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46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发展数学知识技能信息技术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

从广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属于我国第三级教育层次。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为一体的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而高职教育的健康开展,也受到了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于高职教育的层次、培养目标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对高职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基础,至少应当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包括中等职业、中技院校毕业以及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受教育者;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为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层次,在人才的衡量方面也属于高等人才;第四,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专门性很强的教育,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

二、高职数学课程教育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主要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技能服务,大多高职毕业生都在生产一线从事应用型和管理型工作。从高职教育的属性和发展目标来看,数学课程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文化课,在培养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已经逐渐成为这些领域实践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上述的高职教育发展定位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也要对其教育目标和任务进行明确,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并且具备可以运用数学计算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可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工具,使学生掌握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数学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

三、高职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在数学课程的设置方面主要有《高等数学》、《经济应用数学》等课程,《高等数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是沿袭了微积分的理论体系,而在《经济应用数学》中也主要是将概率统计的理论知识收入其中,整体来看,在教材中并没有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技能与专业的结合。作为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并不完全了解,因此他们往往是热衷于微积分与概率统计的理论教学,并且认为只要通过考试,便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对于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的舒服,并且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学习成果以及先关信息技术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数学需求为依据,确定学生专业学习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要求,为高职学生选择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关信息技术,并且形成科学的数学教育体系,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将微积分、概率统计等理论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关于运筹学、经济学等相关的知识。第三,将学科建设与专业需要相结合,加强数学教学与岗位能力需求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起对岗位职业要求的系统认识,并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第四,高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其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而这个过程便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第五,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实现更好的衔接。

四、基于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

1.明确高职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准确,是影响高职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与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成熟程度有关,也与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认识有关。目前的高职数学教育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数学的应用能力就可以,不需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因此对于高职数学的教学存在很多误解。事实上,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足够的考虑,并且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依据,才能指导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加强对教学活动中实践环节的重视

实践环节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从目前高职数学教育的情况来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地位和数学知识体系的严密性,而使得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也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产生了偏差,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与自己的职业能力毫无关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率。

3.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有效结合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24-02

通识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在有关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自由教育、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频繁出现,但对于这些概念与通识教育在内涵及关系上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有些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等同于自由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有些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除了专业教育以外的那部分教育;有的认为通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界定和区分的情况下,存在将上述几个概念相互替代,随意使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通识教育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明确的界定。只有概念和关系清晰明了,才能有利于构建高等教育学概念体系,才能有利于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英文Generaleducation通常被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在英语中,一般将General一词解释为普通、全面、全体、广泛等意思。在台湾一般把Generaleducation译为通识教育。《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通”有通晓、疏通、融会贯通之意[1];“识”有知识、见识、识别、辨别的意思[2]。通过对中英文解释予以比对,可以得出General与汉语“通、识”的意思有相通之处。将通识教育与大学联系起来的是1828年美国鲍登学院的帕卡德教授。他曾说:“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3]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首次呈现于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红皮书)。该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教授认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4]通识教育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很多高校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始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实践活动。经过我国学者多年的理解和诠释,使通识教育逐渐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相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我国学者李曼丽和林小英认为,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5]。这一表述得到了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可。

二、通识教育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1.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英文“generaleducation”与“1iberaledtlcation”相联系,一般将“generaleducation”译为通识教育,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1iberaledtlcation”通常被译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从字意上看二者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一,历史时间上存在不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自由教育思想。而通识教育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是对自由教育的发展和延续。其二,服务对象不同。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大众化教育,自由教育是专为有闲阶级和统治阶级而设立,是面向少数学生的,享有特权的,闲暇的贵族教育。其三,内容涵盖范围不同。通识教育并不排斥或贬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补充的。通过科技与人文的对话、沟通,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和谐统一,相互融合。而自由教育则反对和蔑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认为大学教育唯一内容应是人文教育,只有人文学科才是那一时代完整的、内在的、使人臻于完善的自由学科。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情境、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但是,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从自由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承继了以个人身心展为目标的自由教育理想,舍弃了只为少数有闲阶级服务的贵族教育色彩,逐渐成为面向社会多数公民,与当前社会问题联系紧密的,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大众化教育,它是对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适应现代化的土壤,对自由教育的现代化改造,是自由教育与民主化社会思潮相结合的产物。”[6]

2.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在《典论·论文》中就曾出现“通才”一词。所谓通才,通常是指文理兼备的、学识渊博的、多样才能兼备的人,即是我们人才学、教育学中所称的横向型人才。通才教育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对人理智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和广博知识的传授。其目标是培养情操高尚的、学问高深的、思维高级的,能够自我激励的、自我发展的人才。它侧重于对人的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培养,不仅要求具备知识,而且还要求能够有能力去掌握知识。通识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传授,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的目的在于通“识”而不在于通“才”。通识教育同样也追求知识的广博,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客观知识的广博性,而是透过知识文化内涵的渗透,海纳百川汇聚于此,从知识海洋中不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人的智慧,形成宽广的视野与开阔的胸怀,又通过知识财富的不断熏染,不断内化为自我的思想,陶冶人的心灵,从而达到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达到通才的重要途径。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学科发展和行业分工的要求,将学业分成一定门类,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它源起于工业社会的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知识分类不断细化的结果。通识教育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识教育既包括非专业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狭义的理解,只包括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即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对联系密切的概念,对于怎样界定和评价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直以来就是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补充、纠正;二、通识教育是作为专业教育延伸、深化;三、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拓展、统帅。”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实践,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应广泛涉猎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学科领域,才能不断丰富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学科结构,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通识教育并不排斥和反对专业教育,二者可以是相互共存的。它强调综合能力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既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更注重对人心性的培养和文化的熏染,力图打通人文与科学间,专业与专业间,人与人之间的一扇门,融通文理知识、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既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培养更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人才。

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二者应遵循并行不悖的原则,通识教育中应包括专业教育的内容,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交叉、相互交融,使学生即“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才能使学生朝着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4.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均衡、协调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内容上,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合格、全面”的综合素质的放在首位。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对它进行准确、全面的理解与实施需要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通识教育是针对知识的分裂(尤其是人文与科学的割裂)导致人的目光局限、视野狭窄而提出的,它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掌握方法的能力等等。它旨在培养富有责任感的、有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虽然存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但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却有着相通之处,都倡导提升“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整全的人”为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也存在着可相互借鉴之处。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特别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启迪学生的心智的教育活动。而通识教育也并不仅仅只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强调文理知识兼备、会通古今中外文明,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虽然二者发端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二者都侧重于对人的培养,拥有共同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内容及历史使命。因此,两者是可以合而不同,相互促进的。而教育的成功与否,要靠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在此过程中能否满足自身的发展来检验,进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是殊途同归、体异质同的。

5.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内涵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等内容;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它的根本目是促进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它具体的工作对象是人,始终把人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以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从而实现人的价值观念的升华。而流行于西方的通识教育思想同样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为目标,即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面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是相通的,都是以培养健全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为目标,都注重追问人的存在意义,都致力于追求“完整的人”,都注重对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通识教育及相关的概念的内涵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了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通才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是对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延续;通识教育是实施通才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与专业教育遵循并行不悖的原则,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强调专业教育基础上的通识教育,力图通过科技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对话、沟通、融合,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会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能力;它致力于“全人”的培养目标,注重探索人的存在意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是相契合的。

只有概念、内涵清晰明了,才能为我们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及怎样正确看待通识教育有进一步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让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44-1261.

[2]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89.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4]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5.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3

学生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主体,是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安全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其平时的日常行为,这也是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此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进入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阶段,因此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就相对更早的与外界社会发生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学生的安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之一。

1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在校学生的总量还在不断增长,大学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当前高校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校园内的各类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高校安全形势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因家庭、交友、经济等问题斗殴,造成流血事件的现象屡见不鲜;因随意用火、用电而引发火灾的事件不胜枚举;因不堪承受学业上的压力或感情上的纠葛而坠楼伤亡的案例一再发生;因沉迷网络而上当受骗的学生随处可见;因毕业后谋职不顺而心灰意冷、自甘堕落甚至自寻短见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因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法制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使得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人身安全、社会安全以及国家安全等相关法律知识也了解甚少,造成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对他人轻易相信,并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也没有意识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法律措施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也由于欠缺法律意识,学生自身的犯错行为可能上升到违法的行为,最终后悔莫及。因此,高校要首先要使学生具备法律意识,切实增强学生纪律观念,从而规避安全风险。

1.2安全知识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高校还要向广大学生普及相关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身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周边经常发生学生受伤的实例,因此通过人身安全知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财产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的钱财并不算多,但却是小偷、骗子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了解校园内和社会上财务失窃、骗人的一些惯常手段和方式,让其增强防盗、防窃和防受骗的意识,从而保障自身的财产安全;第三,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由于学生寝室的密集性,校内消防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加强学生的防火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校内规章制度,禁止使用违禁电器,从而降低消防事故发生的可能;第四,网络安全知识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其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关于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增强网络中保护个人隐私,防止被骗的意识,做到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第五,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虽然交通规则大家都懂,但是却被严重忽视,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并且学生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是外出的主要人群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让其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悲剧的发生。

1.3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行为一般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可能因为压力过大、感情矛盾、家庭环境等方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正是导致其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正能量,使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人格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1.4安全道德教育安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意识架构,并且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的并不是保障某一个人的安全,而是所有学生的安全,这就需要大家具备基本的安全道德意识,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不仅要对自身的安全负责,而且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友善合作,提高整个校园内的安全水平。

2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文为了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武汉市内10所高职院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300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问卷285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一件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并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体系,才能达到安全教育工作的目的。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体系相对并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匮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并没有专业的安全教育老师,主要是让班级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做这方面的兼职老师,其虽然具有较为认真的教学态度,但因为安全教育并不是其所学专业,所以在教学知识和教学手段上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那些更加专业的法律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知识等就更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②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教育知识教材。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相关老师都是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以及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教授,并没有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教材,这就造成学生所学的安全知识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的现象,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自身安全。③缺乏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切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生活安全工作中,除了需要其自身的安全保护之外,还需要学校的相关配套制度予以管理和约束。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校纪校规、寝室管理条例等方式和手段达到这样的目的。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懈,也没有适当的奖惩措施,最终使校规校纪沦为摆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此外,还存在一些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注重安全功能,而忽视了人性化的特点,导致师生与制度或保安出现对立的现象,最终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安保效果。

2.2安全教育手段相对落后安全教育知识是一种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并且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类型,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安全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和宣传方式上,主要以上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其安全素质教育实践性不强、趣味性不够,课堂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就无法起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3忽视安全心理教育根据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以及高职院校的特点,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综合类高等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体现在学习能力上、心理素质上以及接受能力上等,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也就相对高一些,一般包括:偏执、焦虑、暴躁、抑郁、报复等。然而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更重视外部的人身安全、消防安全和网络安全,恰恰忽视了心理安全教育这一点,这就给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导致其发生安全事故。

3加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3.1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①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对安全教育工作更加重视,首先就要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从外面聘请专业的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或让其成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与其以合作的方式保持联系;另一方面,要对学校内部从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安全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安全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保证其能够将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完整、准确的传递给学生。②购买或编制安全教育教材。在具有专业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后,还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购买或编制安全教育的教材,知识要正确,内容要全面,包括相关法律知识、人身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知识、心理安全知识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受到系统的学习和培训。③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主要通过校纪校规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并根据具体行为制定奖惩措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让学校工作人员以及学生都能感觉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制度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规定”、“校园治安管理处罚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等。此外,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除了要考虑到其安全功能,还有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也有利于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3.2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育,其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安全实践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就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丰富安全教育形式,通过做报告、视频或图片宣传、社区安全活动实践、访谈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具体措施比如:在讲解法律安全知识时,可以针对大一新生容易受骗的特点,邀请当地公安部门的同志为新生作关于防火、防盗、防受骗及防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讲座,这样也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可信度;在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的时候,可以与当地消防部门合作,让学生参加消防演练,锻炼其安全实践的能力;在开展心理安全教育的时候,高职院校可以设立心理卫生研究、咨询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健康人格及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纳入安全素质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

3.3创造更好的安全环境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确保学生的安全,而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是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内相关设施,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比如,学校需要对校内的硬件设施进行改良,防止发生安全隐患;在路口处设置减速带和警示牌,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在各地方尽可能的装置摄像头,从而能够对全校情况有所掌握;要在校内的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地方安装消防设施,以便发生紧急情况;还要在学校设置保卫科以及便捷电话,加大保安巡逻的范围和频率,方便学生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总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的软件,而创造良好的安全外部环境就是保障学生安全的硬件,二者缺一不可。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西昌学院体育保健知识现状与分析

1996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现在大学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中小学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无论是《指导纲要》还是《课程标准》都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2006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促进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效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然而我院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匮乏,制约了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体育保健学的教学现状与分析

1.1课程设置

我院只在专科二年级、本科三年级后开设体育保健选修课,学时为16学时,每班人数为80人,1个学分。规定学生需必修够艺体类及体育选项课各一个学分才能毕业,而艺体类及体育选项课程每轮均有15项以上,每期选保健课的学生只有320-640人左右,而我院在校学生有13000人左右,为此在校期间能接受体育保健教育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少。

1.2师资力量

由于我院属于综合类院校,有体育专业,有进行体育保健学教学运动医学专职教师及体育保健学教学的专职教师5人,还有其他教师有能力完成教学的体育教师。另外我校医院还可提供师资力量,为此我院有充足的师资进行体育保健知识的传授。

1.3教材分析

而现有体育保健教材版本较多,现在很多院校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由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及教育部推荐教材(北师大出版)王洪祥主编的为蓝本进行讲授。该类教材结构比较严谨、内容较为翔实,知识比较丰富,是可以充当教科书来使用的。但该教材较多的注重于教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不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从其结构和相关内容来看,在对相关知识的安排时,预防医学、健康状况的自测及自评、康复医学知识及制定康复计划、有关体育锻炼的医疗保健和运动免疫促进保健等相关内容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对于保健按摩相关知识的组织方面的内容阐述相对较少,且论述相对较为狭隘。另外由于是针对非体育类学生教学,如何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达到最大值,并能学以致用。对教师的能力、教材选择、内容的选择、实用性均有较高要求要求。

2现场急救知识

对我院400名学生(有效调查398名)的休克、止血、包扎、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溺水、肌肉急性损伤、脱臼及骨折的现场处理等知识的调查正确处理结果显示为:休克(2,0.5%)、止血(3,0.8%)、包扎(5,1.3%)、人工呼吸(1,0.25%)、胸外按压(0,0)、溺水(0,0)、肌肉急性损伤(11,2.8%)、脱臼及骨折(0,0)。他们受伤后首选是到医院处理,或被动地等待医生的到来处理伤害事故,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调查结果表明在肌肉急性损伤和包扎的知识略好一点,其余知识匮乏。

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获取来源。对398名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获取来源的调查排序结果:学校、家庭、医生、同学或朋友、网络、户外科普栏目、相关书籍和其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获取体育保健知识的被动性较大,主要依赖他人的传授,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较差。喜欢锻炼的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强于缺乏锻炼者。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五(16—18岁水平目标)”中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了解并学会常用救生方法,如人工呼吸等。“水平六(发展性学习目标)”的要求更高,达到该水平的具体目标时,学生能够调查体育活动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对学校、家庭、社区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在“身体健康”这个内容标准中还要求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性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等。因此,我们的学生,必须学好《体育保健学》才能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满足自我保健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院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由于教学的普及率较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习惯较差、教学内容受学时的限制及所授内容的实用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不足。其制约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建议

为了能贯彻落实《指导纲要》及教体艺[2005l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应充分认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体育保健学知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根具我院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的设置,或通过其它渠道普及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如:体育教师上课时结合实例传授保健知识、不定期的举办专题讲座、开办户外健康知识专栏、电子屏幕的滚动宣传、举办健康知识竞赛等。

加强对《体育保健学》教学的师资的培养,由《体育保健学》要求知识面较广,没有良好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经验的教师,是很难把这门课程教好的。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教师的体育保健知识及动手能力。

《体育保健学》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应当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体育保健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达到教学后学生基本能正确应对常见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初步掌握急救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志刚.体育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项世新.中美本科体育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1997,17(2):12.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5

论文摘要:克拉克在探究高等教育系统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与高等教育正义有关的许多内容,同时他将知识和权力分析始终贯穿在高等教育系统状态的描述之中,另外他的观点阐释和研究框架也比较独到。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正义论,主要包括知识是高等教育正义的逻辑起点,正义是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权力是高等教育正义的内在理路,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等内容。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发展,有关高等教育公平和公正的问题也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然而在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中,从高等教育正义方面的考查却不多见。“正义”是一个有多重意思和不同用法的重要范畴,英语中“正义”和“公正”是同一个词“justice"。关于“正义”的古典定义和现解很多,当代有代表性的正义观点包括:功利主义者认为正义是效用,罗尔斯认为正义是公平,诺齐克认为正义是个人权利,麦金太尔认为正义是美德。本文将“高等教育正义”理解为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关的价值追求、内在信念和操作规范等。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与高等教育正义有关的许多内容,同时他将知识和权力分析始终贯穿在高等教育系统状态的描述之中,另外他的观点阐释和研究框架也比较独到。这些对我们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正义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颇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知识是高等教育正义的逻辑起点

无论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出发,知识都处于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地带。“只要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它的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因此,知识对于高等教育正义具有第一要义。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就是美德”,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的知性和德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说明了人类是可以通过知识来领悟宇宙和自然的真谛,使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符合一种善的正义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继承和发扬了苏格拉底的知性正义思想,他们将知识、伦理、节制和正义与国家的统治、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灵世界统一起来,企图创造一种美的和谐的秩序正义。由此不难看出,知识和正义之间的联系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世纪的大学历史加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要使智力活动的契机不被消散,那么在取得学术成就之后,必须迅速作出制度上的反应。缺乏固定的组织,在开始时也许为自由探究提供了机会,但是经久不息和有控制的发展只有通过制度上的构架才能得到。拭因此,大学从一开始就在知识的名义下来争取自治和自由,它的这种正义策略不但有力地阻止了来自教权和王权的干扰,而且也将正义的种子深埋进大学的土壤。高等教育的主要活动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受制于高深知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拓展高深知识的探索空间,高等教育正义的实现和社会的知识状况密切相关。20世纪初,马克思·韦伯指出在老的通才与新的专才之间所存在的高度的紧张关系,已经成了教育中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知识的分化和自主性的增强使它的正义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大学凭借知识正义的内在张力,也开始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绝对地处于知识生产的中心地位,它作为整个社会一个重要的部门日益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其目的、目标、作用、功能和运转情况也以公开的方式衍生出众多的正义话题。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社会利益和正义的聚焦点开始全面地与知识接轨和融合,高等教育已变为社会“知识剧目”的总导演。因此,正义成为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时代主题。以知识的方式在知识的背景下对知识的创造者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困难的,因为正义话语的风向标摇摆于关于知识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之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克拉克断言:个人和群体都为知识行动,教育群体组成和受控的方式决定了知识组合的方式;教育机构事实上是一种知识理论,因为它们有助于确定什么在目前可以作为知识。所以,他总结说,任何描述高等教育目的和正义的结果都是自然模糊的。

二、正义是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肩负着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它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使人类社会中的真与善能够得到保存和延续,使人类的伦理精神与价值诉求能够得到呵护和伸张。虽然关于高等教育的目的与目标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就正义价值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讲,却是任何人都不能怀疑和否认的。布鲁贝克认为有两种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二是政治论意义上的。就其实质来讲,这是两种关于高等教育的不同价值判断,前者是知识正义,它是高等教育正义的内在组成部分,后者是国家正义,它是高等教育正义的外在组成部分。张楚廷先生认为还应该有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生成论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正义。生成论高等教育正义具有建构的色彩,它整合了认识论高等教育正义和政治论高等教育正义,消解了两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从而达成了一种更具建设性的三元论高等教育正义。

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包括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四个基本的价值观念。虽然他在利益原则下指出了各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但如果在正义原则下,它们又是可以整合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承担着一项任务,即实现社会正义—让每个人都受到公正的待遇。社会正义被界定为一系列如何体现平等和公平精神的问题,这首先涉及到学生,然后牵涉到教职员工、单位和部门。因此,正义居于高等教育价值体系的首要地位,它统领和调和着高等教育的各种价值观念。正义作为人类最高的价值理念和夙愿,虽然隐含于我们的日常活动和事务之中,但却并未驻足于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所以,正义对于世界的观照,不仅体现在结果的意义上,它更是在过程中来实现的。正义理论和正义话语在现实社会中经常是以批判者的角色出现的,它们是以证伪的方式来描述事物的。正义的标准既非纯粹质的审核,也非完全量的指标,它是质和量的完美结合。因此,正义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最高价值追求。那么,正义价值在高等教育中又是如何来保障和实施的呢?克拉克认为是作为中介缓冲器的信念在象征的意义上保证了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彼此的协调和一致。他说:“正是学术系统的性质,决定了创造思维模式和精确定义正确的行为过程的日益多样化。但是,个性寓于共性之中,系统既沿着文化的路线前进,又根据行政的程序行事。信念既在高等教育内部确保了知识正义的潜在意识,又可以对外部的正义呼吁和要求作出积极的调整与反馈,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正义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行动的共识。

三、权力是高等教育正义的内在理路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但“power”在英文中不仅有“力量”的意思,它还有“权力”的意思。当代知识社会学和后现代的有关理论都揭示出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密切联系。知识并不能充当为自己辩护的唯一元标准,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在其行动当中被识别得更加清晰可见。因此,“知识就是权力”和“知识就是力量”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克拉克不但引用莫迪的话来说明在大学里面知识和权力拥有程度很高的必然的正相关性,而且他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和结构特点时也充分注意到了知识和权力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权力不同分布的后果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它影响系统作为系统的活动、所发生的变革的类型、所贯彻的价值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克拉克正是采用了知识/权力的分析方法来描述高等教育独特的正义状态—“无序的合理化”。高等教育正义在内部依托于知识素材,知识分化导致权力效应在微观层面上的出现,外部的正义要求和运作通过权力路径进行渗透,与内部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达成一种契合。所以,高等教育正义的存在方式是与一定的权力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正义的制度安排不仅体现在静态性的对稀缺权力资源的配置上,而且也表现于动态性的权力技术的不断转移和柔性创新中。

在克拉克那里,高等教育正义是在以知识为潜在背景和依据的权力纷争和运动中来进行的,权力的分工与效应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凸显出来。从微观角度看,高等教育正义是以权力信念和实在的方式表现的,学科的知识范式和价值倾向是由个体性的权力所主导的。从中观角度着眼,高等教育正义是在权力的规训和监控过程中来运转的,院校一级的知识主张、管理和评价是被群体性的契约权力所占有的。从宏观角度人手,高等教育正义是由权力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所构建的,国家范围内的知识维护、传承、生产和交换是被社会性的权力所布置的。权力观念的引人使高等教育正义的形象更为立体和丰满,同时它也打破了由知识所塑造的高等教育正义的神秘色彩。因此,权力的运行轨迹就成为高等教育正义的一种复合函数式表达。

四、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

克拉克在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他在事实上对高等教育所作的是一种问题化的形式性处理和叙事。“本书的论点面临有关学术系统的五个一般性问题。工作如何安排?信念如何维护?权力如何分配?各种系统如何整合?变革如何发生?高等教育正义的实现首先有赖于能够以形式化的制度语言来加以规范和描述。操作主义认为事物意义的呈现是由形式赋予的,它凭借的是事实判断,它坚持的是客观行为的逻辑实证主义解释。因此,高等教育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出台,只要它们的前提条件和理由以正义的名义足够详实和充分,那么它们就足以保证高等教育正义最大程度地实现。当高等教育正义蕴涵于能力和智力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绝对差异时,那么高等教育正义的程序设计倾向于层级化的金字塔状。当高等教育正义发端于能力和智力的发生学视野的相对差异时,那么高等教育正义的程序设计倚重于椭圆形的扁平状。当高等教育正义开启于能力和智力的社会学维度的生存平等时,那么高等教育正义的程序设计通达于线性的平行状。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是由康德式的先天综合判断揭示出来的,它的起点是“物自体”,它的合理性存在于“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自然法学动机。

程序正义崇奉的是分析思维,它的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的自由价值观。因此,程序性的高等教育正义主张高等教育整合的市场化模式,它避免与国家权力模式和学术权威模式的全面合作。克拉克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协调高等教育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时是一种三角关系状,它们之间通过彼此的博弈达成动态的平衡,从而使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的设计不断趋向合理与精致。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不同的制度安排实现的是不同程度的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坚持证实原则,它追求的是高等教育制度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制度统筹的最优化,制度创造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高等教育的制度建构应借鉴罗尔斯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简单地说即自由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克拉克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两个正义原则的存在,他将“自由”和“能力”明确列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自由”是高等教育的古典传统,“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现代特征。在克拉克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解读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自由”和“能力”在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表达中的强烈对立,“自由”的平等要求和“能力”的等级呼唤构成了程序性高等教育正义发展的永恒主题。

五、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

现代大学一般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项职能,这些职能发挥得如何,不但影响到大学的社会形象、知识产出和长远发展,而且也关乎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和评价。所以说大学的职能和高等教育正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克拉克从要素、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深刻阐释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微观组织特点和运行模式,虽然在探讨高等教育系统时着重从其内部来揭示高等教育的功能,但他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外部社会功能也有着全面的把握和评析。功能是在过程中显现和调适的,它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和限度。因此,从功能来看高等教育正义便具有过程性和情境性,采用的也是一种功能判断。功能判断具有证伪性和批判性,它不同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重在演绎,综合判断立于归纳,两者都涉及因果问题。所以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不但注重绩效原则,它更加强调高等教育自身形象和意义的显现。诺齐克与罗尔斯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事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个人权利自由的保障问题,而并非罗尔斯所说的社会权利的正义分配问题。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主张的是大学传统如何维护和更新,高等教育资源怎样在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因此,罗尔斯式的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的焦点在于高等教育社会权益在整体社会结构内的宏观机制表达,诺齐克式的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分散在微观性的社会个体高等教育权利资格的获得与维护方面。

科学家在描述物理系统演化的有序度时使用“嫡”这个概念,“嫡增”或“嫡减”因系统要素在整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发挥而有所差异。一个要素发生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系统结构的较大调整,从而促使系统在功能上表现出巨大的不同。高等教育系统在实质上是一个人工性自组织系统,它的功能性正义不但取决于其是否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且密切相关于其内部系统要素分化和整合后的“正义嫡”。这也正像克拉克所描述的那样,“作为一个整体,高等教育系统需要补充一种能直接运用于它的理论,即强调并赞扬无序状态的理论。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大需求莫过于这样一种看似混乱的局面:个人和团体都各显神通,彼此间的矛盾都通过非正式或半正式的渠道来协商解决。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取得用严密的组织控制的方式所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克拉克看来,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是在无序的合理状态中进行的,这有些像光的本质上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对于功能性高等教育正义的无序合理性的认识也应放到大学的历史内涵和使命中来把握。大学在纷繁的社会系统分工中实现着自己的各种功能性的正义承诺,当这种承诺与时代的生命气息真正结合在一起时,大学看似成了一种矛盾性的载体,但却成就了对“象牙塔”的重塑和回归。

六、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不但是大学理念的永恒追求,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正义的本源性依据。正义是一种最高的价值信仰,它与大学理念和精神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大学理念是大学知识品性的完美体现,高等教育正义的内在根据是知识价值秉赋的自反性,外在根据是知识分布的价值合理性。因此,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传达的是一种归纳基础上的价值描述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不光是指外部社会对大学的监督和评价,它亦包括大学对自身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虽然大范围出现在与大学效益相关的量化指标体系当中,但是它同时也在质的规范方面不断挑战着现存的大学理念和精神。如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大学和产业之间到底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个与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紧密相连的课题。克拉克说:“按照大学的标准来评价企业公司不会有太大的意义,按照高等教育系统的标准来评价经济系统也不会有很大的意义。同理,用评价经济系统的标准来评价高等教育系统并不可取。“正因为高等教育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深学科及其自体生殖和自治的倾向,高等教育才变得独一无二—不从它本身的规律去探索就无法了解它。”所以在克拉克眼中,实质性高等教育正义的落脚点应该集中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诉求方面,要尽量避免用同质化的要求来衡量和改造大学。大学纯粹的“知识身份”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正义情结是一种理想模型,虽然这种理想模型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这样的实质性正义观再造、指导和预言着高等教育的未来。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6

——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

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

随着全教会及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谈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高等教育如何贯彻全教会精神,高等学校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几年来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以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通过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领会,方向已经明确,思路也已清晰,而且也初步形成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然而,真正要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

关于素质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其次,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当然,并不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而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它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关于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由于素质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从重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比喻,即给学生干粮不如给学生猎枪,这个比喻强调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

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

然而,我们并不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特别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着眼点的教育体系或模式,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就不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一种类型、模式或方式的教育对人才的心理品质即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可以体现于任一种教育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素质的提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教育中,教育本身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当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以后,提高素质才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的。因而,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重大突破。

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或者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因此,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

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高等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的武装,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

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

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型的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就应更加注重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更新。

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的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即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这与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1995年,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全国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试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其中人文教育薄弱尤其突出,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设想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普遍的认同。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弥补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可以说,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首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始终与高等教育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和讨论相依相伴。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思想观念讨论中的收获与突破对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反过来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改革。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在高等教育界逐步确立,并逐渐深入到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头脑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强调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无疑为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文化素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基础,对这一点,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精辟的论述。同志讲到:“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他同时指出:“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1999年1月31日,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实际上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确立的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时代;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2-0098-04

引言

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培B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探索的研究热点。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指导意见与措施。[1]同年6月,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会议,倡导推进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2]随后,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掀起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热潮,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所以相对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也有待检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及课程特点,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可行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未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指引下,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该课程缺乏相关性与整体性,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同时,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创业知识为主,以工作坊、创业经验交流、临时性创新创业课程等形式开展,很少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考虑设计构建包含通识、专业和实践三方面的创新创业课程。即使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涉及了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及实践知识三方面,但通识课程通常为某些商业课程或者就业指导科目,专业课程则大多数为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创业知识。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为主,这就难以保障开课的次数、质量和效果。

2.突出创业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传授学生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相较于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与评价则更加困难,这使得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以传授创业基础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因为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没有明确具体的且能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采用,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对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高职院校普遍采用“课堂授课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通常是对书本创业知识的简单复述,授课教师也大多缺乏实战经验;虽然创业竞赛、创客工作坊等活动对创业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益处,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4.忽视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通常是借鉴其他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的做法,但高职生毕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更喜欢接受技能型知识而不是理论型知识,而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恰恰是以理论型知识为主,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没有根据高职生本身的特点来设计,而难以适应高职生的培养需求。

5.未有效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当今,互联网已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十分密切,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无时无处不牵涉到互联网。可即便如此,对于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领域,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没有相关研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面向全体”“普及”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4]因此,笔者结合高职生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希望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到适合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1.依据原则

设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如下原则:①适合高职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特点;②考虑培养创新意识和普及创业基本知识;③采取灵活适合的教学模式;④考虑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2.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课程知识、教学模式、评价反馈三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其中课程知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教学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评价反馈则用于修正课程知识的不足,保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1)课程知识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8

论文摘要: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草重知识产权成果,增强广大师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文章将分析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促使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人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质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匾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人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人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要成立相应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人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人教学计划。

4、结语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互联网+”;云平台;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目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互联网平台下对高等数学的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但也需要循序渐进,符合现在形势。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一)构造“互联网+”相关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育体系

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及日后工作的必要素质组成基本,我们的任何教学都应当以此为中心和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专门型人才,以实践教育为根本,理论教育同样重要,而技能素养是重中之重,考虑社会要求,满足社会需要。而目前的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存在种种问题,问题均需改革来促进解决,以达到教育要求。

(二)“互联网+”是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潮流

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在近些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全方位平台是近年来的新潮流,新方向。我国资源分布严重不合理,城乡差距,东西差距,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教育资源的开放化,服务平台的推广化,能有效促进资源的共享,减少差距。“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迅速,时效,广泛,而数学软件操作越来越简单,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方便实践应用。教师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加以提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成为适合当今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

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有关改革内容

数学是知识的必须和基础,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基础知识,数学为后续进一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后续课程知识打下基础,掌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必须拥有必要的数学知识和素养。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又要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二者缺一不可。教学时,应充分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规律,也要兼顾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特点规律。这就需求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等在完备性、严密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方式与体系,以利于学生们掌握高职数学课程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高等数学的学习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开发学生数学才能和与打造与专业知识一体的体系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基于现有问题提出切合实际对的改革方向,并通过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完成改革,使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满足高职学生的要求,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课程改革应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与工作情况,尽量与知识结合,靠近。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并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愿意学习,知识可以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实现高等数学人人喜欢学,人人可以解决难点,人人可以在生活应用的愿景。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尤为关键,其中数学课程应该走重应用、轻理论的特殊道路,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数学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云平台和现有的数学软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运算过程和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打造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构造更开放,更高效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可以避免空间和时间影响,使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这点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在高职数学课程中加入数学软件的教授与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们在实践中使用数学知识,更为简单的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职数学教育的要求,使教育高效有用。

三、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相关体系

(一)“互联网+”教学理念

秉承“以开发学生数学才能和与打造与专业知识一体的体系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的设计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加入数学软件的使用操作教学,同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实施教学。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学习,学习自己需要的和不懂的知识,不用担心课堂知识的获取渠道,不用担心知识的遗漏。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利用互联网教学的频率,为学生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空间。上课的教授时间有限,当学生不能及时接受上课内容时,可以通过网课进行反复学习,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而软件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操作,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远程操控等,是每个学生直观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观摩并实时操作软件,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互联网+”下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教材要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实际,同时满足专业需求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对于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接受是首要要求,这需要从方式和进度上来考虑,同时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必须相关。例如,分化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微积分等,各模块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满足各专业的数学需求。如工程类学生,最先教授高等数学,有数学的基础后就可以教授理论力学等基础力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可以同一学期教授,为动力学等打下基础,而其余数学内容就可省略,符合工程类专业的数学要求。让学生的学习环环相扣,学有所用。每一块内容之间均有衔接紧密的相关知识点,而且适合不同邻域,在教学中需考虑其中的关系。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相关工作结合,课堂讲解实例,结合学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掌握高等数学的理论和体系。通过“互联网+”云平台的教学,打造教学资源共享,构造更开放,更高效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使教学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满足学生需求。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故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来弥补了课时不足。适合当前教育。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取舍,一是根据学生专业的教学需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主要是指数学教学中需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具备应用特色,同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重视数学概念教学,通过专业案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入概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的概念解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效率,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让数学概念更加鲜活。三是让数学计算更简单明了,可以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进行计算,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四是加强对数学理性的理解和思考,降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互联网云平台下的教学方向

对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改革,关注高职教育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本质,高等数学的学习必须服务于专业学习,同时必须服务于相关社会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来加强学生在专业课中运用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使数学服务于专业,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轻松化。高职学生数学水平普遍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数学课时也在不断缩小。高职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有重要作用。为了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补充。所以在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这些要求,以确定适度教学的知识范围,适量的知识内容。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也是各种相关问题产生的过程。在任何课程中,教学都是以问题为引导,通过问题引出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实践结合。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的解决实例,让同学们体会到把数学对本专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可以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查阅相关知识,相互补充彼此的知识漏洞。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数学软件,利用软件进行高难度求解。加强老师和学生对数学软件的操作水平,在课上课下均充分使用软件的高效便捷,使同学们保持长效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新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完善知识体系,增加知识储备。

四、结语

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结合数学软件进行教学,打造数学网课新空间。此新教学模式有更好的实用性,问题情况也更复合实际,这是传统模式所欠缺的。“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对于学生,可以针对同的学习内容提供了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指导教学。由此可见,将“互联网+”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相结合必将是时代新潮。

作者:叶春辉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宪立,赵自强.问题驱动原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泊然科学版),2014(1):49-52.

[2]王英霞.高职高专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版),2011(2):10-11.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篇10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5-04

一、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职业具有独立的创造性。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教师职业相比其他职业,更需具有“敬业奉献,终身学习”的职业信念。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教师在行为上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处处成为爱国守法的道德楷模。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特征

“专业性职业”其功能主义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专业性职业是承担重大社会职能的职业;②行使这一职能需要高度的知识能力;③这种能力是在一个并非完全是日常性,而且是充满需要处理的新问题和形势的环境下行使的;④尽管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很重要,但是这种传授型知识不足于满足专业需求,实践者还必须吸收一批系统性知识;⑤获得这些知识和发展专业能力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高等教育;⑥这一教育和训练的阶段还包括专业价值的社会化过程;⑦这些价值倾向以优先考虑顾主的利益为中心,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体现在伦理守则中;⑧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是在非日常的条件下行使的,因此,对于相应的实践拥有进行自主判断的自由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至为重要;⑨由于专业实践是如此专门化,有组织的专业性职业应该在相关公共政策的形成上拥有强大的发言权,在行使专业责任方面拥有很大程度的控制,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享有高度的自;⑩长期的训练、责任和顾主中心必然获得高度声誉和高水平报酬。

三、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

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个性特点、时代特点、教育特点。

目前,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人文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学校不会明确倡导人文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阐释对人的培养要求的,更多地认为人的发展应该为社会服务,我们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的教育目标同样缺乏人文性。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被塑造成了“晶格化”的人。人的个性特点被定格在既定的“晶格”中,教育就是按照具体的指标式造就人。

同样,不同学科教师在认知取向上也没有明显差异。教师普遍认同课程应该服从于学科知识内容,以达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由此导致教师在知识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认识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工作就是在既定课程框架下将课本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至于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知识运用的社会性等无关教育,社会实践技等往往被认为是社会自然生成的,更是与教师无关。

在社会价值取向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师受学历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专科以下学历教师的社会价值取向不明显,本专科学历教师比较关注教学实际的操作能力,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普遍强调科学研究的能力。加之小学教师没有升学考试的严格要求,对教学的设计比较宽松、自由,而中学教育评价的重心仍然是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此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在社会价值取向上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交将其视为个人的“教育成就”。

四、教师教育的目标

教师教育必须基于教师职业,从职业规划出发,从职业发展出发,探索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过程。要确立“学生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的目标,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僵化、教条式的单一教学方式。教师教育应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体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体现在: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为此,教师教育目标应该从五方面入手:

1.教师职业的道德。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师[2008]2号)中关于教师职业的道德提出五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即认识教育事物,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具有预见功能,即超越现实、前瞻未来,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功能,即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引导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评价功能,即对教育的质量、效率和效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具有调控功能,即调节和控制教育者的活动和行为;具有反思功能,即促进教育者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专业化教师要了解世界教育思想与思潮,深刻认识它们在国家社会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意义,能运用教育思想与理论,了解探索学生的成长规律。

3.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经过进一步的练习,达到定型化、自动化的程度便成了技巧。

专业化教师要具备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知识的能力。专业化教师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要对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需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社会、人类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式,需要掌握该学科所提供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

4.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一部分知识往往带有个人色彩,是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经验性的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更需要明晰的教育思想来贯穿。

5.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专业精神,进而提升教学的成效,获得教师专业的成长过程。

专业化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教师不管是为了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好,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好,都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与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五、教师教育的框架

教师教育的标准详细描述了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它涉及到教师的职能,因此涉及到教师的能力、技能和观念。利用这些职能教师能胜任职业要求。从这些努力获得的职能中可以得出所有的职前培养和职业实习的要求。

1.教师教育能力。教师教育的功能必须围绕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展开。教师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本领和个性心理特征。教师教育能力总是和教师个人完成一定教育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教育活动既不能表现教师的教育能力,也不能发展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教育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率。

教师教育能力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为此教育能力可分为:

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所有的教师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设计计划能力、过程反思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

学科专业能力:依据教师个体所任教的学科、专业以及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完成特定职责和职能的综合素质。

2.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目标、结构、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过程、评价)。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在于:

从教育内容出发,强调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

从教育研究出发,强调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教师职业从业者。

从教育实践出发,强调教师应将教育技能和教育内容结合,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教师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

从教师发展出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

从社会需求出发,强调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

3.教师教育内容。教师教育内容应更贴近教育实践,将教师视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应根据教育科学知识安排计划、组织活动、反思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个体的评语和系统的评价实施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将学校教学和学校生活联系起来。教师与社区、家长必须相互沟通,共同寻找制定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在教学中熟练、公正而有责任感地从事评价和咨询任务。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心理和诊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不断地开发和运用自身的能力,在从教过程中能获得新的发展与新的学科知识,形成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参与学校发展,营造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也是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一。

4.教师教育形式。教师教育模式应明确教师教育的定位,优化整合教师教育环境,坚持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导向。根据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坚持“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提高相衔接”的稳定、易操作、重实效的教师教育模式。

发挥学校办学主体功能,依托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技术支撑,建立“操作――理论”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社会和教育联合体的合作支撑,建立“个体――群体”相结合的自研培训;发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与服务功能,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术支撑,建立“理论――操作”相结合的集中培训。

5.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从教师教育能力框架可见:师范院校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在教育核心能力,而教育核心能力部分涉及学科专业能力;综合性高等院校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在专业核心能力,而专业核心能力也部分涉及教育教学能力;由于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高等院校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体系,所以师范院校的教育核心能力课程与综合性高等院校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否有所重叠,则要视各个院校的具体课程而定。

“操作――理论”相结合的校本培训重点是发挥学校办学主体功能,依托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技术支撑,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即图表中的①。本块课程分为德育教育、德育研修和人文研修三大类。

“个体――群体”相结合的自研培训重点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社会和教育联合体的合作支撑,实施教育教学能力与学科专业能力的交叉部分培训,重点是②。本块课程分为教育学术课程和学科前沿两大类。

“理论――操作”相结合的集中培训重点是要发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与服务功能,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术支撑,实施学科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即图表中的③。本块课程分为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发展趋势两大类。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缺乏明确的课程,要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从专业化教师要求的知识结构出发,改革课程设置。

(1)教育教学课程,把握教育规律的形成路径,学会教学策略的筛选使用,构建以“实用性+开放性+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强化学科渗透。

(2)注重学科发展,建立学科发展的逻辑关系,强化学科主干课程,拓展学科延伸课程,增加专业必修课程,形成结构精、覆盖广的教师教育框架。

(3)加强实践课程,教育实践知识的获得有赖于教育实践,要转变教育实践程式化的观念,扩大教育实习范围,提升教学实践的内容,实施教育实践模式的多样化。

6.教师教育评价。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开设既符合我国教育现实的、面向未来的相关课程,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机制,使教师教育达到实际的效果。

教师教育的评价分为实施者评价、教师评价、管理者评价。

实施者评价是指实施教师教育的培训者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评价,包括课程的切入、实施的过程(包括各个节点的关联)、评价的呈现等。

教师评价是指接受教师教育的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对学校效能的评价,包括学习中参与的课程性、接受的难易性、效果的易见性、发展的认同性等。

管理者的评价是指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的上级部门对教师教育成果的认可,集中反映在学校办学的效能、国家政策的执行、学生学业的成果、社会效益的体现等。

教师专业化职业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教师的实践就是他们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交互活动中实现教育意义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是简单的教师教育就能解决的,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性,教师教育只有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显现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