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25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2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区域协调不是指各地的经济规模都要一样大,而是指全国的人口与经济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要协调,与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人口不断向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不是单纯地加强城镇建设、扩大城镇面积,更不是简单的“地改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既是壮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数量、繁荣城镇经济的过程,更是转移农村人口、从而改变其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完善城镇形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

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新一轮高速增长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宏观调控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完善开放为动力,不断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稳定农业,必须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做强工业,必须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同时,通过推进企业重组,完善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就是要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必须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3

我认为,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容,最主要就是要紧紧抓住四句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也在于深刻理解这四句话的内涵,准确把握好这四句话之间的关系。这四句话就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深刻理解了以上四句话的内涵,准确把握了四句话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才能真正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之所以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虽然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这一状况也并没有改变。从世界范围来说,虽然进入21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但从总体上来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的时代主题所决定,邓小平才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才会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要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确保发展,我们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时,仍然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放,如果离开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我认为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初衷。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发展观上的体现,也体现了发展观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贯彻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观,它体现着以什么为立足点和归宿点的问题。我党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这既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由我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发展的成果是由少数人来享用,还是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这是衡量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从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邓小平所阐述的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再到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都始终体现了我党所遵循的“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为本的发展观。最近几年来,我党大力推进一系列惠民政策,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欢迎。我党大力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也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在发展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总体上还不高。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我国现有的资源难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且还必将进一步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如何实现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是我国新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我国过去几十年来强调的发展,主要侧重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实力做大做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并不仅仅限于经济的发展,发展内涵应该具有全面性,从社会基本结构的构成和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过程来看,发展应该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现代化建设应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大工程。通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我们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这四大目标。因此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再次,坚持协调发展也是新世纪继续推进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的经济虽然总量很大,但发展却是不平衡的,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差距还较大。因此,根据新世纪的形势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4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系统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一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解决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我们党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及其运用。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体现并丰富发展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的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着重回答的基本问题,这个基本问题不是细枝末节的、无关紧要的,而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新的理论成果正是应该围绕这样的基本问题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规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概念的科学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转变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进一步开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阐明了科学发展与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联系,揭示了世界各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些理论阐述,在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极为重要的内容。

三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同志深刻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以说,这些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比如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关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关于国际形势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这些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体现了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密切联系,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统揽全局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文化;内涵

党的十七大使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成为时代最强音,提高文化实力、建设生态文明等成为新亮点。本文就科学发展中的文化内涵作一次粗浅的探讨。

1科学发展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要素的高附加值。文化的渗入使产品成为负载了文化意义的产品,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科学发展重视精神文化需求对发展的支撑意义。

1.1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增加文化附加值

文化附加值的存在,加快了生产力发展的步伐。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越高,其产品的品质就越高,其经济价值就越大。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品价值取决于产品的文化品味。产品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品牌的文化含量越大,产品附加值就越高。说明只有具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科学发展必须大力提高经济组织的文化品位,使产品成为文化的结晶和载体。

1.2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是能直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二是能影响经济增长周期和阶段;三是能直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2科学发展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是一种可以反复使用且使用频率越高、时间越久、价值越大的资源。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的文化产业,与其他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求得发展的产业相比,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已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特别是当今世界以知识、技术、智能为特征的智力密集型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成了支柱产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重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产业发展格局中,文化产业的份额逐年增加,如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农产品、工业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音乐、书籍、电脑软件等。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升,显示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文化形态的新变化、文化地位作用的新提升,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文化创新的力度,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同领域以人为本有不同的内涵及具体要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结起来,就是教育部周济部长所说的,要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

坚持“以育人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求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有三个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不管人们如何强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人才培养职能始终处于根本性地位。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大学最初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人才培养职能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是根,是源,是大学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性所在;另一方面,分析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人才培养在这些大学发展中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高校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做到两点:首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其次是努力创造条件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服务。

二是要求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解决好的两个根本问题,这一要求直接与第一个根本问题相关,是第一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展开。国内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但其共同的指向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德育为先的观念要特别强调,不仅在于这一点是古今中外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特征,而且在于其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等。

三是要求各项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与如何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直接相关。为达到这一要求,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指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应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指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与服务,对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负责;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要将各项育人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各项工作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以人才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求将人才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其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最具决定性的资源,尤其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特征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不仅如此,人才资源也具有资本的属性,而且是第一资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才具有持续创造性,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是最划算的投资,相比在别的方面所进行的投资,其能带来更大的回报,能更明显、更持久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二,要求将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应当是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两者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否则学校的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人才的发展也是缺乏条件的。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不仅指人才队伍整体数量的增加、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包括人才个体自身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更为现实、具体的体现,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其三,要求推进学校的发展以人才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着眼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教师在高校各类人才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因为大学从根本上说是创造、传播、保存知识的学术组织,学术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内涵

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达到和谐状态,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度、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员工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学校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1.学校与社会和谐。这是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宏观和谐。为做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学校与国家、学校与区域、学校与社区三个不同层次的和谐度。首先是学校与国家之间的总体和谐。这要求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也就是说要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学校坚持以艺术兴学为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发展道路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是学校与区域之间的区域和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所在区域寻找发展机会其综合成本最低。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贡献份额,使学校成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再次是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社区和谐。学校是人的集合,社区区位和社区环境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力。比如,学校所在社区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吸引人才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等,信义小区旁边优美的环境和教育医疗服务条件,甲山小区旁边的德智外国语学校等。所以,学校应重视参与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为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社区环境而贡献力量。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和谐也是学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对应产业、行业的发展契合更为紧密,从而使前者能够从后者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持续的资源支持。

2.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组织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提高各组织发展与学校发展、各组织发展之间,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也就说,不仅要求学校为各系部的发展、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并始终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不仅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是意味着学校三大职能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等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我们学校应该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从而提高学校落实发展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

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人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微观和谐。为做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的和谐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教职工来说,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教职工事业发展意愿与内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可能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劳酬和谐,保持内部公平(相对于校内其他教职工所劳所得的和谐)与外部公平(相对于市场上所劳所得的和谐)等。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学习方面的和谐是指学习目的、内容、方式的和谐,要求想学与所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等;生活方面的和谐是指日常生活状态的和谐;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等。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高校如何坚持统筹兼顾?比较核心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学校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以下这几组关系是我们在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学校的战略目标,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师生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师生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学校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师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比如校训“勤学慎思明德笃行”的提炼等。

需要把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即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师生对学校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求精心规划学校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校通过学校“115”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并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加以推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高校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学科建设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学校的学科状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其学科结构一般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即有一个或若干个特色、优势学科,有诸多特色、优势学科的关联学科和支撑学科,可能还有一些水平一般的其他学科。一个学科要不要发展提高,不能仅仅看其竞争能力,而且还要分析其存在价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化培养氛围,很多即使是当前不具备优势的学科也有发展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全面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着力强化各学科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也引起竞争淘汰机制,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的持久竞争优势,并促进新的优势学科的形成。

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同时在化工、经济学科等新兴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今后学校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具有传统特色优势的学科,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支持与重点突破学科相关或对其起支撑作用的学科的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下面几个基本的观点应该坚持:首先,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其次,两者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重点不一样,一定的阶段,规模或外延发展为主,而在另一个阶段,质量或内涵发展为主,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质量都应该得到重视,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第三,要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而努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因此各高校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方面一定要谨慎,同时也应当寻求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规模要逐渐趋于稳定,促进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重点。为此,在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在以优秀等次地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又正组织实施“学校大规模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内涵。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比较一致的看法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对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二是教学与科研具有协同性,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

目前的问题是,在高校中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应该是教学与科研没有很好地结合,两者的协同、促进作用不明显。再加上客观上教学与科研本身性质和社会影响的不同,这样就必然导致有关各方既无动机,也很难有能力同时兼顾两方,顾此失彼的现象、孰轻孰重的争论以及资源分配的困难由此产生。所以,当前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上,重点应该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努力促进两者的结合,尽可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和促进效果。

我们学校有着一直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量当做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也是高校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工作经常面对的关系。在学校层面,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校舍扩建与改造、设备仪器的添置与更新等,软件建设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能力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建设等。前者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公学习环境,无疑是重要的,必需的,而后者则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事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大的精力。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一所高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力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所高校学术发展能力,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两者是明确的。一是两者是高校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学术权力的存在确保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属性,行政权力的作用则在于协调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从根本上说是要保障学术权利,促进学术繁荣,因此学术权力应占主导地位,而行政权力是辅助的,起辅作用。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7

摘要: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为完整和深刻的认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重要指南。对于我们今后如何更为有效的学习、工作、生活同样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实施贯彻落实要求

[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197-02]

一、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极其深刻内涵

1、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关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中发现的又一真理,是在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3、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生命力。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几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站在了历史的高度提出的中国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的指导理论,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得民心、顺民意。

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投资管理中心作为油田对外投资项目股权管理单位,通过股权管理,不断提高控股、参股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投资管理中心股权管理工作重点,也是缓解油田资金紧张,增强油田整体竞争实力的基础。几年来,始终坚持“加强股权管理、确保投资收益”工作理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履行国有股权管理职能,高度关注股权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深入研究、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策、监督作用。累计为油田收回投融资款及利息9.6个多亿元,主动为油田兄弟单位承揽外部工作量2200多万元,实现了油田对外投资效益的综合延伸,很好地维护了勘探局国有资产权益。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职工群众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体到投资管理中心来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贯彻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在所属企业清理整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油田实际,多次深入基层,以开会、座谈等方式为职工做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与解释工作,与职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制定人性化安置方案,关心职工的疾苦,帮助化解矛盾,排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从而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环境。截至目前,共清理110个项目,分流人员安置员工132人,32名原产权代表通过安置或协解已全部妥善解决。正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涉及职工安置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没有出现一例职工上访事件,圆满完成了勘探局交给的光荣任务。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创新争优”、“比学赶帮超”等系列主题活动,在重点抓好控股、参股企业股权管理的同时,切实抓好中心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促进中心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近年来,中心结合实际,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抓手,督促员工加强学习,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多次派出人员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学习,如:合同法、内控制度、经济评价等,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既提高了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满足了中心的发展需求,同时,建设了一支有较高思想素质的员工队伍。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具体我们实际工作:

一是要坚持“规范项目经营体制,完善项目经营机制、管理创新、效益为本”的原则,以“加强股权管理,提高投资收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手抓投资收益,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油田和谐发展。

二是要以建设和谐中心这个目标,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形成企业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以加强内控管理为契机,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首问负责制、考勤请销假制度、党委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外派项目人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工作会议制度以及资产管理、费用报销、会议费用管理等财务制度,以此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财务行为。同时制定相关行为规范和服务守则,不断加强中心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办事效率,树立了良好的干部作风形象。

四是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如勘探局授权投资管理中心负责回收融资款的深圳美视电厂,自正式投产发电以来,对方总以种种理由延期支付我局应得的利润。为改变不利局面,中心派人六下深圳,多次协商,最终与对方签订了《设备租赁合同》。截至目前,累计收回租赁费7878万元,从而一举扭转设备租赁费收缴困难局面。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8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几个维度中,笔者认为要特别着重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核心和本质。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们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普罗太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后来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同志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同志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由此可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时代的新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新挑战,也面临很多新课题新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也是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曾尖锐描述道,“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这些马克思曾经批判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事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金钱至上主义,“以物为本”主义等等,造成了人的被异化和物化,社会道德的败坏以及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

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加剧,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现象。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效率优先”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张、轻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现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在对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对于反对和克服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以“物”为本或以“经济”为本的偏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就要克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政施政的各项活动中去,落实到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人民的政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党的这些执政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目的的一致。“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的全面开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是一致的。其次,“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任务的一致。在我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和占劳动者中的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党提出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不但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提出党完成执政任务的路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5.12”在今年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战胜重大灾难的一面伟大旗帜。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9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航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跃起腾飞,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盘桓不前,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的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航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过去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后来发展为三大文明全面推进,现在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然提出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的内涵篇10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规划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