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07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1

    

    按照沁阳市创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的工作要求,XXX食安办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方式,主要围绕公众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公众对食品安全变化的感知、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公众对沁阳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反映等内容,面向XXX社会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公众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二)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评价;(三)公众对食用食品的满意度;(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态度。

二、调查实施与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在广场、菜市场、大型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发放调查问卷。

三、数据评估及主要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完成有效问卷40份,样本覆盖了问卷中的所有职业身份、各个年龄段等人口学特征,调查汇总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2

关键词:民众感知;政府行为;监管评价;食品安全满意度

引言

自1995年《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然而当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风险事件,深刻反映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无力,不断引起消费者对政府监管能力的质疑,致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度日益低迷。在此情境下,如何更加有效提高监管水平,消除民众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是我国政府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

围绕消费者满意度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评价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借鉴。JannkedeJonge等研究指出政府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促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状况产生乐观评价,政府监管工作的无效则导致消费者产生悲观评价[2]。王常伟等指出部分消费者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评价较低,尤其是在政府的监管与执法力度方面[3]。马琳研究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是政府的职责,对政府监管评价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评价越高[4]。Brewer等通过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消费者对政府监管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感到十分担忧,其担忧程度极大影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价[5]。williams认为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是影响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6]。纪杰认为食品中有害物质反映了政府监管效果的不突出,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价[7]。SpencerHenson指出,可通过公共和私人等方式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除政府监管外,还应发挥社会监督等第三方监管的作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评价也将影响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价[8]。

基于上述研究可知,消费者食品安全监管评价受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政府监管有害物质效果的担忧程度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情况以及影响监管评价的主要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食品安全监管评价的理论选择

政府作为保障人民利益的公共管理者,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频发致使民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度持续走低,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出质疑。西方政府监管理论起源于市场失灵,在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运用其强制性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虽然政府监管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但政府干预不足或干预过度都会导致政府失灵。本文在传统政府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升华并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其基本理念为:(1)主张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将市场上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部门的方式,提高政府运行效率。(2)主张重新整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的基础上,提倡非政府组织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3)主张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将高度集权的政府组织向分权化、扁平化、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发展。费威、颜海娜等的研究体现出了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念,指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不仅需整合政府的监管强势,更需引入政府以外的力量,形成多元主体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9,10]。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监管进行了重新定位,并考虑纳入新的监管力量,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社会监督力量与政府监管的相互配合,有助于转换政府固有的监管思路,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度水平。

1.2研究假说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GR),是指样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所持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任燕等相关研究表明,政府的监管措施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显著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评价[11]。王育红等研究发现,影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认证机制完善程度、监管与执法力度和法律体系规范程度等[12]。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存在正向影响。

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RS),是指样本消费者对政府监管的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担忧程度。吴林海等调查研究指出食品中有害物质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的关键因素[13]。山丽杰等认为公众对有害物质特别重视,对政府监管效果担忧程度较高[14]。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产生正向影响。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SS),是指样本消费者对政府的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纪杰等研究指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闻媒体、舆论评价等因素的影响[7]。洪巍等认为网络舆论、新闻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风险事件越多,消费者对社会监督评价越高,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越低[15]。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产生负向影响。

交互作用。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GR)、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RS)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SS)三个独立潜变量两两相关。苏理云等研究显示政府监管因子、有害物质因子和外界因素因子(包括新闻媒体和舆论评价等)存在相关关系[16]。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GR)与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RS)存在交互作用;

H5: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RS)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SS)存在交互作用。

H6: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GR)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SS)存在交互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假说,本文提出图1所示的食品安全总体评价假说模型:

2研究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

2.1样本选取与变量设置

为全面、准确地反应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总体况状的评价,以便更好为政府监管食品安全提供政策服务,本文有重点的在全国选择福建、贵州、河南、湖北、吉林、江苏、江西、山东、陕西、四川等10个省份若干地区的4258名消费者展开实地调研。整个调查过程随机发放问卷共4500份,剔除无效问卷总共回收425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

本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验证图1的假说模型,围绕各项假说设计问卷题目。各变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进行测量,1~5级表示满意度从低到高。问卷共设置17个观测变量,由4个潜变量构成(见表1)。

2.2问卷设计与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分别为51.22%和48.78%,男性略

多于女性;在年龄方面,95.39%的受访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下,其中年龄层在26-45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42.60%,60岁以上的受访者仅占4.61%;婚姻状况方面,已婚人数比例为61.04%,占大多数;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受访者学历层次整体偏高,高中及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为78.37%,初中或初中以下比例仅为21.63%(见表2);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3.1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9.0对提取的观测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输出的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Kmo值为0.840,Bartlett球形检验效果显著,p值小于0.01,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观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19.0对旋转输出的3个因子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GR)、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RS)、

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SS)的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s)依次为0.784、0.760、0.701,均通过信度检验。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的Cronbach’s为0.704,表明总体评价变量间的内部一致性良好。各因子的结构效度评价结果显示每个因子的公因子数只有一个,且方差贡献率均大于50%,表明三个潜变量之间的结构效度良好。

3.3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amoS18.0对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三个潜变量及各自的观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路径图与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4模型检验结果和分析

4.1参数检验与拟合评价

模型整体的拟合结果如表5所示,整体拟合效果良好。

4.2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等三个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58、0.222、-0.085。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且该变量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的影响效果最显著,假设H1成立。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果担忧程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22,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H2成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8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的影响呈负相关且影响程度较小,假说H3成立。

4.3潜变量的交互作用分析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三个潜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与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02、0.394、0.940,在1%的水平上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4、H5、H6得到验证。

4.4测量模型因子载荷分析

因子载荷系数反映了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程度,如表6所示。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潜变量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ReGU,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83,表明政府监管与执法力度越大,消费者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越高,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越高。

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潜变量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为Hm,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30,表明消费者最担忧重金属含量超标,对政府监管效果担忧程度越大,越倾向于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的不满意。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潜变量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GoVe,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03,表明新闻媒体等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负面新闻越多,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越低。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情况,并厘清了影响消费者对政府监管评价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以及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等要素均与食品安全总体评价显著相关。其中,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满意度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的影响最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正相关,体现出政府监管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政府监管效果的担忧程度与食品安全总体评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正相关。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评价与食品安全总体评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政府需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导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横向拓展中央层面食品法律,纵向辅之地方法律法规,形成以法律为基础、全面覆盖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网络。其次,内部优化政府部门结构,厘清政府监管职责。外部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不安全食品生产者的法律制裁。再次,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优化政府监管效果。最后,正确引导新闻媒体、网络舆论、消费者等社会监督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从而助力政府监管。

参考文献:

[1]任燕,安玉发,多喜亮.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与策略选择――基于北京市场的案例调研[J].公共管理学报,2011(1):16-25.

[2]JDJ,HVt,RJRetal.Understandingconsumerconfidenceinthesafetyoffood:itstwo-dimensionalstructureanddeterminants[J].Riskanalysis,2007(3):729C740.

[3]王常伟,顾海英.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监管满意度与支付意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9-95.

[4]马琳.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2-79.

[5]BrewermS,Rojasm.Consumerattitudestowardissuesinfoodsafety[J].JournalofFoodSafety,2008(1):1-22.

[6]williamsp.Foodfears:anationalsurveyontheattitudesofaustralianadultsaboutthesafetyandqualityoffood[J].asiapacific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4(1):32-39.

[7]纪杰.食品安全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监管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问卷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4(7):97-100.

[8]HenSonS.Foodsafetyregulation:anoverviewofcontemporaryissues[J].Foodpolicy,1999(6):589C603.

[9]费威.不同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行为抵消效应研究[J].软科学,2013(3):44-49.

[10]颜海娜,聂勇浩.制度选择的逻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J].公共管理学报,2009(3):12-25.

[11]任燕,安玉发.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分析[J].消费经济,2009(2):45-48.

[12]王育红,林峰,仝静等.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3(6):49-52.

[13]吴林海,钟颖琦,山丽杰.公众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5):45-57.

[14]山丽杰,吴林海,钟颖琦等.添加剂滥用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公众恐慌行为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7-105.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3

[关键词]城镇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134-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民的食品消费与日剧增,食品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危害了广大居民的健康[1],为了解宿迁市城镇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笔者于2009年7月进行了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宿迁市宿城区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城镇居民780名,就食品安全知、信、行进行调查。发放问卷780份,经过筛查,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08份,有效回收率为90.77%。

1.2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无记名现况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当场回收,不配合者不予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食品安全知识、有关事件的了解、态度、行为及建议等。正式调查前,对上述问卷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易产生歧义的个别条目做了修改。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pa数据库录入。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708例,其中,男性342例(48.31%),女性366例(51.6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95例(13.42%);初中188例(26.55%);高中、职高、中专242例(34.18%);大专、本科及以上183例(25.85%)。年龄15~70岁。

2.2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708例中,知道国家颁布《食品安全法》的占61.4%,知道绿色食品标志的占47.6%,认为在鸭的饲料中加入苏丹红,使鸭蛋心变红对人体有害的占81.9%,认为地沟油在经过回收、净化以后不可以安全食用的占83.8%,认为纯天然的食品不一定是安全食品的占63.8%。不同文化程度之间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食品安全认知态度

对于政府卫生部门食品卫生监管工作认为很好的占12.7%,认为好的占12.6%,认为一般的占46.7%,认为不到位的占23.3%,不清楚的占4.7%;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占97.2%,其中,23.2%的人觉得迫切需要,66.0%的人觉得需要;有25.8%的人认为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整个民族体质的关系是密切的。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看法有49.1%的人觉得问题太多,令人失望;49.3%的人觉得有问题但可以解决;有1.6%的人觉得没有问题;有87.7%的人认为实施《食品安全法》对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重要的作用;有91.5%的人表示愿意接受食品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人们担心蔬菜中农药残留占67.9%,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占82.8%,担心造假食品占77.5%,担心注水或病死牲畜肉占54.7%,不同性别及学历对食品安全问题担心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食品安全行为方式

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是超市和农贸市场,本调查的708例中占90.4%。在购买食品时遇到超保质期或包装袋破损食品,有39.0%的人会向消费者协会或向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有83.3%的人会与经营者交涉要求调换,有20.6%的人会自认倒霉,不去追究。可见大部分人认为不合格食品的主要责任在于销售者,但处理的态度比较宽容。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会采取不同的措施,见表2。向有关部门投诉的人中,有28.1%的人认为投诉得到解决,有25.4%的人对投诉解决感到满意;不向有关部门投诉中,有20.6%的人不知道如何投诉,有22.5%的人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有23.7%的人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投诉,有6.2%的人自认倒霉。

2.5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网络和报刊,本调查占86.3%。最需要获得的食品安全知识是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的具体指导,本调查占81.7%。

3讨论

调查显示食品卫生问题已得到宿迁市城镇居民的广泛关注,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较强,但在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实施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文化程度越低越显著[2-3]。假冒伪劣、农药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已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4]。电视、网络和报刊是人们了解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经调查发现,有97.2%的人认为需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但其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方式有偏差,且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也下降,具体体现在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低、对绿色食品标志不了解等,居民的食品卫生态度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其态度越好[5],故此建议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文化程度较低群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

不同文化层次人员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看法都较悲观,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大部分人群不向消费者协会或行政监管部门投诉,原因有多种,即使投诉群众的满意度也较低,对此有关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设立专门食品安全问题举报专线,加强食品监督力度,严格把关,从最基层进行调查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中做得好的经营者实施扶持,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顾食品安全的经营者严禁其进入市场[1]。另外,要增加群众的维权意识,做到切实为群众服务,将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彭,刘艳,黄中夯.成都市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4(21):428-429.

[2]王新甫,王永中.枣庄市部分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182-183.

[3]陈国威,孙桂菊,王少康,等.南京市消费者食品安全Kap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603-604.

[4]徐晓霞.社区不同人群食品安全意识现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72-1773.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4

2014年11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福建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副总理亲自宣布启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自此拉开序幕。2015年7月,上海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创建试点省市之一。2016年3月30日,上海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三级联创”模式

上海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具体将以“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为基础,形成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市级食品安全城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的“三级联创”模式。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上海市就已开展“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工作,目前全市228个街镇已全部完成‘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

《行动方案》出台

2017年1月,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于2017年3月20日正式实施。

《行动方案》以人民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实现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美好愿望作为努力方向,围绕无证食品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和网络食品经营等新情况、新问题,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监管责任,体现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突出发挥社会各方作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工作。

《行动方案》还顺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对网络食品经营、进口食品的监管等新情况提出了从严监管的措施,同时强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整合,运用大数据监管。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2016年完成对各区建设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区的中期绩效评估和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镇验收的基础上,2017年各区全面建成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全面提升本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完成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验收工作。

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四项评价标准:1.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3.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4.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关于市民满意度,《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市民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度评分达到85分以上;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达到70%以上。

为使上述基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行动方案》还通过附件细化为《上海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评价标准》,包括食品安全总体状况、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源头治理,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网络食品经营等新业态的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社会共治格局等。

2016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经费9.26亿元,其中抽检经费同比增长16.4%,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0件/千人,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3%。2016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2016年起上海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市民支持度得分高达99.8分,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分72.3分。

上海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效果显著著上海市闵行区、嘉定区、黄浦区、徐汇区全面建立了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一户一档”,摸清了底数,采取各种措施实施综合整治。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各区县就查处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1.3万余户次,其中取缔、关停、歇业7903户次,行政处罚1733户次,督促办证并获许可证1806户,督促登记备案纳管1191户,督促转变业态490户。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2015年10月1日,《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十大类20个重点监管品种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上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倒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还建立了上海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方便市民查询追溯信息。《行动方案》也明确,食品生产企业主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5

2009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不断强化监管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了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二、加强宣传,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二)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为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发了《关于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各成员单位、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各职能部门组织食品企业负责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企业自觉增强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编发、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为及时反映食品安全市场信息,充分展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编发食品安全信息46期(市食安办采用20篇),其中食品安全监管信息27期(市食安办采用13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动态信息14期(市食安办采用7篇),上报食品安全整顿动态信息5期。

为防范和减少野生蕈、亚硝酸盐、毒鼠强及高毒农药、食用草乌、农村红白喜事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时了4期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和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社会监督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各乡镇及各成员单位在县城中心城区、乡镇市场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2600份,受理群众咨询5600余人,倡导健康向上的消费和消费维权文化。

三、强化措施,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四、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促进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和企业(经营户)的培训,督促企业自觉增强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向社会公布了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投诉举报电话。按照边查、边纠、边整顿、边规范的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了蔬菜残留农药定期监测制度、畜产品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食品质量承诺诺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深入推进。

五、做好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节日期间群众饮食安全。六、多措并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各监管部位按照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地开展了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二)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的监管,指导各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加工小作坊从原料、配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一查生产企业,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查重点产品,建立分类管理、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三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落实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四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全年共巡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96户次,监督抽查食品56批次(其中合格46批次,不合格10批次),查处违法食品案件10件,罚款金额6.698万元。

(三)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县商务局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生猪屠宰市场监管。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场内部管理办法》、《生猪定点屠宰加工标准》,提高屠宰加工服务水平,保证加工肉品质量。着力加强屠宰场检验检疫工作,认真做好生猪宰前、宰中、宰后的检验检疫,严把入场检疫和肉品出场关,无“两证一标”的生猪一律不得入场,对检验检疫不合格的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肉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加强了对集贸市场、厂矿等地的猪肉经营和流动摊点进行巡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销售病死猪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县城生猪定点屠宰场加工肥猪14936头,累计检出病害猪17头,按规定作了无害化处理。××县畜牧局深入八个乡镇对乡镇屠工进行了《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共有乡镇屠工315人参加了培训,保证广大消费者能够购买和食用到放心肉。(五)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监管。县教育局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加强学校食堂、饮用水卫生等的监管力度,抓好学生的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活动。做到“一不倒掉(留样不达8小时的不倒掉)、二不下锅(学校食堂用水和蔬菜未经检验的不下锅)、三不上岗(从业人员体检不合格不上岗,不穿戴工作衣帽不上岗、未签合同不上岗)、四不进入(山茅野菜等四类高危蔬菜和食物不进学校食堂)。县卫生局严格餐饮业许可准入,进一步推进餐饮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大对高风险食品、高风险餐饮单位的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农家乐、旅游接待单位、城乡结合部餐饮经营单位、小型餐饮单位及建筑工地食堂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

(六)各乡镇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多方位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乡镇令品安全领导小组的平台优势,利用街天、重大节庆日前,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对学校食堂、单位用餐食堂、旅馆餐馆和食品加工、零售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检查,进一步肃清的不良食品在市场的流通,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七、狠抓重点,农村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巩固和完善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对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督促和指导,做到机构、人员、制度、职责落实到位,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层层落实了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三级食品监管网络,把食品监管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营造了农村食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的良好市场环境;开展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督员培训,提高了食品安全信息监督员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着力完善“12315”举报点网络,加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点建设,为有效打击农村生产、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三)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供应网络建设。以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建立和改造农村食品药品经营网点,累计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103个,举办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店长培训会,取得了店主满意、农民满意、上级满意的良好实效,使之成为我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终端和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推广运用到全县的食品行业,促进了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原则,在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的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管理制度落实,小街镇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的共同努力,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没有”: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因食品安全问题致人死亡的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物中毒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有害食物而致病致残的事件,全县人民的饮食安全得到保障。

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不建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

(二)仍有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单位按规定要求的各种台帐记录不全。采购索证索票台帐登记不全,记录简单。

(三)市、县机构改革尚未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尚未交接,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四)监管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九、明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制度,为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按环节监管、分兵把守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具体,监管到位,将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和综合整治,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工作。建立畅通的信息平台,按时报送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信息。根据不同季节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性质,向群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公正的食品安全信息,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

(四)认真组织好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检查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好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力度和覆盖面,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形势,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6

(一)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衔接力度不够。根据食品药品管理相关规定“对立案查处的食品药品行政案件,经调查、审查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已构成了刑事案件”,食品监管部门应将案件移送给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近几年来,某区食药监局向公安机关移送多起食品违法案件,无一例提起刑事诉讼,其原因除了食品监管专业知识要求程度高,公安机关将食品监管部门调取的材料转换为刑事案件的材料效率较低外,食品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之间没有加大了食品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力度也是重要原因。

(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但截至目前,相关省级部门没有专门出台管理办法,同时《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处罚金额需要根据有无“非法所得”来确定,这样给执法部门针对小作坊、小摊贩的执法带来困难,造成违法者没能真正承担起相关违法成本,无法起到警示作用。

(三)社会共治作用未得到有效彰显。某区食药监局2016年1季度受理市长专线或12331转办件,群众来电、来访、来信等投诉有130余件,但目前符合要求立案查处仅有1件,究其原因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虽然加强,但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相关投诉举报内容偏重于消费纠纷,多数投诉举报没有明确的违法行为、违法事实指向,相关证据材料缺乏,使得以投诉举报为线索,发现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或对违法行为查处的价值大为减弱。另外,从投诉举报受理结果导向分析,相关市长专线和12331等转办件的考核部门主要采取办结率和满意率为考核指标,也促使各承办部门较多采取调解方式化解投诉,在较短时间内以满足退货或赔偿为最终处理结果。

(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缺失。食品行业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单个消费者不可能全面掌握有关食品质量的信息,有些食品企业就会选择以次充好来牟取利益。当部分企业这样做时,而它的竞争对手不同步跟进,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真正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反倒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在同时食品监管部门也不可能掌握全面的企业生产信息,很难监管到位,因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尤其重要。然而实际工作中,食品安全诚信自律极为匮乏,主要是外在制约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食品监管部门在监管食品安全上重终端抽查、轻过程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不完整,相关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没有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

(一)加快构建完整的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针对实际情况,适时出台、调整、完善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之能够涵盖食品安全各个环节,同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安全问责制。既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支撑,又让食品生产经营者规范经营,构建食品安全自律防线。

(二)加大对食品违法案件的力度,对食品安全存在的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进一步规范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信息通报、查处和移送受理等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对于行政机关移送的,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的,应及时与行政机关做好衔接,以利于行政机关依法做出后续行政处理。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7

消费者导向型食品企业绩效审计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计划阶段

1.审前调查。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对企业被审计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企业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财务状况、经营方向、高层管理人员异动、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内部控制制度等,重点关注管理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及风险防范机制的设立与运行。

2.经初步分析,出具审前调查报告。内部审计人员找出审前调查的信息中不符合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环境性的行为,出具审前调查报告,并确定审计重点、难点等重要审计事项。

3.组成内部绩效审计小组。确定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和难点后,按照审计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期限,由董事会牵头组织,内部审计经理负责选择合适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绩效审计小组,并且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依据、目标、对象、内容及重点、绩效审计方法、步骤和时间、审计人员分工、工作要求等内部绩效审计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拟定。

二、实施阶段

1.内部控制制度测试。运用询问、审阅资料或问卷调查,对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

2.收集审计证据。由于企业绩效审计需要的资料内容复杂详细,因而常采用一定的证据收集方法减少取证工作量,例如适当抽取样本量等。

3.审计评价。(1)收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可结合平衡计分卡思想收集六大指标的信息:①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四方面状况;②消费者指标,包括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顾客参与度等三方面状况;③内部流程指标,包括设计合理性、流程执行力、部门协调力、技术创新力等四方面状况;④学习成长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人才流失度、领导力发展、信息系统效率等四方面状况;⑤食品安全成本指标,包括单位原材料成本质量、单位产品添加剂成本、单位产品质量检测成本、质量管理成本等四方面状况;⑥食品安全环境指标,包括品牌信誉及企业员工素质、法律法规健全度和执行力、销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专业安全检测技术等四方面状况。同时审计人员还需收集同行业的平均数据以作基准分析。(2)消费者导向型食品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对于上述的六大指标23组数据进行权重分配,可以看到消费者导向型食品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食品安全指标的权重最大,并且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成本、法律法规及健全度和执行度,以及销质量管理控制水平这4个二级指标,是23个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见表1、图1及图2),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最后得到的分值就是审计报告的依据。

4.对审计工作的复核。复核包括审计程序、目标、证据、工作底稿等事项。

5.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审计人员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初步结论。如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不到位,需给予建议:(1)安全生产方面,为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公司需制定《安全手册》,加大对员工安全理念、安全文化的培育,持续对设备进行检修,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2)食品安全方面,实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要求更加严格,公司要贯彻安全理念,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考核方案或质量关键点管理规范等,确保食品安全。

三、报告阶段

内部审计机构在绩效审计报告中需体现审计结果、反映审计目标实现程度,包括前言段、基本情况、审计结果及评价、审计查出的问题、处理意见及责任界定和审计建议等。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8

我局为把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针对辖区实际情况,从抓好食品批发经营企业监管入手,通过对流通领域食品批发企业实行建档管理,做到“一户一档”,管住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源头,采取科学的监管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一、具体做法

(一)引导食品流通批发企业自律,强化食品批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1、加强行政指导。帮助食品批发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根据我局实际在批发企业中推行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积极指导食品经营户建立“两帐一卡一店”制度,督促食品批发经营户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与辖区食品批发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防止不合格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2、加强法制教育。强化食品批发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我局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贯彻执行的氛围。一是各工商所以召开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辖区食品经营者学习,让所有食品经营业主知晓《食品安全法》,明白自己在食品经营中应尽责任和义务以及违法经营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与沃尔玛、绿源超市等配送企业联办“《食品安全法》宣传专栏”,增强经营者承担、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同时向广大消费者宣传,促进消费者对食品经营的社会监督。根据市局《转发省工商局关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普法知识竞赛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组织本辖区食品经营户、食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和知识竞赛,达到了食品经营业主知法、守法,提高食品经营业主的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增强企业负责人、工作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食品批发企业产品质量把关水平。我局邀请五粮液等名优企业工作人员到食品批发企业指导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组织食品批发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如何提高产品的进货把关、仓储保管、调运等业务知识。为帮助食品批发企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组织企业质检人员进行食品检测培训,请专业检测人员对食品批发企业质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对食品的自我检测的水平。

(二)强化食品流通批发企业监管,管住大宗食品质量。

1、落实监管责任,消除食品批发企业监管盲点。层层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每个食品企业在每个时期都有工商执法人员适时监管,同时防止重复监管的发生。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制度,在内部采取了区局与基层所、所与管段干部签订了责任书;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赋予经营者的义务,管段干部还与食品经营者签订了责任书,从而更加明确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重点食品质量监测,适时把好重点食品质量关。根据省局、市局食品监测计划安排,针对辖区实际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对食品批发企业和重点食品进行监测,制定周密的监测计划和每次的监测行动方案,把好各个时节、时期重点食品的质量关。如在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节日市场专项检查,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结合起来,做到超前防范,落实责任,突出重点。一是在节日市场监管、检查中超前防范,层层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节日市场突发问题。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制、机关部门指导监督责任制和各工商所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局领导带队,局、所联动,区局领导深入市场、超市、商场和经营企业,靠前指挥、带队检查督促。三是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集中开展节日市场专项检查,如在中秋节分管局长亲自带队对我市月饼批发企业琦园、麦加乐、多点儿进行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

3、加强风险预警,防范重大流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为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为在发生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时能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我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全国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及时消费警示,并安排各工商所对相关企业和商品进行排查。如在地沟油专项执法行动中,对全区范围内经销粮油及从事餐饮服务的经营户开展了“关于整治查处地沟油的专项执法行动”,区局认真制订了巡查计划,添加了待查企业和个体作为检查对象,展开了“拉网式”检查。对个别农贸市场内现产现买的加工菜籽油的小作坊认真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未发现有销售“地沟油”的情况。

二、工作成效

(一)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督管风险,促进和谐消费。通过以上监管措施,今年以来全区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通过问卷调查人民群众对辖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满意率明显提高达到了99.5%,实现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9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营造食品药品放心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全省范围组织开展食品药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这一总目标,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我省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努力营造食品药品放心消费环境,为构建和谐江苏、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健康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合力,促进全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人民群众对饮食用药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把江苏建成全国食品药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的省份之一。

(二)具体目标

1、监管合力进一步增强。到20*年底,全面建成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五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责任网络。

2、食品药品质量明显提高。食品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药品出厂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3、食品“三网”建设更加完善。20*年底,全省建成标准化农家店10000家,20*年底实现全省乡镇连锁超市和行政村放心店全覆盖,到2010年,全省乡(镇)、村食品集中配送率达80%以上。

4、药品“两网”建设成效显著。到2010年,全省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及药品零售企业计算机远程监控率达100%,农村药品购销渠道畅通、安全,广大农民购药更加方便、实惠。

5、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有保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进一步下降,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零。

6、食品药品消费环境更加和谐。老百姓对食品药品消费满意度达8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力争用2~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广大农村建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参与、全程监督、依法维权的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连锁经营、集中配送、放心可靠的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初步建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队伍作用,增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要突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建设,确保20*年底全省建成标准化农家店10000家,20*年实现乡镇连锁超市和行政村放心店全覆盖。要通盘考虑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和现代流通网建设,保证网与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大限度的发挥“三网”作用。

(二)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确立标准、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典型,推动各地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要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示范县标准及创建工作实施方案,8月中旬正式启动创建活动。要按照食品安全示范县标准,尽快研究制定示范评定办法及实施细则,确保20*年7月底前认定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县。要加强对申报县(市、区)日常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与督促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打好基础。

(三)加快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在无锡地区及粮食行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两档”建设指南》,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和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信用信息征集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搭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在医药行业积极开展“守法规、重质量、讲诚信”诚信药品流通企业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激励与惩罚力度,促进医药企业强化信用意识,提高信用水平。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对全省药品零售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药品消费环境。

(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创建食品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一是认真抓好《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二是突出重点,组织开展肉类食品安全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从6月起,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肉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肉类食品从饲料生产经营、生猪养殖、肉制品屠宰加工直到餐桌消费全过程的安全隐患,依法规范肉类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三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全面回顾总结《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20*年)》实施情况以及近年来开展儿童食品、酒类与饮料、保健食品等重点专项整治成果的巩固情况,对照目标,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制定下一阶段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及目标任务。

(五)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完善、合理、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江苏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层层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通讯网络,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三是构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事故报告、案件举报、应急处理、事故查处、工作督导等相关制度。

(六)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到20*年年底,全省95%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进村,60%的乡镇卫生院及50%的村卫生室通过达标验收。在原有宜兴、通州、大丰3个创建部级药品“两网”示范县的基础上,确定江阴、张家港、东台等19个县、市(区)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创建示范县并通过验收。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努力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考核目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重点整治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着眼于加强源头管理,将整治工作延伸到化工原辅材料生产及流通领域。继续深入开展治理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行为,严格落实企业及监管部门责任。继续开展全省“万店无假药行动”,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加强对药店的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药品消费满意度。

(八)切实加强药品稽查工作。继续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稽查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药械抽验工作效能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稽查执法水平。20*年,在全省范围统一开展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大检查行动。大检查行动以农村和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地区,以药品流通和使用为重点环节(主要包括零售药店、乡镇及其以下医疗机构、厂矿院校卫生室、个体诊所等),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药品、制售假劣血液制品和疫苗类药品、虚假广告药品、擅自添加药品活性成分药品、擅自更改名称药品、扩大宣传药品疗效的医疗器械产品、口腔义齿产品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全面提高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食品药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是省政府确立的20*年全省放心创建活动重点内容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有关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要建立完善有关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创建活动责任体系,严肃责任追究制度。要以创建活动为“抓手”,真正做到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打造监管工作新亮点,全面提升全系统监管能力与水平。

(二)注重协调配合。食品药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调配合。要及时、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创建活动有关进展情况,努力寻求政府在人力、物力与财力上的支持与帮助。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发挥牵头、协调和参谋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创建工作协商机制,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稳步开展。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尊重社会各界对创建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篇10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州第七次党代会及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以“科学监管、优质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干部受教育,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情况

1.进行动员部署。根据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局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于4月8日召开了学习实践动员大会,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

2.抓好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科室组织学习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等重要著作,学习中央和省州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会议文件精神,每位党员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撰写了心得体会以及学习笔记,党员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监管、优质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确定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作为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课题,组成调研组分别展开调研,形成了3篇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4.体验民情民生。认真开展“三走进、三破解”主题实践活动。一是4月28日至29日派出工作组,深入法脿镇对2个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二是4月30日局主要领导参加了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安龙堡乡六纳村委会迷此村灾后恢复重建点乔迁仪式,为困难户捐款500元。三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六纳村开展“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听农家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情体察活动,送给村委会电脑1台、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读本50册,为结对扶贫户捐款900元。四是局机关党员王艳红同志及时向“春蕾计划”帮扶女童送去了帮扶款150元。

(二)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情况

1.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围绕“如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广泛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开通电子信箱和互联网站意见征求网页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期间,共召开座谈会1场次,发出征求意见表50份,收回31份,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梳理,并如实反馈。

2.案例剖析找启示。按照州委确定的3个正面案例和3个反面案例,以及县委确定的4个正面案例和2个反面案例,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并结合问卷调查和听取意见情况,从单位实际出发,找出了2个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反面案例,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抓住问题的根本和实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案例剖析材料。

3.对照检查找差距。对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积极组织领导班子开展“四对照四查找找差距”活动,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五查五看找差距”活动。领导班子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真查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

4.开好“两会”深分析。6月5日上午召开了局领导班子“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共10人参加会议。会上,主要领导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带动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会议最终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5.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局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具体措施,形成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积极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同级相关部门和监管相对人的意见建议,进行评议、反馈、测评,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三)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情况

1.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局党组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整改落实方案,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整改目标和时限要求、整改落实措施、整改落实责任。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对涉及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分析论证、认真对待,注意吸收班子成员个人的整改措施,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积极征求党员干部职工的意见。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布,一方面主动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另一方面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2.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在能结合、会运用上下功夫,把“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与“三牢记五争先”、“三走进三破解”和“一气二心三力”主题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深入开展“三牢记五争先”、“三走进三破解”和“一气二心三力”主题实践活动来推动“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的落实。健全完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已经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本台账”。党组书记对整改落实负全责,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认真抓好落实。

3.建立和完善保障科学发展和科学监管的长效机制。集中时间认真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科学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的制度规定及时废止,对一些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又较好的制度抓紧建立、充分进行论证;对那些涉及多个层次、多个单位和部门的制度,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4.认真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和满意度测评。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后,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特点、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作出认真全面的总结,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总体评价获满意票29票,基本满意票1票,满意率为97%,把测评结果作为评判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测评结果在局政务网站向群众公布,并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第六检查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始终立足于工作实际,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食品药品监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切实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形成了共识。通过强化学习,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作用的当务之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深化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热情更加饱满、行动更加迅速。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大讨论,深刻剖析了问题,查找出了存在的差距,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深化了对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问题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办法。通过学习实践,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具体要做到:坚定科学监管和发展的信心不动摇,落实发展目标不懈怠,狠抓自身建设不放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事业的大发展,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工作的大跨越,努力开创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在强化以监管促进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形成了共识。近年来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如何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仍然是主要的矛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促进医药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以科学监管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依法监管,实现机制创新;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完善信用体系;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干部素质;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廉洁从政;六是实践科学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三)在努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科学监管的有效途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1.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局继续履行职责,加强与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及时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节假日等重点期间、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整治。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有效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确保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程的无缝监管,保证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变更期间全县的食品安全。

2.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创新监管方法,建立和完善药械流通市场日常监督巡查制度,对辖区内药械经营企业、药品使用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全方位、综合性的日常监督巡查。同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排查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隐患,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了全县治疗甲型h1n1流感药品、特殊药品等专项治理工作。结合以往经验,重点对药品经营企业未按规定经营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储存药品及经营使用过期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为进行了查处。至2009年8月底,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708人次,车辆148台次,检查药械市场289户次。通过加强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有效防止了假劣药械流入我县市场,较好地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

3.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模式。明确监管责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为主,农村协管员、信息员等社会监督为辅的农村药品监管体系。利用日常监督检查之际,对当地协管员、信息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和协管能力;强化供应网络建设。今年把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的重点放到乡镇医疗机构。针对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开设时准入门槛低、药品规范化管理要求不高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完善“两网”建设与新农合工作相结合的新机制,促进药品供应渠道的规范发展。

4.针对干部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干部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进行了全面规划,注重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合理搭配,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机关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5.针对为企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局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服务,认真听取企业和监管相对人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践诺”活动。做到公开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责任追究,公布行政负责人办公热线电话,实现“阳光政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开透明程度。在履行行政受理初审职能时采取人性化措施,方便企业办事。

6.针对党风政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局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稳步推进我局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权力观,把好药械抽验、行政处罚等关口,防止发生等问题,以廉政安全、队伍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四、存在的不足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学习调研的深度还不够,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完全彻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三是对照检查存在认识不到位、剖析不深刻、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水平还不高。四是机关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坚决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重大隐患,坚决避免食品药品重大事故发生,以监管促规范,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推动干部职工思想大解放和监管理念创新。将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打破惯性思维,破除传统观念,摒弃通常心理,认真解决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牢固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强化整改,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监管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统筹协调理念,处理、协调好处罚与整改、药品监管与器械监管的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监管理念,深入研究科学监管规律,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提高监管效能出发,大胆探索有利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手段,构建有利于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科学监管机制。

(二)在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上下功夫。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继续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与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农村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程的无缝监管,及时消除食品质量安全隐患,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继续加大药械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强化药品安全风险防范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围绕防范药品安全风险,进一步排查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对农村药械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零售药店的gsp跟踪检查,监督企业严格按规范组织经营;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高“两网”运行质量;加快医药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医药市场环境等违规经营行为,强化对违规失信企业及营销人员的惩戒,促进全县医药诚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