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文化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33

园艺文化概念篇1

[摘要]由于文化引导的城市再生普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文化产业空间集群策略在西方国家许多城市被积极鼓励,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也就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措施。鉴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城市中的日益兴起,而相关的基础理论却显滞后,本论文从概念、特征、类型几方面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

随着文化产业园区在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在德瑞克·韦恩看来,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1]。HilaryanneFrost-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另外,nolapot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将文化产业园区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具有明显地理区域,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的地方。这些集群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园区内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在这些园区中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消费的集中[2][3]。

(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与文化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也显滞后,主要有一些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由具有相关性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4];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5]。

国内至今尚无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统一界定。在以上国内外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情,在此尝试将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为: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

在这方面,John.montgomery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他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并以temple酒吧,Sheffield文化园区,HindleyStreet,manchester北部园区等为例,分析、总结出成功文化园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活动、形式、意义三方面[6]:

(一)活动

文化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中。

(二)建筑形式

John.montgomery认为最适合一个文化园区活动空间的城市环境应倾向于有一个半径为400米,建筑平均5-8层,在10米范围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

文化园区应该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领地。它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也为园区内的交易提供场所,这样一个区域将具有渗透性。

成功的文化园区倾向于有几个具有活跃、渗透性强、临街地带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动的结点,便于人们在其间很容易走动。

(三)意义

文化园区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

成功的文化园区应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

文化园区应刺激新的理念,成为新产品和新机会能得以开拓、努力尝试的地方。因此,文化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

三、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

(一)国外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文化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划分方法。Hans.mommaas在分析荷兰5个文化产业园区时提出,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区分有7个核心尺度可以参考:园区内活动的横向组合及其协作和一体化水平;园区内文化功能的垂直组合—设计、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具体的混合,以及与此相关的园区内融合水平;涉及到园区管理的不同参与者的园区组织框架;金融制度和相关的公私部门的参与种类;空间和文化节目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园区具体的发展途径;园区的位置[7]。

walterSantagata根据功能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四种类型: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8]。

1.产业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的。此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2.机构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规机构,并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地区。

3.博物馆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网络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寻为基础而建立。园区通常是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统性效应,吸引旅游观光者。

4.都市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划分

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胚胎期,因而对其的分类很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区位依附、园区性质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进行划分。

1.按区位依附划分为4种类型:

(1)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城市中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因其宽敞明亮的空间及廉价的租金,或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滋生之地。国外许多成功的文化园区就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的。我国较早出现的大山子艺术区依托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上海近些年成长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区绝大部分也是由旧厂房和仓库改造而成。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现有建筑创造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又保护了历史文化财产,是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良好典范[9][10]。

(2)以大学为区位依托。大学作为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养人才也吸引着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场所,大学往往成为创意的中心[11]。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依托的就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上海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依托的是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及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都是以大学为区位依托的。

(3)以开发区为区位依附。这类文化产业园区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区位依附。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力型人才众多,最适宜发展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产业,这些产业跟文化产业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属于此类型的有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等[12][13]。

(4)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一些传统的文化区域,在这些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利于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产业园区。如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等等。第二种是依托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艺术家村,有些是属于创作型的园区,如北京的几个画家村;有的则已形成产业化运作,如位于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等。

2.按园区性质划分为5种类型[14]:

(1)产业型。一是独立型的。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规模效应。如深圳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及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且这是我国此类文化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依托型的。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等等。

(2)混合型。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往往依托科技园区,并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3)艺术型。这种类型的园区也是创作型园区,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目前国内最有名的艺术园区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园区、青岛达尼画家村等。

(4)休闲娱乐性。这类文化园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长安街文化演艺集聚区等。

园艺文化概念篇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功能是成于乐而游于艺,儒家的成德思想理念不仅在审美和实践中得到应用,更严重影响了现在园林审美功能的设计方向。园林真正的乐趣不仅仅局限于精神,而最终应该展现在园林功能上,从感性角度出发,用4个字概括则为:兴、观、群、怨。其中兴代表的是人们内心的感触,群是表达人亲切的感情,与怨截然相反,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强调景观与人情感的连接,展现的是一种情感共鸣,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和生活情趣,从而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活动产生影响,彰显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而游于艺更多代表的是人们内心与礼乐的交流,通过园林的艺术特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将人们在单纯意义上的种花种草行为,通过其实用价值,在精神文化的渲染下,体会儒家教育的内涵,帮助人们形成一种积极的处世观念和思维模式,成于乐是让人忘记了客观存在的时间。将人的物理概念抽象化,将有限的先天条件无限扩大,从这种视野角度出发,摒弃消极的处世观念,追求人生的新高度,这种是真正儒家精神的存在价值。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形态可以概括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文化审美思想的渗透帮助现代园林景观形成自身独特的设计特点,将孔子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主要可以分为2大内容:其中一种是人和,更多强调的是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审美不仅局限于表面的字面内容,而是根据这种内容决定了现代运作方式,这种最终状态即为中和;另外一种为乐和,乐和主要指的是审美艺术的优雅大方,柔和婉转。将人和和乐和进行内容总结即为中和,中和是儒家思想中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即为中庸之道。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在感情的表达上更加含蓄婉转,逐渐完善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审美形态,促进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前进步伐和艺术发展空间,提高了园林建设的审美价值。

3总结

园艺文化概念篇3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素养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薛莉(1977-),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南昌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部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志海,李西云.人的素质论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园艺文化概念篇4

【关键字】现代景观现代与传统情感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生态性及科技性;具有特色鲜明、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公共开敞空间。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景观设计是平衡生态系统、改善环境、创造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从我国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历史与哲学问题切入,运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立足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以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为基础,对景观设计的传统和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景观设计思维及设计的方法论途径。在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向:一、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二、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三、尊重自然;四、探索意义;五、生态设计;六、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并在其中贯彻从景观审美――景观心理――景观生态――景观哲学的方法论探索。

概念设计是以创新为本位,以实验为基础,以未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流程中主要的程序,因此我们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在可实现、可操作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努力实现。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基于以上的概念理解,从原始人类的为了生存的实践活动,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所有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活动,在地球上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景观格局。如俞孔坚先生在《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列出的农业社会的栽培和驯养生态景观,水利工程景观,村落和城镇景观,防护系统景观,交通系统景观;工业社会的工业景观,及其带来或衍生的各种景观。

景观设计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一条主线:在工业化之前人们为了追求欣赏娱乐的景观造园活动,如国内外的各种“园、囿”,在这样的思路之下,产生了国内外的园林学、造园学等;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强化了景观设计的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景观设计的主题,由娱乐欣赏,转变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即解决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何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景观形式呢?

首先形式和功能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人认为形式服从功能,形式是解决功能问题的逻辑结果。另外一些人认为形式有自身的完整性,它影响场地的使用。换言之,形式可以先于解决功能。因为概念设计常要面对思想和功能的问题。事实上,形式是功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功能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其次,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极具逻辑性和结构性。几何学的和自然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这种结构性的基础并成为概念设计形式的主要表现方法。这种方法鼓励你用几何学的和自然的思想去构思,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

景观设计的传统方法常开始于调查,既调查业主的目的,调查场地的尺度,调查投资倾向、经济指标,调查潜在使用者的需求。这一过程的规范性提法即是“立项、场地勘测、场地分析”。调查结束后就要进入下一步----概念设计。

景观的概念设计有多种形式,通常我们应用基本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概念,另一种是个别的功能概念。

一般的艺术哲学概念

其中艺术哲学概念用来表达一个项目的外形完美、本质地域、文化内涵以及潜在的特点。这种概念能使场地赋予特定的位置感,使特定位置赋予超出美学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义。对一个设计师来说,这种概念将迫使你去问自己:“这一场地真正意味着什么?”根植于艺术哲学概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特性,使你身边这一设计空间之中便产生特别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希腊人所谓的“地方特色”,即场地的一种特有精神。设计师需要发现并且揭示这种精神的特征,进而明确场地如何使用,并巧妙地使它融入有目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设计形式中,以便体现这种精神,增强地方特色。

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必须投入自己的情感,必须了解和理解业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感情及目的,必须问自己设计出的具体形式是否融入了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成为当地文化和个人特点的真实放映。

一旦设计者找到了适于客户和场地的艺术哲学概念,下一步就是要用具体的形式表达这些概念了。经过反复琢磨和“头脑风暴”之后,就会想出一些可见的形体。可用弯曲的线条、几何形体以及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钢材。水泥等去反映高科技信息;用有机体形式、水体以及一些软材料如草坪、树木等去体现环保价值;用明亮鲜艳的动态元素布置娱乐场所;用淡雅的静态元素布置安静休息区。

影响概念深入发展的另外一个抽象的领域是情绪,通常是景观设计师喜欢以个性思维主导设计风格,但现实条件下,业主的投资倾向、经济指标、意向风格和设计师的主观性是反向的,设计师只有通过多向思维引导投资者作出判断。

比如说,以某小区设计方案为例,在其概念方案阶段中:

一、主要道路设计为穿过整个地段的有节律的中轴线,仿佛整个地段的心脏一样有节奏地搏动

为了在纵深的主干道上营造不同的变化,设计师在主干道上创造了一些接点,以让行人从动态和热闹的商业街上分离出来。这些接点将给人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及社区人文气息,同时也使人气穿透到后面的腹地。主干道所具有的规律性变化会让人体会到建筑、道路等形态之间的互动和认同感。

二、化绿色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整体的绿地系统

提供绿色网络及加强的框架感,用更大和更明显的绿色走廊把各个公园进行连同。通过这些连接,人们穿越各个不同的公园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经过明显的围栏,也不会令游人感觉到找不到方向。

三、过减少障碍及加强联系的方法,来增强公园向周围空间的延伸。

尽可能地把公园和周边的建筑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建筑和其周边的环境就可更好地相互融合,从而极大地提升住宅的本身的价值和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而同时公园也将得到充分的扩充,并提升了其在小区中的观赏性和使用性。

四、通过设计地标构筑物来加强开放空间的识别性和地域性

园艺文化概念篇5

关键词:现代化艺术;园林设计;运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S73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532183

园林的设计是建立在自然以及人文基础上的一种设计理念,是一种将建筑学、艺术、生态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设计方式,现阶段的园林设计多是由设计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人们所喜爱的艺术进行规划,这不仅很好的体现出了目前人们审美艺术的发展方向,也使园林本身的设计以及规划更有艺术价值,通常情况下,园林的艺术设计是将绘画、书法、建筑、雕塑以及文学等学科与自然进行一个完美的融合,这就让园林的设计工作变得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进而能够在园林的建设完毕后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休闲、放松以及娱乐的场所。

1现代化艺术的概念

现代艺术就是将现代社会、心理以及思想进行高度应用性的艺术,其所涉及到的范围十分的宽泛,如建筑、美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等,追其根本,现代化艺术就是为人们进行多方面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如今的社会中,将现代化艺术应用得最为广泛,应用的最为深刻的就是园林中的现代化艺术表现,而要想能够在园林中将现代化艺术进行良好、协调的表达,就需要在园林的设计阶段进行相关的谋划,只有在设计的图纸中将艺术与自然良好的进行融合,在能够在园林的建设后期将现代化艺术完美的融于园林之内。

2现代化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空间中的应用

现代化艺术在园林中占有一定的空间比例,无论是园林中的植物,还是园林中的建筑,都会应用一些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此来让园林显得更加的具有规划性。在园林的选址上,必须能够很好的掌握园林整个场地的空间结构,以此来让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更加的具有美观性,然后在园林的内部规划方面,要必须将社会中的重要变化以及文明发展进行融合,如本市所获取的成就等,以此来让现代化的艺术与园林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更好的体现出其艺术、文化价值。

2.2艺术中的应用

园林的设计离不开艺术的应用,最为常见的就是雕塑的运用,将雕塑在造型、表达上进行创新和设想,这样就能够让雕塑更具有独有的艺术魅力,再将雕塑与主题相符的园林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将雕塑本身的艺术价值进行提升,还能够更加的体现出园林在设计中的主旨,使得园林的人文精神以及自然精神得以彰显。

2.3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中的绿化建筑需要满足有很多,既有植物本身生长的需要,又有人们艺术欣赏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园林的绿化建设时,不仅要对城市本身的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还要对城市本身的主体颜色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植物的选择工作,其目的就是在进行绿化建设时将建筑物的颜色以及植物的建设进行完美的统一。由于园林建设中主体就是植物,因此,园林植物布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设计的审美效果,而在这个环节中加入现代化艺术,则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人文艺术的园林景致。

3现代化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美,例如一些森林保护区,接着进入了一个艺术的过渡阶段,如颐和园中人文艺术的体现,即有了传统小桥流水般的小意,又有了现代化艺术的简约、大气,最后,随着改革开放,精神文明的开放,使得人们更加的倾向于现代化艺术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园林的设计中,大部分的设计人员会将现代化艺术的表现手法完美的融合在其中,以此来增加园林的艺术价值,此外,也正是因为人们对现代艺术的喜爱,才导致如今的园林,无论是在文化的表达方式上,还是植被分布规划上都十分具有现代化艺术的风格。

4结束语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以往较为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转变为开放、热情的艺术思想,而现代化的艺术思想则能够将人们的这种思想进行很好的表达,因此,人们在生活的空间中更加喜欢添加一些具有现代化艺术气息的事物,而园林要想能够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就要在思想文化上更加的符合人们的期望,所以,逐渐的形成了将现代化艺术逐渐溶于园林设计中。本文主要是从3个方面来对现代化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现代化艺术的概念;现代化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即从空间、艺术以及绿化3个环节上去谈影响;现代化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以此来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化艺术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园艺文化概念篇6

【关键词】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校园文化;表现形态;艺术景观

公共艺术是比较新的概念,通常来说,“公共艺术”这一词汇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的使用,大约源于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从狭义上来说,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内所有的景观和相关的事件、活动。大的包括城市雕塑、壁画、装置、建筑的装饰品等;小的包括路标、报栏、橱窗、公交站牌、地铁站牌等。公共艺术还包括环境艺术,如艺术建筑及其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其配饰等。具体有照明灯具、车站、报栏、喷水池、指示系统、地标、纪念碑等,还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艺术形态而言,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等。校园公共艺术是特定场所内特定公众的公共艺术,校园这一场所的性质和以师生为主的公众决定了校园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校园公共艺术创作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构的深刻实践。校园公共艺术应该同校园的建筑和环境一样,做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控制公共艺术的分布创作方向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件作品之间的联系。

一、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的表现形态

从大学校园空间的划分,可分为室外形态和室内形态,但无论是室外环境还是室内环境,不同的大学还是同一所大学的不同学院,不同地点或楼宇、地段,其环境形态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一)写实性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写实性雕塑的艺术形态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形体的理解和归纳,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传达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写实性雕塑注意写实模拟,再现自然与历史,客观去观察和分析自然事物,表现历史。追求的是真实、自然、和谐的审美特征。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主体性、纪念性、标志性空间,以塑造和反映这所大学曾经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以此承载和传播大学的精神,弘扬文化价值与理想信念。在这类空间中设置的公共艺术景观,通常具有主题性、专属性,艺术手法呈现写实、具象、直观等特征,如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鲁迅塑像》、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徐悲鸿塑像》等。

(二)装饰性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装饰性雕塑的艺术形态,是指运用了归纳、提炼、美化、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依托校园室内外空间环境的特定场景,以其含蓄性、标志性与恒定性、寓言性与意味性等艺术特质,从形态及构成上追求形式与神似的统一,追求强烈的造型及视觉冲击,使师生进入这个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通过对艺术造型物象的形态比例、透视关系以及空间构成张力等方面的感应,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审美愉悦。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雕塑《化学之美》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化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传达了科学与艺术之美。

(三)抽象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抽象雕塑是指非具象雕塑。抽象雕塑的含义,不特指具体的雕塑形象,抽象雕塑对形体的要求具有美观的特征,还要求内在的涵义,比如不锈钢锻造的流线形体,必须美观、线条流畅、块面平滑等;还有半抽象,也叫意象,它要求有一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又简化变形,也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涵义。在大学公共艺术景观中,抽象的表现方式从自然现象、科学理性或思维灵感出发,对艺术造型加以简约或抽象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审美形象;以变化的、夸张的几何构成,抽离于自然物象的基础,又从整体上隐喻物象的主旨与本质内涵,使艺术的意象和审美感受成为作品的核心。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雕塑《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圆形喷泉为底座,中间为两个青年学子合力托举地球的写意造型,轮廓匀称流畅,姿态简洁优雅,整体寓意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四)现代雕塑的艺术形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观念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材料、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综合集成的互动艺术形态是新材料、新观念、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现代雕塑的艺术形态的艺术震撼力更强,对观者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更大。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雕塑《大地金针》,169根斜入大地的金针象征着中医学子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意志与决心。

二、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的分类

随着社会的前进步伐、公共艺术形式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大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大学校园空间的不断拓展,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审美诉求不断提高,公共艺术景观的表现形式、内容题材、艺术品质也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注重大学文化理念与校园生态相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多元艺术表现相结合、艺术审美性与文化传播功能相结合等综合性公共艺术特征。

(一)主题性纪念雕塑建设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公共设施

每一所大学校园都需要一定空间设施及标志性、表现性、功能性景观,这些设施或标志通常起到显示校园区域和功能的特征,传达区域或环境信息的作用,但同时它们又具有公共艺术的审美设计及视觉传达内涵,既是标志性概括,又是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设计品。如校园里的导视图,能够让每一个来到校园的人通过导视图找到所要去的地点,以避免人的陌生感。

(三)主题性壁画

在大学公共艺术中,主题壁画依附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术交流场所等公共空间,是常见的公共艺术表现方式,壁画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通常采用铸铜、锻铜、不锈钢、石材、木材、陶瓷、玻璃、丙烯、油漆、纤维等,使得校园壁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带来美好艺术享受,也使得整个校园建筑充满了大学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

(四)装置景观

当代艺术观念和科技的创新及运用,为大学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语言及途径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支持。很多大学采用新的艺术观念与技术,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在大学校园设置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景观装置,形成了校园空间的焦点,推动了大学公共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化、多元与开放,人们对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三、结语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景观是大学文化中最直观、显现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内容,是一种以大学精神为底蕴、以艺术表现为手段的重要文化要素,它通常以物质文化载体的方式,向公众特别是师生传达精神意蕴与审美意识。当人们走进大学校园,首先感知的是校园的物质环境,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学术活动设施等,但校园环境中最引人注目、最能打动人心,同时也最能反映一所大学文化特质的,则是大学公共艺术的建设,包括校园园林景观、雕塑装置、公共设施等。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一定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去演绎其大学精神与文化特质,通过追求和树立群体性的价值观、审美观,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把师生的思想行为维系于公共艺术景观基础上,体现于大学的精神文化中,直观并艺术地反映大学的历史、传统、特色和价值,提升一个学校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品位,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公共艺术景观的感染和熏陶。因此,大学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公共艺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宇.公共•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2]马钦忠.中国公共艺术与景观:公共艺术与历史街区的振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园艺文化概念篇7

0引言

人类进化史,正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营建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史是一部综合性的设计历史,是一部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1]它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过程的历史,是人类积极主动地影响自然和人类所处环境的演变过程的历史,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类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园林设计文化和辉煌的园林营建传统,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在我国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是解决人地危机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艺术。

研究中国景观设计史,都是以考虑中国园林史为背景来进行的,近年来研究者研究园林史的新成果和新发展不断涌现,用设计类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景观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有些设计类学科的研究对其的影响密切相关,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史的研究对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影响密切,这样使得景观设计史的研究所触及的范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为丰富和宽阔,其学术研究的广度、研究目的和意义也更为多样化,此专项的史学研究也就更为细致和深入。

1相关基本概念

1.1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我国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源远流长、建园历史悠久,营建技艺精湛,地域、文化丰富多样,极具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我国特色的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中独辟蹊径,风格独特,彰显中华民族的特有内涵。在设计中它以表现文化情怀为出发点,将人文内涵和传统的儒、道、释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其设计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我国传统园林包括皇家、私家和宗教寺院园林。“气势宏大、用材讲究、装饰华丽是皇家园林的特点,着重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私家园林闲逸,具有文人的审美情趣。”[2]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我国依旧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国人所喜爱,虽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很难见到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子,但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依然以传统园林设计为根本,以此来体现现代景观设计新的形象。可以说:传统园林设计在前,现代景观设计在后,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石,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为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辈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出先人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态度。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从建国到21世纪的今天,其设计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今在城市、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等都可以看到现代景观设计,景观已经成为了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普通人群都能够享用和观赏。(图1)

1.2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有美化环境的艺术作品外,还包含地景艺术、景观艺术以及偶发艺术等。“而景观设计是专门以为人类创造舒适、安全、功能齐全且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为目的,研究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安排、如何对土地上的物与空间进行合理安排的一门学科。它与环境艺术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但从某个角度来讲,二者还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3]

景观设计是一门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设计。所谓景观设计又称风景设计或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包括园林设计,还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道路、桥梁、河边、绿地等所有生活区、工商业区、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的设计,随着近年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室外环境设计,即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4]景观设计是一门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艺术、建筑学、社会行为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地域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进行融合,同时又与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可以这么说“景观设计是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对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景观设计范畴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现改造、城镇景观设计和历史景现保护等。”[5]

2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

2.1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

2.1.1环境艺术设计史

人居环境的营建历史与建筑史、规划史有一定的区别,它是以人类对环境的营造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设计史。何为环境艺术史?虽然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史学家对此概念持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可以从中总结出,环境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即是一部研究“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6]事物越往前发展,其研究也就愈深入和进步,其研究门类也就越来越多,对设计史的研究也应如此。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史其本身继承了其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研究是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江滨编著的《设计概论》一书中将室内设计史、公共艺术史、园林设计史、景观设计史等统一规为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范围。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它不仅涉及史学框架和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研究,还涉及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方面。总之,它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它提供了一种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新视角和方法,即一种新史学范式和新通史观念。”[7]

2.1.2园林设计史

园林设计史包括园林设计、园林历史和园林设计史三个方面的内容,但它们三者之间即相互作用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园林设计史是对其具体的园林设计所进行的一门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又是以人类文化形态史研究作为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出发点。从狭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设计的渊源、演变过程、发展规律及其设计特征,以物化来阐析园林设计的外部形态、格调、体系,以及园林设计师与园林工程技术发展的一门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即是在一个人类历史的框架范围里,以尽可能宽广的人类活动为背景去探索和理解园林设计的研究。以园林设计为出发点,来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特性和其研究线索是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内容。园林设计史它不仅只是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还是一门研究一系列园林设计手法的学问。

2.2景观设计史

“一项人类如何改变外界物质环境的历史”,是《辞海》对景观设计史的最好定义。直到20世纪以来景观设计史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主要依托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借鉴和导入其他学科的历史证据。如导入和借鉴园林设计史、建筑史、考古学、生态学、历史地理学等。景观设计史的研究由于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引申出了多样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视角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视角产生极大的影响。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一方面“涵盖了景观的历史与发展,包括研究景观感知的变化以及景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变革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8]另一方面,如运用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来对景观图像进行研究。随着“历史景观的分类和评价兴起,景观的审美和生态、遗产和游憩价值成为制定保护和管理政策的一部分。”[9]

3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区别

从两者基本概念的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某些方面虽然包含景观设计的概念,但是景观设计史并不是全部包含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中,确切地来讲,景观设计史只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领域,但它是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交叉研究的范畴。在当前大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人类聚居环境危机感的驱动下,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趋于对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研究,更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过程设计研究。而景观设计史是建立在其视觉艺术美特征基础上,而不是倾向由于环境危机问题引发的历史研究。景观设计史和环境艺术设计史两者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研究人类所居住环境的两门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

4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的影响

4.1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的相同点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它们三者都是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的历史研究。历史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智性的形式,而这三者是这种形式的一种探索类别。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与其它历史研究一样是所谓“历史”研究家族的成员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史本身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独特子集,具有交叉性与跨学科性的关于研究自然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观点,是对人类栖居形态的演变、营建工程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设计思想发展历史的专门研究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史不仅揭示了自然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剖析了因为人类活动而所导致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这样人类可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便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的变迁,以研究“第三自然”为出发点的研究,园林是从人与自然的共生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研究,“是人类用自然材料建造的用来代表关于自然的主题的作品。”[10]可以说,园林设计史也是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学问研究的。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是把自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的,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去认识和理解自然,把自然进行升华。

4.2环境艺术设计史对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当下,在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大的背景影响下,园林设计史研究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视角,同时许多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兴的研究观念。如近年来研究园林设计史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偏重,提出了大量的以针对地域环境的变迁史视角的研究和园林设计史对自然观的阐释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的关注,以及园林设计史中对社会情境分析的研究成为园林史的主流研究方向,以上这些例子的研究视角举不胜举。跨学科研究是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环境艺术设计史就其性质来说属于边缘科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吸收营养,启发其研究,使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更具科学化、理论化。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不仅兼具有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特点,并形成了其研究特色。传统的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文化景观,而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因其自身的特点,须结合其文化史来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常把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作为对园林设计史的阐释。环境艺术设计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促使和影响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这样使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走向多元、开放,使得园林设计史研究在关注园林设计本身的同时,也更专注于多学科多元交叉问题的探索。因而使园林设计史所涉及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的宽阔和丰富起来,其学术研究深度更为提高,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也更为深入。

4.3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园林是人为的景观,园林是围合的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园林设计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筹。以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为例,传统园林设计在前,景观设计在后,传统园林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传统的园林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因而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研究内容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叉,同时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会受到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近年来学者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愈加深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视角中,园林设计史研究与景观设计史研究存在交叉,因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可以借鉴园林设计史研究的成果,促使其研究向前发展。如研究我国传统园林设计须考虑政治与其的关系,因为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有意无意受到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很多传统园林设计正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而呈现出某种设计偏向。景观设计史研究和园林设计史研究一样,也须考虑其当时的阶级因素,也可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视角出发而进行深入地探讨。因而园林设计史研究的视角可以借鉴到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中去,扩宽其研究的思路,同时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也影响着景观设计史的研究方法。

5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国景观设计的起源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我国的园林设计对我国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也和其他国家的景观设计发展一样,经历了从起源、发展到高潮的三个阶段。如表1。

5.1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景观设计又要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景观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构件。景观是环境中最活跃的、集中的、优化的构成要素,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实现这一条件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可通过对环境景观的特征和特色成因进行剖析,从而有利于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已有的环境资源,加深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景观设计对于某一特定的环境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社区、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平衡。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使人们杂乱的生活环境变得有条有理,宜人的景观能使所处环境的人们感到舒服,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们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算长,设计师的大部分实践都集中在城市公共环境领域,近代以来,如辛亥革命以后,在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一些公园和城市广场,像广州的中山公园、汉口市政府公园及南京的中山陵前广场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沿袭了我国的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在原有的景区或古建园林的基础上扩建或改建而成(图2),而以这些为代表的公共环境设计作品,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及“都市田园化和乡村城市化”的概念的推动下,严重阻碍了对传统造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我国后来城市景观创作的先天不足,空洞、毫无中国特色的后果,但是,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经历了改革和探索、模仿与反思、兼容并包与共生三个阶段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如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中心(图3)、广州陈家祠广场、上海延中绿地等一系列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景观设计是一种复合的系统设计,如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即包括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还包括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系统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在于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常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1]。

5.2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间互为联系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以研究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出发点的,只是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已。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设计实践活动都有许多的交叉,这种交叉在城市的外部空间设计方面尤为集中体现,这种外部空间的设计可称为“景观设计”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如(图4)。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并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包括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种学科融合的复合设计体系。环境艺术是以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契机,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设计核心,注重外部空间设计的人文质量的设计学科。由于有“环境艺术”的介入,从而丰富了外部空间设计的景观要素。我国现代景观主要出现在城市,投资大、范围广,它是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点建造而存在,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为景观设计锦上添花。

6结语

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联系密切,两者研究之间即有学科交叉又互为区别,两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可互为借鉴参考。在全球化进程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大环境下,我国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视野也更为开阔,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多样化。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是,我国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此领域的研究来说相差甚远,还有待我国此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2:61-62.

[3]左小强.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特点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75-76.

[4]邱景源,江滨编著.设计概论[m].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曹瑞林.环境艺术设计02景观设计[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6]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7](英)怀特.16世纪以来的景观与历史[m].王思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HarleyJB.maps,Knowledgeandpower[C].CosgroveD,DanielsS.theiconographyofLandscape.Cambridge,1988:277-312.

[9]金云峰,陶楠.环境史景观史园林史[J].中国园林,2014,8:85-88.

园艺文化概念篇8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园林的定义

很明显,生态园林这一概念是新时代的词汇,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园林而言的。它是在传承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理念和经验,结合现代生态学理论和流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设计上体现出一种层次繁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搭配科学的植物群落。从上所述,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观赏性和艺术美,这是传统园林和现代生态园林的共同特点。生态园林的首要功能是要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出一个景观宜人的仿自然生态系统,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个游览、休憩的场所。二是,具有改善局部自然环境的生态学作用。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附过滤作用,以达到调节局部小气候,吸收粉尘,减轻噪音,吸收和过滤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净化和保护地下水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三是,通过科学、有效地配置,建立一个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都非常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2.1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生态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通常要求植物的形态、颜色、线条、质地及搭配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变化,这样才可以显示出园林结构的多样性、繁复性。但同时又要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在视觉上达到过渡自然、和谐统一的感觉,这样既生动活泼,变化自如,又可以避免繁杂无序、结构混乱。总的来说,变化如果过于繁复,整体就会显得突兀,失去美感和观赏价值,但如果太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这就决定了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一定要在变化中把握统一。

2.2景观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设计者一定要熟练掌握不同植物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在整体上把握整个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的搭配,将人们对植物的观赏要求和艺术理念进行合理配置,突出生态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协调性,掌握植物在季节变化中的属性,使其在各个季节都能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和体现出生态园林应有的价值。

2.3均衡的原则

由于植物的姿态各种各样,有的体态相对整齐,有的则姿态错落有致,因此,将姿态、属性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进行搭配,景观就会显得稳定一些,观赏性就高一些。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植物在其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变化,以此在设计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均衡搭配,产生相互呼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理想效果。这就要求在根据周围环境进行植物搭配时,遵循规则式和自然式均衡的原则。前者常用于整齐对称的建筑,如陵园,后者常用于各种花园、公园、植物园、自然风景区等,以求得错落有致的美感和观赏性。

2.4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概念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理念,它是指某个物种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地位。在城市园林设计和建设中,生态位概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园林艺术观赏性的高低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3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

首先,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掌握生态适宜性原则,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选择植物进行搭配。搭配时应尽量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营造出不同季节都能看到花开似锦、绿树成荫的景致,形成四季景观各异的效果,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到大自然的美丽。

其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等。正确的对土地进行勘察工作,植物要依靠土壤才能生长,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再次,分层配置的理念和实际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基础工作之后,就是园林设计的主要部分——植物配置,分层配置、色彩搭配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将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它们在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美感。而且合理的植物搭配会形成一种姿态各异、层次分明、颜色繁复的艺术欣赏效果。

最后,注意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对比和衬托是对分层配置方法的延伸,主要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在实际配置别注意植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以此达到对比作用的实现,从而表现出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呈现艺术美,进而衬托出园林植物的欣赏价值。

4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越来越体现出艺术性,其中的主要部分即植物配置非常关键。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对于植物配置至关重要,而一旦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能营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并存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园艺文化概念篇9

Horticulturalexposition2014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选址青岛市北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园。青岛馆建设基地位于世园会中华园中

心东部区域。用地属丘陵地貌,东南高,西北低,高差近10m。青岛馆主入口正对中华园主路,北边面向主

园区景观,可以纵览“天女散花”主轴线。

作为世园会中的重要建筑之一,青岛馆具有宣传展示青岛园艺发展、推广青岛园艺文化的重要作用。该

项目秉承实用、协调、节约、便于使用和以人为本的主要原则,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思想,考虑工程建设实

施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强调环保节能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设计概念与形式意象

青岛馆以“山、海、园”为主题,概念意向主要来源于山海之情的文化,并近一步传达灵动的山海气韵、

山水之交的浪漫情怀。

区位图总平面功能分区

220

由于受到地形环境、主体概念、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影响,方案最终采用流动的曲线造型,与园区内流

动的祥云绿化构图相统一。基于地形的建筑整体走向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建筑形体主要分为“行云”、“流水”

两个部分。整个建筑的主要形体由漩涡状的端部发散开来,端部涡旋造型运用黄金螺旋线生成。另一个体量

在地下与主体相连,对应端部涡旋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下沉广场,作为次入口。两个展区在地面和地下分别联系,

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置身其中,能够深切感受到青岛城市景观蜿蜒错落的特点。建筑的外立面采用钢木

构架的表皮处理,并结合大面积的屋面覆土绿化,使建筑产生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景观效果。

功能分区与流线

整个展馆主要分为文化展厅、水族长廊、多功能演艺厅、Vip接待、办公管理、商业六个部分。各个部

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流线的组织巧妙地结合建筑形体自然产生。参观者在流动的建筑空间序列中,从

室外地坪沿坡道进入地下再到地上,最终在主展厅达到空间体验上的最高潮。整个过程中参观者将以多个视

角领略青岛山海文化的魅力。各个流线在主展厅汇集,就像一道道海水聚集在一起,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

221

设计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时间:2011年12月

建筑面积:2800m2

层数:2层

主要设计人员:郝赤彪、程然、范恒昌、邹昊阳、罗然

第一作者简介

郝赤彪,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建筑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城市规划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的文化汇聚,也渲染出本设计的主题理念——山海文化之宫。

生态技术运用

青岛馆遵循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采用半覆土构造形式,40%的建筑面积位于覆土以下,具有良好的自然

保温隔热效果;外露表皮采用钢木构造,便于建筑材料的回收及再利用。建筑内外造坡并结合周边自然地形,建立了

完整的雨水回收系统,不仅提高了雨季排水效率,解决了山地建筑的排涝问题,回收的雨水也可以有效补充周边园区

的植物浇灌之用。建筑照明采用LeD冷光源,光电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大为提高,地下房间部分采用光导照明系统,

基本解决日间照明。馆内各个建筑构造及设备环节进行了节能一体化设计,突出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效率。青岛馆在

园艺文化概念篇10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建筑美学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美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学术概念,西方人追求美的本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认识的,并可以表达为一套明晰的逻辑性概念系统、犹如几何学体系,而且它与客观世界是完全对应一致的。而中国文化并不认为语言符号与事物是完全对应的,在客体方面是“言不尽物”、在主体方面是“言不尽意”,语言只是认识客观事物和主体心灵的一种媒介,而不是事物和思想本身。

就思维方式而言。西方形式美学基于哲学世界观,将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看作整个自然和宇宙生成和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自上而下地剖析美和艺术的形式规律,具有思辨性,因此其基本概念也必然是纯粹的、抽象的、确定性的。而中国形式美学由于是建基于审美的艺术经验之上,其思维方式也必然是从审美主体的意向出发,对美和艺术进行经验的感悟,并通过浑整的、具象的概念进行意会性的表达,因而作为经验形态的中国形式美学的一大特征就是主体性。

就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情到理性,那么中国人则是从感情到语言符号再至体悟,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只能是超符号的心的体悟。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哲学、艺术、生活美的理论所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体系,而其核心都统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如气、道、阴阳虚实、情理、言、象、意等。

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观念与东方的宇宙观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是中国传统宇宙观的体现。宇宙是天地万物之总称,它是概括天、地、人以及万物的时空综合体。我国的多种哲学思想和流派都将宇宙看作是两个对立力量和谐而又动态地共存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与相互转化。早在殷周时代,中国哲学家就在《易经》中把“变”看作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他们从自然现象的日光向背、昼夜递承中建立了“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阴阳学说,认为世上万物来源于变化,而变化是对立的阴阳两极互相作用的结果。《老子》说:“阴阳合德,而刚柔合体”,意即万物万象都存在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连接、转化、渗透、融合或统一之中。然而,这种统一是对立的统一、变化的统一,故具有无限的运动性,周而复始。这种事物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和谐共存的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国空间概念最根本的哲学范畴。历史悠久的中国具有众多的哲学流派,它们基本上能兼容共存。下面从道家、儒家和佛家来谈:

道家:始于先秦的道家对宇宙空间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它认为空间不是事物实体的属性,但存在于万物之中。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规定性的“无”,同具有一定形态的实体事物的“有”相互作用着的、是连续运动着的统一体。这里的“有”与“无”其实是上述阴阳对立、变化、统一、空间范畴的进一步发展。道家创始人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继承了《易经》的学说。孔子承认事物的变化,认为隐藏在事物后面的那不为人所看见的力量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孔子也讲“道”,但他的道是“中庸”。他认为对于任何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上与下、左与右,如果只看其中之一都是错误的。主张“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无可无不可”(《论事。微子》)的中立而不倚的思想,并赞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的哲学是入世的,认为“道”是成功之本,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佛教:佛教自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圆满地同中国文化进行了同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因在于它们具有共同的宇宙空间意识。佛教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心经》)。“空”在佛教中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而是指宇宙中那个同人们感觉器官能够感知的“色”相对、不能为人们感觉器官所感知与认识的另一方面而言的“空”与“色”的对等隐喻着物质世界与非物质精神的共存与相互转化。佛教教义中的因果、轮回都强调相互对立的两极在更高层次的时空结构中相互转化,不仅考虑到今世,还要考虑到前世与来世。

由上可知,空间在中国,不论是从宗教的精神世界到自然界的物质世界都把它看作是两个相互对立力量和谐共存的动态的统一体。阴阳,有无,虚实,大小,左右,色空,刚柔……等等对立的力量,始终处于一个互相对峙、渗透、转化,周而复始、无限运动的关系之中。正是这个独特的空间意识,使中国的空间概念具有不可度量性、相对性、模糊性、广义性和无限性;只有通过人们的体验沉思,通过人们的审美感受方能领悟其真谛,达到与宇审同一的最高境界。

二、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美学艺术特征与设计手法

江南古典园林的主要空间美学特征是意境的追求,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变化统一的辩证思维,下面将江南园林的典型造园手法总结如下:

1)藏与露

西方人喜欢直率的表达对事物的态度,而中国人则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含蓄表达,显而不露。苏州园林空间受诗情画意影响明显,其空间中景观的组合不喜欢浅显的显露,而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华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所谓“藏”就是遮挡,挡与露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通过这对矛盾的强化,获得了一种含蓄的意境,在本可一览无余的有限视线中创造出超越有限距离或是无限的进深效果。苏州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处的曲桥向东南与“远香堂”隔岸相望,其后的“绣绮亭”“玲珑馆”“海棠春鸣”均在绿树丛中隐约显露其身姿。

2)疏与密

疏与密的关系,在江南园林中反映出园林空间景观要素的经营位置及在空间中集合的密集度。空间要素集合过密对视觉刺激的元素太多易造成紧张、郁闷感,而过疏则显空间平淡无奇。只有疏密有致才能使人随着空间的逐级递进产生弛和张的节奏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时写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造型艺术更讲此法,中国书法绘画有:“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苏州园林是空间造型艺术,因而在总体布局和位置经营方面也毫不例外地遵循了疏密相间的原则。

江南园林空间的排列均以散点式布局为其特点,这种空间组合表现为无定式,因而更需强调空间的疏密节奏,唯其如此才能在无法中见有法,无序中产生节奏。江南园林空间中的疏密关系,主要体现在园林中建筑、山石、植物、水体以及它们总量的集合程度。如苏州拙政园和环秀山庄则为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拙政园的空门布局中建筑、山石、水体、随势而筑,星星点点疏密有致,空间体形态丰满,其随步移景移逐层展开。而环秀山庄的空间立意则很象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北面“房山”“补秋山房”“问泉亭”嶙次节比而又与体量巨大的假山组合在一起,可谓密不透风;而园中南有“四面厅”和“有谷堂”,形式单纯,且地势平坦,可谓疏可走马之处。(图1、2)。

3)虚与实

虚与实是一对即抽象又概括的范畴。从空间理论来说,苏州园林空间是一个完整三维形态,包括园林构成要素这些实体,也包括产生在这些实体要素之间的虚体,即负的形态。苏州园林中虚与实的对立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以山与水来讲,山表现为实,水表现为虑,所谓虚实对比就是通过山与水的关系来求得的。苏州园林空间特征是:“山令人静、泉令人清”。这种石古、山静和水远、泉清正反映山石水体在空间中各自的表情特征。实体的力度和表情对虚空间的影响往往体现出空间的一种意境之美。(图3)

4)相互渗透的空间层次

苏州园林空间为了化解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追求“庭园深深,深几许?”深邃的空间境界,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所谓藏与露、虚与实,从某种意义程度上讲都不外是为了求得含蓄、幽深所采取的手段。而利用空间的渗透也可极大地加强景的深远感。如果园林空间无围透关系的处理,一目可穷尽园内所有景色,则视觉很易判断出空间的实际大小。但如果隔着一个层次看,空间给人的感觉则要深远得多,如隔着很多层次去看,则会造成一种更为强烈的视错觉,使空间具有不可穷尽的深远感。

5)多重空间的渗透

将不同景观特色的空间结合在一起,在空间边界上有所划分,但彼此又有所因借,空间上相互渗透,形成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则空间层次会更加丰富。如拙政园东南隔三个相互毗连的庭园——楷把园,海棠春鸣和听雨轩,它们之间以实墙和花墙加以分割,而又以曲折游廊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三个庭园大小、形状、特点各不相同,有的院内主植批把,有的以海棠为主景,有的满植芭蕉及池塘睡莲以观赏雨景而得名,其有分有合,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形成一个多层次空间组合,空间意境深远。(图4)

6)横墙上的连续漏窗

若是从室内空间中的花窗向外观望,所能感受到的仅是空间自身在流动,但若是我们走在沿墙的游廊之中,而此半廊的墙上连续设置一列窗口,视点由静止而运动,其动观的效果则更加有趣。例如自狮子林立雪堂前院与复廊修竹阁一带景色,廊的西部侧墙上一连开了六个六角漏窗,透过这些窗洞摄取外部空间的图像,随着视点的移动时隔时透,步移景移的感觉分外强烈。又如,留园的入口即曲折狭长,又幽暗封闭,然而,由于中部景区的一面侧墙一连开了十一个门窗洞口,而且各洞口无论在距离、形状、大小和通透程度上都不相同,不仅大大降低了单调沉闷的空气气氛,还使人们透过这一列富有变化的洞口窥视外部景物,获得了时暗时亮,时隔时透的空间印象。(图5)

三.总结

园林将建筑、山水和花木一体化地高度融合,归根到底是要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从游赏者的审美观赏运动出发造景,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园林艺术中审美意境应当是象存境中、境生象外而又渗透着主体情致的完整和谐的空间。它既是“实”的空间,又是“虚”的或称“心灵”的空间,二者互渗互补,契合而成令人品味不尽的审美境界。园林艺术的意境感染力还综合源于游赏者的全部感官,具体包括:视觉:园林中除了形、色之外,还有文学、绘画又多了一层三度空间,于是就有了旷与奥、高远、平远等视觉感受。听觉:自然界的声音如松涛之声、雨打芭蕉、泉瀑飞溅之声等,以及蝉、蛙、鸟等的鸣叫,还有古刹钟鼓、塔铃之声等。嗅觉:所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说的就是自然花木的气味。园林是一个真实的境域,人在其中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在与环境的直接接触中引发多种感受。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