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08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品德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63-01

新课改着眼于生命意识的呵护,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着力于人的发展环境的改善、精神空间的拓展,人格、人性等全面的均衡的发展,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语文学科具有德育、智育和美育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语言训练,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和智育协调发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新的教材为中学教师进行“德育为先”提供了很好的模本。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情感入手,激发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理想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一个重要阶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可以从情感入手,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让学生在文章中激起自己内心情感的波澜,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例如:《理想》一文的教学,我就非常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境入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导入上我从“希望能看到自由的太阳辉煌地照耀”的角斗士斯巴达克思,到追求“天下大同”的农民起义领秀洪秀全;从预见“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的马克思,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从到……这些人物的事迹入手,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涟漪,引导学生明白崇高理想常常会赋予那些致力于人格完美,道德高尚,为人类奉献出爱的人。

2抓住语文重点,突出思想教育,磨砺学生的坚强意志

课文讲读,应有详略,主次分明,抓住重点,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达到突出理想教育的目的。如初中语文第五册中的课文《岳阳楼记》主要表现了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体现了范仲淹身处逆境,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又如我在教学《陈涉世家》一文时,有意识推荐学生了解有关作者写作《史记》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司马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长篇巨作的,从而学习他那种逆境中奋发有为的意志。

抓住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会体会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每个人的成功必须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需要锻炼和培养。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自控能力不强,缺乏毅力。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意志过程及其心理特点,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从而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一生的教育工作。

3学习人物行为,加强思想教育,在教学中培训学生与生存环境的和谐共存

初中语文中有不少课文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锐智思想。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科学不断进步,生活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也逐渐呈现。培训学生与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拿现在非常普遍“留守”现象而言,有些同学还在支离破碎的家庭生活中。他们的心灵有一层忧郁笼罩,在教学时,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生活的热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例如,《背影》一文之中作者在泪花中把父子那段美好之情展现给我们,让学生体味“精神关怀”,感受理解人间天伦之乐的同时,学会积极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除了让学生理解父子亲情,感思坚强,还要让学生学会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比如《华南虎》中华南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反抗;《斑羚飞渡》中斑羚群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举都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们也要学会和生存环境和谐共存。

4开展情感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情境教学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信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利用材料中涉及到中国发展史的文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黄河颂》在黄河大合唱的配乐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告诉学生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欺侮,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初中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初中生,其世界和人生观尚未最终确立,抓住契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相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渗透;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338【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66-01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如何作到以“人”为本改变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却是一个难题,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索了用“心”教好语文的模式,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了学生的心窗,走进了学生的心扉,感悟了学生的真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会学生用心品名著

中国的名著浩如烟海,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浓缩,特别是四大名著,仔细品味,用心阅读,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名著对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用心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名著的片断。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对于这些片断的美妙之处,教师要充分的给予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片断的好处,然后会想到找到这些书来阅读,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是比较集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来督促学生阅读名著。学生的学习还是需要老师的大力督促的,督促的好,督促的力度强,方式方法到位的话,学生阅读名著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的。引领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含英咀华,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

二、教会学生用心去写作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是每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尤其要使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更是一个难题。现在学生作文最大的弊端就是大话空话,泛泛而谈,要麽说些过分极端的话来,其实自己未尽真正明白所言为何意。因此,要想写出佳作定要投入真情实感,即要用心去写作。

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他们对生活无所忧虑,缺乏独立认知及思考判断。因此,要想让他们去感受生活。就必须在练习写作时选好角度,选取他们最熟悉的人和事,最感兴趣的话题来写。

但在学生动笔之前,要先教他们认真的观察。因为,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这里所说的观察,并不是随便地“看看”,而是仔细地“审视”。要有意识地把周围的环境、人物的经历及事件的变化,人物的每个眼神、一席话语和路边的一草一木等等认真记录下来。学生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往往能更好的理解生活,真情随之自然地流露,从而达到让学生用整个心灵来感知生活的目的。-比如,我曾让学生写过《妈妈的一天》、《我的班集体》等等。因为学生观察在前,加之这些内容都是时刻萦绕在他们身边的,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其中还不乏佳作。所以,学会观察,学会感悟,观察人生百态,感悟生活真谛,是一个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写出佳作的基石。

教会学生领悟阅读,深入思考。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从书本,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生命的感悟,为写作积累思想,积累语言素材。然而,学生们由于眼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艺术修养、道德修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性。读书时经常见“美”而不知美。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善于指导他们去充分理解文章中各种美的因素,根据作者的思路,将学生带进作品所描绘的艺术思想境界中去,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使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美。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感情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动力因素。所以,不仅仅是在作文课上,更要利用平时的语文课,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源泉,从备课到讲课以至作业批改。都要诱导学生鉴赏各种美的形态,使学生产生欣赏美的能力。

三、要教会学生用心去“悟”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悟”很重要。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孟子说“说诗者”要“以意逆志”,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也即“用心体会”的意思。古人对“悟”在语文学习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非常全面,非常透彻。“悟”是“新课标”的要求。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十分明确的提出“悟”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悟”的能力培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57-02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我国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公民。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说明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已经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积极呼吁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但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仍然处在缺失状态。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落实中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教学的设计、实施的价值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育是多重目标的全面教育,即英语教育应对人的思维、语言能力、品质、意志、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进行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多元化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般能按照新课标要求,从英语语言能力、品质、意志、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目标和智力发展目标的实现,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高尚道德情操、人格素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目标的落实,把学生看成被动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形同虚设,造成缺失。

(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忽视对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挖掘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的中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单词、短语、固定搭配和句子等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的挖掘,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英语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没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致使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缺失。

(三)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教师只有综合考虑教学各有关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加以组合运用,才能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较多地为语言法中的讲解法、重复练习法等传统的方法,教学的顺序也是程式化的课前预习――单词学习――短语学习――语法讲解――课文翻译――重点语句的语法分析――课后作业(单词、短语、课文背诵,语法理解等)。即便有教师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互联网选择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自主学习法等现代教学方法,也只是蜻蜓点水,将重点回归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现代教学方法的内涵。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主要靠升学和排名,没能充分合理地挖掘教学方法的内涵,发掘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致使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四)初中英语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管理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过程。通过课堂组织纪律的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由于班额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管理存在得过且过现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怕影响教学进度,没能很好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草草了事。管理中没能用足够的时间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即便发现一些思想不端或行为不端的苗头,在教学管理中也是无暇顾及,或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及时引导处理。有些教师为了充分运用课堂时间,课堂常规中应有的规矩礼貌也被忽略,对成绩好的学生的一些不端行为网开一面,视而不见,致使初中英语教学管理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够充分,造成初中英语教学管理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

(五)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考核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分

教学工作的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对教师教学工作态度与质量进行的检查和评定。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上级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以升学率,获得学习、竞赛奖励等为准;学校对教师、班级工作考核同样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准,教师、学生评优评奖仍然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这就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工作考核中处于“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紧张起来不要”的软指标行列,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受重视。教学工作考核,大多依赖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绩以外的因素涉及较少,形成教师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美育,造成初中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是青少年人生的设计师,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行、行为表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教师有高尚的生活旨趣和良好的认知风格,其言传身教就能深入学生心灵,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确信教师的教育,并转化为自我要求。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生活旨趣脱俗。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通过初中英语教学多重目标的实现,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提出应对人的思维、语言能力、品质、意志、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进行教育。初中英语教师不仅在教学设计中实现目标的多样化,也在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每一个环节,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每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以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通过发掘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学过程之中,要研究和掌握教材的特点,发掘其思想教育的独特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交际用语中的文明礼仪,不同的问候语“Howdoyoudo?”“Howareyou?”“thankyouverymuch.”“Canihelpyou?”“Couldyouplease...?”等的正确运用及内涵,不仅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友好待人、相互信任。固定搭配中的乐于助人的helpsb.do/withsth,甘于奉献的devoteoneselfto,诚实守信的behonestwithsb.等,蕴含思想品德教育成分。语法教学中,学although/but时可以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学because/so时可以教育学生了解付出和收获的关系等等。教学中教师不能就讲知识,而应充分发掘蕴含的思想品德成分,并作为教学重点加以突出,以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选择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同时要发挥好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将不同教学方法本身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加以积极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倡导运用自主学习法、“对分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在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法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的效果,主要不是由教师教多少决定的,而是由学生如何接受,如何学决定的。只有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能学”“想学”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选择运用“对分课堂”时,不仅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对分课堂”进行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对分课堂”不仅仅是学习时间上的对分,还包含学习责任的对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五)通过教学管理,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和课堂常规,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把执行规章制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及安全教育,把耐心细致的说理疏导和必要的严格纪律约束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习惯。教学组织管理中,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严格要求,规范日常行为。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要认真处理,通过突发事件的处理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六)通过对英语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考核中,应全面考核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既考核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评价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既考核学习结果,又评价学习过程;既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评价情感因素。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考核,也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实现学习考核的全面性和多样化。评优评奖也进行全面多样的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通过全面考核评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智力水平,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中英语教学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教学始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合格公民,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落到实处,绝不能缺失。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建构绿色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08修改稿)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这纲领性语言的品读,我们明确了:初中语文课程就是为现代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公民,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必须是“绿色”的,即教学的内容是“绿色”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的手段及方式是“绿色”的(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只有我们真正建构了语文绿色教育,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既为社会也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和目标。

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初中语文的绿色教育呢·

1.教师“绿色”的思想是基础

思想指引行动是毋庸置疑的。苏格拉底曾说,没有审视的生活不能过。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份职业就选择了这一种社会角色,进而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稍作审视就不难发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完成它社会所赋予的职责,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的建设者的历史责任,从社会外显性特征及语文教育的内隐性要求来看,教师都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源自他的“绿色”思想。这些思想是语文教师实施初中语文“绿色”教育教学的基础。

从社会外显性特征来看,语文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必须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要求的高度概括。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审视自己:我的学高了吗,我的身正了吗·通过反省,找出差距,用行动来弥补不足。但凡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把它看成职业和工作的教师,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他来说,是被动的是一种束缚;我们选择了教书,就应该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是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的愉悦性诠释,二者的本质就是思想境界的差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语文教育这片广阔的海洋中驰骋奋进,也才会在工作实践中真正放下对考核评价的顾虑,凭着自己的良心为孩子们的未来而教。这一思想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向及路径,也是实施语文“绿色”教育的基础之一。

从语文教育的内隐性要求来看,语文教师必须要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思想。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做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德、智、体、美得和谐发展。这其实也是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有了此思想,我们才会追求语文教育自身的“生态平衡”,教师才不会简单地把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成为孩子们语文知识建构的亲密伙伴、友好合作者、高级引导者,确保初中语文“绿色”教育的实施。

2.“绿色”的教育教学内容是根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严格把关,对其进行“净化”。“净化”当然首先指其思想的健康性,它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净化”它还指教师应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社会生活及课本资源进行甑别,筛选出健康的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知识及规律,而不刻意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只有“净化”了教育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初中语文“绿色”教育的有效性,我们的语文教育才可能和谐、健康。总之,语文教师心中有了照耀学生的干净的阳光,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才可能呈现“绿色”的生机。当然,初中语文“绿色”教育的实施,也会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悟性及灵性。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5

英语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渗透各种思思道德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阶段,教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取得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学生的各个学科学习中都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当然更应该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1.挖掘英语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文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等主要特征,通过英语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同时通过英语教育,学生还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虽然在英语教育当中,涉及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识远远没有语文学科和政治学科中那么多和明显,但是如果英语教师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在英语学科中有很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初一学生刚进校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英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学科或者工具学科,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是为了拿到较高的分数,还要掌握较多的英语运用技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以后,可以运用熟练的英语和外国朋友、外国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外国的风俗人情、外国的文化、以及外国先进的经验或技术,积极借鉴和吸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将具体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重点提出来,比如在学习问候语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具体教授。在学习mycountryandSpeaking-englishcountries时,英语教师要通过对中西方国家的分析和对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myFamily”时,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尊老爱幼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做起,在家要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要能体会到父母养家的辛苦,特别是一些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学生,要能够真正地体谅父母的难处和不易。要学会关爱自己身边的弱势群体,如在乘坐公交车时,要积极给老、弱、病、残、孕等人士让座。在讲到动物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动物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以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述自己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喜欢。其实,英语教材中还有很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挖掘,然后将其恰当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教师要为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6

关键字:人文教育初中语文探索

【分类号】G633.3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所差别,蕴含着许多的人文因素,甚至有许多有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在其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也有所差别,需要更加人性化地开展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以确保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实其中。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语文教师每天面对的群体是活生生的学生,因此每个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程度也是有所差距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真正的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从现实出发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体现出学生个性以及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故而,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内容设置与现实背离,缺乏人文思想的融入

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当中大部分教师现阶段在人文教育的体现上还不够明显。首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课本教材的安排与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人文思想的融入。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人文教育理念的课程内容却少之又少。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都是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进行评判,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文主义情怀的忽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本当中内容的设置大多数都是符合中考要求的,诸如语言、文法、修辞、甚至课文、文言文等,完全都是按照中考大纲安排的,缺乏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学生被这些略显枯燥的教学内容所掌控,框在这样的教学框架中缺乏对生活的思考,进而导致远离生活、缺乏了实践,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的掌握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育理念的偏差,忽视了人文精神和思想的融入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但是实际上教育理念的落后还是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还是有所偏差的,统一、刻板以及充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然会忽略情感、兴趣以及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忽略了语文情感教育的态度问题,必然也就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和人文精神。导致语文学科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完全沦为一科应试制度下的枯燥学科。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单一,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

传统意义上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都是以考试为基础的。考试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仅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甚至成为未来发展道路上重要的敲门砖。单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了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同时对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和个性化的发展都有所抑制。究其本质而言,现阶段的教学评价仅仅是一种“中考”束缚之下的教学考评行为。

二、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整体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一)调整课程的安排,优化教学内容,体现人文思想

要想更好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重新进行课程的安排和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断的优化,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体现出人文思想的内容,更好的实现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完善。实际上我国的初中语文课本当中,还是有许多人文素材可以挖掘的。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古文,教师讲授的时候除了要对重点字词、一词多义等等进行重点讲解,也应该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进行讲述,通过对课文的认识,明确用于直言的人精神的可贵。同时也说明肯于接受别人建议的人深得人心,并且还可以将这一现状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用其来映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现象的阐释。

(二)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想改变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植入和创新教育理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相当高的道德素养,这样才可以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才可以有的放矢。教师要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生动形象的利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为学生展现出来,同时运用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对于教学内容牢牢地进行把握,既带给学生亲切感,也让学生掌握了许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三)创新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人文化的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是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呈现,初中语文教学也绝不例外。做为初中语文教育的开展者应该学会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文化的评价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和成绩,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也不能够仅仅依靠成绩来展现。教师应该建立起立体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要让学生学会形成自我总结和他人评价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考察系统,同时让学生学会张扬和展现学生的个性,以丰富学生的心灵,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以及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程度为考察学生和进行评价的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现,进而更好的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要想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就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应试,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将人文主义情怀不断的渗入到教学当中。人文教育的开展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张扬,更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向。语为我国的母语学科,更是需要不断的与社会相联系,与实践相契合,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实现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和发展,更好的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整体发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樊永平.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2013.

[3]于铁.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1.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7

关键词: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语文科目具有知识丰富、涉猎广泛的特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对教学策略进行发展与完善,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教学,忽视素质培养

由于初中语文教学属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因此,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都将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语文阅读技巧等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这种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升,但是却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无法发挥出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功利思想过盛,教学目的不明

功利思想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不良思想,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大众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事物的结果,盲目追求最终的目标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东西。由于现代学生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功利思想也逐渐出现在了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仅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教学目的,使教育教学的重点出现偏移,不能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挖掘,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激发,进而难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3.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现代教育要求初中院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思维的应用,对学校的课程安排、授课质量等进行正向的影响。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十分青睐,经常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忽视或者对教育革新进行敷衍,应付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检查工作。这就使创新精神难以在现代初中语文教育中实现,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与落后,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素质不足,职业操守缺失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阻碍因素,其中最严重的阻碍因素之一,就是任课教师的素质问题。一般而言,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我国政府针对教师的选拔出台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初中院校在选取教师方面也相对比较严格,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才可以进入教师岗位。但是在招聘工作结束后,初中院校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工作,使教师难以在个人素质上得到更大的提升,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除此之外,教师个人缺乏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丧失职业操守也是造成初中语文教学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1.践行素质教育,发掘学生潜力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升学考试的需要,同时还要迎合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安排。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发挥出语文科目的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所提升。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基础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赏析,让学生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进而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潜力的发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寓言四则》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叙述,并阐述自己对故事的看法与见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对素质教育进行有效的践行,初中院校还应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进行提升,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并健全教学监督机制,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监督,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2.革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的革新首先应从思想开始,通过思想的引导,作用于实际的行动之中。因此,在对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也应从思想层面入手,对教育教学的理念进行革新。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解,并积极地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与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将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让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3.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借助一些教学器具或者肢体语言等,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提升。例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应引入一些现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生物入侵》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现实生活中生物入侵的真实案例,总结出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初中院校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的阻碍。因此,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通过教学策略的革新与发展,完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保障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8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渗透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教育

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中本身所具有的蕴藏。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点,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例如,初中英语九年级(人教课标版)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要求学生就“规则(rules)”这一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该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感受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并通过主人公对妈妈顶嘴的片段,帮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伟大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父母,理解父母,听取父母的意见,明白接受父母和长辈给他们的建议的重要性。

二、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典型实例,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外语知识的载体,同时也应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平台。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与知识的训练外,也要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准确灵活地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性,恰如其分地运用和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写“失物招领”“寻物启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及价值观。学习食物的单词和句型,渗透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饮食要均衡。教材中的对话包含了许多礼貌用语,这就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了文明礼貌,行为习惯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动物单词时,告诉他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好好珍惜,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教材中谈论京剧及生活用品的材料和产地,学生在了解中国产品和传统艺术品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就能使学生既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三、结合教材中的句子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教师在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解析时,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名言警句和事例。这种把课本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人或事联系起来的教育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身成才,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从而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也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中学阶段英语课的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努力挖掘初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遵循英语教学自身的规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夏春荣.论英语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J].石油教育,2008(01).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9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79-02

对于我国社会而言,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人们之间进行正常沟通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而来的文化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素质培养要求,例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并对教育阶段语文学习所应具备的内涵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促使语文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得以体现。就某一层面而言,新课标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初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问题,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反思非常重要且必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内涵

1.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则有三点:(1)一切为了学生;(2)为了学生的一切;(3)为了一切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常常反思自身是否做到了以上三点。例如,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应该对课堂教学过后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取情况进行反思;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是否贯彻了价值观、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内容进行反思;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进行反思;对学生长期发展结果进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这些内容,才能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2.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越来越难以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导致很多教师开始抱怨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教育难度越来越大。很少有教师会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新课改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革新,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例如,是否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了充分尊重,是否扮演好了课堂引导者的角色等。

3.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前普遍需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件、备学法、备教法、研究教材、研读语文课标以及精心设计教学练习等,这些内容仅属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想理论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将这些内容与课堂实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因此,教师在课后,需要结合课前设计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设计的有效之处进行重点研究,并记录、留存、备用。

4.对师生关系进行反思。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语文教师要对师生关系给予高度关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无疑是检验师生关系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课后与自己碰面的表现、课前状态、课堂反应、课后情绪等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此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进而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5.对自身评价方式进行反思。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评价重点,而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仍是单纯地参考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教师要对自身的评价方式进行反思,例如,评价标准是否过于单一化,考试分数能否全面反映学生的优点,这种评价方式能否保证学生所具备的才能全面发挥,是否能够起到适当激励学生的作用,等等。

二、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作用

1.帮助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反思,语文教师可以分析、总结现有的教育现象,进而对其中的原理进行梳理与挖掘,升华自身的教学水平。分析、总结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困惑,为了解除这些困惑,教师普遍会采取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名师求教等方式,此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教师结合他人理论与自身思考,进而构建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个性化的专业理念。

2.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或是对比教学目标等方式,不断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可以促使自身的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更加审慎的行动方式,对教学问题予以有效解决,有利于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进一步改进,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可以对自身、学生以及教育事业更加负责。良好的教学反思意识可以帮助教师形成一系列优秀的职业品质,例如,严格律己、虚心好学、爱岗敬业等,进而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身师德,以此良性循环,最终强化教学质量。

4.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新课改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的要求更高,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课堂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种要求意味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以及技能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不能仅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参考,而是要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步程度等进行综合考量。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理论与实际,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

三、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1.未明确教师岗位责任。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兼任班主任,甚至是在一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学校,语文教师还要担负学校管理岗位职能,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客观原因有很多,例如,精力分配、个人认知以及学校导向等,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的干扰,导致很多语文教学难以对自身的岗位职责形成明确且清晰的认知。

2.教学过程精细化不足。语文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应通过课程内容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多维知识体系,例如,思想美、德育美、逻辑美、艺术美以及文字美等,然后通过各种互动工具、教授方式等,与学生之间进行良性沟通与交流,进而实现传道授业。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囿于成绩导向原则,导致教学逐渐呈现为功利化以及机械化,精细化以及人文化程度不足。

3.教师的自我评审不足。很多语文教师过度注重学校教学效果考评,因此,教学反思对象多为教学得失。很少有教师会将教学反思作为自身教学实践的行动力,主动地结合阶段性教学成果,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以及方式进行审查与评估,导致教师对自身的阶段性教育成果认知不足,难以实现自我提升。

四、教学反思改革策略

1.构建多维性综合教学目标。由于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其教学目标必定存在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素质缺陷、能力,制定该学期的教学目标。此过程可以归结为pDCa循环模式中的p阶段,可以大致概述为:参考上一学期的教学成果,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进行明确,进而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精细化执行多维性综合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精细化执行多维性综合教学目标:首先,德育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所具备的德育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以及应用。因此,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本内容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适宜引申以及发散教育,帮助学生联想历史典故,进而通过故事性教学方式升华为思想性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其次,心理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的另一重点目标便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项目标具有一定的不易测量性以及抽象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连接课外读物与课本内容,通过教学媒介,对教学方式进行全面创新,以此提高教、学二者之间的交互性,并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且个性的心理品质以及健全人格。其三,团队教育。团队意识在人类社会中,属于被重点关注的协作精神。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课本内容向学生传达团队意识相关理念,还要通过合理化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例如,小组合作实验、分组辩论等。

3.对教学反思进行持续性改进。初中语文教师在做到上述两点之外,还要执行pDCa循环模式中的C阶段以及a阶段,以此对教学反思进行持续性改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其中,C阶段即工作评价、控制阶段,教师需要不断梳理自身的目标执行过程以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对比设定的教学目标,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以此为教学反思结论。a阶段即持续提升教学反思阶段,教师需要结合上一学期的教学反思结论,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进而为制定本学期教学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深入贯彻,教育教学出现了非常显著的转变。就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教学反思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及环节。只有在教学反思的不断推动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才能促使自身不断实现质变,进而获取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迎春.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1).

[2]池灵巧.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0,(07).

[3]张瑜.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品牌(理论版),2010,(10).

[4]张卫国.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与思考改革[J].学周刊,2013,(11).

[5]王明玉.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6]刘会芹.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4,(18).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篇10

关键词:授之以渔初中语文教学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47-01

“授之以渔”这个成语源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时至今天,“授之以渔”成为教育界中众所周知的教育方法。但是,要灵活地运用这“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是很难办到的,这也就是处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教育难题之一。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身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独立思维培养目标,是我们要重点探讨分析的内容。授之以渔主要就是把老师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初中语文教学尚需如此,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授之以渔”的教学技巧,古之如此,现在也一样,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可以说是古今相通的,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传承了从古至今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传承力量和感召力量,思维的独立思考和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国孩童,从小就接受语文方面知识的熏陶,在对语文学习方面的学多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方法应在教学过程中用得恰到好处。

1“授之以渔”成语的历史渊源概述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出自《老子》一书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

从这一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方面与这一成语的相通之处。初中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对其一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具有转变人生航向的重要作用,故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授之以渔对教学方式上的启示更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远,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教育凝聚了不少教育智慧的结晶,“授之以渔”当属教育思想中的精髓教育方式之一。老子是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的道家学派创始人,具有深厚的中国教育历史文化积淀,书著《老子》传于后人,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授之以渔”教育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

2.1“授之以渔”之师生关系教育思想

初中语文知识是处在小学语文知识积淀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在语文教学阶段中隶属初级阶段,对知识的传授主要应实现知识传授为辅,学习方式方法传授为主。这就要求,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关系桥梁,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互动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机械传授是绝对不可取的,应该灵活地运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教育网络。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良师这一角色,同时应做到学生的益友这一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局面。例如,在课堂中,多尊重学生的发言,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常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敢说感言,敢思敢做的学习乐园。

2.2“授之以渔”之学习方法的传授策略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中重要的致胜法宝,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的学习是愚昧式的学习行为,,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反差学习效果,而得到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指导进行学习,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使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达到孜孜不倦的学习境地,不断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深悟知识的真理,从而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那么,教师在传道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法的有效传道呢?笔者认为,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在传道这一方式上多下些功夫,在知识传授方面应以兴趣学习培养方式为主,不断刺激初中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不断引领它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例如我们上鲁迅先生中的《孔乙己》一文,教师应循循善诱,让学生了解孔乙己这么一个人的生平故事之后进行课堂讨论,不断刺激学生探寻《孔乙己》一文中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在课堂的讨论的活跃氛围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胆识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3“授之以渔”之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断培养

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机械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教育发展道路上容易使其步入教育的死角。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语文具有深远知识积淀的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语文具有灵活的知识关联性,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和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对知识海洋的不断探寻和思考,并不断辨别是非,认识到人生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人格道德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航向。“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在对初中生语文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辩证施教,因材施教,从单一学生个体发展成几个小组的,并进一步发展成片,实现兴趣的学习和讨论小组,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知识在不断讨论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3结语

终上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去不断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现代,同时也适用于将来。在教育事业中,要使教育得到源头活水,就应该不断辩证施教,让学生在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学习方法,把握学习知识文化的精髓,给初中生们将来的学习带来更大的益处。同时也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勃勃的发展生机。

参考文献

[1]庾惠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课堂中推行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几点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77-78.

[2]夏海月.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1(16).

[3]王东伟.略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学习新课标的一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1(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