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18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1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课http://程设置以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随着近几年我院开展的“3+1”教学改革,课时量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量当然也就非常有限。根据我院的具体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

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

转贴于http://

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2

关键词:新课改;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创新

一、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创新

新课改对于课程的结构要求非常明确,着重解决学科太多不能整合的问题。相关要求明确提到,相关课程结构需要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才多样化的因素,不同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有不同期待,所以让课程有更多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增加了综合性非常强的内容和模块,还特意强调老师并不仅仅是在按照固定模式讲课,而是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或课堂模式。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没有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缺少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授,思想和理念对于课程的创新是有很大限制的。在专业课程当中,缺少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应用,这样不利于课程和书本的开发与结合;不仅如此,教育是需要实践的,这类课程也极度缺乏,如果将相关实践课程加入必修课中,则课程结构会更加完整。

二、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程实施中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非常关键,这也是教育专业课程创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将其运用到最终的课堂当中,那么一切的创新和改革都会前功尽弃。课堂中主体从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因此在汉语言课堂中要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同样是新理念的主旨。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也已经有了创新,但是依旧只是少数的创新,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例如,一些师范学校中文系学生依然在“中规中矩”地学习,在课堂上听、记,下课背,考试前突击,这些所存在的模式依然束缚着大多数学生。这种恶性循环是课程模式导致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极为被动,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对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做到这些,需要把握好亮点:第一点,需要老师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带动课堂教学实践;第二点,老师在课堂中要做到精讲课程核心内容,其他方面要适当放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分析、思考、研究、讨论自己对于课程的认知。这样做才能达到课程创新的效果,让学生带动课堂教学。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应注重发展功能

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该专业的课程评价功能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局限,“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非常严重;其次是评价方法上的局限,评价过程的不重视,仅仅以最终笔试作为评判结果;再次是评价主体上的局限,老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是评价功能的局限,其功能只能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得不到体现。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影响课程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重视起课程评价的改革,以此建构起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要让评价观念的改变带动功能的改变。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老师需要理解并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观念,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也十分有必要。

(二)要改变评价内容单一的现状,要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再让学习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内容上应该包含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道德、身心状况等,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避免以卷面作为结果的评价方法,不同课程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评价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例如,理论知识需卷面考察,而动手能力则需要实践操作,除此之外,可以加入论文、答辩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四)在新课改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点并不能只表现在日常课堂当中,更要在评价体系当中表现。老师往往在评价时所得出的结果是片面的,而学生眼中的同学或许会更加全面,从社会、同学、老师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才更有效,更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在向“需求”改变,这种需求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模式和课程结构很难再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因此其教育专业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人才,课程创新的局面已经慢慢打开。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个创新的关键点,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学科教育,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3).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3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实践性课程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36-01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汉语言文学远离社会,就没有生命力。经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要能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能通过语言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因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目前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性课程的不足,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因此构建实践性课程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有如下的思考。

一、优化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课程形式,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可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比如《写作技能训练》、《秘书应用写作》、《诗选及习作》、《词选及习作》、《阅读与评论》、《中小学教师技能》、《文秘技能综合》、《新闻写作》、《速记训练》、《文化活动策划与管理》等。对于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可以结合学生就业这个核心问题,灵活设置“应试“类的选修课程。比如《考研专业辅导》、《中学语文教师上岗考试》、《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公务员应试》、《申论》、《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等课程,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拥有实际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上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快速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开发实践性课程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我们应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能得到协调发展。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对“笔杆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在写作课的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兴趣不同,定制个性化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高教学互动

教师的讲授,主要解决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的讲授、讲练结合和实习实训各占三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讲述上课稿。即学生把某一堂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表述.这是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走上讲台的机会、。试讲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试讲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试讲,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四、加强教育实践

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重要的实践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我们需要细化操作程序,增强实习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有限的实习中获益更多。比如在学生实习结束后,通过评选优秀实习生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回顾和经验分享,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开展实习讲座或者座谈会。通过这些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畅谈经验教训,对比各自的差距不足,中间还可以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

很多人都有学车经验,在学车过程中,教练只讲要领,其余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上车操作实践。师生关系也应该像是驾驶员培训中的教练和学员的关系,教练讲要领,学生大胆实践。教练如果老是坐在驾驶座上告诉学员怎样开车,而没有学生自己的操作是学不会的。作为实践教学,我们的学习也该如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获得某一种成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文学扎实的基础,更要有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实践性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发课程,如何更好地互动。

六、加强语文基本功

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便是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比赛”、“钢笔字比赛”“书画比赛”“散文,诗歌朗诵”。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向这方面倾斜,可以开设一些鉴赏类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这些基本功的巩固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也是从一个方便体现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希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巍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2]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78(4):90-99.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子海(1982-),男,河北衡水人,唐山学院文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写作、基础写作、汉语写作。(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41-02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社会有着明确的需求标准,简言之,能“说”会“写”。其中,“写”又被重点凸显出来。首先,就业单位需要学生能够胜任文字撰拟工作,特别是一些专业文书的写作,成为单位不可替代的“一支笔”;其次,单位在工作别注重思想与观点的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也成为每个员工必备的能力;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应聘文秘、办公室工作人员、文字撰拟、助理等具体岗位时,把自身的写作能力作为重要的条件推荐给招聘单位。所以,写作能力成为汉语言学生专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成为衡量该专业毕业生水平的重要参考条件。

应用写作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常用应用文书写作的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在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应用文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因此,这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很多学校十分重视该课程的设置,学生也想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缺失、教学方式的落后、实践环节的形式化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疲于应付,根本无法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实践环节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力图探寻一种规范、有新意、能够形成教与学、学与用良性循环的途径,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一、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中的应用性体现

写作,特别是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中重点突出两个要素:谁来写(写作主体),写给谁(写作受体),教师与学生往往忽视要素知识背后的应用性本质,重含义解析,轻内涵理解,所以,教学内容的调整需要从这两个方面重点展开:

1.写作主体的应用性体现。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教师应该把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艺术传达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讲知识、讲特点、讲认识。所以,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融合:首先,培养主体的角色意识。应用文体的写作主体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角色,认定角色后才能开始进入写作状态,比如作者是秘书,承担着秘书岗位职责、文书写作职责双重角色。其次,培养主体的服务意识。写作的主体在很多写作环境下并不是为了自身的情感表达而进行写作的,一旦成为第二写作主体,有了服务对象即第一写作主体,那么第二主体必须具备服务意识,才能实现写作目的。最后,培养主体的目的意识。主体的目的意识能够时刻提醒、修正、预设写作的过程,影响写作的方向,必须加以重视,秉承写作目的的写作才能体现第一写作主体的意图,实现写作的效果。

2.写作受体的应用性体现。写作受体是指写作活动中接受信息的人。它的存在与否关系到写作活动能否最终完成,因此写作受体是写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写作受体与传统的读者并不是一个概念,受体是针对于主体而言,读者是针对文章而言。以公文写作为例,公文的受体按照行文方向可分为:上级、下级、平级。根据不同的写作受体,写作主体在行文语气、行文用词、行文表达过程中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实现写作目的。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形式与内容的互补性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注重形式的介绍,或者强调内容的完整,学生则容易形成重形式、轻内容的习惯,导致课程结束后,学生很快将形式的部分忘掉,不会内容的书写,最终课程没有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应用写作教学必须将两者合理地进行融合,形式即格式是面,内容即事项是点,本质是通过内容的铺开,将面补充完整。

1.形式中的内容解读。以公文为例,应该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公文总体形式与内容的撰写策略模式,结合每个文种讲解特殊情况的处理,才能让学生在写作共性中思考个性,在写作个性中反省共性。如应用文体中的标题撰拟,根据自身的写作教学经验,给学生一个规范的标题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公文的标题由三部分组成: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那么这三个部分又通过什么来连接呢?“××市人民政府关于号召全体公务员向××同志学习的通知”,这个标题中由介词“关于”、助词“的”来连接。所以,进一步总结出由“关于”等介词加上主谓结构组成事由连接文种,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通知”;“关于”等介词加上动宾结构组成事由连接文种,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国庆节放假的通知”。这样,从连接词、语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公文标题的写作。

关键是这三个部分形式中的内容解读,标题主要为了实现什么写作目的。第一,告诉读者,是哪个机关单位发文,对方是否有权利发文,发文单位的级别高低。第二,告诉读者,谁来为这篇公文负责。单纯的上下行文很好理解,遇到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就要考虑谁是第一负责人或者单位了,所以,联合行文中单位按照责任大小排列。第三,告诉读者,为何发文,即发文的理由是什么,事项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等。第四,告诉读者,发文者与自身的关系,是源自上级、下级,还是平级。所以,发文单位要全称出现。

2.内容中的形式策略。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实现应用文体的写作目的是教师考虑的第一要素。那么,如何到达这一目标呢?途径与方法又何在?

所有应用文体的各个文种,学生认为最难写的是第一部分。而各个文种最初体现的绝不是立刻通知对方你要做什么,怎么做,而是通知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合情性的叙述。这也是后面主体的展开、主体的要求与期望相辅相成。以公文中的行文依据为例:(1)行文的背景:行文的大背景是前提、原因、条件,这是行政单位具体行政过程中管理视野的体现,从大局出发,关注全面工作,为自身在行政工作中规范行政行为提供标准与参考。(2)上级的相关活动或者具体要求:发文事由中对于上级相关活动或者要求的关注更是一种行政归属的体现。对于自身工作的安排也是上级单位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在安排过程中,上级的相关活动及精神是公文写作中行文的原则,也是行文权利的保障。(3)本单位前期工作:公文写作中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具体而明确,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行为的连续性决定的。所以,发文依据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针对此次工作之前所召开的相关会议、作出的相关要求、举办的相关活动、确立的相关精神。(4)具体公文的回复:公文写作中最为直接的行文依据就是对先期存在的公文的回复,比如批复往往对应着请示产生,通知可分为批转类、转发类等。所以,发文依据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公文写作先期存在的公文标题并发文字号作为依据来写合情合理。

形式策略告诉学生,行文的依据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序来考虑安排写作内容:国家宏观层面―专业、行业背景;上级工作、活动―本级工作、活动;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群体―个体。而行文的背景、意义、目的,行文核心事项的组织安排、行文希望、要求都可细化为具体的行文方向,为应用文体的写作内容实践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径。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1.课程设计的设置与实施。应用写作课程可以根据课时设置与专业特点设置课程设计环节,采用工作过程中系列文种实践模式。如一个单位在年终总结活动中会依次产生四个文种:首先,×××关于年度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选拔的实施意见;其次,×××关于召开××年度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通知;再次,×××关于表彰××年度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的决定;最后,×××(领导)在××年度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学生也可以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独立选择一个虚拟工作环境,设置一次活动,以上级单位的名义行文,以下级单位的名义回文,如请示与批复。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其中必须注意行文的相关性及连续性。

这类课程设计最好选择相关课程教师参与评判,如秘书实务、秘书学原理、现代汉语、领导学等课程教师。他们分别从各个专业角度进行考核,给学生提供专业角度的意见,最后,应用写作教师参与文面形式、内容的评判与考核。

2.角色分配式的写作实践与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会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公文写作内容必须进入其实践环节重点训练。熟悉掌握常用公文必须按照级别区分来进行训练,如学生进行分组,第一组为上级,根据设置主题下文,注意行文的语气、内容的组织安排、行文的要求与期望部分的重点训练;第二组为下级,根据上级来文选择文种进行回文,注意回文的语气、内容的组织安排、行文目的的实现部分的重点训练。两组互换位置进行第二次写作实践训练。

3.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写作实践与训练。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基础写作知识的理解掌握是重点。很多学生保留着高中写作思维惯性,善于提论点,进行论证。实际工作需要的往往是叙述、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所以,设置叙述性、说明性较强的工作总结、计划、报告等文种的训练效果较好。

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采取各类专业文书的实践训练。因其具备了基础知识,而各类专业文书的学习如理论文体中的学术论文则是专业性、学术性、理论性较强的文体,需要教师结合其他专业知识,比如文学史、语言学、文学理论来讲,这样,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形成了知识的互补与应用,往往效果较好。

对于大四的毕业班级而言,就业单位急需的实操性文书是学习的重点。机关事业单位对应着公文、企业对应着日常事务文书、学生应聘对应着求职文书、考取公务员对应着申论写作,所以,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能够吸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当然,这个原则也可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4.突出日常实用性的写作实践与训练。通过很多学生的信息反馈,在其家庭生活、学习、实习过程中,一些日常经常使用到的应用文体更能够吸引其兴趣。如有的学生家中举办重大的宴请活动,需要他拟定请柬的写作内容,开幕词、闭幕词等具体的礼仪文书。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需要,突出应用写作课程的实用性,可以针对一部分同学设置写作实践,也可以推广到整个班级,在满足其需求的出发点上实现写作实践训练的目的。

应用写作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信心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从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的应用性体现开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与训练能够满足其岗位工作需求、自身生活需求、社会角色需求,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才能得以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实现,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奉海春.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方论刊,2012(10).

[2]骆鹏.基于moodle的高校写作课程教学重构[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9(3).

[3]刘文球.浅议“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3).

[4]王海兰.关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2).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是我国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迅速,不仅普遍开设于本专科师范类院校,而且在一些综合类大学甚至理工类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此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却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本科扩招导致专业人数过多,另一方面在于专业分工更细,原本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秘书学、新闻学等也相继成为了独立的专业,就业市场的蛋糕越切越小。面对当前市场的需求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作为三本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其中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课程体系重构的新思路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近年来,随着独立院校在改革中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已成为我国独立院校共同的人才培养定位。然而,对于一个以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强调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将其纳入传统的应用型的行列未免显得有些牵强。然而,当我们重新去思考“应用性”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应用性”不仅是指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还应该指为社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文工作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应用型不仅是指为社会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指为社会带来的人文价值。

2.对“就业市场”的观察

在对新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对近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另一方面走进用人单位,听取用人单位的指导意见。据就业生的反馈结果(有效问卷108份)显示,我校毕业生毕业后集中于企事业单位办公文秘14%、民营和中小型企业文职26%、中小学教育的占15%、宣传18%、培训机构15%、其它12%。针对“毕业生建议母校开设的与就业相关的课程”这一问题,许多毕业生都建议加强在校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训练、开设礼仪课程、言语交际课程等。用人单位则建议强化学生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体系重构的新框架

在新的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固有的人文性仍然是不可缺失的。它是专业的血脉,也是专业的灵魂。但同时,课程体系也要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借人之长补己之短。

1.知识方面

本专业以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设为语言类核心课程;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设为文学类核心课程。

2.能力方面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文学批评能力、中学语言教学能力、办公文秘能力、新闻传播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素质方面

学生除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外,还应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良好道德素养、健康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

三.课程体系重构的新目标

1.培养目标上

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学术研究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而这一培养目标显然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结合民办院校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培养目标上进行了改革,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使学生能娴熟地运用本族语和外语,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既能熟练地写作各类文体,又能懂得编辑、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与网络传播有机地结合,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上

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提出“平台”+“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平台。在专业拓展基础上建构三大方向模块:教育教学模块、文秘文员模块、新闻传播模块。

3.实践教学上

在校内实践中,我们对写作类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扩展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如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采访笔、投影仪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办公室常用软件使用技能,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等。

在校外实习中,我们在中小学校、报社、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重构的新特色

1.注重应用性

本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性,更加注重为企业培养多能的应用型中文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树立“基础为专业服务,专业为行业服务”理念,淡化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突出人文性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人文性将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始终。在课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人文素养、先进的道德。

3.强调实践性

本课程体系的重构加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洪芳.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考―以燕山大学为例.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李建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科教文汇,2013(4)

3.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4)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6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

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

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7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8

关键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研究

一、开放教育三十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老牌传统专业从中央电大建校之初就开始设置。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30年来从广播电视阶段到网络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历程。30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下的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经典案例,其中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是最为宝贵的。进入21世纪,电大的远程教育进入基于网络的教育阶段。从1999年起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就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模式设计和招生办学。从2000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初期阶段(2000秋-2009春)是基于固有资源的学习阶段,它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基本是以课堂面授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搬家与在线资源保存(含下载)学习模式;中期阶段(2009秋-2014秋)是基于动态资源更新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央电大此时更新了办学思维,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模式变更为教学规则组合模式,即: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训课、实践课,本科还有补修课程。专业规定学分,在学分的规定范围内,模块课程自由组合。这种设计其实已经在顶层将专业和课程设计纳入网络在线教育能够实现的学分管理框架内,即为学分银行使用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设计模式,但是课程的运行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后期阶段(2015秋-2017春)是基于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实施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此时进一步转换了办学理念,将运行于moodle平台的(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工具)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先行的模式变更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同步运行的模式,即:专业负责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在基于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上随时更新资源、随时实施交互、随时进行教学、随时实施教学监控、随时进行教学行为统计和管理、随时进行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随时生成课程教学资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媒体+移动的崭新面貌,慕课(公开课)和移动碎片化资源倒逼远程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技术的步伐。moodle平台的产生,使这一切成为现实。2015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全面投入运行,在新的平台功能的框架内进行专业重新设计,课程资源结构设计已经水到渠成。在新的平台模式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自由地复制、使用或者修改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界面栏目,增删教学内容。界面课程学习内容和行为列表都显示每个在线者的教与学的行为,包括每一个细微的访客使用细节,登陆者可以对课程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和搜索,按各自的需要登陆课程,和接收信息,并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平台理解成一个自媒体的学习平台,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空间。在国际方面,关于远程在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尽相同,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不相同,况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本土专业,韩国、日本有汉语和汉文学专业,但是学习和研究角度与我国大不相同,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1982年开办以来,一直坚持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没有真正设计出具有远程和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结构。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者都从全国重点高校遴选专家、教授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电大教师只负责课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经委托北京的一流普通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助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主编主讲,编写出一大批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课程教材,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本是对普通高校的模拟,没有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除了使用广播和电视播课外,基本没有实质意义的远程特性,形式上还是课堂搬家。尽管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电大最早开设的文科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并没有领先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从80年代初招收成人专科,先用广播语音授课,1987年后开始转向电视授课,21世纪开始以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实施教学。2001秋季,按开放教育试点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北大中文系以及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过中央电大与北大中文系的努力一直坚持到2003年春季结束。到了2005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联合办学,继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尽管经过了20年的办学经历,但是在专业建设的创新方面没有大的成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目标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组织是学管理,协作分级教学,所以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省级分部(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地市分校)、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四级办学机构的教学职能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就专业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性规则模块的设计,以及课程框架和课程选择范围的制定,并负责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省级分部(省级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落实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确认,以及在课程框架内对课程选择进行确定,并负责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地方学院(地市分校)负责专业结构的实施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落实,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教学点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自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负责学习者在专业结构内的学习和完成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学分,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学员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辅导学员课程的学习和学业的完成。作为省级电大的专业改革,由于受限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结构的限制,其改革的主动权是有限的。省级电大只能够在专业结构以及课程框架内对课程进行选择,其改革的主要空间是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课程选择;专业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非统设课程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开设特色栏目,进行特色教学活动;专业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灵活机动的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制订可操作的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实施方案、团队活动制度、团队活动空间、团队建设考核机制;专业目标设计方面重点在于专业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规律反思。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山西电大国开、省、市、县教学系统建设机动、灵活、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及承载功能,建立真正的基于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模块化结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体现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多种媒体资源+移动app输送的自媒体终端资源课程;在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开展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动态资源更新与随时活动积累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目标,建立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组合课程,真正在互联网上体现出语言与文学两个不同模块系列的课程特色,建立起特色课程基础上的特色专业;通过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功能开发网络课程,锻炼教师网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素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moodle平台框架内重新进行了专业特色教学设计,为开放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

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内容方面分类包括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也由课程类型决定,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本土类课程的汉学性,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性,文学类课程的艺术性,文化类课程的史学性、通识类课程的社会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教与学的改革,由此体现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在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与学的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方(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反思设计;教学客体方(学员)的学习资源获取、在线停留方式、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绩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中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后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更新了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课程设计模式,但是我们受过去初中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初期设计的“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的限制,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借助能够充分满足“在线教学”的moodle平台功能和它支撑下的国开学习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为此进行富有特色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的条件已经成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去一直采用教务规则先导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首先满足教务管理要求,课程教学也是管理规则重于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学科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特色极不明显。为此尽快设计一套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团队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特有的语言+文学特色,即语言方向的逻辑性、理论性;文学方向的形象性、艺术性。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社团组织活动的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影响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课开发出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感染力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运行在平台之上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过程:例如在每个课程界面开设的“特色栏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活动: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2-3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和“汉语言文学课程团队”的专项活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网络“在线教育”在经历了初期、中期摸索阶段发展之后,受后期阶段慕课+移动学习新模式的影响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它是在受moodle平台启发下,专业教学思维的体现,这在新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意义。它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学分银行落实奠定了基础。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建设设计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过去一直是面授和初级远程教学模式,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远程“在线学习”特点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教育研究在专业建设理论方面提供“在线课程”支持下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传统性专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秋季开办)从全国电大2000年开放教育办学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的支柱性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和招生规模一直很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省也是专业教师队伍最齐全,教师素质最高的专业之一。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本专业一直走在前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产生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自媒体+移动学习时代,本专业率先进行新媒介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开放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意义深远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新的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了适应国开即将教学计划变更为教学规则,将专业课程模块化、组合化,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模式设计,避免过去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改变“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形成的专业思维定式,使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建设一大批满足“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在moodle平台功能支撑下国开学习网上的学习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具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在聘请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根据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结合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的教学功能,确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的指导下,研究了升级版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对象需求类型、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设计、特色教学过程、特色课程建设、专业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评价(含课程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追踪调查效果)、特色专业活动社团(含专业学术组织、专业特色组织、专业学生组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确定研究试点聚焦基层教学点,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馈修正,通过课题组和专家研讨、会诊,最终形成研究结论。本项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座谈讨论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实践验证法、专家指导法、实际验证法。聘请了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具体内容。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包括对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调查。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得到预期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一直徘徊在专业管理和课程资源建设的层面,未能够达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与新媒体教育技术融合研究的水平。本项研究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特色”研究,将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回归到强调专业学科特点上来,使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由教学研究提升为学科与教学相融合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全省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才干,也才能够使广大学员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学习收获。这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和最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俊洪.网络时代的中国远程教育:问题与出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8-12.

[2]徐海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3]钟志贤,黄林凯,范艳敏,宋灵青.远程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访远程教育专家michaelG.moore[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4]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5]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15).

[6]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7]李松坡.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8).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9

关键词: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革新

1目前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幼师学校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语言表达、阅读、书写等组成部分,存在专业理论知识、语言表达等教学目标。而当下幼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通常过于重视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忽视对学生语言感受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的教学,这使得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汉语言课程学习的效果较差。

1.1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国幼儿师范院校所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以汉语言文学的“讲授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国内外文学作品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只是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组织与教学,缺乏明确的汉语言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并未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设置具有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情境,也没有将学生放在课程教学的主体位置,来展开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组织与互动,所以其教学模式过于刻板与单调。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没有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行业需求等,设置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因此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的学习,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规划,所得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结果,无法满足社会应用型汉语言人才的培养需求。

1.2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幼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大多是根据教材中语言情境、文学表达规范等,进行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汉语言创作、汉语言应用内容的涉及,这不仅造成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变得单调化、程式化,也对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创造力与表达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组织来看,教师更注重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汉语言文学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面,教师仍旧以教材讲授的教学手段为主,缺少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教学设备的应用。所以过于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缺乏对汉语言内容的深入体会与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也较低。

1.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足

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另一问题,则是该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应用性,更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当下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中,通常秉持着“上所施下所效”的学习理念,对教师讲授的汉语言文学理论进行学习。但由于汉语言文学内容过于艰深,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对现代文学的部分进行详细讲授,而对涉及到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则采取浅尝辄止、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简要讲解其中包含的文学典故、思想感情。这种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教学,忽视汉语言文学内容实践,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的教育,使学生课程学习沦为机械的内容记忆,无法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

2幼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策略

2.1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目标

幼师学校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场所,其所进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开展汉语言文学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教师不单单要依据汉语言文学教材的设置,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还要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汉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教学。比如:对于不同学习阶段、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差异化的课程教学目标,低层次学生主要进行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那些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学生,教师应进行课内、课外文学作品的讲解与剖析,使学生了解整个汉语言文化、语言教学流程,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2.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及汉语言文学的启发式教学

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这造成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产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也较差。基于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建构“启发式”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探究、课堂互动交流中,与学生一道分析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汉语言表达与实践中。例如:《现代主义文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启发学生展开现代主义文学的思考与探究。之后再针对“意识流小说”等体裁,向学生讲授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

2.3革新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的组织与开展,需要选取汉语言文学理论、语言表达等教学内容,革新汉语言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将教师教、学生学进行有效结合,转变“灌输式”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结果。第一,教师应针对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职业规划等,设置文学背景介绍、作品阅读、文学类型赏析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结构、知识脉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思维,从而保证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又能够对自身的学习与实践状况做出反思。第二,幼师学校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开发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情境、课堂讨论与互动、教学总结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真正将文学语言学习,内化为文学创作能力、表达能力,并强化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语言表达与展示,进而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篇10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改革

[作者简介]张琪(1973-),男,四川自贡人,重庆科技学院外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法。(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1-03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在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现在全国上千所本科院校中,除了部分音乐学院、体育学院、艺术院校等尚未设立英语专业,其他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专业由此成为覆盖面最广、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理工科高校便纷纷开设科技英语专业本科或专门用途英语专业本科。至2007年止,在我国高校中,1/3以上的英语专业教学点是在理工院校设置的。理工科背景的高校的主流专业、师资力量、科研团队以理工科为主,学生就业也相对较好;相形而言,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师资普遍不强,专业影响力较小,学生在理工科行业的就业率低,发展速度慢,这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等发展。最近十年,外语界专家、学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就理工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大量的观点,这些观点既有相同点,又彼此相异,甚至彼此相悖。但是,争论最为重要的观点还是趋同的,主要涉及理工科英语专业的指导思想、自身定位、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一、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的现状

理工科高校开办英语专业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30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直到实行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后,人们才发现理工科高校还存在一批质量不错的英语专业学生。然而,近年来,随着更多的理工科高校开办英语专业,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开始下滑,学科建设现状、教师队伍建设也不让人满意,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也不明确,理工科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如何界定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平衡外语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何规划英语专业的师资发展等问题成为理工科英语专业发展亟须解决的课题。

1.指导思想的僵化。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在4年中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的总学时数不应少于2000学时,并将英语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等三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建议性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通读《大纲》,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几乎完全按照传统英语专业量身定做的大纲,而且几乎只能适应纯粹的英语语言文化专业的培养,根本不能满足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客观而论,这是一个极其僵化的教学指导文件,不论院校,全国一统,忽视个性培养,强调千人一面,其结果就是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在“985”高校、“211”高校甚至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冲击下死无葬身之地。

2.专业定位的困惑。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追求“宽口径”“全面发展”“特色生存”,课程设置上“大而全”和“四不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取“英语专业+理工科课程”的简单复合办法,既想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又要狠抓英语语言文化的通晓,还要重视理工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这样的培养模式费力不讨好,结果就是专业定位不准,特色丧失,学生语言技能低下,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一知半解,相关理工科专业技能不强。因此,尽管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先天上占有跨文理学科的便宜,但培养的学生最终在人才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相关理工科专业领域内就业人数稀少,学生后续发展缺乏动力。

3.教师队伍建设的尴尬。纵观这几年理工科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缘由,其目的不外乎三点:一是增加学校的学科门类,向综合型大学冒进。这是近十年来众多理工科高校的通病。二是适应学校办学依托行业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能在行业就业的英语语言人才。三是解决庞大的公共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个人发展和提升需要。不论哪种原因,很多理工科高校开设英语专业都存在盲目性,缺乏充分的就业市场调研和自我的发展规划,往往是在师资队伍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专业地位低下,学科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等问题。此外,英语专业的教师普遍同时承担着公共大学英语课程,工作量普遍超重,没有时间自我提高,严重影响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由于英语教师大多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承担相关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而理工科专业教师虽具备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低,往往不能胜任英语授课的工作,理工科专业教学无法纳入到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之中,学科交融存在脱节,不能统一协调进行。

4.课程设置的随意。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是否也要遵循文科高校或者综合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路径?囿于《大纲》的束缚,以及专业设置的模棱两可,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显得格外别扭,既要兼顾英语学科的课程,又想以就业为导向向市场靠拢,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都采取“英语语言技能+文化文学知识+理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做法,认为在传统的英语语言课程上加上某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就能完成培养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实际上,这样简单课程“复合”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如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也不如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不受就业市场的青睐。

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取舍。对于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而言,英语究竟是一门工具还是一门学问?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一线教师,而专家对此也争论得格外厉害。何其莘就指责目前的部分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大纲》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过多关注所谓“复合”专业的知识(特别是国际经贸、国际金融等带有“国际”字头的课程),而忽视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人文学科课程。然而事实上,强调语言技能、人文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齐头并进往往导致“四不像”,其结果就是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低下,英语语言知识贫乏,相关专业知识不牢靠。

二、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为了走出英语专业面临的困境,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学校的办学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进行,立足行业特点,办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的理工科知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1.专业指导思想上坚持差异化发展。《大纲》虽然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但是作为纲领性文件,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院校、不同行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上的差异,以同一个教学大纲指导条件、水平、背景迥异的理工科高校教学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大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社会需求,研究制订适应不同情况和条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教学实行更细化的实行分类指导,在共性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发展,特色发展,鼓励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结合自身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建设英语专业、培养英语人才。对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而言,要力求区别于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敢于创新教学理念,牢牢树立为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立足特色,以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谋生存,求发展。

2.学科发展上依托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特色立校的根本就是依托学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进行办学,英语专业学科建设也应如此。理工科高校办学普遍具备行业背景,具备相应的优势学科群,这也使得理工科高校的毕业生特点突出,个性鲜明。显而易见,理工科高校的办学背景和优势学科群就是该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英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建设英语学科,如果不依赖于理工科高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其学科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向文科同类专业靠拢,学科发展趋于同质化,学科特色丧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化丧失,特色不明显,在人才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因而,理工科院校的英语学科建设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依托该校办学的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将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满足该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3.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融和复合。理工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当建立三个模块: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前两者从根本上体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内涵、研究范围和知识结构;后者涉及相关学科知识,在学科本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形成办学特色。但是简单地进行模块化教学并不能帮助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形成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课程的相互融合,既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专业知识的建构,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理工科高校办学的行业背景、优势学科群结合起来,相互融合或者复合,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获取理工科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还要切忌追求“学科门类齐全”,避免出现简单的“英语专业+理工科核心课程”这样简单的“融合”或“复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考虑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与相关专业只是培养的平衡,弱化英语语言知识,加强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专业范畴内统筹考虑语言、文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4.教学实践中强调语言的工具属性。对于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是也必须是一种交际技能,是使用者对于语言的“器”的属性的掌握和使用,而并非“道”的追索和诉求,所以对于理工科英语专业而言,语言的工具性属性当属第一追求目标。在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就是要强调英语作为工具为行业服务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依托办学行业背景和优势学科群,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并在教学环节上加强语言工具行业中的实践应用教学,为学生提供仿真甚至真实的英语语言实战机会,通过参观学习、资料翻译、生产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理工科专业知识,培养行业就业技能,同时锤炼英语语言,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上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同于文科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专业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理工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这就是目前高校普遍提倡的“双师型”教师。目前,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二是理工科专业毕业、英语能力较为突出的教师。前者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但是缺乏基本的理工科专业知识;后者具有良好的理工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但是相形之下英语语言技能相对低下。因此,要改变英语专业的师资,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英语专业教师进修计划和制度,鼓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理工科课程进修、现场蹲点实习,强化其科学素养,鼓励其获得相关理工科专业资格证书;对于毕业于理工科专业的教师,要采取措施促进其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际上,随着近几年理工科高校发展的需要,不少理工科专业教师都具备海外留学的经历,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能够胜任理工科课程的双语教学甚至全英文教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践教学中,不能用同一语言标准来衡量上述两类教师的语言水平,对于前者应当强调其语言技能,弱化理工科专业知识;对于后者,则重点强调理工科知识结构,弱化其语言能力。

6.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双学位”或“主辅修制”。为了更好地促进文理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的相互融合,培养英语技能良好、相关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文理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应该积极探索“英语+专业”“主业+辅业”的办学思路,要求和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辅修学校的优势专业课程,如石油、冶金、电力、动力、通信、汽车等专业;同时,以“2+2”或者“3+2”形式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双学位”或者“主辅修制”,努力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人才培养的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精英语,懂科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样,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在录取学生阶段应该区别于文科英语专业,只招收理工学生,以保证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要在当前的形势下走出困境并得到发展,就必须依托学校的办学背景和优势学科,坚持走学科渗透、文理兼容之路,立足特色,弥补不足,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狠抓实践教学环节,大胆改革和创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2]韩高军,张媛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6).

[3]何其莘.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展望[n].钱江晚报,2012-

07-07.

[4]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