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06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1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复合型农经人才培养思考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

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

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

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

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

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

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历来被称为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的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推动生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信息化重视程度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对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还不够重视,还在利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缺乏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有什么吃什么的时代,逐渐在向吃什么有什么的时代转换。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需求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统计和分析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结合农业科技知识筛选出较好的种植方案建议。这样即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又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产品滞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而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盲目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种植。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方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农业信息化体系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障,这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和推广。

2.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的欠缺。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不足,使得地方农业经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以新闻、政策法规、转载刊物为主,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行情调查分析,缺乏对市场行情动态的跟踪,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适用度等等。因此,需要迫切提升相关信息的更新度,迫切提升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完善数据库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推行效率。除信息资源更新和分析不足外,资源展现形式单一,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一个表现。此外,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因素之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越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越容易。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所受教育不多、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让他们掌握较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成为较难实现的任务。农业科技人员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可以研究高效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这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但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员和地方政府职员的非专业化,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低普及率使得他们获得高效有用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信息化角度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

1.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多向地方政府宣传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以地方政府作为依托,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调动当地农民和基层作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信息库、资源展现形式和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信息库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信息库中的数据真实性、更新度、信息的加工准确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等等,都将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针对资源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手机通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刊、网站等多层次的媒体平台来推广信息,也可定期举办交流会,实现信息互动。对于合作机制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地信息库实现整合和共享,创设一个共享交流平台,这即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能为建立更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机制打下基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和农业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可以考虑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广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化意识培养。在地方设立专业信息化站点,对基层作业者进行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推动农业科技化知识的更好普及,减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力。除了定期对广大农民的知识科普,还需要对管理部门职员定期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更好的建设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利用制度保障留住紧缺的农业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为农业地区提供专业性保障,组建一支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专业团队。以专业信息化站点、核心专业团队作为中心点,以地方广大农民和地方企业经营者为扩散面,加速科技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在完成知识普及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速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

三、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广大的农耕土地和大基数的农业生产人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利用程度,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现状依然不够乐观,还存在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低、信息资源欠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而且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相互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更好、更平稳、更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2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学分,选修课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3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获奖的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仅为53.5%,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大部分课题结题后,其成果束之高阁或采用率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没有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1.2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尤为突出。首先是农业科研资金不足,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整个国家科研经费的比例只有3%~4%;农业科研投资仅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2%~0.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发达国家一般水平为2.5%~3%。其次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缺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来源不稳,使推广工作受到影响。

1.3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农业科技体制在宏观管理上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管理效率低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落后等,使得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严重。农业科研单位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许多成果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没有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2强化法律建设,建立农村经济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2.1建立规范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已经发展到必须加大投入和支持保护的新阶段。而国家有关法律的缺失决定了需要制定农业投入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可以督促政府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农业投资立法除应就投资关系、投资主体做出规定外,还应就投资比例主要是政府向农业投资占整个投资比例及农口内部农业基建、农用工业、农林水气各系统之间的分配比例以及投资方向、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只有依法强化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农村经济科技创新的发展。

2.2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有很多,多部知识产权法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从法律层面来讲,制定一部统一完整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能够使公众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权利的范围及救济手段,避免法律规范之间的交叉冲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速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全面与国际标准相衔接。耍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氛围,纯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

2.3完善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相关服务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教学工作体会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41-01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专业课教学水平是其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多年来,如何搞好专业课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本文试从《农业企业管理》教学中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上,大胆改革

1.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地方特色。专业课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及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内行研究编写的集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于一体的教学依据。但从目前来看,教材内容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内容繁杂。大学专业课本中的章节,高职教材全有,涉及内容面面俱到,成了大学教材的缩写本。二是资料落后于时代。这些教材都是几年前编写的,引用资料年代久远,有的已落后了,甚至在教学理论上也过时了,如有关计划经济的内容就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理论,作为两种经济的对比也不必过于繁杂。三是教材内容不能体现“地方特色”。《农业企业管理》教材的编写是立足于宏观大范围,全国各地一致性的内容,没有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改革的力度做具体的讲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以“教材”为本,把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二是注意“筛选”,及时补充更新,并注意与课本内容的衔接。

2.坚持以本课程为基础,注重各专业课程间的相关性,体现本课程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管理》是管理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又是各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讲解时,如果只讲解《农业企业管理》的理论,而不注重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将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以启发式、提问式的形式使学生不仅学习《农业企业管理》中的理论,同时也要明确知道这部分理论基础是哪门课程中哪种理论、哪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各课程间的相关性。如预测决策分析中,“资料”以《统计学》课程中的原理为依据而获得,以《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用《农业企业管理》课程中的理论进行总结。这样一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认识,体现《农业企业管理》课程的综合性,也巩固了其他专业课程知识。

二、教学形式上,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的最重要的环节,是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理论准备。但是,高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决定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除珠算、财会等一些技能之外,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更应注重这一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农业企业管理》中的理论与当前的政策及经济理论界的新观点相结合。比如,将《农业企业管理》产业结构这一知识和目前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界提出“以畜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的新观点相结合,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结合了实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农业企业管理》中的理论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枯燥的理论,没有实际意义,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农业企业管理》产品成本费用这一知识的讲解时,可结合农村实际工作中“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分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同时,也把理论界提出的“费改税”的观点讲给学生。

3.精心安排学生实习,做好实习安排和指导工作。结合理论知识适当安排一些市场调查、参观及参与企业生产等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参加这些活动,比如在农村工业生产过程组织这一理论教学中,结合我院组织在华圣集团进行实践实习这一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华圣集团的发展、产品生产线及组织管理过程,以实习报告的形式写出“华圣集团产品生产组织过程之我见”,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讲解、调查、专题讨论相结合

传统的教法造成学生参与意识差,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素质教育,解决的办法就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调查、专题讨论结合起来,使教学方法达到灵活、精巧、新颖。首先,由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专业知识,把学生引入门;其次,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专题,进行调查。第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调查任务,写出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情况和专业知识的特点,确定讨论的专题,开展研讨。为了学好《农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笔者常常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要求学生针对农村经济中实际问题进行调查,如农民负担、农村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村环保等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展开研讨。这样,既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加内容,精心引导,培养学生课外专业阅读能力及专业写作能力

为了使学生理解、加深、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教师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特别是理论界的一些新观点,而这些不仅需要教师翻阅大量的报纸杂志,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增加阅读内容,对经济专业的学生布置一些《资本论》、《经济学》等专业著作的阅读。要求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多翻阅各种杂志,如《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农村经济探讨》、《陕西农业科学》等优秀期刊,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结合了政策实际,也培养了学生阅读、思考、写作专业论文的能力。

五、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文字性极强而逻辑性较少的课程,讲解起来比较枯燥,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然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对《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应力戒繁冗、芜杂的废话,应该具有悦耳的语言,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生动的形象,富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更应注重专业课程的普通话教学,这也是语言艺术性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孔凡玲.完善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6)

2.梁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圈,2007(10)

3.李奎良等.高专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4(5)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5

(铁道警察学院法律系,河南郑州450053)

摘 要: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需要,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农业;中原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084-0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农业部于2010年推出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颁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因此,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虽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但是农业的重要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农业发展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发生在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民事主体对人们脑力劳动创造的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等依法享有的专门权利。[1]其主要特征有:农业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等知识产权的法律共性,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同时农业知识产权也因为其涉农特征,而具有的主体难以控制性、易扩散性等特征,其权利既可以是由涉农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取得,也可以是由其他合法取得权利的人享有。而且因为其以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为保护对象,与传统物权所保护的有形财产不同,因而保护对象有很大的扩张空间。根据有关国际条约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所有涉及农业、农村经济或者农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都属于农业知识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分为农业知识产权和涉农知识产权,前者包括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后者则是指可以适用于农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其中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最主要的保护形式。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为本国乃至国际重要的经济贸易政策,其他国家也都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率很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制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的主要粮食(小麦)产区,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人口过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围绕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获取关键性的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农业并不仅仅是被保障的对象,而是要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基础作用,成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强劲引擎。要达到这一点农业必须提升自身水平。农业知识产权为此保障护航。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各种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为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营销奠定了制度基础。大力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迅速增强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

河南省2008年制定颁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于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农业知识产权做出了规定,并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任务,提出:“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农作物病虫害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农业设施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重点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打造知名品牌。重视粮食、果品、肉制品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商标,形成知识产权优势。把知识产权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衔接,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多年来,我省围绕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工作的推动都卓有成效。2009年,河南省农业厅制订《河南省2009年农业植物品种权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并依法开展农业植物品种权执法工作,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假冒案件得到了及时查处,有效地保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数量稳步提高。[2]2010年,河南省农业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0}50号)和国家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放在突出位置,统一安排和部署、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3]2009年,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63件,居全国第三位,总申请量达到547个,被农业部授权保护的农业植物新品种达到228个。2009年,全省法院新受理一审植物新品种纠纷77件。[4]

随着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所引发的贸易争端和经济纠纷日益增加,而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同发达省份相比,或者与我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1、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农业知识产权转化和利用率不高,专利、商标的申请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由于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起步晚,加之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较少,因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多农业科研人员、农科管理人员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很有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知识产权产权仅保护工业领域,农业领域不存在知识产权,因此不需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因而,我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一方面不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经常出现自己的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不注重树立良好的商标形象,造成了河南省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2、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规范。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增多,一个全面、系统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但是目前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此外,与之相关的农业知识产权实施与管理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交易制度还很不规范。规范、合理的交易制度能够加快农业知识产权的流动,使创造人或者权利人快速有效的实现效益,不仅能够激发和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技术更新换代,而且能够提高我省农业生产的水平。以农业知识产权中最为重要的植物品种权为例,尽管近几年,我省的植物品种权申请与授权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是进行交易转让的数量不多,规模也很小,而且签约率低、违约率高。究其原因,还是由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因此,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

3、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不完善,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

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小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以及河南省农业厅等相继开展了不少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重大的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案件,可以说其行政执法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法院受理的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数量特别是有关植物新品种权的案件不断增加。但是,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仅仅靠一些专项打击或者保护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针对农业知识产权特殊性的保护制度,没有健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等,既不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也不能有效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重。此外,由于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单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没有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者设立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因而知识产权工作被动滞后,没有合理规划,不能防范风险,遇到纠纷没有证据,遇到侵权不会维权。

此外,缺乏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开发的国际化视野,对西方国家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制度等了解较少也是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战略实施

根据2008年颁布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和有效促进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细化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并推进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在农业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尽快建立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持和保障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二)构建适合我省农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应加快构建适合我省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制定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不同类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强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构建符合省情、有利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应急预警机制。同时,构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重保护机制,除了人民法院的司法保护外,加强政府监管,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切实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的部门联合执法,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农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三)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法

打造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等)和继续发挥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业、农产品是我省农业腾飞的两翼。围绕“一主两翼”,突出主导产业,强化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应该成为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政策的主导思想。为此,在推进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以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农业著作权、农业新品种商标权和农业商业秘密权等领域的全面保护,同时,要强化重点领域的重点保护,包括进一步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普查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保护和权属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导向作用,促进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体制,促进与专利、商标、版权等部门协作配合等。

(四)加大宣传,培育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

要大力宣传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把农业知识产权宣传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向我省人民普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农业知识产权对于农业大省所具有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形成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尤其应当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能迅速提升观念,敢于且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农业知识产权。同时,要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专业已经招生,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新增了知识产权专业,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设农业知识产权课程,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秉斌.试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2][4]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200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河南日报[n].2010年4月20日.

[3]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打击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eB/oL].http://moa.gov.cn/ztzl/

djqqjmwlxd/df/201107/t20110709_2048927.htm.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管理、经济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涉农企业、相关政府工作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管理、财会、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高等教育课程实验教学是以课内实验为主体,社会实践为补充的教学体系。当前,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了适应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专业市场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受教学条件、课程设置模式和考试方式等限制,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实验教学课程偏少等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普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it类与非it类资源,依托校内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角色扮演、模拟仿真、实战演练等形式的课内实训。这些课程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传统守旧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

响较大,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缺乏现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因循守旧,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讲授占到教学课时的95%以上,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不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知识,既缺乏对实验环节的认识,也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经济建设、学科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二)课程实验教学科目少、内容单薄

我国现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沿袭过去的“专才”培养模式,专业面欠广,课程实验设置僵化。目前,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实验,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会计学等,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实验课程,但是针对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实验较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课则更少。此外,已开出的实验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大多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很少,实验内容欠深入拓展,缺乏融会贯通的实验课程体系。

(三)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主要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专业计算机软件为载体的模拟实验平台,采用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实验目的、方法和实验内容后,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考核方式则以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评分依据。这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仅针对课内知识,教学地点局限在机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师资设备薄弱

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均承担的兼职教师,专职实验教师较少,而兼职教师较大的课务压力和科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许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在实际工作单位从业过,实验经验严重缺乏,所以在实验教学方面很难有所作为和突破。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的条件而言,普遍存在实验室规模偏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实践基地流于形式等问题。实验设备主要是计算机硬件和各类软件系统,缺乏可进行实境仿真的专业型仪器设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农林经济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知识、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直接知识,锻炼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从教学理念到实验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设备的创新型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新局面。

(一)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企业越来越高的人才要求,高校教师应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特色意识,构建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深入认识经济、管理类实验的特性,分析体系构建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考核等各环节的教育教学,本着系统性、效益性等原则,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合设计。

(二)设计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农林科学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熟练掌握英语、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法与技能。为了实现这一培养要求,应设计“多平台、多模块、多层次”的完整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依托校内模拟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外实体实践平台,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的理论课程开设实验课程,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对实验内容进行纵深拓展,加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实现从基础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的逐渐提高。当然,这样的课程体系,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和师资设备提出变革要求,可考虑适当延长课程总课时,以实现在理论课时不变或微缩的情况下增加实验课时;师资设备则需相应增强,并提高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此外,还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林业经济发展要求,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方法。1.课内实验教学,根据课程理论知识,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方法来实现。2.第二课堂实验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主要以专业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证券投资模拟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国际贸易实务大赛等,大赛结束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操作和成果进行评奖。这一方式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信心、行动力及合作精神。3.项目管理式实验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更高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理念。开放实验项目类型包括:⑴学生参予科研型:如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⑵学生科技活动型:学生自拟科技活动课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⑶自选实验项目型:由实验室定期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自选实验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提交实验结果,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鉴定合格的,可申请学分。4.社会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农林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分析,自拟或自选实践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社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

(四)增加投入,改善实验条件

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要加大人、财、物资源的投入;在校内实验室硬件方面,应扩大实验室的规模,购置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必需设备,通过不断地整合、深化、建设,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各类实验资源;在校内实验室软件方面,加快建设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辅助系统、个性化空间系统等,集成各种实验课程系统和经济资源数据库,借助校园网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实验中心应定期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安全环境检查,保证软硬件的配套性、完好率和利用率。

(五)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而言,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掌握专业新枝术、新工艺。高校要立足于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制度,对实验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同时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人才;聘任社会上优秀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激励和监督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工作,也是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措施之一。

三、结语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是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农林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准确把握专业特点,重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放眼未来,高校可考虑拓宽实验教学服务范围,依托先进的实验师资设备,服务于“三农”,例如建立呼叫中心、在线论坛等,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涉农企业经营、农民投资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为我国农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翠霞,朱婧,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李锋.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个性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7

一、农科类专业开设经济类选修课是我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我国农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农业制度改革和农业市场发展对我国农业现有的经济

秩序、传统模式、农业管理队伍甚至文化背景,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高等农业教育培养出的农业科技人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需要。农科院校的学生70%来自农村,家庭环境艰苦,学习条件较差,农村的中等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大学里又单纯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农科类的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缺乏经济意识与创新意识。而在目前新的经济竞争机制下,农业必将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农业生产者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的顾客购买力、购买对象和购买习惯等进行全面或局部调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且善于进行农副产品的深、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应改革课程体系,大力倡导学生跨学科选修经济类课程,以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通专结合的复合型农业人才,使他们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销售,极具市场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经济意识教育是提高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而其中文化素质是最值得重视的,它是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专业教育以外的文学、社会、历史、经济、伦理、美学等各方而的教育,其中经济意识教育对农科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农科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学习一定的经济知识,加强自身的经济意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农科专业与非农学科专业交叉渗透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随着农业产业地位的提升以及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农业产业本身以及所带来的新兴产业逐步活跃起来,为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天技术等在农科中的应用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等与农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学科专业结构反映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分工、产业结构等,它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直接动因,或者说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四、农科类专业开设经济类选修课是当前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重大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然而农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性更强,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显突出。必须建立新大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根据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普遍脱节的现象,社会上的学者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大学理念:教育性、学术性、综合性、创造性、社会性、服务性、产业性、自主性、开放性、国际性。因此,学校应注重多元化教育,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一理念可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学校不应该限制学生学习的自,让学生拥有更大的成才选择权会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学习、研究。学校应该重视对辅修专业或双专业的管理,例如给予学生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提供经济学、管理学等辅修专业或选修课程,使学生可以跨学院选课。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科专业为例,大部分毕业生充实到基层教学单位和公司企业,到企业从事销售工作,是近年来就业呈现的一大趋势。多年来我校在农科类专业中积极开设经济和管理类选修课,学生选课非常踊跃。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的信息看,这些课程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理解和把握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用明显。

总之,为农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类选修课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其更好的择业、创业,为社会服务,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李志平:高等学校学科交叉渗透与学科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4)

[3]赵婷婷张婷婷: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2,8

[4]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2

[5]鲍嵘: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6]王建刚石旭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8

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没有体现农字特色各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会计人才的培养类型和培养方向,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特殊性,与一般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有其自身特色。但绝大多数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没有具体涉及“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法,而是笼统的归纳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这种“宽”而“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财经类、综合类院校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无法培养出为“三农”服务的专门人才,也无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差异化需求。(二)课程设置套路化,涉农会计教材缺乏一直以来,重核算、轻管理,重理论、轻技能是多数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方农业院校普遍注重通用型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其会计课程的设置与财经院校、综合性院校区别很小,甚至直接套用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课程集中在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以及涉农企业管理等农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更缺乏农业会计、农村财务管理等体现涉农会计特色的课程。与忽视涉农会计课程相对应的,是涉农会计教材的缺乏。由于很少有高校开设涉农会计课程,因此市场上很难看到适合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会计人才的专业教材。这无形中忽视了农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三)教学方式单一化,脱离涉农企业实际需求在教学方式上,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普遍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型教学,导致学生只学不思,在课堂上处于被动记忆的地位,缺乏主动的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的机会。同时,由于缺少贴近实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生动的教学案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决策能力得不到激发和锻炼。加之目前农业院校所选用的会计类教材中多以工业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为案例,使学生缺乏对涉农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认识和实际研究。这种脱离实践的纯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不能胜任实际的涉农会计工作。(四)涉农会计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基地缺乏首先,农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专业基础不扎实。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第一专业为经济管理、统计学等而非会计学。这导致了教师会计专业知识水平不扎实,不能很好的将会计学与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相融合,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其次,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尤其是农业会计的实践经验。很多教师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职,没有在农业企业或农业经济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方面的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实务紧密结合。再次,农业会计实训基地缺乏。目前的涉农51会计课程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没有相应的农业会计实训基地,究其原因是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实践基地多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工商企业,与涉农上市公司、农经管理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还不很紧密,这不仅造成了教师不了解农业会计实际,也造成了涉农会计课程缺乏实训基地。

构建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一)明确涉农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依据院校类型、级别、市场需求、政策目标等分类制定,突出特色。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要以农为本,面向大农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要培养具备会计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能满足农业系统和涉农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由于学习会计的学生层次较多,因此培养目标应细分。针对主修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辅修会计学专业的农业类专业学生、非农专业学生,分别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主修会计学的学生,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兼顾涉农方向;对辅修会计学的双学位涉农专业学生培养为既懂会计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等。(二)创新涉农会计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农会计人才,必须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课程类别体系、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1.课程设置细化,开展农业特色课程根据知识分类开设规范课程,减少课程随意设置而带来的知识重叠。在会计通用知识的平台上对课程设置进行细化,增设选修课程,并开发一些涉农会计课程。构建以“通识课平台学科基础必修和选修课平台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平台专业方向模块课实践教学模块”为基本框架的新型课程体系。在涉农会计人才的必修课中增设《农业会计》、《农业统计学》、《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等涉农会计课程。[5]在选修课中开设《农业概论》、《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运销学》等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中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习》、《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习》的内容。2.知识结构重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论,因此知识结构的重组、整合尤为重要。将会计、农林牧副渔产业生产管理知识、物流、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税收、法律、外语等各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同时将理论和实践模块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涉农会计人才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三)完善涉农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农业会计涉及种植、养殖及其农产品加工等内容,仅靠校内模拟会计实习远远不够,因此要让学生深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实习,培养学生对农业会计的感性认识,通过亲临生产现场参观和考察农业生产过(流)程,熟悉农业会计核算管理过程。[6]同时,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加快与涉农企业等的联合培养,与地方农委、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建教科研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村合作,[7]探索多元化的农科教、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会计教学质量,实现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四)推进涉农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将培养涉农会计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变教学为导学。在加强会计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通识教育,搭建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三农、适应社会的通识教育平台。培养一批“行业企业留得住,生产活动用得上,产业升级离不开”的农业创新人才。2.拓宽培养渠道。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学校的人才资源,立足当地农业特色经济,变单一的授课式教学方式为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如通过主办学术前沿讲座、高层次引进人才学术讲座、组织开发学科交叉课程等形式,逐渐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8]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定期举办“神农大讲堂”,邀请农业政府部门人员、涉农企业负责人、知名教授等为本科生开讲座;利用暑期“三下乡”让同学们深入农村各地;利用专业实习让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三资委托中心去做调研等,均收到较好的效果。3.融入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多引入农业企业生产核算案例,特别是本地涉农企业的会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式教学,[9]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尤其要加强本地案例的开发,把本省的农业上市公司作为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4.鼓励“双创”实训。高等农业院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开拓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将会计专业知识与“农”字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并对自主创业的涉农会计人才给予支持和帮助。(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组织年轻的会计老师到涉农企事业单位锻炼半年到一年,了解农业生产管理流程,积累农业会计的实际经验,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避免纸上谈兵。还可以邀请拥有丰富涉农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基层会计人员及高层管理者开设专题讲座、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等,传递市场对涉农会计人才的要求,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见识。(六)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应引导学生摆正就业心态,树立“学农、爱农、务农”的观念和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目标。鼓励学生向涉农会计方向倾斜,到农村,到基层,到地方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身农业背景的优势,成为服务“三农”的会计专门人才。还可以通过对涉农会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其就业质量及制约发展的因素,了解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不断改进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作者:卫欣怡孟枫平工作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9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性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还需要对经济管理学的相关内容有所涉猎,并且还要对社会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研究,这就使得我国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人才从业要求较高,但是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对此类人才的专业培养,而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是当地政府部门下调人员,这些人不仅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还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因而造成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始终无法提高。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当前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时应该首先从我国的高等院校入手,加强我国高校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学科的建设,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内容。同时,对于在岗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该类人员的职业培训,确保其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熟练的处理各项管理工作任务,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顺利进行。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1.进一步发展合作社管理

所谓农村合作社,是一个由各类农村个体经营散户组成的合作组织,与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相比,该组织的内部管理更为民主化,更加符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的特点。虽然这一管理模式只是同类农业产品经营者之间的简单联合,但是却十分贴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能够很快的适应当前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社组织主要在东南地区,该地区农业产品的市场较为广阔,并且,由于合作社一般都是临近市场发展,受空间限制较高,远距离开拓市场,会带来较大的行业发展风险,这同时也是农村合作社组织的一大弊端。因此,为了有效的推进合作社的发展,我国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鼓励政策,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空间距离对管理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微弱,农村合作社组织,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

2.彻底摆脱传统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主要靠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但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代,知识是当前与行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因素,这就使得传统管理模式必将被社会所淘汰,退出农业经济管理的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我国属于传统型的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农业管理中运用十分广泛,所以该模式也不可能一下子便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在施行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时,对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也要给予保留,逐步的促使这一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三、结论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篇10

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为我国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老百姓对于自己土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作物的产量不再仅仅是温饱的最低要求,农民还想方设法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随着农业经济快速的发展,我们在确保农业经济增长的科学化的同时,还要更深入地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农业经济更好、更持续地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现??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发展能够对现有资源实现充分的利用;其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的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1.1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的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力地保障老百姓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2不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农业部门普遍都缺乏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忽视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老百姓更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达不到相关的要求。现在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作业也大都是通过人力或者老旧机械开展。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推进信息化建设,可是信息化总体水平低,系统不完善,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低等问题阻止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网络资源建设并不完善,许多农民虽然也开始使用手机和网络。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较小,而且网络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这造成了农村地区的网站访问量不足。

1.3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人才短缺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服务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够完成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采集、分析、储存、运输和计算。专业的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当然,相关政府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国家高校对于培养该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开设也不够。这些直接导致相关专业的学生走向农村的时候,很难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2、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的转型上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使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向知识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最重要的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农业经济收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在另一方面也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2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实施。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大力投入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入国内外企业先进技术,健全基础设施。政府部门需要起到领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同时领导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科学规划,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2.3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壮大其建设队伍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壮大其建设队伍,目的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竞争主要以人才的竞争为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备前提条件。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人才素养与建设成果的关系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专门的培训,筛选出既掌握经济规律又熟知管理技能的、可以进行专业管理的人员,通过众多人才的聚合,加速迈向农业现代化。这需要在国家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村当地人的信息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实际农作中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也就是说,当地政府部门要开办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计算机、多媒体知识,使农民群众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并加强与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综合实力,加快农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