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09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1

关键词:美学教育;文艺评论教学;新媒体美学;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在2007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把美学教育列为八大核心必修领域之首。为什么美学教育这么重要?这是本文重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艺术教育可以停在技术层次、它可以是审美的培养,但更为贴切的应该是美学的训练。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美学已经涉及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1]。

美感的培养与美学教育是不同的:美感培养是老师引导学生对美的观察以及感受;而美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及创造能力。美感培养属于教育范畴,可以在学校进行;而美学教育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要由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科学化、技术化的训练己经做的很好,美学课程内容也很丰富;而美学教育则一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也将探讨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理论、以及实施的方法[2]。

一、美学与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是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美学不可分,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因而当我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意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

艺术教育最需要的是人文的精神,而非技巧训练。美学是艺术与人文的共通知识,美学能让艺术评论更为深入、让艺术创作不断更新、同时也让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能欣赏艺术就能提升美学素养;美学素养提高了以后,就能欣赏艺术,他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3]。

2、美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它主要的目的是拓展大学生的外在与内在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加入美学教育是极为前瞻性的作法,我们都知道以往的艺术教育只注重专业训练,培养出许多艺术家,而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或许并没有受到任何提升艺术或美学素养的教育,这也使得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成长的沃土,而连带地使艺术土壤失去了根基。站在培养美学的立场,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相当的美学素养,文化艺术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茁壮成长[4]。

3、美学与整合教育。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是美学教育的最大敌人,没有思辨、批判的教学是审美教学的头号敌人。不能欣赏,就不能整合;不能欣赏,也就不能获得智慧。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的意思是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推行美学教育的格言。

二、美学教育方法论

1、赋予意义。最有价值的艺术是能唤起美感的艺术。大多数的学科的学习目标都是想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美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去感受它。如纽约某社区艺术协会认为美学教育应培养人们赋予物品意义,从而透过艺术品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①赋予物品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你作的物品,而是制作的过程。②探讨他人作的作品:制作艺术品的同时自然也会欣赏到别人的作品。③用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对生活:艺术家透过生活与工作的互相作用,用询问、参与、关联,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

换言之,美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在寻常物品或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意义。而追寻意义的方法,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下手。让学生能够认识艺术,才有可能建立他们的美学经验和兴趣[5]。

2、艺术评论之教学。艺术评论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艺术课程如果单纯欣赏深度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学生不一定都有机会从事艺术创作,所以艺术评论应该是各个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

艺术评论有描述、分析、诠释、评价四个层次。事实上描述不算达到美学教育的层次;它只是预备知识的建立而已。分析要包含美学特性、美学概念等要素,才算达到美学分析的目标。诠释不仅是集合分析之所得,它必须提出解释。至于评价,则不需要依靠媒介、形式、内容与风格的评论。美学教育似乎也可以按上述流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到美学的境地中。我们认为至少要分为描述─分析、诠释─评价两个层次的教学。

3、课程设计。艺术教育一定得透过实践才能得到。虽然美学教育重视的是批判能力,但没有亲身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出艺术评论的。美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当包含实践部分;有了实践能力,美学教育重视的独创性也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传统重视记忆知识的任何科目课程內容,应加入美学教育的因素,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进而开发出创新的能力。

五、结论:美学教育的可及性与时代性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美学教育是人人所需;我们需要要让每个学生尽量受到美学教育。二是美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融入现今文化。美学教育不是专业的艺术家训练,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本身将来可能需要的美学陶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敞开胸怀去面对所有的艺术创作。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建立美学准则以及推动美学教育,让文化和思想取得新的进步。

作者;唐志伟等

参考文献 

[1]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145. 

[2]刘智强.论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意义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10):10-11. 

[3]董变林,郭成桥.高等院校应加强美学教育[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4,20(9):91-92.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2

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在学生中受喜爱的程度远不及通俗感性的流行艺术,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青年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国门大开、流行文化盛行和价值取向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外界对现在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褒贬不一,更有学者批评当今大学生文化艺术品位庸俗化。我们要注意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引导他们不要把过于低俗的东西奉为时尚,把高雅的文化艺术视为落伍;教育他们不能把传统与现代截然分开,二者是有机联系的。社会倡导的美应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高校艺术教育应该运用恰当的引导方法让大学生既接受传统审美观念,又不失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影响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变化的因素

经济上一系列重集体轻个人的政策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舆论,在大众思想上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念。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靠国家计划供应,普通民众没有开展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形式的经济能力,只能随大流。可以说当时的经济环境限制了青年人对多样化审美情趣的培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开放,各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内地的出现,应运而生的不同文化形式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在政治上,国家在思想文化上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时代”,中国社会的主导理念是政治决定一切。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国家对文艺工作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政治上较宽松的氛围以及相对自由的政策环境,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观有了改变的空间。在文化上,大学生审美情趣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文化的逐渐多元化。全球化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使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万花筒”,青年大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不同的文化样式,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审美观念。另外,在学校教育上,改革开放前后对于艺术教育的工作目的也不一样,这对于长时间生活在学校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3

关键词:美学素养;高校艺术教育;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0-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3-0108-02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艺术设计教育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还需加强。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综合院校已经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普通文理科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做到依据社会和市场要求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重新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提高,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成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

一、美学素养是设计内涵的依托,支持设计师拥有有深度的思维

美学素养的提高,首先是文化素养的提高,其次才是艺术素养的更高追求。缺少必要的文化积淀,美的发现、美的欣赏乃至美的创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学养是充实作品内涵的依托,是支持设计的灵魂,不重文化修养的人往往进不了高境界。内心很浮浅的人,不可能有深刻的作品产生。

美学素养是构成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既能通过教学活动显性、直接地影响学生发展,也能通过作为榜样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美学素养,应根据其职业特征以及与教师职业息息相关的动态教学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建构。

不少人认为艺术细胞大多是先天性的,不是通过学习就能培养起来的;另一些人则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后天的教育环境依然能够培养出一个艺术家。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但是,在艺术的王国,天道酬勤恐怕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励志名言,个性禀赋或许是需要特备关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个人的素质、修养、品格等,自然就在自己的作品里,作品就是自己的影子。由于环境与时尚的原因,我们不难理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泥沙在缁,不染也黑的道理。在现实中,这样的列子俯拾即是。在我们周围,一些粗野、浅薄的设计作品为数不少。高校当下的确培养了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匠人,到处充斥着相当数量只见手迹不见心迹的低俗之作。有些设计师心气很高,自命不凡,他们不肖于学习经典和做科学美的创造者;还有一些人被滥竽充数的西郭名家熏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美,这样的设计怎么会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到经典中去汲取营养,那种断章取义、摘录小义、听人演义之说,不可能使自己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拥有有深度的思维和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更不可能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想提高艺术鉴赏力,那么切身去感受艺术是唯一的途径,比如倾听古典音乐,静观经典书画,品读优秀设计作品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能融解,能改变,能拓展,能生非类,能变尽旧体而有新体,就是积学而储宝,酌理以富才。

学养丰厚的设计大师,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每每会使我们体会到师心独见、因文明道的淡定与博爱。我们可以确定作为美内在的要素,那就是自由、崇高、和谐,而所有的要素都基于自然的或者说意识的精神。自由是基于意识自身的,崇高是基于意识超越的,而和谐是基于意识目的的。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美的理解,在于美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美学素养的构建,能够使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发现设计之美。巧妙的构思、和谐的搭配、材料的运用、色调的统一和与环境的协调等等,在每一个细节中,美的积淀都能给人提供技艺的养分,帮助设计师挖掘出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诠释,即便不同风格的设计也同样有着对人性的关怀。设计是感性和梦想的产物,比如风趣的艺术家扑捉到的梦想之美,许久以后,仍能带给他人真情依旧的感动之美。

二、美学素养教育增强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个性是创造力的条件。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与风险性特征赋予了它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们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总是力图探索客观世界中还未被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开拓性的实践,开辟出人类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创造性思维活动及过程中的内在的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内在的东西即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人们对历史和现状的深刻了解,依赖于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展。而每一次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一次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因为要想获得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人们就要不断地探索前人没有采用过的思维方法、思考角度去进行思维,就要独创性地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途径去正确、有效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养之上。没有丰富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的方法,没有美学素养的培养,创新思维无从谈起。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教育同时又是整体化的教育,需要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评价手段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深刻的变革,在整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基本途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形成有价值、高效率的教育思路、方法和步骤,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学是探究性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应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美学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从而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

三、构建有特色的美学素养教育实践课程模式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使之掌握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达到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发达国家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更注重于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增强。

多学科教育是美国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要求一种均衡的艺术课程,对来自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与美学这四门学科的内容给予同等重视。重视理论指导是日本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教材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坚实,高校重视对世界尤其是对欧美各国艺术教育领域里取得的种种成就的研究,对于希腊、中世纪、近现代艺术教育的种种观点与思潮也都有非常完整的介绍、分析与评价。欧洲国家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普遍认为,艺术素养教育是连贯的,在各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没有固定的专门艺术教育模式,这实际上为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条件。

当下我国的美学素养教育出现了功利化、技艺化的倾向,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实践课模式需要创新。让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

高水平的专题美学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美学知识,拓宽视野,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无形中就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可以多参加一些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经常到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毕业生相对来讲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评价大学生不单看成绩,除了专业水平,还看表达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个人修养素质等。高校在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多渠道开展美学素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紧迫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1).

[2]中村好文.林铮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守伦.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2011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Sme)论文集第4卷.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4

【关键词】语文非语言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09-02

语文课堂是动静结合的课堂,非语言教学艺术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声艺术。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表情、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梅拉宾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曾于1971年提出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总效果=7%词句+38%语调+55%肢体动作。由此看来,非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略带微笑的面容,温暖的目光,端庄而不呆板、明快而不轻率的仪态,会给语文课定下一个愉快的基调。无疑,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是独具美的特色的。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指明“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思想,是语文课程必需的任务;而将美育思想融入独具魅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中,更是会让两者相得益彰。

关于非语言的分类,划分的角度不同,它的种类也不一样。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实用的方面考虑,这里重点谈面部语、眉目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四种非语言形式,并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各自与美育的融合。

一面部语与美育

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语言符号。微笑作为表情中最基本的语言信息,常常以一种鼓舞或抑制对方情感行为的方式作用着接受方。笑,在生理机制上有它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语文教师应使自己的微笑成为一种示范,一种内心世界豁达开朗的示范。微笑实质上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以微笑对待学生,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亲切、可信。同时语文教师的微笑也是一种激励的表达,它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并更加热爱学习。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语文教师在面对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时,没有过分的批评话语,相反地,微笑在他的脸上显现,学生原先紧张的心情也因此放松下来,在心里默念自己能行,下次一定加油回答上教师的问题。这就是微笑面部语带来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师动人的微笑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教师无声的微笑中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二眉目语与美育

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是一个人深层心理的一种自然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均能从目光的细微变化中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目光语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传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双向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感悟、翻译学生的目光语,善于根据学生眼神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学生也应从教师的目光语中洞察教师情感的微妙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他能凭借学生的的眼神看出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是懂还是不懂。当教师走上讲台,以传神的目光讲授新的教学内容,又以探索的目光捕捉学生的眼神时,学生会感到教师在时刻关心自己,信任自己,并形成一种融洽的、默契的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是通过眼睛来营造的。可以说,教师的目光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形象美。学生从教师的目光语可以看出教师心怀博大、志怀高远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文本流露的真切情感。这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特级教师韩军,他在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读到动情处,声音哽咽,泪眼迷离。很显然,此时学生从韩老师眉目语中得到一种直观的感受,也感受到文本传达的真挚情感,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美感的共鸣。而此刻,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通过动情真实的眉目语,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

三手势语与美育

手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手势,是主体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对语文教师来说,运用各种手势激发学生想象,增加情感表达力度,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独具意义的。

在语文教学中,好的手势能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并得到强调。首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运用好情意性手势语。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语句时,主动做出向前冲出去的手势,做昂然奋进之态,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浩大气魄,感染力得到提升。不仅如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示性手势语的使用。譬如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不管答案是否全面,作为一名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都应利用鼓

掌或向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手势语向学生传递鼓励之情。另外,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还应适当使用象征性手势语。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得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联想,给学生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很显然,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一双灵动的翅膀。可以说,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

四空间距离语与美育

空间距离的变化,可传递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感情。有研究表明,随着教师和学生距离的缩短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与有效次数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利用好非语言艺术中的空间距离语。如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环节时,教师可适时走下讲台去,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讨论,去指导、帮助学生的讨论。这种近距离的交流容易让学生形成亲切感,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而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容易受到感染熏陶,容易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态度。

再如,在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融入学生,和学生一起读书、写作、口语交际,而不再把读书、写作和口语交际单纯地看作是学生的份内事,而是以身作则,在语文实践的大家庭中,和学生一起沟通听说读写。此外,语文教师还应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结束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将美育与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融合,更是语文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体现。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渗透美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美育的正确观点,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是极其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美育光照下的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的探索,必将大放异彩。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发学生想象并能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良好的熏陶,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这种能力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继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5

关注生机、生态、生命,传播科技、艺术、文化,2014年5月12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像素与声音”课程汇报展成功举行,2013级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展示,解读了各自对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这次展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人文幸福感。这也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办学思想融八课程教学的成功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是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大尝试。

“像素与声音”是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主干课程,其分组式教学、主题作品创作和课程汇报均体现了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将价值取向植入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强调文化坚守和文化融合,培养具有独创性、创新意识及创造力的现代复合型艺术人才。在此次展示中,学生自由组合,形成1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团队,拍摄动态影像并进行艺术处理,如配音、中英文字幕处理、影像处理及剪辑,用photoshop、premiere和aftereffect等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展示以“中西方文化交融”为主题则意在打开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大家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带着中国立场、东方文化的观念走出国门,赴英留学。YiCHi小组从具体案例出发,深人解读中西方文化背景,发人深省;圆曲小组关注中国文化储备,借用日常事物进行创作,将看似一般的生活用品升华到中西文化;25小组强烈的创新性完美地诠释了艺术的特征,从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中找寻创新点;壹volution小组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红双喜小组的作品充满正能量;茶叶蛋小组则从小小的“囧”字插座切入重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必要性,利用虚拟互动、动静结合等方式,通过制度、文化、习俗等板块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从中寻找创新点,同学们都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立场,坚持面对面、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理性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表达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

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志强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他今天深受鼓舞,非常感动,大家都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去思考了文化融合。如何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如何使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交融,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如何让艺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今后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仍将立足于全球化发展视野,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吸纳英国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以跨界融合的国际化艺术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体现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交融的艺术使者。李院长还对此课的指导教师王中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素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即利用艺术基本知识和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探讨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触动和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独特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审美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开展各类审美活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修养,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艺术教育是最普遍的一种审美教育,其本质属性就是审视艺术之美,塑造艺术之美、心灵之美、万物之美。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要途径,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教育中进行的,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掌握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最直接、最本质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艺术审美素养的合格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实际上是艺术审美修养的教育活动,用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促进大学生德育、智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艺术教育要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涵盖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面向那些积极性高、艺术天赋高的学生,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在校学生,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

3.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了艺术表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可以概括为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表现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其艺术情趣,形成其艺术素养。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掌握全面的艺术知识,并自如地应用于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中来,指导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合理设置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实践

1.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在明确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科学地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将人性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只有在人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灵环境中感悟真、善、美,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审美素养。

2.积极创造各类艺术实践机会。任何技能的掌握、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历练,艺术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实践掌握相关知识,更应该积极创造各类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1)举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知识竞赛等,在轻松的氛围中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2)鼓励和支持高校各种文艺社团,充分肯定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推动作用,利用文艺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3)探索建设与艺术修养相关的特殊专业,以校、院、系为单位组织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确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此类普及性活动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大力营造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

1.加速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负责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们传授艺术知识,通过言传身教和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加速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升级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拥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艺术修养,能够驾驭艺术类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又是一名艺术教师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2.营造艺术教育文化环境。环境是塑造一个人的基体,所以高校在推行普及艺术教育时,除了重视课堂教育外,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艺术教育文化环境,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大的艺术课堂,在浓浓的艺术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和维护校园艺术文化环境,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审美素养,同时将自身独特的审美素养反作用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中。

参考文献:

[1]唐珊.论艺术教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24.

[2]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3]潘小星.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7

关键词:高校;美育;途径

艺术审美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样的能力和需要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源于自身的情感积淀,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素养包含多美育种内容: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包括对艺术形式的欣赏,进而包括对艺术情操的体验和领悟。在高校美育过程中,通过教学引领学生在艺术长河中巡游,领略人类深厚的审美理想。

1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思维和艺术的素养不仅是社科工作者的灵感源泉,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审美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推广和改进美育工作,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美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确立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重的地位,才能时时刻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捕捉和发现美,追求和创造美,体悟和运用美。这样,大学生的人格心智日渐完善,社会实践也会愈趋全面和谐,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

2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当下高等教育中的美育现状、存在的认识误区急需转变观念,创新建设。古今中外,对于美育的探讨和研究可谓卷帙浩繁,而马克思主义对于审美和艺术的论述,为高校的美育研究和美育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也为未来的美育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2.1美育认识简单化、工具化

随着考生对艺术相关专业报考热度的持续升温,对艺术专业课程重视的程度也在加深,但对艺术理论的忽视也日趋明显。马克思把美的问题视为人类生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说审美的生存是一种完美的人生状态,那么无疑,美育就是使人树立一种审美追求并获得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不论是艺术专业教育中对理论的忽视,还是非艺术专业对审美能力的忽视,都是对美育认识的一种简单化、工具化的体现,其根源就在于美育的宗旨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2.2艺术教育条件缺失

马克思把“美的规律”视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准。实践不仅是创造美还是体验美的过程。因此,培养对美的感悟能力是美育工作的关键。这样可使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美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教育来说也同样意义深远,不可或缺。美育除了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外,还培养理想的人性,使人摆脱局限、僵化、分裂的自我,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精神的综合协调能力。因此,美育对于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熏陶,有利于人性的全面和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内容单一且质量不高,形式局限缺乏趣味,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中美育内容都严重不足。这些现实情况无一不影响着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建设。

3提高高校美育能力的途径

3.1创造美育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即必备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或者称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教育的场所,包括教室、场地、艺术馆以及各艺术类教学设备等。“软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指教学经费中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教研经费,便于各种艺术教育工作及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走近艺术,完善自我,体验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同时,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里,教师用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合作和谐的关系,并不失时机地在艺术审美教学及艺术活动中,进行肯定性的鼓励评价,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改革美育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设艺术审美教育课程,但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处于被动,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当今的艺术审美教学规律及实际要求。在新的环境下,教师需要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学的参与: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是多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沟通和交融上,将各艺术门类与文学等学科综合起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发展,让这些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揣摩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使他们形成一种自觉的自我鉴赏能力。二是语言的参与:当代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与环境,受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但评析一件艺术作品或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化时,课堂互动积极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较贫乏。所以要使“教”与“学”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达,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行为的参与: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纯艺术的还是实用艺术的学习学生都应有行为的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体会艺术创造与产生的过程,近距离接触艺术,理解艺术,这有助于更好掌握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感受。由此可知,在艺术审美教学方法的改进中,教师要主动地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从而使艺术审美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理解艺术的积极性。

3.3加强艺术审美理论教学

艺术理论是打开审美之门的钥匙。现在大学艺术教育授课中,普遍忽视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原因是理论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能力将这一内容生动地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只限于对艺术的表层认识,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基础上去学习、理解、发展艺术,挖掘艺术的真谛与无穷魅力,有了这种深入理解与感知,审美想象才能扩展、丰富、完善,建构起一个审美世界,而不局限于狭窄的知觉对象之中。审美理解能力是使审美活动从表层进入深层意义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8

公共艺术教育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所谓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文学美、艺术美等手段和形式,引导和帮助受教者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艺术活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功能与优势。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

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发现美、鉴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崇尚和追求美的人生境界。寓审美教育于公共艺术教育之中,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和美感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艺术素养,是高校美育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审美,漠视或淡化审美的艺术教育活动,就僭越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本真,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益德价值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立德”、“成人”的功用。而这一功能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特性———审美育来实现的。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席勒曾经说过,没有审美的发展过程,企图达到道德的阶段是徒劳的。这意味着,艺术教育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成就人的德性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旨归。《乐记》中所提出的“乐者,通于伦理者”,其含蕴也正基于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绘画、舞蹈、表演、创作等方式,可引导大学生以善为美,形成向善的态度思维和价值取向,明辨是非,趋善避恶,砥砺品性,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道德人格,达到以美导善、“美”与“德”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智价值

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各自的属性与功能,左脑以逻辑推理思维为主导,而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激发左脑和右脑的活动能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达到协调和平衡左脑和右脑的作用,深掘大脑的发展潜能,活跃大学生的积极思维,锻炼和开启大学生的智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公共艺术活动并非以强迫、高压的方式进行的,而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动、愉悦、自觉地参与。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激发大学生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唤起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洞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校艺术学院一门新兴的公共课程,公共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支撑,特别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与合理的界定,因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从专业的视角出发看待公共艺术教育,重拔高而轻普及、重个别而轻全体、重知识而轻能力、重比赛而轻教学、重活动轻育人等,严重地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航向,背离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学科定位的模糊性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因此,在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中,多数高校并未将其视作一个完整的学科加以建设,也未将其与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在课程定位与学科建设中较为模糊与随意。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科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学校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违背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目标,拔高学生的技能训练,热衷于竞赛或比赛,将获取名次和奖励看作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湮没在功利主义的泥潭之中。

(二)课程管理的松散性

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课程管理较为疏松。一方面,在缺乏明确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前提下,不少高校缺乏总体的课程设计,尚未将公共艺术课程当作一门通识课加以建设,导致课程设置和管理随意,在管理上不是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标准,而是以学校的师资状况与选课人数为转移,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教材的选用和管理比较随意。如,有的高校直接搬用艺术院系的摄影、钢琴、文学等专业教材,并没有认真选取契合普通高校而非艺术院校的综合教材,实用性较差;有的高校教师虽自主开发教材,但也存在内容陈旧、价值不大、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三)师资素养的欠缺

良好的师资素养是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人力支撑与智力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不仅要具备必需的艺术素养,而且要有必要的文化素养。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是难以割舍、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倘若教师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公共艺术教育也难以纵深挺进。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中存在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相互割裂的现象,特别是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艺术因素,导致其文化知识相对薄弱,重艺术轻文化,致使师资素养欠缺,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的整体综合素养亟待加强。

(四)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时空。只有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方可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挺向新的教学境界。公共艺术教育自不例外。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地局限在课堂,习惯于室内听讲、操作与表演,忽视了课外的艺术资源。艺术的源泉在于生活。只有在实际的生活和活动中,才能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获得源源不断的艺术生长点。在封闭式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只能以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经验为学习素材,疏远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艺术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艺术的魅力与活力,必然导致被动落后的僵局。

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有效措施,稳步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定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尽管桎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学科定位问题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定位不明确或是出现偏差,必然使公共艺术教育误入歧途,导致挫败。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国民审美素质的教育,而非高深的专业教育。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指向并非培养歌唱家、作曲家、美术家等拔高式、精英式的教育,而是让大学生接受美的体验或艺术的熏陶,服务于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大学生,以所有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普及为发展航向,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基本任务。为此,学校主管部门及教职员工应予以高度重视,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加以建设,确立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二)健全课程管理机构,加快课程管理步伐

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杂乱无序的课程管理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门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由专人分管、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并强化其岗位职责,特别是要严格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指示精神,优化课程体系,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艺术教育课程方案、课程实施细则、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坚决杜绝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机制。此外,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使用和评估教材。一方面,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将部级、示范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纳入课程开发之中。另一方面,根据地区与学校的发展实况,因地制宜,加强高水平教材的编撰工作,满足不同地区大学生舞蹈、戏曲、绘画、歌唱等多方面的艺术需要。如此,方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的动态平衡。当然,有条件的高校可设置多种艺术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强课程研发与课程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在稳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基础上,要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建立一支知识广、业务精、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新知识和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之大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改变,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教师对此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不仅要弥补以前缺失的知识,而且要学习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建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高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积极开展影视、书法、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师资培训和教育活动。为此,要按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派教师以参观、访学的途径学习同类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或是聘请资深教授、艺术造诣高深的学者作报告和讲座,进行学习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切实提高教师的艺术专业理论水准和艺术感悟能力。此外,要加强艺术教育教师的任用和考聘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惩戒或剔除不合格的师资。唯当如此,方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打造一支文理兼备、艺术和科学相融、一专多能的优秀师资。

(四)坚持开放性原则,积极开展课外艺术活动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9

【关键词】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03-01

一、引言

高校审美艺术教育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在诸多高校的实践探索中进步缓慢,但是在校外艺术审美教育相关行业却发展得如火如荼,这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进步、创新十分不利,导致当前高校审美艺术教育效果欠佳、学生认可度差。面对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发展的尴尬局面,积极提倡审美艺术教育大众化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拓展视野、提升课堂容量。

二、高校审美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审美艺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波折。审美艺术教育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对美的享受与追求,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着重体现艺术本身的熏陶、教育功能,因此在课堂设计、编排方面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在教师聘用、课堂改革创新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审美艺术教育功能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都导致审美艺术教育践行不力,无论是公共性、艺术性还是审美性都未得到全面发挥。另外,高校艺术审美教育中与时代变化的脱节、行政管理的不到位、创新教育理念的缺乏、优质审美教育资源的欠缺等共同导致了目前高校艺术审美教育困境,面对国内艺术审美发展的大众化趋势,要积极总结以往审美教育的不足,凸显审美教育的工具价值,在大众化审美潮流下合理运用各类艺术资源实现大众化审美教育,让当代大学生们获得多元化的审美享受,提升个人艺术修养与专业素质,实现内外兼修。

三、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大众化探索

我国当代艺术在审美方面呈现大众化价值取向,无论是精英艺术家们的大众化创作与选择,还是社会整体文化氛围中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这些都为高校审美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酝酿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根基。艺术领域的大众化取向主要表现为取材视角平民化、题材通俗化与呈现方式多元化,这导致现代艺术审美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为高校审美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资源的汲取与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面对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困境,面对艺术大众化发展潮流,国内高校审美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时展潮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时期转型的可能性,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来发展审美艺术教育,结合高校授课现状打造全新的审美艺术课堂。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在学生中间要积极宣传并推广正确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审美需求,建立惠及全体、丰富优质的审美教育资源,增强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氛围,打造审美艺术教育平台,为审美文化的传播与延伸提供支持。高校内部要进一步完善艺术审美教育相关体制与机构,制定科学、全面、合理的发展规划,优化审美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构建立体化教育平台,打造优质艺术审美资源,筹建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完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提升审美教育效果。

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教育实际出发,从审美教育思想、方法与手段多方面进行创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其审美熏陶作用,同德智体教育共同配合协调进步。对审美艺术教育进行改进要切合时代特征、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为广大师生精神层面提供服务,提升大学生们的审美品位,将审美教育课堂打造成为一个高端的精神文化家园。高校审美艺术教育要积极利用网络与多媒体等技术开展和普及审美教育,实现“微时代”的大众化审美教育。

审美艺术教育新途径方面,从审美教育主题、教材、教育形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探索。在高校积极开展各类艺术主题活动,将校园文化与审美艺术教育相结合,利用各类艺术活动提升学生们审美修养。要以高校艺术专业为主体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开展各类审美艺术教育与宣传活动,从场地、经费、政策、人员多个方面予以保障,从而促使审美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实现审美教育大众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审美艺术教育大众化是当代艺术教育进步与创新的必然选择,大众化取向背景下要积极探索高校审美教育的可能性,从教育体制、资源、手段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新时期高校都大众化审美教育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余聪聪.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3):21-22.

[2]曾俊蓉,王兴,窦继涛.浅谈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165-165.

[3]冯子勤.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的声乐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7):126-127.

作者简介:

美学与艺术教育篇10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93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