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3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1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十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城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就城市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等方面。在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pReeS)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的发展转型,以低碳、绿色、循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文明和谐促进社会风气打造,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人居、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环境和生态文明意识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以下特征:(1)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持续性,旨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自我循环,通过不断调整系统内的不均衡因素,合理配置资源,使得城市系统永续发展。(2)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树立人类、环境与社会三个系统协调的共同发展理念。(3)整体性。生态文明城市是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强调三者的整体统一,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从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4)开放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更加稳定的城市系统,其开放性应具有更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系统才能更频繁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此更新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使得系统保持年轻。

二、社区社会资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社会资本与社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并不是简单地将社会资本理论生搬硬套在社区之上。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特点与作用,社区社会资本建构的主体和网络都发生于社区这一地域场域,因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社区并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也不是纯粹的地域场所,而是与社会各领域发生各种联系的纽带。我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社区环境中潜藏着着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从一元到多元、从封闭向交流、从契约向情感的转变,塑造社区文化,建立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城市来说,人们对社区参与行为的兴趣缺乏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基层政治发展的巨大障碍。社区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社区社会资本的富足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普遍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心理基础

在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中,多元治理主体能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有赖于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在网络关系中,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要素,它的作用等同于科层制的合法权威,行动者是否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实现合作,除了制度上的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成员之间发生联系的信任关系。社区社会资本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的信任,主要体现为多元参与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相互信任感。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若是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战略联盟,那么达到互惠互利结果所需的信息资源就能够在多元参与主体间进行共享,从而减少合作中的噪音干扰,并为良好的合作共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可见,增进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彼此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环节所在。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信任社会资本是多元治理主体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的心理基础。

(二)互惠规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制度保障

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仅停留在口号和倡导上,而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无异于空中楼阁。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互惠规范表现形式的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哈耶克的分析告诉我们,规范和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被刻意设计和建构的,它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结果,而通过有效网络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结果的实现。互惠规范是构成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调整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功效,能够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因此,没有互惠规范的社会资本,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社会网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市场、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是某个单一社会主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中,要鼓励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积极构建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所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社会资本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也即公民参与网络,普特南将公民参与网络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任何社会的现代的或传统的,专制的或民主的,封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都是由一系列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构成的,这些网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一些以横向为主,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则以垂直为主,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公民参与网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总之,社区社会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值性使得公众更自觉地接纳生态文明意识,遵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则;另外,社区社会资本还能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能有效解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并推动广大居民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

三、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

徐州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客观上要求徐州以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最终实现“绿色振兴”。2012年9月14日,徐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暨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加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也是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把生态创建作为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狠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再造和环境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总体呈现出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徐州用增量来改善和改造结构,用存量的做强来优化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已产生明显的成效———产业结构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发展新路。徐州还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利用煤灰、煤泥等工业废料,建设煤—电—热—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拓展发展空间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徐州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关键举措: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加强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结构减排力度,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抓好规划整合、关停闭转和进园入区工作,以及技术创新、业态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大机动车尾气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完成总量削减目标和年度减排任务。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治本之策,积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加速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一方面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狠抓重点断面整治,坚决落实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线一律截污、所有污水一律入管、企业排放一律达标、小码头和小养殖一律取缔等“五个一律”要求,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加快“十二五”治淮项目建设,保证各项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四是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扎实做好今年市政府下达的创建任务,尤其要将各项工程建设落到实处。要采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政府性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种有效手段,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全力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保障生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五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健全生态建设的推进机制,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两快两带三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徐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从城市生活环境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空气质量亟待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是地表功能水体达标差距较大。一些饮用水源地总氮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一些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不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一些湖泊水质则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偏低,雨污分流不彻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无害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偏低,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四是新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废电子产品、工业污泥、脱硫石膏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看,也存在若干需要加以干预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低,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演替或完全破坏状态,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乡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乡镇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部分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较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十二五时期徐州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的加快,城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将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巨大等问题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干扰。另外,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较慢,城中村改造较难,包括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群体对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度较低。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今后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成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四、社区社会资本匮乏制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当前,徐州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区社会资本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和结构缺陷等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信任社会资本匮乏引起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依赖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间的网络治理,任何一个治理主体的“不作为”或者“大有作为”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治理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网络治理的规范基础在于行动者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利益,基于信任、忠诚与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促使和维护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相互信任是彼此合作的前提和基石,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多元治理主体才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合作对话才能真正开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尚未建立,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形势下,社会整体信用与组织间信任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信用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政府信用、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偏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体间的信任危机,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现象时有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不同治理主体难免由于利益分化而展开博弈,但是没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利益博弈,必然走向博弈惨局。以我市各区县为例,由于缺乏互信,相关主体往往只从自身的地方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考虑,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努力大打折扣。

(二)规范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规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规范不仅对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体的存在、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尔曼在研究社会规范时指出,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是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框架,并且这些法律法规的成效也开始逐步显现。但是,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而言,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略显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释放。如我国虽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环境基本法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立法确认,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也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而且,相关法律之间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对实践中生态环境执法困境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法律来说,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我国目前生态文明水平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调节社会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三)网络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

一个人、一个组织或团队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存量,而社会资本的存量来自于它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越密,其摄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否落到实处,能不能走得远,政府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的主动合作不可或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必不可少,公众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必须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文明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我国政府管理管制型传统的制约,受传统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长期以来垄断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且这种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不会立刻完全消失,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治理的条件尚未成熟。(2)生态文明市场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增加了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调节难度,使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习俗等因素的制约,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注册难、资金短缺、自律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影响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4)公民社会不成熟。受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体制的影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缓慢,公民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归结到政府部门,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和旁观者,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精神。

五、驱动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区社会资本管理策略

丰厚的社区社会资本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纽带,也是实现美丽徐州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对当前徐州市社区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和重构,不断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结构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以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夯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心理基础:培育塑造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在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强弱体现着公民彼此心理认同、相互团结、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水平,是整个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表征。公共精神可以使人们摆脱个体狭隘的眼光,超越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纠葛,从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审视问题,让公民在保留自由意志和权利意识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协调共事,从而形成高效的群体交流与合作。显然,塑造培育公共精神能够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体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协同治理的诉求。1.实施全方位的系统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如果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缺失,应该是导致人类社会生态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支撑,仅从物质技术层面着手,而社会行动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使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自愿行为。2.开放公共生活,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单纯的学习教育就能够养成的,它还需要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鼓励和推动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条件、机会、平台和社会信任网络,可以使各社会主体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血肉相连,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休戚相关,从而产生生态责任意识。

(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2

关键词韧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关的各种城市问题相继显现,潜在危机不断增多,特别是城市盲目扩张后,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产业结构容易失衡等,当面临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疫情、社会安全事件等破坏性打击时,显示出较大的脆弱性。由此,亟须一种新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城市“韧性”,而“韧性城市”的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关于“韧性城市”

(一)什么是“韧性”及“城市韧性”

韧性,译自英语“Resilience”一词,也被翻译成弹性、弹力、恢复力。将其翻译成“韧性”,主要取其“坚忍不拔”之意,这种译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Resilience”含有的弹性和恢复力两方面的含义。

城市韧性是指城市中的个体、社区、机构、城市机能和城市大系统无论受到何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的影响下所具备的生存、适应和成长的能力。一个韧性的城市,在面对自然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强化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风险管理及促进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城市抵御自然或人为危机的承受力,从而使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且不会危及城市中长期持续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具有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能力,体现为城市空间及城市基础设施留有余地,灾害来临后有抗打击能力和快速复苏的能力。二是具有应对外部经济动荡的能力。三是具有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具备通过社会整合实现自我振兴的能力。那么,与之相反的概念,即是城市的脆弱性或刚性。

城市韧性的指标体系涉及城市体系与服务、经济与社会、健康与福祉、领导力与战略等几大方面。主要包括:兼顾韧性的一体化城市发展规划、高效的韧性建设与管理机构、授权的公众参与城市韧性建设的机制、城市各方的齐心协力与相互支持、社会稳定和安全、生计和就业、可靠的城市交通和通讯系统、关键服务的连续性、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有保障、制定减轻灾害风险的预算、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城市抗灾能力数据、维护应急基础设施、评估校舍和医疗场所的安全性能、确保学校和社区开设减轻灾害风险的教育培训等。

(二)“韧性城市”理念的提出

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超过70%。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巨系统是指构成系统的子系统或元素的数量非常庞大),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洪涝侵扰;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恐怖袭击、恶性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等等。因此,城市如何应对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韧性城市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它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城市的学习能力,抓住挑战带来的机遇,保持长期的发展活力。

(三)“韧性城市”理论的发展

韧性城市理念最早由加拿大生物学家霍利(Holling)于1973年提出,随后不同的学科开始介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韧性城市理念不断渗入城市发展实践之中,国外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发展,世界各地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者、学者加入到韧性城市的研究中来。为了促进韧性城市的研究,国际上自发组建了韧性联盟、韧性组织和韧性城市组织等专业性的学术或产业交流合作组织。韧性城市理念正逐渐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认可。美国直接将韧性城市作为规划顶层设计,而欧洲则将韧性城市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工作者,在提高城市抵抗灾害能力,保持城市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开始逐步接触、认识了韧性城市的有关理论。同时,国内城市科学领域的学者也越来越关注韧性城市的理论研究工作。例如,2011年8月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暨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上,包括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共同加入“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讨论并通过《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成都行动宣言》(但成都并未成为“全球100韧性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首次提到“韧性”概念。总体而言,我国有关城市韧性理论的深入研究还很少,对韧性城市的系统认识有待深化,目前也尚未提出结合中国国情的韧性城市相关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等。因此,我国韧性城市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系统地探索。

二、建设韧性城市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抉择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虽然历史上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但结果仍然不尽人意。根据资料显示,我国74个新标准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4.1%,华北不少城市常年被雾霾笼罩;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水质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而27.8%的湖泊(水库)呈富营养状态;土地退化问题严重,201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8.02万公顷,有30.7%的国土遭到了侵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并对人民生产、生活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可以大大加快生态环境修复进程,不断改善区域空气、土壤、水质等指标,恢复和提高塌陷区土地生产功能,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黄石经济发展环境

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城市环境的好坏决定招商引资成功率的高低,城市生态环境越好,越容易招商引资,城市经济发展也越快。例如,广东惠州市严守“绿色生态”生命线,以绿色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崛起新路。世界石油巨头壳牌、国际LeD芯片巨头美国科锐公司等跨国公司为惠州的生态环境所吸引,纷纷选择惠州建立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惠州LeD产业年产值规模就达391亿元,2014年产值达508.35亿元,产业规模居广东省第二。生态环境成了惠州最大的秘密武器。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韧性最强的城市才能具备经济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发展,或者说城市环境越好,韧性能力越强,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也就越强。

(三)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大力提高城市韧性,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抵御外来冲击、灾害的能力,不断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韧性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运行机制

应结合实际尽快建立相关生态韧性建设的体系、指标。或者说要重点围绕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尽快建立起能科学、易操作的生态恢复建设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今后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例如,开山塘口的治理体系、指标,工矿废弃地的整治体系、指标,土壤污染的治理体系、指标,大气污染的治理指标,水体污染的治理体系、指标。等等。同时,要对高风险地区进行重点干预,提高其风险抵抗能力,这是很多韧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的城市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开山塘口、工矿废弃地,还是土壤、水体污染的整治等,应该进一步分门别类确定重点区域和重点治理项目,甚至重点措施等。例如,加固建筑,整修道路,修建公园等避难场所;改善管理机制,提高居民的抗风险意识;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让整个区域的应急自救能力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已经制定的计划必须行之有效地持续下去。

(二)跨界整合应急力量

灾难没有边界,响应也没有边界,重建更没有边界。要进一步整合各方应急力量。如城管、消防、医疗、应急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在各自的领域做好工作外,还要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跨领域进行应急响应培训,形成一支支整合有序的应急队伍。

(三)强化奖惩问责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因此,建设韧性城市也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考评体制和机制。在韧性城市建设工作中,对于重大项目建设,要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有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列为评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凝聚各方力量

建设韧性城市,单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要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的不同特点,通过开设专题网站、政府公告、进行防灾演习、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市民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时,在农村地区重点围绕雷电、冰雹、山洪等灾害展开宣传教育;在城市地区重点围绕火灾、地震、有毒气体泄露、爆炸,传染病等方面展开宣传教育。同时,要把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经常性的韧性城市建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韧性城市的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都要拨专项资金对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对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三是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向韧性城市建设项目,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44-0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得各国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1970年以来,丹麦GDp保持稳步增长,能耗基本持平,18%的总能源利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30%的电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2008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生态城市大会,提出生态城市是指一个生态发展良好的城市。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为下一代人发展考虑,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众多企业、机构和国家中被采用,其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希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涵了自然生态,也包涵了社会生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讲,核心是主体与周边整体环境的关系要和谐。“生态城市”则是指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高达近75%,有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各国在城市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城市的发展必须符合两大趋势的要求: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城市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因此,城市的新建筑和基础设施,新的社会与文化机构建设也都要满足这两大趋势的要求,并且不能再继续扩大对自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如生态景观修建、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人居环境生态化和环境教育,等等。人们在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注重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态城市文化是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人们长期创造和发展;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也体现一国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等。生态城市的文化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它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日趋深刻。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革,要求当前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与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树立生态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文明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励人们建设高效、低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在生态观念、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形成广泛的共识,积极主动进行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不损害群体生存环境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只关注经济的积累,更需要关注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应该从增强人的文明意识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根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如城市的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因为车辆增加,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不遵守基本交通规则造成的,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等,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低下,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埋下很多隐患。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发达程度,除依赖交通法规的约束外,还要依靠每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再如,人们在购车、购房等方面追求奢华思想,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充分利用,影响着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还有。城市里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娴、乱贴纸质广告、乱扔垃圾和不文明用语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城市中的一些公共环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文明进步程度不仅仅体现在楼宇、道路等硬件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精神风貌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为我国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库里蒂巴市积极宣传环境教育

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该城市积极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从儿童开始,甚至在免费的环境大学对市民提供环境教育。该市1/3的市民骑自行车上班,降低了污染,居民也锻炼了身体,使得该市在交通发展方面为生态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在降低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方面实现了双赢。

(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理念教育,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政府陆续开展了环境教育宣传的多种活动,比如,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等等,甚至使家庭消费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居民不仅积极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城市环境规划,这使得城市的设计与管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且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加强化,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新西兰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社会舆论指出,环境教育是实现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在新西兰,人们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文化教育,开展生态城市的文化宣传,促使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从家庭生活、生产生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理念,践行生态城市建设,对居民进行生态城市文明教育,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既符合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资源节约,理性消费。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张低耗、低排放,将资源有限性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行为规范上,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走向更加成熟,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生态城市文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可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生态文明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的城市建设的思想观念,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多途径、多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引导民众改变落后观念,树立先进意识。城市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状况、城市美好形象,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生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加合理与完善。生态城市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工作,共同规划设计。

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推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人们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它的普及与应用,既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普及使用生态技术,选择合适的场所,建立有效的生态技术培训与宣传机制,使自觉使用生态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促使学校、机关和社区等组织机构参与环境教育,积极创造生态城市文化教育机会,扩大社会影响。应该强调人人参与,要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居民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调动各经济主体力量,多方位、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生态城市文化知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倡导城市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四是制定和落实生态政策。生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要综合考虑生态学、经济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同时,要结合实际将相关技术予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益均衡机制来实现政府与公众行为的一致性,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政策的设定,既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既要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目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上建立一种生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推动机制,才能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才能更加重视人与生态协调发展,深化对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理念的认识,将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城市发展政策渗透,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4

一、生态文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是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同志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上分别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国策。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三五”时期现代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必由之路。

(一)加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张,人均森林面积、淡水资源分别仅占世界水平的12.8%、28%,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对于个体城市来讲,也许曾经矿产丰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始资源几近开采殆尽。而长期以来粗放式生产方式,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环境约束。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城市经过长期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峰值,再不刹车进入拐点,就有可能驶入“环境沼泽”。“十三五”时期能否驶入现代城市发展快车道,推动现代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然选择。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设现代城市需要绿色发展。2015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首发《2015国民大数据》,影响幸福城市的指数,居民收入排在第一位,健康状况紧随其后。居民最期待改善的是:提高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保障,拥有健康的身体。由此可见,增加收入与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影响居民幸福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是支持居民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态文明和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现代城市之魂,建设生态文明,是市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导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未来,因此现代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是“十三五”时期使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文明挑战

城市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建步伐加快,容城扩城强城,各地普遍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通病。“十三五”时期,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

(一)城市水源污染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我国近一半的城市河段为V类和劣V类水质。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过高,有些城市的水源地已经因为污染问题不得不退出水源地的地位。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超标污水直接排放,与此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也在全国大范围存在。地下水超采与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并存,日益增多的水体污染物使我们的水源及水环境不断恶化,给城市环境质量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015年6月4日环保部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环境监测的161个城市有145个城市地下水较差及以下的超过60%。

(二)城市空气质量恶化

目前,我国有一定数量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根本原因。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许多地区了雾霾橙色预警。2014年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占90.1%;酸雨城市占近30%。2016年2月4日环保部《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o3污染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在全国监测的74个城市中,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同比上升3.4%,与2013年相比上升7.9%,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三)城市噪声扰民

城市噪声是一种公害,它对于居民的干扰和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比例分别达到30%、5%、8%-10%、47%;各种噪声杂音,让美好的城市感受大打折扣,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法律体系不平衡

法律制度建设依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执法合力,对生态保护、现代城市、美丽中国建设产生了严重制约。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生态危机已经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亟待建立完善的标本兼治的法律体系。

(五)参与意识薄弱

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深深牵动着党和政府。虽然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公众环保和参与意识较弱,真正在广大市民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三、现代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一)坚持理念先行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作支撑。一是要让现代城市处处透出生态理念。众所周知,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要发展生态艺术,把生态文化具体地渗透到现代城市产业、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方面。让生态文明文化与价值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从编制规划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要加大宣传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真正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二是要做生态文明的忠实实践者。很多人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埋怨企业与政府,虽然可以理解,但忘记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们在批评社会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其实,我们每个人,既是良好生态的享有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因此,建设现代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又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形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为人服务,优美的环境因人而彰,构筑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坚实基础,增强公众的生态责任,切实增强“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意识。市民的每一小步,都是现代城市迈向生态文明的一大步。培养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做生态文明的忠实实践者。

(二)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对于推进现代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影响和滞阻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日趋增多,深层次矛盾问题越来越错综复杂。为此,推动现代城市发展,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源头管理。如何从源头上化解积弊,要运用“整体理念”思维方式,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要从过去粗放的管理变成更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要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二是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对政府和市场做更加准确的定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道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避免政府失控和市场失灵,减少政府行为的盲目性,彻底走出“总体改善、局部恶化”的环境治理怪圈,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险与成本。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等活动。“顶层设计”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使其变成基层动力,让地方、社会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使顶层设计更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优化空间布局

要努力提高现代城市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水平。我国人口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科学谋划发展布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现代城市发展,树立大国土理念,调优空间结构,珍惜与合理利用每一寸国土,坚持可持续发展,完善和创新区域发展政策,规范创新主体,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住规划关,保护环境,规划先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科学编制空间规划,明确开发管制界限,保护自然环境,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协调空间开发秩序。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无缝对接和人与环境资源相均衡的原则,调整空间结构,释放结构红利,拓展城市生态绿色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科学种绿,精心护绿,严守生态红线,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的美好家园。实现城市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城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积极加强对噪音扰民问题的治理,有效解决噪音扰民问题。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家园,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四)变革生产方式

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方式相伴随,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题,只有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做好“加法”。要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在两型社会城市建设上不断做好“加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各类产业“绿色发展”,发展战略型新型产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提升新型产业在经济生产中的比重,重点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以绿色GDp评价为重点的两型监管体系。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减法”。要推进节能减排,把住准入关,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减少空气与水污染,严格项目环评,大力推进战略环评。要以主体功能区为依据,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准入、环保标准等,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城市格局。要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龙头,重金属污染企业数要减少,做好“减法”,把住排放总量关,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规范污染物排放许可行为,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要切断污染源,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每年要持续递减。要把住排放总量关,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要强力推进,同时要推进以电、煤、钢等高能耗行业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推进以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减排工程,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绿色环保行动”。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五)完善法律体系

一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填补某些法规空白和漏洞,明确生态保护宗旨与保护范围,解决法律之间罚则偏软,相互冲突、脱节等问题。加快研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污染物问题控制等法律法规,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完善法律体系,让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与新环境保护法齐头并进。要做好事前预防、行为管制和事后救济三大类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框架,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法律制度,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二是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大执法力度与监督力度,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保持高压态势。要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十三五”时期,依靠法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环保新秩序。

综上所述,“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是现代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理清思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坚持理念先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变革生产方式、完善法律体系等,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现代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理论局.改革热点面对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0-114.

[2]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47.

[3]湖南省委宣传部.热点话题谈心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122-128.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5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城市建设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来看,中国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为期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必须依赖部落的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生产活动要靠简单的渔猎采集。铁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在我国,农业文明的突出表现就是小农经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自耕地上轮种套种、精耕细作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个人需求极易满足,是这种文明生产方式上的突出特点。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从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进化。机器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通生活生产过程当中,人们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早在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就对人类虐待自然界的行为进行过谴责。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恶化。2005年3月,联合国发表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猛烈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理应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谓生态文明,其实它是在对人类经历的三大文明形式反思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调整,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之后我们不得不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纲领,强调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的文明形式,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所谓的生态文明,除了要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调整之外,还包含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建设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类居住场所也不断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开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乡村,开始前往城市居住生活,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当中,自然环境面积进一步被压缩,农业用地逐渐远离城市中心。城市成为了人类居住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场所。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与落实,才能少走弯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烟台高新区行政面积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00人,是烟台魅力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绿地面积35%以上,年平均气温12度,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包括了核心发展区、烟台高新区apeC(莱山)产业园、烟台高新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apeC中国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烟台卧龙经济园区等“一区四园”,区内及周边聚集了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航天513所、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7家。高新区距火车站和港口15公里,距烟台空港6公里,可直接与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实现航空、海上和陆路通商。烟台高新区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智力资源丰富,战略机遇叠加,是胶东半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优势地区。

(一)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严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传统的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沿袭,而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划分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合理划分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域,除了可以更好的方便居民居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之外,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这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就必须杜绝过去“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建设方式,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现实条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优化产业布局。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绿色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和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发展思路,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道路。

(三)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体系

生态文明下的测功能是建设应该要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平衡。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环内径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支持之上。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只有扭转过去传统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才能够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使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至于沦为一纸空谈。

(四)提高居民素质,改善居民行为素养

生态文明除了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个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居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扎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第二,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之中,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强化居民的文明规范养成,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第三,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的相关功能,这是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自身行为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的良好办法。

作者:张哲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生态,2013(01).

[2]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7

乌当区地处贵州省中部,是贵阳市下辖的新城区之一。坐落在贵阳市二环林带上,森林覆盖率达50%,风光秀美,生态环境良好,享有“黔中秘境,自然乌当”之美誉。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乌当区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在产业协调发展上实现突破

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协调发展。著名学者温元凯教授在出席首届中国贵阳(乌当)国际温泉节温泉产业高峰论坛时也强调,“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最优模式。

乌当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因地制宜提出了大力开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为龙头的旅游经济,拉动三产全面发展的思路。短短三四年间,乌当区就成功打造了御温泉、保利国际温泉、泉天下温泉等,使乌当一下子成为“温泉之城”。几乎所有节假日,乌当温泉家家爆满,天天爆满,乌当温泉品牌一夜之间享誉省内外,成为贵阳市民假日娱乐、商务人士商务休闲首选的绝佳场所。温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乡村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疱沥一泡汤”等精品旅游路线一时间成为人民争相体验的旅游热场。

目前,乌当区正在加紧开发新的温泉,已相继有振华万象温泉、香纸沟温泉出水在建,正在打水待建的有香思河、金螺湖、情人谷等温泉。乌当区将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实施景泉共建,形成以新天地区温泉为核心,以北线温泉组团为延伸。以东线温泉为重点的温泉旅游产业带,全而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养生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全面繁荣,推动三产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可能逾越工业化阶段。乌当区破除传统工业发展路子,通过坚持高新技术带动战略,举全区之力做大做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园区,高新产业迅猛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稳定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制药、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在大力发展三产、二产的同时,第一产业作为乌当区的传统强项,同样受到重视。乌当区充分发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孵化和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蔬、果、畜、花、药、茶”六大特色产业,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特色农业”,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基本建成了“十大特色蔬菜基地”、“四大特色水果基地”、“三线养殖小区”、“两大花卉基地”和“两大药材基地”,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要力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足功夫

为了山更清、水更绿、生态环境更美好,乌当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把保住“青山绿水”当作头等大事,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乌当区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面对污染企业排污问题,乌当区一手抓源头,一手抓治理。抓源头,主要是在招商引资上设环境保护门槛,对污染企业一律亮红灯,不论投产后经济贡献有多大,只要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一律拒之门外。正是因为这种拒绝,几年来乌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利保护。抓治理,是对污染企业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乌当区将区域内对河流水域造成污染的造纸厂全部依法关闭;对造成地质灾害的矿山,依法关停;对开山采石打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依法对其关停。已经造成破坏的,如砂厂、矿山等,采取恢复植被等方法进行生态功能修复。

生态保护,实质上就是要对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在环境治理中,乌当区还探索出一条综合利用的好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这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区域的生态功能修复。既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增加“绿色”,又能集约利用土地。

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不遗余力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以人为本,不仅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造福于民的过程。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要保护和解决好民生问题,老百姓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老百姓对此也最有发言权。

对民生问题,乌当区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切实抓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保障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如在“劳有所得”方面,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民工返乡流,乌当区到目前已经举办多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活动,仅2009年2月举行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岗位4100个。同时,乌当区还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的登记、纳税服务、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开辟返乡创业农民工“绿色通道”,降低其创业门槛,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等方式为农民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在“住有所居”方面,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百宜乡红旗村定点安置让农民喜笑颜开,村民创作的“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挂记危房户;由百姓到村官念念不忘谢党恩”,“辣椒产业致富红旗村;危房改造温暖红旗人”,“生态发展,百宜乡内百事顺;惠民政策,红旗村里红旗飘”,“昔日危房户乔丘新居;今朝新村人倍感党恩”等喜联贴在新房上,表达了对党恩的感激。在“居有所安”方面,乌当区加大工作力度,增加社区巡逻密度,有效降低了犯罪发生率,保障了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引来阮居平、董克俊等享誉省内外的知名艺术家移居乌当。

为确保群众呼声能够最快、最真实反映到区领导屡,确保群众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乌当区及时搭建、开通了“百姓一书记区长交流台”,通过整合市级交流台和区远程教育村村通视频会议系统、区政府门户网站、热线电话等,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呼声上传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凡问必答,能够解决的,依法解决;不能解决的,积极协调。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认真解决好群众的困难,老百姓就会更加坚信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乌当区发展的信心也会因此更加坚定,会赢得老百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注重在弘扬生态文化上用心用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虽说城市是经济社会载体,但是,它的内涵却不是由“经济”二字所能囊括的。斯德哥尔摩被美国《读者文摘》列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之首,要归功于这座城市在常年的规划建设中,把人、文化、土地、历史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给城市注入了文化的“灵魂”。恰如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过程中,必须为城市注入生态文化,激活其灵魂。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8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7%,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增长的奇迹。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并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而这种对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所获得的增长,在一定上意义可以说是不可持续的。2006年,中国创造的GDp为2.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大约为5.5%,但所消耗的能源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由于装备和工艺以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而劳动生产率却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高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目前,全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1/3的城市居民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3亿多农民喝不上清洁的水。此外,我国还保持了污水排放量全球第一、Co2排放量全球第一的两项纪录,这些纪录对中国这样一个在全球扮演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不利的。

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国务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将其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治理环境污染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五年来各项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这说明,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的严峻挑战有着十分清醒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的提法对北京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北京是一个资源十分紧缺的城市,特别是随着北京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口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此外,北京生态环境受周边区域严重制约,由于城市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既影响了北京城市“宜居”水平和市民健康水平,也严重影响了北京城市形象,这也是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没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特别是北京在筹办奥运会的六年来,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六年后,不仅在绿色奥运方面向国际社会所做的七项承诺全部兑现,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成为200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惟一完成万元GDp能耗目标的地区。

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我国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产业。1994年至200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平均为1.65吨标准煤,重化工业为8.3吨标准煤/万元。而服务业,万元GDp能耗水平低于1吨标准煤。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需要服务业,特别是与北京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因此,大力发展与首都城市功能相应的服务业发展,既有利于北京城市功能发挥,也有利于北京生态文明的建设。

由于有意识地在政策上扶持和引导,六年来,首都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三次产业实现合理和均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包括促进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同时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例如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限制其发展,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有计划搬迁、山区小煤矿整体关闭;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与奥运有关的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以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流通、信息传输、房地产、旅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体系。到2006年底,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从2002年的61.3%提升到70%。

北京之所以能够完成万元GDp能耗目标,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此外,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等项措施,也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但经济结构调整,对北京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的贡献率至少在60%以上。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绿色奥运”理念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为落实绿色奥运,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

北京由于加大了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以防治大气污染和保护饮用水源为重点,通过增加优质清洁能源、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为明显改善。以空气质量为例,2001年北京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1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0.7%,而2006年,这一指标为241天,占全年总天数为66%。

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绿色奥运方面曾向国际社会做出了七项承诺,这七项承诺指标包括: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形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通过六年多的努力,到2007年上半年,七项绿化承诺指标已经全部实现。北京全市形成了山区、平原和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山区95%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绿化,形成了林木葱翠、绿绕京城的宜人景象。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9

【关键词】烟台生态文明实施路径高新区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实施路径这一理念,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金磊在《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并要按照城市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烟台市位于渤海湾的南大门,随着烟大铁路轮渡的通航和烟台港不断发展壮大,作为环渤海“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日渐显露,与东北亚及长三角经济圈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而高新区则位于烟台中心城区东部,距市中心约15公里,距离莱山机场约10公里,距烟台港约15公里,烟威高速、青烟威荣城际轻轨从区内穿过,对外交通体系便捷,是进入烟台中心城区的东大门。

长期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思想,秉承着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的战略目标。2013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开启烟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围绕打造烟台“东部滨海生态城”这一建设目标,烟台高新区的总体规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目标,到2014年初,烟台高新区已经初步建成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滨海生态科技新城,成为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区。

二、基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城市是生态文明战略得以实现的主要载体之一,我国自从提出生态文明战略以来,就有很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试验生态文明城市的实现方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烟台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其主要的路径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一:政策引导

烟台市高新区实行低碳经济的阶段还处于初期,政府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充分利用扶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信贷、土地、产业等激励政策,同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应用等问题提出具体支持的建议,特别是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要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二是利用政策、经济等组合手段来控制当地碳排放量的大小与速度,同时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制度与大型企业碳排放额度的目标考核制度。三是搞好市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全面协调低碳经济发展的行政体制与机制,使企业在节能减排中遇到矛盾和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

(二)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二:技术保障

(1)创新生态城市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烟台高新区把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发展目标。在空间布局上,高新区总体按照“一心”、“四带”展开。“一心”即以科技CBD为中心,将科技CBD打造成为低碳绿色核心区、低碳起步示范区;“四带”即将滨河科技文化观光带打造成为低碳智能示范区,将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打造成为低碳工业示范区,将高端服务业聚集带打造成为低碳建筑示范区,将滨海度假休闲旅游带打造成为低碳交通示范区。

(2)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烟台高新区牢固树立“产城融合”理念,突出主题、彰显特色、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全面打造特色鲜明、创新活跃、发展高效、生态优美、宜居宜业、低碳智能的滨海生态科技新城。根据《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高新区将建成一座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在全球具有影响的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滨海生态科技新城,高新区作为烟台“第六城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总体规划中,高新区将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孵化、软件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3)全面实施生态建设。烟台高新区作为“中德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示范区”,开展了全面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与旧城更新改造;建筑节能、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与社区节能;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城市智能化管理;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物和废水处理与利用等。

(三)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三:公众参与

烟台高新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一直围绕群众、依靠群众。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活动提高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政治层面。要求高新区的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发动群众,齐心共促,通过公告、宣传标语、限期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卫生意识,调动全区人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促进全区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在区内主要垃圾点增设乱倒垃圾警示牌,制作以“文明乡村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等为内容的横幅,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选择合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是每一个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烟台市高新区已经在发展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了新的起点。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的内涵和规律,紧紧围绕“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篇10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生态环境;达州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9-0007-04

abstract:thefifthplenarySessionofthe18thCpCCentralCommittee"proposal"putforwardfivenewideasfordevelopment.Greendevelopmentisafundamentaltransformationoftheconceptandthemodeofdevelopment.Cityisanimportantcarri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economicsociety,andecologicalcivilization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thedevelopmentofcities.withthenew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astheguide,toseizenewopportunitiesinthenewroundofdevelopmentincities,wemusttaketheecologicalcityasthegoalforgranted,toenhancetheoverallimageofcities;wemustmakeecologicalconstructionasthebasis,toacceleratethepromotionofecologicalrestoration;andwealsoneedecologicalcycleofagricultureto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green.toacceleratetheoptimizationofindustrialstructurefor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industry,andtodevelopgreenecologicaltourismtoexplorethekeypowerofgreenindustryandsoon,willbeourgreatneed,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GreenCity”ofDazhou.

Keywords:Greendevelopment;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ceptofdevelopment;ecosystem;Dazhou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美丽中国建设”首次写入国家战略[1],反映了党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视。这不仅为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开展指明了方向,更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城市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聚集区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破解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这一对矛盾,当下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引领。

1城市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

1.1城市绿色发展城市是现代社会文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主要趋势,也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党的“十”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十八届五中全会更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将绿色发展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绿色发展与城市经济具有内在一致性,城市经济本质上是空间集聚经济,强调空间投入产出的合适比例,具有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绿色发展也需要通过城市经济社会进步来实现和提升[2]。

1.2生态文明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全面提升居民持久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的维护和利用效能,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4]。因而,从国家、政府到社会,都应该给予十足的肯定与重视。

2达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

2.1生态城市创建扎实推进近年来,达州积极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生态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一是积极创建生态市。编制了《达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年)》,并作出了《关于加强生态市建设的决定》。生态县(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已成功创建四川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正努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四川省文明城市。初步形成了“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单位(小区)花园化、通道庭院景观化”的新格局。三是大力加强生态细胞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绿色乡镇、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建设工程,实现了生态园林发展的新跨越。四是着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类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有30余处。重点生态工程成效显著。全市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有森林面积64.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1.51%,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2.2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减排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通过有效治理并逐步得以控制。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1.8%。全市2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0%,主要河流水质相对稳定了下来。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通过进一步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面源污染治理强力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逐渐改善,先后对2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了限期整治。加强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了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工作,加强监管和监测,有效保障了全市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

2.3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了一批重大环保基础设施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环境保护基础条件。一是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截至2015年8月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5万t/d,可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000多t,新增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22.5万t/d,对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城区管网改造。期间,共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10.47km,大大提高了城区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置率。三是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目前已实现县县建成垃圾填埋场,并配套建设了渗滤液处理设施。建成2条350t/d的垃圾焚烧发电生产线,处理生活垃圾700t/d;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医疗废物5t,全市实现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四是加快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步伐。全市已有15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3达州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3.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达州属革命老区、丘陵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欠发达仍是最大的市情。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建材冶金、机电制造等方面。产业链条不长,竞争优势不强,龙头企业较少,集聚成群不够,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程度不高。第三产业规模较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能力较弱。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问题。

3.2生态承载能力有限近年来,达州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森林植被总量不断增加,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任重道远,农村环境污染有加剧趋势,城市水源地面临污染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3.3产业结构刚性制约达州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资源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以及人口的增长、扩大内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消费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占全社会能源消耗70%左右的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导致高耗能刚性需求增大。加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投入大、周期长、国家政策和技术限制等多种原因,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垃圾回收、物资运输、仓储管理等中间循环经济产业滞后,达州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规模化的垃圾回收和分类处理企业,行业管理混乱,存在粗放式发展,分散式管理、低效率处理等现象,造成资源的大量损失和严重浪费。大多数人还远未形成生态理念。在政策层面,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有待于强化,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想,尚未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定、执行落实、意见反馈、考核评价全过程。在市场层面,发展生态经济效益回收周期长,企业过分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益,陷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一式过程,对发展生态经济不够重视,未将其视为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机遇,全市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资源,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在社会层面,市民大多对生态文明认识不足。

4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4.1以生态城市为目标,提升城乡整体形象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达州未来人口将向城市和城镇聚集并出现空间分布差异化,城市与城镇将作为自然、半自然区人口生态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态城市。一要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按照“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思路,分片区、分组团拓展城市空间,形成“一城六片”的布局结构,构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框架。科学编制旧城改造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强度,有序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疏解旧城人口,提升旧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二要构建现代生态城镇体系。坚持秉承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统筹考虑主体功能区划分,突出互补联动、特色发展,加快县(市)城市总规修编,着力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低碳建筑、湿地系统、公共交通、土地集约、废弃物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的“1+5+20+120”生态城镇体系。提升城镇质量和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旅城镇。三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实现城镇、产业、农村共赢协同发展,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关键是城乡统筹,以此带动农业现代化。不但要加快达州中心城市建设,加速县城变城市,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也要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和聚居点建设,建成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扩大城镇对农村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带动农村发展。

4.2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加快生态修复有计划、有步骤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一要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万源、宣汉北部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能力。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强化林业生态的保障功能,加快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加强国省道交通干线防护林建设。全面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构建以州河、渠江等主要江河水系为骨架,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二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有效保护。要加快建立嘉陵江上游生态防护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州河源头区等若干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定生态红线。要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上,对25°以上的坡耕地、生态脆弱区、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区域优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在该区域内进行任何有碍生态保护的活动。加快对州河流域的治理,各县(市、区)所在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建成水源保护区,确保罗江口电站水库、江口湖电站水库、宝石桥水库、乌木水库、南阳滩电站水库(含巴河州河汇流区)等库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安全。三要对重点资源开发进行强制性保护。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4.3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绿色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同时,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一要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大力实施农业“4+8”工程,深化“六带三区两基地”建设,整合涉农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推进集中连片农建综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二要推广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猪―沼―果(蔬)、林地―畜禽粪便―鱼―稻(鸭)、疏林地套种黑麦草、茶叶、废菌棒作基质无土栽培蔬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富硒茶叶、现代食用菌、苎麻复合经营、油橄榄、中药材等产业循环经济链;加大对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育,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加大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品牌。三要加快新农村聚居点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布局,开发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4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城市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力发展生态工业,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要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明确园区产业导向,强化入园企业的审批管理和企业协作,鼓励企业专业化、集约化、链条化发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快科技攻关,实施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极开展企业内或企业间“三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和提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废物交换、生态循环的园区生态经济体系,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要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根据各地环境承载力和区域功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三要构建循环工业产业链。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硫磺等资源优势,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链条为纽带,上下游产业深入衔接,关联企业集聚发展的循环工业体系加快产业整合,快速发展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钢铁冶炼―煤气―甲醇―二甲醚”、天然气(LnG/CnG)新能源汽车、煤―电―冶―建和中药材加工等循环产业链。四要创建“绿色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落实能源消费、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等“城市矿产”的减量化和综合化利用,实现“两化”发展与人与自然相和谐。

4.5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助力绿色产业达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川东旅游类型最齐全和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新型生态旅游大市。充分依托巴山风光、巴人文化、红色旅游3大资源品牌,以特色花卉、生态经济园林建设―景观培育―旅游园区、精品线路培育―历史、文化遗址宣传―旅游产品生产加工―旅游服务业发展3条发展路线,加快建设以八台山、花萼山、万源保卫战、神剑园、真佛山、犀牛山等为主的生态、红色、民俗、宗教和休闲度假5大旅游产品。按照“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的总体思路,加强与周边市区域合作和市内区间合作,把达州建成黄金旅游线上的生态旅游重要景区。

参考文献

[1]赵峥.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战略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9):15-17.

[2]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35(8):1677-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