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32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1

一、电视媒体应该快速反应,有序组织,努力抢占话语权,增强报道时效性

通过对灾难事件本身、背景、影响等方面的报道,让受众及时了解灾难发生的程度和趋势,一方面可以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从而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受灾群众消除恐慌,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媒体在采访报道灾难事件时应沉着面对。

首先报道应遵循事实,体现权威,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其次,当灾难发生后,有关事件的信息量大增。面对突然涌现和源源不断的大量信息,不管是事件处理者还是新闻者,对外口径必须高度一致,不能提供互相矛盾的信息。由于受到高度惊吓,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受难者或亲属等相关人士,有可能对外公布的信息不准确,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对受众高度负责,对这些信息认真核实筛选。

二、要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以情动人

要体现人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勇于拼搏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还要体现在对受灾人群的倾情关注上,这是媒体的责任。电视媒体的声音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着党、政府和全社会对受灾群众的温暖关怀。的确,在灾难事件报道的现场,面对灾难现场,几乎所有的新闻工作者,包括记者、摄影师、摄像师甚至是司机都会显得无比的亢奋,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激励着他们抢着去灾害现场进行现场报道。

还有,电视媒体要把人文关怀融入报道的各个层面,不仅要告知公众灾难事件本身,更要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宣扬灾难中的人性美。实际上,媒体的视点往往正好能说明政府的视点,镜头往下看,多把镜头对准受难者,对准一线抢救的感人场景,只会拉近人民跟政府的距离,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具体来讲,第一,关注灾难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救灾之后,我们要考虑,如何让这些灾民能够更好地生活,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吃住,同样要关心他们心理的健康。第二,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深入采访一线,真实地报道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让群众感到记者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这样才真实可信,才能增强社会各界夺取抗灾胜利的信心。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要求记者勇敢地扛起人性美的大旗,对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们给予人文主义关怀,让受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吁社会援助,给受众力量,让群众看到希望。

2012年8月盖州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市内多数乡镇出现200毫米以上大暴雨,特别是3日至4日,27个乡镇不同程度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特大洪灾导致全市十万余人受灾,部分通往城镇、乡村道路、桥梁冲毁,城区大面积停水、停电,电力通讯设施中断。一些公共设施遭受重创,被洪水冲倒和损坏的房屋接近4万间,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市民十分恐慌,纷纷抢购矿泉水、熟食品,甚至大米、白面和食用油等。为化解群众的恐慌心理,我台一方面派出灾区报道团队,奔赴灾区,在最短时间内,向公众报道实情;另一方面,组织记者到环保、物价、自来水、气象和防汛部门采访,以真实、客观、入情入理的方式,向群众解释停水停电的原因,并就气象预测、食品供应和物价保证等情况进行报道说明。报道播出后,群众的恐慌心理很快得以消除。这表明,在突发灾害性事件的报道中,权威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正确的声音,强势引导舆论。如果不是这样,非理性群体模仿势头必然会影响救灾大局,甚至会引发人为的“次生灾害”。

三、灾害性报道要注重新闻伦理性问题

这不仅要求前方采访的记者要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对后方的编辑制作、播出同样有约束。比如过分血腥和恐怖的画面不要出现在版面和荧屏中,尊重获救者的隐私及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灾情报道伦理,才能展现人间大爱、振奋人心,才能懂得怎样与受灾民众一起面对灾难,并战胜灾难。

四、媒体要客观真实地进行报道,给受众尽量提供新闻事件的原初状态,这是由媒体的职业角色决定的基本职责所在

2012年,盖州市的那场洪灾,灾区的道路全部被水冲毁。为了能够真实报道水灾情况,记者与摄像人员只好徒步走到20公里远的几个受灾严重的村子,把那里受灾群众转移和安置情况做了详细报道。这次洪灾的报道,直接影响着受众的行为和行动。当时,每天有好几组的采访记者大量地全面地进行报道,且不断更新,第一时间让受众了解相关情况。报道内容涉及受灾人员情况、武警官兵的救援情况,转移人员在安置点的生活情况,还有周边市县乡给予帮助和捐款等情况。涉及面广,报道详尽。一时间从不同工作岗位上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挽救群众生命和财产,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笔者与灾区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眠不休采写了一大批感人至深的报道。宣传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群众知晓灾情的动态而后动员更多的力量投入营救,筹集更多的资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2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01-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些高校抓住机遇,勇于进取、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各地纷纷建立大学城,给高校发展带来一片繁荣。但在高校繁荣的背后,学生、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导致高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诸如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火灾、重大疾病、学生自杀、群体斗殴、交通意外及犯罪侵害、事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的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等,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若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态扩大,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建立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高校健康稳定的快速。

一、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概述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性事件有很多种定义。荷兰危机管理专家罗森塔尔从整个社会系统角度定义突发性事件,他认为,突发事件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政策的事件。我国学者认为,突发事件是指偏离社会正常轨道、违反自然过程,并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危及社会和人身安全的事件。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由于社会变革、突发事件影响或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引起的部分学生群体聚集的维护权益、抗议示威和一些“过火”行为[1]。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笔者认为,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发生在高校校区内或外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学校财产带来危害,甚至带来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含义

应急从词义解释有三层含义。一是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二是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三是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抗旱救灾、应急避难等等。机制(mechanism)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2]。笔者认为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是指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立即采取各种紧急措施,而建立的各专项报告机制、事件定性、应急指挥、善后工作等工作机制。

(三)高校突发性事件类型及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高校突发性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类。

1.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类型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原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原因引起的未经许可的各类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

另外,根据突发事件范围和区域,可以分为高校领域内部突发性事件和外部的突发性事件。高校内部的突发性事件是指主要发生在高校系统内,事件的主体主要是师生、或者给学生造成身心健康或学校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如未经许可的高校师生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高校外部的突发性事件是指社会公共突发性事件,也会影响到学校及学生。如地震、海啸、特大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类事件。

2.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特征及原因

高校突发性事件除具有突发性事件的共性特征,如突发性、危害性、扩散性等,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群体性、对抗性、隐蔽性等特征[3]。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特征

1.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突发性

突发性是指人们难以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规模、态势和影响深度,这是突发性事件本质特征。但是,这并不是说突发性事件是纯粹的偶然事件或者意外事件。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再突然,也有其发生诱因,事件发生的前兆。也就是说,通过对高校突发性事件认真研究,是可以发现其规律,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避免其发生。

2.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扩散性

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本事具有负面性,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类信息传播得非常快,具有扩散性。高校是青年学生集聚区,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易于聚众观看、积极谈论甚至直接参与突发性事件。高校师生作为高素质、高知识的群体,更易成为社会、媒体和政府的关注的焦点。这些更加剧了突发性事件的扩散。

3.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甚至会涉及学生生命,这些负面的信息经过流传对学校声誉上的不良影响,危害高校的发展。

高校突发性事件除具有上述特征,还具有个性特征。如社会安全类事件还具有群体性、对抗性、隐蔽性特征。

(1)群体性特征。这类突发性事件一般都是经过组织精心策划,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所以参与的师生众多,特别是因一些重大问题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处于表达某种意愿,参与的师生更多,少则数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万人。

(2)对抗性特征。对抗性特征是指这类事件,参与的师生多是因为对社会某种现象的不满或者反对,有组织聚集起来,向社会某机关、部门表达自己的意愿,因而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3)隐蔽性特征。隐蔽性特征是指这类事件的组织者在事件发生前进行策划、动员都是秘密进行的。特别是西方,更加隐蔽地散播一些虚假信息,造谣中伤我国某些政策,所有的活动具有隐蔽性。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频发的原因

高校突发性事件一般由以下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

1.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

西方某些势力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仍不能接受中国快速崛起的现实,采用各种方式策反中国。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上的宣传灌输,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中国;二是粗涉我国,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三是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互联网进行、反政府的政治宣传和伪科学的宣传,煽动群众围攻国家机关,扰乱社会秩序。这些都容易使涉世不深、不明真相的学生受到蛊惑,盲目参加这些事件。

2.高校管理体制滞后

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纷纷扩建校舍,扩大招生规模。可是高校管理制度及管理制的水平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管理理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够,不能做到以生为本;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参与力量不足且主体单一,未形成高校大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

3.学生本身安全意识不足,应急能力匮乏

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受到宠爱,缺乏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遇到地震、特大暴风雨等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不足。青年大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群体,他们大部分人还正处在学习、思考、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意志力不够坚强,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周围发生闹事事件,他们就可能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卷入。

4.信息时代的信息难于控制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的信息管理的一些难题。例如,学校对校园网监管不严,对网上炒作的焦点问题、出现的负面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封堵、清理、清除,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在互联网上串联、炒作,导致学生上街游行的突发事件。还有西方的利用互联网、校园贴吧、QQ群等各种渠道发送有害信息进行渗透和煽动活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校园网进行煽动、破坏、炒作,蓄意扩大事态,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5.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等

市场经济活跃的经济市场,校园周边娱乐性经营活动、饮食、旅居,导致大量社会人员与高校学生频繁接触,他们相互容易发生冲突,都属于易冲动型社会群体。高校的内部管理不够完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增多,伴之而来的是办学条件趋紧,管理难度增大。

三、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高校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妥善处理,会导致事态的扩大,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审查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安和恐慌,破坏社会的稳定。所以,控制突发性事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妥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1.应急预案

高校应当根据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总应急预案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例如,《地震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恐怖防范和应急处置专项预案》等。对每一类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响应程序,责任至人,并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建立专家数据库及每位师生的应急人员联系数据库。

2.报告机制

高校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应当建立广泛的、快速的报告机制。值班人员在计算机上录入详细情况,根据事件性质选择最相近的应急预案方案,启动预案执行按钮。现场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拍摄现场相片并以彩信形式发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选取部分相片给指挥人员。报告人要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刻,将事件详细情况报告指挥中心,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要素。

3.事件定性

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后,若为重大事件,系统首先通知值班校领导。校领导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事件进行研究并迅速做出判断,对事件进行准确定级,并通知指挥中心采用何种应对措施,决定是否要启动警报通知功能告知全校师生,根据事件的级别及影响确定是否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应急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突发性事件指挥中心”。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时时监控事态的发展,每小时向事件指挥中心报告情况。突发性事件由该中心统一指挥,按预案指令给应急人员,如学院领导、辅导员、校保卫处干警、学生会干事、各班班长。在指令中明确指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要求一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指挥。少数非预见的突发事件,可选择最相近的应急预案代替。

5.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及时组织和协调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后勤保障部门等有关部门恢复教学秩序。受突发事件影响高校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提出请求。上一级应当根据受影响高校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单位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参考文献:

[1]孙兰英.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20.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3

某县教育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xx年9月)

为了建立我县教育系统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一)学校(幼儿园)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楼梯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二)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四)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五)发生的造成师生伤亡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六)学校(幼儿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

(八)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事件;

(十)学校发生的学生重特大溺水死亡事故;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集会、演出等发生师生伤亡的事故;

(十二)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二、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旬阳县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和旬阳县教育局特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抢救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学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书记、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办、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股长、行政股长、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负责人分别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幼儿园长)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直接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现场保护等前期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县直学校(幼儿园)和乡镇教育办制定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定期指导预案的演练;

(三)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向县委、县政府、市教育局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五)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

(六)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八)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做好伤亡师生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十)大型考试活动,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其股办室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现场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分别报告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教育局值班电话:xxxx

(二)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三)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四)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后,除了向局长报告外,须立即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同时报县委办室和报市教育局、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并根据重特大事故的实际情况,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情况和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请交通、水电、电信等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快速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

(三)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保护。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防疫工作。

(四)事故发生后,各学校党政领导、幼儿园园长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要求

(一)各乡镇教育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各民办教育机构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教育办要加强对所属村小、教学点的安全管理,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4

高校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小社会,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部位,大学生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人群。高校是否安全稳定很大程度上间接或直接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发展,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所以在公共突发事件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它的特殊性,作出了相应调整。

1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分类

1.1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emel,gency)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我国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是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上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2.1根据影响的地域和范围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国家性和地区性的三类突发公共事件。全球性公共突发事件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核危机、甲型H1n1流感以及跨过犯罪等。国家性和地区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三氯氰胺”事件、我国南方大雪灾以及“5.12”汶川大地震等。

1.2.2根据性质可划分政治性突发公共事件(如:“水门事件”、“泰国事变”、“俄格冲突”以及2010年10月份的“涉日游行抗议活动”等)、经济性突发公共事件(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民族宗教突发公共事件(如:印度教派冲突、阿以冲突、“3.12”事件)、生态突发公共事件(如:沙漠化、SaRS流感、H1n1流感等)。

1.3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和分类,结合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的突发公共事件,我们总结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3.1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特征,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偶然性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蔓延和释放,对人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解决问题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果断采取手段,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后果。“5.12”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来的突然,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及时有效的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3.2公共性

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虽然突发性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为它的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焦点。这样会自然引起社会的恐慌感(也包括在高校的大学生)。但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信息的公开化,有些信息存在真假之分。公众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容易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很容易失去理性,这样也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影响的全国性。因此,公共性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特征。

1.3.3危害性

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从宏观上讲,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代价,并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从微观上讲,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间接影响就是突发事件给人们心理和精神所带来的冲击。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

2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2.1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

体育院校大学生多数人性情开朗且外向,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由于他们长期从事运动训练,要求他们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及迅速调整的能力,所以对新环境、新事物接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

2.2注重塑造自我形象

体育院校大学生一般身体比较高大,体型比较健美,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这使他们较易产生良好的身体自尊,也就是对自身形象的满足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着良好身体自尊的人,更易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3社交能力强,朋友多

体育院校大学生为人较直率,为人处世真诚,诚信度较高,社交能力强,交易与他人成为朋友。

2.4文化素质偏低,盲从性重由于很多学生从小就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很多学生甚至未接受过高中教育,直接从竞技体校和专业队进入高校学习,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社会阅历少,思想不够成熟,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对有些社会问题产生困惑和迷惘,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和状态,缺乏主见的盲目从众往往导致悲观式的恐慌,乃至心理危机。

2.5兴趣点多且不稳定

体育大学生除必修的文化课之外,还有运动训练课,学习、训练之余比较疲劳,致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够严谨,部分学生将兴趣点向外界转移,极易出现上网聊天、打游戏机,甚至玩麻将等情况,而专研理论知识,查找学科资料的兴趣逐渐淡漠。

2.6好胜心强,个人主义倾向突出,但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从事竞争性较强的运动训练,所以一般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一定要与别人一争高下,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他们中的一部分虽然精力旺盛,却又不能正确支配精力,极有可能寻找不正当的途径去发泄。加上多数人一直从事运动训练,文化底子薄,阅历浅,辨别能力低,容易犯以偏概全、否定主流的毛病,干事情也往往会情绪化。2.7集体荣誉感较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体育院校大学生集体荣誉感较强,为了集体荣誉甘愿做出个人牺牲,但法律意识淡薄,处理问题不冷静,经常出现因哥们义气大打出手的现象。

3应急管理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突发公共事件,不论它来自哪一个领域,突发公共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使高校陷入一种非常状态。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社会变革中,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新特点,在公共突发事件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开展。

3.1应增强应急意识,加强应急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特征就是突发性,它们偶然性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蔓延和释放,对人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因此,我们不仅要呼吁建立应付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灾害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还要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意识,加强应急教育。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出生时正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社会最稳定的时期,遭遇到的各方面挫折较少,表现在他们身上: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从来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故缺乏分析和决策能力,容易受暗示影响,这在所难免,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危机面前无法作出理性的思考。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是先知先觉的,政府的力量也不可能永远走在最前面,此时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是防止灾难和危机泛滥的最坚实的第一道堤坝。因此应增强学生本人自己的应急意识,加强应急教育,我们要坚实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而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3.3引领校园媒体的宣传力度

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虽然突发性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为它的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焦点。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盲从性重,而校园媒体可以通过宣传典型、专访、座谈、辩论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象化正面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能及时跟踪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对是非和美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3.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因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兴趣点多,又好动,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让科学的理论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防止和抵御非马克思主义入侵,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能启发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进取。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健康高雅的文化宣传、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形成崇尚科学文化、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文明健康的情操和审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3.5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报恩、施恩的教育。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目的在于是受教育者懂得知恩、学会回报,把报恩看做自己的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公共突发事件的另一个特征就在于它的危害性,当危机突然发生时,如“:5.12”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及时有效的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如:贫困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这是更多的贫困生走进了课堂。所以要合理运用感恩教育,对学生惊醒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自理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5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突发事件 传播机制

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

所谓新媒体可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具备两大特征:数字化与交互性。

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途径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形式上突破了内向传播和大众传播,在模式上突破了线性传播模式。它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点对点互动传播。新媒体同时拥有开放性、人性化、个性化等特点。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别人的意见,实现信息的公开转移,人们可以在网络和手机上自由的上传和转发照片、签名、音乐、图片等相关个人信息,使得手机和网络成为高端开放和高度兼容的互动平台。

校园里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手机和网络,而网络媒体中又包括网络博客、电子邮件、qq、msn等以及相关网页(如校内网)等能够即时互动的传播形式,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bbs,bbs是英文(bulletinboardsystem)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电子公告版(板),或者论坛。大学生在bbs上各种信息、言论。

新媒体的存在使得校园里的突发事件得到广泛而及时的传播,形成强大并且不断变化的舆论氛围,给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动力。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别,因此其传播学功能也有所改变。

1 新媒体传播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把关人”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把关行为是十分困难的,新媒体传播已经严重缺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功能。

但在高校论坛中,“把关人”的角色是依然存在的,例如高校bbs中经常对虚假消息进行删除,对不恰当言论进行删除。在某些时候,还会出现以管理员身份发表“通告”与“声明”,对某些人的行为提出警告。以确保在论坛中没有或少有虚假信息内容,这就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

2 新媒体传播继承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从高校论坛事例中就可以看到新媒体在事件报道过程中起到了“议程”设置功能。首先,网络论坛上重要板块重要位置出现的标题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网络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为网民们设置议题,引起网民们更多的参与。其次,高校论坛通过正面引导确保议题的正确方向。再次,高校论坛的持续报道增加了事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引起他们长时间的关注。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网络的更新较快,报道过的重大事件又很快被新的事件所更新,人们又会很快淡忘前面的事情。所以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时间性上较传统媒体的差,因为传统媒体经常反复播报。但引起反响的热烈程度较传统媒体好,能够引发网友热议。

3 新媒体传播淡化了“沉默的螺旋”效果

伊丽莎白·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并验证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持非主流观点和态度的人,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下,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主流观点占领上风。非主流观点和态度被淹没的原因主要出于人们的不自信,害怕被孤立,而倾向于朝着大多数意见的人靠拢。在新媒体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如果人们匿名发表观点,人们互相不知道身份,不会像在现实中那样害怕被孤立,从而可以大胆发表意见。“沉默的螺旋”的力量在网络上发挥的并不十分明显。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特点及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有着产生的瞬间性、爆发点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危机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四个特征。突发事件一般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而社会突发事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突发事件发生时,老百姓会比平日更依赖媒体,他们急切想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们在做什么,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此时的行为如何。媒体被公众前所未有的重视,媒体恰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安抚民心,使社会秩序早日恢复稳定。相反,媒体过分夸大或掩盖某些事件,则会加剧公众的猜疑恐慌,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

大学校园如同社会一样,也会面临千变万化的突发事件。大学校园里的突发事件包括一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往往又被称为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因为发生在高校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性的,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络和手机是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工具,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程度相当的高。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第一反应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发表言论,或者发短信向同学询问。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但尚未足够成熟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见解随着突发事件不断的展露端倪而不断变化着,事件信息公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见解。所以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程度直接影响着校园舆论的形成。由于高校群体的特殊性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高校舆论呈现以下特点:

“注射”效应。思想尚未足够成熟的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往往是最直接而强烈的。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不能够对突发事件背后的社会成因做出更深刻的思考,也难以对事件的真伪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事件的感性认识迅速占了上风,直接左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

“垄断”效应。由于高校的人群集中密度大,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又多是热血青年,与社会上的人士相比更加关心国家时事和社会大事,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也比较直接和激烈。校园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热议,且能迅速占领校园议题,同时校园的各大媒体扩大宣传,无疑突发事件成了校园里的最大议题,使得对突发事件的议论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窗帘”效应。当对学校正常教学产生不利的事件突发时,学校往往会迅速掌控舆论,但此时关于突发事件的种种谣言和推测可能会遍布校园,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将会采取拉上“窗帘”,让大学生无法得知事实的真相,而只能猜测,使得事件的本来面目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冒泡”效应。校方在掌控消息的同时,由于学生迫切希望获得事实的真相,一些信息就会在私人网络上流动,被称为“小道消息”。但由于得不到事件的真相,好奇的大学生们更加青睐于小道消息,从而使得事实真相更加不明晰。

基于高校突发事件舆论的以上特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当依据大学校园的特点,参照社会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使得新闻传播既真实可信,又快捷自由,以满足大学生们对新闻的好奇与知情权。

1 对高校突发事件尽量在第一时间以明晰事件真相

传闻止于信息公开。社会学者认为,由于传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被夸大、扭曲和虚构,而这些夸大的信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和恐慌,从而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心理。学生们对校园内的突发事件发生,通常会在事件情况不明朗不准确时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这就要求信息与媒体管理者们要恰当地选择传播渠道,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和全面地掌握情况下,也应及时、客观地信息。这样做。一是保障学生们的知情权,二是减少舆论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第一时间的信息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现在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做法“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锁消息,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处理方式也很难做到,因为只要事发现场有人看到,或只要有人用媒体工具采集到,如被手机拍到,信息就可能很快传播出去,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了解,很容易引起误解,种种猜测尾随而来,使得突发事件面目全非。

作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具备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向上级传达信息,争取时间达成共识,对已经被证实为突发事件的信息,既要考虑到慎重,遵循信息的规矩,同时还要满足公众们的信息渴求。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会议交流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至上而下的进行疏通,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和包袱,以免引起混乱。

2 更新观念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快捷方便,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传播管理办法有的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了,有的反而束缚我们的手脚,造成处理事件的被动。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处理事件本身的责任人媒体意识尚不到位。在突发事件面前,谁都认为处理事件本身是头等大事,但没有意识到,做好媒体报道同样重要,有时是更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媒体信息传播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当同步进行。第一责任人应同时对突发事件处理和媒体信息传播负总责,建立突发事件媒体处理班子,主动及时统一传播信息,并不断引领主流舆论,这也是突发事件媒体传播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

与传统媒体和社会网络相比,网络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的时候,有着独特的处理机制。

1 筛选和过滤机制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会按照媒体机构的舆论倾向和报道方针,通过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机制,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提炼升华和剪切而网络媒体的则不然,其主体繁杂,舆论导向不明显,并且对信息报道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而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功能又较差。网络媒体上会出现社会正面信息,也会有负面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报道的信息更加多元化。

新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时主要基于手机和网络媒体工具,而手机和网络平台的报道其信息难以过滤和控制,消息相对繁杂,并且学生们迫切想要知道事实的真相。因此校园网络媒体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较传统媒体要相对复杂,较社会网络相对简单,尽管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小于社会,但大学生们却是情绪容易波动的网民群体,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又高于传统媒体,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更容易参与讨论。特别是在校园内的bbs论坛上,学生们可以在申请到账号后,也就拥有了信息的权利,这就增加了网络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信息时的筛选和过滤难度,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个人的发言权进行一定的把关。

2 报道机制

网络在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消息时,有媒体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自由度高、监督难度大等特点。加上突发事件本身的突发性和震撼性的特征,使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公众也同时增加了信息诉求。突发事件后,网络媒体报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性,符合突发事件后公众对信息的迫切需求。

新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多元化的报道。一件事情发生后,会在校园网络的多个地方出现不同的声音,由于网络上可以匿名发言,发言的自由度大,导致信息者对信息不负责任的报道。

高校网络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传播快、很容易遍及整个校园网络。因此在校园突发事件以后,校园网络上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而每一条信息往往都融入了者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印象让在校大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困难。受众从网络媒体获知信息后还可以进行二次传播,大学生在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可以通过群发邮件、在论坛贴文章、在网络聊天室发言等方法把消息即时扩散出去。如此这般,相关信息会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蔓延。许多人在一个电子空间里同步交流、密集互动,不可避免地对参与者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迅速产生“规模效应”。尽管是多元报道,但根据先入为主的原理,人们在网络媒体上第一时间获取的信息却是至关重要的。

3 反馈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线性特点。而新媒体则实现了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而网民的意见也可能会对突发事件造成重要的影响。高校校园网站上有各种论坛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平台。反馈是十分及时的,往往信息刚刚,就会有大量的反馈回应,并且是争先恐后的,网友争坐“沙发”、“板凳”。学生们的思想情绪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较容易形成一致和积极的看法,从而对学校和社会产生影响。

4 危机传播机制

当突发事件暴露出社会的丑陋面或诸多的负面信息时,如果校园网络筛选过滤不及时、有意或无意的放大渲染,就会对意志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产生影响。容易引起情绪低落、埋怨愤激的心理,容易导致过激行为。在新媒体的介入下高校突发事件后的危机传播是交叉辐射的,是多点对应模式的,动态传播过程。高校师生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这样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危机得以扩散。

四、结语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社会网络相比,在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中有着独特的处理机制,即筛选和过滤、报道和反馈、危机传播等机制。对新媒体传播既要坚持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知情权。

注释

①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6

某县教育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xx年9月)

为了建立我县教育系统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一)学校(幼儿园)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楼梯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二)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四)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五)发生的造成师生伤亡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六)学校(幼儿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

(八)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事件;

(十)学校发生的学生重特大溺水死亡事故;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集会、演出等发生师生伤亡的事故;

(十二)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

二、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旬阳县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和旬阳县教育局特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抢救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学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书记、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办、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股长、行政股长、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负责人分别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幼儿园长)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直接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现场保护等前期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县直学校(幼儿园)和乡镇教育办制定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定期指导预案的演练;

(三)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向县委、县政府、市教育局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五)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

(六)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八)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做好伤亡师生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十)大型考试活动,有突发性的苗头,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其股办室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现场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分别报告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教育局值班电话:xxxx

(二)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三)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四)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后,除了向局长报告外,须立即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同时报县委办室和报市教育局、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并根据重特大事故的实际情况,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情况和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请交通、水电、电信等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快速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

(三)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保护。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防疫工作。

(四)事故发生后,各学校党政领导、幼儿园园长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要求

(一)各乡镇教育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各民办教育机构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教育办要加强对所属村小、教学点的安全管理,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处置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20年左右的高速扩张式发展后,呈现出办学规模大,成员结构多元化、社会化程度提高等显性特点。高职院校与外界社会环境的联系多维度发展,这些联系与青年学生聚集、思想观念冲突明显相共振,极易引发突发事件。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发生的突发事件,佐证了此类事件的多发态势。本文拟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特殊性,旨在探究此类院校中突发事件中的基本问题,思考防范和处置体系的建构,为此类院校理性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1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

高职类院校作为一种高校类型,伴随各高校规模化发展进程,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硬件条件的增长与办学规模增速不相适应;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素质与办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追求目标不相适应等问题。管理、教学、就业、后勤服务,学生、教师、校工、外来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显性矛盾和隐性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在问题和矛盾的调处中,各种因素缠绕交织,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处理的预后难以预测,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不少突发事件,也继而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时至今日,出了不少成果。但就其概念而言,却还没有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界定。这种状态制约了各高职院校对突发事件的防范体系建构。

在参考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当表述为:“突然发生的与本校密切相关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身、财产的较大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如此表述,兼顾了突发事件的普遍性要点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避免了过宽与过窄的界定。界定过宽,会导致学校“多管闲事”,界定过窄,又会造成“该管不管”的失职。例如“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本校师生员工实施或以其为侵害对象的涉及破坏社会和校园秩序并造成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直至死亡,或是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从上述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其瑕疵所在。前者的“严重损害”“公共事件”的限定显然使之显得较为狭隘。后者“师生员工”“公共财产”“学校名誉”排除了其他相关人员、师生员工的财产损害等问题,明显经不住推敲。但不管怎样表述,高职学院在思考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时,都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点:

1.突发性。突发性表明事件发生的突然,出乎意料。可以说,高职学院人多事杂,突发事件发生有其必然性和确定性,但关键是预防体系的严密化建立和有效运行。

2.损害性。我们之所以表述为“较大损害”而不强调“严重损害”,主要基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具有成员密集性特点而容易迅速在校内外扩散,具有很大的动态性、突变性,难以预知最后损害后果而考虑。同时,对损害判断的尺度稍放宽一些,也有利于重视与措施跟进。

3.涉事主体的广泛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涉事主体应当包括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学校管辖范围内的非本校人员、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侵权行为所侵害的人等。这些人员所引发的或是与这些人员相关的事件都有可能诱发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继发性事件。所以,我们在研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问题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本校的师生。随高校办学的多元化、开放化、社会化趋势,其他主体导致的突发事件必然增加。

4.事发地点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事发地点主要在学校管辖范围内,但不排除学校相关主体在校外发生的事故、侵权行为等,如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学生在校外发生的事故、非法行为等。

2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

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在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升,所以,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的划分,必要且重要。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划分在学术界也没有共识性的界定,但考虑到类型划分对“应对处置”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影响,因此,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探索性划分。

1.以主体人数规模划分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个体性突发事件;

2.以主体是否涉及校外人员可以划分为单一性、混合性突发事件;

3.以事件主要地点可以划分成校内、校外突发事件;

4.以事件产生的动因划分自因性突发事件与管理性突发事件、不可抗力性事件、意外事故;

5.以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可以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类;

6.按照事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现物态化突发事件和网络媒体性突发事件;

7.按照事件性质可以分为犯罪事件、治安类突发事件、违规事件;

8.按照突发事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政治类、公共卫生类、聚众滋事类、伤亡类、财产损失类突发事件。

2.2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应对意识不强

与本科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较,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短,办学基础条件薄弱,机制体制制约等原因,高职院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普遍存在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关注度不高的现象。教职员工更加乐于关心办学前景、招生与就业、教学与实习工作、学生常态管理、科研等工作,对突发事件问题松懈麻痹,不会居安思危。

2.2.2应急预案缺乏

各院校普遍没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前不重视,事发后相关的处置资源整合度不高,推诿扯皮,难协调。往往是按各自管辖范围谁管谁处理,凭老经验、老办法,处置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时,甚至还因为处理的小失误使事件扩散化、扩大化,引发更加复杂的继发性事件。

2.2.3应急机制梗阻

客观讲,需要认真应对的突发事件一般不常发生,所以对其重视程度往往不够,普遍院校既没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也就谈不上建立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突机制。组织机构没有,配套制度缺乏,预防措施缺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的支撑。

3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建构

高职院校正处于改革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高等教育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中,有学者比喻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只有不断夯实自身的安全体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才能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建设。再紧再忙,都有必要建构集预防、控制、处置与善后为一体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3.1预防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中,预防是上策。有效预防的基本思路是:思想防线牢固、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协防协调统一。

3.1.1思想防线牢固

全院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应当达成共识。要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3.1.2人防部署严密

人防系统是关键,再好的想法、措施,都要靠人来实现。人防部署严密,单位上下一致,有人抓、有人管,全方位、全过程,不留死角。切实做到各岗位都有安全目标责任,人人都是一岗双责。同时,要有专门机构、人员督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

此外,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合理配置处突人员。

要把防范工作从被动预防转化为主动性预防。一方面,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有关安全、健康专题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一方面,组织安全责任明显的部门教职工参加相关应急处置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处突能力。

人防部署中,要谨防一种倾向,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岗位清闲,人员配置老弱病残,或者配置一些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照顾性人员。

3.1.3物防设施完善

学校应当安排合理资金,配置、改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运行。交通设施、校舍、水电、防火、食品、药品等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对相关设施设备要定期检查,毁损、失效的,要及时修复更换或升级换代。必要的应急处突设备也要适当配置。

3.1.4技防手段先进

校园安全稳定必须依赖一定的现代科技手段,至少应当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控装置。尤其是学生宿舍走廊、图书馆、门卫、办公楼等重点部位。监控装置的使用,能够有效弥补人防力量在时间、精力方面的不足,同时起到威慑作用,促进人们的自制性,并能够有效记录事件线索,固化证据,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灵敏度、准确度。

3.1.5协防协调统一

学校应当与周边社区、单位、公安等单位建立良好群防协作关系,加强联系,及时消除周边安全隐患。

3.2控制

控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延续、扩大、扩散而采取的措施。控制的关键目标是消除或遏制危险要素,应当说,有效的控制是整个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有:

3.2.1合法合理原则

控制措施要合法合理,这是前提,是“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要基于合法合理的目的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诸多发生的突发事件不断恶性发展,大多是由于先期控制措施的不合法、不合理而诱发的,必须重视。

3.2.2及时原则

学校突发事件因人员的密集性而往往具有迅速扩散的特征,因此,一旦事发,应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判断情况,及时组织控制力量(人、交通、通讯等),及时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3.2.3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讲求“火候”“分寸”,防止“过”和“不及”。在此,应当牢牢把握住:一是生命价值>健康价值>财产价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对伤情危重者立即打120组织救护;二是把握轻重缓急,把主要问题控制好,把主要当事人控制住并带离现场,疏散围观人员;三是坚持教育疏导,摆明事实,讲清道理。忌讳把话说满、把事做全,堵了自己的后路。

3.2.4动态原则

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逐步牵涉较多的人或事,如学生家长。所以,控制过程中,要根据事件发展的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和方法。

3.2.5多层次原则

对于性质特殊,较复杂、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应当考虑调配一些专门工作小组,如医疗救护组、家属工作组、联合调查组、法律规范组等,分头分层次展开相应的专项工作,以保障效率。

3.3处置与善后

处置与善后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对事件整体的定论和了断,它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性质,不可草率终结。处理得当,当事人及相关联的人无异议,避免再“死灰复燃”。旁观者受教育,校方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应急能力;既平息了事件,又消除了损害,还可以树立新形象,可谓一举多得。如若处理失误,则后患接踵而至,调处起来反而更被动、更复杂。

笔者以为,善后处置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要点:

3.3.1事实清、证据足、定性准

这是善后处置的重要前提。只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把握,处理才会有的放矢,也才能使处理结论具有难以撼动的说服力。

3.3.2教育从严、慎予法办

学校以“教育”为使命,而非以“惩治”为本职。因此,对一些人为的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当以此为旨。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然而,有些学校近年来似乎有些冷漠,动辄报案、开除了事。究其思想根源,无非是想“惩前毖后”、想“了却后患”而已。如此处置,绝非“善后”。当然,对于违法犯罪的当事人,学校也不应该姑息,无原则迁就。

3.3.3恢复重建、完善机制(秩序、形象、心理恢复)

恢复重建,完善机制是善后处置工作的归宿。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应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一要组织有关人员彻查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突发事件死灰复燃,以及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二要及时组织影响性评估。评估工作要覆盖到突发事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既要包括物质层面,也要关注心理层面;既要考虑校内影响,也要关注社会影响;既要注意事态的继发性危害与影响;还要关心网路、媒体舆情控制。

一言以蔽之,善后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消除危害,最好能够将“危”化为形象重塑之“机”。

在事件处置终结后,还应当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弥补突发事件管理体制机制的漏洞,促进机制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总之,高职院校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或因素,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发生是偶然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校必须正视安全危机的客观存在,并理性部署。具体而言,就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系统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争取有效预防,处理得当,善后圆满,这才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本课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强,刘建平.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3]黄克宇,兰茹,徐安娜.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

[4]鲍勇剑,陈百助.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沈群群.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分析[J].求实,2005(11):289.

[6]李佑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5.

[7]吴建勋.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9-342.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8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特点;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28-02

一、突发事件研究概述

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处理,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研究兴趣,对校园危机以及相应应对政策的著作也颇多,当中最权威的是美国教育学者Lerner等所著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针对美国的校园中较常出现的自杀暴力、滥用药物、怀孕试婚、车祸幸存者、骚扰等突发危机事件,将其归纳为“急性精神创伤”(acutetraumaticStress),Lerner等学者在此书中展开了相关的对策研究以及指出如何对教育机构管理者进行有效培训。最初,国外关于高校危机、突发事件等领域的探索研究,都源自公共关系学科的分支——校园公共关系,比如:面对办学成本上升、公众期待提高、学生人数减少、政府支持度走低、媒介恶意报导等美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激化,美国的著名学者卡特里普、森特等在1952年从公关角度提出了一些适用性对策,美国学者库姆斯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世界高等教育危机并大声呼吁寻求对此问题的重视。中国学者周贝隆作为国内较早重视校园公共突发事件研究的学者,在1994年也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机”这一概念。受研究角度和自身环境的影响,国内最早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的学者主要分为两类:从校园公关角度出发研究的公共专家,如熊源伟、袁传荣等;从实际管理经验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寻求发展的大批学校实务工作者。由于理论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研究成果较少,即使国内学者认识到了突发事件对高校声誉和形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也很难得到更为深入的处理方法和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比如能维护社会稳定、为教学科研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应对高等院校中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既有技术管理问题,更存在着思想教育、心理异常防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的优良作风建设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优势,在应对这一系列校园危机时发挥着积极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趋向于多样化,各类社会化问题不断出现。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有着其自身所处环境产生的特殊性,具有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信息网络传播渠道日益发达,学生对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更敏感,高度信息化下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程度加深,扩招后的校园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等。还有,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承受比一般大学生更重的经济社会压力,部分同学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人格尊严,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极端行为都极易产生。只有在深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的首要特征是突发性。极小事件以偶然发生的形式,造成或可能产生的后果让人猝不及防,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从量表到质变的过程中,外界干扰和内部诱导因素都不可测、不可知。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偶然性是无法避免的。它一旦发生,影响力势必使在校园内迅速扩散,使师生和学校陷入慌乱当中。

2.危害性。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恶果,给高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心智相对不够成熟却又相当敏感易触动,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群体性恐慌,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这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另一特性。一旦遇到负面效应极强的突发事件,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唆使摆弄,加深危害程度,并向政治敏感问题演化,最终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偏差。

3.客观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偶然性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突发事件的酝酿、出现、发展、蔓延和爆发这一过程,不断会有信息传递出来,这些信息都能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人提供一些线索资料,因此,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原因和背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突发事件又是可以把握和预测的。

4.扩散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比其他群体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由于高校师生作为社会上的高知识、高素质群体,有着标杆的作用,而突发事件的“涟漪效应”使其极易扩散蔓延到社会其他角落,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导致一个或几个继发事件的发生。加之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网络媒体反应迅速,高校突发事件蔓延扩散途径多样化,速度也更快。

5.敏感性。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嗅觉敏锐、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反映和接受能力极快,参与事件的能力也很强,这是高校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组织而产生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这些有知识、有理想、充满热情的青年学生极易被卷入;同时,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尽心保护,社会实践经验和危机意识都相对较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缺乏对突发事件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性所在。

三、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稳定。突发事件,容易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某种病态的人格行为,集中表现为不信任、茫然无措、恐慌和行为失常,人人都有一种危机感,人与人之间不能正常交往,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中。这也是由社会心理学角度得到的正常结论。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安排往往由于外界干涉或学生自我不适应而被打破,影响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思想稳定,甚至会产生对自己、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怀疑、不信任。如“非典”在北京等地急速蔓延期间,恐慌出现,许多学生未经学校同意就擅自离校、返校等等,心理活动表现出病态的人格行为,这些行为又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2.激化了高校潜在的矛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当前已达到了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贫困生比率过高是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隐患。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急速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就业难度加大现象,就业压力给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担,就业问题积压成疾极易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校安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招生和就业方面的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种问题,都能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起到激化高校潜在矛盾的作用。

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面临考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管理者和执行者,面对突发事件时,更要沉着冷静,细致观察前因后果、敏锐预测事态发展动向、迅速正确作出决策解决问题以及及时掌控学生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其次,要对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现实案例教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面对突发事件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快速决策、妥善处理、稳定人心,为处理事件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避免高校的突发事件在不可控制情态下进一步扩大。

四、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高校突发事件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机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非常态”带来的契机,找出引起人们产生共鸣的事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在社会常态下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

1.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机遇。高校突发事件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能充分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1999年发生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一些高校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该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爱国舆论环境,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更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其二,有些道德品质在危难而紧迫的背景下更容易凸显,突发事件的发生就为这些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巩固和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其三,人们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其影响更为深刻。

2.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建立起嗅觉灵敏、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和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何才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苗头和根源,如何才能超前预测并及时发现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对其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科学化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角度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还需要思政工作者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9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策划政府形象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爆发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如矿难、雪灾、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虽然是偶发,但是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一、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内容

1、组织策划

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不仅是指报道内容,报道之前的人员安排、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组织管理也是关键,可以说先期的组织策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策划水平。

首先,媒体应该建立自己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古语言: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层次、可操作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可以让整个媒体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进入状态,迅速有效地进行分工,找准各自的位置和目标,引导整个新闻报道有序地进行。

其次,建立媒体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从各种渠道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得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人员、资金和设备的安排,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的最有价值的新闻视角,保持前方现场和后方人员的信息顺畅,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

第三,做好人员的组织安排。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如何安排记者与编辑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以及记者的身体、心理素质、年龄、专业和采访经验等都是人员安排和组合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第四,保障物资的正常提供。要保证突发事件来临时报道设备的充足,各种应急开支的充足。各种物质条件和资金保障往往成为影响报道的关键因素,如果各项问题都考虑到了,最后由于设备的故障等原因导致功败垂成就太可惜了。

2、报道内容策划

美国学者斯蒂芬・芬克(StephenFink)认为:“危机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要在了解这些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传播手段,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突发性事件作为“危机”的主要诱导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应用危机公关的原理恰当进行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能整体把握事件进程,变“危”为“机”。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三个特点①。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突发性事件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新闻策划框架依据其不同性质、不同阶段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稳压框架”、“监督框架”、“人文框架”②等等。政府与媒体应积极互动,探究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主题报道。

灾害潜伏期要充分体现公众的知情权,越透明的信息越能预警公众及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可能的灾害减至最小,同时减少恐慌产生的几率。

灾害爆发期,媒体设置专题专栏,详尽报道,报道的内容框架以灾情报道和体现人文关怀为主。

灾害持续期,充分发挥大众媒体舆论监督和营造舆论环境的功能,以“人文框架”为主旋律同时赋予公众、媒体监督政府行为的权利,这样既能正确引导舆论,也对社会的和谐、民众的团结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灾害的消退期(即恢复期),以人为本,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增强民众的信心,保障事件发生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不同的新闻策划框架在其不同的发生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事件发生的同一阶段,不同新闻策划框架的综合使用又能帮助报道发挥其效果。要避免报道倾向的“不公平”、报道“偏见”和信息模糊给公众和事件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原则

1、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报道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事件的种类多而且事件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新闻策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很难事先策划得很完备,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怎么发展,新闻策划都要坚持在事实的基础上掌握全局、深化主题。

2、导向性

突发事件比一般事件更为敏感,通常更容易影响到人民生活,更能引起人们关注,对于这类非常态的事件的信息传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快速反应甚至是恐慌情绪。因此,突发事件新闻策划要结合当时的各方面措施、政策和进展担负起引导大众舆论,缓解社会气氛的导向作用。

3、个性化

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媒体来说是挑战,但对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又给媒体提供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遇。在策划中要根据事件的特性,媒体自身的定位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策划,要在策划过程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媒体的个性特征,打造区别其他媒体的有竞争力的差异化。

4、可操作性

新闻策划,即使策划方案再完美,如果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在策划过程中,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步骤都要想一想实际中是不是可行,比如人员配置够不够,资金准备是不是充足,采访计划能不能执行等等,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到各项资源整合的最优化。

三、突发事件新闻策划与政府形象塑造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社会各方面包括政府机构必然会作出反应,政府对事件的处理是否迅速妥当、决策是否公平正确不仅是新闻策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关注的重要内容,媒体在参与的过程中对政府行为的报道和信息的传递无形中影响和塑造着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主要通过策划新闻报道和解读来塑造政府形象。

1、新闻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对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状态和作为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政府是否组织得当,执行有力,领导科学,决策正确。一方面,这种全面的报道能直接有效地体现政府的组织形象;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中展现的政府领导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甚至他们的衣着以及表情等信息,也间接地塑造了政府的组织形象。

2、新闻解读中的政府形象

突发事件中政府每一项重要政策的出台,媒体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展示全方位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而媒体的这种解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表意见,它依托媒体的影响力在传播观点的同时也在制造和引导着舆论,影响着广大受众的观点,影响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理解,从而影响公众对政府的看法和满意度,进而影响了政府形象在公众中的塑造。

总之,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有其自身独特的重点和原则。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在引导大众舆论的同时,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策划的过程中从全局出发,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①张桂森、牟永福,《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政府应急机制的构建》,tech.省略

②岳璐、曾庆香,《矿难报道的框架研究》,《业务研讨》,2007年第8期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10

1.小学突发事件的界定及内涵

所谓的突发事件,指的是在意料之外的突然发生的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指的是突然发生而且发生的事件造成一定伤亡或者损失的,给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而所谓的小学突发事件,指的是在小学校园中受社会、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生的,不以转移管理者的意志为目的,同时又对校园的秩序以及小学生的安全造成一定危害的事件。

2.小学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影响

小学突发事件最主要的特点是多样性、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多样性指的是小学突发事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情景下的事件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突发性指的是,尽管事件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质变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的演变是十分迅速的,同时学校方面也很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救治的机会;最后就是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突发事件的变化方向、发展原因以及造成后果的不确定性。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来说很难对这种事件进行把握和预测。

二、小学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1.学生思想的因素

先是小学生的思想因素。尽管国家近年来的教育一直推崇的是以人为本,不过部分学校因为高等教育资源缺乏以及盲目对升学率的追求,形成了以围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时间是留给了学生的考试以及主课等科目。部分区域的教学口号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进一步导致了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卫生方面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以及学习竞争过于繁重的双重影响,都可能成为导致危险性后果的直接原因。

2.学校管理的因素

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也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学校的安全通道的设置应该和本区域的学生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一旦有人员集中的现场出现时,不至于发生拥挤踩伤或者是坍塌等之类的事件。通过相关的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将近60%的学校,都会在上下课的过程中发生楼道拥挤的现象。此外,学校的建筑是否达标、供水标准是否安全以及相关配置是否牢固等都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事故。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成长,受此影响也非常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文化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传统文化正处于和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最激烈的时期,加之网络现在如此发达,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正在感染着小学生。加上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很容易上当受骗,往往在回家的路上就可能出现特殊情况。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小学中发生的突然事件,有一半都是发生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

三、加强和改进小学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策略

1.完善小学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一是控制事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以后,相关领导人一定要针对事态的性质进行及时的控制,力求把事件的危害性降至最低。随后,还有及时地将事件报告至上级部门,请求上级部门的介入。

二是调查研究。事件处理妥善之后,针对事件的调查工作务必及时进行。力查事件的产生原因,统计事件的发生各种情况指标,如时间、地点以及相关情况等,做好进一步的防范工作

三是制度对策。通过对事件的分析讨论后,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指导,及时的制定相关的对策,不能应付了事。最好是听取专家的相关建议,通过对策的制定,力求突发事件的尽快解决,把危害降至最低。

2.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加强防控教育

一是要强化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如果发现了正在酝酿的突发校园事件时,一定要尽快通知上级部门,同时通知公安部门。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做好相应的疏离和应对工作,尽量把事件在萌芽状态就消除掉。

二是要加强日常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的被教育机构所接受,同时人们更加重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现代教育中,需要在小学生中植入更多的人性关怀,积极引导他们对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认识。

3.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应急机制

一是协调功能。当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各个利益群体会分别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所以各种基于利益的矛盾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应急管理机制,把各个利益群体有机的协调在一起,使它们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是规范功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可以是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更加合理化,避免出现发生突发事件时混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