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主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36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1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覆盖率;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牵动农村改革全局、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核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学者们对如何扶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黄祖辉,俞宁(2010)通过对浙江省的调查,认为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郭庆海(2013)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制度供给主要应着眼于解决制度内容的权威性和制度的科学;周清明(2013)认为发展家庭农场,关键是以市场为主导,以农户为主体,政府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搭建便捷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课题组(2015)通过对湖南、江苏、浙江等地的调研,认为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主体数量少、经营管理技术与水平偏低等诸多“发育不良”问题;高强、彭超(2015)考察了湖南省邵阳市18家种粮大户及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认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还存在政策导向作用偏低、结构不合理以及项目不完善等问题。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大多是以农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现行支农财政政策,从普通农户角度调查分析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政策的并不多见。湖南省2014年其在全省组织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计划三年内扶持发展100家农业产业发展龙头企业、1000个以粮食为重点的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0户家庭农场;目的是通过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对普通农户起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组建更多家庭农场,最终实现全省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2016年1-2月,本文对湖南省扶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及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发展情况,针对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目的是从农户角度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及对政策的评价,根据调查分析政策存在问题、寻求优化路径,以助推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发挥更好的示范与引导作用。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答卷376份。

二、农户对扶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政策的了解情况

1、受访农户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都是居住在村镇的农业户籍人员,从收回的有效问卷看,从事农业生产的219人,非农生产157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中,种田规模在1-2亩的占比35%,占比比较高,这部分人员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农业生产,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用于农业耕种的时间很短,他们主要工作是在附近工厂打工,打工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田种植主要是满足自家稻米或其他杂粮的需求。种田规模50亩以上的只有17户,只有8%,这说明农业生产集中度相对较低。

2、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及农户的认知情况

(1)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目前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财政政策施行主体有三个层次,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级政府。具体落实到湖南的政策,中央层面:2014年起推出一系列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湖南省政府自2014年起,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简称“两个百千万工程”),预计在以后的三年扶持发展100家农业产业发展龙头企业、1000个以粮食为重点的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0户家庭农场;重点建设100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选派10000名科技人员奔赴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湖南各市、州响应中央政策,根据当地财力和农村经济情况,制定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比如长沙市自2014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以上资金扶持、奖励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对于财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政府,也会推出配套扶持政策,比如益阳市桃江县每年拿出50万资金奖励优秀的农村合作社外,在完善土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推动农村适度规模化生产,为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创造外部条件。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的10项财政扶持政策,其中1-5项是中央层面,6-8项是湖南省省级层面,9-10是各地方市、县配套政策。(2)农户对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政策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表2),农户对各级政府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的认知和了解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认知和了解最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补贴、农机补贴(补贴给合作社、种粮大户),频率70%,;了解最差的是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补贴,仅有17.55%。这可能与湖南是粮食和生猪的主产区有关,农户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不过农户对省、地、县的政策了解不多值得我们关注。

三、农户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的了解及参与情况

1、农户对家庭农场的认识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农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与农户的联系较为密切,我们选择这两项进行调查以了解普通农户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认识及参与情况。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提出的家庭农场基本特征,问卷调查设置多选项目如表3。调查结果显示:对家庭农场必须满足的5个条件中最高的选中率是选项a“种田50亩以上”,选项D“有完整的财务记录”,选中率仅15%,可能他们认为这个条件不容易达到,也或许认为没有必要,另外5%的农户不知道什么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户对家庭农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不甚明了,只有15.48%的农户知道家庭农场要求有完整的财务记录,受访者有71.6%的农户表明周围没有家庭农场,家庭农村在湖南各地的覆盖率并不高。对补贴的调查显示70%的农户知道政府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有财政补贴,说明政府的种粮补贴政策已经深入民心。

2、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情况调查

据农经网报道,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达147.9万家,入社农户9997万户,覆盖全国41.7%的农户。本次对湖南省400个农户调查显示(表4),67.74%的农户知道农村合作社,说明农村合作社已深入到农村。但是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情况并不理想,376份有效问卷中只有66户加入了农合作社,不到18%。考虑调查对象中有158户没有进行农业生产,剔除掉158户之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比30%,与全国的41.7%覆盖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原因中“当地没有合作社”、“不知道怎么加入”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农业合作社覆盖率与地区有关,比如益阳市桃江调查小组的收回的37份问卷中,除去不从事农业生产的13个农户,其他农户有21户加入了合作社,比率达到87.5%。而从岳阳平江的调查小组收回的36分调查问卷,21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全部没有参加合作社,有大部分农户不知道合作社。由此可见,偏低的湖南省农村合作社覆盖率,与本次调查地点、调查样本有关,同时也说明湖南省各地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差距较大。

四、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农户对财政支农政策的评价

1、农户对农村合作社作用的评价

对已经加入农村合作社的66个农户的调查显示(表5),63个农户肯定了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比率高达95%。该问题的四个选项中,选项C“帮我买到低价种子、化肥等”得到77.8%农户的认同。合作社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谈判能力较强,同样品质的种子和化肥,合作社的价格要低于零售市场10%左右,直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农户从中受益明显,40.74%的农户认为合作社能够“给我提供技术指导”。总体来说,农村合作社的作用比较明显。

2、农户对科技兴农政策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表6):376份有效问卷有330户选择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免费技术指导,比率高达87.77%,如果剔除158个非农业生产农户,仍然有172家农户,占比79%,只有46户接受过免费技术指导,占比仅21%,可以说是较低水平,与85.91%的农户的需求而言,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科技兴农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值得关注的是,74.17%的农户不知道政府每年有免费的技术培训项目。对于“您知道政府每年都有免费培训项目”问题,74.19%的农户回答“不知道”,只有30.32%的农户知道有人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受访的农户中参加过免费培训的更少,仅占14.85%。在回答“希望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70.97%的农户选了“农业生产、种植技术”,越来越多的农户重视农业技术的提高。其次“农产品市场变化规律”也是农户急需学习的,也是他们感到困惑的。我们也看到“怎么用电脑”的需求超过了“怎么选种子”,说明农户希望通过电脑、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比较强烈。

3、农户对财政支农政策的总体评价

调查显示(表7),376份有效问卷有143户认为“很好”、123户认为“一般”,两者合计70.74%,农户对政策的评价总体而言是积极的、肯定的。认为“不好”的有109户,占比28.99%,评价为“不好”109户在原因选择中,59.63%的农户选择了“中央的政策好,没有落实到位”,说明即使评价为“不好”的农户认可财政政策,但是政策并没有有效落实到农户。55.04%的农户选择“不透明,不知道有哪些补贴”,还有49.54%的农户选择了“不公平,有关系的人就能拿到补贴”,由此可见政策实施过程中不透明的、不公平的现象。

五、优化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建议

通过对400家农户调查发现,近年来湖南省实施的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发展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州、市农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的区域性差异非常大;三是农业技术培训覆盖率较低;四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适度的规模化生产,在中小规模农户中培育和发展新型主体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

1、重视对新型主体的培育

(1)科学定位政策内涵。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应当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现有发展较好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励,促进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当地农业及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奖励部分优秀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通过树立典型推进农户规模化生产。二是扶持处于发展初期、遇到困难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殖大户,帮助他们克服难关,比如提供技术服务、收集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开拓产品市场等服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三是促进潜在的规模化经营主体尽快成立,必要时给予补贴。总之培育政策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2)创新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共赢;着力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外部环境,抓好政策、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服务工作;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优惠;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标准,积极扩展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探索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土地附属设施、大型农机具等纳入担保抵押物范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主经营的职能,不过多干预,不过度考核,不强求规模,强化实实在在的服务扶持。

2、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

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是培育农村经营主体队伍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对农业从业者的技术培训覆盖率非常低,同时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性化的培训需求,也没被纳入其培训范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农民的培养力度。农业技术专业人士千方百计的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指导、义务开展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领办人、管理者的培训,增强营销、管理知识和领导艺术,建设一批农业职业经理、农业企业家队伍,不断提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

3、保证财政政策执行过程的公平、公正

实行政策的阳光操作,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管理、监管机制。一方面要完善财政扶持资金跟踪管理流程。建立资金分配管理、资金执行管理数据库,对政策扶持资金项目安排、项目实施管理、资金拨付、项目资金使用等环节实行流程化、动态化、信息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推行财政扶持项目公示制度。对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各级财政和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宣传牌或村委会公示栏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示内容包括:政策内容、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名称、专项资金的用途、支持对象、支持范围、补助标准、申报程序、实施地点、资金安排、项目验收等具体情况。

4、重视政策宣传

积极开展财政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农民了解相关政策,可以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村务公开栏、多媒体宣传墙、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载体全方位、多手段进行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学习资料、宣传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现场咨询服务等方式,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力度。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农民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层层攻克等方式来促进思想的形成,重点要对农民进行相互合作的知识进行全面教育,提高参社的积极性,提高办社的意识。具体措施包括启动仪式、政策培训、政策咨询、村民代表座谈会等。

参考文献

[1]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2]郭庆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3(4).

[3]周清明:发展和规范家庭农场制度[J].新湘评论,2013(7).

[4]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课题组: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5(7).

[5]高强、彭超:新型种粮主体喜与忧———基于湖南省邵阳市18家种粮大户及合作社的考察[J].农村经营管理,2015(3).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2

论文摘要:30年的改革开放到了关键时刻,而作为经济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财政体制也到了重要时期。当前实行的分税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基层财政困难、财政管理层级多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到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自1994年1月1日开始也实行了14年;毋庸置疑,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为了缓解我国当时的财政困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屡创新高,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但目前分税制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刻,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这为继续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在财政体制的变革中进行了不断探索;从总体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经济形势是通货膨胀严重,工人大量失业,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该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所有收支项目管理办法,一切开支标准也同样由中央政府统一决定。地方政府组织的财政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所需的相关支出全部由中央财政另行拨付。因此,该体制也被称为“收支两条线”。

(二)分类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实行了三个时期,包括“一五”计划时期、“二五”计划时期的第一年(1958年)和“六五”计划时期。为了完成“一五”计划确定的任务,即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以及确定我国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必然要求变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为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在1954年实行了“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侧重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即是所说的“分类分成”财政体制。

(三)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为了克服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的一些不利方面,我国自1959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该体制的实行大致包括1959年至1967年、1969年至1970年、1976年至1979年和1986年至1990年。总额分成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使全国财政收入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分类分成和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弊端不断出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了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二、对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评价

为了解决中央财政当时的困难状况,增强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两个比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1993年开始了分税制改革的试点,并在19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力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征,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总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二是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三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

(二)当前分税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是一大进步,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两个比重”的迅速提高。但我们却曲解了西方国家的分税制,把“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变成为中国分税制的基本原则,从而扭曲了分税制,在改革中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

1.财政管理体制层次过多

我国目前仍在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和与之配套的财政体制,过多的财政级次分割了政府间财政能力,使各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权力、责任安排难以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并进一步加大了纳税人对政府的监督难度。

2.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财政体系中,四种主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均有自身的缺陷。首先,税收返还的设计并不是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与行使事权所必须的财力无关,且这种转移支付形式保护了既得利益,与建设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相背离;其次,一般目的转移支付的测算基础并不科学、合理,实现不了财力与事权的匹配;再次,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很小,起不到太大的调节作用;最后,专项拨款名目太多,很多专项拨款并不具有专项的目的,这种转移支付资金数额的决定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3.税收征管成本过高

税收征管成本指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过程中自身消耗的各项费用。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有关数据测算,1994年国税、地税分征分管体制实行后,税收征管成本比以前明显提高。1993年,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率约为3.12%,从1994年开始上升,1996年征收成本率约为4.73%,其后持续增长到5%~6%。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成本一般都在1%左右。

三、探讨解决分税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策略

面对分税制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贾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应继续推进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的改革进程中解决面临的困难;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行分税制改革。

(一)减少财政管理层级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分税制的大国家,就是三个层级左右,比如说实行联邦制的美国,还有实行单一制的英国;既有单一制特征,又有地方自治特征的日本也是三个层级。从我国目前省以下财政体制看,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造成基层财政困难、主体税种缺乏、难以进一步推进分税制改革等问题,应首先简化财政管理级次,这样做会使财政级次与政府级次出现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不对应,但从长远看是应该最终对应起来的。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县市同级,乡财县管;简化财政级次之后,乡级政府随着事权的大量减少,一般应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市级政府由于其事权与财权同县级政府趋于一致,也需要改变原来的上下级关系,成为平级政府。同时,要做好精减政府人员工作,使财政供养人口同扁平化后的政府级次相适应,减轻财政负担。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题中之义,也是公共财政框架下调节地区差异、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规范和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必须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以“因素法”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构建与分税制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在确保中央财政财力分配主导地位和调控能力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强化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另一方面,要在提高转移支付总量和增加转移支付规模的基础上,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改革税收征管体制,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从长远看,国税和地税应合并,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分税制,回到分税制改革之前的状态,而是按照国际经验对分税制的完善。目前,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道路,这就是浙江省、上海市的经验。即将国税局和地税局合成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税收仍然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分别征管。但要避免操之过急,在实践中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推进此项改革的进程,尤其要避免简单合并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并且做好相关配套改革。

四、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一定要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财力和财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财权只是中央的行政形式划分,没有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而财力考虑到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正视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分税制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财权、财力和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央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地方必要税种立法权、税率变动权限等,在中央给予地方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可以考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横向转移支付,以真正达到“财力和事权的一致”。

参考文献:

[1]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贾康,傅志华,阎坤,李明.关于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若干认识[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3).

[3]楼继伟.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财政,2006,(3).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3

和谐财政政策,是指能够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而财政体系自身又能够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和谐财政政策要求既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和谐循环,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至少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诠释:第

一、内部和谐性。和谐财政政策的内部和谐是指各项财政收入政策之间具有和谐性,形成科学协调的财政收入体系;各项财政支出政策之间具有和谐性,形成科学协调的财政支出体系;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之间有效协调,实现和谐。第

二、外部功效和谐性。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任何财政政策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调控功效。和谐财政政策的外部功效和谐是指各项财政政策的调控目的是统一协调的,在调控中发挥着配套作用,应该防止出现功效矛盾甚至完全抵消的情况;同时各项财政政策均应该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的内部和谐性与外部和谐性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谐财政政策的内部和谐性是和谐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是外部功效和谐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部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就不可能实现财政政策的外部功效和谐,也就不可能长久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财政政策的外部功效和谐性是和谐财政政策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目的。和谐财政政策是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甚至是主要手段,因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和谐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

2和谐财政政策的抉择原则

树立科学明确的抉择原则是和谐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要求,也是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财政政策的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依据,以实情为基础,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对各项财政政策进行科学比较择优的过程。总体方向上和谐财政政策应该遵循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应该遵循以下根本性原则:

2.1遵循市场优先原则,实现“两只手”的和谐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必然存在“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发挥主导调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但是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主宰,回到传统计划经济的老路而不依照市场规律办事;也不是政府主财或政府主干,不发挥市场活力;政府主导不是要求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全方位的干预,而是要求市场自身能够解决好的尽量由市场解决。总的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政府调控(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实现“两只手”的和谐。

2.2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原则。这些要求和原则在和谐财政政策中就是要注意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合理的效益观价值观。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财政政策应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价值观的和谐。

2.3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注重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追求的是长期和谐。而一项具体的财政政策的外部功效相对来说具有时效性和短期性。如果为了追求短期的和谐而损失效率,实质是对长期和谐的损害。因此和谐财政政策必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短期和谐必须服从长期和谐而实现统一。

2.4遵循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和谐财政政策的外部功效是相当广泛的,在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科学的价值观对其在不同时段、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外部功效进行判断权衡。只注重某一方面和谐而损害整体和谐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和谐财政政策应该综合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实现局部和谐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2.5明确主次和先后

财政力量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的需要是有限的,急功近利思想不仅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相反会危害财政政策的内部和谐性,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谐以及整体性和谐。和谐财政政策只有明确主次和先后,在实现内部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

3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框架

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为最大程度的发挥和谐财政政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效,对其和谐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客观要求。

3.1评价的价值取向

在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中,首要环节是判断的价值标准,即要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谐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因此在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一切财政政策都要以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效判断其价值,并做出相应的取舍。

3.2评价方法

任何具体的评价方法都难免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方法至少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评价方法多样性。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只有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才可以既保证准确的方向,又能够做出精确的判断。其次,评价时机全面化。既要注重事前评价(政策出台前的评价),还要注重事中和事后评价(即政策实施过程评价和政策实施后效果评价),加强对政策的跟踪监控才能持久保证其科学性。最后,评价角度多样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仅仅在某一方面进行评价,难以对财政政策的和谐性形成正确认识。

3.3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框架

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需要一系列的量化指标。而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不同具体政策是不科学的。但根据和谐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可以构建统一的评价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

4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框架的应用

和谐财政政策的评价框架的建立,至少可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该框架可以明确和谐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指导和谐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在该框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设计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下面将对后一方面进行说明。

4.1关于和谐财政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评价框架,指标体系首先分为三个一级指标体系,即内部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外部功效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内外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每个一级指标体系再次分为相应的二级子指标体系,如内部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再分为收入政策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支出政策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收支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一个二级指标体系设计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如收入政策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指标,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各种比例结构、财政收入依存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等。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4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5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6

关键词:财税政策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逐渐成熟,各种各样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开始针对各企业出台可一些相应的法律制度与支撑政策,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财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两部分,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趋势及目标,制定相应的财政制度,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通过调整政府支出、政府税收来刺激或阂质谐∽苄枨蟆⒃黾踊蛳拗乒民收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市场逐步发展与扩大,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也随之凸显。部分企业的产业模式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因此需要国家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与激励制度,大力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财政税收政作为当前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一个最直接手段,对促进各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自主创新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政策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则是税收政策。我国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并在之后不断的完善其配套制度与措施。然而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逐渐向国际化市场变化,并且经济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时代的变化与市场的发展,使得当前的财政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的财税政策

当前我国的财税政策虽然在不断的完善与调整,当仍然没有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制度与措施制定。如现行税法体系中缺少专门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只能适用现有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福利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政策、企业所得税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贫困地区政策等。并且这些政策主要是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直接优惠较多,间接优惠较少,这些政策对于那些新办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普遍较低的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由于财税政策的制定并没有特别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导致国家直接扶持、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财税政策极其有限,更多的是靠税收优惠来支持。但在税收优惠政策中,也是更多的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承受程度,而不是以扶持与激励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考虑的内容。

(二)财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的财税政策虽然在技术创新、资金、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个方面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但在设计、制定财税政策时仍存在设定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效应不高,不能较好的落实财税政策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我国的财政补贴结构还不够合理,对财政补贴的管理则比较混乱。在财税优惠政策方面,对各种不同类型企业针对性不强,激励不够。我国的财税优惠政策常以略微调整起征点、税率以及减免税来给予企业物资激励。但这种优惠常常由于规模太小、力度不够,而严重影响税收优惠实施的效果。虽然国家在财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在企业实际的发展中真正得到全部落实。

(三)政府投资中存在与民争利现象

在当前国家政府的实际财政投资支持中,实际并没有起到化解当前经济矛盾与稳定市场经济的作用。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资不足、在竞争性领域财政投资过剩或越位,政府过度干预反而造成挤压企业发展活动的问题。另外,我国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成立专门的财政投融资机构来促进企业发展,是未来的政策选择和改革方向。

(四)各项财税政策配合不足,整体性较差

尽管目前我国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融资等各项财税政策,每一项都可以起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各项政策之间存在配合不足的现象,导致总体成效较差。现阶段没有能够形成相互配套,优劣互补的政策体系,整体作用和系统性较差。扶持政策呈现出对个别问题的针对性强,政策临时性和短期效果明显,而政策的整体性和共同作用小,长期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三、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促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调整财政补贴结构,加强财政补贴管理、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相应的财政投融资政策、加强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改进,以落实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实际效用。

(一)调整财政补贴、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补贴管理

1、调整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结构

在对企业的各项财政补贴项目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企业急需的领域投入不足,对企业不需要的领域投入过多。这就要求必须尽快优化财政补贴结构,改变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的现状。增加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补贴投入,减少或取消对企业发展不需要的财政补贴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够较好的控制财政支出总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效益。

2、加强对财政补贴的管理,提高对企业发展的针对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企业财政补贴项目的管理十分混乱,对企业发展的财政补贴项目数据的不易获得,且缺乏单独针对企业发展的财政补贴专项。因此要对各种项目中的数据加以整合,才能够比较清晰地得出总的补贴数额,查清补贴的具体结构。加强对财政补贴的管理,理顺对企业发展的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将分散的财政补贴项目加以整合,设立财政补贴专项增强财政资金对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另外,加强对财政补贴项目的绩效管理,引进先进的绩效评价系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调动管理人员加强对财政补贴项目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效益。

(二)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1、整合税收优惠,加大对企业发展的针对性税收优惠措施

当前我国缺乏对企业发展的专门税收优惠措施,存在如出口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低税率、政策措施分散而杂乱,缺乏集中统一管理等现象,导致很难得到对企业发展税收优惠的准确数据,不便于对税收优惠加强管理。尽管我国税法中也有很多涉及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环保企业、农民等的税收优惠数目也比较繁多,但种种具体而杂乱的优惠缺乏有效的整合。因此,需要设立对企业发展的税收专项优惠措施,将所有分散的资金统揽在该项目之下,并加强对项目管理和监控,有利于加强信息披露,及时了解情况,也便于研究分析和改进工作。

2、加大ζ笠捣⒄沟乃笆沼呕萘Χ

当前的税收优惠措施除了优惠资金极为分散之外,还存在优惠资金过少,税收优惠力度不够的问题。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宽,税负减轻太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完成,税收减免的幅度和范围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因此,当前的税收优惠措施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税收激励手段需要进一步丰富,使税收政策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政策效应更为充分地释放。

(三)完善财政投融资政策,扩宽融资渠道的税收政策

我国当前的财政投资,对企业的发展存在挤压效应,企业不但没能从财政投资中获益,反而被财政挤出,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划分政府作用的领域与企业发展所作用的领域,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问题。政府应该重新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让利于民,激发企业投资的热情,退出竞争性商业领域,投资于基础产业,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专职从事涉及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权让利,以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扩宽融资渠道的税收政策。国家应完善民间资本、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国外资金等层面,投资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并完善相关的信用担保制度。鼓励企业利用税后利润投资于创新,只有企业不断地更新其创新产品,不断的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谋得更长久的发展。

(四)加强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合力

现阶段我国促进企业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融资政策等,往往只是针对企业发展的某一方面呈现出比较强的针对性。如针对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针对农产品的税收优惠措施、针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财政补贴等。它们之中的每一项都能发挥明显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这几项的综合作用并不显著,相互间政策不配套,没有实现优势互补,政策的临时性强,短期作用显著。

因此,国家应整合所有财政支持措施,加强政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当前需要尽快完成的任务。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应该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使得政策间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设计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使得多项财政支持措施能够相互协作,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自主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还要积极的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在发挥各项政策整体作用的同时,还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以解决时弊,采取灵活的应对政策与措施,兼顾公平和效率,灵活调整政策,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与矛盾。

参考文献:

[1]钱霞,庄杨,黄晋.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J].软科学.2012(02)

[2]薛菁.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效应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7)

[3]王德兴.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2(06)

[4]何敏,张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3)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7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

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2.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近七个年头。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也会日益明显。具体如下:

(1)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财政风险。一是财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0.7%,1999年已经上涨到2.0%,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2.7%,而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为3.0%。二是政府显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1997年为6074.5亿元,占GDp比重为8.2%;2002年已经扩大到187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9%;2003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2.8%。三是政府总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未列入预算而又实际发生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2002年我国政府总债务比列入预算的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要高出一倍以上。另外,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演化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政策效用的递减,拉动经济增长要求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不断放大。(2)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下去有导致“挤出效应”的危险。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低迷,民间部门缺乏投资、消费的动力,此时,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支出更容易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尤其是资金的竞争关系弱化,所以挤出效应也就相对微弱。相反,在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阶段,民间部门投资与消费日趋活跃,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如果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容易造成挤出现象。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尚未实现名义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民间投资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当前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挤出效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普遍增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此时如若继续坚持积极的支出政策,势必造成政府对民间部门所需经济资源的挤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更多地来源于民间部门的投资与消费等市场行为,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避免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适时淡出。

3.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进行调整。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必然应运而生。我国以国债和财政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七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我国经济基本上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趋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但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过去近七年中,全国各地利用中央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地方和银行的配套资金,兴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根据粗略的测算,即便不再开工新的项目,仅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投入就将近8000—10000亿元。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匆忙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失掉既定的支撑。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稳健财政政策绝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

三、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于长远的和全局性考虑,在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1.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行为与偏好,对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种利益群体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极。一方面政府肩负着制定政策、调控经济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手中掌控着的巨大权力与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就拿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局部过热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市场因素在起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财政分权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使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不可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在起作用,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必须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是有效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8

摘要:稳健财政政策实际是一种中性财政政策。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无论是从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还是从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来看,都是适时的。在稳健财政政策实施中,要注意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注意推动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2.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近七个年头。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也会日益明显。具体如下:(1)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财政风险。一是财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0.7%,1999年已经上涨到2.0%,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2.7%,而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为3.0%。二是政府显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1997年为6074.5亿元,占GDp比重为8.2%;2002年已经扩大到187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9%;2003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2.8%。三是政府总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未列入预算而又实际发生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2002年我国政府总债务比列入预算的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要高出一倍以上。另外,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演化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政策效用的递减,拉动经济增长要求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不断放大。[1][2][][](2)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下去有导致“挤出效应”的危险。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低迷,民间部门缺乏投资、消费的动力,此时,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支出更容易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尤其是资金的竞争关系弱化,所以挤出效应也就相对微弱。相反,在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阶段,民间部门投资与消费日趋活跃,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如果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容易造成挤出现象。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尚未实现名义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民间投资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当前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挤出效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普遍增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此时如若继续坚持积极的支出政策,势必造成政府对民间部门所需经济资源的挤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更多地来源于民间部门的投资与消费等市场行为,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避免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适时淡出。3.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进行调整。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必然应运而生。我国以国债和财政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七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我国经济基本上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趋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但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过去近七年中,全国各地利用中央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地方和银行的配套资金,兴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根据粗略的测算,即便不再开工新的项目,仅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投入就将近8000—10000亿元。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匆忙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失掉既定的支撑。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稳健财政政策绝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三、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于长远的和全局性考虑,在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需要采取相关对策:1.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行为与偏好,对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种利益群体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极。一方面政府肩负着制定政策、调控经济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手中掌控着的巨大权力与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就拿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局部过热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市场因素在起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财政分权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使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不可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在起作用,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必须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是有效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2.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又具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应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与之相悖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稳健的财政政策面临着的是国民经济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双失衡”,一方面是总需求过度扩张和经济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过度和消费需求乏力以及工业增幅迅速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并存;一方面是财政支出规模总体膨胀,另一方面是“三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保支出和能源交通建设等项目的投入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就必须注意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安排好各种财政支出的进退,控制过热领域;加大对欠缺领域的投入。比如,减少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过度投入,加大对公共事业项目的支出;控制日益膨胀的行政经费支出,加大对教科文卫等薄弱环节的投入,等等。3.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大改革力度,推动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主要源于政府的直接投资拉动,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本应由企业执行的投资职能。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其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与私人的个别需要相区分的;它是由政府通过财政来加以满足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在经济起飞阶段,工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无不把提供工业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引为己任,并在主要工业部门直接投入大量资金。当经济发展进入发达阶段以后,物质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则来自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福利的评价,也不再只注重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而日渐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于是发展科学教育,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福利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越来越构成社会公共需求的主要内容。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经济政策应该是为经济实践服务的,当前的形势要求政府及时调整对社会公共需要内容的认识,在保证对经济发展必要的建设性投入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制度供给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好转的时机,将财政政策下一步的实施重点放到推进改革上来。一方面,加快财税体制自身的改革,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各项改革,改善公众预期,进而改善储蓄一消费比例,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9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S5B141);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励基金资助项目(教人司2002[123])

[作者简介]肖念涛(1972—),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摘要]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策分析视角,构建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政策制定评估、实施评估和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并且应充分考虑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综合利用anp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模糊数学;anp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6.3;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5—0051—06

一引言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各国中小企业发展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正处于“生死攸关”的特别时期。然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中小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解决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政政策体系。作为转型经济体的中国,也在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从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颁布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正式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2009年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相关制度,并证实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2011年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正式,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战略规划和纲要。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和逐步完善,学术界对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最初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如张亮(2000)[1]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德高、李剑波(2004)[2]认为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融资困难、税收优惠不足且税外杂费过重、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2006)[3]则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的政策措施;穆建军、何伦者、刘彦良(2007)[4]也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体系和税收支持体系两个层面提出了如何完善的对策建议。杨林、彭彦彦(2010)[5]重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关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研究集中在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上。胡兴旺(2011)[6]在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中,提出了应从四个方面建立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肖念涛、谢赤(2012)[7]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对策和思路。

然而,尽管就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研究文献在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无关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试图在相关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进行评价指标分析,主要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目的及设计指标、战略规划目标、实施管理目标、实施效果目标等方面,结合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环境,创造性地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更好地把握其预期效果,达到国家从财政支持政策层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困境提供参考。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肖念涛,谢赤: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分析

二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一)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项对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的客观把握和科学评估的复杂系统工程,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完整评估涉及到政策制定评估、政策实施评估以及政策绩效评估三大层面。在设计评价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应在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融资难等客观实现的基础上,在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允许的条件下,即在确保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的情况下,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力求全面概括和客观反映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绩效。在具体评价指标选取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等都应协调一致,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

(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在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政府、中小企业等财政支持政策主体和客体,同时还全面考虑到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关政策环境,力图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主要遵循下列原则[8]: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讲究科学性,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指标的设计应清晰、明确,能够满足计算机对数据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设计出来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应简洁实用,能对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实现目标、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等作出客观评价。2.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我们所选取的指标覆盖面要全,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有任何重复的地方,所运用的测度方法与设计的指标体系要求能够全面反映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方方面面。在遵循全面性原则要求的同时,典型性原则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原则。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而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也具有较大差异性,所以说在考虑指标设计的全面性的同时,还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指标。3.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本身就是一个由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等若干个相互依存的要件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政策系统,因而在设计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时,应考虑到系统性原则。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是一种具有特定层次结构特征的政策系统,上层指标可以说是对下层指标的综合,下层指标是上层指标的分解,因此在设计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结构性。4.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主要体现为指标选取时,应尽可能选择相对成熟、便于工作人员理解、统计口径和范围一致的指标。可比性原则与可操作性原则是密切结合的,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在设计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时应尽可能选择规范化的定量指标,对于无法量化而又非常重要的层面亦可选取定性指标。为了便于分析和评价,定量指标应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依托,定性指标应有等级分明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合理、科学而有效地评价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我们很有必要针对该政策设计系统的指标体系,并使得其中的各项指标均能全面、客观而精确地反映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根据宋健峰、袁汝华(2006)[9]的研究可得,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完整评估应包括:政策制定的评估、政策实施的评估以及对其政策绩效的评估三个部分,对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估的内容说明可如表1所示。

由表1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估的内容说明可得,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政策阶段的标准、不同政策阶段评估的内容、不同政策阶段的情况说明、不同政策阶段的政策评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表1还不难发现:我国自2002年正式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正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来,此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并不断付诸实施,这为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进行评价指标分析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结合相关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构建了如表2所示的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纵深推进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国内外客观经济形势面前不断加剧,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亦相继出台,并在实践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开始走向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包括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政策、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以及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财政支持政策的内容和手段都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因此,构建一整套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绩效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将其与国际上美国、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提供了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的理论框架,认为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评估应该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绩效三大块,由一个包括财政支持政策制定的必要性、财政支持政策的目标合理性、财政支持政策方案的科学性、财政支持政策决策程序的合理性、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政策实施主体能力、政策作用对象能力、政策执行中监督机制约束力,以及政策绩效中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和政策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定性和定量指标构成的复杂的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本文正是做了这样一项基础工作,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并对评价指标的权重取舍提供了两种具有较强互补性的科学方法,即an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这两种方法本身都可用于进行政策评估,而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起来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进行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评价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亮.刍议发展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J].财贸研究,2000,(1):55-57.

[2]王德高,李剑波.构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39-41.

[3].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J].中国科技投资,2006,(12):6-7.

[4]穆建军,何伦者,刘彦良.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完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4):97-100.

[5]杨林,彭彦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0,(11):26-30.

[6]胡兴旺.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1,(4):35-37.

[7]肖念涛,谢赤.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J].求索,2012,(2):81-82.

[8]秦耀辰.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宋健峰,袁汝华.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11):63-64.

[10]JosephSarkis.amethodologicalframeworkforevaluatingenvironmentallyconsciousmanufacturingprograms[J].Computer&industrialengineering,1999,36(4):793-810.

[11]thomasL.Saaty.Decisionmakingwith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rvicesSciences,2008,1(1):83-98.

财政政策的主体篇10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村社会保障

农业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通过运用农业财政政策,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现行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调整、创新,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以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但该体系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财政农业绝对两周增加,相对量趋于下降。表现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1.财政支持对象不合理;2.农业内部支持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农业投入体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面、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投入体制使整体目标不明确,有限的资金无法形成合力。四是财政支农力度小一些。这必然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影响到农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必须立足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这两个主要目标,不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长幅度,体现公共财政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而且要合理确定支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配嚣公共财政资源。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展望

1.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

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公共财政与wto框架相适应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切实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积极创新财政支持和民办公主的机制,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3.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和方式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县乡财政收入体系,加强县乡财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统一城乡税制的目标是:强化城乡税收协调,公平城乡税负,规范和统一城乡税收管理体制,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与工商业、城市居民适用税制的完全统一。在税收政策上体现对“三农”的扶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投入。

(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措施

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

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i’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4.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然后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5.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首先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然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