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38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1

abstract:Fortherapid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thispaperfirstly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mobileinternet,thensummarizesthemobileinternet'scharacteristicswhicharedifferentfromthetraditionalinternet.accordingtothesecharacteristicsofthemobileinternet,itanalyzesthenewcharacteristicsofinternetpublicopinionunderthesituationofmobileinternet.Finally,thepaperproposeshowtodealwiththesecurityofmobileinternetpublicopinion.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舆情;传播特点

Keywords:mobileinternet;publicopinion;disseminationfeatures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006-03

0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随着中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3G和4G网络逐渐普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降,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涌现,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竞争最为激烈、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进而使得使用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的用户也逐渐增多,并且已经超过了使用电脑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数量。而移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微博、即时通信工具、新型社交工具等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关注最新的新闻,并且可以将其快速的在朋友圈及网络上进行传播。由此可以很容易的在瞬间就引发一个社会热点关注话题。因此导致社会舆情热点呈现快速爆发的趋势。

移动互联网在给人民日常生活信息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舆论提供了快速传播的新途径。2007年“厦门pX事件”,网民通过手机短信、现场手机拍摄把信息实时发送到网络上,从而使得全国各地的网民都得知并关注这件事,由此引发了针对当地政府的“舆情危机”。同样的事件也在不断的发生,“染色馒头”、“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都不同程度的掀起了网络舆情的高潮。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掀起的新型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在当代网络舆情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舆情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其对社会与公众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

由于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特殊性,如果相关管理部门在舆情形成时不能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可能立即或很快演变成舆情危机,给网络舆情安全和社会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此,政府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重视网络社情民意,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网络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下,研究移动互联网舆情更具现实意义。

1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可以快速的访问互联网,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等网络连接设备,它们都具有分组数据连接功能。与传统互联网访问设备不同,移动终端更加灵活方便,更加个性化,用户可随身携带。

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得益于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成为最大的上网终端,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它高速发展的时期。

3G网络的快速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为手机上网奠定了用户基础和网络基础,在促使更多用户便捷上网的同时,也提升了各项上网体验。各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手机应用则提升了网民的使用动力,尤其基于真实生活需要的手机地图、购物、支付等应用满足了手机网民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同时也增加了网民对手机的依赖性。

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还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根据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来看,在移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以及3G、4G、移动寻址技术等技术成熟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将迎来发展高潮。届时,我国的手机网民的数量将迅速增加,由此推动的移动网络信息的传播影响力将更大。更多的网民会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随时关注和传播信息,网络信息量将会急剧增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下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等到舆情事件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将无法应对,从而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舆情危机,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威胁。

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正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它与传统的互联网有一定的关联和相似性。但是移动互联网有着许传统多互联网无法比拟的特点。

2.1庞大的用户群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78.5%。手机已经正式成为我国互联网最大的上网终端,同时也是标志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

2.2广域的泛在网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存在,同时也创造了巨大机会。即使是互联网的时代,随时随地、如影随形这件事是不可能想象的,广域的泛在网就让随时随地、如影随形成为可能。这也让大量需要即时的业务和通讯成为可能。今天几乎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被马上发到微博上,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这就是广域泛在网的作用。

2.3高便携性在今天,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了解最新的信息资讯,可以与自己的亲人好友快速的联系,相互之间分享信息。今天手机远不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从通信工具,转变为我们社会关系的全部。

2.4永远在线及占用用户碎片时间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可以24小时在线。通信的即时,互联网再好的即时工具也不能做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正在悄悄改变这一格局。传统的信息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电视时代,使用的时间非常集中,用户时间成为电视争夺的最核心的资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随地随地携带着智能手机,也可以随地随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

2.5应用轻便移动设备通讯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动设备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延续这一特点及设备制造的特点,移动通讯用户不会接受在移动设备上采取复杂的类似pC输入端的操作。这就决定了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的时候,不可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移动互联网舆情的特征一定是以搭载着微博等“速食”信息为主的信息传递过程。

从以上特点推断可得出移动互联网的基本面貌。用户选择无线上网,是不等于传统互联网的。不能说移动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同是网络建设与应用,两者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有着根本的区别,无线上网可以提供便携设备,但基本设备终端是手机、pDa等移动设备。因此,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舆情态势一定是与传统互联网有所区别的。

3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舆情特点

网络新闻作为网民的基础应用,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使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将其使用率增长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成为网民的主要活动之一;其次,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网民接触新闻的渠道增多,例如,微博对主要新闻事件的快速传播,形成热点话题,并联动主流新闻媒体进行传播,极大促进网民对网络新闻的接触度;最后,各类新闻媒体纷纷发力移动互联网,制作了大量用户体验较好的新闻app,极大地提高了手机网民对网络新闻的阅读频率;并且,新闻类手机客户端的推送效果远高于传统pC客户端,使更多的手机网民被动阅读了大量新闻。

在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持续快速增加的前提下,我国移动互联网舆情也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根据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以及已经发生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舆情事件研究,我们总结了移动互联网舆情具有以下的特点:

3.1跨时空、跨地域性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地域、固定终端设备的限制。同时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和传播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使用户能够在移动中实现信息的同步。以3G和4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公众处理信息不受设备和地理位置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台式机的地理位置阻隔。

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也提升了用户上网的速率,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使得用户更加依赖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将更加青睐于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来满足自己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进一步的表现出移动互联网终端信息传播的跨时空、跨地域性。

3.2病毒性传播曾经信息的传播是一点到多点,二次传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所以很容易进行舆论控制。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是病毒性的传播,即从一点传播,很快进行多点发散。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是泛在的网络,手机是永远在线的。信息更容易象病毒一样高速度、广泛的、大范围的传播。因为信息的传播,很多是依据社会关系,比如自己的好友,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电话号码簿中的成员,很大程度上,受众更相信信息的可靠性。

因此,当用户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他会迅速地传播给自己身边的好友,同时用户的好友也会传播给自己的好友,这样导致舆情事件搭载着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得以迅速扩散开来,产生与病毒传播相似的信息传播新途径。

3.3泛在性在传统互联网的时代,舆情传播的速度受制于地理位置,所以受众范围相对较小。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这种情况,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网络信息。广域的泛在网使得移动互联网舆情有了泛在性,实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的快速交流。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泛在性的最大体现。当某个焦点事件一旦出现,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不同地域的网民的强烈反应和热议。从而导致舆情事件很有可能演变为舆情危机。

3.4动态性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单向的,需要经过采集、加工、储存等线性的生产环节,经由媒体的民众才能够获知。web2.0的典型代表是博客,它实现了用户自产生内容,缩短了信息生产时间,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快速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在信息水平相对较发达的当下,任何一件焦点事件随时都会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事件从发生到传播至网络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信息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3.5趋同性当下相对较为发达的信息技术使得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某个热点事件的讨论,与传统互联网类似,网络的隐蔽性使得网民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承担责任。民众对于事件信息的获取都是从网络上获得的,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息,民众受信息者感情倾向的影响,可能出现情感倾向一致化。并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的传播,致使“雪球”越滚越大,少量不同意见的声音会被群众的盲目而淹没,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力量代表了民众的态度,但是这种力量很有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操纵,从而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威胁社会稳定。这也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体现。

3.6安全性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传播更加迅速。与此同时,开放的移动互联网以及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给人们的信息安全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人们的私人信息更容易被暴漏。同时由于其隐蔽性和趋同性,网络舆情很容易被有特定目的人利用以满足个人的私欲。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及其种类繁多的网络应用给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舆情监管部门很难实现对移动互联网信息的准确监管。近些年从手机等移动终端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充分显示了移动互联网强大的破坏力。

4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舆情应对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2710万,增长13.4%。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9.5%,相比2012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随着以3G和4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移动终端的网民数将会迎来更快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各种终端应用于外界联系和沟通。由此导致的移动互联网舆论将会传播更加快捷和迅速,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我国社会舆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网民数的增加,网络舆情更容易在移动互联网上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影响。因此当下移动互联网舆论的监管面临着极其严峻迫切的形势,这是当前政府舆情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针对移动互联网信息量巨大、难以实现实时准确监测的特点。舆情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电信部门的合作,互相协作。由于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的供应部门为电信部门,而且电信部门有着所有手机移动终端的准确用户信息,拥有着大量的用户数据,能够实现对用户的通信行为的记录和查询。加强与电信部门的合作能够降低舆情监管部门在监测技术上的实现难度,可以更准确地实现移动互联网舆情的监测。

针对网民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诱导,相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网民的正确引导。移动互联网应用简单,对于使用者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均没有要求,所以网络中许多网民的学历水平可能都不高,这些人更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谣言等的欺骗,相信这些虚假信息并进行转发和传播,在不知不觉中为不法分子制造舆论危机提供了帮助。因此,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上的舆论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对舆论进行积极回应,澄清事实。避免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对虚假信息进行传播。

针对个别不法分子故意在网络上散播谣言,企图蛊惑群众,制造舆论危机的行为,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法制。当下我国网络舆情危机频发不仅仅与监管不到位有关,还与网络的隐蔽性有着极大的关系。许多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不负责地散播虚假信息,满足私人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对于这种不法行为,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和完善立法制度,利用法律严惩这些不法分子。只有通过法律约束,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不法分子故意散播谣言、煽动群众的行为。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型信息传播媒介,移动互联网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在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途径之外,也给我国网络舆情安全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中国社会舆论总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下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移动互联网舆论监测形势,政府部门应当及时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时准确地做好应对策略,为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洪小娟,刘雅囡,姜楠.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25-30.

[2]范玉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博”发展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04:105-106.

[3]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23-26.

[4]孙东滨,梅锋.移动互联网对社会舆情的影响[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2(6):6-8.

[5]郭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传播特点[J].科技传播,2012,17:14,20.

[6]武贵英.网络的微博舆论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3.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2

关键词:文化安全网络空间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是社会现状和问题在网络空间的投射,是民意民情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是民众参政议政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网络引发了敏感舆情,加之西方敌对势力从外部通过网络空间散步有害舆情,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空间舆情特点

在舆情内容方面,第一,网络舆情自由交互。互联网的开放性拓展了个体在网络中的空间范围,给与了所有人在网络空间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权力。第二,网络舆情多元交叉。网络舆情的主题宽泛多元,其内容多来自热议话题,具有自发随意的特点。舆情的主体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舆情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第三,网络舆情偏颇交杂。网络舆情体现出网络空间个体感性化和情绪化的特点,个别个体甚至将网络空间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由此产生的感情偏颇在多次转载之后很可能引发极为有害的网络舆情。

在传播方式方面,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第一,非主流非理性。大部分网民很少主动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但在网络空间确实存在一些参与意识较强的群体,主要包括对现状不满的人以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热衷于热点问题评论的“意见领袖”。他们既不能代表主流社会,也不能反映社会主流舆情,在信息和理解上往往比较情绪化、简单化、非理性化。第二,负面多逆反多。总体而言,网络舆情中负面传播多于正面。一来负面话题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网络媒体常常通过负面新闻来提高网站点击率。二来参与网络舆情传播的个体往往对社会怀有负面情绪或者把批评作为展示其思考力的主要形式。第三、传播快扩散广。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在网络空间后,其传播会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速度、波及广度和影响深度是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空间舆情传播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一)打破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

在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主要载体以前,传统媒体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信息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因此受众接受的是有导向和经过筛选的信息。但是,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相对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主体是大众化的,内容是繁杂的,载体是开放的,传统媒体控制方式难以对网络舆情主体、内容和载体进行全面掌控。

(二)催生个体化的舆论领袖

传统的舆论引导主体是国家或政党,而在网络空间,舆论引导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权威性集体,一部分网络个体也成为了舆论领袖。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主体的自主性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与传统主流媒体几乎相同的信息平台。各种舆论都可在网络空间找到其社会基础,从而催生了个体化的网络舆论领袖。这些主体不仅影响了国家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而且逐渐占据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权力,导致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权力的转移。

(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是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绝不仅限于虚拟空间。一旦形成规模,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将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网络舆情极易起到鼓动、误导和干扰的作用。在矛盾激化时,很可能触发现实社会中大规模的。加之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组织活动的隐蔽性,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极其重大。

三、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网络空间舆情监测措施

鉴于网络舆情在国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

(一)建设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队伍

首先,在政府层面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快速响应的门户网站,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主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搭建权威网络宣传平台,加快主流媒体网络资源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提高新闻发言人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引发网络舆情时,由新闻发言人及时、客观地信息,配合传统媒体加强权威信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其次,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恶意诱导,导致网络舆情呈现出大量负面信息,消极吐槽现象严重,但事实上真相往往被蓄意抹黑了。此时,网评员的介入非常必要。网评员队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压缩网络舆情中负面信息传播的空间,淡化被错误信息激起的矛盾和对立情绪,平息负面网络舆情事件。

(二)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相关法律法规

世界主要国家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均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要推进网络舆情监测法制化进程,首先需要把网络舆情监测立法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建设整体框架中进行设计,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对网络空间中的违规违法、经济犯罪、民事犯罪等行为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三)建设健全网络文化

促进网络文化和谐发展是文化安全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创新要求。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互联网企业要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文明办网。网民也要加强自律,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形成和谐的网络文化。

总之,网络舆情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出现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文化安全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应该对其积极引导,加快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维护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3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舆情;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005―0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要受到所处时代现实情况的制约。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最强传播者。目前,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社群的重要参与力量,以微博、微信、QQ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主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通过朋友圈、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日志等渠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意见与建议。因此,研究“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舆情干预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微时代”高校舆情概况

随着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价格持续走低,为手机上网奠定了较好的使用基础,手机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据CnniC统计,截至2013年底,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到81%。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推广普及。

(一)“微时代”概念界定

现在对“微时代”概念使用最普遍的观点是:“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其典型特点一是传播迅捷,只要轻轻一点即成功。二是传播具有流动性,这是因为随着手机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蔓延,大众可随身携带手机或平板电脑,非常方便。三是传播内容短小精悍。微博一般限定字数为140字,可配少量的图片,视频一般也就3o秒到3分钟,非常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消磨。微信的功能设置基本也十分类似。四是传播范围广泛。只要是好友就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对方的动态,也可以马上关注、转发、评论及互相讨论。“微时代”实实在在做到了沟通无极限。

(二)“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运用网络传播媒介对当前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表达和传播个人的情绪、态度、声音、主观见解的集合。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迅速,成为高校言论的一块重要阵地。

第一,“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宣传效果放大。微博、微信平台本身的认证及推荐有助于增加被“关注”的数量,微博、微信用户的信息越具有吸引力,新闻性越强,关注该用户的人就会越多,产生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宣传的效果就会放大。如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炫富”的现象,一些“富二代”、有钱人在网上言论、照片,炫耀自己狂买名牌的奢侈生活,被很多大学生关注和评论。

第二,“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加快。大学生具有求知、求新、求变的特点,而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一般特点外,更具有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个性鲜明、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等特点,更能吸引大学生眼球,纷纷使用微博、微信进行交友,分享彼此的信息。利用微博、微信大学生可以分享学习心得、生活的经验,记录变化的心情和感悟,任何时间播报、关注、转发和评论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互粉,迅速地发展大量粉丝,信息获取的速度就大为提升。

第三,“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丰富性。高校网络舆情的丰富性是指所包含的社会和校园问题、事件的网络舆情信息更为广泛,表达和传播的渠道更为多样。微博、微信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焦点包括国际时事、社会热点、娱乐新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网民的舆情。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比如:新闻跟帖、BBS、电子邮件、微博、网上签名、博客、个人空间、即时通信(如QQ、微信)等等。

二、“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舆情干预机制面临的挑战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表达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一旦处置不当也能在现实社会中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舆情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各类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不仅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第一,微博、微信“不易控”的言论发表模式加大了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微博、微信作为一种开放、自由的新舆情载体,具有零门槛进入、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大部分学生群体仍习惯以匿名的身份,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中畅所欲言;同时微博、微信缺乏严密的审核和有力的监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负面舆情的滋生,让一些消极错误,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在网络上得以传播;加之当前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模糊,责任意识淡薄,在这种三重冲击下催生出“不易控”的言论发表模式。

第二,微博、微信“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极易造成校园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微博、微信“裂变式”几何状的信息传播模式极易造成校园网络舆情事件。而监控缺位又进一步加剧了舆情的发酵,众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社会事件,在微博、微信这个即转即发的平台里,成为了触动大学生神经、诱发群体心态变质的导火索。

第三,微博、微信“意见领袖”的引导极易造成校园网络舆情事件的放大。“意见领袖”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产生、发酵和传播等环节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他们在特定的网络舆论领域中拥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在潜意识中引导着公共舆论的发展方向。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成熟期,有时容易受到煽动,在某些舆情事件中错误地发表舆论观点,最终引发校园网络舆情事件被恶意放大。

三、高校建立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各种利益纠结,一些普通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谣言就会借助网络肆意蔓延,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导致一般的社会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有效引导,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重点舆情快速干预机制,及时消解网络舆情危机,促进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监控,善于借力,整合网络舆情干预的多方力量

高校微博、微信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平台来说,拥有更大的传播优势,更广的关注群体,更直接的引导效果。高校应该改变过去被动监管网络舆情为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这一新载体,抢占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第一,建立学校各级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这一全新载体,加强监管,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微互联网技术的联姻,掌握网络舆情监管的主动权。建立网络化、矩阵式的微博、微信体系,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权威信息技术平台。

第二,组建校园舆情监控队伍。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组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微博、微信管理团队,实现专人负责维护、专人信息、专人监管引导,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和预警工作。特别是在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或可能造成舆情危机的校内外事件出现时,及时公布真实信息,减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

第三,培育高校微博、微信“意见领袖”。微博、微信的名人效应有助于信息的迅速传播,而高校要抢占网络舆情管理的主动权,就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有针对地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确保校园舆情不失控。

(二)及时干预,快速反应,建立果断应对的危机处置机制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集中表现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校园交通安全事故、集体食物中毒,因国内外政治问题激发民族情绪而引发的大学生等等。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保证网络舆情良性正向发展。

第一,立即启动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爆发时,高校舆情监管负责人员应迅速启动网络舆情紧急处理预案,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协调。针对突发事件情况展开调查,追查信息来源,分析舆情特点,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第一时间逐级上报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实施舆情控制,积极跟贴,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真相,争取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第二,正向疏导保障舆情良性发展。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消除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加强正面宣传,及时跟进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多方面的现场信息还原事件来龙去脉,用正面权威信息消除网上谣言和来源不明、可行度低的信息,发挥微博、微信“精神领袖”作用,强化正面舆论信息的影响,以平复学生中恐慌、疑惑、不满、误解等非理性情绪,维护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事后引导,科学处置,完善网络舆情干预的有效方式

第一,建立舆情危机处理评估机制。在网络舆情事件消退期,应对整个舆情处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估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反应对策、控制效果和下一阶段的舆情走向,针对在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在舆情预警和学生引导方面的经验,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和应对的综合能力。

第二,借舆情事件传递“正能量”。选择合适的舆情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始末以及事实真相,核实关键信息,消除不实传言,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炒作和不良事件的辨别力和抵抗力,将社会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实现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在评奖评优、学生入党、就业创业等学生管理服务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完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确保高校网络舆情安全。

“微时代”信息的海量瞬时传播,为高校应对舆情事件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平台,也给突发事件的发酵提供了温床,可谓喜忧参半。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基础的法律服务工作,高校更加严于自律,并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大学生发挥所学知识和素养,共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顺利解决,为网络和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熊友君.移动互联网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姜胜洪.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J〕.兰州学刊,2010,(05).

〔4〕李新伟.高校应对微博公共事件舆情的策略研究〔J〕.网络思政,2012,(07).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4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学

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会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影响日深,人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微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8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手机网民数量为5.27亿,其中网民的微博使用率高达56%,微信的用户数量在年初超过3亿。

从年龄层次和职业构成看,高校师生是网络用户和“微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使他们具有文化传播和影响社会舆论的特殊力量。面对“微时代”的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传播学研究中寻找理论支撑,以便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一、微时代与高校网络舆情

1.微时代与“微舆情”。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不仅引发了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带来了传播理念的革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媒体,并在使用过程中认同其“微”传播的理念。

微时代下的新兴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开放性,这些特性满足了高校年轻群体的需求,同时也对网络舆情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舆情传播效果放大;二是舆情传播速度加快;三是舆情的覆盖面更广,信息量更丰富。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1]。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所反映的舆情应被纳入高校网络舆情这一概念中。

高校网络舆情有其不同于社会舆情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师生具有特殊的兴趣点。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师生在舆情特别是与高校相关的舆情传播过程中,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信息时代下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是网民中一个较活跃而又有影响力的群体,“象牙塔”中的校园文化造就了其特殊的兴趣点,他们不仅关注能引起大众普遍反响的社会问题,而且重点关注与高校及精英知识分子相关的事件。二是高校自身易引发社会关注。作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的摇篮,高校自身无时无刻不处于公众关注之中。长期以来,高校在公众的印象中已形成了“刻板模式”。如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刻板模式”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之传递给其他个体[2]。事实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往往与人们固有的“刻板印象”相左。对于高校同样如此,一提到高校,公众普遍就会联想到“人才”、“教授”、“学术”等正面且令人尊敬的词汇。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处理存在的困境

1.“舆情沟”的存在。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3]。事实上,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方面存在与之相似的隐性的“舆情沟”。

这种微时代中的“舆情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之间或高校教师之间的“舆情沟”,主要体现在经常使用“微媒体”的大学生或高校教师和不常使用或从不使用“微媒体”的大学生或高校教师之间在高校舆情感知方面的差异;二是大学生与高校领导及教师之间的“舆情沟”,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虽然后者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都高于前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后者的“微媒体”使用率和使用能力普遍低于前者。

“舆情沟”的存在给舆情处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层次的“舆情沟”给舆论引导工作的平衡性带来困难,而第二层次的“舆情沟”很可能使舆情引导工作由于得不到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和认可而无法开展。

2.对高校师生媒介接触能动性的忽视。

微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而网民并非漫无目的地关注某个事件或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同样,微时代中的高校师生不仅能动地对微媒体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关注,而且能动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性。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会对这种媒介接触能动性有所忽视,这将影响其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及其未来走势的预测和判断,进而导致其无法正确地利用微媒体和其他手段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3.高校官方微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失语”。

当前各大高校都已建立学校官方微博,有的也开通了官方公众微信互动平台。这些高校官方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高校官微往往会处于“失语”状态。这种“失语”可分为“主动性失语”和“被动性失语”。前者是指高校官微在知道突发事件后因担心或避免事态继续扩大而主动不发表任何关于该事件的言论的行为;后者则指高校官微在对突发事件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的“失语”,这类突发事件一般通过网络传播,不见诸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5

【关键词】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因其功能不同,而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作为一款时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取代微博,成为互联网舆论的重要发声和聚集平台。微信有着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传播性,不仅传播过程更加私密化,传播的方式和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导致舆论监督难度更大,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1]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工作,是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信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朋友圈是信息传播主途径

当前的舆情传播途径,突破了传统数据时代的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模式,凸显了立体化、动态化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速度更为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多微信用户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达到社交沟通的目的,这部分客户有86.1%。[2]微信的很多大众信息,主要由朋友圈进行传播,同时借助腾讯QQ的强大关系链,传播的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到达并且传播效果明显,朋友圈还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合理分组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确度与效果。

(二)用户基数庞大

微信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快捷方便实用的互动交流,能够迅速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中手机二维码使得手机微信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上网,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的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群的沟通和交流,便利性、及时性使其用户群得以不断增多。特别是朋友圈这一特殊功能,给陌生朋友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提高了传播覆盖面。

(三)弱互动与强影响

虽然当前微信账号在不断增加,但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参与度比较低,互动性不够强,能够坚持长期活动的用户只占总量的25.7%。另外,在微信圈相互交流的主要是熟人朋友,这样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但不能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扩散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3]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因此对该平台的掌控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防止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四)舆情传播途径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舆情传播的途径趋向隐私化,内容需要越来越庞大,而且日益发展为一种交融化的舆论平台,来自各种网络终端的舆论在此汇聚融合。这必然导致舆论传播的途径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给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微信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新起点,该平台重塑的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让网络舆情的监控严重滞后。因此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分析所传播信息的关联数据,将所有的监测时间尽量提前到敏感信息开始传播的初期,或者通过建立复杂的模型来模拟真实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突发舆情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时间的滞后是控制微信舆情的难点。当前,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交流,其对社交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微信圈相关信息的传播者主要是亲朋好友,此种传播方式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远超其他舆论平台,因此微信平台的舆论成为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舆论导向,微信舆论场的意见更容易快速地传播和得到信任,但转发率高等特点也直接增加了微信舆情监控的难度,严格加强监控和管理势在必行。[5]

二、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困境

(一)传播渠道隐秘性导致舆论发展方向难以掌控

微信作为一款私密性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信息很难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经常直接联系的通讯录,是一种建立在私人网络基础上的网络化平台,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隐秘的交流圈,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形成了私密媒介场所。由于有这种排他的私密性特点,微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相当大,监管人员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进入个人朋友圈。同时,朋友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面对6亿多微信用户群体,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合理监督,无论从现实或者理论上都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舆论监控平台难以突破隐秘性这一瓶颈,导致政府或者舆情监管者本身的缺席缺位,自然就很难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6]

(二)舆论不可控导致舆论真相难以还原

微信通过私密的方式传播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其传播的形式来看,一条发在朋友圈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在全社会传播;从其传播的内容来看,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也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微信内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对很多传统媒体的舆论,舆情管控人员能够轻易地判断其是什么级别,应该如何掌控,也可以预测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及所转发的数量。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一些粉丝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式转发,同时又能被不少圈内好友转发。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有效地追踪传播的数量,这就不能预测所造成的影响,更不能看出其是哪一个级别的舆论,当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因而使舆情监管者难以发现舆论的真相。

(三)微信传播和舆论引导对象难以把握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信息,有一些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要比传统的微博更广泛,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虽然微信的传播和微博有相似性,但是微信平台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而且更职业化,所以在微信圈子里面出现的不仅有“职业圈”“兴趣圈”,还有“朋友圈”“校友圈”等,都是熟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网络交际圈。这种熟人之间的网络关系颠覆了以往的网络社交,不同于以职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划分关系网络的方式。当前的微信圈、微信平台传播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职业群体或者兴趣共同体,其涉及的范围更大、传播面积更广。[7]这样就难以确定舆论的监督范围,导致舆论引导对象呈现不确定性。

三、微信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且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扩散,信息不可能只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最初发出信息者,也无法知道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这就导致信息秘密传播,给舆情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微信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保密平台,传播更具隐蔽性,很多在网络和微博上受限制的信息,有可能借助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或者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全力转发,给各种过激言词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存环境,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从而进一步增加舆论监管的难度。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许多信息在圈子内部交流,封闭交流导致某些舆情在微信圈子里悄然流行之时,圈外人却还一无所知。当舆情发展到主流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时候,已经给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大的舆论压力。[8]

(二)诱发群体极化和违规现象

微信圈的朋友,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或者微博的朋友,微信新加朋友来源多为QQ及手机通讯录,所以这些朋友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这部分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契合度较高,这使得微信好友更具真实性,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但很多想法也更容易产生极端化趋势。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交流者偏向于有共同兴趣、价值取向的群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9]现象。微信是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十分便捷的当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公众的诉求,方便公众意见的交流,但微信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不良信息传播。微信的隐蔽性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很多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虚假和违规信息,或者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影响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三)非理性舆论引发集体行为

微信圈熟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常熟人和朋友都易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很容易引发共振现象,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小的圈子里更容易引起误导;有领导力的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一大批的亲戚朋友,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惊人,在网络上发帖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微信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互通的阵地,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必然会引发社会事件。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很大,很多在微博上发不出信息的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微信平台就成为他们传播谣言和滋生不良信息的庇护所。而且,微信还不具备信息净化能力,因而无法及时主动有效地辟谣。

四、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的策略

面对微信舆论监控的难点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坚决杜绝微信不良信息传播,对微信舆情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鉴微博监管经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微信传播的途径相对隐秘,但其影响不可忽视,舆论本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确地引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微信这种隐秘性的交往工具,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公众影响存在局限性,但必须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当前的社会机构和技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以采取以往对微博和博客的监督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舆论主体的价值诉求。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同时与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和沟通,克服其私密化特点带来的监管困难,形成双向监管通道,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微信平台舆论信息走向的目的,为公众媒介提供有效的服务渠道,合理引导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结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10条公众舆论微信传播信息中,就有94%来自微信对微博的转发,4%是对新闻内容的转发,2%是对论坛内容的转发。[10]

(二)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构建科学舆情监测体系

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信舆论监督体系,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在网络舆情的监控过程中,无论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格把控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探究舆论发展原因。为了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微信网络平台应以当前热点舆论为出发点,构建全方位的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微信平台舆论发展方向,灵活运用应对舆论热点的有效办法。舆情监控必须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舆情苗头、把握舆论趋势。因此,建立起微信舆情信息库,形成微信舆情通报制度,定期对微信舆情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形成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三)培养意见领袖,宣传正能量

微信平台是舆情的发动机,是舆情发展、扩散的重要主体,也是舆情引导的主力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方向。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舆情的积极引导者,可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人们有意识地去正确使用这种传播途径,使微信平台不仅可信度高、影响力大,而且能够操控舆论的主导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机会宣传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可以从相关的账号中遴选政治素质高、媒介素养好、引导能力强的社会各界正能量人物,对当前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问题进行舆论引导,从而端正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舆情传播的出发点和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舆情风向标之一。为了提高微信平台的监控效果,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对微信平台主要传播途径的监测,来全面掌控微信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和事物等信息,从中监测出有价值的舆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采集,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微信平台的相关舆论新动态。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吸纳社会人才。另外,要掌控微信舆论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微信舆论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舆情应对工作有力开展,特别要讲究社会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关键环节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深化舆论引导的处理手段,掌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舆情监管队伍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对政府部门来说,微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是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郑习武.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

[2]郜天一.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J].新闻传播,2015(8).

[3]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

[4]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6]何俊明.新时期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李晓.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靖鸣,马丹晨.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2014(2).

[10]符珞珈,蒋晓丽.互助与成长――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6(4).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6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舆论舆论引导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大w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78216

在自媒体时代下,舆论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随着个人用户对网络的深度使用,以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对自媒体研究具有长远意义。在网络舆论研究方面,将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进行对比,并对网络舆论的性质进行新的定义,从网络舆论特性的视角出发,解释网络舆论不易掌控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媒体的不断更新,网络舆论的力量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务,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中也存在虚假、谣言部分,为舆论管理增加难度。本文着眼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在阐述自媒体概念和网络舆论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行为,探究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并据此说明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自媒体与网络舆论的概念内涵

随着web2.0技术的推广普及,各种网络个人应用方兴未艾,互联网上个人化的信息传播行为正在改变网络传播的秩序,并且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发展中,博客、论坛已经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权威性被消除,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到重视。除此之外,微博、微信、BBS等网络社区等都已经体现出新兴个人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它们与博客、论坛具有相类似的传播特征,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即网络自媒体的形成。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ShayneBowman与Chriswills联合提出的“wemedia”研究报告,指出“自媒体是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和全球知识体系连接之后,一种开始理解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以及他们自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是指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通过现代化手段向特定的个人,或不特定的大多数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与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不同,自媒体是由普通民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从“由点到面”的传播形式转化为“由点到点”的传播形式。

自媒体的产生使网络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各种低俗的、虚假的、不负责任的内容也随之出现,造成不实的网络舆论导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舆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所表达出的一种趋于一致的态度、意见等。作为公众舆论的一种新形态,网络舆论充分展现了普通民众的阶层立场,自由表达了个体的意见和看法,及时迅速地形成舆论压力,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成为反映中国社会舆情的重要指标。

二、自媒体与网络舆论的传播行为

从自媒体诞生、发展、繁盛的过程来看,它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迥然不同,双向交互传播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信息生产方式。自媒体的信息生产者主要由业余人士组成,面向模糊的多数,由个人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生产,有很大的随意性。自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通常是非营利性的。在自媒体运行的过程中,传播的主体与客体同为一个群体,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这使得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可以随时动态更新,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

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的兴起,使网络舆论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声音。互联网具有范围广阔、自由开放、数字虚拟、互动共享等特点,网络媒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特征对网络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网络舆论的主体和网络舆论的客体以及网络舆论的本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由现实生活社会中有着共同利益和目的的群体组成,也可以由不同背景、不同愿望的群体因对某个事物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组成。据此可知,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具有两种身份,可以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人,同时也是网络关系中的虚拟人。网络舆论主体的双重身份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目前,网络媒体还无需网民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身份的隐匿性和言论的自由性使得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网络舆论的客体是指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网络舆论客体不是为了个人组织的利益,而是追求社会共同利益。不同立场的网络民众往往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由于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想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在对待同样的舆论客体时,网络民众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舆论以意见的形式存在,是舆论主体对于舆论事件所表达的意见的总和,它构成了舆论意识的本体,即舆论的核心――民意。网络舆论作为网络民众的意见形态,是社会态度的一种语言表达,它们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干预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

三、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行使自己的权利,诸如:向政府献言献策、监督政府权力、表达民意诉求等。网络舆论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便捷的渠道,是反映民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的空间。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话语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不再掌握在传统传播者手中,普通民众也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每个人在作为受众的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可以利用网络自由交流、发表意见。网络舆论能有效地推进政治民主,促进政府工作向着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现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群众反映意见的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渐渐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来源。在两会召开期间,许多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呼声,为推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做了不小的贡献。

网络舆论的传播使公众拥有更多的舆论空间,公众的言论自由得以实现,但同时网络舆论的弊端也渐渐显现。首先,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缺乏管理的具体措施,部分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言论,容易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利影响,而少数人提供的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信息也会对社会治安产生危害。其次,网络舆论传播者的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素质不高的网民有时会随意谩骂他人、散播谣言甚至危言耸听,使得一些“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不利于网络和谐环境的建立,对于舆论监督的推进也毫无意义。最后,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便捷容易导致新闻操作上的失真,新闻报道的偏颇扩大了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不利于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

四、网络舆论的引导途径

伴随着大众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张,网络舆论变得空前繁荣,各类热点事件频发,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和自媒体,从而科学合理地引导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的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建设舆论宣传的重点网站,及时权威信息,抢占舆情的主动权。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视官方网站的运营与维护,善于利用官方网络平台政府工作的相关信息,确保民众建言诉求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要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主流媒体网站,随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注意相关舆论资讯,为做好政府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注重媒体网站的舆论引导,着力培养“意见领袖”。网络媒体的兴盛使得网络信息日益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当网络上出现虚假信息或是极端言论的时候,普通民众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意见领袖”来解惑释疑。“意见领袖”指的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并且对他人施以影响的积极活跃分子。在“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网络言论由非理性向理性发展,有利于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最后,完善互联网法律体系,利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确立网络舆论的法制规则,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与其他法律法规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做到依法治网。

参考文献

[1]Chriswills,ShayneBowman.wemedia.themediaCenter,2003(7).

[2]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25-32.

[3]宋全成.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112-113.

[4]卫君.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网络舆论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2012:27-33.

[5]席伟航.转型社会中的我国网络舆论研究[J].新闻学论集,2010:78-79.

[6]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1):40-42.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7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博客(Blog)是网络日志(weblog)的简称,具体是指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或信息的网络页面,所发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我国从2002年第一个中文博客网(www.blogchina.com)出现以来,博客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普及发展。它使得网络使用者不再需要专业的建站知识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主页,并通过博客的与人交流。对于网民而言,拥有自己的博客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注册博客书写网络日记。对网站而言,开发博客平台成为吸引点击率的重要筹码,各大门户网站都相继开发了博客平台。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19亿,较2010年底增长2414万,增长率为8.2%。作为最早的web2.0应用形态,博客也呈现出传统的信息传播特征,一些名人博客受到关注,是意见领袖们传送信息的重要渠道。所谓舆情,美国舆情学奠基人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舆情学》中写到,“舆情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国内学者大多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大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作为大众的意愿,在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大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近年来,学术界对舆情的理论分析,大多集中在概念、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应用对策等方面,而对于舆情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众多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理论阐释不多。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某些社会群体或阶层的社会政治态度,也是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表现窗口。有学者对网络舆情的概念做如下归结: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据此,我们试图给博客舆情作以下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博客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等汇集而成的信息潮。随着博客网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客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国内门户网站的介入以及国外风险资金的大量投入,博客舆情越来越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和亮点。国内学术界对于博客舆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还不多见。

二、博客舆情的传播范式

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其内容发表与传统媒体相比门槛较低、约束较少,只要一按“粘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彻底改变、打破传统媒体层层严格把关的出版模式,直接导致博客舆情具有独特的传播范式。1.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个人化和交互性在网络传播中,博客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组,成为信息的操作者,享受个人化的信息服务。同时,博客可以通过网站、网页设置的诸多栏目对博客舆情进行及时反馈,与网站和其他用户共同探讨和发表意见。从传播学看,大多数博客既是传者,又是受众。博客舆情作为一个载体承担了信息和信息回馈的双重作用,网络是其流通的渠道。博客在个人博客时是传者,看别人的博客并评论时则是受者,博客舆情中的传者和受者是可以互换角色的。就博客舆情的传者来说,博客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个人发表博客具有“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等特征。只要熟悉了互联网技术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这为大众信息开拓了渠道,意味着实现了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向平民阶层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移。就博客舆情的受众而言,一方面,博客舆情的传播常指向两部分受众,小部分是定向的受众,即传者希望信息达到的人,大部分是非定向的受众,即在互联网上偶然接触该博客的人,因而其受众对象大部分具有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博客舆情传播的反馈渠道畅通,受众有很强的主动性,可以进行传播和评论,导致传统传播学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完全消失,大多数博客既是传者也是受众。就博客舆情的传播渠道来说,博客舆情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开辟了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博客舆情抛开了“把关人”的角色,强化了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2.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非线性传统媒体是线性传播,都体现出一种时间流程的不可逆转性和空间界面的不可交替性。博客舆情的传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二维限制,以超链接的阅读方式,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处于相互通融状况,从而为传者、受众提供广阔的选择和探索自由。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指出,一波流行潮的爆发,起因于三项条件,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爆一场流行。个别人物法则即通常所说的“意见领袖”,很多流行起源于意见领袖掀起的口头信息传播的浪潮,网络中的知名博客即是如此。同时,个别人物法则在网络上还可以引申为“中心节点”,几大门户和著名网络社区这些“长尾的头”是创造流行的发源地。附着力因素是指事物本身的吸引力,但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内在质量。附着力因素法则指出,简单改变事物的结构和形式,就有可能大大增强事物的附着力,使之更易流行。网络中的附着力原则与注意力是相通的,但网络中的附着力与表现形式关系密切,如图片的质量、下载的手段和难易程度。在“意见领袖”和“中心节点”的引导下,各种圈子、社区、群构成的“小世界”传播环境对传播流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网络上,任何细微的因素都可能成为传播流行的引爆点。而博客舆情的传播将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发挥到极致,一些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事件、自然灾难事件、与弱势群体相关的事件、反映社会道德困惑的事件、反映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事件的发生以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经博客传播后,如得到意见领袖或“名博”的评论、转播,往往从一个点发散到更多的点,并且由于意见领袖和网站在传播手段上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大众参差不齐的意见趋向一致,最终产生一致性的舆情。随着博客舆情与社会现实、传统媒体的信息互动,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和消失。或持续高涨,发展成为舆论导向;或迅速萎缩,慢慢淡化逐步消落;或波浪式发展,多次反复波动。3.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自由性和非理性由于博客舆情传播中传和受双方角色交互性改变,传统媒介中“把关人”嬗变为“信息服务者”。他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所承担的信息筛选和议程设置角色被削弱,而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博客舆情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依靠单一符号或以某一符号为主要载体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多种符号交融,博客可以自由选择信息符号的传递方式。从当前看,博客舆情的传者、受众都可以选择匿名,导致部分博客在网上的表现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大相径庭,如:当部分博客在网上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暴露的“本性”表现出来,可能引发许多不负责任的不良言论,也可能使得博客舆情的倾向被无限夸大,使很多人无法分辨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博客舆情的传播从技术层面上打破信息垄断的可能,“把关人”的权利被分享,更多的人有了和接受信息的权利,并且随着网络的延伸,可供选择的路径呈几何级数增长,当信息在某一路径上传输受阻时,可以马上选择别的路径,同样可以到达目的地。博客舆情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位,较容易出现类似隐私披露、谩骂与虚假信息等问题。博客舆情兼具公众话语与个人话语的传播形态。在博客舆情中,博客们以公众化的形式发表私人的内容,博客舆情体现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叉信息,其公共领域的信息经外部媒体的过滤而有选择地被放大。另外,博客舆情的传播还具有信息容量巨大化特点。随着互联网的信息储量每时每刻都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云计算技术将逐步推广,博客舆情的信息容量将会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将越来越大。而博客舆情的传播范式是大众传播模式的一种。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马莱兹克在1963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系统传播模式。首先,它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一个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从而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多重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次,在社会传播系统中,它以传播者、信息和接收者为集结点,展示了影响和制约三者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因素,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再次,它全面揭示了社会传播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循环互动的精美结构,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而博客舆情中的传播者、受众作为博客的集合体,他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二级传播、三级传播或多级传播,并将传播效果反馈给传播者。传播者和受众的多层次性、传播系统的多要素性和传播过程的循环性,不仅较全面地反映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也揭示了社会系统传播的某些特性。

三、博客舆情的社会效应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区人”、“社团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在内容上更多,在形式上更复杂和强烈。博客舆情所传播的基本上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国家管理者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甚至还包括国家管理者的工作成就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等。中介性社会事项与社会心理学和舆论学研究中曾提出的“公共事物”等概念具有相似性,它们都具有刺激人们心理的作用。当中介性社会事项主动或被动地传播到博客身边时,在多数情况下会直接对博客产生刺激作用,这时博客社会政治态度即舆情就会涌现。随着博客的进一步发展,博客舆情内容也在无限延伸,社会效应的渗透性与广泛性将日益强化。1.博客舆情的“蝴蝶效应”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在网络舆情的引发过程中,洛仑兹的“蝴蝶效应”日益凸现。网络上普通人的一个发帖会引发数万、数十万人的转发和评论。博客舆情亦是如此,一经传播,常常会被无限放大,产生惊人的“蝴蝶效应”。无论博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还是消极,无论发挥正作用还是副作用,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博客舆情的“羊群效应”在网络传播中,许多言论根本就找不出源头,而是一种偶然的信息与话题跟随事件。舆论群体就像羊群一样,偶尔一只羊发作而跑起来,整个群体便跟随其狂奔,这就是网络舆情的“羊群效应”,形象地说明了舆论潮的奔涌形态和方向的随机性。可见,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博客舆情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媒介环境,使得我们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可能,使得新技术条件下的媒介环境及舆论潮有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它可能成为引导社会正义的一面,也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博客舆情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传统媒体无疑也是社会民主政治进步的推进器之一,但是除了政治、经济力量的干预之外,传统媒体本身的媒介特性如单向传播、把关人过滤、缺乏互动性等,很难提供社会大众直接发表言论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由于其强大的交互,为社情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最方便最直接的平台。一方面,网民可以通过新闻评论、网络论坛、新闻跟帖、网络调查和网上签名等手段,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见证事实、发表意见,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另一方面,网民可以自己开设“博客”或“播客”,自己提供内容,和其他网民共享和互动。2009年5月的邓玉娇事件,正是由于网络舆情的强力介入,改变了巴东县党委、政府以及县公安局处理事件的态度,提高了政府快速应对的能力和处理事件的严谨能力,使事件得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博客舆情对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揭高校评职称管理黑幕的声援和支持,引发了“大学行政化”、“大学官府化”的深层讨论和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忧虑与深思,推进了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可见,博客舆情这一新型舆论的巨大作用已经在中国当代民主政治生活中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将会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从而加速社会公平的构建。

四、博客舆情的社会责任

西奥多•彼德森在《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中提出了社会责任论的概念和命题,系统勾勒了社会责任论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理性、人与社会、新闻自由及政府与传媒是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础;而社会责任论的目标是使媒体兼顾自由与责任,使社会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以确保人类获得更多的福利。社会责任论对传媒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供了建议,认为传媒应该实现下列政治功能:提供信息、启迪公众以使公众能够自我管理、监督政府。传媒如果逃避民主的责任将会失去新闻自由,传媒应该以道德、民主和自我防卫来提高自己的表现。显然,社会责任论并不否认自由主义理论的原则精神,而是运用新观点,对新闻自由以及传媒与公众、政府的关系重新进行阐述:积极的自由观代替了消极的自由观、不受政府控制改为政府适当的协调、对理性的理解更为现实,突出强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显然,缺少“把关人”的博客舆情,在充分享有自由表达权利的同时,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1.博客舆情要充分体现自律准则博客舆情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博客本人是最近的、最具体的“第一把关人”。博客舆情传播中的每一个把关的“关卡”者是客观的、外在的,只有博客本人的把关才是主观的、最实际的,因此也是最重要的把关要素。每一名博客都要提高自身觉悟与素质,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加强自律,力争做一名守法规、负责任、有素质的博客。美国传播学者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大众传播中信息大多并不是直接到达普通受众的,往往要通过“人际交流圈”中意见领袖来“传导”和影响的。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某一“人际交流圈”中有威望和有影响的信息先知先觉者、思想独立者。某一事件发生时,总是先影响这样一批“意见领袖”,然后再由他们去影响周围的人,博客舆情的传播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比如近几年新浪网络强劲推出的名人博客“专门频道”就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网民们争先阅读他们的博客,并持续性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特别是对他们如醉如痴的崇拜和迷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此为轴心和“主心骨”的“粉丝博客圈”。从博客圈中网民接受信息角度来看,意见领袖不自觉地起着一种把关的作用,因此那些名人博客更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其一言一行会带来连锁或持续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会是正面的积极引导,也可能会是负面的严重后果,他们有责任为“粉丝”把好社会责任关。2.博客舆情要有利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根据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这一点在社会责任理论中表述得尤为突出。在一个社会责任体制中,网络传播媒介享有某些权利,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往往在新闻法律中对网络传播自由加以限制。这种限制包括:为国家安全应守秘密之事项,打击意图煽动他人以武力变更政府或扰乱社会治安者,意图煽惑人民犯罪者,发表不洁、有害青年之文字或供给青年阅读之出版物者等。博客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责任的履行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柱,而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世界各国对互联网的管理,都体现出对网络舆情的社会监管深化与细化的趋势。在法国,被列为网络传播违法的行为包括损害国家安全,侮辱国家元首,有损国家权力机构,破坏司法当局及其决议的威信,损害士气,触犯访问法国的外国国家元首,损害社会公德,教唆重罪和普通刑事罪,败坏道德,伤风败俗,发表某些司法辩论和死刑执行报告,反对个人罪(诽谤罪,个人隐私即使事实确凿,也不允许披露)等。在我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提出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可见,博客舆情社会责任的基本要义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3.博客舆情要担当弘扬社会文化的责任博客舆情,不仅使传统的传播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也给社会文化带来了新的表现形态:一方面是内容的无限扩张,一方面有兼容其他文化的趋势,如网上报刊、网上电视电影、网上音乐等。如今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复制和广泛传播已不费吹灰之力,从而使信息环境对现实环境的复制功能更强。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的各种媒介信息,并心甘情愿、很大程度地依赖信息环境,使得“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日益明显。这种环境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人、物,或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从社会学的观点看,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都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社会规范,博客舆情在培养社会角色、规范社会角色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社会角色认知上。在社会角色的认同过程中,除了家庭与社会教育,媒介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博客舆情中,对规律性社会偏差和社会失范症候的传播是公认的描绘社会界线和社会秩序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可以观察评价、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便于自我认识,从而获得为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媒体承担着引导舆论、普及知识、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是其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个社会总有其赖以存在的核心文化观念和思想,这些社会文化的弘扬,传统媒体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而日益扩张声势的博客舆情也要有所担当。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危机沟通相关研究的梳理.指出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危机沟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归纳了危机沟通视角下网络舆情演变的差异性、时段性、随机性特征。总结了网络舆情演变研究现有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网络舆情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二是利用舆论动力学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当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参与主体互动等特性,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网络舆情表达对组织危机响应的影响力被极大提升。网络舆情在预测危机事件发展趋势、沟通和调整危机利益相关者关系、制定危机响应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危机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演变不仅仅是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现有研究中对网络舆情研究都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危机沟通及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有益思路。

1网络舆情研究:危机沟通的新课题

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关系专业人员需要在危机爆发前期、中期和后期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以降低组织包括形象和声誉等方面的损失,从改善公共关系角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策略以及其整个管理过程,被称为危机沟通(crisiscommunication)。有效的危机沟通致力于促进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际上,评价危机沟通效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对危机响应措施的感知(perception),这从危机沟通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有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危机响应策略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der)的感知的影响上(e.g:Dean,2004;arpan&Roskos一ewoldsen,2005}2};Coombs&Holladay,2009,Jeong,2009)。鉴于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广域性,如果将组织的沟通对象从单纯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群体上,则可以将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舆情(publicopinion)看做公众对危机响应感知的一种体现。舆情的主体为公众,公众的态度、意见、情绪则构成了舆情内容,其客体为各种危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相关危机信息。国外研究者在突发灾害事件的舆情调查、企业危机事件的舆情研究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从舆情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刘毅,2005;王来华等,2006}6};陈月生等,2006)。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危机事件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管理者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等各个危机管理阶段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信息准确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对于危机管理的效能提升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媒体深度介人危机事件发展的背景下,在危机沟通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相应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有研究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在危机沟通中的所起着作用(e.g.esrock&Leichty,1999;Kent,taylor&white,2003),互联网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危机沟通的效果。“在危机中,网络在线群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争论、表达各种情感的机会,也使得组织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macleod,2000)。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危机沟通主题的研究多是从危机处理者与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角度出发的,实践操作关注了组织如何将互联网整合于危机沟通之中(taylor&Kent,2007),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修复形象、改善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态度等问题(e.g.tayloretal,2001;Jefferson,2006。网络工具可以提供给任何类型的组织以单向及双向的沟通平台,网络这种快速的反应方式,有助于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在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危机传播研究中,Greer&moreland(2003)通过对美国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两家公司在恐怖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指出了互联网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使公司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可以同时将组织的危机响应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沟通。sifra&Huertas(2008)指出了博客(blog)在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劝诱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危机沟通中获取对舆情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支持。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到,危机沟通研究主要是从危机处置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角度展开,但也不乏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危机沟通中公众的网络舆情表达对危机管理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事件本身以及组织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危机相关事件被媒体挖掘、曝光、沟通措施及新方案实施等刺激性信息,都会激发公众对危机信息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改变,而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又会对危机事态的发展构成影响。网络媒体可以同传统媒体互动,推动和促成舆论的扩大,网民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网络论坛、博客发表意见,交流看法,进行点评和交谈,这也是网络舆情得以形成、传播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强调与危机沟通中在线个体进行双向、对称的交流”(Kirat,2007)。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今天,受众的意见反馈及这种反馈对危机管理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已经在危机沟通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局面要求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沟通问题。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徐晓日,2007)。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反映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响应感知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可以理解为公众显现于网络媒体且随危机事件发展、危机响应事态变化的危机感知动态变化过程。在本质上,网络舆情则是民众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其演变有其自身的特征。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危机沟通中的网络舆情演变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差异性:从个体角度看,由于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和利益立场不同,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存在差异。从群体角度看,公众针对危机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多元的情绪、态度,随着危机事态发展,这些观点在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变化状态,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极具差异甚至对立的观点;b.时段性:在危机发展不同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危机的研究一般认为,危机可以划分为突发期、扩散期、爆发期及衰退期,一定时间区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在相应的网络舆情上表现出从平静状态到爆发的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事态的发展,形成的网络舆情状态在逐渐平息和消逝,同时也可能存在某种震荡、反复的状态。随机性:网络舆情演变由于危机管理者、媒体、受众等多因素参与,其状态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受关注度,会引发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激烈讨论,使得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网络舆情随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会表现为网络舆情演变的随机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争议性事件爆发时公众表达舆情的重要场所,网民不再是无形的实体(invisibleentities),而已成为了危机管理专家需要认真对待的公众群体。在研究危机沟通的传播机制、响应策略以及效果评价时,不能忽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对危机沟通各环节的作用机制。网络舆情演变的行为是危机沟通中政府、媒介和公众为代表的危机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一种动态表征,利用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对危机沟通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研究思路。

2网络舆情演变相关问题的研究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沟通的规律及舆情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类模式:

2.1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观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对社会中出现的热门话题、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进行的量化或质化分析,此类研究模式通过获取网络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的实际数据,以例证的形式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利用统计方法对舆情演变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秦州(2005)利用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页面数的查询、搜索与统计结果来刻画有关某个新闻事件的网络舆情。谢海光、陈中润(2006)通过对某大学一次校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校园网论坛上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互联网内容与舆情的热点(热度)、重点(重度)、焦点(焦度)、敏点(敏度)、频点(频度)等十个分析模式。Roweetal.(2008)针对禽流感事件对来自BBC网站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主题帖子的回复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公众对政府危机响应的评价意见。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网络舆情演变,魏玖长((2006)通过对sina网站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专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危机事件的时间演变模型分为4类:指数型、正态型、泊松型、波动型。吕莎莎(2008)基于网络媒体的角度,选取inve,逆曲线增长模式和S曲线增长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统计模型以预测危机事件爆发后信息数量的发展趋势,对某大型门户网站的危机信息新闻报道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2.2利用舆论动力学(opiniondynamics)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舆论动力学学者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探讨舆论形成(publicopinionformation)的机制。舆论动力学学者认为舆情演变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无数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事件的意见,总是在环境与他人的互动中改变的。基于这种研究思路,由于个体在发表意见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协同学分析舆论形成的场,Hacken等人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近年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舆论研究中,Sznajd在2000提出了Sznajd舆论模型,其模型演化规则中考虑到了发表言论的个体态度受到临域个体态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者不断对Sznajd模型进行调整,并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演化规则。以Deffuant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舆论观点离散间题进行改进,提出了连续观点有界信任(ContinuousBoundedConfidence)模型,关于舆情演变问题,舆论动力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作为在特定传播渠道上表现的一类舆情,也有针对其进行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曾祥平等(2007)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网络舆情系统中各主体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涌现机制很适合运用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mufti一agentBasedmodeling),刘常星等(2009)建立了基于mufti-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都涉及到了危机沟通与舆情演变的主题,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一,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也为进一步深人探讨危机沟通实践问题和管理理论开启了思路。

3对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展望

对于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互联网危机信息传播的本质,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现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a.国内外公共关系学(publicrelation)、大众传播学(masscommunication)、情报学(infomatics)等领域近年来有多位研究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危机沟通相关舆情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多数成果以实验设计及反思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材.较少涉及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模型研究。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由于研究跨越的学科较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应开展学科间的融合、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危机沟通的研究视角、方法。

b.舆情演变是个体之间局部交互的复杂过程,舆论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针对个体的行为转变及舆情传播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舆论演化模型。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舆论动力学的研究侧重舆论演化规则的研究,所选取的现实问题大多是常态情形中舆情变化,已有的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实验较少涉及到基于现实危机情形下的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线舆情演变规律,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演变规则更加丰富化,将仿真应用在诸如危机事件热点生成机制、网络危机信息议程设置等现实危机管理问题中。

c.现有的危机管理研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网络舆情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状态,在危机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情绪性舆论。网络空间出现的特有的“极化效应”、“从众效应”等传播特征对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研究可从舆情演变的角度研究危机管理中的网络信息传播问题,找到网络舆情演变与危机管理的结合点,围绕危机事件产生、发展及危机沟通各因素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进行深人研究。

d.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研判方式日益丰富,目前包括舆情危机话题捕捉、舆情热点跟踪、舆情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会为危机沟通中网络舆情演变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信息支持。已有研究文献对网络舆情观测对象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集中在论坛、新闻组、博客、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及留言评论等几种形式上,在下一步中可逐步确立网络舆情信息的观测指标体系,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网络舆情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组织结构升级;外向关联升级;传播管理;驱动策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01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03-05

〔abstract〕internet,asacarrierofinformation,expeditesthedisseminationofpublicopinions.thenetizenneedaoutletfortheirdepressionintheirreallife.wheneverthereisahotissue,theirfeelingwouldbeignited,magnifiedandgoingtoextremes.Howtomanagepublicopinionwithscientificapproachesisoneofthecrucialissuesourgovernmentneedtodealwith.Drivenstrategyofinternetpublicopiniondisseminationwasstudiedviaorganizationupgradeandexteriormanagementupgrade.Questionnairewasdesignedtosurveytherecognitionlevelofnetizensfortheaffectingfactorsoforganizationupgrade.Scoringmethodofthefuzzygroupdecisionwasusedtoanalyzetheresults.agamemodelwasestablishedtoassistgovernmentmakingdecisionsforthestrategiesintheprocessofpublicopiniondisseminationmanagement.theresearchresultscouldofferscientificandeffectivetheoryandtechniquesupportforrelativeauthoritiestocarryoutinternetpublicopinionmanagement.

〔Keywords〕internetpublicopinion;structuretorealizeupgrade;strengththeexternalassociation;communicationmanagement;drivenstrategy

新媒w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表达个人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也成为公众发泄对社会现象不满的重要途径。经过某一个热点事件的触发,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日积月累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其认识问题的客观性,有时会把一些原本简单、单一、个别的问题放大、极化,从而形成舆情消极表达现象。这类消极舆情的杀伤力极大,传播具有速度快、多向化、互动频繁、影响显著等特点,严重时将损害国家形象、危及社会安定。需要政府管控部门在数据量巨大、多源异构、表现形式多样化、信息结构复杂、分布虚拟泛化的舆情中准确的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势,迅速的去伪存真,对极端情绪的宣泄加以干预,遏制谣言的传播,消解消极舆论场对立,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如何主动的牵引舆情的传播风向,敏捷的应对突发的舆情,何时采用强力的行政管控,成为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网络舆情传播的内部,网民同时具有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接受者两种身份,使得政府在识别舆情传播者上存在困难。网民的传播意图多样:有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抑或是因为个人兴趣等。舆情传播过程动态演化,一些热点问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散播、集聚、热议等阶段,直接到达流行阶段。传播网络拓扑自组织,构成复杂多元、掺杂虚假舆情、具有张力的舆论场。在外部,政府是舆情的管控部门,为适应新媒体这一新环境,管理手段需要从传统的删除、压制等向客观调查,实时官方信息积极利用网络与网民互动等转变。管理方式需要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导过渡,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故本文将从组织结构升级和外向管理升级两个方面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驱动策略。

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Feb,2017Vol37no2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Feb,2017Vol37no21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Kevin[1]研究了传统媒体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孙亦祥[2]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陈福集等[3]通过建立SeiRS传播模型对网络舆情衍生效应进行了研究;顾东晓等[4]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在线信任和沉浸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正向舆情传播模型;王晰巍等[5]以反腐倡廉话题为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新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方式;黄微等[6]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进行研究;姜胜洪等[7]认为网络谣言的形成与民众的不安全感、社会公信力的下降有关;weng等[8]提出了twitterRank算法,Kwak等[9]提出了关于每条微博影响因子的概念对意见领袖的识别展开研究;张鹏等[10]采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李立煊等[11]从信息、内容、传播3个维度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朱恒民等[12]采用price网络和wS网络模拟线上线下舆情传播现象;张立凡等[13]构建了SiaibR模型来研究媒体干预下带有讨论机制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尹熙成等[14]提出双层耦合网络传播模型来分析话题衍生性特征与用户阅读心理;吴诗贤等[15]用势场描述舆情场内各网民节点间观点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个体观点势和舆情场观点势场强度的数学模型来研究舆情演化规律。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江苏省的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研究相对鲜见。本文设计问卷,调查江苏省的网民对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的重视度,采用模糊群体决策的评分法分析调研结果,实现网络舆情传播组织结构升级。引入博弈论建立模型辅助政府在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中的策略制定,实现网络舆情传播外向管理升级。成果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网络舆情的传播,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组织结构升级

21组织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升级,即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高。经过专家访谈和文献参考,从意识层面、事实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考虑,提出六个影响组织结构升级的因素:

1)舆情关注:网民对于诱发舆论的客体――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体现了网民对于舆情事件的积极参与。

2)社会认知:是网民个体行为的基础,社会认知过程中所作决定的结果就构成了个体的社会行为。

3)公共意识: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体现网民在妥善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的能力。

4)舆情识别:从以大数据形态出现的舆情中获取有效信息。

5)媒介应用:对于传播舆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利用。

6)自主表达:网民对于舆情事件自主的表达个人的观点,体现在网民是否已经作为舆情主体。

为了方便表示,给上述6个影响因素进行如下编号:a1:舆情关注;a2:社会认知;a3:公共意识;a4:舆情识别;a5:媒介应用;a6:自主表达。

22描述性分析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调查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网民的基本情况,内容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和政治身份。第二部分调查网民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

调查问卷在江苏省内总共发放了450份,有效的问卷为411份。受访者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18岁以下占4%,18~24岁占26%,25~34岁占28%,35~35岁占23%,45岁以上占19%。工人占17%,教师占20%,学生占26%,企事业单位占22%,其它占15%。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3%,初中文化水平占13%,高中文化水平占40%,大学文化水平占41%,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占3%。中共党员占5%,共青团员占58%,群众及其它占37%。

23基于模糊群体决策的结果分析

根据网民对于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设置5个选项:很重视、重视、一般重视、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应的分值分别是9、7、5、3、1。分别从各角度对需求因素按照评分值排序,得到表1~表5。

24知识发现

由上述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在各种排序中社会认知均出现在第一位或第二位,表现出受访者认为,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升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最密切。需要关注舆情事件的网络主体对网络舆情传递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能作出准确推测与判断,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意见清楚地表达出来。网民们普遍有正确的是非观,在参与网络舆情事件时能够做到不盲目听从他人,导致误判形势、误判社会。这与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密切监控和相关反虚假舆情法律法规的出台密不可分。

2)大部分的受访者将公共意识放在了前3位,将公共意识放在第四位及以后的人群特征为18岁以下、政治面貌为非中共党员的群体。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部分的人群在实际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较少是造成他们对公共意识重视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舆情事件最终的走向将维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公共意R反映的是集体利益,网民个人参与网络舆情,就要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3)舆情识别和舆情关注的重视度排序一直位于在6个因素的中部。这表示虚假网络舆情识别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向实际应用方向演变。目前普通网民也已经能有识别网络舆情正负面信息的意识。普通网民的舆情识别方法为借助电视、网络、报纸以及自媒体获取足够舆情信息,通过自我检索能力,从海量舆情中找出有效舆情信息。在以后的工作中,政府需要继续宣传舆情识别的重要性,同时要求科研单位加大对舆情识别的技术研究。将舆情识别技术融入信息系统,使普通网民在获取舆情时也能使用相关系统甄别网络舆情。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16],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网民规模发展迅速(已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多样的接入形式给网民关注舆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故舆情的关注将继续是政府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今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要求官员“到网上去”密切的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

4)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各种排序中均位于第五位或第六位,表现为受访者对其在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方面的不够重视或不重视。求其原因,虽然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网民表达个人观点的途径也增多,新媒体中舆情传播的主体不再是单方面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可以重新制造、加工并传播信息,即“人人皆媒体”,但对其管控相对复杂,表现在有些时候遭遇法律灰色地带,有些时候虽然有法可依但执法困难。故目前受访者普遍对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网络消极舆情消解的重要度并不看好。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弥补法律空白,同时充分将科研技术成果化,有效辅助执法。

3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外向关联升级

31外向关联升级模型的建立

政府是舆情的拥有者和控制者,故处理好政府与网民的关系,成为建立积极的舆论环境的基本要求。当政府和网民立场不同,利益不一致时,政府在事件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相对而言网民处于弱势的地位。策略集可以定义为“冲突”和“冷静”,网民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发表过激言论等,“冷静”策略具体指静观事情发展;政府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强势管控,“冷静”策略具体指继续监控暂不采取措施干预。收益矩阵见表7:表7政府-网民非合作博弈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e1-C)/2,(e2-C)/2e1,0冷静0,e2e1/2,e2/2e1代表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e2代表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C代表冲突发生所消耗的成本,如果都选择冲突,假设成功和失败的几率都为05,此时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C)/2、(e2-C)/2。如果都采取冷静策略,则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2和e2/2(在现实情况下,一般政府收益都会大于网民收益,选择冲突策略带来的收益一般低于造成的损失),即e1e2,e1

假设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x,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x;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y,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y。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评分效用是:U1=(e2-C)/2y+e2(1-y)=e2-(e2+C)/2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0y+(e2/2)(1-y)=(e2/2)(1-y);若混合策略是网民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网民选择冲突策略或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y=e2/C;而如果y>e2/C,网民选择冷静策略;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e1-C)/2x+e1(1-x)=e1-(e1+C)/2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0x+(e1/2)(1-x)=(e1/2)(1-x);若混合策略是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x=e1/C;而如果x>e1/C,政府选择冷静策略;x

32案例分析

本文以2016年4月的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网络舆情专家关于此事件中政府的冲突收益、网民的冲突收益以及冲突成本(以10为最高值)进行访谈,最终统一专家意见,得出:e1的取值为8,e2的取值为2,C的取值为10,具体的收益矩阵见表8:表8魏则西事件政府-网民博弈收益矩阵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1,-48,0冷静0,24,1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1=2-6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1-y;当y=02时网民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y>02,网民选择冷静策略;当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8-9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4-4x;当x=08,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x>08,政府选择冷静策略;当x

3)使用反应函数,对网民而言:当y02时,x=0。对政府而言:当x08时,y=0。(x,y)=(1,0),(x,y)=(0,1),(x,y)=(08,02)是稳定策略。一般在具体的事件中,稳定策略(x,y)=(1,0)和(x,y)=(1,0)并不存在。2016年4月28日,“魏t西”一词突然出现较高热度,当天下午为本次事件的舆情高潮初期。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该事件关注度快速攀升,增长速率约为500%,成为舆论焦点,舆情集中在对医药行业监管缺位的抨击和对百度竞价推广方式的质疑上。造成此事件的迅速发酵的原因是网民们的向善之心在遭遇此类丑恶的舆情时形成的巨大反差。模型结果表示政府暂不宜强行镇压,若此时政府进行强力的行政干预,将相关报道、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负面新闻都被删除,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度。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截止到发文为止尚未有定论,相信经过调查,必会还原事实真相。

33外向关联提升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策略:

331政府必须加强与网民的合作

政府在处理舆情事件时,应充分考虑舆情事件在网民中传播的程度,以及对于网民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恶性事件,要积极与网民沟通,及时传达官方立场与态度,以安抚民心。在重大事件上起到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332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需采取强硬措施

鉴于危机舆情事件迅速爆发、可控性较差,政府需进行强制性行政干预,加强对媒体的把关,多协调、多沟通,从途径上对负面信息进行阻挠,防止其扩散。

4结语

网络舆情传播管理是政府职能部门把握舆情走向,避免因消极、虚假网络舆情对突发事件的消解带来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稳定,提升政府的舆情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管控主体分析传播管理驱动策略,设计问卷调查网民对舆情关注、社会认知、公共意识、舆情识别、媒介应用、自主表达等6个影响因素的重视度。结合博弈思维研究外部管控主体政府与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用建立的模型分析“魏则西事件”。成果可为以后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篇10

关键词: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07-03

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领域之一,教育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不可小觑。新媒体时代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不断发生,舆情应对能力亟待提升,一个科学全面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是当下舆情管理的突破点

当今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舆情危机事件频发,以往研究中的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已不足以全面应对教育网络舆情,因此,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成为当下舆情管理的重要突破点。

(一)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的提高促使应对指标体系构建

对近年来舆情案例综合分析发现,以高校为主的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在应对舆情危机、进行舆情管理的道路上,已呈现出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应对方式不断成熟的倾向。在逐渐摸索中,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初具成效,但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为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学生占比为25.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较高的学生群体使用率增加了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若力求在自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一个系统合理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必然选择。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将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一直是舆情应对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无体系则无法科学有效、及时全面的应对教育网络舆情。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已有不少针对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如金兼斌基于传播过程,针对单个网站或论坛内舆情传播状况,构建出了五维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吴绍忠、李淑华在综合了舆情传播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戴媛等人基于传播主题,从安全角度对目标主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但是,关于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尚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亦少有具体详实的资料可查。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的构建将及时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并大大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有助于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出现。从汶川地震期间“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于师德的争议,到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引发社会媒体及高校论坛的持续关注,再到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车祸事件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教育舆情事件不断发生,并在网络媒体上发酵、演化,提高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主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具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应对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引导其良性发展,更快的缓和与平息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舆情危机应对和事件解决的重要突破点。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需把握其依托点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其自身的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首先要对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特殊效应等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依托教育网络舆情的特征

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托点。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教育网络舆情在主体、客体、载体、内容及传播过程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主体是广大的网络使用者,其中高校师生作为舆情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表达意愿强烈,思维活跃,因此,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与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的客体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管理类问题,国内外时政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与高校学生、教师密切相关的权益类问题等,这些都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客体极具突发性与敏感性。

此外,教育网络舆情载体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的特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校BBS、QQ群、贴吧等主要传播载体来自由表达观点,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新兴传播媒介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教育网络舆情内容也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而人们对各个事件的看法也会因其主观因素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见仁见智,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教育网络舆情的内容极具分散性与复杂性。

从传播过程讲,教育网络舆情又具有互动性与即时性。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舆情传播交流的即时性。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只有充分认识并紧密结合教育网络舆情各方面的特征,才能使其运用更具针对性。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体现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

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开始、发展、高峰、消解的波动过程。研究其传播规律,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扩散期、高涨期、回落期四个时期。

首先,在初始阶段,公共事件的发生使部分公众获得若干信息,部分网民及具有相同利益的群体开始关注事件,通过不断地跟帖、转帖等方式参与讨论。

其次,在扩散期,刺激性信息经过网络传播影响不断扩大,网民情绪不断高涨,在意见领袖带领下,信息经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媒等方式得到扩散,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

再次,当传播范围和获知人群已形成相当规模,某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情绪、态度已经形成,若舆情指向的社会矛盾或教育舆情事件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使强烈的舆论表达变为剧烈的行动,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高涨期。

最后,在事件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各大舆情主体情绪较为平复,或经过多方协调得到理想结果后,议题热度逐渐降低,关注人数不断减少,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回落期。只有在应对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教育网络舆情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使之在舆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出重大作用。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注重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

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使其产生了一些特殊效应。

第一,舆情主体的同质性易引发同群效应。高校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的特征和心理诉求,可视为“同群者”,在面对选择时,人们较易受到同群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生改变,这在教育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更易引发群体危机。

第二,舆情客体的敏感性易加强定型化效应。当发生较为敏感的舆情事件,出于对类似事件的“刻板印象”,人们更倾向于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从而使定型化效应加强,有时不免导致错误的认知与判断,使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更为复杂。

第三,舆情载体的多元化易诱发传播扭曲效应。多样的教育网络舆情传播渠道,使信息在层层传播中极易偏离事物本来的样子,造成不必要的扭曲甚至引起网络谣言的传播,产生传播扭曲效应。

第四,舆情演变过程的互动性易扩散从众效应。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发展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总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即所谓的从众效应。这些效应都在无形中加大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的难度,成为构建应对指标体系的必须注重与依托的因素。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凸显其着力点

为了及时有效的缓解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危机,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应着力于提升舆情应对速度,加大舆情应对力度,提升舆情管理透明度,增强舆情管理整改度,力求实现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从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化,最终促进教育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一)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架构

伴随网络舆情事件的频繁爆发,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逐渐被管理者们提上日程,成为日趋重要的课题。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参考政务舆情应对指标和企业舆情应对指标,遵循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几大基本原则,笔者以组织领导、信息透明、动态反应、后期处理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并以此作为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我们暂未对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和事件整体应对能力评估分值进行具体的界定。利用德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统计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表1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组织领导校方响应响应速度

应对态度

响应层级

学校公信力媒体态度

网民支持度

信息透明媒体报道情况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体态度

互联网和移动

通信管理网络开放度、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动态反应舆情分析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发展阶段判断

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

网络技巧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

后期处理行政问责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处理结果的

善后处理遗留问题处理、监督落实、善后赔偿、行政与司法问责的执行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解读

在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四个一级指标细化,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设了若干二、三级指标,使得体系更加完整。对指标体系的深入解读有助于在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对其合理有效运用。

1.组织领导指标。组织领导指标指的是校方及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情况,和事件发酵前后公众对学校的信任度、满意度。下设校方响应与学校公信力两个二级指标。校方响应的成功与否可用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三个指标来衡量;学校公信力可用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支持度来衡量。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以后,主要领导人的重视和及时响应,可以对事件的有效处理和舆情态势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信息透明指标。信息透明指标强调的是舆情事件发生后新闻与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由媒体的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两大二级指标组成。信息透明不仅是舆情应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也是解决舆情危机、减少社会恐慌的重要举措。其下设的三级指标包括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态度、网络开放度和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3.动态反应指标。动态反应指标可通过舆情分析和网络技巧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随着教育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在处理舆情应对时,我们也要不断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以适应每个时期不同的舆情特点,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舆情危机。舆情分析指标可以通过舆情走势分析、舆情发展阶段判断、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来评价分析,网络技巧指标的应用可以由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等几个三级指标进行评判。

4.后期处理指标。处理相关责任人和舆情事件的后续问题、遗留问题对舆论的疏导、平息舆论压力有重要作用,后期指标包含了行政问责和善后处理两大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不仅有助于舆情危机的平息,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修复公信力,吸取经验教训之后提高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运用

联系具体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合理运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指导舆情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条不紊的解决重大突发舆情事件,缓解舆情危机,还可以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进而释放正能量,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

2012年6月的“甘肃农大制止加藤嘉一赴该校访问”事件曾引发舆论热潮。2012年5月末,有网友指出加藤嘉一在其新书会上质疑南京大屠杀,引发强烈关注。6月初,新浪微博网友称加藤嘉一近日将在甘肃农业大学举办讲座,随即多数网友呼吁甘肃省教育厅采取措施予以制止。6月7日,甘肃农业大学网站贴出公告称,“大学生微博协会联系的加藤嘉一励志报告会取消。”由此看来,在舆情开始升温阶段,校方响应相对及时,态度也较为良好。6月7日17时23分,甘肃省教育厅官方新浪微博公告进一步澄清。在舆情发展初期,官网信息的及时和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有效的遏制了事态的恶化。6月8日11时48分,新浪网新闻中心报道了《甘肃教育厅称甘肃农大坚决取消加藤嘉一访问》的新闻,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等众多社会网站纷纷转载报道,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较高的网络开放度有效保障了信息透明,避免了因信息模糊、表意不清等可能造成的舆情危机。在了解到舆情走势及其发展阶段后,甘肃省教育厅再次充分运用网络技巧进行舆论引导,6月8日13时55分,甘肃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消息表明态度并感谢网友,多数网友在转载和评论中表示支持和肯定。这一针对性措施缓解了正不断高涨的网络舆情。同时,客观理性的善后处理工作也使得舆情处于可控可引导的局面。6月10日,加藤嘉一分别在各大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发表道歉声明并解释整个事件,表示自己会反思。至此,网民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开始下降,舆情走势渐趋和缓。在整个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公开透明的媒体报道,科学的舆情分析和合理的网络技巧以及适当的后期处理工作,都成为教育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与应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工作。本文根据舆情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对典型舆情案例的分析设计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应对指标体系,并细化了二三级指标,力图准确全面的应对舆情危机。但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动态变化、影响因素众多等特性,构建更为完善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的应对指标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1(7).

[3]洪小娟,吴美蓉,杨小进.基于i-Space模型的高校网络舆情评估体系构建[J].市场周刊,2011(10).

[4]曾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