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13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

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因为物业管理本身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致使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对内部控制这一方面不是很重视,潜意识里认为简单的解决好财务问题便是做好了内部控制,对其的思考也没有上升到战略的层次。抱着内部控制与企业关联不大的心态,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对相关人才的内部控制培训工作也缺乏了积极性,导致他们的自身素质不足,知识不过硬,便难以适应这愈来愈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处理不得到,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也随之被消磨殆尽,内部控制的效果微乎其微。这样长此下去,内部控制工作跟不上财务的繁杂演变,一些物业管理公司也将必然面临着生存危机。

(二)物业管理成本与费用控制的缺失。在进行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在日常的公司账务处理中,物业管理公司不同于其他一些类型的公司,所发生的费用没有完全显示出来,不能全面显示费用,相关成本也尽皆隐含起来。因此这也导致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失真或遗漏,大大的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科学性。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都仅注重在成本数量上有何大的变化,对于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却并没有去深入追究或分析,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急需加以改善。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忽视监督考核。对于公司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和考核相挂钩的监督机制,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都不予重视,这便导致公司重考核,轻内控的一幕上演。虽然公司里的财会系统体现出极强的内控作用,但也同时有着其一定的缺陷与局限性,这在两个方面加以体现出来,一方面事前控制作用差,在处理公司财务问题之前,对其控制力度不够,难以有效防止或抑制相关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事后考核力度弱,没有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无法有效的进行事后考核评估。

(四)公司内部资金管理的力度不够。难以筹集到所需正常发展的资金是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在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为保证物业管理公司的正常运作,便要采取措施及时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在当下,我国物业管理公司的来源渠道非常有限,一般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开创投入的资本金,物业维修资金,然后便是日常提供的综合管理服务所获得的一些经营性收入,也有一些公司转向银行贷款,但也是受限颇多,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大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注册资本少,资本实力不足,银行贷款时所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不多,信用保证大打折扣,便很难得到银行所发放的贷款。

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加强建议

(一)提高公司内部财务人员素质水平。在每个公司内部,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关系到信息披露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有效运作,物业管理公司也不例外。第一,公司在聘用财务工作人员时必须要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可以从应聘者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资格、专业技能以及最高学历等多方位全面考评,为公司引进一批优秀拔尖的财务人员。第二,公司也应该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予以加强,实行月度或季度考核制度,在压力环境中可以使员工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然后用于工作中来,也使员工自身业务素质有所提高。公司还可以通过培训向员工灌输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性思想,时刻让员工谨记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按章办事;通过职业道德培训还可以确保员工能够对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负责。第三,公司还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奖惩制度,更好的调动财务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完善公司会计制度。物业管理公司通常从事的都是服务业,所以其对应的财务成本管理应该也根据服务功能作对象。公司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服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扩大成本核算范围,此外,该核算方法也能够将间接费用准确地分摊计入成本。设立一套完善并具备可操作性的成本核算系统,认真核算每一部分的投入成本,保证整个核算过程的通畅。物业管理公司在经营服务时,为客户进行大批的固定资产管理,在设置的成本会计科目下,准确无误的将营业成本划分成所提供的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成本,在公司会计核算时,还必须确保资产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三)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并重。正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贯穿于物业管理公司整个的经营业务及其价值流转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内部正确的会计核算以及严格的财务监督,更是事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成败,因此,可以说这在物业管理公司中相当于“神经中枢”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公司在进行财务控制时要时刻关注防范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隐患,以实现公司规范性的经营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设立一套完善并且独立的财务控制体系,要考虑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财务监督,也就是要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组织以及经营业务等,并且对所有岗位以及员工也加以覆盖,确保公司正常有序的运作。

(四)高度重视并加强资金管理。首先,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仅靠物业管理服务收入显然难以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庞大需求,当前需要拓宽服务范围,开展获得多种经营的其他收益。其次对资金的运作要规范科学,做好日常监控工作,从严管控资金使用,保证每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最后对于外面的应收账款等款项,加紧催收或清理,将坏账程度减到最低,加快收入的回笼,物业管理公司方可得以持续长久的发展。此外,和一些地产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如通过app等方式,为业主提供接入或网点支持,获取业主享受相关服务的中介费或佣金。

物业管理公司的性质

物业管理公司的性质是由物业管理的性质决定的。物业管理具有服务性,因而物业管理公司也具有服务性。物业管理公司不生产产品,而是提供服务,享受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物业管理公司的性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物业管理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物业管理公司是按合法程序建立,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为业主和租户提供综合服务和管理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企业的主要标志是:拥有一定的资金和设备,具有法人地位,能够独立完成物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等。因此,物业管理公司除了本行业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外,在市场地位、经营运作、法律地位等方面和其他企业一样,都要遵循企业法人讲究质量、信誉、效益等市场竞争法则。所以说,物业管理公司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组织,它在物业管理经营活动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

第二,物业管理公司属于服务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对物业的管理和提供的多种服务,为业主和租户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安全、幽雅的工作和居住环境。物业管理公司作为非生产性企业,主要是通过对物业的维修养护、清洁卫生以及直接为业主和租户提供服务来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因此,从本质上说,物业管理公司的“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是有偿的,是带有经营性的,是属于企业性的经济行为。

第三,物业管理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某些行政管理的特殊职能,因此它是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正处于改革发展中,某些管理的职能和职权并没有完全转轨和明确,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在向业主和租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承担了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管理的职能,例如大厦的质量安全、住宅小区内的市政设施等等。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企业”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这在本质将物业公司的职能由管理转变为“业主”服务。

猜你喜欢:

1.物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2.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物业公司财务管理规定范文3篇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2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电力企业;市场经济;问题;对策

引言:

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就算是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仍然离不开电力资源。然而,从时代的进程中不难发现,电力是目前这个历史时期最为优越的能源。电力资源不仅仅具有节能、环保、高效,清洁、可持续以及安全稳定的特性,更是世界主流推广的能源。电力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使其能够飞速发展,以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电力的供应离不开完善基建设施。因此,要重视电力企业的基建管理,特别是基建的财务管理。

一、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

基建财务是财务系统中很特殊的一个业务内容。由于国家的经济体制以及财政体制的许多的重大改革实施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基础建设遵循的体制共性也有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电力建设的投资,因其项目巨大,资金庞大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对复杂。只有在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下,才能使得巨大的电力建设投资完整的将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物形态。众所周知,基建财务是一个单位共同的经济行为的效果,在电力的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后续负面结果,往往体现在财务上。资金使用效果的好与坏、投资效益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于低。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保障电力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实施。基建财务不同于其他财务,其主要负责的是在建工程的相关财务,其内容包括:1.管理电力基建项目的工程款,拨入,结算以及支付;2.制定电力基建财务的工作计划;3.电力基建项目的参与,其中包括合同签订、预算、决算、验收以及审核;4.制定电力基建财务的相关制度;5.监督电力基建合同中的内容和执行情况;6.有关电力基建财务事项的其他工作等。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控制电机基建工程的项目成本,确保电力基建项目的资金和工程物资能够充足且安全。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业电力几件财务管理工作的从业者应当严格审查必要时应当及时追踪,避免浪费。必须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将电力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目的在于增加电力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整合利用企业的资源。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对投入的规模加以控制,谨慎选择即将投入的项目,精准的把握投资的方向,做好未来的风险预期,并且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为实现这些目的,重点在于对电力基建项目的规划和预算以及抉择的准确性。

二、电力企业几件财务管理状况的分析

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其管理体系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基建项目的管理部门可以主动控制项目进展,与以往的被动实施不同。另一方面,在基建工程项目实施的前一阶段,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达到基建工程项目的决策更为精准.与此同时,在基建工程项目的竣工和资产移交之后的这段时间,运用科学的评估体系为投资决策提高了准确度,起到了更好地为投资决策服务的目的。然而,事物往往具有双面性,有优势众多,问题也同样存在。在经济新常态下,电网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电力企业基建项目规模的迅速扩张,这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相对较分散。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分别掌握在不同的部门中,不可否认,这种模式的确可以使各部门发挥其职能作用。然而,这种模式并不利于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更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整体统筹以及规划。当前社会的企业管理中,职能交叉的现象及其普遍。因此,这就导致各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纠纷问题,有时候甚至会造成职责混淆的乱象。二是,电力企业的管理者缺乏意识。当前社会,企业的员工从上到下对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并不是十分明确,提别是企业基建的财务管理职能的分配存在模糊现象,缺乏明确的认识。虽然,一些电力企业开始重视到这一问题,但从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本身而言,真正能够重视可能还需一段时间。三是,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基建财务管理体系。首先,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因其涉及到的方面和内容以及信息较多,这使得企业管理的项目日趋复杂,企业的基建财务体系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优势作用,使其操作性差。其次,与之相配套的激励制度的缺乏,约束制度不完善,这样不仅难以调动经营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更难让财务人员在基础的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往往会忽视预决算管理以及财务监督的检查职能等等。工作内容相对单一,这极易形成财务管理的漏洞。

三、电力企业强化基建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渗透到基建工程管理的每个环节

在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中。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工程管理往往密不可分,故此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电力企业的会计从业者应当经常去往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参与到整个基建工程的管理中,技术人员运用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从而宏观控制整个工程,准确的把握基建工程的进度、确保整个基建工程的质量及,尽量控制负面问题的出现。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会有不可预见性因素,应当实时观察,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得当。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部门应当要将重点放在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的施工进度上。安全监理基建项目的各个方面,确保全过程的安全性。

(二)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基建工程资金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工作者不应只停留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上,应当和基建项目工程的管理部门合作,积极配合项目的实施,熟悉并且掌握整个工程的项目资金支付和设备领取的程序,做好监督工作。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到工程项目部、营销部和计划部以及物资部中去,促进其相互协调,并且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能够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基建工程项目资金的支付问题,不仅仅是保证资金的安全,还应当提高支付的效率。支付施工经费时,应当有计划,分步骤支付。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工程核心部门之一,拨款这一环节应当纳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之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施工部门提供的发票一定认真核实确保准确合理才给予报销,对于不符合报销标准的一律不报,于此同时工程的管理部门还应当出具监理公司提供的工程审核确认报告书。

(三)完善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其不仅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更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健康生存和有序发展。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财务问题,加强财务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者的财务管理固有理念,为适应现代化电力企业在新常态经济下的发展,创建和完善基建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奖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工作流程。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电力系统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分服务职能,为各项事业的推进起着重大的作用。强化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实在必行。不仅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竞争,还影响国家各项事业的有序平稳进行。故此,应当强化电力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极高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渗透到基建工程管理的每个环节。唯有如此,方能使得电力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国芳.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2(8)

[2]刘中锋.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展,2014,(8).

[3]张永取.加强电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9).

[4]蒋策.解析电力企业财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J].低碳世界,2013,(8):139-140.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3

关键词:污水处理项目监督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资金的高效使用和获得的核心。非常有必要探索和研究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筹措。为了保证资金利用的最大效益,必须要制定有效的科学制度和规定。本文将初步刍议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特点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属于国有项目建设,也是社会公共建设中的基本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关系到投资、资金、项目、效益等管理。财务管理主要是保证用于建设的所有资金能够高效的服务于社会。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有技术经济强、建设时间长、涉及面广泛等特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包括整个项目开始前资金的筹集、项目建设中所筹备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项目结束后资金的总结。任何一个过程的财务管理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和能否顺利完工。

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在,很多污水项目建设的负责人不能科学认识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工程建设的技术方面和技术人员的严格要求方面,忽视了财务管理这一关键。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财务队伍的成立。由于一开始没有注重财务管理,所以在前期建立的财务队伍中,所有的财务人员都是专业财务管理员,每个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观念存在差异性,对待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模糊不清,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全凭个人主见行事,根本没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种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给资金的使用很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一些重要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实行,比如,工作量的改变(增加或者减少)都是需要上上级请示,然后由工地负责人、施工部门和监督单位共同签证同意的。要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缺乏一定的牵制作用。随便使用资金,大大降低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监督不能有效实施,最终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三、加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制度

(一)科学处理项目建设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首先,不仅要注重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水平,也要同时注重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把二者放在同等高度审视,不仅仅是单纯的建设,是要有管理的建设。然后,也要避免着重于财务管理忽视项目建设,制定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制约工程进度事情的发生。为确保资金有效的使用,就要把管理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实施在项目建设上。

(二)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企业管理和项目法人治理制度。项目法人是单位财务方面的责任人,是有效实施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人物。项目法人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健全的法律意识,能够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以及项目相关资料的完整性负责任。加强有关财务制度的认识,提高自己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地位,决不能有意或无意派遣财务人员做出违反财务规定的事情,领导帮助财务人员有效完成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权利,认真切实服务于财务管理工作,酿造理性的工作氛围。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情况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财务人员需要加强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认识,明确依照法律或规章制度办事的重要性;然后,财务人员需要掌握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有关建设业务的知识;最后,财务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操守,严格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财务部门监督职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各负其职。国有项目设置账单、报表时必须按照《国有单位建设会计制度》。建设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强化管理账册,准确、及时、无误处理账务,防止工程资金超额支付现象发生。结账时,必须要有财务对账单,确保最终统计的数据真实可信。尽可能减少资金风险,提高资金管理使用率。要充分利用建设外部监督职能,强化建设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内外相结合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

六、强化财务管理制度

(一)强化财务管理中项目建设的资金筹备

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的筹备是整个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保证项目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财务管理部门首相要做的就是精确核算该项目建设工程的预期资金数目并且制定高效科学的使用资金的计划。同时为了合理化项目建设资产的负债率,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依法办理前期资金的筹备以及资金是否按时按量到位,所筹集的资金必须合法使用在项目建设上,不得任一单位违规挪用。并适当采用一些理财方案合理处置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资金成本。

(二)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工作

完善职责分工制度,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制定任务,同时较强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加强查出并惩罚在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中违规违法行为,不断完善加强内外监督控制机制。相关人员仅根据自己的职责合法合规为更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而更有效完成项目建设奋斗,有效实现自身价值。

七、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型项目建设工程数不胜数,要想每项工程建设都能顺利完工,在建设中,仅仅注重技术水平的卓越是不行的,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容小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提高相关负责人的素质水平,增强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等措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竣工。相关人员需要在建设技术水平得以提高的情况下,同时完善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制度,避免资金风险,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效益,并高效科学的完成项目的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楠.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融资决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2

[2]刘哲.潍坊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4

关键词:高校基建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o)09-111-02

扩招以来,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较原有的校舍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办学需要,扩建成为必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本建设的特点

1.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几乎所有高校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每年的投资额少则数千万元,多则上亿,有些高校异地建设新校区,建设周期长迭三五年,投资高达十多亿。据统计。有的高校仅一年的基建投资完成额就超过了90年代期间的全部基建投资完成额,基本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投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建财务的监督工作,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建设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2.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渠道逐渐趋于多元化,基建资金已由原来的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多元方式。高校基建投资方式的转变,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不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就盲目上马项目,不切实际地提高建筑标准,造成固定资产重复建设和闲置: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基础管理比较薄弱,无视偿还能力与筹资成本,盲目贷款,造成贷款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到期不能偿债等财务风险;项目建设中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较为普遍,投资成本高、效益差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管理,才能保证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3.基本建设项目报批、报建手续规范化。随着国家对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的加强,建设单位必须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发改委备案或立项;初步设计报有关部门批复;建设用地规划批复;环境评价报告及批复;取得施工许可证后,进行招投标;组织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基建项目从报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且环环相扣,只有做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才能保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基建财务管理,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管理模式,重核算轻管理,随着高校基建投资体制的改革,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1.会计核算制度方面。我国高校目前实行事业会计制度,基建会计独立出采,使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即一个会计主体使用两种会计制度,编制两套会计报表,并分别按不同口径上报,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信息。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基建会计制度的“存”与“废”争论不休,但直到现夸。理论上的争论,政策上的滞后,实践中的复杂,制度上的真空,使得基建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着进退雏谷的局面,给基建财务管理,特别是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有些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是由财政拔款、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组成,银行贷款中又包含外国政府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贷款期限各不相同,有些项目使用的外国政府贷款(如日元贷款)期限长迭30年。在现行核算制度下。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在固定资产、固定基金和贷款债务的会计核算上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有些项目竣i后不能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手续,使这部份固定资产的管理处于“真空”地带。

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脱节。一些基本建设单住在基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前期工作中。主要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为主,财会人员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和概算构成以度单位的中长期规划和项目储备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加强项目投资控制和概算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建财会人员往往只局限算账、报账,对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及合同执行情况不了解,不能确实起到监督、管理和控制作用,不利于建设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以及投资效益的评价。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建设单位的组织目标是按投资计划完成工程投资建设,实行质量、进度和资金控制。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投资控制是关键,合理的投资应力求做到建设项目平面布局合理,使用功能完备,造型美观,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的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由于有些高校实行财务支出分块审批管理,有的资金支出脱离了基建程序的监管。不利于建设程序的规范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财务支出。例如,有的高校基建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由计划部门实施;报批、报建,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由基建部门完成:一些修缮和装饰工程由后勤物业部门进行;资金的筹措、使用和控制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是控制的关键点之一,贯穿整个项目始终。为使基建投资项目管理更加完善,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高校应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对基建项目实施统一管理,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协调。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投资管理,探索基建项目集中支付的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采购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环节,紧抓基本建设资金的归口管理,使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新基建管理体制相协调。基建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还应了解一些建筑学、工程造价学、工程预算学等与建设内容相关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基本建设设计、预算定额、施工图纸、工程材料及进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熟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对政策的执行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把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转向对投资全过程的决策、控制、核算、反映和监督。现代基建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工程管理,走出办公室,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和掌握基建工作的各个环节,随

时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真正成为管理性财务。例如财会人员可通过参与招标考察、合同谈判和签订、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改变传统财会工作的局限性,扩大基建财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增强基建财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大大地提高投资效益。

2.以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基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基建投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由单纯资金投入、配合基建项目进度支付,逐步转化为将基本建设财务工作作为高枝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纳入统筹管理范围,建立起从项目筹建到经营运作、从资金筹集使用到贷款偿还、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完整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在此种情形下,运用财务的核算、监督手段以及项目目标规划理论知识,促进基建资金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可以在项目基建资金的频繁流转中加强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与基建投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基建i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监控的约束力,确保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始终处在最优控制状态。基建财务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核算,而应渗透到基建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要参与整个基建项目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

(1)项目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管理。高校决策管理部门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聘请专家对校园建设做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体规划并进行公示。基建投资项目要符合校园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建议提出后。由基建管理部门牵头,聘请专家对相关技术、社会经济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诸多论证方面,基建财务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议书中所涉及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过程中的预测分析方法及结论的可靠性等进行分析。对财务成本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参考建议。这要求基建财务人员必须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建设项目投资收回状况、财务收支、资金来源与分配等进行预测,开展论证,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在基建项目决策中的管理和控制作用。

(2)建设阶段的基建财务管理。建设阶段的基建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计划与合同的控制。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编制年度基建投资计划,为预测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资料;基建财务人员应参与招标,分析评价参与竞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参与签订各种经济合同,审核合同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条款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法规,提出合理建议。以免在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方面出现漏洞,造成经济损失。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基建财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如预付款的比例,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尾款的支付方式,质量保证金的扣取,及合同中约定的优惠条款的执行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变更的补充合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审批程序办理,防止高估冒算。在工程建设阶段,通过计划与合同的控制,发挥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实现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

(3)项目竣工后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审核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及竣工结算,对基建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和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基建投资过程,提高投资效益。项目竣工后,基建财务人员应会同工程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签证和实地踏勘,对施工企业完成的工程造价决算书中的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进行核实;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对基建会计账目进行审计,基建财务人员根据审计结果鳊制竣工财务决算,确定项目合理的建设成本;并按合同核对、审查各类工程款的支付情况,处理债权、债务,提出支付意见:对待摊费用进行合理分摊,确保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相符,尽快办理固定资产的移交手续。

3.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的管理。计划经济下的基建项目投资是由财政全额拨款,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拨款在高校基建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大部分基建项目需由高校自筹资金建设,筹资成为基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和其它一些融资方式的出现,使如何优化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控制贷款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5

关键词: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基本思路;措施

目前,合资公司越来越多,但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复杂,这无疑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从某种程度来讲,财务管理状况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合资铁路公司管理的现状,不断创新和完善,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铁路局的整体经营效益、维护合资铁路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实现多方共赢。

一、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负债规模普遍较大、经营业绩普遍下滑

以G铁路公司管内10家控股运营合资公司为例,到2014年末,负债合计高达1050亿元,6家公司负债率都在50%以上。因资产负债率偏高,加之运输收入不能大幅提升,大部分合资公司因债务负担重而出现资金紧张,现金流短缺债务风险加大。2014年,10家控股运营合资公司有7家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高达40亿元;特别是新建的合资铁路公司由于自有资本金偏低、建设资金大量依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完工转运营后面临大量财务费用、折旧的巨大压力,而近期内运量又远未达到设计运量,导致新建合资铁路公司开通运营后即面临巨额亏损,其中DH公司投产以来,累计亏损达42亿元。以上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合资铁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还没有实现高度融合

一是,运输资源互联互通性较差。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运输资源彼此分割,难以统筹利用。由于非运输企业与既有线控股合资公司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非运输企业与控股合资公司资源没有高度融合。二是,非运输企业在物流、土地、车站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与控股合资公司不能实现有效协同。由于资产权属、协同开发程度、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合资铁路公司将非运输资源交由集团经营的意愿不强,造成合资铁路公司非运输业务既做不大、更做不强。三是铁路沿线土地开发政策效应不明显。“土地+物业”是提高铁路经营效益、保证铁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从部分高铁沿线土地综合体开发的探索看,由于合资铁路股东构成比较复杂,开发主体难以明确,投资回收期较长,地方部门支持意愿不强,铁路自身人才素质制约等原因,“土地+物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委托运输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

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模式有利于保持路网结构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但存在责权利不对等的问题。委托方由于不直接承担运输安全、运输管理责任,由受托方向委托方提出设备大中修、更新改造、专项整治以及安全技术设备投入等建议提报委托方后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落实,有时候委托方甚至以种种理由拒绝投入。再比如,出现应急抢险等工程,为了保障运输畅通、安全,受托方立即组织了实施而未及时通知受托方,受托方也对这部分支出不及时确认或不予以确认。受托方在承担更大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同时,不能同步分享增运增收成果。受托方的费用清算采取成本补偿方式定价,通过清算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而由于高铁运营时间不长,前期的成本变化波动较大,高铁成本定额的行业指导标准尚未建立,合资铁路公司地方股东对铁路方提供的委托费用方案,包括支出项目、费用定额等存在质疑,导致费用清算难以协调落实。

(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各铁路局作为铁路总公司授权的出资人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对合资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负责。但在涉及合资公司重大决策时,合资公司管理层认为,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系,还要将公司的章程和议事规则落实到实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上述这些都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指导和监督。另外,还要完善公司的预算与投资约束机制。通过调查,目前有不少合资铁路公司都是委托专业的管理部分,往往会由于专业管理部门不了解委托合资铁路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从而不利于公司发展。因为专业管理需要,年底决算时,超预算支出照单全列,造成超预算严重。

二、加强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通过分析当前合资铁路公司的夜店和财务管理现状,笔者认为:要建立由铁路局为主导的运营控制型模式。运营控制模式是一种较为可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它是将各个合资铁路公司的业务作为各铁路局业务的夸大与延伸,各个合资铁路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控制的主导权都在各个铁路局。运营控制模式的协调能力较强,同时财务管理效率较高,通过企业内部一致性的经营控制,各铁路局可以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合资铁路公司财务预算管理

1.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强化源头管理。一是,以铁路局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为总纲,财务预算与客货运输生产指标、机客车工作量、设备资产配属量相匹配。二是,采取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预算定额的选取必须要根据合资铁路公司的实况和合资铁路公司可操作的先进定额,不能够盲目选取。三是,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在合资铁路公司机车车辆资源不足、不具备大中修能力时,应优先立足于铁路局内部资源共享,提高整体资源效率。四是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二上二下”的编制审核程序。合资铁路公司结合铁路局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预算草案后上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审议,经股东大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成为正式预算下达公司执行。

2.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理。预算的责任主体是合资铁路公司,执行主体也是铁路合资公司,而实际管理合资铁路公司的预算一般都是通过监督指导和分析检查来实现。具体如下:一是,必须要将通过的年度预算决议落实到实处,且要细化预算责任目标,建立各个层次的预算控制点;二是,建立公司月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且要落实实处,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大失误的出现;三是,实行“以收定支,动态调整”的控制机制,要着重控制支出,确保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二)强化合资铁路公司资金管理和财务监控

1.加强对合资铁路公司资金管理。一是利用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合资铁路公司资金流的集中监管。合资铁路公司资金作为企业集团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资金结算所归口管理。对资金流向实行动态监控,通过实行大额资金联签制度、签订银企资金监管协议等办法,保证公司资金运作正常,降低资金风险。合资公司最大限度使用内部调剂资金,同时发挥好协同优势,形成与银行系统的谈判合力,对外贷款由集团统一与金融机构协商谈判,争取优惠利率,降低筹资成本。二是按预算管理要求,编制资金预算表,确定年度资金筹集与运用规模。资金预算表作为公司财务预算的一部分,与其他经营预算相匹配,重点把握好债务性融资的实施时点。建立健全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限制无预算、超预算的资金拨付与支出。

2.进一步完善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监控体系。一是规范统一会计核算政策。规范统一合资公司财务收支核算政策,统一明确运输经营中各项收入的核算口径与归类,制定统一的运输成本支出核算明细科目及费用归集原则,使企业内部的收入、支出核算口径完全统一,提高合资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比性,更好地实现对合资公司财务的有效监控。二是构建财务监控系统。各铁路局财务部门加强对合资铁路公司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统一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公司经营目标、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运用与资产安全情况的监控。加强合资公司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将合资公司财务数据信息统一上移到铁路局层面,比照国铁直管站段模式加强对合资铁路公司站段财务状况的及时掌握与监督。对合资铁路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公司经营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结论性评价。

(三)优化重组集团资源,理顺内部经济关系

1.通过重组整合建立区域性的合资公司。合资铁路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路的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在加快铁路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运营情况看,特别是合资铁路公司数量迅猛增长后,合资铁路公司管辖范围小、资源分散、产品同质化、同行业竞争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提高铁路整体运输效率和经营效益,推进运营合资公司的重组整合势在必行、尤为紧迫。可以考虑逐步推动既有的线条性公司向区域性公司整合发展,最终实现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内只保留一个区域性合资铁路公司。这对争取地方政策支持,统筹区域运输资源,都将十分有利。

2.理顺委托运输等关联服务关系。为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提高铁路局整体和各合资铁路公司的经营效益,资产资源的共用与互相委托将成为常态,但内部各成员是相互独立的企业法人,为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理顺内部经济关系,规范关联服务行为。铁路局总体资源配置中,会产生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资产的相互使用,在此过程中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及使用档案,签订有关协议,明确界定资产产权归属。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关联交易结算办法。

(四)强化铁路方出资人代表的主体权责,健全股东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1.强化铁路方出资人代表的主体权责。我国铁路集中调度、统一生产指挥的特性,决定了铁路方必须无条件主导全路的运输和经营管理工作。铁路局作为铁路总公司授权的出资人代表,必须在统筹企业内部所有运输和经营资源上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对运营合资公司经营活动的指导,在掌握合资公司经营管理动态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局经营工作思路,分析合资铁路公司及其站段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2.健全股东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随着铁路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建立健全与市场无缝对接的运行机制,确保各方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破解合资铁路公司管理难题的重要方面。建议在坚持依法合规,遵循市场规则,完善合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和治理制度,规范股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议事规则和合作机制,保证各方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建立健全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维护合资铁路公司权益,充分调动各方股东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争取运价、“营改增”、土地开发及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方面,充分发挥各方股东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国铁与合资铁路公司两个市场主体作用,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好两个主体的经济关系,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推进资源统筹开发,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整体经营效益,实现协同效益最大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振锋.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实现[J].综合运输,2009(12).

[2]刘克强,李永强.高速铁路实施委托运输管理初探[J].经营管理,2010(10).

[3]万里霜.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合资铁路公司的生存与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6

一、财务预算与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预算是经过将企业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的结合,以实现持续经营、循环发展为目标,按照最为经济的方式,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远望性的管理手段。而财务预算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通过资金的组织运用、业务的预测评价等方式,深入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有价值管理环节,既以超前的视角观察企业的未来,又全面结合当前的经营形式,既是科学系统策划企业经营方向的“方向盘”,还是避免整个预算体系断链的“钢索”。

基建财务的管理对象是各种资本性建设项目,包括基础建设、改建迁建、恢复性建设、技术性改造等资本性投入工程。其是按照项目法人制、项目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依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以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对上述各类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财务管理。

二、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控制

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全程具有控制作用,即对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增资后评价分析的整个建造过程进行的全链条式控制,包括规划和可研、设计和招标、资本性预算及现金预算、工程成本会计核算、工程物资财务核算、工程结算决算、在建工程增资以及建成后评价等所有阶段。

其具体控制工作包括:参与项目储备库建立及项目选型以取得预算基础、审核项目可研报告及概算确定预算源头、组织工程资金预算及期间现金预算编制、开展工程预算监督及会计处理、组织实施工程竣工结算及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工程转增资产价值与预算的比较、项目结束后对投资预算效益的分析。

三、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控制的源头

在对财务管理源头的控制上,财务预算极为重要,做好财务管理的源头是后续工作进行的基础,在项目的启动阶段,财务预算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选址选材、选线的工作中去,从财务的角度为工程项目的选址提出自己的意见,财务管理人员也要深入工程内部,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规模,调查工程原材料的价格,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设备物资选材等信息,利用资金报酬率pVi、内含报酬率iRR、投资回收期pp等评价指标,估计项目实施的环境、技术、盈利等各种可行性,及时向规划人员提供财务预算控制建议,保证项目选定过程能充分参考预算人员意见。

选型完成后项目即进入正式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预算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实施的方案中来,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规划为基础,充分考虑好资金的流向问题,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合理预计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耗用,准确把握各阶段资金筹集到位、大型物资设备款支付,工程大额费用支出、完工结余资金处置等各个节点,保证在设计之初就向未来每一建设阶段赋予有力的预算控制,避免项目执行弹性过大对企业资金管理甚至生产经营带来不利。

四、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

基建项目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工期长,资金周转和收支频繁,这都给基建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企业应该注重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弄清基建的财务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收益和亏损,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财务预算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工程的每一笔支出都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来执行,如果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的情况,则应该在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再决定是否修改预算方案。由于预算毕竟是对工程进展的一个大体估计,而实际情况可能与想象的有出入,所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工程预算的弹性,对与实际不符的预算进行修改,杜绝没有缘由的提升工程标准和无故的夸大项目的建设范围,应将财务预算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此外还要注意调剂各项资金的分配,按照需要资金的紧迫程度来分配资金,提高利用率,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五、财务预算对基建项目完工后的控制

财务预算既是对工程的整体评估也为同型项目的事实提供依据,对基建项目竣工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工程竣工后,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整理统计工程的设计图纸,工程的竣工图纸,原材料的消耗及剩余,设备移交情况、雇佣工人的花费等等。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书面资料交给财务人员审核评定,财务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核对工作,财务人员要对基建项目产生资产的数量,价格等信息进行审核,核验惟一的对比标准就是财务预算,与预算进行对比是有效评定项目工程的标准,检验工程施工每一阶段的资源利用和分配是都合理以及实际与原定计划的差异性,这样这些都可以成为项目投产后效益的准备资料,为以后同种项目的预算提供了借鉴。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建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7

1、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部分村的会计人员过于老化,仍沿用旧的会计记账方法,不懂会计的职责和权限;有的村委会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使用包包账、流水账,所设置的账簿不能真实地反映村组织的收入经营情况。

2、白条入账、抵库现象比较普遍。“白条”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村街,将近半数的票据为不合规票据,而且支出的项目大多属于招待费、差旅费;还有的村街以自制“白条”入账报销,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将借条作为原始凭证入账报销;有的以白条抵库,被个人长期使用,造成公款流失。

3、财务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村没有制定财务审批制度;有的村将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内容也过于笼统,村民根本看不懂、不明白,达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有的出纳对现金往来不及时报账处理;有的会计将单据“握在手里”长期不记账。

4、账款、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出纳员不及时与会计对账,长时间不清库,甚至自己应该有多少钱,是否短款,均不清楚,造成账款不符;二是公款被私自挪用,有的借款不打欠条,导致账款不符;三是账面登记的实物,尤其是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因保管不善而流失,因长期不进行盘点形成账实不符。

5、会计、出纳职责不分。将会计、出纳分别设置,目的是实行票、款分管,便于会计出纳互相监督。但有的个别村街,村干部将村集体收入装入口袋,既不报账也不交款;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一个班子一套财会人马,造成财务管理极不规范;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一人兼管。

6、会计人员交接不办理交接手续。有的村上下任会计交接时,没有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上任会计不交账,新任会计从接任起另行建账,自成体系,影响了村财务核算的连续性。

二、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几项几点建议

1、保障工作,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法规培训工作,彻底杜绝任意批款的不良状况发生。

财政部颁布的新《制度》针对当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于积累工票据管理、费用开支管理、共同生产费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及义务工等方面均作了具体规定,大大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农村会计法规制度培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人员档案管理网络的建设与健全,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彻底杜绝任意批款的不良状况发生。

2、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网络化、电算化。

实行网络化、电算化管理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最科学高效的措施,实行网络化、电算化管理将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带来福音。实行会计电算化,传统的核算、手工记账、提交申请报告、手写相关资料、事后自评等落后财务程序将连根拔除。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关上级领导和村干部要深化为民理财意识,全面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广泛采纳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心声,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的管理体系。实施村级财务村帐乡镇县区代管,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促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三到位:即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严肃保障开支的合理合规性得以体现。

3、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五个统一“。

严格坚持”五个统一“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才可还干部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农村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农民也不会因财务问题而上访。

4、加强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紧抓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以及民主理财等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加大农村财务公开力度。财务公开规范化、有序化建设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可行使民利。这些优秀措施得以贯彻的基础是让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管理能力。

5、成立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从村干部以外的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人员3至5人。该小组的任务是对本村经济往来及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向乡镇农经站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乡镇农经站负责指导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工作,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帮助其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不放心、不满意和群众监督无序、无力的问题,有效地遏止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8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管理;问题与建议

一、重要性

(一)财务管理是核心

管理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工作,相关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保证,好的体制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降低并抵御财务风险,实现自身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要加强成本和财务管理,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中,原料采购、项目施工到房屋销售这一系列活动,都贯穿有财务活动,财务活动是房地产项目运营的基础。另外,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决策和各个部门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受财务信息的影响,利用财务信息,可以推算出项目预期投资和造价的资金需求,掌握了这些数据,企业才能更好的管控开发项目,利用项目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预知企业风险

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就像一艘船,在大海里航行,想要到达终点,必须有良好的导航和天气预报系统来指明方向,同时躲避暴风雨,降低损失。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周期长,需要投入的资金多,投资得到回收的时间也长,并且投资风险高,这些特点的存在,使项目预测和实际收益情况产生很大的差距。为了避免这些特点对地产项目运行的影响,就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发掘隐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减少风险对自身项目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现状

“高出生,高死亡”是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状态,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很多原因,通过分析这些失败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没有成功的房地产企业都存在财务管理缺失和体制不健全的情况,财务管理发挥不出实际作用。我国房地产企业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销售,企业都将重点放在消费者需求上,忽视自身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产业升级和转型中,财务管理逐渐突出,项目被迫停工。所以企业也开始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做好项目预期分析,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始K立于不败之地。

二、出现的问题

(一)机制不完善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机制建设上不下功夫,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艰难。一方面,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都不足,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态度和行为闲散,使房地产项目的财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上报,导致项目得不到整体掌控,对于项目使用的资金也不能进行准确估计,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损失企业的钱财,加重项目的资金负担。

(二)力度不深入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的财务管理,仅仅是填写凭证、帐簿登记和财务报表编制,财务预算、控制、分析以及决策等工作都没有涉及到。原因之一是房地产财务管理人才缺失,原有的工作人员无法完成财务预测等工作,房地产目前的财务管理存在数据缺失、探索不够的情况,无法给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也不高,重点还是放在满足顾客需求和提高销量上。财务管理只做表面工作,财务管理数据无法实现同步,不仅降低项目利润,还会影响企业发展。

(三)成本达不到最优

项目设计方案、土地使用权购买、工程招投标和施工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本来源。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升项目开发利润。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不能选择最优方案导致资金流失,,购置土地使用权时,由于没有事先预估,购买的土地价格超出预算,给项目开发带来资金压力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不利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三、改善的措施

(一)健全制度

首先,房地产财务管理机制的完善,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具体财务工作情况,科学的考量,进而完善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机制。其次,要管理好财务人员的行为,健全行为准则,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分工更明确,具体工作更详细。财务管理人员要遵守制度,根据制度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最后,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有实用性,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保证企业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树立思想

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是企业实现项目目标的基本手段,通过财务预算安排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方向和规划具体方案,合理控制项目支出资金、考核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开发资金合理分配给开发的地产项目中。为了更好的做好项目预算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预算管理思想,强化预算工作组织,将项目管理的程序进行细分,拟定每个阶段的具体预算方案,保证项目预算管理发挥真正的作用和功能。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要将预算管理和发展目标进行结合,改变企业对财务部门的认识,促使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和协助财务管理工作,完成了整个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三)提高素质

房地产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中,要优先选择有经验的财务管理应聘者,对于应聘上的人员,首先需要向他们宣传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对企业运营的重要作用,增强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建立专业财务管理,明确分工,应对财务问题。另外,定期组织培训,聘请财务管理专家到企业进行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结束后,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比,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凭证填写、帐簿登记和报表编制等,还有财务预测、项目控制、决策和分析等。这些工作会产生大量数据,光靠手工记录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信息化的到来,要求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达到信息化管理要求。企业要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财务部门提供所需要的办公设备,引进技术人员,建立和管理自身的财务信息系统,将企业的项目数据登入财务系统,方便企业各个部门进行信息整合,加强企业部门间的沟通,同时也给各个部门进行项目决策提供财务数据参考,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四、结语

经济转型之后,财务管理成为房地产企业运营的关键,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发展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保证企业利益不受到损失。财务管理人员要重视引起财务管理问题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而进行预防和找到解决办法,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探究房地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5(05).

[2]周岩.房地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0).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就会通过会计信息和开展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以避免财务流程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内部控制包括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和制定一套系统性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能有效的避免事业单位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一套系统性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是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义重大。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薄弱、综合素质较低。当前的财务人员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使得其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的经过岗位培训,并且缺乏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不够,最终致使财务管理在基础环节上就出现问题。对财务管理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一事业单位一般是事业编制单位,容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依靠上级部门的指导而不根据社会经济体制转变进行改革,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些疏漏。其二就是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所涵盖的范围让其不够有能力对责任进行细化,并且各个过程中没有连续性从而造成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3.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发展迟缓且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色彩。责任制不明确加上会计设置的不规范性制约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单位的财务状况不能真实的反映在账本上。此外,更没有实施必要的财务监控对各种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建议

1.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保证。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间接地影响到财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再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指导等方式来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执行考核制度。另外单位相关负责人是整个内部控制的责任人,所以需要了解和树立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与意识。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对这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照相关政策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最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要改变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对财务监督、财务公开、财务预算、财务计划、审批权限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加以规范并执行制度准则来解决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使财务管理内部分工更加合理,责任落到实处,使得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来使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在出差管理制度、大额费用审批制度以及现金管理制度方面管理的更加合理。此外,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支出约束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3.做好资产存量清算和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资产存量清算和绩效考核。资产清算是事业单位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如果财务清算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影响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更会影响闲置资产的管理,使得资源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清算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遵循“统一领导、分工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才能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来管理闲置资产,避免资产的不合理流动。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可以依据国有企业的成熟经验。原本考核就是依据会计报表的数值来进行判断的,但是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会计报表的数值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不同时间段的相同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就会与真实情况有所差距,因此必须依靠资产的真实情况来进行考核。现当代的事业单位大都会采用现值法来确保考核符合实际情况。

4.严格原始凭证稽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原始凭证的稽核来评判的,所以必须守好这道关口。要严格原始凭证稽核首先就要建立明确的各级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稽核责任制度。稽核责任制的建立能为稽核人员提供良好的保证。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稽核员在审核后最好加盖印章,不但可以证明经过稽核审查,又体现了是否合规。对于较小规模的单位,在稽核方面的工作也不能马虎,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可以履行职责。其次就是要责任明确,经稽核并带有印章的原始凭证需要稽核人员担负一定的责任,以避免稽核工作出现失误。

5.规范票据管理。事业单位业务涉及面比较广范,所以其实用的收款票据一定不少。其中财政部门的正式收据、内部结算的收款收据、营业发票等等根据款项的不同,其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会一致。但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是绕不开这些内容的,因此,有效地解决收款票据管理问题非常重要。有效地解决收款票据管理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是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就是空白票据的保管、填开、收款和审核工作不能让同一个人负责,并且要按照收款性质和内容正确使用票据;第二就是票据要填写规范,就是在内容、数字和自己以及要素方面都要保证准确性;第三就是严格票号对应,在具体工作中不能延迟审核已开完的票据,应上缴的各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要真实客观的反映。对于财务人员在票据方面出现问题的必须严肃处理。

6.加强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机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强化监督职能,各种与财务相关的内容首先要实现透明化,其中包括各项财务支出,收支范围和标准以及审批程序。其次就是财务执行结果要公开,其中不仅包括会议费、车旅费、专项业务非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既定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超支部分的内容。最后就是需要成立监督小组去执行相关制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和完整的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资产存量清算和绩效考核,严格原始凭证稽核,规范票据管理以及加强监督机制来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同时也要加强财务相关知识宣传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效率得到提升,为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Z1:80-81.

[2]孔晓霞.浅谈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43.

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0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主体地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仅为单纯的教学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高校已经发展成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独立法人单位,财务管理在高校的正常运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对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探讨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现状

(一)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政府财政拨款相比,当前高校的筹资渠道更加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校的筹资渠道已经包括了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方面。政府拨款仍然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学费收入、银行贷款、校办产业等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其中,学费收入已经上升为主渠道,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学费收入占其收入来源比例已达50%。投资创收、社会捐赠等也在逐渐增加,高校的自我筹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模式

统一领导的集中模式,有利于统一管理,掌握高校资金的流动方向,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平稳发展。分级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明确校内二级单位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增强了分级单位的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其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其经济责任感。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权责关系,在保障高校整体发展的同时,增强分级单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财务管理的功能性进一步增强

高校的财务管理主要具备核算、管理和经营三个层次的职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财务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会计核算为主的核算职能,财务部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记账部门。随着高校所面临环境日趋复杂,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对高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尤为重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快速推进,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财务管理的功能性得到了有效加强,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对投资效益的关注度有所增强

过去高校作为政府附属的教学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民众提供教育,从事单一的教育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毕业生,单纯地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在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主体之后,高校已不仅局限于为办学服务,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办学效益,在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其创收能力。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对投资效益的关注度,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高校在校内出现了财务管理多层次、财务关系复杂性加深的状况,其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科研项目管理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没有与财务管理实现有效衔接,高校科研项目主要由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存在信息不完全及不对称的问题。此外,科研项目还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格的问题。科研项目负责人多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型人才,其申报书主要侧重于科研项目重要性及可行性的论证,对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较为粗放,而且部分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需要,导致其预算编制无法与财务管理制度相符。预算执行方面则存在特定时间节点突击花钱等不正常现象。此外,由于科研项目是高校的收入来源之一,大多高校存在重申请轻支出的状况,忽视了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核。

(二)基建财务管理方面

在高校的基本建设尤其是新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将基建财务设置在基本建设内,丧失了独立性。与此同时,投资决策缺少科学有效地论证,项目建设随意性较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多数高校在基本建设中没有制定专门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且在执行过程中常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执行效果较差。此外,基建工程预案编制较为粗燥,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完善的管理方案,且容易出现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影响高校正常运转的情况。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

在财务信息化方面常存在两个误区。其一,认为高校信息化与财务信息化不存在关联性,忽视了两者间的联系,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其二,盲目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认为建设相关网站、引进财务系统软件就是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此外,财务数据资源存在浪费,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实现财务分析的真正价值。

(四)预算管理方面

部分高校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此外,编制方法不够科学,且预算的执行约束力不强。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大多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因素法”,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且一些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控制,随意增加或调整预算项目等,降低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校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财务管理部门要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及审批的全过程,加强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要求的宣传培训,重视科研项目申请环节的预算审核,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定期沟通,强化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能。此外,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依据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核算制度,对基建财务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立专门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基建项目立项论证,强化预算约束力。项目建设前应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编制合理的基建财务预算并严格执行,有效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的资金支付管理,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校管理层应对财务信息化给予认可,相关部门和机构要予以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组织上的保障;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高校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此外,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遇风险,必须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常态化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四)强化预算管理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建立正确的高校预算管理观念,加强管控,建立专门的预算监督管理机构,预算的制定要结合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行“零基预算法”。预算的编制应当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上下结合有效统一起来,由学校提出预算目标,各级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目标制定其预算,再由学校进行论证、汇总和平衡,在听取各级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最终的正式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事前把关、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分析,确保预算得到严格执行。

作者:盛兆碧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程相斌.强化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研究,2010(2):50-51.

[2]李玉倩.数字校园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会通讯,2015(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