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推荐7篇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推荐7篇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推荐7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54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一篇

好媳妇丈夫去世后独自照顾重病公公

某某某,女,1959年5月出生,家住铜官山区某某社区。她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母亲,更是一位贤惠的好媳妇。某某某夫妇均为养子女,爱人于2009年患病去世,养父于2012年去世,婆婆于2014年元月份去世,家里的重担全落到她的身上.公公王维木四月份患胆结石、胰腺炎,瘫痪在床,生活起居全靠人照顾。她说:“这么多年了,我早已把他当做亲生父亲,对于自己的亲爸爸还有什么不方便!现公公已是90岁的高龄老人了。回想起几年前丈夫刚刚去世时,她曾对公公说过:“别难过,你儿子不在了,以后我就是你女儿,我会对您尽孝的。”这些年以来,她始终都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公公说起她,逢人便夸:“媳妇不容易呀!对我特别好。”其实她的公公婆婆没有子女,她爱人是公公领养的。

卧病在床的公公没有活动能力,病情反反复复,现只能喝稀饭、米汤。某某某整天料理老人吃饭服药,给老人洗澡擦身,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等,尽管独自照顾老人很是辛苦,可是她却毫无怨言。老人长期躺在床上四肢无力,浑身僵硬,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为老人按摩。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按摩,都安排好。遵照医生嘱咐予以药物和相应的护理,并经常按摩背部。

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某某某把老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喜好,都一一记在心里。在公公的床头放着他爱吃的水果和零食,她将老人照顾得周周到到,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某某某是个贤惠的儿媳妇,而她自己却自责不是一个好女儿,自己母亲也只有她一个女儿,现在一人居住。老人家也八十多岁了并患有心脏病和严重的糖尿病,身体也非常不好,而我一星期也只能看望她一两次,帮忙洗洗衣服,不能全心照顾她”。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今年55岁的某某某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对待久病不起的老公公,某某某床前榻后,悉心照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故事,她那难得的孝心值得大家学习,发扬光大。在邻居们的称赞中,她却淡然地表示,“这是我作为媳妇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对得起自己良心而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二篇

穿衣、洗脸、刷牙、喂饭、收拾卫生、帮丈夫臧伟建做站立康复训练,这是张春丽早晨起床后的必做“工作”,以上事情完成大概需要两个小时。这一“工作”,张春丽已经坚持了8年,每天雷打不动。

8年前,臧伟建突发意外,造成高位截瘫。此时臧伟建与河南姑娘张春丽刚刚结婚不到两个月,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新生命。然而这场意外,却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高位截瘫导致臧伟建四肢无法行动,生活不能自理,在起初他想要用手去动一动电动轮椅上的开关,都成了奢望。医院治疗半年后,张春丽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带丈夫回了家。面对厄运,张春丽并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乐观、坚强面对。

为了防止丈夫肌肉萎缩,她要每天帮丈夫做按摩;为了不让丈夫生褥疮,她会定时为他翻身、及时换洗床单。张春丽一直期待有奇迹在丈夫身上发生。在她看来,医院可以离开,但是康复训练不能停。为让丈夫恢复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张春丽买来了多种训练器械,每天坚持帮丈夫做各种训练。

8月4日,是七夕,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臧伟建表白张春丽说,“多幸运遇见你,如果不是你,我不会明白爱的意义,谢谢你一直不离不弃。”张春丽发了抖音,记录了她与婆婆一道用尽全身力气将一米八高的丈夫从椅子上搬到轮椅上,或者她蹲下踉跄着背着丈夫去洗澡,这些动作他们每天会不断重复,用行动诠释着爱。“如果七年前我放弃了你,也许我不会受那么多苦,但我会后悔一辈子!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虽然现在苦点累点,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走!”张春丽回应丈夫说。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三篇

8月8日,燕赵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为张春丽颁发了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奖金五千元。

正能量颁奖词这样写道:“结婚俩月,丈夫瘫痪,怎么办?年轻的她选择直面以对。8年相守,不离不弃,其中苦涩她从不过多提及,脸上的笑容诉说着这个女人的坚强和了不起。都说大难临头各自飞,她用两千多天的陪伴,写就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爱情,更关于人间情义。不离不弃,有情有义,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坚强隐忍、坚如磐石的她,是‘好妻子’,更是一个好人!一份奖励,深深的祝福。愿早日苦尽甘来,一家人幸福美满。”

(纵览新闻燕赵都市报记者田媛媛通讯员刘明明李万宝)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四篇

“我始终认为患难与共才是一个家庭的本质。我丈夫瘫痪已经15年,在照顾他的15年里,我有过身心疲惫,但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守护他、照顾他,如何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1月6日,41岁的沈风英笑着对记者说。

将时钟拨回到2000年,那一年,沈风英和张发成喜结连理。婚后一年,大儿子出生,给原本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份喜气,沈风英和张发成一直在工厂打工维持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张发成在外地出差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受伤严重,脑部出血,变成偏瘫,右侧身体完全不能动。“病人的后半生恐怕要在床上度过了。”妻子沈风英回忆起往事,她始终忘不掉当时医生告诉她的这句话。

丈夫患病后,沈风英悉心照料,但丈夫再也没能恢复正常,生活起居都需要有人在身边。当时,大儿子才刚刚6岁,生活重担全都压在沈风英肩上。她既要照顾丈夫,照顾公婆,还要操持家务,一天下来没有一刻能歇着。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五篇

照顾瘫痪母亲孝亲敬老姐妹先进事迹材料

在她们十多岁的时候母亲瘫痪在床,到二十多岁时父亲也得了重病,**区**街道办事处严家庄村的姐妹俩为照顾父母,拒绝了上门来提亲的人。等父母相继离世时,姐妹俩已经50多岁了。姐姐在父母离世后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而妹妹始终没嫁人。两位老人如今一个93岁,一个89岁了。她们谢绝了村里送她们去养老院的好意,只想在家中相守到最后。

在王守兰十多岁的时候,母亲生病瘫痪在床,等到她二十多岁时,父母也得了肿瘤。那时候大姐已经出嫁了,**和王守兰姐妹俩就一直照顾着不能自理的二老。父亲那时候怕拖累我们,想给妻子灌药再自己喝药,一块儿去死,幸亏被她们给发现了,拦下了。

那时候,姐妹俩正值青春年少,上门提亲的也不少。可是那时候的习俗都是女方跟着男方走,要嫁出去了就没人照顾爹娘了。为了让父母放心养病,姐妹俩承诺在父母离世之前绝不嫁人。

两个人精心照顾父母,母亲瘫痪在床,不能下地走动,两人,一口一口地给老人喂饭,接屎接尿,从没有嫌弃过她。父亲老觉得拖累了女儿,脾气大还倔,有时也会与两人顶几句嘴,但姐妹两个不气不恼,坚持为老人洗衣、做饭、洗澡、换衣、拆洗被褥。两位老人怕冷,姐妹两每年冬天都会早早地为他们生好火炕、做好御冬的棉衣。父亲爱吃面条,两人总是想方设法满足长辈的要求。逢年过节,总会给2位长辈添置新衣、改善伙食。就这样,两人和父母一块生活了30多年。直到父母离世,两人也都五十多岁了。

姐姐王守兰在她父母离世后曾嫁过人,男方愿意住到她家里,可是没几年男方就去世了。妹妹**一直是单身。

两位老人上了岁数,自己做饭洗衣就不太方便了。为此,村委提议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费用全部由村委来出,可却被老人给谢绝了。去那儿还得麻烦别人,不如在自己家自在,老姐俩不愿去让别人照顾,她们自己身体还行,平日里洗衣做饭都能自个完成。每年两人都会在院子里种些蔬菜和玉米,种得最多的就是黄瓜,老姐俩会把黄瓜养得很老,留下种子等着来年种。每当有人去老人家做客的时候,老姐俩也不忘摘几根让对方带着。村里给两位老人都办了低保,每逢过年过节也都会去看望老人,老人家里用的水电村里也都给免了。

要是有个一儿半女照顾就好了,我们都挺佩服两个老人的,做到她们这份上太难了。谈起姐妹俩,村里的人都给出这样的评价。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六篇

好丈夫先进事迹经典文章

人的成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支持,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就会变得温馨而幸福,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活力,而这一切一个好的当家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XXX,45岁,芜湖县陶辛镇保太村南埂村民组村民。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新好男人的形象。XXX是一个勤快人,手勤、腿勤、口勤、脑勤,整天闲不住,诚诚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妻子他多的是按爱护理解和包容,妻子在工厂里上班看到妻子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总感觉不忍心,每天接送孩子并做好饭等着妻子,尽量不让妻子再回家做家务。夫妻生活这么久,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他会深谙宽容,与妻子发生争执时,既不会河东狮吼,更不会拔拳相向,而只会缄口无语,退避三舍,在忍让中化解矛盾,在宽容中再造和谐;会忍辱负重—把不快的压抑埋入心底,把生活的苦涩留给自己,把岁月的重负悄然担起。

他的妻子经常对别人说:“遇到我工作生活稍有不顺心,他总能化解我的困惑,让我知足常乐。尽管他没当过老师,但我却感到他博学多才,幽默睿智,精明能干,说话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一心念家,真心对老婆和儿子,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先让我和儿子吃,穿也先顾着我们,只要看到我们高兴,他脸上便会满足地浮起一家之主的笑容。

在XXX的眼中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温暖的岸。

老婆照顾瘫痪的老公范文第七篇

个人简介:余小莉,女,1970年9月出生,湾沚区湾沚镇三元村村民。

事迹简介:余小莉的丈夫后其荣骑车回家,因避让大货车,遭遇车祸,在病榻上昏迷五十多天不省人事。至今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余小莉用她坚韧的毅力,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丈夫。对丈夫无微不至地关怀,对孩子以身作则的教育,用她的善良、勇敢和大爱来温暖着整个社会。

正文:

1997年,经亲友牵线,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女青年余小莉与湾沚镇三元村村民后其荣认识并相恋,后其荣忠厚老实,吃苦耐劳,余小莉善良勤快,开朗大方,他们很快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婚后,生育了一双聪明的儿女。老大在上高中,老二在上小学,在村里,这对幸福的夫妻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但往往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后其荣为了躲避一辆大货车,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昏迷不醒将近50多天,花费20余万元,经医院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脑干损伤导致以后终身瘫痪在床。面对瘫痪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余小莉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怪过老天是不是跟她开了玩笑,命运的打击一下让她弯下了腰,村里人说就那个把月,小余一下子老了,在医院的时候晚上就会偷偷地哭。丈夫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医药费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儿子高考了,高考前每天来医院帮忙照顾父亲,然后借着灯在医院走廊里看书,并时常鼓励母亲:“有我在,我长大了,以后我俩照顾咱爸,不怕!”余小莉泪如雨下,孩子本该无忧无虑,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都没放弃,我更不能倒下,她重新振作,并且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撑起这个家,只要丈夫在,孩子在,什么困难都不怕!”并抱定一个信念:幸福的家庭,一个都不能少,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丈夫照顾好,孩子不能没有爸爸,余小莉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

出院后,余小莉就把丈夫安置在家里照顾,没有条件在医院住院进行功能康复,公公婆婆都已经不在了,自己的父母又在外地,身体又不好,余小莉只能自己扛下所有的重担。她买了很多关于瘫痪病人护理的专业书籍,认真研究,自己学习,每天为丈夫全身按摩,擦拭一到两次身子,每次擦好后都会为他换上干净衣服。丈夫每一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时清洗,每两小时就为他翻身,晚上也是这样。勤翻身,勤擦洗,一有时间就读一些新闻给他听,教他吞咽、坐直、行走……为帮助丈夫锻炼,余小莉省吃俭用买来康复器材,每天早晚推着后其荣在外面转转,为让丈夫下床踏地,丈夫还不会跨步,她驮着丈夫一步一步地移开他的脚,就这样每天坚持帮丈夫锻炼。为了保证丈夫的营养,每天早上都要煮一个鸡蛋,做成蛋黄粥给丈夫喝,每次喝完后,都要端来一碗凉开水给丈夫漱口,从不嫌烦。当别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余小莉已经在地里忙活了2个多小时,干完活回家做饭,照顾丈夫起居,吃完饭还要送两个孩子上学,晚上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余小莉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伙食,每天都是这样,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终日忙得脚打后脑勺。晚上儿子为了能帮衬母亲,特意不在学校上自习,回家之后帮助母亲一切打理妥当再安心地看书,经常读书读到深夜,余小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跟丈夫耳语告诉他:“孩子大了,太懂事了,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到孩子大学看看!”

2018年盛夏,大儿子拿到了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就在拿到通知书的那晚,余小莉整整哭了一晚,她知道一切都没有白费!大儿子走后,余小莉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她除了帮忙照顾丈夫还要照看老二的学习,练字、晨读、听写一刻也不放松。看着妻子忙碌操劳,后其荣心里愧疚憋屈得难受,常暗自流泪,就是说不出来。病痛的折磨让丈夫的脾气变得有些古怪,偶尔也会发脾气,不高兴,每当这时候余小莉就像哄小孩一样,先自己道歉,开开玩笑,让丈夫心情好起来,并且鼓励丈夫,“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有你在,我们才是个家,再苦再难我们都能坚持下去!”

虽说娘家在江西省上饶市,相隔500百公里,然而,余小莉却没有轻易回过一趟娘家,更别说在娘家住上一宿了,有人经常会劝她放弃,但是余小莉说:“人不能太自私了,如果离开,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我不会放弃的,再难都要坚持!”。丈夫的生活牵着她的心啊!但自从丈夫瘫痪后,余小莉变得劳力劳心。因为过度地操劳,身子骨越来越瘦小,健康情况也每况愈下,她先后患上了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周围的邻居都知道,那是她腊月严冬在凉水中洗衣、洗被落下的病。每年过年过节,左邻右舍每户自发捐赠一些钱,聚集一起送去余小莉家,为她们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吃苦受累洗衣做饭,这些对于余小莉来说还不算什么,丈夫治病、孩子上学的费用像一块巨石一样整日压在余小莉的心头。丈夫瘫痪在床,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没了,为了筹钱,余小莉只能利用平时休息时间做一些零时加工活,省吃俭用,家里的粮食全部换成了钱,给丈夫治病,供孩子上学。但是余小莉不怕:“没钱可以借,可以挣,我不怕一辈子还钱,只要一家人都在就行!”

久病床前见真情,爱让她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离弃”的信念让余小莉走到了现在。问及今后的打算,余小莉说她还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后其荣,“他是我的丈夫,我是他的妻子,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余小莉对瘫痪丈夫的不离不弃感动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家庭中,她是最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