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42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1

关键词:从众效应;心理应激机理;心理干预

1问题引出

所有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都成了拥有脆弱生命的渺小的人。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所造成的危机也对人的心理素质进行着严峻的考验。无法度过心理危机,就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甚至造成伤害;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就会使人们积累应付危机的经验,变得更加成熟,获得新的成长。如何协助人们度过灾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人类服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我们给出的突发公共事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例如:2003年底的重庆市开县的天然气井井喷事件。广义上来说,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例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此事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www.133229.Com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性质、过程和机理,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件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心理学中的突发灾难事件,又称严重突发事件(criticalincident),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情境。个体在这种情境中有可能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

3心理应激机理体系

简要概述了突发事件的一些概念后,我们从突发事件应激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化以及障碍恢复的过程规律总结出突发事件应激心理的四大机理,即认知评价机理、心理应激机理、应激演化机理、应激恢复机理四个阶段。以下我们将对其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

3.1认知评价机理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施以影响.作为刺激被人感知,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进而引起主观的评价.同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变化。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就有输出,即对刺激(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刺激(情境)需要人做出较大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当然,这里面情况也是很复杂的,是否会出现心理应激取决于许多变量。其中之一是必须有“应激源”或称“致紧张因素”。在这里,心理应激的“应激源”或“致紧张因素”都是指突发事件本身。

这里的突发事件也可称为“危机”。应激是指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过程。突发事件爆发后,主体对于客体事件最初产生认知评价过程,其中,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应激反应三个环节。应激可使人产生焦虑、恐怖、抑郁等情绪。这个过程由于对突发事件的了解信息、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体心理状态不同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不同。

3.2心理应激机理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将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stress)。“应激”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心理的巨大混乱”。如前段时间的“非典”在我国造成的公众应激情况比较突出,甚至出现了“非典恐惧症”,并由此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盲目抢购药材、醋等,还出现了一些如“我有非典我怕谁”等一些不良文化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社会的群体应激,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反应异常: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忧郁、等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2)生理反应异常:心慌、气喘、恶心、肌肉抽搐、头痛、头晕、身体疼痛、疲倦、失眠。(3)行为异常:下意识动作、坐立不安、举止僵硬、暴饮暴食、攻击、强迫等行为异常。

3.3应激演化机理

心理应激演化机理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体心理反应的类别级别,表现形式,范围及区域等各种变化过程。我们将突发事件心理应激机理的演化大致分为应激蔓延、应激转换、应激衍生和应激耦合四种形式。

(1)应激蔓延机理。

遭遇或面临突发公共事件,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出现心理应激和受挫心理。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在个体都具有共同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时,通常会形成群体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趋同,进而使得突发事件的应激心理得以蔓延。

行为趋同效应通过心理渲染途径来表现,心理渲染可以分为舆论渲染、表情渲染和行为渲染。其中,舆论渲染是当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人们总是通过交谈、媒体宣传、通讯、联络等方式,将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表情渲染是人们的恐惧、紧张、忧虑等情绪溢于言表。从而形成一种恐惧表情,其他人看到某些人的恐惧表情。不自觉地在内心产生更重的恐惧感。同时也将这种恐惧感溢于表情。行为渲染是指不明真相者根据他人的行为或行为趋势,不加思考地盲目追从。从而形成一种公众行为模式。

行为趋同效应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当群体行为趋同表现为减灾避害等时,由于群体的行为趋势是离开灾害或危机现场,可能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由于突发事件通常具有时间紧、危害面大的特点,群体行为趋同效应的结果,导致短时间内的行为趋同而扩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例如,在大楼发生火灾时。大家都急于逃命,一下子挤到出口处,导致出口高度拥挤,每个人都急于冲出危险地点,拥挤的结果是大家都卡在出口处,反而降低了群体离开危险现场的效率。

(2)应激转化机理。

突发应激事件发生后,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人类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后78-80%的个体会发生心理创伤性应激障碍而导致明显的甚至长期的精神痛。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处于应激状态中的人们主要表现为:失眠、食欲减退、精神疲惫、情绪萎靡等症状,伴随着相当的应激性生理反应。这种生理性的反应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认知失调引起的;也就是由心理应激导致的生理应激,另一方面则是机体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而且这种对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本能反过来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心理承受力。也就是说,突发事件导致的人群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应激反应通常会与主体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应激反应相互转化,如长期的失眠以及精神疲倦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引发一些生理上的疾病。

(3)应激耦合机理。

“耦合”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中的控制论,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现象大致体现在三方面:情绪反应异常、生理反应异常以及行为异常。这三者之间不仅会在应激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同时也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发生耦合作用。

由耦合的强弱程度不同,带来的后果影响也不同。情绪心理上的异常反应会引发生理或行为上的异常反应,生理以及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反过来又会使心理上的应激恶化。

(4)应激衍生机理。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影响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或人群,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应激之处在于影响范围较大.由突发公共事件所引起的较大范围内的心理应激现象甚至会衍生出局部或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紊乱、经济动荡以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3.4创伤应激恢复机理

突发事件发生后给主体带来的应激障碍分为积极和消极应激障碍(stressdisorder)两种情况。当主体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并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我们说这是应激积极障碍;而相对地,当人们经历了突发事件后,从此变得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则属于消极应激障碍。

4应对措施

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为了很好的有计划、按步骤地针对社会公众和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平息灾难,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心理反应:包括震惊、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测及信息管理,完善媒体传播(2)健全社会心理预警系统(3)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4)提供心理咨询热线(5)加强专业性心理干预(6)健全应急体制

参考文献

[1]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加微,行为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杜,1986.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philipl.rice著,石林,古丽娜,梁竹苑,王谦译,stress&heath,压力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郭玉琴,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调查及应对干预的研究[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3):181-183.

[6]赵旭东,现代心理-社会帮助系统是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80-582.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2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模型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emergency)特指政府公共管理领域所遭遇的,已经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迅速做出决断,并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摆脱困境的一系列紧急事件。受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口与产业集中程度逐步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社会遭受突发公共事件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Ⅱ向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当地政府部门的快速应急响应能力成为决定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迅速准确地确定适当的应急方案,进行干预和管理是成功治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核心步骤。

目前,已有学者开展过相关的研究:邓云峰等提出了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框架;铁永波等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王绍玉对城市灾害的应急管理、城市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等问题作了研究;郝春新、王绍玉讨论了防灾减灾与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吴宗之、刘茂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综合以上发现,所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过程以及组织层面上,以及预案的分级研究。很少有研究者从定量的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方法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在现实情况中,公共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其很难恰好符合某个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的从多个候选方案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并依此进行实施成为成功管理公共突发时间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运用灰决策理论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的决策评价算法。

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

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危机的预警准备、危机的应急反应和危机后的恢复重建三个方面。

危机的预警准备。政府应通过适用的预警技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立相关应急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能够向公众及时、快速地相关信息;建设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医疗、抢险等应急准备;在当地开展应急知识培训,使得广大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知道如何应对,避免产生恐慌。虽然公共突发事件是无法避免的,但充分的早期预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秩序等的破坏。

危机的应急反应。危机的应急反应主要指公共突发事件已发生时,中央或省、市级政府需协调各级政府、及时调配资源,组织迅速有效的救援活动,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并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急反应时间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当地政府部门能否进行快速应急反应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后果的决定因素,也是当地政府部门组织能力和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的直观体现。

危机后的恢复。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除了进行相关的设施创建和财产损失评估外,还应重点关注公众的情绪及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及时对受害者提供紧急的安抚措施;平息公众的不安以及焦虑情绪等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的评价模型建立

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及实现步骤。灰色系统理论(graysystemtheory)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学科,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工程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最大特点是它适用于处理信息不完备的决策问题。主要以只知道部分信息的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提取,准确描述系统的运行行为和演化规律。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非重复性和突然爆发性的特点使得决策者无法在开始获得完全的信息,许多决策都必须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因此,在公共突发事件决策中应用灰决策方法尤为适合。运用灰决策理论进行决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建立针对决策事件的决策局势,并确定评价体系样本;做效果测度变换,计算极大值目标值和极小值目标值;统一测度空间,确定满意局势。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评价的指标有很多,但众多指标普遍存在迭代现象,即多个指标之间存在重复考量同种因素的情况。若选取带有重复因子的指标参与评价,各指标间的迭代现象会使评价结果偏离实际情况,重复因子越多,偏离就会越严重。因此,恰当的指标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选取时需要对各个因素综合分析。本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选取了能综合反映其治理效果的四个评价指标:资源需求程度、社会或自然环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胁消减程度、控制效果显现时间。

应急方案评价模型实证分析。某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应急预案,最终形成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需要对三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最优。

根据以往经验及相关专家预测,三个方案的相关数据如下表1所示:

通过对四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可知,资源需求程度、社会/自然环境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显现时间这三个指标的值越小,说明相关方案越优秀。因此,针对这三个目标,应寻找极小值目标;同样的,对公共安全威胁消减程度这一目标,需要寻找极大值目标。

根据灰色决策理论,由以上数据确定目标极值,并做效果测度变换后可得:

对以上结果统一测度空间:(方案1,方案2,方案3):(0.89,0.81,0.81)。最终,通过计算可找出满意局势为方案1。

即在综合考虑资源需求程度,社会或自然环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胁消减程度、控制效果显现时间等指标后,方案1是最佳选择。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3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系统动力学

一、引言

国际工程项目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由于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形势、资金、劳务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业主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关系等问题,决定了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引发突发事件。例如2006年2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工程人员在巴基斯坦遭不明身分歹徒突然袭击,造成重大伤亡;2008年3月我国大连某公司工程人员在赤道几内亚发生罢工事件并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造成中方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特点,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建立起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着眼于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非常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从总体结构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主体功能与作用。

二、应急管理系统构建的系统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参与方以及工程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多层次、多功能,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内众多要素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构成多重反馈从而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因此基于信息反馈的行为模式、强调系统正负反馈回路结构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成为研究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有力工具,该理论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设计的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系统结构在横向上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纵向上受内部组织运作和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社会面、经济面、内部组织运作、外部宏观环境构成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边界。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目标系统、保障系统、运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运作系统与保障系统、激励系统、约束系统、目标系统都有直接作用,运作系统以保障系统为基础,在激励系统的推动和约束系统的制约下,为达到目标系统的目标而发展、调整、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个子系统内部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应急管理系统的运作,它们内部的某些因素可以相互转换,特别是保障系统和约束系统。例如,在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的初期,资源(人、财、物)的投入是保障系统的要素之一,但随着系统的建立,可使用的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逐步减少,从而可利用资源的不足也就成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制约因素,因此成为约束系统的要素。

三、子系统的划分和功能分析

(一)运作系统

运作系统是由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构成的,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四部分,它包含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的活动要素。

应急准备是整个应急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应急准备可以大幅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损失的程度。应急准备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能力评估、培训和演习、教育宣传等活动。

监测预警是通过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等认识和辨别出突发事件潜伏期的各种症状,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扩大。

应急响应是由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救援行动所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安置工程受害人员,防止事件的衍生或进一步扩大。应急响应是一个需要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应急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调动所需资源,稳定有序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具体行动包括:接警、突发事件评估、决策分析、指挥调度、现场指挥、应急抢险与救援等内容。

应急恢复是指工程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善后工作必须尽快展开,恢复正常的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同时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主要包括:恢复与重建、人员安置赔偿、事件调查、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等环节。

(二)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由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要素组成,它包含的要素都是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性要素。

应急组织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是一个能动员国际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力量的多维度、多领域和多层级的协作型系统。组织系统可划分为:应急准备组织系统、监测预警组织系统、应急响应组织系统、应急恢复组织系统。

应急预案应该涵盖应急预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的评估、应急预案的更新、应急预案的模拟与演练等,并且国际工程项目应急预案体系应该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应该覆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应急资源是指应急活动所需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的资源系统是完成国际工程项目各类应急资源的配置、整合与管理的系统。资源系统的建设应包含应急资源的储备、应急资源的评估、应急资源的调度等各个方面。

技术系统是指应急信息系统,它的建立可以提升整个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配合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科学的方法,为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指挥提供决策辅助,使应急管理过程更加科学。

国际法律规范系统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要遵守和符合工程所在国以及国际通用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合法化,使应急管理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无论是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还是应急处理的流程,抑或是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规范,从而确保其它子系统的有效运作。

(三)激励系统

激励系统由科技进步、工程保险两部分组成。它包含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推动要素。

科技进步是指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投入和科技研发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科技进步是应急能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来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对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能力。

工程保险是指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设备、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的赔偿保险金责任。国际工程项目应充分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将工程保险纳入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防范救助体系当中,利用保险事前防范和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努力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尽量减轻各种事故的损失。

(四)约束系统

约束系统主要指应急成本约束。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点,给工程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然而应急管理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安全目标,从资源限制和工程项目成本等实际情况考虑,“不惜一切代价”的应急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盲目的应急投入必然会增大工程项目总成本,从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所以国际工程项目应急工作必须考虑成本问题,应重视成本可行性和成本有效性,提高应急管理的总体投入成本,重点提高应急预防阶段的投入成本,同时注意应急资源的高效节约和回收利用,建立应急成本配置、核算和评估模型,科学有效的管理应急成本。

(五)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主要包括:预防目标,应急目标、恢复目标三部分。

预防目标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有效运转,实现制定预案、培训演练、教育宣传、储备应急资源等功能,达到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预防、准备的作用。

应急目标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判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分析,指挥控制整个应急响应过程,保证在事件发生时整个应急管理系统可以高效的进行应对和处置,使工程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恢复目标是指当突发事件结束后,通过恢复与重建尽快恢复工程的建设,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

四、应急管理系统主导回路分析及关系演化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在保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运作系统达到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由目标、保障、激励、运作系统组成的系统主导正反馈回路,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是系统中促进系统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保障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组织、预案、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各方面的保障,使运作系统正常运行。激励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推动力,使运作系统加速运行,从而保障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对运作系统、激励系统产生作用。正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工程保险应急准备应急能力工程损失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工程保险。

例如,在一个国际工程项目中,企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规范与保险公司就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签订工程灾害和人身伤害等险种的合同,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遭遇到突发事件(譬如恐怖袭击)使工程项目和人员遭到很大损失,则保险机制的运作可使整个应急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减轻了工程项目的损失,使企业的收益增大,从而有利于企业保持更好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使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因而企业会更加注重工程保险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由目标、保障、约束、运作系统组成的负反馈回路是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调节器,可以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在保障系统的支撑下,运作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受到由应急成本构成的约束系统的制约。运作系统和约束系统必须维持最低能量的平衡,否则系统的内部就会出现摩擦和停滞不前,影响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当保障系统能够满足运作系统的一切要求时,同时约束系统对运作系统的制约以及激励系统对运作系统的推动作用达到最优时,整个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将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负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企业综合实力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应急能力应急成本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

例如,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会逐步重视突发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危害,因而会注重加大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不合理的盲目投入会使应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收益减少,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降低,影响到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应急管理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由系统主导反馈回路的相互耦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结果。研究系统反馈回路对系统起作用的方式和系统中各要素目前所处的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即可使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日益壮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参与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然而面对着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走出国门的企业更应该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使应急管理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负反馈回路的分析揭示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运作规律,同时详细地阐述了各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为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张连营、马添翼、程建:国际工程承包安全管理状况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4期。

池宏、祁明亮、计雷、赵红: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应急救援》2005年第3期。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4

【关键词】群体冲突;预警机制;反馈机制

2008年6月22日凌晨,一位16岁少女在贵州瓮安县西门河溺水身亡。6月28日至29日凌晨,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这名女学生“溺水”死亡鉴定结果不满,引发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烧的,造成“瓮安县委大楼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被砸坏,县公安局户政中心档案资料全部被毁,另外还烧毁包括22辆警车,150多人受伤”等重大破坏性影响。瓮安县事件无论从参与人数、持续时间,还是冲突剧烈程度、造成的影响看,都被视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典型。瓮安县事件反映了群众利益受损,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多年矛盾极重难返,包括矿产资源的纠纷等;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当地政府不满的心理严重,政府公信力消失等。从瓮安县事件中可以看出不恰当的处理冲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一、群体冲突的含义

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结合体。“群体冲突是指行为主体在人际交往或工作互动中,一方感知另一方由于某种原因会对自己的利益和偏好产生了消极影响或者将要产生消极影响而导致的对立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过程”。如集体上访事件、规模较大的罢工等时间。冲突管理就是政府等相关部门(包括村委会等)采取一定的手段、动用一定的资源解决冲突问题的过程,并总结出解决冲突事件的一般规律,从而有效地处理群体冲突事件。

二、群体冲突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的推动,全民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不可避免,可能引发各社会群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这种群体矛盾和磨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爆发群体冲突的可能。宏观上看,我国政府等相关部门在群体冲突事件上管理现状又是如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冲突管理机制、法制不健全。黑龙江省密山市,是中俄边界一个边远的县级市。2002年发生在这里的一起预防接种事件,造成重大影响。一次看似平常的疫苗接种后,千名学生出现异常反应,令家长十分担忧。由于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未能在早期预见和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致使事件发展进一步升级,最终演变为一起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危机事件。在当时的状况中,由于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法规机制及经验不足,使得事件解决相对滞后,造成恶劣影响。(2)缺乏有效的冲突预警机制以及预警战略规划。从整体上来看,包括政府在内,由于对群体冲突的意识不足,进而在突发预警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各个层面的预警机制都很匮乏。主要由于预警机制方面资金投入少、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3)群体冲突管理机构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对群体冲突管理意识低,政府部门对预警的防范意识不强,致使机构建设严重滞后。表现为在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冲突管理部门。一旦事件发生,都是从其他的部门抽调人员进行处理,不可避免的扩大了冲突造成的损失,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4)冲突管理反馈、评估机制不健全,表现在群体冲突解决之后,政府部门没有对群体冲突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没有深层次的挖掘事件发生前后的各种因素,对冲突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刻,总结经验不足。因此,在总结冲突事件处理时,没有形成规律性,致使反馈机制不健全,从而又制约着预警机制的建立。同时,对于群体冲突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追究必要的法律责任。(5)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程度较差。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正是各种社会矛盾激烈的阶段。做好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并对一些人民反映的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有些政府部门或是基层组织无视法律现象,损害人民利益。农村是群体冲突易发生区。比如,有些村委会财务政务不公开,管理缺乏民主。特别是基层财务管理较为混乱,账目模糊不清、假账甚至不记账现象十分严重。财务缺乏透明度,造成群众心理不明白,缺乏对村内干部领导的信任,久而久之疑虑越积越深,偶尔的导火线便将矛盾激化,引发农民集体上访。足以表现冲突预防意识淡薄。

三、群体冲突管理的对策分析

解决冲突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冲突,分析冲突现象,之后才能对群体冲突加强管理,从而构建一套群体冲突管理体系。如何化解冲突,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为有效的管理群体冲突事件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冲突事件。马克思在矛盾分析法中就强调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根据冲突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2)坚持综合系统的原则。实行综合系统的冲突管理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冲突发生后的冲突控制和解决冲突的环节。传统的解决冲突的方式一般都是在事后进行管理,比较片面。然而实际上,冲突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是一个系统过程,因此要进行系统、全面的问题审查反思和问责制度,妥善处理好冲突人群的利益问题,平复民怨,并在媒体上官方明确公布事件过程和处理结果。(3)持“中贵和”态度处理冲突原则。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以该理念指导实际的处理工作。在坚持以上的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并应积极构建我国群体冲突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本文从冲突前、冲突中、冲突解决后三个层面对群体冲突管理体系加以阐述。(1)在冲突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具备忧患意思。具体表现为:首先,建立冲突管理的信息机制,切实增强群体冲突应对意识。要将重点放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完善的信息系统是预防各种突发性事件及冲突的前提;同时,相关部门及机构应加强对群众整体关于应对群体冲突的知识普及,使群众掌握相应的方法,增强其对群众冲突的应对意识,使群众冲突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其次,建立群体冲突管理的预警机制,管理冲突应以预防为主,预防对群体、组织以及个人的有害冲突或破坏性冲突为主,预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预警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参与规划,做好理论体系工作。最后,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自身的冲突处理能力,并注重将日常的行政行为规范,对于发生在政府部门的丑闻等应及时予以重视,并澄清,使群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相关的事件,从而避免因为对政府的不信任而造成突发性群体冲突事件的产生。(2)在冲突发生的过程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机制,强化冲突发生后的应对能力。群体冲突的发生很突然,必然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如公安、消防、司法、医疗、地方政府等,重点在于协调各个部门,秉承中庸原则。同时,在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启动应急机预案,这将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应急专家小组出谋划策,从而建立一套预警体系。因此,必须加强机构建设与人员的训练,为管理冲突提供坚实的后盾。(3)在冲突解决后,政府部门应及时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将责任细分给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责任人问责与反思,探索建立完善的冲突反馈与评估机制。设立智囊库、事件总结资料库等相关的信息系统,并建立起应对的相关部门联动制度,为解决冲突事件做好经验反思。同时,加强立法工作,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各种突发性的管理都能有章可循。

四、结语

群体冲突的管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建设都在逐步的提上日程。而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对社会发展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失。因此,应该加快步伐建立一套群体冲突管理的预警防范机制、冲突应急机制及冲突管理的反馈评估体系,从而为有效地管理群体冲突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俞文钊.领导心理学[J].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5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种类与处置原则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种类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涉及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治安刑事案件、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中毒等方面,大体有以下七类:

1、多车相撞、人为堵塞高速公路的集群事件。

2、特大交通事故及运输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车辆发生安全事故。

3、暴雨(雷)、浓雾、台风、沙尘、冰雹(雪)等恶劣气候或地震、水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交通堵塞。

4、人为破坏高速公路及其设施,故意破坏路面、安全设施、路基、通信电缆等路产,故意在高速公路设置障碍物。

5、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

6、领导车队及其他特殊车辆通过收费站,或需临时紧急关闭收费站。

7、食物中毒、火灾等其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处置原则

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当熟练灵活掌握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处置原则,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做到处变不惊,合理应对。

快速反应原则。处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要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出警快、反馈快、报告快、处置快、疏导快,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先期处置原则。最先到达现场的路政、交警要迅速了解现场情况和事件危害程度;需要时应迅速封闭现场和道路交通,划定警戒区域,清理疏导车辆,严禁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现场,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及时报告反馈原则。发生突发事件后,属段责任部门在先期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向相应级别领导和指挥调度中心报告。

分级处置原则。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分为黄、橙、红三色预警处置级别,由指挥调度中心发出警报,各属段责任部门按级别体实施。

统一协调原则。必须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起与消防、医务救援、环境监测、气象及运输管理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配合行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遵循便民利民原则。在突发事件时实施交通管制,给过往司乘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完善宣传与服务措施,积极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严防“二次事故”发生的原则。路政、交警要做好现场防护措施,疏导现场车辆和滞留人员,并注意自身安全,严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完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反应机制

在高速公路日常管理工作中,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和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信息共享、资源利用、确保道路和人员安全等方面,互相提供支持和保障,共同组建了全国第一家高速公路指挥调度中心,实行混合编组、联合值守、共同接警,共同进行全省高速公路管理的指挥调度工作,共同确立了“两个联动”、“六个统一”的配合工作模式,规范和促进了双方工作。

协调、联动运行工作机制

两个联动

巡逻联动。路政和交警共同对全省高速公路进行交叉巡逻,巡逻时间和路线由指挥调度中心统一安排。在巡路的过程中,赋予路政和交警双重职责,即:双方同时负有案件处理和报告的责任。在巡逻的过程中,如发现有案件发生,双方各自在职权范围内处理,如果属于另一方管辖范围,则及时通报另一方或向指挥调度中心报告,由另一方及时处理。实现了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置,为广大高速公路通行者提供了安全、顺畅的通行环境。

接警、调度、处理联动。指挥调度中心调度员在接到救援或报警信息时,无论属于交通还是公安部门负责处置的事件,都实行首接负责制。实现统一接警、按各自职责进行调度处理。接听电话时,如果救援或报警的事件属于本部门业务,接警员直接调度处理,填写《指挥调度流水记录》;如果属于对方业务范畴,填写《指挥调度接、处警转办记录》,转给对方办理,双方人员在转办记录上签字,确保接警迅速清晰,调度准确及时。

六个统一

统一共享使用资源:指挥调度中心的办公场所,高速公路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监控系统、网络设施,两个部门的内部网站查询信息、移动监控信息等资源双方共享使用。并于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建立联系机制,签订《信息协议》统一的高速公路行车注意事项、天气和路况等信息。双方还与气象台、地震局等公共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联系,定期咨询采集到的信息等,也共同使用。

统一设立救援电话和报警电话:在指挥调度中心成立初期,双方共同设立了全省统一的救援和报警电话96110和5379958(取谐音救救我吧)。1月1日,双方共同在全省范围内启用了统一的12122救援报警服务电话,并将这个统一的救援报警电话设置在了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双方统一接警,共同指挥调度。

统一值班和指挥调度。双方共同派驻指挥调度人员在指挥调度中心值班,实行24小时值守。在服务称谓上,双方人员都被称为“吉林省高速公路指挥调度中心调度员”。实行统一挂牌,统一编号,统一对外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统一接

受过往司乘人员的咨询、投诉,统一接处民众救助,统一对全省高速公路路面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上报。在指挥调度工作内容上,双方具有同样的职能和职责。调度员共同学习和掌握对方的基础业务知识,了解对方业务的基本处理方法和程序,遇有突发事件时,统一实施指挥调度。每逢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或路面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双方负责指挥调度工作的领导,便同时到指挥调度中心值班,根据路面情况当场商研措施,如果决定封路,双方调度员同时向各自人员分别下达指令,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实现全省高速公路的全线封闭。统一协调巡逻时间。指挥调度中心统一协调、安排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的路面巡逻时间,通过交叉巡逻、对事故多发路段重点巡查、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增加巡查班次等措施,减少路面巡逻间隙。双方统一研究制作了《路政、交警巡逻车运行图》,统一按分配的时间和路段进行巡逻。并建立了双方巡逻班次和人员、设备分布图,明确双方事件处理责任人的具置,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而路面恰好无巡逻人员时,立即按照事件发生位置,向事件发生地的指挥调度分中心或公安值班室发出指令,调动人员及时联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快速反应。

统一指挥程序和内部纪律。双方共同建立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程序》、《指挥调度工作规范》、《快速反应实施办法》、《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内部纪律,实现指挥调度工作规范和快速的管理机制。

统一对高速公路的施工车辆和施工现场进行审批。双方根据管理工作实际,共同制订了《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管理办法》、《施工作业安全协议书》、《施工单位黑名单登记表》等施工作业审批文书,建立统一的审批体系,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明确工作程序实现快速反应

科学、有效地处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方式,是建立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协调联动、及时处理等方面,涉及高速公路指挥调度、路政、养护、收费、通信、经营等多个业务部门。因此,我们制定了总体的工作程序,包括指挥调度中心、路政、养护、通信、经营部门等工作程序。

指挥调度中心与消防、医务救援、环境监测、气象及机场、运输管理等部门积极协调,建立快速反应联动体系和直通热线电话联系,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配合行动,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6

运动过程中,身体突发性失衡通常是造成急性腰部损伤和引发腰部疼痛的重要原因,而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可以有效地减少损伤发生的概率[11,25]。以往研究发现,在躯干突发性加载(suddenloading,SL)条件下,由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引起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能够快速增加肌肉紧张性和椎体压积力,加强腰椎稳定性,保护腰椎免受损伤[3,24],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突发性加载事件可以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机制(feed-forwardmechanism)的“预激活作用”强化上述快速反应[4,13,16]。然而,在躯干突发性减载(suddenunloading,SUL)这一运动中最常发生的失衡条件下,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即主观失衡心理预期为何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腰部损伤,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研究认为,突发失衡条件下腰椎稳定性的维系是一个涉及腰椎形态结构、腰椎核心稳定肌活动及其神经控制的复杂控制过程[2,21,26,32]。身体和躯干直立条件下主要受腰椎核心稳定肌腰部多裂肌(lumbarmultifidus,LmF)以及其他腰椎稳定肌群中枢运动控制的影响[5],其中以LmF维稳贡献率80%为最高[18]。基础研究发现,LmF具有纤维长度短、肌肉横断面积大、关节跨度小和Ⅰ型肌纤维多等解剖形态特征[27,31],以及意识与下意识双重动作控制和单一节段控制等生理特点。在运动时人体能够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本体感受性快速反馈控制以及随意收缩控制机制维系腰椎稳定性和维持正常腰椎功能[17,23,26]。本研究拟采用自行研制的躯干突发减载失衡装置,结合躯干稳定肌群semG分析方法,观察腰椎局部和整体腰椎稳定肌在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的快速反应活动模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11名18~26岁健康男性被试(年龄24.00±1.18岁,身高174.84±4.78cm,体重67.65±7.79kg)。所有被试都是右利手,无既往腰椎疾患及腰痛等病史,无神经原性或肌原性疾病。实验开始前与被试签订“志愿者协议书”。

2.2实验装置为排除下肢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以及单一性观察突发减载性失衡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自行设计和

研制了具有突发性减载功能的实验装置(图1)。该装置由主体部分、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共3个部分组成。实验开始时,要求被试正坐于固定在左右分离的踏板上方的坐板上。实验开始后,遥控信号发生器将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程序,通过信号接收装置控制左右两侧的踏板分别突然去支撑,造成单侧躯干的突发失衡。

2.3实验设计分别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实施左右侧突发失衡试验,同步检测双侧LmF(L5-S1)、竖脊肌(lumbare-rectorspinae,LeS)(L3-L4)和腹部腹外斜肌(externalob-lique,eo)等3组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semG信号,计算突发失衡诱发以上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的强度和时间,考察突发失衡对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的影响以及失衡心理预期效应。实验开始前根据被试坐面高度调节该实验装置坐板高度,按照Surfaceelectromyographyforthenon-invasiveas-sessmentofmuscles(Seniam)国际标准分别在被检肌肉表面贴好电极[5],以标准坐姿正坐于该实验装置的坐面指定位置;实验开始时,启动表面肌电仪采集肌电信号,被试则根据实验程序在有预期和无预期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完成左侧和右侧的失衡实验,每一名被试采用aBBa法一次完成4个测试,共完成2组。在有预期条件下,试验开始前3s由主试发出口头指令,让被试进入准备状态,然后由被试自己操作信号发射器按键,启动失衡试验;而在无预期条件下,由主试在1~10s间随机操作信号发射器的按键,实现无预期失衡。在正式实验之前每名被试完成3~5次失衡练习,了解和熟悉实验要求。

2.4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采用表面肌电仪(me6000,megaelectronicsLtd.Kuo-pio,Finland)采集肌电信号。探测电极间距20mm,分别置于L3-L4双侧竖脊肌突起处、L5-S1双侧多裂肌部位,以及腹外斜肌肌腹中心位置沿着肌纤维纵轴方向贴上电极片,参考电极置于30mm以外的腹侧。信号采样频率为1024Hz,带通滤波10~500Hz,CmRR>130db,整体增益1000,噪声带宽<1μV。采样信号通过a/D转换器(12bits)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储存。semG的原始信号经由megawin软件工具计算出aemG,该变量是用来反映肌肉活动强度大小的。表面肌电仪的另两路通道输入突发失衡的启动信号,以实现semG信号与触发信号的同步采集。为准确判断突发失衡过程中被检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起始点和计算快速反应延时,本实验在Hodges等研究[20]的基础上,通过VisualBasic平台设计编写了在pC机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能够依据基础semG信号aemG+3标准差标准,自动判断被检肌肉的激活起始点,计算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快速反应延迟(Rapidresponselatency,RRL)为激活起始点与突发减载性失衡发生的刺激点的时间差;快速反应强度(Rapidresponseintensity,RRi)为激活起始点后100ms的aemG。

2.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1)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静坐时的静息aemG和突发减载性失衡时的快速反应aemG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强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延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统计分析采用paSwStatistics18.0(SpSS18.0,SpSSinc.)版软件进行。

3结果

3.1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2。t检验结果表明,与安静状态相比,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均显著升高(同侧LmF:t=-8.125,p=0.000;LeS:t=-7.079,p=0.000;eo:t=-8.177,p=0.000;对侧LmF:t=-7.016,p=0.000;LeS:t=-6.599,p=0.000;eo:t=-6.338,p=0.000)。此外,安静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突发减载性失衡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同侧腹外斜肌的反应强度明显大于对侧(t=2.362,p=0.019)。

3.2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3。t检验结果表明,失衡心理预期对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弱化作用的趋势,对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有明显的弱化作用(对侧Lm:t=-2.081,p=0.041;对侧eo:t=-2.861,p=0.006)。此外,与对侧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增加同侧腹外斜肌的aemG(t=2.423,p=0.019)。

3.3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图4)。失衡心理预期能够加快同侧和对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其中,对侧腰部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的作用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侧LmF:t=-2.675,p=0.009)。此外,在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均快于对侧(LmF:t=-2.543,p=0.013;LeS:t=-2.060,p=0.043;eo:t=-2.109,p=0.038),但在有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和对侧的快速反应延时则变得均无明显差异。

4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躯干突发失衡的研究范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研究发现,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能够明显激活腰部整体和局部稳定肌的活动,单侧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该结果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见报导。预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变量,其在腰椎稳定肌下意识中枢运动控制及其稳定性维系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心理预期效应”也被认同是客观反应腰椎稳定肌前馈控制策略的有效指标。根据生理学研究,主观心理预期诱发姿势肌肉超前收缩的现象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大脑意识活动对下意识脊髓反射活动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水平大约介于10~30ms之间,即可使突发载荷变化引起的姿势肌肉牵张反射时间加快10~30ms,后者通常介于80~100ms之间,而这一时间远小于具有明确意识属性的130ms以上听觉反应时,这一事实被认为是姿势肌肉牵张反射具有下意识属性的基本证据。突发性失衡条件下,腰椎间盘、关节囊和韧带以及稳定肌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收缩,以维系腰椎稳定性和躯干乃至身体的平衡。而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前馈作用加快或者优化腰椎稳定肌的这一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从而使腰椎在外部负荷发挥作用之前被“预先加固”,以减少腰椎节段产生滑动和位移,避免后续载荷变化引起的腰椎结构性损伤,发挥腰椎保护和稳定性维系作用。以往对突发性加载的研究发现[6,12,29,30],被试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腰椎稳定肌如腰椎多裂肌和腹横肌的活动会先于外加刺激10~30ms出现。本实验研究发现,有失衡心理预期时对侧腹外斜肌快速反应延时明显快于无心理预期,这一结果与以往在加载条件下获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心理预期对突发性加载和减载条件下的腰椎稳定肌的“预激活”具有类似的作用。失衡心理预期下意识性地对腰椎稳定肌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预激活作用”或者“启动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对后续的外加负荷做出快速反应。而针对其他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延时有所加快而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认为,可能与被试数量偏少以及实验控制等因素有关。腹外斜肌在突发性载荷变化条件下维系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收缩有助于提高腹内压,从而对脊柱稳定性发挥支撑作用[10]。在立姿条件下,脊柱后部韧带难以或者无法抵制躯干前向负荷的作用[20],此时腹外斜肌的预先收缩和快速收缩可与腹横肌一道增大腹内压,增强腰椎稳定性[1]。更重要的是,腹外斜肌的这一作用可以独立于腰部竖脊肌的“共收缩作用”,后者虽然有助于增加腰椎稳定性,但同时可以造成较大的腰椎压力负荷[22]。此外,就不同的核心和浅层稳定肌群募集顺序而言,有研究发现,躯干前向突发性载荷变化时腹部肌肉会比躯干背部肌肉和下肢肌肉提前募集[8]。本实验发现,躯干在垂直方向上突发突发性减载条件下,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明显大于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同侧腹外斜肌的激活时间也明显早于同侧腰部多裂肌和同侧腰部竖脊肌,提示腹外斜肌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可能发挥着比以往研究认同的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与无失衡心理预期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这一结果与以往加载性失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7,14,19]。笔者认为,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所诱发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下意识的脊髓反射,其目的在于快速强化腰椎稳定性和预防腰椎损伤[28]。而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这一反射的时间和弱化反应强度则被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大脑意识活动通过前馈控制机制影响下意识脊髓反射的典型证据。通过腰椎稳定肌“预激活作用”和“弱化收缩作用”实现的主观心理预期效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对躯干突发性载荷变化的基本控制策略,前者有利于腰椎稳定肌对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后者有助于做出“适度”的反应,其整体作用的意义在于在不过度增加腰椎载荷的条件下增强腰椎稳定性,避免“不及时”和“不适当”的稳定肌活动对腰椎造成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阈值、预先激活脊髓运动神经元和去高位中枢抑制作用等有关。而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消除同侧和对侧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延时差异的事实,也表明心理预期还具有协调腰椎稳定肌活动和平衡运动控制的作用。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24―04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念和特征

按照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规定,所谓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其主体又是有思想、有激情、有知识的年轻人。所以高校突发事件与一般的突发事件相比,在概念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者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者危害的事件。如果进一步概括,便可抽象出其本质特征:

1.事件突发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发生在时间上的突发性,往往令学校管理者措手不及或者事前难以预料和防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管理者对于事件的处理无章可循,需要时间进行分析和应对,故而陷入一定的被动局面。

2.严重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破坏了学校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极度恐慌。而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很容易波及同一个城市甚至是全国的其他高校,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利用,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危害的范围和程度。所以说突发性和危害性是突发事件的两个本质特征。

3.传播扩散性。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高校又是信息集中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更容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成为公众热点从而引起放大或辐射的连锁效应。

4.主体活跃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活力,具有活跃性、敢为性、群体性等特征。在突发事件中,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会很快理解并接受,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突发事件;反之,则极易导致事件的恶化。

二、高校突发事件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高校是一个与社会有紧密联系但又有别于社会的特殊人群聚集地。它具有青年学生多、公共聚集场所多、文化交流多等特点。其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一般都有组织者和策划者。通常在国家利益冲突、国际政治危机、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敌对分子煽动利用等大的背景下发生,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如由日本“人常”、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美撞机等而爆发的大学生抗议游行活动等,又如学潮和“”等政治事件。

2.管理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基本上由于不满学校管理而发生。如学生因学校膳食问题、宿舍管理与服务、教学质量、学籍管理、奖惩制度等问题而举行罢课、罢餐、请愿等事件。这类事件一般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往往也有组织者和策划者。

3.治安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偶发性和自发性。例如群殴、暴力侵害、自杀、交通事故、偷盗、抢劫等。

4.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通常由一些已知或未知的传染性疾病、食品中毒等引发。其特点是在初期容易被忽视,一旦爆发,则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性大。例如“非典”、“甲流”等类似传染性疾病和学生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等。

综上看来,引起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是主客观因素的结合,也是校内外因素的集中,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

1.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甚至存在重大管理漏洞。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办学模式影响,过去高校面对社会公众有限,责任单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人数激增,社会对学校关注度不断上升,再延续原来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引起矛盾。这种情况下,一件很小的冲突都有可能引起突发事件。

第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近些年来,高校后勤多已由学校管理转变为社会管理,后勤社会化确实给学校发展和学生后勤保障带来便利。但不可否认,后勤管理社会化也给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带来了挑战。例如,后勤社会化使得校园内物价普遍上涨,特别是在偏远的新校区和分校区,上涨幅度更大,这就给作为纯粹消费者的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新建宿舍和公共设施存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或者其他配套设施跟不上;学校食堂外包后的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学生利益忽视,时而有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等等。

2.从学生层面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全是引发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一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相冲突的时期。加上高校扩招,学生素质层次不齐。整体来说,基本上处在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自豪感与自卑感互见、情感封闭与交往需要的悖反、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等矛盾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很容易引起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二,家庭困难学生问题凸显。随着城乡大学生比例的逐渐不平衡和大学学费的增长,高校贫困生数量有所增加。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从当前高校突发事件来看,有一部分与贫困生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云南马加爵案。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高等学校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是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存在着例如嫉妒、愤世嫉俗等心理,给学校带来隐患。

第三,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突发事件。高校人口密集,不可避免会发生意外事件。如学生刚入校水土不服引发疾病或一旦有传染性疾病则极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疾病的爆发;学生上下楼梯不小心滑倒骨折;男生体育活动受伤甚至致残,女生生理原因出现重大意外等等。

3.从高校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自然力是无法抗拒的,也是任何人都控制不了的。如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这些都有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伤害,而且这类突发事件很难预测。

第二,意识领域的价值观渗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西方国家一方面与我国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文化输出;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学术交流、捐赠资助、宗教传播等方式进行意识领域的渗透,这都使得青年大学生在潜意识和行为方式中感到了困惑和迷茫;再加上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舆论媒体不重视教育与引导,都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发展矛盾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进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公、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现象让大学生感到更加困惑和无奈。一方面他们会极力反对和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又感到无奈甚至是妥协。一旦发生特定事件,他们就会将之当作“宣泄口”,出现“井喷”现象。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是遵循一个特定的进程或发展周期的,都要经历一个从最初的萌芽、发生、发展到危机爆发、持续直至结束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因此,依据突发事件的自身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教育预警机制、事中快速反应机制和事后经验总结与学习提高机制。

(一)建立事前教育预警机制的对策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先进方法和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向;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危机意识,及时制定和调整工作计划和思路,有效提高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其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过程中,也要对事态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前瞻性预测,主动出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介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引导每个学生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认识突发事件,统一认识,引导大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政部门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度难关。要把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的过程、带来的后果及时传达给学生,增强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

再次,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预防突发事件的积极性。要密切关注跟踪热点问题,加强敏感期稳定情况调研,排查涉及全局的矛盾,及时化解各类危及稳定的矛盾。要教育每个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得擅自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敏锐观察,深入调查研究,还要注意矛盾的连续性、转化性、潜在性,增强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整个高校在处理应急事件中的科学决策、协调运作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建立事中快速反应机制的对策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所以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贵在神速。一般突发事件的应对可经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紧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要及早确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系统和应急处置专门工作机构,成立现场处置队伍,并赋予该机构大大超出常规条件下的决策反应能力和资源支配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的作用,及时、准确地探询突发事件的根源,并随时对突发事件的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是通过本单位一起努力解决危机,还是无法控制事态需要立即上报,请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升级,由地市政府解决危机;四是立即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尤其是各高校辅导员老师,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五是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要特别注意信息沟通,尊重师生的知情权,保证公共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和畅通性。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8

[关键词]医护人员;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32-02

医护人员的优秀心理素质在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有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发生时,我们需要一大批心理素质稳定的医护人员去战斗在抗击疾病的最前沿。而且,医护人员在临床为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皮肤和黏膜经常与患者可能带有感染性疾病病毒和致病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接触,受到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在疾病防治中常担任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救治者,也是需要帮助者。临床工作中有些医护人员在遇到意外事件时,如需要工作在抗击传染性疾病的第一线,或发生针刺伤、被致病的阳性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会表现出恐惧、过度防护、强迫观念和行为、焦虑,甚至于出现抑郁综合征。所以处理这些突发医疗事件在必须依靠科学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解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保持稳定的心态,以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去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

1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对医护人员所产生的压力源[1]

1.1个人的损失或伤害

暴露于工作场所的毒性物质中,可能或已经受到感染,后果较严重、愈后差,或其他成员受到伤害或死亡。

1.2创伤性刺激

骇人的景观、声音或活动,容易产生伤害或导致死亡。

1.3任务失败或人为疏忽

似乎可以预防或没有机会发生的情况,例如无人幸免的意外事件。

1.4对未知疾病的恐惧

不知道是什么,怎么样、会有什么损害,对未知的敏感与恐惧,例如SaRS事件对医护人员带来的心理影响。

1.5紧张的工作环境

长时间、混乱的情况和生死攸关的决策,所造成的身体或情绪要求。

2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压力源所产生的应激与应激反应

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别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是指个体原有的人格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在许多时候,个体感受危险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程度。通常情况下,豁达、开朗、乐观的人一般能够相对客观地应对应激事件,而狭隘、抑郁、敏感的人容易夸大应激事件的危险性,失去评估事件的客观性。

按人体对应激反应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警戒反应阶段:发生于应激事件的初起阶段,人所产生的生理、心理抗拒反应不是很强,低于正常水平,表现为胃肠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心理压力和情绪的紧张度不是很高,还能够自我调节等。②抗拒阶段:随着应激事件的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抗拒反应继续增强,心理发生应激事件时,人的身体和心理通常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应激反应。压力增大,情绪高度紧张,调动全身的能量储备,代谢增快,抗拒水平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持续。③衰竭阶段:对于特别严重的应激事件,抗拒反应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储备的能量会耗尽,心理上失去承受能力,情绪极度低落,抗拒水平极低,人的生理、心理都进入衰竭状态。

3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积极心理效应:也就是好的、正面效应。不同的人,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不同,一部分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医疗事件时,能够及时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情绪状态良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产生积极抵抗作用,还可以感染别人的情绪,带给别人鼓励振奋。同时,还能够起到以部分带动整体,以局部带动全局的作用,可以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消极心理效应:也就是坏的、负面效应。当医护人员面对突发医疗事件所带来的危险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恐惧感,这种心理反应是正常而自然的。但是如果过度夸大其实际危险性,就会造成心理上的过度恐慌,认为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精神高度紧张,甚至于采取各种不确切、不恰当的方式去预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心理负担过重,而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为个体来说,既不利于疾病的预防,还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疾病的感染机会。同时,没有了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应对发生的突发医疗事件,还可能会影响群体情绪,产生团队消极效应。

4医护人员应着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消除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的负面心理效应,去积极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以增强适应能力。面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医护人员一方面要应对其在心理上所带来的威胁、紧张、忧虑和担心,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强烈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在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所产生的相互对立的情感和情绪的矛盾中,医护人员应该认知和接受自己的心理冲突,不能回避和否认,要能承受和消化,调节好自我情绪,卸掉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增强主观能动性和适应能力。

做好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的知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针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积极备战,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身体和心理的储备。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练习传染病专科操作技能,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力和体力。从人的心理上讲,如果充分做好了应对的各项准备,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尽可能的把未知因素变成已知的、可控制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减轻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消除负性情绪。提高适应环境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注意隔离和防护,学会保护自己。作为医护人员,在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中,以最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救死扶伤的同时,要能最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感染。认真掌握各种隔离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按照要求的操作流程去进行工作,加强营养、保持体力,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工作中不同状态所带来的不同压力,以稳定的心态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去。

及时处理和调整自身感染的心理问题。在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中,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是易感人群。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一旦不幸被直接感染,就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甚至于死亡的威胁所带来的恐慌等心理问题。在这种状态下,要勇于面对现实,告诉自己接受被直接感染的现实,避免盲目悲观,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消极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利因素,保持冷静、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运用自己医学知识和对疾病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恢复身心健康。

总之,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中,要在心理上最大程度地消除其所带来的消极效应,培养良好的、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和认知疾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情绪、稳定的心态,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能力,积极的去应对突发感染性医疗事件。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9

[关键词]新闻突发事件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56-01

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受众越来越习惯来自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声音和解读。突发事件突然爆发,不确定性高,涉及面广,轰动性强,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和舆论热点。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定会涉及一部分人或者群体的切身利益,与此同时,还会使相关涉事人员的心理压力产生,情绪有可能还会焦灼化。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不安是属于正常现象,这是正常人们在突发事件产生后的应激反应。新闻记者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记者不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大众知晓信息,做出反应,而且要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以便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严把政治关,要时刻绷紧为党和国家服务的最基本的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较好地尽职尽责,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是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宣传的必然要求。在2009年10月举办的世界媒体峰会上,的致辞强调媒体应该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这是对新闻传播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一个客观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社会背景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民主化进程大步推进,传媒业的构成格局、发展态势、传播理念有了深刻变迁,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对新闻信息要求和期待有了根本性改变。为了更好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切都呼唤新闻回归本体,尊重规律,提高实效。因此,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增强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的作用和效果,已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正以超强的速度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媒体从新锐媒体变成了传统媒体。因此,电视媒体要在新的竞争态势中保持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在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不失语、不滞后,在引导热点、化解难点中设置议程,影响态度,发挥其主流舆论阵地不可替代的引导和支持的功能。在新闻报道中如何设置议程,如何引导舆论,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在呈现现象的同时,分析本质、提供措施、主导情绪、把握方向,这都是需要我们深思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各级媒体来说,正确言论导向要坚持公开、客观、全面、照实、精确。在处置突发公众事件时,一些人有思想惯性,以为只需相关部门表了态、定了调,事情就会很快停息。实践状况并非如此,相关部门对一些信息假如不公开、不照实、精确,或不欢送公众及各界监视,事情的开展会适得其反,只能愈加紊乱,滋长谣言分布。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掌握话语权,占领制高点,坚持三贴近,畅想主旋律”。这也是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把握的一个大的原则。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国家也有一个明确的20字方针:“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开放、有效管理”。因此,这就引出了做好突发报道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导向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在采访过程中在对内容选择上有导向,时机把握也要有导向,分析评论更要有导向。这个导向体现在对事实的选择当中。一个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它可报道的素材是非常多的,媒体的选择角度是非常大的。但是,选择什么报体现了媒体的立场和倾向,这些事实必然蕴含媒体对这个事件的价值观,这也为良好的舆论引导奠定了一个基础。

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篇10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网格化;政府;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30-02

一、引言

信息反馈,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信息从信源出发,经由信道传递到信宿,之后一部分信息再返回信源的过程。基于网格的信息反馈,则主要是指信息突破地域的限制与障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数据库等整合资源,将信息的反馈渠道以及反馈的信息以网格单元状划分,最终使得信息反馈快速实现,以达到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改善和对信息产生效果的影响。

在我国现阶段,各种传统突发事件以及新出现的风险因素仍在不断增多,如何提高政府信息接收的效率和准确度,使得政府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十分关键。突发事件信息反馈是检验政府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反馈各种有关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评价、意见或建议,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1]。在信息传播过程的基础上,对于政府网格化的反馈模式选择,应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二、基于网格的外部单向信息反馈模式

(一)网格化外部单向反馈模式的形成

在我国现阶段,面对各种性质的突发事件,政府不仅需要处理好即时的问题,更需要能够随时获取有效的反馈指导信息:

一方面,有利于其对于实时的问题做有效的处理,即时纠正偏差。

另一方面,以便为下次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借鉴与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所处理问题的成功率。反馈意见的形成,来源于大众对政府事中行为的评价、事后处理结果的合理性所做的评估。通常情况下,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一般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即

1.网格化的出现,不仅使得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随时随地获取大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治理行为和应对措施成为可能,还可以使不同地域的公共部门快速获得另一地区的反馈信息。基于网格理论,将大众对政府措施所作的评估进行分类、分级、分层,同时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进行突破地理障碍的信息资源整合。将大众对政府措施的判断意见、处理事件的结果的评估,进行信息的集成、分类、整理以及共享。

2.在这个模式中,通常是政府借助媒体进行大众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党和政府防范和处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方针政策,传授和普及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帮助公众了解潜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全面、清晰地对各种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2]。

3.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和建议,经由网格化后,成为共享的资源。与传统的公共突发事件内反馈模式相比,基于网格的反馈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使得异地的评价结果更容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成为当地的决策参考和依据。

(二)网格化单向反馈模式的优点分析

在网格化的单向反馈模式中,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理中,对于大众评价信息的资源共享,及时便捷地对公共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整改,调整偏差。政府公共部门作为选择信息的主体,对于作为客体的不同区域的反馈意见进行有效选择,提高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问题的效果和效率,具体优势体现在:

1.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各地利用异地反馈信息的限制,能够更好地指导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

2.将大众的反馈作为为网格化处理的核心,确定了大众意见评价反馈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应对举措和突发事件实施方案的实践操作性。

3.在外部单向通道的反馈模式下,将网格化的资源整合看做一个整体。

4.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收集分散、广泛的各种反馈信息,同时,网格化的资源共享,分级分层的单元状大众反馈意见整理,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大众评估评价意见的集成模式,创造性的避免了在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因人为主观因素所产生的信息“把关”[3],增强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

(三)网格化单向反馈模式的弊端分析

网格化的单向反馈模式,虽然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策略和行为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提高了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实施行为的有效性。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反馈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不会契合当地政府的意图。

因为一方面完全以受众对政府行为实施过程和结果所做的评估作为参考依据,借此来调整处理方式,在网格化的意见形成后,会存在反馈信息被集团化操纵。这样的共享结果,显然会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选择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影响政府在突发事件中选择行为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单纯依靠公众评价作为调整政府行为的唯一标准,可能会因为个人主观意见不够专业,在进行网格化的整合后,集成的反馈信息太过片面,不能完全符合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对于参考依据的要求。

三、基于网格的内部多向信息反馈模式

(一)网格化内部多向反馈模式的形成

在很多情况下,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具有全国范围的覆盖性,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区域性。然而,事件发生位置上的地区性,并不影响各地政府及其有关公共部门处理措施的相通性。基于网格化的应用,使得不同地区政府公共部门获取异地反馈信息成为可能。

更重要的是,异地政府的反馈信息完全可以基于以往类似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得出,以此形成的反馈信息更有价值。网格化内部多向反馈模式的形成模型如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网格化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将其处理的经验信息分类单元化,不仅使得自身对于异地发出的信息做出的反馈判断更加迅捷,同时因为经验数据的网格化分类整理,因此,据此作出的行为选择更有针对性。即使在爆发范围波及全国的公共突发事件时,网格化的信息共享优势,也会使彼此的经验信息作为对方矫正政策和行为的有效依据。具体来讲即是:a发出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策和路径选择信息后,经由网格化的分类资源搜索、传递,在不同政府间网格化的系统内部,依据以往的处理经验,B对于a的行为信息作出衡量判断,同时将信息在系统内部反馈给a,以便其及时作出调整。以此类推,这种基于网格化的信息反馈方式,在社会转型期的突发事件中,同样可以推及到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形式。最终形成基于网格化的内部多向信息反馈模式。

(二)网格化内部多向反馈模式的应用分析

这一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利用网格化开通多种对话渠道,开通多条信息反馈渠道,变单向反馈路径为纵横交错的多向。网格化的平台不仅为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政府及公共部门提供了同一平台的传输信息与反馈信息,同时还使信息的处理更有灵活性。

当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仅在小范围区域时,该地区政府可在传递处理信息的同时,获取来自各方可能曾经有类似处理经验的同级部门的意见反馈与指导,获取的渠道更加直接。当影响范围波及全国时,网格化的分类、分层资源共享,使各方得到信息共享、方法公用。

在现实的公共突发事件中,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更为有效,更能使得政府公共部门充分利用网格化的有效信息,这取决于在不同地情况下,哪一种模式可以更加有效获地获取反馈情况,得到更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

参考文献:

[1]向立文.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国书情报工作,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