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7:41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兰翔王少锋朱振宇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28):165-166.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财政体制

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天水平稳步提高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现行、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东北振兴的整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1自然地理存在差异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部分的沙漠、石川、冰川、草原等地理环境,而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拥有平缓的地势,进行港口和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这一现状不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活动开展的成本。

1.2市场经济体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和发展速度都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集中区域。所以,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无法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

1.3区域开放政策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优先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这一经济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外资,可以很快速地吸引,同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1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变现阶段采取的财政政策,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目标。为彻底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财政支持的力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专项补助拨款制度。简化现行的财政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财政支付制度;其次,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根据实际的情况上调财政分配的额度。

2.2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予宽松的财税政策

首先,税收制度必须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本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地与企业和人力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其次,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中西部地区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现状,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中央财政部门必须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予以大力的财政支持,积极的鼓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地方公债可以尝试发行

很多地方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都需要有着充足的资金,将其作为支持,当前我国债务问题,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转移支付能力出现了不足,因此,整体上就导致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些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已经与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县级城市所出现的财政赤字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采取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共债务的方式,向全国人民筹措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才能在解决经济建设资金的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4划分制定优惠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其区域开发的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重点开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以优化开发区为主,而随着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于饱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新产业减税,才能确保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受影响。而重点开发区,则是现阶段政府部门给予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定位,而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吸引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进入本地区,从而达到带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在保护生态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对地区内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予以税收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不仅可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也是确保我国地区经济利益关系进一步协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莉婷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3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措施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

区域间的差别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产品供给、思想文化及社会体制环境等方面,是大国经济不同于小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不仅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甚至会加剧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而因为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影响到民族团结的问题,可能给国际上一些恐怖组织有了趁机分裂中国的机会,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繁荣。

总体来说,区域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我国需要实现由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型的经济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以人为本”,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镇化科学的发展。

二、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

区域差距的衡量是非常复杂的,它受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衡量方法、区域单元以及价格和时段的选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中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发展经济的阶段,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差距,因此衡量区域差距的指标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来寻找,下面将从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省际之间的差距和其他差距来分析:

(一)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块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并且这种扩大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这引起了政府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异和东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的扩大化64%是由东西部之间差异扩大引起的,还有28%左右的差异是来源于东部地区省际差异的扩大。生产要素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人口却没有向东部相应集中,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高度失衡。

(二)省际之间的差距

造成中国各省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很多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而目前的省际之间的差距开始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力量。经济特区、沿海省市、内陆省市由于开放早晚不同,在人才、收入水平、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其他差距

有学者曾经分别选取东部和西部中处于人均GDp极端的县级区域进行对比,这样的区域划分比地带、省区更能突出落后地区的特征,从而减轻了地带平均、省区平均所掩盖的区域内部差别。也有可能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南轻北重”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而“东轻西重”的局面逐渐加剧,这样进一步促进加工制造业正向沿海地区集中,造成中国省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呈双峰状,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三、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区域差距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尤为突出,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区域差距是合理的,但是忽略中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中国需要开始进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财政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发展的初期,市场的力量总是倾向于扩大区域发展之间的差异。如果想要协调区域发展的问题,就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在市场经济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的时候,依靠市场中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技术的扩散机制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需要意识到广大落后地区对经济发展的诉求,将一系列教育扶贫、人才开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相继在落后地区出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希望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因此想要推进和加速区域经济社会从不平衡到平衡就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其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分布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增长,需要金融部门将有限的发展资金引导到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产业中,然后需要企业外部对企业高管施加外部压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最后是需要分散风险。这样市场中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分散了新技术使用的风险,将会促进经济的跳跃式增长。

(三)人口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人口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对中国发展阶段特性的认识,中国人口政策正在逐步走向理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比如在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而在发达地区执行起来阻力就小多了。甚至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了区域子女生育率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子女教育的差别,这样不同区域人们的下一代素质差别进一步拉大,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就不能够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中国人口政策,实行人口流动和人才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过多的农民工转向城市和东部地区;然后将人口流动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口均衡发展。这样既解决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生活和养老问题,还可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区域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政策是为了解决区域问题,实现不同区域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而设计的,要将所有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区域政策的功能,既可以弥补市场在调节区域在发展关系上的缺陷,还可以规范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行为,努力缩短地区之间的差距。

四、总结

区域差距是历史、地理、文化、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根据国情国力、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和云.“三个支撑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5,(4).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经济政策

引言

区域经济政策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战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其中宏观调控部分,这些对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转型前的区域经济政策(1949-1972)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把重工业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成就的标志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领导人也和许多其他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一样,也加速发展重工业。上世纪30年代苏联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大萧条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重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其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大多数设备,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投资。1966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我国又进行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的改革,陆续实行了将19个非工业部门的基础投资划归地方安排,将一批小企业生产的原料划归地方使用,将地方企业基本折旧基金全部留给地方和企业支配,下放中央直属企业,试行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大包干等下放政策措施。可见这种均衡布局的思路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并是在对过去资本主义不平衡现象、地理决定论的对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理想主义的色彩浓重,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这种现象背后的合理成分,这样为后来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2转型中的区域经济政策(1972-1992)

在这一时期(1979-1992)我国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以价格双轨制为表现形式的渐进主义改革的方式。当生产的制度结构不可能发生迅速的和彻底的变革之前,当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仍处于某种程度的软化时,价格制度的改革就成为了放松计划控制和引入市场竞争的关键。价格双轨制一方面,计划轨保证了国有部门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原有计划产量的执行;另一方面,在市场轨上引入了非国有部门和国有进行竞争,既增加了产量,又逐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在1987年和1988年实行了“企业承包”、“部门承包”、“财政大包干”、“外资大包干”和“信贷切块包干”等五大包干制度,形成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局面。1985年又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以后逐渐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开放地带。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在选择试验区时,因为沿海地区有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这样就将改革和开放两方面的“先试先行”权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形成一个地区性的“小气候”进而通过它们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内地的改革和开放。

我国实行的是渐进的改革方式,基本上在维持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同时当时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整体状况很严峻,可以实现经济刺激的物质手段有限;非均衡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资源和力量的优先排序,沿海倾斜发展战略与内地均衡发展战略最大的不同就是安排资源的顺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包括国家直接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对计划单列市与沿海开放地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贫政策、民族地区的政策也作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这一时期区域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

3转型后期的区域经济政策(1993-现在)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改革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战略,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又取得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至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中共十五大的上述决定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9月19日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3年9月中共十六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各方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经济社会政治改革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进行和全面展开。

1996年与第九个五年计划同时制定了《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奋斗目标和原则要求及重大措施,形成了20年的长期规划框架。特别是五年期的中期计划,在“十一五”中明确提出,将计划改为规划,从而实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规划的转变。

4结论

在分析区域经济政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时,只进行了理论的概括,对于如何从现在的行政区经济过渡到理想状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当然本文对其他如自然条件的差异、地区文化的差异等影响因素没有给予关注,同时对这样一个政治化的论题进行这样规范性的研究也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露彬.我国经济转型中的经济政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

[2]李大海,潘克厚,陈玲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政策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2008,(03)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5

摘要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缺乏金融创新活力、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以及“行政壁垒”等一系列问题。从构建金融支持机制入手,重点从政策支持、金融市场、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建设财政政策研究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要促进区域经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从财政政策看,应紧紧围绕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立足财政收支的特点,充分发挥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的作用,创造有利于经济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激发地区的发展活力,争取早日实现地区崛起,促进中部崛起。

一、地区经济金融支持现状

1.政策支持

为指导金融业抓住经济大开发和实施关经济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促进经济早日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极,全国各地分别出台从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等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

2.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贡献度:金融贡献度是金融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金融支持在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大小的指标。金融贡献度越高,表明该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越高。

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自身资金积累能力较弱

金融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其服务的经济的内在潜质,金融支持效应的有效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虽然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但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所占比重较大、规模经营不够;工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弱。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资源在产业间难以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阻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区域横向比较来看,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三、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缓慢,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1.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

经济区货币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虽然交易量的增长较快,交易成约不断增加,市场发展日趋活跃,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金融机构参与市场交易的数量较少,交易量规模较小。由于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对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调整、流动性管理、盈利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地区间的执行效果。

2.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区内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信贷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合理。由于城市间、城乡间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导致信贷资源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较为严重。经济区的信贷投向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电信、房地产等行业,对区域农业的投入渠道狭窄。

四、“行政壁垒”阻碍金融一体化发展

1.跨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区域经济在跨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滞后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一是市场交易一体化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机构跨省市合作及跨行合作受到诸多限制。二是区域支付清算未实现经济区内银行结算电子化,跨区域票据自动清分系统尚未开通,资金在不同省市之间的调拨存在阻力。

2.跨区金融服务受限。首先,各市区的金融机构业务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支机构开展业务仍限制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此外,跨省区金融人才交流平台的缺失也制约着经济区在金融体制、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放缓了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五、创建经济区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1.争取国家对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尤其在资金分配额度方面,应尽早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额度。

2.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要加大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结合宝鸡、渭南、铜川、商洛、天水等城市不同的资源、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通过财政贴息、担保和风险补偿等形式,引导信贷资金更多的流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航天航空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等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和企业,促使经济核心城市之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3.采取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经济区聚集;对于经济区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促进资金向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针对经济区内国有经济包袱重的问题,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放宽直接融资限制,促进经济区资本市场的发展。

六、结束语

建立协调联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经济区域稳定协调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密切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经济区金融风险协同处置能力。二是建立统一的金融企业监管指标体系、风险监测考评体系,缩小经济区间和经济区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推动经济区金融监管一体化。三是改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等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打造经济区信用信息公共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促进区域金融生态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6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财税政策方面的缺陷,如分税制、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相对落后,过分强调平均主义的平衡,当时主要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投资的转移来缩小地区差距,财税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1979~1994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开始拉大。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为贯彻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相当宽松的财税环境。比如,就税收优惠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在所得税、流转税、关税等方面都有许多优惠政策,而中西部地区就没有;又如,国家出台了许多给乡镇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可就乡镇企业而言,东部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居民及经济优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也得到充分利用,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经济基础等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所以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基本未得到有效利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会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政局不稳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我们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从1994年至今,实行了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同时调整营业税和消费税。但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不适应性也开始明显起来。

(一)分税制不完善。分税制是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它促进了税制的简化和规范化,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实现了税收快速、稳定增长,然而现行分税制在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方面有了些许不足。如,分税制将75%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划为中央所有,把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划为地方所有,而经济落后地区往往第三产业不发达,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地方收入不足、财政困难;又如,分税制虽然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增强了独立财政的意识,但是税权并没有根据事权与财权的需要而决定。除了极少数税种,税收立法权与管理权基本上还集中在中央,这就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制约了地方的资源效率配置。

(二)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从1994年到2009年已经进行了两次税制改革,尤其是第二次税改,基本上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改革了增值税的类型、消费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法等,但就从这一系列改革的税种来看,其中的税收优惠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从2009年开始,全国范围统一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一政策的颁布实施并没有使中西部地区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中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高于东部地区;又如,有些优惠政策产业导向不够明确,对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保护类产业虽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力度仍然偏小。在改善投资环境对引导资金流向所起作用的认识上有所偏差,政策制定上对交通、基础设施等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先行发展的区域税收优惠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造成投资流动性大,短期投资增多,投机性加强,不利于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布。再如,从总体上看,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减免方式为主,而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影响了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级次普遍不高,权威性、规范性不够,特别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突出。与此同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自主性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由于财力雄厚,它可以运用自身财力“放宽”中央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多种经济性质企业的发展。尽管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鼓励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而且中西部一些省区也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种促进作用不如东部地区明显。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从而打破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吸引不到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的不良循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基数法”来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测算的,所以以1993年为基数,进行环比递增方案,这样不仅未能解决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而且以体制方式肯定了这种差距,不利于提高落后地区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差距的缩小。此外,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也没有规范的分配方法,随意性较大,这种分配结果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得到较多拨款,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与此同时,用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过小,而且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

(四)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东部地区正是得益于政府为其提供了优良的公共服务和较发达的公共设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地方财力匮乏而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三、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加以干预,增加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投资,以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极化效应,平衡资金与人才的区域分布。我们可以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税收优惠等政府收入、支出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率最大化。

(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税的税权归于中央政府是分税制下的一个经济命题,是始终不变的。但共享税和地方税不同,既要考虑中央的宏观调控地位和政策意图,又要考虑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和地区经济情况,因而其税权需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有限度地给予地方政府制定税种和税率的权力。中央税和地方主要税种的立法权应集中在中央,以保持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在全国的统一;地方中等税种由中央立法,地方制定细则;对某些地方性意义极强的零星税种,可以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立法,征管、减免权给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让一体化区域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税收体系,下放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限,由地方进行协调,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协调地方之间的利益,推动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合作。

(二)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地方应有稳定的税基,形成地方主体税种。地方主体税种应同时体现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可以考虑建立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辅助构成的地方税制。把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改为按纳税人的销售或营业收入,按比例税率独立征收,并扩大征收范围,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步伐,尽快开征环境税、证券交易税等,充实地方税源。取消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将其纳入征税范围,统一标准,正式划入地方税,列入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计划,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和监督。完善地方税总的目的是增强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可用财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

(三)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改变目前实践中产生众多负面因素的地区与企业导向的税收扶持政策,实行统一、规范、易于实践操作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优化产业结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应把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重心定位于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采取投资和资源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于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利润再投资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税收改革效应应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部地区交通、地域、人口素质等投资环境上的优势,促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消除当前形式上不公平、效果上更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逆向调节。

在制定中西部财税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当前对东部地区有利的区域税收政策。首先,可以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不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税收倾斜,保证全国税收的统一,这是走向公平税收制度的一种政策取向。然而,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负面影响。如,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其次,对经济特区等可以从多方面继续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以更快提高经济效率,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现代化,带动周边地区及内地经济发展,当然这种税收优惠应以推动科技进步为目标。再次,可以考虑改变东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形式,将东部地区的企业因优惠政策而少交的税收转变为政府债权借给企业继续使用,或入股转作资本金,这样可以既取消税收优惠又不影响当地企业的经营。

(四)加快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因素法”代替“基数法”实现标准化的转移支付,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和资金用途。而且就资金用途而言,应确定一般转移支付和特定用途转移支付两个方面,要把侧重点放在公共品的投资上,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吸引力。同时,要实现动态化的转移支付,即将补助额度与零售物价指数挂钩,保证实际补助水平。

(五)利用财税政策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落后地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国家和其他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的区域选择“用脚投票”时,容易向经济较发达、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倾斜。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首先要通过财政拨款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基本社会保障等。当中央财力增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基本理顺时,再把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大致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孔祥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财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7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模式研究英语人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大学生创业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人文精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研究郑州大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中南大学:立足湖南 全方位、多模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发挥行业特色与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抓内涵显特色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定量诊断模型为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做好供水服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09,(11)

{2}连莲;许明.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

{3}michaelatrippl;tanjaSinozic;HelenLawtonSmith.theroleofuniversitiesinregionaldevelopment:conceptualmodelsandpolicyinstitutionsintheUK,Swedenandaustria[J].europeanplanningStudies.2015,(9)

{4}范文曜;张伟.高等教育促进区域发展:英国案例考察[J].理工高教研究.2010(4)

{5}张君萍.英国创新创业教育: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n].光明日报,2016.2.16

{6}徐小洲;胡瑞.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新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0(7)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8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的系统梳理与客观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河南省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侧重政治目标到指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紧密跟随中央政策到自主决策发挥后发优势、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与特征转变。此外,针对河南省提出区域政策的时间较为短暂,独立自主的实践经验匮乏的现实状况,本文还提出了若干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发展轨迹演化特征

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轨迹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2002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河南省地方性的区域经济政策开始起步,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根据河南省的发展现状和优势资源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逐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初具成效的政策轮廓。

产业政策:在《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指导下,河南省相继了《河南省造纸产业政策》(1997)、《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实施意见》(1999)、《关于加快我省小麦加工转化工作的意见》(1999)等产业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在传统产业继续保持发展优势的情况下,机电、化工、轻纺、食品、建材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支撑河南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

对外开放政策:1993年河南省确定了“开放带动”的经济发展主战略,1997年颁布的《对外开放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创汇农业、对外承包工程等对外开放的形式做出了较为具体安排。正是得益于这种“大经贸”战略,河南省的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1986-1995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7.9%,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2.9%。

城市化政策:根据1980年国家《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河南省确立了“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并于1983年以后实行地市合并、撤地建市和以市带县的新体制,先后新建了卫辉、济源、巩义、荥阳、新郑、登封、林州、灵宝、长葛、项城等小城市。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的城市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时期,不仅在大中城市的间隙处增设新市,而且在省际边缘、特别是经济水平较高的豫北广大乡村中设置了新市,如汝州、新密、鹤壁、濮阳、义马等(覃成林,2008)。

环境保护政策:1984-1991年,河南省先后召开了三次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后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的精神,制定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01),为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南和实施依据。

(二)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河南省的区域经济政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既延续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又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政策体系处于不断充实与深化中。

1.区域布局政策:2003年颁布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描绘了宏伟蓝图和总体目标。此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2006)、《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2008)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加快河南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跨越作出了具体规划。

2.区域分工政策:河南省先后批准实施了《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04)、《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以及《关于促进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和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2008)等政策措施。在这些产业政策的干预和引导下,河南省顺利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一般重化工业为主的大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城市化方面:2003年做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重大决策,2006年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对外开放方面: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2004)、《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指导意见》(2006)、《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2008)等政策。截至目前,已经确定了53个县(市)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县(市),全省进出口总值也于2007年首次跨过百亿元大关。

3.区域组织政策:从2006年起,河南省连续三年印发了《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加强市场监管。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2005)、《河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2006-2010年)》(2007)等政策,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特别是为应对经济危机,提出的《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以及相关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为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河南省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支撑作用。环境保护方面:先后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2006)、《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等政策,着重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2007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并实施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高。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意见》(2006)、《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2009)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原人才高地的形成。

4.区域特殊、补偿政策:河南省2005年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权限,并给予信贷、投融资、价格、进出口等政策支持。2009年开始实施的《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提供了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的25条优惠措施。区域补偿政策更加注重通过转移支付、公共投资、补贴等措施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按照《河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的安排,2005年以来共安排涉及农村民生项目的支出达90.8亿元,累计增长18.5倍,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5.区域法规政策:河南省先后通过了《河南省口岸管理办法》(2004)、《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2006)以及《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2008)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已获批准实施的《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度立法计划》,涵盖了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以立法的形式确保了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此外,对不符合区域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决定等依法予以清理,2005年、2008年相继做出了关于第六批、第七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为优化政策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化特征

(一)克服了以政治目标为首位的传统模式,基本上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区域经济政策,尤其是从“二五”计划时期开始追求区域自成体系直至“三线建设”时期,基本上来说都是沿着国防目标或政治目标而展开的。由于用靠山、进洞、分散的指导规范来约束和限定项目布局,严重忽略了河南省作为平原大省以及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再加之国家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失误,导致河南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段高积累、高消耗、低收入的发展时期。1978年后随着国家发展思路的转换,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的区域经济政策已经克服了过去片面服从于政治需要的盲目性,已经着重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了寻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区域之间的协同共进的方向。而且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和积累,目前河南省在对中央区域政策的把握和延伸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具备和拥有了政策的目标指向应与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地域实际相结合、政策的具体运作应与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相统一的意识和概念,正在逐渐步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

(二)摆脱对中央政策的“跟随性”,结合地域特色自主决策寻找后发优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作为直接的经营管理者,具有对经济社会进行设计与规划的权力,地方政府则主要作为经济计划的实施者,自主性较弱,因此这一时期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服从于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表现为典型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后来随着财政分开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放权让利”活动。作为更贴近地方发展的组织者以及制度的供给者,地方政府被赋予了更大的自由与权力,逐渐成为主导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正是基于此,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范围内,河南省的地方性区域经济政策逐渐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突破。“中原崛起”就是河南省发挥后发优势,独立自主寻找到的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从其提出和推进过程,明显地展示了地方政府增强自,寻求地方积极性的转变。

(三)改变整体推进式的发展战略,分类指导的效益和作用正在显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时段内,区域经济政策的行政计划特点使其更多地服从于整体建设的需要,忽略了地方发展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政策的边际效益,造成了一刀切和经济结构严重趋同等不良后果。此后,由于发展本地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地区间竞争压力增大等原因,已经初步萌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方性区域经济政策开始注重区域优势和特色发展,逐步推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如在河南省现行的区域分工政策中,就将原有的区域按照地理连片、经济社会发展类似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重新加以组合,把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根据各区域自身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其它地区发展。这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为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愿景。

(四)相关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日趋完善,整体功效较为突出

过去中央政府传统的区域经济政策安排,使得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布局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城市建设方面,调控手段也以单一的指令性命令为主,由此造成了河南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显著,产业关系严重失衡以及经济社会矛盾频发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河南省不断调整和优化地方性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布局政策、分工政策、调控政策、组织政策、法规政策等比较完备的内容体系,手段方式也趋于多样化,更多地倚重于经济、法律、行政等形式,政策的调控能力和协调能力正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显著成效。

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改进与优化建议

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河南省区域经济政策还有待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改进和优化:在中央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完善地方性政策支撑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指向及突破口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尊重区域经济政策属于宏观或中观范畴的本质规定,努力从中部地区共同崛起和全国协调发展的全局角度,制定更富前瞻性和导向性的政策,实现更广阔范围的福利最大化;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形成更具开放、系统和综合的发展规划,促使区域优势能够连续成长和适时转化;注意把握政策的倾斜程度,着力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强化公共物品供应等措施培植落后地区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重视规范化管理,建立起更具实际约束力和规范性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减少盲目攀比、恶性竞争所造成的政策失效和资源浪费,保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9

摘要:区域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容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区域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旨在揭示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域政策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区域政策;西部地区区域政策

一、区域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及特征

区域政策(要指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根据区域的差异而指定的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方面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区域经济政策、结构政策、自然保护政策等。

区域政策的目的是让那些原本不会进入目标区域的资金和劳动力被吸引进去,不但包括了将资金引入到落后的区域使使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还包括了使落后区域通过内生发展来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区域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区域经济政策,下面我就从区域经济政策方面来做分析研究。

区域经济政策:“所谓区域经济政策又称为区域政策,是政府(主要指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

为了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制定区域经济政策。

在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一书中将特征归纳为两个方面

(1)积极的区域倾斜,即对选定的地域单元给予利益补助。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政府支持和权力下放是区域政策存在的基础。

(2)高度的集中化,即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是由中央当局来进行的,是一个“来自上面”的策略。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差异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阶段性。

综合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区域层面上的差别政策导向、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政策。

(二)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标

根据以往各国的经验,区域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区域政策的基本概念,区域政策研究的发展过程,区域政策研究的地位等。

(2)区域政策的宏观和微观的理论基础研究。

(3)区域政策的战略、目标与实现途径的研究。

(4)区域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及其优缺点研究。

(5)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区域的分析性研究。

(6)区域经济政策好坏的评价方法研究。

(7)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手段的研究

图表1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的宗旨和类型

区域政策子目标宗旨具体目标

经济目标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缩小区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经济空间的扩大和新区开发

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衰退地区的经济复兴

核心地区经济活动的扩散

提高衰退地区、落后地区就业率

降低衰退地区、落后地区迁移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目标解决区域社会问题缩小区际生活质量的差异

缩小区际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状况

政治目标解决区域政治问题民族团结

国防安全

区域政治一体化

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生态目标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国土整治

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废”治理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资料来源:丁四保:《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还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侧重点将会有所不同,但大体的内容有相通之处。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既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进行区域经济政策效益评价的基本依据。区域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子目标则根据实际的情况一般分解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生态目标等。

(三)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及效应评价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需要采用一些政策工具的援助包括有直接援助(拨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间接援助(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工业与科技园区)。

区域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区域政策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的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者,区域政策评价又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根据评价时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事前评价、中期评价和事后评价。这里重点介绍事前、中期、事后评价。如下图所示:

图表2评价与政策要素之间的关系

摘自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2005年版第385页

由图可知,对于区域经济政策结构而言,三中评价都很重要,但事后评价是最重要的。事前评价是一种用来改善新项目的质量的手段,可以帮助决策者判断区域政策方案的价值。中期评价则的目的是检查区域政策项目的实施进展和所使用的监督制度是否适用。事后评价则是确定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报告政策干预的效率与效果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

(一)中国西部概况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三大经济行政区划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包括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新疆共12个省、市、区。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538平方公里,占了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的人口数量约为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我国西部疆域辽阔但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发展潜力较大但发展困难很多,再加上西部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多聚居于此,因此需要更多的支援和关注。

(二)国家对西部的关注

中央政府多年来一直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行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中国西部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一直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85265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42%,高于全国964%的水平。

(三)西部的区域政策最新动态

在刚过去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实现一个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在最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区域政策对西部一样有所倾斜,其中不仅涉及到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并且把区域规划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上,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区域成功转型,外延扩张冲动的制度设计,要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需求制定新的制度安排。其中设立了(1)综合性课题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这项课题是确立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的基础。(2)专项课题研究。专项课题主要是对分行业、分区域经济转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3)专业课题的研究。

无论是“十一五”还是“十二五”规划,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区域政策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不仅引导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一个好的区域政策是尤为重要的。

(四)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政策

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区域政策的实施表现在西部地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从宏观上和生态区位来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我国生态平衡的源头。从微观方面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所处地带一般生态环境脆弱,禁不起破坏。所以很多民族地区都被划为限制开发区即:“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专栏列出的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共22个,其中西部12省区(市)就有17个,占了77%,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西部民族地区。

图表3西部地区的限制开发区空间分布限制开发区

空间分布限制开发区

东北地区1.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2.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

3.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功能区

东部地区1.苏北沿海湿地生态功能区

中部地区1.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

西部地区1.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区

2.秦巴生物多样区

3.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

4.新疆塔里木河荒漠生态功能区

5.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生态功能区

6.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7.新疆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

8.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9.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

10.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11.川滇干河谷生态功能区

1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防治区

13.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

14.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

15.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

16.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

17.贵黔滇等卡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区域政策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着对加强我国民族和谐,促进我国区域自治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政策,但由于一般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目的地考虑空间问题。完善区域政策是一种必然性,所以对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邓宏兵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建廷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辛晓梅著.《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著.《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黄海峰马宏毅.《区域层面经济转型的研究》

[7]张复明.《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卷第4期

[8]王进文.《资源依赖型小区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9]杜辉.《区域“十二五”规划当以“经济转型"为主线》.博士论坛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篇10

区域经济政策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区域经济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下简称发达国家)在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其弱性路径的建构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政策背景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政治背景,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区域经济差距影响到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区域经济布局中,存在着城市经济区与农业经济区、经济密集地区与稀疏地区、发达“中心地区”与落后“边缘地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失控极易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区域间就业与收入差距过大和局部经济问题(膨胀问题、萧条问题和落后问题等)凸现,阻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还会引发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对立,一旦与民族、宗教和历史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将导致社会动荡,威胁到国家安定。而发达国家的“选民政治”现象迫使各政党及其领导人在议会和政府首脑选举中不得不高度重视选票在不同阶层和地区的分布及选民的意向。政府为维护政权的稳定和兑现施政纲领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问题的解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采取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二、理论基础

自凯恩斯理论产生以后,市场经济国家开始了干预区域经济运行的进程,西方经济学也开始讨论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理、表现形式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模式。如增长极理论主张在受援地区培植“增长极”,以此可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累积因果理论则认为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是以累积循环方式运行的,条件较好的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能比其它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效应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与该理论相联系的、观点比较接近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和中心-模型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会率先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区域发生,并对欠发达区域产生支配作用。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极化效应、回流效应和中心区向区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因此,国家应当从多个角度干预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通过营造(不是改变)有利于扩散或回流效应的环境,加强发达地区的涓滴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积累,缩小区域差距。同时,欠发达地区市场需求的扩大也有利于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梯度推移理论指出,区域间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梯度差异和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兴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产业的适时转移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当转移的趋势出现后,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加以诱导,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合作能够提高区域内所拥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福利。绝对优势假说认为区域应该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区域间交换,而比较优势假说则强调各区域应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区域分工。要素禀赋假说解释了在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具有替代性的前提下,各地区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要素生产产品,通过区际贸易,各自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从而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提高整体福利水平。输出基础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由输出部门的发展所决定,取决于区外需求的扩张,通过发展输出部门来积累资本,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按此推论,当一国政府采取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引导相关要素向特定区域集中,可以调整或优化该区域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扩大区际联系,积极发展输出部门,促进其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和区域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将诱发区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区际冲突将成为可能。博弈双方即政策制定者(中央政府或各级地方政府)和政策接受者(各级地方政府、公众或企业),其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追求导致博弈各方出现利益冲突及行为不一致现象,从而使区域经济政策的分析与制定具有典型的博弈特征。

进入九十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专业化生产和区域贸易分工的动力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市场、技术及其它因素是在区域经济的集聚过程中形成的。在认可劳动力市场、技术外溢、中间商品的供需关系是区域经济活动集聚动力的基础上,克鲁格曼认为相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资本的外部性(市场规模效应)要重要得多,是国内区域经济非均衡分布的重要因素。而新竞争经济学家波特则指出产业集聚能够加快市场信息的交流,从而增强产业集群的活力,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新增长理论认为拥有更高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发达区域,因资本的收益递增将进一步加强它们最初的优势从而变得更富有;而那些落后区域由于人力资本缺乏而可能陷入贫困陷阱。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技术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或技术)与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的存在是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的条件。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政策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影响;而政府对研究与开发(R&D)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各国开始重新思考区域发展模式。此时,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引入到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中,主张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视区域生态治理和综合规划。

三、制度建设

为增强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各国普遍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资金来源、管理机构、政策手段、责任监督等,以促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规定有明确的目标区域范围和类型、目标区域的选择标准和具体的政策手段。设立专门区域经济管理机构,负责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定期召集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机构或人员进行会晤,沟通信息,协调行动,评价区域经济政策的效果,提出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意见等。

区域经济政策既有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也包括支持性和限制性政策,主要有财政、投资、产业、法律等措施。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实行累进税政策—可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财政收入起到自动调节作用。(2)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收、出口退税、税收返还、加速折旧等方式,对受援地区的税收给予优惠。(3)财政补贴政策—有些国家对边远、落后或低收入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对在特定地区就业的人员提供补助。(4)投资补助—政府对在特定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补贴或优惠贷款,以吸引资本的流入。(5)财政平衡政策—中央同地方以及地方政府间平衡财政收支,保障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对平衡的政策。(6)政府采购政策—通过分配政府的商品和劳务采购合同以及研究与开发经费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7)产业与投资政策是中央政府利用其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建设项目上的投资决策权,通过所属投资機构对重点地区的特殊项目进行投资,或对产业活动的投资和经营进行直接或间接控制,形成符合中央政府意愿的区域分工格局。但除日本(政府引导型国家)外,中央政府的投资决策权较小,因此,较少运用该手段或仅作为其它手段的补充,有时还结合分散办公机构和建立区域开发机构等辅助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8)发达国家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颁布法律来规范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的运作,还常常对具体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和环节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依靠法律的强制力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四、演化与矫正

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准备阶段、60至70年代中期的兴起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调整阶段以及9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多数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区域就业差距,以财政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在解决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建立规范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具体措施有:以优惠贷款、赠款和补贴等方式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大规模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改善投资环境等。但是由于目标单一;过分强调对工业企业区位的干预;忽视市场的基础性布局作用及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受不同经济思想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该阶段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社会各界开始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落后地区(也包括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经济要素由膨胀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采取间接的财政、税收、政府购买、公共投资及人员培训等手段,干预区域经济活动。该阶段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增长极理论和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在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2)设立开发基金,重视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的投入。(3)以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为突破口,结合实际,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4)改革税收制度,创造公平有效的总体经济环境,扶持中小企业,以此来平衡地区发展差异。(5)政府采购向受援地区倾斜,扩大落后地区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带动其经济发展。由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财政实力较强,并注意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该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以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活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第三阶段,西方国家经历了经济上的滞涨,开始反思过去的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灵活性。除坚持以财政政策为主外,还有以下特点或趋势:(1)注重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通过签订“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合同”等方式,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与利益,使中央政府有更多的财力去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2)政治与社会因素在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影响更加突出。如两德统一后,其政策更加关注东部地区的社会福利、就业、国内的思想认同与社会和谐。(3)政策措施已由单纯依靠政府干预转为以政府干预为重点,发挥市场和社会两种资源的作用。(4)采用区位补贴(包括资本补贴和工资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仍是区位激励的主要措施,但是在具体政策上更加细化,以防止“边界困境”现象的蔓延。(5)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对一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加大,如欧共体的超国家层次、国家层次和国家内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以及许多国际机构对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援助与合作等。

第四阶段,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强调区际公平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重视新的思想与理论在区域经济政策实践中的应用。除上阶段大多政策得以保留外,还有以下倾向:(1)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重视对区域产业集聚的扶持与调控,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意大利)。(2)在继续关注老工业区、落后地区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坚持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不仅重视受援地区基础教育、医疗保健和生活环境改善的投入,而且积极兴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这样,区域青年人口比重就会上升,加上知识的溢出效应,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英国格拉斯哥)。(4)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教育、技术研发经常与企业生产活动相脱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而教育部门也能够从相互合作中得到发展(如德国鲁尔区)。(5)重视区域统筹管理机构的作用。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依靠现有行政管理机构,实行渐进、有限的区域协调管理(如北美);二是建立与现有政府机构相协调的政治实体,采用更富有弹性的管理体制等(如欧盟)。

五、借鉴与思考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差异悬殊的发展中大国,在生产函数上与发达国家是有区别的。虽然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但是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在以下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机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专门的区域经济政策管理机构,确立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体系、适用的区域范围、政策工具、奖惩措施、调整机制以及资金的来源、使用、监督、效果评估,规定各级区域利益主体的权责范围等一系列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法律依据。这样,既有助于加强政策执行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也可以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2.合理划分目标区域,使区域经济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划定的目标区域过大,有同质化倾向,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欠发达地区或受援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较大,受援对象多,目标区域划分得过细也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三级区域的划分是比较适合国情的。从国家层面上看,一级目标区域包括经济地带或经济区,二级目标区域包括省级经济区或市场关联度高的跨省次区域,三级目标区域主要包括省内地市经济区或次经济区域,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到县域经济区。

3.在落后地区重点发展大城市,积极培育增长极。大城市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聚集度高,基础设施好,政策环境相对规范,消费需求大,经济成本低,在吸引要素流入方面比中小城市具有优势,较易承接国外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技术扩散。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积累和增长。

4.加大对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提高对区域外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和消化能力,还可以通过改进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思想文化观念,增强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从而改善落后地区的人文环境甚至于经济环境。

5.根据分权定理(奥茨定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资源分配(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规制等)、收入再分配(所得税、社会保障制度等)和稳定经济(金融、财政政策)。其中,收入再分配和经济稳定化政策由国家来制定和实施是有效率的,而资源分配由地方政府来实施是有效率的(国防、外交、市场规制等仍由国家来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无法有效供给,而且受惠范围限定在某一区域内,各区域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宜在国家协调下,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是有效率的。在分权情况下,将有限的地方财政收入投入到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激励措施上,对地方政府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政府而言,是两难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落后地区的吃饭财政,虽与其有限的财政收入基数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与其无效或低效率的工业投资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有关。如果结合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把有限的资金投资于社会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居民福利上,至少不会恶化其财政水平,还有可能改善其投资环境,吸引资金和项目,逐渐培育起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另外,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主要是以中央的行政指导为基础的,而逐渐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或者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互补的区域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167-355.

[2]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Geography[J],1991b,99:183-199.

[3]petitiveadvantage,agglomerationeconomicsandRegionalpolicy[J].internationalRegionalScienceReview,1996,19(1-2):85-90.

[4]Robert,e.Lucas,Jr.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8,22:3-42.

[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61-539.

[6]刘勇,毛汉英.中外区域经济政策对比研究[J].地理研究,1995,(4):51-61.

[7]Gibbs,D.ecologicalmodernisatio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RegionalDevelopmentagencies[J]./locate/Geoforum2000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