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29

防灾减灾分析篇1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应急;救灾应急能力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明显,自然变异强烈,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损失重。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地震、泥石流、滑坡、岩崩、水土流失、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大量的住房倒塌和农作物毁损。

加强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的作用极其关键。政府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动力源之一,其能力之大小、功能之强弱,职能配置之合理与否,都关系到灾害应急管理的效率。

二、重庆防灾减灾工作成果

近些年来,重庆防灾减灾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性增强、有效性提高,“秩序”与“效率”已经和正在成为当前重庆防灾减灾工作的新特征。具体说来,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变化:

一是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全市救灾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和组织管理体系。从管理体系上改变了过去权力分散、职责不清、运转不灵的状况。

二是制度更加完善。重庆直辖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气象监测、森林防火、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制定并出台了政府救灾救济工作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初步形成了救灾工作的法规体系,基本实现了救灾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管理更加有序。近年来,重庆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自然灾害依据不同标准实行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措、储存、分配与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四是力度更加增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是重庆直辖以来救灾工作最显著的变化。直辖后,中央加大了对重庆救灾经费的预算,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灾区的投入也相应增大,

五是手段更加增强。目前,运用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全市已初步建成“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网”、“三峡库区地质滑坡监测网”、“汛抗旱指挥系统”等,使全市救灾工作的科技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三、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虽然全市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政府救灾应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与现行的救灾工作不相适应。救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现行的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各自为阵,难以形成系统合力。

2、减灾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减灾工程严重不足,且现有减灾工程标准低、设施老化、装备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3、救灾投入与现行财政体制不相适应。现在的救灾投入主渠道仍是国家财政和市级财政,县乡两级财政基本上少有投入,“分灶吃饭”、分级负责的救灾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4、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救灾工作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受资金、人才、体制的限制,减灾科技成果推广严重滞后,自然灾害损失的科学评估从上到下至今也还没完全建立。

5、救灾法规体系与依法治灾不相适应。国家没有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法,防灾减灾的许多共性问题和大政方针没有确立,不利于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大力提高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政府是各种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主体,建立健全社会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体系,政府是关键。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重庆防灾救灾应急能力,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完善城市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开展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立法研究,构建和完善政府应对和处理城市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强化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对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对加大政府部门协调、组织机制落实、人财物调拨的力度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建立和完善政府灾害应急政策。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除健全职能机构、培训人员、加强信息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外,更为紧迫的是从信息报告制度入手,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信息报告的责任、标准、程序、时限、渠道、协作等具体要求。这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推进,政府的职能应逐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推进科技减灾,用现代科技提升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城市抗御灾害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准,因此要大力发展防灾减灾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把科技减灾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加大减灾投入,建立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重点地带、协调及分配救灾资源、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高效的应急技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城市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

4、加大减灾投入。政府必须自觉地担当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建立政府应急基金或发展灾害保险事业,扩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救灾资金按比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分级建立救灾资金的投入机制;坚持减灾工程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后投入使用;对具有排他性财产权的减灾工程,按“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市场模式引资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减灾投入机制。

5、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广泛普及防御地震、火灾、疫情等灾害常识。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强化城市人民的防灾意识,提高居民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庆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协调发展、综合减灾”的方针,紧紧围绕秩序与效率这一目标,建设防洪抗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气象减灾工程、地震预防工程、植物疫病防治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灾后重建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现救灾工作系统化、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防灾减灾是一个功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不可急功近利。它需要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利益负责的精神,未雨绸缪,守土有责;需要把建立综合性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切实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当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随着重庆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推进,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将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方佳军.重庆市救灾工作的新变化、新举措[J].中国减灾,2002.4.

防灾减灾分析篇2

1GiS概述

1.1概念。GiS简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其是由外国测量学专家最早提出来的一种特定的重要空间系统,其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基础上的,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空间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扫描的技术系统。1.2基本功能。GiS技术在当前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多种功能,如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管理、处理及空间分析等,并能够进行地图制图及进行二次开发、编程。

2GiS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2.1GiS、RS、GpS技术一体化。通过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中应用“3S”技术,其是以GiS来提供受灾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并利用RS和GpS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更新,并分析原有地理信息,从而得到最新的地理信息,并对灾区的新情况和灾情变化趋势进行关注,监测灾区的实时动态变化情况。2.2灾害模型的建立、开发。GiS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最新的观测技术和分析手段来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在建设灾害模型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技术,以此来综合对灾害进行分析评价及模拟预测,这对于GiS技术在城市防震减灾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2.3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作为高级人机界面,呈现出较强的沉浸性、构想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较强的虚拟性,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计算机技术,其充分运用图形学、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技术和多传感交互技术等生成三级超现实虚拟环境。将虚拟现实技术与GiS技术有效结合,并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工作中进行应用,可以模拟虚拟灾害现场的实际情况,更为直观地对灾害事故进行分析,并对应急措施的应急效果进行检测。

3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分析

一旦城市或是与其相邻的地方地震发生时,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要第一时间来进行应对,确保震后救援工作能够快速、及时开展,确保地震所带来的灾害降至最低。在GiS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其主要是通过数字地震台网的自动触发接口,并采用实时侦测的方法搜寻最新地震信息,并自动启动灾情快速评估系统,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和损失等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确保与指挥人员有效配合,从而完成各种地震救灾行为,全面提升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过程中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3.1系统目标。(1)在GiS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通过将GiS技术与地震工程学、地震灾害学、决策管理学、系统工程学及信息通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建设经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对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评估和防震减灾对策等集于一体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确保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2)一旦发生地震,依托于系统和现场信息来对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和损失等情况进行迅速判断,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更好地协调指挥人员来开展地震救灾行为,确保地震应急救灾指挥和决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以此来减少震时混乱及人员伤亡。(3)在日常生活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则可以作为地震宣传教育和汇报演示的重要工具,全面提升城市在防震减灾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体现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的科技含量。3.2GiS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组成。城市防震救灾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可配置性,其是基于组件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防震救灾系统,框架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多种插件扩展,支持系统界面定制和业务流程定制。而且对于城市防震救灾系统来讲,还要求其系统构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易扩展性特点,能够提供明确简单的应用思路。当前城市抗震救灾系统具体设计时,将其具体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最下面为数据层,然后是应用层,最高一层则为组件服务层。(1)数据层。在数据层中,其主要组成为灾情信息综合数据库。即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惊驾、灾情基础数据库、灾情专题数据库和地名地址库等。通过基础测绘所得到的地理信息数据构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灾情基础数据库中,主要是将不易于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且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跨部门应用的特定基础数据。对于抗震部门反映抗震管理特征的灾情信息则归入灾情业务专题数据库中,主要以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为主。而受灾地区地址自动生成的标准地址,并以标准地址自动生成的地图坐标等都属于地名地址库中的内容,其为灾区位置信息的快速空间空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在数据层中,不仅包括这些核心数据库,其还包括一些辅助型数据库,如多媒体数据库及实时历史数据库等。即相关照片、平面图、网页、语音和拍摄视频等数据都存储在多媒体数据库中,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对重点场所的情况进行了解。而各种地位监控信息则要纳入到实时历史数据库中。这些核心数据库及辅助数据库共同组成了城市防震救灾系统的数据层。(2)应用层。对于使用者而言,应用层是其能够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其所提供的信息多以空间信息为主,是抗震救灾工作人员重要的信息支持。应用层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即抗震救灾辅助分析系统和地震灾区信息采集系统。在组件服务层中,对于抗震救灾系统涉及的基本服务和组件进行了具体的定义,而且系统在组件服务层中实现了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这种集成并没有在应用层进行,从而实现了应用视图与业务逻辑的分享,进一步强化了核心功能的可复用性,为架构的稳定性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组件服务层。组件服务层中主要是为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如地图服务、空间查询服务、空间定位服务、地址匹配服务等,通过对地理信息相关服务进行二次开发后,同时向应用层及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服务,而且在其他应用系统中能够轻松实现地理信息功能。而且在组件层中实现对GpS和视频系统进行封闭,以此来降低应用层的复杂度,这样应用层中的不同应用模块都能够集成外部系统的功能。3.3GiS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功能。在GiS城市防震震救灾信息系统中,由于其主要是由抗震救灾辅助分析系统和地震灾区信息采集系统两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其包括六个功能模块,系统具有对所处城市救灾信息采集的功能,通过对地震信息、人口受灾信息、房屋破坏信息、灾后救济信息等进行采集,并对物资投放点等灾情和救灾信息制作成专题符号,并在地图上进行标绘,系统能够对标绘的信息进行分组进行管理,并利用动态形式进行演播,对地震灾害的发生和救援方案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模板。

4结束语

当前GiS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其与空间技术实现了有效结合,并在多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当前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作为破坏性最强的一种自然灾害,因此对地震灾情进行预测、应急、监测和救助决策等方面纳入系统中进行评估和管理具有必要性。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抗震防灾应急系统的建立,并在城市抗震救灾应急工作中进行有效应用,其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收集管理及灾害信息的预测管理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地震发生时,通过启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灾情状况进行检测,并对灾情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从而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及时、科学和系统的信息依据,全面提升城市抗震救灾工作的水平。

作者:张浩王海龙夏忠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地震台黑龙江省绥化地震台黑龙江省密山地震台

参考文献:

[1]贺润厅.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防灾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

[2]党星海,韩博,赵丽洁,等.基于GiS城市防震减灾系统的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2(10).

防灾减灾分析篇3

关键词:湘西北地区小城镇;防震减灾;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94文献标识码:a

1临澧县区位概况与分析

临澧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北部,东北与津市、澧县交界,南靠常德市城区,西抵石门县,西南与桃源县相邻。全县总面积1209.58km2,耕地4.14万hm2,林业用地3.62万hm2,水域1.97万hm2。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微丘、平原为主,间有山岳,东、西、南三面环山,位居武陵古陆西北侧、湘西北复向斜轴的东部与西洞庭断陷盆地西北边缘相连接的过渡部位,地质构造总体方向为新华夏、华夏式扭动构造形迹,其次为北东东—东西向压性形迹,是由断裂构造的活动所引起。从明崇祯四年起共发生地震588次,其中较大地震10次,破坏性地震1次。

2临澧县防震减灾能力分析

2.1临澧县防震减灾建设现状

2.1.1震灾速报网络

2005年该县就已建立了“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防震减灾助理员机制。迄今,已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确立了全县4个地震宏观观察点,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速报时间得到了显著提高,地震灾害速报时间由原来的50min提高到30min,并在地震速报30min内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2.1.2民居防震保安

2013年1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再次明确临澧县作为2013年全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试点率先开展工作。2013年2月临澧县地震局组织城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全县农村住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2个月的全面调查,走访调查农户800多家。在获得大量资料后,几经论证,制定了《2013年临澧县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试点方案》,确定了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试点的工作任务、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10月份县政府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合口镇进行试点。

2.1.3工程抗震设防

临澧县在政务中心设立委托窗口,加强对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的服务和管理。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抗震防灾行政规章,县地震局、县建设局联合发文,将抗震设防审批确认纳入建设工程前置程序和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县地震局对全县138个建设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定,对一批重点项目(安福防洪堤垸、金帝华庭广场、伟星·星情湾以及楚天豪苑房产开发)依法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

2.1.4应急避让场所

县政府专题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将安福镇朝阳广场、丁玲广场、中小学操场、大型空坪隙地为地震应急避让场所,设立标识牌。

2.1.5地震灾害应急

县人民政府制定《临澧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临澧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关于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等一系列行政规章,成立了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鉴定小组,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县政府责任目标管理。规定了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临震应急和应急救助方案。成立县地震应急指挥部,县政府任指挥长,分管地震、城市建设的副县长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地震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2.2临澧县防震减灾能力结果分析

通过防震减灾能力评估,再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和以上防震减灾建设现状可知:临澧县总体防震减灾能力较强,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城市工程抗震防御能力,城市非工程防御能力和社会、经济防灾能力较强,救助与恢复能力为一般,若要进一步提高该城镇救助与恢复能力,则必须提高和改善该县生存持续能力和区域管理能力,从而使该城镇的整体防震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震减灾能力增强。

3针对临澧县防震减灾能力现状的对策

3.1提高生存持续能力

3.1.1提高生存稳定性

结合平时居民游憩所需,配建一个小卖部或小型茶室,在灾害发生时连接各级避灾场地向外疏散人流和外界社会进入救援通道,树木密度不宜过大,保持乔木间距为6~8m,使其人行畅通,设紧急疏散标志牌,使人们安全迅速的逃生。

3.1.2提高生存持续性

紧急避让场所要满足居民灾后数小时至一日的生活需求,应配备消防、广播设施,存储少量急需物品和饮用水。中心避让场所对场地、物质、设备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可结合广场设计,增设广播站、简单的医务室并储存常用药品,照明应尝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非常规能源并进行应急用电储备。直升机停车坪也是必须设置的,它是灾时紧急救援的手段,应结合现有的入口疏散广场设置,将周围绿化形式改为广场草坪型。

3.2改善区域管理能力

3.2.1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制定本地区防震减灾实施条例、管理制度、激励政策和技术标准,明确和规范当地各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与防震减灾有关的义务与活动过程,对防震减灾工作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有必要的。

3.2.2加强环境管理

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对财政保障机制、建筑物抗震性能保证、生命线工程抗震性能保证等一系列影响防震减灾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达到抗震设防的标准,增加该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

3.2.3增大社会调控力度

防灾减灾分析篇4

关键字: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进展和趋势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灾害的频发是阻碍人类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都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木基础设施也得到快速的兴建,但还是难以避免灾害的侵袭。灾害对土木工程的破坏主要有工程灾变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工程灾变包括由大规模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地表塌陷,边坡失稳和地基失效等情况,工程系统自我损伤的积累也有可能导致突发事故。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台风,地震,火灾,泥石流,滑坡等。我国向来重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在多个重点项目上资助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进展与成果,逐渐走向了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的科学前沿。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的进组和趋势。

一:灾害危险性分析和损失评估理论

对灾害危险的了解和损失评估是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在研究洪水,台风,洪涝,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灾害后,根据灾害模式和负荷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的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和理论,分析了灾害的传播规律和形成机制,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基于ai(人工智能)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危险分析理论,建造了StLS(地震构造信息)系统,使得地震的划分等级和危险评估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提高了精确度和分析效率。

(2)建立了一组城市极值风速的危险评估概率法,两种危险评估方式与风场函数法。

(3)通过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建筑物烟气和火灾形成原因和燃气爆炸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建筑物燃爆灾害的预测模型和烟气控制系统。

二: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和防灾示范研究进展

研究不同灾害负荷下的工程结构,可以得出不同优化设计方案。主要有

(1)研究比较高层建筑物在风和地震的作用下可靠分析数据与结果。

(2)提出结构灾害负荷近似无限负荷的假设,并给出相应负荷下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3)研究抗灾结构的优化特点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水平,对比分析最优化设防的可靠性和抗灾结构最优设防负载。四,对铁路工程给出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预报方法,建立相应路段的可靠分析办法。根据水利结构的特性,分析研究坝址随机地震模型,在强度非平稳和平稳的随机地震动场假定下确定建立抗震可靠办法和相应结构反应。

我们将镇江,鞍山,唐山等有着不同特色的城市作为灾害的典型区域,选择昆线—普雄段作为防治多种灾害的重大典型区域,选择广州作为我国大城市防洪典型,在这些区域运用仿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损失评估,危险性分析,人工智能,决策和应急反应系统等先进的土木工程防灾系统,充分展现了高新减灾技术在土木基础设施减灾领域中的优势,为我国重大土木工程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土木基础建设减灾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生命线和大型结构工程控制

根据灾害的动力作用特性和灾害作用空间的分布,研究生命线和结构工程以及周边介质作用产生的非线性灾害响应,提供相应优化的控制方法与理论。为了确定大型非线性结构灾害的响应,要对桥梁,建筑,海工,水工等大型构件,材料和体系进行灾害模拟试验,分析其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破坏,失效与坍塌的可能,还要研究周边介质互相作用的材料。为了确定结构灾害性设计和控制,需要研究多级防灾的性态水准,性态目标和防设水准,建立起性态追准和结构灾害的关系,确定结构灾害的性态设计与控制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减震装置和大出力,低耗能,高性能的智能驱动装置,研究大型结构灾害控制的技术和措施,配备智能控制系统。

(二)岩土工程灾害的防治

岩土灾害的防治需要对土体的非均质及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地下空间使用后的环境损伤和诱变灾害可能,重点关注灾害和工程的作用力,灾变行为与减灾的新技术。高应力深部地下工程防治要研究深采条件下岩体特征和围岩顶板灾害,变形破坏,岩爆和瓦斯突出的关系,使用地下承运和岩体结构的运移关系,开采突水的机理来确定优化方案。大型地下工程环境控制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使用和开挖工程导致的地表塌陷,做好控制工作,保护地表水和含水层。重大土木工程地基失效防止需要根据岩土的材料特点,研究岩体与原位土的动,静力学性能,土体液化及液化后的变形,建立起岩体构造面—非连续介质模型。探索地基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下残余变形,失稳和结构作用的机理。确定地基加固的办法和定量评估技术。

四:数字减灾工程系统

数字减灾是针对重大工程和城市灾害的分布不均和复杂性等特点,运用现代数字模拟技术,再现灾害破坏特征,过程,灾害分布,模拟减灾策略和减灾效果。重大工程数字减灾模型是重点研究地震灾害试验和风灾试验的系统,主要再现了灾害的分布的范围和过程,找出控制的办法并模拟。城市数字减灾系统主要依据城市灾害的评价模型,主要针对城市典型灾害历史,建立城市数字减灾工程。

结语

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是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涉及工程,信息,土木,地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综合性较强。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土木基础设施减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开拓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今后的土木基础设施减灾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增强减灾基础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茹继平;土木基础设施减灾基础研究进展与趋势[J]土木工程学报2000(6)

[2]瞿伟廉;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3)

[3]项海帆;结构风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振动工程学报1997(3)

防灾减灾分析篇5

摘要: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机制建设

1、电力灾害分析

电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受到灾害侵袭十分普遍,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1电网运行事故原因主要有:(1)违反了安全生产规程;(2)输、变、配电设备过载;(3)电力生产技术缺陷;(4)人员素质和管理维护缺陷;(5)设备质量缺陷;(6)由用户端事故引发。

1.2自然灾害原因主要有:地震、洪水、火灾以及突变恶劣天气,包括高温、高寒、强对流天气、飓风、龙卷风、台风,等等。

1.3人为损害原因主要有:外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人为破坏。以上灾害有些是完全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其发生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处置不当的话,有些灾害会发生转化或者造成次生灾害,后果将更加严重。

2、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电力生产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原因导致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够控制的,但是科学的防范能达到减灾积极作用,因此,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达成积极防灾减灾的共识极为重要。防灾减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科学预测,积极防御,沉着应对,全力抗灾,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的原则是:预想是前提,防范是目的,救灾是首先,减灾是根本。所以,电力企业在面临灾害时,必须坚持,在预想时,宁可信其有,宁可信其大,宁可把灾害的结果考虑得更严重些,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这样才能做到积极防范,才能为防灾、抗灾和减灾提供保障。否则,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对策,面对灾害有可能会束手无策,顾此失彼。

3、构建防灾减灾的保障机制

3.1组织体系的建立

3.1.1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常态组织管理体系,这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个组织体系应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灾害评估系统、救灾跟踪管理系统等,并有相关的配套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奖惩考核措施。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和灾害记录档案,借助高科技手段认真分析研究,发现内在的规律性,寻找可控措施。

3.1.2目前,从省、市公司到县供电企业虽已建立起了应急处理中心,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的还与企业的行政管理系统相混淆,一些县局把应急处理值班和行政值班混在一起。因此,笔者建议,从上至下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且满足电力安全生产需要的防灾减灾机构,把电力调度、安全监察、生产计划、变电运行、科技信息等部门纳入,由负责安全生产的分管领导统一管理。

3.2防灾减灾管理机制的建立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的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管理机制的创新是电力企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有效的、规范的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3.2.1预警机制在构建各类事故和灾害的数理模型基础上,对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及即将面临的灾害,科学、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利用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定期或随机警告信息,确保逐级管理者能够完整接收到预警信息。

3.2.2防范机制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各环节中,从上至下应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编制电网运行方式和紧急供电方案,编制抢险救灾预案,编制协同预演方案,适时组织实战演练,并定期开展防灾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各级防灾减灾常态工作机制。

3.2.3应急机制上下联动,建立快速反应系统,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当电力事故或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事先编制的处置方案,沉着有序地开展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有效控制事故蔓延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应急处理的指挥系统要靠前指挥,务必要保证高度统一、指令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各种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3.2.4后勤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电力抢险后勤体系,从组织、人员装备、设备材料到现场保安措施等,必须满足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需要,特别是设备材料的物资供应系统,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送达现场。

防灾减灾分析篇6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防灾减灾分析篇7

[关键词]农业;自然灾害;粮食生产

一、国外关于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在定性研究方面,eddy等(1986)认为致灾因子是成灾的外部条件(威胁),在这种威胁下,是否最终成灾,还要取决于承灾体能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有部分学者研究农业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Kueh(1986)、Downing(1992)、R.andresFerreyra、Guillermop.podesta(1994)、Rogerw.Buckland(1997)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粮食生产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气候变化是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学者对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进行研究,Riebsaoe等(1991)认为干旱通常是由于人类利用水资源不当的结果,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将旱灾成灾纳入承灾体论的讨论内容;而park等(1995)通过对干旱地区的研究,指出干旱地区相对湿度正在下降,并以此会导致干旱灾害的范围扩大且相对强度增加,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Kaiser(1993)通过对病虫害进行研究,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导致使农作物以及牧草与森林病虫害的分布有所改变,一方面是会导致病虫害分布区域的扩大,另一方面是使空间分布规律改变。

在定量研究方面,Cynthia等(2002)通过研制动态作物模型来模拟作物在众多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生长情况,并计算美国由于各种因子造成的作物损失,认为在未来的三十年里,各种致灾因子可能导致的额外损失每年可达30亿美元。美国学者RichardSnyder,J.paulodemelo-abreu,Scottmatulich(2005)在《Frostprotection:fundamentals,practice,andeconomics》一书中给出了计算灾害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提出对灾害造成的产量减损进行定量计算。aggarwal等(2006)通过对致灾因子和农业生产损失分析研制损失评估的动态模型,并评估了热带生态环境下水稻和小麦对关键投入的敏感性。muralidharan、pasalu(2006)对水稻生态系统中茎蛀虫危害的损失进行了评估。同时,有部分学者在研究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Hidekitoyab、markskidmorec(2005)使用灾害影响数据去研究分析,认为经济受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是逐渐减弱,有着较高收入、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比较完善的金融系统的国家会受到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比较少的。

二、国内关于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

1.关于农业自然灾害的概念及特点

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对农作物生长起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史中,农业生产遭受了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侵袭,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自然灾害的类型。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风雹灾、低温冷冻、农业病虫害等五种灾害。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造就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一是灾种的广泛性和集中性;二是灾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三是灾害具有群发性和伴发性;四是灾害的空间分布、地域组合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五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织;六是灾害加重与防灾能力减弱形成反差(王国敏,郑晔,2007)。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业自然灾害仍然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二是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四是自然灾害是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王国敏,郑晔,2007)。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人口剧增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大灾次数增加,小灾次数减少;面积和强度加大;发生周期缩短(何静,1997)。

2.关于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具体影响

由于客观条件,我国对灾害影响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灾害评估才开始兴起。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业自然灾害领域更是走在国际前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多的是体现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上。只有稳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够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基于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部分学者将所有农业自然灾害作为一种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在全国或省级层面上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以众多农业自然灾害中一种或几种灾害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在全国、省级或地区层面上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自然灾害灾害发生范围广、频率高,对粮食生产影响巨大

马九杰等(2005)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认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显著。目前,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落后,制约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黄正军(2009)通过对历史统计资料分析,认为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霜冷冻、风雹及病、虫害等灾害,而由这些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严重,经计算发现减产幅度平均为5%,减产量为250亿千克,远远超过了近几年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50亿千克的水平;从长期趋势来看,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李茂松等(2005)利用我国近50年的粮食生产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并指出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增加外部资源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防灾减灾。张平等(2010)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和粮食产量数据,认为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粮食减产显著年份均出现在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百分比大的年份,即农业自然灾害的成灾面积比例越大,则相应的减产量比例也就越大;相反农田受灾面积小且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百分比小的年份,粮食产量明显增加。粮食产量的波动与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波动在时间上基本一致,方向上相反。

(2)农业自然灾害中以农业气象灾害为主,且影响作用最大

卢丽萍等(2009)对近30年来的气象灾害的数据分别按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于农业气象灾害可造成粮食减产,从而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安全;气候对农业的间接影响还表现在病、虫、草害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上。一方面气候变暖使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些改变不得不使农业生产者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间接影响到粮食质量安全。唐蓉(2007)认为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对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是一大挑战。农业气象灾害的发展虽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决定,但通过成灾机理研究,可以认识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对其进行监测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从而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廉丽姝(2005)通过分析山东省气象资源和粮食生产情况,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东省气候有变暖和变干的趋势,各季节中,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变干表现最突出的是夏季;气温和降水是造成山东省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在“暖干”气候背景下,气温与气候产量为负相关,降水量与气候产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单产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1)干旱和洪涝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王春乙等(2007)利用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受灾面积和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分析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季节特点及变化特征,认为干旱、洪涝和冷冻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干旱是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供给主要因素;各种灾害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张星等(2009)通过分析福建省气象灾害和粮食生产情况,认为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的产量灾损风险随概率的增大而减少,且对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灾损的概率风险估计发现洪涝灾害风险大于旱灾,风雹灾害的风险大于低温冻害。干旱风险高值区出现在灾损率5%~45%,洪涝灾害出现在5%~70%,风雹灾害在5%~30%,低温冻害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灾损率5%~20%。杨尚英等(2007)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区)1995~1999年旱灾、水灾、风雹、霜冻面积与自然灾害总面积的关联度,认为可根据干旱和洪涝对各地区危害程度影响大小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混合区和单一区两大类型;干旱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洪涝和风雹。张爱民等(2007)通过对安徽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水稻(一季稻)、小麦典型旱涝年灾损率与发育期间气象条件、旱涝程度的研究分析,认为春季涝渍灾害是影响安徽省冬小麦产量的主要灾害,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远大于干旱,尤以4~5月发生的涝渍影响最严重,极重涝渍灾害的减产损失可达4成以上。并建立了分区水稻、小麦旱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和指标。孔圆圆等(2007)通过研究发现重庆经常受着各种灾害的侵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灾害的影响。但就灾害的危害程度而言,农业是受水旱灾害影响最大的产业。水旱灾害对农业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粮食生产上,每年都会因水旱灾害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粮食减产和绝收。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对粮食生产主要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引起环境的持续恶化。如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得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等,从而破坏农业基本生产条件,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制约了粮食安全生产。陈怀亮等(2006)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区划研究,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探讨了一条新的定量分析及区划技术体系。并指出,干热风与青枯雨是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晚霜冻危害,第三是麦播时旱涝灾害,但总体上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并不算太高,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王建英等(2010)通过分析濮阳历年粮食产量与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干旱和雨涝灾害是造成当地粮食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随着粮食产量水平的提升,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加大趋势。

2)低温冷害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粮食生产影响明显

低温冷害不仅仅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灾害,南方双季稻区也经常发生,因此是一种全国性的农业灾害。严重冷害年全国粮食减产达120亿千克以上。近40多年来,东北各地梁、豆生产遭受一般冷害和严重冷害的频率都比较高。40多年来,东北地区出现8个严重冷害年,不仅造成当年粮食减产,而且因遭受严重冷害导致种子质量下降而造成经济损失,还因为缺乏良种和资金不足而影响第二年的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作物低温冷害的强度和频率尽管都有所下降,但是低温冷害仍然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王绍武等,2009)。

3)部分地区霜冻灾害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李艳丽等(2006)通过对山西省1978~2001年的24年中灾害情况的分析,发现霜冻成为仅次于旱灾,影响山西农业生产的第二大农业自然灾害。在24年中有18年出现霜冻灾害的年份,75%的年份都有程度不同的霜冻出现。

3.农业生物灾害呈现出种类多,频率高,危害大趋势,对粮食生产影响加剧

我国是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多发国家。农业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重,危害大,是粮食增产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气候条件的变化,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近5年来,我国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42000万公顷次,潜在损失粮食高达7500万吨以上,经过防治仍损失粮食2500万吨左右(尹成杰,200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病虫草害也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病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春夏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引发危害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二是春秋季温度升高,将延长害虫和病菌的可生育时期,有利于病虫害春季早发,冬季休眠推迟,危害期延长,而积温增加可使一年中病虫繁育的世代增加,致使农作物受害概率增大;三是高温干旱时段增加,可部分抑制喜湿性病虫害的流行,也可促使喜干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发生病虫害种类的演变更迭(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2009)。

刘年喜(2007)对湖南这一农业大省,也是农业有害生物的重发区进行研究,发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日趋严重,在部分年份、部分区域,甚至大面积成灾。生物灾害的为害损失已超过水灾、旱灾,成为新时期制约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粮食生产、农业生态和食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黄国勤等(2005)对江西出现的农业自然灾害分析,发现该地区农业自然灾害是以农业气象灾害(包括旱灾、洪涝灾、风雹灾为主,其次是冷冻灾,台风灾较轻。)为主,同时农业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也相当严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为制约农业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并指出气候偏暖直接诱发了农业生物灾害的重发生,导致水稻、受种植结构的调整、早稻面积调减、单季稻面积增加、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全省虫害重于病害,发生期明显偏早,且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剧;农田草害的发生继续呈发生面积广,损失大,危害重,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农田鼠害可造成粮食损失,传播疾病,危及健康。

三、关于减轻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对策研究

1.恢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何静(1997)认为防灾抗灾的关键环节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们从大自然的惩罚中,已经认识到生态破坏尤其是森林消长与农业自然灾害多少的因果关系。张营等(2007)认为要从根源上消除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就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恢复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牧,发展林草,增加植被,建设农田保护屏障,加强对荒山沟坡的治理;要因地制宜,按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的原则;实行多能利用,改变农村以生物能为主的用能结构。

2.加强防灾减灾意识、灾害管理能力建设

孔圆圆等(2007)、张平等(2010)认为对农业灾害的危险性、严重性认识不足,是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障碍。要加强灾害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推广防灾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的组织管理;增强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减灾就是增产,减灾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的思想,以提高农业综合减灾的能力。徐雪高等(2010)认为农业自然风险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风险是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管理的。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马九杰等(2005)认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要通过田间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鼓励节水灌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以此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何燕等(2010)认为在新建水利设施的同时,也要抓紧病险水库整治脱险,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加大江河改造、河渠清淤的力度,改善水利灌溉和防洪能力。另外,应建立洪水和干旱预警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改善水利调蓄工程;研发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防灾抗灾水平。

4.加强抗灾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王桂荣等(2007)认为,应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建设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体系。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各种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灾情的速测、速报和科学评估;另一方面及时包括灾害分布、灾害预测、灾害防治、农时季节、专家谈防灾等信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矫梅燕(2010)也认为应逐步建立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覆盖广泛的预警信息网络、有效联动的应急处置组织保障体系和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5.加快农业保险事业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刘荣茂等(2007)认为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是必要的,面对我国农业保险目前面临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提高保险意识、加强保险人才培养等来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以此减少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黄正军(2009)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政府投入无法直接替代的,农业保险是作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政策措施,是合理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途径之一。

6.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找出防御灾害有效措施

颜晓飞等(2009)认为,要加强灾害成因、发生条件、发生时间、特征、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研究,以便能发现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要在充分了解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生长情况的前提下,认真研究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危害的机理与过程,进而提出防御对策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黄国勤等(2005)认为要进一步查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其成因和发生发展规律,以找出防灾抗灾的新方法、新措施,提高抗灾、防灾能力,以真正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防灾减灾分析篇8

9月15日23时2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10个小时后,当《小康》记者来到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早已完成了对此次地震灾害的灾情评估报告。

在2011年“国际减灾日”即将来临的时候,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张云霞、评估与应急部副主任吴建安等共同接受了《小康》杂志的采访,揭开国家减灾中心的运转流程。

卫星看得全,飞机看得清

《小康》:我们看到国家减灾中心办公楼二楼的综合减灾业务平台,依次被划分为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多媒体、灾害评估、信息管理与服务、综合研判等六大业务区。这些区域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范一大:我们的业务流程与这些区域的走向是一致的。我们在这个大平台上开展工作,走廊西侧是主机房,我们平时是进不去的,里面是支持存储和内、外网的服务器,相当于供血的心脏,接下来的这些区域相当于血管、经络、器官。

遥感业务区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没有灾情的时候,这里基本上就处于监控状态,发生灾情后,飞机、卫星就到位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就会开始处理数据,之后将分析结果推送到灾害评估业务区,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面信息,经过分析后也被推送到灾害评估业务区,这就叫天、地、现场三方面信息一体化。

评估与应急部进行各类灾情的评估,评估到一定程度后,有些评估工作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会商、研究,就推送到综合研判区。

《小康》:飞机和卫星在获取灾害信息方面的作用有何不同?

范一大:卫星更高一些,“站”得高,“看”得远,“看”的范围会更大,但是卫星“看”到的地面信息不如飞机清楚。一般发生大范围灾害,比如说大的洪涝灾害、旱灾、雪灾时,我们就会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的手段,先确定灾区的范围,观察哪个地方可能是重灾区,做出初步的判断。掌握了重灾区的情况后,我们再利用航空遥感的手段,对重灾区进行更为精细的监测,最后利用地面调查统计手段,派出工作组到现场做进一步的核查。也就是说,我们综合利用天(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地(地面调查统计)、现场(派出的灾区现场工作组)等一体化的业务体系,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和评估。

灾害前后都要进行的“科学评估”

《小康》:灾害评估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在时间方面,一般是在哪个时间节点对灾害进行评估?

范一大:我们所开展的是灾害综合评估,主要包括灾害范围的界定、划定范围内的实物量评估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灾害评估不仅仅是灾害发生之后的应急快速评估,还包括灾前的风险评估、灾情基本稳定后的损失评估,以及恢复重建过程进度评估、冬春需救助人口评估等等。

吴建安:我们的评估工作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灾前评估。一方面是长期的灾害分析、评估,包括不同灾害在全国的分布、各地灾害的形势分析,等等,比方说我们现在要做全国灾害区域的概况,对各个区域的灾害风险有了认识后,就会知道哪个地方的风险高,哪个地方需要加强备灾管理。另一方面是在某些灾害发生前,我们利用一些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等进行灾前风险评估。比如说,在台风登陆前的几天,我们会对台风的影响范围、路径走向以及影响人群、经济损失等进行预评估,为当地的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类是灾后评估。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于较大的自然灾害,中心一般都要进行快速评估。例如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通常会在一小时左右对灾害影响作出初步评估,具体包括受灾范围、受影响人口数量、房屋倒损程度等。此外,我们还会根据救灾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灾害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

第三类是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例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范围高达50万平方公里,我们在做范围评估时就划分出了极重灾区、重灾区和一般灾区。除范围评估外,综合评估还包括受灾害影响区域内的实物量评估、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等等。

范一大: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一般会在综合分析四套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综合评估。一是对地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灾区空间观测数据;二是灾区地方政府以统计报表形式上报的数据;三是灾害管理有关部门提供的关于灾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四是我们派出的现场评估工作组实地核查数据。这些数据在评估过程中相互比对、分析、验证,最终通过灾害损失模型计算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当然,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还会听取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50万灾害信息员遍布各地

《小康》:我国是灾害多发的国家,国家减灾中心在获取灾情信息方面,除了依靠专业力量外,是否也依靠了普通民众的力量?

张云霞:我们有一支覆盖全国的灾害信息员队伍,目前总人数达到50万人。为了规范灾害信息员队伍的管理,我们在近几年推行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考核来获取职业资格,之后再从事这项工作。这支队伍真正确保了全国各地的灾情信息能够及时收集、及时报送。

《小康》: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着哪些任务?

张云霞:灾害信息员除了灾害信息收集之外,我们通过与中国气象局共建,也让我们的灾害信息员承担起灾害预警信息的工作,很多省市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的试点。这就意味着,在面临重大灾害风险时,灾害信息员要及时传递上级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组织老百姓进行紧急疏散,甚至在灾害发生后要承担一部分的紧急转移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小康》:在8月15日闭幕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研讨会”上,有专家呼吁将综合防灾减灾上升为国家战略。请问范主任,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有哪些是需要综合统筹考虑的?

防灾减灾分析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49号)和《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增强全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近年来,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异常天气将不断增多,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气象灾害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我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库、沿路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中小尺度天气加密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站网密度。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林、水利、水文、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尽快实现监测信息共享。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延伸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海洋及港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提高对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部门统一。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气象预报节目。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为采取防御或避让措施赢取时间,各地要加快突发气象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在学校、医院、社区、高速公路、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设置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进一步畅通农村、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一)加快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法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气象部门及易受灾害影响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防御规划和预案,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和补充技术装备,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气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场所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

(四)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国家、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气象、民政等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收集本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沿海风能及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探测及评估工作。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的影响。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

(五)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加快苏北人工增雨消雹试验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气象、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监、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海事等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二)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发挥财政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省“*”重点项目《江苏省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子项目和《*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切实提高我市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防灾减灾分析篇10

   中国历来是一个灾荒频仍的国度,而近代中国更是战祸连绵,时局动荡。在人祸的催生下,天灾尤为惨重。刘仰东对晚清灾荒发生频率作过一个统计,从1840~1911年,全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354起,按年次计,少则5起(1891年),多则35起(1887年),平均每年22.36起,每月将近两次。这个频度从整体上基本显示了灾荒在近代社会中的持续性和多发性的基本态势。1灾荒是一个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灾荒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勃兴,灾荒史才逐渐兴起。研究近代灾荒史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李文海认为“,研究中国近代灾荒史,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去观察近代社会,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对近代灾荒状况的总体了解中,得到有益于今天加强灾害对策研究的借鉴和启示”。2戴逸也认为,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不仅对理解过去的历史十分重要,而且对今天的建设和未来生活也很有意义。3刘仰东则把研究灾荒作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指出“灾荒史本身作为一个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相关联,反映了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因此,对近代自然灾害进行充分的探讨,十分有益于我们对社会历史的系统的准确的把握”。4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考察灾荒与近代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是一条可取的路径。池子华、李红英、刘玉梅合着的《近代河北灾荒研究》(从下简称《灾荒》),日前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即是对这一研究取向的有益探索,堪称区域灾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一)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灾荒》是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暨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近代应对灾荒的法制建设研究———以河北自然灾害为对象”的结项成果,全书近30万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凡六章,对近代河北灾荒的成因及时空分布、灾荒对近代河北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央和河北地方政府、民间组织防灾、减灾、救灾举措及成效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附录为近代河北灾荒年表(1840—1949),勾画了近代河北灾荒的概貌,可与正文相互参照。首先,概述近代河北灾荒的严重程度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维度考察灾荒的生成机制,探讨各种驱动因素的合力在形成灾荒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从生态环境的恶化、民众自身抗灾能力的薄弱、水利失修、吏治腐败、战乱等方面对导致灾荒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缕析,指出各种因素虽相对独立又彼此缠绕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了近代河北灾荒“甲天下”的局面实是“天灾”与“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章、第二章)。其次,探讨灾荒对近代河北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从农村经济、民众生存条件、工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税收等方面考察灾荒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对灾害的社会影响则作了全景式扫描和重点呈现,不仅考察了灾荒下社会心理的异常、“走死流亡”灾民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秩序的动荡,而且以义和团运动为个案,对世纪之交的直隶灾荒及流民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使读者对灾荒的“后遗症”有更直观的认识(第三章、第四章)。再次,全面考察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防灾、减灾与救灾体系。分别从减灾救灾法律体系、官方荒政实践、民间灾荒救助以及减灾救灾的特点和成效等多个层面,对晚清时期的防灾与救灾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对民国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考察,则以政府为主导兼及民间力量,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以及边区政府三个政权的减灾救灾体系及其运作分别加以论述,比较完整地复原了这一时期河北灾荒的调节与控制实况(第五章、第六章)。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该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形成该书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二)特色鲜明,颇多建树《灾荒》是第一部专门以近代河北灾荒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的学术论着,填补了河北近代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该书的特色和建树颇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称道。其一,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成功尝试。灾荒联系着政治,也关系经济与社会,涵盖灾情、灾因、影响、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含千丝万缕的因子,要对如此庞大的架构进行条分缕析,没有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通览全书,可以发现,本书虽以社会史为基本切入视角,但并未停留于此,而是综合运用了灾害学、统计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和方法,力求对近代河北灾荒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考察。如对灾荒与义和团运动的考察,作者就另辟蹊径,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对灾荒驱使下流民的生成、流向及影响作了透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宏观研究与个案考察有机结合,这就使本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力。其二,史料翔实,内容丰赡。丰富翔实的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确保研究成果客观扎实的关键。对史料的搜集要尽可能做到“竭泽而渔”。作者潜心收集资料达十余年之久,网罗了大量史料,可谓“持久战”。该书占有资料之详尽、征引范围之广,引人注目。不仅充分利用一系列史料汇编和相关研究论着,而且广泛引用和参考了囊括正史、典籍、方志、文集、奏章、年鉴、档案、近代报刊杂志和其他调查统计资料在内的大量原始文献,为该书的分析论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占有资料之广泛,不仅反映了作者用功之勤和良好的学术素养,而且使本书的内容显得饱满而凝重。其三,脉络贯通,自成一体。从灾荒概况、成因、经济和社会影响到灾荒调控及其时代价值,无不纳入作者的考察视野。在对每一板块的探析中,作者也注意从不同层次,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以晚清民国时期的防灾、减灾与救灾问题为例,作者不仅关照减灾救灾法律体系这一制度层面,也重视考察救灾减灾的荒政实践层面;既对各个时期的官方灾荒救助进行了具体研究,也始终重视民间力量的救灾活动和所发挥的功能、扮演的角色;在对民国时期防灾、救灾体系进行研究时,还充分认识到边区政府的重要性,对其做了专门论述。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其四,论证缜密,多有创见。本书引介跨学科的理论方法,立足于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对纷繁芜杂的资料爬罗剔抉,钩沉索隐,叙述环环相扣,论证缜密。作者通过具体的统计数据对近代河北灾荒的种类和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归纳,描绘了近代河北灾荒连绵的基本面貌。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河北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在对灾荒与义和团运动的内在关系进行解读时,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为读者勾画出“灾荒—流民—义和团运动扩大化”的动态“轨迹”,揭示出这场运动具有相当的盲动色彩,并从灾荒本身的周期性特点出发,分析了义和团运动由高潮走向低潮与灾荒的缓解和流民的消散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视角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在对晚清时期减灾救灾体系进行考察时,作者通过对减灾救灾法律体系、官方荒政实践和民间灾荒救助活动的探析,揭示出晚清直隶减灾救灾的诸多特点,如减灾救灾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救养向教养结合迈进,由消极的救灾转向积极的救灾,政府在救灾防灾减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等,论从史出,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其五,时代色彩鲜明。中国近代社会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急剧的变革是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之一。无论是主动抑或被动,一切传统因素无不在近代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悄然发生着改变,荒政也不例外。在近代化各种因子的激荡和推动下,传统的荒政也打上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迈入了近代的门槛。在灾荒的影响下,民间力量和社会团体也蓬勃发展起来。该书对晚清民国时期河北灾荒调控的研究即从一个侧面透视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时代特征。以民国时期民间力量的救灾实践为例,作者以华洋义赈会、中国红十字会和直隶商会为典型进行个案研究,并将国际救助纳入考察视野,对民间救灾团体的经费筹募活动、救灾方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指出其救灾活动主要以灾后救济为主,包括捐款、捐物、设置粥厂,散发食物,设置收容所,施舍医药、工赈、农赈、借贷等方面,并分析了民间义赈与官赈相比的特点,尤其是注重工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华洋义赈会的救灾活动尤其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筹款方面发明了年捐,赈灾方式上则有以工代赈,创办农村信用社、兴办农事实验厂和农村教育等开创性做法,不仅提高了民间义赈的影响,而且为近代中国救灾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折射了荒政近代化的一个断面。此外,该书还彰显了作者的现实关怀理念。在余论部分,作者力求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着眼于灾荒调控时代价值的探索,提出“灾荒的治理既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的时代命题,认为建立完备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建立独立的防灾减灾储备金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灾害道德心理,是减少灾荒的有效途径。这是耐人寻味的。

   (三)不足之处毋庸讳言,《灾荒》一书并非完美无缺,尤其是对某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比如,作者以近代河北灾荒问题为中心,进行典型性研究,固然可取,因为近代河北灾荒“甲天下”,研究中国灾荒史,不能不注重近代河北灾荒的研究。但缺乏整体史的关照理念,近代河北的区域特色并不鲜明。既然凸显的是区域研究范式,那么河北的区位特征也决定了这一区域灾荒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典型性。倘若将这一问题放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视野中以探究其在整个近代防灾减灾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独具的地域特点抑或引入比较的视角,则更能凸显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典型”意义。在灾荒的影响方面,作者重点探讨了灾荒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若能进一步考察灾荒对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则会更臻完善和系统。在对救灾减灾的专章探讨中,作者对官方及民间力量的防灾救灾活动均有叙述,但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勾连探讨不够,倘能对二者在救灾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分工与合作进行深入解读,无疑对认识近代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机制大有裨益。在减灾救灾特点及成效方面,作者对晚清时期有论及但显得稍嫌薄弱,对民国时期则涉及更少,二者之间的延续与断裂,变与不变不得而知。倘能另辟一节,进行对比研究,则对荒政近代化的历程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本书侧重实践层面的救荒举措,倘能关照理念层面,引入精英人物的救荒思想和学说,或更具说服力。毕竟历史是人的历史,缺少了人这一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研究无疑会减色不少。尽管本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的出版是对区域灾荒史研究的有益探索,并建构了区域灾荒史研究的框架体系,对同类课题的研究是有“示范”意义的,对推进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也不无裨益。诚如作者所说,灾荒应对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本书中的观点,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历届政府与民间组织在防灾、救灾方面的成败得失,对当前的防灾救灾活动也有着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