,由此带来徐州GDp总量、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落后于济南、郑州。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提升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从徐州、济南、郑州的静态和动态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徐州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济南和郑州,发展后劲较大。

徐州发展的相对优势是:地处经济较发达的江苏省,长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江苏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有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后劲较足,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专利申请数量高于济南和郑州,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在创新型经济背景下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徐州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处于较低水平,金融服务竞争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GDp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成比例,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明显。

(二)提升徐州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大力提高城市经济规模。徐州市政府制定了“一个目标、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和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城市发展目标,对于徐州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增大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经济规模,仍然是当务之急。要以“三重一大”为中心,实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提高城市经济规模,增大经济总量,实现苏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城市发展目标。特别要大力实施服务业赶超战略,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徐州加快向区域性商贸都会和服务业强市迈进。

2.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徐州市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解决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速城乡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突破第三产业,推进产业联动,形成第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高度化水平。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贸易手段,建设在区域内具有带动示范作用和商品集散功能的区域共同市场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万商云集、物流贯通的局面,将徐州建设成为商品流通的集散中心、商品信息服务中心和区域经济交往中心;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徐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开发特色旅游品种,加快开发郊县人文历史景点,推出具有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加大徐州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加强旅游与铁路、航空等部门的合作,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配套服务;三要大力发展会展业,会展业是一种新型第三产业业态,会展业的发达与否标志一个城市或区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要加快对会展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会展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四要大力发展金融业,金融实力是资产竞争力的核心,劳动、资本和技术的运用都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引进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要全力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吸引境外金融机构来徐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国际化、商业化,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风险预警和市场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统筹城市发展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覆盖城乡的“路网”、“水网”、“气网”、“电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注意完善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企业投资为支撑、社会融资为补充的网络建设投资体系。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专业需要的应用网络,加快徐州市信息网络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扩大徐州市信息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强与国外信息企业的竞争力。

5.大力引进和培养人力资本。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科教人才充足的优势,建立完善人才引进的“输血”机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围绕“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建立完善城市人才交流的成长机制,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人才培养成长机制,搭建城市人才交流通道;建立完善关爱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基层干部,大力开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评比选拔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尊重基层人才、关心基层人才、优待基层人才”的浓厚氛围;要依托和发挥徐州较强的科技教育实力,建立集基础教育、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化体系和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科技开发实体,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力,促进产、学、研的直接结合。

6.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各自作用。政府虽然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提供者,但它是战略引导者、投资环境创造者、规则的制定监管者和某些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它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决定一个城市竞争力各要素作用的发挥最终只能通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得以体现出来。城市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明确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使城市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如此形成的综合竞争力才会持久。

7.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开发特色资源,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凝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县域特色工业,立足城市工业优势,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把县域各类工业集中区培育为承载城市大工业转移的平台,实现城市工业集群向县乡辐射,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发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增强城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丽平,方玉金.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统计,2010(2)

2.敖丽红,宋玉祥,满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东北四城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9(3)

城市经济竞争力篇10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旅游竞争力;时空差异;演变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7;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7)02-0046-05

一、引言

武汉城市圈(wuhanmetropolitanarea),又称武汉“1+8”城市圈、“大武汉都会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及周边100千米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它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武汉重返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自“武汉城市圈”提出以来,学界就对其持续关注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及引力格局划分方法[1]、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2]和演化[3]、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4]、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5]、城市区位与可达性分析[6]、城镇化生态环境相应[7]、土地资源优化配置[8]等方面。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完善,圈内有4a级以上景区4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但学界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9]、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演化[10]、景区交通可达性[11]、旅游景区时空差异[12]、旅游流集聚扩散特征及路径分析[13]、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14]、体育旅游发展战略[15]、旅游产品系统策划[16]等方面。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不难发现,目前尚没有学者对圈内9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差异和演变特征进行研究。而进行此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圈内9个城市旅游发展差异及其演化特征,对圈内9个城市旅游的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来表示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并从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吸引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2005年以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演变特征。

二、旅游竞争力量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把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竞争力量化研究的对象,较少对城市进行相关研究[17~18]。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的研究则较为丰富。王琪延,王湛春从城市发展竞争力、旅游市场竞争力、旅游产品及资源竞争力、旅游服务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9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效率进行了分析[19]。祝晔从城市环境竞争力、城市旅游吸引力、城市产业竞争力、旅游保障竞争力以及旅游发展潜力五个方面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形成机理[20]。刘中艳、罗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显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个角度构建了适合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21]。还有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22~24]。

三、武汉城市圈城市旅游发展时空演变及分析

1.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参照国内学者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依据数据的科学性、可获取性和可测量性等原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基本变量进一步筛选。SpSS19.0统计软件输出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吸引力、社会发展支持力、城市环境竞争力四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在90%以上,可较好对城市旅游竞争力作出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吸引力、社会发展支持力、城市环境竞争力四个方面出发,选取GDp总量、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a级以上景区(点)数、公路密度等19个指标、构建包括一个目标层、四个要素层、19个指标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表1)。

2.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5―2015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各个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3a级以上景点(区)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生态示范区数据属来源于环保部,部级风景名胜区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来源于文化部,国家森林公园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国家地质公园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世界遗产数据来源于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景观质量评分细则中5a、4a和3a级旅游景区需具备的最低分值作为相应级别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并认为相同级别的旅游景区(点)对游客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对应的各级景区点的分值分别为90、85和75,因此3a级以上旅游景区指数=5a级景区个数×90+4a级景区个数×85+3a级景区个数×75。旅游知名度=世界遗产数×20+部级自然保护区指数×10+部级风景名胜区数×10+部级生态示范区数×10,旅游特色指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10+国家地质公园数×5+国家森林公园数×5+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5。

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5―2015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计算。在因子分析前,先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量级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xj=■(1)

其中,Xj是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xj是未经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指标,Xj是第j个指标的均值,是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

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运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以因子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公因子,对各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得分。然后根据各主因子与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公式(2)计算各个主因子的得分:

Fi=■aijxj(2)

其中,Fi是第i个主因子的得分,aij是第j个指标在第个i主因子的载荷。

再利用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旅游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tC=■biFi(3)

其中,tC是旅游竞争力,bi是第i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tC值越大,代表旅游竞争力越强。2005―2015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如表2。

3.武汉城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时序演变

图1是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随时间变化图。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武汉市旅游竞争力在[1.29,1.55]区间内波动,未来变化趋势尚不明显,2005-2007年呈现出“V”型波动;2008-2014年基本]有变动,呈现出直线形态;2014-2015年,有明显地下降。黄石市旅游竞争力2005-2015年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005-2008年一直下降,在2008年到达最低点后开始上升并在2010年到达小区间内的高点,在2011年短暂地下降后又开始上升并在2013年超过2010年的高点。鄂州旅游竞争力2005-2015年波动幅度较大,未来变化趋势尚不明显,2005-2009年呈现出“n”型波动形态,分别在2007和2008年到达最低和最高点,2009-2015年呈现出“U型”波动形态,但没有超过之前所到达的高点。仙桃旅游竞争力2005-2015年波动幅度较大,2005年旅游竞争力最大,在2006年大幅度下降,在2007-2014年逐渐上升,但没有超过2005年的高点,但在2015年大幅度下降,并低于2006年的低点,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孝感、黄冈、咸宁、天门、潜江旅游竞争力2005-2015年波动幅度不大,呈现出波浪形变化形态,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

4.武汉城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演变

为探究武汉城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演变特征,需要对圈内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等级划分。本文约定:tC≥0.3,表示旅游竞争力强,处于第一等级;0≤tC

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市旅游竞争力一直处于第一等级,武汉城市圈其它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其相比,差距明显;2005年,武汉城市圈西部城市旅游竞争力强于东部城市,南部和北部城市则处于同一级别;近年来,呈现出东部城市旅游竞争力率先提升并从2005年的第四级别跃升至2015年的第二级别,西部城市旅游竞争力下降明显,从2005年的第三级别下降到2015年的第四级别,北部城市旅游竞争力一直处于第三级别,南部城市则从2005年的第三级别跃升到2015年的第二级别。

综上所述,武汉城市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表现出以下特征:(1)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强于边缘城市;(2)现阶段,东部城市旅游竞争力强于西部城市,南部城市强于北部城市;(3)边缘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出从东部率先提升,并顺时针逐渐提升的趋势。

四、结论

鉴于武汉城市圈独特的地理位置,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学界较多关注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旅游发展研究不多且没有学者对圈内9个城市旅游发展差异和空间演变进行研究,而此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圈内9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圈内9个城市旅游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从城市旅游发展水平、旅游吸引力、社会发展支持力、城市环境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变化和演化特征,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第一,黄石市旅游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鄂州市和仙桃市旅游发展水平在2005-2015年波动幅度较大,但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武汉城市圈其它6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在2005-2015年波动幅度不大,呈现出波浪形变化形态,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

第二,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总是强于边缘城市;现阶段,东部城市旅游竞争力强于西部城市,南部城市强于北部城市;边缘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出从东部率先提升,并顺时针逐渐提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钱春蕾,叶菁,陆潮.基于改进城市引力模型的武汉城市圈引力格局划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2):237-245.

[2]刘承良,颜琪,罗静.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J].地理研究,2013(5):857-869.

[3]余瑞林,刘承良,熊剑平,等.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2(5):120-126.

[4]朱媛媛,曾菊新,韩勇,等.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时空结构[J].地理研究,2014(10):1908-1918.

[5]张俊峰,张安录,董捷.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5):595-602.

[6]陆锋,陈洁.武汉城市圈城市区位与可达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4):68-74.

[7]郭庆宾,刘静,王涛.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演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137-143.

[8]董捷,杜林燕,吴春彭,等.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41-46.

[9]刘大均,谢双玉,陈君子,等.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0):1276-1281.

[10]王博,吴清,罗静.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5(5):192-197.

[11]马悦.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交通可达性空g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2]万纤,刘嗣明,吴清.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时空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1):1426-1432.

[13]邓祖涛,周玉翠,梁滨.武汉城市圈旅游流集聚扩散特征及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4(3):170-175.

[14]刘承良,颜琪,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分析[J].经济地理,2009(5):846-850+860.

[15]陈林祥,梅跃长.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11-14.

[16]王乃举,黄翔.武汉城市圈旅游产品系统策划[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138-142.

[17]Dwyerl.,Forsytht.H.p.thepriceCompetitivenessoftravelandtourism:aComparisonof19Destinations[J].tourismmanagement,2002(1):89-96.

[18]Huyberst.,BeneettJ.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theCompetitivenessofnature-BasedtourismDestination[J]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3(3):213-233.

[19]王琪延,王湛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2(7):49-53.

[20]祝晔.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21-126.

[21]刘中艳,罗琼.省域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4):186-192.

[22]周礼,蒋金亮.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1):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