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十篇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十篇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54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1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021,欢迎大家来阅读。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1我校根据相关指示,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来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我校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活动。现将我校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统筹把握活动规划

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主持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成立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保障活动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切实保障活动落实

我校在校内张贴“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海报,让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有初步的印象和认识。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分发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并组织学生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并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家长分享。这既让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在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同时得到了巩固。除此之外校广播站也会在课间播放些网络安全相关的小故事,增加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三、总结检验活动效果

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及“争做网络文明好少年”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就网络安全问题举行知识小竞赛,以及争网络文明好少年主题演讲。通过知识竞赛不仅可以了解同学们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让同学们在知识竞赛中进一步的巩固所学。通过主题演讲,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落实网络安全问题,争做网络文明好少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联络感情、了解讯息、完成工作、实现梦想。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空间也日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可是在网络惠及大家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病毒木马破坏盗取我们的文件系统,黑客攻击,一些谣言虚假的信息肆意传播以及数量不断增加的网络诈骗犯罪等等问题,给我们广大网民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对网络安全的普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校在“网络安全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网络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部署,根据县委网信办要求,我镇举办了住建领域“法制日”活动,组织全县住建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住建领域网络安全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月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发展理念,是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并对活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结合行业部门和单位实际,开展体现有特色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二、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1、利用中心组学习会、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宣传学习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批示和相关法律法规;

2、利用led电子屏、网站、qq和“村社工作群”微信开展宣传,办公室整理汇编了《网络安全常识》一期,分发到qq上共大家阅读学习,大力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3、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大家知”网上学习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干部职工主动学习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了解目前网络安全方面的动态信息;

4、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开展公益宣传,宣传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倡导依法文明上网理念,引导大家树立“网络安全人人有责”意识,争做“四有”网民。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认真落实“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突出行业延伸,切实做好活动动员,限度吸引干部职工和社区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媒体和五位一体平台作用,创新形式,丰富资源,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增强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县融媒体中心认真安排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相关通知和活动方案后,融媒体中心召开会议,对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作了详细部署。明确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中心副主任及综合办主任转发了关于开展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知进行再强调再落实,传播部进行再传达,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网络安全宣传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融媒体中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融媒体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开展拟定本次活动宣传活动方案、部署工作、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下发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好此次活动。

三、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新媒体方面

1、针对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新闻微信公众号醒目处开展“网络安全为了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宣传。

2、制作网络安全宣传周预告片,制作H5在朋友圈和社群转发。

3、在公众号《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6条相关信息。

4、在抖音《呆萌版的非遗为网络安全代言》等2个短视频。

5、在app首页显著位置开设“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链接,目前共刊载和转发网安周相关信息10条。

6、组织全台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二)传统媒体方面

1、在《新闻》播出新闻《我县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县各基层学校积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2条。

2、制作并播出公益公告2条。

经过此次活动,全台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提高,参与热情提高;二是对网络安全的漏洞得以填补,使办公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全。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4按照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全力推动、积极组织第三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全面加强了全局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认真部署全局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通知和全区活动方案后,我局召开党组会,对全局开展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转发《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到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各党支部。要求各科室和机关各支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集体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局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区委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通过宣传栏和条幅的方式公开宣传。

2、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全局组织统一培训,对干部职工安全使用支付系统以及办公网络进行系统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到岗。

5、组织了全局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5为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提升辖区居民网络诚信意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积极营造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以“网络诚信宣传日”为契机,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1、开展网络诚信网上宣传。

宣传活动期间,街道各社区转发#网络诚信宣传#话题内容54条。除了在社区的公众平台上宣传,社区工作人员在各自的私人网络平台上都了诚信上网的相关内容,让身边的人都动起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氛围。

2、开展网络诚信专题讲座。

街道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分别举办网络诚信宣传活动座谈会。组织一些居民,一同学习和探讨诚信网络、清明网络等相关问题。此次宣传学习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及时的向未成年人及家长等宣传文明安全上网相关知识。呼吁辖区居民通过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自觉抵制虚假有害信息的渗透和传播,以日常中的一点一滴来增强网络诚信、促进网络和谐。

3、开展网络诚信宣传活动。

街道及下辖社区通过电子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传播网络诚信理念,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熏陶,自觉做到文明上网、诚信上网。

4、开展网络诚信宣传网格化专题会议。

组织社区网格化管理员召开网络诚信宣传会议,借助网格员日常巡查,将网络诚信宣传带到居民身边,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到诚信网络建设中来。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大数据微博客内蒙古形象SnS社交网络舆情走势

最先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报告中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的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尚未挖掘和应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尔・迈尔・舍恩伯格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更是认为,伴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引起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成为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大数据”在影响互联网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基础上,甚至还会改变大众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使得依托于互联网而快速发展的新兴媒体或者媒介的融合形态已经在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二者所建构的巨大“拟态环境”,其对于社会舆论结构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如何实现地区形象“大数据”的处理、分享、挖掘、分析,从而在巨大“拟态环境”中重新审视和健全地区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用户可以通过wap页面、app客户端消息或上传图片的终端。据新浪微博官方消息称: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6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信息数据使得新浪微博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SnS社交网络,其对于受众接受、传播信息以及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都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利用新浪微博搜索引擎以“内蒙古”为关键词,随机抽取480条关于内蒙古的微博信息,除去广告类和个人状态类的155条无效信息(个人状态类的无效信息是指那些虽涉及“内蒙古”关键词但是并不与内蒙古形象相关的微博),可用内蒙古形象微博信息为325条,有效率为67.7%。在对此325条有效微博进行数据统计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关于内蒙古形象的关注度结构(见图1)和舆论走势,从而在海量的“大数据”中解读内蒙古形象,为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的巨大“拟态环境”中健全和完善更加立体全面、具有多元文化视角解读的内蒙古形象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纠正受众对于内蒙古形象的一些偏见提供具体建议,更为内蒙古主流媒体在传播内蒙古形象中借力SnS社交网络实现全媒体战略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式方法。

一、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分析

随机搜索抽取的微博信息中,草原生态保护类的内蒙古形象微博所占比例最大(17.75%),其次是党政形象类微博(10.75%)和科教文化(9.30%)以及草原风光(8.73%)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关注内蒙古形象的微博信息中,蒙古族风俗类和蒙古族艺术类微博信息所占比重很大,分别达到8.17%和7.04%,加上蒙古族历史类内蒙古形象微博,有关蒙古族的内蒙古形象微博信息所占比例高达16.91%,占据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的主要地位。

“大数据”时代,高速发展的SnS社交网络日益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SnS社交网络的普及不仅使公民有了自己的“麦克风”,自身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更在于手持“麦克风”的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关注更多热点话题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关注内蒙古形象的微博信息中,占最大比例的草原生态保护类微博63条,其中个人的占48条,比例高达76.19%;由个人评论转发的微博有39条,占个人草原生态保护类微博总数的81.25%。可以看出,在拥有自己的“麦克风”后,公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之中,并且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内蒙古形象中关于蒙古族的各类微博信息占据着关注度结构的最大比重,有关蒙古族文化、风俗、历史类的舆情信息,不一而足。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也同样,受众更加关注的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蒙古族瑰丽夺目的文化艺术。在这些微博信息受到追捧的同时,由于不同受众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也造成了一些误读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如在蒙古族风俗类的29条微博中,其中有8条评论转发的微博就对这些微博提出质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有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读,但却应该引起传媒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2.高关注度的公众话题与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有关草原生态保护这一公众热点话题受到很大关注,微其结构比例远远高出其他类信息(见图2),达17.75%。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草原生态遭破坏和呼吁草原生态保护类的舆情信息同样被公众了解、讨论和传播。高关注度的公众话题与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成为关注内蒙古形象舆情结构中的又一大特点。

3.关注具有鲜明特色的内蒙古典型事物形象

分析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的前5名典型事物形象可以看出,这些典型形象的80%为自然呈现的产物,只有20%涉及内蒙古的文化形象,这一点是与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的现实是不相称的。可见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受众大多接受和认可的还是以内蒙古可见的自然类事物为主,而其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形象却没有被公众广泛了解和传播,这种缺失亟需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健全和完善。

二、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关注内蒙古形象的舆情走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上由大众传媒主导设置议程开始转向由大量网络意见领袖主导进行议程设置的新模式。SnS社交网络微博客改变了群体表达观点的方式,而他们的言论又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影响事件的舆论走向。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草原生态保护类的微博舆情信息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所抽取的325条有效微博中,237条是转发的。而在这转发的237条微博中,草原生态保护类有45条,占总数18.98%,蒙古族风俗类有22条,占总数的9.70%,这些转发的比例要高于在它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究其原因,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新浪官方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微博和媒体的官方微博积极参与了文中所讲这两种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民族性舆情信息、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活动,成为了传播活动的中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积极此类舆情信息,为传播活动设置了议程,并且成为了“意见领袖”群体。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虽然存在“意见领袖”这一群体,但是本土的“意见领袖”对于内蒙古舆情信息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全国的和非本土“意见领袖”群体。也就是说,在内蒙古形象舆情走势中,本土“意见领袖”的发声影响力不足,甚至是难以发出可以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观点言论。这也就造成了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内蒙古形象舆情信息的误读和误判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疏导,这种缺陷制约了受众对内蒙古形象正确、全面的认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数据”时代主流媒体在传播内蒙古形象中实现全媒体转型

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舆论的发达,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成正比。利益群体越是分化,本地网友运用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越频繁。

在本文随机抽取的325条形象传播有效微博中,由政府官方微博新闻占13.75%,媒体新闻占12.92%,共计占抽样总体26.67%。可见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内蒙古形象中,权威媒体和政府信息明显偏少。然而,就全国范围而言,由官方认证的媒体信息者数量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目前由新浪官方认证的内蒙古政府与媒体微博涉及之处,大到各政府部门,小到媒体某一专题节目,种类繁多,却很少出现强有力的权威声音,形成舆论“意见领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传统媒体虽在尽力增加信息传播渠道,但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依旧难以有效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职能。

在有效的325条微博中,237条来自转发,总转发量达到152657条,评论有158条,但是,由新浪微博官方认证的内蒙古政府和权威组织的粉丝较少,关注、转载与评论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机构权威认证数量不足,难以引起受众的集中关注;另一方面是由于的内容不够及时新鲜。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媒体对微博客利用率明显不高,缺乏专业人士对官方微博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不能及时信息,与受众互动明显不足。325条有效微博中,有267条正面微博,负面58条。在此以部分网友微博评论为例,“内蒙古是不是都是蒙古族?”“你们每天喝的是不是都是牛奶?”以及“内蒙古人出门都骑马吗?”这些与真实内蒙古形象不符的信息依旧存在,并且具有一定数量。

在公众注意力高度碎片化的“大数据”时代,SnS社交网络微博客日益成为掌握公众话语主动权的重要渠道。因此,内蒙古传统媒体进行全媒体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要以技术为发展原动力,改变新闻传播原有的价值理念、传播模式、运作方式,整合传统媒体新闻资源,重构新闻生产流程,提高新闻信息采发速度,拓展传播空间和渠道,加强与公众沟通互动,改善社会舆论格局,从而对外界树立起一个更为客观立体的内蒙古形象。

结语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和深入大众生活领域的SnS社交网络微博客共同构建了巨大的“拟态环境”。基于此,构建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生命力强的内蒙古地域文化,一方面需要建立有特色、有代表的互联网空间文化形象;另一方面也需要把面向多元文化、多重视角和多样阐释的可能性完全敞开,避免形象的过分单一。加快区内主流媒体借力SnS社交网络的全媒体战略转型,在信息量巨大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李丹.微博舆情下的议题管理[J].国际公关,2012(1).

[2]王嘉瑞.西部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J].开发研究,2007(1).

[3]姜奇平.大数据时代到来[J].互联网周刊,2012(2).

[4]张岚岚.新浪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马强.图像媒介与地域文化空间形象的建构――以网络媒体图片有关“内蒙古”的地域形象分析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萨日郎.大众传媒上的内蒙古形象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6).

[7]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以《纽约时报》为例[J].当代传播,2013(1).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传统豫剧;网络传播扩散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103-02

“此论文为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项目《豫剧传播扩散研究》zkx0009-136内容之一。”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以其多元性、复合性、娱乐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吸引着大学生,迅速成为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媒体戏曲文化教育课程,开展相关实践,逐步丰富我们媒体素养教育的资源和经验,建立成熟的大众媒体素养教育框架体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亦将利于推动媒体戏曲文化教育在全社会的开展。笔者近年来深入到全省多个高校,致力于传统艺术教育资源遗产在高校现代网络教育传播的实地考察工作,研究了河南传统艺术文化教育资源遗产的音响、乐谱、文字、图片、采访录音等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是三百年戏曲艺术教育文化的说唱艺术和流传广泛的豫剧戏曲艺术,仍然保留着传统艺术教育特性,笔者试图借助传播学理论,从戏曲学和扩散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的策略,丰富媒体素养教育理论的内容。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利用网络促进传统戏曲艺术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创新艺术教育,将对扩大艺术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保护利用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文化环境,同时将有助于人们精神文明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一、戏曲艺术传播教育的形成

戏曲艺术媒体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然有序的系统活动。学者尤q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2]我国自1999年通过一项关于推进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决定,其中第六条专门谈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传统戏曲艺术教育是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人们身心世界,实施着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育”。

戏曲艺术教育伴随着传统艺术教育文化悠久的历史而得到传播和发展,并在几百年的艺术教育文化传承与传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教育文化特征,尤其是在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方面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教育的基础,2006年豫剧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在现代高校远程教育中利用网络自身的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传播,以艺术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艺术教育实践过程,扩大了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文化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文化,对于高校豫剧戏曲艺术教育建设的体现,有着一定的戏曲艺术教育作用。

二、现代网络传播扩散的特征

网络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网络传播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络,也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

网络传播扩散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扩散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扩散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扩散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扩散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传播扩散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剧目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扩散特征具有:全球性、即时性、交互性、娱乐性特征。

(一)全球性。互联网使人类“地球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网络的普及为世界各个角落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输出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参与网络传播的同时,企业或机构就应考虑关于组织信息全球化传播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不同地域、语言、文化背景、道德习俗甚至法律法规等等内容。

(二)即时性。借助数码摄录设备和手机等现代化影像处理和通讯工具,网络新闻记者可以进行事件现场直播,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报道出来,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网络比电视编辑的时间更短暂,更迅速,公众在网络上可以即时看到事件的每分钟的发展情况,而网络后台的编辑们还可以迅速调出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图文资料,让社会公众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新闻后面的故事或细节。

(三)交互性。互动性是网络上信息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性而带来的直接结果,事实上,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在一个真正的互动的环境中,信息不再是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这样说,网络上不再有信息传播控制者,而只存在信息传播参与者。

艺术品牌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不仅要与消费者充分互动,还要使消费者之间产生互动,并借力这种互动的传播效应。比如你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品牌的拥护者或信仰者自发为品牌建立起网站或社区,与相同爱好者结成同盟,这些人不仅自己是品牌的忠诚顾客,而且对品牌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影响。

(四)娱乐性。网络是一座多媒体智能化的娱乐工厂,这无疑更多的是用来描述网络上内容的丰富性及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的。网络是一个多媒体兼容的媒体,这使得信息的传播模式更加多样,在网络上信息的传递可以图文、声情、影像、动画并茂,企业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请消费者“亲临现场”观看或亲身感受、体验产品或服务,也可以请消费者在线参与产品设计、制作,还可以邀请消费参与品牌的网上俱乐部活动,网络可以整合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娱乐性、社交等多项功能,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

三、传统戏曲在现代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高校发展,不仅是大学生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大学生利用传统艺术教育资源传播求发展的一种创造活动,正确引导弘扬优秀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多民族艺术教育文化交流的腹地。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是中原农村与城市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传统艺术教育的文化基础和基本精神,艺术教育构成中原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构建了中原农村与城市学校教育文化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民族特性。现存豫剧戏曲传统艺术教育主要分布于河南的豫西、豫中、豫北、豫东地区,以洛阳―郑州―开封走向,由西向东沿黄河两岸为轴线,辐射周边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及少量的丘陵地区,这些地区自古以来也是农业、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地区。[5]

从高校现代网络媒体传播看传统艺术教育发展。豫剧已成为河南戏曲文化的著名品牌和形象标识,豫剧在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豫剧流布广泛,长江以北的多数省区有着专业表演团体,其演出活动遍布全国,且已多次走出国门。豫剧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彰显了河南人的人文精神和品格情操,蘸满了中原黄土地的泥土芳香,是河南人民心中的歌。豫剧积淀丰厚,它聚集了河南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造就了豫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历史辉煌,积淀了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浩翰的剧目遗产,创造了个性鲜明、独特成熟的艺术表演体系。在声腔上,伴随着由本梆向河南梆子―豫剧的发展历程,既承袭了北曲、南曲,昆腔、弋阳、吹腔、皮黄等早期戏曲的艺术成就、兼融并蓄,又在其声腔的母体――祥符调的基础上,繁衍出早期的平调和清道光以后的豫东调、沙河调、高调等多个地域唱调,又与豫西调交流融合,形成了表现力丰富、多姿多彩,具有河南特色的豫剧声腔体系,有四大声腔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数十种调门唱法,六百多支鲜活实用的曲牌音乐,凸显了豫剧音乐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特殊的生成基因和发展环境,使它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个性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近代社会新的戏曲剧种生成的鲜活例证,在剧目和舞台艺术方面借鉴了早期戏曲的艺术成就,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教育价值。

四、豫剧传播扩散的思考

思考之一:普通高校大学生需要传统豫剧戏曲艺术媒体教育。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普通高校校园的舞台上,不仅要有流行的“庞龙”、高雅的“郑小瑛”,也要有国粹的“于魁智”和“常香玉”。在大众文化抢足风头、流行主导高校大学生的同时,更要继承和弘扬高雅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进高校校园活动可以给高校学生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这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首先,高雅艺术可以提升文化品位。高雅艺术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深厚文化思想内涵,蕴藏其创作时代社会、自然、以及人际交流所必需的各种形象化感性知识,能够陶冶人、教育人、培养人、传承世界各民族文化精髓,更能给大学生以震撼和鼓舞。《梨园春》走进普通高校,让大学生们欣赏到了广为传唱的戏曲名段,领略到了艺术家们做念唱打、一招一式的优雅与考究,使大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民族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通过观看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国粹和民族传统戏曲文化成为高校大学生精英意识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其次,艺术教育发挥育人功能。艺术教育家蔡元培认为:“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6]”。高校豫剧戏曲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评价各种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把艺术的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指吟诵诗歌可以启兴人心,感奋情志;欣赏音乐,可以调和情感,修养性情,以养成美好高雅的性情。再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思考之二:艺术教育传播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在普通高校开展豫剧戏曲艺术教育备受欢迎,但提高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推动艺术教育长期深入开展下去。国家制定相应的规划,建立健全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推广力度,在高校建设青年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青年学生创造学习、欣赏和参与高雅艺术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要进一步把豫剧戏曲艺术教育纳入规范化的教学轨道。因此,普通高校在教学体制改革和课程建设时,通过远程豫剧戏曲艺术教育活动和经常性地组织艺术家进校园和学生开展面对面的研讨、交流活动,进行更多的现场讲解和欣赏辅导,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从兴趣、娱乐的层面提升到鉴赏与认知层面。

思考之三:豫剧戏曲艺术教育传播需要媒介。豫剧戏曲艺术教育传播需要载体。作为大众媒体的电视、电影、网络等,应承担艺术教育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利用现代的传媒工具和手段激活传统艺术教育,用全新的方式宣传和推广传统豫剧戏曲艺术教育,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接触并了解豫剧戏曲传统艺术教育。京剧、戏曲、《梨园春》走进普通高校,不仅让青年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豫剧戏曲艺术教育震撼力和艺术家个人的魅力,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中河南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多次转播、介绍,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体对活动的报道,让高校学生对自己学校更加热爱,对艺术更加喜爱;豫剧戏曲艺术教育在深入校园、远程教育网络与青年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得以充分展现,并在媒体的影响下得以推广并吸引更多的普通高校学生观众。传统豫剧戏曲艺术教育经历各个时代流传沉淀至今,本身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能积极融合传播媒介因素,展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更多普通高校学生去了解、欣赏和接受,这样才能真正地使艺术教育从“走进剧场”、“走进校园”演化为“扎根校园”,使豫剧戏曲艺术教育在新农村得以传承和弘扬,广大青年学生也一定会成为传统艺术教育的热爱者和传播者。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情况下,需进一步传承、发展和创新发展本地域的传统戏曲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2008

[2]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页

[3]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4]《宝丰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1987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活动指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考评奖励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供电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正面引导,精心组织传播活动。

公司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播网络文明为目标,精心开展网络文化自律承诺签约,绿色网络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开展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主题教育知识集中宣讲等活动。

三、举行专题绿色网络文化讲座活动。

通过专题讲座,就如何建设绿色网络文化等话题与职工进行讨论和互动,倡导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绿色网络文化。引导职工培养健康的人生情感、良好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打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推行文明上网,增强网络文明意识。

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知识讲座,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培训;引导职工提高网络道德素养,自尊自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增强自护意识,为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空间积极贡献力量。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5

深化认识是关键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由此衍生的网络文化影响力、辐射力日益扩张,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因素,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倒逼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深化对新媒体的认识。当前,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既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又是现实而深远的;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如果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那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则是21世纪信息传播领域的伟大变革。最为关键的是,作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它自身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在传媒界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并且影响范围日趋广泛,间接动摇了传媒界的舆论格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层面实现从web1.0到web2.0的跨越,信息传播形态则从网络媒体新闻到论坛社区、博客,直至目前火热的微博、SnS(社交网站),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彻底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必将更加深远地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因此,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应当是一个停滞的概念,对新媒体的研究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应当坚持发展和辩证观点,多进行一些前瞻性、系统性的探索。

深化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加速了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个性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对于网络文化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强调网络的技术性特点,而后者则突出文化的特性。确切地说,网络文化应该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目前,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一直占据互联网传播的制高点,向我国倾销带有其政治模式、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的各类信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积极占领网络阵地,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维护我们的文化利益,确保我们的文化安全。

深化对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网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网络文化“重在建设”,既要重视技术手段建设,更要重视内容建设,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既要重视网站建设,更要重视舆论导向,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既要重视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更要重视产品价值和社会效益提升,以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内容为王”并未过时

对于传统媒体,大家普遍认为内容是其生存和竞争的法宝,即“内容为王”。随着互联网、数字、通讯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融合,许多人认为新媒体时代是“技术为王”的时代。而实际上,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仍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宝。没有内容,新媒体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如同一台无效运转的机器。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硬件时代、80年代的软件时代、90年代的信息通讯网时代之后,在21世纪,“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要想在激烈的媒体战中脱颖而出,“内容”应该还是新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法宝。作为新媒体,在坚持以“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弘扬主流价值观,坚持群众路线和“三贴近”原则,着眼于广大群众的现实精神文化需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努力做到以“人民为王”,这也是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山东在加快网络文化发展的同时,狠抓新媒体内容建设,始终把满足广大群众和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位,不仅使网络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同时也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重大节庆节点和本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喜闻乐见的网上宣传活动,吸引网民积极参与。“网民是主体,网站是载体,资源是条件,组织是关键。”在今年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认真组织省内网站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家”、“党的生日感言”、“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采风活动”、“革命老区红色光影”、全国网络媒体山东红色老区行等系列网上宣传活动,掀起了全国网络媒体关注山东红色老区的舆论热潮。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新阵地引领社会新风尚。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微博、视频拍客等新兴媒体“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围绕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先后开展了“我的新春祝福”、“文明上网大家谈”、“温馨感人博文帖文大展贴”、“说说身边的共产党员”等活动,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积极借助全国网络媒体资源,加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和主题论坛活动等有利时机,紧密结合中央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酝酿、科学设置宣传主题。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和谐齐鲁喜迎全运”、“聚焦半岛蓝色经济区”、“春到黄三角”、“红色老区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论坛”等全国性的网络媒体采风和研讨活动,对扩大和提升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影响力、提高山东历史文化的辐射力、展示新时期山东人民良好精神风貌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构筑绿色网上空间和服务平台。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络色情等不法行为,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遏制网上有害信息传播,并且从网民结构特点和网络应用实际出发主动搭建平台,突出互联网社会服务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网上环境。全力打造“网上少年宫”绿色网站,以“公益服务性”为宗旨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了健康绿色、积极向

上的网上成长环境。同时,我们积极扶持和推动泰安市探索“幸福e家园”建设活动,推动网络文化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努力在社区、乡村打造集政务、娱乐、信息、教育、服务、惠民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传递文明和谐、温馨关爱的网上幸福家园。

品牌打造是重要抓手

网站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处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发挥着主阵地和主力军的作用。目前,网站品牌建设是新闻网站发展的新引擎和提升影响力的新抓手,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是新闻网站科学定位、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网站品牌意识,不断加大对网站建设的管理和扶持力度,通过重点扶持与合作开办栏目、合作建设频道、鼓励打造精品栏目等多种途径致力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网络媒体品牌。

积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品牌建设是新闻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网站具有独特价值的标志。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根据各重点新闻网站的差异性和自身优势,指导其分别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战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山东特色的网络媒体品牌。大众网的综合信息特色和优势日益突出,页面浏览量高达1100万pV,日均点击量超过一亿;齐鲁网精心打造视频与网络电视特色;胶东在线走出一条深受百姓喜爱的“民生社区”服务特色的品牌模式,在全国网络媒体行业赢得了良好声誉。胶东在线“网上民声”和大众网《中国一日》、《生死抉择惊天一坠》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爱心无限”和“网上问法”三个栏目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称号。

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加快改革步伐。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山东正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的转企工作,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目前,大众网是2009年全国首批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单位之一,齐鲁网、青岛新闻网、胶东在线是2011年由中央外宣办批准的积极推进转企改制工作的重点新闻网站。在省内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新闻宣传和经济效益”双重管理原则,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实行网站新闻业务和网站经营逐步分离,网站经营不和网站新闻宣传挂钩,在提升网站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新媒体业务,全面提升了重点新闻网站的综合实力。

依靠新技术应用提升网站影响力。网络新技术是引领网站发展的核心因素。山东重点新闻网站把网络新技术应用和网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创新网站服务模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开辟了重点新闻网站业务的新领域。大众网利用手机彩信、手机wap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出齐鲁手机报、wap网站和wap手机报、众众微博等产品。齐鲁网已经启动跨终端、跨网络、跨媒体的山东广电新媒体四大平台建设工程,其中山东广电多媒体视听网站平台已全面升级,山东广电iptV平台基本建设完成。今年一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批准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在齐鲁网基础上开办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山东成为全国首批七家获准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的省份之一,手机电视平台、互联网电视平台也在研发筹备之中。

网络文化重在建设

近年来,山东网络文化建设主管部门积极贯彻和落实“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探索和总结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方法经验,确保山东网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注重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是一个国家管理运用互联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根本。为此,我们把国内外网络法律法规研究和汇编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2009年6月编辑印发了(《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选编》,2010年6月、2011年5月,又根据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修订和变更情况,两次修订《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选编》,共收录我国互联网法规47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全省网络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和各新闻网站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为依法用网管网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参考。2010年4月,我们又重点搜集筛选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互联网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免费下发各相关单位每一位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我们还于2010年5月收集编发了《国外互联网法律法规选编》,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了解互联网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加深对互联网立法工作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6

传媒经济“四化”发展方向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政策环境、科学的理论环境、市场化的实践环境。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我国传媒经济将沿着服务化、产业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顺畅地发展。

传媒服务化主要是从文化产业或信息产业的角度对传媒产业的走势所作的判断或预测。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它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传媒产业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保证传媒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实现。传媒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媒产业的服务化走势将会更鲜明地表现出来,而且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在我国,传媒产业化在传媒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这种共识还仅仅停留在对传播媒介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层面。这是传媒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已在观念上得到了初步解决。传媒产业化作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就不能把传媒产业化停留在初级阶段,应该把传媒产业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所谓传媒产业化高级阶段是指在传媒产业化初级阶段的基础上,传媒产业应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运营,充分发挥传媒产业在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作用和主体作用。

传媒融合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一是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二是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对于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现在虽然传媒人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融合的总体上认识还是一致的,并且已有了行动。对于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这还是一个新问题,可能还没有思想准备。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当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面前,迫使人们去认识它、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要求去行动。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历史已清楚地告诉了人们这一事实。

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样也是在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传媒经济现象。这种传媒经济现象的出现,表明传媒文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使传媒文化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传媒的经济属性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在分析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路径时,为了方便,曾把我国传媒的服务化、产业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分别进行了表述,但是,在传媒经济的发展总过程中,传媒的这“四化”走势是交融在一起的,不能分割的,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国的传媒经济已进入到了融合化时代,侧重点是强化传媒的融合,但同时还要搞好传媒的服务化、产业化建设,还要注意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传媒经济的健康发展。

传媒融合步伐将加快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在我国传媒融合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科学认识传媒融合,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去实施传媒融合。

实施传媒融合一定要从我国的传媒实际出发,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传媒融合模式,绝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利用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现在,我国的新传媒,即网络传媒发展得很快,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站已突破了300多万家,其中有一些网站运营得相当好,仅电子商务的经营收入,2010年就突破了4.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传统传媒产业经营收入的4倍。如何科学地看待这种现象,对于有效地实施传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明白:任何新传媒都是相对的,都是在传统传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过,当新传媒形成以后,它又具有独有的特点,新传媒的这一特点表明新传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传媒实体存在于宏观的传媒世界,也可以同传统传媒相融合,进而形成一种新的传媒组合体。比如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广播、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图书以及手机电视等就是新传媒与传统传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传媒组合体的自然尝试。从新传媒的名称也可以看出,新传媒的一半是网络,另一半是传统传媒,其本身就是新传媒与传统传媒相融合的产物,都是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各类传播媒介。可见,互联网络技术并不是网络传媒的专利,传统传媒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技术。这一客观现实已经证明:互联网络技术是现代传媒融合的技术基础。

由于我国传播媒介管理体系和传媒技术的变化,特别是数字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一个“多时代”交融的时期,即市场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时代、文化产业经济时代相互交融的时期。

市场经济时代决定了我国传播媒介必须走向市场,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必然对传媒活动起着调节作用。这样,一方面迫使各类传媒必须实施产业化运营,竞争就成为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必选手段;另一方面也为传播媒介建立新的运营模式准备好了外部条件。

信息技术时代促使了数字传媒的产生,促使了传统传媒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发展数字传媒,这样就决定了我国传媒必须走融合化的道路。

文化产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文化产业可以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产品和就业机会,进一步实现了文化对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在文化产业群中,传媒业同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和设计服务业一起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大主体行业,为有效地发挥传媒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立了位置,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传媒产业孤军作战的现象。

传媒“多时代”交融时期的到来打破了我国传播媒介的传统运营方式,促使各类传媒必须寻找或选择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这在客观上为我国各类传媒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或机遇。但是,这种“多时代”交融时期的到来也向我国各类传媒提出了挑战,即传统传媒如何在网络传媒强劲发展的条件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虽然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它还没有真正地被传媒人所认知,这也是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要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实施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全方位发挥传媒产业作用的前提。

“十二五”期间传媒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要求,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应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即应同我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在我国传媒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宏观调控下,根据我国传播媒介发展提供的经验和传媒融合时代对我国传播媒介的要求,我国传媒的发展战略应该采用“模式集聚”发展战略,即实施市场化、产业化、跨区域化,竞合化、融合化、民生化和本地化模式相结合的“模式集聚”发展战略,这是我国传播媒介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佳选择。

所谓市场化发展模式就是要开放本地区的传媒市场,充分发挥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在实现本地传媒资源合理配制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外地传媒资源,高效率地实现本地传媒的发展目标。选择传媒市场化发展模式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去解决传播媒介所关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去解决传播媒介内部的运营机制,进而实现我国传媒产业的平衡发展。

所谓产业化发展模式就是根据“产政分开、产事分开、管办分开”和“制播分离”的要求把同属于经营性的传媒产品生产机构集合成为市场承认的规模程度。传媒产业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一般都是从量的集合到质的转变,最后成为符合国家规定的文化产业标准划分的行业。传媒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传媒产业带动本地区传媒行业的发展。选择传媒产业化运营模式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实现传媒活动的社会效益,二是为了实现传媒活动的经济效益,并为实现两个效益的科学结合创造条件。选择传媒产业化运营模式也是为了利用市场手段调动传媒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传媒生产力水平,变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实现传媒运营的方式为产业化的运营方式,把我国的传统传媒业转化成为现代化的传媒业。

所谓跨区域化发展模式就是说我国的传播媒介是全国一体化的传播媒介,也正因为这样,我国的传媒经济体系就是全国一体化的传媒经济体系。传媒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传媒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它要求传媒活动(传媒领域的资金筹措、产品生产和流通、人才流动、技术采用等)既可以在本区域内开展,也可以在其他区域内开展,甚至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句话,我国的传媒活动应坚持跨区域化发展和区域化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原则,促进我国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跨区域化发展既可以在本区域内部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经营,也可以同我国其他区域的任何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合作,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比如2009年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合作、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就是走跨区域化发展的道路。电视传媒能够走跨区域化发展的道路,报业同样可以走跨区域化发展的道路。这种跨区域化经营,目前在我国传媒界才刚刚起步,采用的形式都还是浅层次的合作,比如“联合经营”、“承包经营权”、“合办”等,随着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成熟的跨区域化发展模式将会在我国形成。

所谓竞合化发展模式是指不同的传播媒介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结盟取胜的发展模式。这种竞合化发展模式在我国的物质产品生产企业中已经比较成熟,比如海尔模式、中信模式、长虹模式、燕青模式等,许多企业正在使用这种模式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国传媒界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还不多,但是也有少数传媒实体使用着竞合化发展模式,比如由北京竞报社、北京对外交流文化中心、上海龙轩广告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北京竞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率先采用了竞合化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传媒竞合化发展模式对于传播媒介的发展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竞合化发展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传媒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直接参与资本运作,实现传媒资本的增值;可以让金融资本介入传媒产业,为传媒产业与其他行业竞合相处创造条件;可以同一些有利于传媒发展的品牌行业竞合相处,不断提高传媒的影响力。其二,竞合化发展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发挥传媒人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传媒人的整体素质,为传播媒介的健康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所谓融合化发展模式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传媒融合模式;其二,是指三网融合模式。传媒融合是一个宽概念,它是指宏观层面的各类传媒之间的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不管是哪一个层面上的传媒融合都必须坚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业务到所有权、组织结构的渐进式融合原则。传媒融合是世界各国传播媒介发展的基本走势,现在我国从三网融合入手,打开了同国际传媒接轨的大门,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准备好了宏观环境条件。我国各种传媒机构一定要借三网融合的东风提高传媒人的服务意识,努力搞好信息服务,在降低传媒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传播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所谓民生化发展模式是指对民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采用的战略。民生文化是一种文化产业,它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民生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它包括许多创意元素,是可以发展的;其二,民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宏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宏观文化体系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三,民生文化体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当民生文化体系确立以后又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我国的儒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四,民生文化虽然是一种非物质文化,但是它同其他文化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和两种功能,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产业功能和事业功能。所谓开发利用民生文化资源就是要准确地把握民生文化的个性和共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生文化作用的发挥;其五,民生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产业,它必然拥有丰富的、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由两部分构成,即民生文化的本体资源和民生文化的衍生资源。所谓民生文化的本体资源,就是指民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习惯、风俗、道德、观念、信仰等文化理念方面的资源;所谓民生文化的衍生资源是指民生文化的本体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前者是单一的理念性资源,属于无形资源的范畴;后者既有无形资源,又有有形资源,有时又是二者相互交融的资源。由于民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的制约、受一定的社会内部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制约,因此,对于民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同国家的、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相一致,这既是开发利用民生文化资源的目的,也是民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民生文化的特点,其开发利用应采取以下策略:对于民生文化的本体资源应采用“组织活动”的方式实现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民生文化衍生资源的开发应采用“层次化”的方式实现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重视对民生文化本体资源的开发,其次要在本体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寻找最接近本体资源的衍生资源,并认真研究衍生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对策,最后要研究衍生资源的第二代产品、第三代产品的开发价值,为民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7

[摘要]:本文以回龙观社区网为主要案例,分析互联网在我国城市新型住宅小区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得益于回龙观小区特定的人口构成和地域环境,回龙观社区网充分发挥了社区信息平台的作用。网络传播克服了人际传播的地域障碍和大众传播的专业垄断,具有民主共建特征。社区网的注册用户们,在社区网上形成了典型的虚拟社区,并以社区网为平台,开展各种社区娱乐和公益活动,实现了真实的社区互动。借助于网络进行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促进了社区邻里关系,培养了居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了社区文化。以网络为平台,社区业主以集体行动策略和冲突策略,进行各种维权行动,并成功选举北京市第一位业主人大代表,充分体现了新的社区民主自治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单位体制的解体,社区开始重新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出现了大量新兴城市住宅小区。1999年,北京市启动了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在西北郊昌平区兴建回龙观文化小区。小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27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计划居住人口约23万人。2000年首批6000多户入住,目前已经开发了6期项目。实际居住人口已超过10万。与回龙观相邻的天通苑小区,则是北京市第二大经济适用房。两个小区的规模化,带动了周边商品房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回龙观经济适用房社区为圆心的方圆数公里的辐射居住区。

当几万户家庭,十几万人口,在几年之内,迅速汇聚到这个无论交通还是商业服务都不够完善的新兴小区时,社区建设,即如何使住宅小区真正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社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小区5年的开发建设中,由小区居民自行创办的回龙观社区网,成为小区居民进行信息交换和社会互动的平台,为社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拟通过对北京回龙观社区网的个案研究,探讨网络信息传播在新兴住宅小区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网站的缘起

刘强,曾是回龙观附近一家外企的普通职员。2000年3月9日,怀着在回龙观买房的初衷,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在单位上网的便利条件,独自创办了回龙观社区网。由于回龙观靠近中关村和上地信息产业开发基地,因此在回龙观买房的it界年轻高学历的“京漂”一族非常多,访问刘强网站的人数也一路飙升。为满足用户需求,刘强通过自学,不断增强网站的技术含量,从开始利用免费的网络技术和虚拟空间,到租用网上空间,再到用户捐助购买服务器,自行开发数据库,网站先后经过4次大的技术性改版,现正在筹划第五次改版。目前注册人数逼近7万人,日均访问人数超过1万5千人。在alaxa.com全球网站排名中居5000多位,堪称目前北京市乃至全国社区网中影响最大的一家。[1]由于刘强网站的成功,带动了其他一系列与回龙观相关的网站的开发,如回龙观商网,回龙观影音网,回龙观家政网,回龙观电脑服务网,回龙观财富论坛等。网络生存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之一。

二、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回龙观社区网以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成为特定人群的最便利的信息平台。

回龙观社区网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汇聚搜房信息,如版主在第一版声明中所说,“因为准备买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的二期,所以最近特别关注回龙观方面的信息。在网上的bbs与大家谈得很开心,但总觉得还是不过瘾,于是就建了此站,想与各位网友多多交流。”[2]对于散居各处但又有共同需求的人来说,网络传播克服了传统人际传播的物理距离和场所障碍,并且摆脱传统大众传播的“广播”特点实行“窄播”,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众多社区网用户在回龙观的相继入住,相关信息的范围自然从搜房扩展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社区网上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新闻中心”各类观内、观外新闻以及有关轻轨、奥运新闻和经济适用房等专题新闻。这些新闻消息,有网站管理者从各大媒体中搜索编辑整理而来,也有网友们信手粘贴,还有物业等部门的正式。

除“新闻中心”外,更多的消息则分散于各大论坛中。综合论坛中包括若干栏目。“野猪乐园”供业主们聊天,交流各类信息。“购房专栏”,“家居装修”和“邻居评楼”三个栏目分别讨论和住房有关的各类问题。“轻松上路”探讨学车、买车、修车、租车等各类问题。“人在职场”交换各类职业信息,职场经历和感受等等,还包括一些非商业性的求职和招聘启事,如招聘业余汉语教师等;“亲子乐园”探讨儿童教育、幼儿园以及准妈妈们和幼儿家长关心的各类问题,“单身男女”则各类征婚、征友启事,并探讨各类情感问题。“交易市场”,各类买卖、租赁、转让、聘用、拍卖信息。此外还有“健身休闲”、“电子电脑”、“文化沙龙”,“宠物天地”、“学习园地”和“站务讨论”等栏目。网站还为分住在不同生活小区的业主们专设了18个社区分站。

在“生活地图”栏目中,有整个回龙观小区的动态交互地图,对小区中的商业网点、幼儿园、学校、医院、车站、邮局、银行、派出所以及售楼处、健身中心等重要地点都进行了重点标注,用户还可以点击进入各个小住宅区的详细地图。

此外,在网站的首页,还特别开设了一些小栏目。“生活手册”中有关于小区地址、公交线路、投诉电话、购房宝典以及网站律师电话、小区运动队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曝光台”主要揭露摩的宰客、商家坑人、业主乱扔垃圾、宠物随便排泄等不文明行为;“好人好事”栏中则满是“严重感谢某某搭我上医院”以及让座、赠票、帮忙等各类表扬稿。

为了充分体现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征,社区网还专门开辟“影像中心”和原创基地,由网友们提供各类图片、录像、文学作品、动漫作品、个人主页等等。

从信息传播的内容来看,回龙观社区网站的信息以相关性为主,兼具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和人际传播的具体多样等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居民对相关信息的需求。从信息的过程来看,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专业化同时也是垄断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和过程。借助于网络平台,网民们对各类信息进行自发采集、自由传播,并以跟帖讨论等形式进行信息和意义的集体共建,从而体现出信息传播的民主化特征。传播的民主化,还体现为网上信息交流的非正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亲切感和自由感,网民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气氛。这一点,在回龙观社区网的各类帖子中有明显体现。传统的传受模式常常人为地划分传播者和受众,造成人际的分离。而在网络传播这种新型的“传受传”模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弥合了人际分离,体现出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3]。

三、社会互动的新拓展——从虚拟到现实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最早提出的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4]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自己有目的的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形成的。但是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社区的地域和血缘联结纽带日渐松散了。社会,即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团体逐渐取代了前者。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减少了,社区生活离散化了。仿佛腾尼斯所说,现代化就意味着人类社区的逐步消亡。个人似乎将别无选择地被放逐到个人化的自私、冷漠、靠契约关系进行弱连接的社会中。

然而电话、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则可能打破传统的人际互动对“场合”的要求,减少交往的成本,扩大社会互动的形式和范围。如同卡斯特所说,“互联网可能可以在一个似乎日趋个人化及公民冷漠的社会里对扩张社会纽带有所裨益。”[5]这一点在回龙观社区网上体现尤为明显。

大量关于互联网的研究都强调网络互动的虚拟性,然而借助于回龙观社区网所进行的人际互动,却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借助于社区网,小区居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社区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互动。

并不是所有的网上互动都能够形成社区的。卡拉•萨莱特(carlarg.surratt)认为,互动要形成社区,应当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这种互动要能够帮助成员形成自我,获得个体身份;第二,这种互动要能够帮助维持社区的存在,而要能够维持社区的存在,就必须建立起成员们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构建起必要的社会机构和群体以满足社区群体生活的需要,要有对违反社会秩序的成员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以维持社区的正常运行,以及要形成一套合理清楚的分层标准等等。[6]按照这个标准,回龙观社区网的网上社区是真实存在的。

首先,存在个体身份的确立。网上互动主要是在各论坛进行的。按照网站的规定,每一个要发帖子的人都必须注册后才可以发言,因此论坛中的每一个发言者都有一个在线身份。按照符号互动理论,人的自我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确立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承担着各种不同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7]语言、行为、规范等都是确立在一个既定或限定的意义上,社会交往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角色化、面具化特征。同样的,个人的在线身份也是一种“角色”的认同,虽然它不具有现实中的具体形象和生理特征,但却并不妨碍他在表达中展现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确立自我,发展自我。而且,网络互动由于匿名的关系,没有社会政治、宗教、道德方面的限制,全无社会禁忌,呈现一种自然状态,理性、理智之外,(自我的)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无不充分表现。[8]走进网站论坛,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热烈的友好气氛,仿佛一下子结识了许多朋友。各种有趣的网名背后,是一个个有着真性情的鲜活个体。他们在网上和在现实中一样进行各种活动,聊天,开玩笑,讨论家事国事,既互相帮助又彼此争吵,此外还可以交换意见和物品,求职求偶,展示个人作品等等,不一而足。

在结构上,传统社区依赖于血缘、地缘或业缘而存在,因此或以尊卑长幼、或以远近亲疏,或以势力大小划分成以最高权威为核心的等距离同心圆状层次结构。虚拟社区则不然,其成员仅仅是依据“网缘”这种高度自由的参与机制相互连结,无明显核心,因此其结构上表现为平面化的多元结构。虚拟社区成员依据不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自由进出不同的讨论区,超越空间障碍和现实社会等级身份的界限,平等地交换信息、交流情感,拓展社会交往的空间。在此意义上,虚拟社区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精神社区”有些相似。[9]

其次,网上社区的存在,来自网络管理员、各论坛版主以及注册用户们的共同努力。

和现实社区中行政化管理不同,虚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治。一个社区的存在,不仅要网络管理员提供技术保障,更需要社区成员的投入。社区居民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社区设施的使用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提供者和社区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如同格尔三世和阿姆斯特朗在《网络利益》中说:“推动组成虚拟社会的一个关键设想是,成员从由成员产生的内容中获得的价值将大于从更常规‘出版’内容中获得的价值。”[10]

公益性原则是网站坚持的第一原则。网站公开声明:“本网站是回龙观小区居民自发建立的,为回龙观地区居民服务的公益型网站!全体工作人员都是业余时间为大家服务,网站的服务器由小区居民自发自愿捐款购买。网站的收入全部用于网站的建设!”[11]在网站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完全靠刘强的业余时间投入和个人资金投入维持,在第三阶段,用户自发捐款购买服务器,还有用户自发帮助刘强维护网站。到目前的第四阶段,由于网站运转开支猛增,单靠个人投入和自发捐款也难以维持,因此网站向国家正式申请了icp证,并接受少量广告以维持网站运营,如数据库管理,美工设计等方面的花费,而刘强本人也成立了公司,并把主要精力用于网站的建设。为了坚持网站的公益性原则,网站公开声明,禁止在论坛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一经发现版主有权立即删除!以确保论坛的自由讨论。网站在正式接受商业广告之前,安排一个广告试投期,如果有网友强烈反对,则取消该广告协议。为保持网站的公益性,刘强还拒绝了多次对网站的商业性收购以及和其他网站的商业性合作。

民主自治原则是网站管理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注册名下都标明了注册时间,发文情况和级别,版主由一定级别的网友个人申请,经网站网友投票产生。网站的管理和资金收支由民选的“猪大”投票决定,“猪大”的选举则由注册网友投票产生,所有注册用户都有平等的投票权。2002年网站进行了第一次选举,产生了30位“猪大”代表,任期一年,任期届满时重新进行换届选举。网站的财务开支每半年向“猪大”汇报一次,同时定期开会研究网站发展,讨论网友建议。

网站特设“站务讨论”栏,网站管理者和用户们在其中对一些成员的社会偏差行为,如乱发商业广告性质的帖子等,进行观察和纠正。大家还对服务器功能拓展,设立新论坛等网站发展问题进行共同探讨,讨论并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则,如“论坛管理基本法”等等,表现出很强的集体共建意识。

社区网论坛上经常出现各种热点话题,从夫妻吵架、婚外恋,到新时代的生活观、男女观;从路遇抢劫,到社区治安,再到国家管理;从邻里纠纷到国际冲突;从教授离职,到民主法治,再到两岸关系。在关于各种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中,人们寻求对现实社会各种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重新理解和认同。

除了网上互动以外,小区居民还以社区网为平台,开展各种实际的社区活动,实现现实中的社会互动。一定级别的网友们,可以自行在网上发通知,组织从集体采购、郊游、聚餐,到足球比赛,宝宝秀等各类活动。活动实行网上报名,组织者在网上通知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安排和费用,网友自由参加。体育活动是参加者最多,组织最好的一类活动。先是热心网友组织活动,随后是建立运动队。如最先成立了回龙观足球队,经常对外比赛,后来各小区纷纷组织了本小区内的足球队,开展回龙观文化区中各支足球队之间的“回超联赛”。目前,小区已经分别成立了游泳队、网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羽毛球协会、篮球队等各支运动队,定期开展活动,常年招收会员。[12]小区还曾经组织了一次回龙观运动会,参加者逾千人。另外规模比较大的,是每年举行的网站周年庆祝聚餐,迎新年狂欢活动等。这类活动一般是先在网站上发通知,征集报名,如果报名人比较多,则需要征集义工,然后由义工分头负责活动的各项安排,聚餐采取aa制,有时也接受少量企业赞助。除大型聚餐外,以任何理由或者无需理由就发起的小型聚餐(又称fb或腐败)则更是经常进行。

除文体娱乐活动外,网民们还自发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2003年1月,社区网组织了为张北地区献爱心活动。1月4日这一天,50名小区业主和两名孩子,乘坐15辆车,满载着小区居民捐献的物资,奔向张家口市。进行“送温暖张北希望小学捐助活动”。[13]2003年9月,在社区网的组织下,天通苑和回龙观的两个小区向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中国受害者律师苏向祥捐款18266元。[14]类似的捐款后来还组织过几次,如为张北防护林捐款,sars期间对医护人员的捐助等等。社区网还组织过若干次献血和捐骨髓活动。社区网联系血液中心派车到小区采集血样,作为骨髓库建档用。[15]这些捐助活动都是自愿参加,一般是在网上捐助通知,自愿者网上报名,也有因为有事不能参加的网友诚恳地请求大家原谅,表示下次一定参加。然后组织者统计捐助人数,指定捐助点和接收人,一般以每个小区为单位进行。有组织,有秩序。除了面向整个回龙观小区的公益活动外,还有一些观内小区单独开展的活动,如周末捡垃圾和植树活动等。

为方便活动的组织,网站首页上单辟“活动通知”一栏。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通知出现,活动内容从领花种,到fb(腐败,指聚餐),从远游、踏青、爬山,到壁球、门球、足球,不一而足。借助于社区网这一平台,小区居民们开展人际互动,共建社区生活,创造社区文化。

四、社区文化发展

按照西方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的定义,社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口。社区人口基本上是同质的,但可以与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不同;

2)有一定的地域条件,即指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动植物、交通等;

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3)社区居民在感情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通过对回龙观社区网和社区生活的实际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社区特征正在这一新型的城市住宅小区出现。

从人口特征来说,这里居住的很多人是中关村的it业人士,年龄多在25到35岁之间,经历相仿,大部分人属于“北漂”(在北京漂泊闯天下者的昵称),受过良好的教育,95%以上具有本科学历水平,收入中等偏上,多数是中层管理人员或技术精英,思想活跃,敢于创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些特征,使小区人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与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不同。

回龙观远离京城闹市。从原先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农村荒地上,一排排式样统一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小区居民生活迥异于当地居民生活。由于小区建设过快,交通和商业设施明显落后,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更谈不上完善了,这就使小区居民的生活面临一定的困难。然而借助于网络平台,小区居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创造出社区文化,培养了对社区的认同感。

在社区网“好人好事”一栏中,从义务修理,到搭便车,从代买u盘,到送水果,赠演出票,各种事例不仅体现了小区居民的彼此友爱和相互关心,也体现出小区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论坛中,表达居民对小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帖子更是比比皆是。《新远见》杂志社的记者曾经在论坛上贴出了“疑惑:回龙观猪猪的自豪感从何而来?”的调查问卷,现从一大堆回帖中摘录几条:[16]

“我觉得这里很吸引我,因为话题都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的素质很相近。”

“年龄相近,职业大多是白领工薪层,比较有共同语言。主要原因是有这个网站,有归属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同意!我就是因为看了这个网站才下决心买回龙观房子的!”

“大家买这里的房子,就是希望尽快结束漂泊的生活,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安乐窝。所以,大家都十分珍惜,真正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园,希望它能一天天变好。”

“网站功不可没,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新老zz(指业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像一个大家庭。”

“使人感到很温暖,真正有一种亲情和归属感。我以为这正是回龙观不同于其他社区的地方,也是zz们感到自豪、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仍然愿意住在这里的原因。”

“回龙观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在这个物欲的社会中,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似乎都蒙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我没有想到,在这个远离都市繁华的北京偏北,却又可以找到这种感觉。”

“前两天,在龙腾苑的论坛里,一个叫‘可乐鸡翅’的家伙发了一个帖子求救,说老婆不理他了,要回娘家,立刻引来无数回帖,还有猪猪跑到他家去敲门,看看家里是否有人。最后发现这只是一个玩笑,现在‘鸡翅’正在深刻检查中。有一次一个网友发帖,说他妈妈病得很严重,而他是家中惟一的儿子。第二天,就有一个网友去他家送了20000元钱。这些事情让人看到了久违的邻里之情。”

“首先是有幸买到了回龙观的房子,更幸运的是感受到了回龙观的人气。无论从网上家园,还是从现实居所,大家都相互帮助,共同维护着我们这个美好的家园。居住在这样的一个新环境里,谁又能说不高兴呢?”

“买房过程中网站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城里很方便,但这个社区很好,热闹,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以后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孩子的教育等等,而且对女人的帮助很大。我没有想到生活也可以是这样的!”

社区网上有一个“原创基地”,用户们在此尽情地抒发对小区、对居民们的友好感情。“原创基地”的版主韦小宝宝经常向《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投稿,也认识了一些编辑,当编辑们发现这些小区居民们的帖子后大感兴趣,决定在《北京青年报》上开辟“我的回龙观芳邻”,专门刊登业主们的优秀原创帖子。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一睹回龙观生活的各种有趣之处,更能深深体会到作者们对社区的深厚情谊。

什么是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一些总结,其中之一是,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17]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wissler)将文化解释为modeoflife[生活样式],我国的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也称“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这两个表达十分接近,它们都明明白白道出,文化就是一种“活法”。可以说,因为有不同的“活法”,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文化。[18]从回龙观社区居民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真实生活方式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一种新型社区文化的形成。

五、社区管理的民主自治——冲突策略和社区行动策略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19]以往单位体制下的社区管理,侧重于政府领导下的居民参与,街道和居委会都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但是在回龙观这样的新兴住宅小区,由于自购住房所带来的私权范畴,居民即业主们有了很强的权利意识和自治精神,其具体的表现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组织动员,群众参与,而是靠社区集体行动和冲突策略,保护小区环境,维护群体利益。在这一方面,社区网同样起到了信息和互动平台的作用。

在社区网上,常常有用户发出帖子,曝光商家服务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呼吁大家采取一致行动。著名的有华润事件,业主们集体抵制华润超市,迫使超市领导在论坛上发帖做出说明。还有龙禧园防盗门事件。业主们请来昌平质量监督局,鉴定回龙观龙禧一区五区单元对讲防盗门确实为不合格产品。然后大家集体向物业交涉,迫使物业做出公开说明。

最大的一次业主维权事件,是被《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的绿地维权事件。2003年9月,回龙观云趣园二区的居民发现,原先小区内宣传规划为绿地和体育场馆的一大片空地,开始要建设公交公司住宅楼。业主们借助于施工现场的公众传播和社区网的信息互动平台,召开维权大会,成立了维权小组,并以维权小组的名义在小区内和社区网上公告,组织了抗议游行,集体上访,冲击房展会场,维权篝火晚会,义务植树等一次次集体维权行动。

在11月北京市选举区人大代表期间,维权小组又在社区网上发出通知,号召业主们到居委会进行选民登记,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20]在维权小组的呼吁下,回龙观区一下子出了三个自荐候选人,后来为集中票数,推举出聂海亮一人。聂海亮最终以该地区最高选票当选昌平区人民代表。

六、结语

关于回龙观社区网的研究也许带有一定的个案色彩,但至少可以促进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关于互联网的性质。互联网是或仅仅是“信息高速公路”吗?在此笔者赞同埃瑟•戴森的看法,即应当“把互联网当作有生命的环境,一个可供社会、社区和机构成长的地方——而不是某种建构,例如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结构必须从个人行动而不是某些中央权威或政府的行动中产生。”[21]二是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可能性和模式选择。几十年来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和都市化的加速发展,必然造成大量以地缘或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社区的消亡。但对社区化生活的渴望并不会消失,而可能成为人们社会行动的新指南。目前中国各地大量新兴住宅小区的建设已经使“去单位化”成为现实,但如何摆脱单纯行政化管理的旧思路,探索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却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研究社区发展显然是有拓展价值的新思路。

[注释]

[1]根据2005年4月11日上午8:34分的统计,注册用户69385人,在线人数586人,论坛贴子4698249篇,新闻总数1119条,交易信息:54735条,图片总数32803张,原创作品2050篇。

[2]/v1/

[3]【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6页。

[4]李会欣、刘庆龙编著:《中国城市社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页。

[5]曼纽尔.克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45页。

[6]carlag.surratt:netlife:internetcitizensandtheircommunities.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inc.,1998.转引自刘瑛:“因特网与社区”,杨伯溆编《因特网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62页。

[7]johnp.hewitt:selfandsociety:asymbolicinteractionistsocialpsychology,usa:allyn&bacon.p.62.

[8]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9]田丹婷:“社区与虚拟社区”,中国康居网,/community/lilun/category.asp?cate=1,2002-9-59:55:57

[10]转引同上。

[11]/aboutus.htm

[12]/guide/sports.htm

[13]/news/news_774.html

[14]/news/news_1018.html

[15]/news/news_954.html

[16]以下引文转引自寇建平:《“回龙观现象”的调查报告:关注中产新生活》,原载《新远见》杂志2004年7月,转引于/new/display/36123.html

[17]曾小华:《关于文化的定义》,学习时报,.cn/chinese/zhuanti/xxsb/545593.htm

[18]李文堂:《大地》〔2002年第05期〕,转引自/gb/dadi/2002/05/d0501010.htm

[19]转引自:黄序主编:《城市发展中的社区建设》,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4月,第3页。

[20]邹树彬主编:《2003年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竞选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70页。

[21]【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第28页。

[参考文献]

1.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2..寇建平:《“回龙观现象”的调查报告:关注中产新生活》,原载《新远见》杂志2004年7月,转引于/new/display/36123.html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8

20*年度全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大奎(20*年3月23日)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我区第一次专门针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市第四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电化教育工作经验,全面推进我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前面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借鉴。下面我根据上面的要求,结合我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实际,讲几点意见。一、全面回顾近年来全区党员电教工作,增强工作的指导性撤县设区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在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有力推进了我区党员电教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一)党员电教网络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我区现已建成党员教育电视片播放收看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网合一的电教网络综合体系。在广大农村形成了电视网络覆盖全区,电教片“五有”播放网点覆盖偏远地区,计算机网络加强周边地区的电教网络新格局;在村级基本完成覆盖的同时,不断完善社区电教网络建设,目前全区80%左右的社区实现了多网络全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电教网络也正有序建设,全区80多个区级部门均已实现全覆盖。其中,全区18个街镇以及凤城、晏家两个街道所辖行政村(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脑、电视、摄像头等远程教育终端设备,能够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视频交互教学,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二)党员电教播放收看机制逐渐完善结合实际,创新党员电教播放收看方式,形成了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进行视频点播为主要播放收看形式,“两机”(电视机、VCD或DVD)进行播放收看为补充手段的播放收看形式的播放收看机制。运用这一机制,围绕党员电教日、播放收看登记卡等制度,坚持“四环教学法”,采用集中播放收看与分散播放收看、定期播放收看与自主播放收看相结合,党员受教育面达90%以上,有力增强党员电教效果。围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重点组织播放了《十六大电视教材》等电教片,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重点组织播放了《为党旗增辉》、《走进米钰林》、《与生命赛跑的人》等富有本地特色的电教片,宣传了米钰林、邱廷元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鼓舞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为全区党员队伍永葆先进性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组织播放了《民大如天》、《阵地》等电教片,促进了“八步工作法”、“三级联创”、“四村”建设等先进经验在全区的学习推广,推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结合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计算机技能培训方面的优势,对所有参加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学员进行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目前已经培训完成25个班,共培训学员1200余名,所有参训学员均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本领得到了明显增强。同时,结合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年举行了第一期村(社区)教学点工作人员培训班,参训的人员为18个街镇负责党员电教工作的干部和凤城、晏家两个街道所有村(社区)的干部,约60余人。通过培训,参训学员普遍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远程教育网络运用能力,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为载体,在农村进一步深化党员电教科技工程主题活动,制作和引进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教材光盘1000余盘,通过集中播放和自主点播,使农村党员普遍掌握了1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城区开展党员电教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等活动,不断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民主法制、公民道德和健康知识教育,同时针对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顺利实现了就业。(五)教育培训手段不断创新一是党建互联网站已成为长寿党建品牌之一。“党建信息港”自2000年9月正式开通以来因其浓郁的党建特色、地方特色、教育特色得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网民的热烈欢迎,总访问量已达60余万人次。2004年8月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优秀党建网站”,20*年10月在全市第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党建网站类一等奖。二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电视频道已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2003年11月开通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电视频道以来,共有8大类电教片800余部,通过免费电话点播的人次达到10000余次,因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操作简便等优势多次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三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走在全市前列。20*年4月正式开始的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中心机房、区委党校主会场、18个街镇分会场和部分村(社区)终端会场,实现了网络办公、公文处理、远程视频交互和即时通讯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我区的此项工作多次在全市作经验交流发言,各级领导及兄弟区县的同志也多次到我区参观考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市委组织部有力指导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电教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党员电教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电教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认识到:第一,搞好党员电教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员电教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只有这样,党员电教工作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第二,搞好党员电教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只有根据不同时期党员电教的发展任务、目标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才能整体推动党员电教事业向前发展。第三,搞好党员电教工作,必须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党员电教要充分发挥教育、宣传职能,就必须强化组织体系、硬件设施建设,强化基础,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狠抓落实。第四,搞好党员电教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拓展工作领域,党员电教才能得到大的发展。第五,搞好党员电教工作,必须抓好培训,提高素质。党员电教工作能否上台阶、上水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电教工作人员队伍。在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全区党员电教工作与先进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投入不够。总体上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电教工作滞后于农村、城市社区基层党员电教。三是教育培训缺乏连续性、长期性、针对性。四是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性。长期以来各基层党组织主要是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索的少。二、深刻认识新时期党员电教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党员电教工作,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对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介绍农业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转化成果,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服务。运用党员电教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可以更好地介绍先进的农技知识,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可以更好地宣传成功经验,引导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上规模有特色农业;可以更好地介绍各地作法,促进村企合作,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订单型产业型农业。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服务。运用现代化的党员电教及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积极宣传全国全市全区的各项惠农政策,可以更好地为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服务;可以更好地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村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开展农民工就业知识培训,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确保农村劳动力转得出、能致富。三是更新群众思想观念,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服务。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更好地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二)是切实提高党员素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党员电教是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广大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其次,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经济、法律、精神文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促进广大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党员开展各项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好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三)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通过党员电化教育,传授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通过党员电化教育,使党员教育的形式、内容更加切合党员实际,更受党员欢迎,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党员电化教育,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培训,规范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极大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促进文明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党员电化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手段,担负着直接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紧贴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员电教主题活动,寓教于乐,既给党员灌输理想、宗旨、信念等方面的理论;又反映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再就业工程、公民道德建设等重大题材,引导党员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生产经营技术,又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本领。真正让基层党员电教站点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阵地,成为宣传群众、团结群众、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成为文明型社会建设的奠基石。(五)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党员电教工作,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贯彻到广大群众中去,增强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三、明确全区党员电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党员电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点,根据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按照党员电化教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工作基础,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工作水平,增强教育实效,努力使党员电教成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平台,成为宣传党建工作、组织工作的重要窗口,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为推进“三地一中心”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贡献。围绕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强化基础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全区党员电教及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网络体系建设是党员电教工作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基础作保证,党员电教就无从发展。我们要把网络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第一,要在去年第一期远程教育基层站点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村(社区)站点的建设工作。每个街镇必须按照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在区委组织部赠送设备建设的基础上,尽快确定配套建设的村(社区),自筹资金为配套建设的村(社区)基层站点购置完备的远教设备,同时完成网络接入和使用维护工作,既要保证建好,又要保证用好。有条件的街镇要求所有村(社区)均要建立基层站点,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区60%以上的村(社区)基层站点建设的目标。第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建设远程教育基层站点有困难的地区要继续完善村级“五有”播放网点的规范化建设,为建设健全的远程教育基层站点做好准备。第三,各街镇要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扎实开展好经常性的工作,要把本街镇和所辖村(社区)的党员电教整体工作统揽起来,积极向区党员电教领导小组汇报。第四,加快推进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两新”组织等为主的城市播放网点建设。所有区级部门必须完善本部门的党员电教播放站点建设,购置相应电教设备,建立党员电教工作长效机制,狠抓播放收看工作,做到“播前备课辅导、播放收看讲解、播后集体讨论、课后实践反馈”,切实开展好党员电教工作。努力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党组织建到哪里,党员电教工作就延深到哪里。”(二)依托网络,加强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指导工作要狠抓远程教育网络的使用工作,在解决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定期的远程视频讲座制度。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讲课时间、内容和参训人,完善讲座的组织、实施、回访和成效检验工作;二是进一步抓好各街镇和基层村(社区)教育站点的自主播放收看。各教学点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坚持“四环教学法”,全面推行“党员电教日”和“回执卡”等制度,切实加强播放收看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播放收看工作质量,努力增强教育实效。三是要把集中讲解收看同具体现场指导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全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切实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增收致富。(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形成有效的资源采集、制作、报送、工作体系丰富的党员电教教学资源是有效开展党员电教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20*年我区成立了全区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以及各街镇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在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全区一体的完整有效的资源采集、制作、报送和平台。各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将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科室和相关人员,定期收集、整理、报送本单位本部门涉及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各方面的信息、资料,由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相关单位贯彻落实资源建设工作情况。(四)狠抓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队伍为保证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能够真正用起来,今年上半年要采用分期分批的形式,完成对全区所有村(社区)基层站点的操作人员的集中培训。为每个村(社区)培训至少一名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村干部。本次接受赠送的村和各街镇配套建设的村将作为首批培训重点对象。同时,凤城、晏家两个街道所有基层电教站点的村干部一并纳入第一批培训。涉及到的各街镇以及村(社区)应在组织、协调上做好充分准备,提早安排,确保参训学员能够按时参学、学有所成。同时,继续开展5年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参训人员计算机技能培训工作。(五)突出优势,弥补不足,进一步加强制片工作和管理维护工作要进一步抓好制片工作。要精心组织制作几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较强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为党员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党建宣传提供先进典型。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提供素材,力创精品。要进一步加强片库建设。街镇和部门要结合《重庆党员电教》音像教材的征订发行工作,建立自己的电教片资源库,引进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以满足党员的不同需求;要对片库实施规范管理,确保教材的有序流转和使用;要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电教片资源库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形成报告,及时上报区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四、切实加强对党员电教工作的领导,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一)切实加强党员电教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电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街镇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党员电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区委组织部也将把党员电教工作纳入党建和组织工作目标考核,与基层党建工作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评。(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人员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工作出色的党员电教干部队伍,是顺利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各单位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配齐配强专兼职电教人员队伍,解决电教工作有人干的问题;其次,要按照区党员电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好党员电教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规程和工作制度,解决电教工作有事干的问题;第三,要积极加强电教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开展党员电教工作的本领,解决电教工作有能力干的问题。(三)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正常投入“经费落实、设备良好”是开展党员电教特别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各单位要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及相关工作的正常投入。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方针,避免盲目投入和铺张浪费。同志们,我区的党员电教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电教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作还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以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党员电教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党员电教工作,努力推动全区党员电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宗教;网络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疏导方法;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83-05

2016年4月23日,主席在出席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时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方面意味着宗教的网络传播已经是中国各宗教的活动常态和主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如何将大学生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和网络传播规律三者有机结合,有效传播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方针政策和主流价值理念,化解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目前,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初次接触宗教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低成本、跨时空以及平民化等特性,宗教的影响力及“势力范围”正在我国出现新一轮的增强和扩张。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随着移动和固定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包括宗教信息在内的各种非主流思想、舆论在网络上大肆传播,通过网络接触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在该群体中影响的稳步扩大,使宗教的网络传播成为大学生“三观”形塑关键期及切实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新变量。针对相关问题,国内虽有研究,但却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关论述更多是就事论事,忽视了只有将其置于宗教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进行考察,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影响和走向的必要性;其次,多关注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影响和挑战,对“网络传教”在大学生中的真实情况、实际效果探讨不足;再次,将整体的传播过程割裂,多从大学生受众、互联网传播媒介和宗教网络传播的效果等入手,较少涉及作为传播者的宗教行为体的动机、手段和目标等方面的剖析;最后,相关建议和方法更多是被动应对,而非主动疏导,欠缺系统性。

为此,本文拟立足宗教网络传播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态势,综合受众和传播者两个角度客观分析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并尝试将知识传授、文化传播和信仰塑造三条路径系统有机结合,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疏导方法体系。

一、宗教的网络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基本态势

宗教的网络传播,简称“网络传教”,狭义上主要是指以宗教行为体(包括组织和个人)为主导,以扩大教徒规模为目的,以现有宗教行为体以外的广大非教徒为对象,利用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向其传播宗教观念、教义等,推动非教徒转化为教徒的一种新型传教方式。由于其指向现有宗教行为以外的非教徒,属于“群体外传播”,因此可精确称为“外向型网络传教”。此外,在广义上,“网络传教”还包括“内向型网络传教”,即,在现有宗教行为体内部进行的“群体内传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网络上开展各种宗教活动,进行广义传播,坚定教徒已有宗教认同,巩固宗教价值观在现有教徒中的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宗教界外部通常意义上的“网络传教”大多指“外向型网络传教”。

在国内,宗教的网络传播大致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早在1996年,南京大学BBS上就出现了“圣经版”。同样是在1996年,少林寺也开通了中文网站,这一设立时间甚至早于梵蒂冈罗马教廷的官方网站。此外,中文的道教和伊斯兰教网页、网站也于90年代末21世纪初开始出现。[1]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网民总量和互联网普及率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有力推动了中国境内各宗教的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据粗略估计,2001年互联网上仅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网站7100多个,[3]而到2015年8月,该数字已突破千万,为18,320,00个。此外,与道教、伊斯兰教、佛教相关的网站、网页数量也至少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网络传教”的形式早已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网站,宗教音视频、宗教博客、微博、虚拟宗教社区、宗教聊天室、宗教QQ群、宗教微信群、宗教微信订阅号等等,几乎涵盖国内所有常用的网络应用形式。

总体来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宗教的网络传播活动始终呈现出两个鲜明特征:第一,发展速度和总体态势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同步。宗教内在的生存、扩张需求,推动宗教主体具有较高的互联网依赖度与敏感度。每当创新性网络应用出现,他们往往是最早的使用者和推广者。此外,中国居于世界第一的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基数,也为“网络传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雄厚的受众基础。第二,青年是“网络传教”等各种网络宗教活动中占比最大、最活跃的群体。截至2016年1月,10-39岁的网民的比例已达751%。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例为299%。[2]这种年龄结构大致反映在当前各种网络宗教活动中。

可以说,“网络传教”等网络宗教活动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是各宗教在信息社会继续生存、扩张的内在要求。只要宗教在短时间内不会消亡,互联网技术持续渗入中国社会各个角落,宗教的网络传播就会继续创新、发展和深入。而作为未来教徒主要来源和网络时代的中坚力量――青年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强烈探索欲望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是各宗教“网络传教”的重点“关照”对象。

二、宗教网络传播在高校中的情况及评估

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同年开始至1998年,我国的互联网建设首先在高校中取得了快速进步。高校校园网建设、应用的初步展开,使青年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上走在了社会前列。[4]经过十年发展,至2008年,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已成为网民。[5]目前,中国网民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普及率已接近“饱和”状态。[6]也就是说,截至2015年7月,在全国约25477万在校本专科学生中,[7]几乎所有人都已成为网民。他们是虚拟空间中最活跃,接受信息最快、最多,受其影响最大、最深的人群。此外,高校学生普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对人生价值的期待及对未来生活、发展的憧憬。同时,在面临理想与现实之间脱节的考验和挫折时,也比较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挫败感,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极端倾向。这些共性心理特征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波动通常比其他年龄群体频繁,更易陷入矛盾、彷徨和苦闷,更需要归属感和精神寄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大学生群体普遍对宗教或能够给予心理支持、精神慰藉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内在需求。因此,作为“e时代”中心理、思想、价值观念正经历急剧变化的“e世代”,大学生群体不仅容易成为宗教尤其是某些扩张型宗教“网络传教”的瞄准目标和优先对象,而且也是深受“网络传教”潜在影响最深的人群之一。

首先,在传播者层面。纵观国内各大宗教,目前最热衷于向青年学生进行“网络传教”的就是基督教。有海外传教士曾明确指出,要与“e世代”的群体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利用电子科技上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其成为“神”喜悦的人。[8]如,标榜为海内外大陆背景“年轻知识分子心灵家园”的“海外校园”传教机构,不仅善于从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业、事业、感情、家庭、社会等焦点话题切入,而且还精心编织了一张由网站、博客及豆瓣、人人网、聊天室、微博、微信等各种“时髦”应用组成的传教网络。从传教效果看,这种“神形并重”的传教方式也的确对年轻人具有一定作用。如,面向20至45岁的中青年人,多讨论新闻热点、文化思潮、家庭职场、个人成长等话题的传教电子杂志《境界》,自2013年注册“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以来,平均每篇文章的点击量达20多万次,单篇文章最高点击量甚至高达170多万次,[9]受众颇多。

其次,在受众层面。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潜在信教群体,同时也是“网络传教”最主要的受众目标。具体来说:第一,大学生群体对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一定程度的“宗教热”在其中确实存在。2008年11月对上海7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不信教的学生中,有675%的学生对宗教持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有292%明确今后可能信教,不确定的高达602%,只有106%明确表示今后不会信教。[10]此外,对内陆省份的调查得出了类似结论。如,2014年对陕西15所高校1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5%的学生表示没有任何,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宗教表示宽容,半数以上表示今后可能要信宗教。[11]而相似的结果也反映在2015年对山东7所院校1900余人的调查中。[12]这意味着尽管被测大学生在地域、专业、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对宗教的看法却相对一致、正面,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宗教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第二,信教学生的整体比例虽不高,但在总量平稳状态下,部分地区或学校学生教徒人数仍在持续增长。纵观国内样本超过1000人的调查,非少数民族地区和非民族院校的信教学生比例一般在4%至20%左右。极个别的调查中,也曾出现过最低3%、[13]最高30%的个案。[14]但多数调查显示,除了福建和广东一些地区大学生教徒人数相对偏高外,[15]中国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教徒比例为10%左右。如,2010年对吉林省七所高校、山东六所高校,2012年对北京63所高校、湖北13所高校以及2014年陕西省15所高校的相关调查现示,大学生教徒比例分别为:1011%、1411%、969%、891%和148%。[16]但尽管如此,局部地区和高校中信教大学生的数量却始终在增长。如,李志英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三次大样本调查显示,大学生教徒的比例分别为92%、1385%和163%,[17]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对江西五所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学生信教的比例从2002年至2008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79%上升到125%。”[18]而2014年针对广东大学生的跟踪研究甚至得出了3年间具有“取向”大学生净增长5%,总体比例接近30%的数据。[19]第三,在大学生接触宗教的多元途径中,互联网已成为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5年后全国各地110份实证调查中,有56份明确指出了“网络传教”在当代大w生接触、认识、认同宗教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如,早在2005年,对合肥三所高校的研究表明,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宗教的学生数量仅次于阅读宗教书籍,超过了传统的人际传播。[20]2014年的另一项的调查甚至得出了通过网络接触宗教的学生比例高达4967%的结果,该比例要远高于传统的宗教传播途径。[21]尽管这两项调查受样本数量、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得出的数据存在偏高可能,但却可以反映出一个基本事实:“网络传教”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具有相当的受众基础。互联网已与家庭、朋友、图书、影视及宗教自身“魅力”的吸引等传统因素并列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

总体来看,目前通过网络接触宗教的学生比重一般为10%至30%,以20%左右居多。如,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份对全国各地大样本量调查显示,分别有166%、262%和244%的学生从互联网渠道了解、认识宗教。[22]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项调查中,问卷设计者并未在选项中列出“浏览宗教网站”一项,但仍有74%的学生在“其他”选项中主动填写了该方式。[23]这说明大学生已经不再单纯、被动地接收“网络传教”信息,一部分人在宗教需求的驱使下,会主动搜索网上宗教信息。不仅如此,长期关注宗教网站,加入虚拟宗教团体等各种网络宗教活动,[24]已成为大学生教徒的基本宗教活动方式。[25]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受众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心理与习惯,非教徒最终转变成真正的教徒,是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和心理、媒介使用、信息需求、媒介和信息供应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在合适时间针对合适群体,结合正确的传播技巧,进行长期或者多次传播,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并非单纯“网络传教大数据”的“狂轰乱炸”就能实现。因此,尽管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初次接触宗教、获得宗教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和效果。“网络传教”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的更多是所谓“福音预工”的角色。

综上所述,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塑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新变量。由其携带的海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向大学生展示了“更全面”“更鲜明”“更亲和”的宗教形象和“更具说服力”的宗教理念。这种契合信息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型传教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大学生宗教态度的正向转变,并且巩固该群体中本就普遍存在的亲宗教倾向。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宗教网络传播与高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建设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张力,找到一条既符合大学生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发展规律,又兼顾其学习、发展、生活需求与现实,同时又契合网络传播生态及大学生信息选择、接收习惯的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路,帮助其科学、理性地认识宗教本质,提高其对宗教网络传播内容的辨识力和抵御力,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任务。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疏导方法

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以对大学生极具亲和力的网络传播方式,将宗教理念推送给其中的潜在信教者,并通过持续的传播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宗教思想、感受宗教“魅力”、认同宗教理念、激发宗教热情,进而推动有神论的宗教价值观逐渐对部分大学生原有的无神论价值观进行替换,并最终通过线上、线下各种传教活动的综合作用,将其最终转化为教徒。对于这种新型的意识形态争夺方式,最根本的化解策略就是以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以网络传播对网络传播。从知识、文化和信仰三条路径系统切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疏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疏导方法体系,探索既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传播规律,又符合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在知识传授维度,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宗教本质,为其客观评价宗教现象提供工具。

目前,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内容相对分散。这种将宗教作为一般性的历史、社会问题来处理的编写方式,虽有利于能够引导学生将宗教作为众多意识形态中的普通一种来看待,最大限度推动宗教的“去神秘化”和“去敏感化”,但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一,不利于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理解宗教。特别是对那些亲宗教和可能皈依的学生来说,宗教知识对他们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能够“先入为主”地提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宗教实际及国家基本宗教政策的系统知识,引导其客观、理性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就可以极大提高其对各种传教方式,包括“网络传教”的“免疫力”。第二,不利于提高思政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教学重要性的认识。2014年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课堂讲授过宗教内容的思政教师中,一部分人没有严格遵循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一些如“中外宗教文化”类的知识性的内容,一定程度挤占、取代了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宗教问题教育内容。还有约一半的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宗教问题教育。[26]这导致思政课本应发挥的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认识宗教问题的主渠道作用极大弱化。

针对这种情况,其一,在备课过程中,亟需提高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视程度和知识储备。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和《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作为教学参考书,弥补教材在宗教理论教育方面的不足。其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与大学生关系密切及容易产生困惑的宗教问题,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增补相应的宗教内容。如,在“原理”课上,可着重就宗教的产生、本质及最新发展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进行“概论”课教学时,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执政经验,阐释我党一贯的宗教政策,包括尊重宗教自由,在坚持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前提下,团结宗教界人士,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促进政教关系和宗教关系和谐,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基础”课中,需要增加相关宗教法规。而“纲要”课教师可以结合反帝反封建历史,帮助学生分析中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必要性,以及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积极开展宗教对外交往,妥善处理宗教人权、宗教争端等内容。

其次,在文化传播维度,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和体验至上的先进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的文化渴望和心灵需求,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以外的精神替代方案。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更是文化。因此,除了在第一课堂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教学外,在第二课堂用先进、包容、多元、新颖的主流文化产品占领校园文化“市场”,满足大学生偏多元、重体验的文化需求,也是固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教学效果、缩小“网络传教”受众规模和影响范围的主要途径。为此,可以尝试建立“三重文化立体传播系统”。

第一,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打造契合网络生态和大学生接收习惯的新型传播方式。在新型网络传播境遇中,随着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便利和多元,传统的主流文化“单向传播”模式受到边缘文化“多向传播”模式的空前挑战。过去的强制性灌输不仅在内容上缺乏现实性、针对性和吸引力,而且在形式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仅主流价值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甚至产生了消极、厌烦和抵制心理。因此,除了提高主流文化产品的可读性、亲和性和艺术性外,更要注重传播方式、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迎合性。如,将主流文化产品网络化,摆脱形式单一、风格刻板的缺点;以大学生的信息、服务和娱乐需求为切入点,提供内容丰富、娱乐性强、风格活泼的主流文化产品,扭转大学生对其空洞说教、枯燥生硬的偏见。以此实现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二,发掘传统文化精华,创新传播渠道,强化其时代感和实效性。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理性”“中庸”“敬鬼神而远之”等朴素的无神论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宗教的本质,客观分析宗教现象,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与宗教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只有1%不想学习传统文化,高达9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有重要作用。[27]这表明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无神论阵地,抵御“网络传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为此,可以依托校园网和知名网络平台,建设一批贴近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统文化栏目;或者结合传统文化课程,设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将传统文化传播由课堂引向课外,由线下转入线上。

第三,立足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两类资源,提供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校园文化产品,营造理性、科学、客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活动空间,通过不同活动、载体和方式体现大学内部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群文化。[28]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的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信息选择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无神论教育寓于其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可以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线上”传播、参与、反馈与建议平台建设,使校园文化生活成为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和填补业余时间的主要选项。

最后,在信仰塑造维度,结合网络传播规律和学生思想、心理发展规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落实、做实,挤压宗教在高校的生存空间。

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网络技术已成为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一。它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话语符号和体系,造就了一种新型的权威力量,开发出新的人的发展性资源。[29]也就是说,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信息获取工具的定位,而演变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也需摒弃那种在网络上堆砌文字、空洞说教、缺少互动、疏于维护的“表面功夫”,建立起既重形式、更重内容,能够“触动心灵”的常态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机制。

第一,要深入发掘现有网络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培养大学生对校园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使用习惯,提高网站“黏着度”,在耳濡目染中内化、强化其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的认同。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是时政信息、娱乐信息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30]2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据此切入,结合学生需求、爱好和关注话题,在上传学习、生活信息的同时,将时政信息、社会热点、娱乐消息和优秀思政课教学视频等及时于校园网和思政网站,并进行必要评论、分析和引导,以此培植学生“黏着度”,让其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此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认知度较高的成熟平_,如,建立思政QQ群,思政微信,思政微博、博客,思政社交媒体等等,综合发挥各自优势,在轻松、愉快的网络氛围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使用习惯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要注重“议题设置”并在大学生中树立“舆论领袖”。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并非一味迎合,不加甄别地转发信息,而是要以培育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其二要注重网站的整体设计。校园网和思政网站能否在内容丰富性、风格活泼性、语言生动性、界面友好性、互动便利性等方面做到成功结合,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受大学生欢迎。为此,网站主办者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维护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的使用意见;另一方面还可以尝试让大学生参与网站制作、管理和维护,保持其真正贴近学生心灵与需求。其三要注重引入新技术。大学生对互联网创新相当敏感,及时引入最新的网络应用方式,既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时代感、先进性,又能改善学生的网络使用体验,增加其黏着度。

第二,加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和情绪宣泄网站建设,建立隐私保护制度,及时疏导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困难,而非消极避世,甚至寻求宗教慰藉。社会转型使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与困扰,一定程度导致了他们的内心冲突与失衡,加剧了其内心的脆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自卑、压抑、焦虑、忧郁、恐惧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宗教崇拜不仅给予他们慰藉,舒缓了紧张情绪,而且还满足了他们对世俗生活的许多需求和渴望。[31]因此,化解高校“宗教热”的根本渠道就是通过大学生乐于“敞开心扉”的渠道,将心理疏导落到实处,完善大学生情绪宣泄渠道和心理减压机制。但目前许多高校中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对天津11所高校的调查就显示,学生对于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大多持否定态度,其重要原因是“熟人太多”。[30]139因此,除了加大网络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等,还需调整相关制度,保护学生隐私,允许学生在特定条件下匿名登录,将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化解在校园之内,推动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和情绪问题时,选择校园网络圈内的主流排解渠道,而非圈外的包括宗教在内的非主流资源。

结语

宗教的网络传播是宗教在信息社会中存续和发展要求的必然体现。只要宗教在短时间内不会消亡,它对大学生主流价值理念的形塑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冲击就会一直存在。如果疏导不力,不排除出现大学生教徒人数大幅攀升,甚至动摇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在高校主导地位的可能。因此,应在深入贯彻对高校青年工作提出的“四进四信”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基础上,以符合网络传播环境、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信息接收习惯的方式,完善、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主动回应宗教网络传播的挑战,在知识、文化、心理、信仰等方面,引导学生科学、客观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现象,全面巩固、切实提升主流价值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高校中的承载力、掌控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汤伟侠.inteRnet上的道教文化[J].世界宗教文化,2000,(2);马中平.网上伊斯兰教一瞥[J].世界宗教文化,2000,(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1954pdf.

[3]刘金光.国际互联网与宗教渗透[J].中国宗教,2003,(8).

[4]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

[5]周旭.1700万大学生95%是网民430万人青睐网上购物[n].重庆晨报,2008-04-2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4412530522pdf.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本、专科分性质类别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09/t20150909_206744html.

[8]舒穗生.认识e时代的沟通方法[J].今日华人教会,2009,(2).

[9]刘阳.扩张你我的境界[J].普世丰盛通讯,2013,(54).

[10]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课题组.松江大学城大学生状况调查报告[m]//中国宗教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72-273.

[11]王永智.西部青年知识群体及民族政策认知――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12]林希玲.高校学生状况调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

[13]税国洪,唐孝云.大学生宗教价值观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9).

[14]廖志诚,谢小芬.现状与反思:当代大学生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属高校的调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15]陈伟民.中国魍匙诮潭缘贝大学生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寇爱林.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16]赵良,温成涛.大学生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张生元,张子礼.大学生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六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王民忠,陈晓宇.大学生与个体特征关系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4,(5);龚胜生,何小芊.湖北高校大学生现状及应对机制[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王永智.西部青年知识群体及民族政策认知――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17]李志英.关于大学生信教的若干问题[J].科学与无神论,2010,(3).

[18]李海晶,徐朝亮.大学生问题探析及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19]卢远.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再思考――基于网络环境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1).

[20]邵一江,王迅.当代大学生调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

[21]刘福忠.上海高校大学生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

[22]余金花.大学生问题的调研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孙尚扬,李丁.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刘秀伦,侯治水.当代大学生现状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23]刘骞,杨正宇.宗教渗透背景下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及其应对――以同济大学为例[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24]龚胜生,何小芊.湖北高校大学生现状及应对机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5]田慧丽,汪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中学刊,2012,(10).

[26]左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宗教问题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

[27]金霞.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28]刘承功,尹冬梅.德育新理念与学生工作管理创新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23.

[29]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篇1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大众传媒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彻底的改变了大众传媒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时代格局之下,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其优势及影响力也日渐凸显。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新闻开发;优势

在以科学技术主为导的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不少冲击和挑战,但也同时有着大好机遇,通过对新媒体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少数民族文化呈现由小众化转向大众传播的新特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既要做到在全球化大浪中保护和发扬,也要借助新媒体发展契机改善提升其传播力。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而传统媒体则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在新闻开发上的优势

1.新媒体发展迅猛,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大。

自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至今,网络在我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孕育(技术与内容发展、受众形成)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网民数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8.7个小时,中国域名总数775万,其中.Cn域名353万,网站总数230万。新媒体发展的迅猛势头可见一般。

同时,我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给与了充分的支持与帮助。2016年10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同时他还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速,影响力不断增加。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以及新闻资源挖掘成果显著。

2.新媒体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地域的限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西南以及东北。这些地区包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也包括“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的青海,还包括“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这些地区大多是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传统媒体在这些地区发展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对当地新闻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更是完全失去了其作用。

新媒体是网络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w络、手机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它们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无疑有着特殊的长处。而在这些新媒体种类中,网络媒体独领潮流,发展势头最猛,影响力最大,这些优势在地理环境差、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新闻资源的挖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需要新媒体广泛传播扩大影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其文化与生活很难被外界所理解,甚至有些人仍然认为他们是“蛮夷之地,化外之邦”。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难以被外界所知,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消亡。这极大地算坏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地形与交通严重影响了外界消息的传入,导致那里消息闭塞,观念落后,发展缓慢。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与协作,不利于各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更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而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则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它及时、开放、互动、检索便捷的特性,恰恰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对外传播等具有极大的帮助,它将极大地提高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相互传播和交流,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新媒体传播信息及时,时效性强。

时效性是新闻的第二生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这一特性做到了极限。互联网络基本上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以为适当的时候选择自己喜爱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已成为网络新境界“黄金时间等于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的这是特性,新媒体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信息传递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外界对于少数民族的理解,更有利于第一时间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

5.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落后,新媒体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是现代化建设的宣传者和促进者,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以及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宣传力。但是,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而新闻媒体有超时空的功能,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正好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筑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机报、手机增值业务等新媒体来加快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

三、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网络文化存在着对思想意识的影响和垃圾信息污染。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在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的同时必须要加强监控和管理。

其次,网络传播还会对民族丰富多元文化产生消融。在互联网的互联性和扩张性的影响下,各地接受到的信息内容趋于一致,这样就使得文化朝着单一方向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将被一元化消融,这对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最后,网络传播的快速反应和便捷互动性,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温床。新闻源的开放性,在诸多事件中表现出积极正面的功效,但也有恶意炒作、谩骂攻击的情况。如果不加以管理则将产生民族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

四、结语

当前人类文明社会新媒体神话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高速向前演进,它必将改变和颠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理念。在这种浪潮之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新媒体更是大势所趋。但我们须谨慎利用新媒体,这样才能在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避免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阎敏.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14,32:14.

[2]卢思蕊,孙渭.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J].科技传播,2014,24:159+135.

[3]朱亚茹.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传播调查研究――以灾后重建的玉树地区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