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研究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38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1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科学的影响,避免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2

摘要:教学型本科院校中如何处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一个始终引人关注的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自身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体制、激励机制以及对科研与教学的价值评价,从而使教学型高校步入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

目前在一些本科院校,尤其是教学型的本科院校中,教师经常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现在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涉足多个领域必然导致角色冲突。可能发生冲突的方面有时间、精力和责任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和科研的正相关是“显而易见”的。活跃的研究兴趣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至关重要的,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两个角色是互补的,一个教师在两个方面完全可能都取得优异成就。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业,科研致力于知识发现,教学致力于知识的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类似于音乐演奏者和乐谱的关系,是不同的两个领域。针对这个问题,一个比较客观的观点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教师的业务素质、科研能力、教学环境甚至学校定位等等因素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区别对待,根据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使学校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肯定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良性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存在一此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在教学和科研体制上,目前一些高校的体制比较僵化,尤其是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协调,甚至人为的割裂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科研部门往往只偏重于教师科研的成果的数量与水平,而很少关注这些科研成果对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许多教师的科研成果一旦完成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很少能够发挥实际作用。而教学部门则只关注教师的授课备课,教学等日常工作。而很少能够让教师把他的教学经验及技巧卜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些领导理念偏颇,重教轻研或重研轻教,对两者的重要性都估计不足,在教学科研的体制上各自为政,缺乏合作。

1.2对科研和教学的价值评价存在偏差。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评定职称和制定教师奖惩制度时,往往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对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制定了考核细则。现在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不同,科研成果比较容易度量和简单化操作,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成果,很难在价值评价上达到平衡。因此,科研成果的价值比重被夸大了,从而使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的授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一种情况就是学校虽然在名义上非常重视科研工作,但是一些管理部门在实际上却认为教师科研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有限,对待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因此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经费管理、人员调配、激励机制甚至生活待遇等方面经常重前者而轻后者。结果造成教师科研缺乏积极性,学校科研气氛淡薄,难以出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1.3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管理思想出现误区。现在全国高校发展很快,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一所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声誉和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牛。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而衡量学校声誉和地位的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校的科研成果。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高校如拥有一批学术大师和重大科研成果,学校的声誉、地位、知名度便急剧上升,各种财源便纷至沓来。否则,学校的前景便很不妙。就各国高校情况看,虽然也有立足本科、搞好本科教学而使学校出名的先例,但毕竟为数甚少。我国高校已逐渐“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校际之间的竞争帷幕早已经拉开,实际上面临或即将面临着西方国家高校同样的处境。因此一些学校便将科研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分的看重科研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学才是教学型高校的中心任务。

二、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原则

教学型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非常复杂,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还是学校本身的内涵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2.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大学是为培养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置的。因此,高等本科院校、尤其是教学型的高校更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一理念。但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教师课堂教学,它是以培养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是融传授知识与创新知识于一体的教学,包含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需要催生的科研和科研返哺教学促进教学这两重内容,这正是大学区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中学和以研究工作为主的专业科研机构之所在。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绝对不能理解为仅抓教学工作这么简单,以教学为中心更为深层的内涵是“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高素质和创新却离不开科研。因此,要做到真正理解以教学为中心,还必须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真正从思想到实践上都重视教学的中心地位以及科研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应统一起来,教学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科研要注意围绕教学展开,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有对科研工作的审视和总结,科技成果可以为教学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力,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又可加深对科研的要求,教学与科研两者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2教学改革促进科研。

科研为教学服务是高校科研区别于专业科研机构的重要标志。高校的科研往往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改进教学的需要,青年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接受新知识信息方面往往走在教师前面,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边互动使教师不但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示,而且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得不思考和努力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一种动力,而且它也开启了教师科研的新源泉。此外,大学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固定的,但时代对于人才的知识要求却永远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书本上的知识总是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的,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必须由教师来填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站在学科前沿问题。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吸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现状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本学科科学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较为灵敏的本学科学术嗅觉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在教学中注意从深层次的教学内容中提取科研课题,教学内容越深人越靠前沿,学科的疑点和盲点问题就越多,越需要科研攻关。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可以激发教学和科研双向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深化教学带动科研立项,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从而真止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

2.3科研反辅教学。

如前面所述,高校的教学是体现和融进了科研的教学。首先,科研有助全面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除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科研实践上。科研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需要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细致填密的研究程序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能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促使教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向教学转化,从而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而且,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包括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不满足和怀疑精神等。它极大地有助于不断完善教师的自我形象,提高教师学术品位,从而增强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带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共鸣,使教师的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科研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大学教科书及其书本上的知识是永远跟不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的。因而它也就不可能完全满足有强烈求知欲和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的要求,这一不满足就是高校教师施展才华的场所。教师为教学的需要,跟踪因际国内最新学术动态,及时了解和反映本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教师本人开展的科研工作,不仅能比较有效的解决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而且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创新,还可极大地丰富和更新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科发展。

三、加强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的建议

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完全脱离科研的教学,也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的科研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而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型的高校,关键是在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的平衡点,把握好两者结合的最合理度。

3.1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

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必须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首先,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教师,要建立一系列鼓励教师积极性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各种激励机制,协调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中的矛盾,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教学型的高校应提高教学课时补贴,并在晋职晋级、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设置最低教学要求,注意向教学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针对教授等学科带头人也要有一定的教学要求,不能由于是教授或有较大的学术威望就可以降低教学考核要求。科研奖金的发放一定要建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同时每年对全体教师实行教学业绩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计人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聘职务、岗位聘任、晋升丁资、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同一定百分比的固定工资和职务津贴挂钩。这对于促进、平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2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非研究型的地方院校重科研、轻教学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为加强教学,从政府到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政策本来是以强化教学为初衷,但最后落脚到科研上,成为科研的激励政策。而有的高校则恰恰相反。校教改项目是为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而设立的,但立项时强调课题组成员职称和学术研究成果,没有向教学优秀人员倾斜,验收结题时最重要的标准也是体现在科研上,而实际教学质量、课程基本建设和教学效果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另外,教学质量标准和数量标准的量化涉及标准本身的科学性、执行标准的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及与科研成果可比性,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科研管理上,要严格把好科研成果的质量鉴定关。因为在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中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科研成果评定的量化标准,只有严格把握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才能端正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价值导向失衡的问题。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凝聚力;以人为本

一、党的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存在和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随着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整个民族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多方面内容,增强党的凝聚力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科学地认识党的凝聚力如何产生,如何保持与增强,形成能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路径与方案,为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提供理论参照。

党的凝聚力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对党凝聚力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与党凝聚力的形成机制息息相关的。党凝聚力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我党凝聚力的产生是由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实现目标、价值原则、组织机构以及具体行为等众多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具有动态发展性,在长期的过程中以发展的趋势保持平衡。我们党的凝聚力形成机制在内部总会出现一些局部的不协调,这是凝聚力本身不断发展和代谢的体现,是保持凝聚力的自我调整。党在成员及民众心中的形象和认同感必须要融洽和协调,以此来形成党特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民众的树立正确价值观,将党的规范制度融于人民的自身观念并让其自觉遵守。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保持党的凝聚力,必须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党的价值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是党凝聚力汇聚和强化的源泉,将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实践是当前提升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源泉

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政治角度、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上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正义,以绝大多数人民的权益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建设者,最终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与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第二,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体现更多的民主和法治。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民众自主、理性和积极参政,这与我党提倡权力公开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保证公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序更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第三,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在保障其权利的同时实现其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为公民的文化权益和知识产权。共同的文化更能使人产生共鸣,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更有利于民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党和全体民众力量;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其渗透入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能激发民众共同的建设热情,这与党凝聚力的汇集也是息息相关的。

2、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长久魅力提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展观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让各方面成果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最终形成促进社会长期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就要求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盲目追求GDp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加快经济集约型转变速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完善各类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和规范经济发展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科学发展观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我党指导思想顺应历史的结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

党的先进思想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更需要有效的实施策略,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首先要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首先,树立程序意识,完善各类制度。制度是实施的准绳,社会建设各方面行为都需要相关程序和制度的指引及约束,民主科学的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前提;其次,构建科学民主的政绩考评机制。党政官员政绩的考核需要科学民主的考评机制为参考,考评标准必须以民生为基础,包括社会各项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再次,建立全方位的党政监督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结合实际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党领导下的政府各项政策必须切合广大民众的需要,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凝聚力必须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防止权利滥用并遏制腐败行为,保证权力的实施方向与人民的利益一致。

2、积极发挥党员在科学发展观实践中的主体和领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需要党的领导以及党员积极发挥其主体和领导作用,党员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发挥是科学发展观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方面,必须确保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和党员的政治权利,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是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要提升党的凝聚力必须首先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推进党内的民主建设,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保障党员权益,积极发挥党员的主动性起好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超.以理论研究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国企反腐倡廉建设[J].决策探索,2011,(16):45-46.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4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现象。

从经济表现来看,通货膨胀是指一般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的一种经济状态。通货膨胀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一般商品的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而不是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水平全面的上涨,即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上涨,而非具体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或部分地区价格水平的上涨;三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非偶然、短期的价格上涨;四是看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大。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但起因是货币供给过多,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应属于通货膨胀。

按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表现来看,一般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三种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石油等成本的增加导致总供给减少,从而使产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生产要素不容易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却要求在工资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导致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强劲货币需求;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2、Cpi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缩写,现行通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调查内容根据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资料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确定,按用途划分为8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二、关系研究

(一)Cpi与通货膨胀关系检验

Logit模型是重点研究解释因素对被解释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里我们用logit模型来研究检验Cpi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是通货膨胀的一个科学指标。

在Logit模型中,通货膨胀yt作为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或1,即当通货膨胀发生时,yt为1,当通货膨胀不发生时,yt为0。假设yt表示解释事件的特征,Logit模型采用一个以逻辑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为基础的函数形式来施加约束。其中xt表示解释变量向量,β表示要估计的系数向量,衡量期望值概率由于xt的变动而发生的变动,β大于0表明xt增加会引起相应概率的提高,负值表明情况相反。测定通货膨胀以我国实际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依据,即:1981。1984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取值为0;1985~1989年,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取值为1;1990.1991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取值为0;1992~1996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取值为1;1997~2002年为通货紧缩时期,取值为0;2003~2006年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出现,取值为l。

Logit模型检验结果:Cpi的系数为0.667541,大于0,表明Cpi增加,相应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会提高。例如,1992~1996年,当年Cpi增加,表明当年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实际上确实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Cpi为124.1,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检验结果表明,运用Cpi的变动来衡量通货膨胀是合理的,这种衡量方法在我国是适用的。

(二)编制Cpi指数的科学性

如何准确地度量通货膨胀这个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客观的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动,所选取的指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既能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活动,又符合国际一般惯例;二是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能够满足短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需要。Cpi指数这一指标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

首先它编制的方法是国际一般惯例,采用拉式链式公式计算,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价格采集,每年每一基本分类都有根据的设定权数,每月测算指数,每季度每年公布指数。

其次容易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由于编制方法和制度都与国际是接轨的,所以在进行国际交流与比较时,都是有可比性的。各国指标数据横向纵向对比,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最后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Cpi编制每年都会根据时效性和操作性进行完善。如,权数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2011年,又将住房估算租金列入Cpi的计算指标中。

(三)公布Cpi数据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国家定期公布Cpi数据。作为物价的代言指标,Cpi对通货膨胀预期有着直接的影响。物价温和上涨,对于刺激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物价上涨过快或涨幅过大,不仅会导致投资需求猛增、资源供应紧张,还会向人们传递错误的信号,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物价上涨过快时,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以维护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力就业指导社会实践

学生就业力是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学生就业力进行研究对于制定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就业力是在多年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择业过程中具有战胜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合适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如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心理承受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抗挫能力、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等。因此,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角度考虑,学生就业力不仅是指毕业生所具备的实现就业的能力,而且还包括较高满意度、保持工作稳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本文就工科专业就业工作与学生就业力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就业工作和就业力的主要内容

(一)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从工作内容看,就业工作主要是就业市场挖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以及日常就业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就业市场挖掘包括:协助招聘单位开展校园招聘活动;走访用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利用网络对就业信息进行梳理和更新;建立就业创业基地等。毕业生就业指导包括:开设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政策宣讲和解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创业教育;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等。就业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健全就业工作制度和办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研究、分析就业情况;毕业生签约、装档、派遣、文明离校和就业工作调研等。

(二)就业力的内涵

就业力(employability)指求职者或就职者获得新岗位和保持所从事工作的综合能力[1-3]。英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关于就业力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际劳工大会(iLC)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著名的就业力研究学者李・哈维(LeeHarvey)则进一步将就业力定义为一种展现某种特质的倾向,而这种特质被雇主认为在提升其组织未来的效能方面是必需的。1992年,加拿大政府出版了《就业力素描:加拿大就业人口的必备能力》报告,其中将就业力分为:学术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三大方面,并细分为许多项目。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力分为5个类别,即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把握就业力的内涵方面缺少统一标准。

就业力在构成要素上,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个人基本素质、求职能力三部分组成[4-5],这三种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和利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它是大学生就业力的核心;个人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理解与交流能力等,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求职能力主要指自我定位能力、大学生的求职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自我决策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它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在当前的就业工作中,就业力是就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其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受企业重视。各个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仅包括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等智力因素能力的要求,而且也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能力的要求。可见,学生就业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体现,是长期以来知识、能力、素质积淀和养成的反映,是大学生赢得社会认可、赢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工科专业就业工作与就业力的关系分析

(一)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为掌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寻找工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就业单位对工科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及需求状况,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对2008届、2009届和2010届某工科专业近3年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调研。其中对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融合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就业力满意度自我评价调查。对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专业能力、社会融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以及就业力评价调查。通过实际走访、邮寄调查、发送e-mail等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毕业生调查问卷164份,回收有效率为82%;共发放用人单位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用人单位调查问卷68份,回收有效率为68%。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从毕业生就业力满意度自我评价调查结果看,在所有受访者中,对自己工作状态基本满意的占85%,73%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75%的毕业生认为实践课程对自己工作影响较大,45%的毕业生认为参加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最受益。在自身素质方面,毕业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方面自我评价较高(好和较好为95%),而管理能力则有待提高(55%)。毕业生普遍认为,基本素质、适应能力与创新意识都是岗位必不可少的能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力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中未给予任何差评,在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技能、现代设计技术与加工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符合与基本符合占86.2%),尤其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演讲报告的能力(好或较好占93.1%)、口头表达能力(好或较好占89.2%)、人际交往能力(好或较好占96.2%)等表现卓越。相比之下,毕业生的文字表达(差评占13.5%),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敬业精神和社会适应性方面所调查的毕业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评价(好评率均高于90%)。但是,有3.5%和5.6%的毕业生在压力承受与自我调适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给出了差的评价。

(二)通过就业工作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就业力的方法研究

尽管毕业生特别是工科学生的就业力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教育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但我们试图探寻学生就业工作与学生就业力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协调资源、搭建平台,将就业力的提升与培养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

1.挖掘就业市场为提升学生就业力提供实践平台

要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就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因为就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走进社会,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就业实践活动不同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重视开展正规教学活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概念,其侧重点在体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就业工作中的市场挖掘,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从企业聘请客座教授到校讲学,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可以有效缓解学生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业要求与工作经验的矛盾。这个平台是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融为一体的平台,学生在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创业见习基地中强化了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了解了就业前景与需求,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掌握了就业资源,在实践中发现了自身的优势和差距,从而缩短了他们从求学到工作的转换时间。此外,参加实习的学生也起到了带动和辐射的作用,他们将获得的经验在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分享,间接提升了未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就业力。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对市场的挖掘越深入,基地建设得越多,辐射面越广,学生可以施展和锻炼的舞台就越大,就业力的提升也就越快。

2.全程实施就业指导为提升学生就业力提供观念引导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应当是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的。因此,对毕业生开展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是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体系建设。

就业工作中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要从新生入学开始,一直持续到毕业生毕业,在不同的阶段,辅导的侧重点不同。以授课、讲座、培训、测试、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分析,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结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其实现方案,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去实施这个目标。通过不断加强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

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是通过授课、测评、培训、辅导等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情况,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指导学生写求职简历,有针对性地进行择业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讲解就业政策,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调适择业心理,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以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从而全面提高就业力。

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就业指导,都是紧密围绕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来进行的,这对于毕业生个人基本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求职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应当是多层次、立体式的,要因人而异。

3.定期组织就业调研为提升学生就业力提供理论保障

就业工作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如果局限于生源统计、档案整理核查、户口和档案派遣等工作,对于就业形势,尤其是行业前景等专业性指导不够,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就会不正确,就会存在好高骛远和功利化倾向。在日常的就业管理工作中,除注意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还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掌握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分析和综合,掌握规律,研究应对策略,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和长效机制,既要继承,又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前瞻而有效的就业指导,为保持学生持久的就业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课程设计为提升学生就业力提供上升通道

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中国的工程教育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将提升学生的就业力纳入高校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相应地,就业工作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提供上升通道而不断扩展。

把企业的工程师“请进”高校参与高校的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是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就业力的有效做法。这就需要在就业工作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桥梁,把优秀的高级工程师引入到学校,与学校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工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直接参与学生的实习及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和建议,从而不断深化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这些做法无疑会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会为学生找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学生的就业力也将得到提升。

学生就业力是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学生就业力和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业工作一定要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从而使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eR2009-B-21)

参考文献:

[1]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81-84.

[2]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冯勇.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n].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3-85.

[4]陈根.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75-77.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6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层次化;关节点;课程体系

 

引 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专业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可是,近些年一些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其一,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其二,用人企业较难通过招聘寻求到满意的人才。形成这两种状态的根本原因为人才培养形式与社会所需具有一定距离,高校并未综合本身优势与办学环境,只是一味追寻单一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一、培养人才

通过高校的特征,计算机的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社会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不仅需学习专业知识,还需将实践融入到理论基础当中,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高校并不是单纯输入知识的场所,还需具备优秀的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品质与学生品质。大多数高校在执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需要学生把控好学科的基本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还需将其与社会实际相融合,在具备的基本能力中提高本身的应用能力及专业需求中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能力及学习动手能力。并且,在执行基础知识教育时,需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区分,将专业教育作为平台,深化实践能力[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展现的丰富形态,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培养人才方面,不但需要学生具有稳固的基础知识与系统专业知识,还需要较高的技术工作及实践方面的研究能力。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需要将高校的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以便从整体上提高专业能力。

二、创建结构层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对人才具有较高的标准,需要由整体上对课程体系给予优化,将教学内容不断提炼,将专业基础不断拓宽,将教学实践不断强化,尤其对于培养综合素质而言更需加强,以此令基础课程精深、专业课程宽新的风格得以建立。专业基础课需富有较强的理论性,选修课需形式丰富,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并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提升教学中的探讨性与启迪性,引领学生更加深入、正确、完善的把控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不断深入实验课改革,引领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与专业特色。透过激励学生参与计算机职业技能考核,来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2]。

1、专业方向

学生在学习当中,通过自身的爱好与特长,选择喜欢的专业方向课程来学习,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计设立了以下几个方向:软件、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智能和it信息服务等。

2、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课程包含了计算机、人文、思想道德、素质等课程,并且包括以下方向: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电工电子、电路分析、电工电子实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语文、体育、音乐赏析、入学教育、军训、安全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大学生修养、中国古诗词鉴赏、论语与儒家思想、老、庄与道家思想、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网络与经济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与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素质培养、科技创新、技能提升等。

3、专业核心

包含了以下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

4、专业拓展

为了较好的打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快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照不同专业方向为专业拓展课程给予相应的设定。

三、创建关节点课程体系

对于关节点课程而言,指的是课程体系内可以展现专业特色并对学生素养及能力培养具有特殊作用的课程。我国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找出专业能力及素质培养的关节点,以此为基础的关节点课程体系,需创建实施保障体系,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给予改革,以此为基础进行经验累积。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优势与用人单位所需因素的考量,严格依照顺序决定关节点课程。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主要源于关节点课程体系是否建立成功,关节点课程体系的创建包含诸多因素,如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通过关节点课程教学为核心的学生素质考量是评判素质本位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3]。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课程体系也随之改变,以此为基础创建关节点课程,且将培养学生变为具备专业素养的社会型人才。我国高等院校依照这一关节点课程体系,选取出计算机科学与专业技术相匹配的关节点课程,为此后的深入学习及就业做好铺垫。

四、展现精品课程的领头作用

1、精品课程带领课程群的建设

有效展现出精品课程引领作用,将本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群采取分类且进行建设,加快专业建设。依照高校专业的具体状况,将精品课程与课程群建设给予分类。

2、精品课程带领专业方向的建设

有效体现本专业以具备的精品课程的领导及涵盖作用,通过点带面的方式,建设出较为优秀的示范性课程,并依照专业状况将精品课程与专业方向建设进行归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则需持续深入的分析、研究与实践,作为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需要所有计算机工作者不断努力,才可令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涛,王国胤,胡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规划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19):32-34.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85-06

主观幸福感指人们根据自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情感所作的总体性的评估与心理体验,划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4]。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2][5]。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或组织,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网络支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婚姻、同事、朋友等,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等),这种社会支持不以个体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尊重被体谅的情感支持及满意度,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2][6]。”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社会支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7]。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积极情感、主观幸福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辛自强、池丽萍(2002)研究结果表明,人际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个体的正、负向情感及快乐感的预测力显著[8]。吴丹伟(2004)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获得的越多,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9]。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多以成年人为被试,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不多,对不同学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则是更少,而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尚未见到。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从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学生管理、心理辅导服务,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一条心理学途径,进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2]。

一、研究方法

使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省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的学生。有效被试为990人,其中男生524人,女生466人,平均年龄为20.55岁。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量表[2][10]

问卷是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1986)的基础上,根据被试群体的变化对该问卷的相关条目作相应的修订而获得的。问卷一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3个维度。修订后其内部a系数为0.893-0.927,一个月后重测,其信度为0.912。

2.主观幸福感问卷[2][11]

问卷采用Diener等人(1985)编制,共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消极情感量表。项目采用7点计分。三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789、0.771、0.815。

3.实测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主试为每个学校心理学教师。由主试在班级中读问卷指导语并要求学生按问卷要求回答。

4.数据处理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8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导师研究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49-01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的本质应该是“教”与“学”、“指导”与“被指导”、科研工作中的“合作者”。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活动中,导师既是管理者,又是研究者,除了对研究生有学术规范的要求之外,导师还肩负着帮助研究生发挥其潜质的作用。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应一直扮演引路者、督促者、指导者的角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由于穿插了科研合作关系,需要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指导与被指导的“规定型角色”,又在合作过程中近于“开放型角色”。[1]

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浪潮的侵袭、研究生招生不断扩大、导师科研任务的加重等诸多因素都导致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渐渐向不健康的方向变化。割裂了师生关系的本意,扭曲了师生关系的本质。就导师一方的影响因素包括导师承担科研项目的多少、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方式、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导师个人的为人方式等;就研究生而言,包括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人求知和社会成熟等。鉴于上述导师与研究生的各自特点及所需使他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容易产生分歧:(1)导师与研究生共同的署名顺序及科研酬金发放容易产生分歧;(2)由于教育资源有限、研究生扩招引发的科研团队扩大,使每位研究生得到的指导不均衡。鉴于上述因素产生了两种不健康的师生关系。

1老板雇员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增长,研究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导师跟研究生之间也存在关系的变化。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被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且变得愈来愈复杂。人们日益忽视研究生教育中“导”与“学”的关系,并逐渐用“做课题、发工资”的形式代替“导学”关系。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关系极大的冲击了研究生教育的“导学”关系,导师被称作“老板”已是普遍现象。有些导师把研究生看做为其做科研项目的劳动力,而不是接受教育和攻读学位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生没很好的理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除了基本的师生关系,还有课题负责人与课题成员上下属之间的关系,导致“指导”与“研究”概念日益模糊,使师生之间关系出现问题。这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促成恶性循环,老师以成果评价学生是否优秀,渐渐淡忘了科学研究的特点即科学研究要允许其中的失败。学生的心里惦记着工资,认为我做出了成绩导师得给我相应的酬金,还有就是对导师交代要做的事情大打折扣。据资料显示,27.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即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充当了为导师打工的角色。[2]在这种关系体系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然而,在这种关系中,研究生很难得到科研的能力,很难做到对科学忠诚,很难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所谓的“从属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

研究生教育中“导”与“学”的关系被很多人渐渐误解为“从属关系”,认为导师处于主宰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研究生也从心里上也这么理解,渐渐的对老师产生一种误解及逆反心里。实际上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导师之所以能成为导师是因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具备了指导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他们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者,是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者和设计者,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监控者。[3]而不是人们误解的“主宰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作为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挑战导师,挑战权威的勇气,因为不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都是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研究就要尊重科学事实、对科学忠诚而不是盲从于所谓的权威。

导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是院校的质量教育保证,但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师生之间的“和谐”与“匹配”才是良好指导效果的关键。在师生矛盾中,导师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作为导师,积极主动的与学生构建权威性的学术关系、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以及健康的交往关系是抑制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不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导师要先做人后做导师,要以自己的才德影响并引导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各项科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求知欲、社会成熟度同样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如果研究生以消极的眼光看导师,不能客观的对待并片面的接受社会上一些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偏激看法,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漠然处置或胡乱应付,必然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作为研究生应该积极的理解“导”与“学”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要有较强的求知欲、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导师的指导性建议融会贯通,做好研究生应该做的事情。

笔者认为改善当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以导学关系为主导,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导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师道尊严。导师要提供更多的学术指导,并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发挥自己分析、综合、创新、设计方案与实施的机会,对待研究生要坚持公平公正。(2)加强研究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若干对策,完善导师业绩制度、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研究生应积极主动地与导师交流。主动向导师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与导师探讨课题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及自己设计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德育过程的主体”问对[J].江西教育科研,2004(3):9-11.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9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1、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研究内容

1.1研究对象与性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尚未明确地提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而这些问题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健康发展和学科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根据对目前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总结,笔者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体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本领域中的各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的总称。它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体育现象,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并交叉形成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哲学,体育政治学,体育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运动心理学等等学科。所以体育人文社会学实际上是一类十分庞杂的旨在关注和考察体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群,是由许多学科交叉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群。而且随着社会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研究内容还会有所增加和深人。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性质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又有研究方法的研究。从宏观和整体上探讨体育社会现象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用实践和理论手段开辟和探索体育运动的未知领域,解释和说明体育现象,预见其产生和发展变化,解释体育活动各种基本形态和规律,增进对体育的认识,为体育研究提供一般原理性的指导理论等属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体育基础理论科学如何直接应用于体育活动实践,解释不同对象本身的特殊规律,为体育的各种活动提供多样的、实用的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对体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战略研究,为国家制定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则属于应用研究。而对于体育研究方法的探讨则属于研究方法的研究。

1.2研究内容

1.2.1体育概论体育概论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其任务是论述关于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基本原理,解释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体育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以及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实现体育任务的原则和途径。

1.2.2体育哲学研究体育哲学是以一定哲学观点研究体育实践与体育科学技术发展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和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性以及有关体育运动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关于体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内容问题;关于现代体育科学的体系结构问题;关于人体观、健康观的历史发展及对体育的意义问题;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体育的研究;关于体育与价值体系的研究;关于现代社会大体育观的研究;关于体育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关于体育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关于哲学在体育史及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等。

1.2.3社会体育学研究社会体育学在我国习惯上被称为群众体育学,是随着体育运动实践的发展,尤其是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兴起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探讨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及其组织管理过程的规律。社会体育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代社会与社会体育的关系;身体锻炼的科学化研究;不同社会体育对象与群体的研究;不同社会体育领域特征的研究等。

1.2.4学校体育学研究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本质、规律及其管理的一门学科,它是兼有基础理论、并侧重指导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体育工作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其基本的研究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1)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包括产生与发展;与学校德育、智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内部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等;(2)研究学校体育的构成与实施问题。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竟赛以及校外体育;(3)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与评价。包括系统整体管理与评价和各分项管理与评价。(4)研究学校体育条件。包括体育师资,场地,器材,设施,图书资料,经费以及校园内外的环境等。

1.2.5体育经济学研究体育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体育领域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及体育事业的经济性质;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问题等。

1.2.6体育管理学研究体育管理学是研究体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与体育经济学相比,它主要侧重探讨体育事业优化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着重于对经济管理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管理体制研究;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管理研究;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研究;系统科学与体育的关系研究;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等。

1.2.7体育法学研究体育法学是研究体育法律规范和体育法律现象以及他们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新兴学科。研究内容有:体育法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体育法一般理论的研究;体育法制定和实施的研究;体育各领域法规制度的研究;国内外体育法的研究等。

1.2.8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观点来研究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并试图以研究成果推进体育健康发展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研究领域十分的广泛,从体育与各类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行为;从接近人类极限的竞技体育到儿童的游戏,几乎无所不包,主要内容是: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体育文化的研究;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及各种体育社会组织的研究等。

1.2.9体育史学研究体育史学以体育与运动的全部历史为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起源问题;古代体育的哲学和文化特征;各项体育运动史;奥林匹克史;体育思想观念的变迁;体育法制史;体育人物研究;体育考古学;体育史料与文献的研究等等。

1.2.10比较体育研究比较体育是对体育进行跨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世界各国的体育运动管理体制、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师资和体育干部的培训、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等。

1.2.11体育美学研究体育美学是揭示体育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应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体育美学的学科性质;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分类及形式;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关于人体美、运动美的研究;关于体育美的创造和欣赏;关于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

1.2.12体育伦理学研究体育伦理学以体育活动中的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是以研究体育道德产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应用理论学科。研究主要包括:关于体育道德的本质、体育道德的作用及范畴的研究;关于体育道德教育的研究等。

1.2.13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研究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研究的体育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运动员的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与传播媒介等。

1.2.14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探讨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情感和意志表现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的心理规律;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的心理规律;以及运动竞赛和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的影响等规律。

2、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个体育院校陆续开展起来,开设了一些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比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社会体育学,比较体育学等,而且,在这个时期,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机构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专门的体育院校成立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与此同时,很多的综合大学的体育院系,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体育学院也成立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心。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了5所体育专业学校的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所非体育专业学校的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又批准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四所学校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些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建立对于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相关的学术期刊不仅有各个体育院校的学报的专栏,还有一些专门的刊物比如:《体育文化导刊》、《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等等,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和讨论的平台。

尽管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科研和学科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建设还很薄弱,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科名称具有模糊性。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的总称,但是在名称上往往让人误以为是体育社会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这种学术概念名称的不规范,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学科体系划分上的不合理及学科地位定位上的一些混乱,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

2)理论研究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比较完善理论体系。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借助其他交叉学科的理论对体育现象进行应用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甚至近乎空白,在形成系统的理论所需要的科学积累上很不充分,对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很多学科,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比较受关注的学科,其研究,仍然处在简单地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初步阶段,而且在学科交叉结合上,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

3)体育研究方法的研究非常薄弱。目前对于体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比较少,体育社会科学还没有比较独立的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借助别的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必须将普通的研究方法和体育社会现象的独特性相结合形成专门的成体系的体育研究方法。

4)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属性混乱。按照现在的学科划分.有学者主张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被分散在哲学类、社会学类、政治理论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伦理学类、美学类等不同的类别中。这种以知识源流为依据的划分方法,虽然可反映出分支学科与母体学科之间的衍生关系,但它忽视了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体育学术领域)主张,以体育人文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应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到目前为止,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属性仍然没有一个定论。而学科属性的混乱会影响到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整体性的发展。

5)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高素质研究队伍的缺乏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组建研究队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队伍需要由以下几方面专业训练的研究者组成: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交叉学科群,从某一个单一学科角度去研究体育学会受到学科局限,不能获得全面、系统地认识。完整理论的形成依赖于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然而目前在体育研究领域不管是哪一学科都普遍缺乏高素质的研究人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限制,在二级学科下面很少能进一步专业化,比如体育社会学,在学科的下面就没有再进一步划分出子学科,比如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等。

6)学科设置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学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大多数课程是依据师资状况和学校、教师甚至学生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课程的变动性大,因此许多课程的教学和师资质量难以保证.也从而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完整。

3、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改革的基本对策为:

1)建立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灵活应讨各方面的功能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术机构,应建立起具有相对独立性、层次分明的教学、研究型的组织机构,且这些机构应具有一种既有普通人文、社会学科理论指导,又有参与体育实践调研活动资格的灵活体制,保证研究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监督学;公权力;学科体系

为了实现反腐倡廉、优政勤政的目的,应该加强对公权力监督的理论研究,而监督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目前,我国监督学学科还不够完善,仍是一门新型学科,对监督学学体体系建构的探索,对于推动监督学研究、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监督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

由于监督学目前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学界对其学科体系的研究由于侧重点不同,呈现出的名称和样态各有不同。大体而言,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从纪检监察的角度考虑学科体系问题,认为纪检监察学由纪检学和监察学组成。纪检监察学分为实体与程序两个领域,实体领域研究违纪违法的界限与区分、党政党纪的运用范围和对象、纪检监察的对象、范围;程序领域研究案件查办的流程和机制。①第二种观点从反腐败的角度探讨学科体系问题。该种观点认为监督学应当包括反腐败战略研究、反腐败制度史研究、反洗钱研究、中外反腐败对策研究、反腐败国际合作与中外政策对比研究、预防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预防职务犯罪与商业贿赂治理研究、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与机制研究等。第三种观点从廉政问题角度考虑学科体系问题。它认为监督学应该包括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外廉政思想比较研究、比较视野中的廉政建设研究、廉政文化与政策研究、廉政建设史研究、廉政教育制度与监督制度研究、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等。②第四种观点则从监督的本义和目的出发考察监督学的学科体系问题,认为监督学包含监督学的基本理论概念、监督学的历史起源、监督的组成部分以及国际监督制度等组成部分。③

目前的研究对于推进监督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对监督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畴甚至名称没有取得一致,影响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由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在腐败与反腐败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构建学科体系时偏重于腐败的预防和惩治,而对公权力的有效高质运行关注不够。三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将监督学定位于政治学的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影响了监督学研究的广度和研究方法的拓展,尤其是在如何看待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上导致局限性。

二、监督学的学科定位

监督学学科体系的确立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就是监督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学科是指具有规定的知识形态,占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资源,面对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使用独特的语言系统、遵守特定的研究规范,具有动态运行能力的学术共同体或专业组织。学科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某一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及其理论框架;二是指某学科的范围和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也就是说,学科体系是对所属各学科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具有规定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④依照学科建设规律,一门学科要得以成立,其基本条件是:科学设定学科位级和方向,明确研究对象和范畴,采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等。

中国的学科分类主要有四大标准,其中最具影响的学科分类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学科标准》,简称《国家标准学科分类》,其他三个分别是《基金委学科分类》、《研究生学位学科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是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目前中国所有的学科都在该体系内,其对各种有不同需求和目的的学科体系或目录都有指导作用。一门新的学科产生之际,首先要考虑该学科是否可以归属到《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中的学科内,划归到已有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或者三级学科内;如不能划归进去,则考虑创建新型学科,考虑其定位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还是三级学科。

目前,监督学还没有被这四大分类标准所体现,学界对监督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主要是将其作为政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代表学者有郎佩娟教授、等。笔者认为,监督学应当作为一级学科来构建。其一,监督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存在于各种领域,因此,如果要采用“监督学”的学科名称,则应构建起一个一级学科体系。其下,以“监督学通论”阐述探讨监督的普遍原理,并指导其他分支学科;再设政治监督学、法律监督学、经济监督学等分支学科,来整合各领域对监督现象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只有从这种大的视角出发,才符合“监督学”一词。其二,随着社会体制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权力的合法合规运用的监督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又推动了监督学的发展,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人才基础、分支部门的发展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其三,监督学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内容,使其能够区分于其他学科。

三、监督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如前所述,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与学科的区分点,也是学科产生、存在、发展并显示自身价值的基本要素。顾名思义,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学科,那么问题就在于是对什么的监督?即监督对象是谁?监督学应该是研究公权力监督问题的学科。公权力是指社会中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是以权力机关为载体,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⑤由于国家公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并对社会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公权力的运用会极大地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因此对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超过对其他权利监督的必要性。因此,监督学所研究的监督对象是国家公权力机关以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利的活动,这里的国家公职人员是指广义的,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其他公务人员”。监督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范畴体现为对公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所关涉的各个领域的监督问题。监督学特定的研究对象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解决的是为何需要监督等问题,研究的是监督的原理。中观层面解决监督体制如何确立的问题,研究的是监督制度。微观层面解决监督体制如何有效运行的问题,研究的是监督实践层面的问题。

研究内容也是构建学科体系的一部分。第一,理论研究的状况是判断学科研究所达到高度和成熟度的尺度之一,因而监督学必须研究古今中外各种监督思想和理论。除了研究独立的监督思想外,还要对古与今的、中国与外国的监督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借鉴先进的、优秀的监督理论,以便完善我国现今的监督理论。第二,监督制度也是其研究内容之一,最具特色的当属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应该强化对其的研究。其次,我国的监督法律制度比较薄弱,作为监督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力度,以便完善该制度,使监督有法可依。第三,监督的主体与客体也是监督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体大概可分为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监督的客体也即监督的对象是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在研究监督主体时,要考虑专职监督机关的研究,比较各种先进的监督机关的利弊,如香港的廉政公署、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等等。第四,理论离不开实践,对监督实践的研究也不能忽视,包括监督工作中的一般规律、基本方法和具体技术等等。第五,基本原则。监督的基本原则是监督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之所以单列出来,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作用。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监督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规则,对各种具体监督制度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对监督主体实施的所有监督活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能为主体提供适当的行为准则。因此,构建监督学的体系,应该明确监督学的基本原则,以便指导监督实践工作。

四、监督学学科体系的组成

根据对监督学的学科定位和对监督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的把握,监督学的学科体系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建构:

1.根据监督学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分支部门

主要包括:监督制度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各国监督制度的比较研究;监督学的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研究;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监督学的方法研究;监督学的基本制度研究。

2.根据监督的主体和形式所形成的分支部门

主要包括:纪检监督学;行政监督学;权力机关监督学;社会监督学;舆论监督学。目前纪检监督学和行政监督学相对比较成熟,权力机关监督学、社会监督学、舆论监督学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公民社会的成熟,外部监督学也必将发展,并与内部监督学一起支撑起监督学学科体系。

3.根据监督学与相关学科融合所形成的分支部门

主要包括:政治监督学;经济监督学;法律监督学;文化监督学;心理监督学等。监督学目前还没有进入我国的四大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有关监督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还没有支撑起监督学的学科体系。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监督制度的发展和监督理论研究的深入,监督学的各个分支部门会逐渐成熟,监督学必然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引文注释

①蒋熙辉.中国纪检监察学基本范畴研究[J].中国监察,2012(5):46.

②,董瑛.对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思[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9):98.

③郎培娟.监督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2.

④叶继元.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比较研究[J].学术界,2008(5):37.

⑤郎培娟.监督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