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扶持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34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1

关键词日本韩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当代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增加就业、培养企业家、活跃经济、为大企业配套、提高市场竞争性的作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日本和韩国通过有效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总结日本和韩国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分别是该地区中小企业状况的简单介绍、政策中明述的目的、具体措施和项目、实施机制等。

二、日本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根据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指的是资本等于或小于三亿日元(260万美元),固定员工数量等于或者小于300人的企业。在批发行业中,中小企业被定义为资本不超过一亿日元(90万美元)或者员工人数等于或小于100人的企业;在零售行业中,中小企业指的是资本不超过五千万日元(40万美元)或者员工人数等于或小于50人的企业;在服务行业中,中小企业指的是资本不超过五千万日元或者员工人数等于或小于100人的企业(Smea,2004)。

从日本的传统来看,日本的政策一直强调重视双重经济体制(dualeconomy)和中小企业在分包方面的重要性。但是,最近几年日本意识到日本经济的复兴需要出现新的增长性公司,于是开始强调中小企业部门中的多样性。中小企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动力的一个新来源,它们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创新以及创造就业机会来做出贡献(oeCD,2000)。在2003年,超过99%的日本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它们雇佣的劳动力占到了全部劳动力的81%。中小企业还生产了51%的出口制造业产品,62%的批发出口,以及73%的零售出口。这些数字在过去的35年中一直相对保持稳定(中小企业信息中心,aCtetSme)。

(一)政策目的

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政策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新工业促进战略决定,该战略强调了下列主要与提高竞争力有关的目标:对人力资源和技术的投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价值创造的最基本因素的投资);优先培育工业集团,充分发挥日本优势;复兴中小企业,恢复地区经济;制定战略贸易政策,包括设立东亚经济集团(eastasianeconomicGroup)(Smea,2004)。

与此同时,近来的政策表述已经明确承认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社会效应,将中小企业描述为:“新商业和新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技术创新的领导者、经济发展引擎、老年人和妇女工作机会的提供者、新工作模式的创造者、能良好满足当地社区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在其他诸多方面的积极参与者”(2004年白皮书)。尽管现在的重点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技术创新,日本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在提供社区服务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然而,在性别问题上,政府并没有制定具体措施来进行鼓励。

日本政府已经针对三类中小企业制定了特定的政策目标,其中包括(JetRo,1999):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发行的风险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明述的政策目标是将首次公开发行的数量提高到与美国相同的水平,但是从1998年开始,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进行了287次首次公开发行,而同期日本的数量则远远落后,只有62次;生产特色商品或者提供特色服务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末期明述的政策目标是在三到五年内增加1万家新企业;意图扩大商业行为的新起步公司和现有公司。在这种情况下,阐明的政策目标是在五年内大规模地将新起步商业企业数量从14万家提高到24万家,并创造1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二)政策方式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过去60年中一直是日本政府政策的一大特色。日本中小企业社(Smea)将这60年中的政策制定和发展分为了六个阶段:重建期(1945--1954年):1948年,日本设立了中小企业社,同时也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政策工具,包括金融、组织升级、管理诊断以及指导。高增长期——第一阶段(1955--1962年):包括认识到需要调整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在这阶段中,中小企业政策变得更为系统化;高增长期——第二阶段(1963--1972年):在这个阶段中,中小企业的现代化是主题,而且还制定了一部《中小企业基本法》。这个阶段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比如调整中小企业的劣势(如与大型企业进行比较)、对小型企业的措施、增加获得股权资本的可能性(如设立了中小企业投资与咨询公司)以及通过《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稳定增长期(1973——1984年):在这个阶段中,主题包括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加强管理资源。日本设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大学校来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小型企业信息中心的网络。转型期——第一阶段(1985--1999年):这个阶段是进行结构性变化和产业整合的过程,为新起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转型期——第二阶段(2000——):作为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日本制定了新《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优惠税收和一条龙的行政程序等来促进公司改制(oeCD,2000)。这个努力还得到了许多支持,比如致力于促进独立中小企业增长和发展的措施、促进商业创新和新商业企业设立的措施,以及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基础的措施。

与韩国绝大多数以大型企业发展为导向的政策不同,日本选择了双重经济体制,即在发展大型企业的同时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DeSilva,2003)。分包的模式在这个策略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日本公司制定了更加灵活的生产模式,比如准时生产。

在过去,日本的政策倾向于限制市场竞争和保护中小企业,但是在最近的几年中,日本开始采用更加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人力资源培训、信息服务和为中小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扶持等措施的目的都用来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以便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aDBi,2004)。主要目标是让企业发挥它们的潜力,而不是保护那些其存在“无所谓”的公司。

(三)政策措施

新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强调中小风险企业和起步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商业环境以及提供支持措施的重要性。

(1)提供商业信息

若干年前,日本认识到有必要让中小企业可以轻松获得商业信息,于是日本在每个县都设立了aCtetSme。与此同时,加强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现行政策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重点。比如,政府正在通过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来推动中小企业的综合信息升级,以及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来引导信息升级项目。

(2)意见与咨询

日本政府通过设立在各个大城市的管理咨询和意见服务中心来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管理意见和技术指导。私人咨询师也为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咨询以作为对于政府咨询的补充。

最近的政策创新一直致力于增加起步型新企业可以得到的建议,比如设立起步型企业速成学校,这些学校由全国工商业协会联合会、日本工商联合会和其附属的工商业协会合作来进行运作。这些学校为起步阶段的企业提供扶持,通过详细的课程来对某些方面进行指导,比如如何制定商业计划以及如何提高起步阶段所需要的实际技巧。学校还举办起步阶段公司扶持讨论会,在县扶持中心举办以为起步阶段的企业提供它们所需的基本知识。

(3)商务和管理培训

中小企业大学校为中小企业管理层、经理、技术专家以及县政府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的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项目。公司启动阶段扶持培训由分布在日本9个城市的SmpJ中小企业大学校提供。这些培训包括5天的培训讨论课程,其中讨论的话题包括商业计划书编撰方法和必需的实用启动阶段管理知识。

此外,由各主要城市、县和乡工商协会和工商业商会指定的管理导师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为小型企业提供在诸如财务、税收、劳动力、交易和会计方面的咨询和指导。认识到财务管理技巧的重要性,工商业协会和工商业商会选定这些专家导师向小型企业管理者教授簿记管理方面的知识。另外,工商业协会和工商业商会还致力于推进簿记管理方面的计算机化操作来使小型企业的簿记管理更加合理。

(4)监管改革

最近,日本的《商法典》已经做出了一些修订,也很可能是近50年来做出的最大修订。这些修订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的设立和风险融资,这也是正在进行中的日本《公司法》综合修订的一个部分。就税收体系而言,中小企业可以从对设备投资的特殊折旧和课税扣除中获取利益。此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行为法》也致力于通过扶持中小企业的设立、研究和发展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与此类似的,《扶持中小企业商业创新法》编制的目的在于鼓励通过研发和生产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的方式来进行商业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5)出口扶持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创立“日本品牌”,从而对中小企业进行出口的努力进行扶持(meti,2005)。这些目标通过支持提供贸易咨询和进行海外市场研究以及帮助解决出口相关问题的方式得以实现(比如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日本政府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贸易展销会,派遣国外联络员,并在亚洲地区扩大反盗版侵权的努力来帮助“日本品牌”的市场营销确立。直接的出口促进措施包括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来帮助其开拓市场以及通过日本出口和投资保险公司来进行贸易和投资保险。

(6)网络创新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网络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包括SmRJ(即日本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负责的设立在日本各地的高风险企业论坛(Ventureplazas)。它们为潜在的投资者和商业伙伴与风险企业提供网络渠道和机会。SmRJ还每年举行风险企业博览会(venturefair)来展示产品、服务和风险企业的基础模型来为各方提供机会开创销售渠道和网络机会。

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主要是公共工业技术研究院)关于技术研发的合作也得到了鼓励,目的在于促进新商业企业的设立和扶持当地工业。

鼓励从事分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日本由来已久。《分包中小企业促进法》于1970年实施,以推动从事分包业务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这项法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目的:关于分包商和它们客户公司(大买方)标准的指导和意见;促进项目计划系统,在该系统中共同设备合作分包商与其客户公司共同研发和执行促进项目;制定和公布促进标准一中央政府制定和公布促进标准,这些标准为分包商和客户公司提供了指导以促进分包中小企业的发展。

金融手段也得到了使用,政府通过中小企业金融公司为分包商提供金融方面的扶持,包括为分包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及通过日本中小企业大学校为中小企业商业升级提供扶持。分包商还可以从一些免税政策中获益,包括免除企业税。

(7)消除地区差距

aCtetSme已经明确指出了一系列针对位于偏远地区的中小企业的不同地区适应性政策,由于这些偏远地区的公司“因为远离大型消费集中地,于是在获取关于供给和需求走向方面的信息中存在困难”。有几项具体措施被明确提出:为建立孵化器提供援助,用于地区内中小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和设计能力,包括为培训项目提供援助,鼓励加强与当地大学的联系,推动地区内各工业间的技术交流和转换;改善当地的雇佣状况,开发人力资源,包括为“就业介绍论坛”等活动提供援助,帮助建立地区名牌创立和营销;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包括资助建立市场和人力资源方面信息提供的项目,同时也可用于当地产品的市场营销;促进特定地区的复兴,包括资助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建议的活动;建立地区工业。在地区性公共组织和其它商业组织机构间组织了网络和信息交流。强调远期规划的制定和关于未来发展行为活动的政策,等等。

(四)政策实施和机构

日本经济产业省(m1ti)下设的中小企业社负责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和执行机构负责执行这些具体的措施。此外,miti下设8个办公室负责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实施;私人咨询师和私人商业服务组织也提供各种服务。

中小企业/风险企业扶持中心在日本全国8个地点进行办公,在许多领域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包括财务和技术支持以及关于管理、财务和法律事务的咨询。这些中心还负责支持县级中小企业扶持中心和地区中小企业扶持中心开展的活动,来作为中小企业扶持系统的核心。

日本还有59个县级中小企业扶持中心来负责县政府的中小企业扶持项目。扶持项目包括:场外咨询服务;信息提供;专家建议;商业可行陛评估等。此外,在日本每个市中还有共计259个地区性中小企业扶持中心。这些中心用以扶持当地的中小企业主/经理,提供场外咨询服务和提供商业信息。

从不同种类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关系上看,SmRJ提供一站式服务,以确保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快速地获得信息。日本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JapanSmeCorporation)也通过计划在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中小企业扶持中心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来促进中小企业扶持系统之间的合作。每个主要的扶持者都包括私人咨询师以提供具体建议,同时也有自己的雇员。

三、韩国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在韩国,中小企业指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雇佣员工数量少于300人,并且产值分别少于80亿和30亿韩元的企业(即830万美元和310万美元)。在商业和其它服务业中人数规定为少于200人。2002年,在韩国共有295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其中262万家为微型企业(少于10个员工)。中小企业雇员员工数量占了总雇佣员工数量的86.7%。1997年至2002年间,中小企业雇佣员工数量增加了213万,同期大型企业雇佣员工数量减少了125万。

(一)政策目的

韩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重点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六个主要政策目标是:推动新兴企业发展和加强企业家能力;提供有效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加强中小企业市场进入能力;培养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SmBa,2005)。(二)政策方式

中小企业在1977年后才真正在韩国经济发展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之前,政策重点是由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主导的产业,比如造船业、化工业和机械工业。然而,有人提出韩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更重要的从进口替代型向外向型工业政策的转变,而不是从本质上改善产业政策的要求(DeSilva,2003)。

1993年设立的新经济计划强调扶持“自立”的中小企业的必要,作为计划的结果,韩国实施了一系列扶持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缩小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范围,鼓励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以及消除中小企业保护措施,如其指出的:“中小企业不再被认为是需要政府保护的次要经济体系参与者。”

然而,20世纪90年代晚些时候的亚洲经济危机凸现出了许多中小企业的脆弱性和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1998年,韩国政府重申了中小企业政策,根据Gregory的解释,体现了“解决金融危机的积极方式”。

当前的韩国政府进一步强调刺激设立新企业,为注册为新风险企业的公司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为投资新风险企业的个人提供税收优惠。这些措施的影响“当然是积极的,但是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新企业行为,因为这些政策主要关注的是新风险企业和高科技领域新设立的公司”,这些措施只是韩国所有新企业行为组成部分之一。

韩国政府的施政方针显得仍然是有些干预主义风格,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比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军队工人),部分或完全控制着中小企业组织,并且通过政策手段来宣布何种公司应该在某个行业中进行运营

(三)政策措施

韩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主要领域包括上述的6个主要政策目标,其中金融政策措施不在本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项目的范围内。

(1)促进新兴企业发展

在韩国,有多个项目致力于推动新企业的设立,尤其是鼓励年轻企业家,包括提供培训课程、设立商业俱乐部和在5所大学中为新兴企业设立试验性的研究课程。政府还通过减少规定和简化流程,消除过去影响新设立公司发展的障碍,以及建立新兴公司顾问机构来帮助新企业等方式为新兴企业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管理局,SmBa,2006)。

SmBa还扶持那些有能力为未来的企业家或新中小企业的创立者提供支持的大学和研究所进行企业孵化器的运作。这个项目设立的目的就是保证新设立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大约共有300家企业孵化器正在孵化约4000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场地方面得到了扶持,同时这些孵化器还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市场营销培训和其他支持。

新兴企业课程针对的客户是潜在的企业家或新中小企业的设立者。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的管理水平,提升新启动公司成功率。地方大学和专业研究所每年还提供约100次课程。

中小企业管理局为大学中的企业家俱乐部提供经济支持来鼓励学生考虑将自主创业作为一个“职业选择”。目前,在220所大学中共有520个企业家俱乐部,学生会员数量达到12000人。BizCool项目针对的是中学年龄段的学生,现在在80所初高中进行试点。大约有20000学生参与了这个项目,参加了许多案例教学,包括自我管理、企业设立、企业管理和融资。

对于新兴企业所面对的监管负担的研究也引起了变化。以前,据称中小企业在设立前需要完成53项审批。现在,这些步骤已经简化为一条龙企业设立审批程序。

(2)确保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供应

这个政策背后的问题其实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项误配。一方面,据估计韩国共有40万年轻人没有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报告显示缺少劳动力。中小企业管理局将此解释为中小企业由于与大公司相比工作环境不佳而且福利较差,所以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该对应政策包括一个旨在改善中小企业工作环境的项目,针对大学学生的实习工作计划,以及年轻人宦佣计划,其中包括在职培训。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管理局已经实施了许多项目来为中小企业吸引到更多人才。

(3)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进入的能力

该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在出口市场中韩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现在在所有中小企业中占30%),同时使出口目的地(中国和美国)和出口产品(it产品和汽车)种类变得多样化。政府通过出口管理公司扶持中小企业进入外国市场、帮助其获得国际认证以及向中小企业提供关于国际采购的信息来达到这个政策目标。出口管理公司(emC)负责向那些刚起步的公司提供关于海外市场研究、与外国公司谈判、寻找买家、执行出口协议、清关、货运、支付等专用信息。截至2003年,100家中小企业在9家出口管理公司的帮助下已经获得115项总共价值5.65亿万美元的出口合同。

该项政策目的在于扶持那些用良好出口潜力的中小企业,方式包括出口咨询和出孵化器计划,例如“韩国最佳”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培育海外市场。从中长期看,中小企业管理局计划通过按照地区和产品分类来选择和扶持一些出口管理公司,然后将它们建立成为一个为刚起步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的体系。

在韩国国内市场,1981年设立了一个名为“强制购买中小企业产品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强制政府部门在内部采购时优先购买中小企业产品的方式,以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机会。

(4)培育中小企业技术能力

韩国政认识到未来经济的竞争将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及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旨在扶持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的项目包括: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支援项目(KoSBiR),该项目建议政府部门拨出其研发经费中的至少5%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该项目为那些能够进行自主研发的中小企业提供不超过其研发经费75%的补贴。新技术采购保证:为了帮助新技术实现商业化,国立研究所委托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并保证它们将在一段时间内购买运用了该技术的产品。工业—大学—研究院合作计划:为了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制造业技术。中小企业现场扶持计划: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提供现场服务来帮助它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供的具体服务包括投资意见,关于法规问题的意见,确定和介绍可能的商业伙伴,帮助获得政府批文。评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政府每年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进行评估,以监测数字化促进政策的效果,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数字化投资,以及在中小企业提高数字化的意识。创新型信息技术咨询:中小企业管理局选择一些大学或研究院按照中小企业具体的数字化程度分类来提供定制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制造业扶持项目: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中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帮助其实施制造业信息系统。

(5)鼓励风险企业

对于创新型风险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始于1996年,当时设立了Kosdaq(韩国创业版)市场,而后又通过立法手段进行风险企业的推广。韩国官方数据显示,这些风险企业的数量从1998年的2042家增加到了2003年的7702家。未来的政策重心将是提高这些风险企业的质量和增强它们的竞争力,而不是着眼于数量上的增加。政府正在政策方面做出努力来便利风险企业的并购,以期望促成企业间的战略同盟、风险投资以及技术人员的更自由流动。

其他扶持政策包括:一个风险扶持项目:中小企业管理局为确定为风险企业的企业提供各种扶持,包括税收优惠和其他优惠条件;海外扶持中心:政府挑选并指定那些有扶持海外风险企业经验的公司作为海外中小企业扶持中心,以帮助风险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扶持风险资本和扩充投资来源:为了增加对该起步公司的投资,中小企业管理局正采取措施来扶持风险资本并且增加可用于投资风险行业的资源;风险企业簇群:为了扶持培育区域性风险企业,韩国已经设立24个地区性风险企业簇群,这些地区都有大学或研究院,并且被划定为“促进风险企业发展区域”。

(6)厂房和成孵化器

企业启动和孵化项目在韩国已有较长历史,旨在帮助潜在的企业家通过参加一段时间的企业启动和孵化中心,来克服启动阶段的困难。这个项目面对那些设立时间不足一年和仍在启动准备阶段的企业。孵化中心提供设备支持、管理和技术扩展支持,以及金融扶持,例如较为标准化的孵化器模型。

(四)政策实施和机构

中小企业管理局设立于1996年,旨在推动韩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在此之前,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SmipC,一个非盈利性自治组织)根据《中小产业促进法案》中的部分内容,负责在韩国开展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该公团已更名为小型企业公司(SBC,2005),现在仍然负责实施许多政府资助的中小企业计划。中小企业管理局有11个地区办公室,分布于韩国所有行政区划。七个地区性分支负责实施项目,并设立了当地的联络处。

四、结论及启示

对于日本和韩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政策的研究表明,上述两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系列方案和计划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当然,政策方案的简单移植很可能会导致失败,因为有些政策在一种背景显得合理并且运行良好,并不意味着它在其它背景下也能良好运行,对于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一)企业孵化

在台湾和韩国的孵化器战略是一种帮助新设立企业或潜在企业克服设立初期和最初贸易阶段困境的成熟模式。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学习(oeCD,1999)。在其他政策领域,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成功其实受到了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影响。例如,与大学之间的有效联系是共有的特征。在台湾,孵化器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相关研究所的质量、文化、指导思想,以及参与企业家能够获得何种服务。

(二)改善监管环境

在我们研究的国家中,近来的政策重点都是审查中小企业所面对的监管负担,特别是停业和设立阶段。例如,在韩国,设立新企业的审批项目被大规模简化,但是这个措施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没有数据可以进行说明。

(三)设立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体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任何政策项目和措施的影响力之间取决于其实施方式,这就强调了拥有一套服务中心体系的重要意义,这个体系能够将政策传递到中小企业层面,而且这样中小企业了解到的政策也是连贯一致和可获得的。企业家组织参与这些服务中心的管理,这一点产生了许多优势,比如在提供服务中私营咨询师的参与。最后,许多项目的成功(例如对于特定目标出口的扶持)依赖于中小企业能够了解政策并且随时参与,这就体现出了那些与中小企业建立起密切联系的地方性企业服务提供者的重要角色。

(四)提高中小企业对于商业信息的了解

成功的企业依赖于企业家要及时了解各种信息(比如关于市场和潜在客户、相关技术的开发以及国家政策)。在许多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当市场调节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失效时,政府就会采取政策干预,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得到不对称和不平衡的信息,而不是公平竞争的环境。在转型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商业体系的落后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尖锐。现在,互联网能够在一些方面(例如政府法规)的信息对称上起到作用,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仍然需要得到上网和使用信息方面的帮助。

此次研究表明,一般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为中小企业提供容易获得的商业信息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日本,这通过设立在各个县的中小企业地区性信息中心实现。很明显,由于我国的私营经济体系还在发展阶段,所以应该着重关注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和富有竞争力的发展创建良好环境。

(五)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倾斜

增加中小企业在政府公共采购计划中的参与度可以低成本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市场机会,但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要实现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往往要解决需求和供养方不足。一方面,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协议的能力首先依赖其对于现有采购市场信息的了解,以及实际使用中的采购过程和惯例。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中可能存在生产能力和质量方面的问题,这可以通过特定生产能力培育项目加以解决。

在这个方面,台湾在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方面的做法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涉及提供关于政府采购机会的信息,组织关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行为的研讨会,以及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参与水平进行数据监测。

(六)技术支持

总体而言,要鼓励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有许多其它原因,但是以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方式被广泛认识能够为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企业孵化器是这种方式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台湾的实践显示如果需要完全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在贡献,政府就需要在公共政策方面提供持续的扶持。在许多国家,为技术性中小企业提供合理扶持包括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2

记得数字出版司张毅君司长曾在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圆桌会议上,对中西方数字出版发展现状作过形象的比喻: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是“村村点火、处处狼烟”,西方国家则是“静悄悄、润物细无声”。这种比喻,反映出目前阶段我国和西方国家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模式、主导力量和机遇挑战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文化出版领域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笔者不久前赴英考察,发现英国政府仅仅是在税收方面对出版社进行调控,绝不可能主动拿出财政资金扶持出版社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出版单位有着政府资金、政策方面的强大后盾,在竞争前提上就占据了优势,如果还竞争不过西方的出版社,则是作为市场成员的出版社自身存在问题。

在我国出版业发展方式和业态业态转型的过程中,“项目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催化作用。无论是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还是处于调整战略、提升速度阶段的其他传统出版单位,均已经、正在或者即将获得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然而,传统出版社在申报和实施政府项目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和打算:有些出版单位纯粹是“等、靠、要”的姿态,没有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本单位的数字出版就不发展,或者是因为有了国家项目的支持,才成立数字出版相关部门以应景;有些出版单位是“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实施”,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积极踊跃,而国家的项目资金到位后,不组织足够的力量认真开展和实施,直到项目接近结项的燃眉之际,才慌张应对以“对付”验收;当然,真正意识到战略机遇期重要性的出版社,则是本着抓住机会、自觉发展的方针,在自力更生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同时,充分用好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历史性机遇:以项目培养数字化队伍,以项目推动技术升级,以项目促进产品研发,以项目实现在数字出版市场的“跑马圈地”。

一、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范畴中,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在我国不断建设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当下,数字出版领域同样存在着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之界分,同样存在着政府通过规则的设立、宏观调控方向的指引,引导数字出版业向着健康、快速、稳健的方向发展,向着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迈进。

1.引导正确的方向

在政府的引导作用方面,责任型政府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行政相对人的正当诉求进行及时回应和满足。在数字出版领域,首先需要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在发展方向方面进行指引和指导。目前各个传统出版单位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如何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如何建设数字化的产品?如何打造数字化的人才?如何实现数字化的盈利?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按照产业链环节和数字出版内部架构进行区分无非是四个方面:数字出版技术体系、数字出版产品体系、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数字出版队伍体系。

从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数字出版司所开展的各方面培训、座谈、现场会等工作来看,总局数字出版司已经在有意识地组织行业协会、技术企业、示范单位等方面的力量对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从业者们介绍和分享数字出版的心得与经验。最典型的如2013年8月总局组织的“部分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业务负责人岗位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在数字出版界有“黄埔一期”的开创性意义,从趋势、产品、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为参训单位进行讲解和介绍。

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总局数字出版司深入组织数字出版各个方面的专项培训,如人才培训、产品培训、技术培训、商业模式培训等。只有这样,通过给予方向性的指引,才能够促进传统出版单位尽快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尽快步入数字出版产业化时代。

2.主导规则的建立

法治型政府要求政府及所属部门充分扮演好“裁判”角色,让市场主体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市场竞争,主导竞争规则的建立,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形成,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

在数字出版领域,主管部门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我国的数字出版立法主要是在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层面,存在着立法层级不高、法律效力不高、规章制度滞后于时展等诸多问题。在具体方面,主管部门需要在数字出版市场准入、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数字出版职称序列等方面进行明晰和界定。对于已经过时、陈旧的相关规章,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修订,以确保法制环境与数字出版实务相匹配。

其次,需要确立合理性、前瞻性的各项标准。要不断建立和健全数字出版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国家项目标准体系、数字产品标准体系、数字出版技术标准体系、数字出版格式标准体系等;要不断推动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出台和完善,综合考虑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合理比例和推行范围;要鼓励数字出版企业创新和提高企业标准,在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出台以前,实行企业标准先行,也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参考,如法律出版社自身对原创型网络出版文学标准的网络出版标识号码体系。2014年初,总局数字出版司委托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成立了5个起草组,确立了项目管理、基础应用、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流程接口5大项、18小项项目标准。此次标准化工作,全面征集业内专家、技术企业、出版企业等各方的意见,由总局数字出版司携手发行标准委员会共同开展,是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在数字出版业态中启动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推动市场主体转型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公权力服务于私权利的角度,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系列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法制环境等公共产品。在数字出版业态中,服务型政府的引导作用体现在:确立数字出版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推动传统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升级与提升,促进出版企业以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更加顺畅的流程机制、更加适销对路的数字产品,融入数字出版新业态中,实现整个出版业态的转型与升级。

2013年下半年,、总局数字出版办和财政部文资办三家携手,启动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率先在61家中央级的出版社中进行数字化全流程出版机制创新与运行,进而在技术层面为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且为传统出版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数字产品提供有力的工具。在不久的将来,相关主管部门或将面向全行业,推动传统出版单位转型与升级,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作为。

二、政府的扶持作用

作为新兴业态,数字出版业是政府扶持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的文化传播趋势和方向,代表着出版业转型与升级的方向和未来。在西方出版业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出版业的转型与升级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态势。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下,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国有资本金、改革发展项目库、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等一系列政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传统出版单位强有力的支持,扶持传统出版单位应对国内、国际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业尽快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1.政策扶持:示范单位、转型升级、改革发展项目库

近年来,尤其是近三年以来,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业的扶持力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图书出版。在主体角度,、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均出台了扶持出版业转型、促进数字出版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政策内容方面,有平台建设、技术更新、人才培养、项目驱动等各个领域;在资金力度方面,政府扶持数字出版的资金额度和频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图书出版。

例如,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遴选出一批在数字出版业务领域起步较早、思路清晰、成效明显的传统出版单位,通过树立典型,交流借鉴和推广实践经验,探索开辟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之路,为广大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评估入选的示范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2.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国有资本金、专项资金

对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渠道、人才建设,政府扶持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便是资金扶持。自2012年以来,财政部文资办、总局数字出版司先后启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国有资本金、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资金等一系列扶持资金,其中新技术、数字出版等始终是支持的重点方向之一。

仅以2013年为例,国家财政共计拨付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41.18%,截至2013年共计拨付1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拨付国有资本金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8.3亿元,共支持39家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实施的55个项目,2011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18.9亿元;同时,2013年,国家财政拨付1.6亿元用于中央级61家出版社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

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推动我国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3.区别性扶持与针对性发展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过程中,我们看到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扶强扶优”与“救急救穷”相结合的办法,对传统出版单位采取区别性扶持和针对性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重点扶持在数字出版领域起步早、见成效、有一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出版单位;另一方面,针对起步较晚、技术装备较为落后的出版企业,主管部门也通过特定的项目和资金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推动发展。

例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和国有资本金政策,主要用于支持项目创新点突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而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则主要是扶持起步较晚、技术装备较落后的出版单位。

4.政府的有效干预

在一个产业处于新生、发展的阶段,政府除要重点进行引导和扶持外,还要进行必要地监督和干预,以确保该产业能够沿着健康、快速、规范的方向前进。前述国家有关部门对数字出版业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在基础上必然衍生出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各个领域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督促。

5.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首要原则,也是政府对数字出版有效干预的起点和底线。在数字出版业态中,各个出版单位申报了大批效益好、技术高、创新点突出的国家项目,在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在项目的验收和收益过程中,主管部门都会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要求各申报单位必须出台相应的国有资金使用监管规范。只有严格监督和验收,采取政府检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才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财政资金真正在出版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推动和引导作用。

2014年3月25日总局数字司、财政部文资办、数字出版协会联合组织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政策与项目管理实践培训班,其中针对各个传统出版单位社领导、财务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分别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主要目的就是规范国家项目的实施、监管和验收。

如前所述,国家财政支持出版企业项目,主要是运用资金扶持的方式,解决出版社在数字产品研发、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数字出版技术引入等方面的资金不足问题,协助出版社尽快实现出版流程和出版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主管部门以项目补贴或者资本金注入的方式扶持出版单位,其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所以,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主管部门监督出版企业、履行政府干预职能的最重要方面;也是各个出版单位在实施国家项目、迎接主管部门验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6.维持数字出版市场整体供需平衡

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维持市场的总体供需平衡,这一点在数字出版领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数字出版产品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的当下,无论是财政部文资办,还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各个出版企业均是采取项目的方式进行扶持;项目的内容或有差异,但均是围绕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研发、技术平台和渠道建设展开。

在数字出版方兴未艾的当下,大多数数字出版企业的当务之急便是如何研发数字产品,如何整合有效的存量资源,将之转化、加工和生产出适合读者需求的数字化产品。打造数字产品的四要素——有效的存量资源、具体的内容设计、支撑内容的技术平台和实现价值的渠道建设,均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一旦涉及资金投入,各个出版社便显得力不从心,鲜有出版单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尚且看不到收回期限的数字出版领域。这便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身不足所造成的市场失灵表现之一,这个时候也是政府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时机。

应该看到,无论是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国有资本金支持项目,还是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支持项目,均在其重点支持的领域,将维持数字出版整体市场的产品供给作为重要方向之一;这种支持具体细化为上述所说的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渠道开拓等方面。

7.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在维持公平、健康的市场秩序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数字出版领域,政府主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的调控,体现在打造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等方面。

在数字出版市场秩序的维持方面,政府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业态。要鼓励和培养一大批数字出版市场主体,让大量的传统出版单位在业态转型升级中脱颖而出,以崭新的数字产品提供商身份加入到市场竞争中,生产出品种丰富、规模庞大、符合国民阅读需求的数字化阅读产品。

第二,需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管部门及数字出版协会需要在数字出版公平交易、公平竞争方面加大力度,尽早发现、尽快纠正数字出版领域的盗版行为、侵权行为,使得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据笔者所知,数字出版领域的盗版较传统出版而言,有盗版成本低、盗版速度快、盗版后消除证据容易等特点,这一方面鼓励了盗版者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对出版者的权益损害更大。目前,国内的数字出版单位已经展开了相应的维权行动,如法律出版社自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以来,已经成功展开了4次诉讼,及时遏制了相关企业的盗版行为,获得了合理的损害赔偿。但是,还有为数很多的出版单位,被不法企业、不法分子损害数字权益,并没有或者不能开展相关的维权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展开相应的培训,对不法企业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以确保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第三,作为行业性自治组织的数字出版协会,也应该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推动辖下的法律工作部积极维护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在打击盗版和法律培训等方面积极作为,督促各成员单位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发展数字化业务。

三、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改变了近20年来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给正在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数字出版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提醒作用: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出版业态中的主人翁、决定性身份的角色,尽早适应和融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中去,甚至是走出国门,与国外的数字出版商进行竞争;不断培育和发展自身的用户市场,在完善的产品供给、先进的技术布局和有实际掌控力的渠道建设方面真正成长和成熟起来。作为主管部门的总局数字出版司,将“数字出版处”更名为“产业推进处”,这也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主管部门将会在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面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出版单位参加、融入到市场竞争中去。

1.政府扶持的限度与长度

应该说,我们的数字出版企业较西方国家出版商而言,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西方国家的出版商所进行的出版行为,无论是纸书的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是市场化的方式;政府只是充当好“裁判”的角色,并不会对个体的市场主体进行资金和政策方面的直接引导和支持。

因此,我们的出版单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始终有“断奶”的一天,扶持的限度是一定的,时间也是一定的。政府扶持的初衷在于,协助解决当下数字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归宿在于促进出版单位尽快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能够适应来自国外的竞争和挑战,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中坚力量。一旦将来,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结束,那么出版单位只能“自救”,只能依靠在市场中扎根立足,从市场中找寻自己的定位,通过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实现企业自身的正常经营和运转,这才是出版单位真正挑战的到来。

2.用户市场的培育与成长

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和繁荣,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效益,要想提高数字出版在整个出版业中的收入比例,必须实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局面。

“活水”在哪里?在用户那里,在市场那里。只有不断培养和扩大自身的用户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和消费自己的数字产品,出版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层面上实现转型。

笔者以为,我国的出版社最容易在数字出版领域取得突破的是专业性出版社,因为专业性出版社往往都是背靠着一个特定的行业,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在数字出版时代,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结合便捷的传播途径、强大的功能体验,更能抓住特定行业群体的知识需求;而行业市场一旦打开,则至少数字出版的生存压力将会减少,甚至会实现初步的盈利。真正的发展阶段在于实现对行业市场的有效掌控,当出版单位对特定行业的渠道实现大多数的市场占有以后,其数字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相当可观。在B2B行业市场开拓方面,法律社的法官电子图书馆已经在全国16个省份的数百家法院实现了安装和使用。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个人市场的培养和扩大,尽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B2C业务几乎不可能成为支撑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运营的核心业务,但是,伴随着数字阅读的群体成长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伴随着数字阅读成为社会的主流阅读方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数字出版的个人消费必将成为拉动阅读数字化、信息化的中流砥柱。所以,注重个人消费市场的培养和开拓,也是出版单位所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在B2C业务开拓方面,国内如浙江大学出版社,走在了全行业的前面。

3.国外竞争的强烈态势

强调市场的决定性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数字图书、数据库等产品,其更加宏观的战略意义在于应对来自国际方面的数字出版商挑战。我国的数字出版消费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正因为这一点,国外的出版商纷纷以各种形式、各种产品入驻中国。如westLaw、Lexisnexis等出版商纷纷在中国推广自己的数据库产品,涉及医疗、商业、法律等各个行业;亚马逊数字业务在中国已经开启,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与国内网店竞争的态势,且配合其Kindle等硬件产品,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所以,深入研究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规律,研发适销对路的数字产品,提供“私人订制”式的市场服务,才能一方面抓住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进军国际市场,把中国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社会。

4.传统出版单位与新兴企业的竞争格局

关于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有两种说法:其一,依托于传统出版单位,促使其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进而达到全行业的业态创新;其二,腾笼换鸟,由新兴的技术公司、新兴的市场主体取而代之。无疑,从目前主管部门的产业政策来看,首先还是主要支持传统出版单位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业态更新。

客观地说,为数众多的新兴企业在数字出版领域确实正在或者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笔者所从事的法律出版领域,国内的技术企业,如北大法宝、北大法意、中国知网、方正阿帕比等,均在政法院校、公检法司律等行业系统内开拓了非常广阔的市场渠道,他们的数据库较之出版社而言,还是有着内容、技术、功能等多方面的优势。他们并没有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没有行业渠道的先天性优势,但是,却在数字出版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应该说,作为出版社,拥有着专业化的内容人才,拥有着行业市场的天然优势,拥有着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引导,没有发展不起来的道理,如果这样还无法实现数字出版的发展和繁荣,只能怪自身不争气。

四、抓住政府推动的良好机遇,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在数字出版领域,政府主管部门正在或者已经在引导、扶持和干预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以推动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作为市场主体的传统出版单位应该抓住政府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契机,充分运用好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政策、资金,尽快建立和丰富自己的数字产品体系,以适销对路的数字产品打开销售渠道,抢占数字出版市场,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用好各项国家政策

出版单位应该结合本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出合适的项目,分别申请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国家政策支持。这方面,可以借鉴人民交通出版社的项目申报和管理经验,他们有着一系列完善和成熟的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流程、制度。

2.丰富数字产品体系

各出版单位借助国家资金支持,通过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自身的数字化产品体系,健全自身的数字出版业务体系。因地制宜,因“社”制宜,有所侧重的在数字图书、碎片化数据库、移动阅读、终端阅读、网络出版等领域取得突破和进展。

3.抢占数字出版市场

借助丰富的数字产品和业务体系,出版单位宜采取自建、委托等多种方式,打开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一支独立的销售渠道。在建立销售渠道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传统出版发行渠道的力量,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传统予以扬弃;另一方面,可以跨界,独立于传统渠道,开拓全新的数字出版市场空间。

4.打造专业化数字出版团队

无论是项目申报、产品研发,还是销售渠道的建立,都离不开专业化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数字出版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必须有独立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体系,形成包含内容人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管理人才等在内的全方位人才体系。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3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消息,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正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微博共同中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政务微博总数接近27万,政务微博已全面覆盖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政务微博开通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北京、广东、江苏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政务微博开通情况在全国居前列。《2011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确定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近1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白皮书分为前言、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扶贫开发的成就、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国际合作、结束语等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经济蓝皮书》。根据预测,2012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在8.9%左右,而Cpi将上涨4.6%,抑制通货膨胀仍是2012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的通知》。2012年内地有63所高校将通过免试的方式,招收香港学生。依照教育部的要求,凡是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者,只要是201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应届生,或是2012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应届生,且愿意按照内地高校要求完成相应学制学习的考生均可报名。香港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填报志愿,每位考生可在内地63所对港免试招生高校中,填报4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香港金融发展指数首冠全球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表的金融发展指数显示,香港取得5.16分(7分为满分),排名由2010年的第4位跃升至首位,这是香港首次排名榜首。中国内地排名从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对全球60个领先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作出排名,并分析有助于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发展推动力。

14个台湾品牌获认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录显示,来自台湾地区的金门高梁酒、旺旺、自然美、名典、宏aCeR、BenQ、哥弟GiRDeaR、统一、捷安特、正新、慈济、宝岛眼镜、美利达、克丽缇娜14个台湾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

由旺旺中时集团旗下《旺报》和《厦门商报》、新浪网联合主办,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票选,“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年度汉字。推荐理由为:2011年在海峡两岸历史上的重要性,体现在一些微小的人事物上;在两岸关系方面,一些微小障碍会令协商步伐放慢,但社会仍然不断进步;许多人还会联想到风靡两岸的“微网志”、“微博”。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4

关键词: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对策;保障措施。

漳州市龙文区于1996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7年1月正式成立。全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4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有42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6.7万人。近年来,龙文区紧紧围绕“海西应先行,龙文走前列”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活区、中心带动、城乡互动”

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品牌也是一个城市实力的重要表征,它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腾飞。[1]品牌工作方面,龙文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培育、社会支持”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商标716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件,司法判定驰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35件,知名商标63件,商标国际注册20件,国外注册商标(含港澳台)24件,企业字号与商标同名83家。获得省知名字号认定的企业3家。品牌效应带动了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区有规模工业企业395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64.4亿元,现价增长30%;产值上亿元企业52家。工业园区支撑作用明显,蓝田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18.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72%。品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龙文区商标品牌同样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龙文区的商标注册总量不多。

目前龙文区共有各类经济实体5650户(企业1700户,个体工商户3950户),全区企业拥有自己注册商标仅占了企业总数的11.9%。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注册商标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2.1%),与龙文区临近的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龙海市和长泰县的企业注册商标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20.1%与28.5%。

(二)龙文区的商标品牌发展不平衡。

龙文区下辖四个镇,一个开发区。其中步文镇拥有注册商标243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34%),司法判定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件

,市知名商标8件;朝阳镇拥有注册商标157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2%),司法判定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15件,市知名商标28件;蓝田镇拥有注册商标115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16%),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7件;郭坑镇拥有注册商标30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4%),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3件;蓝田开发区拥有注册商标171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4%),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件,司法判定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14件、知名商标17件。

以上数据表明,朝阳镇仅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2%的商标注册量,却拥有42.8%的著名商标和44%的知名商标,步文镇的商标注册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品牌数量却不多,蓝田镇和郭坑镇的品牌和商标注册数均较低。综上所述,龙文区品牌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

(三)品牌质量不高。

全区的注册商标数三分之一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而且全区仅拥有驰名商标1件,全区没有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全区的品牌影响力较小,带动作用略显不足。全市获得省知名字号企业有36家、其中芗城区6家、龙海市5家、平和县3家。相对比较,龙文区仅有3家,数量上偏少,与龙文区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匹配。经验表明,知名品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企业长期努力逐渐积累的结果,政府的积极举措对推进企业品牌战略具有重要作用。[2]

二、促进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实施企业商标注册和创建企业省知名字号品牌,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整合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品牌竞争时代,政府应担当起区域品牌建设的规划者和建设者重任。政府应及时调整品牌战略,将品牌带动战略升级为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这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3]因此,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打好商标品牌战略。为进一步推进龙文区品牌战略,针对发展上存在的不足,从政府引导角度出发,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加强对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工商、财政、经贸、质监、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机制,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要将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一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全力推动龙文区品牌工作发展。

(二)着力政策扶持,落实保障机制。

政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职责,就是要通过研发扶持帮助企业提高这些核心能力,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对龙文区优质品牌的企业,在人才引进、用地审批、科研立项、用电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方面优先给予支持。政府应安排一定财政预算资金,吸纳社会各类资金,设立实施品牌带动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品牌的策划,培育、创建、宣传、保护、奖励和支持品牌发展、带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引导,积极支持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的应用,鼓励企业将商标或省知名字号作为知识产权评估办理质押贷款,扩大融资渠道,特别是金融系统要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质押贷款问题,以此激发创品牌的热情,促进品牌企业做大做强。转贴于

(三)加大品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政府及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区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介作用,大力宣传、推介国家、省、市以及龙文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实施品牌带动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引导企业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商标品牌的影响面,不断提高龙文区品牌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完善品牌宣传扶持措施,各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品牌宣传广告提供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优惠服务,为龙文区品牌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四)培育地方品牌,加强公共保护。

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地标”申请注册和规范使用,将龙文区的重点项目和公有性质文化资源纳入商标品牌发展的范畴,主动深入调查本地的风景点、名胜古迹、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称资料,提出保护措施,加强公有性质商标资源保护。引导碧湖生态园、欢乐城地下广场等重点项目和龙文塔、扶摇关帝庙等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称进行商标注册,防止公共商标资源被恶意抢注或被个别企业、个人独占使用,避免公共利益受损。

(五)鼓励境外注册,拓展国际市场。

建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策略,鼓励出口型企业做好商标境外注册,拓展国际市场;引导定牌加工企业逐步扩大在出口商品上使用自有商标的比例,以进一步推进龙文区出口自主品牌建设工作,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收购并购国际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如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美国Solar公司2个已有十多年历史的知名商标品牌40个及其所有营销网络,首开漳州民企收购国际品牌先河,并且自己申请注册境外商标4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品牌推广的同时,通过企业在香港上市,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

(六)发挥集群效益,带动产业发展。

商标品牌效应对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起着主要动力引擎的作用。现今龙文区已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以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日化产业、以漳州红梅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钢管家具产业、以漳州市港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罐头食品产业、以福建升源粮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食产业、以恒丽钟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石英钟产业、以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陶瓷用品产业集群。据统计,2010年以上六大产业累计生产总值达36.38亿,出口创汇额达18.7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上六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出口创汇实现“双增长”。可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品牌创建,对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权益。

实践证明,企业在创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被仿冒、侵权的情况。名牌产品的实质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由于比同类产品的价格更高,利润更为可观,必然引起大量的造假行为。[5]实际上,被侵权并不可怕,从另一方面讲,被仿冒侵权也是品牌影响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帮助企业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尽最大可能防止商标所有权人利益受损是关键。企业和政府重点应加强宣传力度,密切部门协作、区域协作,积极引导、支持、帮助、配合企业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以查处商标侵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傍名牌等类型的案件为主,加强对大要案的查处,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落实创牌激励机制……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政策规定,兑现奖励政策,按承诺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奖励金。同时,积极运用财政杠杆,推动品牌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商标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应用于服务区域商标品牌发展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各部门要加大对著名、驰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工业发展资金、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各项政府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上,适度向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和知名字号企业倾斜。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激发企业的创牌动力,进一步提升品牌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落实各单位职责任务。

切实把实施商标战略从企业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切实加强对商标品牌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明确各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政府负责协调解决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全区商标战略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指导专人作为商标战略事务联络员,与各成员单位协调沟通商标品牌创建的相关事宜。

(三)明确各成员单位业务职能。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有利于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齐心协力的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发展。各部门应健全协作机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定期召开商标战略联席会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品牌战略工作中重大问题。引导全区各类企业依法注册、使用、管理商标,帮助商标主体单位开展质量管理、认证工作,提高全区农业品(涉农产品)的知名度,创建一批具有龙文特色,高附加值的农特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王芳凝。发挥政府在品牌战略中的主导作用[J].辽宁经济,2010(7):63.

[2]陆松福。政府在推进企业品牌战略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22.

[3]吕振奎。品牌带动战略实施中的政府行为[J].学术交流,2010(2):119-122.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5

这次峰会9月27日在常州举行,汇聚了众多行业大咖和精英人士。在峰会上的这份《报告》,首次对“数字创意”的产业政策、细分市场、典型园区、企业案例、发展瓶颈与前景、产业指数等做出了专业解读,颇为引人关注。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呈现高速发展

数字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引领新供给新消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主要包含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VR(虚拟现实)、在线教育七个细分领域。

2009年是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界碑,此前这一产业在中国处于萌发状态,此后随着国家不断推出政策促进和大量科技相继加入,而加速发展。

《报告》对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概况、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指数进行了专业解读。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已集聚了36948家企业,同比增长13.8%;从业人员384万,同比增长13.1%;产业规模达5939.85亿元,同比增长22.9%。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报告》还对2009年以来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脉络作了一次系统梳理。指出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将持续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增长、引领社会风尚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供给。

这一产业呈现出十分美好的前景。

相比欧美,中国尚有十多倍差距

近年来,全球数字创意产业不断突破创新,成为信息服务业中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并引领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报告》深入分析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为中国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了参考:目前数字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英国高达8%,中国仅为0.7%,有着十多倍差距;全球音乐的15%、视频游戏的16%来自英国,全球影视票房收入的1m3归于美国,全球60%的动漫制作来自日本……

这些数据表明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上,中国既有较大差距,又有巨大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受众众多,市场庞大,具有后发潜力。

数字创意产业渐成长三角经济发展主动力

《报告》对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整体和区域发展状况做了全面客观分析。其中的2015年数字创意综合指数显示,获得区域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已经呈现差异分布格局:长三角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珠三角成熟稳定,京津冀则有分化,河北发展程度偏低。江苏省数字创意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北京、广东等发展较为成熟稳定的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综合指数还显示:北京市在政策扶持、产值占比、文化普及和工作薪资等方面表现突出,综合指数居于榜首;上海市需求指数排名第一,文化娱乐消费意愿较强;广东省企业指数居于首位,营收能力旺盛;江苏省要素指数、企业指数均高于平均值,政策和技术环境、企业数量和营收规模可观。另外,江苏省在政策扶持、科研人才和企业发展方面都排名前三,科研支出方面最为突出,说明江苏省高度重视创意产业研发,推动行业发展。

“数字创意产业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力。”《报告》认为,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一可喜局面:三地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有着“经济效益高、创意基石多、文化特色浓”的良好背景,如有海派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等;三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扶持,第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均超过5%,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创新研发动力强,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融合发展的特点,如上海以“文创+旅游”为主,江苏以“文创+金融”为主,浙江以“文创+高端制造”为主;数字创意企业积极采用VR、ai等新型技术,如常州恐龙园文化以“恐龙人”为主题打造优质ip内容,《恐龙宝贝》、《米多龙》等作品赢得国内外市场。

从细分领域看发展寻商机

2015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5939.85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VR增幅最大,达267.5%,显示其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活力。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七大细分领域,目前呈现出“游戏盈利强,动漫衍生广,VR潜力劲”的外部特征。睁眼细看,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商机―――

网络文学:处于发展阶段,作为ip源头,提升机会大;

动漫:处于发展阶段,ip衍生市场潜力大;

影视:处于成长阶段,受众广泛,优质内容爆发力强劲;

游戏:处于成熟阶段,电竞、VR是其新增长点;

创意设计: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附加值空间大,但创意理念和水平有待提高;

VR: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大,高增速,但技术、产品和内容等有待提升;

在线教育:处于成长阶段,融合语音识别、直播互动、ai等技术可获得快速发展。

突破瓶颈,方能获得大发展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其进程面临瓶颈挑战。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6

美国期待这种降低原材料进口关税的做法会降低美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逆转高成本导致的生产要素外流给美国制造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最终提高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统计,该促进法可以使美国企业在三年内节省2,98亿美元,使联邦赤字在十年内降低5百万美元。而根据美国制造商协会的测算,该法会使制造企业产量提高46亿美元,并创造9万个就业机会。

从美国国会两院到总统都期待着重建美国制造业。该促进法在国会得到了和共和党绝大多数的通过,其中在参议院程序中获得了一致通过,而众议院以378票对43票通过。这表明美国已经把振兴制造业和实现美国梦想提到了议事日程。难怪奥巴马总统在签署该法时表示,面对制造业目前的困境,答案不是停止建造或生产,而是要更好地建造,更好地生产,并且就在美国进行,核心就是实现“美国制造”。

内外压力促使美国调整国内政策

从美国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我们看到美国制造大国梦想的复苏。美国期待着通过新的制造业战略计划重新恢复美国制造业失去的活力,要使美国制造业不仅像往昔那样可以成就美国的就业大军,使外流的工作机会能重新回到美国入手中,而且还要使美国制造企业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使外国都购买使用美国的产品。

可以说,美国这次出台对制造业的扶持计划是其对国内政策所作的调整,是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制造业的振兴。这与以往美国频繁把逆差和赤字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仅仅对人民币汇率体系进行强压的方式不同。其实美国在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中都知道多种因素会导致其国内产业受损,而并非只因进口产品的倾销或享受的补贴,所以调查机关在确定倾销或补贴与损害的关系时,还要分析其它因素与损害的关系。美国把经济不振或制造业衰退仅仅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强压人民币升值来实现美国的竞争力,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和偷懒的方式,是想通过其他国家的政策改变来代替自己的政策改变,以实现经济恢复,把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可以说,美国的这次挟持计划表明美国已开始从内因上人手寻找美国经济衰退的症结,通过增强内驱力来振兴经济,是从态度到行动上的一种良好转变。

美国之所以决定要振兴制造业是有其内部压力的。根据美国制造业联合会的民意调查。美国人认为美国国会和总统在支持制造业方面做得很不够,94%的受调查者希望美国政府更加关注就业问题而不是财政赤字问题,其中88%的人希望能够加强美国的制造业。该民意调查显示87%的人支持建立制造业国家战略,77%的人对工作机会流到国外表示担心,92%的人对美国制造的产品感觉良好。美国商会和制造商国家联合会坚决支持制造业促进法的出台。可以说,这种内部压力促进了美国政府重整美国制造业梦想的决心。

美国此次通过调整国内政策来力图振兴制造业也说明了美国大国霸权地位的动摇,在国际舞台上有一些外在因素对美国来说是不可控的,这使其不得不在其国内政策上考虑对策。例如,在经济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在寻求达成更加优惠的区域合作协议,这些区域合作会把美国孤立在圈外。又如,美国持续不断地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而中国坚持汇率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相退让时,美国就被迫需要调整其国内政策通过自我改变来提振实力。

美国制造业扶持政策一部分内容是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时,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清洁能源,可以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代表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日本等国力图在该领域占领制高点时,当日本和中国开始接洽并在中日高层会谈中商讨这方面的合作时,美国十分需要在该领域加紧努力。可以说,面对日本等技术先进国家在新经济领域的竞争,美国也更加需要制造业复兴战略,需要面向未来着眼于抓住未来竞争机会的战略计划。

为实现国内政策目标美国会有所行动

在该促进法编织美国梦时,美国也清楚外界因素会影响美国梦的实现。如果在美国大力扶持制造业的时候,其他国家相互之间达成符合wto规则的自由贸易协议(Fta),那么美国产品在到达该Fta市场时,由于无法享受到Fta成员更为优惠的关税,美国产品的成本就很可能会高于Fta成员的产品,从而失去相应的竞争力,美国对制造业的扶持效果就会被其他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所抵消。美国不愿而且担心看到这种因为关税不同而使美国产品失利于起跑线上的局面,所以美国在扶持制造业的同时,会同时开展与其主要出口地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以保证或巩固其国内扶持政策的效果。

为了扩大美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美国也会在多哈回合的剩余谈判中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开放非农产品市场。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已表现出的坚持,尤其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觉悟,美国要想撬开发展中国家的非农产品市场并不容易,它还需要在农产品开放问题上作出相应让步。也就是说,美国在为其工业品捕捉国际市场的时候,它不仅需要联合欧盟等发达国家推动非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谈判,而且还要协调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补贴或国内扶持政策上作出令发展中国家满意的退让;美国在大力出台政策扶持制造业的同时,还要在农产品的扶持政策上有所收缩。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当前,全球互联网经济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突破性技术创新层出不穷,革命性商业变革此起彼伏,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和创新先导。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增长新动力,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现提出以下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

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设立自贸区的重大机遇,依托数字福建总体战略,科学编制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平台、政策等综合优势,把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坚持“造网”和“用网”齐头并举、改造传统和培育新型同步发展、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共同发力、优化创业环境和强化安全保障协调推进,推动互联网经济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新支点。到2016年,全面夯实发展基础,健全互联网经济生态圈,各领域建成一批互联网平台。到2018年,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集中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到2020年,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率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二、突出发展重点

(一)电子商务。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健全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建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闽货网上专业市场,重点培育、整合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推动传统商贸业深化电商应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二)物联网产业。加强射频识别、传感元器件、北斗终端、基带芯片、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攻关,加快物联网产业园建设,提升智能终端产业水平和规模。优先发展车联网、船联网、智能家居、人体感知、智慧城市等集成应用,深度推进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应用。

(三)智慧云服务。建设交通、旅游、教育、健康、医疗、环境、城市、社区,以及广电高清电视等智慧应用云平台,构建“平台+应用+终端+内容”、网络化运营的现代服务业。抢先发展网络教育、网络医疗、智慧旅游、养老服务。开发建设经贸、科技、舆情、金融、视频、健康等大数据平台,推动政务、生产、流通、公用事业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发展商业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产业。

(四)文创媒体。壮大厦门、福州、泉州游戏动漫产业,做强三大运营商动漫产业基地,增强创新集聚能力。加快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发展数字阅读、网络视听、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等新兴媒体,支持主流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加速发展移动媒体和分发服务,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我省建设阅读、游戏、视听和应用分发基地,发展福建特色数字文化产品。

(五)互联网金融。加快申请全国性网络支付牌照,发展在线支付、电子支付、跨境支付和移动支付等,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网络支付、网贷和股权众筹融资,支持发展网络保险、网络基金、网络等,创新“B2B+p2p+征信服务”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支持省内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六)工业互联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全流程生产协同和综合集成,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行业协同平台,基本覆盖各工业领域的企业。推进“机联网”“厂联网”,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数控一代、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平台建设,打造工业4.0。

(七)农业互联网。建设农村电商公共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建设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促进生物芯片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节水、节药、节肥、节劳力、测土施肥、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农业互联网应用。

(八)互联网基础服务。发展面向不同应用和人群、各具特色的垂直社交网络。加快健全和推广数字证书、电子取证、电子缴费、电子票据、电子阅读、版式文件、数据集中管控等互联网基础平台,积极拓展移动互联网、智能仿真、虚拟化场景等新的基础服务产品,抢占互联网服务新领域。

三、加大专项扶持

(九)强化资金扶持。2015—2017年每年统筹不少于5亿元的省级互联网经济引导资金,其中,整合省级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不少于2亿元,省级预算新增安排3亿元。其他未纳入整合的相关专项资金也要向互联网经济倾斜。引导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补助、政府购买服务、重点孵化项目、人才引进培养、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初创企业补助、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整合的专项资金由省级各有关部门按现有管理办法执行,省级新增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改委、数字办制定。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数字办、经信委、商务厅、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教育厅等

(十)强化创业扶持。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业者与市场充分对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级新增引导资金采取资金资助、融资担保等方式,每年扶持一批重点孵化项目;所在地政府为每个企业(项目)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1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每年举办互联网创业大赛,省级新增引导资金每年安排500万元奖励竞赛优胜者。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数字办,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十一)强化研发扶持。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经税务部门核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0%且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省科技厅按研发投入超过10%以上的部分予以50%后补助,年补助最高100万元,每个企业累计补助最高150万元。互联网企业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参照《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享受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厅,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四、创新融资服务

(十二)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在省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下设立不少于10亿元互联网经济子基金,有条件的设区市应在2016年底前设立相应基金。对投入互联网企业的省、市创投引导基金,在确保财政性股权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财政性资金收益劣后并将收益作为滚存投入,给予基金管理公司特别奖励,以吸引社会资本及国外创投机构参与。创投机构投资互联网企业从产生收益年度起,按照互联网企业发展贡献程度,由所在地政府给予两年资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创投机构投资额,以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投入。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金融办,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投资集团

(十三)加大增信增贷扶持。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要加大对互联网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对各地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开展的互联网企业担保业务,省再担保公司可适当提高再担保代偿比例。“万家小微成长贷”“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等应优先向互联网企业倾斜。省内地方法人银行应主动适应互联网企业需求,创新互联网企业金融产品,全面推行“无间贷”“连连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重大互联网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等模式给予支持。

责任单位:省金融办、财政厅、经信委,驻闽各金融机构

(十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培育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作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鼓励各类私募基金和风投资金提前介入互联网企业,积极指导和创造上市融资条件。鼓励中小互联网企业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积极推动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对接;对实现股权融资的企业,省经信委在挂牌当年给予每家30万元奖励。省、市小微企业发债增信资金池首先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债,降低互联网企业发债成本。

责任单位:省金融办、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

五、加强人才建设

(十五)引进培育聚集领军人才(团队)。将互联网经济人才(团队)纳入省人才工作重点和全省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针对台湾人才特点,在职称评审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互联网经济人才(团队)参加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评选。研究制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对按程序和公布标准确认的高层次人才,参照自贸区高层次人才支持办法给予支持。凡在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或机构(近三年营业收入行业排名国际前30名或国内前20名)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担任中高级以上职务、带项目来我省创业的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团队),由省委人才办按企业发展规模和创新水平,从省级新增引导资金中给予30万~100万元的创业资金支持,并可根据情况连续支持。按照加强自贸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推进和引导互联网经济企业设立首席信息官岗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互联网经济创新人才。

责任单位: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财政厅,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十六)加强互联网教育培训。鼓励高等和职业(技工)院校加强互联网经济相关专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推行教产研结合培养模式。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设立培训机构,或与科研院所(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由省教育厅认定验收后,一次性给予50万~100万元奖励。到2017年,全省培训互联网经济创业、从业人员40万人,省人社厅按照规定给予培训经费补助。

责任单位: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六、完善基础设施

(十七)网络设施。“十三五”期间,开通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区域国际互联网转接点,实现运营商网络本地高速交换,大幅度降低网络时延,满足业务竞争和海外布局需要;加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公益行业光纤网络覆盖和宽带接入,所需省级补助资金由省级新增引导资金安排。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提升宽带网络速度,尽快实现上下行同速,支撑数字家庭、智慧城市等物联网深度应用;以政府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服务。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

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各电信运营商、省广电网络集团

(十八)数据中心。支持央企、省属大型企业等在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并由数据中心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云计算服务。鼓励重点扶持的互联网企业购买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的数据中心服务,按企业每年租用数据中心服务费用的30%予以补助,单个企业年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由省数字办审核并与数据中心运营商清算,所需资金由省级新增引导资金安排。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财政厅,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省电子信息集团、各电信运营商

(十九)公共平台。加强位置服务、物联网、识别能力、视频能力、数据应用、电子取证、电子缴费、电子票据、网络安全预警、协同应用、创新研发、数据集中管控、测试等基础平台建设。对企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公共平台,经省发改委、数字办认定后给予一次性300万元资金补助。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财政厅、经信委,省电子信息集团

(二十)物流网络。开展电商与物流协同试点,加快推进智能快递箱(柜)进社区、办公区,完善物流末端配送网络,重点扶持2~3家企业尽快覆盖全省市场。发展航空港口货运航线,由所在地政府给予始发的国际国内定期货运航线一定补助,扩大通往世界各地邮路通道,支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参与跨境电商。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建立物流枢纽仓储、快件分拨中心,实现仓配一体化,增强物流支撑能力。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住建厅、邮政管理局,福州市、厦门市政府

七、强化市场带动

(二十一)开放数据资源。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网,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增值开发利用。2015年,先行开放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食品安全、空间位置、资格资质、经济统计、产品质量等与改善公共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资源,并逐步扩大开放范围数量,加速数据流动,同时优先向重点推广的各类平台开放。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

(二十二)加大服务采购。加快制定政府和企业信息化服务采购政策,普遍推行基于云计算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外包,大幅减少政府和企业自建数据中心,减少自建应用系统。2015年起,由省发改委、数字办每年安排一批政务数据采集、平台建设、资源开发项目,委托本省互联网企业建设,所需资金由省级新增引导资金安排;省经信委每年安排一批两化融合公共平台委托本省互联网企业建设并购买服务。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财政厅、经信委、商务厅

(二十三)扩大信息消费。按照“企业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普遍推广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整体提高企业信息化利用水平,所需省级补助资金由省经信委负责。加强居民信息消费引导,推广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家庭,丰富信息产品供给;加快提高农村信息消费水平,推进省级信息进村入户,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实现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加强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广政务大数据应用,提高政务应用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农业厅、通信管理局、发改委、数字办

八、引进培育龙头

(二十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招商模式,推进以数据开发换项目、以平台建设招项目、以投资模式创新引项目,大力引进阿里、百度、腾讯、新浪、小米、京东、360等互联网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优先向我省开放平台接口、数据资源和市场渠道,优先在我省建立培训或创业基地,可参照有关支持政策奖励。对新引进实际到位资本金达到5000万元以上、位居行业相关细分领域前5名、具有核心技术或创新模式的龙头企业给予总部政策扶持,依据产业水平和贡献程度等情况,由所在地政府一次性给予300万元以内的落户奖励。对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在闽设立全国性总部的,由省商务厅给予300万元落户奖励。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财政厅、商务厅、经信委、金融办,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电子信息集团

(二十五)培育省内骨干企业。支持有较强市场和技术实力的本省互联网平台(产品)纳入数字福建建设重点,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加快向全省推广和提供服务。加强资源整合,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资源优先委托省内企业运营开发,实现“一行业一平台,一平台一公司”,力争催生一批行业龙头。支持省内企业参加境外互联网专业展会,省商务厅优先予以支持;企业所在地政府按照不超过展位费50%的标准给予补助。企业参与省外招标项目中标,单个中标合同金额600万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额3%给予奖励,中标及省级新增配套采购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200万元,单家企业年度奖励不超过300万元,所需资金由省经信委负责。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4000万元和10000万元的互联网企业,由省级新增引导资金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其中工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由省商务厅安排。对龙头企业在总部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商务厅、经信委、财政厅、国土厅,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九、推进产业集聚

(二十六)整合建立产业集中区。各县(市、区)要规划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孵化器(含创业园、电商楼宇,下同)等,力争到2017年每个设区市建成1~2个功能完善的互联网经济集中区。经省发改委、商务厅、数字办认定的互联网经济集中区,参照执行开发区政策,享受相关优惠。互联网孵化器由省科技厅认定,并享受相关政策支持,达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的,由省科技厅推荐上报国家科技部;新建孵化器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扩建孵化器每平方米补助不超过50元。现有软件园要推动园区载体资源和公共平台向互联网企业倾斜,积极引导软件企业适应互联网经济需求,加快产品、业态、服务转型,对支撑转型的公共平台或有发展潜力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由省经信委予以适当经费支持。支持发展民营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或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纳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范畴;吸纳创业主体超过20户以上的,省人社厅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支持建设农村互联网创业园,为农村网商提供网站建设、仓储配送、网络技术等服务,从业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的,省人社厅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鼓励工业企业改造现有厂房,兴办互联网经济孵化器、集中区或电商园区,可不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新建互联网经济集中区优先列入建设规划、优先予以用地保障,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优先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数字办、科技厅、国土厅、财政厅、人社厅、商务厅,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二十七)加快建设大数据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政策落实、招商选资和建设应用,支持全面拓展互联网经济,突出基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功能,作为全省互联网经济主要承载基地;突出发展政务、金融、电商、物流、健康、新媒体及物联网、北斗卫星等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产业,积极发展云服务外包和国际业务。

责任单位:福州、泉州市政府,长乐市、安溪县政府

(二十八)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对入驻政府投资建设、经认定的互联网产业孵化器、集中区或大数据重点园区的重点互联网企业用房,由所在地政府给予2~5年的房租减免;对租用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给予不超过30元/平方米/月的房租补贴。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十、优化发展环境

(二十九)简化行政审批。允许企业名称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体现互联网经济特征的用语,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简化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网络文化经营、软件企业认定等许可证的申办及年检,以及互联网企业上市改制重组等相关手续的审批流程。财政资助建设的科技孵化器运营单位优先安排互联网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苗圃,并提供代办事务性业务。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文化厅、科技厅、经信委、金融办、通信管理局

(三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从事云计算研发、应用和服务以及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互联网企业申请认定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经认定的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先将互联网创业纳入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支持范围。

责任单位:省国税局、地税局、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三十一)构建诚信体系。2016年底前,建成包含全省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平台。支持互联网企业利用信用信息平台管控风险。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信用产品,提供信用评估等服务。深化个人、企业征信,促进各类信用信息互动共用,强化信用监测警示。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信用办

(三十二)完善市场监管。建立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律的监管方式,倡导“温和式”“预警式”监管。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制度,建成全省互联网经济主体数据库和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协同监管平台,建立健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网站自律、社会监督、信息披露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完善行业组织,强化分业分类监管,健全网络市场第三方评估和协作监管机制,共同维护秩序和诚信。推广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监管模式,鼓励开展第三方资金托管、建立准备金账户制度,建立网络融资监测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发改委、数字办、商务厅、质监局、知识产权局、公安厅、金融办、通信管理局

(三十三)加强高端交流。依托“6·18”平台,每年举办一次互联网经济不同专题的全国性会议,力争成为跨境电商、数字文创、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高峰会议永久举办地,大力宣传我省推进互联网经济规划、政策等,推动我省成为互联网经济热点地区,提升品牌和层级,推进要素汇聚和市场拓展,营造支持创业创新的氛围。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商务厅、经信委、通信管理局,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三十四)强化合力推进。建立省发改委、数字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推进机制,以及省互联网经济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涉及互联网经济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实施方案、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要经过联席会议研究审议。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数字办,省直相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以上扶持政策中,省直各部门整合资金安排如有不足,可从省新增引导资金适当追加;涉及省级对高级人才(团队)创业支持、网络支付平台总部引进、重点孵化项目、研发投入、营业收入首超等的补助或奖励,所在地政府应按相同比例安排支持;扶持政策与其他政策交叉重叠的,企业可按就高原则享受,但不得重复享受。

省直有关部门要在本通知印发一个月内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在两个月内出台相应实施方案。省效能办要会同省发改委、数字办对各地市和省直部门推进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名词解释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5年3月5日

附件

名词解释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8

管理民主,生活快乐的幸福美丽新农村。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乡精准扶贫典型经验材料例文,供大家参考!

乡地处县西北部,距县城97公里,属于高半山地区,辖区6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81户,2441人。有贫困村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3.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为117户438人,截至2017年底,全乡实现4个贫困村退出、375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7.94%降至2.6%。乡始终把群众认可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抓紧抓实,通过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同步帮扶、全覆盖联系服务三项举措全力提升群众认可度。

一、知情明理全程参与扶贫

(一)识别、帮扶、退出让群众全程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运行,通过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群众认可度。紧扣精准识别,让群众率先提议,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实行动态管理;紧扣精准帮扶,经常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贫根”,精准发力;紧扣精准退出,鼓励群众自主算账、主动申请,同时让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监督者和评判者,侧重用群众算的“账”体现脱贫成效,切实避免群众“数字脱贫”和“被脱贫”。通过群众的全程参与,精准扶贫启动以来,乡无一起缠访纠访事件,群众认可度长期保持在95%以上。

(二)政策、措施、要求让群众全部知晓。始终将群众知晓度作为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一项注重指标。依托“农民夜校”“乡音宣讲”“百日千场·一周一主题”等载体,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进农户、进寺庙、进村寨、进机关、进牧场“五进”活动。3年来,全乡共组织开展集中宣讲280余次,其中深入边远牧场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宣教群众1.6万人次。此外,针对年老不识字、患大病等特殊人群,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600余人次,重点讲解医疗政策、养老保险购买等惠民政策。通过政策大宣讲,近年来乡群众对于脱贫攻坚知晓度逐年提升。

(三)意识、动力、信心让群众全面提升。坚持主体地位,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大力开展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全覆盖走访贫困户18轮次,非贫困户6轮次,通过政策宣传、谈心谈话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注重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先后开展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十星级文明户”、“卫生家庭”、“健康红旗能手”等活动9次,表彰典型人物54人,引导群众传承中华美德,形成良好风气。按照“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全方位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先后组织新品种青稞种植、牦牛疫苗选取、传承祥巴文化等内容组织培训400余人,一半以上贫困户劳动力均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二、同帮同扶共享发展成果

(一)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我们深知持续增加收入是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注重推进产业化扶贫,认真落实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和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补助产业到户金125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68.5万元。注重加强就业帮扶,开发护林员和公益性岗位223个,通过推荐务工、组织参加招工应聘等方式在乡内九若路等重大项目、灾后补短等村内自主建设项目中帮助推荐就业400余人次,全力实现人人有事干,户户有收入。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股权量化、引入社会资本、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后成立公司1个、合作社6个,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4个,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2.5万元。全乡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6645元增长至10831,增幅62.99%,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二)多措并举保障“三保障”。我们深知“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素。坚持大力推进住房保障,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避险搬迁工程57户219人,入住率100%,实施危房改造36户,全面完成“8.8”地震中568户受灾群众房屋维修加固,并通过幸福美丽新村补助到户、厕所革命等,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认真落实医疗教育政策,实施十免四补政策,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98850元;启动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确保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控制在5%以内,为98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69.50万元。落实教育扶贫基金34.2万元,雨露计划1.4万余元、金秋助学5万元、唯品会资助非贫困户学生7.2万元、彩虹计划、。积极寻求邛崃对口援建、小石头公司等社会帮扶,帮助120余名中专以上学生申请、联系助学金60余万元。切实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为贫困群众免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我们深知建好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全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先后集中捆绑、统筹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约6000余万元,新建、维修、硬化道路20公里,新建维修桥梁6座,铺设饮水管道20公里,新建文化院坝5个,建设州级“四好村”2个,县文明村2个。全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群众通往幸福的大道越修越宽。

三、结对认亲无缝联系服务

(一)联系服务群众无盲区。我们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的重要保障。以“践行一线工作法、千名党员进农家”等活动为载体,综合考虑亲友关系、利益关系等,成功搭建“干部联系贫困户、党员户、僧侣户、一般农户”的“四联系”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宣教政策、引领发展、倡树新风、维护稳定、服务远牧”五项主题的到户服务。三年中,完成全覆盖结对认亲554对,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500余人次,累积发放大米、食油等物资1000余件。有效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攻坚克难不断凝聚共识。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9

主要任务是回顾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历程,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肯定成绩,增强信心,明确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刚才,同志客观总结了年工作情况,并对今年的扶贫开发及整村推进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县财政局同志、县审计局同志和县纪委常委、审理室同志分别就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程序、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方面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组织形式上看经历三个阶段:年代主要是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从国家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组织形态看。农民离土不离乡;年展劳务经济,农民离土又离乡;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分析这些,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也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也经历了三个转变:年代救济式扶贫;年展乡镇企业;年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调整,改由过去撒胡椒面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再到由计划经济下的分项目转变为竞争式的开发,谁有积极性就扶持谁。三个转变适应了市场经济,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扶贫开发承担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讲: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促进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任务;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大任务;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缩小发展差距、关爱弱势群众的重大任务;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央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

尤其是今年更是扶贫开发工作上的重中之重年,而且。今年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和机遇最好的一年,同时也是任务最重、困难最多、最为关键的一年。

就是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1号文件和省、地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与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所谓“机遇最好”一年。尤其是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富民问题,必将迎来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各项投入更加增多,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好局面和有利环境。

从同志所安排的八项工作”中不难看出,所谓“任务最重”一年。去年的整村推进村是32个,每个村资金25万元,而今年增加到63个村,且每个村资金50万元,而且这些都是列入我县年农村扶贫开发《意见》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交不了上级扶贫部门的帐,也交不了地委、行署的帐;不开展并且做不好这些工作,不仅影响今年上级对我县的投入,而且会影响今后11年对我县的投入。因此,必须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就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双重影响,所谓“困难最多”一年。不仅贫困农民转移就业困难,增收渠道受阻,而且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走低,对贫困群众增收造成很大困难,这也增加了脱贫群众重新返贫的压力。要完成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我扎实工作,加倍努力。

就是年是全国各地也包括我县年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交帐的前一年,所谓“最为关键”一年。又是2020年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编制的启动之年。前一个十年扶贫《意见》确定的硬任务,今年必须基本完成,明年才能顺利地通过各级的检查验收,否则,就会拉全省、全区的后腿;后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能不能制定好,根据上一个十年《纲要》编制经验,前2-3年上报的数据很重要。因此,今明两年县乡两级扶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准确上报有关数据,切实搞好上下左右的交流和沟通,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规划”这两个重点,来抓好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全县既定的奋斗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用新思维,新举措,扎实抓好扶贫开发攻坚工作。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篇10

从国家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组织形态看,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组织形式上看经历三个阶段:80年代主要是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民离土不离乡;90年展劳务经济,农民离土又离乡;200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分析这些,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也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也经历了三个转变:80年代救济式扶贫;90年展乡镇企业;2000年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调整,改由过去撒胡椒面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再到由计划经济下的分项目转变为竞争式的开发,谁有积极性就扶持谁。三个转变适应了市场经济,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扶贫开发承担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讲:一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促进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任务;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大任务;三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缩小发展差距、关爱弱势群众的重大任务;四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央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

而且,尤其是今年更是扶贫开发工作上的重中之重年,今年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和机遇最好的一年,同时也是任务最重、困难最多、最为关键的一年。

所谓“机遇最好”的一年,就是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2009〕1号文件和省、地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与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尤其是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富民问题,必将迎来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各项投入更加增多,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好局面和有利环境。

所谓“任务最重”的一年,从春福同志所安排的“八项工作”中不难看出,我们去年的整村推进村是32个,每个村资金25万元,而今年增加到63个村,且每个村资金50万元,而且这些都是列入我县2002—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意见》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交不了上级扶贫部门的帐,也交不了地委、行署的帐;不开展并且做不好这些工作,不仅影响今年上级对我县的投入,而且会影响今后11年对我县的投入。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所谓“困难最多”的一年,就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双重影响,不仅贫困农民转移就业困难,增收渠道受阻,而且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走低,对贫困群众增收造成很大困难,这也增加了脱贫群众重新返贫的压力。因此,要完成2009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我们扎实工作,加倍努力。

所谓“最为关键”的一年,就是2009年是全国各地也包括我县2001—2010年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交帐的前一年,又是2011—2020年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编制的启动之年。前一个十年扶贫《意见》确定的硬任务,今年必须基本完成,明年才能顺利地通过各级的检查验收,否则,就会拉全省、全区的后腿;后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能不能制定好,根据上一个十年《纲要》编制经验,前2-3年上报的数据很重要。因此,今明两年县乡两级扶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准确上报有关数据,切实搞好上下左右的交流和沟通,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规划”这两个重点,来抓好2009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全县既定的奋斗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用新思维,新举措,扎实抓好扶贫开发攻坚工作。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2009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是:凝聚各方力量,完成省、地下达的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的各项指标,全面完成2008年启动实施的32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新启动实施63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使我县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贫困现象进一步缓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要全面完成这些既定目标任务,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选准贫困对象。一是要做好2011-2020年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上一轮扶贫开发规划评估工作,启动新一轮扶贫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新的扶贫标准,组织力量进村入户,摸清贫困户底数,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三是要区别类型确定扶贫对象,坚持做到扶贫“五到户”。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把农村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坚持做到扶贫项目安排到户,小额信贷资金借款到户,扶贫搬迁落实到户,科技信息服务到户,结对帮扶措施落实到户。

(二)着力抓好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一是确保2008年实施整村推进的32个重点贫困村项目的全面完成和顺利通过省、地验收。二是全力抓好今年63个整村推进村项目的实施。三是根据实际,突出重点,科学规划2010年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要切实做好扶贫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县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项目设计、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启动扶贫项目库建设,贮备一批扶贫项目,及时申报扶贫项目,争取更大支持。四是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今年将实行扶贫项目和资金到位按月通报制,对一次通报项目没有实施、资金没有拨付的亮黄牌;对二次通报项目没有实施、资金没有拨付的亮红牌;对三次通报项目没有实施、资金没有拨付的取消安排项目和资金。在今年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中,要着重把握三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的核心内容,搞好整村推进对于全面完成扶贫开发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原则,即“三要三不要”:一要讲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不是搞城市建设,不能盲目搞攀比,要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做起。二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农村实际。要坚持农村的实际、农民的实际。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不是改掉农村的特点。三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各级政府投入的增多,部门扶持力量的加大给贫困村建设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和推动力,但最重要的是要扶持引导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美好家园。这些原则,需要我们在整村推进工作中灵活运用。突出五个重点。第一,突出一个“整”字。一方面是整合,即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各个单位凡是投入到农村的涉农资金,投入贫困村更应该,帮扶贫困村是县直帮扶单位的责任,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另一方面是整村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突出一个“推”字。一要按照计划和建设内容推进。二要按照时间推进,确保每年安排的项目要全部完成。三要按照质量推进,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村支两委和项目监管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要从严把关。第三,突出一个“新”字。要让贫困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精神风貌要焕然一新。第四,突出一个“农”字。一是要突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二是要突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突出农村的经济发展;四是要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上级政策投入,部门支持是必要的,最主要的是农民参与。第五,突出一个“干”字。从干部来讲,干部要带头,乡一级干部作用要发挥,村支“两委”作用要发挥;就实干而言,就是要有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

(三)着力抓好社会扶贫工作。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地直单位定点扶贫我县的力度,加大项目对接,争取更大的支持。二是整合部门资金,将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整合到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必须服从服务于扶贫开发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积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在项目安排、产业扶贫、税收优惠、信贷扶贫等方面给予特困村、重点村、新农村更大的支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安排,整合各种支农项目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三是做好“村企共建”工作。动员企业到重点贫困村兴建基地,创新整村推进联动机制,各乡镇也要与不同的企业联办基地。要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形成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的互促互动良性发展机制。

(四)着力抓好扶贫责任制与绩效考核。一方面,要做好扶贫责任制考核。根据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分级负责”的要求,重点贫困乡镇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扶贫开发摆在中心位置,如期完成整村推进计划。会后,各乡镇要层层落实责任,量化任务。另一方面,要做好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评,按照省、地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重点贫困村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扶贫成效等实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与扶贫资金计划分配挂钩,与项目安排、资金分配挂钩,对项目实施好、资金到位及时且群众公认的可以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县面临挑战、蕴含机遇的一年,能否抓好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取决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落实。我们必须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做到“五个到位”,确保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工作各项任务。

(一)认识要到位。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开展好此项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精心组织,举力抓实。各乡镇、县扶贫办主要领导要亲自联系重点贫困村,要建立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扶贫工作机构直接组织实施,贫困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人员要到位。各乡镇要实行涉农项目综合管理,要有专人抓扶贫开发工作,有专人申报、组织、实施和资金报帐。扶贫人员要重点从事扶贫工作,县扶贫办和各乡镇每年对扶贫人员要进行严格考核,如果扶贫人员不从事扶贫工作,请乡镇调整换岗。

(三)工作要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下达的任务,结合实际,区别轻重缓急,研究措施,环环紧扣抓落实。县扶贫办和相关实施单位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落实责任人员,分期分批深入乡镇村组,督促完成扶贫任务。

(四)责任要到位。要依据县里规划,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细化分解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乡镇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内容和实施地点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改变投资方向。扶贫办、财政局等单位要加强配合协调,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平稳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