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18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速公路,是指经国家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第三条凡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乘车人以及进行养护等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未规定的,应当遵守《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养护等作业人员和专用的机动车不适用前款规定。

实习驾驶员不准驾驶车辆进入高速公路。

第五条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应当配备故障车警告标志牌。

第六条规定安装安全带的车辆,其驾驶员和前排乘车人必须系安全带。

第七条机动车行驶中,乘车人不准站立,不准向车外抛洒物品。

第八条货运机动车除驾驶室和车厢经核准设有的固定座位外,其他任何部位不准载人。

二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准载人。

第九条机动车载运危险物品或载物长度和宽度超出车厢,高度超过《条例》规定的,必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并须悬挂明显标志。

第十条高速公路以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左侧算起,第一条车道为超车道,第二、第三条和其他车道为行车道。

第十一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五十公里。最高时速,小型客车不得高于一百一十公里;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摩托车不得高于九十公里。但遇有限速交通标志或者限速路面标记所示时速与上述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遵守标志或者标记的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起点后,应当尽快将车速提高到五十公里以上。

从匝道入口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在加速车道上提高车速,并开启左转向灯。驶入行车道时,不准妨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第十三条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当按出口预告标志进入与出口相接的车道,减速行驶;从匝道驶离高速公路时,必须提前开启右转向灯,驶入减速车道,然后经匝道驶离。

第十四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时,应当在行车道上行驶。

设计时速高于一百三十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一百三十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三条车道上行驶。

有四条以上车道的,设计时速高于一百三十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二、第三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一百三十公里的小型客车在第三、第四条车道上或者向右顺延的车道上行驶。

摩托车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

第十五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一车道的后车与前车必须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当行驶时速一百公里时,行车间距为一百米以上;时速七十公里时,行车间距为七十米以上。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

第十六条机动车行驶中需要超越前车或者变更车道时,必须提前开启转向灯,夜间还须变换使用远、近光灯,确认与要进入的车道前方车辆以及后方来车均有足够的行车间距后,再驶入需要进入的车道。超车时只允许使用相邻的车道。驶入超车道的机动车在超车后,应当立即驶回行车道。

第十七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准倒车、逆行,不准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转弯;

(二)不准进行试车和学习驾驶机动车;

(三)不准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停车;

(四)不准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五)不准右侧超车;

(六)除遇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货物;

(七)除因停车驶入或者驶出紧急停车带和路肩外,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第十八条机动车行驶中,因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检修时,必须提前开启右转向灯驶离行车道,停在紧急停车带内或者右侧路肩上。禁止在行车道上修车。

机动车修复后需返回行车道时,应当先在紧急停车带或者路肩上提高车速,并开启左转向灯。进入行车道时,不准妨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第十九条机动车因故障、事故等原因不能离开行车道或者在路肩上停车时,驾驶员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行驶方向的后方一百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夜间还须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驾驶员和乘车人必须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并立即报告交通警察。

第二十条除执行紧急勤务的人民警察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车辆。

第二十一条除救援、清障车外,禁止其他车辆拖拽故障车、肇事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救援、清障车必须安装标志灯具并喷涂明显的标志。执行救援、清障任务时,须开启标志灯具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第二十二条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等作业时,应当按照交通部有关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作业交通控制的规定,实行作业交通安全控制。夜间还须设置红色示警灯(筒)。作业人员应着安全标志服,戴安全标志帽。作业车辆、机械应当喷涂统一的标志颜色,行驶和作业时均应开启示警灯。

机动车通过施工作业路段时,应当避让并减速行驶。

第二十三条禁止在高速公路上设置广告、宣传标牌。

第二十四条受严重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和施工影响以及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交通受阻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限制车速、调换车道、暂时中断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时,必须以交通标志显示或者公告。确需关闭高速公路时,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共同公告实施。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驾驶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二百元罚款,可以并处吊扣十二个月驾驶证:

(一)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二)不按规定超车或者变更车道的;

(三)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或者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转弯的;

(四)不按规定停车的。

第二十六条机动车驾驶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一百元罚款,可以并处吊扣九个月驾驶证:

(一)驾驶转向器、制动器、灯光装置等机件不合安全要求的机动车的;

(二)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和设置警告标志的。

第二十七条机动车驾驶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十元罚款,可以并处吊扣六个月驾驶证:

(一)载人不符合规定的;

(二)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载运危险物品或者载物长度、宽度、高度超过规定,未经审批或者未按规定行驶的;

(四)驾车超过规定最高时速二十公里以上行驶的;

(五)正常情况下驾车低于规定最低时速行驶的;

(六)不按规定保持行车间距的;

(七)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

第二十八条除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所列行为和处罚外,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其他违反交通管理行为,依照《条例》处罚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以及其他人员违反本办法的,处二十元罚款或者警告,并责令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离开高速公路。

第三十条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的处罚程序,适用公安部有关交通管理处罚程序的规定。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2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交通流;节点

对于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来说,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山区高速公路除了具备普通高速公路的特点外,还有地形地貌复杂、桥梁隧道较多、公路弯道较多、上下坡较多、雨雾天气较多、地质现象和自然灾害较多等自身特点。正因为这些山区高速公路独有的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应对山区高速公路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对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实施有效控制。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控制、正线控制、远端分流控制、优先通行权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今后山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交通流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

一、出入口方面的控制

出入口控制是最常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方法,当发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或者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时,出入口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公路交通的情况,效果明显,具体实施工作也比较简单,是交通流控制中最易操作的一种。出入口控制的操作方式是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限制,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控制在高速公路交通容量的范围之内,它的基本理论是最优控制理论,计算出最优的入口车流量,进一步控制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容量,同时,使特定高速公里的交通流量情况各种情况下的变量浮动维持在可控范围内[1]。山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方面的控制具体操作流程比较容易,只需把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关闭就行,但是通过这一简单的操作,却可以完成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有效控制,从而完成对高速公路上各种突况的控制,加强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交通拥挤情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正线控制

正线控制就是指在高速公路的正线上,对交通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调整,使正线上的交通流达到稳定、分布均匀的效果。该种控制方式主要有五种,包括控制左侧超车道、控制行车道、控制右侧应急车道、单幅双通、间接放行这5种通道控制方式,进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高速公路交通流,使交通需求和高速公路通道的交通能力维持在最佳的平衡点,达到高速公路交通顺利运行的目的,保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2]。

第一,控制左侧超车道,该种控制方式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导致左侧超车道交通无法正常运行,或者中央隔离带的相关工作占用了左侧超车道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左侧超车道实施有效的控制,保证行车道和右侧应急车道能够正常运行。第二,行车道的有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发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状况下,或者由于隔离带的相关工作而导致行车道的无法正常运行,比如绿化工作、护栏维修工作等,同时,也与控制左侧超车道一同进行,只保留应急车道的正常通行。第三,控制右侧应急车道,该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状况下,或者由于隔离带的相关工作而导致行车道的无法正常运行,比如绿化工作、护栏维修工作等,采取对右侧应急车道的有效控制,在该种控制方式下,左侧应急车道和行车道均可正常运行。第四,单幅双通,这种控制方式是指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或者相关作业的实施,使高速公路的单向交通停止,这时,应该采用另一条交通道路单幅双通的方式,及时处理突发的交通变化,在这种交通方式控制下由于一条交通道路上承受了双倍的交通容量,所以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第五,间断放行的控制方式,该种控制方式是指在由于发生了突况而占用车道的紧急情况下,对道路左右两边的车辆进行间断控制,保持车辆有秩序的进行通行活动,该种控制方式使交通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必须进行谨慎的交通管理。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一条交通线路中断,另一条交通线路不能满通需要,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分不同时间段对来自两个方向的车辆进行放行工作。

三、远端分流控制

当山区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或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很可能会导致高速公路交通出现道路拥挤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在途径事故路段的远端点进行分流控制作业,应设立临时的分流点,相关人员组织来往的车辆绕道行驶,防止更多的车辆进入事发车道,造成交通拥挤的情况加重。通过远端分流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事发路段的交通拥挤情况,减小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保证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3]。但是,远端分流控制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大量的人力投入、大量的车辆投入,远端控制点的x择是否合理,交通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否恰当。

山区高速公路的分流计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公路交通的具体情况和公路交通网路的条件,我们应该采用引导分流和强制分流相结合的计划方案,预先考虑好应急的分流措施。同时,当我们制定了分流方案后,不能只是按照已定的方案实施工作,应该结合具体高速公路的交通情况,即使对方案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结合来往车辆的车型、运输特点、运行标准、地理地貌、交通网路实际条件等方面,选择分流的车型,比如货车分流、客车分流、客货混合分流等方式,进行方案的调整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在远端分流控制时的分流节点的选择一定要合理,要科学的进行分流节点的选择,要按照上游疏导、从远到近、地区之间相互协调的原则,设置引导方便、分流、控制合理的三级节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诱导点应选择在应急区域影响区的路网的关键节点处,积极引导交通,尽全力分割过境交通,充分发挥自身柔性,有效控制交通流的情况。第二,分流点应设置在应急区域的交叉口,发挥被动引导交通的作用。第三,在应急区域的互通入口处设置控制点,比如和地方普通公路连接的互通路口,起到强制引导交通的作用。

四、优先通行权的管理

在山区高速公路发生突发交通事故或紧急交通情况时可以采用优先通行权的管理控制方式来进行交通管控。上文中我们提到,为了保证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我们就可以采用对来往车辆车型控制的方法进行交通疏导,对进入相关交通路段的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车型车辆进行控制,等到高速公路交通恢复正常后,再放入该车辆正常通行,其中,要让警用、急救、抢险、客运等车辆优先通过。使用优先通行权的管理控制方法优点是目标清晰,保证应急车辆的顺利通行,缺点是工作投入的人员数量比较多,管理工作比较困难,以及相应的宣传、解释工作繁琐。

五、正线交通流控制节点的选择问题

正线交通流控制节点的选择问题是山区高速公路应急交通控制流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合理选择隧道交通、长大纵坡、弯道、桥梁等交通路段的控制节点,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下面,我们就隧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长大纵坡控制节点的选择、弯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隧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山区高速公路的隧道是高速公路事故最容易发生的区域,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危险的路段,很多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都是在隧道中发生的,因此,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比整体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隧道的相关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也更加困难、更加复杂。在对隧道进行交通流的控制时,应该在隧道周围一些位置对交通流进行引导,隧道内与隧道洞口外都应有相应的设置隧道交通控制节点,同时,重要节点的位置应该设置在隧道入口外视线范围较广的平坦道路上。

(二)长大纵坡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我国山区的地势情况比较复杂,道路的坡度落差非常大,地形波动较大,山区高速公路常位于高原、重丘、山岭地区之中,通常我们采用的方法都是连续升坡或者连续降坡展现的方式缓解地势的落差,在很多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们都使用了连续长下坡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符合现行的标准制度,但是,在该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事故造成的损失严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很多山区的长大纵坡被司机称为“死亡之坡”、“魔鬼坡”等,该路段的管理也是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黑点之一。因此,当这些路段发生紧急交通事故或者突况时,合理、有效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司机的视野范围和视觉特点,对该路段进行交通流的控制时,控制节点一定要选择在山坡坡顶,在行车方向的上坡坡顶的位置上进行交通控制。

(三)弯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我国山区的高速公路弯道处的圆曲线半径比较小,这种情况导致车辆在转弯处通过时控制不当发生撞击护栏的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发车等事故,而在实际该路段的交通情况中,交通事故也比较多,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交通管理的需要,在对该路段进行交通控制时,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必须在车辆进入弯道前通过的平直路段,以便司机能够更好的发现交通控制点的位置,减少由于交通控制方式不当引起的交通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的损失。

由于桥梁、高边坡等特殊的结构框架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采用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流减小它的影响,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只与道路的线形有关,这就是说,桥梁、高边坡等结构的交通流控制,由该路段的长大纵坡、弯道等方面来决定,其本身并不影响节点的选择。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我国的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也比较多,我们必须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统,从更多的角度、方面出发,加强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及时预防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保障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行车辆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重视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问题,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问题,我们应对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好山^高速公路紧急突况时的交通流管理,我们要进行反复确认,选择出核实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根据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发现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统中的缺点,并加以修改,对交通流控制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保障地区的平稳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龙声,方勇,郭忠印.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环境复杂路段行车安全预警系统[J].公路工程,2014,(05):54-58

[2]高岩,董宪元,田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0):110-115.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

近年来,交通管理正在逐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日益为高速公路建设者所重视,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为道路的日常管理运营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现将该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规划介绍如下。

1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定位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为面向公众出行者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为道路运营管理者提供高效、快速的后台管理奠定良好基础。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实施与设计应充分考虑管理者、出行者等各方面管理和服务需求。在原有监控系统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信息服务功能,以安全管理理念提升中心管理系统的功能、业务流。提高面向安全尤其是紧急事件情况下的管理效率,提高安全管理的服务品质。为此,应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三个方面的考虑。

1.1加强路面状况监测,提高公路行车安全

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恶劣路面状况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湿滑路面最为不利。我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1994~2003事故数据统计,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高速公路地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19~1800mm,热带气旋所过之处多有暴雨。而高速公路存在个别凹型竖曲线底部,位于超高过渡段,易造成路面排水不畅,有必要通过路面状况监测设备有效监测雨天情况下的道路积水、湿滑等状况,从而为雨天管理措施、救援措施提供有效保障。

1.2可变车道信息,服务公众出行者

该高速公路是城际高速,互通与大桥较为密集,属于重点监控对象,目前设置的悬臂式和门架式情报板提供实时的信息,覆盖范围受限;在限速方面,若选择固定式四度标志正对小客车和大型车的速度控制,对于应对突发气象等条件的灵活度不够,同时八车道高速公路考虑到驾驶员的视认性、气象、突发事件影响等情况,采用分道限速。

1.3通过安全管理的业务梳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对交通流量控制预案、接口、实时性、与现有监控系统融合、满足集团监控中心的需要。

2软件功能设计

根据本项目重点目标,是强化交通状态识别、车道控制、应急处置三个方面的功能,针对这三方面内容提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2.1交通状态判别模块

本模块根据识道路设备别出来的交通状态或交通事件类型,并结合气象信息、基础设施状态信息等,初步划定事影响范围,搜索影响范围内互通立交入口处的可变情报板,前方道路事件信息和诱导绕行信息;在初步划定的影响范围内估算交通流特征状态参数。定义事件对主线同行的影响程度,根据实时判断,当影响程度严重扩散到影响范围边界时,反馈重新对事件的影响范围进行划定;当事件处置完毕交通恢复正常时,控制逻辑结束,可变情报板提示正常的路况信息,可变标志提供正常的限速信息;当事件未处置完毕,且其影响未超出当前影响范围时,对影响范围内其余的可变情报板分别进行处置。对在估计的排队长度范围内的可变情报板前方事件信息和车道关闭信息;对在估计的排队长度范围外的可变情报板前方事件信息和限速信息。本次改造过程中增设的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器基于红外光谱原理实时采集反射波长,测量路面覆盖物的类型和厚度,评判路面状况,进而计算湿滑系数,确定路面安全性,这些数据也为交通状态识别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数。

2.2可变车道控制

通过分车道控制交通流,能有效梳理交通流量,提高道路在复杂交通状况下的同行能力。基于交通状态识别可变车道控制软件模块,依托视频监控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结合路面状态子系统内功能进行信息采集与获取,通过可变车道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实现信息控制与。

2.3紧急事件应急处置

基于事件管理子系统,结合目前路公司或向管单位指定的紧急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开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置子系统。根据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的性质和救援措施,系统主要针对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品车辆事故或遗洒、泄露等事故、火灾事故等紧急事件。紧急事件应急处置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点。救援物资布局显示,图形化显示相关救援物资的位置、数量。并定期检查救援物资库存、质量等情况。紧急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根据各个事件的性质,可能出现的路段范围,确定适当的救援方案。方案包括了需要调用物资的种类、数量、位置,需要调用火警、交通警等警力情况。疏散方案,救护车辆情况及各类救援车辆人员行使的路线引导。事件及救援过程全程记录,利用计算机强制记录、防篡改、视频强制记录动能措施,对事件现场、事件处置过程进行全程记录、监控,确保事后总结救援进程时,资料完整,可靠。应急预案演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交通仿真技术,定期与交警部门、医疗救护、特殊救护器具使用保管单位等联合演练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

3结语

在将原有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升级为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规划中,应根据高速的具体条件,着重加强路面状态检测功能,以应对多雨天气和特殊线形,才可能是服务管理平台更加有针对性。制定应急预案,能够提高道路管理者应对各种紧急事件,提高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在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就目前而言,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在行业竞争上越来越激烈,对于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要求等方面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提高资金投入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对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一、施工管理时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程序

高速公路交通土建施工管理的第一步是做好工序的质量管理,这也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序开展和竣工。而要确实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效果,则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管理程序,按照施工合同的工程质量要求与标准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做好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2、应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人员的作用

在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每道施工的具体工序,并全部掌握工程施工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或新问题。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认真把握工程施工的大方向,对施工细节同样要控制好施工质量。

3、对于施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一是在采购上,应最大化原材料的采购途径,并与各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商维持良好的持久的合作关系,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降低材料的成本。二是做好原材料的进场检验。三是采取各种方法、方式和途径,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损耗,分类保存和管理各种不同的原材料,并特殊处理那些容易变质的材料。

二、确保施工中工程质量的科学控制管理措施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做好开工前的质量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之前,项目部必须组织安排至少一次的岗前工程质量培训,深入开展质量月,追查责任者,以及学法规、严守操作规程、严守设计标准、严格使用合格产品、严格履行合格、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的“一学、五严”活动。而对于特殊的新上岗的工种,还必须通过岗前质量的强制性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施工。

(2)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

购买施工原材料的时,必须选择大型的有资质的质量安全可靠的供应商或者生产厂家,做好其产品的深入社会调查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质保体系和供应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在进场时,要求提供各原材料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提交各项性能检测合格报告,同通过测试鉴定合格以后才允许进场。在原材料的管理时,要注意分类堆放,安排专人看管,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在原材料的使用时,还要进行再一次的内部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确定与厂家的报告没有差异后,要上报监理复检,只有复检也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投入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设备等,应确保材料的适用性与完整性,直接把那些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实行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为关键的分部工程设计专项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为带有危险性因素的分部工程设计单独的安全施工方案,然后上报监理,获得批准以后施工;二是重视通病治理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做好交底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尽量选择先进的工艺方法;三是对于关键工程,应该实行混凝土的工厂化预制、电子计量以及集中拌和;四是必须严格根据流程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混凝土拌合运输、原材料的检验、配合比设计、标准试验、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养护、模板的制作和安装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五是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动态精细化控制,认真分析混凝土质量的各项指标检测数据,重点分析发生变化的数据予,找出混凝土存在过大离散度的原因,并及时整改;六是开展文明工地活动过大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开展文明工地,规范化管理混凝土的拌合和浇筑现场,规范化管理制梁场地以及钢筋制作现场。只有实现施工管理的的精细化与规范化,并逐步落实,才能为工程的质量及其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落实规范标准

坚持工序和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要求各作业班组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贯彻特殊工序指导书以及相关的施工规范,真正落实各项规范和标准,预防工程的各类质量通病,坚持持续改进施工的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内实外美,确保功能使用正常。

(3)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质量

必须严格控制对基坑开挖、钻孔桩、混凝土浇筑、钢筋制作焊接、箱梁预制、钢筋骨架安装等关键工序的质量。首先严格按照作用指导书的规定或《技术交底书》来实施执行关键工序施工,避免工程存在缺陷。其次,项目部每月都应针对性检查特殊工序至少两次,各工区每周针对性检查特殊工序三次,专业施工队则保证每天一次的特殊性工序针对性检查。同时,各检查部门还必须及时把特殊工序的现存问题以书面形式下发至到各责任部门,并限期要求整改,而各责任部门整改完成而且自检合格以后,再上报检查部门进行复查,复查也合格后之后可以签字关闭。

(4)规范施工及质量检验的记录,保证记录的可追溯性

工作人员必须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质量检验标准等非常熟悉,能够及时、真实体填写工程的施工日记、质量的试验记录以及试验报告,健全试验报表、质量报表制度,保证记录的可追溯性。

(5)运用施工管理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选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并为所有分公司都配备一套项目管理软件。各施工单位通过该软件编写工程的施工计划,处逐级汇总,形成施工的整体计划。有了施工的整体计划,管理者之间可以做出有效的沟通。同时各分公司之间的管理者也可以协同工作,使管理者的经验和思想有效地用于指导工程施工中。这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工程高效率的完成。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成品保护和细部处理。“细部处理”通常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细部”,主要指除大面积施工之外的其他细小部位、不同做法、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各分项工程的接合部等。比如预留孔、预埋铁件等部位的质量,在施工标准和规范中,并没有一个定量的方法能够详细描述,然而这些部位又对工程的观感质量起重要影响,是体现操作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部位,做好这些细部的质量控制,能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起重要的画龙点睛作用。二是“处理”,这二字的意思同时也表明了这些部位的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或设计规定,需要靠现场的施工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以及技术水平来处理。

结束语

在工程的建设行业中质量问题永远都是最关键的,这是工程的核心地位,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命脉。在公路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时刻的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使用新型的材料与技术,保障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这样就能够提高公路施工工程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郑生萍.试论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计量[J].广东建材,2012,(11):90-92.

[2]邢龙涛.论高速公路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门窗,2013,(2):118.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5

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在未来三十年内建成的全国高速公路网,依照“东部加密、中部成网、西部连通”的原则,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我国公路网络最高级别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将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简称为“7918网”。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3.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将再建8.5万公里,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12万公里。到2010年,基本完成以上60%的任务,基本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络骨架。

一、2010年天津高速公路建设趋势展望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天津将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预计到2010年,天津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将全面缓解,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得到全面改善。再到2020年,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提供更畅通、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条件。

目前,我市已开通8条高速公路,分别为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代用线)、唐津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公路、津滨高速公路、津晋高速公路。总通车里程为500余公里。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酝酿、修改过程中,天津已经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始研究规划天津高速公路发展的方案,围绕21世纪我市高速公路发展方向和目标,反复酝酿、合理规划出了天津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天津高速公路建设将再一次提速,到2008年初步建成天津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到2010年左右基本建成天津高速公路网络。预计,2005年建成威乌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一期塘沽-东丽);2006年建成津港高速公路、蓟平(津承)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二期北京-杨村)、京沪高速公路(正线一期京津塘56K-当城);2007年建成京津高速公路(三期杨村-东丽)、京沪高速公路(正线二期当城-京沪代用线6K、三期当城-九渲闸)、津汕高速公路。2010年前建成国道112联络线高速公路、蓟塘高速公路、京沪蓟塘联络线高速公路。还将修建唐津高速公路延长线连接京石高速公路、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与津滨高速公路联络线,修建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延长线与京津南通道相接,届时,天津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将再添1000余公里,达到1500余公里,形成以外环线为起点的7条放射线为主,南北有9纵,东西也9横,大、中、小三环相套、贯穿各个区县以及主要乡镇的高速交通网络。

二、天津高速公路联网后将面临的交通状况和需求

天津高速公路网络是全国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组成部分,南北九纵中有两纵贯穿天津,首都7条放射线中有两条经过天津,河北省预计2020年前规划建设5纵6横7条线的高速公路中2纵2横1条线经过天津成网。到2010年以后,天津的18条高速公路将纵横交错、互相交叉,在每一个交叉节点上,将修建互通式立体交通枢纽,约计30-40个。与一、二级普通公路连接的收费站口约140余个。共计建成90余条高速车道,日通行能力130余万辆机动车(当量)。

根据国家计划,将在2007年以后逐步撤销高速公路上所有主线收费站,实行“一卡通”缴费模式。这就意味着我市原建、新建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节点不再建有缴纳通行费的闸口,与外省市高速公路连接端口的12处(含新建)收费站也将撤销,使天津界内、界外高速公路也真正形成无阻式网络。所有车辆一旦进入高速公路网,就可以任意选择路径,畅通无阻地到达网络任意一端。

根据天津安排计划,将来天津所有高速公路实现“一卡通”模式后,原由各个业主公司分别收缴的通行费改由新建天津高速公路计费管理中心联网统一计费分配,同时建立天津高速公路管理监控调度中心。日前,筹建的天津高速公路管理调度中心和收费中心合署办公的大楼,已经在现京沪高速公路代用线的津静站(外环线九号桥附近)破土动工。

从发展观点看,天津高速公路不仅早已是北京连接各个省市的重要通道,而且成网后还将成为河北省高速公路东部网络的重要枢纽,成为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的重要路网组成部分。另外,高速交通将成为天津中短途旅行与郊县往返市区的主要出行通道。我们将面临崭新的高速公路网络交通,在这个网络基本形成后,还将继续不断地完善、加密。那么,在高速公路交通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准的需求上,将更加具有高标准、高效率的特点,以目前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应对的。所以,交通管理模式和技能不更新、不进步,不能与高速网络交通需求相适应,就将在客观上制约、阻碍高速公路网络交通功能的发挥,降低高速网络交通资源的使用率。解决这些问题,从时间上看,我们还有5年左右的准备空间,时不待人,已经很紧迫了。

三、天津高速公路发展中应当优先重点探讨的管理课题

展望未来,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形势气势恢宏,我们担负的任务和责任更加艰巨和重大。在天津高速公路发展未来格局中,我们将面对很多难点和问题,很可能会有一些是我们现在还不能想象得到的。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研究探讨,做好中、远期规划部署,为将来面对的形势奠定基础。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以下议题应当优先重点开发研究。

1、创新管理观念,推动智能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创新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理念,瞄准高速公路网络交通需求,制定实施“itS”(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的阶段性规划,力争在2010年前交通管理水平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需求达到基本一致。

目前,我们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的模式基本依靠站口管控、路段巡查的方法。科技装备寥寥无几,且不成管理手段的体系,科技手段很落后,依旧靠大量的人力资源维持日常的管理。公安部曾经制定高速公路交通警察配置标准,即比对高速公路长度计算公式,为每公里配置一线警力1.5人。目前天津高速公路警力配置是每公里0.44人。公安部这个标准已经制定了十几年,当时能够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科技装备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针对现在科技发达的情况看,这个侧重于人工管理的标准已经落后于高速公路网络交通形势发展。从粗浅了解到的国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手段来看,各个经济发达国家早已高速公路网建设中,逐步实行“itS”智能系统管理,而且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现在依然继续在完善、提升功能之中。

“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通过系统集成将道路、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最为安全和经济的方式引导车辆到达目的地。同时通过对车辆和道路实时信息的采集来提高管理效率,以达到充分利用交通资源的目的。

使用“itS”智能系统管理高速公路交通,应是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来讲,创新观念更为重要,要先对推广应用“itS”智能管理技术取得共识,再具体落实如何实现“itS”智能化管理。实现“itS”智能化管理,应当本着“他有为我用、他无我创新”,在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上,不搞重复投资建设的思路,确立各个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是建设“itS”智能化管理系统设备的主体,实现这个目的要大致通过三个渠道,一是利用现有设备升级,做好端口连接,添置必须的新设备;二是通过立法、规定的方式,促使“itS”设备成为新建高速公路配套标准;三是自己做最优化投资建设,与公路经营部门的设备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2、围绕天津地域狭长且高速路网密度相对大的实际,探索推出适应自己特点的管理结构,借此拉动管理能力的提升

改革高速公路管理结构,提升基层大队的作战能力,已经成为各地高速警察队伍正在研究的课题。从现在各地高速交警管理结构调整的情况看,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放弃支线、把稳主线,就是把原来直管的支线高速公路转交属地管理,把撤回的警力全部投入到主要干线高速公路(河南等);二是把以块为主改为以条为主,过去全部实行属地管理的,这次全部变为直线管理(福建等);三是在大队内增设科室,健全各种业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一线实战能力(陕西等);四是在大队加挂公安分局牌子,除交通管理业务外,治安功能由先期处置转变为直接办案,不再向属地分局移交治安和刑事案件,减轻属地分局的负担,同时避免执法上的扯皮现象(吉林)。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我看这些办法未必就适应天津高速公路交通发展需求,未必就能应对将来网络化交通带来的复杂变化。

天津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结构应当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但绝对要围绕供需关系。不能简单地把供需关系理解为,你建成一条,我组建大队接收一条。这样没有系统规划的接管方式势必造成将来管理方式的滞后和机构设置的浪费,不利于将来高速公路联网后交通组织的供需关系。天津高速公路网络建成后,在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地域内,将呈现北部路网稀疏、中部路网较密、南部路网适中的特点,较密的路网集中在北到宝坻、宁河,南到西青、津南之间,基本呈现正方形地域内,高速公路纵、横交叉,近不到七、八公里,远不过二、三十公里。这一区域内的高速路段流量,将是天津高速路网中南北和东西流量最为集中地区,也将是体现管理结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地区。

可以这样考虑,以将来高速公路发展蓝图为参照,以将来形成的网络交通流量参数为依据,以将来必然出现的若干个高速交通关键枢纽为基点,设立区域管理机构,以重要交通枢纽为中心放射管理相接的各条高速公路,再以若干个区域管理机构组成高速公路网管理体系。这样就形成高速支队协调指挥各个大队(区域管理),大队(区域管理)指挥警组(管理各个路段)的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将具备网络管理的框架,具有调整网络内流量不均衡的功能,可以使交通流量的导流、管制更加快捷,将基本能够适应高速网络交通的发展。

3、摸索恶劣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零关闭的管理模式,合理配置高速交通资源,开创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协调交通流的新途径

高速公路网络交通构造出崭新的通行形式,在完善的诱导提示系统下,互通互联使交通流量趋于均衡,发生严重堵塞的可能性降低,同时也为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控制交通提出了新的课题。

现在我们应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的办法,基本以管制为主。管制方式主要为警示、限速、限距、分流、关闭等级别,一般视天气变化程度梯次增减。可当面对网络化交通时,使用关闭高速公路的办法就要受到互通互联的制约。其原因主要为,一是高速公路相邻过密,气象区域遮盖幅面大,高速公路流量彼此影响;二是互通交叉节点太多且无站口,难以关闭单条高速公路;三是跨省市高速公路交界端口无法控制,界内近端站口无力分流;四是远端分流牵扯高速公路上下两方警力过多,给普通公路造成过多压力;五是过境车辆下路后,盲目行车造成事故和堵塞。在网络化交通条件下,单纯采取关闭高速公路进行管制的办法是否依然适用,现在还难以得到完整的答案。

过去我们采取关闭管制时,会给地方道路造成巨大的交通压力,经常造成普通公路的堵塞。例如,关闭京津塘高速公路后,103国道就要发生严重堵塞,关闭唐津高速公路时,205国道就要出现堵塞。这样就出现一个怪圈现象,一方面高速公路上已经流量净空,民警昼夜巡查把守各个站口路段,防范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事故;一方面在各条普通公路上车满为患,民警昼夜疏导堵塞。从交通流量整体调整的角度看,无疑是高速公路通行资源的搁置或浪费。

关闭高速公路的动因是预防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它是高速交通管制中最后一招,也是防范措施中最落后、最消极的。如果在主动防范事故措施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做到有完全的把握,就没有必要关闭高速公路。长期以来,在习惯做法运作下,人们已经形成“动力定型”心理状态,就是感觉恶劣气候下关闭高速公路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方法。所以,要改变旧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消除僵化的头脑,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从高速公路交通发展趋势预测,零关闭的模式很可能是将来的方向。据了解国外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看,很多与我国相同纬度的高速公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关闭,不是仅仅因为科技管理水平高于我国,而是交通需求决定根本不能关闭。或许很快,我们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要从现在开始摸索恶劣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零关闭的管理模式,合理配置高速交通资源,努力开创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协调交通流量的新途径。

4、高度重视经费与管理水平之间平衡,逐步构建合理供需关系

我们应当努力把握好高速公路网络交通对管理的需求与保障供给之间关系的发展规律,力争把两者的互依互存才能发挥高速交通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转化促为各个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机关的共识,确保在高速公路高速度建设的同时管理高速交通的各种消耗得到及时供给保障。

管理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一般需要3个基本要素,一是高速交通法规;二是管理人员;三是营房、车辆、装备、经费。但是要管理好高速交通,仅靠这样的理解就太肤浅了。简明地讲,这三条要素都需要一定的前提,即:高速法规应当自成法理体系,能够对高速公路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现在实施的《道路安全法》没有提供这样完整的条件;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结构和自身素质应与高速工作环境需求相一致;涉及到营房建设、车辆配备更新、科技装备配置维护、经费消耗等保障供给的渠道应当是通畅的。我曾经在公安网络上作过一些简单调查,在这三要素中,各地相对更重视保障供给渠道的建立和通畅。东部沿海地区的供给保障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好于山东、河北。其特点是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好于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好于正在发展地区。供给保障的方式体现出“取之于路、用之于路”的鲜明特点,而且,高速公路业主公司始终是提供经费保障供给的主体。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6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管理体系;高速公路;

1、交通安全设施的构成、作用及其重要性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由高速转向了更多的安全、舒适等方面。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都因为使用时间较长、超载、超重的车辆通行过度或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车流量增大,引发了部分路段的路面渐渐不符合行驶安全的要求。而为了保持早期建设高速公路的继续安全使用和持续通车,达到新建设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需要对出现损坏的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对未出现损坏的高速公路进行改造,重点是对原有和现有的高速公路加装交通安全设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的舒适性。交通工程中出现的设施分为三种:管理设施、安全设施、服务设施,是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保障安全、发挥公路效益、提高行驶舒适度的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发展中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其中交通安全设施是指为保证行车或行人的安全,保障高速公路平稳运营发挥其作用的,在公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天桥以及地道、护栏、照明设备、标志标线、标柱等设施的总称。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以及标线、护栏、防眩设施、隔离栅、轮廓标、诱导标等。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工程质量影响着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对确保高速公路通车安全、减轻交通事故后严重程度、提高道路景观美化度、减缓交通压力和分流、提高通车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安全设施更有利于通车时,司机对于高速公路路况的把握,可以有效减少在公路路况复杂地段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事故发生后产生的损失,保证持续通车。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施行高效且专业的工程管理制度是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和顺利投入使用的保障,是实现施工高效率、施工高效益以及施工高质量的途径;聘请施工技术水平高、要求严格及对安全设施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工程师以及管理团队,制定严格、合理、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且随时根据工程进度以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派专人负责监督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持续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2、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措施

2.1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管理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人员分布较为广泛和散乱,一般分布在公路沿线,它的人员分布并不像土建工程中人员集中的分段分布。这些特点导致安全设施施工中,应建立起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详细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应适当调动各部门人员积极性,对施工管理采取适当的分散管理措施。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要具有高效、严格的特点,并要有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责任担当的制度,项目施工的管理层应制定好整体施工的方案和政策,如:①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工程部等有关人员认真核对施工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议,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施工文件,从而尽量减少图纸上的疑问,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②制定考察制度。对劳务队及主要材料供应商要经过考察后确定,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方供货。③制定监督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应派质量检验工程师以及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建立自检、互检的制度,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应通知相关施工人员立即进行整改或重新施工,只有一个环节达到施工质量要求,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项目专业人员应该对本专业的涉及项目环节充分了解,且有相关丰富经验,在专业人员进场前,应对专业人员是否具有资质进行审查,且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若不合格,坚决不用。

2.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组建现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安全管理班子,注意组内人员的分工,确认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务范围,施行分片区管理,以期减少突发事件出现的情况,出现后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安排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强化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按照设备的规范使用或操作设备,使用流程应按照相关规定,精密设备应有专业人士操作。建立起完备的设备检修体系,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按照相关规范来检修监测设备和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维护。开展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减少施工时事故的发生。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区的范围进行规划,建立完善的施工计划。对路况有深入了解,并且考虑施工时的交通、天气、地理位置、人员安排、警员安排等条件,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施工过程中不做危险动作,并使用保护物品。施工前应画出施工图以及提供相关施工资料,并用文字在关键处加以说明,且需通过安全审查。同时检查机器设备的状况,老旧损坏的机器应淘汰。也要对施工图中的施工区域进行病害复查工作,同时将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及措施告知给每一个施工或管理人员,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动工前再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小电影、安全相关规定以及安全讲座由专业人员教授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和相关管理规范,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具有相关资质,只有合格通过相关安全检查的施工单位,才可持《施工许可证》。

3、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在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前,应利用微博或其他网络新媒体、报纸、电视、电台以及收费站等平台,对社会相关的施工交通管制消息,加强施工前的宣传力度,以达到提前分流车辆,减缓施工现场交通压力的目的。在正式开始安全设施施工前,再次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告知司机或市民,通知相关施工时间以及具体地点,尽量绕道而行,避免出现拥堵情况,减少安全设施施工时现场的安全压力,保证施工持续进行以及按时完成。

所有施工人员须着反光衣,若施工现场有其它车辆通行,则指派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指示牌,交通锥等警示标志。选择适当、足够的用以保护过往车辆及标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标志、警告信号、交通锥、路栏等交通标识,配备交通管理员,管理好行人和交通,尽可能保持交通畅通。

施工现场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布置,若需要在夜间施工,应有显目、齐全的灯光或者安全标志。若有需要占用车道的情况,应由专门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及规则,对通行车辆进行组织、引导或限制,以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以及通行司机乘客的安全。在选择隔离墩时,切忌选择质量较轻、做工较差的隔离墩,施工路段为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且车速快,轻质隔离墩容易被车辆带倒,应选用质量较重,且带有连杆的隔离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安全设施的施工,不仅可以增加高速公路的美观度,也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安全设施的设置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效益、安全、质量以及驾乘人员的生命,而合理、高效、科学的安全设施施工管理体系,可以加快施工的工期,确保施工按时完成通车,还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田响新.交通安全设施项目施工管理[J].四川建设,2012(5),54-56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7

一、正确认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运用于具体业务工作之中。

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程度。思想没有大解放,观念就没有大的更新,就没有大突破,更难有大发展,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就必须扩大开放,而扩大开放的目的是促进发展、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扎根于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又是科学依据导致改革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改革是手段,解放思想是前提,科学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这四者之间是统一与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有机结合体。

从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上说,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怎样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效果,有力支持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发挥高速公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和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战略性作用。从美国的经验看,泛美高速公路将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南美洲的诸多国家联系起来,交通的发达带动了北美经济圈快速发展。可见高速公路的修建不仅是交通和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甚至是地缘政治的战略需要。

××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国境线长,在当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意图,××省在建的保腾路以及昆曼大通道的竣工,就是体现以××为核心,形成繁荣而有可持续发展的东盟经济贸易体。在这里就应该以一种宏观的、战略性的眼光看待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具有这种眼光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使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和谐平衡。

高速公路的效益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质的一面,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高速公路,改变交通滞后的被动局面,改革投资软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基于此,高速公路更多地体现的应该是社会效益。但是与一般商品生产企业不同,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体现的更加直观,高速公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修建高速公路所投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上千倍,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因时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时还难以用一个直观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但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又是客观存在的,高速公路通车后,给公路沿线经济所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历次的经济飞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是从交通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不仅带来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也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端;美国西部大开发的风起云涌来自于横穿美国东西部铁路和公路的竣工。

在××这种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的地区,至今公路运输量占全省总运量的93的省份,公路仍然将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交通载体。只有公路或是高速公路将会更高效率地带来物流、人才本文劳工流、资源流和信息流。这是××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大都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控制。采取这种运营方式,主要是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晰,最大效能发挥公共产品的基础服务效益。

第三,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是主要的、根本性的高速公路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当企业效益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企业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从总体看,高速公路的建设总是社会效益和外部效益大于项目本身的财务效益,这是社会公共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为了连续持久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在运营过程中适当收取相关的使用费用不仅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建设或者重置建设所积累资金所必须的。

从理论上看,取得一定的现金流量并获得一定的效益,是高速公路自身生存的前提,也是更高效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如果项目本身都不能通过养护、修理得到存续又怎么能持续有效地对外部进行服务,发挥其社会效益。同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产权不明晰和不收费的社会公共产品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搭便车"的行为,导致公共产品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与自身财务效益是可以兼顾和统筹安排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两者达到和谐平衡。

围绕以效益--必然是兼顾社会效益与财务效益为中心开展运营管理工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应该从效益出发,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加强管理,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入手,提高高速公路的效率。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高速公路管理有新的思路。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要增强意识、居安思危

,有危机感,才会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高速公路在中国目前是朝阳产业,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应看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靠收取车辆通行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限制,这与一般商品企业相比,既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优势,又是高速公路企业的劣势,说是优势,因为有政府批准的收费标准,合理合法收费,说是劣势,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取消收费。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应未雨绸缪,从效益出发,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这一平台,创新管理运营新思路。

(一)从养护、多种经营方面拓展发展空间。高速公路养护在管养分开框架下,现阶段应大力扶持养护公司壮大势力,形成规模,逐步放开养护市场引进有资质的养护队伍参与竞争,以降低养护成本,根据这一原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应从管理入手,壮大自己,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服务区等多种经营也应从长计议,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探索、租赁、合作、自营等多种路子,走效益最大化,形成高速公路良性发展。

(二)引进和培养管理经营人才。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效益,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益的根本保证。管理出效益、优质的管理必须依靠一流的管理人才队伍去完成。管理一条路,锻炼一批人才。人才是高速公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当今人才流动加快的市场条件下,高速公路企业坚持运营管理以效益为中心,既要注意培养人才,又要善于留住人才,更要合理使用人才,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特别是现目前××省人员流动比较频繁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8

关键词:不良天气;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引言

不良天气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良天气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改善策略。

1不良天气对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环境与正常状态下相比有较大变化,不良天气主要改变了能见度和路面附着系数,同时也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和车辆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1.1雨天环境影响分析

从泰赣与昌金两条高速公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统计比例中可以看出,雨天引起的简易事故和一般事故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29%。在各种不良天气中,雨天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最大。降雨会在空气中形成水雾,能见度大幅度下降[1]。同时,由于空气潮湿,会在车辆挡风玻璃、车窗上形成薄雾,也会在后视镜上形成大量水滴,对驾驶人视线干扰较大,影响对前方路况和交通标志的辨识能力。降雨也会造成路面积水,降低路面附着系数,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水滑”、甩尾

等状况,而且制动距离将增加两倍以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雨致使路面更加湿滑,且驾驶人对小雨的重视程度不如暴雨,因此,小雨比暴雨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1.2雪天环境影响分析

从事故与路面状况关系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冰雪引起的事故比例为73.2%,降雪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状况影响较大。降雪时能见度较低,对驾驶人视线干扰较大,影响驾驶人对路面标线、交通标志和前方路况的辨识能力。路面积雪会降低路面摩擦系数,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极易形成风吹雪路段,积雪在车辆碾压作用下,表面会变得坚硬、光滑,影响车辆制动距离和控制性能,极易发生事故。当晴天时,路面积雪的反射光,造成驾驶人眩光,影响视距,严重影响山区高速公行车安全。

1.3雾天环境影响

常见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雾天道路能见度降低,尤其在浓雾期间,能见度极低,路侧景物模糊不清,驾驶人无法根据参照物判断车速,因而无法把握好车速,潜意识里认为车速不高,致使超速行驶引起事故。雾天也会给驾驶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得驾驶人疲劳,紧张,发生意外时,容易采取不当的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由于雾天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小水珠,对光线有很强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在雾天条件下事物轮廓的清晰度降低,驾驶人对前方路况、可变情报板、交通标志和后方车辆的辨识困难,无法保持车辆安全行车间距,影响驾驶人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易引发连环追尾。

3)雾天空气湿度大,小水滴会在路面会形成一层薄膜,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增加车辆制动距离,也会引发追尾事故。

4)山区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团雾”,“团雾”的“象鼻”曲线规律很难预测,驾驶人难以提前得到警示信息,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2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策略

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是按照相关规则和要求,合理的引导、限制和组织交通分流,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雨、雪、雾都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以只能通过相关策略减小不良天气条件的影响,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

2.1加强可变限速控制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天气状况复杂,每个路段的天气状况不同,固定的限速控制不能灵活的应对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具体的不良天气状况、交通状况和道路状况对车辆速度做出分天气、分路段、分车型的可变限速控制,保证各路段车辆以安全速度行驶,避免发生事故。

山区高速公路上出现不良天气状况时,交通流随即发生变化波动,车速离散性增大,而车速离散性大正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变限速控制从根本上减小车速离散性,当不良天气发生时,有效的可变速度控制,既能降低单个路段内高速车辆的比例,使车辆运行速度均匀,并可根据相邻两路段限速值的配合减小其速度差,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率。

通过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得出,能见度和路面附着系数是不良天气条件下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与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之间的关系,分车型确定合理的限速值。还应综合考虑道路条件、交通环境、会车视距、停车视距、事故多发点等因素,在确保道路安全运营和运行效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限速值。当某路段发生不良天气时,根据天气状况、路面状况、交通状况,通过可变情报板或可变限速标志制定好的限速值,限制车辆运行速度。

2.2加强冬季路面清理管理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除雪机械设备的准备:在降雪前,将除雪机械设备维修好,油料备足,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2)防滑防冻材料的储备:根据以往降雪情况,储备足量防滑防冻材料,保证用时随即可取。

(3)山区高速公路的养护:提前对路面、路肩、桥头、桥梁伸缩缝进行保养,以便除雪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2)根据雪情变化选择适当方案

根据雪情报告,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按除雪方案进行作业。在除雪过程中不断监视雪情变化,根据不同天气及路面状况修改除雪方案,选择适当处理方法。此外,山区高速公路降雪有明显的区间之分,同时,坡陡弯多影响作业速度,因此,应将下雪路段根据道路条件分成多个作业区间,可加快作业速度。

2.3紧急救援策略

如何在事故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处理交通事故,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是紧急救援的关键。为解决紧急救援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下策略:

1)及时检测和传递交通事故信息

山区高速公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检测、传递和确认的速度将直接影响紧急救援时间。通过在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布设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通讯设施,快速、准确的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确定事故地点,减少事故后的混乱,缩短救援时间。

2)设置合理数量的救援点

紧急救援点就是拥有一定数目的救援人员、救援车辆和救援设备的场所。在发生事故后,救援点的救援人员能够配备所需救援车辆和设备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控制危险源,抢救伤员,指导并组织人员疏散、自救并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工作,最大可能的消除危害后果。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坡陡弯急、桥多隧长,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救援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紧急救援,能够较好地减少事故伤亡率、降低事故损失、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提高紧急救援的服务水平。

3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逐步进入网络化时期,做好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车辆提供安全、畅通的行驶环境。在不良天气频发、地形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管理者应根据天气、地理、交通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及减轻事故程度,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参考文献

[1]董斌,唐伯明,刘唐志.冰雪路面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交通标准化,2010(13):137-140.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9

关键词: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

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和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湖南自1989年开始建设高等级公路,到2007年,湖南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65公里,基本形成“地市畅通、连接县市”的快速交通网络。但纵观湖南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湖南高速公路总量明显不足

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越强,高速公路也越发达;相应地,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合作、投资环境改善、交通出行消费、生活水平提升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相比较而言,湖南高速公路总量明显不足。

1、湖南高速公路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湖南高速公路的密度、人均拥有量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据统计,按面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高速公路,美国为0.95公里、日本为1.61公里、德国为3.1公里、法国为1.99公里,湖南仅为0.58公里;按人口密度,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美国为3.4公里、日本为0.49公里、德国为1.4公里、法国为1.87公里,湖南仅为0.18公里。(表1)

美国以州际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已经连通了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德国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及90%不足5万人口的城市都通了高速公路;日本高速公路已经连通所有10万人以上的城市。湖南高速公路仅覆盖了省会长沙和东、中部人口超过2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从国内来看,湖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不仅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落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也落后于中部其他五省。(表2)

由表2分析可知,不考虑沿海发达省份,江苏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高速公路为湖南的4倍多,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为湖南1.8倍多;仅在中部六省中,高速公路总里程数、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高速公路数、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数三项指标的排名,湖南都位居最后第六名;与中部六省排名第一的河南相比,河南高速公路总里程数为湖南的1.95倍,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高速公路为湖南的2.5倍,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为湖南的1.35倍。因此,湖南迫切需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发展。

2、与交通运输远景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25年,湖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将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发展内涵都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湖南人口将达8,400万人,城镇人口超过5,000万人,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要求有“安全、灵活、方便、快速、舒适”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湖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与远景需求相比差距甚远。

二、灾害管理系统不完善

高速公路交通灾害是指事前不可预见的(如检测设备的精度较低或目前尚缺乏检测设备),或不易预防的(如强台风、地震等)任意发生的(泥石流等),将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效率与效益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事件,诸如交通事故、浓雾、雪阻、水毁、火灾等,并对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事件。为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欧洲各国均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齐全的交通设施和先进的通信与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事故监测与预防系统,同时推行智能运输系统管理。美国建立了“交通灾害事情预防与事故管理”机制,同时也采用了智能运输系统管理,并设立了交通灾害专项基金――紧急救助。从这一点来看,湖南的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还不十分完善。

1、灾害管理对象单一化。目前,湖南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包括两种体制:一是警戒体制,即气象条件更加恶化、发生灾难的危险性增加、或局部地区已发生灾害、或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交通混乱时应预先设置的体制;二是紧急体制,即在出现严重灾害或发生混乱时所采用的应急体制,该体制本身一方面要处理这些问题,同时需要时还要依赖于各方面的援助。这两种高速公路交通灾害管理体制,虽然基本上能够实现灾害发生时的事态控制及紧急救助、灾害发生后灾情加重预警,并根据灾害的程度差异采取不同层次的控制方案,实现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只对异常天气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或人为交通灾害进行预报、紧急戒备和救助,而不能有效地监控及预报其他并非异常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交通灾害,诸如对高速公路交通正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的车辆事故、交通堵塞、突发性自然灾害等都没有涉及。

2、灾害预防方式简单化。虽然采用气象预报、养护路政及交警巡查、交通监控及紧急电话系统等多种方式进行灾害的识别,但是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简单的识别及预报,而不能有效地通过监控各种致灾因子的发展情况来识别灾害发生的前兆,以及时采取对策控制灾害的发展趋势。

3、缺乏高速公路专项救助资金体系。湖南没有建立相应的交通灾害专项救助资金体系,不能及时地调拨资金对相应的高速公路及时地紧急维修,减少因自然灾害和大灾难造成的危害,或修复幸存下来的设施及其永久性设施。一旦发生重大交通灾害,巨大的资金缺口和物资需求,阻碍着灾后重修重建,使灾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缓解。

4、缺乏有效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系统。湖南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系统非常不健全,除了收费系统一直在不断更新外,没有交通管理、行前信息和行程中信息、紧急救援智能管理程序。不能对高速公路路况实施全时监控,及时发现交通异常状况,提前预警,将交通灾害扼制在灾前。以湖南省2008年冰灾为例,全省16段高速公路先后阻断,其中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1月26日至28日,滞留车辆达3万辆,滞留人员近10万人。虽然此后我们众志成城战胜了冰灾,但是我们得反省,由于缺乏交通灾害预警系统,没有在灾情发生之前,根据气象预报对高速公路进行防冰、抗冻准备,及时调动相关机械设备、防路面冰冻物资,将冰灾在蔓延前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由于缺乏高速公路管理导致灾情的不断蔓延,虽然事后管理调度有方,将高速公路尽快地疏通了,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造成,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中断数日、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运送、旅客被围困在高速路上、交通事故频发。

三、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其运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从目前湖南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来看,还突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顺畅。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在分工上虽属公安的职能,但确系高速公路运营的重要环节。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和通行费的征收;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安全、事故处理、公路治安工作。当事故发生后,往往出现公安、交通两个部门职能交叉而致的现场处理权力争端,人为造成高速公路交通非正常中断,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高速公路的监控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高速公路的交通监控系统;二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监控系统。湖南高速公路上目前安装的监控系统,主要以收费监控系统为主,存在“重收费、轻交通”的现象,即绝大多数高速公路仅仅投入运营了收费监控系统,只有少数高速公路上应用了交通监控系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和收费管理分由公安交通警察和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两家管理,交通警察管交通却没有足够经费购买高昂的路上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有资金购买设备却只能闲置,因为它无权进行交通管理。我国运用交通监控系统较早的广州-佛山高速公路,早在1989年就曾承担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研制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实现了道路实时通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等功能,有效地预防了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发生。

2、高速公路投融资问题突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招商引资,通过转让收费经营权和共同开发,使投资主体形成了多元化格局,高速公路也由此得以快速发展。目前,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在全省高速公路所占里程比重已降至50%以下,50%的高速公路或将经营权转让,或已与民营资本拥有者签订了合同、协议,特许其投资、建设、经营和养护。但是,引进资金不到位、工程质量有隐患、银行信贷和还贷风险大、路地协调矛盾多、行业管理困难,加上一些政府部门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中“越俎代庖”,令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和投资者遭遇尴尬。如长常高速益阳段,该段高速公路共计73.083公里,于2003年10月由湖南省交通厅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以17亿元的价格将30年的收费经营权转让给中国瑞联实业集团公司,2004年1月1日正式移交。这条高速公路在转让后的2004年2月6日,原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才在局党委会上通报了有关情况:省交通厅代替作为业主的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行使了转让权,既没有竞标,也没有评估,转让后才通过评估机构得出一个14.89亿元的评估价格。由于转让程序不规范,转让合同又存在诸多问题,如原有职工安置等转让合同一直没有涉及,也给受让方的受让和经营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这条招商引资“应急之作”的高速公路,麻烦不断,使转让方与受让方同时遭遇尴尬。

3、运营管理失重。由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及还贷资金都来源于通行费收入,而以收费管理为主以收代管,不重视路政、养护、监控和服务区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运营效益的提高,资产封闭凝固、激励机制缺乏、运输效率低下等现象日益突出。除此之外,收费、养护、交通安全、监控管理以及紧急救援体系还存在各种突出问题。近年来,湖南已建成高速公路的路面损坏非常严重,特别是在通往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主干线,在开通运营数年后,还远未达到其大修年限或使用寿命时,高速公路都不得不经常实行部分封闭加以维修。作为湖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潭高速公路,当时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然而受超限超载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长潭高速在启用仅6年后,2003年5月,长潭高速开始大修,改造耗资4亿余元,几乎等于“重新建一条长潭高速的三分之一”。虽然从2007年6月1日起,湖南为建立防止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机制,鼓励运输车辆合法装载,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实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但成效依然有待商榷。

4、政企不分。虽然湖南高速公路资产管理采取的也是直接隶属省交通厅的企业模式,但仍延续了一般公路的特点,即所有权管理与行业管理混为一体。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和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之间的行业管理职能和行业所有权职能并没有科学合理的界定,因此易出现以下弊端:(1)高速公路资产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所有权职能不利于建立宏观调控体系,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应该是政府的宏观规划在资产管理上的延伸,应协助国家承担宏观计划调控的任务。这种调控不应是指令性的,而主要应该通过行业政策,行业技术发展规划来实现。企业应面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如果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所有权管理职能,则易造成企业自的削弱,不利于企业走向市场和实现高速公路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2)高速公路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所有权职能很容易造成主管部门利用所有权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忽视商业化运作规则,损害所有权利益。行业主管部门既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又是行政管理者,很难分清所有者行为和行政管理者行为的边界,造成所有者行为的弱化和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化,而冲淡所有者权益;(3)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所有者职能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高速公路资产低效配置。由于高速公路行业主管部门直接投资并经营高速公路资产,同其他经济组织经营高速公路资产,其竞争条件不平等,不利于社会公平,易助长高速公路资产低效经营配置。

5、经营权管理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1)对高速公路经营权的范围和价值认识不清晰。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权表现为无形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经营权范围取决于政府授权,授权内容不同则经营权的价值不同。但当前对经营权范围及经营权价值没有准确的界定和可量化操作的规则,随意性较大;(2)各种法律、法规制度不配套。交通部在1996年颁布了《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对转让公路权的一些原则与一般性的规定进行了适度的规范,但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没有形成成套的管理体系;(3)高速公路产权市场发育不完善。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是一种交易行为,但目前湖南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畅通、制度完善的高速公路经营权产权市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4)授权对象可选择的范围较窄。由于没有形成发育良好的高速公路产权市场,进入高速公路产权市场从事公路经营的经济组织太少,实际交易中,可供选择的授让对象少,缺乏竞争;(5)经营评估不规范。高速公路经营权的评估一般都采用收益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在评估时一般都忽视了高速公路经营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没有真正形成一种适合于高速公路资产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作者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办公厅赴美考察培训团.美国高速公路管理资料,1999.

[2]邹立新,李曙光.万众一心打通京珠大动脉.我国交通报,2008.3.

[3]李茁等.湖南高速公路超速违法严重.湖南日报,2007.9.

[4]侯严峰,刘文杰.高速路投资主体多元化还能走多远.经济参考报,2005.10.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交通

一、健全管理体制,确保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整个社会系统管理的难题,它需要社会各个行业、部门及其相关的人员共同遵守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高速公路需要统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交通管理法规,加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力度。由于我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体制不顺,影响了交通安全的协调和管理。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特点,必须建立收费管理、养护管理、路政管理、效能安全管理和服务一体的统一管理体制,以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是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舒适、快速、畅通的先决条件。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和交通监控、通信照明、计算机收费等路产设施的维护管理;二是高速公路管理手段及配套的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我省在高速公路管理方面,虽然吸取了国、内外高。

速公路交通管理的理论、经验,但在实际管理中的经验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速公路目前交通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管理分属不同部分,公安部门了解的交通信息,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损失不能及时抢修,拖延了交通疏导时机,造成交通事故发生。

第二、高速公路的管理法规尚未健全,特别是对高速公路行车知识的宣传不够广泛。交通监控系统没有发挥作用,交通管理的手段相对滞后。

第三、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不及时,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不严;不按交通部有关养护施工现场交通管制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和设施。

第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不够完善,没有及时在交通事故频发地段增设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在特殊路段、恶劣气候条件下坑洼、积水路面缺少临时性警示标志;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不齐,夜晚驾驶受到眩光影响。

二、不断完善交通安全监控

高速公路管理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综合性的科学,它与一般公路管理的观念、理论、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高速公路建立了先进完善的现代化设施,其中交通控制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适应高速公路路况交通巡逻、监视、疏通、通信的需要,在恶劣气候及道路阻塞情况下,及时通过交通监控系统的诱导标志的信息,引导驾驶员安全驾驶,疏导交通。一是建立、健全交通情报系统,增设可变情报板用来提示雨雪、雾等天气的路况。二是增设雷达测速设备警告并处罚超速行驶行为。三是完善急救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较为严重,为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交通畅通,应健全急救设施,高速公路全线两侧均应按规定的间隔设置和配齐紧急电话。三是强化道路养护,改善交通条件新建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建设各个阶段都应严格执行有关的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应加强道路养护,对其中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应采取工程措施改善交通条件口新建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建设各个阶段都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这一因素,对之加以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公路工程标准、规范,这是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智能交通,强化安全管理

近半个世纪以来,交通拥挤、道路堵塞、交通事故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已认识到交通对区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大规模区域运输网(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在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交通需求的管理技术;至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交通需求的继续增长,使得交通堵塞等现象仍很严重,这些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交通系统的现代化管理上。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只能宣称很好地解决了衣、食、住问题,而对行却没有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和探索,交通运输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一智能运输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它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根据美国交通工程学会(1991年)在其出版的《交通工程手册》中的定义,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将先进的检测、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汽车和道路而形成的道路交通运输系统。itS的研究目标是使车辆和道路的功能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改善行车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1tS的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当时国际学术活动的热门课题,各发达国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itS的研究和实践中。其中的原因概括地说是因为itS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现有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代表着道路交通科学的发展方向,可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的技术问题,使道路交通科学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同时可以减少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化国际间的竞争力,并增加未来的新产业。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改进通信、收费、监控等机电设施的系统工程来发展智能高速公路,其目的是解决交通阻塞,提高行车安全和服务质量,体现出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