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09

休闲渔业前景篇1

【关键词】生态文化;大连;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文化基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文化,将生态文化融入渔业资源的开发中,能够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休闲放松的追求。

1生态文化与休闲渔业分析

1.1生态文化

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大都围绕着物质、行为、制度等方而进行概述。根据实际景观规划的需要,采用柴毅龙对生态文化内涵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2个方而;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主要体现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思想观念、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各种制度等生态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19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环境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系列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目前,国内关于生态文化在旅游方面的研究有:李娟从文化学、生态学、旅游经济学的层面,对旅游和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内在机制做了探讨;土洪成通过已建景区的典型事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冉琼对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在生态文化旅游规划方面、生态文化旅游经营方面、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大环境方面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负面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2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渔业活动方式,指的是利用渔村空间、渔业自然环境、渔业生产场所和渔业设备所进行的一项劳逸结合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达到渔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目的,提升旅游者对于渔业的体验和旅游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渔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渔业良性发展。台湾渔业局从1998年起在基隆、梧栖等6个渔港,强化休闲设施投资,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促进渔民走向多元化经营。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的休闲渔业起步于20世纪末,大陆休闲渔业发展各地起步时间不同,以渔民和小集体白发投资建设为主,但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最初的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市逐步向内陆省份拓展。目前国内对休闲渔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渔业的发展制约因素、发展对策和休闲渔业的管理体制等方面。

2基于生态文化的大连休闲渔业景观规划

2.1相关理论研究

1)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的广泛应用对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景观规划设计有了生态学领域和区域规划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关系密切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类型,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是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斑块、廊道、基质各要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其大小、形状、边缘长度、分布格局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景观的功能。其次是景观整体性原理。该原理强调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构成特定景观,其中的主要生态系统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共同构成具有整体性的生态共同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不稳定。最后是景观多样性原理,景观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功能上和空间上的多变与变异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景观的复杂程度,具体的研究可以从格局多样性、组分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进行分析[1]。2)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是休闲渔业景观规划中的主要和关键原理之一,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有以下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园林造景艺术,这其中主要是配景和主景、实景和虚静、抑景和扬景的搭配关系,休闲渔业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只有经过园林造景的处理方法,才能将艺术性融入休闲渔业景观中。其次是园林布局方法,园林布局讲究的是景物和视线的相互作用关系,休闲渔业景观中空间感的强弱取决于景物高度和视线的项关乎关系,由此分为开朗景观和闭锁景观两大类[2]。

2.2大连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

1)休闲度假区。渔夫的形象在中外文化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大量休闲渔业中的休闲度假区主要目的在于打造渔夫庄园。渔夫庄园的设计在建筑上采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房屋设计,并配备生态厕所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环保设备,装饰风格中更多地采用斗笠、鱼画和鱼形装饰,在增加农家乐氛围的通知彰显远离尘嚣,回归宁静的感觉。2)温室大棚区。温室大棚区主要是提供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及采摘体验,建议大棚建筑采用如下的样式,长80m,跨度7m,高4m,其中种植的品种可以充分体现东北风情和大连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引入部分温热带水果,让有课体验到不同地区的风味。3)渔业养殖垂钓区。休闲垂钓区是休闲渔业景观设计中的重点,推荐将网箱养殖作为主要的建设类型,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养殖鱼类既可以用来出售,也可以供游客学习参观网箱养殖技术,同时作为推荐窗口将北方名优特水厂向全国游客进行宣传。垂钓区建设以游客游玩为重点,通过数据调研和相关案例分析,认为可以在垂钓区附近配套建设渔人码头、体验馆、渔家宴和风车乐园等设备设施,共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放松心情,充分体验大连休闲渔业带来的快乐。4)湿地区域设计。湿地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应注意对于原始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持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建议建设固定式、永久式的人工建筑。为此建议设置野餐区、野营区两大区域,其中野餐区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餐具和炊具,游客可以自行进行烧烤和野餐,食材可以是自带也可是垂钓所得。烧烤亭建议采用原木材料,减少化工材料的使用。野营区主要选取自然干净的平整土地,供游客再次进行帐篷野营生活体验。

3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休闲渔业景观规划中需要紧紧围绕生态文化的理念和要求进行,在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本文针对于大连丰富的渔业自然资源,提出了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较好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谢福春,朱琳,王崑,洪丽,张璐,刘威.基于生态文化的休闲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24):74-78.

休闲渔业前景篇2

关键词:休闲渔业;发展对策;大连旅顺口区

休闲渔业与传统渔业不同的是,它依托渔业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的导向,将旅游业与传统渔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上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了渔业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总的说来,休闲渔业比起传统渔业,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相互推动了两个产业的发展。大连作为国内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其发展休闲渔业的条件比其他城市更具有优势。

1大连旅顺口区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

1.1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大连旅顺口区作为我国东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滨海城市,其滨海旅游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其各项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备,海洋渔业发展时间长并且规模较大,渔业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大连地处暖温带,气候也十分宜人,冬季没有更北部的严寒,夏季也没有南方的炎热,四季分明,且每一季都有其特定的景色,都适合游人游玩。在夏季,游客可以随游船出海,欣赏渤海的波澜壮阔之余更能体验海上捕鱼等项目,此外,还有冲浪、快艇等游乐项目可供游客娱乐休闲。

此外,大连海水养殖面积广,养殖的鱼类品种也十分繁多,以鱼类为主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以渔业为主的渔村、渔场都是构成休闲渔业的重要元素。

1.2拥有特色人文资源

大连不仅有沙滩、海水、阳光、渔场,更拥有充满异国情调的特色建筑群,近代战争所留下的遗址以及国际和平公园、金石滩风景区、圣亚海洋世界等诸多著名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同样可以作为休闲渔业的一部分加以开发利用,使大连旅顺口区的休闲渔业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旅游景区。

此外,大连当地渔村、渔场的渔业文化也可以作为特色的人文资源进行开发,其悠久的海洋渔业历史对外地游客而言,同样具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2大连旅顺口区发展休闲渔业的劣势

2.1休闲渔业项目开发不够丰富

虽然大连旅顺口区发展休闲渔业具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条件,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大连的旅游基础设施相比较其他城市,已经相当完备,但就休闲渔业项目而言,仍有一些不足。就项目开发这一项,目前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项目种类较为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较弱,质量也不够高,服务态度也有所欠缺,品味更是难以满足多种层次人群的不同需要。

2.2经营者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者缺乏开发休闲渔业项目的经验,在项目开发与资源管理上还未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在营销与宣传上仍存在一定欠缺。此外,相关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的扩大发展。卫生条件与服务水平难以达到游客预期,不仅影响了大连的城市形象,更有损大连休闲渔业的口碑。

3大连旅顺口区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

3.1注重休闲渔业产品开发设计

大连旅顺口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区域位置,滨海旅游条件优越,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多方位的优势都促进了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的发展,但同时其在管理、技术上的不足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发展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首要工作便是提高对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视,加大投入资金进行产品设计。结合大连特色的城市风格,开发一系列将旅游与休闲娱乐合为一体的休闲渔业项目,如“海上乐园”、“东北渔文化村”等等,在“海上乐园”内,游客可以垂钓,体验大连渔民的养鱼、捕鱼生活,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海上生活的乐趣;而在“东北渔文化村”,游客则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东北地区渔业,特别是大连渔业发展的历程,从而更加了解渔村的民俗风情。

3.2构建休闲渔业产品体系,形成品牌特色

开发休闲渔业的产品,不仅需要经营者们加大投资力度,更需要他们结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大连休闲渔业的产品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卖点。在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挖掘东北渔村民俗文化、海洋渔业发展文化等内涵,形成具有吸引力的、丰富多样的休闲渔业产品体系,将文化旅游与休闲渔业相结合,扩大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的发展体系。

在宣传方面,将文化旅游与休闲渔业整合进行强化包装,将旅游项目与休闲渔业结合,从而形成“1+1>2”的收益效果。在宣传时确定好主要宣传对象,将广大城镇居民作为主要突破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项目知名度。

3.3提升休闲渔业服务质量

提高休闲渔业相关人员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景区整体服务素质,是增加景区效益的有效方法。通过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从安全技能、行业规范、政策法规等方面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从而使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也能够让游客在体验时充分感受到休闲渔业项目所带来的乐趣。

4总结

综上所述,大连旅顺口区作为大连滨海旅游的重要地区,发展休闲渔业具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同时其特色人文资源也有助于其进一步发展休闲渔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项目开发过于简单、经营者缺乏足够管理经验等问题,大连旅顺口区的休闲渔业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想要进一步发展大连旅顺口区的休闲渔业,经营者们不仅要注重休闲渔业的产品开发设计,提升服务质量,更需要构建起休闲渔业的产品体系,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连的休闲渔业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林.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农技服务.2016(3):209-210.

[2]冉孟宁,姚雪琳.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探讨[J].南方农业.2016(3):149,151.

[3]刘缵延,王树科.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渔业.2016(1):45-46.

[4]⒑榻.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连休闲渔业旅游为例[J].特区经济.2015(7):139-141.

[5]包特力根白乙,韩瑜倩,李晓娜.大连休闲渔业:发展基础・实践现状・推进方策[J].生态经济.2008(11).

[6]李坤,郭庆祝,李帅.大连市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对策与思考[J].河北渔业.2016(4):69-70.

[7]孙霏.大连市发展休闲渔业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5(11):31.

[8]宋玮,勾维民.大连市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8(1):46-49.

休闲渔业前景篇3

1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自然条件优越,江河湖泊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拥有海洋和内陆水域面积约340万km2;其中,内陆水域面积约40万km2,江河、湖泊和水库面积分别约占内陆水域面积的39.0%、42.2%和18.8%;海域面积约300万km2,其中,200m水深大陆架渔场面积20多万km2,大小岛屿6536个,海岸线总长1.8万多km[2],淡水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和淡水生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休闲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休闲渔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郊区游钓业兴起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我国休闲渔业总产值215.8亿元,比2008年增长23.7%,分别占渔业第三产业和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6%和1.9%;观赏鱼出口贸易额506.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1.0%,占观赏鱼进出口总额的87.6%[3]。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可从资源利用、经营模式以及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资源利用看,休闲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水域渔业资源利用两大类型。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海岸岛屿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出海捕鱼、海岛垂钓、渔区风俗、海鲜品尝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水域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田园风光、垂钓、“农家乐”“农家菜”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4]。

从经营模式看,休闲渔业可分为生产型、度假型、垂钓型和科普型4种类型。生产型是指经营者以渔业生产为主,在生产水域中划出一定面积,供游客垂钓以弥补和增加生产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度假型是指经营者投入一定资本,兴建一批等级较高的鱼池、客屋、餐厅以及娱乐等专门设施,供游客“观景、戏水、住水、食鱼”的一种经营方式;垂钓型是指经营者新建专门垂钓渔场(园),供游客垂钓、郊游和餐饮的一种经营方式;科普型是指经营者以渔船博物馆、渔业展览馆等渔业主题为背景,供游客观赏娱乐和丰富知识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看,休闲渔业产值虽仅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左右,但休闲渔业的产业链开发、产品及品牌营销、渔文化普及、设施景点建设等扩展到城市和乡村,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出路,特别是休闲渔业由于含有渔业经济的要素,与渔业经济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业发展最终将加速渔业经济的发展。休闲渔业基本形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不仅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而且正快速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5]。同时,休闲渔业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是其它渔业行业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渔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休闲渔业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

2.1.1行业自身对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经营方式雷同,差异化不明显,产业特色和产业文化体现不够,地域休闲品牌和渔业特色难以体现,多数地区渔民靠自主发展,习惯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对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观望、等待,未能大胆尝试和探索,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经营状态。

2.1.2管理部门缺乏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对当地资源、环境、市场和发展潜力缺乏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在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等方面重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开发竞争无序,约束经营行为比较薄弱,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宣传、示范和引导机制,国民对休闲渔业产业及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2.2产业不协调,资源环境遭破坏

2.2.1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交通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之间缺乏互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综合优势,造成休闲渔业资源和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休闲产业布局不合理,由于休闲渔业“投资少、门槛低、效益高”,相邻区域集中大量休闲企业和设施,致使“规划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休闲娱乐项目重复化、单一化、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经营特色危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休闲渔业凤毛麟角。

2.2.2资源保护难度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区域渔业资源禀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应有所不同。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近海和岛屿,而这些区域是鱼类栖息和生长的地方,休闲渔船排放的污染物,海钓人数、渔获物数量、规格和种类的无限制指标,渔钓具以及一定数量生活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并造成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池塘和水体,新鲜饵料、鱼药的投放和使用,使得饲料和鱼药残留物存于池塘和水体,加之清塘、消毒不彻底,导致淤积烂泥污染水体,造成鱼类死亡和病害增加,并通过排放水体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外来物种如福寿螺、凤眼莲等,威胁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

2.3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差

2.3.1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相对于其它产业,国家对渔业产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畅通的融资体系难以形成,休闲渔业的发展资金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来源和依赖于经营者的生产积累和自我投入以及民间的融资渠道,规模经营休闲设施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活动以池塘和常规鱼类为主,经营方式原始,处于简单购鱼、钓鱼、再购鱼、再钓鱼的恶性循环,生产管理松懈,养殖方法不科学,新品种开发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经营效益难以得到较好体现。

2.3.2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从事休闲渔业产业的人员基本上处于四五十岁,其中,男性从业人员以专业渔民(原从事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女性从业人员则以家庭主妇为主,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低,专业培训少,缺乏对休闲旅游行业的了解,缺少休闲服务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仅凭借生活经验和自身习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随意性大,难以满足和符合休闲者的消费需求,影响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3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寻求享受和发展是休闲渔业利用者的基本动因所在,因此唯有提高休闲渔业环境、休闲渔业产品和休闲渔业服务的文化含量,才能不断适应休闲渔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休闲渔业发展始终居于时代进步的前列。

3.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休闲渔业产业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部门和行业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3.1.1提高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宣讲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在“统一规划、各司其责”的原则下,提高相关部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强化休闲渔业企业的利益主体意识,共同开发休闲渔业资源,实现利益共享。

3.1.2尽快成立国家、省市区、地市和县区四级休闲渔业行业协会

积极探索“渔业相关利益者参与休闲渔业管理”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行规行章,加强休闲渔业行业管理,规范休闲渔业市场机制,提升休闲产品结构,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1.3进一步明确休闲渔业管理部门

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多方管理、信息不畅的被动局面,尽快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休闲渔业功能区的确定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渔业资源利用实行定性和定量管理,在海水和淡水区域分别设立禁渔期、休渔期以及渔具、渔获物和规格的限制;同时,加大休闲渔业投入力度,改善渔村、渔港基础设施,为休闲渔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加强产业间合作,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在产业间合作方面,休闲渔业产业涉及面广,产业效应大,能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休闲渔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培育休闲渔业相关优势产业和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协同考虑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大限度地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及产业群的形成。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加强渔业法制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以优化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为目标,严厉打击休闲渔业违法经营活动,遏制违法经营活动的蔓延,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严肃查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能力和水平。

3.3强化企业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

休闲渔业前景篇4

关键词:休闲渔业;新型交叉产业;管理策略

引言

作为利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起来的集旅游观光、游钓体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对于推动传统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休闲渔业呈现产业化、规模化、综合化、多样化等特点,但也存在功能单一、经营管理不规范、海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休闲渔业健康发展。

休闲渔业作为传统渔业与现代旅游业相交叉产生的新兴产业,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旅游业基本组成部分的娱乐体验活动。刘雅丹、许传才等人在研究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发展时发现,游钓活动已成为澳大利亚休闲渔业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也在厦门、青岛、大连等地先后建起了以观光和捕鱼为主的休闲渔业基地。渔文化是一种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休闲渔业的内涵升华。美国休闲渔业在充分利用渔业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挥休闲渔业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建设渔业博览园、海洋博物馆等海洋文化载体,科普海洋文化知识。我国多地相继建成水族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深度挖掘海洋的文化教育价值,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目前,休闲渔业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休闲渔业发展思路,在带动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海洋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内涵更加丰富。

1发展现状

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态势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当前休闲渔业的发展既存在着资源,政策,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也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经营管理不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1.1休闲渔业发展中的优势

1.1.1游客市场空间广阔

祝丽云在研究河北滨海休闲渔业发展现状时提到,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入自然、健康绿色的休闲生活成为多数人的追求。休闲渔业作为一种贴近自然且体验性强的娱乐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目前,休闲渔业通过网络拉动消费者需求量。从技术支撑来看,“渔夫垂钓”网站建立,游客可以直接从网上预约,方便快捷。从宣传方式来看,网络宣传成本更低,传播迅速。

1.1.2政府政策逐步落实

“十三五”划明确提出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形成一二三产业互相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具有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功能的休闲渔业,显然已成为渔业转型的中流砥柱。我国多数沿海省份已出台有关政策推动滨海休闲渔业的发展。山东省制订“海上粮仓”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海洋牧场建设和养殖基地等渔业生产活动,打造多元化的滨海休闲渔业项目,广东省则允许持证捕捞渔船从事休闲渔业的同时继续享受油补政策。

1.1.3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休闲渔业的蓬勃发展为渔文化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空间。海神信仰是渔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沿海地区渔民普遍信仰龙王,祈祷保佑他们出海平安,满舱而归。山东蓬莱“八仙过海”的传说,带火了蓬莱阁景区;青岛红岛渔祖郎君节开幕,吸引了对渔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为当地保留小众海神信仰找到一条经济出路。民俗节庆活动作为渔文化的展示窗口,在我国各地区发展态势良好。传统渔业节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其显著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如云南丽江纳西族居住区的“龙王庙会”、澳门渔民的“妈祖祭”等。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渔业转型,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开发出各种海鲜节、开渔节、海洋文化节等一些初具规模的现代渔业节庆活动,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

1.2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

1.2.1法律法规亟需完善

渔业法规体系仍不健全,法律层面上的空白造成了休闲渔业的发展和管理上的难题。现有的《渔业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配套的法规、规章都没有明确的条文对新兴的休闲渔业进行界定,法律体系的覆盖面还不够细化。休闲渔业作为一个交叉产业,处在渔业与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边缘,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其综合的特性,归属问题尚未解决,部分领域属于三不管“灰色地带”,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问题处理效率低。

1.2.2科技运用尚未推广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趋向于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方式。但由于休闲渔业的经营者大多为当地渔民,受陈旧观念影响,对网络支付尚不了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大数据在多行业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尚未针对休闲渔业成立游客信息中心,造成各地信息交流受阻。

1.2.3品牌建设环节薄弱

周俊在探究宁洱县休闲渔业现状时提出国内休闲渔业发展地区普遍存在品牌建设薄弱,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政府和商户企业尚未形成品牌意识,发展点不明确,导致当前滨海休闲渔业发展方向模糊。部分经营者虽提出凸显特色的宣传口号,但不能落实到管理规划、产品开发、游客服务中,未能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海休闲渔业新品牌。

2管理研究

2.1法律法规与政府管理

诸如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休闲渔业起步较早且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已经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并且越来越重视法律对休闲渔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林乐玲等学者提到澳大利亚为引导休闲渔业健康发展,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管理体系;挪威自1939年至今,不断更新完善各种渔业法规,明确部门分工,推进管理落实。目前部分地区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小,发展规划不合理,导致休闲渔业发展势头不强劲。此外,由于休闲渔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的职责划分不清晰,造成管理的缺失和部分职能的重叠,办事效率不高。综合相关研究和现实情况,本文认为要建立起符合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的法律法规,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财政税收优惠、法律保障,明晰渔业部门内部权力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推进管理落到实处。同时重视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推动我国休闲渔业健康发展。

2.2技术开发与信息应用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及时更新和应用信息数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反映市场变化,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在信息的管理以及相关技术开发等方面,国外有着丰富的可借鉴经验,美国将科研所和管理机构有机结合,充实科研人员,配备科研设施,助力滨海休闲渔业发展;德等对挪威渔业信息管理考察后发现,挪威通过对渔业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建立渔业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挖掘利用。国内学者杨宁生认为,渔业信息是其发展的重要一环,结合渔业信息系统,共享渔业信息数据,可以使渔业发展更加效率化、正规化、市场化。目前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休闲渔业中的用范围不广,经营者不能及时了解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情况,消费者也无法及时有效掌握相关旅游产品的详细信息,供需信息无法准确对应。因此,应当实行‘互联网+”模式,将传统经营方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转变传统平面媒体的宣传营销方式,开发相关app,对滨海休闲渔业发展概况、著名景点、交通线路、特色美食以及酒店宾馆等消费者关心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区域应成立相关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融资集资、信息咨询等功能,统筹管理,为企业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2.3品牌建设与市场开发

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休闲渔业应当及时整合游客需求和市场供给两方面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新产品形式,从民俗民风,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进行市场开发,提供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的产品。美国休闲渔业发展注重提高体验质量和提升公众参与度,针对儿童、妇女、年轻人、老年人,特殊人群等不同群体,培育特色针对性活动项目。我国学者祝丽云认为,在休闲渔业活动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渔民生活元素,加强文化价值的挖掘,对于促进当地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休闲渔业发展普遍存在着营销方式传统落后、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经营人员科学文化素养低下、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发展休闲渔业时,应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精心打造沿海地区特色龙头品牌,同时注重品牌的推广工作,吸引全国乃至海外游客,推进滨海休闲渔业产业优化与升级,带动经济发展。

休闲渔业前景篇5

关键词: 观光休闲渔业 现状 发展思路 江苏睢宁 

睢宁县观光休闲渔业是近几年从传统渔业刚刚衍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萌芽产业,集养殖、游钓、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渔业特色餐饮于一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彼此相互协调的目标,是传统渔业功能和生态链延伸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不仅受到了广大渔业生产经营者和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极大地引发了各界人士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渔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1发展现状 

 

睢宁县的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型。是一种养鱼为主、兼营垂钓的常规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县约有上百家养殖经营单位。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传统商品鱼养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础设施或只进行简单改造的情况下,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兼营垂钓,并以垂钓来增加养殖效益。姚集镇、古邳镇、魏集镇等故黄河岸沿线水产养殖基地几乎个个采用了该种类型。姚集镇第二水产养殖场约30hm2鱼塘,无论是草鱼塘,还是淡水白鲳、罗非鱼塘,垂钓业收入均接近渔业收入的50%。另一类是农村大型养鱼承包户。据统计,全县有80多户渔塘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还为垂钓者提供一顿午餐,垂钓者一般早出晚归,既满载而归,又强身健体。 

(2)娱乐型。以生态开发、垂钓为主。如高作镇腊元村,距离县城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个鱼塘,刚投产就开放垂钓。除集约经营渔业外,还建有11间猪圈,年出栏3批商品猪,同时饲养火鸡、山鸡、草鸡。堤面定植樱桃、银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产果。他们在渔塘边每隔10m修一处简单水泥阶梯,供垂钓者操作使用,并备有食堂、休息室、室和停车场,垂钓娱乐,修心养性。 

(3)休闲型。以养殖为主,兼营垂钓、旅游、休闲,以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以水产品为主食,开发餐饮业和度假村。地处姚集境内的清水畔水库,交通方便,水质清新,亭台楼阁,景色怡人。北与连绵起伏的蛟龙山接壤,东与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双谷堆和刘楼汉墓群毗邻,相连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温泉一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踏求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资兴建休闲渔业渡假村,项目落成后,可望成为苏北地区休闲渔业的新亮点。 

(4)观赏型。全县有十多个单位开展了观赏鱼养殖。李集镇轴山村赵良元于1999年开始饲养金鱼,现有水泥养殖池5000m2,15个品种;邱集镇王硕村张永、庆安镇三闸村袁桂章观赏鱼面积都在4000m2以上。县城区大型天元广场水面、九月广场小桥流水、县城境内围城河都开发了红鲤鱼养殖,既供人们观赏,又对外开放垂钓。文化广场一些经营个体,还购置各类塑质金鱼供儿童模拟垂钓,较好地丰富了儿童文化娱乐和生活。 

 

2发展思路 

 

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渔业发展新的领域,全方位地开发观光休闲渔业经济,既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广大群众增加渔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对全县观光休闲渔业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全县观光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的二沿二围四张明片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总体思路是:“突破两大水库重点,渔场布局黄河沿岸,完美城郊服务内涵,装缀天园风景亮点”。为保护垂钓萌芽,弘扬长寿文化,塑就睢宁形象,加快外延开发,振兴地方经济,争当后起之秀,发挥应有作用。 

(1)加快水库休闲渔业资源的利用,构建休闲渔业度假框架,将我县逐步构成水上旅游世界。一是以清水畔、庆安水库“两库”为中心,风景区及休闲、餐饮、娱乐设施为内容,采取人工增殖,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打造水库“绿色食品”,并结合水库周边地区的治库堤林建设和环库公路规划建设,建造库区生态滨林公园,实现库滨旅游景点的绿化、香化、亮化、彩化,从而绘制一幅“水清林秀、鸟语花香、蟹肥鱼壮、水陆相映”的库上景观和田园风光。以此开发库滨游轮、库钓、浴场和其他游玩娱乐项目,建立睢宁两库“游乐城”和两库“渡假村”。二是以“两汉文化”为开发对象,积极修复古邳八景,开发睢宁一日游旅游线路,开放库心采风、冲浪库岸、采捕体验、野游、野炊等自然风光旅游项目。三是以水鲜为基础,以庆安水库远鸿牌羊方藏鱼为保障,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沿库水鲜餐饮业。

(2)加快故黄河沿线养殖基地渔业设施的改造,发展集水养殖、水生观赏植物种植、鱼池周边绿化美化及运动型游钓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建设一条睢宁沿河农业观赏带。利用我县基本横向建设的高速路为水产品物流交通纽带,重点强化姚集、魏集、古邳三大商品鱼基地,加大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并结合路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从而形成“桃红柳绿鸟儿唱,清水清波鱼儿欢”的沿河或沿路渔业观光带。 

(3)加快县城河、天元、九月广场及城郊周围水面观光价值的开发,结合睢宁规划占地133.3hm2的“文化公园”和城区规模建设,以天元广场为中心,辐射庆安、高作、梁集、岚山4个镇发展观赏鱼养殖,早日建立一批集游钓、赏鱼于一体的水族旅游观光场馆。一是继续保护县城及城郊观赏鱼养殖大户的萌芽势头,扶持发展,扩大规模,增加设施,拓展功能,建立观赏水族馆。二是开辟县城河及广场水面资源,以放养瓯江彩鲤、锦鲤、异育银鲫等赏食用的品种为主,实行增值养殖。同时结合精品城市建设和文化景点开发,开发游船、垂钓等观光旅游娱乐服务项目,在城区开辟一条环城水上旅游观光线。 

(4)加快游钓场所要素的整合,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附加值。一是要把餐饮业做强做大。规划中的观光休闲渔业场所,都要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垂钓者提供食宿方便,尤其在饮食方面,要巩固水食文化、研究水食文化、发展水食文化,立足睢宁,面向全国,走出世界。要使睢宁成为“水食文化之乡”。二是要把渔具渔法做强做大。渔业捕捉工具、方法、技巧等也要作为渔业工作者的一个课题作专门探讨。 

 

3发展途径 

休闲渔业前景篇6

【关键词】:休闲渔业;资金短缺;劳动者素质;思想观念

abstract:Leisurefishingforourcountryisanemergingindustryinthedevelopment,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needtotakemeasurestoregulatethedevelopmentofrecreationalfisheries,improvetheservicequalityofrecreationalfisheries.inthispaper,followingabriefanalysisofthe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leisurefishery,andmadeadealwithcountermeasures,foryourreferencelearning.Keywords:leisurefishing;shortageoffunds;thequalityofworkers;ideas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人们不只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开始向工作之余休闲享受转变,就是在这样一个潮流下,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休闲渔业发展了起来。其实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种产业,它既充实渔业的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又能为渔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休闲渔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提高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本文以下内容将简要分析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对策,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2、休闲渔业的概念

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休闲渔业可划分为四类:一是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让人们直接参与渔业生产,亲身体验猎渔活动,通过开发具有休闲价值的渔业资源、渔业产品、渔业设备及空间、渔业生态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二是让人们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是集养殖、垂钓、餐饮与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三是融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四是以水产品种、习性等知识性教育和科普为目的的展示形式,如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等。

3、在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我国地大物博、河流众多,有着发展休闲渔业的天然条件,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我国发展休闲渔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第一,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第二,人们对休闲观光渔业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遍都能承受外出观光旅游的费用支出,加之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心态与日俱增,同时双休日、长假的实行,则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第三,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休闲观光渔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第四,具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我国的海洋渔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前4500年,我国居民就开始在岛屿上从事采捕鱼贝类活动,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第五,交通优势也更加凸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城市之间的空间。

4、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从事渔业的生产者多是世代相传的渔民或者是当年的农民,让他们从生产性的捕捞业或者从传统的农业转入到休闲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一定的难度。看不到天然资源潜在的经济效益,缺乏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第二,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休闲渔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第三,当前休闲渔业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管理机制和市场体系不完善,致使休闲渔业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另外,综合开发水资源的观光疗养型和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展示教育型休闲渔业现在还很缺乏,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度假、疗养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建设目前还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第四,劳动者素质是休闲渔业发展中重要因素。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目前,从事休闲渔业的劳动者多是一些专业渔民,他们从传统的捕捞业转移而来,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服务意识,严重影响了休闲渔业的质量水平。

5、应采取的对策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休闲渔业的发展:第一,提高渔业劳动者素质,加强技术培训,休闲渔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也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同其他任何产业一样,休闲渔业需要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对休闲渔业从业人员要进行渔业知识、法律常识、卫生知识、旅游知识、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推进休闲渔业的发展,保证休闲渔业的质量,就要加强宣传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其技能培训。第二,坚持环境保护与休闲渔业开发协调发展,休闲渔业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产业。在开发中必须依托生态环境进行,坚持生态平衡、环境的保护与休闲渔业开发协调一致的原则,把生态文化、生态养鱼、生态捕捞等融入休闲渔业开发的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品牌,转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在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域界限,冲破传统、陈旧的体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建品牌。如在城市周边的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游览、垂钓、休闲、餐饮、住宿、疗养为一体的休闲景区;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选择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按长、中、短期规划设计上档次、上规模的项目,形成几个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第四,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休闲渔业保障体系,休闲渔业的发展涉及到众多管理方面的工作,例如游客的人身安全管理、饮食卫生管理、船舶审批手续的管理和船舶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第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渔业资金投入,在宏观、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政府要将渔业部门的建议置于我省整个经济中去考虑,做好财政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渔民转移到休闲渔业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凭借渔民自己的积蓄是远远不够的,省财政要对从事休闲渔业的养殖场、渔民给与一定补助,鼓励发展休闲渔业,这将有利于渔民休闲渔业发展。第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越来越显露出不足。

6、结尾

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顺应这种潮流,并不断深入一线,发挥当地优势,趋利避害,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渔业年鉴》农业部渔业局,中国农业出版社

休闲渔业前景篇7

一、全省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休闲渔业发展有二十余年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我省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拓展休闲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形成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从单一的垂钓观赏型向垂钓、观赏、品尝、休闲、示范等功能,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具有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和科普教育基地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都市型渔业新格局发展;三是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正向与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相匹配的区域化方向发展。据各市初步统计,全省现有休闲渔业场所5605个,垂钓场1842个,食鱼餐饮美食城560家,度假村180个;垂钓总水面38万亩;年接待休闲人数1200余万人次,安排就业5万余人,为渔民增收人均15元。全省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达15亿元。已初步形成五大类型的具有本省特色的休闲渔业新格局。

(一)养殖垂钓型。这是从养殖渔业发展而来的类型。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与其他类型的休闲渔业比较,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我省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大部分水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都有。如我省鄂城市鄂城区城郊62%的鱼池,3.2万余亩;华容区21%的鱼池,1.7万亩;梁子湖区23%的鱼池,2.1万亩的鱼池均以此方式经营。XX年年接待垂钓爱好者3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5000万元。

(二)休闲垂钓型。指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它是我省休闲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如武汉市碧溪园垂钓休闲中心地处远郊,垂钓水面不足7亩,年垂钓经营额近50万元,加上住宿、会议接待、餐饮、文化娱乐等营业额近100万元;洪山区汤逊湖村是一个专业渔村,主要以养殖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近几年先后有8户渔民投资建起了钓鱼台,每户经营垂钓水面8-10亩,预计今年平均每户垂钓营业额90万元左右,纯收入15万元左右。洪山区是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全区现有以垂钓为主的场所200多处,预计年垂钓业的产值4600多万元,占全区水产行业产值的14%左右。据我们调查,经营垂钓1亩水面的收入是经营养殖1亩水面收入的10倍以上。垂钓休闲业的发展,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开辟了又一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三)生态观光型。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集观景、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它是我省休闲垂钓业拓展与旅游业的结合,极具发展潜力,是目前休闲渔业类型中功能最强、项目最多、范围最广、利润最高的一种。全省目前有180余家。如鄂州市的红莲湖旅游度假山庄总投资3亿多元,集水上训练、度假、高尔夫球场、垂钓等为一体。另还有临江龙潭山庄、新庙日月潭度假山庄、西山街办仙人山庄、杜山樊湖公社、武昌鱼原种场垂钓园等,XX年年经营收入2亿多元。

(四)观赏鱼生产型。以观赏鱼(主要为金鱼系列品种)引进、养殖生产、经营为主的产业。该产业在我省刚刚起步,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仅有20余个常见品种。现有养殖户几十家,养殖产量在1200万尾左右。采取门店、摆摊等方式专营销售或在花鸟商店内销售。年销售额为685万元。

(五)节庆旅游型。利用渔业资源,举办与渔业相关的节日形成特有的休闲类型。我省鄂州市近年来举办了梁子湖旅游捕鱼节、武昌鱼文化节,节庆推动了旅游,引导了渔业消费方向。XX年至XX年年开展的梁子湖旅游捕鱼节暨武昌鱼文化节,把经贸洽谈会结合进来,活动期间水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每年共有20万多人次的省内外游客到梁子岛及市区休闲、观光,品尝武昌鱼、红尾鱼、螃蟹,购买本地特产——优质珍珠装饰品及工艺品,直接带动旅游产业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全省休闲渔业创造出了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拓展了渔业空间,又开辟了渔业新领域,从五个方面为建设水产大省注入了新活力。

(一)提高了渔业比较效益。从事垂钓与出售商品鱼相比,利润高,亩收入达到5000元—8000元,是单纯养殖效益的2—4倍,从而实现了渔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二)拓展了鲜鱼销售渠道。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科技的进步与普及,养殖水平提高,鱼池单产越来越高,精养鱼池平均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销售开始成为难题。垂钓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休闲渔业前景篇8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从旅游业角度,第一次对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休闲渔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亚太地区。国际上,休闲渔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我国近邻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战略。东南亚诸国,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较早把休闲渔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形式多样、广纳客源的游钓业。中国的休闲渔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福建和浙江省先行。现阶段,休闲渔业旅游在国内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于休闲渔业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多为渔业经济专家。而对休闲渔业从旅游业角度、也即对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研究者极少。本文第一次就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休闲渔业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个,休闲、渔业、旅游。其组合,可以是休闲渔业,也可以是渔业旅游,或者休闲渔业旅游。休闲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之外,个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松弛、娱乐或扩大知识、促进社会参与、实践创造力。关于休闲渔业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所涉及。最早对休闲渔业进行定义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洪惠馨先生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一文中定义:休闲渔业,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研究休闲渔业的林法玲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集渔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渔业,因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业的性质;也不同于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产业,而属于以服务增殖为特性的第三产业。国内也有专家定义:休闲渔业是在资源开发和环境护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将休闲、娱乐、餐饮等活动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新兴产业。上述专家对休闲渔业概念的表述虽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但其共识点有三:一是休闲渔业要利用渔业资源;二是休闲渔业是将传统渔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渔业方式;三是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

休闲渔业相对于传统的渔业而言,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从从事的目的看,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是渔民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捕捞行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捕鱼量,销售后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从而维持生计。获取渔业经济收入是传统渔业生产的唯一目的。而休闲渔业是为了活化渔业资源,吸引渔业从事人员以外的人,也即旅游者的参与。旨在为前来观光休闲的客人即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渔民捕鱼生产方式的机会,通过旅游者对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亲身体验,获得身心的休闲与放松,体验另一种生活情趣,从而丰富人生的阅历,增加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渔民是通过旅游者休闲的取得,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的。渔民从事休闲渔业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休闲渔业的目的具有双重性,也即创造渔业收入和为旅游者创造休闲体验。除此,休闲渔业其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时间、活动的空间范围以及活动形式等也与传统的渔业不同。休闲渔业更注重活动主体的参与性,体现出活动时间的短暂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根据休闲渔业的这些特征,结合旅游业特点,认为可将休闲渔业旅游概念表述为:休闲渔业旅游是以现有各种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体验型的旅游产品。

而对于渔业旅游,目前旅游业专家涉略的还不多,尚没有对渔业旅游进行定义。笔者认为,休闲渔业是个人或团体从事经营的一种关于渔业方面的旅游产品,是渔业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渔业旅游即是由一种以上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构成的多种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合,是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装,通常也指关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线路或者游程。

二、休闲渔业旅游类型

对于休闲渔业,台湾专家将其分成五种形态: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指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如采集贝壳等。三是食鱼形态,表现为旅游购买,品尝海鲜等方式。四是游览形态,指游玩,观赏渔业劳作的观光形式。五是教育文化形态,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普性。

根据以上五种分类,国内一些休闲渔业研究专家将现代休闲渔业分类为:生产经营型,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休闲垂钓型,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观光疗养型,指一些公园、山区及沿海地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展示教育型,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博览馆。

除此,对于休闲渔业分类还有多种。2004年12月,在浙江省休闲渔业之乡舟山市举行的休闲渔业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休闲渔业类型进行了多种划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是将休闲渔业划分为休闲养殖垂钓型、涉渔运动观光型、旅游综合配套型;二是分为海陆养殖垂钓型、渔业生产体验型、领略渔村风俗型、海岛观光游览型和休闲综合配套型。三是分为体验型、品尝型、观赏型和综合型。四是分为以海钓为主,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型,以旅游为主,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游览型,以品尝海鲜为主,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品尝型。五是分为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生活体验型和综合配套型。

而对于旅游产品的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其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根据旅游目的标准,可分为观光、休闲、度假、探亲、宗教、修学以及参与性专题旅游产品。笔者认为:渔业作为旅游活动,应该根据旅游者参与方式、参与程度、旅游目的的不同来进行类别划分。类别的数量可以因地制宜,以浙江舟山为例可分为四类:一是单纯性观光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单纯让旅游者乘上渔船,绕岛屿或者附近海(湖)域,欣赏和领略海岛风光,或岸上驻足欣赏观光海(湖)景,同时感受渔民捕鱼的经历。如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乌石塘、嵊泗县菜园镇的休闲渔业旅游便是。二是参与型休闲渔业旅游,即旅游者或是乘上渔船参与捕鱼、或是在圈定的深水网箱内凭杠垂钓、或是在小岛(湖)边上垂钓,也可在海边赶海。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如舟山市定海区的半岛娱乐园、普陀区蚂蚁岛的渔家乐项目、岱山县秀山岛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以及嵊泗县的田岙村渔家乐项目等均是。三是娱乐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就是说,旅游者既参与休闲渔业旅游活动,又可以休闲娱乐。如舟山市嵊泗县位于中心渔港的“海上人家”旅游项目即是。旅游者既可以乘船捕鱼,又可以享用丰硕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以一边欣赏音乐或高歌一曲,达到充分的休闲效果。四是科普教育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以教育为目的休闲渔业旅游,包括各种渔业博物馆、海底隧道、水族馆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1]?。

三、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休闲渔业旅游深得广大旅游者喜爱,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奇、重参与、重体验的需求,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原来,渔民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旅游业状况,经营上只注重经济效益,而现则需多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在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地缘广阔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发展地区一般多位于沿海以及内陆具有淡水湖泊之地;与具有近三十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旅游业历史相比,休闲渔业旅游才是近几年刚起步的旅游。但是,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海洋旅游、休闲旅游的日益成熟,休闲渔业旅游必将受到旅游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休闲渔业旅游中来。

休闲渔业前景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休闲渔业;水利风景;规划;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V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210-01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了从原始传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现代追求绿色、健康、环保多样的新阶段[1],水利工程如何配套与完善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又能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使岸边遭到破坏的植被得到保护和充分利用,用洼地养殖名优鱼类,用较高的地方种植高档果蔬类,形成高效绿色农业,与水渠相结合,发展活水养鱼、旅游观光,形成植被恢复,高效渔业、果蔬经济,风景观赏于一体的新型水利工程格局[2]。

1水利工程、植被恢复、休闲渔业、观光等配套发展规划

水利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休闲渔业,恢复植被、旅游观光等配套上下功夫,当水利工程取走大量土石方后形成废弃地,很难恢复植被,如何利用这块废地,已成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既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正常进行,又能使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与之相配套,更好地完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成后,形成一个与水利工程相配套的亮丽风景带,一处水利工程,一处美景。对于改善环境,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就要考虑到休闲渔业,水中岸边旅游观光远景规划。可因地形、地貌不同而因地制宜来长远规划设计。二是可考虑大坝下游水渠两侧,办公区、观光区等,规划一个整体配套设计方案,在取走土石方的地方设计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业项目,充分论证,合理设计,一步到位,一次成型。在适合养殖名优鱼类的地方设计养殖名优鱼类,在适合发展高档果蔬的地方种植高档果蔬,在适合观光旅游的地方发展特色旅游观光业。如在大坝下游挖走土石方后形成一个低洼地带,利用大坝高低落差形成自流活水养殖当地名优鱼类,生长快,口感好,经济价值高,是一个绝好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绿化地带,发展绿色植物,对于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可起到保护作物。如发展高档采摘果业,对于美化环境、增加收入、拉动地方产业将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三是设计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业档次一定要高,保证多年不落后。如在北方地区可与周边民族风情相结合,与自然风景相依托,具有独特风格的餐饮、住宿、园林、观光特色的度假区。夏季利用北方白天热、夜晚凉爽的特点,组织垂钓比赛、郊游、啤酒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既为游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陶冶了游客的情操。在冬季可组织游客体验雪地、冰上游乐活动,如滑雪比赛、滑冰比赛等,还可观赏北方冬季捕鱼的盛大场面。

2案例分析

松原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形成逾7万m2的废弃地,此地处在松原市东南部,距松原市10km以上,距长松高速公路不到10km,东邻松花江,西北邻松原市城区,用此废弃地发展休闲渔业、绿色果蔬业、观光旅游业三大产业,对于水利工程完善,拉动本地经济,美化长春至松原风景观光带,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3水利工程、休闲渔业、旅游观光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利用水利工程废弃地发展休闲渔业、绿色果蔬业,它是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是家庭旅游业的新亮点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大风景线,可以使环境保护和休闲渔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双赢[3],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过去一些水利工程较多考虑单一因素,忽视了全面配套规划,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土地荒废很多年。根据每个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特点,深层次地挖掘其可利用的价值。

一是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就考虑挖掘土石方工程以后获得的地块用处,防止重复建设,一举多得,降低成本,利用效率高。二是用此废弃地发展适合当地的土著品种的果类、渔类等品种项目。如我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就是一个典范,全面考虑多方认证,在利用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是全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的楷模。现在当地土著品种柳根鱼口感非常好,营养价值高,人工养殖技术已经具备,可大面积养殖,也可在高地种植鸡心果,这是果类口感较好的高档果,属于北方特种果类。三是在不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提下,整体考虑建设功能齐全适合各配套项目发展的秀美的新型水利工程。同时,政府要协调环保、规划、水利、农业、林业、旅游、环保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出远景规划,按规划要求把水利等系统配套工程建设成既能把水利工程高标准建设好,又能把相关配套工程完善好,形成多重叠式的集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当今最时尚的新亮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

4参考文献

[1]陈雯,王瑜.对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整体规划和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5(16):24-26.

[2]郭婧,李颖,刘慧民.黑龙江省甘南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15):33-36.

休闲渔业前景篇10

关键词:桂台;渔业合作;前景

渔业产业是我国大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产量近1/3,是世界上拥有渔船、渔业从业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广西拥有丰富的海岸资源,渔业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品总产量跻身全国前十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现代渔业发展逐渐得到重视。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开发和一系列开放政策的落实,广西渔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广西渔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1.发展现状

在广西大农业格局中,渔业是重要的,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0年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354.33亿元,其中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捕捞、加工和服务)产值占60%,达212亿元;据自治区渔业部门预计,2015年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891亿元,其中海洋渔业产值将突破600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0%。水产品出口方面,2012年广西水产品出口额3.92亿美元,2013年增长至5.04亿美元,据估计2015年将达7.29亿美元,成为广西农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产品,但与中国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广西水产品加工能力和出口值还比较落后。海洋捕捞方面,广西拥有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上万艘,绝大部分是国内海洋捕捞渔船,远洋大型渔船数目较少,不到20艘,目前,广西正在积极组建更大更先进的远洋捕捞船队。休闲渔业方面,广西起步较晚,近些年在积极发展以滨海休闲垂钓、田源养殖观光、水面生态养殖等为主的休闲渔业,计划到2020年,建成自治区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0个。

总体而言,广西渔业产业附加值较低,渔业中第一产业比重高,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2.发展潜力

广西海岸线长,江河湖泊等渔业自然资源丰富,为广西渔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将会进一步开放区域国际市场,贸易更加便利,广西水产品市场也将更广阔。另外,广西优美的滨海风光、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正等待开发,将他们与渔业转型结合,将有力提升休闲渔业的品质和内涵,有利于现代休闲渔业发展。除此之外,广西自治区政府2014年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现代渔业跨越发展,鼓励有能力的渔业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注重远洋捕捞技术、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优质渔业企业落户广西。目前,广西在对虾、罗非鱼等优势产品的养殖生产技术上已走上产业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下,广西渔业优势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二、台湾渔业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1.优势

台湾四面环海,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越条件,台湾渔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居1/4左右,2001年起水产品成为台湾农产品出口中第一大产品。台湾不仅渔业产值高,渔业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在水产品养殖、加工贸易、远洋捕捞、现代休闲渔业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水产品养殖和加工贸易发达。台湾渔业养殖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政府致力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大量资金于水产种苗培育、鱼料研发、养殖环境改善和养殖加工设备更新等,使得高技术密集与低资源依赖的集约型水产种苗产业迅速发展,同时,海上网箱养殖和室内自动化养殖等技术不断完善,水产品加工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台湾多种鱼、虾、贝类种苗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使台湾成为亚太水产种苗供应中心;大量水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其中,观赏鱼、石斑鱼等非常受大陆、东南亚地区和港澳地区消费者欢迎,同时,台湾政府还制定规划措施延伸渔业产业链,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提升水产品附加值。渔业在满足台湾本地区消费的同时,也为台湾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2)远洋渔业技术居世界前列。台湾远洋渔业已有50多年发展史,现已成为台湾渔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台湾渔业总量的一半以上。台湾远洋渔业以船队多、基地分布广、渔船设备先进闻名,其渔船捕捞设备齐全,大都配备有声纳、水平温度仪以及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部分渔船还配有直升飞机;渔船作业方式灵活多样,生产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台湾属高科技产业。同时,台湾大型远洋渔业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台湾远洋渔业基地开发、远洋捕捞技术提升和渔业服务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休闲渔业发展成熟。休闲渔业把旅游业的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渔民转岗转业,将渔船改为休闲海钓娱乐船,发展海洋休闲游憩渔业,20世纪90年代后,相关主管部分制定一系列措施办法,促进台湾休闲渔业多样化发展。目前,台湾休闲渔业涵括了观赏体验、体育竞技、休闲垂钓、科教文化等多种类型。休闲渔业的成功转型有效缓解了台湾渔业资源日益萎缩带来的压力,促进了台湾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4)渔业组织规范完善。台湾渔业管理经验丰富,拥有众多渔业协会,专业性强,分工细致,涉及水产种苗培育和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水产饲料研发销售等。协会机构完善、自治性强,以农民为主体,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还包括农民政治地位和权益保护等,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加入了协会。同时协会也是政府实施农村政策、渔业政策的重要助手,在协调政府和渔民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2.面临问题

渔业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台湾沿岸、近海的渔业资源正呈逐渐衰退之势,与之相伴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随着台湾渔民老龄化趋势加重及人口出生率降低,台湾渔业劳动力面临严峻挑战。另外,台湾远洋捕捞渔业也面临公海捕捞配额下降、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竞争激烈等问题,而渔业劳务人员短缺、各种生产成本上涨无疑增添了远洋渔业发展的困难。

三、加强桂台渔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实施以来,大陆和台湾在投资方面的限制逐步减少,双方渔业合作领域有所扩大,投资方向不再局限于以第一产业为主,在水产品加工、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和渔业科技等领域也有所提升。eCFa不仅减少了台湾水产品的关税支出,降低了贸易成本,也扩大了台湾水产品市场规模,有助于调节其产销平衡。在国家大的开放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2014年也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化渔业开放合作,重点加强远洋捕捞、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海产品生产交易、科技攻关等合作,把广西建成中国-东盟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和研究中心,努力实现从渔业大区到渔业强区的跨越。此外,广西南宁积极承办中国--东盟渔业文化周,诚邀台湾优势渔业产品前来参展,并专门开设桂台渔业交流合作分会场,双方在渔业良种繁育研发合作、渔牧产品精深加工合作、渔业养殖设施引进与养殖技术合作、民间渔业文化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协议。

2.市场。台湾岛内市场有限,水产品消费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市场主要依赖出口,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台湾渔业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冲击,急需通过外向型发展扭转局面,海峡两岸日益开放的新形势将为台湾渔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广西连接西南、华南两大商圈,是台湾水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重要通道之一,据统计,2010年,台湾冷冻秋刀鱼销往大陆的数量为2200吨,而2012年达到2.4万余吨,增长近十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地理位置优越的广西将为台湾渔业产品扩展东盟市场提供便利。

3.资源。渔业经济属于农业范畴,其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依赖较大。台湾虽四面环海,渔业条件优越,但由于近些年过度利用,导致其资源环境有所恶化,渔业自然资源严重萎缩,加上台湾渔业从业劳动力缺乏,渔业养殖和捕捞面临巨大压力。广西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受技术和生产方式所限,资源利用率不高,现代休闲渔业发展缓慢,桂台两地若能加强合作,对广西渔业资源有效利用,渔业产业健康发展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缓解台湾渔业资源面临的压力。

4.技术。台湾渔业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组织管理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验,广西在上述方面有很多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渔业养殖方面,台湾投资建立了众多水产种苗研发和培育中心,开发优良技术,积极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强化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值得广西学习借鉴;远洋渔业技术方面,广西船舶配备有限,渔业基地少,作业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承接台湾远洋渔业技术输出空间大。

综合上述分析,桂台两地在渔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西渔业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强、渔业劳动力供应充足、水产品销售市场广阔,但在水产品加工技术、远洋渔业发展和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构建方面有所欠缺;台湾水产品加工贸易发达,远洋渔业技术居世界前列,休闲渔业发展成熟,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完善,但也面临渔业资源减少、劳动力不足等困境。因此,两地渔业具备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四、桂台渔业合作方向与前景

1.远洋渔业技术合作。广西《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先发展远洋渔业”,推进以“三沙”、公海渔业资源利用为主的外海和远洋渔业发展。目前广西在远洋船舶装备、捕捞技术、渔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水平较低,需要寻求较大的突破以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台湾在船舶制造、远洋作业、基地建设和管理以及大型渔业企业培育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远洋渔业资源和市场萎缩的困境,正积极寻求新的出路,为桂台远洋渔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2.水产养殖与加工贸易合作。为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广西大力扶持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加强水产饲料研发,强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以提升水产品质量,通过提升加工和流通设施设备整体水平,提高水产品加工质量效益。台湾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苗种培育技术先进,出口加工贸易发达,运输、存储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水产品附加值较高,且国际市场经验丰富,但由于水产加工原料和劳动力缺乏,与广西在这方面的合作的空间较大。

3.休闲渔业开发。根据渔业特点和社会消费需求,发展以旅游业和现代渔业方式结合的休闲渔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是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广西渔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台湾休闲渔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模式,集运动、体验、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不仅充分发挥了台湾的资源优势,还促进了台湾渔业的转型。广西休闲渔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学习借鉴台湾成功经验,将广西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渔业资源结合,打造多样化、特色化的休闲渔业品牌,是广西渔业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非,吴凤娇.台湾渔业竞争力影响因子与两岸渔业合作前景[J].台湾农业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