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49

民俗艺术研究篇1

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民俗艺术研究篇2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以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为契机,从整体上推动本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真正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应有的示范效应,为地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从宏观上来看,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为导向,纵深推进大冶风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加快风华幼儿园的发展进程,开创风华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微观上来看,让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制定、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整体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研究和开发具有适宜于本地域、本幼儿园特色的园本课程等。

民俗艺术研究篇3

[关键词]民俗艺术;苦水社火;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45-02

永登苦水地处兰州市郊西北部,是兰州周边有名的文化名镇。这一带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苦水社火就是其中的代表。苦水每年举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农历二月二闹社火已成为苦水重要的文化习俗,甚至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场面壮观,气势雄浑。苦水社火主要有太平鼓、铁芯子、高高跷、舞龙、跑旱船、秧歌、腰鼓等,尤以太平鼓和高高跷最具代表性。本文试图对苦水社火的艺术性、原生性、独特性进行评估,使这些艺术资源产生更为广泛的效应。同时,在着力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多项产品体系,构成支撑点,形成品种覆盖效应等方面略陈己见,从而使得苦水社火这一民俗艺术品种更好地繁荣和发展。

一、苦水社火的历史价值评估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涵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永登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1986年,在大通河东岸的永登县河桥镇的乐山坪一带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距今4300~4500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其中有7件喇叭形陶器,据专家考证可能就是古文献记载的“以瓦为框、以革为面,可击也”的土鼓,是中国所有膜鸣鼓的母胎,据此推断太平鼓的发祥地当为永登。

鼓原是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通灵请神的乐器,《周礼・地官・鼓人》中有“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鼓鼓军事”的记载。①太平鼓大约出现在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的历史背景下。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还广泛用于祭祀、舞蹈、音乐活动中。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可能是太平鼓的雏形。

二、苦水社火的经济价值评估

社火成为吸引人们纷纷走出家庭聚在一起的大集会,包括庙会、集市和旅游节会,其凝聚力、吸引力巨大而神奇。苦水地方政府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事业和庙会文化相结合,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及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是当地一个重要特色,规模空前,气势宏大,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庙会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四月初八是当地重大的庙会文化节――猪驮山庙会节,此庙会主要是为了纪念李佛爷而进行的。21.95米高的李佛爷铜像在猪驮山落成,庙会当天有许多人都去上山烧香,为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增色不少。

“2008中国玫瑰之乡・苦水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大力弘扬了当地民间民俗文化,进一步扩大了苦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节会期间,专门设立了苦水高高跷等民俗艺术节目,并不定期进行非物质文化义演活动达60余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苦水太平鼓和高高跷曾多次被邀参加演出。2001和2002年,由甘肃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协会文化艺术部组织拍摄的两部关于苦水高高跷表演艺术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先后在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哈尔滨五个卫视频道和甘肃兰州电视台五个频道播出30余次,有力地宣传了苦水高高跷民间表演艺术。2007年5月,甘肃卫视文化影视频道拍摄了苦水高高跷大型专题节目。2008年5月,兰州电视台《兰州往事》栏目组在苦水镇拍摄苦水高高跷专题片。

三、苦水社火的社会价值评估

社火源自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和祈求吉祥。《风俗通》云:“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祈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提高,在祭拜“社”和“火”的仪式中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从自娱和娱神的角度看,社火是民族情感的释放,是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苦水社火这一民间艺术活动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增强了认同意识,而且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种表演仪式,社火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体系,反映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性原则”。②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主要由群众自筹资金,置办各种服装道具,由各自村社推举的社头来负责管理,参与人数达到3000多人,几乎是全民参与,完全是群众自发的娱乐活动。

四、苦水社火的艺术价值评估

苦水社火的代表是高跷,高跷的绝就在于高。苦水高跷又名“高高跷”,据考证,苦水高跷在明洪武年间高2~3尺,通过多年的发展,高度不断拔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升高到8~9尺,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高跷”。现在,苦水高高跷已达3.5~4米,俗称“丈二高高跷”。苦水高高跷以全国第一高的美誉而晋升“国字号”,于2006年荣获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杂技。

高高跷的表演艺术没有被局限于舞台之上,而是由表演者穿上表演服,拿着道具,自由灵活地行走于大街小巷,与观众面对面近距离地接触。高高跷队伍训练有素,排列整齐体现出一种宏伟庞大的气势之美。

社火中的人物造型是根据所要表演的内容而定的。不同的神话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物造型和服饰,而脸谱则是区别不同对象的主要参照物。脸谱是戏曲的图案化的性格化妆,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苦水社火脸谱绘画是比较古老的脸谱绘画艺术,其历史久远,谱样多而齐全,绘画设色、章法布局均自成体系。民间艺人绘制出的社火脸谱,既古朴典雅,五彩缤纷,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人物形象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

艺人们运用夸张变形的色彩图案线条,同时加进极富寓意的纹样,突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使脸谱显得非常丰富,富有装饰美,充分显示了我国民间彩绘艺术的特色。而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剧中人物的形、神、意上。几千年来,在中国各地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丰富的想象和对美好愿望的祈求,人们在表达这些想象和愿望的手法上,形成了从原始人文身、文面到脸谱表现艺术的演变过程。流传至今,社火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充分显示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结语

总之,苦水社火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正确认识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对于展示苦水民间文化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带动当地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民俗艺术研究篇4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民俗艺术研究篇5

关键词:民俗艺术;艺术学理论;民俗艺术学;传承;结构;层次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的最可靠的路径,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部分,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民俗艺术的传承理论着重研究民俗艺术的传承规律,尤其注意传承人的研究,包括传承谱系、传承方式、传承情境、传承路径,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从而在深层次上揭示民俗艺术生成、发展的规律。

传承既包括随纵向的时间线索的不断传习,也包括在一定横向空间范围内的接受与传播。它一般以时间为标杆,以同地域、同种族的前后传习为主要运动模式,就对象与领域而言,涉及作品、题材、主题、风格、技艺、语言、色调、工具、方法、场域、审美、信仰等诸多方面,并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承相接和相沿相习。在民俗艺术的传承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是传承的主体。民俗艺术的传承主体是长期生活在一定民俗氛围中的民众,尤其是指其中的从艺者和从业者,以及民俗艺术的研究者、爱好者和经营者等。他们有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区分,前者为带徒、传艺、演示、教习的从艺者们,而后者为关心、热爱、参与、学习、研究、推介民俗艺术的非从艺者和非专业人员,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爱好者们,他们共同构成了民俗艺术的传承人队伍。

民俗艺术的传承主要有赖于传承人的推动,同时也有时空条件、生活需求、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要在实践层面上维护好民俗艺术的传承,必须首先对传承的有关理论加以深入的研究和领悟。就民俗艺术的传承规律而言,传承的结构与层次问题就是需要认真加以研讨的理论领域。

一、民俗艺术传承的结构

民俗艺术传承的结构指民俗艺术内外部关系中最显著的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作用。传承中各要素的存在和交互作用决定着民俗艺术的传承力度,并在结构方面显示其自有分合、相互依存的关系。概括地说,民俗艺术的基本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基本部分,其传承也循着这三者的自身规律而展开。

1主客体间的关系

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一切文化艺术形态,包括民俗艺术,最基本的结构组成。

主体作为民俗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决定着客体的存废和中介的选择,它以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或一定国别的人群为存在,是艺术创造中的主导成分。民俗艺术作为满足一定功能需求的客体,总是显现着民族的情感或地域的风格,留有主体的文化记忆,并反映着主体的好恶取舍。主体是一定社会氛围下的群体,他们具有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共同的爱乡爱国情感和生活理想,对传统既珍视又不乏创造的热望,大体上的朴素无华和内在的聪灵睿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民族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艺术,并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一定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下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自然和其他族群的制约,也能透过艺术反映出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主体不但被动地传承、改造着自己的民俗艺术,也主动地不断拓展生活,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自己的传统。例如,民俗艺术的产业发展就不属自然的传习,而是主体出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战略的需要,而人为地扩大民俗艺术品的产量和规模,并以集群化、标准化、工业化为其生产的特点。不过,主体作为民俗艺术的制作者与消费者,一切民俗艺术品的传承和发展,都以他们的需要为前提。

客体主要指民俗艺术的作品和产品,它们是主体艺术审美的表达和创意劳动的结果。作为艺术劳动的对象,它们总是以服务主体、满足功能、创造价值、传习传统为要旨。客体的构成还包括艺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但以艺术成果,即艺术作品和艺术产品为主。作为客体的艺术成果,经主体的选择、创意与制作,一般都以文化价值或经济价值为其存在的前提。民俗艺术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乡土性和民族性,在于文化传统的承载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其次在于它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所表现出的智慧和美感;再次,它因包容着历史、民俗、宗教、美学、哲学、心理、语言、技艺等因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成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对象;最后,它客观地具有艺术产品的性质,部分品类有赖于艺术市场和民众的消费选择,能形成相关产业,并带来经济的效益。客体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是主体艺术创意和艺术劳动的结果,并始终凝聚着主体的心智和需求。正是客体的存在,才使主体的创造具有目标和意义,民俗艺术的客体也正是如此。

2中介的作用

中介作为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分别以人、事、物、语为媒介发挥传递与联接的作用。

就民俗艺术而言,其制作风俗和具体作品均能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建立起奇妙的文化联系。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的信仰观念、制作风俗、审美理想、功能追求等,在主客体的联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介使主体的艺术创作活动目标明确、对象具体,并摆脱孤芳自赏和随心所欲的把玩,使实在的功能意义和现实的社会需要成为创作的重要前提。

中介作为人,主要在主客体间起勾连的作用,他一方面将主体的思想、情感、信仰、审美观念、个性风格等传达给客体,另一方面,又将客体的需要、特征、条件和性质等反馈给主体,从而给主体作为调整、判断、决策的参考。

中介作为事,以动态的方式,提供了主客体联系的机缘和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制作过程、传艺过程、展销过程、应用过程等,都使主客体紧密相联,协调优化。大凡事情,总有起有止或循环往复;有原因,也有结果;有规律,也有变数。这就为主客体间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中介作为物,以静态的方式,通过存在与使用,在视觉、心理、观念、功能、象征等层面上,发生由潜而显、由静而动的变化,从而推动艺术创造中的主客体运动,发挥凭物而感、引导带动的作用。

中介作为语言,以语态的方式传递信息。用语言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信仰观念、审美意识、技艺要领、市场动态、社会需求、协作分工等,不仅能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对客体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从而使主客体关系得到优化和调整。

民俗艺术在正常的传承背景下,主要靠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的生活与审美需要,以及客体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和条件来实现传承。至于中介的作用,主要在两种情况下显得比较突出:其一,传承出现了危机;其二,为了扩大传承的规模。前者,是因某种民俗艺术的自然传承处于濒危状态,急需加以抢救和维护,以中介去激活主客体的有效联系;后者,则从利用、开发和艺术产业发展、产业群建设出发,强化和拓广主客体间的联系,借助中介手段以获得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中介是民俗艺术传承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正是它的存在,为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民俗艺术传承的层次

民俗艺术的传承层次,系指民俗艺术传承中的内部结构关系,以及构成这种关系的各部分按时间和空间向度的纵横展开。从艺术创作的直接要素与基本成分,以及间接的背景与媒介着眼,我们可以把民俗艺术的传承层次做“基本层次”和“特殊层次”的理论划分。

1基本层次

民俗艺术传承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民俗艺术成果”、“民俗艺术活动”、“民俗艺术精神”三个层面,它们分别以物态的、动态的和心态的方式介入民俗艺术的传承,并形成彼此相联、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生存状况。

“民俗艺术成果”,就造型艺术和平面艺术来说。主要是物质成果,具有显著的空间性质。不论是木雕、石雕、泥塑、编结、织绣等作品,还是剪纸、刻纸、版印、绘画、印染等成果,都主要以物态的形式传承,时间范畴的已完成性和空间范畴的实在性成为其主要的特征。就表演类民俗艺术成果而言,诸如小戏、傩戏、舞蹈、歌谣、说书等,虽无法进行空间尺度的判断,却也在时间的坐标上,以既往性表现出过去的、已完成的性质。民俗艺术成果是传承中最基础的层面,它提供了前人的艺术经验和可资效仿的样板,成为后人研习、模仿、化用、以图超越的坐标。艺术成果作为艺术活动的最终目标,其传承能直接推进艺术的繁荣。

“民俗艺术活动”,指民俗艺术成果的创造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层面,有着突出的时间特点,常常体现为进行中的艺术过程。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只有在文化活动中进行,诸如创意、制作、展演、教习、销售等动态环节,能成为艺术传承的机缘。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往往借助媒介或载体而展开,包括材料、工具、技艺、流程、行话等,传承通过它们而变得直接、具体。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依靠,以民俗艺术成果为追求,以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为支柱,反映了人、物、事、魂的交混和一统。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具有社会文化的特点,超出了纯艺术的过程,它伴随着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参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民俗艺术精神”,指民俗艺术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包括民族情感、宗教观念、审美理想、集体意识、历史情怀和生活热望等,作为无形的存在,它体现为时空的交混和超越。民俗艺术精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其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层面中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艺术精神带来创意,支撑创作,使艺术作品获有灵气,使艺术活动充满自信和乐观。艺术精神是艺术活力的泉源,也是艺术传承的动力。民俗艺术的精神伴随着庶民们的生活经历了长期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民族文化依归的家园和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号。民俗艺术精神决定了民俗艺术作品的品位,也决定了民俗艺术活动的意义。

由于“民俗艺术精神”具有时空交混,或超越时空的特征,因此,就时间的向度看,“民俗艺术成果”、“民俗艺术活动”和“民俗艺术精神”在时态上分别表现为“已完成”、“进行时”和“全时态”。就时空观说,“民俗艺术成果”,较多表现出空间性的特点:“民俗艺术活动”,主要表现为“时间性”的特点;而“民俗艺术精神”,则表现为时空一统的文化哲学观念。正是它们形态的不同和时空的差异,呈现出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传承层次。

2特殊层次

民俗艺术传承的特殊层次,指在民俗艺术本体的自然传习之外的客观条件,也指传承与传播中的外在媒介。这类层次包括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文图音像资料的搜集与制作、民俗艺术教育的普及、民俗艺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它们作为非民俗艺术本体和非自然传承因素,其人为的推进形成了传承体系中的新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力度。

民俗艺术理论是对民俗艺术内外部规律的概括,它研究民俗艺术的发生、形态、类型、功能、审美、创意、制作、传播、传承、应用,以及概念、体系、变迁、整合、语言、传承人、艺术市场等各种学理的与实践的有关问题。不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应用理论,它们对民俗艺术规律的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均有助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理论研究从大量的现象、个案、类型人手,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规律、发展历史、研究状况、美学评判等方面,其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促进对民俗艺术的认知和洞悉,另一方面又能引导它的繁荣和发展,进而在自然传习之外推进有目的传承和更广泛的传播。作为特殊层次的理论研究,能使民俗艺术的传承从单纯的实践进入更高的层面。

文图音像资料的搜集与制作,是民俗艺术传承的新载体和新手段。文献和图像中包容着大量的民俗艺术信息,它补充着对一时一地的实物资料和动态活动的把握,具有越时跨地的优势,并留下可资探源、比较的历史印迹。就图书来说,例如形成文本的讲经宝卷,其中就有大量的民俗艺术资料。《香山观世音宝卷》说到绣花时有这样的描述:

说起难来真可难,开头要绣凤凰戏牡丹。

雄鸡司晨近旭日,青松挺拔立高山。

绷子上面咚咚响,绣花容易配色难。

桃红柳绿梨花白,梅花五福自然香。

三针挑个蚂蚁足,四针绣个桂花芯:

五针搀个金铃子,六针勾个活麒麟。

绣个金龙盘玉柱,鲤鱼定当跳龙门。

地上花鸟绣不尽,天上要绣八仙神。

这段描写记录下传统的绣花图案及其针法技巧,正是文化传承中应特别注意的非物质文化的成分。

再如,《梓潼宝卷》中对元夕花灯有这样的描写:

绣球灯,在前面,滚来滚去;

狮子灯,后头跟,眨眼铜铃;

看一盏,猴狲灯,毛头贼脸;

挑担水,过仙桥,脸红到耳根。

看一盏,走马灯,走来走去;

牡丹灯,红芍药,姊妹相称。

牛车灯,转起来,木龙戏水;

磨子灯,轰轰响,不得绝声。

春季里,山楂灯,红光灼灼;

梁山伯,祝英台,同上杭城。

夏季里,开荷花,红花绿叶;

唐明皇,杨贵妃,也扎成灯。

秋季里,开,桂香十里;

刘知远,打瓜精,独坐龙廷、

冬季里,开腊梅,雪景好看;

小秦王,争江山,胜败难分。

这段有关元夕闹花灯的描写,涉及动物灯、花卉灯、机关灯、农具灯、传说故事灯、历史人物灯等,为节日民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留下了重要的信息。

音像材料是传承民俗艺术的新媒介,音像制品的大量生产、复制与传播为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和可靠的资料。尤其是原生态民歌的录音制品,民俗舞蹈、民间曲艺、傩戏傩仪、地方小戏、民间工艺、庙会活动、节日风俗、民族风情等录像制品,也构成了推动民俗艺术传承的重要资料。

艺术教育是民俗艺术传承的重要方面。民俗艺术的教育包括生产实践和表演活动中的带徒教习,也包括学校课堂的相关教程的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后者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的特殊层次。实践中的教习具有自然传习的性质,它多重视技艺、技巧的模仿,而较少或没有理论的传授。学校的艺术教育则重视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统一,同时突出学科因素和系统性特点。

民俗艺术的学校教育包括以实践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民俗艺术学校,例如以培养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新疆民俗艺术学校”,还有在学校教学中设置的有关陶艺、剪纸、烙画、刺绣、版印年画等技艺的专门课程,以及面向社会的有关艺术教室。至于民俗艺术的理论教学课程主要在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中开设,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较为突出。例如,东南大学从1999年开始培养民俗艺术学硕士,2003年开始培养民俗艺术学博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民俗艺术传承的新层面和新高度。

民俗艺术是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文化,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领域和新资源。

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有规模的生产活动,是以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当代消费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链。没有产业链就不能构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涉及人才、物质、场地等因素,其主要发展链结包括:文化资源、文化创意、文化人与产业劳工、生产基地、文化产品,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方面。

文化产业的特征表现为,它作为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同其它行业相比,它不是单纯固定资产的积累和原材料的投入,而是更注重于人力资本(包括智力资本)的投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文化产业更重视文化创意和从业人员素养的不断提升。民俗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标志,主要在于“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方面。“现代化”有别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规模化”摆脱了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敲,“市场化”要求进入商品的流通,而“国际化”则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民俗艺术研究篇6

新中国成立以后,二人转这项民间艺术,通过东北文艺工作者的整理在加工,已经上升到艺术的研究领域,但人们的研究只是出于一种表面的意向,如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分析艺术样式、研究表演程序、创作剧本等等。在很多文化人的眼力,二人转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是一种纯粹的俗的东西。作为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二人转无论是从文化还是民间艺术出发,充其量只能算是流行于民间的村谚俚语。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中国民间,存在着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而作为东北民俗的二人转,却以如此原始、粗野、简单的形式而备受大众追捧呢?仅仅是因为我们欣赏群体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吗?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所散发的那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被挖掘出来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领域,二人转的研究,长期以来几乎是无人问津。

2、杨朴与《二人转与东北民俗》

杨朴先生,是从事文学批评课教学的高校中文系教授,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研究中,他渐渐对“二人转现象”这种身边的俗文学样式产生了浓郁的兴趣。通过近十年的课题研究,他的《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一书问世。该书独辟蹊径、旁征博引,以50万字的篇幅,对二人转之谜进行了系统严密的论述,通过引用《金枝》里弗雷泽考察远古撅流仪式和民俗及神话的演变关系,利用这种原型批评方法,对二人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对这种民间艺术样式进行重新定位,对二人转和东北民间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有理有据的论述,理清了二者之间庞大的意义网络,为二人转的的研究,掀开了富有历史意义的一页。

3、二人转的文化根源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东北的文化根底普遍普遍偏低,而作为土俗艺术的东北民间二人转,更是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入不了主流艺术。而在《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一书中,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流俗看法,尽管从表面上看,二人转这种说唱娱乐形式盛行于今日东北农村的田间地头,但它却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根源,扎根于广袤的华夏文化的土壤中,有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因素和艺术魅力。杨朴通过对辽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资料进行分析,指出了二人转这种古老的民俗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是一种民间的圣婚仪式和祭祀活动。它围绕着男女的主题故事,通过一男一女搭配的那种热情奔放的的“舞”和狂放不羁的“转”,无论从唱词还是表演上,都是对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仪式衍伸、变体和置换。《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从根本上挖掘了二人转最基本的模式,它的先源、作为整体民俗的象征意义。书中通过生动的例证和详实的考证,指出了二人转的丑旦构型,即是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又来源于民间的野人舞,主要表现了男欢女爱的主题思想,由神圣而又传统的“娱神”仪式,进一步演变为狂放通俗的“娱人”活动,和东北神话、民间传说、东北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渊源。

4、二人转的表演形式

在《二人转与东北民俗》一书中,杨朴从二人转的微观形式入手,由宏观意义贯穿,对二人转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演魅力,提出了自己全新的独到的见解,如二人转那种即兴的随性的跳跃式表演,丑旦双方的或叙述或抒情的演唱风格,甚至还穿插了一些“滚地包”、“野台子戏”等,或者针对某一些特殊的观众群体即兴发挥的说口唱词等等,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和戏曲、话剧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似乎是一种未成熟的艺术。但我们不应该把二人转这种自由奔放的形式归结为不完美。正因为二人转具有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才能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具备其他艺术种类所不具备的反讽戏虐、插科打诨、滑稽模仿。而二人转的这种表演风格,不仅更能强烈的体现人物心理的载体功能,还能在最大意义上,和观众交流和沟通、打成一片,这样观众在欣赏时,也可以尽情宣泄埋藏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欲念,唤醒集体无意识层面的原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二人转所营造的那种轻松愉悦氛围中,做的身心最大程度的放松。

民俗艺术研究篇7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民俗艺术研究篇8

关键词:艺术学民间艺术方法当代建构

民间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艺术学下的一个具有核心性质的学科,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上个世纪以后,随着民间文学调查研究的深入,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也开展起来。上世纪30年代,民间艺术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将民间美术的品类划归到民间艺术之中,并提出了民间艺术的特征。之后的50年代,伴随着到民间去发掘和研究民间文学、民俗资料的大潮,各级文化局、艺术馆或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调查、采集、整理、研究上述资料的同时,也开始开展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工作。随着本土文化意识和寻根意识的觉醒,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而倍受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学界两度发起大规模的搜集整理民间艺术资料的活动,从广大农村发掘出大批有价值的民间文艺资料,并整理成册,这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民间艺术的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次高峰。而近些年在资料搜集工作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从艺术学等多角度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这方面的专著,有张紫晨的《民俗学与民间美术》、潘鲁生的《民艺学论纲》,唐家路和潘鲁生合著的《中国民间美术导论》、的《中国民间艺术论》等,从综合角度对民间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理论方法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从现代化角度来看,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的建构要面临与时俱进的问题。如果一味的保守而不知创新,学科的建设就难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对民间艺术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随着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的村落空间彻底被打开,生存于其中的民间艺术也面临前所未未有的挑战,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状态。显然,民间艺术最初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原有的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能否适应当代民间艺术的发展?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充和革新。在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建构,确实需要我们重新给予审视、补充和发展。

一、多学科交叉影响下综合研究方法的应用

民间艺术学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发展,在世纪之交基本形成其完整地理论研究体系,但是必须立足于当代艺术学的界域,超越单一的艺术学和美学视角,才能追本溯源,寻求发展的新契机。一个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建构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吸收和借鉴许多相关学科优点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当代社会,学科之间早已打破以前的那种森然壁垒,交叉学科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学科分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在告诫我们研究一种学问,只将目光停留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做法有些不合时宜,各学科的发展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采取兼容并包的方法,才能取长补短,顺利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而在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中,其划分的交叉学科也很多,如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原来的学科都有直接的联系,原学科框架完备的理论体系,深厚睿智的学术沉淀使这些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事半功倍。

同样属于二级学科分支的民间艺术学与这些交叉学科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理论和方法对民间艺术的研究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不但丰富了民间艺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为民间艺术的研究开拓更宽广的思路。比如作为成熟的艺术社会学,重点是深入研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与特定的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因素的关系,它不仅仅外在的描述和规定艺术,如一般的、现象的研究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以及艺术的主体、题材、体裁、技巧等,而是去研究那些作为审美对象而呈现的艺术美,弄清楚某一时代的艺术之所以美的道理,为什么那些我们看起来美的艺术,当时当地人看起来不美,而我们认为不美的东西,当地人却视为美的。艺术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考察艺术与种种社会因素的关系,当然这种考察毕竟与自然科学的方法不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特点,也恰好是民间艺术研究所要关注的。特别是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发展的景况不容乐观。虽然,我国发起一系列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但是,民间艺术的衰落仍然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什么我们这些专业人士认为很美的民间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如此的艰难,很多民间艺术或是消失,或是式微,这种状态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这种现存状态的科学剖析是目前民间艺术学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民间艺术学自身进行外部研究的重要方面。而借鉴艺术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的社会学操作方法,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证体系,也是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应该尝试的一个途径。

再如,民间艺术更要吸收人类学收集、分析和驾驭材料的优势。人类学的材料历来受到中外美学大师的关注,异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为人们理解美的本质提供新的维度。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也对美学、艺术学研究影响颇深,如功能论、进化论、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符号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证到思辨的运思模式,极有可能在精微之处解构民间艺术学的某些传统理论与固有范式。这一过程的实现,往往需要民间艺术学研究者自觉地从人类学中汲取知识的源泉,也可以使人类学主动地向民间艺术学领域渗透。在人类学领域,大约在20世纪初期,人类学家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像其他科学家研究他们的对象那样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即要系统地进行观察。为了更准确地对文化进行描述,他们便开始同所研究的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观察、甚至参与那些社会的某些重要事务,并向土著详细询问他们的习俗。所以,注重实证精神主要体现在田野作业的运用上。而这正是目前民间艺术应该重视的方法,以往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往往由许多民俗学家从民俗的角度给予实证调查研究,偏重可观察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与民间艺术学的侧重点有所偏离,民间艺术学在田野调查中应该以审美或审丑的眼光,深入到乡民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人们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发生的改变,改变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人们对民间艺术的现实期待等等。走向田野,才能了解审美习俗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才能把握民间所具有的质朴、清新、淳厚的美学观念的发展脉搏,探寻突破民间艺术固有美学范式的新路径,从实证的、个案的角度出发,逐渐上升到抽象的、一般的层面,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仅仅限于静态图式化的研究,而是让其与整个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使民间审美文化的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总体来说,采用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方法,民间艺术学可以在发展中取长补短,改变封闭、狭隘、静止的研究状态,更具开放性、包容性。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在多学科交叉影响过程中,民间艺术学势必会接受西方的一些新潮理论影响,在接受过程中一定注重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要立足于对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乡民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的体悟与省思。切莫盲目的不加分析的引进和套用,使自身的学术体系缺乏本土化特征。

二、动态过程化与静态图式化研究方法的并行

由于民间艺术来自民间,又是民俗活动的载体,所以研究民间艺术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将民间艺术从民俗活动的主体和发生情境中剔除出来,将它(特别是民间美术)简化为一种图式、文本进行研究,即研究民间艺术作品,这是目前大家常用的,也是比较认可的静态研究方法。二是将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主体和发生情境紧密结合,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全方位动态研究民间艺术,揭示民间艺术与其他文化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凸显民间艺术研究的整体性。该研究方法在我们今后的研究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民间审美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渐次更替而不断的演进和发展,任何审美文化习俗都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它不是一种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审美存在,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每种审美现象都深深的烙上了历史的印迹。因此,民间艺术学研究要特别强调将各区域、各族群的民间审美文化置于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中,使之与整个社会文化变迁历程相联系。这是纵向的强调历史感的过程化研究,在当前的学术领域,一些学科也开始重视这种研究方法的采用。例如在文学学领域,作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葛林伯雷,十分重视产生艺术文本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强调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反对那种将艺术作品与社会、与历史孤立出来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并且注重艺术文本所产生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文本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的诸种因素的“互文性”。张京媛指出:“当我们阅读葛林伯雷和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感到他们以文化人类学的方式把整体文化当作研究的对象,而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文化中某些我们认为是文学的部分。……‘新历史主义’是描写文化文本相互关系的一个隐喻。”[②]新历史主义将艺术文本的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融合起来,一方面努力恢复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另一方面也注重文学文本的现时代的文化语境,将文学文本的语境的历史性与共时性结合起来。新历史主义主张:“任何理解和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相反,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文本意义重释。”[③]这就意味着,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在努力贴近和走入文本产生的特定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和遗忘阐释者自身所处的现代语境。

新历史主义的主张,与民间艺术学理论方法中强调动态过程化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里强调的动态过程化研究方法,是基于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特殊性提出来的,在注重历史性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现实性研究,特别是在现当代民间审美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种动态过程化研究更能契合时代的步伐,给民间艺术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在现代艺术界,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对于艺术品来说,能够发掘其媒介的潜力,并通过它把创造过程展示出来,已上升为艺术家首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民间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何尝不也注重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也包括作品的展示过程,更包括艺术的发展过程。这一点对民间艺术研究很有启发。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动态的民俗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艺术发生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当代,民间艺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其生存状态发生了种种变化,如果我们只是静态的研究民间艺术文本,而忽略民间艺术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迁,不能立足现实语境来进行调查研究,我们会丧失一大块蕴涵丰富的“矿藏”。我们知道,艺术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摇篮中形成,这在来自下层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民间艺术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假如我们不能追溯民间艺术作品原本的生成语境,就不可能像创作者和当时的接受者那样真正理解它所具有的刚健清新、质朴浑厚的艺术美,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民间艺术真正生命力就在于作品本身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文环境、特定的民俗文化中所迸发出来的独特的魅力。艺术作品在民俗活动过程中呈现一种婉转流畅的动态美,让人产生巨大的审美愉悦,它不是一种结果和现象,而是过程中“直指人心”的审美体验和功用上契合需要的满足。这种体验和满足往往因时间、地点、参与者等文化语境构成要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艺术生存的村落空间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民间村落已经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村落,其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民间艺术原来植根的文化土壤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村落文化视野下的乡民对民间艺术的接受态度也会发生转变。因此,民间艺术在当代村落中的状态如何,它将怎样适应目前的变化,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所以,把握民间艺术的现实状态、主客观因素及其他文化因子间互动的“动态过程化”,与“静态图式化”研究相比较,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将两种研究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民间艺术的整体研究很有必要,对当前研究民间艺术、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也富有实际意义。

中国转型期社会本身就存在诸多复杂性,当代的村落也超越了原来传统村落的意义,地理空间不再封闭,文化种类不再单一,已然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人口的流动、物资的流动、文化的流动成为如今村落的特点。因此,采用“动态过程化”方法才能洞悉民间艺术发生种种变化的具体原因。

三、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中的文化研究转向

从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发现,在传统社会,民间艺术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这种状态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变化。而从文化哲学层面上考察看似非日常生活结构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与作为日常生活结构组成部分的民俗之间的关系,将为民间艺术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们主要以自在自发的活动为主,这是人的基础或最低层次的实践活动,是人们依据重复性思维、传统习惯、给定的图式和规则而自发地、不假思索地进行的重复性实践活动。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主要生存模式或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的领域而自在地、周而复始地、成功地运行,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运演遵循着一些给定的自在的规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等,它们自发地调节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运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自在图式。匈牙利美学家乔治·卢卡契(GuörsyLukács,1885-1971)曾指出:“没有大量的习惯、传统、惯例,生活就不能顺利地展开,人的思维就不能这样迅速地(往往是绝对必要的)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响。”[④]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在典型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由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构成的自在的日常生活规则或图式往往十分强有力。其顽强的生命力特别表现在,虽然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自觉的途径使人们习得,但是其最主要的遗传或传承方式则是自在的。人们往往在潜移默化的社会示范中,在家庭或环境的不知不觉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文化要素,并且把它们溶化在血脉中,使之成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假思索就可以成功地遵循的规则或规范。非日常生活世界其实是从日常生活的长河中分离出来的,它是由传说、神话、思辨(哲学)、科学、艺术等为人的生存提供意义的精神活动领域。在传统社会中,同自觉的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哲学世界,以及有组织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化世界等非日常生活世界相比,日常生活领域显然是一个习俗世界、经验世界、常识世界、本能世界、情感世界。

民间艺术则作为一种反例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中,它的存在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分野中的一个“临界点”,是传统民间日常生活方式通过一般社会活动向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渗透,并对乡民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产生影响的一种结果。民间艺术既然称之为艺术,很多人认为它应该具备成为艺术的普遍特点,但实际上,传统社会民间艺术的存在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天人相隔”的界限。民间艺术具有实用性、功利性,很多民间艺术品就是日常生活用具,这无疑与艺术的标准差距很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民间艺术不能与科学、哲学等门类直接外化在非日常生活世界中,而是与民俗共同存在于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这种混同模式的存在注定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不能简单的通过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分野而简单的分离。

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中,民俗和民间艺术却呈现出渐趋分离的趋势,虽然民俗作为乡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但在传统社会中与之相伴生的民间艺术却渐趋与之分离,成为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些原来植根于乡土文化空间的民间艺术,实际与民俗活动联系越来越弱,很多民间艺术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视野,成为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份子。这种民俗与民间艺术分离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如某些地方剪纸和刺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与民俗活动联系不大,现代社会使之成为纯粹的工艺品或商品,成为地方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它们的创作主体和创作环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接受主体和接受语境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在乡民的这种现代日常生活状态中,日常生活结构与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分离往往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就是民俗与民间艺术分离的过程所导致的部分民间艺术的衰落,这也是日常生活结构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分离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目前,日常生活艺术化一直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消费社会面临的是广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时又导致了艺术摆脱传统的精英立场转向民粹立场,在这种趋势下,艺术家越来越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流和融合。这也是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一种新的关系模式。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人们要求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审美意趣,从办公场所到消费场所在到家居生活,艺术日常审美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或者随着公众审美水准的提高,趣味的多样化,把过去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当成艺术的发展趋势。然而这些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也引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技术工艺化和人工化、标准化倾向,使日常生活更趋装饰性,使审美越来越远离自然性和本真性。然而以上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传统社会的民间艺术发展中却不会引起过多的担忧。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功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体验,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它最能体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要求,却没有背离土生土长、率真可爱的本真性。这是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艺术化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然而,在当代民间艺术发展中,在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又向分离方向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脱离民俗生活后,这种日常生活艺术化往往受到削弱,走向一个相反的过程。对此的研究理应上升的文化哲学的层面,通过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关系模式加以分析,这是目前民间艺术学研究的一种文化研究转向,其研究更具理论的深度和思辨的色彩。

民俗艺术研究篇9

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高度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的潮流中,艺术设计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浮夸、内容没有营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情况下,将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找回艺术设计的初衷,并通过与民俗元素的结合,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民俗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文化,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民俗元素就是适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能用图案、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现如今民俗元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艺术设计当中,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节奏快、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民俗则是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去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笔者在下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并就其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1.民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人设计工具到现阶段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民俗文化则是影响人们设计活动最深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实体物质上的绘画中,大多都是涉及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俗服装、民间建筑等,而一些剪纸、年画等民俗画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已经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南北方的建筑设计因为民俗文化的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构建出了诸如北京四合院、南方吊脚楼、云南一颗星等设计形式多样的建筑,这些民族文化演变出来的艺术设计更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这种寄予人们精神愿望的艺术加工方法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十分相符。

2.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像民俗文化中的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等,我们在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就像在川菜馆中我们不能一股脑的将一些其他地区风格的设计融入其中,让人感觉驴唇不对马嘴,从而不被人接受。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的作品。就拿民俗信仰来讲,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应的仪式制度等,其信仰对象有对祖先的、有对神的,由此产生了很多民俗活动,由此产生的门神、十二生肖等物化形象,都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是信仰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产生心理暗示的方式也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民俗元素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了服装、建筑、工艺品等各个行业,笔者就其应用展开论述:

1.民俗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很注重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高楼林立的建筑中融入民俗元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各地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经过时代传播演化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很多古代建筑中门口一般雕塑门神、石狮子;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的飞檐式外形、房梁上雕刻的龙凤、悬鱼、蝙蝠等;一些因为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甘肃河南等地黄土地区的横洞等,这些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元素,并通过这些民俗元素的融入,让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2.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我们以传统民族文化服装艺术为基础,将民俗文化延伸到现代服装艺术设计当中,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文化很容易给艺术设计带来灵感,而服装的形式有很能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民俗特点,像民国时期的中山装、八九十年代的牛仔裤、21世纪的西服等,这种服装设计都蕴含着这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民俗服饰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到现如今的服装设计中,我们往往会讲一些民俗吉祥物添加到服装之上,像龙、凤、福禄寿等文字,还有一些过年过节的服装,也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应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很好例子。

3.工艺品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工艺品的设计在很多程度上收到民俗元素的影响,像陶塑、剪纸、木雕等,这些工艺品的设计总很多都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本,蕴含了当地的信仰、生活习惯,蕴含着对平安、幸福等美好的向往,在现代工艺品的艺术设计当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让工艺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加之现阶段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的舞台,一些蕴含中国当地民俗文化的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像山西的刺绣、陕西的剪纸等,都是供不应求,现如今一些旅游纪念品、民俗商品等大卖也体现出了将民俗元素融入现代工艺品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也反映了现代人们渴望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讲,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出有效的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重视不断加深,民俗元素会更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

作者:孟维康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若君.浅谈民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研究,2013,00:79-81.

[2]陶明珠.谈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34.

[3]王玮,凌继尧.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5,02:60-65.

民俗艺术研究篇10

【关键词】民俗艺术城市文化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第214~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