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59

高等教育新论篇1

一、理念创新:高等函授教育创新的灵魂

目前,我国高等函授教育的改革主要应该树立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一)树立市场观念,面向地方经济办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函授教育也从“旱涝保收”的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以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为原则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与这种体制转换的要求相适应,高等函授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办学能力,成为决定高等函授教育质量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因此,高等函授教育必须要根据这种市场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办学,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要积极探索和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智力支持。

(二)树立开放观念,实现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教育市场国际化的效应已逐渐显现出来。各类行业,特别是金融、贸易、涉外机构等部门,对人员的资质与素质要求越来越规范,企业、行业也作为“学习型组织”发展起来。随着技术与制度的演进,对人力资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结构的要求也在不断翻新。高等函授教育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发扬传统函授单纯的省内或地方招生的“内向型”办学模式的同时,也应逐步探索国际合作、交流等“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因此,高等函授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要加强人世后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换提供人才保证。同时,要争取涉外合作项目和国外教育对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获得更大的办学效益。只要是能够扩大函授教育规模,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各种方式方法,我们都可以采用,不仅在思想上体现开放性,在具体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应体现开放性。

(三)树立“人本”观念,发挥学习者的主动积极性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就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宣言》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而当前函授教育仍然沿用旧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以往的函授教育,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到教学管理制度,都过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被动接受和适应,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以及人才培养的格式化、单一化、同一化,严重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这种旧的观念,显然有悖于时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弘扬、培植主体性,强化人本意识的新观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高等函授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把培养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视为积极应对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基本措施。注意改变单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非特性”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制定灵活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学习者就业、转岗、更新知识、增加技能等多方面的需求。成人学习者大多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自主能力,其学习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很强,其学习时间、方式等也难以固定,这就迫切要求办学主体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学习者的要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注意发挥学习者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实践的机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课程创新:高等函授教育创新的根本

我国高等函授教育最突出的矛盾是“普教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长期沿用普通教育模式的缺陷在实践中已经显露出来。从当前教育改革的整体情况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而高等师范函授教育课程改革滞后的现象非常突出,跟不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子;从社会发展需求看,新型行业、新型产业不断产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型,旧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产业、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就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办学特色,调整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成人的特点,以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理念为先导,改造传统专业,拓宽专业口径,根据学校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增强办学优势;打破专业界限,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跨越,反映目前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建设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个人成才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双重要求。

(二)改革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高等函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应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应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将为终身学习做准备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函授教育之中。要优化课程结构,坚持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的原则,突出课程综合化与课程的内在联系。应建立“组合型的课程模块”,合理设置公共必修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课程还应有利于促进和加强函授学习管理,强化自学环节,发挥成人函授自学能力强的优势,以自学为主完成部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要在强化专业必修课教学辅导的同时,注意专科与专科起点本科的课程衔接,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提高专业层次。

(三)体现成人学习特点,实现课程多元化

非学历函授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打破单纯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走课程多元化的路子,建立综合性课程群”,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要结合成人学习的职业性、行业性、实用性特点,开发建设专业的、非专业的、理论性的、实践性的、研究性的以及突出前沿知识的课程,开设专业技能考级、考证的培训,充分满足成人函授学习的需求。

三、评价创新:高等函授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有助于追踪学科前沿,适应成人学习特点,重视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函授教育要实行学分制管理,必须建立弹性学制。一是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志趣、个性差异和特长,跨专业、跨学科,在一定范围内选修课程和选择任课教师。二是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规定年限内可以重修、免修课程,选择修业年限,分阶段完成学业。

(二)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要重视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自学环节的落实。如果学生不能认真自学教材,把自学当成“自愿之学”,可学可不学,不能认真完成平时作业,就做不到归纳教材重点、难点,在平时辅导和集中面授辅导时就不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而只能在课堂上被动接受。

其次,强化自学指导。学生自学任务完成的质量、面授效果的优劣,与任课教师对学生自学的管理和指导有密切关系。函授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学,学生虽然不在校,但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并未终止,而是通过邮件、电话、网络等进行指导,批改作业。如果老师放松或放弃自学安排和指导,教学任务就难以落实。

再次,加强考试管理,采用“能力为本”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在考试内容上,应在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性内容,增加理解性、综合性、应用性内容。在考试方法上,采取闭卷和开卷、口试和笔试、设计和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重视自学过程考核,把自学检测成绩和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主要课程要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严肃考试制度,通过考试强化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把教学竞争引向更高层次。

第四,加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与管理评价标准有直接关系。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办法,采用“教”与“学”的双向检查评价方式,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多年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我们认为,高等函授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教学过程检查评价。通过教学过程评价,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形成教学和学习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加强自学指导和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把教学管理引上更高的层次。

2、学生学习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成绩可以作为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能够促进高等函授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手段创新:高等函授教育创新的关键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转换、存储技术等运用到教育领域,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对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弥补传统函授教育信函通讯辅导和教师巡回辅导教学的不足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和“零”距离的教学服务,使函授生也能体验与普通大学生同样的课堂教学情景,也能够使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途径,从而真正体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函授教学手段的创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函授教学辅导

为进一步适应高等函授教育的信息化教学需要,要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建设远程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和辅导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加强函授远程教育教学辅导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大力开发网络资源,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高等函授教学过程中去。有条件的地方,应开通网络,让学生集中收看辅导节目或根据个人的需要单独接受函授教学与辅导。教师与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交互式讨论,批改作业,解决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进行模拟实验教学,条件不具备的学员,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辅导软件资料进行自学。要创造成人函授教育自由地开展个别化学习的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新论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研究创新高等教育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创新高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要启发、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与进取精神,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两个文明建设成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带有明显的工具价值观的色彩。这种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培养计划经济体制所称道的那种老老实实听话的人,那种甘愿做“驯服工具”和“螺丝钉”的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个性,缺乏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实现根本的转变。

我们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人才的多样性,重视培养人才的特长;以创新为核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判标准,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把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欲望的、鲜明创新个性的、非凡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鼓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而解决问题需要的只是一些技巧。可以说,从创新教育的要求来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自由思考,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保持一种好奇心。因为“问题意识”来源于敏感性和好奇心;强烈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对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做出反映,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并提出一连串问题,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敏感性和好奇心,必然造成学生对外界信息反映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谈不上创造与发明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即在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新疑”上,让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远离现实,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改革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改革的目标应是尽快实现由过去专而窄的微观知识体系向宽而厚的宏观知识体系转变,由封闭的知识体系向开放的知识体系转变,由工具型的知识体系向创新型的知识体系转变,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性知识为目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创新型人才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因为创新是建立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基础之上的,而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则为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除了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要求他们掌握与他们学科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在校四年的大学学习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建构个性与兴趣发展性知识为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要根据他的个性与兴趣,为他提供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应注意三点:1设置尽可能多的学科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学科专业知识应尽可能完整系统,为学生以后在该领域的创新打下学科专业基础:3学科专业知识要体现前沿性、前瞻性,使学生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开始,就进入创新前沿。

3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动手实践的能力上,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储备的巨人,创新实践的矮子”。因此,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来进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的运用上,放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求新的习惯,多出创新的成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教学方法仍显得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课堂教学比重大,而且方法单一;(2)实验教学基本是理论验证,缺乏探究创新;(3)实践教学少,学生动手能力差;(4)教师与学生呈单向传授关系,缺乏双向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知识,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少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灌输式教学自身也要进行改革,如引入案例教学,就产生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的彻底转变,即实验教学要从单纯理论验证向理论验证和探究创新并重转变,让实验教学不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学生探究创新的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武装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物资保障。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努力。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时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计划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三是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找到答案,升华认识,获得新知,提高创新能力。从途径上,要积极鼓励、扶植学生组建各种科技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尽早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外方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与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若干实践创新基地,将其作为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鼓励、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多媒体的运用、互联网的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等等,彻底改变了原有教学手段狭窄单一的局面,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老师,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先进的手段发展和体验未知世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德育报,1999-06-21

[2]李昕华,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3]赵常德,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2001(3).

[4]宋洵.略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高等教育新论篇3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的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1.1管理模式陈旧

通过对部分高等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存在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重视管理本身发展。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的重点还是在于教学本身,对于管理本身的发展却不重视,这导致管理模式发展速度缓慢;二是效率不高。部分学校由于采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从而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2管理体制僵化

管理体制不灵活、运行过程僵化这也是阻碍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于依赖科层化管理。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城府部门管理较为相似,相关的规定以及限制较多,这导致部分老师过于依赖科层化管理,无法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二是教学管理没有活力。由于各项规定制度化,因此,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也被压制,教学过程中没有新意,管理没有活力。

1.3管理措施疲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中,管理者每天都在忙于行政事务的管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结合现阶段高校的实际情况。

2.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本章节结合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2.1优化课程结构

本文认为要想进行教学管理创新,首先我们要从教学本身入手,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举措。首先,我们要建立课程管理组,组员要包括教授、讲师以及学生、行政人员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需求以及课程开设所需要的条件,从而为优化课程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就是开设综合课程。

2.2借鉴国外教学管理经验

与其他国家高校的教学管理情况相比,我国的缺点主要是实践教学没有充分进行,因此,本文认为国内学校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还应该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从而加强对高校教学的管理,进而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2.3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的发展,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是必须进行的措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组建教学管理领导小组。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学管理的领导小组,以各院系院长为小组负责人,各个系的学科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加强对各个院系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监督,增强小组执行效率,促进信息化教学管理;二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将信息化教学管理进程进行公开,同时将监督责任落实到领导小组成员。

3.总结

高等教育新论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各领域、各行业的创新。在党的十报告中,共有57处提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创新精神、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创新驱动等。创新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然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源支撑,否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教育事业所肩负的极为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级阶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在各个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力度,以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以下,就是笔者就不揣浅陋,谈一下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与设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1.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及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创新是指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思想、知识、技术、产品、作品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领域,起大小不同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导致创新活动发生的源泉和核心。创新型人才指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创新思维,并且能够凭借着创新思维,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创造型劳动,创造型贡献,进而推动该领域事业进步,进而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程度越高,科学技术就越先进。因此,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于科技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越多才,科技水平就越高,综合国力的提升才有坚实的基础,可靠的保障。

1.2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科技事业,各行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依靠科技创新,更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的结果,是各行各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断革旧立新的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

2.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因素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国已故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理探望他时,多次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学校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对此,总理深有同感,2009年今年9月4日,总理在考察北京35中时曾透露:“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他说你们做得都很好,我都赞成。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由此可见,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杰出科学家,都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中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弊端,并对此表示忧虑。事实也证明,现行教育体制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比如虽然有多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学金,但这些人当中,有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人却没有一个,这足以说明问题。那么高等教育中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2.1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明确

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目前,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正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弱化。由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也由于高校内部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对广大教师产生了不正确的引导,很多教师热心于科研工作,或者想方设法赚钱,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职工作。甚至有高校教师公然宣称,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是自我毁灭。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方面的基本工作都是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进行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了。

除此之外,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虽然现在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受到传统观念、体制的影响,很多方面的工作还都没有跟上。教学的目标,仍然多停留在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阶段,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为满足。大学阶段是是青少年身体、思想、情感、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诸多创新的因子,如果教育得当,这些创新因子得以发掘,就能够为他们将来成长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教育不当,这些创新因子可能就会被扼杀,本来富有创新潜质的人就可能被培养成庸才。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进而牺牲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2高等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学生怀疑精神的培养

怀疑是创新的前提。如果对传统,对权威一味地盲从,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就谈不上创新。历史上,我国的科技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与我国文化传统中缺乏怀疑精神有密切关系。民国初期,胡适先生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就是号召在科学研究中,要有怀疑精神。但时下的高等教育中,对于学生怀疑精神的培养也是严重不足。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课本,为了应试,这些课本上的知识被假定为是正确的,学生只能学习、掌握,而不容有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了创新的可能性。

2.3缺乏对学生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尊重

现在的高等教育观念过于注重整体和一般,对大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不够,往往以“一刀切”“齐步走”取代了因材施教;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拒绝学生批评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对有个性的学生因为“难教”、“不听话”等原因而刻意压制。最终造成了学生普遍缺乏个性。个性的缺失,往往意味着创造精神的失去,失去创造精神,就谈不上创新能力。

2.4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生的实践活动近些年来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还很不足。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但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志也说过:“实践出真知”。知识和能力都是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到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经过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

2.5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落后,没有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轻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现象。在中学时期就存在着“重理轻文”、“音体美靠边站”的不良现象。在大学时期,这方面的教育就更加缺失,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普遍不高。但是艺术、人文与创新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钱学森、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多次撰文,论述了艺术、人文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杨振宁曾经说:“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可见,艺术对于创新型思维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因此,要以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加强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以多种方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高等教育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3.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改变应试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到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首位。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要树立师生和谐平等的民主教学观念。

3.2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由于高考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影响巨大,因此要从高考入手进行改革,在高考当中突出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要鼓励高校自主召生,鼓励招录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不能搞“唯分数论”,对一些有创新才能,但分数不合要求的学生,要破格录取。通过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要让高考这个指挥棒起到引导中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3.3改革课程设置,增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

大幅度增加人文类、艺术类的课程,增加实践课程。通过强化这些课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健全他们的人格。同时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推动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3.4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以学校以更多的办学自

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于大学管理过多过死,学校办学自不足,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改革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因而也影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

3.5培养一支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这方面,现有的教师队伍在观念上、能力上还相对缺乏,因此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队伍。

3.6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强化教学过程改革

(1)教学理念的改革。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个性与主体性。

(2)教学目标的改革。改变教学以传授为主体的目标,代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除了要讲授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穿插大量的前沿性的知识,如科技动态等内容,引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改变“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爽:《自觉履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校长观点综述》,《青年教师》2008年第6期。

2、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英才高职论坛》2007年第1期。

3、杨玉荣:《关于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30期。

4、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田建国:《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高等教育新论篇5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除衣食住行得到显著改善,电子通信产品的普及是现代化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大学生处于接触这些产品的最前端人群,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产品从网络上得到一切想要的信息,包括实事新闻、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纷杂的网络信息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体现为获取方式具有随意性、共享性、互动性、实时性和混淆性。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信息共享能够使大学生摆脱知识权威的从师心理,激发探索未知验证新知的信念,信息互动便于大学生增强协同学习的观念。信息实时能够保证大学生随时了解知识前沿信息,但是网络信息的容量巨大,精华与糟粕共存,信息污染严重,由于获取方式自主无限制,使得许多大学生上网成瘾,迷恋于网络游戏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这种矛盾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切中了高等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任务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结合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长期以来都为教育研究者所重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遵从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步伐,这需要教育管理系统制定出适当的改革方案和完善的实施手段,从创新的本质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罗杰斯认为创新理念包括认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几个阶段,即从个体对创新的初次认识,到对创新形成一种态度,到决定采纳或拒绝,到实施这个新想法,再到认可这一决策。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融合的执行主体。信息化教育中师生的创新理念互动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理解和熟练操作,还需要学生对信息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认可,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促使他们主动的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而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强制自己去更新和创造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理念的革新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在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所取代,教育目标也从重视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创新人才转变,这都迫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行异地同步辅导、讨论和交流,这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素养和信息能力,在学生优良素质形成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监督员,当学生思维走向误区发生偏离时及时干预纠正,以诱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

生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激发产生的,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活动。就环境而言,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配有计算机室、网络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它们查阅最新、最前沿的资料,这些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有力支持。许多课程正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网络课堂模式,其中设有很多模块,包括BBS、网上答疑、网上问卷调查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及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另外,学校的各种开放共享性课程设置可以开阔学生的新思路,使学生产生新见解,如:网络精品课程,可以实现各高校间高水平教师经典讲座的共享;学科公开课程,可以使学生不受专业限制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开放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虚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无约束的实践空间和免费仪器设备资源。学校积极鼓励建设各种竞赛平台,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编程大赛等,通过平台让学生实时的了解各种比赛的最新动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五、电气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宽口径技术人才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1.信息化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等,这类课程中理论公式繁多,结构图复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书写板书和画图,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入为电气类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视频动画给学生讲解复杂的电机结构,也可以在线搜索最新的发展动态,让学生适时地了解学习对象。另外,信息化平台设置有交流反馈模块,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空间。

2.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电气工程类的实践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但高电压的实验条件非常危险,实验过程中的接线错误和合闸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可以模拟仪器设备的运行过程,在计算机中形象准确的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及自动化的应用,学生只需登录平台,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设自主研发式电气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局限于规定项目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由学校提供固定的实习经费。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是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信息平台自行选题,自主完成设计过程,并要求能够将设计的成品进行销售,或者被企业所采纳,往往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周期较长,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4.建立创新与应用为主的毕业考核标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高校毕业考核标准的高低决定着其能否吸引企业的眼球,单一的毕业考试与毕业论文已经不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高低,新的考核标准应该具备多样化、实用性的特点。下面举例介绍一种考核标准:(1)各科学习成绩合格;(2)在所在系的所有教师和同学中有60%认同道德素质合格;(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并得到5名以上专业教师的认可;(4)攻读学位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两家以上企业进行过实习,并得到主管领导的认可;(5)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过部级(如专利)或者企业认可的产品设计证明;(6)在国家正规比赛中获得三等以上奖项。在上述考核标准中,6项均达到的为优秀;满足前5项为良好;满足前4项为中等;满足前3项为合格。考核标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因此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时展趋势和专业特点综合制定,学校可以通过毕业考核标准来约束学生从入学起到毕业的所有行为和方向,使学生自觉产生努力和创造的激情,也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获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六、结束语

高等教育新论篇6

论文摘要: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不能用一种教学论思想实现多种培养目标。基于认识论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基础是探究和创新,这是认识论基础上学术本位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这种教学论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实践的教学论不一样。深入研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分类组织教学,并实施教学改革。

一、基于认识论的普通高等教育哲学观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关于高等教育为何存在与发展的哲学一直存在着政治论与认识论之争。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目的,认为人们力求了解他们生存的世界,就像为满足好奇去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样,是不受价值影响的;强调政治论哲学的人,认为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政治论与认识哲学之争,渗透到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各个方面,如高等教育的存在是为高深知识自身的原因,还是为了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还是培养专才;科学研究是以纯基础理论为主,还是着重应用研究;社会服务是直接服务还是间接服务等等。在高等教育历史上,这两种哲学观一直主导着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要么二者分别起作用,要么表现为二者并存、冲突、融合;就是在不同的学校,甚至是在同一学校的不同的系里,这两种哲学观的体现也不尽相同,从而使西方大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办学特色。伴随着知识产业的兴起,高等教育被视作克服国家危机的工具和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这些都使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越来越发现大学或学院已成为它们所服务社会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生为了“准备生活”而进入学院和大学,学院和大学同样也被塑造成为“为准备生活”的服务性机构。但大学所固有的文化特性一直是大学发展潜在起作用的机制,高深知识的继承与发现一直是大学生命不息、世代相传的动力源泉。纽曼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目的”,洪堡主张“由科学达至修养”,弗莱克斯纳重视大学“理智”的形成,他们都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目的以及知识为目的的大学发展的。他们都主张大学应相对独立和学术自由,反对大学过分功利化,大学应当“理智”地引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他们共同为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及其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认识论哲学思想并不是主张大学不应当关注社会,绝对游离于社会,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如纽曼也十分关心自由教育的“有用性”,他认为“理性文化”既有自由的、非职业的特点,同时也是有用的,受过自由教育的人可以胜任许多职业。而洪堡的大学理想以及柏林大学的实践本身就是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

现代大学中知识的整体性联系被割裂,知识的实用价值得以片面强化,而知识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失落。现代大学中,知识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系科划分过于狭窄,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人人只满足于个人需要而缺少共同的责任。正如博耶在《美国的大学教育》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学存在着人文教育与职业至上论之间矛盾。今天,大学生们为工作而忧虑,目光短浅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的训练而支配着高等学校。”过分专业化造成人的“新的片面发展”,从而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经济奴隶”或“经济动物”。因此,科技越发展,人们越感到精神的空虚、情感的压抑,甚至产生了空前的人伦和道德危机。

专业教育建立在专门化知识基础之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专门化、学科的分化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其谋生做好准备。专业教育目的与发展理智的自由教育目的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体现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普通教育到自由教育都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目的,也就是以学术为本位;而专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职业服务。实际上专业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本位的。这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野的基础。

我们对于这两种教育哲学的基本认识是把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即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简单的划分。普通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基于认识论的,是相对的理性主义;高等职业教育是基于政治论的,是相对的工具主义。它们的哲学基点是学术本位和职业本位。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今天,普通高等教育不可能以纯粹的认识论为基础,把大学变成研究所,它必须为社会、经济、国家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可能以纯粹的政治论为基础,把大学办成另外一种类型的工厂,也有积极探索未知的内涵。

基于认识论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基于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不一样,其教学论也是有区别的。和“应用与实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论的基础是探究与创新。

二、探究与创新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既取决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水平,又直接受学校性质、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内部结构、办学条件等因素的约束,是各方面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总的期望和要求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的学校因所处地位、条件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美国政府在《科学技术1982年度报告》等文件中曾明确指出,“就质量而言,我国的教育制度必须培养出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世界上领先的大学——有能力培养最高质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学”,这是发展美国科学技术的战略保证。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来发现、发展新原理、新技术、新知识、满足国家建设与国防安全的需要,开创国家未来。这就是美国基于认识论的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众所周知,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科学的教学论对于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过程,但同时在总体上又遵循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即间接知识的来源为直接经验,学生学得的间接经验最终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为之服务。教学过程可用下列图式表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虚线前后的“实践”分别表示特定阶段的教学过程之外的实践基础和实践目的,实践部分则表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的认识过程。办法是以理论为主体来联系实际,而不是从实践出发来学习理论“从做中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过程。传统教育的一个最大缺陷应在于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管理,而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过程。一定的能力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与行为;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我们不能从传统教学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极端滑到轻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的另一个极端。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形成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体现了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方向性。其一是专业方向性;其二是对于大学生创造性、独立性的要求更高;其三是将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

探究教学,是现代西方科学教育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尤其是从20世纪到50年代末兴起以来,它持久不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是现代科学教育革新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而受到广泛的推崇。探究教学不仅是当代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和方法论,而且还是制定科学的教育标准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正是因为探究教学的这些影响,使得它在现代西方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探究教学”(lnquiryteaching)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早可见于F·培根、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人的教育认著中,近可见于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教育主张中。把探究发现作为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倡导运用在科学教学之中,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他在其著作《写给德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1835)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随后,英国化学家、科学教育家阿姆特朗(armstrong)也在其教育论著《科学方法的教学》(1903)中提出了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教学中的主张,并全面研究了探究发现法的目的、原则、内容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他认为所谓探究发现的教学,就是仿照科学探究发现科学的模式来实施的科学教学,这样的教学用于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自然的智慧能力与科学本领。

探究教学的兴起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尤其是培养观、教学观和课程观的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值得尝试的教学观。它有三个显著的作用:一是促进了科学教育观和培养目标的革新。探究教学的最突出特点是把教学的过程视作为“探究科学”过程。人们认为,这种“探究”既是科学的特征,也是科学的素养。因此,倡导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成为科学教育革新的重要着眼点。这种探究的素养不仅包括会推理、会创造性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而且也包括对科学及其科学过程的了解,具有科学的认识观与历史观、掌握探究科学的种种技能和方法,以及探究的意识、态度、精神与习惯。二是树立了新的科学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论。探究的教学观认为,科学的教学实质上是探求认识“科学真理”的过程。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应是科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探究教学观的确立,促进了科学教学方法论的发展。倡导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而且要教探究的方法,并鼓励教师成为探究教学规律的研究者。三是促进了探究性科学的兴起。其影响侧重在两大方面:一是促进了普通科学课程提高“探究性”,尤其是课程学习组织的设疑性与探讨性,并把坚持学习中的探究和探究中的学习作为提高课程探究性的重要措施。二是促进了专门化探究课程的发展;这种专门化的课程不仅注重把有实际意义的科学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课题,而且注重按照探究的特征和程序来编写知识体系、设计探究学习的活动。促进了科学课程对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理解力的重视。

探究教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科学教育课程的变革发展趋向,带来了科学课程发展的新特点:其一,从主要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的科学课程转向于以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建构能力的科学课程。其意图就是期望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探究素养的目的。其二,从主要以强化学术性探究的科学课程转向于注重科学、人文、社会相联系、重视实际应用价值教育的科学课程。通过参与实际的探究活动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社会观和历史观。

创新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基础形成的,是探究教学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人类对原有认识局限的一种突破与进步,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的认识或新的总结。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它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宽厚的专业知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指导下的一种突破性的思想意识与能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例子。当袁隆平院士还是一名农业专科学校的教师时,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认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经典理论,没有经过普遍试验,缺乏实验依据。在这一信念支配下,经过多年的试验,终于筛选、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以不迷信经典理论、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社会,为国内、外所承认,成为誉满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所以说,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反过来,创新亦是在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经验之上产生的,从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这就是高校学生学习与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技能仍然不可少的。前人的知识、经验、技能是后人创新的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以认识论为基础,学术本位是其本质。培养的是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客观上要求其教学论必须以“探究和创新”为基础。“探究和创新”的基础是思考,探究离不开思考,创新必须在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探究与创新”的教学过程是“学中思、思中学”的过程。

三、探究与创新教学论的实施方法

追求高深学问,以学术为主,必须要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创新。高深学问不探究、不创新就会枯竭,失去高深学问的内涵。这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

“探究和创新”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论在指导教学工作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重新审视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建立起探究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制订,应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强调教学计划能反映出“通识”教育,实现“通才”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同样意味着淡化专业教学,强化基础教学,强化综合性教学。二是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力求反映当代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前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激情及创新欲。三是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对基础课教学阶段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继承前人知识、经验为主,其作用为今后深造、应用知识、创造知识及接受终身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专业课教学宜采取以专业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探究教学,请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学者专题介绍某一专业或相邻几个专业的最新理论技术及前沿的学术研究动态,实际应用状况及发展中将面临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这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的专业学术报告去深化、探究、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讨论、理解,把握这门学科的要点,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激发起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与研究生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志.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6,(5).

[5]马廷奇.冲突与整合:西方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演变[J].江苏高教,2002,(3).

[6]杨广云.大学教学论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1997,(5).

高等教育新论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战略创新

[作者简介]蓝玉。广西招生考试院科研与命题处副处长,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48―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靠社会广泛的生源基础、灵活的教学形式、开放而又严谨的考试制度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其发展速度之快、吸引力之强有目共睹。自开办以来,全国共有4200万人参加,520万人取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新政策的不断出台,特别是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制度的实施,高等教育生源变化非常明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面对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人们普遍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自学考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机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一、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

1 全国报考总体规模略有下降,有的地区报考规模继续上升。在高校扩招及远程(网络)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发展的背景下,自学考试的总体规模略有下降,但基本稳定;有的省市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主要是因为思路对头、措施到位。

2 学历教育发展规模下降,非学历教育发展规模上升。自学考试在总体上以学历教育为主,这也是创立这项制度初期的首要目标。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自学考试积极适应需要。建立和承担了一些非学历教育项目,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3 专科教育报考规模下降,本科教育报考规模上升。自学考试多年来以专科教育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出现了本科需求增长的趋势,当时提出了适度发展本科教育的目标。近10年来,由于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规格要求提高,同时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有进一步提高自身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在自学考试的总体报考人数中,出现了本科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局面。

4 高考落榜生报考规模下降,各类在职人员报考规模上升。自学考试近几年报考总体规模略有下降,主要是低龄考生人数的减少,尤其是高考落榜生的减少。近两年,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及高职高专、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高校录取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参加自学考试的生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各类在职人员出于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的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

5 高学历的考生越来越多。一些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希望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第二学历,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一些高职高专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时也选择与正在学习的专科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增强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以上分析表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情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形势,自学考试要按照教育部要求的“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精神,调整自身结构,找准定位,明确方向,采取应对策略,开拓创新,适应新变化。

二、自学考试的体制创新

1 观念上创新。更新对自考制度的认识。自考不仅是一种考试制度,更重要的是教育制度。视自考为教育制度才能在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才能依托和整合现有普通高中等教育、成人高中等教育、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将无形资源化为有形资源,把自考纳入继续教育体系。

2 报考程序上创新。自学考试属于教育环节,就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事。可在报名点的设置上作调整,凡是考生集中的学校都可以申请设立报名点,让学生直接在学校报名。

3 命题思路上创新。命题的思路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取决于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还是适用型人才。自学考试是一种继续教育形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而是适用型人才,大多是工作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工艺人才。理论考试的标准是够用为度,这就要求命题观点要更新思路,要脱离普通高校命题模式,不出偏题怪题,不出过于理论型的题。

4 考场管理上创新。在考场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科学服务于考生的意识,把考生既当作管理的对象,又当作服务的对象。预防大面积的集体舞弊和放任自流,严防监考老师与考生串通舞弊。在考场秩序管理上,要使考点的选择和考场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5 主考学校及专业上创新。过去主考学校少,开考专业也较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参加自考。要鼓励专科以上的学校申报为主考学校。凡是有市场需要的专业尽可能多地开考,以便让考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6 生源途径上创新。随着国家教育方向调整,专科在校生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在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大都有参加本科学习的意愿。自学考试则不受规模制约,因此绝大多数专科在籍生接受本科教育还必须走自学考试的道路。要提供更多机会满足他们再学习再提升的要求。 7 毕业就业创新。要与人事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明确在校生取得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证书者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由人事部门开出工作介绍信;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实行人事,并办理档案工资、职称评定、代收代缴社会养老保险、党团关系接转等事宜,使自学考试毕业生作为国家教育系列范畴,也享受应有的社会待遇。 8 实现教育资源的创新,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和衔接。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可回避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广播电视及现代多媒体、网络教育,都纷纷参与到自学考试中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自觉考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服务网络。

三、自学考试新的突破

1 坚持提高质量标准。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这是全面提高自考质量要求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生源普遍持续下降,自考面临着进一步降低质量标准的巨大压力。若屈从于这种压力,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自学考试固然可能获致一时繁荣,结果却只能走向消亡。只有根据《条例》规定,质量标准向普通高校看齐,自学考试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 强调开展继续教育。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自学考试的主要发展区间应定位于学校后教育。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高、入学率较低的情况下,高校难以顾及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正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与开放式高等教育没有明确的区间划分,高等教育资源出现整体上不足而局部却资源过剩、生源不足的怪现象。国家应实施高等教育宏观调控,使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得其所。

3 倡导面向农村发展。当前农村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为自学考试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笔者不赞成“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提法,因为从来没有规定自考只在城市推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首先必须解决学习内容问题。基本原则应当是提高素质和学以致用。

4 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目前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开放式高等教育实现了学分互认,这对自学考试的发展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只有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自学考试才可以说获得了社会的完全认可,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权宜之计或拾遗补阙的教育形式。实现这种学分互认的关键当然在于进一步提高自考的质量和社会信誉,同时政府的倡导也非常重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应当增加鼓励高校承认自考学分的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和自学考试委员会应出台具体政策,这样可使自学考试走上坦途,获得健康、持久的发展。

四、对自学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

为实现上述的战略目标并为自学考试改革奠定基础,现提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 1 改变以专业定课程的框架,实行完全的课程管理和学分制。这项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近期首先要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确定和专业考试计划审批制度的调整,然后根据社会岗位群的需要。论证“课程组”的设置,逐步实现学习者完全自主选择的课程管理模式。

2 实行课程设置的分级管理。在保证自学考试总体标准的前提下,全国统一课程逐步与主干课程同一化,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考办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学科优势,经充分论证,设置课程。

3 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实行课程、学分的互认。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关键在于处理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不同层次教育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

4 改造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自学考试的总体培养目标为依据,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

5 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考试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检测,考试方式应该与所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特点相统一。

高等教育新论篇8

1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契合了高等教育的需要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被译介我国后,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对接与耦合也是大势所趋。它一方面同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有内在的相同目标。高等教育要为社会输送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给予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两者殊途同归;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续多种亟待破解的问题,它也亟须一种科学性的理论予以支撑,多元智能理论则应时而入,适时而动可以为这些难题的破解提供有效的启发与镜鉴。它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推广,获取了较多的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借鉴其成功的范式,可以使我们少走弯道,促进发展。

当前,不少高校正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多元职能理论的内涵,并付之于实践活动之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对理论的把握与理解仍在浅层上、片面性较强,实践中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因而,我们必须全面解读多元智能理论,并付之于高等教育实践之中,让其在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效果。

2多元智能理论内涵解析

多元智能理论是人之智能维度的理论。所谓智能是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下,破解难题或创新新产品的能力。加德纳之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囊括以下的观点。

21人类智能是多维的

任何人都具有形式各异的智能。加德纳提出:智能为全部人类之特征(主要为九个)。一是语言维度的智能。也即是以语言思维、开展表述及赏析之能力。二是音乐维度之智能。此智能可以触及音调、放声歌唱、进行谱曲等。三是数学维度智能。此智能主要为推理、计算、逻辑推理的能力。四是空间维度智能。此智能可以在大脑中形塑空间模型,并开展判断及推理。五是运动的智能。此智能掌控身体的运动,提高动手能力,创新新产品。六是人际维度的智能,它可以指导人们开展交际,提升交际效果。七是自我认知维度的智能。它可以是人认知自我、反省自己。八是探知自然维度的智能,使人们对自然的物种开展辨析,细化分类。九是存在维度智能,它是人对生活意义及宇宙存在的探思。

22人人都有个人优势智能类型

加德纳指出:智能可以为自身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某种个人特殊的智能可能在一定条件或环境下在个人身上凸显,并且不断发展,奠定了个人的成功。由此可见,人的智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类智能不能决定其他类智能的高低,如个别人音乐智能较高,能够写曲子、弹乐器,但可能数学计算及逻辑思维能力不高,不擅长推理与人际交往。诚如交响乐团指挥家舟舟,他的计算及逻辑思维非常低,语言表达力也不高,但音乐天分很高,成为音乐方面的成功人士。

23人人智能机构有差异

加德纳认为智能应当是“人体个性差异的标识之一,人人之间存在相似的智能,但相互独立,可以进行对接及整合以契合社会生活之需。”这种理论表现了每一种智能都非多余与无用的,都可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中发挥自身功能。同时,个体有差异,个人的单个智能整合的次序及方法的不同,人的外在智能结构表现具有个性化表征,这是人与人之间外显的差别之一。

24每个人的智能可以被发现与培育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不是先天就形成,不再变化的,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的变化及学习的培育就可以推动优势智能充分展现,补缺弱势智能,让其有所改观,最终达到各种智能的均衡前进。他通过实践分析:个人智能的外在表现有差异。如给予恰当的教育及培育,个人的智能就可能有效地发展。因而,为了推动人类智能的有效、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的放矢,针对个人特性,结合个人需求实施个性化的培育策略。

3多元智能理论带给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31认识提升:每个大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结构

通过解读加纳的多元职能理论得出大学生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智能结构,这种智能结构既有自己擅长的智能,也有自己先天的弱势智能,但二者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通过后天的习得及实践,可以发展与改变,每项智能也可以不断地提升与加速。这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个维度的思想转变,大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契合个性发展的教材。大学更应把学生看作可造之材,拥有无限潜能的人才,通过大学环境的创设,自身的努力,推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运动素养提升、音乐天赋呈现、逻?推理能力提升,促进大学生更加协同、全面地进步,打造一个和谐、均衡的个体。

32以点带面:拓展大学生智能专长,补缺弱势智能

我们在转化思想认识的同时,促进和谐与系统发展的同时,更应突出拓宽大学生的优势职能,以强带弱,让优势的智能不断地放大与延展,让弱势智能有所弥补,共同发展与进步。其因材施教更为重要。当然此中的“因材施教”被给予了新的内涵:其一,收集及汇聚大学生喜欢,可利用全面发展之内容;其二,不同年级、不同基础、不同智能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时,要在所用时间上、累积强度及运用模式要因个性区隔而有所区分;其三,创设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模拟实践场景,引导学生学会相互间的包容与合作,相互间的差异补缺,形成一股正向的合力,共同培育及拓宽学生自身的智能长项。

高校可以以课程与教材改革为新契机,为大学生个性化的量身定做课程及教材。高校推出学生自选课程,可以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积极倡导学生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智能交叉培育,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活动提升:提供启智素材,引领学生参与

加德纳提倡学生深入触及其成长的环境,并在接触环境中开启多种智能元素,让多种元素融入智力活动之中。高等教育要发展进步,必须接纳有益的多元智能理论成果,引领与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向学生供给专业领域的实践场地,让学生不担心“在场”,而且人之实践“在场”。换言之,就是高校以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创新为契机,通过纵向及横向维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层次,丰富学生的知识厚度,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感性知识,获取一定的理性认识与理性思维。但这只是学生自身知识层面的丰盈,更需实践层面――活动的参与,对知识进行相关方面的检验,以实践促进认识,让认识进入理性思维的范畴,在实践中拓展智能发展范围,引领智能全面、深入的推进。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擅长与兴趣度高的活动,以活动中实践累积促进学生职能的快速发展,使活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高等教育新论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利用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特点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的各种载体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1归档材料的主客观性。客观性指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主观性指在收集、整理和鉴定体育教学档案过程中,对收集的那些已经完成的某一教学实践、体育竞赛和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要确认具有查考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能立卷归档。

1.2所属内容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环节。

1.3多学科交叉的相容性。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规章制度、计划与规划、文件材料和会议记录等文献资料,既有社会科学性又有自然科学性。

1.4记录的规范性。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归档的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教学工作及其活动的记载,其查询和凭记作用是远非其他史料所能比拟的,这样的历史记录文件材料符合立卷归档制度的规范性前提,故应按一定程序进行归档工作,不能因为有排他的差异性而不立卷归档。

2.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功能

体育教学档案能够及时正确地总结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为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为:

2.1为科学决策,宏观调控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能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使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校体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规划,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2.2为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供材料。体育教学档案本身就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建立教学档案,将教师零散的材料和经验系统化,同时档案内容的增加也能丰富体育教师的学识。如在备课、撰写教案时,可以参阅以前的教案,使教案不断完善,备课水平不断提高。

2.3为发展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与个性提供参考。体育教师收集材料,为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了课堂生活。如举办体育图片资料展览,定期举行体育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

2.4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评估提供素材。由于国家对高校体育的重视,在对高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中,素来都把体育列为重要的评估条件,经常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体育教学档案则能为此提供真实具体的原始材料。[1]

3.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泛,题材多,数量大,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卡片,并编排次序和目录,以便在教学中随时查阅参考,按材料所属对象笔者将其内容与分类归结为:

3.1学生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学号、家庭住址;(2)基本素质、运动能力、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登记表;(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成绩登记表;(4)体育合格登记表等。体育教师按规定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指导与测试,并将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体育基本情况及时公布给每个学生,逐个写出具体分析和建议,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四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和提高。

3.2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体育课堂教学类:教学计划、教案、课后小结、体育课中的考勤、过程评价记录与考核等;(2)体育教学管理类:器材、场地的使用登记制度等;(3)体育教学理论参考类:体育教学相关教材、参考书籍等;(4)体育教学科研类:体育教学教改的课题、论文、总结等;(5)体育教学活动类:体育教研活动:听评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材料、对外参观学习与交流等;(6)体育教师获奖类:教学、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各种获奖状情况。

3.3学校提供相关体育教学资源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参考类: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报纸、杂纸资料、教材与参考书籍;(2)基础设施类:学校体育场地、设备与器材配置;(3)体育经费类: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和体育教师的待遇等;(4)学校内外竞赛类:竞赛的规程、报名单、比赛过程、秩序册、成绩册;(5)群体活动类:群体活动的管理(评比)办法、评比记录等;(6)课余训练类:训练计划、总结、运动队概况记录、运动员个人档案等。(7)计划总结类: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竞赛计划等;(8)体育获奖类:记录教师、学生、学校、体育组在上一级竞赛、评比中的获奖情况。

4.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4.1认识的差异性。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全面、直接地反映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体育教学档案应该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比较重视人事档案、科技成果档案、学科建设发展和管理制度档案等方面,而对体育教学档案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例如:有的高校没有体育教学档案,大部分高校体育学院没有兼职体育档案管理人员。

4.2内容的偏向性。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应该形成独立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体育档案主要记载历年来主要大型运动会的情况,参加省、市运动竞赛获得的锦旗、奖状和奖杯之类,其他类别的体育档案资料较少。如教师自编的教材,教师各类获奖情况,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等没有记录。

4.3手段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只用书写形式记载档案。实际上,体育工作中计算机、声像等手段的运用十分广泛,积累的资料也十分丰富,关键是档案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教师自我认识存在滞后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时间编排混乱,同一学院的档案材料年度互相穿插;二是组卷、装订不规范。[2]

5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体育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它涉及面广、分类细、材料多而杂。如何科学地管理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服务,主要对策如下:

5.1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及档案员对体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按时移交给学院档案部门作进一步的整理,保证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有序性。高校体育部应设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员,领导要加大经费投入。

5.2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档案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以便客观、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面貌。

5.3加强与教学管理单位的联系。文件材料的收集是一项很艰难、琐碎的工作,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不厌其烦地、紧密地与教学管理单位加强联系,随时了解一些重要信息,并将那些对学校发展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教学材料收集齐全。

5.4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和文件材料的动态规律。教学档案管理者应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及时收集,随时归档,不能消极等待。学校可规定在每年开学的第一个季度,向档案室移交上一年的档案材料。坚决杜绝那些上交不完整、不系统的文件材料的情况发生,避免重要的体育教学档案的流失。

5.5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首先,建立体育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将每份体育教学档案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填写在统一格式的计算机输入卡片上。其次,建立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应具有借阅、预约、查找、统计等功能。第三,建立计算机统计系统,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及量化管理。第四,体育教学档案缩微化,缩微化已成为档案存储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档案信息存储的空间,而且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工作中,能不断扩大信息存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楠.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建设[J].学校档案,2003,(1):43-44.

高等教育新论篇10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