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12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乙醇;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认知发展;教学活动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29–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作为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开端,必修2模块选取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典型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油脂、蛋白质等)逐一展开学习。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对其性质的影响,认识这些有机物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或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1,2]。由于教学是分别针对某一具体有机物进行的,并且这些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典型反应及结构特点等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易被发现或容易被忽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觉这些知识是孤立零散的,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学生难以建立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整体而深入的认识。为此,沟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关注具体有机物知识与更为基本、更为深刻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学科思想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必修2“乙醇”的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1必修阶段“乙醇”知识及其教学价值

从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的编排看,必修阶段“乙醇”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的组成、结构式及羟基等,这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若教学只停留在对这些具体事实性知识的识记上,学生获得的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不能使学生已有的有关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知识得到重组和改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核心在于引领学生把握“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形成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认识。学生要达成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渐进与发展的过程。由此需要思考,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看,“乙醇”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甲烷、乙烯和苯等知识有什么关联?“乙醇”的学习将发展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哪些认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的结构及其教学价值。

按照认识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框架[3],可以较为清楚地梳理乙醇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甲烷、乙烯等在结构及其性质方面的不同,表1列举了从组成和结构特点来分析乙醇和乙烷的主要性质与反应,由此可以引领学生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对其性质的影响。以此分析框架为指南,可以促进学生依据所学相关知识的递增而整体把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从而建立连贯而深入的理解。

依据表1中的分析框架,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发展来说,必修阶段“乙醇”知识的教学价值主要分为三个方面[4]:第一,认知价值。基于从组成、性质、结构特点与官能团的角度,丰富对有机物(乙醇)的认识。第二,发展价值。基于与乙烷的比较,基于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和的比较等,初步体会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官能团、价键的极性)等对其性质的影响,逐渐发展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第三,工具价值。即基于上述两个方面,逐步形成认识有机物性质的思路与方法,使之成为认识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工具。

教师需要对知识(教什么)和过程(如何教)做出决策,即要用合适的方法去教最有价值的知识。上述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的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教什么知识的问题[5]。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有效的教学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就必修阶段“乙醇”的学习而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乙醇的了解,基于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乙醇的元素组成和化学式或结构简式,知道乙醇易溶于水,易燃,能做燃料、溶剂等;二是基于甲烷、烷烃、乙烯和苯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及其性质等知识有所了解,知道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等,并初步体验了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性质、通过有机物结构特点认识其性质的学习思路;三是基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学习了化学键、共价键的极性、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等,这些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乙醇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性质反应的理解。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找寻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教师设计出能促进学生知识重组、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例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与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中“乙醇”内容顺序的编排(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结构、羟基与官能团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不同,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教学内容顺序做如下的调整:从教学整体思路来看,按照“用途—性质—结构”的顺序来设计学习进程;就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来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不熟悉来安排具体内容,兼顾前后内容的关联与递进。为此,必修2“乙醇”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具体如下:乙醇的用途与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依次为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结构特点(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分析讨论、乙醇与乙烷性质的比较)。这样的安排既体现知识的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3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理解协调同步,其设计框架如表2所示。

依据上述教学活动设计框架,必修2“乙醇”一课的学习进程按照“用途-性质-结构”依次展开,其主要活动设计简介如下。

任务1从乙醇的用途了解其性质

[问题1]根据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关于乙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请从元素组成、结构简式、用途和性质的角度进行考虑。请写出乙醇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反映了乙醇的哪些性质?

[问题1-1]在一块白板上有用油性笔写的字,你能用什么方法将其清理干净?这种方法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

[问题1-2]乙醇可以作为燃料,请书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比较,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认知发展]回忆并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梳理对乙醇的已有认识,建立乙醇的用途(燃料、饮料、溶剂)与其性质(易燃、易溶于水,能溶解其他物质等)之间的联系。

任务2通过实验学习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问题2]乙醇能够燃烧,说明乙醇能被氧化。乙醇还能与其他氧化剂发生反应吗?

[学生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将一根洁净的下端呈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颜色和试管中液体气味的变化。思考如下问题:(1)铜丝的颜色先后如何变化?(2)乙醇被氧化成什么物质?(3)综合整个反应过程,铜丝的作用是什么?(4)尝试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1]通过图片示意和教师的讲解,了解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演示实验1]借助实验模拟交警检查酒驾的方法,认识乙醇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等)的反应。

[问题3]乙醇还有什么其他的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2]观察教师演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与以前学过的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进行比较,思考如下问题:(1)根据反应产物的检验,说明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据实验测定,1mol无水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0.5molH2。请结合乙醇的结构简式,分析是什么氢原子参加了反应?试着写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认知发展]在问题引导下,按照“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获得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思路,学习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通过实验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与方法。

任务3从乙醇的性质认识其结构特点

[问题4]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金属钠与煤油不反应,而金属钠与乙醇却能反应,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问题4-1]按照表3所示,比较乙烷与乙醇的性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乙烷与乙醇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

[问题4-2]比较金属钠与水、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两者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知发展]在问题4的引导下,从有机物结构的角度认识其性质的原因。针对问题4-1的分析,认识乙醇的结构,知道乙醇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所取代,乙醇和乙烷性质的差异是由乙醇的官能团(-oH)所引起的。基于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比金属钠与水反应缓和的比较,初步了解乙基对乙醇分子中羟基氢活泼性的影响,从而从官能团、价键的极性等方面丰富和发展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任务4总结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思路

[问题5]根据今天对乙醇的学习,请你总结认识有机物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认知发展]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在互动讨论中,师生共同总结认识有机物的基本思路:以“有机物性质”为中心,基于用途了解性质,通过实验深入学习有机物性质,从有机物性质可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可以解释其性质等(见图1)。

总之,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有整体考虑,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为此,需要考虑知识的结构与价值、学生的基础与认知发展,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等要素[6]。以关注学生认知发展为导向,注重沟通具体知识与学科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核心内容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深层理解协调同步。这值得深入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何彩霞.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认识的教学研究——以“苯酚”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5):11~14.

[4]杨开城著.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新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8.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2

生命慧学创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物化的文明、物化的生产和生活,物化了人、物化了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在2012年初提出了“通过人类心性的转化、社会主流文明的转化,推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并开始探寻新的途径,使促进人心性美好转化的星星之火,从个人传到特定的群体、再从特定的群体燎原到越来越多的人,乃至无数他人(人类)。通过“人类心灵生态”的美好而化,带来全球自然生态的美好而化。为了化解危机而要转化人;为了转化人而要转化人的心性;为了转化人的心性而要转化现今人类社会主流文明——工业文明。

因而,对“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的探究和对人类社会相关存在的探究,成为“生命智慧”所要探究的重要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以“生命智慧”化解諸如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等,不是从危机本身着眼和入手,而是从“人”和“社会相关存在”这两方面的存在着眼和入手。这与用科学的思想和方式来研究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也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用社会存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思想和手段都不相同。所以,我们所探究和实践的化解危机的“生命智慧”之道,与科学之道或传统文化中相关的思想、理论、方法是不同的。

“生命智慧”的初步探究表明:“人-社会-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整体。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影响的加深,全球化已不仅是一种趋势而成为现实,所有这些,使得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的一体关联性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有一种思想和认识,能给出一种明确、具体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既能将人、社会、自然内在地、生动地(动态地)联系起来,又能通过对这一“存在”的认识和作用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同、趋向正向的统一,而达到新的平衡和谐状态。随着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和对社会相关存在新的探究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有一种“存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这就是“人类认知存在”(可简称为“认知存在”或“认知”)。“人的认知”或是“人类的认知”是在人和人类社会中整体的、内在关联地、生动地存在着的特殊“存在”。

通常“认知”只被作为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来看待。当用一种新的思想(思维)系统来“看”、来认识认知,就会“看到”认知除了是一种行为存在和过程而存在外,“认知”的全貌是一个包含着更多相关存在的、更大的整体存在。当我们把“认知”作为由諸多相关存在内在关联地、生动地构成的整体存在来看待,并进行探究和认识,我们将“看到”“认知”的“新貌”,将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存在于人和社会中的特殊的存在、神奇的存在。将人类的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整体存在——“人类认知存在”来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将使人们对“认知存在”的内在规律有更新的发现和理解,将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类认知存在”的发展,并使人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而对人和社会认识的提高和改善,将为人类从根本上化解所共同面临的危机带来新的可能。

对“认知”有了新的发现,将“认知”作为特殊的“存在”来加以探究和认识,我们便初步有了“生命智慧”探究的主要“路径”:通过认知“人”这一特殊存在而认知社会和自然;通过探究和认识“人类认知存在”而认知人;通过新的认知体系的创构,来对“人类认知存在”进行新的系统、深入的探究和认识;通过提升和改善“人类认知存在”而推动人、社会、自然所蕴含的相关“存在”产生良性互动、正向协同,从而内在地、根本地转化和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人、社会和自然中的危机,带来“人一社会一自然”整体的和谐和美好……

任何认知体系,包括科学,都不可能穷尽对万般存在的认知,都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存在的真象,甚至会误读存在的真理。但存在和存在的规律不会因科学或人类其他认知体系是否认知到而改变,不以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为转移。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根源上是人类对人、社会、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偏离了存在的本元之律(存在的真理)。因而要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就要改变人类的认知存在;而就从以上几方面的认知和分析来看,要从根本上有改善,创构和发展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就成了时代的必需和必然!于是,就有人类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创构的开启和未来永续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初步创构

创构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成为了人类在21世纪这个特殊时代的必需和必然。这样的探索和初创,始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2011年),至今已初步有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对社会的相关存在(如文化、文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价值存在、人类认知存在等)、对自然相关存在(如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全球整体气候环境生态大体系)较过去不同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历史的和着眼于长远未来的新的认识和发现。

对人类共同面临的諸多方面的危机本身和产生危机的根源,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世界新的认知基本假设;对存在于生命世界的几大基本的内在规律(也称为本元之律)有了初步认识和新的发现;对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础构成部分,如“认知时空”、认知数系、认知机理等有了新的探究和认识;提出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和认识的本体存在的整体动态“模型”——人的存在本体模型……所有这些,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和条件,于是有了如下所述的创构的初步进展。

1、宇宙生命观和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

宇宙认知观:宇宙万般存在的生命性具有普遍(存在)性;将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当作生命看待;“生命存在”间的内在关联性普遍存在。“生命性”不同于生物性,也不同于科学认知对生命的定义,生命慧学认知中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相比于科学认知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来说,更具普遍性,含义和所指更为广泛。系统的阐释和定义尚在探究过程中。

2、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对存在最基本的假设)

对易学、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本认知观,从认知体系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并结合对宇宙諸多存在最根本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新探究,提出了与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相和”但不相同的、对宇宙存在的基本认知假设。生命慧学的基本认知假设为:三元一体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所具备的最基本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都具有内在的三个基本方面(三元),且三元一体。

3、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

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是“人类认知存在”或“人的认知存在”,简称“认知”。生命慧学将“认知”作为一种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来看待和探究,通过认知“人的认知存在”而认知人、认知社会、认知自然。

4、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主体和客体

生命慧学的认知主体是具有和合人的身智、脑智、心智而产生的慧智的、内化了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人的“认知主体”。生命慧学的认知客体是人、社会和自然相关存在。

5、生命慧学的认知原理

①将拟认知的“存在”,置于更大的“生命存在”中去探究和认识;②将存在(世界)作为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存在来看待,而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从而获得关于所探究的“存在”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③通过对拟认知的目标“存在”与其他“存在”内在关联性的探究,将相关“存在”合为生动有机的更大的生命存在而对目标存在进行认知。

6、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时空”

生命慧学所探究的世界的时空属性,不同于科学认知体系的“物理时空”,也不同于易学认知体系的“自然时空”和佛学认知体系的“本心时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时空属性是“生命时空”,即生命慧学所探究和认知的世界或存在,处于生命时空中。相对于“生命性存在”而存在的时空,当通过“认知存在”而与生命存在内在关联,就具有了与万般生命相对应的时间、空间的“形、态、性”三元,这一认知体系的时空便被赋予了生命的属性,成为生命的时空。时空与有限的存在(特定的存在)的相互投射,方能“造就”时空和“存在”,成为可被认知和“观察”的有限或具有某种特性或特殊意义的存在。

生命时空的建定,是生命慧学这一认知体系得以创构、生命慧学成为人类本根性认知体系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

7、“人”这一特殊存在的本体“模型”

生命慧学将“人”视为有具有存在基本的三元的五个不同的本体构成,建立起了关于“人”这一存在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认知“客体”结构,是一种包含有与认知主体同型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其中的特殊的“客体”结构。五大本体构成的人的整体的生动的结构的确立,为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创造了良好的独特基础和条件。

生命慧学探究初步发现并推证、验证了“人类认知存在”(简称“认知”)是人、社会、自然中一种共存的、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认知”将人、社会、自然内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使人类得以将“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动的整体而进行探究、认识和实践。这不但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认知空间),还可为化解与人有关、与社会和自然有关的问题和危机,拓展出新的空间,找到新的途径。

创构和发展生命慧学的时代意义

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和发展,将带来多个领域全新的大发展;将促进“人类认知存在”全新的发展和改善,从而使人和社会得到发展和改善,将使人类社会在共同的危机和挑战面前,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并探索出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生命慧学创构和发展的时代意义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

1、将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弘扬

生命慧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存在”而创构,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认知”层面有深入系统的互为主客体的内化、外化和融通。这对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各派的深度、整体、关联性理解,对传统文化中的各认知体系(分支)的思想理论的融汇或相互参赞有帮助。生命慧学和合内化了相应科学认知的思想、方法,更易为今人所理解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之思想精髓,有机融入生命慧学认知体系中,可藉生命慧学认知的传播推广而得到新的光大和发扬……

2、将从根本处和根本层面促进科学变革式、多维度的拓展和创新

生命慧学和科学是两大不同的认知体系,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从认知的维度汲取内化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几大本根系认知体系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可与科学在认知层面相互参赞、相互启发,产生一种内在协同的效应。因而,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促进人类对科学和科学知识更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给科学认知的发展,汇入一种全新的内在动力;推动和引导科学在諸多领域变革式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生命慧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将能更好地与科学深度地、内在地携手和协同,人类将能更好地获得关于人、社会、自然,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科学认知将更具生命力,科学将能更好地与人类其他认知体系相促进、相和谐,使人类认知存在“生态体系”日趋平衡和谐,从根本上支撑和推动“人-社会-自然”的美好发展……

3、从深层面和根本上推动多个领域的认知新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諸多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将从根本上推动众多领域的探究和认识的新发展。如前所述,将在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及其他更多的研究领域产生出新的理论、思想、方法体系,拓展出这些领域的认知新空间,推动人类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探究和认识的大发展;让分布于各领域的各种“认知存在”自身得到发展,并能与在同一领域的其他“认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共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新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在各领域的丰富的不同“认知”,能够有机构成人类多维、多性、多态的整体认知大体系,“看到”更接近原样、真象和真理的生命世界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新“图景”……

4、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实践促进生命智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各领域的实践,是在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不同的认知存在形式的底层和基础处的一种新创和建构,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等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和持续的推动,整体推动满足“人本价值需求”的新兴产业——生命智慧产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这种汇集百业、联动千企、造福万众的新兴产的发展,和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正向作用,将成为生命慧学创构和认知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具体体现。

5、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向生命文明转化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各类“人类认知存在”新的发展,促使认知存在“生态体系”趋向繁荣和和谐。“人类认知存在”的根本改善,将改善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的认识和理解,将促进社会需求的改变,带来新兴产业大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有了新的大空间和巨大的内源动力。这又将促进价值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将逐渐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结构和人与自然关系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善,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主流文明将逐渐从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生命文明转化。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3

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crisisinamericaneducation;Computer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教育的实施:文化构建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4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认识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认识兴趣能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倾向。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调动已获得的知识的技能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地说:

1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1.1通过导论和引言让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将教学活动目标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内容动机。

1.2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1.3把教学内容迁移到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满足,增强认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1.4让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定向来发展自身的认识兴趣。

2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1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注重理解来接受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3从教学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历史课是一门认识社会和了解历史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像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事实上,不少历史事实距离现代十分遥远,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使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是历史教学极为重要的方面。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内容距离现实过于远而无法理解或不感兴趣,这实际上牵涉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对历史教学资源开发的问题。

3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认识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认识兴趣能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倾向。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调动已获得的知识的技能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地说:

3.1通过导论和引言让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将教学活动目标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内容动机。

3.2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3.3把教学内容迁移到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满足,增强认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3.4让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定向来发展自身的认识兴趣。

4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4.1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2从教学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3注重理解来接受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4历史课程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并重转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因此,在教学中确立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5通过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5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B

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一门学问,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它随着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而兴起,并成为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认知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涉及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次心理机制及其过程,如人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简约、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人是如何运用知识来对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活动做出决定并产生效果的。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启示。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生学习时知识表征和信息加工过程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原因,把人看成主动的信息加工者。认为人脑在接收外部信息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他要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处理,抽取他们的本质,结合有关知识,选择其主要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储存起来。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以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去创设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可以激起学生进行思考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同时,对学生学习心理机制的研究还有利于我们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学生的原认知技能。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学会如何学习。

对于化学学科课程而言,有机化学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很快就能抓住该部分知识的学习要领,学起来如鱼得水,还有些却迟迟不能人门,导致所学知识如一盘散沙,无法开窍。现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从知识表征、学习策略和原认知技能三个方面来谈谈有机化学的教学,希望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有效地进行教学。

1 知识的建构与表征

知识的建构是刺激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与组织的过程。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如何有效地建构知识并使知识表征最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因此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要做到知识的条件化、程序化;网络化、系统化。

1.1知识的条件化、程序化

在化学学习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学习思想就是“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此有机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结构中官能团的分类进行编排的,每一类有机物官能团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各类有机物的特殊反应也主要决定于它的官能团。学生在学习时就需要把所学到的具体物质与相对应的官能团的性质结合起来储存在大脑中,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如学习了最简单的烯烃――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知道乙烯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分析碳碳不饱和双键具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性质,由此及彼,可得知丙烯、丁烯等烯烃都有此性质。扩展到烃的衍生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中,也可推断出,若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则易发生加成与氧化反应。

1.2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

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组块,构建良好的结构系统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系统完整、脉络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要素间的纵横联系,分清知识的主干与分支,形成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知识主要分为烃、烃的衍生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几大类,相互间能够转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机物的各类官能团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如下图列出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构清晰。一目了然。

2学习策略的掌握与改进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认知、反馈、调控和优选学习方法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和,它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策略两大类,主要包括注意策略、记忆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思维策略和自我调控策略(任务指向、自我指向)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策略展开学习。

2.1激发注意的策略

注意策略指对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选择,保证大脑有效的加工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置或问题设计确立学习目标,强化焦点注意。使头脑保证警觉和知觉集中,能迅速地选择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如:在学习乙酸酯化反应的性质时,教师通过乙醇与乙酸的实验来引起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奇怪的化学现象(有油状液体和香味产生)会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环环相扣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2增强记忆的策略

记忆策略就是记住学习材料或保持新信息的有效方法,包括识记、保持、提取等策略。若要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保持,就需要多次复述和信息编码。分类归纳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基本过程和依据。如:

通过这样的分类与官能团的性质比较,能有助于学生记忆的准确快速。

2.3提高思维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等思维方法,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抓住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使静态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

如:羧酸的学习中,先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羧酸――乙酸,了解并掌握了乙酸的性质后,分析其官能团羧基的性质,推而广之就知道了羧酸类物质的性质。而作为酸,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无机酸,可通过比较有机酸与无机酸的酸性加深对羧酸的理解。

3 元认知技能的培养

元认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了解和对怎样处理进入学习系统的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时,能把握活动的目的要求,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自觉地监控自己认知活动的进行,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地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及时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改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技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制订学习计划

在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前,先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有机物的学习往往是从最简单的或最常见的物质人手,展开一类物质的学习,从个体到一般,再从共性到个性。

3.2开展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针对一定学习任务的认知要求,自觉地评价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自我监控的培养要逐渐进行,使学生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并进行调整。

3.3认识所学知识技能的有效性

学生需要充分地体会到所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认识到作业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更加有效的学习。有机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高分子化合物的不断推陈出新为人类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使他们了解所学内容的价值,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认知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对当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供了帮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更好地去体会并加以很好的利用。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6

自动化认识实习心得范文【一】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们,特指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还是认识不是很够,可能老师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的潜在问题,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专业认识的实习周。我们要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对机械工程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通过之前的理论课专业概论课,我们已经对机械工程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进入工厂之前,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基础知识课,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该学些什么。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电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的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因此,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老师还说,目前工程机械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设备可以完成人们所想到的任何工件,大型设备的专业化也在逐步加强,国内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工程机械有小型化、家用化的趋势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与电工合二为一。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我们需要学的基础科目有: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等。

上完了这两节的基础课以后,在一男一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三个班分别参观了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与北京现代汽车厂两个地方。

周三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可到了北京现代以后,天就放晴了。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有关宣传片,听了关于展车的相关介绍,又参观了总装车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总装车间。一千多米长的生产线,经过工人师傅准确而迅速的操作后,在oKLine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车。

自动化认识实习心得范文【二】

一、实习目的

1.通过亲身接触自动化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通过老师及工厂人员的讲解,对自动化专业进行初步的认识,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已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加强对企业技术操作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技术操作进行初步分析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见识电子控制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维护等过程,理解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动态与专业前景。

4.通过一定的实践认知实习,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撰写做好铺垫。

5.让我们了解到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升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领悟到现实工作中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朝哪一方面发展,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实习地点: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时间安排:

8:30由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出发

9:20到达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参观

11:00返回学校

三、实习单位介绍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冶连铸,CCteC),是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mCC)发起设立的科技型股份制企业。xxxx年,中冶集团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80位。中冶连铸总部设在武汉,是国内最大的以连铸、板带冷轧与表面处理为特色的冶金专业化技术工程公司;xxxx年7月,中冶集团宣布,中冶南方合并中冶连铸,自此,中冶连铸成为中冶南方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方坯、板坯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板带冷轧与处理工程和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心得。中冶连铸现依托集团各项优势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从事国内外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连铸核心业务有:epC工程总承包,事业部具有专业化连铸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能力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连铸机(大小方坯、圆坯、矩形坯、异型坯、扁坯、板坯、薄板坯等)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工程总承包及单项服务;技术服务,事业部依靠专业化连铸技术研发实力,为客户提供连铸生产工艺、品种开发、生产工艺诀窍、铸坯质量问题诊断等相关技术服务;设备维护服务外包,事业部具有专业化连铸设备制造、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提供连铸设备维护服务外包,为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人力资源实力:xxxx年初,公司已有职工854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496人,拥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01人、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83人。公司在北京设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每年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5%,研发实力强大。中冶连铸拥有专业的设备制造基地中冶易新科技,设备制造能力强大。主要机械、电气设备在公司内部制造完成,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有保证。

事业部/子公司:连铸事业部、海外事业部、北京科贸、斯瑞普科技、中冶易新科技、中冶重工。

四、实习内容

1月5日我们到了中冶易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实习开始,由公司员工李华刚师傅带领全班同学对公司各个车间进行专业性的参观,在车间里李师傅对同学们参观中的疑问进行了专业、技术性的讲解。在参观过程中,李师傅针对我们专业对他们车间采用及开发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我专业知识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各个车间各司其职,但又紧密联系,比如做一台轧钢机,它需要各个车间的配合,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最后的零件组装要求毫无差错,精密准确。

对于李师傅介绍的一些简短又新鲜的名词如铜排总、分控制机piD等,同学们疑惑百出,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李师傅耐心的为我们在专业技术与知识方面进行了解惑,电子产品本来就更新速度快,在技术研发方面需要什么,大学生需要具备什么,专业的发展前景怎样等问题他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因为他做该公司工作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对大学生他很了解,对我们在大学中应掌握的技能都做了一些要求,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在他们产品中占据的地位进行了解惑,让我受益匪浅。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我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我认识到了从事电子工作应支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应该拥有一颗随时接受考验的心,迎接未知的世界。

实习期间,我谦虚谨慎,认真听取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讲解,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感受到了提出疑惑和疑惑解决后的快感。对自己的专业也更喜爱,不再迷茫。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7

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主要指军人健康状态和伤病状态及其维护、转归机制、路径。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相对应,构成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具有3方面的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军事特殊环境、特殊岗位及特殊人群的健康和伤病是军事医学实践和认识的客体,首先具有客观性,即无论有没有认识主体,只要发生战争,它们都必然发生和存在。其次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即什么事物成为军事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和状况,还取决于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在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尚无需要和可能对其进行认识、没有进入认识主体的视野范围,以及没有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还不能称之为军事医学的认识客体。第三是社会历史性。主要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军事医学认识客体呈现为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某些事物可能成为军事医学认识对象,某些认识客体则会逐渐淡出。此外,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既有新的损伤类型的出现,也有多种损伤复合的情况,军事医学认识客体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军事医学的认识活动

军事医学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主要有医疗预防防疫、研究开发、教学训练等3种途径。医疗预防防疫着重从实践到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研究开发则可以视作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途径;教学训练可以看成是从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促使实践发展的途径。经过医疗预防防疫、研究开发及教学训练的互动深化,军事医学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领域渐趋复杂。战时医疗预防防疫作为最主要的军事医学实践,使感性认识和经验在不断积累中得到提炼和升华,成为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逻辑起点。为解决伤病防治疑难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将军事医学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独特的多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军事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认识对象的复杂化,就要求认识主体必须具备系统的军事医学专业知识,由此,通过教学训练使认识主体获得军事医学的系统理性认识,指导医疗预防防疫工作。在军事医学实践中,一般经验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可以交由军事医学科研人员去探索。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活动,通过二者间的往复迭代,逐步实现认识的深入和提高。实际上,军事医学的认识并不全部从实践开始,某些认识活动要求军事医学认识主体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够快速进入情况。

军事医学的认识结果

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是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结果,是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它是以技术知识为主、具有科学特征、包含工程与管理等内容的知识体系。军事医学专著、教材,是知识体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以此为标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随后,野战内科学、航天医学、核化生武器损伤卫生防护医学等学科逐步形成,军事医学成为一个独特的综合性医学分支体系。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军事体制,使得军事医学知识体系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前苏联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强调军事属性,相比而言,欧美军事医学更多地从医学本质出发,医学属性、技术特征比较明显。

军事医学的知识结构

在实践-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是以军事价值观为引导,包含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在内的复杂知识系统。各分支知识体系间相互关联和渗透,共同构成军事医学知识体系。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价值观念4个维度解构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理解军事医学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加深对军事医学系统属性的把握。

1军事医学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通过认识而产生的成果,由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理论、学科等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军事医学这一大系统包含科学知识,军事医学科学知识构成军事医学的科学子系统。关于生命、健康、疾病、损伤等领域的生理、病理认识和基础理论,是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医学对损伤、修复机制,作业生理和调控因子以及卫勤理论等的认识结果,构成军事医学的科学基础。诸如军事病理学、军事毒理学、军事劳动生理学、军事放射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是军事医学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纵深探索,是解决军事医学技术、工程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军事医学代际跨越的关键。

军事医学科学知识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般医学作为军事医学的发展基础,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历史积累中,为军事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本底。同时,战争中创伤和疾病的群体聚集性,为军事医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条件,个别领域甚至形成优势发展领域,从而有机会“反哺”一般医学,并提升一般医学发展的速度。例如,军事医学对烧伤的研究远远领先于一般医学;军事医学对核化生损伤的救治研究,也对一般医学的“短板”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有益补充。

2军事医学技术知识

军事医学技术知识与军事医学的目的直接关联,是实现战斗力保护、再生、提高的直接手段。军事医学的实践性特征,使技术知识成为在军事医学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子系统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一般医学技术在军事中应用,这类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是传统经验总结和积累的结果。其次,野战条件下的需求产生特殊技术,这些技术知识是对军事医学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物化。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在传统伤病救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现代的健康保护、能力强健领域。

军事医学技术知识的表现形式包括有形的技术,如器材、装备、试剂、药品等;作为过程的技术,如监测技术、诊断技术、治疗技术、代用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如方法、程序、规程、标准、条例、手册等。与科学知识的纵深发展不同,军事医学技术知识往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是横向多个领域的智慧融合体。此外,与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既有来自于研究机构的原创性技术突破,也有医疗、疾病预防控制等单位的改进型的技术创新。发展军事医学技术知识,既要重视实物性技术的生产,更强调非实物形式技术的发展。实物性技术往往发挥直接作用;但是作为软技术的标准、规范、条例等知识,能够起到连接、转换、整合作用,在军事医学实践中可以发挥放大的效用,这一点值得重视。

3军事医学管理知识

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不同的是,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以军事医学实践和认识活动为对象,认识客体的客观性相对较弱。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与技术知识中的程序性、规范性知识有一定相似性。由于其受众是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因此其作用的非线性影响要更强一些。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剖析。通常所指的军事医学管理,是军事医学系统内部的管理,军事医学的认识活动在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后,伴随着组织活动形成的认识,凝聚为内层的军事医学管理知识。与军事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3种认识活动相应,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又可以分为军事医学医疗管理、军事医学教学管理、军事医学科技管理知识等3个分支。同时,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过程中,包括军事医学在内的军队卫生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活动,形成了卫生勤务这种外部形态的管理行为,包括军队医院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卫生防护管理和药品器材管理等。卫生勤务管理组织行为更加宏观,知识覆盖面更广。但从本质上,与军事医学管理知识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通过对军事医学管理知识的系统研究,从内外分层的角度进行剖析,有助于理清卫生勤务与军事医学的相互关系。卫生勤务的本质是管理行为,是广义上的军事医学管理活动;而军事医学则是包含着科学探索、技术发明、管理活动的综合性行动。从医学本体看,它是军事医学;从军事角度看,则成为满足军事需求的卫生勤务。

4军事医学价值观念

军事医学价值观念,是价值观在军事医学认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军事医学共同体世界观、人生观的提炼和升华。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相比,军事医学价值观念更强调其对认识主体的意识导向性。军事医学价值观念作为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共同体秉承的理念和信条,甚至没有实物形式的客观存在,却在无形之中引导、影响着军事医学认识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军事医学的价值观念,受到来自军事和医学两方面的直接影响。无论是军事还是医学,都是两面性非常突出的价值实践体系,军事医学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记以军人为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理念,可以尽量减少“双刃剑”给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

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是构成军事卫勤体制的一部分。与军事医学实践活动漫长的历史相比,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形成的历史相对较短。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与军事医学认识的集团主体同步发展,到19世纪,军事医学组织结构才逐步完善起来。军事医学组织结构,是与一定历史时期军事斗争形式相适应的产物。军事医学实践活动的变化,必然导致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军事医学组织结构的主体格局,总体上与机械化战争相适应;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和布局,以战伤救治、维护健康目的为主;军队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学训练机构的设立,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卫勤需求相适应。在已经到来的信息化时代,以“瘫痪”敌方作战能力为目标的战争样式逐步替代过去以杀伤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战争样式、损伤类型构成的变化,军队编程和有机构成的变化等,都会通过改变军事医学保障内容而使其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随着军队医疗保障体系精准化、可视化、远程化的发展走势,都会逐渐地改变军事医学的组织结构。此外,与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和军队三军构成比例密切相关,不同国家的军事医学组织结构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俄、美以及英、法、德等国军队医院体系、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军事医学教学训练机构的设置各具特色,构成比例不尽相同。

军事医学的结构模式

军事医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成为今天的现代军事医学结构体系。军事医学认识过程中,既有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科学探索,也有技术层面的实践与应用,以及综合保障的军事医学工程;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认识结果三者之间,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也有横向的树状结构。

1军事医学的逻辑结构

军事医学系统作为一个以技术为主体的系统,具有技术系统演化的逻辑结构。军事医学的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视角的系统结构。与层次结构注重实物主体不同,逻辑结构更强调要素或者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关系本体构建起来的军事医学逻辑结构,相对难以明示。物质、能量、信息通过输入子系统,经过运作子系统的转换,形成响应的输出子系统,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特征。黑箱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往往难以用还原论的思维来加以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军事医学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涌现现象,如学科的涌现、技术的原创性等,实际上就是军事医学逻辑结构的产物。军事医学不仅有相对静止的层次结构,还有动态的逻辑结构,正是这种结构,赋予了军事医学作为生成系统的若干复杂性特征。

2军事医学的层次结构

军事医学的知识体系即学科体系,呈现明显的层次结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一级子系统主要包括医学与军事学、管理学交叉形成的社会人文学科;医学科技在军事环境中应用形成的主体技术学科;围绕卫勤保障任务形成的综合保障学科。各部分根据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如图2所示。此外,以军人为中心,对军事医学的研究任务进行层次划分,即人的身心(生理、心理)伤病层次的军事医学研究,人-生态(主要是指军人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环境层面的军事医学研究,人-机-环境层面的军事医学研究。如图3所示。

3军事医学的树状结构

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工程“三元”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可以用树状模型加以直观描述(图4)。军事医学的科学理论是军事医学之树的根系,它的水平决定着军事医学的水平;军事医学技术则相当于军事医学之树的主干;而军事医学工程则为军事医学之树的树冠,包括枝叶、花朵和果实,它以众多的分支学科与外界即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保持着广泛的密切接触。一方面,军事医学科学通过军事医学技术“树干”,把科学“营养”传导到军事医学工程“树冠”;另一方面,军事医学工程“树冠”同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吸收“太阳能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行“光合作用”,既改善环境,又将外界的“能量”转化、滋养着枝叶、主干和根系,使军事医学之树常青,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纵观漫长的发展历史,军事医学已从当初的萌芽状态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医学的一个综合性分支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医学的树状结构也在发生动态变化。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某些旧支也在萎缩以至消亡;另一方面,新分支逐步涌现。在三防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这些综合性保障学科的分支,甚至还像榕树的气根一样,下垂入土形成独立根系,壮大了军事医学和一般医学体系。

结语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循环系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接受程度。而大学生只有从心理和行为上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这一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因此,自主接受是关键。

接受机制的内涵

“接受”是指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对接受客体的一个反映、择取、整合、内化和外化为实践行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概念的一个分支,反映的是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学生结合自身需要,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接受中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一系列过程所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机制是指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活动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价值需要为主的动力机制;以认知结构为主的加工机制;以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为主的调节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导向机制。大学生接受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主体、客体、环境和中介,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多维、持续的循环系统。整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循环系统包括内外两个循环系统,分别是:内循环即“主体自身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再认识”;外循环即“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主体”。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首先经过“信息传递—信息加工—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再认识”,在“选择—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多次循环往复中逐渐将价值信息转化为大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其次,在接受环境、主体自身意识、中介等多维因素作用影响下,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验证,协助接受主体的价值观结构不断趋于完善,保证在强化过程中固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自身价值标准和共同价值信念的最终目标。①

以价值需要为主的动力机制

从心理学上看,“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核心价值需要是满足内在的成长需要。在这一接受教育中,大学生必须把自身认同的内在价值标准与社会标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程度。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程度,主要有三种形式:兴趣、信念和理想。

第一,兴趣。兴趣是主体对客体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兴趣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大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但并不成熟,这一阶段是他们对自身价值选择逐渐明晰的阶段,他们对自己认同的价值具有强烈的情感偏向,这种对价值的选择性和兴趣指向性决定了大学生愿意主动接纳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被验证的能指导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价值观,就意味着其能够成为大学生发展的一种需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

第二,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的正确性,进而通过调节自身的需要实现对行为的影响。信念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信念。大学生作为当代的有为青年,理应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意识。

第三,理想。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与目标相联系,它通过目标来激发和影响人的行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逐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层次。

以认知结构为主的加工机制

认知指的是对个体自身及所处环境的知识、观念、信念或情感。认知结构指过去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以记忆的形式存在于头脑里的知识和经验组成的结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具有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之差别。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认知取向中的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认知间的不一致关系,指认知不对称、不和谐状态。在这种认知关系上产生了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引起了要获得一致关系即一种心理愉快状态的行为。这是把信念、知识、态度、期望、等作为基本因变量来解释行为的认知取向。由于个体自身或个体之间所处的环境、认知水平的变化、观念的差异、文化习俗的不同和过去经验相抵触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认知失调。

人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过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选择和接受程度受大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经验结构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层次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不同层次、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等特点,要根据自身认知经验结构,在“认识—实践—再认识”中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归类、抽象、提升和改造,以形成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独有的认识。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过程中,要加强对影响大学生认知结构形成、选择因素的研究,提高对大学生认知结构的培养力度,进而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知水平。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教育和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者要主动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创造有利条件,多方面利用教育传播媒介引导大学生改变自身认知结构,提升自身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能力和水平。

以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为主的调节机制

个体思想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诸要素均衡发展和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其中,道德认知是理性因素,其余的四个都是非理性因素。

所谓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信念、习惯、本能,以及想象、直觉、灵感等因素。非理性因素中的情感、意志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程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学生由于其本身心理特征的特殊性,认识活动更多的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要注重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情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的情感具有正常的刺激作用,能够对大学生的认识活动提供力量的支撑、提高积极性、激发接受性,为大学生情感赋予寄托。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和欲望、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时,还要减少消极情感对大学生接受活动的负面影响,减少消极情感对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干扰。培育和完善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过程的重要主要部分,我们可以对非智力因素加之创造、改变,使之以其正向性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导向机制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在高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道德准则以及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其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平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学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觉悟,进而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9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的目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正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标志,而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如何使21世纪的主人更好地适应“地球变小了”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等问题就放在教育者的面前。让他们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将进入新一个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使全球实现资源、信息的互享共用,“地球村”的概念已不是理论的存在。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逐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将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的多方面应用带给人们一个信息量大,打破区域界限的新知识、新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与交流的崭新天地。它的应用会使青少年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走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一种现代“学习”的趋势。

二、电子计算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超前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速,人们根本没有可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大量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容易使学生感知事物和现象,在这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就比较顺利。观察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良好途径,它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逐步养成善于精细、全面、深入、有次序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一种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它与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一样,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集合了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具于一身,呈现知识的系统化、全局化,是一种可观察性极强的应用工具。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利于辅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树形结构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 三、电子计算机具有解“暗箱”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解决部分知识的情境设计的实现和再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所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将更能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一些大至宇宙的运动,小至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和结构。学生通过人机交换信息,共同解决难题,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会的将是一个过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暗箱”问题,并能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如在《科学》“人的消化”一课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当学生一坐在电子计算机前,面对着一种新颖的媒体,学生的兴趣马上就集中在面前屏幕上的人体消化器官全图上,被屏幕上不停变化的画面所吸引,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电子计算机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这时学生处于无意注意的阶段。在这时,教师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任务,求知欲望逐渐增强,通过按动键盘,屏幕上的画面变化,知识的不断显示,这样学生的注意就会结合着课文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的持久和稳定,促使学生迅速感知,记忆牢固,思维灵敏,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解决了“暗箱”课的一些处理困难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操作电子计算机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强烈外在因素的优势弥补学生个人心智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电子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不仅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有效地同步发展。

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篇10

[论文摘要]: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行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自学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解决了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难以实现和再现的难题,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习,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的目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正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标志,而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如何使21世纪的主人更好地适应“地球变小了”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等问题就放在教育者的面前。让他们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将进入新一个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使全球实现资源、信息的互享共用,“地球村”的概念已不是理论的存在。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逐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将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的多方面应用带给人们一个信息量大,打破区域界限的新知识、新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与交流的崭新天地。它的应用会使青少年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走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一种现代“学习”的趋势。

二、电子计算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超前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速,人们根本没有可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大量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容易使学生感知事物和现象,在这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就比较顺利。观察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良好途径,它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逐步养成善于精细、全面、深入、有次序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一种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它与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一样,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集合了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具于一身,呈现知识的系统化、全局化,是一种可观察性极强的应用工具。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利于辅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树形结构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

三、电子计算机具有解“暗箱”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解决部分知识的情境设计的实现和再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所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将更能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一些大至宇宙的运动,小至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和结构。学生通过人机交换信息,共同解决难题,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会的将是一个过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暗箱”问题,并能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如在《科学》“人的消化”一课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当学生一坐在电子计算机前,面对着一种新颖的媒体,学生的兴趣马上就集中在面前屏幕上的人体消化器官全图上,被屏幕上不停变化的画面所吸引,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电子计算机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这时学生处于无意注意的阶段。在这时,教师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任务,求知欲望逐渐增强,通过按动键盘,屏幕上的画面变化,知识的不断显示,这样学生的注意就会结合着课文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的持久和稳定,促使学生迅速感知,记忆牢固,思维灵敏,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解决了“暗箱”课的一些处理困难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操作电子计算机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强烈外在因素的优势弥补学生个人心智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电子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不仅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有效地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