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09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管理;全面发展

一、围绕核心素养,架构学校课程体系,解读核心素养理解转化的具体内容

我校依据核心素养三大方面的要求,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润德课程体系”,全方位体现以德树人的学雷锋教育,达到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目的。

(一)立足校本,明确培养目标,强化核心目标的引领性

通过明确在学校课程建设中“三标”的内涵,凸显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理解转化。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像雷锋那样做人成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爱读书了解熟悉祖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具有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让每位学生都能彰显独特的人生价值。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教师成长目标:激励教师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具有“四有”教师素质,具有“四个引路人”的担当;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素养;具有积极正向的情感素养;具有发展创新的能力素养,促使每位教师主动适应教育环境的变革,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面向未来的社会人才。课程发展目标:本着“传承传统,以德树人,学会学习,促进思维,学科实践、提升素养”的课程建构理念。立足学生、立足学习,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扎实落实学科能力标准,不断完善与思考学段多元、多种形式的考核指标内容;聚焦养成、聚焦素养,聚合多方资源,开发学科实践课,多学科实践课、学校特色课,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人格养成、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构四级课程,明确核心素养要与学科教学对接

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发展;为实现课程目标,学校尝试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架构一个整体课程体系,归纳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特长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四种形式、五个方面。教师体会到,核心素养要依托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通过学科教学去再现、去表达,为此,学期中我们进行了主题为“梳理构建提升”的教学研讨。

二、立足课堂,夯实基础,在常态课中培养学生素养

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是这样做的:课堂教学继续从教师对“三有”的明确,要达到促进学生“三会”的落实。我们把“三有”界定为:目标准确——抓准学情、抓准定位,做到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难点准确。检测有效——精选检测题、精讲、精练(目的是夯实基础,应知应会的知识)。策略灵活——教学形式活、学习方法活、练习作业活(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干部与教师三个三分之一常态课教学模式的研讨。即:教师讲课时间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一,每堂课学生发言人数达到总人数三分之一,对学生的训练与检查时间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一。从而达到常态教学中每节课训练的针对性,达到质量有效实效促使教师追求高效。

三、课题研修、研培一体,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落实《新课程方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变革,也是一种探索,学校将课程计划的落实与承担的区级委托课题《学科实践活动促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相融合,引领教师在落实学科实践课程中积极探索。一学期来,学校围绕区级委托课题——《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促小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研究》,在各学科开展了系列化研究,整体设计,明确任务,分步实施。课题研究工作稳步推进,进展良好。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强化认识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以理论为依据。在课题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学习。1.向书本学习,再次强调核心素养校本化理解集中学习《谈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人的进一步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等很多有关学科实践活动及核心素养的理论文章。2.向专家学习,强调核心素养校本化转化学校邀请宣武分院课程研究室的刘天华老师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视界》的培训讲座,促使教师对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任课教师是主角的认识。学校还邀请黄城根小学的一线教师专家王永红老师来校,分享高年级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成果,促使教师对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的理解。

(二)规范管理、学科推进、实践体验

1.示范引领——组建青年教师的核心研究团队,扎实推进引领核心素养落实。2.研讨共识——对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初稿进行了讨论,认同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践研究。3.学习助推——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传统文化学习书目:如田舍之撰写的《国学与养成》首师大出版社的《我爱吟诵》北师大出版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趣的数学游戏》等书籍,为教师梳理实践课内容提供依据。4.学科实践——核心组成员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围绕一个点研究,制定出学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案。数学学科:数学学科围绕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将古代数学引入实践活动中。梳理出来的与教材内容有关同时年段间又具有衔接性的实践课内容。语文学科: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1—3年级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等。4—6年级,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楷书,理解汉字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等。主题活动:依托身边教育资源,将基地资源与多学科教学整合,带领高年级学生走近钟鼓楼,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的热爱。利用城宫计划资源,邀请西城少年宫王琳老师到校进行九九消寒图国学讲座,教学生节气歌、数九歌,让孩子们领悟九九消寒图的来历,带领孩子进行消寒图的设计,目的通过八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二十四节气由来及含义的讲解、传统文化节日的讲解、吟诵课等,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5.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本校教师专长,开设满足学生需求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国文学史》兴趣小组,由本校三年级语文教师韩晓东老师负责,充分发挥韩老师汉语言文学这一专长;武术社团由本校具有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袁杨负责,袁杨老师在本学期不仅完成了学校武术社团的组建,并且依据活动计划开展学校武术社团的活动,袁老师还开发完成了一套校本武术操,完成了校本武术操教材的编写和全套操及分解动作的视频录制,这套操正在全校进行普及。

(三)依托课堂,积极实践,推进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中,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学科进行学科实践活动研究课,使课题研究始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1.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核心组教师率先进行了学科实践活动课的校级阶段展示,低年级的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做到融合学科特点;中年级以足球为主题的实践课,尝试多学科融合,在带领学生参观国安俱乐部的足球荣誉殿堂后,将足球的起源、发展史、足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学生们喜爱的足球明星引入学科教学,不仅是学生了解了足球文化,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之情;高年级对开展的“走近钟鼓楼”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整体汇报。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展示,都呈现出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地”,将“教”与“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2.研究收获交流课题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总结、反思,将研究历程以案例形式呈现出来,固化了研究成果。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在教师研究过程中。

四、多元评价,情景体验,在乐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2

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要实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探讨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的科学性之前,需要追问的是国家层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能否进行校本化表达?正如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所言,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意味着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必须具备、所有学校必须共同培养的共性素养。校本化之后的核心素养,又如何体现国家的要求呢?

这就需要从学理层面对核心素养进行一番考察。作为舶来品,核心素养在国外一般表达为“KeyCompetencies”(“关键素养”)。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最早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个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

纵观国际社会,众多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虽有共通之处,但都富有时空特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什么是人必备的关键素养”的理性思考。不同时代和社会对人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其实是有差异的。同时,核心素养之中也存在着水平层次的差异。比如,同样是“人文底蕴”素养,既包含国家层面的人文传统和精神的传承,也包含着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等的传承;同样是“实践创新”素养,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类型、内容、层次上的差异,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同拥氖导创新能力。也就说是,在国家层面核心素养的共性要求之下,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从而丰富核心素养的内涵。

国家督学成尚荣认为:“对于核心素养,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中国表达相呼应,形成中国课改、教改的生动气象。学校表达实际是学校的创造。学校表达的主题,就是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因此,对于学校办学实践而言,核心素养框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上行下效的问题,而是需要在校本化表达的过程中转化落实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要实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要全面落实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要求,夯实学生的共同素养基础;另一方面要与学校的特色办学紧密相连,找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特色办学的关键连接点,提炼出校本化的核心素养,并对学校已有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以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要求。

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对学校而言,核心素养的校本化不仅仅是一个落实命题,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然而,再创造并不是生造,而是对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应用。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除了要充分理解国家核心素养的架构与内涵,兼顾地域特色以及学生学段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与一所学校的办学哲学与文化脉络相连接。

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根据学校最初的校名“成志学校”以及百年办学历史,提出了“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的理念。其中,“成志”的“志”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意味着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拥有一种理想和抱负,也需要拿出品质,这个品质就是核心素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于是在百年成志教育思想凝聚下,清华附小找到了核心素养的历史文脉,提出清华附小校本化表达的学生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窦桂梅,2016)

其中“身心健康”源于原清华附小校董马约翰先生身体力行、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善于学习”源于成志学校校长李广诚先生提出的“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指学生要永葆积极的学习状态,志存高远,成长、成人、成才,成就未来事业;“审美雅趣”源于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学会改变”源于清华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文日新”的理念;“天下情怀”源于清华大学“厚德载物”“中西合璧”的办学思想以及清华附小百年来一直坚持的公益情怀。(林青山,2016)

又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根据1922年时任校长林砺儒提出的“理想的中学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把“全人格教育”作为这所百年名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构建了“全人格教育”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将“全人格”细化为8个人格素养领域、24个行为素养表现:独立人格(自尊、自信、自爱、自省);博爱人格(爱心、同情、兴趣);共处人格(尊重、诚信、合作);勤学人格(乐学、勤学、善学、终身学习);勤劳人格(勤劳、耐劳);勇敢人格(勇气、坚强);创新人格(探索、创造、接受新事物);乐观人格(胸怀宽广、幸福、自乐)。(杨志成,2016)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3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可视化;心智双螺旋;心智模式;数学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07-03

【作者简介】刘濯源,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2)特聘研究员,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一、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当下,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着系统的、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突破信息传递的时空壁垒)、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多元参与、多向互动、多态并存)、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变革(思维可视化及游戏化教学等)、教育目标的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层面的变革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但最根本的变革还是教育目标的变革,因为其他层面的变革都是为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的变革服务的。

教育目标为何需要变革?因为这是适应时展的必然。什么时代?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载体及传播渠道的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它与此前的机器工业文明时代有两大不同:一是海量知识浮在“云端”,使知识的获取变得非常便捷;二是知识与技术以加速度态势持续更新。在这样的时代,依赖固化板结的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按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快速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教育的着力点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推进到核心素养层面。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根基,只有发展出高品质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未来应对各种难以预知的挑战,基础教育必须担负起这样的使命。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呢?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印发后,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诠释和解析,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至今未达成共识。下面,笔者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的视角,借助思维可视化手段来阐释一下这个概念。

如图1所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包含两个要素――“核心”与“素养”。“核心”是指什么?笔者认为它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普遍基础性,它的存在与参与是广泛的;二是持续影响性,它的影响力是稳定的、长久的。何为“素养”呢?笔者认为它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后天发展性,它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活动发展出来的;二是内隐内化性,它不是外显的、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而是被学习者内化的情感、经验、意识、观念、思想、能力等;三是整体综合性,它的构成要素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交织共生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因此,核心素养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种特性,缺一不可。很多学者把核心素养直接定义为“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综合体”,这一说法符合后天发展性和整体综合性,却未必符合内隐内化性和普遍基础性,因此,这样的阐述是不严谨、不到位的。

笔者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经过广泛的资料研究,以及对中小学一线教学实践的长期观察和深入反思,发现同时符合这五个基本特性的素养只有人的情感模式(感性经验系统)和思维模式(理性思考系统),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将其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这是人脑两种最基本的运作机制,这两种运作机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几乎支配着人的所有行为和决策。为了方便陈述,我们把人的情感模式简称为“心”,把人的思维模式简称为“智”,两者合起来可简称为人的“心智模式”。除了先天的生理机制及原始本能反应以外,“心智模式”几乎主导着人的一切。如果说Dna决定了人的生物态性,心智模式则决定着人的精神态性,只不过前者是先天遗传的,后者是后天发展出来的。虽然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都含有两种性质相对的要素,且以协同互补的关系构成一个美妙的双螺旋结构。模拟Dna的双螺旋结构构图,我们构建了“核心素养心智双螺旋模型”(如图2)。

如图2所示,人脑的两种基本运作系统包括感性经验系统和理性思考系统,高品质的感性经验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念(持续专注的意识和能力)、悦纳(乐观与接纳的情感及态度)、自省(自我觉察与自我反思)。高品质的理性思考系统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考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思考策略(逻辑思考、发散思考、逆向思考等)、思考结果的表达(运用文字、符号、图示、肢体语言等进行有效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是指什么呢?与普遍基础意义上的核心素养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其实,人的素养体系是分层的(如图3):居于内核的“核心素养”具有普遍基础性,是所有素养的根基;第二层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在专业领域(或专门学科)的演变及具体化表现;外层的“专项素养”则指在具体学科或专业领域中更加具体化、技能化的部分素养。因此,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是指在其头脑中已经数学化了的心智模式及已经被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具体地讲,它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化的情感模式。

数学化的情感模式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专念程度、悦纳程度及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省意识。其中,对数学的专念程度是指对学习数学的持续专注意识和能力;悦纳程度是指对数学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和正向价值认同度――认为学习数学是有趣的、重要的、有意义的,甚至能发现数学之美(严谨的科学美、绝妙的逻辑美、简洁的形式美、辩证的哲理美等);自省意识则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模式的自我觉察及自我反思,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元认知。

2.数学化的思维模式。

数学化的思维模式包括数学化思考意识、数学化思考策略以及对数学思考过程和结果的有效表达。这里的数学化思考意识是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数学化思考策略则包括有效学习数学的策略以及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对数学思考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包括对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表达,表达形式主要有文字表达(如数学情境描述)、图示表达(思维图示或数学图形)、式子表达(公式、算式、方程式、函数式等)。

3.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

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知识结构(阶梯式结构);一种是网状知识结构(中心式结构)。数学知识的阶梯式结构是指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脉络,如从算术发展到代数,进而发展到方程、函数等。数学知识的中心式结构是指数学知识的横向拓展――从一个中心概念拓展成一个知识模块,如从“函数”这个概念拓展出函数的要素、类型、性质等。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基础性、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它们往往是纵向发展脉络中的基点或节点,以及网状知识结构中的中心点。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发展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模式(感性经验系统)、优质的数学思维品质(理性思考系统)以及相应阶段清晰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二、如何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转型升级:一是课程的转型升级;二是教学评价的转型升级。课程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转型升级以及教法与学法的转型升级。所谓课程目标的转型升级,是指课程目标要从传统的“双基”或新课改后的“三维目标”转型升级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的着力点由表层深入到内核,从“树梢”转向“树根”。所谓教法与学法的转型升级,是指发展核心素养的教与学必须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为人的核心素养是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多是“强塞硬灌”,学生学习知识多是“生吞硬咽”,这严重违背大脑的运作机制及认知规律,不但效能低下,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如何改进呢?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来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升级,是一种已经被验证并且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新途径。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使教法与学法在三个方面实现升级:一是在知识建构方面,它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逻辑清晰、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如图4),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内化,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还会使学生的提炼、概括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二是在解题分析方面,运用思维图示(如学科鱼骨图)可以将解题步骤背后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有效的思考策略;三是在学习体验方面,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以变知识灌输为自主探究,变死记硬背为可视化及结构化思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能,还能使学习体验由枯燥乏味变得兴趣盎然。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对图示语言更加敏感,因此,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要使课程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设,还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转型升级,因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科考试成绩等一系列外在的教学指标,缺乏对“课程能否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的关注。这样的教学评价,大多时候是在给教师和学生贴标签,而不是在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性的反馈。因此,我们的课程评价必须要转型升级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是必须要评价我们的课程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是否由学生自己构建了清晰的知识结构并实现了内化。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m].金莺莲,洪超,裴新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刘濯源.赢在学习力[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8.

[5]张庆林,邱江.思维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2-02

【作者简介】孙全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第二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学为例,初步探索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科学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规制和导向作用。能否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在备课时,我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升华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体验、经典阅读、视频赏析、案例解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学习,培养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能够运用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理性的借鉴、判断和选择;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学会理性运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

知R目标。了解文化认同的含义,知道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与要求,掌握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本准则等。

上述教学目标的编制指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有机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教材文本知识,而是组织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如在教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既涉及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涉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为了引导学生突破对这一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北京有一位青年从21岁起便辞职全力照顾父亲,10多年来不工作、不恋爱、不娶妻、不会上网、没有手机、不与人交往,专以照顾植物人父亲为职责和工作。让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学生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也有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放弃自主和独立的孝行是一种愚孝,并提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割股奉亲”等典故。

此时,我又给学生呈现了“新二十四孝标准”,其中“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条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认识到我们既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直面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上面的设计围绕“孝道文化”创设主题教学情境,情境源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关联,并通过问题引领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思想认识。

三、发掘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解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人的理想、人格及修身成德的思想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且对建构我国现代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阅读推荐”活动,给学生推荐了《用典》一书。在很多访谈与讲话中大量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随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古诗词,并请学生思考从中受到的启示。比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对古诗词寓意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思想文化的浸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和理想人格。

四、探索有效评价方式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5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其时代精神和内涵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在现阶段的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今青少年基本都是“吃薯片、看大片、用芯片”的一代,接触的都是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即便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往往也是知之甚少。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品格修养,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升华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硕的精神资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盛的营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炼提取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充分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又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紧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需要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撑”[3],这关乎民族与国家未来成长。面对复杂多元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厘定方向、制定规则。

为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开放学习外国文明的同时,要坚持批判的态度,避免西方的文化陷阱。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学习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和融入新内容、新思想和新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新宣传教育载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需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我国的优秀古典文籍制作成微信,或者制作成电子书上传到云端、app中,吸引更多同学进行阅读和下载,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注重把传统文化打造成大学生喜欢的流行文化,让大学生在消遣娱乐时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高校需优化网络传播内容,营造正确的传统文化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抵制一些不良的网络恶搞现象,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让大学生在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化和氛围中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帮助。

(三)注重文化环境熏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品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觉

高校需依托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提升文化认同感。定期举办文化类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讲堂、学习竞赛等形式,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独特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师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塑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传统节日论坛、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学生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6

现代社会进入微时代后,信息存在、信息传递、受众阅读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主流价值观被消解,传统文化被挤压,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深化媒体改革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化传播。

关键词:微时代;碎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微时代信息碎片化的界定及其特征

(一)碎片化的界定

“碎片化”一词是描写现代社会里常见的传播语境的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说法,它的本意是指把整体的东西粉碎成各个零块儿,常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默契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之中。而“碎片化”理论从开始发展至今已经从社会学逐渐过渡到了传播学的领域,并且字新媒体研究过程中广为应用。其反映在中国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就如同随着媒体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大众传播语境被打破形成了诸多分分众甚至于小众的受众市场“碎片化”。

“碎片化”这个概念从最初起源的“用来体现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转型中人的阶级分层、社会关系与观念以及市场结构变化”转变到用来代指计算机磁盘管理中的文件碎片化(由于电脑频繁操作,将原本按照固定顺序存放的数据文件层层叠加,存放方式逐渐无序化并被分成大小不同的数据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增加的数据块分散在磁盘的剩余空间,形成的许多碎片化空间,而产生的磁盘碎片)。最后转变到现如今微时代信息碎片化的网络传播“碎片化”,其实是针对传统媒介的“主导化”而言的。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纸媒都是以“布告式”的传播模式,主导权仅掌握在权威媒体机构手中,广大受众群仅仅是单一接受信息,被动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而如今的“碎片化”本质上就是个性化、多样化集中的表现。当受众不仅仅按照统一的模式去思考和生活,就带来了价值理念、消费理念和阅读理念的多样化,让曾经较为简单而统一的社会群体分化成了众多非完整的“碎片”。

(二)信息碎片化的特征

“信息碎片化”不仅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产物,也是数字媒介微时代的产物。若将以往传统媒介时代的整块信息传播算作是社会和媒介形式存在的必然选择,那“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讲是人类对资讯与信息需求转变的一大体现,也是人类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将自己融于社会变迁的一种证明。而现代社会的资讯与信息从完整想碎片化的转变也并非单一的内容零碎,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碎片化展示。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信息呈现碎片化

信息所呈现的内容成为碎片化这一特征是说信息的呈现由社会生活面貌所决定,本质上将就是由社会生活碎片化而导致的。呈现内容碎片化有2个较为显著的体现:内容简短而有力,涉猎范围十分全面。信息的碎片化和快速传播都使得信息的内容更为注重内容所呈现的关键性、主体性而非全面性。例如现如今的网络新媒介微博,其传播的内容所呈现的最大限度不过140字,甚至通过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表情符号就能传递你索要表达的思想。但是这寥寥数字却没有系统性可言,它并不苛求文法、语言、语法以及涉猎内容,但对其受众而言只要意思传达到即可。受众与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说范围之广,内容之杂;信息的超文本链接这一体现,区别网络信息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最主要一点就是信息的超文本链接。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信息,而超文本就可以让受众在旧的知识体系崩塌后的重组信息之中寻找类似情节的信息加以连接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各个信息链接中反复徜徉、自由跳跃。超文本使信息传播不再单一,却也不再完整,并逐渐趋向非线性化的信息结构转化。

2.信息传递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应运而生的自然是更为新潮的信息传播模式,人们由过去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过渡转化为现在的信息传播者,这虽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开始向主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得信息传播更为零碎,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碎片化。这其中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来源的碎片化,在传统媒介时代,因为社会发展和技术手段水平有限,人们在信息的获取上十分被动,主要都是透过电视、广播以及权威纸媒的来获取资讯。信息来源十分狭窄。而现如今互联网信息迅猛发展,信息源也逐渐跟着拓宽,并开始由单一整体化开始向多样碎片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信息渠道碎片化,信息资讯得以传播,首先就必须有传播渠道,渠道支撑着信息的传播扩散。它也是传播者于受众者之间沟通的纽带。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再到电视、广播、纸媒等方式的问世,信息传播的渠道渐渐突破这原始的唯一特性,变得多而广。一直到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通讯工具的发明更是打破了曾经信息传播渠道的线性模式。在互联网中,一条资讯可以通过转载、评论等各种功能已几十倍的速度向多维空间扩散。

3.受众阅读碎片化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加上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阅读,即‘阅读时间碎

片化’”。[1]没错,在网络与电子科技迅猛发展并且广为普及的今天,人们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传播信息已经不是难事。无论是茶余饭后亦或是人们在电梯、地铁公交的等待时间里,都能看到一个个“低头族”。这就是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几乎全部来自于新媒体以及网络。在新媒介时代,阅读碎片化似乎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日常生活的标志。受众们尤其是年轻人十分热衷于网页间的跳转与速读。这些图文并茂的超文本链接以压缩式的手法将信息全部挤进小小的界面之上。碎片化阅读是快餐式、跳跃性的“浅阅读”,弱化了人们对系统理论的接受度,并消解着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2]。

二、信息碎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挑战

(一)信息碎片化消解了主流价值观

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碎片化使人们的辨别能力慢慢降低,主流价值观十分容易跟随网络舆论的导向而改变。伴随着社交媒体的逐渐扩大,人们的与社会交际的圈子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网络之上,在这个环境当中人们往往通过所处的圈子来理解世界并相互传递和影响[3]。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所提倡的价值观就十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应该是所有民众一同追求的价值观,应属当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范畴。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大众接触的媒体由传统大部分改为了新兴媒体,但由于新媒介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使得其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引导监管。最终使主流价值观被海量的信息淹没,诸多热门的网络舆论都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这种消极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信息碎片化挤压了传统文化

在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精华。而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有效的传播手段以外,还需要可以承载厚重文化的土壤。在信息碎片化盛行的当下,多元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模式在不断地挤压与侵占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比如“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向主流文化相对的那些局部的、非主流的文化现象,是一个群体或者部落的文化,例如“粉丝文化、文化、审丑文化都可以归入亚文化范畴[4]。此种信息碎片化的流行挤压、侵占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使传统主流文化受到了挑战和威胁。

(三)信息碎片化冲击了核心价值观

由于微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异质性、隐匿性、无序性等特点,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较为突出和普遍。一部分受众群体就将一些大众的负面情绪加诸在了信息的传播之上。这也使信息碎片化的空间成为了负面现象的聚集地。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谣言、鼓动类话语、暴力等内容污染了社会风气,对神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积累的正面示范效果产生了冲击。

三、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逐渐习惯了通过简单的搜索、评论、转载等方式交流获取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淡忘了对传统书籍、纸媒等的系统化阅读,取而代之的是方便速食的超链接手段获取信息。在这种方式下,人们产生了惰性化的依赖思维模式,变得不去自我思考与分辨信息的内容。而大学生作为主要受众的年轻人群就需要提升自己个人的网络媒介素养。所谓网络媒介素养就是指用户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批判性地去解读网络信息,使自身得以和谐发展。比如现如今经常出现的热门话题:网络霸凌、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谣言事件。之所以网络暴力与谣言现象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并且影响人们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网络媒介素质较低。人们很难去正确地利用网络,也做不到用批判性地方式解读网络信息,同时网络信息传播、制造、转载的成本又很低,人们往往不去了解信息背后的故事。所以才使得这些网络霸凌,网络谣言现象频频发生。

1.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网络媒介素养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受众主体接触的最多最频繁的就是网络,同时也能见信息反馈地最多最迅速的群体。作为新媒介使用的中坚群体,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只有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发展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品质,以此去适应信息革新所带来的冲击才是应对媒介发展、信息冗杂的现状最必要的根本措施。

首要要理性地面对网络信息的消费及判断,改变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思想。随着网络及电子科技发展地日新月异,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更是拥有较之其他年龄阶级群体更为健全和广大的媒介环境、媒介工具以及传播信息的技术。他们可以以各种目的,不论是为了交流沟通、消遣娱乐亦或是学习知识都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门户网站上接受、评论、转载大量的信息碎片,这些都是信息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然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却慢慢依赖上了这种方式的信息消费。这既使大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了碎片化,也造成了信息阅读有深入浅,面对每天获取的巨大信息量却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及有效的理解。从而使这些信息在受众的脑海里转瞬即逝,消失在下一条被阅读的信息之前。因此大学生不该沉迷于对电子科技设备的依赖,并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应该先学会理性地判断清醒地选择,保证准确而有效地获取信息。

其次,由于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和数量都非常之大,大学生让那个在阅读信息时应学会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对信息的背景及内涵有所了解。在日常获取信息时要挑选真实可信的部分传播,逐渐积累对有误有害信息的认知辨别能力,增强对无意义信息及不健康信息的防御免疫力。不断反思自己的信息应用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再次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在新媒体的使用上避免由于其随意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到谨言慎行。由于新媒体传播成本低、速度快、方便快捷的性能使得其在信息内容的把关环节十分薄弱。社会大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大学生作为有着一定文化素养以及电子设备具备齐全的条件喜爱更加愿意活跃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上,但由于大学生自制能力有限,也相对容易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里,关于大学生自我培养网络规范意识及价值观念对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应对负面诱惑的抵御能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辨明是非真假,谨防上当受骗。理性面对网络交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舆论压力等等。另一方面,大学生也需要规范自己对于信息获取与传播的行为,虽然媒介信息传播的公共便捷性赋予了社会大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信息的频繁传播也势必造成一些人不对信息负责任的现象产生,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取和信息时要严格遵守道德法规以及相关法律,坚决远离暴力信息、黄色信息以及诈骗信息等等。要严格约束自己在玩过公共空间中的言行,遵守网络礼仪,增强积极价值观以及道德理念等素养。

2.学校及教师的科学二次引导

首先是学校的科学引导。在信息碎片化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了一项综合性的教育。除了学生自我提高媒介素养外,学校的科学引导也是至关重要。虽然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十分多元化,但作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成长历练自我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仍旧发挥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阵地的作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媒介教育就曾经被引入了教学系统大纲。虽然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国情、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网络媒介飞速发展的如今,关注学生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实际的教育问题。高校们都应该建立起完整、科学、实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体制。由学校统一组织,充分调研,结合当前实际来分析情况。比如建立出科学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督导与管理体制,草拟一些可供实施的方案,将媒介素养教育编入教材等等。各高校应该全面加强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其次是教师的二次影响。进行网络媒介教育,教师的二次引导也是十分关键,新型媒介对人传统生活的冲击和改变无孔不入,而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教师是网络媒介教育的主力军,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个环节中占有重要比例。教师应该首先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结合社交媒体,比较出与传统媒介的不同,并以此抓住特性引导学生。同时多提倡学生掌握传统的媒介例如电视、纸媒评论方面的动手能力,再结合亲身经历与时间积累后二次引导学生。

(二)深化媒体改革以实现立体化传播

在海量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信息的整合与加工,即指信息组织的任意维度上实现立体化传播效果十分重要。而如何讲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多维度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时间跨度的延长化,视角的多元化,手段的多样化,给受众以完整、全面、立体的新闻则需要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利用彼此的交互性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这样才可以使碎片化的信息重新归聚合二为一,作为新鲜资讯,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

1.传统媒介的深入改革

在当前的新媒体微时代,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纸媒等的竞争优势逐渐不在占上风。它既没有互联网所呈现的巨大信息量,也没有电子设备上信息更新的速度。这样信息选择空间小,更新速度慢让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放弃了对传统媒介的选择。此种现象已不容传统媒介人小觑,而如何不让传统媒介完全被新媒介替代便是传统媒介人应该思考的。

首先要保持良好公信力。虽然传统媒介在信息量及更新速度上逊色于新媒体,但就真实性而言,传统媒介一直在受众心里有着较高的公信力,正是因为传统媒介需要时间采编、剪辑、,才让播报出来的信息更有考据,同时传统媒介的信息采集人员也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都让传统媒介的公信力及信息质量得到了保障。在这个优势上,传统媒介人只有保持住对信息的筛选和严格的把关,对提供正确而积极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继续保持良好的公信力,才能让传统媒介保值增值。利用传统媒介的信息资源权威性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传播,打造一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社会网络。通过整合一系列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既拥有了上游权威性的传播内容,也占据了中间高效、多样的传播平台,以及终端分众化的受众群体。这样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处在强势传播的位置,也容易保持传播活力[5]。

其次要更加深入解读信息。新媒介掌握了信息的最佳时效性,即往往能够在信息出现的第一时间传播,但同时也失去了对信息深入剖析解读的时间和机会,而传统媒介就可以把握信息深度的这一点。讲可以将信息身后的背景、故事一一详解,让受众在接受到了信息之后不仅仅是“看到了”,而是“理解了”。给受众一个传统媒介不仅在传播信息,也在解读信息以受教的感受,从而加强了传统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再次是提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新兴媒体的信息容量无限性正是它的特点,只要出现一条信息,互联网上立马会出现与此信息相同类别、各式各样的类似词条出现,虽然也有分类编辑但对受众来说,仍旧是纷繁复杂的无序感。同时这样碎片化的信息类别只能让人了解皮毛,而无论是深度的解读需求还是有序的关联性的要求终究无法达到。在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传统媒介不仅要达到信息数量上的目标,也要在信息内容、背景、影响等方面充分整合,揭示信息的主题。

2.新媒介的立体化传播

新媒介作为微时代下新兴型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信息碎片化的趋势下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便捷性的优势。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新载体。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批桥梁,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优势力量,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着手,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去弘扬积极向上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减少负面的影响。“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6]做到首先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使受众的媒介素养紧跟时代的步伐,以灵活的思维方式活跃在当下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充分认识当下社会信息碎片化可以流行,但不可以迷失其中。应充分利用各个媒体,使彼此融合,优化新媒体的功能,加强针对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其次建议一套完善的网络新媒体系统管理方法,以此从源头解决新媒体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新媒体们也有义务将强对信息的监管力度,构建一个理性、正面的信息传播时代。

[参考文献]

[1]张芳圆.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5-8.

[2]曹挹芬,曾长秋.新媒体时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认同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196.

[3]唐婷婷.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传播[J].全媒体时代.新闻前哨),2005,5:71.

[4]陈霖,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n].南方周末,2011-01-27.

[5]张小飞,陈莉,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嬗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J],理论视野,2013(6);22-26.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7

基于此,学校近年来面对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给学生选择权,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以提升,成为“自信个体”“成功学习者”和“负责任公民”,从而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确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与途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学校确立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具体要求,坚持本土和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明晰了“具备本土文化意识兼有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

为使育人目标具有更清晰的指向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十大核心素养:身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语言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生态素养、跨文化素养。这十大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谐性、互动性。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的落脚点。学校通过核心素养有效地联结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图1所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在设计时即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十大核心素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如下:

【身心素养】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对自已的健康负责;具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沟通、积极交往,能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管理素养】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动机,敬业乐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能够合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善于自我反省,在经验中获得成长。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设计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对现象能够进行反思质疑;敢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实施。

【语言素养】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

【审美与人文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各种美的事物,理解其中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品质;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关注人,尊重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数学与科学素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素养】能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恰当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道德及法律问题。

【沟通与合作素养】能够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友好交往,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积极倾听,勇于发问,能清晰、富有逻辑地思考,能运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和资讯清晰地传递;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学会宽容、平等、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生态素养】关注、爱护环境;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能基于生态知识的掌握,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态行为。主动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活动;关注个人健康,热爱运动;积极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跨文化素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和欣赏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能以全球化视角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怎样培养人”的策略与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融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为一体的培养机制,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构建

2014年2月,学校高一年级开始了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传统的班级管理和育人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学校探索、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

1.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

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为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学校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

学校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完善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3.优化选课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分类分层走班制度

学校在总结以往选课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程制,编制好《选课指南》,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定位和功能、各学程的课程具体安排、考试要求、选课程序和要求等,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修习方案;切实保证学生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选课工作。

学校还进一步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下的管理组织体系,修订与新课程、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安排、学段设置、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的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实施学分制和综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与核心素养体系相配套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突出过程评价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增量评价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通过教学巡查、满意度调查和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学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合理规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参加全部必考科目的考试,反对过早偏科;指导学生参加相应选科考试和高考,发展自身长处,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方案建设

遵循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

1.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

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培养。核心素养具有的可教、可学、可测特点,为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学科属性,所关联的核心素养也有所差异。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间的关联是实现核心素养塑造的前提,学校着力于研讨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表现,使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构建学科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三个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体现具有跨学科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各学科围绕本学科所关联的核心素养,按学段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课程目标,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精心选择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融合,使之互为补充与促进,从而克服学科知识本位的行为,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着力于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并借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引。

3.建设特色选修课程群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建设五方面的特色课程群。

(1)架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开发与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大学专业介绍等课程,并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等活动课程为载体,重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

(2)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在原有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六大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

(3)重构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凸显文化融合,如利用学校新疆部的民族优势开设“大美新疆”课程,利用国际部的文化优势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等,对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进行改造。

(4)完善以“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在原有的经典阅读、思维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ap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关课程,如“绘本与哲学”课程等。

(5)统整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原有的iCt课程群包括虚拟机器人、Flash公益广告设计、officeVisio应用制图、电子商务、VisualBasic入门等,课程群有一定的规模,且子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围绕数字化素养的下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对iCt课程群进行统整,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系统完善

为寻找有效的学教方式,落实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校根据《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教系统。

1.学教内容进行分层与分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倾向,对七选三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和信息)]和一些自主选修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同,对体育、艺术课程实施分项教学。

2.学教方式凸现自主与探究

为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转变“被动、单一、无视学科差异”的方式为“主动、多样、尊重学科性质”的方式,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微课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效能。

3.学教策略侧重合作与竞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案等载体,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并通过小组合作、组际竞争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角色。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教师发展论坛,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培养规划”和“青蓝工程”,并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功修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深化校本主题教研

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文化,建立注重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通过主题研讨,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相关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组进行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制定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4.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编写了《杭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创办了《杭师大附中教科研》等刊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改建体育场馆、实验室,完善图书馆、音乐厅、天文台、学科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生态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成立新知社、简舞社、漫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广播社、心理社、maX电脑工作室、环保社、爱心社、e音乐社合唱团、歌舞团等众多学生社团,开办“附中大讲坛”“附中好声音”,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建立“家长正能量工作坊”,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成人节、毕业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

3.创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一体两翼”(本部+新疆部+国际部)的多元办学格局,为建设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杭州地方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培育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教学策略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这需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各类学校的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将结合实际,谈谈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看法。

一、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具体表现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养现状在浙江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时都有一个普职分数线,受这个分数线的限制,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线下学生,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他们大多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和学习倦怠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礼貌礼仪欠缺。当学生进入企业后还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对培育具有高尚品格的职业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探究情况浙江省教育厅于2017年7月24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优良品德、打造精湛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标。随后许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始研究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案、途径和方法,并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广大一线教师也积极撰文总结经验。由此,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共识。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情况中等职业学校一线教师虽在努力改革创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仍然在釆用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方法也很传统;特别是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课时相对减少,语文教师只是为了应对会考而开展教学。因此在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素质,更新教学方法,跟上时展的脚步。

三、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

1.提升语文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为配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也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采用一切可行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这对于提升教师的素养有作用,但针对性不是很强。学校要做好教师素养提升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各任课教师要通过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将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也要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走进企业,了解现代企业对语文知识的要求,这样开展教研活动、探究新教法才会更有针对性。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探寻适合本区域特色的教学素材,如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为学生提升人文素质提供本地教育素材。

2.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虽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在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在后,但通过比对,笔者认为两个大纲基本要求是相吻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这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中人文底蕴的要求相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职业模块教学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这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中社会参与的要求相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拓展模块的教学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中自主发展的要求相近。

3.重构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在内涵上传承了课程教学目标,在性质上超越了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应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要求,立足于语文课程的内容,在原有教学目标基础上重构教学目标。(1)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第一,人文底蕴:通过文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提升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第二,科学精神:通过教师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做勇于探究的职业人。(2)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第一,学会学习。通过各种学习方法的尝试和反思,在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健康生活。在学习中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进而能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3)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第一,责任担当。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劳动分工的意义,并在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中,体验职业劳动的责任担当。第二,实践创新。通过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职业劳动的艰辛和光荣。

4.改革语文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1)教师要革新教法。首先,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怎样去接受。按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自主学习的方法。其次,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法是学生通过听、看、记和模仿来接受知识和技能,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因此,教师要大胆尝试职业教育推广的新教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2)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教师在革新教法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学生采用适宜的学法进行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完成任务、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中促使学生去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不仅效果好,也是核心素养培养中所要求的。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9

【关键词】微时代信息碎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

微时代下的信息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的界定。“碎片化”一词是描述现代社会里常见的传播语境的一个非常生动而形象的说法,它的本意指把整体的东西粉碎成各个零块儿,常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之中。而作为一个理论,有关信息“碎片化”的研究发展至今,已经从社会学领域逐渐过渡到了传播学领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有关新兴媒体的诸多研究中。从内涵上看,其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大众传播语境就如同随着媒体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而被打破形成为诸多分众化的受众市场,甚至是非常小众化的受众市场的“碎片化”现象。

从最初的用来体现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转型中人的阶级分层、社会关系与观念以及市场结构变化,到用来代指“计算机磁盘管理中的文件细碎化”,再到用来反映当前网络受众市场的“分众化”和“小众化”,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其实是针对传统媒介的“主导化”而言的。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纸媒都采用的是“布告式”的传播模式,主导权仅掌握在权威媒体机构手中,广大受众仅仅是以非常单一的方式来接受信息,而且是被动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而如今的碎片化,本质上就是社会个性化、多样化的集中表现。当受众不仅仅按照统一的模式去思考和生活,就会带来价值理念、消费理念和阅读理念等的多样化,让曾经较为简单而统一的社会群体分化成了众多非完整的“碎片”。

信息碎片化的特征。信息碎片化,不仅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数字媒介进入微时代后的必然产物。若将以往传统媒介时代的整块信息传播算作社会和媒介形式存在的必然选择,那么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就是人类对资讯与信息的需求发生转变的一大体现,是人类自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所形成的新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将自身融入到社会变迁过程的一种表征。

但是,现代社会的资讯与信息从完整向碎片的转变,并非单纯地体现为单一的内容零碎,而是多层面多角度的零碎化展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内容碎片化。微时代,信息的呈现同样由社会生活面貌所决定,本质上就是由社会生活碎片化而导致的。且当前信息内容碎片化,不仅表现为内容的简短而分散,而且还体现在涉猎范围十分全面上。其次是信息传递碎片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化,应运而生的自然是更为新潮的信息传播模式,人们由过去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过渡转化为现在的信息传播者,这虽然是人们在获取信息上开始向主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得信息传播更为零碎,造成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途径等的碎片化。最后是受众阅读碎片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加上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阅读,即‘阅读时间碎片化’”。①在新媒介盛行的时代,阅读碎片化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标志。广大受众尤其是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十分热衷于在不同网页间进行跳转与速读。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挑战

消解了主流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理念和思想,根本上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故而应成为所有民众的共同追求与基本遵循。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所接触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变成了新兴媒体。在这种新的媒介形式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者。在人们的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的情况下,导致主流价值观被海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所淹没,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前网络上诸多热门的话题,实际上是与主流思想观念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应有的传播力。

挤压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对其培育和宣传,除了需要有效的传播手段以外,还需要能够承载厚重文化的优良土壤。然而在信息碎片化盛行的当下,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域内,多元社会思潮和文化模式在不断地挤压与侵占着能够滋养传统文化的空间。这不仅大大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滋养空间,而且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面临到了一定的挑战与威胁。

冲击了核心价值理念。由于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异质性、隐匿性、突发性、无序性等特点,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持续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局部性、短期性的各种矛盾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一部分受众群体,就将局部地区和领域的负面情绪加诸在了信息的传播之上。这也使碎片化的信息空间成为了负面现象的聚集地。这些负面现象,如谣言、鼓动类话语等,严重污染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身上所发挥的正面示范效果形成了较大冲击。

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所谓网络媒介素养,通常是指用户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批判性地去解读网络信息,使个人得以持续向上的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淡忘了对传统书籍、纸媒等的系统化阅读,取而代之的是方便速食的超链接式的浏览,逐渐习惯了通过简单地搜索、评论、转载等方式来获取碎片化的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惰性化依赖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固化,变得不愿、也不想去自我思考以及分辨信息的内容。比如现如今经常出现的热门话题―网络霸凌、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谣言事件,其之所以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并且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维和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的网络媒介素质较低。这种情况下,除了人们难以正确地利用和解读网络信息外,对于网络信息传播、制造与转载的成本,往往也非常低,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所以此类信息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范围扩散。对于大学生群体,需要在这种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首先,提高自身的理性判断能力。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大学生群体,更是拥有较其他年龄段群体更为健全而广泛的媒介环境、更为丰富的媒介工具和更为多元的传播信息的技术。这既使得大学生的注意力出现了碎化,也造成了他们在信息阅读上逐渐由深入浅,面对每天获取的巨大信息量,不仅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很多时候难以形成准确的的理解。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况,对于大学生而言,应逐步减轻对电子科技设备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学会理性地判断和清醒地选择,保证准确而有效地获取自己所真正需要的各类信息。

其次,提高自身的信息甄别能力。网络信息流动快、数量多,真假、优劣并存,且这种情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变。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选择和阅读信息时,应学会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信息的背景及内涵有客观的解读,逐渐积累对有误有害信息的认知辨别能力,增强对无意义信息及不健康信息的防御免疫力。

再次,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方便快捷等特点,这使得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内容的把关和管制成为一大难题。而由于大学生的自制能力仍普遍较为有限,所以与某些社会群体一样,也容易出现网络失范行为。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网络规范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十分重要。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抵御负面诱惑的能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辨明是非真假,谨防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也需要规范自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行为,虽然媒介信息传播的公共便捷性赋予了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所获取的信息的能力,但是信息的频繁和传播势必相应造成一些人责任意识的减弱,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取和信息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言行。

对于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和二次引导。首先是加强学校的科学引导。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了一项综合性的教育。除了学生自主提高媒介素养外,学校的科学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十分多元,但作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成长历练自我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仍旧发挥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的作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媒介教育已经被列入到教学系统大纲。虽然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国情、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网络媒介飞速发展的当下,关注学生媒介素养已成为非常实际的教育问题。对于学校,应该建立起完整、科学、实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体制。比如建立科学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督导与管理体制,起草和制定一些可供实施的方案,将媒介素养教育编入教材等。此外,各高校应该全面加强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其次是强化教师的二次引导。进行网络媒介教育,教师的二次引导也是十分关键的。新兴媒介对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改变无孔不入,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教师是网络媒介教育的主力军,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个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为此对于广大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结合社交媒体,比较出与传统媒介的不同,并以此抓住特性来引导学生。同时,要结合亲身经历与实践积累,引导学生掌握传统的媒介如对电视、纸媒内容的评论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社会,要深化媒体机制改革。首先,要推动传统媒体的深入改革。微时代下,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纸媒等的竞争优势逐渐不再占上风。它既没有互联网所呈现的巨大信息量,也没有电子设备上信息更新的速度。而正如很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传统媒体在系统化传播、深入解读等方面仍具有很多的优势,通过激发和扩大这些优势,使传统媒体继续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作用,是必须加以思考的。在笔者看来,这主要可从三个具体的方面着手。

一是要保持良好公信力。虽然传统媒体在信息量及更新速度上逊色于新兴媒体,但就真实性而言,传统媒体一直在受众心里有着较高的公信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的采编、剪辑、等需要较长时间,使得播报出来的信息更加具有考据,同时传统媒体很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信息采集人员也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都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及信息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面对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只有继续坚持对信息的认真筛选和严格把关,继续保持和规范相关选题的策划、等机制,以维持甚至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才能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利用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权威性,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传播,进而与新兴媒体一起,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社会传播网络。不仅如此,通过全面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上游权威性的传播内容,也有利于保证其占据中间高效、多样的传播平台,以及最后通过终端顺利传递到分众化的受众群体。这样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处在强势传播的位置,也容易保持传播活力。②

二是继续加强对信息的深入解读。新媒介掌握了信息的最佳时效性,即往往能够在信息出现的第一时间即传播,但这同时也导致新兴媒体大都失去了对信息深入剖析和解读的时间与机会。对于传统媒体,应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加强对信息的深入、系统解读,让受众在接受到了信息之后,不仅仅只是感觉自己“看到了”,而且还全面“理解了”,以此促进自身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提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新兴媒体具有信息容量无限性的特点,即只要某一条重要或热点信息被,互联网上立刻会出现与此信息类别相似的各式各样的新闻和词条,虽然这其中也有分类编辑,但对受众来说,仍旧会有纷繁复杂的无序感。同时,这种无序感,会使得受众进一步感觉到新兴媒体对于信息关联性的传播和解读不够。所以对于传统媒体,在加强深入和系统解读的同时,依托自身的优势,持续开展具有关联性的策划和报道,也是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须在今后继续坚持并加以巩固。

其次,要促进新媒介的立体化传播。新媒介作为微时代下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信息碎片化的趋势下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便捷性的优势。它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新桥梁,新媒介应该善于整合与运用自身的优势力量,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着手,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去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体,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新媒体系统管理方法,使各种新兴媒体彼此之间实现融合与配合,以此从源头解决新兴媒体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发挥新兴媒体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效应。

(本文作者分别为南华工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访问学者、副教授;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坚持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宪法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YK005、15Y46)

【注释】

①张芳圆:“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09-01

医学外语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还会影响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医学外语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医学外语人才。

一、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有利于医学外语人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当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忽视,社会各个行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总体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医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造成了医学行业人才在价值观上的扭曲,不利于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1]。医学外语人才在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与国外优秀人才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国家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去,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医学行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发挥医学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

在医学外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能够让医学外语人才在进行自身道德建设的同时感受到医学的社会地位,承载崇高的使命,能有效提升医学外语人才的总体水平[2]。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现阶段,要不断加强医学外语人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医学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最终使医学外语人才形成正确的医学价值取向。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个医学行业的l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医学外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逐步提升医学外语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医学外语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医学行业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国家公费送医学外语人才去国外学习,同时人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国家的医疗行业中来,带动国家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

2.开展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价值体系建设

医学外语人才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在思想道德方面需要经历长期的教育,才能够确保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着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想提高医学外语人才的整体水平,需要定期开展与国外医学行业领先人士的沟通交流活动,让医学外语人才能够在沟通交流中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长期的活动交流能够促进医学外语人才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医学行业的进步。

三、结论

医学外语人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整个医学行业乃至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体制下,要将医学外语人才的培养纳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去,加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医学行业人才的总体外语水平。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培育和践行医学外语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我国整个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