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时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2:11

智慧医疗时代篇1

[关键词]智慧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64-3

analysisofthewisdommedicalResearchintheeraof“internet+”

――takingZhengzhoucityofHenanprovinceasanexample

ZhaoJieFuLixin

(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inthispaper,we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achievementsandexistingproblemsofthewisdommedicaldevelopment,combinedwiththeexperienceofwisdommedicaldevelopmentinotherareas,proposedthewisdommedicalimprovementprogramwiththeinternetofthings,cloudcomputingandothertechnologiesasthecoreintheareaofmedicalcooperation,thewisdomhospitalconstruction,mobilemedicalscienceandotheraspects,andthewisdommedicalscienceisconductedwithafutureoutlook,soastopromoteitsfurtherdevelopment.

Keywords:wisdommedicalscience;internetofthings;mobilemedicalscience

1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自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医疗”成了最先启动的产业领域之一,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下列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省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已形成涵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及智慧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在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该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借助无线网、集成平台、物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实现资源可共享、就医更快解、病人更安全、服务更周到、管理更高效[1]。

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手机挂号和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着力解决“看病难、挂专家号难、时间耗费”等问题,并向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疾病诊断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解决500万苏州市民的就医、健康管理,为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全民健康档案归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上海长宁区(iBm智慧医疗成功试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建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主要是通过推进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个体化的服务,在信息整合方面是把病人归入其中,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个人诊疗记录、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在服务上,市民通过自己社保卡,注册登录网站,在网上查看自己的会诊记录、国内外的相关医疗信息等,还能给医生留言,对病情进行沟通[2]。

青岛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完善现有医药卫生信息云,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健全透明有效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边界顺畅的查询机制,推进远程挂号、远程诊断、社区医疗等指挥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2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为更加了解智慧医疗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小组决定重点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作为主调研地。

2.1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研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广场等地展开调研。在关于“所在地区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居民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当地医院对突发病情所做的预案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而当地拥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2%。由此可见,医院应该加强关注居民突发事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关于“到医院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程度”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44%的人认为当前办理看病手续十分烦琐,52%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一般,仅有4%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是简单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办理看病手续方面应该进一步改善,利用信息化的办理来减少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在“当地医院就诊是否方便”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医院就诊还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一般,但仍有近10%的市民反映是不方便的。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面,要解决这近10%的人看病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方法解决居民简单的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卫生所建立档案规范的有78%,而很规范的只有22%。大部分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为居民建立规范的医疗健康档案,这会使居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的追踪和保障,这也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医疗应该能够利用数据库为每一个人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

我们还发现了居民对“当地医院用药是否规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仅有不到10%的市民认为当地医院用药很规范,认为用药规范一般的人数的占54%,不规范的人数达到百分之十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用药规范程度与医生对病情的把握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很难让医生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途径”“居民对医疗系统服务的需求”“现在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对郑州市医疗发展情况和人民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2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

2.2.1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郑州市很多医院已经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措施,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都具有自助办卡、充值、挂号、交费一体查询机等先进智慧设备。

2.2.2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初步融合。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状态信息采集自动化等特点,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2],实现人、设备、物资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临床工作和管理效率。

2.2.3实施预约挂号服务。使用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以优先就诊。预约挂号具有省时、省心、便捷等优点,让人们在预约时间段优先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在线支付可减少窗口排队付费的时间;彻底消除去医院挂不到号看不了病的烦恼;及时收到医生的停改诊信息;详细了解重点科室、名医介绍以便快速找到好医生等。目前,郑州14家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通手机挂号系统,不仅减少了市民就医大量排队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2.2.4实行“医卡通”制度。“医卡通”具有就医便捷、记录完整、明白消费、资金安全、存取自由等优点,持卡患者可直接就诊、检查、治疗、取药,无须再排队挂号、交费;通过医卡通就诊卡,医生能查询到病人历次就诊的详细记录,有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全面系统的判断;可随时自助查询交易明细;资金可通过医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安全保障;就诊结束后,卡内余额可留作下次就诊使用,也可在收费窗口办理结算退余额,可自愿选择。

2.2.5电子病历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国家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河南省目前已有4家医院,被卫生部纳入电子病历试点。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将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2.2.6健康卡的实施。在2013年3月1日,中国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各功能为一体,可方便市民预约挂号、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等。首批加入“一卡通”平台的医院共有55家。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病人数据。不能随时随地获取包括历史诊疗信息、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在内的患者全面医疗数据,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2.3.2仍然存在医疗误差。在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差,有可能因输错药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缺乏保障。

2.3.3“医卡通”的不便。各医院的医卡通的功能基本相同:均可以使用该卡,在本医院内办理就诊、交费、取药、检查、入院、结账等事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由于采用医卡通制作系统的不同,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读取对方信息,其二,医卡通仅仅方便了医生,患者查询不了任何信息。其三,医卡通附带财务交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财产的安全性,也浪费了资源。其四,许多患者担心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卡通里面的资料是否被院方窜改。

2.3.4缺少个人的医疗检测防护。一旦发生意外,会导致面临的风险加大。没有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缺少医生的虚拟会诊和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

2.3.5疏忽健康档案的建立。疏忽对居民以往的各类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同。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利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辅助医生诊断,会增加医疗差错。

3智慧医疗改进方案

3.1智慧医疗――核心技术

智慧医疗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激光条码扫描等信息感知设备和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换,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具有智能识别、多源数据的相融协同、移动计算、提供各层次全方位服务等优点。

3.2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协同

智慧医疗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1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师根据数据指标,为远端用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2.2远程医疗。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为居民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医疗资源;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3.3智慧医疗――医院建设

3.3.1智慧医院――整体构架。智慧医院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医院智能化系统、以信息整合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以电子病历应用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重点的数据融合平台系统、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系统。

3.3.2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工程、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3.3.3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系统、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外部系统接口、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临床业务辅助系统的建设。

3.4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

借助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与物的定位识别,结合门禁监控,提高患者诊疗环境安全;通过无线智能移动推车、医护移动终端,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及远程探视、医嘱执行核对;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病房电视上应用与安卓、苹果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多屏互动等应用;在门诊方面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4智慧医疗未来发展

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参与加强化、应用范围扩大化、信息共享普遍化等。我们要通过在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it基础设施、医院物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建设智慧医疗,来实现高效有序的医院管理,提供应需而动的公共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营造便捷安心的医疗氛围,创造学习与分享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

我们的建设目标应是实现全方位(包括任何部门、所有科室)、全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药品、耗材等)、全过程(包括病人治疗、住院的过程等)的智慧医疗。

参考文献:

[1]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2):14-18.

[2]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J].中国医院,2009(1):62-64.

智慧医疗时代篇2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论坛由延华集团执行总裁、医疗卫生事业部总经理金震主持。金总在开场中介绍,本次论坛既有关于绿色智慧医院的建设经验分享,又有信息化在医院规划建设中的要点分享;既围绕医疗质量以及远程会诊等方面展示医疗互联网+的发展、又时刻关注绿色医院发展中的环保问题。

绿色智慧医院建设策略

首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基础建设部部长、辽宁省建筑学会委员吴桂刚教授为论坛带来题为《绿色智慧医院建设策略――百年医院智慧绿色中前行》的演讲。他向大家展示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百年前中山医院所具有的绿色智慧:从温度调控、通排风系统、物流传输、呼叫系统、百年地胶等等,虽然看似原始,但却处处体现了绿色智慧的雏形。在科技不断更迭发展的今天,绿色智慧医院运用最新的技术已形成两大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集成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临床业务、医惠互动、科研支持、医院管理、区域医疗等;智能集成平台包括信息设施、公共安全、楼宇自控、机房工程、医疗辅助。两大平台相互融合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以智能建筑为基础,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智慧医院的建设目标。

医院信息化与工程设计

来自中国国际工程设计院的王健教授围绕“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工程设计阶段的要点”作专题报告。他指出,长期以来,医院一直围绕着智能化系统的概念进行设计。而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管理要求的提高,需要更加深化医院信息化技术与应用。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内容、综合医院信息系统机房设计以及网络、布线与终端设置等内容向与会者展示了如何在医院的建设设计中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要点,从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迎接+互联网的时代!

绿色医院与智慧环保

深圳世纪天源高级技术工程师谢文明围绕医院污水处理的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向大家展示出绿色智慧医院的环保环节:针对医院污水分类、处理设施、处理级别等现状,以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优化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过程,提高系统整体自动化控制水平,在考虑医院污水处理无害化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化”措施。

医疗互联网+时代

来自延华集团医疗卫生事业部的程正义总监向大家全面描述了在医疗互联网+时代的医疗质量管控和远程医疗协作。程总在报告中提出,因为互联网+医疗,改变了过去封闭、孤立的医疗系统,将形成开放的、协同的医疗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机构高效、民众满意、社会发展的发展目标。

如今,医疗安全日益成为医疗机构“不可承受之重”,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医疗风险、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保障医疗安全。他重点介绍了构建基于电子病历的全程全面质控以及通过大数据支撑临床提升医疗质量:医务人员仍然以熟悉的临床自然语言输入,而将复杂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过程交给计算机。这将有效节省医务人员时间,减少书写错误,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并实施真正的医疗质量控制。

程总还与大家分享了延华远程医疗协作的方案――把远程的医疗资源带到患者面前:以消费者(患者)为中心,把服务者(专家)带到病人面前。延华智慧医疗以120个系统、12000名医护人员、50万次远程诊疗/年的技术积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实时的、及时的、面对面的远程医疗服务。这改变了国内传统的远程医疗主要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让病人围绕医生转的诊疗模式。

绿色智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悦明提出,智慧医院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与医院实际应用环境相结合,通过资源的共享,形成高品质、优服务、高效率的新医疗生态系统模式,应以智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围绕以人为本实现环境安全、舒适、节能,流程便捷、完整、可扩展以及管理精细、资源可共享。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建协以及业内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会议现场人气爆棚,嘉宾演讲精彩纷呈,与会人员互动频繁,成为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会现场最为热点的论坛之一。

智慧医疗时代篇3

“智慧医疗”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它是从智能医疗出发,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高科技医疗设备、云平台等优势资源整合,实现精准、高度、有效的医护服务和管理。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医疗领域的应用拓展必将会有广阔的空间。而“智慧医疗”正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进行的有益尝试。就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上,“智慧医疗”模式被行业大鳄提及,专家们表示,在“互联网+”的实践中,有关“智慧医疗”模式的诸多尝试,是我国医药行业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就医保健的方式,而且也节省了医疗资源,能有效解决国内医疗管理系统不完善、医疗成本高、覆盖面低等问题。

不过,尽管目前市面上各种“智慧医疗”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但实际的普及率依然很低,而且缺乏有效率的医学检测和问诊。如此看来,未来蕴藏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智慧医疗”还需多方发力“迈大步”。

医疗器械智能化改变传统医疗

“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在你嗷地叫一声的时候,我会察觉出你需要医疗护理。”这是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里大白出现的场景。这个腿很短、软绵绵、喜欢抱抱的充气医护机器人,不仅憨态可掬,萌值爆表,更有不少酷炫技能,电影一上映就俘获了众多影迷的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好莱坞的票房黑马,而从另外的角度看,他们无疑切中了“互联网+”时代的两个热点:机器人和医疗健康领域。

其实,电影中大白的灵感就源自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医疗机器实验室。近日,该大学的公司medroboticsCorp发表声明,称其公司生产的一款医疗机器人系统已经得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放行,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这款机器人的内窥镜系统能够让外科医生看到并到达非常难到达的解剖区域,并且能使用微创手术疗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未来的最终方向一定是智能化,而医疗机器人正是医疗器械智能化的最终目标。医用机器人是专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按其功能可分为诊断机器人、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用教学机器人等类型。其发展不仅将改变传统医疗模式,而且也能够给医患带来诸多益处。它们比传统医疗更加精准、更稳定,在手术等治疗过程中导致患者感染的概率也较低。与此同时,它们也将极大地减轻医生的工作。

医疗器械智能化是集医学、信息学、机械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它更离不开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硬件、实时数据采集等技术的支撑。正因如此,医疗器械智能化无疑也是“智慧医疗”的重要代表,同时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彰显出“智慧医疗”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在享受医疗器械智能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比如智能化医疗器械价格昂贵、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等。

在线医疗app优化医患沟通

“智慧医疗”能够更好地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健康生活的理念,而在线医疗正是“智慧医疗”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广泛推行的在线医疗app(移动应用程序)是借助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工具为用户和医生搭建线上沟通桥梁,国内已有2000多款这类的app,主要提供寻医问诊、预约挂号、购买医药产品以及查询专业信息等服务,比较热门的应用有:春雨医生、好大夫、丁香园、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

这些在线医疗app的核心功能基本都是人工智能的问题查询和医生线上的健康咨询。尽管它们解决了问诊的地域限制、医生资源的不对称等问题,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几乎所有医生在解答之后,都会附加一句“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因为线上咨询中对病情的描述仅限于语言,并没有给到医生准确数据做判断,仍需要病人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医生也要面对面才能进行诊断和开处方。

智能硬件实时采集健康数据

“智慧医疗”的另一类医疗产品代表属于智能硬件。得益于小体积和高性能的传感器、移动处理器逐渐普及,加上无线传输技术和手机app交互界面,使得现有医疗检测设备的便携性和智能化成为可能,如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智能手环等。以智能血压计为例,用户可通过臂式和腕式的袖带内压力感应检测到舒张压、收缩压后,生成历史血压值记录变化轨迹,有的可以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端。

这类产品核心技术在于快速简洁地检测出血压数据,用户需要根据《成人血压指导标准》进行对照自行判断是否在正常值。表面上看来,智能硬件貌似解决了数据采集的问题,但由于方案不同测量的结果参差不齐(准确率最高不到90%),医生并不认可。另外,单一时间点或某一检测值(如血压)也很难诊断病情,无法给出健康隐患的指导。

打造“智慧医疗”平台仍需多方努力

智慧医疗时代篇4

关键词:智慧医疗;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互联网

一、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目前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涉及主要涉及如下单位:政府、核心医疗机构(掌握主要的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目前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再加上需要医疗服务的社会公众,以及在具体行业服务运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iCt公司、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即构成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二、智慧医疗应用推广的意义和目标

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并不能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行业体制甚至机制上的问题,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智慧医疗的实施可以提升医疗机构个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强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有助于医疗机构形成高效有机的整体,从而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让社会公众的相关民生满意度提升。

卫生部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对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具体见下图一,十三五期间,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是工作重点之一,除了上述意义之外,最终还可以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考核和指导。

医疗卫生行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平台与社会公众形成有效互动,使所有社会公众及时得到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面完善终身的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的最终目标。

三、智慧医疗的主要系统框图描述

智慧医疗系统主要框图应该由如前所述的核心要素围绕对病患/社会公众的服务构成,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各级计生委);主导核心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含主索引);核心医疗机构,其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智慧医疗的基础;基层医疗机构等。核心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和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是以后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核心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医疗服务的病患(社会公众),这四大块之间形成网状联系,最终围绕病患(社会公众)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具体见图2。

就核心医疗机构内部进行展开分析,又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数据层、网络层、感知层,其中数据层是关键。数据层主要指在医院内部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网络层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wiFi、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感知层指的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如便携类血压/血糖/心电监测传感器等。

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国家认可的最终系统框图和相应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在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层目前各省市开展最多的工作为电子病历,目前也正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四、近期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产业标准的建立。智慧医疗产业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和融合产业,涉及的各类标准复杂凌乱,后期应该在政府主导下,组织成立专业人员和机构,加快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

2.加快专用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目前的无线网络环境复杂,包括wiFi和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如何设计开发自适应的传感器网络通信接口使得相关数据得到及时高效不失真传输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突破,第二,目前市场上在用的专用传感器基本都是通过私有协议与封闭专用平台对接,开放性差,缺乏行业公认的公用协议,目前在车联网领域,公用协议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并在逐步解决中,中国移动已经在前几年推出了规范物联网终端与m2m平台间数据通信和用于终端规范管理的wmmp协议,并且在车联网领域进行了积极推广,值得智慧医疗产业在发展专用传感器时借鉴;第三,专用传感器所传送的数据涉及个人隐私,需要法律层面制定相应法规进行保护并明确相应的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标杆项目的实施同步探索解决,产业化是促进专用传感器研发突破和相关问题解决的有效推手。

3.创新运营模式。智慧医疗改变了现有的就医模式,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应用让卫生医疗体系中每个要素紧密联系并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最稀缺的资源,医生尤其是名医,其生产力得到了彻底解放,解决各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但是对于相应的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就要创新运营模式。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这就意味着要把现有的卫生医疗行业打造成一个开放、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政府应该在满足相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和引导各类医疗机构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的医疗需求。

4.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在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层,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将另外三个层面,即医疗机构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平台、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平台融合成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而且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平台未必完成所有数据的物理集中,但肯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视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是一个逻辑集中管理平台,其数据分散在各处,通过核心模型虚拟成完整的数据集合,其中目前各省市都在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大数据应用就是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括电子病历),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已建成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期项目目前包括三个库:(1)相关人员的基本资料;(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3)动态远程检测数据。方便医护人员在医院、或社区监护平台实时查看被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被监护者或其家人在家中、办公场所、在户外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通过智能终端将人体实时体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远端信息的连续、实时、准确采集。远程医疗监测平台随时随地的测量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血糖、脉搏、血氧等生命体征,实现对身体隐患的早发现和早治疗。目前实现了血压或心率远程监测。当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超过系统设置的临界值的时候,系统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负责的值班护士,医生和平台维护人员,另外相关医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进行具体信息和数据的移动查询。

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智慧医疗产业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地,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快投入,及早建设。

五、智慧医疗产业的内涵

智慧医疗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现了信息化带来的产业融合新趋势,正如约翰.索普指出的,“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广泛化、先进的通信能力消除了时空的约束,经营的本质甚至整个产业都需要重新定义”。也就是,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要求相关行业进行信息技术之外的配套改革的地步时,“完成这些变革需要重组产业的边界,至少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和产业运行规则”。而且智慧医疗产业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所谓智慧只有通过医疗产业的两化融合和对信息的全方位有效利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形象地描述,通过各种先进的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应用是智慧医疗产业的血管与肌肉,而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大脑,核心医疗机构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心脏。

六、智慧医疗产业近期应用热点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而这两个应用热点带来的影响是不太一样的。

随着国内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全覆盖已经是现实,目前省人民医院已经通过移动的4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远程诊疗,并可以在省人民医院本部远程指导其他医院进行现场手术,大大提高了核心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间的协同效率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今年,基于移动4G移动通信技术的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系统将覆盖全国近30家医院,远至陕西富平。另外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卫计委将尝试建设覆盖全省的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系统。

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不仅仅是利用先进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医用,更多地体现了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带来的革命性的商业影响。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影响很大,到2020年,医疗成本将占美国GDp的20%,超过4万亿美元,这其中将有一办用于慢性病患者,这些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保健和监测获得更好的治疗,充分降低住院治疗成本,并充分体现了以病患为核心的模式特点。而在国内,养老问题由于社会老龄化趋势也更加凸显,老年人也是慢性病患者的主体,另外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患者数量数目庞大,因此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浮出水面,其在国内的商业影响相比美国更加巨大,需要相关设备生产厂家、通信运营商、iC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充分介入,另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尤其社区医院的协同更是此项工作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其运作体系相当复杂,甚至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和推动下由各方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予以落地,这将是智慧医疗产业在近期最大的一块蛋糕。

七、智慧医疗发展的产业模式建议

在目前的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过程中,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凸显成两种模式,即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

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方面,挂号应用是已经开展比较成熟和普遍的一个应用,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所伴随的是各个核心医疗机构的集团化,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都已经组建了医院集团,并且向社区医院进行服务延伸。

对于这两种产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绝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智慧医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医改的切入点之一,智慧医疗的产业模式应该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从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来看,智慧医疗产业的各核心要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要素协同重于单要素主导,并且通过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最终实现一致的信息流带来相关产业的融合和系统的重组。因此,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标准制定)和政策引导扶持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核心医疗机构、通信运营商和主流iCt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积极性,让大家积极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智慧医疗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柯本,(美)布朗,(美)普里查德,著.互联网新思维:未来十年的企业变形计[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美)斯奈德,著.4G革命:无线新时代[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智慧医疗时代篇5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

智慧健康项目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在项目建设伊始,宁波市卫生局便着手智慧健康项目的顶层规划和系统布局,并将其与系统设计、架构设计和制度设计相结合,启动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顶层设计。

与顶层设计相匹配,宁波市同期展开标准规范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截至2014年4月,共组织完成《宁波市智慧健康标准规范目录体系》、《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标准建议-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分册》等9项涵盖了一期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标准规范,编制完成《宁波市智慧健康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宁波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建议书》、《宁波市医卫协作平台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7项项目咨询报告,均已提交审批或实施。2014年5月,宁波市启动开展了智慧健康二期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调研,为后续建设提供顶层设计支撑。

以人为本,成效显著

自2011年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宁波市围绕“五个统一、六项任务”,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医卫协作平台、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等具体项目建设,智慧健康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示范效应凸显,逐步成为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区域卫生信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宁波市以实现“统一数字化集成平台”和“统一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目标,加快智慧健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建设,为智慧健康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医疗服务走向健康服务迈出了关键一步。截至2014年4月底,基本实现9个县(市)区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8家市级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与市平台系统的对接。据统计,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集中了1200万条健康信息和5.3亿条健康档案数据。

智慧健康基础设施率先取得进展。宁波市以实现“统一医疗卫生专网”和“统一的数据中心”为目标,率先开展智慧健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医疗卫生专网已连接到11个县(市)区,覆盖了所有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智慧健康数据中心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海曙、江东、江北提供基础平台、服务托管和异地灾备等服务。超前的智慧健康基础设施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传输网络。以鄞州区为例,2013年,鄞州区区域影像中心约服务30万人次,其中纠错约3000人次。

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目前,以全科门诊、中医药门诊、免疫接种门诊、妇保门诊、儿保门诊和健康体检中心“五门诊一中心”为基本建设内容的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宁波市全面推广,全科医生工作站、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社区医生随访系统已在10个县(市)区广泛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预约挂号、医疗信息查询系统等惠及民生。数据显示,提供预约挂号、诊疗信息和医疗资源查询等服务的宁波市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日均服务量超过8000人次,累计服务人次超过400万,年服务人次达150万。根据测算,应用预约服务的患者至少能减少一小时左右的在院时间。2014年4月,中英优质数字医疗展示中心建成并落户于宁波市第二医院,通过远程医疗实现了国内外优质资源整合,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数字医疗服务。2014年7月上线运行的“智慧健康―医院通”手机和电视客户端,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和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

智慧医疗时代篇6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城市机遇

关于“互联网+”是由总理于2015年3月首次提出的,旨在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与现代传统行业进行结合,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促进产业新的发展。智慧城市正是基于互联网技g,将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例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智能化的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基于同样的发展理念,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建设相集合,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动力和发展机会。

1关于“互联网+”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背景技术提出的新的发展新理念,是指将我国传统行业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包括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结合,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现有传统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传统经济行业的整体活力,从而在整体上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带动整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能力,实现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整合在一起,带来新的创新驱动力,实现新的产业变革。

2关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兴的概念,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区域在发展智慧城市,不同的城市都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主要有这几种形式:其一是以建设智慧基础设施为中心,让城市建设成为一座感知城市;其二是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城市新型产业结构,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产业;其三是围绕现今的环境问题,建立环保型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国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始于2013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的新型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健康、公共卫生、教育服务等多方面,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实现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智慧城市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通过着眼于城市基础建设,利用互联网建设,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3“互联网+”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背景发展起来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实体行业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行业的便捷性,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等特征,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互联网+理念正是基于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1互联网+下的智慧城市内涵

互联网+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利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分析,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日常生活的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正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通过网络来进行完成,实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互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3.2“互联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互联网+”主要是讲传统行业同互联网线上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对传统零售业的重新洗牌,互联网+中最为常见的线上支付方式,很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提供海量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规格、颜色、尺码以及供应商等相关信息,人们只需要在网上进行点击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互联网+技术利于其数据服务功能,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互联网+”作为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在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和培育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将社会中的经济体同网络结合在一起,提升产业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3“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动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业效率,并且打破了传统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产业界限,改变传统产业业态。“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是所有产业当中最广泛最深刻的。互联网与服务业相结合,给传统服务业产业结构、组织方式、成本分布、营销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革,催生了金融、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例如基于网络发展的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在线打车、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服务业新态的产生,这都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4“互联网+”驱动智慧城市之医疗

“互联网+”将传统医疗搬到网络上,实现网络医疗平台,居民可以在网上进行挂号问诊,极大缩减病人的排队时间,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减少医院的不必要的花销。通过在网上实现挂号看病,医院通过网络平台对病人进行病例管理,极大降低医院人工对病人病例管理的成本费和人力费,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医疗的建设。医疗健康问题是每一个社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对此,建立智慧医疗具有极大的便利。

4结束语

综上,智慧城市正是基于兴起的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智慧城市借助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产业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生活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便捷。“互联网+”正是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将传统行业同互联网线上技术进行结合,正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为此,互联网+技术为发展智慧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坚.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企业发展[J].现代企业,2014(1):7-8.

[2]王夏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机遇[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5:1-5.

[3]侯纪勇.郭为.中国智慧城市专家[J].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11(10).

智慧医疗时代篇7

正确

2.家庭规模缩小强化了代际支持能力。

错误

3.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西部地区要低。

错误

4.受尊重需求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

错误

5.目前我国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智慧养老绩效评估的手段和标准。

错误

6.智慧社区在养老服务没有形成科学共同体,或没有足够的共识,导致了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

正确

7.我国现如今已经进入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成热期。

错误

8.根据《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变化。

正确

9.中国选择了家庭医疗储蓄的医疗服务体系。

错误

10.大数据时代要求架构云化,这对网络安全没有威胁。

错误

11.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激情碰撞,虽然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格局,但是没有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错误

12.大数据要跟“互联网+医疗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家明确的支持“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健康”。所以在新的医改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跟大数据的结合将会取得更重要的发展。

正确

13.沃尔玛的尿布啤酒效应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关联性。

正确

14.以大数据来促进我们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正确

15.推动大数据在健康档案和数据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

16.1947年第一代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领域。

错误

17.医疗机构的盈余,并不是会拿给股东去分红,而是要用到医院的发属、医生人力资本以及整个医院的管理上。

正确

18.建立伦理道德多层次判断结构及人机协作的伦理框架,制定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

正确

19.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面临五个“新”——新模式、新焦点、新应用、新机遇和新挑战。

错误

20.2016年9月开始,微软的技术与研发部门和人工智能(ai)研究部门相互分离,督司其职.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智慧社区的概念强调用().物联网这种新型的治理形态。

C互联网

22.腾讯研究院认为智慧养老是指利用先进的(),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统平台。

B.t技术手段

23.智慧养老以解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要为目标。

C.养老健康

24.“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医疗服务体系。

D.一体化

25.鼓励开展(),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的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和延伸处方等服务。

B.网上签约服务

26.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要坚持:提高服务水平,推广().

D.“智慧化药房

27.由于工业发展和智能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国内智能机器人行业的研发主要集中于()、工业服务

D.家庭机器人

28.德国经济部和()两大部门对人工智能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前者注里实际应用,后者关注科研。

D.敦研部

29.德国未来高科技战略计划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技术得到大力支持。

D.3D打印

30.为满足人们提高()的需求,具有扫地、擦窗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经面世,空调、电饭煲、微波炉等智能家电产品不断推出。

B.家居生活质量

31.对人工智能发展态势的判断中的新挑战是指人工智能发展的()带来新挑战。

C不确定性

32.人工智能正处在第三次热潮中,核心突破是()。

C.深度学习

33.人工智能产业三大要素是技术产品、改造提升行业融合和()

a.集成应用

34.督个医院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容易造成()。

C.信息孤岛

35.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体学习.

C.第二次

36.人工智能诞生在()。

D.1955年

37.()可以预测经济违约概率。

B.芝麻信用

38.根据《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谷歌所测算出数据与官方最后的数据相关性非常接近,达到()。

C.97%

39.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铁三角定理中不包括()。

a.普及性

40.按oeCD统计的排位,中国国民的平均健康水平排在世界上排第()位.

D.55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41.人工智能下游应用场景众多,如()等。

a.智能机器人

B.智能医疗

C.无人驾驶汽车

D.智能家居

42.《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隐私规则规定了以下数据共享方式()不受该法案限制。

B.涉及的组织对病理信息进行“去身份”处理

C.医疗机构在有数据安全违规风险时加密epHi,以降低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

D.旨在向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使用协议并让他们得到需要用于研究的最小量数据

43.我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政策、法规制定的建议()。

a.创新综合监管机制建设

B.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规划

C.夯实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基础

D.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

44.家庭医生的工作主要是().

a.首诊

B.就医就诊指导

D预约

45.在医联体中()。

a信息互通

B.资源共享

C.病人双向转诊

D.医生上下流动

46.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问题()。

a.公立医院跟社会资本能否合作?

B.亏损是怎么发生的?

C.公立医院在现在的资金组成模式下能不能运转?

D.公立医院在现在的资金组成模式下不能运转的话,缺项在哪里?

47.医保的引擎作用体现在()。

a.定价机制与支付

B.抑制道德风险

C.智能审核与监控

D.服务协议与评估

48.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有()。

a.为业主委员会在房屋、物业管理等小区管理方面提供支撑

B.提高社区居委会的服务效率

C.使市场服务性企业能够提供针对性的主题社区活动

D.为居民提供一般的便民生活、金融服务

49.发展智慧养老的原因()。

a.提高老年人自理自立能力,有尊严地生活

B.促进公民在老年期的全面发展

C.高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普遍性问题

D.更好地融治代际关系

50.大数据被多国上升为国家战陷的原因()。

a.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全面爆发时期

B.全球掀起开放政府数据热潮

智慧医疗时代篇8

关键词:云计算;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R151.4文献标识码:a

1.项目的重要意义

“社区医疗服务是城市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医疗服务,构建以社区医疗服务为基础、社区医疗服务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居民健康为主线,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为重点的智能健康社区系统,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和活力,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

2.智慧社区健康医疗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医疗”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要求与接受。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发展战略。

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医疗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3.主要内容

本文探讨的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关键技术主要面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连续性的日常健康监护和健康咨询的需求,设计以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为主体、联合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攻克高血压/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基于本体技术的健康知识库、个性化智能健康管理推荐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发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健康监测、健康数据智能分析、健康指导、就医咨询、远程医疗协助、健康知识库和健康信息检索等功能。

4.建设方案

本文研究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建立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为核心进行健康医疗的系列服务。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又称居民健康管理/监测/服务一体化平台,是指通过放在社区或机构的的自助体检设备,在一个宽松、自然的环境下来持续监测公众的健康情况,同时通过服务后台提供客制化健康促进和医学预防的智慧型健康服务平台。

图1系统组成图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由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小屋、智能健康评估系统、健康社区服务系统,卫生信息交换系统和居民健康风险分析系统、用户终端等七部分组成。

1)居民健康卡系统:是居民身份的识别卡,便于居民的连续健康检查和建立连续的居民健康记录。

2)居民健康小屋:简称为自助体检管理系统(SpeiS),是指通过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把一批健康检查仪器整合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下,使受检者可以自主的轻松愉悦地选择体检项目,实现一系列生理参数的检测,系统自动对受检群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电子建档及信息服务管理的一种体格检查模式。是运用各类数字化健康自检设备,实现居民自助式的健康检查,并将居民健康检查状况记录于居民健康档案之中。

3)健康小屋家庭服务系统:是以物联技术为核心,实现对健康小屋的综合管理,包括数字化健康设备的管理、居民身份的认证、健康数据的接入与管理等,通过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健康小屋与智慧家庭的服务对接,并可供医疗机构、居民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按需调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接入医院预约挂号系统。

4)智能健康评估系统:运用多因素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居民健康自检信息为基础进行居民健康状况智能化、自动化的评估,给出居民健康风险评价;

5)健康社区服务系统:是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为核心的,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包括居民健康档案,诊疗服务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健康随访系统,健康体检系统等等;

6)居民健康分析系统:是以商业智能(Bi)技术为核心,基于多维健康分析模型,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图表化展现,包括居民健康整体状况,各类疾病分布及发展趋势等等;

7)卫生信息交换系统:是基于HL7、iHe等行业标准建立的,可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有效集成和实现业务协同的集成信息平台,用以实现包括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医疗业务的协同。

8)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作为市民使用智慧社区平台,享受智慧生活的最直接的感知设备,可以有多种设备,包括:居民健康卡、家庭智能触屏等。

5.技术特点

1)实现健康体检智能采集、无线上传、智能分析、主动报警、医生主动咨询等一体化个人医疗服务

由于老百姓对医疗器械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如何解决数据采集、上传、分析、报警、响应等一系列的问题是本次解决的重点,并在解决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同时,研究医院的处理流程,创新出一套适合社区医院的一体化个人医疗服务。

2)通过系统设计解决多终端接入和数据共享问题

系统平台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的接入和数据的采集,以及多种终端之前的数据交互。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系统之间的差异和硬件平台的不同,不同的终端使用统一的平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数据交互,避免由于硬件差异和系统不同导致的数据共享的风险。

3)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的智能分析管理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需要对智能无线医疗器械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并于市民健康档案进行数据同步。因此,高血压/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医疗健康信息的本体建模、个性化智能推荐服务、医疗与健康元数据管理都需要进行数据建模分析研究,并将分析结果与相关辅助治疗信息自动推送给患者。

4)解决各级医院不同医疗相关管理系统的数据兼容问题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医院、中心医院的双向转诊,即常见病、多发病进社区,疑难重症上中心医院的自动转入体系。就目前来说,各个医院的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等都为信息孤岛,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入平台来实现各个医院、各个系统的统一数据交换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将建设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来自动管理各系统的接入及数据重构。

总结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健康关护环境,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和医院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可以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计划免疫”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海波.云计算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信息专题论述.2010(10):385

智慧医疗时代篇9

4月8日,在官方正式公布新医改方案之后的第二天,iBm在中国高调宣布,推出针对中国区域医疗卫生和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团的两大类共四个“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一类是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医疗机构的成熟软件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和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解决方案;另一大类是iBm智慧医疗目前重点投入的医疗解决方案,它们代表着医疗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为医疗用户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医疗协同平台和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iBm期许,上述方案的实施,将帮助中国卫生领域实现“智慧医疗”的目标,这也是iBm今年以来在全球力推的“智慧地球”战略在卫生行业的体现。

1.区域医疗信息网络(RHin/RegionalHealthcareinformationnetwork)。该方案为各种医疗机构的人员及系统提供集成与协作的信息环境。医疗机构各方及病人通过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来共享和交换信息。区域病人主索引系统维护病人在区域内的全局标识,使电子健康档案与各医疗机构的系统有效集成,并保证各医疗机构的系统能够维持病人的局部标识。医疗机构各方提供的健康服务通过健康服务总线连接起来,协同完成医疗服务流程,支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2.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CHaS/Clinical&Healthanalytics&Sharing)。即“以病人为中心”,实现跨医院的临床信息集成平台,从而实现以数据深度利用支撑临床科研的创新模式。它基于iBm医疗集成框架,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提供一个开放的、以标准为基础的、可互操作的电子病历解决方案;有助于病历实现标准化,极大地方便了医疗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可以帮助医生实现跨部门和跨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病历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为医疗信息行业实现国际公认的标准降低技术门槛。

3.医疗协同平台(HealthcareCollaborationplatform)。iBm统一医疗协作平台提供各种医疗机构的人员及系统的集成与协作环境。通过对各种医疗资源系统的整合,为医生提供了实时的、集成的、可操作的数据,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降低成本,减少医疗事故。该平台同时提供了以医疗机构的业务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功能,为病人方便获取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提供工具,其中包括个人门诊服务预约、个人健康档案及管理、健康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和健康常识等。

智慧医疗时代篇10

邵逸夫医院成立于1994年,是由邵逸夫捐款、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现有庆春和下沙两个院区,职工近3600名,核定床位数2400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72个护理单元、9个辅助科室。二十多年来,医院业务量保持着平均每年15%~20%的增速。

“我们真正启动智慧医疗是在2014年,也是医院20周年的时间点。”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党政办副主任林辉表示,“在这个新起点上,医院领导提出了建设未来医院的设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核心品质’两点,围绕这一目标,智慧医疗无疑是重要的支撑内容。”

移动智慧化改造

实现医患互动新模式

2014年,围绕未来医院建设目标,邵逸夫医院启动了医疗服务全流程的移动智慧化改造项目。一期项目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掌上邵医”app开发、网上支付系统附件功能开发等。

目前,一期项目已上线运行。在邵逸夫医院,患者可实现在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导下就医。例如,患者通过“掌上邵医”预约挂专家号后,系统会提示就诊时间,而这个就诊时间的获取,正是基于这名专家在过去3年平均就诊时间的大数据统计。比如,一名专家平均每看一个患者需要10分钟左右时间,如果患者挂的是上午第4号,那么系统就会提醒在8点30分左右到达门诊就可以了,不用一直在医院候诊。此外,就诊结束时,患者也会收到相应提醒,如医生开了哪些检查项目、用药情况,患者可以在离开诊室时,用手机完成诊疗和药费的支付,并根据系统提醒的文字或地图引导,完成相应的检查与取药。检查结果在手机上也能显示。如果过程中存在疑问,也可以通过短信咨询医生。同时,患者还可以在手机上对医生的服务态度、质量、就医环境等进行评价。

邵逸夫医院“未来医院”建设的第二期项目围绕“邵医健康云”展开。2015年4月,该平台正式启动,现已接入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等社区医院以及部分民营医院、县级医院,有效推进了区域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通过“邵医健康云”平台,基层医生不仅能发起远程会诊,还能链接邵逸夫医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和手术观摩。

信息化是基础

智能化是目标

邵逸夫医院的智慧医疗建设有效支撑着未来医院的发展,围绕着总体架构和战略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架构围绕“三多”,即多中心、多平台、多元化。战略规划是三步走,即信息化、互联网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基础,互联网化是必然,智能化是我们未来的目标。”林辉强调说,“具体来看,医院内部信息化是基础,我们的智慧化工作围绕三方面:智慧患者服务系统、智慧医院工作系统和智慧医院管理系统。互联网化可归结为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两个平台(面向患者的公共云平台、面向企业的企业云平台)、四个移动化(患者服务移动化、业务操作移动化、管理层移动化、决策层移动化)。”

据林辉介绍,邵逸夫医院互网计划分两方面开展:一是内部建设,二是外部建设。“内部建设其实就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技术进一步改造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外部建设就是打造了一个区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林辉进一步解释说,“从内部建设来看,经过互联网改造后,整个繁杂的门诊就诊服务除问诊、检查、处置、取药四个环节之外都实现了线上作业。从外部建设来看,围绕便民服务目标,我们通过互联网把区域医疗机构的相关资源(如健康数据、患者电子档案、检验检查报告)整合到云端,对接商保、银行、第三方检测等机构,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疗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全面业务输送,最终目的也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平台

实现七大核心功能

目前,邵逸夫医院智慧医疗平台构建了四个服务端口:医生端、患者端、第三方机构接收端和医院运营管理端,打造了三个核心业务平台:医生间协作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患者健康服务平台,可实现七大核心功能。

一是双向转诊。基于平台,发起转诊、接受转诊的医生、患者信息都可互通,极大提高了转诊病人精准性。

二是远程移动会诊。平台可支持文本移动会诊、预约移动会诊、音视频移动会诊等。

三是医药联动。据相关统计数据,上海各医院有37.8%的病人挂门诊号就是为了配药。基于此,平台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老慢病患者的配药问题。老慢病患者通过平台向主诊医生发起咨询申请,医生收到申请、了解患者情况后,确定该患者需继续服药,可转到可出这个药方的医院HiS系统,保证电子病历的完整性,药师审方、患者付款之后,基于药方可在指定时间内把药配送到患者手中。这个过程真正实现了信息、物、人三者合一,实现了真正的互联网处方。

四是区域检查协同。基层医生接到患者,需做检查但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就推向平台,而有条件做该检查的医院可以写申请,平台收到申请后,审核该患者的检查需求,如认可该需求可直接给患者安排检查时间并推送给患者,所有流程都在云端进行。

五是远程联合门诊。基层医生、医疗专家可不在现场,也可把大家联合起来给患者看病,大大提升效率。

六是医教协同。平台可实现医院手术教学的直播,医疗课件的直播共享等。

七是主动健康管理。健康和医疗是一个闭环,完成医疗服务的健康管理问题,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提前介入,上下协作的方式来实现。

“在设计基于平台的专家诊疗体系时,我们遵从两个概念,一是金字塔,二是本地化。”林辉强调说,“分级诊疗一定是区域性的,区域中的医疗市场一定是金子塔型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是根本,上面的三甲医院、医学中心是技术支撑,需要大家共同制定标准、规范输入,来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