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的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05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1

1 科技活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传统意义是的中学生物科技活动类型有野外考察型、实验操作型、栽培饲养型、环境观测型、调查访问型等,而且定位为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活动。但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如“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等,这些探究性实验涵盖了科技活动的所有类型,既是课堂教学任务,又向课外、野外延伸。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无形的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各种教学资源,也包括社区和自然界的有关资源。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科技活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 科技活动的功能多样化

2.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生物课程中,教材以对大量生物学事实的简单陈述为主,实验与探究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极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生物课程对基本科学素养培养的价值。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生物课程极大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关系,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与社会的决策,推动社会的进步。

2.2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在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不会学习;导致学生迷信权威和思维定势,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和人际关系冷漠。本次生物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

2.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内容过多侧重学科知识、评价方式以纸笔考试为主、评价标准强调共性、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等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丧失。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关注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将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

3 开展科技活动的策略

开展科技活动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3.1结合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版本生物教科书,在学术品质上可能是成功的,但是,任何教材都无法体现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新课程的实施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结合教材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不仅可以完整呈现学科知识,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中,探究实验“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可以开发成为“常州地区一枝黄花或外来物种危害情况调查”;“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和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开发成“漂浮水生植物净化太湖水的研究”;“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开发成“常州地区电动车数量与废电瓶处理情况调查”等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既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2结合环保节日

目前与环境有关的世界性节日有14个: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植树节、爱鸟周(节)等。例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结合这一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对常州地区的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河流湖泊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用图片、数据、访谈录等形式展示调查结果,拟定保护常州水资源的计划,将调查结果向相关部门汇报。环保节日是开展科技活动的资源,利用环保节日,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图片展、辩论会、调查研究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学科的视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3结合学生家庭

班级学生家庭背景有较大的差异,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生物科技活动,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给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2

进展突出表现在:(1)一大批生物基因组测序,2003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其他400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作图和测序也陆续完成。形成了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表型组学和代谢组学、Rna组学等新兴领域。(2)生物信息学迅速发展。(3)发育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发育生物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4)干细胞研究的快速发展。干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目前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自我更新的可塑性等是重要的基础研究。(5)小分子Rna的发现和对其功能研究是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突出的热点之一。(6)从研究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神经信息处理机制入手。(7)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宏观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8)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动植物育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9)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广泛与深入。

高校生命科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1.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的现代化。我们要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前沿、热点,实现生命科学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更新和现代化,不断容纳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兴领域,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基础,尤其是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新的前沿领域或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坚持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的原则,课程内容更新、更现代化主要是通过教材更新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把编制新教材(或外文原版)放在核心位置,创新现代化的课程、教材新内容和新体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编写了高水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教材,其中《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当时被列入国家教委生物学科重点教材,另编写有部级生物学教材3种,规划编写45本教材。清华大学将培养学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课程纳入精品课建设计划,2005年就已立项建设精品课共105项。

2.课程内容国际化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新兴领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学与国际组织开展农业科学合作研究[1]。清华大学为使教学内容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教学内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早在2000年以前,生物化学课程选定a.L.Leeehnig的principle-ofBiochemistry作为基本教材,这门课程的教材与课堂板书全部采用英文。其他的几门必修骨干课和部分选修课也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并随时更新。清华大学大四开设高水平的选修课10门:生物工程导论、基因分子生物学、膜生物学、分子酶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以下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大四现在开设的课程,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和现代化。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还开设选修课为: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二)基础科学知识居重要地位

基础科学的知识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863”计划的八个领域,大都是从基础科学实验室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的遗传密码研究出来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出来了,遗传工程研究出来了,这些都是在原子、分子的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的基础上,掌握了规律。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北京大学始终把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把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定为主干基础课。课程改革要加强增大基础课的比例和教育。各高校主要采取大一、大二加强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

(1)早在九五期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8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并确立了15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则是在低段开设专业基础必修骨干课程7门: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开设基地班重点建设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3)经十多年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在大一、大二更加强化了课程的基础性。大一开设: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大二开设: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

(三)课程、教材综合交叉

科学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和更加专门化,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又高度交叉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许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突破而出成果。

1.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和渗透

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导致新学科诞生。生命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这些科学往往代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2.多种方法、思维研究

自然科学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的现象与规律是多维的、复杂的,仅靠现有的生命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开展研究,很难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揭示真正的生命本质。因此,未来生命科学要将手段、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纳入重要的领域,予以优先发展,大力提倡学科交叉,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思考生命活动的规律,鼓励发展原创性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的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等。要注意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的碰撞与融合。

3.课程和教材交叉融合和渗透

我们必须根据生命科学综合交叉化趋势,创新交叉综合的科学知识、课程和教材,不仅在学科内、还要在学科间构建相互交叉融合、相互联系渗透、综合的课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来设置的植物学,由植物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重新编制改为植物生物学;同样动物学也改动物生物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班”将生物化学中信息及调控部分放入分子生物学,将内容扩展后开设了基础分子生物学。

(四)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多元化

各高校生命科学院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科学的、灵活的设置课程。1.必修计划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现在本科四年开设的课程:(1)基础课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和专业必修基础课。

大一: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

大二: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2)专业课大三、大四开设必修专业课。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2.选修计划低段开设通识选修课。

北京大学对必修课作了一定的压缩。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许多高校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大三普遍增大专业任选修课的比例。大四还开设选修课: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3.特色优势计划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等。

(五)课程、教材知识应用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尤其是选修课中我们要渗入高科技的教育和研究。

(六)课程、教材个性化

北京大学实行灵活的自由选课制度和转系、转专业制度。谋求学力水准、速度的个别化,尤其电脑、网络的运用,学分制及教学计划的多样化,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大了课程的灵活化、弹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个性。还有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趋势,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趋势。

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编制原则、教学培养模式

理科本科学制四年,要着力加强素质教育。许多大学本科教育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要坚持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专业口径要进一步拓宽,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种数要进一步精简。

(1)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要按科学性原则、高校生命科学课程发展趋势及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改革,科学创新高校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即要按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课程、教材要融入、体现先进的内容和结构,现代教学方法、教材的可读性,即反应现代,融入前沿的课程现代化原则;“综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即综合化原则;课程多样化原则;应用化原则;增加选修课比例,增大课程的灵活性、弹性化原则;“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即个性化原则;还要求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重视思想性;实践性,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能力培养原则。我们本科阶段的课程、教材、教师要注意在系统和重点的基础上划分授课范围,减少重叠内容,特别就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和衔接问题。

(2)教学模式多样化。本科教育,要确立“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把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教学模式多样化:有条件的学校,学生进校就定向,确定直读硕士、直读博士人选;实行联合培养,跨学校、中国科学院、外国大学交流培养等办学制度

。北京大学全面推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还设立“暑期学校”(小学期)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3

关键词:科学课程;生物课程;知识;能力

深圳作为课程改革的先锋,从2003年开始把原来的分科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合并为一门综合课程科学。从2013年开始,又取消科学课程,恢复原来的分科课程。

笔者担任初中生物教学工作13年,担任科学教学工作9年,经历了分科教学综合科教学分科教学的轮回。经历了十年的综合课程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笔者选择了科学中的“生物”部分与分科课程生物进行了比较。

一、教学上的不同

1.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基础知识、原理、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课时安排为一节。课文通过“控制变量法”的学习,设计出甲乙丙三组,每组aBC三颗种子,让学生分析讨论不同组合的种子分别研究种子萌发的哪个外界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最后得出结论。

生物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建立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样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课时安排约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同样的例子有“微生物滋生的条件”。可见,科学课程传授的是“控制变量法”,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生物课程是以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什么”这个“知识”为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不同

以“各种各样的动物”为例。

科学课程用4~5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教师围绕“依据什么特征”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八门和脊椎动物五纲进行教学。根据这些“分类的特征”制成简单的检索表,学生会使用检索表查找所观察到的动物属于哪一类。

生物课程用32~38个课时(一学期)详细学习无脊椎动物八门和脊椎动物五纲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主要特征。

可见,科学课程是以传授“方法”为主,生物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3.教学方法的不同

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分组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为主,讲授法为辅。

生物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分组实验、观察法为辅。

二、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1.正面反馈

科学课程由四门学科组成,在传授知识上教师要承担自己不熟悉,甚至不会的其他三门学科的教学,备课量上大大增加了。经过第一轮的教学,教师四科知识基本掌握,可编制出基本的教案、课件、作业、试卷。同时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尽可能地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第二轮的科学课程教学以“学案”为引线,绝大部分教师可以借助学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借助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和学生从观念到具体实施发生四个巨大的转变:

(1)课程功能。生物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科学课程强调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课程结构。生物课程的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科学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生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科学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生学习方法。生物课程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负面反馈

(1)来自高中教师的反对。由于高考还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经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升到高中的学生,“知识”没有形成体系,知识面狭窄。高中教师不得不重新教授,增大了教学量。所以,科学课程的开设遭到了高中教师的普遍否定。生物课程在内容上与高中生物课程是成一个知识体系的,由于中考的淘汰,特别差的学生高中教师不会教到。所以,高中教师对学生基础差的反应不强烈。

(2)参与课改教师的牢骚。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师从原来教一门课程改为教四门课程,要重新学习三门课程的知识,备课等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的牢骚自然免不了。担任生物课程的教师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本专业教好就行了,自然是轻松。

(3)课堂效果的责任推卸。作为青春期的初中生,贪玩好动是天性。学生喜欢科学课程变化多端的课堂组织方式,大部分学生觉得科学好玩。在第二轮科学课程中,很多教师按传统讲授的方式上课,不敢也不愿安排实验课、探究课,只有公开课的时候才表演性地上探究式的课程。担任生物课程的教师,大部分课堂是讲授课,就算有实验,也是观察性实验,按部就班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课堂纪律要明显安静许多。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4

关键词:文科大学物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巧丽(1980-),女,河南洛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11)刘德伟(1979-),男,河南濮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5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大学文科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物理学是一门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几乎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大学物理课程对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文科生的数理基础相对较弱,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热点。

一、开设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交叉频结硕果,科学思想层出不穷,只有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然而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存在严重的文理分科,早在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分文理科,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从此与文科生无缘,导致学生严重偏科。进入大学以后又偏重于专业知识教育,文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严重制约了他们今后的发展。

物理学具有数学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哲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实验的操作性与实践性等特点,[1]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和支柱,其基础知识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文科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其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有利于促进文科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对文科大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课程,对提高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与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2-4]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开设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所用教材种类虽然较多,但与各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未能解决文科大学物理课程课时压缩与知识增多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有些为“压缩版”或“稀释版”的理工科大学物理,对于文科大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由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要求不同,部分高校开设的文科物理课程没能做到区分生源,因材施教。另外,由于物理学与数学密切相关,很多物理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用到比较深奥的数学知识,例如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和相对论等相关内容,使数理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产生畏惧与厌学情绪,以至于最终达不到教学目的。

2.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可以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文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相对较少,更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然而,部分授课教师在讲授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三、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既不是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简单浓缩,也不是大量物理学史的简单罗列,更不是相关科技前沿的简单拼凑。[4]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数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并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重点内容是物理思想、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观点,注重的是物理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应用,[5]目的是为了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物理学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浩如烟海,而文科大学物理课的程课时有限,因此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文科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接收能力,把文科大学物理课程作为提高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来对待。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理基本概念,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物理学史,通过重点讲述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突出他们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科学意志,从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二是与物理相关的环境污染与社会问题,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清洁能源、固态照明、核潜艇与核武器等,使文科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对日常生活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是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高新技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介绍一些科技前沿,如太阳能电池、纳米材料、医疗技术、宇宙飞船、激光武器等,使科技前沿与教材中的物理基础知识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1]

对文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并非培养物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不需要钻研物理学中的具体定义、定理及公式推导,教学内容应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突出基本概念和物理思想,展现物理学的文化内涵,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必纠缠于复杂繁琐的公式推导与理论计算,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使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直观的理解。总之,授课教师应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重视文科物理与理工科物理课程的差异,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人文知识,丰厚文化底蕴,关注科技前沿,优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物理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传授给学生。

2.丰富教学手段

由于文科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物理知识相对薄弱,与理工科学生相比,在学学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例如对于简单的数学运算和公式推导都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学习过程中容易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教师如果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课堂上娴熟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技术、视频录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化的物理概念与物理定理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使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文科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关于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手段探索,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4-6]

首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阅和下载相关资料,例如图片、教学动画和视频录像等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得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大大提高了授课教师的讲课效率。

其次,文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较强,在讲授知识点时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们能根据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大脑中想象出清晰的物理图像或物理模型,帮助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角动量的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角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花样滑冰中的旋转、跳水中的翻转以及陀螺的旋转等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们很快掌握角动量这类抽象的物理概念。

再者,结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授课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集中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授一些科技前沿,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磁悬浮列车、碳纳米管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小发明和小制作等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物理演示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加强文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除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部分携带方便的演示实验来开展教学活动外,还应专门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做物理演示实验,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巩固课本上学过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

考虑到文科学生的特点,文科物理演示实验的选取应区别于理工科物理实验项目,以原理普遍、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理性思维和反映科技前沿的演示实验为主。在开设实验项目方面,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具体需求区别对待,具有针对性的开设,不可盲目追求实验项目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总之,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多种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以及授课教师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提高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旺,陈永红.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7).

[2]张保花,古丽姗,王俊珺,等.初探在高校开展文科物理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13,(19).

[3]杨晓辉.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3).

[4]胡益丰,朱小芹,睦永兴.在高校文科生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广西物理,2012,33(5):55-57.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5

摘要:

动物生物学是生物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促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工科专业的特点,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

动物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生命规律的科学,以动物的进化发展为线索,系统讲授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及其进化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征,侧重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体现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它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动物生物学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展,许多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示出广阔的前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2013年开设的本科专业,动物生物学课程是面向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教育部21世纪生物学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对动物学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关于普通动物学以及动物生物学教学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大都集中于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而针对工科专业动物生物学教学的研究很少。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如何使教学既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又突出工科特色,为工科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已成为工科专业动物生物学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衡水学院2013级、2014级与2015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已经开设了动物生物学课程。该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以及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a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课程组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作业、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多次研讨,在教学模式上有了深入的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学生与同行较好的评价。

1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缺乏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1]。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思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教师积极进行业务学习

课程组成员对国内大学开设的动物生物学课程进行了调研,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及考核方式,并在线观看其它高校的动物生物学精品课视频,随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此外,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动物园、北京海洋世界、青岛海洋世界、天津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河北大学博物馆等进行参观学习,搜集教学素材,开阔视野。积极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通过科研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会议,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学科热点、最新的研究成果,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了解其他高校动物生物学教学改革情况,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3教学内容

与普通动物学课程相比,动物生物学的教学体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放弃了原动物学以动物门类、形态结构和功能、分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运用比较动物结构和功能的思想与方法,阐述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规律、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及它们的进化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征[2]。增加了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针对动物类群多、知识点庞杂的现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进化为主线,阐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在进化中的演变和适应,突出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3]。适当删减部分小门类如假体腔动物的一些门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原口小门等,减少部分形态结构的描述,增加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内容,如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污染及净化具有密切关系的动物类群,动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成果,动物的地理分布等,引入动物生物学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发展前沿,学科热点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打开必要的窗口并提供结合点[4]。

4教学方法及手段

4.1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动物生物学课程涉及内容广博,课时少,仅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动物生物学中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与分类等内容需要更直观的教学,以往的模型、挂图与幻灯等不能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形态概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5]。因此,课程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同时注重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有大量的动画与视频。课程组搜集大量的课件、图片、动画、音频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动物生物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课件既涵盖了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又涉及动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增加了每节课的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课件与传统的教案相比,教学内容丰富,易于积累、修改与共享,减少了教师备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计算机授课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相比,音视频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使得一些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图文声像并茂,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有较多地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6]。

4.2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讲授与提问、讨论及辅导答疑等相结合,通过课前提问,督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章内容结束后对该章所讲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与难点;每次课末留出5min的时间,或进行问题解答,或介绍重要的动物学期刊、网站,使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研究成果,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如在讲原生动物门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是最简单的,作为一个细胞来讲是最复杂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后让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既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又锻炼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及动物生物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提出若干问题或专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选定题目,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然后安排课堂时间,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探究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学科发展动态,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文献查阅能力、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7]。

5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程的每个环节都能认真对待[8]。本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并以不同比例计入总成绩。避免单一的笔试所带来的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试前突击,做小抄等不利于学习的弊端。理论课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即: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平时作业,占20%,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及总结问题的能力;课堂表现及考勤,占10%,主要体现学生的上课态度。

参考文献:

[1]乔惠理,张才乔,王宝青,等.“动物生物学”课程的创建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1(5):16-17.

[2]许崇任,程红.动物生物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进华,方杰,韩德民.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10(3):79-81.

[4]吾玛尔.阿布力孜,马合木提.哈力克,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44-46.

[5]周亚平,白涛,袁凤辉.《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86-88.

[6]苏雅拉图.新形势下动物生物学课程改革浅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7-50.

[7]袁红霞.在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J].安徽农学通报,2013(Z1):140-141.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6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以微生物的应用为核心,它将环境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密切联系起来,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兼具理论与应用性;微生物与环境作用的复杂性;与环境工程应用的密切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复杂性与应用性共存的特点,使《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更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潜力。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中较少开设生物类课程,由于课程上述方面的特点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具有排挤性,特别是当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单向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情况,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该课程的兴趣不强,因此迫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接受为一种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型教学将科研思维引入到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不再单纯地讲授书本内容而是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实验中[2,3]。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学能力与组织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以解决科学问题为目的研究与学习活动。

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环境微生物学》在许多专业中均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它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与衔接作用,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把它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相应地就没有对其学习的兴趣,这一现象在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中尤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围绕专业的大背景进行教学启发,例如主要围绕污染处理、环境评估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少有涉及污染处理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评估中生物主体特别是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等。学生长期受这种导向的影响,几乎没有对环境的污染实质以及微生物主体对环境作用力进行过深入的理解,更没有进行相应的研究性的创新与实践活动。

当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许多教学工作者也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探索,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4-6],但这些措施均没有真正脱离传统的“传教式”教学,这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差较大。《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教学过程理应以实验的探索为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教学设计。但是目前的教学对实验研究重视不足,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以概念、理论、工艺的介绍为主,很少有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更没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研究实验设计,即使在课程实验课上,也都是以传统的验证性的基础实验为主,这大大降低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也极大地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内在特征需要进行研究型教学,以适应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学会应用微生物手段进行环境污染的控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基础,它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繁殖、接种体的制备等具体的实验过程,由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了解较少,且微生物需要借助于显微手段才能进行感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只有对这些微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微生物操作技能,才能在第二部分微生物的应用中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与应用,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验教学为主,特别是应进行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探索性实验,这正是研究型教学所要体现的形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求教学改革应该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以适应这一目标的要求。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诸多课程中《环境微生物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而创新性的知识容易产生于交叉的学科,它同时又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特点,使其在创新性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该课程的这一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学科的兴趣,引入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以科研实验为主体的研究与学习活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结合

高校教师普遍教学与科研“双肩挑”,是联系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纽带。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的。研究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使得教师科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天然平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科研始终跟踪学科前沿信息,始终保持创新性思维,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带给了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在科研过程中受到了训练,不仅学习到了严谨的科研思维,而且也熟悉了科学研究的基础技能,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科研素质与专业技能,为以后科研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过程,强调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与研究型教学培养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将研究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型学习与项目的实施内容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

产学结合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必然要建立与生产的密切联系。利用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如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利用微生物处理生活垃圾等,均利用了天然或人工分离的菌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变成低毒或无毒的产品。课程在应用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与这些生产过程一致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展了一些小型的污染物处理的生产,使研究型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符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研究型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中,最好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实验,先期的菌种筛选、组合匹配等工作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然后利用教学用的小型处理车间进行小试,如果顺利可以将其应用于工厂进行中试。这一系列过程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以课题小组的形式来完成。

(四)课程教学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

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是高校教学软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起点的高低,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水平。但是大多数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整体的考虑,却没有照顾到具体课程对教学软硬件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课程教学的教师缺乏与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者的沟通,而且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师根本就没必要关心课程以外专业平台的建设,这使得学科专业平台对课程教学的直接效果不大。事实上,课程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方式,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手段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相关,而且也极大地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这就需要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而这些教学条件正是课程教学中直接使用的。因此,课程教学应积极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以获取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直接条件。

(五)课程教学与社团科技活动结合

为适应“两型社会”的需求,高校教育也开始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特别是高校社团科技活动对环保的宣传力度在加大,但是社团活动却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使环保宣传仅仅局限于一种科普活动,而对于专业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探索环境污染的机理、提出治理的方法,才是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也就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而社团科技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目的性就很强,可以针对区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程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训,既丰富了高校社团活动,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使课程知识直接走向了社会应用,有利于整体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点,这决定了课程教学不能单纯地依靠传授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是将科研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这一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不仅适应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学目标,而且也使学生能将课程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考研或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香.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07-109.

[2]高文庚,李平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1-116.

[3]陆凤玲.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1):43-45.

[4]梁国斌,蒋莉,刘维平.《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72-75.

[5]童英林,袁永平,陶雪琴.《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76-177.

[6]邹小明,周群燕,肖春玲.环境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井冈山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109-110.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7

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国际与国内动物考古学学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动物考古学的教学工作越发重视起来。从学科构成来看,动物考古学主要包括动物解剖学、埋藏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考古学等方向的内容。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来看,其动物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4]:(1)动物解剖学及埋藏学,即由陈全家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动物考古学》、《动物解剖学》、《史前考古埋藏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2)埋藏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即由陈胜前副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考古学理论》、《遗址过程》;(3)环境考古学方向,由汤卓炜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环境考古学理论探讨》、《环境考古学文献导读》、《环境考古学专题与学科最新进展》等。根据以上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利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人类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从而使其能够达到对遗址内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初步整理,掌握遗址内出土动物遗存的科学搜集方法、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方位、常见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在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考古专业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已将自身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2007年,又成立了考古学系,由原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中的考古学诸教研室及科技考古教研室整合而成。目前下设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宋元考古、外国考古和考古学技术方法等5个教研室。[2][3]其中,除传统的各时代考古以及田野考古学等学科是北京大学的传统强项外,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古人类考古和外国考古等方向也有长期的积累,并逐渐与其他方向相互渗透,成为考古学系新的学科增长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是包含在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专业之中的。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够进行动物考古学的初步研究。

吉林大学与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相关方面比较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动物考古学是指根据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去探讨古代各个地区不同时间存在的动物种类,并根据动物生息特性对古代环境做出推测。西方动物考古研究大约始于19世纪前期的欧洲。[5]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刻影响。近十多年来,人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即人类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和行为,已经成为西方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学者往往通过研究人对动物的来源、分配、屠宰、储藏、消费、废弃的过程和方式,来认识当时人类的行为模式,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成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问题。[6]本门课程希望通过动物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动物考古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动物考古学的意识并初步掌握基本研究的步骤和规范。因此,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们能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到掌握和灵活运用动物考古学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根据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表来看(表1),与动物考古学相关的课程设置(除去旧石器考古学系列课程)在两所大学中差别不大,主要课程重合在动物考古学这门课上。在此基础上,两所大学各有侧重,以北京大学为例,由于其动物考古学专业包含在旧石器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方向之内,所以北京大学的动物考古学课程设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生课程。另外,由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着重研究晚段考古(主要指新石器时代考古以后的各时间段考古学)及其相关问题,所以在动物考古学的课程设置上又增加了农业起源与动物驯化等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体系中,还包括第四纪哺乳动物这门较为基础性、专门性的课程,这体现了北京大学重视该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重视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这不仅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一大特色,也是我校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近年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动物考古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9年成立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的动物考古实验室是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4]。实验室配备体视显微镜、电脑、液晶电视等教学设备20余台以及数十件常规的观察和测量仪器。实验室主要承担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动物骨骼鉴定、骨器模拟制作、动物解剖、现代动物骨骼标本制作、骨骼表面痕迹分析等实验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实验、专业培养和教师的学术科研等提供平台。然而,反观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虽然在数量、学时、学分上来看,都远远高于北京大学,但是在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仍然缺乏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生课程的现实,即第四纪哺乳动物学、脊椎动物进化、第四纪环境学等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方面的课程。

从“动物考古学”这个名词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动物考古学的落脚点是考古学。又因为考古学是以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重建古代人类社会面貌为目的,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虽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源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但是在达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却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手段,而且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就分别来源于地质地层学的层序律和生物学的进化思想。尤其是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在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具体地讲,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是指运用古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考古学即科学(科技)考古学(archaeologicalScience)的概念来理解,动物考古学应涵盖在科学考古学之中。由于动物考古学主要涉及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所以其主要分支学科就分别有:地理考古学(Geoarchaeolo-gy)、环境考古学(environmentalarchaeology)、植物考古学(archaeobotanyorpaleoethobotany)等。#p#分页标题#e#

与动物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地质学、地理学、古气候学、埋藏学、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年代学(Chronology)等[7]。因此,值得说明的是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在重视传统考古学的相关课程之外,还非常重视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以及古环境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因此课程体系包含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史前考古埋藏学、环境考古文献导读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等课程。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这种教学架构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们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动物考古学的来龙去脉,理解理论原理的核心,又便于在动物考古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地获取古环境学、埋藏学等方面的信息以解决具体问题,使得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更全面、更细致。

(二)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

动物考古学研究和教学适应了现代科学大发展的形势,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认识时间序列和古环境信息的角度,来解决人类自身及古文化发展的时空问题,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来看,国外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动物考古相关主干课程的讲授,其中以出版的埋藏学和生物考古学的著作最具有代表性。例如Brain,C.K.在1981年出版的《狩猎还是被捕食?———非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埋藏学研究》[8];Klein,R.G.等人1984年出版的《考古遗址的动物骨骼研究》[9];Lyman,R.L.在1994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埋藏学》[10];Reitz,e.J.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动物考古学》[11],这些著作都成为培养动物考古学相关人才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针对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和设计。从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大纲及内容对比表来看(表2),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的设置较为格式化、教学化,主要是通过对动物骨骼标本的观察以及进行相关动物骨骼的模拟实验,由浅入深地介绍我国动物考古学现状以及国内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其来有些松散,不够系统。而反观吉林大学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内容则较为系统、科学,我校主要采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气候和环境。

(三)教材建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根据动物考古学专业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许多有益的调整,引入了许多与学科发展前沿相关的新内容,同时还从国外购置了大量外文版研究生教科书和相关研究资料,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进度。除此之外,其许多课程都加大了在课程讲授方面的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例如,采取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授课或长期做一些科研讲座的形式。再次,他们还积极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如《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旧石器考古学》、《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等。相比之下,我校动物考古学学科则缺乏相应的国外大学较为流行的外文版动物考古教材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而且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参考书籍的更新较为缓慢,使用的多是上世纪后半叶出版的一些书籍,例如w.B.塞普提摩斯的《家畜解剖学》1962年版,郑作新的《脊椎动物分类学》(增订本)1964年版,马克勤、郑光美等人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984年版等。

我国高等院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对我校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两所高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诸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我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北京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落后于我国目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动物考古研究工作。因此,我校动物考古学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研究型人才,完善操作方法

国内现今从事动物考古研究的人员数量有限,一些考古发掘工地在发掘时没有科学地采集动物遗存,不少省、市、自治区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亟待整理。通过组织田野操作示范和实验室工作展示,同时举办相应的学术交流会等方式,讨论和规范动物遗存的提取、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方法,与国际上的动物考古研究方法接轨,为推动动物考古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二)编写动物考古学相关教材、翻译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

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中文动物考古研究书籍极其有限,研究人员各自利用的外文资料也不尽统一,且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动物考古学教材。希望通过编写、出版动物考古学教材,翻译动物考古学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从理论再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动物考古研究领域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现代动物对比标本库

秉承以今证古的原则,鉴定古代动物骨骼需要借助现代动物骨骼作为对比标本,以保证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收集和制作现代动物骨骼标本,通过实物、照片、三维模型等各种形式,逐步建设和完善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动物骨骼对比标本库,供研究生们在整理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时进行对照参考。

(四)做好动物遗存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鉴于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往往仅是采集肉眼能够看到的动物遗存,而发表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也只能建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甚至还有不少地区连这样的动物考古研究都没有做到的现状;在研究生的野外实践中,务必要注意全面采集动物遗存,对各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全方位的整理,写好各个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逐步积累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动物遗存资料并填补相关空白。从而不断积累更加翔实、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动物遗存资料。

(五)做好动物埋藏学研究

动物是古代人类渔猎及由狩猎转为饲养的对象,是当时的肉食来源,是祭祀、随葬和文化交流的用品,是战争和劳役的工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利用动物种类和部位的差异还成为不同人群等级、身份的象征。而所有的古代动物遗存,由于当时人的有意放置或废弃,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到现代才被发掘出来。因此,围绕各种家畜的起源、不同时空范围内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动物遗存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证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利用动物祭祀和随葬的特征、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作用、动物作为文化交流的实物、动物埋藏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p#分页标题#e#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8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学习兴趣

为了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农林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医疗器械、国防军事科学等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人类的许多疾病研究均是通过动物实验获得突破的。据统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课题占到60%以上。100多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有67.5%是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1]。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诞生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科学、医学和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个专业,具有理、工、医交叉学科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这门课程。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简单说,实验动物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它涉及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品种逐渐标准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动物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实验动物被称为“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重要性,需要实时思考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方式,建立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教学体系。

1.教学过程中引入“3R”原则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动物福利和实验设计中,为了保护实验动物,《动物福利法》提出了“3R”原则,3R是指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和Refinement(优化),“3R”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用量,用其它实验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设法改良实验方法减少动物疼痛和不安。

国际上普遍认同将“3R”原则引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3]。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1)替代。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代替单一模式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或影片、展示科研论文、互动讨论等方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的不同饲养环境、实验动物操作的技术要点、如何进行实验动物认知实验等。这样就可以代替实验动物,同时减少了实验动物使用数量。2)减少。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授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把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调整,有重点的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讲授。3)优化。在考核方面,减少笔试在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学生们平时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和考核比重,优化实验动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

2.扩充实验课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程是我院新安排的课程,目前对本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仅有理论课时,而缺少一些动物实验课时。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懂得如何才能培养出标准的实验动物,怎样利用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因此,需要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验课或实践课,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上认识不同的实验动物,与理论课相呼应,通过实际观察验证理论课上的科学理论。另外,让同学们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实验动物抓握、固定、标记等简单的操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动物解剖、测定分析相应的生物学指标,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动物实验的重要性,真正学到一些实验技术,达到教学目的。

3.将科学研究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王生存等[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感兴趣的学生能达到82.5%,无谓心理的学生只有10.8%,其他的学生是因为害怕、恐惧实验动物而产生畏惧心理,并不是没有兴趣,只要帮助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他们同样会对实验动物产生兴趣。

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动物实验科学研究融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平时进行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在实验条件允许、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设计实验动物的行为学研究,如大鼠迷宫实验、位置偏爱实验、条件反射实验等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方法和测定技术,提高学生们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加强动物实验的实验设计课程,让本课程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由学生们自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分组、材料和试剂的准备、实验期间对动物的观察、记录等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实验动物的处死、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结果的测定和分析,书写实验报告等。这样,学生们在实验和科研过程中就会更加意识到实验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一种具有行为、认知和神经反应能力的一种动物,具有宠物的一些共性,我们应该倍加的保护、爱护他们,让他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结合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系统化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系统的课程,包括与实验动物相关的遗传学、营养学、生态学、环境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类疾病、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年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也引入了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使得实验动物学涉及的知识面更宽、更全。其实,不论是环境学、营养学,还是生态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的需求展开的[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联系贯穿起来,以使学生们在上课期间不觉得本门课程知识点多、散、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验动物的爱心,使他们爱上实验动物,爱上这门课程。

在讲授理论内容时,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实验动物的标准化为主线,紧紧围绕着生产和繁殖出合格的实验动物,分别讲授如何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营养、遗传等方面,实施动物质量控制,并据此制定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课程设计围绕保护动物福利的原则,实行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给药方法、麻醉及处死等方面的技术操作时,要从内心真正关爱实验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和减轻他们的疼痛感和痛苦感。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满足学科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创建一揽子计划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加快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迫在眉睫.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

[2]邹移海,徐志伟,苏钢强.实验动物学[m].科学出版社.北京

[3]梅志强,王琼,邓莉.动物福利在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3):76-78.

[4]王生存,邵义祥.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法初探[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1):49-50.

[5]叶明霞,孔利佳.关于我校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思考[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2,32(1):25-27.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9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医学专业的医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高等专业院校。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高专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物理基础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设想。结论:物理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高等专业医学人才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学物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医学物理学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医学物理学是医学和物理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边缘科学。现代医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理学也十分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成一门完善的学科新门类――医学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成为了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调整中已经确立,在全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将陆续设立医学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并划归新增设的医学学科门类之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学科里。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由此可见,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医学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1)国内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考察了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各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体上分配如下: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①公共基础课程:时事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3%。②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占总学时的34%。③医学临床课程:占总学时的33%。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执行三年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实习近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物理学总学时为68个学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相近。

在国外,医学类院校的物理学课程设置,如美国,医学生首先要完成四年本科学位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指定课程的学习后方能进入医学院学习。美国Universityofminncsota的医学预科,物理课程设置两学期,周学时为5。3/4为理论课,1/4为实验课。德国UniversityofRegensburg口腔医学院,物理理论144学时。对比之下,就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上,国内学校就与国外学校对物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仍在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由于对医学物理学的不重视,每到要压缩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就会把医用物理学作为削减的对象,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专业为了开设新课程甚至完全取消。

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删减。只讲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液体的表面现象、振动、波动、静电场、直流电、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X射线、原子核与放射性部分章节。以求基本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由于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种类繁多,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医学物理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和热情,结果造成了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学。有些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队伍的流失也是造成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下降的一个原因。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相比处在较弱的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普遍不高,从职称结构来说,正高一级难以晋升,造成大部分教师认为前途渺茫。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教师大量流失,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职高专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回答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时,学生的回答如下:a与后续课程有关的为52.3%;B.对以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为9%;C.偶尔有帮助的18%;D.基本没用的20.7%。从问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比较认同的,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由于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专业课门类多等原因,物理学不得不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在提到物理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绝大多数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说明医学物理学对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明确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在选取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时,要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合理配置物理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各知识内容的衔接,前后关联。既要讲经典的物理学,也要讲近代的物理学知识,联系前沿,激发创新。特别是在教授光学和电磁学的内容时,要在注重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高新技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结合基本物理学知识的教学法上讲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的应用。

(2)注重加强物理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该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到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时,结合血液的流动、呼吸系统中的气体的流动、血压的测量等流体力学知识。讲到振动和波动知识时,以声波为例子,结合听力的测定,超声波诊断等知识。对X射线的介绍联系到X线透视和X-Ct诊断的医学知识,以及原子核的放射性、波动光学、电磁学的知识用于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之中。

(3)注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物理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饱含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在进行物理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结合物理学的精髓讲述人生的哲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了互动、讨论、讲演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教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被动学习的惰性,培养一种开放式现代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动物科学的课程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植物生物学;综合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36-02

植物生物学是是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包含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三门课程的内容。植物生物学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环节。其中,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理论教学的质量。我课程组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主要从实验教学手段、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基地建设、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环节进行。这四个环节均与教师的科研进行了有机结合,不断加强科研成果服务教学工作。

一、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渠道,为高质量教学提供重要保证。采用电视显微装置,将教师某些示教内容和由学生完成的优秀实验结果展示在显示屏上,方便学生观看和教师分析、讲解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下课前10分钟,找1~3名同学总结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充当教师角色,学生实验课上积极备战,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实验鲜活材料的选取方面,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及教师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进行了精心的选取,学生既掌握了实验操作的能力,还丰富了课外知识。

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功能

植物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组织大学生结合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全面调查校园植物资源、郊区植物资源及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编写植物名录和和植物检索表,制作植物标牌,既丰富了学生的植物学知识,又促进了地方建设。同时带领学生到河北省部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园林规划局、河北旱作农业研究所等十几个实践教学基地等进行野外实习实训,充分满足了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学习的需求。它们与课堂上的实验教学环节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建立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通过开放植物实验室、植物标本室,引导学生建立课题小组,围绕自己的探究课题或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课、实验课、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统一。围绕植物生物学知识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利用植物学知识参加校园、郊区、衡水湖、衡水地区中草药、食用、野生小麦近缘植物、入侵植物等资源调查,帮助衡水市桃城区农业局完成省农业厅的调查项目,列出植物名录,作出电子地图和资源分布图。植物园认识植物活动、标本制作活动及植物知识讲座、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及大学自主创业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一些活动的开展,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为今后成为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结合创新项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紧密围绕植物生物学知识体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根据学生专业基础和自身特长,制定创新实验活动规划,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和完成实验内容,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对本学科热爱的学生积极申请院级科研创新项目。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和“创业大赛”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植物生物学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年6名同学完成了校级资助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入侵杂草黄顶菊的除草剂植物筛选研究”、2011年6名同学完成了校级资助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衡水湖习见植物抑菌筛选研究”。在指导过程中,主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训练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的操作。

五、教研相长,以教师科研课题为依托,科学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有位学者这样说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方为大学之本。“教不研则枯,研不深则殆”。教学为科研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科研又为高层次的教学提供了保证,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教材版本多次更新,但内容变动很少,几年前早已更新的知识点未能在新版教材里得到体现,如果不查阅大量的科研文献,不了解现代科学前沿,在课堂上仍滔滔不绝地讲述你大学期间接受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盲目的、苍白无力的。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会促使其教学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因此,在教学工作中,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将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环节,不断加强科研成果服务教学工作。近年来植物学课题组开展了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市科联、衡水学院等资助的课题10余项,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学生专著或参与发表的论文6篇。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衡水湖地域资源优势,以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生物学科进行学科渗透和综合,开展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和保存、衡水湖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外来植物的入侵与防治、观赏植物资源的引种与筛选及湿地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等主要研究内容,侧重解决植物生物学发展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生态教育并重的格局。毕业论文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因此毕业论文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对植物生物学方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科研的综合能力。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从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英文翻译、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总结等,均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学生大力帮助下,不仅大大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还大大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植物生物学课题组,以植物学精品课为契机,不断对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以进一步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丰富的科研活动等使我院的植物生物学课程形成了“特色突出的实验内容,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训,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贺学礼.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提高植物生物学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7.

[2]陈林娇.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63-965.

[3]白丽荣.新建本科院校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8,10(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